职业道德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33

职业道德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研究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更应在职业道德的框架下运行,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对教师本人及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道德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生是不被社会承认的人生,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人们通常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作为选择社会某一特定职业的从业者,要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担负职业道德责任。同时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成员,从业人员要提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修养,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二、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职业包含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因此,为了职业和职业活动的健康发展,必然应用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调节和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即人们常说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准则之一,与其他职业行为准则相比,具有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利益相关性等特点。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培育国家栋梁、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关系着千家万户、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有四种:一是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二是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三是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四是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的道德修养主要由两部分要素构成: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另一部分是履职尽责的特殊素养。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即每个公民应具备的道德素质;特殊素养即教师这一职业应具备的素质,通常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方面。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特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既具有大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理论知识要求能用、够用、实用为主,重点在于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惑不能解,非师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有偏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习成绩偏低。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系统的本专业领域的精深知识和人文知识,而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努力学习的有知识、有文化、懂管理、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路可走。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中有50%甚至60%~70%来自农村,城乡的差别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他们大多是在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自卑是所有职业院校学生的共性。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和理解,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才能架起师生之间沟通、信任的桥梁,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提出的标准。教师不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做学生的表率,这就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双重功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刻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着、感染着、教育着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智商一点都不差,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爱学习,或者是说根本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良好的行为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到:仪容仪表自然端庄、朴素大方、适合时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护公物。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深深地感染着、感化着学生,并逐渐改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职业道德内涵篇2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义务性

检察官职业是法律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官职业道德同样具有法律共同体的一般特点,即“它是对司法本身规则的总结,是一种应用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性思考,并内化为一套可操作的准则。”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法律技术性或义务性特点,要求这种道德必须被忠实的遵守而且还符合检察职责行为。检察官的义务性道德规范需要与检察官的地位职责相一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法律公正和法定主义义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检察机关的定位,检察官履行两种权力,法律监督权和追诉犯罪的检察权。两种权力的行使均以法律正义为目标,公正当属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另外,正义价值的实现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实现,这要求检察官职业道德必须以行为的合法性为首要义务。二、检察官独立和客观主义义务。法律监督权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监督权的实现,必须以检察机关的超然地位为前提,因而独立性价值成了检察官履行职责的基本姿态,而如何保持检察官的独立地位,这要求检察官职业道德必须以客观义务为基本的行为要求。三、检察官形象和行为谨慎义务。检察官肩负犯罪追诉权的责任,该职责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的人身权利。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公正性

检察官作为法律的守护者,法律正义是检察官职业的意义所在。正义使“每个人获得应得的人类精神取向”,“保护公民的生存利”检察官的人生意义在于其必须以正义之名,使公民利益不受犯罪和国家专断行为侵害,“力求真实与正义,显露他的狂热将减损他的效用和威信,只有公正合宜的刑罚才符合国家的利益”。合法性义务要求检察官在追诉犯罪中,心中充满正义,着眼于实体法的立法精神,严格遵守诉讼法中相关的证据规则,遵守程序性规定,以此实现刑罚的公正;在法律监督中,依照法律对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相关主体的职权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就违法行为作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合法性义务是检察官必须遵守的基本义务。我国《基本准则》中关于合法性义务,第十七条规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第十九规定,树立程序意识,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举,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三、检察官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检察官作为司法活动主要参加者,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一个根本原则。检察官独立要求检察官职业行为中必须履行客观、真实的法定职责,既客观主义义务。客观主义义务要求检察官在职权活动中,严格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客观公正地作出处理意见。检察官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务人员,代表社会和公共利益,在法律规定了对违法者刑事制裁时,确保法律的执行,同时考虑个人之权利和刑事司法之必需的有效性。在此,检察官称之为“站着的法官”,因为其职责的特殊性,检察官具有崇高的形象地位。崇高的地位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要求,所以检察官职业道德较一般人的道德具有更高的水准。在此,公众对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相较于政府机关人员也具有更高的期待。因此,检察官职业形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机关公正性的信赖认同。为维护好检察官形象,检察官应当在其职务履行过程中坚持谨慎义务。

四、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法律性

检察官以法律为信仰,其体现出的忠诚及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坚持法律信仰,要求尊重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安排,检察官通过对法律实施,行为规制,追诉有罪的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无罪的人受到法律的保护。二、相信法律应当是、可能是并且正是公平与正义的规则,确信法律其终极的意义是社会公正的实现,其背后的立法目的均是社会和公众利益。检察官在个案处理过程中,对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定要追问法律的背后的权益,铭记刑罚适用的目的。三、内心确信法律规则程序是厘定与描述事实的最佳途径,检察官在刑事犯罪追诉和法律监督中,坚信法律程序是不可或缺地实现公正的保障。四、法律的遵守是检察官生活的一种方式,无论生活或工作,均需以法律的视角,正视自身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法律的信仰要求检察官心中要充满正义和善良,以天理人情审视俗世的规则。

五、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实践性

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要对自身职业怀有“固定的感情”,既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又是一种责任的担当。这种自觉的道德实践,需要检察官个体和检察机关双方共同的作用予以实现,检察官个体内心需确立法律为信仰的志向伦理和行为责任承担的责任伦理作为道德践行的内在驱动,检察机关则要加快检察官职业化进程作为道德践行的外在驱动。道德实践受道德目的的支配,同时还受道德意识的直接影响。在道德意识的作用下,人们所采取的有利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是个人基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某种自觉态度而自主选择的结果。

职业道德内涵篇3

2、诚实守信: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职业道德内涵篇4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将身为人师,其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及其他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本文通过分析师资建设的热点话题,探讨如何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论题。

【关键词】

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

保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培养师德,师德培养的基础在于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但是,在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方法比较僵化,教育效果还差强人意。因而,探索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是一个重要论题。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着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中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11年12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规范》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亦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从对师德的概述和分类阐述的内容看,虽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德内涵有所区别,但本质性的内涵是共通的,那么可以师德的共通性内涵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特殊性内涵来探讨具体到某一层级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的共通性来讲,教书育人是核心内容,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瓢水”。教师的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共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既需要在学识上成为能够以广博的修为来满足教给学生和教会学生的需要;亦需要在德行上能够以良好的修为。若教师在学识修养和德行修养上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又怎么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学识厚成的学生呢?“正人必须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都可用来说明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个人的德行状况,黑必将与他们的学生的德行养成质量联系在一起。

2.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

其一,弱化于“无形”。“形”指什么,指形成教育模式或规范。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比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潜在的“无形”教育,专业课教育属于明显的“有形”教育。所谓“无形”是与“有形”相对比而言的。专业课教育的“有形”可见学校有明显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有课程、实习、设备等作保证,而职业道德教育则缺乏这样的保证,处于说起来重要,体验到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匮乏,处于缺乏“抓手”的运行状态。其二,僵化于“作业流程”。高市学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例行公事”的层面,没有做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缺乏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的创新,没能结合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高师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方法或方式,形式主义、课程主义思想严重,教育内容你改体现不出时代性,教育方法单一僵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僵化于完成一种作业流程。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善

其一,科学性与研究性兼容。高等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彻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理念。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探索符合高师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设计上体现科学性与研究性并重,保证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符合学生修养师德的实际需要。且注意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拿出新方法。其二,激励性与自律性结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要在加强师德建设课程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展“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等主题式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的主题即热爱教育,提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热爱学校,提倡爱校如家,增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学校有计划、定时间组织学生看师表风范、礼仪教育系列录像。通过观看,让学生进行自我对照,寻找自己的不足之。不断强化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时处处能够自觉地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其三,正面性与反面性示范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正反面电箱的示范作用。正面典型无疑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学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从同学身份已经转变到教师工作岗位上的学长们,树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陷进典型为标杆,让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身边的榜样作用可效仿。反面典型也能发挥示范作用,但这种师范的性质式来自反方向的,是反面的例子。在教师岗位上,也总有一些师德表现的反面例子,可以将这些反面的人和事拿来予以剖析,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案例面前受到师德反面教员的警示和警醒。

职业道德内涵篇5

多年来,各级工商机关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美德的同时,也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全面推进工商职业道德建设,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形式,以使工商职业道德全面融入到每一名工商人内心深处,形成了具有工商特色的职业道德。可以说,工商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传承道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努力创新。哪么,作为基层工商机关如何推进工商职业道德融入到工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呢?

解读内涵把握精髓

把握理论源脉,掌握理论内涵,对形成强大的道德理论体系和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国家工商总局局党组及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在认真总结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项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就是:“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以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作为基层工商机关要利用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熟知熟记、自觉遵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比如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和记忆,让道德模范结合实际讲解等举措,让每个工商人都将道德规范和内涵入脑入心,让工商道德像内心的灯塔一样指引着工商人的行为。如果作为一个工商人连总局高度概括凝炼的工商职业道德规范都不知道,或者知道而不知其内涵,充其量只会用一些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而不会在用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同时,利用工商职业道德规范来从行业的更高层次上要求自已,哪么也就更谈不上在工作中模范地贯彻上级的工作指示,利用良好的道德素质去升华自己的行为,也不可能把工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树立工商人和工商机关的良好形象。因此,组织每一名工商人解读工商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工商职业道德精髓至关重要!

联系实际扩张外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意识是实践的导航仪,我们不但要掌握总局高度凝炼的道德行为准则,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联系实际扩张道德行为准则的外延,而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实践总局的道德行为准则,只知道道德行为准则,不知道如何践行,或是在践行中只是局限于很窄的方面,哪就是对总局的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不够,没有吃透内涵,也没有掌握精髓实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当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提出的“四个只有”,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全面加强“四化建设”,大力推进“四个转变”,努力实现“四高目标”,争取达到“五个更加”等高瞻远瞩的理论为指导,再结合工作实际和时展潮流,去扩张和延展并实践道德行为规范,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得当,不发表有损形象的言论,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在生活中穿着得体,不穿工商制服务进入娱乐消费场所,不将执法车辆停放到娱乐消费场所;在执法时严格执法,人性化执法,坚持轻微违法不处罚,实施行政指导,做到教育和处罚的结合;在服务中大力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实行“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零距离”、“零推诿”、“零积压”、“零差错”、“零失信”、“零投诉”服务,严守工作规范规程,努力做到一看就清楚、一听就明白、一办就满意,不让政策受阻、不让差错出现、不让时间拖延、不让群众受冷遇,做到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等。以上仅仅是对工商发展中积累的道德规范的举例,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工商职业道德不仅包括要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更包括工商职业中以及与工商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是非常丰富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就可显现的。因此,我们要摒弃狭隘的道德理念,要在遵守社会基本道德的同时,把践行职业道德放在总局高度凝炼的理论基础之上,扩展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深化宣教推进践行

把握好总局关于道德行为规范的内涵,扩展好道德行为的外延,对工商人来说,能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践行,但能够践行的好与差,践行的全面还是不全面,以及如何践行的更好,是基层工商机关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利用传统的方式和现代的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去积极地推进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自觉地去践行社会基本道德和职业道德。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成立加强推进践行道德行为规范领导小组,制定实践方案,组织召开全局会议,全面形成践行道德行为规范的良好氛围;作为辅助实施的一些手段,也可用道德文化牌匾、道德文化漫画打造图文并茂的道德文化长廊,制作道德文化屏保对全局电脑进行安装,在内网开辟道德文化天地专栏,录入上级文件、先进道德事迹等,在单位大厅张贴道德行为规范标语,在各具体服务科室和窗口张贴工作人员道德行为标语,使人时时处处能看到道德标语,时时处处受感染和约束;也可以用国家树立的道德楷模和本系统树立的道德模范进行宣传,比如学习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学习“王梅工作法”,组织本系统和单位先进典型进行巡回演讲等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重要性认识;还可通过开展不定时督查、公开举报电话受理投诉等举措,及时发现工作人员不检点行为和不遵守工作纪律引起的道德问题,严防发生各类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通过以上方式和手段,在单位中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实现以感人的事迹引导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从而把工商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职业道德内涵篇6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3405

abstract:itisnecessarytoexplorethenatureofeducationofpostgraduatestudentsonintegrityinconductingresearches.thispaperaimstofindoutwhethereducationofpostgraduatestudentsonintegrityinconductingresearchesfallsintothecategor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rtheeducationonscientificprofessionalethics.Usingtheconceptualanalysisandbycomparingeducationofpostgraduatestudentsonintegrityinconductingresearchesandthedenotationandconnot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theeducationonscientificprofessionalethics,thepaperreachestheconclusionthateducationofpostgraduatestudentsonintegrityinconductingresearchesbelongstotheeducationonscientificprofessionalethics.

Keywords:educationofpostgraduatestudentsonintegrityinconductingresearch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educationonscientificprofessionalethics

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对科研者进行科研诚信教育。研究生是未来的科研者。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比较普遍地在研究生中间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我国有部分高校也已经对研究生开展科研诚信教育,但总的说来,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我国开展得还不够普遍,成效也不够显著。究其原因,从认识根源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还没有真正弄清楚。

一、问题提出:为什么要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简单地讲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属性。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深刻地认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一项教育实践的根本性质决定着该项教育实践的目的和手段以及运行机制等,属于教育实践中最深层次的必然性。离开了对这种必然性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根本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实践,我们首先要认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这是从理论上得到的一个合理的推论。

当然,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根本性质的必要性还在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比较急迫的现实需求。在我国,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进行不同定位在实践中会直接产生很不相同的效果。比如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则它须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特别是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等文件的规定。由于这三个文件规定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数量和课程学时都非常有限,因此实践中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要采取课程教育的形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很强的对立性,因此如果我们把科研诚信教育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我们的科研诚信教育和西方的科研诚信教育对立起来,从而直接影响我们借鉴西方科研诚信教育的经验。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如果把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定位于职业道德教育,那它在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就会和前一种观点产生的效果很不不同。首先,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因此就不需要严格执行前述三个文件的规定,高校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也因此相对自由一些。此外,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色彩淡了许多,人们在借鉴西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经验的时候拒斥的心理就会小些,迈出的步子因此就会更大些。由此可见,不仅理论上有要求,实践也迫切地需要我们去弄清研究生科研诚信教信教育的根本性质。

二、观点分歧: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两种常见观点

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有两种常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提出这两种观点都比较自然。因为直观地来看,科研诚信的核心是诚信,而诚信乃是一种道德品质。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诚信也因此属于人的思想范围。所以把科研诚信教育归为思想政治教育至少从表面看来是有道理的。至于把科研诚信当作一种职业道德,进而提出科研诚信教育乃是一种职业道德教育,这当然也是一种合理的逻辑。所以对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人们提出上述两种观点这都不足为奇。

在学术界,持有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者也确实都存在。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内容之一,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1]也有的学者提出“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主要应根据研究生实际存在的道德素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道德)教育。”[2]这类观点显然是把科研诚信或者说科研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生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科研道德素质教育、诚信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贯彻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切实强化科研道德意识、诚信意识;”[3]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中“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也没有建立学术道德相关的行为规范,或是虽有这些规范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或威慑作用。”[4]可见,这类观点则明确地或暗含地把科研诚信教育看作是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

当然,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性质,除了上述两种常见观点之外,其它观点也并不缺乏。只是别的这些观点都很容易反驳,并不值得后面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比如有观点认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一回事。这种观点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前面我们指出过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两者是一回事,又怎么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呢?还有的观点把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混同起来,这就更不值一驳了。排除了其它观点,所以我们认为关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正确观点就存在于上述两种常见观点之中,因此后面我们也主要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分析。

三、批判分析: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概念分析法。如果科研诚信教育概念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科研诚信教育概念的内涵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因此,这部分我们主要采用概念分析法来批判地分析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问题。

首先要分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根据权威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应该说,这个定义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的趋势,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中增加了社会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增加了道德规范。但就是从这样一个相对泛化的定义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从这个定义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乃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所以有学者明确指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实质性追求。”[6]还有学者更加明确地指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特定内涵的词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中的思想,并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无产阶级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政治也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部分……”[7]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中,教育内容是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则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或阶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这些内涵可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它应当指称的是政府或政党开展的那些为提高公民或阶级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以传授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所有教育实践活动。至于不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进行的,或者不是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个目的的,或者不以传授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则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接下来要分析的是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如果成立的话,那很明显它是职业道德教育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因此可以先分析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职业道德教育简单地讲就是职业道德的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内容即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8]。可见,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两个概念本身还是简洁明了的。不过,我们前面提到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比较容易混淆,不少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这样的话,论文这部分进行分析的前提,即科研诚信教育要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就不成立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要进一步澄清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关系。主张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推理的逻辑通常是:职业道德属于道德的一种,而道德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推理逻辑存在两个错误:其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即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扩大为全部意识形态,而实际上只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才具有政治性,因而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二是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必须是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道德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类,但道德本身也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种。三种道德中只有社会公德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反,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基本没有政治色彩,因此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一般由包括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在内的职业共同体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等职业共同体都不是政治性组织,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或政党等政治性组织开展的条件。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并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它们是两个平行的概念。

明确了属概念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乃是包括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在内的职业共同体开展的职业道德培训,那么种概念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如果成立的话,就可以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来确定它的内涵。那么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是否成立呢?关键就看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是否存在,如果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存在,那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就成立。然而科技职业和科技职业道德这两者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回事,因为存在职业就存在职业道德,存在职业道德就存在职业。西方有学者指出,职业存在的条件有五个:第一,职业必须提供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第二,职业必须包含建立在理论或实践基础上的技能;第三,职业必须具有独特的需要逐步成文化的道德规范;第四,职业为了招新和训练需要组织和规则;第五,职业成员为了有效实践需要高度自治[9]。一个职业如果存在需要具备上述五个条件的全部或至少大部,特别是第三个条件必须具备。科技职业除了第三个条件之外,具备其它四个条件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多说。所以现在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科技职业道德是否存在?194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发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提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态度,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10]一般认为,默顿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了科学的职业道德。当然并不是说科学职业道德1942年才出现。默顿的概括只是进一步证明科学职业道德确实存在。至于工程和技术的职业道德的存在则是一个更加明显的事实。在西方,甚至像软件这样的行业,人们都已经在探讨要将该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化的问题了[11]。科技职业道德确实存在,世界性的或各个国家的科技协会、科学院和工程院等科技共同体组织一般都有章程,这些章程其实就是成文化的科技职业道德。所以,可以断定,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概念是成立的。因此,运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包括各类科技协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内的科技共同体所开展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根据这个定义所表达的内涵,科技协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各类科技共同体组织开展的所有科技职业道德培训都包括在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外延之内。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我们来分析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本身的内涵并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到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是高校对在校研究生开展的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研诚信教育的一种,因此明确了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就会很容易明确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而要明确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关键又在于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编写的《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12]由这个定义可见,科研诚信并不是诚信这种社会公德笼统地运用到科研之中,而是要求科技工作者在掌握并认同的基础上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中真正做到诚信。而这里讲的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这些其实就是科技职业道德,它有丰富的内容,需要学习和培训才能掌握。所以说,科研诚信教育实际上培训的是整个科技职业道德体系,而不是简单地空谈在科研中要讲诚信。由此我们可以给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定义: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是由高校开展的对在校研究生进行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

由于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科技职业道德而不是社会公德,因此它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性,也不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实施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高校在这里代表的主要是科技共同体而不是政府或政党这些政治性组织,所以很明显科研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符合。因此,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我们已经可以断言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了,不过我们还需要将两者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对比来加以检验。前面已经论述了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乃是各类科技共同体开展的科技职业道德培训。而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正是高校代表科技共同体对研究生进行的一种科技职业道德培训。由此可见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相符合。从外延来看,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各类科技共同体开展的所有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当然也包括高校开展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内涵和外延都符合,所以现在可以下结论说,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而这也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

四、本文结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

论文一开始我们提出探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性质的必要性,接下来从分析常见观点入手,指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要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运用概念分析法,通过分析和比对思想政治教育、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和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三个概念得出结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根本性质就是――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这个结论至少从两个方面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一方面的启示来自于我们澄清了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弄清了,和很多人所误解的相反,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并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首先意味着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极不妥当的,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都极其有限,更主要是因为教育性质不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代替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另外,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意味着它并不直接受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的约束。因此,那些准备大力开展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胆作为。

另一方面的启示来自于我们对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的肯定。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属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而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没有阶级性,而且科技职业道德也世界通用,因此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借鉴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诚信教育经验来促进我国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在借鉴他国经验方面,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自不必说,比如美国2002年在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由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启动一项旨在加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研究与示范项目[13],这样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但除此之外,其他相对没有这么发达的国家也有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西班牙的马德里理工大学把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14],这样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总而言之,当我们把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定位于科技职业道德教育之后,我们就在国内和国外的科研诚信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此可以自由地借鉴国外科研诚信教育的先进经验,大力促进我国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实践。参考文献:

[1]彭涛,唐德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2):60-64.

[2]燕红,林海燕.应重视与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9):75-76.

[3]宋峰,郑茂.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探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3(4):445-447.

[4]武晓峰,王磊.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18-23.

[5]张耀灿,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

[6]王颖.回归“思想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86-90.

[7]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求证[J].思想教育研究,2014(6):103-107.

[8]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7.

[9]D.Carr.professionaleducationandprofessionalethics[J].Journalofappliedphilosophy,1999(1):33-46.

[10]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65.

[11]Y.Lurie,S.mark.professionalethicsofsoftwareengineers:anethicalframework[J].Scienceengineerethics,2015(6):publishedonline.

[12]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科研诚信知识读本[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

职业道德内涵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泛化;比较;澄明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15-0052-04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淆

当下,“工匠精神”成为最热的一个高频词。什么领域都讲“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被不当泛化,成为到处适用、随处可贴的标签。工匠精神的泛化,实质上是一种神化。好像工匠精神一下子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精神,祭出它,就能有点石成金之妙,就能收神奇管用之效。哲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受到质、量、度的制约,都有自己的适用域和外延区间,超出这个适用范围就不靠谱了。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戕害。当被人们推崇泛化到各个领域的工匠精神的不适用性一旦被人们广泛认识、甚或遭致批判,工匠精神就会失去光环和神晕,而这其实并非工匠精神本身的错,而是人们不当移植、过度炒作造成的。这样欲益反损的结果,恐怕是那些推波助澜的人始料不及的。这种试图让局部的工匠精神去替代整体的职业精神的做法,如同小鞋想要装下大脚,除了削足适履,别无良策,其对精神本身的戕害可见一斑。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无思。从概念本身的辨析看,“工”不等于“匠”,但“匠”属于“工”。就是说,工可以包含匠,但匠不能涵盖工。比如制造业的工,可以是匠,但其他行业的工未必就可以称其为匠,显然,即便是同为“工”的领域,工匠精神也不具有全覆盖性。更何况还要泛化到全职业上,是多么的荒谬。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比较

面对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混淆,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比较分析,以厘清其关系和边界。

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同和纠结,一是因为工匠精神内涵的概括见仁见智,被不同程度地泛化。本来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所特有的和必须的精神,现在却把许多原本不属于工匠精神的而是属于职业精神的一些内容都包罗进去,从而为工匠精神的泛化开了绿灯。二是因为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实在是有太多的交集,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都需要“尚德”,需要敬业;都要求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都讲究做事要追求一流和卓越的职业使命感等,所以人们才会彼此混同,而又迷误不觉。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有一定的交集共性,但其差异也很鲜明,而且远远大于其共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揭示澄明。

从逻辑关系看,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组彼此包含的相容的种属关系概念。职业精神是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也叫上位概念,工匠精神是外延小的概念,也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包含关系,即属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种概念,用公式表示,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就是f,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因为工匠也是一种职业,而工匠精神不等于职业精神,因为职业外延更广,非工匠精神所能包容。

从哲学角度看,职业精神是一种共性的、普遍性的精神,这与职业的广泛性密切相关,它是人们立世生存、谋得生活资料所从事的工作。所谓三百六十行,其实完全不足以全面概括职业的丰富性。职业精神就是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的总和。工匠精神是从属于职业精神的个性化存在,是“工匠”这一行当公认的职业准则和所应遵循的精神规范。相对于职业精神,它是特殊的、具体的一种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表现,职业精神寓于工匠精神或其他别的精神之中,如果工匠精神试图泛化和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外延就会被大大窄化。

从适用对象看,逻辑学的外延论和哲学的区间论都规定了事物的适用范围和领域,进而也就确定了不同事物适用的对象。我们认为,制造业倡导工匠精神是靠谱的。工匠精神是“造物”的、出产品的。它的对象是物,是用来加工的对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编赵伟教授认为:“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要以此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涵括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是特指物质资料或实体产品生产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现在因为工匠精神被泛化,它应有的边界被模糊了”。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看对象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肆意泛化工匠精神,僭越概念的边界。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行当、领域,恐怕都不能讲工匠精神。因为人与物不同,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物是可以任意加工改造的对象,人却是必须根据活性的要求、心灵的尺度,予以尊重和服务的对象。比如服务业,你要不以人为本、见物不见人,能服务得好吗?再说教育,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可以有职业精神,但不是工匠精神。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样的职业内涵重在对人的精神塑造、知识浸润和心灵开发,适用于物性加工改造那一套的工匠精神,显然不适合教育。再从方式上看,教育的方式是互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和塑造,是星与星在同一高空的交辉,根与根在同一深土中的挽手。一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的人才培养过程与工匠们的产品加工过程何啻霄壤。更何况,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一贯把“教书匠”视为教学僵化、不求进取的代名词。教书育人倘若成“匠”,对学生而言,的确不是什么福音。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澄明

辨析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异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只有揭示出其本质内涵,才能避免混淆与歧误。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已有很多概括。余祖光研究员将工匠精神概括为:第一是精工细作、追求卓越。第二是态度严谨、极度认真。第三是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第四是敬业、专注和耐心。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品质上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态度[1]。也有学者强调:匠心――工匠精神之基,匠术――工匠精神之本,匠德――工匠精神之魂[2]。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以下四点概括。

“尚巧”――创新精神。尚巧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尚巧体现的是工匠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工匠们的产品或成果如果没有巧慧的成分融入其中,那是无足称道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说:“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优质制造绝不是机械重复劳动所能达成的,尚巧聚智、技术创新,乃至超越臻善,才是工匠精神内涵“尚巧”的真谛。

“求精”――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严谨敬业、专注耐心、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人口约800万的瑞士,却是制造工艺领先全球的制造业强国。瑞士军刀的生产过程很好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只有巴掌大的瑞士军刀集纳了几十种极其实用的工具,从设计草图到生产完成都需要经过层层严格检测。一把普通瑞士军刀的制作工序就超过200道,质量上乘的则多达400道。军刀的制作过程几近苛刻。作为刀片材料的钢块,要经过电子仪器的仔细检查,以确保精准压制出刀片,然后是长时间淘洗、打磨工序,最后是组装,使用极小但非常精致的铆钉与弹簧将几十种工具准确固定,让他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真正实现零误差。瑞士是“钟表之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出口国。一只高质量的腕表不仅需要强劲的机芯,同时也需要漂亮的外壳。顶级钟表的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精心打磨、细心雕琢,一些零部件甚至细如毛发[3]。中国的工匠同样需要秉持“求精”的制造传统,追求产品的经典性、高端性、原创性,使之成为民族的品牌符号。

“崇德”――职业境界。工匠精神是“通于道、达于德”的,“崇德”是它的应有内涵。因为工匠精神是需要德性保证的,有工匠精神的人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人。职业道德,一是敬业之德。要对自己工作的领域或工艺心怀敬畏,对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有着生命关切和献身热忱,视职业为天职,这是“匠道”层面的根本内涵,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深深迷恋自己的职业,全情投入自己的手艺,不管这手艺是写代码还是扫大街。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不苟且,不应付,不含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做好。二是热爱之情。爱是情感的投射和倾注。心灵有爱,生命才有路,才有目标和精神支撑。生命是从热爱开始变得有意义的,爱并投入才能成就事i,成全工匠精神。时寒冰撰文《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强调工匠精神“应该源于一个‘爱’字,它的核心应该是爱的传承。”爱是德性之本。三是信誉之根。真正的工匠都是视产品为生命、视信誉为根本的人。他们胸怀责任伦理,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价值取向,宁愿做出自我牺牲、赔本,也不愿做出可耻、毁誉和损害产品信誉和职业良心的事,为的就是保有品牌质量、信誉美德。

“执念”――坚持品格。有人问爱迪生发明秘诀,他说,别人老是想着做许多事,而我总是想着做一件事。这就是专一和执念。执念是指人的执着意念或执着信念。其外在表征即对事物的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比如在日本,制作东西的工匠、手工艺人等被称之为“职人”,而“匠”则比职人更进一步,是指技法与人品都很优秀的人。“匠”是一个充满褒奖意味的词汇。所以,在日本的职人文化中,“敬业恪职”是深深影响日本和职人的职业伦理观。他们有一个“自造词叫‘一筋’,类似于中国的‘一根筋’,即专注于一道、一艺,从一而终,绝无变心。”[4]这就是执念和坚持的品格。唯其如此,日本是全球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有3000多家企业寿命超过了200年的历史,德国也有800多家类似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靠有着“专业、专注、极致”理念的工匠支撑的历史悠久而又声誉卓著的企业。

(二)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与人的不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产生的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应然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职业精神的内涵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人的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立业五个方面。”[5]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何凯英的五为之训“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亦可以与之相互印证。笔者以为,从应然的角度看,抛撇职业精神个别的、特殊的成分,凝练其一般的、共性的要素,其内涵可包括:敬业精神、精业精神、创新精神、立业精神。

敬业精神。敬业是任何职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品质,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敬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敬”是一种宗教情怀、一种职业虔敬。有敬业精神的人,对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是一群具有事业至上价值观的人。有自己的职业坚守和定数,哪怕这种职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益、荣耀,也依然守持初心,自强不息,永不懈怠。有敬业精神的人是具有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精神的人。如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他们如春蚕、蜡炬,燃烛吐丝,尽其所知、所能、所有奉献给学生,他们爱这一事业胜过爱这些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他们是一群品格崇高,精神洁净而明亮的人,是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人。而一个不敬业的人,对职业毫无敬畏之心,甚至当成负担、差事来糊弄应付,他们是毫无职业精神的人。

精业精神。精业即追求职业、事业的做到最好程度的努力和收效。精业精神就是一种追求完美,使其达臻精湛、精致境界的从业境界。比如对产品精雕细琢,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在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这就是一种精业精神。精业精神是一种职业境界,“高大上”“精优佳”的境界。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题中之义。创新精神是指人勇于突破现状、惯习,而创生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创新精神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本质上看,创新是人的最高本性的弘扬,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国家层面的教育文件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就是要使这一可贵精神内化为人的职业素养,使中华民族永远葆有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而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一位职业人来说,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超越、突破,就会陷于平庸。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灵魂和精髓。

立业精神。立业是建立功业、成就事业之意。它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所有的职业人都应该追求这种境界。有立业精神的人目标远大,品格坚毅。按照苏轼的话说:“古来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这就是立业精神的应然内涵。阿里巴巴马云、华为总裁任正非都是立业精神的典型代表。马云的立业充满艰辛坎坷,他干过“倒爷”、推销,1995年东拼西凑了2万元开始了创业历程。2016年,马云以282亿美元排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福布斯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第22位。任正非也是如此,他1987年集资21000元在深圳创立公司,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50377项专利,2016年完成了全球布局,目前已超过苹果、三星,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品牌。倡导立业精神不是要大家都成为马云、任正非这样的人物,而是要有大目标、大志向、大奋斗,这样即使你的努力没有成功,你的努力过程和精神也同样会受人尊敬。

参考文献

[1]李进.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7-40.

[2]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9-12.

[3]毛思远.瑞士的四张名片[n].北京铁道报,2017-03-11(8).

职业道德内涵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新

[作者简介]徐令(1971-),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南京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职业道德内涵篇9

法律职业这一范畴内的道德,在职业活动路径下形成,折射了伦理关联,并能规制现有的共同体。法律职业搭配着的准则,密切衔接着职业化这样的进展。法律职业有着专有的业务特性、专有的职责,因此也搭配着独特的纪律框架、道德层级内的规制等。法律职业这样的主体品性,是道德准则衔接着的内化过程,它表征着个体现有的道德水准、品质能达到的独特境界。通常情形下,职业架构下的道德品质,整合了法律认知、法律层级内的意志、职业固有的行为。法律职业这一范畴的道德,可以分出道德认知、道德架构下的情感、法律领域内的道德意志、对法律特有的信念、外显态势下的道德行为。法律职业,带有特殊的指向;这一职业架构下的主体,也要涵盖着特有的独立地位,不要被外在层级内的要素干扰。然而,法律机构固有的独立性,决定了这一机构内的职业者,不能依凭自身爱好,而选取出某一案件。这样的选取流程,要被现有的规则约束,才能维护好法律这一职业应有的秩序。

二、教育应有的塑造价值

法律教育,不应单纯去传递这一领域内的法学知识、专用的认知技术等,还应着力去培育同学的修养及道德。法律被看成特有的职业,因此,它要接纳某些手段,向同学传递这一职业搭配着的义务责任。塑造职业架构下的道德,要依托现有的法学院。从意向传递这一视点看,可以直接去传递道德认知;从内化这一视点看,可以间接去传递道德认知。法学教育衔接着的院校,要对院校内的同学,传递精准的道德认知。本源层级内的法学知识,能延展学生的理性,并培育出现代架构下的道德精神;在接纳认知的路径下,可以运用特有的间接办法,让同学明晰这一职业应有的道德。法律教学带有实践理性,为同学创设了体悟实践、亲自去认知这种实践的机会。这样做,能促动道德的升高,建构起合规的培育机制。

三、设计出可用的职业课程

法律职业架构下的道德,要通过院校现有的法律课程,予以延展和传递。因此,设定出职业道德这一类别的科目,能让同学接纳体系架构下的职业道德。法律这一职业涵盖着的道德,是共同体要依循的准则,可以划归成认知的范畴。法律架构下的职业道德,带有独特的体系、独特的评判指标及逻辑。因此,可以设定出这样的课程,直接让同学接纳法律架构下的职业伦理,增添同学现有的道德认识。同学只有明晰了法律职业架构下的根本伦理,才能提升原有的道德素养。对道德准则的接纳和认同,能协助同学去辨识是非;把接纳到的知识,更替成内化的信念,落实在现有的行动中。

四、寻找到可用的培育路径

在法学教育这一路径下,开设特有的道德课程,能培育同学的职业素养,提升同学原有的道德人格。从本源层级上看,要把法律架构下的职业伦理,内化成自觉接纳的道德规则。同学首先要信任这样的规则,然后才去接纳它们,最后培育起应有的情感认知。因此,职业道德这一类别的教育,要把体系内的道德认知,内化成同学的品德。同学不仅要明晰现有的道德规则,还要上升成信念。单纯依凭设定出来的课程,很难促动这样的信念,也很难深化现有的道德认知。法律职业架构下的道德教育,要着力去提升同学的辨识能力、判别类的能力。在道德推理这一框架内,要间接去接纳律师的认知理念,并形成应有的道德修养。法律职业这一层级内的道德,要被看成特有的态度情感,区别于这个框架下的根本知识。本源的法律知识,可以经由口头讲解,让同学明晰和接受;而职业框架内的道德,只能经由解析,让同学间接去接纳和辨别。经由课程的学习,同学应能建构起特有的价值体验。职业道德这样的观念,折射了人们固有的关联;法律共同体,有着互通的愿望,在互通和理解这样的根基之上,才能产出共同的认知及辨识行为。要体悟到他人情感,就要在特有的关联中,亲身去体悟这样的角色。法律职业衔接着的道德教育,带有独有的属性。这样的状态,决定了这一层级内的教学,要接纳互通的理念,为同学供应情感体悟和辨识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现有的职业道德,更替成道德辨识能力、法律架构下的推理能力,并促动人格的形成。惯用的教学路径,主要去传递现有的道德知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建构起职业道德固有的体系,然而,却很难促动内化。因此,要在惯用的课程中,吸纳更多的案例,让同学亲自辨识和推理。道德层级内的理念,密切关涉到职业潜藏着的情感。为此,可以借鉴现有的先进方式,渗透进更多的案例,并创设出特有的示范路径。

五、结束语

职业道德内涵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敬业精神;职业生涯

作者简介:邓宏宝(1967-),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生涯教育视角下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策略研究”(编号:D/2013/03/075),主持人:邓宏宝;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类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研究:基于职业生涯教育视角”,主持人:邓宏宝。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32-04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培育学生敬业精神的意义,界定学生敬业精神的内涵,梳理养成学生敬业精神的方略,有利于职业院校科学有效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具备敬业精神

(一)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强调,“敬业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亚里士多德认为敬业美德对于个人生命的完美,恰如高超的技能对于职业发展的意义。从职业生涯角度看,敬业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更是生涯发展的前提。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繁琐的生产劳动逐步为机器所取代,从业者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个体的职业操守、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越来越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任何一家想靠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语)。高职院校学生要能适应未来社会,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求得人生幸福,不仅需要依靠职业知识与能力,更要凭借专注、专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倘若缺乏这些精神的支撑,即使知识、技能掌握到位,个体也仍将如断弦之弓,很难充分施展自身的才华。

(二)是提升产业大军整体素质的需要

英国道德学家斯迈尔斯曾充分阐述了敬业精神对于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恪尽职守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精神财富,这真是我们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东西”,在他看来,如果这种精神“被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或虚幻的荣耀之心”所取代,一个民族也就离衰败、灭亡的日子不远了[1]。当前我国中职毕业生50%以上进入第三产业,近40%进入第二产业,高职毕业生60%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2],他们素质的高低、敬业精神的状况,关系所在企事业单位的兴衰,关系未来产业大军队伍的质量,甚至影响我国产品、服务的国际形象。为此,我们需要强化立德树人意识,高度重视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不断弘扬光大敬业的优良传统,方能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般而言,敬i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个人品质。具体到职业院校学生,其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还要受制于以下因素:

(一)社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从业者,职业院校要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就需要关注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而职业作为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作为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它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与社会诸方面密不可分,特定的社会条件必然对职业素养、对敬业精神提出特殊的要求。因此,敬业精神的内涵具有动态性,会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脱离特定的国情,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敬业精神,既不可能赢得社会的共识,亦不能被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我国古代,敬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执事专一,办事勤勉、努力、不怠慢”。在计划经济时期,基于社会本位的背景,更多强调个体对社会需求、社会岗位的适应,其内涵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市场经济时代,伴随着个体生存方式的现代性转换,社会成员的敬业精神不再仅仅是“忘我的付出,是利他的奉献”,是无私的“螺丝钉精神”,而是更为凸显主体意识,更加强调敬业与自我价值追求、与自我实现的统一,强调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

此外,当前社会正逐步从传统性职业生涯向易变性职业生涯转变,从业者终身固守于一个岗位、一个单位的状况正逐步成为历史,此种就业方式与理念也要求新时期从业人员不是局限于对某一特定职业或岗位的“敬”,还要能做到对普遍意义上“业”的“敬”。

(二)社会对学生的角色期待

“敬业”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本意是指专心于学业,后被演绎为尽心尽职对待本职工作。《现代汉语词典》同样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可见敬业,不仅仅是对职业,也包括对学业的专注。“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梁启超语)。而且对学生而言,学业为主,其未来从业的具体职业尚未明确或不尽清晰,其敬业除对一般事业的“敬”、对目标职业的“敬”外,主要应指对学业的“敬”。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等相关文献,当今社会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围绕“敬业”需主要做到:(1)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3)热爱专业,勤奋学习,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安全意识和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担责任。

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笔者以为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的内涵可包含下列特质:

忠诚履职的态度取向:即能够清楚自身的学生身份以及准职业人的角色意识,对相关专业、职业的基本内涵及学习与从业的基本要求有充分了解,在日常学习与专业实践中能主动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愿意接受专业文化熏陶,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职场规范,认真履行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担当起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之责。

通精达致的能力取向:即能够通晓学习程序与方法,有效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高效率地开展学习。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胜任目标职业所需能力。习得跨专业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能与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保持动态适应。精通自我提高、自我调节的步骤与程序,了解人职匹配的原理与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好学乐业的情感取向:即能够以学习、从业为乐,无论是学业、生活处于顺境,或是劣境,都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与胸怀,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珍惜学习与实践机会,善于用审美的视角在思考中、行动中发现乐趣、创造乐趣,“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能够享受学业、职业生活,“乐在其中”,并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幸福感、荣誉感和高尚的专业尊严感。

走向卓越的目标取向:即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崇尚学业与事业,敬重工作与服务对象,尽心竭力,忠于职守,“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3]。将学习与工作当作一种人生价值或生命追求,视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基本途径,追求细节的完善、产品的完美、服务的品质以及至善至美的状态。具有健全人格,能够经受生涯中各种挫折与考验,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在学习、工作的行为表现上,不仅仅外化为时间上的加班加点,更注重内涵与质量的改进,注重自主创新程度的提升,致力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在以上四种特质中,忠诚履职是敬业的起点,通精达致是敬业的保证,好学乐业是敬业的境界,走向卓越是敬业的追求。就学业、职业场域而言,忠诚履职表现为“肯干活”,通精达致表现为“能干活”,好学乐业表现为“喜干活”,走向卓越则表现为“出好活”。衡量职业院校学生的敬业精神状态,主要可从此四方面予以着手。

三、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方略

业院校要使敬业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性格,成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能够通过普遍迁移,促进其未来事业、人生的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学生对敬业意义的认识

所谓知之深,方能爱之切,知业是敬业的基础,只有提高学生对人生、对职业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培育他们良好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为此,首先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视职业有贵贱之分,将其作为单纯谋生手段以及片面追求待遇高、条件好的岗位等不良的职业观、择业观,采用价值辨析等方法,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何为成功”、“何为幸福”,引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成才观、幸福观,克服仅仅以“经济价值”衡量“个人价值”、“岗位价值”的认识误区;其次,要依托学生发展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咨询,为学生建立多次选择专业与课程的机制,面向学生开展专业内涵、专业价值、专业地位、专业待遇、专业素养等元专业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接纳、认同、内化程度,促进其自觉维护专业尊严,达到马克思所说:“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4]的境地;再次,要借助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等多种途径,向学生阐述新时期敬业精神培育对个体专业成长与生涯发展、对组织腾飞以及对国家与民族振兴的深远意义,增强学生培育自身敬业精神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敬业情感

道德情感是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曾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是从责任中产生,而是从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罗宾斯也认为:“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情”。在学生敬业精神养成中,教师既要组织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技术研发、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实训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也要注重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得体的处事方法与规范的实践要领,帮助他们学会发现、鉴赏、创造生活、学业、职业之美,分享、领略其中的愉快情绪,并逐步升华为敬业情感,使他们对学业、职业不仅是敬畏,而且是充满期待、敬仰之情;还可通过组织阅读名人传记、观看《大国工匠》等影像作品、通过举办“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学院”、“向身边榜样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直觉的、想象的道德情感,并依托敬业意义的系统阐述,晓之以理,将学生感性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情感体验。

(三)倡导学生磨练坚强的敬业意志

敬业精神的形成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不经历考验,不经受风雨,难以见彩虹。要使敬业成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需要个体自觉接受磨练,不断内化,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固定要求时,他才能说是有德的”[5]。为此,要善于利用学习与生活中的多个环节,如节约水电、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坚持锻炼等养成学生坚强的意志;要引导学生在检查仪器、计算数据、使用工具、制作产品、提供服务等方面制定严格标准,摈弃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是追求100%的“差不多精神”[6];要鼓励学生深入用人单位、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相关行业、职业的走向与趋势,加强与同类兄弟院校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自身与社会需求、与他人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他们的危机与忧患意识,激发他们培育敬业精神的内在动力;要帮助学生规划学业生涯,明确努力方向,细化进步方案,并对照目标坚持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形成“自省”、“自克”的良好习惯;要引导学生学会职业决策、职业经营、职业调适,学会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应对困难与挫折,促进学生勇于、敢于、善于直面各种挑战和考验;要发挥好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榜样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彰,籍助社会性认可激励更多学生提升敬业境界。

(四)养成学生良好的敬业行为

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是否养成的重要标准,教师要能使学生做到精业,首先要按照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向学生充分阐述程序性知识,示范规范的操作行为,帮助学生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并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技能的自动化,避免因为技能操作不到位、不规范,出现动机与效果不一、甚至是“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序列化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倡导学生增强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研究性、计划性,强化其在实践中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鼓励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固化职业精神[7];再次,要积极探索和试点现代学徒制,密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利用学徒、实习、实训等多种机会身临其境识读、体悟隐含于具体实践中的无法言说的默会知识,增加经验积累,学会智慧处事。

(五)培养学生坚定的敬业信念

道德信念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成为品德形成的关键性因素。要使学生将敬业内化为自身个性品质,使学生成为善良意志与职业伦理的坚守者和践行者,就必须培养其坚定的敬业信念。尽管在此方面同样有许多工作可以着手,但笔者以为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学生的职业楷模,因为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本身就是教育手段,教师必须具有垂范于学生的道德人格,才能具有教育威信,才能发挥威信效应,因而,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对教育事业执着的信念、负责的态度、勤勉的精神为学生当前与未来道德生活树立样板[8]。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40.

[2]黄辉.立德树人: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35-38.

[3]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七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19.

[4]中共中央R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7.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07.

[6]练洪洋.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之魂[n].广州日报,2016-03-06(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