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2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1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龙田镇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2014年一般项目”课题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提出,小城镇建设要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小城镇试点建设主要目标之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产城融合是推动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通过产城融合发展,着重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也是福清市龙田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方向。

一、福清市龙田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产城融合情况

2010年2月福清市龙田镇被列入福建省首批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注重规划先行,着力完善城镇布局

当前,福清市龙田镇结合龙田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条件,已完成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工程等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将龙田镇发展目标定位为经济发展的创业城镇、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功能齐备的宜居城镇;在镇区布局结构上,构建“一心、一轴、一带、四片”的总体格局,着力打造集居住、休闲、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二)注重产业培育,充实发展后劲

一是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级龙田经济开发区当前已建成面积达3平方公里,落地企业156家,规模以上企业22家,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福建著名商标11枚,省名牌产品10项,并形成了水产品加工、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二是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土地整理流转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汇融、嘉叶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初步成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三是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推进。龙田镇建材、五金、服装、小商品、水产品等批发市场不断壮大,“肯德基”、“金逸影院”、“新华都超市”等国内乃至国际一线品牌进驻城镇运营,商店、超市、商场等商业网点遍布全镇。

(三)注重城乡统筹,提升生活质量

一是完善镇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景观绿化、公交站点等市政公用设施,逐步完善泰禾华侨城等住宅小区配套,及星级酒店、金融网点、商场等商业配套设施,为城镇居民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村级公园、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农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是注重民生建设。投资1亿多元的龙田初级中学新、投资3000万元的龙田中心小学新校和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等民生项目建设、竣工有效提高了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龙田镇产城融合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层次不高,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1.研发能力差,产业层次不高

龙田镇相当部分企业属于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企业研发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造成龙田镇总体产业技术层次不高。多数企业既不具备建设研发机构的能力和条件,也无创新意识。

2.“三维”项目较少,驱动力不强

龙田镇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传统民营企业数量居多。同样龙田镇在招商引资中,与福清其他工业园区招商相比,引进的产值高、效益好的大型国企、外企及知名企业等“三维”项目较少,整体经济带动力不强,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二)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能力有限

1.建设资金短缺,配套设施不足

当前,龙田镇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仍显不足,商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群众当前需求,主要原因就是建设资金普遍短缺。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epC、Bt模式机制比较单一,政府投入比重比较大,没有走走一条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筹措资金的道路。因此,龙田镇目前部分项目如福庐山公园和部分公路的修建等需靠民间资金赞助或者企业认捐推动才能推进建设。

2.审批程序过长过多,行政效率有待提高

在现有的体制下,乡镇一级的许多管理权限都收归上一级,导致问题发生在乡镇,解决权力在上级。遇事需层层上报,层层批转,不能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例如土地审批程序多,耗时长,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享受一定的政策扶持,但主要的审批事项,试点镇与其他乡镇并无差别,在项目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审批手续繁琐、审批难等问题。土地审批程序多、涉及部门单位广、协调难度大、耗时长等问题,一个项目的审批有时需要数月甚至跨年,严重拖滞了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三)地产过分繁荣,市民化进程缓慢

龙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要面临的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土地、房地产过分繁荣,农民进城成本加大,导致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龙田镇泰禾华侨城、福庐花园、融鼎新天地三个新建住宅小区,均价都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这样的商品房价格都超过晋江市的同期房价1000元/平方米左右。同样民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无形中推高了当地农民对土地价格的期望值,当地镇郊土地民间交易价格每亩达500万元以上。土地、房地产过分繁荣的现象,使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成本加大,导致农民及外来人员市民化进程缓慢。

(四)各类人才缺乏,企业留工难

人才已是一个小城镇乃至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由于人才配套设施不足等原因龙田小城镇建设各类人才比较缺乏,企业留工难度加大。首先龙田镇只是小城镇,知名度、影响力远不如县级城市和地市城市。小城镇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配套设施都不太完善,一些年轻人不太愿意前往或留在小城镇。其次,公共服务人才少。例如龙田镇作为一个大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其人员配置与普通镇一样,并没有相应增多,造成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增加。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很多专技人才来了又走,人员流动量比较大。

三、实现福清市龙田镇产城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探讨

(一)加快龙田镇产城融合,推动龙田城乡产业一体化

1.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当前必须把产业集群作为加速推进龙田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加快培育水产品加工、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具有龙田特色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集群,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企业成本,培植产业链条,促进资源集约使用。

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鼓励和支持水产品加工、精细化工、五金制品企业主导产业建立技术研发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争取国家、省、福州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奖励以及税收、荣誉等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支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动重点领域、优势产业与科研院校结成产业技术联盟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推进与福州大学、闽江大学制定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在龙田镇的转化。

3.利用华侨优势,加强招商招才

福清市华侨众多,其中不乏有许多龙田籍的优秀人士和富商。当前,可以在龙田镇建立海外人才引智引资服务平台,积极组织福清籍、福清市龙田籍的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来龙田镇开发区考察交流,吸引包括国家“”在内的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龙田创业,有效开发和利用华人华侨的智力、资金优势,推动龙田小城镇发展。

(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没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就没有一流的环境载体,就不能吸引人们到开发区投资置业,龙田小镇城的跨跃式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1.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功能齐备的宜居城镇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实施城镇和经济开发区的交通、水、电、气、环保、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网络。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龙田镇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公共设施建设,启动镇卫生院改造、福清市第二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以及推进龙田中心小学新校等教育设施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布局体系。三是鼓励龙田镇融鼎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发展。通过优先准入、税费优惠、政策倾斜等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开展商业贸易、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经营创业活动,提高龙田城镇品位和层次。

2.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重点支持东华村、积库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抓手,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农村“三网”建设,加快城乡公交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沿线、沿路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3.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发展小城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既要科学运作,又要争取多元投入。一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龙田镇民间资金丰富的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开发,通过采用Bt、Bot等融资模式进行一些项目的开发建设,引进社会性投资机构和企业,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等建设、经营和管理。二是以自愿为原则动员龙田镇企业主参考小城镇建设。龙田镇企业主多好善乐施,并愿意为自己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可以以“福庐山公园”建设模式为样板,让企业及企业主通过自愿募捐的方式参考小城镇公园、道路和教育设施等项目建设。三是利用小城镇试点建设,向上级省市部门争取专项资金。龙田小城镇试点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省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政策,多渠道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扩大融资能力,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龙田镇政府应当更加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性、在不断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建设,把改善软环境作为促进产城健康发展的突破口。一是积极探索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镇村职能体制,适当扩大乡镇政府管理权限,提高其小城镇建设自主管理的能力。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进一步研究探索设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用地政策,尽量简化项目审批流程,优先解决土地挂钩增减指标,保证小城镇建设用地需求。

(三)加强引进人才,构建人才体系

一是邀请专家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进行建言献策,为规划提供思路;二是通过政策优惠吸引人才来当地创业或者工作,为其解决户口、住处、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还可以把到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当做国家机关干部基层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把具有多年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当做优秀干部选拔的参照条件之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三是要为高层次的人才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可以借鉴福州、厦门、泉州的做法,为高层次的人才放发购房、租房补贴,解决引进人才的居住问题。四是建议成立创业促进中心,鼓励大众创业。

总之,龙田镇小城镇建设要引导产业与城镇协调发展,驱动宜居城市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达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凤至.我市加快推进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综合改革发展[n].福清侨乡报,2011-11-14(1)

[2]陈贤清.龙田镇总体规划]日前完成[n].福清侨乡报,2010-6-8(3)

[3]贺鹏.福清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加快推进[n].福州日报,2013-12-19(7)

[4]谢雄.龙田中心小学新校和龙田中心幼儿园新园[n].福清侨乡报,2010-10-12(2)

作者简介: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2

[论文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3

[论文提要] 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造成了整体经济运行的低效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正是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状态,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谓“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有效的“机制”一旦形成,在外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系统就能保持稳定运转和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制度”、“体制”和“政策”则是促使有关“机制”形成并影响“机制”发挥作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指为保证城乡经济社会形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需要具备的城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构成城乡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生态、文化等,相应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应该包括空间]进机制、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产业关联机制、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生态良性互动机制、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主要内容。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这七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一、城乡空间]进机制 

 

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是指城镇化过程中空间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进的机制。合理的空间]进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确保足够的农业用地规模,以满足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于农业产品的需求;二是确保高效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 

我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但2006年城镇化率仅为43.9%,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还面临着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等现实约束,以耕地资源为例,2006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9公顷。因此,中国别无选择,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通过规划、法律等手段来引导。首先,要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禁任何缘由的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确保农业的持续增产增收。其次,要科学规划城镇和工业布局方向,城镇和工业用地优先使用荒山、荒坡等不宜农耕的土地。最后,要提高城镇和产业空间利用标准,城镇的空间开发要以内涵式开发为主,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组团式城区,提高城镇空间利用效率;产业空间布局要符合高标准的多层标准厂房、单位土地面积投资下限等要求,采用节约型生产方式。 

 

二、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 

 

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是指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选择就业的机制。完善的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可确保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依靠城镇化吸收过剩的农业人口,依托大城市发展辐射作用覆盖面大的城市群,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 

通过城镇化使落后地区的人口实现充分就业是实现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的创新来加以完善。首先,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和小城镇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大中城市高水平教育机构对农村及落后地区学校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这些地区居民的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其次,要彻底消除对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禁止就业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充分尊重公民的迁徙权利和就业权利。最后,要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治安、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城乡产业关联机制 

 

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指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镇产业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产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完善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体现城乡经济主体利益一致性,进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我国对外输出的产品仍以低附加值的能源、矿产、粗加工品为主,过短的产业链条和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削弱了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的实现。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就必须合理安排各类城镇和乡村的产业发展方向。城乡产业关联机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首先,要大力扶持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城镇食品工业、农机工业、批发零售、粮食期货等涉农产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要理顺乡村农业与城镇工商业的产品交换关系,避免粮食、食品和农资价格的大幅波动,确保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物流的顺畅和贸易的公平。最后,要大力调整产业的布局结构,按照规模化的要求布局农业,按照集群化的要求布局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各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和融合。

四、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 

 

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存款、贷款、证券、财政资金等金融资源交互流动的机制。合理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应当确保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存在明显的二元性特征,由城镇流向乡村的金融资源主要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而由乡村流向城镇的金融资源则主要是大量的居民存款。建立和完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效果将产生关键影响。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打造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提高金融资源的整体规模和质量。其次,要积极引导城镇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开拓业务,提高城镇金融对农村金融,以及大中城市金融对小城镇金融的带动作用。最后,要努力创新农村地区的金融组织制度,大力推进小额信贷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效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业务。 

五、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 

 

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是指城市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对乡村及落后地区的扩散并带动乡村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般来说,大中城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集中地,而创新成果向乡村地区的扩散和传播能力将决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小。 

我国城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弱,而且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渠道不畅。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主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科研机构的整体规模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增强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实力,而且要大力鼓励企业界的研发活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其次,要加强科研机构与广大农民和落后地区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产业转化。最后,要提供合理的利益诱导政策,鼓励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 

 

六、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 

 

城乡生态互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生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地域上相连的城乡在生态上本就是一体的,任何一方生态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的生态造成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影响,甚至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而良性的生态互动机制则可保证城乡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代价,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扭转生产方式,实现碧水蓝天的良好生态。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来实现。首先,要大力改造和恢复生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抓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划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地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其次,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投资项目环境保护审查、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最后,要积极扶持循环型经济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造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 

 

七、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4

关键词: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96-02

一、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1.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最主要内容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是政府行为,但单凭政府的财政资金很难支撑整个局面,大多要靠金融系统的融资才能顺利完成,因此说城镇建设离不开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而城镇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撑,城镇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融资困难正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关乎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金融系统应该在以下方面对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首先,为企业发展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通资金;其次,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提供资金保障,以支持农民向城镇的有效转移;再次,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以带动经济全面发展;最后,有倾向的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和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搞好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城镇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农村与城镇二者相互支撑不可偏废,只有把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即农村与城市的协调、有序、共同发展,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而农村正是目前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支持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工业化生产,为农业发展融通资金。(2)以金融服务支持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培养他们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能力,使其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方式。(3)依靠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社会保障的要求。(4)金融支持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5)满足进城农民就业、自主创业、消费信贷的需求。金融大力支持下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缩小中国悬殊较大的二元制经济结构、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目标。

二、目前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机构着力不均。由于金融机构追求逐利性的特征,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流向了城市中的大型企业,集团及重点行业中发展较稳定,且利润丰厚的企业,这虽然带动了所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在这些方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加剧了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要纠正偏向城市融资的不合理格局,金融信贷要适当向农村倾斜,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于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等,要遵循经济金融的规律,确保金融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时性。

2.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分离。城市金融机构大多服务或只是服务于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行业中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而农村金融机构只能服务于农村。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本身服务能力有限,且被限制了信贷权力,因此对本身服务范围内的农村信贷需求尚且不能满足,更不用说为城市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了。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体系要打破城乡服务界限,当政府向对农村提供政策倾斜时,城市金融机构能够适时地向农村方向提供资金支持,而当农民进城务工或创业后,农村金融机构也能够适应农民在城市生活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打破城乡割裂的金融服务体系后,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打破过去利润低且服务对象单一的格局,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及大中小各类金融机构也可以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环境中竞相角逐,互利共赢。

3.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发挥其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而中国目前金融业由于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货币和资本市场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等问题,使得金融市场结构效率低下,竞争无序,资源集聚程度不高,贷款趋同现象严重,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造成了低水平重复投入,不利于统筹城乡建设中各种融资形式配置金融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制约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关于完善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的对策建议

1.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中,政策性银行要切实发展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针对农村实际情况,提供相对优惠的支持发展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贷款,专门满足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结构升级、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等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自身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创新意识,政府也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其甩掉历史包袱,重新整合组织体系,优化结构,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功能。

2.构筑城乡统筹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中国金融服务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城市金融服务体系相对健全,而农村则是金融服务缺失现象严重,甚至有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现象。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要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应着力提高偏远地区的基础性金融服务能力,努力使偏远农村地区农民尽早受益。而城市金融机构则应由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积向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转变,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形势,使金融服务产品更能切实满足客户需要,要善用最新科技、金融成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不断满足因统筹城乡发展而带来的客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3.强化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机制。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核心就是加强对支农贷款的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机制来解决:首先,支农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主要是由政府来作为实施主体,加强对农业贷款的财政支持,如财政贴息政策,由政府主导,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向农村合理流动。其次,担保机制,也是由政府牵头,吸纳其他社会机构,设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以引导资金向农村领域流动。最后,涉农贷款保险机制,保险公司积极扩展针对涉农贷款的保险业务,对农民贷款给予担保,以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信心,增加农业贷款资金投入比。

4.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支持,一直是以政府主导为主,而金融机构参与为辅的一种模式,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该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要改变这种模式,政府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中就必须只起引导金融机构资金合理流动的作用,而真正对经济发展发挥实质作用的还应该是市场,由市场有效配置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政府也不是完全退出市场领域,统筹城乡发展还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的,因此就要寻找一种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2]蒋定之.强化城乡统筹发展金融支持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科学转轨[J].中国农村金融,2010,(12).

[3]高星.对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探讨[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6,(6).

[4]孔祥敏.城乡统筹发展:障碍及对策[J].长白学刊,2004,(6).

[5]崔兆永.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6]曾业松.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n].中卫日报,2009-07-09.

[7]倪凤.浅析金融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华北金融,2007,(10).

[8]陆岷峰,马艳.以金融支持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9]许丽英.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5

一、城乡统筹视野下金融协调发展现状

(一)发展水平不协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农村先于城市,而金融体制的改革却是城市先于农村,城市金融改革启动相对较早,力度相对较大,步子相对较快。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和海内外上市,正在推进公司治理改革。相对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基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业务单一,管理粗放,风险突出,改革滞后,基本上落后10年左右,有的地区甚至更长。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目前,在农村资金投入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村有需求但力量不足,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目前,一方面农村资金缺口巨大,另一方面,资金的趋利性又导致农村资金不断外流,进一步扩大了“缺口”。

(二)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且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发展期,在原有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金融瓶颈,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突出问题,银监会去年底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目前,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

一是区域金融配置的不平衡。李德说,金融资源基本还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2012年末银行存贷款总额占到全部存量的58%;二是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配置不平衡。李德认为,近期出现的钱荒是这一问题的体现,银行一方面借短放长,另一方面短期的理财利率高于定期的存款利率,所以市场一旦发生变化,银行难以应付。三是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至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只有3.6万亿元,只占总额的5.3%。

(三)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作为一种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必然带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实体性金融资源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从金融机构体系来看,城市金融机构体系相对完善,已形成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消费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种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从金融功能的要求而言,基本具备了发展金融所需要的各种机构载体。与城市相比,虽然农村金融组织表面上具备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等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各类金融机构未能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作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居于垄断地位,受体制与政策因素制约,农村信用社经营不善,削弱了其服务能力,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也比较严重。农村金融工具则相应单一,衍生性金融工具基本没有,而原生性的金融工具基本上以存、贷、汇“老三样”为主。可见,实体性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是非常不均衡的。

二、我国城乡金融非协调发展的原由

我国金融系统在金融资源的分配明显倾向于城市化,在信贷配置中倾斜于城市,并非农业部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机构只是动员农村储蓄以提供城市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统计显示,城市占据了85%的金融资源,而广大农村只占15%左右,即使这15%左右的金融资源,真正投向农村的更是微乎其微。城乡金融发展失调以及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抑制效应和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这已经被我们的实证研究所证明。政府行为(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无形之手)是影响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机制,有必要深刻分析它们在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找到制约城乡金融协调发展背后的根源。

(一)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导致非协调性

中国的金融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其变迁路径完全体现了政府的意志。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实行的是金融抑制政策,这一政策是内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为了配合这一战略,金融抑制的结果就是大量的金融剩余被外生的金融机构政策性地从农业抽向工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时期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是完全扭曲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了化解国有金融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发起了以企业化、商业化、股份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国有金融改革,使国有金融逐渐显露出按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行事的“嫌贫爱富”的本性,大规模撤出农村。与此同时,国家已经注意到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将金融资源引向农村。对农村金融政策从抑制逐渐转为支持,然而,原有制度变迁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过分谨慎所采取的国有金融资本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方式,使得这种金融支持政策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加剧非协调性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金融资源流向、流量和组合等均受利益驱动。金融资源的供给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金融资源向比较利益高的地区流动,这是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普遍的现象。由于农业较之非农产业具有投资的长期性、经营的零散性以及高风险、低收益性等典型“弱质性”的产业特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金融资源向城市集聚,经济效益显然要高于农村。因此,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十分稀缺的金融资源大量外流是势所难免的。同时,市场机制下,更容易诱致金融机构的排斥行为。金融排斥是为了实现自己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规避风险采取的一种理性市场行为。金融机构通过在农村地区少设立网点(地理排斥),采取严格的风险评估手段(风险排斥),苛刻的信贷条件(条件排斥),较高浮动的信贷利率(价格排斥),以及差异化的营销手段(营销排斥)将“三农”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金融排斥的五个维度相互强化,不断累积,加上其他因素的合力影响,导致我国不少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陷入经济与金融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见,市场机制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剧了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政府的“输血”赶不上自身体系的“失血”,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三、促进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向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所以,必须将金融发展置于城乡统筹的视野下。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初级阶段的农村金融与中高级阶段的城市金融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既要体现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积极引导作用。

(一)建立政策扶持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金融机构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从涉农贷款余额、增量以及支农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其享受政策扶持的依据。二是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是创建农村金融惠普基金,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可强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费用,作为惠普服务基金的来源。另一方面通过一定比例的补贴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为低收入农民提供正规金融服务。四是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监管政策。允许大型银行参股或控股金融租赁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和村镇银行等。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金融体系

针对农村客户具有数量大、经营规模小等特点,要建立起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业务品种较为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一是明确金融机构间功能定位。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不同类别金融机构主体间的功能定位。二是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应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以“2+7”经济区、新城镇为重点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布局。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乡一体化对金融服务的软硬件设施的需求。四是推进综合经营和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三)建立有效的城乡金融联动机制

城乡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城市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参股、同业拆借等形式实现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其次,城市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人才培训、宣传和信息服务等方式发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城市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的运作经验,采取“连锁店”形式,按照统一的品牌,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独立、专业的经营方式,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四)完善农业经济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多层次政策保险体系。探索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引进经营农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形成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设置农村贷款风险基金,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制度,保障农村信贷资金安全。同时,建立农民基本保险制度,以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增强农业投资者的信心。

二是加强农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民营企业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成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对支农贷款进行担保,解决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鼓励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保、互助。

参考文献:

[1]邱兆祥,王修华.城乡统筹视野下金融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年08期.

[2]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2).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6

作为西北区域的核心城市,西安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较早,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城乡统筹的探索,2003年,西安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在实践中,西安市立足优势资源,突出特色和重点,围绕产业链条,加强区域分工和协作,按照“以城带乡、产业集聚、延伸融合、城乡联动”的路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西安城乡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以前以开发区起步为特征的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西安在城乡结合部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建立了数个开发区,意图通过开发区的发展推动城乡统筹。但由于财力有限,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尚未有效展开,投入开发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到2002年,西安的开发区也没有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对小城镇、周围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也并不明显,以城带乡的效应没有完全实现。

第二阶段,从2003年到2009年,西安进入了以开发区崛起和小城镇兴起为特征的城乡互动发展阶段。2003年以来,西安实施了开发区带动战略。围绕开发区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西安引进和实践了现代金融理念,从政府和开发性金融相结合的角度,开展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系统性金融创新。在开发性金融理念的指导下,西安搭建了颇具特色的投融资平台体系,有效地充当了开发性资金向开发区、小城镇投放的载体。同时,不断加大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的合作力度,从2004年开展第一次合作以来,已开展了三轮战略合作,到今年9月末开行在西安地区的贷款余额已占到了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0%左右。在开发性金融的引领带动下,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展了与西安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的崛起和小城镇的兴起,城乡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2009年开始的以城市化水平提升和新农村建设提速为特征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西安沿着增强城市对农村的拉力和提高农村自身的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开展了新一轮的城乡统筹发展。基于此,一方面,西安继续深化开发性金融理念,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城市发展基金——西安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有利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要素自由流转的金融创新。

二、金融促进西安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成功的最坚实基础在于对城乡统筹内涵的正确认识。城乡统筹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最终目标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质内涵是有效激活农村各种资源要素,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消除农民流民化的恐惧,实现农民资产的价值化、金融化,从而使农民股民化、农业变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城市生态化。

二是成功的最重要前提在于政府能力的不断提升,2003年以来,西安践行开发性金融理念,改变了主要依靠财政资金进行城市建设的局面,通过灵活运用金融手段,较好地培育和激活了市场要素,实现了从财政融资向信贷融资的过渡,加速了资源、资产、资金、资本的良性循环,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政府投融资体系。

三是成功的最关键核心在于开发区带动的正确路径。通过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形成“主城区—开发区—重点镇—农村”依次推进的格局,开发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桥梁和载体。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究其本质就是城市近郊农村区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是城乡统筹在特定阶段的直接表现。目前,开发区已经具备了引领县域经济、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基础,下一阶段开发区带动仍将是西安城乡统筹发展要坚持的道路。

三、进一步发挥金融促进西安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与金融深化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引起城乡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推动金融创新和制度变迁,为西安消除城乡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提供条件;另一方面,金融深化必将降低城乡资源要素的配置成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向更高层次。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金融需求。在西安城乡统筹的前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金融需求,并在此导向下,开展金融创新,即便是开发性金融理念也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而不断深化。目前,金融创新促进城乡统筹的焦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主要集中到了通过消除微观市场主体的金融抑制,促进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上。

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各个层面有不同的金融需求。宏观层面主要集中在兴办开发区、建设小城镇的金融需求,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系统性金融创新,这一需求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中观层面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金融需求,随着开元基金的成立,得到了部分解决,但仍需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而微观层面的金融需求,目前尽管西安已经开展了诸多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但总体上,由于农村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的微观主体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金融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因此,下阶段,西安金融创新促进城乡统筹的重点就在于中微观层面,尤其是微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整合存量资产、调配社会资源,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投融资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贷款系列品种,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适时推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体系,着力开发适应新农村建设、农村小集镇发展的贷款业务系列产品。

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安排,围绕“政策、组织、市场、服务、产品”五个方面开展金融创新,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比如,在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方面,应加大农业贷款的贴息,加大对县域或涉农贷款的税收减免优惠;在金融组织体系方面,要坚持涉农金融机构的“三农”经营方向,大力发展适应农村信用关系的微型金融机构,同时构建包括政策性银行、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体系方面,要放开农村贷款利率管制,鼓励金融机构错位竞争,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业务,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同时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资金;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要重点构建农村担保体系、农村征信体系,健全支付清算网络;在金融产品体系方面,要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践进行产品创新,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创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郑蔚:《中国农村金融的比较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7

[关键词]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2)11-0040-04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性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就是要围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实践,确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以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有效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作用为核心,以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为基本途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激发党员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活动阵地体系、党员管理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领导责任体系,构建起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努力使城乡基层党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整体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相促进。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总体规划一体化。城乡基层党建需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真正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整体。二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消除城乡障碍,使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相互无障碍流动。党建资源配置要达到“质与量的统一”,着力提高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内在质量。[1]三是保障机制一体化。改变传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保障待遇不平等,组织管理不统一的状况。此外,必须制定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一的标准,实现统一的检查和监督。四是工作方式一体化。城乡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是单向行为,而是双向行为,是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工作方式上寻找共性的统一,使党建的方式方法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五是政策制定的统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需要建立统一的政策支持体系,这就需要清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政策。

但要看到,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一是过程的阶段性。切忌不分阶段、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搞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更要防止搞“突击”、搞“赶超”等急于求成的做法。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二是内容的差异性。在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过程中,决不能搞“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逐步促进城乡基层党建的融合。三是实施的特殊性。从共性看,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适用的,它的基本要求对于不同地区都具有指导意义。但从个性看,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属于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具有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必须符合党建的自身规律。

二、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目标取向和预期效应

目标取向关系着发展方向,主导着行动的态度,进而影响战略任务的实现。我国社会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时期,城乡关系正在向着一体化的目标取向迈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取向必须与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取向相契合,其“新格局”的终极目标取向也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组织阵地上的均衡布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也是包括党员、组织、阵地等在内的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分布结构变动的趋势,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对城乡组织结构、阵地结构、要素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和有机更新。从实践成效看,要更加注重功能区块、中心村庄、行业协会、城乡社区等“节点领域”的区域性组织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和机制开放、有效聚集高度协作的立体式、网络型、均衡化的组织网络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化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工作阵地系统,形成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分布网络,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为城乡基层党员创造无缝隙、敞开式、全吸纳的组织空间和活动环境,为城乡基层党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活动载体。

二是党建资源上的均等配置。要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打破城乡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乡基层党建资源能自由流动、相互流动、有序流动,以达到党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资源对激活、配置、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考虑、配置公平、良性互动的资源分配环境。建立城乡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布局合理、区域均衡、城乡共享的党建公用设施体系,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便利的服务环境,努力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城乡共享,充分发挥党建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党务管理上的协调统一。要以开放的观念,着力打破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基层党建事务管理相对封闭的状况,建立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协调统一的党务管理体系,做到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建设、城乡党内事务统一管理、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统一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统一开展,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务公开、发展党员、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双向拓展。在党员教育、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做到双向促进,在开展党内帮扶、关爱、激励等方面同向加强,使之相互衔接、互促共建。建立健全城乡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协调机构,形成城乡联动、统一有序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的政策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提供协调统一的制度保障。

四是服务网络上的均匀分布。要坚持把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作为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搭建以党员服务区、党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为基本形式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服务网络,使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与组织服务资源的有效无缝对接,努力实现党员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服务。健全城乡党内基本服务网络,在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科技文化、信息咨询等方面做到对城乡基层党员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最大化体现城乡基层党建的社会价值。

五是党员权利上的平等保障。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城乡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以及具有的条件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发展平等和谐的党内关系,使城乡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同时,城乡基层党组织要平等对待流动党员,把流动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形成城乡互动、双向服务、融入组织、双重管理的流动党员权益保障体系,实现城乡流动党员民利无差异对待、无差别保障、无障碍行使。

六是党内文化上的同步发展。要以加强党内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支撑,促进城乡党内文化同步发展。在承认城乡党内文化在差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等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党内文化统一起来,明确宗旨信念导向,增强执政意识和协同意识,培育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城乡党内团结、协作、统一的和谐氛围,以文化软实力求得党内思想上、政治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增强党的凝聚力。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发展进程,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城乡分割”、“以城带乡”、“城乡交融”最终走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的预期效应是:

一是有效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城乡党组织必须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使基层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工作目标互相协调、工作部署互相呼应、工作成效互相促进,引领和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二是有效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必须在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状况,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把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基层党员一体共管,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有序发展。

三是有效帮助城乡基层破解难题。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城乡一体化旨在消除城乡对立,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矛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步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向更高水平。[3]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承载着创新基层党建、帮助城乡基层解决难题的重要使命,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组织构架更加适应城乡统筹,领导班子更加胜任发展使命,工作方式更加有利于城乡和谐。

四是有效帮助城乡群众得到实惠。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应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性、区域性、群众性、基层性公益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基层党建融入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之中,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强化,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五是有效推进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根据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的变化,把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尊重党建工作规律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的创新,努力使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要点和内在关系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以城乡协调、统一、均衡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战略。为此,必须把握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平等”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要逐步破除政治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考虑、共同享受的资源分配环境,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的服务环境。尊重城乡基层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正公平地对待城乡党组织中的所有党员,保障城乡基层党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协调”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在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城乡基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纵横贯通、全面衔接、开放互动、双向受益的组织架构、活动阵地、党员管理、服务网络、电子党务、要素保障、开放运行等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系统。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促进党建工作格局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融合”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趋向。要注重体制融合,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和交流。要注重资源融合,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推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双向开放、相互促动,提高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要注重功能融合,强化基础与特色并举、质量与速度并重、各个领域与区域党建工作并进的统筹发展意识,形成关系密切、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整体布局。

“创新”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动力源泉。要辩证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大力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用先进的理念方法对那些不合时宜的党建观念、体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机制,丰富内容,拓展方式。

“发展”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服务”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核心。一是服务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二是服务社会。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切实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服务群众。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

在探索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统筹规划与有机推进的关系。规划是统筹的基础。坚持把城乡基层党建规划与城乡空间规划、产业规划、镇村体系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统筹城乡发展大局中同步规划。要依据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和党组织、党员分布等情况,搞好党建中长期规划,着力形成城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同时搞好专项规划,并与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设置阶段性、有限性目标,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统筹考虑、有机推进。

(二)正确处理好共性均衡与个性鲜明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格局,不是要消除两者之间的个性特色,而是要在统筹谋划部署、推进联动发展、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相互融合等共性要求上做好工作、创造条件。坚持特色化、多样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建设思想,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上突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乡基层党建共性要求更加均衡,个性特色更加鲜明。

(三)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联合共生的关系。在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过程中,党员管理的多重性、组织设置的网络性、党建资源的共享性等特征更加凸现,组织联建、合建、共建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既要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又要在搞好“统”的同时,保证参与单位原有的独立地位和自;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其他组织应有的作用。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联合中共生、在共生中共荣、在共荣中共进。

(四)正确处理好行政调控与利益引导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再是基于政治动员,而是基于组织和个人自身的利益需求,这样的机制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单纯的行政调控带动起来。这就要从基层社会的利益需求中为城乡基层组织互助合作乃至党的建设寻找新的动力。只有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才会有生命力、持续性。

(五)正确处理好探索创新与制度规则的关系。在探索创新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寻找创新与现行制度规则的共同空间和发展空间。做到既有利于加大制度创新,又能养成遵守制度规则的良好习惯和素养;既通过创新不断推动工作的规范,又通过规范促进工作创新。同时,坚持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一厢情愿,必须充分了解基层组织、党员群众的自身价值取向,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的角度去改革组织设置、设计具体制度、创新活动方式,使广大党员便于活动、易于遵守、乐于参加、体现价值。

(六)正确处理好城乡一体与逐步融合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制度设计,必须正确处理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党委主导与社会共建的关系,逐步整合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人才、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让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农村等不同的“党建板块”能够互动互促,使城市与乡村党组织全方位的对接和融合,进而成为有机整体,达到城乡基层党建“观念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体制融合、方法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在空间形态、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等领域上进一步全面融合。

参考文献:

[1]汝信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3]王伟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5.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8

题。新生代农民工在“亦工亦农”的尴尬身份下面临着进城困难,回乡无途的困境,即总体上他们进城遭到拒绝,同时他们拒绝回归乡土,即“双重拒绝困境”。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漂移”为切入点,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和乡土回归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关键词】“双重拒绝”;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一直未打破,农民工问题长期备受关注。富士康公司“连跳自杀”事件的发生更是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引入公众的视野。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老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高达1.41亿,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1.6%。2010至今富士康的基层员工中,85%以上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杀主体都是来自基层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一事件把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生存发展问题引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社会学中的社会融合理论出发,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归宿为切入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在“亦工亦农”的生存的境遇中面临的城市融入和乡村回归的“双重拒绝困境”展开研究,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从这一更深层却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来阐释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面临的双重困境。这一研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主题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融入

(一)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环境下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他们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流逝和社会发展,老一代农民工渐渐退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舞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本文研究中新生代农民工专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其户籍身份仍是农民的劳动者。目前新生代已接近1.5亿人,并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与上一代比起来,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在进城动机、文化程度、择业要求、理想追求和身份认同等方面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相关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民工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进城愿望提升。与老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仅仅是为了维持生计、娶妻、盖房和养家等目的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是秉持发展冲动,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进城打工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提升到发展层面。他们希望在城市中学到更多的技能,希望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据《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

2.文化程度较高。调查结果表明,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4.76岁和25.5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97年和10.17年,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具备更好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就业竞争优势。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

3.择业要求提高。上一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是城乡工作能力兼备,进城能打工,回乡能种地,对工作岗位也没有较多要求,工作再苦再累都能坚持。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因而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把所有美好希望都寄托在城市,现实的就业环境与理想差距较远,这导致他们工作流动性较大。

4.需求意识增强。老一代农民工仍然保存着农民质朴的天性,为了养家糊口,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在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采用容忍的态度,维权意识较弱;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过比较高的教育,具备了更高的素质。因此,他们更崇尚追求平等,维权意识较强,不甘于平庸并且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起来个性更加张扬。

5.身份认同迁变。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基本没有乡村农业生产的经验,对乡土生活缺乏深厚的情感,没有在乡村务农的愿望。尽管在城市中寻找工作时,他们可能会因身份原因只能就职于低层次的行业,或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但他们通常不会因此产生离城返乡的意愿,而是继续留在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他们把自身定位为城里人,极力想摆脱农民身份。

新生代农民工始终坐落在城市边缘,成为城市群体中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且没有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一项关于富士康员工实证调查发现,富士康员工的收入普遍较低;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心理压力较大;生活满意度不高。

(三)社会融入理论

社会融入是与社会排斥相对应的概念,这一概念源自社会学家涂尔干,他在《劳动分工论》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融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它表示社会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能保持社会凝聚力,并从社会团结机制的变化推导出一个稳定的社会,应该建立在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观和持续合作基础之上。美国芝加哥学派认为,社会融合视为一个渐进和不可逆的社会过程,认为移民族群融入有四个阶段:相遇(contact)、竞争(competition)、适应(accomodation)和融合(assimilation)。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指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融入主流社会关系网当中,能够获取正常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这一过程或者状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变量,它应包括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公共权益融合、心理融入、社会关系融合等。

三、“双重拒绝”: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文献考察和实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目前面临一大生存境遇,就是“双重拒绝”的困境。在“亦工亦农”的尴尬身份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进城困难、回乡无途的困境,即总体上他们进城遭到拒绝,同时他们拒绝回归乡土,即”双重拒绝困境”,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处于在城乡间“漂移”的现实。一方面他们在城市被边缘化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就他们自身而言农村的传统技术要求他们也不能满足,这样就致使他们陷入“城市拒绝、农村推诿”双重拒绝进退两难的尴尬境遇。

(一)城市拒绝融入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坚固,虽然农民工可以进城打工,但是他们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很低,这也表明他们依然处于城市的配角地位,这种状况直到第一代农民工退出历史舞台也没有得到改观。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没有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接受的教育年限相对于城市居民较短,工作技能较低。因而,他们在城市的境遇方面不能令他们满足,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房租高、社会保障制度不覆盖、子女接受教育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没有融入城市。从进城的目的来讲,新生代农民工打工不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带有“闯天下、寻发展”的目的。期望成为城里人、极力想摆脱农民身份是他们进城打工的社会目的。但是,城乡户籍二元制度造成了身份认同困境,中国二元体制下的户籍限制使得他们城市融入困难。可见,由于城市资源有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或难以公平得到城市提供的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资源,他们不仅面临物质层面的匮乏,同时遭受着精神层次的压力。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与市民进行双向互动和接受的过程,这是他们融入城市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一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他们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着十分现实的困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获取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从事实证明,城市客观上在“拒绝”新生代农民工。

(二)拒绝回归乡土

在当前中国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已经基本完成。漂居在城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离不开他们。既然客观上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回到乡土可以成为他们的另一条选择。回到乡村不只是回家,而是回归乡村社会。2012年10月中新网的一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问卷中中有这样一道问题,“如果有条件的话,您将选择在何处定居”调查中,有53%的“新生代农民工人”选择留在目前所在的城市,26%的“新生代农民工人”选择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生活,仅有11%“新生代农民工人”想回农村老家。事实上,农业的收入不能满足当今农村社会的物质需求,乡村缺乏足够的工业支撑,这就导致了农村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城里务工。即使有部分农民工想回归乡土发展,对于中青年这一农村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离开乡土现状也无能为力,农村社会的组织和社会的存在都难以为继,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瓦解。这就表明,乡土农村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回去的精神家园,梦乡只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乡社会融入的困境分析

纵观我国社会现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市与农村资源的不平衡,城市资源相对高于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城市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城市居民的资源竞争过程,而城市资源的不足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一大障碍。农村各种公共服务的短缺、基础设施的落后有阻碍了农民的发展。

(一)难以安身的繁华之城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在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互动过程中农民工与城市互动的动态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展开,总体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融合度不高,仍面临一些“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

1.户籍管理的排斥。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流动的最大制度成本和城市融入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城市各类制度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或制度排斥)。作为一种“身份标签”户籍制度,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城市农民工身份与职业、角色的定型,使得其在融入过程中遭遇障碍。

2.融入制度的缺失。融入城市社会需要一本的制度安排,这是城乡居民互动的基本平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居民在经济、政治、公共权益等方面上有很大差距,他们就业不充分、经济收入低,就业支持和职业培训等缺乏政府指导和投入,政治融合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公共权益融合方面,不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劳动保险覆盖面不高,子女入学受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但这种差距没有制度机制来弥合。

3.社区功能的滞后。社区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但由于我国社区发展较晚,社区体系和社会工作制度不完善,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临困境。社区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第一场所,新生代农民工每天的社区生活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场域,但是由于社区中相关配套设施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微观,社区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整合的功能。

4.文化观念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在乡土生活中所接受的文化观念,所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价值观都成为们融入城市生活的阻碍因素,这也使他们对城市身份缺乏认同感和强烈的自卑心理,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缺乏社会归属感,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疏离感。

(二)难以回归的安逸之乡

被城市拒绝的新生代农民工又为什么不回归属于他们自己的乡土社会,那里可是他们有房有土地的安逸之乡。客观来看,这条回乡之途也并非那么美好而顺畅。

1.乡土观念的淡化。血缘、亲缘、地缘构成的中国乡土社会,滋生一种“和谐共生”的人文乡土理念。我国传统观念是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积淀而逐步形成的,而农耕社会有极强的恋土情节,“生作耕,死作葬”。如今,随着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农业社会,随着“工具理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观念已经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脑海里淡化。

2.理性工具的主导。劳动经济学认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城市对农民工的未来预期一旦高于农村,这一预期就会影响人们的生育、就业和人口流动决策。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不选择农村而选择其他种非农倾向的人生道路其实是对其人力投资的一种形式。

3.城乡差距的驱使。在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城市资源优厚,生活质量相对农村较高,在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社保福利制度等方面相对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想分享城市文明的发展成果,并期望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够更大程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发展的条件,这恰恰是农村所不能满足他们的。

4.市场经济的挑战。随着市场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临极大挑战。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自给自足、靠粮食吃饭的的生活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市场化的经济形势,微薄的农耕收入完全不能满足农民在农村的生活需求,所以更多的农民选择加入走出农村、流向城市的洪流中。

五、新生代农民工城乡社会融入对策

基于以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回乡过程中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和研究,解决他们漂居在城乡之间的无根状态,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的措施来化解这一困境。

第一,完善城市融入制度。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政策是关键,以政策来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制度。通过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改革,使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市民身份的转换;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应该建立健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其纳入到城市的相关社会保障中。

第二,强化社区整合功能。逐步建立健全社区支持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的整合融合功能。通过创造和改善社区条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的充分沟通和互动,吸纳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社区教育强化社区参与意识,提高新生代农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参与感。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支持体系。

第三,提高农民工素质。新生代农民工应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适应新技术给低技术农民工带来的就业挑战,缩小他们的收入与城市基本生活需要间的差距;学习城市文明规范,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同时,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城市的挑战。

第四,缩小城乡差距。在当前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励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回归乡村,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也只有当他们真正融入扎根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才有可能实现。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重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六、结语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深入思考探究当下弱势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对社会良性发展的根本关怀,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道德的根本体现。作为城市都市边缘群体,他们不仅面临客观生存发展的困境,而且还遭受着情绪、情感等主观方面遭遇到的挫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和乡村回归面临的挑战。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网络,没有来排解郁闷的渠道,成为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障碍。如此游离于城市之外的庞大社会群体,将是我国社会发展所要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而回归乡村同样面临则诸多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的困境。化解这些挑战,建设和谐的城乡关系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入城回乡、远离城乡间漂移至关重要。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当下中国社会和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需要依赖社会各层面全方位的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障碍及对策探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4):13~16

[2]冯占军.从富士康事件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困境[J].长江论坛.2010(4):59~63

[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困境与行动——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J].http://.cn/shiyong/html/lm_166/2012-07-19/092754_1-2.htm

[4]胡婷.从富士康系列跳楼事件解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困惑[J].法制与社会.2010(23):167~168

[5]徐道稳.生存境遇、心理压力与生活满意度——来自深圳富士康员工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0(4):104~110

[6]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特征、问题与对策[J].人口研究.2010(5):17~18,32

[7]叶男.农民工返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J].企业导报.2010(1)

[8]潘绅姝.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策略——社区工作完善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99~100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信用社对策研究

当前,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机遇、挑战,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给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____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农村逐步推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正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非农业发展对金融资金的有效需求急剧增大,农村居民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除了存款、汇兑、结算、银行卡等传统银行服务外,消费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也逐渐走入寻常农民家庭,为农信社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

农村整体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和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需要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金融产品;促进农业增收,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需要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信社必须在信贷管理制度、集约化经营、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创新,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否则,就很难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很难适应现代金融竞争的形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互相促进,要从战略定位、金融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增强助推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能力。农村金融业务普遍存在效益较低等问题,农信社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面临更大的商业化经营压力。在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现实情况下,对农信社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增加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强化政策扶持,能够让农信社有动力、能安心地去从事“三农”服务。所以,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是基础,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是保障。

(一)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1、找准并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找准市场战略定位。从农信社长期的实践看,坚持“三农”战略定位不仅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路径。农信社应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城乡一体化大潮,努力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大的难题。

2、扩展城乡普惠金融服务新渠道。

继续发挥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转变为物理网点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新型渠道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地打通金融服务渠道。以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同业合作,侧重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特别是注重把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与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财、保险、债券、外汇、资金等市场上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为农村地区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

3、实施多元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

针对城区、城郊、城镇“三城”客户群体,认真分析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金融需求的差异化特征,实行分层对接、分类管理,落实“双层经营”战略,既满足小额信贷的需求,又支持较大项目的发展。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入手,开发出符合农村实际、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完善涉农贷款产品体系。加快形成一个由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政府、企业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机制,让信息更灵敏、反应更果断、服务更到位,做到一旦有项目,就尽快落地。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共同体等一系列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做到应贷尽贷,大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

4、创新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针对涉农金融服务“风险高、成本大”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涉农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出台单独的准入、担保、拔备和核销等规定,合理设定“三农”业务风险容忍度,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涉农业务的制度、流程,增强制度、流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一整套适合涉农业务需求的信贷制度。以信贷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强对涉农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客户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掌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搭建服务平台,落实反担保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降低涉农业务信用风险,确保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

5、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

按现代银行的管理理念,以股份制作为方向,扎实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银行。引导农信社进一步强化法人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

健康的董事会、有效的监事会以及负责任的经营层,切实形成科学的权利制衡、利益激励和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区别于城市的金融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考评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培育本乡本土的金融服务队伍,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涉农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借助省联社“小银行+大平台”的完整的体系,提升农信社的综合竞争力。(二)、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1、继续实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对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实行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降低支农金融服务成本。对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处置抵债资产给予免征税费,降低不良贷款处置成本。全面落实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激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2、帮助化解历史不良贷款包袱。

因计划经济体制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欠款、农业灾害等造成的不良贷款,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以现有扶持政策化解这些历史包袱远远不够。建议人民银行以专项票据形式对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给予以置换;建议国家在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重点解决拖欠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把乡村两级拖欠不良贷款纳入政府预算,逐年予以偿还。

3、取消存款开户歧视性政策。

尽快消除有关机构对农信社等禁止开立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存款账户的歧视性政策,使其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全面下放农村资金存款的管理权,允许财政、社保、住房、教育及国家其它基金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存款,鼓励地方有关涉农单位、企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户,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

4、健全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

建议考虑加快推进农业保险进程,并由财政出资设立涉农风险补偿金,同时,建立涉农信贷担保机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散,解决涉农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5、实施差异化监管准入要求。

建议考虑农信社的业务规模、所在区域及支农贡献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制定存款准备金率标准,不搞“一刀切”,以增加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资金供给规模。建议考虑农信社历史包袱较重及承担支农的社会责任,造成经营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在存款保费制度设计上,制定适当低于城市金融机构的费率,以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实力用于支农。建议对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内控管理机制健全、资产质量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放宽业务准入要求,如对银行卡等技术成熟、普遍运用的金融业务,允许农信社全面开办。

城乡一体化融合篇10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issn.1672-3309(x).2010.08.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8-35-0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发展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该战略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表明党中央决策核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农村,而必须要通过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才能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公平待遇的最终目标。为此,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战略主张的内涵及其意义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

城乡差距是“二元结构”长期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因此在资源配置上采取了城乡差别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政府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投入集中于城市,以国家定价为主导的粮食供应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农村精壮劳动力流动最终都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城市……城市发展越快,吸纳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城乡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差距逐年增加,这导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高达3.33:1。

可见,若继续在现有资源配置机制和城乡政策制度上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结果必然与缩小城乡差距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格局,打破城乡建设中不合理的制度隔阂。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最终达到城乡资源均衡互补、城乡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因此说,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途径,

(二)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

目前,我国存在的巨大的城乡差别是“二元结构”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打破不合理的制度隔阂入手,以倾向性的制度和政策为导向,引导资源向农村回流,服务于农村的发展建设。因此说,统筹城乡发展是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

城乡统筹涉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因此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也包含了对经济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全面配置。这种资源配置追求的不是以城乡均等为表现的形式上的均衡,而是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为表现的非均等、有倾向的实质上的均衡。这种资源配置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市场功能来实现,而必须要有政府之手的介入,发挥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和引导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规制行为对资源配置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米实现:一是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例如: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转移支付制度,直接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或者直接补贴农民收入,提供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二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作用间接地影响市场要素,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后者是农村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难点所在,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众多方面。例如:通过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和改革,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居民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城乡资源共享:通过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引导城乡的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建设;等等。总之,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消除城乡发展差距,谋求公平发展环境

这一阶段是对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加以矫正的过程,因此政策导向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这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弥补长期以米对农村建设投入的欠账,特别要弥补农村在礼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生产、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的是,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并非在形式上消除城乡差别,而是指在市场环境、社会公共福利、政府投入乃至涉及人权的制度待遇等方面实现非歧视的、城乡间的公平待遇,为下一阶段城乡问的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二)第二阶段: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还是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信息渠道等方面都达到了与城市相当的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进人到新的阶段,客观条件赋予统筹城乡发展以新的内涵。这一阶段不再以矫正二元结构和消除城乡差距为核心,而是在城乡发展实力均等的条件下,充分利川城乡间自然禀赋的差别,实现城乡问的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城乡关系会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城乡之间在发展能力上的差距已经消除。即农村无论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还是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信息渠道等方面都达到了与城市相当的水平,具备了与城市卧调互补、均衡发展的现实能力。

其次,城乡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城乡间的融合日益加深。随着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城乡距离随之缩短:发达的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条件以及城乡统筹的无差别的社会保障措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也促进了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也使现代农业生产向工业和服务业延伸,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这种城乡间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日益融合在客观上为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第三,城乡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仍然存在,这是城乡经济互补、均衡发展的先决条件。城乡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主要是指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别,包括土地、山林、河流、滩涂、沼泽,以及矿产、空气、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别。这些差别会导致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人口分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第二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是统筹利用城乡资源,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这一阶段的目的同样不是消除城乡差别,相反要注重维护和保持这种城乡之间在自然禀赋方面的差别,科学合理地统筹利川城乡资源。实现城乡之间可持续地、均衡地发展。

三、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

第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长期以来政府城乡财政投入不均衡的结果和主要表现之一,基础设施的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及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环节。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弥补过去在基础设施投入上的欠账:二是在建设规划方面注重城乡问的统筹规划与衔接配套。根掘城乡问的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分布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等阕素,进行具有全局性和前腑性的科学规划,使农村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城乡产业融合的需要,为将来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首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促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城乡之间更加便捷、通畅的流动。建立城乡相连的更加通畅、便捷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市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特别是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条件,也有利于资源在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城市的家电、汽车、服装等消费品零售市场有计划、成规模地向农村延伸,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量产品便捷地进入农村市场,还为城市工商企业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实现服务业市场的城乡一体。例如,城市金融、保险、通讯、交通服务等企业将经营网点和业务有计划地向农村延伸,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城市旅游服务业也可以向农村延伸,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发展城郊旅游,通过现代化的旅游产品设计和管理方法,带动农村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城市旅游服务业发展拓宽出路。再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设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实现信息和产品的沟通。因此,网络通讯服务和运输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城乡服务业统筹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城乡间的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城市具有优势的工业和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与农村的农业生产相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城乡间的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实现:首先,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下乡,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统筹的产业布局。农村可以凭借劳动力优势和土地、原料等资源优势,吸引城市工业投资,还可以凭借广阔的农村市场吸引城市的商业零售、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服务产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其次,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向其他产业延伸。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生产将工业和服务业与农业生产融合起来,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有效地组织生产、配置资源,谋求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这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