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链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44

生物链特点篇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分析

冷链物流在食品物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食品物流的一个重要分支,冷冻冷藏技术是冷链物流得以实施的基础。冷链物流在我国起步实施的比较晚,无论从管理、技术水平、运营模式上都比较落后。我国食品物流运用冷链物流的比例偏低,不够专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标准,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我国冷链物流食品运输过程中损耗量大、质量低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为此,必须加大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力度。

1、冷链物流简述

1.1冷链物流概念

所谓冷链指的是,以确保易腐产品品质及降低产品消耗和污染为目的,从产品的整体生产环节进行保护的供应链系统,即从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配送到消费者消费的过程,都保持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系统。所谓冷链物流指的是,冷冻工艺学是冷链物流的基础,GpS、GiS及制冷技术等信息技术是其运作手段,以网络为平台,在低温状态下实现点对点全程跟踪管理服务的一种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即低温物流,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部分是冷链物流的构成环节。投资成本高是冷链物流的特点,是由冷链物流设施的特殊性决定的。

1.2物流的特点

保持温度是整个冷链物流运作的核心,旨在保障易腐物品品质,冷链物流模式具有特殊性,与常温物流相比较,冷链物流要求比较高。冷链物流具有增值性、交叉性、满足用户需求等特点,除此之外,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特殊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主要指的是易腐物品,易腐物品对温度要求极高,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恒温是核心因素,温度的控制决定了物品质量的是否得以保障,以及品质保持的长期性。其二,投资成本高,冷链物流的运作,对设施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并具有特殊性,需要零售端冷柜、冷藏冷冻仓库、冷柜集装箱、冷藏冷冻车和冷藏等一系列设施来确保物品储运所需温度,另外,物品的运输过程,需创建信息系统完成对物品运输的跟踪监控,投入成本较高,所以致使冷链物流的投资成本比较高。其三,冷链物流的时效性,生命周期短是易腐产品的特点,有固定的时间窗,超出时间窗的限制,产品质量将无法保障,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冷链物流的协调性及连贯性必须得到保障。其四,冷链物流的复杂性,由于不同的地区和时间的差异性,为确保易腐产品适当的储运温度,对机械设施的能耗也存在差异性,即要求企业必须将此类因素纳入到成本的合理控制之中。此外,不同的区域差异性体现在,产品生产、消费市场和冷链物流服务环境等方面,彰显出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2、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投资成本高、设备设施要求高且运作环节复杂,主要是因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目的的特殊性决定的,即确保易腐农产品质量、保持持续的低温为核心的两方面。物流行业高新技术的融入,给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冷链物流在农产品领域的运用称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精细且庞大的系统工程。适应时代的发展,把握冷链需求量加大带来的机遇,避免市场风险的损害,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是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艰巨任务。

3、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措施

3.1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范围广泛,跨行业、跨部门,单方面依靠任何一方都难以促进其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有效推进,必须依靠政府和冷链物流行业两者之间的相互协作。首先,我国政府应根据我国国情特征,统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特性和实际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创建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策略。比如,扶持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关技术的管理手段进行完善健全,并进行有效的监管,对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加大力度。另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组织,需建立清晰明确的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标准规范,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工作,必须要有农产品冷链企业的参与,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投入成本,满足消费者需求。现阶段,电商企业、食品企业及冷链物流企业三者的跨界合作势在必行,是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2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力度

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软件建设,即加强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顾客服务系统、库存控制系统四个子系统的建设,即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借鉴,提高了农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根据。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建设,主要包括运输设备、储藏设备及厂房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促进冷藏链设备、冷藏方式、冷冻技术的提高,引进专业科学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冷链物流设施实际状况,发展适应冷藏快运业务的控温范围广、灵活机动、密闭性好的快速冷藏车,另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新型冷藏设备与科学的厂房规划的研发水平,并落实到实处、付诸实践,适应我国国情。

3.3控制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投入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我国各级政府与冷链物流企业的相互协作。政府应做到在扶持的前提下,增强冷链物流监管力度,运用实施有效的策略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持续、稳定的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应做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减少服务成本的投入。此外,选择冷库位置和输送路线,需遵照最优原则,综合各个方面减少成本投入,加强资金利用率。

3.4培养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速度较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导致的。但是,人才的缺乏,同时也预示着就业机会的加大,科学合理的处理人才匮乏问题,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同时,也为求职者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4、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效的运行,也是国家的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生物链特点篇2

“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都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而物流业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2014-202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就提到: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南菜北运”和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相比于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提到的提高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来讲,《中长期规划》中强调了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等冷链物流的先进理念,这表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紧跟“十二五规划”的步伐,贵州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冷链物流的建设。但由于贵州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损耗,甚至有些农产品囤积在贵州无法运出去。这不仅没有体现出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还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贵州省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这个目标来说更是遥不可及。所以加快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对于促进贵州省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2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2.1贵州省物流发展整体环境不断优化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对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在公路网络方面,上海至云南瑞丽、重庆至广西北海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干线与贵阳交集,另外厦蓉高速公路贵阳段、扎南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将逐步建成;在铁路网络方面,川黔线、湘黔线、黔桂线、贵昆线四条铁路交汇于贵阳,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也已建成,极力打造“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路网建设。2013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09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84公里;在航运方面,以贵阳机场为中心,并且在贵州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将贵阳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遵义机场等建设列入新开工项目中。

2.2贵州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

贵州省作为特色农产品大省,对发展各种农产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像马铃薯、反季节蔬菜、辣椒、茶叶、中药材、酒类等年销量在不断上升。特别是茶,贵州茶园面积已达611万亩,茶园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位,全年茶叶产量13.6万吨,总产值105亿元,综合产值152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居全国第六位和第四位,有机茶园16.35万亩,居全国第二位。虽然贵州省有极具特色的这些农产品,却由于缺乏相应的冷链物流做支撑,使这些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损耗,无法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农户和消费者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了使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走出贵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发展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以降低农产品的损耗、保持原有价值。

2.3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贵州省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冷链物流企业,贵州山海云关冷链食品加工物流园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物流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设施设备最先进的冷链物流园,采用技术遥遥领先的的螺杆式压缩制冷,使温度控制在18℃以下,确保农产品的新鲜。贵州佳航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在贵州冷链配送业务方面公司是同行业的领头羊,现公司已经与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厦门多美味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贵州省还拥有一批技术先进的冷链设备制造商,贵州冰城雪缘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专业从事装配式冷藏库、冷冻库、速冻箱的公司。贵阳观山湖阳雪制冷设备公司、贵州祥雪制冷设备公司等也都促进了贵州省冷链物流的发展。

2.4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不断完善

贵州省的物流节点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数量在不断提高,分布区域不断的扩大。开展以贵阳为冷链物流的中心城市,以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重要节点城市,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周边的网络结构,积极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虽说还没有十分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但正在建设中的黔西南州农产品批发市场、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大型批发市场、贵州农特产品批发市场、遵义坪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将为其发展冷链做好充足的准备。

3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3.1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贵州省的物流设施设备整体上比较落后,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运输车辆、仓库比较少,而专业性的保鲜冷藏冷冻车辆、仓库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企业规模特别是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物流的社会化程度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功能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3.2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调查显示:贵州省80%的物流企业没有使用信息系统;使用电话方式的企业达到100%;使用邮件和纸质的方式企业达到60%,这样的信息化水平严重阻碍着贵州省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信息传递,信息化水平低,信息传递不通畅,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无法共享,特别是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无法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监控、生产区跟主销区的不对称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断点,这造成了农产品极其严重的损失。

3.3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方式单一

贵州省农产品目前的流通方式就是农户采摘完之后,经过一级又一级的传输,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的流通方式使农产品始终处于常温状态下,造成了极高的浪费,每一个环节都会至少加价5%~10%,这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3.4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贵州省的大部分物流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能够胜任现代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这表明冷链物流意识淡薄,各大高校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

4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4.1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设施(冷冻库、冷藏库、保鲜库、冷链运输车等)的建设成本比普通物流高很多。对于贵州省这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省份来讲,首先贵州省政府应该在财政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冷链物流的建设,并对这些企业实施相应的信贷政策还有优惠税收政策;其次可以实施“引进来”政策,既然贵州省不太发达,那就引进发达城市的冷链物流企业特别是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驻贵州省,凭借贵州省众多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与其达成合作,这样既可以加强贵州省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又可以把贵州省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4.2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根据贵州省目前的状况,贵州省的物流企业应该借着贵州大数据的春风,以大数据为平台,加快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再有“数字贵州”、“三网融合”等的逐步建设,为冷链物流信息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以贵阳市为例,可以在花溪区石板镇这个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一个农产品冷链信息平台,如图1: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为农户、销售商提供了一个供求信息窗口,其中mRpii和eRp的应用使农户不再盲目生产,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也为销售商提供了货源信息,实现跨地区的采购和销售。GpS/GiS/RFiD/eDi的应用使无公害蔬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实现实时的监控,使农户和需求方随时了解农产品的动态。特别是RFiD技术,实现了农产品各阶段信息的可追溯性,增强了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4.3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方式多元化

农产品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根据贵州省的发展情况,本文总结了以下三种方式,如图2:物流、信息流信息流、资金流农产品冷藏收购点超市餐厅020模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消费者零售商储存分拣包装配送加工农户农户农户建在农产品产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冷藏车冷藏车123图2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农户到农产品冷藏收购点再到超市、餐厅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加入农产品冷藏收购点是因为考虑到贵州省的农户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如果直接进行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比较困难。而冷藏收购点相当于冷库站,把周围农户的农产品收集并冷藏起来,进行简单的分拣、加工、包装,然后直接送达各个连锁超市、餐厅的冰柜里。这样不仅使生鲜农产品实现了从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者的全程冷冻,保持了价值、减小了损失、实现了增值,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这种方式适合于收购点所在的市、县,距离不宜过远。第二种方式是通过020模式,运用“社区+生鲜+020”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运用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将生鲜农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线下可以采用在市内各个小区门口布网点,小区店内只需要摆放少量的农产品样品,店内摆放更多的是带有二维码的画有农产品图片的卡片,消费者只需要在上下班时在网点内用手机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下单,增加消费者的线下体验;线上可以设立鲜活农产品网站,如“淘菜网”、“水果园”等网站,同时可以开发包装套菜、篮装水果、盆栽观赏菜等农产品,给高、中、低消费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在电脑、手机app或利用公众微信号上进行挑选购买,生鲜农产品就可以由派送员直接在消费者规定的时间内送达。这样的方式要求后台有十分专业的冷链物流作支撑,这也为贵州省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提供很好的思路。第三种方式加入了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在收购点进行简单的预冷后,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化的保管运输,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把贵州省的农产品运输到本省的各个市、县,还可以向其他省份运送。

4.4大力培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

贵州省的专业物流人才缺乏,冷链物流的人才更是匮乏,所以要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其冷链物流的发展。首先要鼓励贵州省的各个高校开设有关冷链物流的相关专业,加强理论知识,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与贵州省的物流企业,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结合,鼓励学生去参观、实习,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贵州省的冷链物流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定期培训,可以要求一些冷链方面的物流专家来企业里指导,或者把员工送去发达城市甚至国外去学习先进的冷链技术、知识,培养综合性的冷链人才。

5结语

生物链特点篇3

1.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学者虽然对冷链没有明确的统一定义,但其基本内涵大致相同,就是为了确保不易保存的食品不发生品质变化,降低产品损耗,使产品在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中,全部处于特定的低温下,并形成特定的供应链体系。而冷链物流属于物流的一种形式,其以冷冻技术为支撑,通过制冷技术、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依靠互联网平台,对食品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点对点的全程跟踪管理。所谓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果蔬、肉类等物品在从生产到最终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冷链物流来说,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在整个环节都要确保特定的温度范围,来达到易腐食品质量要求的目标,比普通的物流体系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是具有自身特殊性的物流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不仅具有普通物流所具有的特点,如达到消费者要求、增值特性、交叉特性等,还拥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1.1.1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特殊的服务对象

与普通物流相比,农产品冷链物流所服务的对象多是易腐食品,对存储及运输的温度要求也更加严格,在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以及消费的各个环节,温度对于物品的质量与安全影响最为关键,温度需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更好地保证物品的质量与品质。

1.1.2资金投入高

冷链物流在其运输阶段需要配备冷藏动车或集装箱,在存储过程中需要配备冷藏冷冻仓库,在其经营销售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冷柜等设备,这样才能确保物品的品质与安全。在物品运输的过程中,还需设置特定的通信体系,以更好地跟踪监管整个运输过程。这些直接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投入。

1.1.3时效性强

一般情况下,易腐物品的生命周期较短,物品运输过程中,受时间窗约束,一旦超越时间窗,物品就极易发生较大的品质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产品销售,对企业的服务形象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大大提高运营风险。

1.1.4复杂性

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不同区域及不同时间段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也有差异,因此,要采用不同能耗的设备控制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而公司必须将这些复杂因素都包含于成本控制中。同时,在每个地域,产品的冷链物流所面对的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差别,增加了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1.2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成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包含了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以及冷藏配送和经营销售等四个部分。

1.2.1冷冻加工

农产品到达收获季节后,在产地集中收集,要及时将生鲜农产品进行预冷和加工,其对冷链物流整体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冷冻加工大部分是针对肉类、鱼类、蔬菜、水果等进行的,以使产品达到存储运输的最佳状态。

1.2.2冷冻储藏

农产品虽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其还具有商品的同性,即有一定的供需矛盾性。要想更好地调剂产品的供需关系,就要有特定数量的储备。而生鲜物品易腐性强,要想更好地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就要进行冷冻储藏。

1.2.3冷藏运输

和普通的物流体系不一样,冷链物流在整个运输以及产品的配送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温度,以确保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同时尽可能降低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损耗。

1.2.4冷冻销售

产品的最终目的是销售,销售也是冷链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确保产品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因此,不同的销售场所要根据自身的销售特点配备相应的冷柜或冷库等设施。

2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产品大省,一直以来都有“粮仓”的称号,其粮食产量居于我国首位,水果、蔬菜的产量也高居全国第二位,肉类产品的生产量在我国排第三位,奶类产品的生产量在我国排第四位。河南省除粮食产量高外,其养殖业也较为发达,资源丰富,且品种甚多,拥有多达400家畜牧企业,农副产品产量巨大。近年来,河南省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产量持续增加,因此,其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另外,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居我国首位,自身的消费市场非常巨大,按照统计数据来看,河南省平均1年消耗掉的易腐食品达8000万吨左右,而采用冷链物流系统的易腐品却不到700万吨,有近4000万吨的易腐品有冷链物流体系的服务需求。由此可见,现阶段河南省的冷链物流服务还存在非常大的不足,要想达到农产品产业对冷链物流的需求目标,使农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需进一步强化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加强以冷藏储存和低温运输为主要内容的冷链物流建设。

2.2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分析

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非常一致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标准,对冷链物流的研究与应用大多集中在农产品储存、运输、营销环节中的冷储存能力方面。河南省在自身冷链物流的研究与发展方面,也将重点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及冷储存能力的建设等方面。现阶段,河南省的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2.2.1冷链物流发展速度较慢,农产品损耗率较高

河南省的农产品产量及消费量都非常大,但采取冷链物流的农产品消费占比仅1%左右,冷藏运输的比例不到20%,这明显不能满足生鲜易腐产品的发展需求。由于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较为缓慢,其易腐产品的损耗也较严重,据统计,肉类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达12%,水产品的损耗率为15%,水果、蔬菜类产品的损耗率高达25%左右,使得易腐产品的经营效益明显降低,经营风险显著增加。由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较低,除进出口或买方要求必须使用冷链物流外,农产品生产商一般选择就近低利润销售,很少考虑使用冷链物流降低损耗提升产品经济价值,究其原因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差,单纯地认为使用冷链物流会增加成本,另外,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原因之一。

2.2.2河南省的冷链物流整体发展不均衡

河南省具有独特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造就了不少大型知名农产品企业,例如双汇食品、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这些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均有自身的冷链物流体系,通过这种独特优势,河南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几乎占据我国冷冻产品消费50%以上的市场比例。这些企业具有完整的、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绝大多数仅为企业自身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很难涉足这些企业的物流业务。同时,河南省专门从事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为数不少,不过企业的整体规模不大,同时缺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使得河南省的冷链物流行业问题不断,严重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

3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3.1冷链物流人才专业化

任何行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对于冷链物流来说亦是如此。河南省应按照现阶段冷链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教育机构参与的联动体系,建立一个长期的人才培育平台,进行多层次、综合型的人才培养。通过多方联动与配合,应适当形成具有短期、快速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的课程,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冷链物流市场迫切需要的一线管理与操作人才。另外,还要根据市场发展的方向以及未来企业的需求积极推进高校对冷链物流专业的设置,为今后冷链物流行业的长期发展培养高素养人才。

3.2冷链物流资源集约化

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需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河南省具有庞大的农产品资源,同时也有着非常多的冷链物流企业,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其冷藏、冷冻的相关技术与设备较为先进。但是,河南省众多的冷链物流企业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恶化,企业之间的协同性非常差,导致整个行业的协作性相对较低,冷链物流的不同环节极不协调。所以,必须有效整合冷链物流行业的资源,形成多方协作。一些大型企业的自有物流体系,在服务好本企业的基础上,可利用闲置的冷链物流资源,形成具备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功能。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分散的冷链物流企业,政府应引导其进行资源重组,使冷链物流的每个环节都能以不同的形式实现战略合作,实现风险共同承担、利益最大化。

3.3冷链物流政策人性化

生物链特点篇4

生物制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Charles和Brennan[1]研究表明,改善生物制药供应链运行模式可以大规模降低其成本,并指出全球的生物制药产业处于一个分散、复杂的经营环境之中,大大影响了生物制药产业的经营绩效,使得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体系变得非常重要。Grabowski[2]和Lerwent[3]主要围绕医药流通领域对生物制药流通渠道的开发管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大型分销中心、二级配送节点的设计、选址,生物制药物流规划和运行等。pamela和pietro[4]集中研究了协同计划、预测、补货(CpFR)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方法在药品、汽车、机械三个行业的应用。Gatica等[5]对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生产计划和排程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区域内品种需求分布状态来确定药品生产企业的物理位置布局。Shah等[6]利用各种数学建模方法对实际运行的生物制药供应链进行动态模拟。Denis[7]的研究表明:通过内部整合能降低15%的生物制药供应链成本,并且实现基本业绩4%的提升。Selcuk等[8]研究表明:构建一个完善的、各个节点企业共享的医药供应链信息平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很重要的。杨舒杰[9]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医药行业的可行性,对我国医药行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只是对生物制药供应链作了初步的探讨,还没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国外关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改善能多大程度降低成本及其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问题。但目前国内外完整分析和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物流平台的文献几乎尚无。本文将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

2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现状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是为了满足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药品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配送中心选址、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药品回收处理等一系列需求为目的的内在系统。为了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必须在分析我国生物制药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消费者对生物医药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作为医药市场重要部分的生物制药物流市场也相当巨大。然而我国生物制药物流现状却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生物制药物流作为专业化和特殊化的供应链环节,其对生物制药企业的软硬件要求极高。而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造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从而推高物流成本,降低整个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绩效。其次,我国生物制药现代物流起步较晚,主要是仓储、配送等传统职能。近年来,各地自筹资金兴建的物流中心也在快速增加,如成都有五大医药物流中心,重庆有三大医药物流中心。但是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却相当滞后,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据研究显示,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而在美国该项指标仅为2.6%。第三,为了保证药品安全,国家对药品流通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规定。生物制药公司的物流运作必须符合GSp的规定。然而,我国部分生物制药企业物流条件达不到GSp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存在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生物制药企业不注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采用专业化的第三方生物制药物流模式,这将大大增加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流通成本。(2)药品在流通环节出现药品安全责任问题,消费者将会对其施加安全压力(表现为抵制购买),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绩效。因此,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提高生物制药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生物制药物流成本,确保药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性能,是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运营模式生物制药物流和其他行业的物流相比,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生物制药物流品类划分、药品运输管理、药品配送、药品仓储及药品包装等方面具有较大特殊性[10]。针对生物制药物流的特殊性,要降低物流成本和确保药品安全性能,可主要从药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采用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模式和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药品安全责任防控协调体系入手,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

3.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由于生物制药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药品物流的高效、准确安全地运作离不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基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信息系统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药品生产商拥有自己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通过一个接口与internet连接,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同步作业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高效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提供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物流信息、生物制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生物制药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生物制药物流监管、生物制药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生物制药信息服务、生物制药管理服务、生物制药技术服务和药品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目的是改进生物制药组织间协调机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而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造成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为了使得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物流信息快速流通、彼此共享,达到保障药品物流安全和减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本文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备数据交换、信息、在线交易、货物跟踪、决策支持、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系统管理等功能。由图2可知,该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的加入,使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传递将会更快捷、信息共享更高效、物流管理过程将更“智能”。(2)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使得物流企业的货源信息、车源信息将最大化地保持真实性和有效性。(3)政府参与使得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信息更具备公信力,确保了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的信息具有权威性。(4)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集成生物制药物流企业管理系统,便于生物制药物流企业更好地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5)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更快的共享速度、科学的资源整合将使生物制药物流企业更具备效率。(6)“云计算”技术融入到该生物制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中,具有虚拟化、超大规模、可靠等特征。

3.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体系,其模式是为生物制药流通领域中供需双方提供物流外包服务。这种物流外包模式有利于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降低成本、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从而增强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大量的中小生物制药企业自身不具备承担药品物流的能力。同时在生物制药产品安全责任方面,众多的生物制药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既不能满足国家新出台的法规,又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造成既不能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又难以提升企业绩效的困局。尽管生物制药物流市场被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如邦达物流、中邮物流等)看好,但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更缺乏大型的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完整的生物制药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使用”是一个整体。但目前我国生物制药物流并没有实现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此外,各生物制药企业之间几乎没有物流合作,从而达不到整合资源、增效降本的目的。因此,要建立高效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有必要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物流外包模式采用双向(正、逆)物流和双向(供、需)信息流,且可供选择的是基于政府部门监管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可以有效地整合生物制药供应链的资源,以及实现信息共享,达到降低生物制药企业物流成本和确保药品安全性能的双重目标。应该指出,为确保生物制药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和药品物流的安全性,生物制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生产商)可以协调各节点企业选择同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减少运输坏损率、方便信息流通。

3.3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物流平台药品安全责任防控与协调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药品安全责任进行防控与协调,对于生物制药行业保证生物制药产品安全、提升生物制药企业的绩效,加强对生物制药产品安全的监管、提升政府监管部门的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生物制药供应链高效运营决策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生物链特点篇5

关键词:宁夏冷链物流;冷冻保鲜技术;生鲜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6-0009-04

一、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的含义

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销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冷链物流适用的食品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肉、禽、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及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医药用品、生物制

品等。

(二)冷链物流的特点

冷链物流相对于其它产品的物流有以下几个特点: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监控困难。冷库建设和冷藏车的购置需要的投资比较大,是一般库房和干货车辆的3至5倍。冷链物流的运作成本高,是因为电费和油费是维持冷链的必要投入。冷链所包含的制冷技术、保温技术、产品质量变化机理和温度控制及监测等技术是支撑冷链的技术基础。而监控困难也是一个特点,冷链管理不是单点的管理,也不能依靠某一点来进行控制,而必须从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进行控制。所以冷链的运作即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操作人员的素质也是保证冷链的重要因素。

(三)冷链物流的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都要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无造假、伪劣和质量的可靠。但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对于这些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就等同于伪劣产品,不仅会影响营养和味道的变化,而且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但这背后的供应链物流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根据相关的规则,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二、宁夏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一)宁夏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1.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初具规模。近几年,我区首府银川市重点实施了北环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宁夏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宁夏新世纪现代冷链物流中心等几个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及恒源万福冷冻食品、四季青果蔬物流、领鲜果业、锦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并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建设蔬菜、肉品冷藏冷冻设备库及配套设施,完善农产品物流、交易及冷链等服务功能。目前,银川市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冷链设施12处近10万平方米,其中200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肉品冷链设施6处约7.2万平方米。

其中如辐射全区、连接区外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宁夏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正式营业投入使用,宁夏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位于永宁县望远工业园,处于银川市场物流带。此项目由自治区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宁夏四季鲜农产品公司实施总建筑面积47.9万平方米,总投资9.4亿元,于2010年4月开工,是一个集农产品批发、加工包装、冷链储运、物流配送、商铺租赁、信息采发、检验检测、农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建成后可提供5000多个就业创业岗位。该市场基本涵盖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全部要素,市场分11个功能区,包括水果交易区、蔬菜交易区、地产菜交易区、干果炒货交易区、商务服务区、农产品展示区等。主要建设内容有大型封闭式交易大厅、拍卖大厅、电子结算中心、质量及农残检测系统,特别是运用市场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及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及时的农产品信息,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而且,市场吸引了区内外一批农产品经营商户、企业入驻,截至目前,来市场经商和入驻意向的区内外商户超过

600户。

2.中央政府资金支持,共同推动宁夏冷链物流发展。根据宁夏永宁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报道,永宁4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获得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永宁县宁夏北方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北方国际建材城物流配送项目、宁夏四季鲜置业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小任果业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配送项目、建成农林公司三沙源果蔬冷链物流项目等4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经审查符合国家于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投资管理办法》要求,共计获得75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资金支持。

从自治区发改委经贸财金处获悉;国家发改委下达物流业调整和振兴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1000万元支持宁夏四季青果蔬物流公司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夏华公司清真牛羊肉冷链物流项目等6个冷链物流项目发展。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宁夏果蔬、牛羊肉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带动当地农业提质增效。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900万元支持宁夏新世纪冷链物流中心、长湖清真产业园冷链项目等四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宁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

3.冷链物流适用的农产品发展现状。宁夏及周边省份均是全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畜牧农产品提供方,宁夏羊肉在农业部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之一。牛奶、枸杞、马铃薯、玉米、稻麦等优质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淡水鱼养殖发展潜力较大。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国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降低腐损率的途径除了生产环节控制外,重要的是从储存、流通、销售环节,利用冷链物流技术全程恒温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降低腐损率和因传统储运销带来的二次污染。

(二)宁夏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宁夏冷链物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先进地区如上海、河南、深圳等城市相比,宁夏冷链物流整体规模较小,发展的差别较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落后、基础设施陈旧,物流人员匮乏,导致损耗巨大。虽然近几年宁夏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初具规模,但冷链行业的有一部分制冷技术还只相当于国外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政府在加强有关冷链规则方面的执行力度不够。虽然有相关的法规,但政府更多地关注除冷链物流以外的地方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而没有更多地查冷链的质量,故目前那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物流。有些品牌他们自己沿用国际的认证体系,对全程的冷链物流进行管理。

第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宁夏目前能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少之甚少。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不能到位,缺乏一批有影响力、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目前绝大多数的冷藏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和普通的第三方物流相比较,冷藏物流除了要考虑服务价格和对分销渠道控制因素以外,生产商更多是要考虑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而冷链产品要求运输配送中必须按特定的温度、湿度要求进行保鲜、保质。但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避免不专业的运输配送而造成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而选择自营的方式进行冷链运输、仓储,以降低物流外包的风险。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于自己进行冷链物流作业,忽视或不愿意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即使有许多企业将运输和仓储业务外包给运输仓储企业,但也只是企业间简单的、不稳定的业务联系,而绝非供应链管理意义上的合作。因此导致我区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冷链物流的健康高效

发展。

第四,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我区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很低,首先是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数量少,且所采用的信息系统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提供类似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目前,对我区冷链物流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上,要求最高的是对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实时监控,体现对我区冷链物流服务透明性的要求,这也符合冷链物流产品易腐性、时效性的特点。其次,我区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信息平台供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最后,先进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运用还不广泛。

第五,物流人才匮乏。冷链物流人才是困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冷链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宁夏冷链物流企业基本都是传统的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还是空白,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和工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冷链物流企业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增值化的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宁夏冷链物流企业已运营的企业在社会上招聘了部分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从事冷链物流的工作经验,企业仍缺乏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

三、宁夏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机构和协会共同合作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

宁夏在发展自己的农产品市场时,应汲取全国先进省份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从一开始就建立高标准的运行体系,把市场定位在“无污染、清真食品的提供商”,走差异化品牌道路。发展宁夏冷链物流,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机构如协会等的优势,向着一个目标,共同把冷链和农产品市场做好。同时由政府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农产品,参与培育、开拓区外乃至国际高端市场,做好项目的拥护者。并且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和高校共建经济技术组织完成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冷链,关键技术等,做好市场的主体,把好项目技术与市场的关口。同时中介机构负责协调好各项关系,做好项目的管理者。

(二)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宁夏全区冷库硬件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冷库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如银川市金银达肉类联合加工储运有限公司的库房已经服务了二十几年;有的是近一两年的建筑和冷冻设备,如恒源万福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万吨冷库,彼此不在同一起点上,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水平、运营成本费用、服务价格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鉴于此现状按照不同的条件,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行不同服务,满足各阶层不同的需求。

(三)规划冷库冷藏室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冷链物流的成本

在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规划设置冷库,在大型超市、批发零售业处设置冷藏室,产、销地之间使用冷藏车。冷链物流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孤点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产品从收获、加工到仓储、运输,再到销售、使用,全过程都有温度控制和冷鲜保证。通过缩短商品检验时间,确保停车装卸位及配送工具等来缩短运输配送时间。因此,规范冷链物流工具的标准化,如装载工具、包装尺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必须从宁夏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出发,立足宁夏农产品供需现状和流通过程现状,逐步推进冷链物流的建设。

农产品市场应该使用整体成本的概念,农产品企业比较注重单价成本,而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使用合格和优质的物流服务商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等,因为在冷链物流中的物流成本的消耗是可观的,这也是中国物流中目前较为严重的现象。

(四)加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从一些企业反应的情况来看,回程空驶是影响冷链物流成本最大的因素。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双方间存在信息错位的现象。因此,依托我区大型的卖场、超市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良好资源,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信息查询、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服务为冷链物流供给方和冷链物流需求方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冷链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强冷链物流先进技术的推广

冷链物流“低温”的特性决定了用于常温物流的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改良。例如,一般用于零售业的跟踪功能计算机及设备在冷库环境下不能很好地发挥,它们的LC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会结冰、而条形码阅读器的光学端口会被霜、水气遮盖而不能正常操作,当低于某个温度时,移动计算机的电池会失效。在此类情况下,很多时候冷链环境中的工作人员需要转为人手输入数据,这将大幅度影响生产效率及增加出错的机会,也使得产品跟踪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应加大宁夏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展望未来,冷链物流产业作为我区的朝阳产业,想要健康长远地发展,需要冷冻冷藏企业发力,不仅在冷库性能、冷藏技术等方面有所提高,还要发展产业联盟,扩大规模,形成整体的产业链条,在冷链物流产业中具备独立掌控全局的能力。我区产业布局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前景。通过加快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实现“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联动发展,对促进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0)[m].中国物资出

版社,2011.

[2]叶键恒.冷链物流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赵英霞.供应链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4]银川新闻网.中央投1000万元支持宁夏冷链物流发展.

生物链特点篇6

关键词:茶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冷链产品的新鲜感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了“农产品冷藏物流发展规划”,贸易发展委员会与改革委和供销合作部联合颁发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国家正在积极创建一个高效、成本低、损失小、安全性和灵活性高的现代冷链物流系统。当前,冷链物流的技术不断完善,处理业务的流程也在不断调整。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茶企在冷链物流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茶叶的高损耗,据统计,茶产品的冷链价格高是因为货物的损失没有库存来补充,导致价格提升。总的来说,我国茶企的冷链物流水平还不高,没有专业的管理体系以及系统化的冷链物流链。中国茶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只是处在一个刚开始的过程,还有许多要完善的问题。

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冷链物流主要是指冷冻冷藏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销售的过程中一直存放在低温冷藏的环境中,使得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得到完整保护的体系。这是一个以低温环境维护为主要核心的供应链体系[1]。其是跟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发展的体系,这是一个基于制冷技术和制冷技术的低温物流过程。可以使用冷链物流的产品大致有这三种:第一种是农产品,主要有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第二种是需要加工的食品,主要有冷冻食品、肉类、熟食、以及茶叶等;第三种主要为一些特殊商品,主要有一些疫苗以及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等。

冷链物流是现代物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对冷藏技术的重视以及对时间的要求严格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冷链物流和其他物流的不同之处。另外,冷链物流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建设的资金多,对技术要求复杂;冷链各个环节的协调性较高;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与冷链物流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冷链物流的市场占有成分小以及比较分散。

2.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2.1冷链物流的基础设备不全

目前,很多茶企在冷库建设方面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导致冷库数量少并且冷藏技术也较为落后、可供使用的功能也很少、使得冷链的结构失衡。目前茶企在使用的冷库中,大多数都是很久前建设的,里面很多设备已经陈旧、冷藏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茶企自身没有很好的认识,也没有准备建设更好更现代的冷库的打算。在产品的运输方面,很多茶企都没有冷藏运输车辆,他们对茶叶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车辆进行,这导致茶叶从采摘工序到最后的加工工作的进行时[2],中间很长的一段运输时间中,茶叶的新鲜度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导致茶叶中的水分流失严重,使得之后制造出的茶叶失去了一部分的口感,不能完全将茶叶的品质体现出来。

2.2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没有跟上

冷链物流具有专业化要求高以及投资高等特点,这导致冷链行业的发展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企业在处理冷链的各个环节上,大多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仅仅因为这样是难以满足冷链物流发展的要求的,所以第三方物流连锁公司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突出。总的来说,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中国当前对冷链需要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冷链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不大、企业不集中、服务质量不平等、缺乏合理的管理等。

2.3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在“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使用专业的低温保存设备,将需要保持品质的新鲜食品及冷冻品的质量保持在很好的水平,让其能够以生产时最好的质量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商品的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销售过程中,都需要将其始终处于较低温度控制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减少损失和防止供应链系统中产生的污染。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企业间的合作,信息供应链中的资源分配机制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冷链系统的断层。在茶叶的冷链系统建设上,很多茶企缺少较为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工具,如储存仓库的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交换系统等。这些系统的缺乏,使得茶叶不能得到很好的冷藏,不能很好的保证其品质。因此,茶企应该在冷链管理环节中投入更多的资源。

3.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对于目前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笔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希望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3.1增加对冷链物流的管理

国外成功的冷链物流相关经验证明,在冷链物流发展的初期,国家资金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那么他就不能很好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也是这样。政府应该更加关注茶产品的冷链物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消费趋势以及消费模式,茶产品的发展和商业模式以及创新因素等,政府需要制定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规划,使冷链物流得分布得到优化。探索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指导发展兼容的冷链机组和设备;提供支持政策,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的快速发展;重视茶企的冷链物流管理的建设,大力支持茶企发展冷链物流部门。

3.2创建并推广茶产品的追溯体系

为了能更好的处理茶产品的质量问题,茶企应该重视茶叶生产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通过追溯的方法来对制作的工序进行不断地的完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解决方案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少[3]。对于茶产品来讲,产品追溯系统对茶企来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方法。通过产品追溯手段,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冷链物流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冷链物流的断链问题,使得茶产品的质量更高、价格更实惠等。当前,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已经整合了GpS信息调度系统。该系统与供应商的产品追溯系统相联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提高农茶产品追溯体系的效率方面,应该鼓励茶企建设更加面向大众的服务系统。

3.3加快对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

为了使得冷链物流的技术得以创新,首先应该对相关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进行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冷链技术的研发,用我们自主知识产权来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其次是增加资源的投入,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冷链物流的建设;然后是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如减税免税等措施,鼓励茶企对冷链技术进行创新,同时提供资金支持,防止茶企因资金不足导致冷链系统断链问题的产生;最后是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各大高校加快加紧对冷链物流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为茶企增加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让冷链系统的管理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3.4加强冷链物流的知识普及

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茶企应该加强对员工冷链物流知识的普及,在企业内部,组织相关的员工进行冷链物流知识的学习,对冷链物流部门的员工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的知识能力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能够很好的处理冷链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茶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好。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茶企目前的冷链物流的发展中依旧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然而茶企要想有个更好的发展前途,就必须得顺应时展的步伐,顺应物流时代的发展,让自己的茶产品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区,占领更多的市场,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为了能促进茶企自身的长远发展,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上就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将冷链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完善全,让自身企业的冷链物流部门处于社会的最高处,才能够让企业的产品能够保证以最好的质量销售到更远的市场,是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是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陈启新.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16.

生物链特点篇7

关键词: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贵州;冷链物流;标准化

1“互联网+”对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对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较大的推动和协同作用,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深入及快速的发展。

2我国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态势

我国农产品冷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运营较为粗放,在冷链技术、信息、装备及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设备,不论是“最先一公里”还是“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水平难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5%,15%,23%,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也在95%以上。

3贵州特色农产品发展电商的条件

3.1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分布

贵州特色农产品受岩石出露面积广泛的影响,直接受岩石和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控制。土壤虽然是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场所,但土壤中的矿物营养成分,无不打上岩石矿物营养成分的烙印。相同品种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种植,其品质有很大的差别。

3.2贵州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调查显示,贵州省城镇人口超过千万。目前,每年消费的生鲜易腐农产品近700万吨,冷链物流率仅3%左右,造成大量损耗,甚至出现食品腐烂变质,构成农产品安全等问题。全省每年销往省外的生鲜易腐农产品150多万吨,大部分为常温运输,市场竞争力差。有数据显示,贵州省果品种植面积780万亩,年产量为200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200万亩,年产量2000万吨,产值为230.6亿元。但是由于贵州省果蔬采收和流通设施落后,果蔬腐损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3贵州特色农产品电商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商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成常态化。以往局限于农村的小生产借力互联网接入全球大市场,而贵州省是一个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的省份,但受到地理条件、物流落后等多种因素制约,特色农产品没能走出贵州,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农产品市场潜力,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电子商务同时也给农产品市场带来新的冲击,让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形成良性循环。

4贵州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4.1贵州特色农产品冷链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推进,政府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贵州省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政府可以结合旅游景点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以旅游促发展,带动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当地走出贵州。

首先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贵州省将发挥本省特色优势,大力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重点扶持一批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以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其次围绕核心农产品以拓展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发周围相关产品,推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产品,并建立标准化产品质量体系。最后是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要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冷链物流中心,科学设计。

4.2贵州特色农产品冷链标准化发展策略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物流技术的更新换代。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冷链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和培养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队伍;结合地区特点,建立高水平的贵州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农产品物流的枢纽,承担着加工、配货、储藏、运输等职能,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网络。

4.3贵州农产品电商冷链业务流程的优化策略

4.3.1农产品电商冷链业务流程再造

根据生鲜电商及冷链物流运作方式,优化和调整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4.3.2农产品电商冷链业务流程的优化策略

(1)物流信息标准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果,完善贵州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平台热线、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在进货、配送环节的广泛应用,能提高工作服务效率。

(2)物流人才与技术标准化。冷链物流的加工、贮藏、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要维持我国西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竞争需要,必须重视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的培训及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

(3)冷链管理标准化。冷链管理标准化应该从人员资质、设施设备、验证、收货和验收、储存和养护、出库、运输等方面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体系,消灭可能存在的冷链断链现象,建立起制度的标准流程,风险的标准流程,运送的标准流程和储存的标准流程,同时应该引入质量管理风险体系、体系内审、设备验证等来保证产品的恒温,进而实现温控。

生物链特点篇8

[关键词]关键种;食物链/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工业园

[作者简介]杨华萍,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工程师;张亚妮,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助理工程师,河南 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5-02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综合地域复合体,是依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领域一定区域层次的具体体现,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3R”原则,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出发,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利用,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上下衔接、协同共生的关系,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生态学理论

(一)关键种理论

关键种(Keyspecies)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优先保护的目标,它确定了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指一些珍稀、庞大、特有、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对其他种的分布和多度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多种生态过程的持续或改变。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如果它消失或减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二是与同群落中其他物种相比是很重要的。但又是相对的。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

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也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生物之间的这种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条称为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各种有机体和食物链进行逐级转化和传递的。因此,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上的物种,都是一个营养级,自然系统依靠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生境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它们的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信息流、水分循环、营养循环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生态学理论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

(一)关键种理论对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指导作用

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为最终产品提供原材料的,大多是以某一种或几种特色资源综合加工体系为核心的园区,这类园区在我国起步较早,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制糖工业是基础产业,一般包括糖料生产、制糖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三大部分,制糖副产品可以应用于造纸、发酵、化工、建材等多种产品生产的原料。于是制糖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如造纸企业、酒精企业、复合肥厂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糖生态工业系统。其中糖厂在企业群落中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是“关键种企业”。这种关键种企业在行业性生态工业园中居于中心地位,“废物多”,能量多。横向链长,纵向连着其他“次要种群”,是园区内的链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应用为工业链和工业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应用于工业系统中,就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在制糖、造纸、酿酒、发电等行业间建立起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最终实现各行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技术流和知识流。

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蔗田为始端,形成了“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制糖厂-热电厂”等多条生态工业链条,各链条均以环境综合治理系统为终端。

蔗田系统主要为制糖企业提供基本原材料,是制糖生态工业系统的“生产者”;制糖企业以甘蔗为原料,是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其他企业是以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原料,可称为“次级消费者”;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对产业链中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分解、循环利用,在整个生态工业系统中起到的是“分解者”的角色。

各条生态产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技术知识的共享、循环利用,纵横交错,相互耦合,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工业链网结构。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中的指导作用

生态工业园的多样性是指生态工业园类型的多样性,园区内企业组成的多样性,产品类型、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中间产品、副产品类型、结构、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产业链形式的多样性、工业技术的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等。

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即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新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一般存在多个大型企业,形成多条主体链条,同时每家大企业又吸附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主体链网,这些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产业链关系,这样主产业链、副产业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网结构。通过设计多层次的产品,构建多样化、生态可持续的产品结构,建立多样性园区成员,企业的多渠道输入输出方案,园区生态功能分区的多样性建设,使工业园区维持较高的多样,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园区系统内资源利用的闭路循环,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平衡、稳定、协调发展。

三、结 论

生态学中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能起到综合性理论指导作用。无论在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这些理论可有助于构建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的稳定性,从而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生物链特点篇9

——基于五链合一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桂寿平 吕英俊 桂程飞

摘要:在基于国外供应链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对供应链的概念进行了延伸,提出了五链合一的供应链系统与结构新思路,探讨了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

关键词:供应链 五链合一 电子商务

abstract:Baseonforeignstudyofsupplychain,withthesituationofourcountry,thispaperextendtheconceptofsupplychain,putforwardanewconceptoffive-chain-integrationaboutsupplychain’ssystemandstructure.Discussthemodelofsupplychainmanagementanditssystem’sstructurecharacteristicsunderelectronicbusiness.

Keywords:supplychain,five-chain-integration,electronicbusiness

1 供应链概念的延伸

人们通常对供应链的理解为:供应链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链形结构与方式,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全过程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这主要基于一个行业的供应链理念,而中国目前的国情是行业之间产业延续、交叉明显,供应链的理念应延伸至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制造业之间、市场采购与分销之间,进而组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将其进行加工,直到产品最终送到顾客手中为止的这一过程,都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而其中的主要活动被视为链条上的节点。传统供应链的基本原理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供应链基本原理图

本文在传统供应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供应链的概念进行了延伸,提出供应链由产业结构链、制造加工链、物流服务链、采购分销链和系统增值链五部分组成,各链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图2、3所示。

2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服务

供应链管理针对供应链的五个子链:产业结构链、制造加工链、物流服务链、采购分销链、系统增值链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速度、效益和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联盟伙伴带来最大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被认为是供应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结算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强调供应链系统的管理思想。

图2 供应链系统

图3 供应链系统结构模型

合作与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如没有现代物流服务的无缝连接,运输的货物逾期未到,顾客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采购的物资常常在途受阻等,会导致供应链的合作打折扣。因此,无缝连接的现代物流系统是保障供应链能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灵活多样的现代物流服务,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通过制造商和物流公司的及时信息交换,把用户关于运输、包装和装卸等方面的要求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高供应链管理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响应能力。

供应链管理思想为现代物流的实时、快速、准确服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时效操作平台。

供应链的五个子链中,物流服务链和系统增值链贯穿于产业结构链、制造加工链、采购分销链的始终,系统增值是目标,物流服务是手段。而实施物流服务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优化各条链的结构,实现链上各环节的增值,最终达到总成本最低和系统增值的目的,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1)物流服务优化产业结构链

一个产品的生产,从其原材料的供应,到产品的形成和销售,并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或零配件(或到消费者手中)。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牵涉到几个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包含上中下游的产业供需结构链。如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各种原材料,而工业部门又为农业部门提供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等;就工业内部而言,电力部门向钢铁部门提供电力,钢铁部门又向机械部门提供钢材,而机械部门又向电力部门提供发电机械设备等,各部门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服务,环环相扣,带动整个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链的链系较长,组成产业结构链的各环节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产业的运转需要其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同时,其自身又为其他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即一方产出的产品将成为另一方的投入资料,各个部门既是消耗产品(即投入)的单位,又是生产产品(即产出)的单位,每个部门同时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它既产出产品,按社会需要分配,供其他部门和领域消费,又是消费其他产品的部门。这样就形成了相关产业相互间的依存和支持,反映了产业间内在联系的因果关系,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国际上一些大企业摒弃了过去统包设计、制造、销售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与供应和销售建立最佳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运作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供应链体系。

一条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结构链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信息、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因此,物流功能决定产业结构链的联动,影响产业结构链的演进和优化。物流服务不仅要协调企业内部物流,还要跨越企业,从整个产业结构链的角度出发,协调、整合每个链节点上的物流作业,理顺产业结构链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加工制造以及产品流向等一系列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使链系结构的组合达到最优化。

(2)物流服务提升制造加工链

制造加工链中涉及的物流活动主要是生产物流。

制造加工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主要有:

(1)企业内部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从生产企业内的供应仓库或者上游企业直接供应到生产线的物流活动,或者是不同车间之间、工位之间的物流活动;

(2)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从上一道工序(或车间)到下一道工序(车间)的物流活动;

(3)生产出的成品或最终产品,从生产线到产成品仓库或者直接到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

(4)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丢弃或再生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等。

物流推动生产发展的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之上所建立的科学管理,即著名的“福特制”。这种方法,使福特公司的t型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汽车的装配时间减少到原来时间的十分之一。福特制改变的并不是产品的结构、性能,也不是什么机械加工技术和方法,改变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生产领域中的物流方式。这种物流方式的变革开创了新的历史。

一条传送带的作用,把独立的操作变成了一个系统,减少甚至根除反复不断出现的搬运、装卸等环节,通过顺畅连贯的物流,把生产变成了顺畅连贯的系统。证实了物流系统对提升制造加工业的价值所在。

生物链特点篇10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1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

第一,结合客户需求。物流成本与其他成本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物流成本的高低,需要结合客户需求,所以物流成本无须负责企业经营的财务性结果,需要结合客户需求,计算好服务全过程。第二,分散性。在物流管理运作方面,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结合协同运作需求所产生的跨边界特点;其次,结合客户服务需求所产生的开放性特点,一定程度上导致物流活动所组成的物流总成本,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中得以体现,也在企业外部诸多合作伙伴中得到了体现。企业产品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与企业生产、营销管理以及不同客户的物流需求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系统性。物流成本的产生从原材料运输和仓储环节开始,物流活动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关乎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整个过程。所以必须对物流所有环节的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对物流总成本的效率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2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于物流管理来说,其出现主要得益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和企业间接口物流管理等形式,其管理模式的表现是比较职能化的。而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其表现形式主要以流程管理为主,需要集中化管理各个企业所构成的流程,属于价值链管理模式之一。一般来说,物流管理的侧重点与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不相同的,比如物流管理,从属于供应链管理,而物流管理的职能比供应链管理要低,所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弥补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供应链管理属于增值链,可以集中整合好供应商和使用者。物料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中流转产出最终产品,可以不断提高生产和运输过程的价值,保证较高的利润水平,在整体上增强供应链的整体收益。通过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整合,基于整个供应链视角,对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帮助[1],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与客户需求相一致,获得使用者较高的满意度。

3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不足之处

3.1缺少合理的成本控制手段

(1)缺少先进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与生产制造型企业相对比,物流企业有着较多的成本项目,成本核算对象也是比较复杂、烦琐的,而且物流企业的成本,其特点还包括较高的间接费用比例、较高的成本关联性。基于此,使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成本管控方法,与物流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比较落后,与传统成本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对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进行广泛应用。(2)缺少先进的物流网络设备。对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来说,通过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特点之一。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很难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业务管理水平,其运营效率始终停滞不前,难以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3.2缺少完善的供应链系统管理

要想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顺利进行,与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完善程度具有一定的联系,现阶段,一些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管理并不完善,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企业规章制度的构建至关重要,但是一些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很难促进供应链系统的运作,相关人员在制度执行方面,其依据严重缺失,进而很难保证物流管理的实施效果。

3.3成本控制范围比较小

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对物流企业内部活动过于重视,并没有对外部供应链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其内部决策支持系统是比较封闭化的。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企业之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旨在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结合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但一些物流企业过于注重控制企业内部物流运作流程成本,没有与外部客户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一定程度上导致物流企业的成本信息比较单一化,其精准性也难以保障。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局势,极大地凸显了传统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范围较为单一化这一问题。

4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成本管控的完善对策

4.1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1)采用供应链配送模式和延迟化策略。在物流总成本中,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是重要的构成内容,首先加强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可以将运输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服务水平提升上来。在共同配送过程中,所使用的车辆和路线是相同的,统一控制运输活动,可以不断提高运输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运输车辆较高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将各种物流资源的网络进行组织化,及时反馈用户需求,将网络的聚集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还可以加强增值业务,将市场范围拓展开来,进而对运输成本进行控制。物流延迟策略,需要对库存持有水平进行优化,将库存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广泛应用在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之中。物流延迟,要求要加强中心仓库的构建,将客户的产品和配件存储起来。在收到客户订单以后,中央服务中心接收到订单信息,会结合客户需求,分拣配送库存产品,并及时将产品送给客户,这对于整体库存投入的降低具有极大的作用,合理化控制库存成本,并提高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成本和服务质量保证高度的一致和平衡。(2)整合物流资源。物流企业在集成化供应链物流建设中,要想与物流一体化需求相符合,必须集中整合仓储、运输、配送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对部门利益进行协调,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实现社会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物流企业要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还要加强资本集中方式,确保良好的规模效应,将分散化的物流企业整合起来,集中化处理物流资源,将整体优势充分凸显出来,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更具专业性和现代性。此外,企业还要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进行共享,将物流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3)构建供应链之间的信息系统平台。信息管理系统,是物流企业提供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对整个供应链物流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使供应链上的相关合作伙伴集中在一起,比如客户、零售商以及生产商等,实现信息共享目标[2],确保物流企业可以对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及时反馈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而对库存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物流企业还要将盈利水平提升上来,还要发挥出技术创新的作用,加强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以及卫星导航技术等应用,对物流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

4.2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和核算机制的构建

(1)物流成本控制机制。在企业物流系统中,存在着较多影响因素,所以要想合理化控制运营成本,必须密切关注时展趋势,将供应链和物流成本管控结合在一起,树立整体思维,加强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等措施的运用,进而顺利构建物流成本控制体系,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此外,企业管理层还要集中整合好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体系等,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断提高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并彰显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2)物流成本核算机制。针对供应链节点企业,其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特点,而且其物流核算方式也需要进行统一和协调。目前,通过分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将会计核算资源,纳入物流成本管理之中,作为重要的数据参考,同时深度挖掘隐性成本,确保物流成本控制的完善性。[3]此外,还要充分掌握物流成本的内容,为未来物流成本项目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在确定物流范围以后,还要将物流成本管控水平提升上来,将物流核算机制作用发挥出来,促进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3严格监督和管理供应链系统

结合供应链系统管理的不完善,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消除好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物流管理人员要加强采集和监督系统的构建,在供应链系统各个环节中,加强物流信息的采集和监督,可以不断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其次,要将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升上来。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对企业物流管理效率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对仓储和运输时间进行控制,不断提高流转效率,给予企业物流运作一定的保障。最后,加强相关评估机制的构建。在评价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公正性、客观性原则,加强评估机制的构建,进而更好地评估企业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成本。

4.4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而且融资能力也比较薄弱化,要想避免变动性因素的出现,必须加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首先,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物流企业要将自身的协调主导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协调,创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借助信息共享机制、信任机制,以此来进行维系和强化,给予供应链运作一定的保障,合理化控制物流总成本,不断增强供应链总体效益。例如:以某a物流企业为例,在信任风险的防范过程中,积极倡导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创造良好的伙伴关系,保证企业之间良好的专用性,确保合作超额效益的增加,进而有效维持信任合作关系。

4.5加强第三方物流的应用

第三方物流具有较高的迅速性和便利性,所以要加强第三方物流方式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将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保证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为货物流动速度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避免投资风险的出现,进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