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37

传统农业缺点篇1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结合贵德县农牧业实际,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传统农业缺点篇2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精量灌溉;作物水分状况;路由协议;传感器节点

中图分类号S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4-0216-02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但由于人口众多,每年的用水量也非常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我国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方的几个省区更属少水地区。近年来,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使原本贫乏的水资源更加紧缺,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农作物、果树等的生产和种植中,实施节水灌溉势在必行,而推行精量灌溉又是重中之重。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世界各国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和推广精量灌溉,根据作物需水信息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1]。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其对用水量的需求不言而喻,长期以来限于思想观念、资金支持、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对作物的灌溉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随着水资源日益短缺与农业需水量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精量灌溉这种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

1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精量灌溉中的应用

1.1精量灌溉的意义

农业节水是以高效用水为核心,其中对作物实施精量灌溉一直是节水灌溉的研究重点,即解决何时灌和灌多少的问题[2]。精量灌溉指通过微喷、滴灌等方式,根据农作物水分生理特性和需水规律,以及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空气湿度、大气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把握合适的时机,掌控适当的速度,实施精准的水量控制,从而摆脱土壤、气候、水源和灌溉设施等条件的约束,使农田水势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最佳状态,并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

精量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淡水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的严峻局面,同时能够通过与精确施肥的有效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的土壤环境和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作物、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精量灌溉不仅是保证作物生育需水、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肥效和药效、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3]。精量灌溉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避免杂草滋生,改善土壤条件,降低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使农业生产、生活真正做到低投入、高收益。精量灌溉以科学配水、科学用水、科学节水为核心,可以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是解决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有效途径。

1.2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监测区域内随机分布的大量种类繁多的微型传感器组成,它们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迅速自行组网,对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动态信息进行采集、计算和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视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二大广泛存在的网络,其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和常用的新技术之一,发展迅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中的精量灌溉领域。

1.3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精量灌溉的优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农业领域,特别是农业精量灌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实现精量灌溉需准确获取作物需水信息,并根据需水信息制订灌溉控制方案[4]。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网络结构灵活、覆盖面积大、数据传输距离远、兼容性好、感知精度高、应用成本低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实现。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精量灌溉,符合农作物生长和果树种植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同时能够缓解我国农业生产中用水紧缺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消耗和浪费的问题。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持续深入研究,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农业精量灌溉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获取大田中农作物的信息,这种方式既耗费时间精力,获取的信息又很有限。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针对大田灌溉中数据采集量大的特点,比较方便地实现大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实施精量灌溉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掌握详细的作物需水资料;二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三是提供两者相衔接的大量技术指标,并将这些指标转化为遥感标识和模型。可见,作物水分状况监测是精量灌溉的基础与保障[5]。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中的土壤和作物水分状况,确定缺少水分的区域,从而实现精量灌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作物水分状况实时监测与诊断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成果有:利用土壤水分诊断作物水分状况、基于冠层温度信息诊断作物水分状况、利用茎直径变差诊断作物水分状况、利用植株蒸腾速率诊断作物水分状况、利用声发射信号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等[6]。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用来采集和监测土壤水分、冠层温度信息、茎直径变差、植株蒸腾速率、声发射信号等,这些都为更好地诊断作物水分状况,同时结合农业灌溉设备和技术定时、定量地进行精量灌溉提供了必要条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不但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监测对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而且可实时将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用户。将其应用于精确农业可有效解决农田信息的获取问题[7]。在实际的农田灌溉过程中,可比较容易地采集土壤湿度等信息,再对农田作物缺水环境进行诊断,并将结果和解决方案反馈给农民。

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精量灌溉系统设计

由于可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大面积监控,单个节点成本低,使得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于农业领域的信息采集工作[8]。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实施农业精量灌溉,要求控制精度和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灌溉过程应采取自动控制模式,这样可基本消除在灌溉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灌溉的准确性。

2.1系统结构

为了将农田土壤和作物水分数据实时、准确、稳定的传输,无线传感器网络必须建立一个稳定、合理的体系结构,保证数据准确传输。一个完整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精量灌溉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套结构中,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网络的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墒情和外部环境,传感器负责采集田间土壤墒情信息,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土壤水分、空气湿度和温度)通过传感器采得信号,经处理后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输给基站,基站负责将采集的数据收集和汇总起来,再发送给灌溉专家系统,灌溉专家系统的中央处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土壤墒情信息数据,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和后台灌溉知识库,决定相应的灌溉措施和灌溉决策,并形成灌溉控制指令,再通过基站发送给灌溉控制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大面积、农业信息采集自动化、灌溉精准化的精量灌溉。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其中实现了土壤墒情的采集和传输,以及灌溉控制指令的传输。

2.2路由协议

随着国内外wSn的研究发展,许多路由协议被提了出来,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可以大体把它们分为2类:平面路由协议和分簇路由协议[9]。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泛洪协议(FLooDinG)、定向扩散协议(DD)、低能量自适应聚簇分层协议(LeaCH)。

2.2.1FLooDinG协议。泛洪协议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具有严重缺陷:内爆(节点几乎同时从邻节点收到多份相同数据)、交叠(节点先后收到监控同一区域的多个节点发送的几乎相同的数据)、资源利用盲目(节点不考虑自身资源限制,在任何情况下都转发数据)[10]。因此,泛洪协议不适合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2.2.2DD协议。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是一种基于查询的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协议只适合用于少量节点,否则延时会很大。

2.2.3LeaCH协议。低能量自适应聚簇分层LeaCH协议的实现具体分2个过程,即网络分群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LeaCH协议具有放置方式敏感、低扩展性的应用特点。

2.2.4协议的选择。为了满足精量灌溉的需求,在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时,应综合考虑网络结构、传感器节点部署、数据可靠传输、复杂度及低功耗等各种因素。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与应用高度相关的特点,因而其路由协议同样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很难说哪个协议更为优越。由于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具有应用相关性,所以还没有出现一个普遍适用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11]。需要在农作物实际生产或种植过程中,根据地形地貌和作物面积、位置分布来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

2.3成本控制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精量灌溉领域,由于在大面积的灌溉区域下,有大量的土壤墒情和农作物水分信息需要采集,所以相应的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单元,应具备低功耗、低成本、无线组网等基本属性[12]。目前,很多技术先进的传感器如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等还主要依赖于进口,其价格并不低廉。因此,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达到的实际目标进行布置,适量地控制传感器的数目,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计灵活的特点,控制成本。成本的高低是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否在农业灌溉系统中成功实施的重要指标,只有成本低才能大量部署在大面积的灌溉区域中,体现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精量灌溉中的各种优点。

3结语

现代化农业需要高效、精确的农业灌溉系统,而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运用到农业精量灌溉中,能提供可靠的土壤湿度和作物水分状况依据,从而降低灌溉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灌溉向精量灌溉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4参考文献

[1] 高峰,俞立,张文安,等.基于作物水分胁迫声发射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精量灌溉系统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60-63.

[2] 张兵,张建生,黄文生,等.基于作物生理电特性和土壤湿度的灌溉模糊决策系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6):440-441.

[3] 蔡甲冰,刘钰,雷廷武,等.精量灌溉决策定量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4,15(4):531-537.

[4] 韩安太,何勇,陈志强,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茶园分布式灌溉控制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1,42(9):173-180.

[5] 高峰,俞立,张文安,等.基于茎直径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精量灌溉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7-12.

[6] 高峰,俞立,张文安,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07-112.

[7] 冯友兵,张荣标,沈敏.面向精确灌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56-59.

[8] 徐刚,陈立平,张瑞瑞.精准灌溉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休眠技术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z1):232-236.

[9] 沈波,张世永,钟亦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J].软件学报,2006,17(7):1588-1600.

[10] 唐勇,周明天,张欣.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17(3):410-421.

传统农业缺点篇3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互联网金融;特点;可行性;问题;对策

1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随着20世纪后期“农村扶贫”和“微型金融”的推开,联合国于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在政策、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支持下,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将会建立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即可持续的、能够给人们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1]。2006年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将“普惠金融”的理念带入中国,致力于提高金融覆盖面,体现了金融公平。近年来,随着微型金融的发展,农村信贷市场越来越得到重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普惠金融重点关注金融涉及面较少的农村、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等,重视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现实中农村地区往往基础设施较为欠缺,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产业风险较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经营农村金融时产生较大的成本,影响其财务可持续性。2013年6月随着余额宝的面世,互联网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这也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良好发展,这才是重中之重。2013年6月13日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余额宝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从此也翻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另一页。余额宝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上市18d规模即达到66亿元,半年后规模达到1853亿,2014年末达到5789亿元,是2013年的3倍左右,余额宝的发展正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便捷交易、稳定收益。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2]。互联网金融正以其极具个性的特点冲击传统金融机构,并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提供支持。

2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可行性

普惠金融是新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新事物,在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普惠金融具有划时代意义。分析为什么金融资本在市场的作用下不愿意流向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不愿意进入农业产业。因为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与工业相比,农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的特点,且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农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容易驱赶资本。农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居住地点往往是分散的,使得资本信贷增加了交易成本,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金融抑制。这些产生金融抑制的因素可以说是地理方面的影响,当然还有供给方的价格排斥、营销排斥以及需求方的自我排斥等[3]。“距离”导致金融抑制产生,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将有效缩短农村地区与金融机构的“距离”。

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网上服务平台和移动支付手段,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资金运行效率低的问题[4]。通过实现农村互联网“村村通”以及互联网金融下放农村,减少农村金融传统机构的物理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电子化的交易与批量化的跟单处理,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降低相关机构经营成本。通过农村信贷大数据的批量储存、分析、处理,可以快捷高效地了解农村金融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信用历史记录以及生产经营情况,有效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依靠自身独有的优势,与传统农村金融开展竞争合作,为农村信贷新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主体越来越多。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进驻农村领域,众筹融资、网络信贷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快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互利合作也越来越多。2014年年末,京东集团与格莱珉中国达成合作,希望为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5年年初,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投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时借此扩大企业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范围[5]。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可行的,其实践性是普遍存在的,从而扩大了农村金融覆盖面,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支持。

3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3.1违约风险较高

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缺乏法律监管和保障,容易诱发非法集资、恶意骗贷的问题。以p2p为例,p2p网贷平台准入门槛较低,政府监管较弱,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容易吸引投资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期投资、高额回报”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吸引一大批客户投资其虚假项目建设、金融产品,然后卷款跑路,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近年来发生的p2p骗局不计其数,如非法敛财规模达500亿人民币的“e租宝”、2016年4月曝光的“忽悠3万人骗3亿元”的“惠卡贷”等。目前,我国近2000万的p2p投资者中,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人陷入骗局,占比将近1%。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违约风险值得关注。

3.2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

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从事金融活动的困难首先在于个人信用的衡量,然而中国农村征信数据资料缺乏是常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里,约5亿人的信息只有身份证号码,另外还有5亿人的资料没有进入该系统,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农户。当前,中国只有小部分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许多农民因为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行为而缺乏信用资料。而且很多进入征信系统的农户,其信用资料是不完整的,往往只具有基本信息与“银行信息”,缺失“非银行信息”。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使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时缺乏评定新客户信用的依据,增加了道德风险,减少了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互联网金融至今仍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业之间也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

3.3管理体制有漏洞

首先,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是关键。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类似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清算结账的体制,其风控管理存在缺陷,在市场的单一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容易诱发各类风险问题。其次,在金融平台上,客户资料的保密、交易过程的资金安全这些技术管理都不容忽视,一旦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技术关口被网络黑客攻破,将会危及客户的信息与资金安全,也会使潜在客户丧失信心。最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对其缺乏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没有详细规定其准入门槛与行业规范,由此容易产生各种政策与法律风险。

3.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且不说互联网、电话信号的接入,村道建设、农业设备维护等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俗话说“路通财通”,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汽车都无法通行,更别说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说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是核心,而互联网是前提,前提都没有更不用谈后续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相关政府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虽逐步提高,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运用、操作等,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仍然一窍不通,即使有相关方面的说明,农户仍然难以完全理解金融的相关术语,更不用说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计算,因而进行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推广与教育也是必需的。

4对策

4.1政府要加大激励和加强监管

4.1.1鼓励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一定冲击,政府不能因为其对传统机构的利益威胁而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反,竞争与合作往往是并存的,政府应该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弥补现实中的缺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其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互联网金融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资本运行效率。

4.1.2加强监管。政府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需要就以下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管。例如,设立严格标准的准入机制;实行机构信息公开化,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按时上交相关时期的财务报告等;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指数,定时评估其经营业绩,要求其网络技术安全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对不符合相关指数的企业进行暂停营业或劝退等处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4.2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提高农村的信用透明度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到金融体系中来,客户的信用评价仍然是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我国农村征信存在缺陷,信用数据采集过于狭窄,难以全面反映征信对象的真实信用状况。完善现行征信体系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积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征信体系,充分利用线下农村地区本土金融机构的人员网络与信息优势,联系线上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线上线下”征信体系的有机结合,分别发挥其优势,提高信用数据共享度,减少数据使用成本,从而降低信贷行为的违约概率,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效率,推进农村普惠金融。

4.3增加农村地区基建投入,加大金融知识教育宣传

传统银行在农村地区增加营业网点会增加成本,影响其经营利润,单纯依靠这种内源式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落后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在支付电子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方式向偏远地区推广的成本毫无疑问将会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拓展成本。政府通过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完善这些落后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当运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农村地区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践提供基建支持。对于农村金融的知识推广,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此会增加人力成本,但对于一些农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是可行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覆盖,网上金融知识的教育视频、文字介绍等都成为了现实,通过网络教育,一方面农户能够随时通过网络进行金融知识学习提高自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相当一部分人力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村基层干部的配合,引导农户进行网上学习。

5参考文献

[1]杨琳,虞斌.普惠金融文献综述[J].海南金融,2014(2):85-88.

[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103-118.

[3]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8):5-11.

[4]董玉峰,刘婷婷,路振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新金融,2016(11):32-36.

传统农业缺点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支付环境;问题;建议

1.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现阶段,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相当部分金融机构经营战略进行了创新和转变,迫于商业化经营压力,纷纷撤并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农村地区金融网点急剧减少,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农村金融日趋边缘化。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并镇撤乡措施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结算活动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区,实际当中的农村金融设施基础性建设十分滞后,金融支付系统以及支付系统的分布情况都无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相适应,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络设备和基础网点的设置,也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的支付环境的要求。

1.2结算服务功能及产品有待完善

近些年以来,虽然我国的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已经相继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网内联行、通存通兑、全国农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诸多重点性业务网点的覆盖,然而从根本上来看,真正实现这些现代化支付结算功能的农村网点少之甚少,许多相关的支付结算业务都不得不借助于上级行(社)代办,不仅结算时间大大延长,并且资金汇划环节也大大增多,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这便无法充分的满足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发展的需求;其次是支付服务设施偏少,基础设施如atm、poS建设缓慢,机具布放数量不足,且功能单一,只能办理单纯的取款业务,使广大农户享受不到现代化支付工具的便捷。

1.3缺乏对新结算方式的认识和宣传

在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业务拓展及宣传中,农村金融机构将宣传的重点往往放在城镇地区,而且宣传基本上是发传单、挂横幅,宣传形式和途径单一,覆盖面不广泛,没有广泛地深入到农村地区。而大多数农民群众与外界特别是金融行业接触少,对银行的了解仅限于传统上的存贷款,不清楚现代化的金融支付体系,对网上支付、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方面的知识严重的缺乏,造成对新的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很难接受,制约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

1.4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农村地区从事金融服务行业的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并且支付结算的人员数量也非常的少,支付结算人员对日常的支付业务往往持应付的态度。与此同时,支付结算人员缺乏对银行卡知识、票据知识、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学习,对新业务操作生疏,未熟练掌握网上支付和票据方面的业务操作,这直接影响了金融业务系统效率的发挥,而且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和推广产生了极大制约。

1.5农村支付结算收费不合理

收费方面的问题包括:存在不宜收费业务、收费混乱、收费标准高。从银行卡的收费规定看,在县城以下金融机构缺失的农村,对于收入较低,存取款单笔金额小的农民来讲,大部分银联卡使用属地跨行存取款,使用银行卡服务费用成本增加,收费标准较高。因此,虽然现金结算比较麻烦,但是由于不产生其它手续费用,进而导致农民、个体经营者和地区企业的现金结算比重偏高,使得非现金支付结算难以实施和推广。

2.完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的措施

2.1推进支付环境的发展与建设

应当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扶持,引导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适当的加设网点,及时的放宽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门槛,促使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和村镇银行等诸多新型的机构走入农村。地方政府部门应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优惠、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的积极支持,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彻底化解历史包袱,建立公平合理的政策环境和支付清算环境,促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发展。

2.2促进支付系统的建设及支付结算效率的提高

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应当将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系统的建设不断的加快,切实的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将农村网点的联网核查、支票影像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的覆盖面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要合理调整现有网点布局,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农村营业网点,安装自动取款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终端,为农民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分支机构应向农村地区延伸,满足农村群体的储蓄、现金结算、汇兑、对公业务和贷款需求,并实现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联网互通,功能互补,增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功能。

2.3宣传和推广非现金支付

为了将农村银行卡受理范围扩大,深入的改善银行卡的办理环境,那么就应当推广网上银行等现代化的支付工具,满足对外交易较为频繁企业的迫切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支付水平的提高。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柜面宣传、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宣传,引导和帮助客户使用各种支付工具,培育农村居民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习惯;各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有针对性、易被农村客户接受的宣传活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性的结算产品推介,加强对使用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的常识、实用技巧的宣传,介绍推广相关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客户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将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影响增强。

2.4尽快提高支付结算人员业务素质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支付结算人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对支付结算人员的业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针对性强的培训,使之熟练地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同时安排更多的业务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员工深入到农村、企业,推介、营销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产品和服务项目,真正培养一支高素质全能型的支付结算营销队伍。

2.5规范收费项目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收费标准、采取免收费用等措施,来鼓励农民和农村企业应用现代化的支付工具。要及时清理金融机构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并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公示。金融机构对涉及广大农民的银行卡业务,如农民养老保险、粮食补贴等业务免收任何费用,彻底降低非现金结算费用,使农民真正体验到银行卡的便捷和好处,提高对非现金结算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发展银行卡业务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水平[J].南方金融,2010(4).

[2]黄海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建设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3]常晓明.对农村金融支付结算系统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9(8).

传统农业缺点篇5

【关键词】城镇化传统村落解构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

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使得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村落发展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纵观21世纪前十多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动的特点,以城市化、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而中国城市化构成了我国农村变化的强大背景。中国到1978年城市化率只有28%,但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间获得了大幅提升,特别是迈入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①。快速的城镇化打破了中国农村传统村落原有的平衡,撬动了传统农村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命运,呈现出对传统村落各个层面的解构。正如费孝通所说,“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②,城镇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对传统村落造成了难以忽视的冲击及影响。如何认识城镇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与解构,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城镇化条件下传统村落的命运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提出过“农民的终结”,他认为“农民的终结”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农业人口的减少,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二者是互为条件的,但他指的是“小农的终结”,而非“农业或乡村生活的终结③。近些年,我国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开始研究村落及其命运问题,如折晓叶通过对一个农村社区的深入研究,描述了由外来力量和村庄内在经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所推进的乡村变迁④;于建嵘剖析了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对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⑤;李培林通过对广州羊城的分析,指出村落终结最终离不开产权的重新界定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⑥;贺雪峰认为宗族对于传统村落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宗族组织越健全,村民具有更高的行动单位,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有利于维持村落运行与存在⑦。李强讨论了传统村落应对城镇化解构的动力机制问题,认为自上而下仍是主导力量⑧。王正中围绕苏北w村农民集中居住方式,揭示了传统村落在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自我解构和建构能力,强调应激发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动力⑨。

综合来看,目前有关城镇化对传统村落解构过程的研究,多侧重一种横断面或共时性的比较,缺乏对纵深面或历时性过程的解释力。本文选择w村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手法,探索城镇化加速背景下传统村落历时性的纵向解构过程及后果,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对同类传统村落的发展提出启示性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w村村落的解构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单元,其内部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自身的循环系统满足其需要。但处在快速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其内部联系被逐渐削弱,依靠自身循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趋向弱化。由此,传统村落不断被解构,但同时,传统村落的解构也是传统村落对城镇化的一个适应与自我改变的过程。

根据w村的实际调查结果,可以将w村的解构大致归纳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来自外部的人口拉力致使w村的大量劳动力外流,集中居住前的w村,村落疏离、人口流失严重,基于经济活动和财产权利网络的经济边界在外力冲击下被打破,大量人口依靠外出打工为生,这一阶段大约为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3年。在分散居住村庄呈现凋零的趋势下,w村采用集中居住的方式,逐渐将零散的37个村落全部集中到同一集中区域居住,原有的血缘、地缘关系被打破,这是典型的社会边界的解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征地、土地流转等问题,则反映了其自然边界的解构。第三阶段,自2004年以来,37个零散统村落解体,w村中心村产生,新的文化边界与权利边界形成,原有的文化边界、权利边界逐渐解体。并且,集中居住后的w村中心村开始招商引资,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是经济边界的进一步解构。

在w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的解构过程可以概括为外在解构和内在解构两个阶段。例如,由于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属权发生改变,自然边界被打破;基于血缘、地缘的社会边界也随之被解构,这属于率先发生的外在解构。而基于共同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文化边界,与基于权力自治或国家权力下乡管理体系的权利边界,这两者的解构往往都发生在村落解构的后期,都属于内在、深入的解构。w村的解构过程是一种由外而内,由浅到深的过程,其中经济解构贯穿w村的整个解构过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出现解构,这种解构不仅体现在宏观方面,例如空间结构的解构;同时,也包括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解构。从w村情况来看,其村落解构表现为居住方式与空间、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风俗传统、村民情感联系方式、农民与土地关系六个方面。

第一,居住方式与空间的解构。城镇化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致使原有村庄中心衰退凋敝;但受城市房价等因素的影响,进城务工农民很少可以在城市定居,多选择回老家新盖住房,由此,村庄内围出现衰退凋敝、建设出现无序蔓延。针对这些问题,w村开始中心村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集中居住之前,w村365户人家分散居住在37个零散村村落。集中居住后,村民搬入中心村,节约了大片土地。w村中心村整体上分为六个区,人均住房面积23.5平方米。中心村内设有一所外国语学校、两家幼儿园、一个家具厂及一个家纺厂,药房、饭店、超市等也一应俱全;并且自来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集中居住之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商业的发展,除了固定的商店之外,每个月份按农历逢“一、三、六、八”会有逢集活动,平均十天四集。村民集中居住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

第二,人口结构的解构。城镇化对农村的人口结构的解构主要体现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人口转移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一个基本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得到缓解,同时劳动力输出的收入为村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的直接结果是,农村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这三类留守人口,农村出现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留守人员素质下降等人口结构问题。w村集中居住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有所减少,同时“走进来”的人有所增加,有外村人口来到w村生活。但整体来看,w村仍面临着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口老龄化、低龄化、文化层次低级化等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不难发现村上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谋生,村民表示在村里就业发展的机会较少。

第三,产业结构的解构。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解构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农耕经济的解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小农经济受到城镇化强烈冲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以进城务工为生,导致农业沦为副业,农业产值占据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较小。目前,w村平均每户依靠农耕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0%~30%,较之过去大幅下降。城镇化还带动了农村商业的发展,就w村而言,和过去分散居住最大的不同便是商业的发展,过去农民买东西要去较远的集镇,很不方便。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集中居住后的w村由于人员较集中,带动商业发展,不仅村里有超市等大大小小的店铺,每逢固定的日子还有市集,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创收契机。

第四,风俗传统的解构。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处于劣势的农村文明不断被先进的城市文明吸收、重塑,传统村落文化和农业文明逐渐被改变。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的风俗中融入城市中的风俗风尚。w村城镇化进程中婚丧风俗的改变就体现了这点,过去结婚请客吃饭一般至少两天,而现在一般一天就结束了,但对于婚车、婚宴等要求高;过去办丧事只有“吹”,而现在一般是既“吹”又“唱”,过去办丧事气氛比较悲痛,而现在丧事甚至要办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总体而言,农村许多传统习俗简化了,但却更加注重场面、排场。

第五,村民情感维系方式的解构。集中居住前,37个村落零散居住,零散村落中大多是同一氏族。集中居住后采取抓阄的方法分配土地,邻里大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的新邻居。以血缘关系为主的联系有所弱化,在w村的实地调查中,受访对象都表示对于集中居住后的新型邻里关系可以很好的适应,邻里之间关系和睦。较之以前,集中居住后邻居因为土地使用而产生小纠纷的情况不再存在;同时,集中居住之后,空间距离缩短、通讯更加便捷,更加有利于村民情感维系。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基本得到稳定维系,过去依赖于血缘、地缘的联系减弱。城镇化进程中交通改善、商品经济发展,村民间的交往并不局限于血缘联系或地域联系。受访村民大都表示,现在农村相互交往是有来有往,家家有自己相互来往的人,并不一定是亲戚或者同村。这种情感联系的方式也体现了城镇化对于传统村落村民情感维系方式的解构。

第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解构。土地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和来源,而农村城镇化的进行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由于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征用,w村村民耕地面积减小。同时,由于村落外部的拉力,村民们更倾向于到外地求职。依靠土地的农业产值占据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减小。过去,村民习惯于在住家附近的土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而随着城镇化发展,村民入住中心村,土地划分界限清晰,农民不能再随意使用住房周围土地。这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土地面积,使以前被分割的土地规划成片;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失地并不能够很好适应,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年纪较大的村民身上。这部分村民对于土地的感情很深,脱离了土地使他们在情感上缺乏归属感。

村落解构带来的问题

村落解构为传统村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新问题的呈现。准确把握城镇化进程中村落解构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依据现实条件制定解决对策,确定建设方向,保障村落的长远发展。从w村传统村落解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面临着环境、交通、发展动力、村民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伴随传统村落居住方式的解构,w村集中居住规模扩大,日常生活垃圾增多,排污排废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原本的下水管道铺设标准和规模不能满足目前村庄的正常排污功能需求,无法每户安装抽水马桶。下水道系统改善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缺少经费,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污染,影响了村容村貌。一遇到阴雨天气,还会出现积水积污问题,村庄排污困难成为较为头疼的一件事。

第二,交通问题。伴随w村空间结构的解构,集中居住后道路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w村的发展需要,交通路况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村庄招商引资的障碍。目前w村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为乡里出资铺设,各家各户门前水泥道路都是由村民集资自己铺设,个别尴尬地带仍为灰泥地。交通不便阻碍了w村引入工业企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工业企业的缺乏,不能有效带动就业,劳动力外流成为一大问题;同时,工业难以发展,w村就缺少有效的资金来源,不利于村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三,发展动力问题。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解构,传统村落在应对城镇化的同时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虽然集中居住后w村商业获得明显发展,但产业多元化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村里能够带动就业的工业只有一个家纺厂与一个家具厂,其中家具厂规模非常小,难以有效带动就业。同时,道路不通畅,招商引资存在困难。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村民及村干部都已意识到发展动力问题,急切希望能够找到创业点,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另外,w村的一大特色高效农业也遇到瓶颈,三百多亩的大棚蔬菜面临选择品种难、销路难的问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产品的市场化和流通情况。该比率越高代表农产品流通程度越高,因此城乡差距缩小,城镇化得到发展。相反,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过低则阻碍城乡差距的缩小。目前,w村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仍需提高。

第四,村民教育问题。伴随着风俗传统的解构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村民的思想观念需要一个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村民的公共观念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w村有针对农业技术的培训,但是针对文明礼仪的培训较少。村民爱护环境、重视法治的意识不强,公共观念欠缺。例如,由于村民缺乏环保的公共意识,中心村的绿化经常遭到破坏、土地流转承包过度使用肥料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村庄的文化活动场所缺少、体育设施不完善,村民缺少开展丰富文娱活动的条件。另外,农家书屋书目较少,桌椅设施也不完善,不能有效起到文化教育功能。

经验与教训

与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外向型经济推动的城镇化不同,w村地处苏北L县最北端,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w村村落解构过程中缺乏可以依靠的外力带动,内部也缺乏能够利用的资源,w村在应对村落解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第一,重视村落内源性动力推动发展。传统村落的发展可分为内源性城镇化和外源性城镇化,内源性城镇化是指发展原动力来自于村落社会内部的一种渐进的“主动式”城镇化过程。外源性城镇化则指社会变迁主要是由外部环境的影响,由外在因素的冲击而引起的一种“被动式”的现代化。w村的中心村建设是依靠内源性动力发展,充分发挥其村庄内部的潜能。“农民集中居住”把零散的37个自然村落的村民集中到同一个较优区域居住,这不单单是空间变化的过程,也是村民重构家园及社区建设的一种过程。集中居住后的w村商业得到发展,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也吸引了外来人口的迁入。集中居住有利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往农村辐射,以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同时,w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为村落建设之初提供了内在动力。

第二,利用多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传统村落的解构与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从落后到进步,甚至是从无到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来源。村落城镇化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民生工程,融资的问题是以政府为主体来展开。但除此之外,扩大融资仍有一定增长空间。建村之初,w村走在前面成为试点,得到了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到了专项拨款。此外,近年来w村利用大户捐资、村民集资的方式为村里解决了部分路段道路修建问题。w村通过提供一定优惠政策,吸引了外来经济力量开展经营,农村商业得到发展,增强了当地经济活力,扩大增税的基本面。

第三,尊重村民的意见逐步进行解构。w村村民全部入住中心村是出于自愿,而非行政力量影响,这是w村中心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在w村中心村的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始终尊重村民意见,充分发动群众。通过鼓励先进农户先进中心村建房,逐渐发展带动全部村民入住。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解构与发展涉及的问题广泛,而人是发展的主体,在组织协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是顺利完成传统村落建设的关键。唯有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才能保障村落的发展方向符合村民实际需求,才能确保发展规划获得村民的高度信任与支持。

w村在应对村落解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走了不少弯路,其教训也是深刻的。

第一,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w村解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这是传统村落解构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传统村落的发展应坚持科学规划,依据村落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总结传统村落的发展经验,避免出现同类问题。村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影响永续发展,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传统村落的城镇化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产业生态化发展,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落实于生产性和生活服务性产业,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建设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农村。

第二,避免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w村在村落解构过程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曾经带动村庄经济发展的秸秆气化厂、塑料厂均逐渐遭淘汰。w村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第二、第三产业建设,发展遭遇瓶颈,同时特色高效农业也面临着市场的新型挑战。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持,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的解构与建设是难以持续的。保障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必须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准确找出其根本动力,增强其动力机制的有效性。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解构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尊重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建设好具有增长极作用的产业链,大力开拓符合市场需求的第二、第三产业,是村落长远发展的保障。

第三,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w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卫生和交通问题、文化活动场所缺少、体育设施不完善,反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传统村落解构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反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反过来推动了村落的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一个基本前提,它不仅决定了城镇布局和功能是否合理、全面承载力是否足够,同时也影响着城乡资源要素能否实现顺利双向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村落招商发展,吸引更多外来资金,从而进一步完善城镇的水、电、交通等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避免忽视村民的素质教育。传统村落中青壮年大都外出谋生发展,劳务输出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村庄的一种空心化,阻碍村庄的发展繁荣。老人、儿童、妇女构成了传统村落留守人员的主体,人口结构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同时,村民的学历层次较低,村民的公众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易被忽视过程。以w村为例,目前,村里缺乏相关业余文化活动的组织或文化培训,农民难以摆脱小农意识,缺乏合作精神。人是主体,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硬件的建设,也必须重视思想观念的培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运用好资源,做好宣传工作。

(作者单位:东莞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王嘴现象:城镇化进程中苏北地区村落重构的一个类型研究”和徐州社科基金项目“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对策思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XSm-047、14HB006)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4.77%”,中国经济网,2015月1月20日。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54页。

③[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④折晓叶:“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中间’形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35页。

⑤于建嵘:“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16页。

⑥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页。

⑦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46页。

⑧李强等:“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85页。

传统农业缺点篇6

关键词:农业融资;创新路径;政府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5-0067-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5.13

一、引言

农村金融弱、农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及资金运行的特点、产权制度的约束、金融市场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等方面。唯有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在现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紧紧抓住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和特点,大力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方可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笔者借助2015年农业部“百乡万户”调研活动,在深入揭示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其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重庆农村金融改革中探索出的“三权”抵押贷款、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农村互联网金融及产业链金融等创新路径,总结了政府支持农业的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农业融资难题成因探源

农业融资难,主要是由现金流季节规律强、信息不对称、担保措施缺失和风险分担缺位这四方面的因素导致。

(一)自然条件约束下的现金流季节规律强

不同于工业的生产销售几乎每天都会产生经营现金流入流出,大多数农产品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基本都在一两个月内完成,其余时间基本没有经营现金流,农业现金流季节性强。贷款一般是按季度或按月付利息的,在农产品销售周期内没问题,当不在销售周期内时它的付息能力就缺乏支撑。缺乏持续的经营现金流让银行不信任其还本付息能力。因此,金融行业严格的风险防控制度和农业的产业特性之间的冲突是农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上农业处于价值洼地,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和风险控制,缺乏动力推出个性化的信贷服务,而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的强项。

(二)传统生产模式约束下的信息不对称

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导致农民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农民生产的风险收益情况不了解,农民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和金融产品不熟悉,这种双向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巨大的制度成本,隐性地降低了贷款收益,无形中放大了风险。

产业链金融通过将农户纳入产业链中,大幅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经产业链的内生循环自发形成了信用评价、优胜劣汰体系,从而有效防控风险,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产权制度约束下的担保措施缺失

银行金融机构在发放农业贷款时,为降低自身风险,往往要求信贷主体提供合格抵押品,这导致大量农业生产主体被拒之门外。笔者调研后发现,农业不缺资产,但缺少银行认可抵押的资产,难以形成有效的信用结构。一方面是农业资产处置难。对于银行而言,最实在的风险保障还是看得见、卖得出的固定资产,农业资产看起来多但很难卖出去,一旦发生坏账银行基本不能靠处置抵押资产降低损失。另一方面是农业资产流动性差带来的低估值。资产不能流通就难以发现价值、重估价值,资产价值就是在不断的换手中逐步提高的。农业资产流通难、交易少,流通价值最多也只能达到原始投资,很少能按其未来盈利能力来进行动态估值,特别是银行认定抵押物价值的时候要打折,导致农业去银行融资即使成功了也总有种“玉器卖了个瓷器价”的感觉。

“三权”抵押贷款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农民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是突破产权制度约束、夯实农业担保结构的重要创举。

(四)市场缺陷约束下的风险分担缺位

银行贷款的其他行业对象主要面临的是市场风险,而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种双重风险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进而影响了农业经营的稳定性,让银行望而却步。风险并不一定导致融资难,缺乏农业保险这个稳定器导致的风险分担缺位,才是本质原因。

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体系还是主要以覆盖物化成本为目标的生产保险为主,缺少具有产业特色的价格保险。就我国的农业产业特点而言,一个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应该是以生产性保险为基础,各具特色的价格保险“百花齐放”。

三、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分析

(一)以互联网金融迎合农业资金季节特点

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可以更好地满足借贷双方对期限灵活度的要求。银行能给予的灵活度最高的贷款就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赋予借款人在一定期限和一定贷款额度内随借随还的权利,但这种产品基本只有大型国企和部级龙头企业才能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则把这种原本高不可攀的“期限特权”给打破了,让借几十万、一两百万的农业主体也有了“自由定制”的权利。这里以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推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农哈哈”为例,期限从1个月到12个月供借款人选择。这种期限上的灵活度大大增强了借贷双方的配对成功率,提高了借贷双方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风险。“农哈哈”承担的任务主要是平台的搭建和维护,把金融的核心部分“外包”给担保公司。社会财富对它的信任源于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的全额本息担保承诺,它的项目准入、风控评价和贷后管理等流程都是由担保公司完成。“农哈哈”平台上线几个月来已累计受托上线产品23个、投资金额4780万元,累计还款750万元,未发生坏账。

传统农业缺点篇7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农业和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甚至与国内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起来,还存在不少差距。

   1.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相比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产品的物流设施与物流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投入不足,甚至认为物流运输技术对农产品运输并不重要。同时,由于省内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偏小,物流运输过程缺乏冷却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产品的流通发展在物流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1.2流通模式相对较少,流通市场有待发展

   城乡批发市场与集市贸易是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主要节点,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功能不完善,综合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市场实行的是现场交易和现金结算,网上电子交易方式和电子结算手段应用较少。缺少销售农产品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等终端,生鲜食品的加工与配送中心也为数不多,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垃圾长期得不到清理,使得物流配货的车辆作业受到影响,物流作业时间被延长。部分批发市场功能较单一,产品的集散、加工、金融和电子交易相结合的现代服务模式极少。

   1.3农产品信息市场有待建设

   就农产品的供应链而言,位于供应链源头的农产品种植户缺乏信息意识,无法与需求者进行联系。销售渠道受到环境的约束。流通领域信息服务系统也有待完善,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还采用传统传输手段,造成产品和价格信息的传递不及时,带来信息失真被放大的效果,农产品的产销脱节现象严重。一些较大的供应点缺乏法律意识,在交易中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给农产品的供应带来了一定的损害。黑龙江省在信息市场方面的建设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加强。总之,黑龙江省农产品信息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和规范的信息市场。

   2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2.1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产品的传统流通模式有下列几种:一是贩运型流通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农产品经纪人与农村运销队相结合的流通方式;二是加工贸易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大型企业为主;三是市场拉动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为主,这种模式是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四是采购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连锁超市为主。以上几种流通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电子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较高、流通效率低下。如果在农产品的物流流通中推广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将会使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带动与农业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农产品的流通必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获得新的发展契机,电子商务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交易范围,及时获取全国范围甚至是国际的需求信息,为农产品的流通开拓新渠道。而电子商务推广的基础是建设完备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的物流体系建设包括生产系统、配套设施、技术措施、政策环境、追溯系统等,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作流程。

   2.2黑龙江省电子商务条件下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

   (1)广泛推广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技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包括电子广告、网络直销、网络信息平台以及电子交易市场等内容。其中的电子交易市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迅速快捷。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特产农产品,但是通过电子市场进行交易的产品数量并不多,各级政府可通过构建农副产品的信息平台,将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信息传播出去。通过与外省有关信息平台进行对接,把黑龙江省的特色农产品引向全国市场,甚至是走出国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交易可大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减少农场品的损耗。使产品信息更快地传播出去,有利于树立农产品的自主品牌。

   (2)构建高附加值的农配中心。构建一条从农户到配送中心,再到零售商,最终传至消费者的物流渠道,以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减少在途中的损耗。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只需鼠标一点,交易便可完成。而农产品作为有形产品,则还需运用传统物流方式来传送。农产品的普遍特点是保质期短,运输过程易于腐烂。若经农配中心对农产品做深加工,则可延长其保质期,同时还可使产品便于储运,并使农产品获得附加值。

   (3)加强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培育。黑龙江省目前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农产品的物流外包方面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农产品的价值低且不易储存运输。而物流公司的货车在交纳通行费和燃油费后的利润所剩无几,因此,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基本还保持自有物流的现状,造成严重的重复投入,给社会资源带来巨大浪费。所以,政府应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横向联合,把物流业务进行统一外包,由一家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配送,实现规模效益,这样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企业都可最大程度降低流通费用。

   (4)建立可追溯系统。目前国内存在着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的忧虑。建立农产品食用安全的可追溯系统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储运环节和销售环节等,可实行先易后难的策略,进行分步构建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日本在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时留下了可借鉴的经验,在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与部分易于构建追溯系统的产品中进行实验示范,以对全部食品行业起到推动作用,然后可将可追溯系统普及全部食品行业。

   (5)普及农村互联网,加强技术下乡。黑龙江省的城市联网普及率相对较高,可农村的普及率却相对较低,原因是农民的入网费较城里高,网速也较慢,甚至网页打开都很困难。政府在农村互联网的基础建设方面应加大力度,通过减免费的方式来减轻农民上网的费用。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特点还是以小户型、分散化生产为主,信息化相对较低,许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不习惯于电脑操作。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将推行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培训方式可通过技术人员或大学生下乡等方式来实现。

传统农业缺点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信息化;跨跃式发展

   

    1信息农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农业是以农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就目前而言,信息农业可说是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并可视为继传统农业(包括原始农业、古代农业)、现代农业之后的最高阶段,它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充分运用为主要标志。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比重还不高,处在国家和人民用增加资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现代化刚刚起步。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农业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应该摆脱传统思维的模式,实施以农业信息化带动的跳跃式发展道路,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从世界农业发展的事实来看,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国,之所以较快接近老牌发达国家农业的水平,除了历史因素外,与其超常发展信息业是分不开的。

2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20世纪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影响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各省都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还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和对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实现增产节约良好效果。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2.1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2工业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2.3农业的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农民用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

2.4人才缺乏,特别是专门的信息人才短缺,且研究力量较为分散,水平也较低。

2.5缺乏一种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和资源共享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农业信息化还停留在为农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国内外基础数据和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信息参考的阶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

信息农业建设是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的、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时间短,缺乏先进的技术,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农村电子商务等才刚刚起步,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技术与经验普及率还不够高,不能形成规模,整体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就决定了发展信息农业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此,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的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市场机制,发挥后发优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尤为重要。

3.1突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3.1.1加大国家投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程投资大,短期商业效益不明显。因此,政府投入是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树立大联合的协作意识和发展观念,建立一个以农业部及其系统为主体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教学科研联合、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协调的体系。当前,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突破传统的部门所有制,改变信息封闭和条块分割的状况,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及农民、农业科技人员间的共享。

建立领导和协调机构,着重规划和安排一些当前急需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把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纳入到农村社会综合服务体系中,当作农村与农业公用事业来对待,力争使农业企业和农民都能利用这项资源。

3.1.2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整合资源。政府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窗口。目前,我国农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不是互联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传统媒体和通讯工具还是主流。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使之与网络之间有机结合和搭配,强化信息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及其技术力量,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经站、农技服务站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节约信息体系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还能促使传统农技站推广体系转变职能,更新力量,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信息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紧密结合。

3.1.3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与组织农民上网。各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探索适宜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上网,这是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事实证明,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利用信息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上网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3.2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息不灵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条件对信息传递的约束,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通信条件使农民获得的信息也相当滞后,为了解决此问题,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努力吸引民间及外资参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尽快缩小城乡环境差异,消除城乡数字鸿沟。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中介组织按商业原则,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通过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同时,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使之形成合力,全方位为农业服务。政府的网站或信息站也可以实行部分的市场化管理、商业化运作,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3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大科教兴农力度

3.3.1在大专院校设置信息化专业,选择重点单位设置硕士、博士学位点,同时吸引国外信息科技人才回国工作。

传统农业缺点篇9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31-03

随着国家和省对新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投入的不断加大,目前,河南省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河南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重信息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河南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一、河南省新农村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电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新农村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6年底,全省18个省辖市和142个农业县(市、区)的农业信息网站全部建成开通[1]。各地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策并举,先后创造了三门峡多路并进、洛阳信息连锁超市、许昌服务大厅、信阳“三电合一”、南阳特色网站等多种信息化建设经验,为基层干部群众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河南省新农村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村通电话”工程全面贯彻

从2006年3月30日起,河南省移动公司按照信息产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的部署,正式启动了全省“村村通电话”工程。工程总投资25亿元,到当年10月,累计铺设光缆460公里,开通基站76个,解决了全省101个行政村通信难题。到2007年末,河南移动将在农村地区新建基站1200个,铺设光缆12000公里,全面改善全省农村基础通信设施条件[2]。

2.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普及到行政村

2005年7月,基于河南网通宽带互联网的河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该工程覆盖18个地市、118个县/区、48000个行政村。一期试点覆盖12个地市、52个县/区、10000个行政村。2005年8月15号,省市县播出平台、辅助教学网站、省级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全部安装调试完毕;2005年10月31日,一期试点11000个终端接收站点全部开通并培训完毕;2005年11月17日,一期试点全部初验通过。到2006年10月,又完成二期工程2.3万终端站点的安装、培训和验收工作,开通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10614个,其中行政村10041个、乡镇573个[3]。目前,三期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3.金牧阳光工程全面起动

金牧阳光工程也称三电合一信息入户工程。它是河南省畜牧局、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推出的一项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它整合了电话、短信、计算机互联网、网站、机顶盒等现代通信和信息服务手段,为全省广大畜牧从业者提供全面、专业、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到2006年,金牧阳光工程开通了全省畜牧专家服务热线“9600118”,为全省200个畜牧物流加盟店开通了宽带业务[4];为乡村信息服务站、经纪人、批发市场、农村网吧提供上网用的电脑,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小灵通发送短信查询产品供求行情及实用技术信息,点播各种农业信息;通过安装电话语音系统平台,使用“幸福农家168”,直接进行农业信息语音点播。

4.科技富民工程全面落实

科技富民工程是先在郑州、许昌试点,后在全省推广的信息化工程。自2003年试点以来,受到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郑州市现已发展各种种养殖大户,农业经纪人等用户1.1万户,2006年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亲自督办,规划新发展终端用户6万户。许昌市自启动该工程以来,已发展近10000户终端用户。目前,其他地市如平顶山、南阳等地也开始全面推广该项业务[2]。

5.县域经济信息化工程得到落实

自从国务院信息办《县域经济信息化实施方案》以来,县域经济信息化项目已在全省启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政府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农民农资供求,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惠农政策等信息,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和发展产业化经营,并实现了网上销售。通过建立区域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在进行农资经营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农村文化等服务,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河南省新农村信息服务系统运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与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相比,目前,已经建成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信息服务工作并没有及时跟上,农民的信息需求并未得到很好满足,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滞后

目前,全省尚无明确、详细的信息化规划方案,也没有集中的专项资金,信息化工作只是按照每一任领导的思路展开,因此,缺乏系统规划性。在乡镇基层,因资金人才不到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信息化规划,很多地方形式上落实了上级指示,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同时,农业生产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薄弱。目前,全省各级领导和农民的信息化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渠道的建设上,特别是电话、手机、电视、网络等硬件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信息化应用重视不够,更未进行全省性规划。例如,全省在整体缺少水资源的情况下,农田灌溉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漫灌方式。迫切需要推广信息化灌溉系统,全面提高农作物的灌溉效果并节约用水。

2.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不当,部门间协调运作困难

由于河南省信息化建设起步的时间不长,信息化管理体制目前还不很合理。表现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问责制度没有建立,考核指标没有明确,信息化推动完全依赖各部门、单位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同时,乡镇政府基本没有专职机构和人员,主要靠各单位领导安排人员兼管,由于每个人的本职工作已经很忙,信息化工作只能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农民是最缺乏信息也是最需要信息的群体,而村级组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信息机构。加上目前各信息中心工作量不好衡量,工作内容难以确定,工作目标尚未设计成熟,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信息人员的工资等等,使农村信息化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与上下垂直运用体制不配套相比,部门间横向协调更加困难。各级各部门各自设置信息系统,目前,河南省各级涉农信息部门间合作很少,要协调,没有统一的机制和模式,主要靠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协调不成,只能不办。

3.信息资源开发不力,信息消费受阻

河南省的涉农信息主要来自网站、远程教育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多为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共性信息,满足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有针对性的信息不多。因此,农民虽然非常需要信息,但很难通过现有信息渠道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农民普遍认为,只要信息有用,即使增加信息费我们也是欢迎的。我们在济源市进行了一个调查,接受调查的一半农民直接表态,如果有好的短信服务,别说2元/月,就是10元每月都要订。①可见,农民并非消费不起短信业务,而是信息产品对他们帮助不大。

4.其他信息手段提供的信息有限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农电视节目短缺。河南省居住在丘陵和山区的大部分农户,家中电视只能接受2~3个频道。其中涉农频道和节目很少。农民基本收不到中央7台的农业和农村频道;地方电视节目中涉农科技、教育和市场信息也非常少。二是农村图书教育潜力未得到发挥。河南省乡村大多设有村图书阅览室,藏书不等,多半是捐的书。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阅览室形同虚设,无人借阅。主要原因是书少且陈旧,实用价值和文化娱乐功能不足。农民不仅没时间,而且也没有形成通过图书查阅有用信息和知识的习惯和风气。三是平面媒体内容单调、更新慢。河南省农村信息栏和墙面宣传随处可见,但内容多以计划生育和党风宣传为主,比较单调。这些平面媒体很少用来传递农业信息。

5.农民信息化素质偏低,信息需求难以满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获取信息能力较弱。在济源市调查的47户农民中,有16户家中有计算机,其中,只有经营生态苑的西轵城村村支书将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余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基本用于娱乐和看新闻。①在调查中,我们感到问题最大的不是缺技术,而是缺信息意识;不懂操作只是表象,缺乏学习和运用信息的意识才是本质。一些村民怕影响孩子学习而拒绝使用有线电视和计算机,出现了因噎废食问题。二是农民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民只能坐等致富信息上门。济源市下冶乡韩彦村农民范怀社很想搞水果深加工,但他却说:“没信息、也没技术,啥也搞不成。”①反映了农民缺少信息化支持的一种无奈心态。

6.信息化人才缺乏,培训机制不健全

虽然全省对信息化人才进行过一些培训,但从整体上看,不论是行政部门、乡镇村级组织,还是电信企业,都普遍反映农村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研发和维护人员。农村地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人员也很少,且素质比较低。与此同时,全省信息化培训机制没有形成,培训场所和设施建设不足。于是,农村地区很少有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兼职的信息管理人员普遍未接受过专门培训,出现稍微难一点的技术问题,只能等上级部门派人来维修。

三、治理河南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手软,一手硬”的对策

河南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全面提高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革信息部门管理体制,加强部门间协作

要按照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总理牵头,两至三名政治局常委参加的模式[5],成立由省长牵头由常务副省长、副书记参加的河南省信息化办公室,统帅全省的信息化工作。同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网站或信息机构人员尽量集中到各级政府信息中心,仅保留人员和单位牌子同对口部门联系。同时,要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尽量保持信息机构的扁平化结构,减少中间环节。要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促使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信息化在各部门的不平衡发展。

2.强化信息资源开发,扩大信息消费

根据河南省农村经济的特点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政府要鼓励信息供应方重点提供本地农民急需的种养殖技术信息、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工外出务工信息、农村二三产业投资机会信息等。政府要采取奖励、补贴等手段引导信息供应方经常调查农民信息需求,按需要对初级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尽量向农民提供简单明了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减轻农民信息费用负担。

3.疏通信息渠道,加速信息传递

为此,一是要建立农村信息扩散机制。逐渐实现农户在“三电合一”基础上的联网。二是要完善农村信息产品供给机制。涉农信息属于准公共产品,应该主要由政府采集或以补贴、减税等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和涉农市场采集、报送信息。为了保证涉农信息及时准确到达农民手中,地方政府可通过招标等多种方式,确定若干家提供涉农信息服务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并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给予鼓励。三是改善电话信息咨询系统。政府要与移动和网通等涉农信息供应商沟通,引导信息供应商构建以电话专家咨询热线为主、短信点播为辅的信息供给模式。省政府要大力支持运营商开发涉农手机短信平台,采用低价或免费提供涉农信息资源、奖励或补贴开发投资等方式给予扶持。四是增加电视涉农科教栏目和频道。在增加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覆盖面的同时,省有关部门要加强电视涉农栏目的制作和播放,增加针对本地技术、市场信息、综合信息为主的栏目,并可定时循环播放。五是增强农村图书室的功能。农村图书室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可低价或免费租给农民经营。政府对图书室的运营费用和采购的涉农技术类、医疗类、法制类、政策类的杂志、报纸和书籍费用给予补贴,经营好的图书室还可得到奖励。有些村的阅览室还可与电脑培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吸引农民多看书报杂志。六是改变传统宣传栏的内容和方式,每村设一名兼有板报宣传功能的信息员,通过张贴报纸、出板报、喇叭广播等方式传递信息。其工资津贴主要由政府支出,村集体给予补贴和奖励。

4.提高农民信息化素质,增加农民获取信息途径

政府部门和通讯企业应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感受到信息化的好处,不断激发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同时还应以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网络、多媒体电视网络等为骨干框架,借助书报、宣传栏、广播、口头传递等传统媒体工具,形成多层次“立体交叉”信息服务体系。促使有不同信息获取能力的农民,都能快速得到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科技和市场信息。

5.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信息化培训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一大批高中端人才到河南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大胆使用现有人才,给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化培训机制。政府要充分利用各地职业技术学校,公共信息培训机构、电脑学校、节假日中小学计算机教室等场所,大力培养本土化的信息技术人员。要明确规定各级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化技能,并与其职务和职称晋升挂钩,以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要采用培训券、补贴培训费等方式,推动其他人员参加信息化培训。

6.加快信息化规划步伐,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要尽快出台指导全省的信息化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和乡(镇)村要拟订执行信息化规划的具体方案,主管领导和信息管理部门要定期监督实施进度和效果,确保信息化规划目标实现。要特别加强乡镇基层的信息机构设置和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奖惩措施,单列信息费预算,激发乡镇和基层组织利用信息化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J].河南农业,2006,(2).

[2]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应用情况介绍[n].新闻信息,2006-05-19.

[3]光缆三年进村河南网通借势转型[n].通信产业报,2006-04-24.

传统农业缺点篇10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