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3:20

县域经济总结篇1

一、“”期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综述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年,全市五个县生产总值累计达到523.9亿元,是“”末的2.2倍,年均增长1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61.9%提高到的67.6%。、、、、五县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77万元、1.63万元、1.76万元、1.71万元和1.49万元,是“”末的2.71倍、2.49倍、2.33倍、2.74倍和2.20倍。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9.36亿元,是“”末的1.96倍,年均增长14.4%。“”期间,各县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重由年的27.1:51.6:21.3调整为年的18.1:62.8:19.1。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各县加大对县城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吸引境外企业投资发展,林氏化学5万吨聚异戊二烯乳液、南方家私产业园、鸿宇工业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设、投产,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期间,五县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137.7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5.5%。

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并向农村延伸。年,、、、、五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3343元、12016元、11932元、10434元和10198元,年均增长16.0%、16.6%、16.4%、17.6%和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4元、5868元、5398元、3896元和3669元,年均增长16.9%、15.9%、15.9%、13.4%和12.7%。

二、年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年,县域生产总值完成5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速高于全市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1.27亿元,增长26.5%,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6亿元,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85亿元,增长28.3%,占全市总投资的7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3.65亿元,增长19.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3%。

2、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各县以“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投资,年内完成投资112.1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2.99亿元,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供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基本到位,为项目入驻创造了条件。五县产业集聚区年内新入住项目94个,企业总数达到26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6.58亿元,实现利税22.67亿元。县产业集聚区进入年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行列;县、县产业集聚区入选全省50个先进产业集聚区。

3、农村经济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年粮食总产251万吨,比年增加48.6万吨,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年,新增塑料大棚、日光温室4241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202万亩;畜牧业总产值达7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5%;速生丰产林发展到150万亩,林下经济稳定在15.3万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35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2家。投资1.1亿元的金堤河干流二期治理工程获准立项,中央下达投资9070万元。完成了渠村、南小堤、彭楼三大灌区配套工程。完成了梁庙沟干流及马颊河北里商闸至高庄闸段治理任务。完成了第三濮清南北延工程。荣获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市级杯十一连冠。新改建农村公路253.5公里。农村劳动力转移7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

4、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县城综合提升,交通、能源等县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66平方公里、县城居住人口15万;县完成了人民路东段升级、东环沟和北环沟整治、马颊河城区段治理一期工程等,新增县城绿地5万平方米,实施了LeD亮化工程。县编制了县城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县城新区城市设计、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32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完成了县城区天然气主管道铺设,开展了县城四环路集中综合治理。各县都加强了村镇规划编制,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心镇建设有序推进,承载能力、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市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加速发展的政策措施。

1、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建立了“月例会、季观摩、年评比”工作制度。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考评前3名的产业集聚区进行奖励,并将产业集聚区建设纳入县级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签订目标,落实责任。市直各部门也制定了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方案,全力支持集聚区建设。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引导扶持。一是对县域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用电执行直供电价,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明确“异地投资、税收分成”比例,引导产业集聚区以外的乡镇到产业集聚区内建设项目。三是落实产业集聚区项目审批直通车政策,下放项目备案、额度内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等经济管理权限。建立了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完善了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成立了市项目建设外部环境治理办公室,有效解决了项目前期审批及建设环境问题。

2、开展农村四项重点工作,扎实提升农村面貌。年我市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造林绿化、设施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等农业农村四项重点工作。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造林绿化稳步提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通过四项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25亿元,较去年增加63%;完成植树2124万株,较去年增加1000余万株;新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5.4万亩,新建93个设施农业园区全部建成投用;整治近30万户农村庭院卫生,将1942个村纳入综合整治范围。4月29日,召开去冬今春表彰工作会,、获一等奖(奖金30万元)、、获二等奖(奖金20万元),获三等奖(奖金10万元),还对农林水等市直部门进行了组织奖表彰。

3、以设施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研究制定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提出以现代农业理念指导农业生产,扩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生产面积,形成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产业带,花卉、食用菌生产核心区。以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名优品牌,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一批外联国内外大市场,内联生产基地与农户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培养一批思路清晰、信息灵通、懂得经营的专业经纪人队伍为抓手,带动和促进设施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市财政每年从支农、基建等资金中统筹一定数额的专项发展扶持资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对发展设施农业速度快、面积大、效果好的县、乡进行表彰与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的企业奖励,对获得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Gap)认定的和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进行奖励。把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底,我市表彰设施农业推进工作先进县,县获一等奖,县、县获二等奖,、县获三等奖。

4、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央企对接,为县域发展注入活力。自主开展了、、等驻地招商活动,举办了中华张姓受封纪念大会、中国大型企业台资企业投资洽谈会等自主招商活动。引进了沃意迪新能源科技锂电子隔膜、上海谷维电子LeD研发生产、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200万头生猪、新南方家居园、大用集团畜禽屠宰、上海汇通生物质发电、郑州金苑面业等超亿元的重大项目。赴京拜访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中央企业,争取央企的支持。取得了中石油对口帮扶、建设的承诺,促成了支持恒润石化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5、创新考评机制,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各县从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出发,创新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县出台了《关于对科级领导班子实行综合考评奖惩激励的意见》,实施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4项共性考核。同时,各县从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出发,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虽然,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各县也深入实施“以工兴市”主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持续改善民生,但县域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速度远低于周边县(区),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和县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年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6亿元,而同年县域财政支出57.90亿元,是一般预算收入的6.19倍。、、三县地处黄河滩区,境内设立的北金堤滞洪区,直接影响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县城和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争取重大项目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

四、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县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增强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支持各县谋划、建设、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恒润石化20万吨碳四芳构化、林氏化学40条医用手套生产线、新南方家私20万套家具制造等项目。二是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年”活动。继续完善集聚区内道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厂房、办公商务、仓储用房建设,为项目入驻提供条件。三是立足集聚区产业定位和发展优势,策划和组织集聚区专题招商,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年内完成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骨架的搭建。四是大力发展工业房地产、人才培训、现代物流等生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五是统筹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发展的对接,逐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格局。六是坚持“月分析、季观摩、年评比”工作制度,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面提升。

抓好濮耐、蔚林化工、宏业化工等县(区)骨干企业发展,推动县(区)企业与中央、省属企业和行业大型企业的合作。支持中粮面业、化工等中小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强化管理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实施企业上市助推行动计划,力争年内实现蔚林化工上市,做好宏业化工等企业的上市准备。

2、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化对县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县城、县城与中心城市的对接,逐步推进三城一体化。加快县老城区与中心城市在道路等市政设施方面的先期融合。推进县新城区向南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濮北新区的对接。统筹推进县、、县作为独立城市组团加快发展。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财产权益等问题,推进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布局、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各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招商引资,培育1至2个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县域骨干企业,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加大撤乡建镇工作力度,支持乡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3、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为县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年内建成濮范高速公路、市城区至县城和新区至山东省界快速通道。推进晋豫鲁铁路通道段建设。开工建设德商高速公路段、G106濮范高速公路至东明黄河桥段升级改造、S212清渠线县南关至庆祖段改造工程。配合省做好郑州经至济南客专前期工作。推进南林高速公路东延工程、至东明高速公路、——梁山高速公路和德商高速公路至县城快速通道前期工作。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县域“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政策性金融、保险对“三农”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优质、高效、有机、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福润10万头肉牛、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推进大用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建设。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金堤河干流二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灌区配套工程。推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南水北调受水区工程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5、支持各县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统筹谋划单拐、将军渡、颜村铺“红色旅游”和以县渠村分洪闸、毛楼生态旅游区、张庄黄河大闸、黄河大堤绿化带和黄河湿地为重点的“黄河休闲旅游观光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鼓励各县加快规划建设县(区)级商贸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材、家电等行业物流,支持各县构建县(区)物流分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支持市商业银行年内建成县分支机构,两年内实现五县全覆盖。支持各县(区)引进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组建村镇银行。

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以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农村四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继续加大对各县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各县科学定位、放手工作,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我们恳请省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1、加大对濮范台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支持力度。去年省委书记卢展工来濮调研时说:“是伸进山东的一条‘金刚腿’,要踢出个样子来。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中原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延伸、衔接、融合的前锋”。根据卢书记指示,我们拟定了《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意见》,恳请省委、省政府,加强指导、早日批复。濮范台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将会大大加快我市三个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2、支持黄河滩区安全建设。黄河滩区涉及我市县、、三县,21个乡(镇)、40多万人、耕地38万亩,总面积443平方公里。黄河滩区属于低滩区,既是行洪区、滞洪区,又是滩区人民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居住地。目前,黄河滩区的状况是: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国家不投资各类基础设施,群众收入很低,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紧急时刻群众撤退和重要物资的输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恳请在资金和政策上对黄河滩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倾斜。

县域经济总结篇2

[关键词]百强县发展经验辽宁县域经济启示

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每年评出百强县,以总结和推广百强县的发展经验,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会上评出了新的百强县。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3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通过详细解读连续6年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

1.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从历年的全国百强县的经济结构来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各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来进行定位,从有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其产业构成也各有特色。

在2006年的“百强县”中,浙江占据了25个席位。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浙江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中小企业集群,“一村(乡)一品”、“一乡(县)一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曾是对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描述。例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7位的诸暨市,以大唐袜业而著称。大唐袜业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4个乡镇、120多个村连片发展,现有上万家家庭企业、十几万人从事袜业生产,年产袜子60亿双,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山东莱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入选百强依赖的就是农业资源。莱西市通过培育壮大奶牛及奶制品、肉鸡及鸡肉制品、生猪及猪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等六大产业链,将全市80%的农户和7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莱西市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200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84。同样在山东百强县中排位第一的荣成市,虽然与全国大部分百强县一样具备沿海的地理位置,但其发展却与其它地方注重中小企业不同,在渔业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今天。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

有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实质上是民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也是县域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强县的发展经验也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江阴市有部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14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注重激发民间包括农民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江阴市鼓励和扶持市民和农民兴办实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辟出民营工业区,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市民和农民。

作为河南县域首富的巩义市,采取借民资之势突破资本“瓶颈”的发展战略。该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措施,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配置到扩大再生产中去。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巩议市还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为高效益、高增长、高科技、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经济开放

综观强县的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经济发达的强县如江阴、昆山、顺德等,都是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始终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市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部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

昆山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发展中要坚持把吸引外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百强县发展经验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在产业上,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以此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各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工业。

例如辽宁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庄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转变,连续几年强力推进项目发展,兴建了花园口等一批工业发展区,发展了华丰、大轮、大宇、名兴电束线、宝锋轧辊、嘉隆电机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2004年,新开工百万元以上工业及产业化项目243个,其中千万元以上86个,亿元以上9个,创历史最好水平。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三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5%。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优势产业,创立农业品牌,发展和做大善岛、海洋贝类育苗、富谷水产、天利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到2004年末,农业龙头企业已达7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完成4653元,比上年增长15%,为历史最高年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2004年,建成了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旅游业有较快发展,2004年,成功实施了冰峪旅游区经营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农业是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的重要分工,“三农”问题又是困扰县域利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县域工业化应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品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在所有制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为此应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构筑民营企业的人才工程;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在资源利用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县域经济的特色就在于,在特定区域里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这种特色产业能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来较高的知名度,走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辽宁省县域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山地型、平原型、沿海型、城郊型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距,有先进富裕的,也有贫穷落后的,发展极不平衡。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绝不能追求“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应立足县情,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筑特色经济。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辽北粮食和牧业、辽南水产和水果、辽东林产品和旅游业、辽西农业和牧草业四大经济区域,区域特色明显。如东部山区的药材、土特产,沿海地区的海产品,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产业,以及山水和海岛旅游业等。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发展配套经济

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向外扩散,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县域经济要甘当配角,各县都来搞主导产品这不现实,要主动配合周边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进行产业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辽宁省有以沈阳、鞍山、抚顺为中心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可以利用这些大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推动县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向外扩散的趋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省略/chinese/mateRiaL/41723.htm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百强县传授“发家”经》经济晚报2005.6

[3]《从百强县看经济强县的四条发展路径》省略2005-12-13

[4]中国县域经济网

[5]刘福刚:《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5.12

县域经济总结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县域经济;模式创新

1研究背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些提法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召开全区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表明自治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基所在。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合作等国内外多区域合作叠加互动,以加快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核心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确立,使我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广西县域经济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期,呈现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大好局面。深入研究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成绩、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发,着重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认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应表现为做大做强第二产业,这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2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近几年,我区县域经济从整体上看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木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广西无一县(市、区)入围,说明我区县(市、区)综合竞争优势太弱。2007年我区县域平均gdp为44.67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7.1%。2007年,我区县域年末人口、土地面积占全区的比重都在90%以上,县域gdp占比仅为66.06%。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增长方式式粗放。

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5.64%,各地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多局限在农业种植和养殖层面,经济结构以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工业总量为主,实施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能力还未形成。目前县域工业主体仍然以小型企业居多,企业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存在经济结构相似,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县域的工业园区建设比较滞后,增长方式也比较粗放,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7年经济总量前10位的县(市、区)生产总值总和为996.33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5.3%,是总量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95倍;财政收入前10位的县(市、区)合计为70.64亿元,占县域财政收入的26.8%,是收入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37倍。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最大的玉州区生产总值为138.97亿元,比排位后12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县域财政收入最大的平果县财政收入达到16.23亿元,比排位后17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

(4)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县域非农业特别是二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次产业占比重偏大。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目前正面临国家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压力;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一二次产业之间互动乏力;一些县市主导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

3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自身的演进规律。就一般状况而言,区域经济经过一个高质量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其第一产业发展则容易有较大的后劲,第三产业发展则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进而是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

广西县域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而且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低。2005年广西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33.8:36.1:30.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6%;而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2.4:37.1:40.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1%。这表明广西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明显滞后,低于全区总体平均水平,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产业过重(占到1/3强)、第二产业脆弱(工业不强)、第三产业滞后(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工业)。

广西县域经济2000、2004、2005年度产业结构变迁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统计年鉴2005》及《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而来。……

注:(1)各年产值的绝对值均为当年价。(2)为保持各年度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本表所称“县域”的行政地域涵盖广西所有县、市、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地域,以及崇左市的江州区、来宾市的兴宾区2个市辖区,2005年数据不包含南宁市邕宁区。

总体上,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已由原来的“一、二、三”传统格局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起步阶段格局,第二产业只比第一产业略强,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低于第一产业。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工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加工产品也因技术起点不高,更新换代慢,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广西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是一些传统型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现代供销渠道、社会保障、融资市场、房地产、科技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从具体的县域来看,广西近一半的县域,尤其是山区县,产业结构仍然保持传统的“一、二、三”格局或“一、三、二”格局,详见表2。

在88个县域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有42个,差不多占总数的一半;第一产业占地区总值在40%以上的有24个县域,超过全部县域的四分之一;只有8个县域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20%,仅占总数的9.1%。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有30个,占总数的34.1%;有39个县域第二产业比重低于30%,占44.3%。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最高的县域整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除几个省辖市市区(钦州市钦南区、崇左市江州区、贵港市港北区、玉林市玉州区)及工业基础较好的桂平市和陆川县外,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都不到20亿元,乐山、凤山、东兰等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甚至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第一位并非由于产业结构梯次优化升级的结构,更多是由于历史、区位及地理资源条件影响下的形成的定态。这些县域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第三产业则以刚起步阶段的吃住行等初级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孤立发展,没有形成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注: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其中包含12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市辖区(含福棉管理区)。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过程。只有当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比重后,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基础,促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于经济落后的广西来讲,显得极为重要。各个县域按照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力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农业依然薄弱,工业不强,部分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也由于没有工业的支撑,显得力单势薄。

与此同时,区域分布不均衡是我国建国以来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工业分布严重地偏聚于大中城市,县域内工业规模都比较少而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工业化的重心放在中小城市,广西县域工业化进程却相对滞后。壮大县域工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广西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决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4结论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紧扣“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个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着力抓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抓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点,抓准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抓准近期效益与民远效益的结合点,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关键也是出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定位于广大农村,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农并进,第二产业配套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和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总结篇4

关键词:生态经济;辐射带动;区域协同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体,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就长株潭地区而言,县域生态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和壮大县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腾飞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一、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经湖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

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该区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区内共有七县一区、四个县级市。长株潭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表1长株潭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株潭地区GDp总量达10539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相比2010年的6716亿元增长了近57%(不考虑通胀),经济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表2长株潭各县域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长株潭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沙县和浏阳市已经接近突破1000亿元,其中长沙县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19170元。与此同时,GDp最小的炎陵县却只有不到50亿。

表3长株潭各县域面积、人口及GDp占比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株潭区域总面积28096k,其中县域面积25997k,占比92%;县域人口923万,占区内总人口的65.93%;县域GDp4738亿元,占总GDp的44.96%。县域土地面积较大,有较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人口相对较多,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13年长株潭各县域经济GDp占比近45%,较2010年县域经济GDp(2911亿元)占总GDp(6716亿元)43.34%的比重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域实现GDp995亿元,占株洲市GDp的51%;长沙县域实现GDp3163亿元,占长沙市GDp的44.22%,湘潭县域实现GDp579亿元,占湘潭市GDp的40%。长株潭县域GDp占比达45%,由此可见,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长株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差别。

表4长株潭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13各县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完善。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4亿元,第二产业5963亿元,第三产业40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35:56.68:38.07。长株潭县域实现GDp47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3139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66.26:23.14。均呈现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中发展最好的长沙县本年GDp为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浏阳市本年的GDp为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

二、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生态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长株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其县域经济总量仅有4738亿元,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长株潭还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入围,排名依次为:25、65、73、92。而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湖南省只剩下三个县市入围。长株潭县域经济排名第一位的长沙县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3位,浏阳市排名第47位,宁乡县排名第56位,其余均未能入围百强县。同时,2013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的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2706亿元,几乎与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三个百强县的生产总值相当,占长株潭县域经济总合的57%。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经济总量较小,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较大。

(二)地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湘潭市下辖三县市经济总量只有579亿元,仅占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和的58%。同时整个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合又仅与一个长沙县相当。另一方面,各县域生态经济单体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巨大。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接近1000亿元,而最小的炎陵县只有不到50亿元,相差近20倍。各县市的GDp增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13年GDp增速最大的是浏阳市,达14.5%;而增速最小是的攸县和茶陵县,只有10.2%,相差了4.3个百分点。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对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长株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2.87:62.15:24.98,2013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66.26:23.14,仍是典型的“二、三、一”结构类型。县域城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缓慢,三次产业内部问题较多,存在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大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这与生态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第二产业方面,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县域内部与县域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度依赖资源。第三产业方面,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县域财政有限供给下,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乡需求。

三、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生态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长株潭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走生态之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方能使县域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应用生态技术助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投入与扶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利用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发展。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处于城郊结合部,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打造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的核心、以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集镇为“卫星”的城市体系作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县域生态经济的作用,延伸城市产业链,构造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战略眼光发展周边县域小城镇。

(三)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平衡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把相关资源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长株潭区域县域生态经济要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对县域内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研究规划,实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其次对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实现跨县域的分工协作。显然要实现跨县域间的分工协作非常困难,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划,才能形成长株潭地区跨县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12)

县域经济总结篇5

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1]。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理论经常用来研究区域经济[2],而且梯度推进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本文采用梯度转移理论来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格局、并对其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进行合理的梯度划分,研究不同梯度的经济特征。然后依据梯度转移理论,结合皖江城市带作为“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分别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文献回顾和指标的选择

梯度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最初的梯度理论已扩展为多种区域开发理论,如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然而这些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梯度经济理论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如赵全超[2]等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曾国平等[3]以重庆市为例对产业梯度转移做了实证研究,郭将[4]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正确。贾利军[5]对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以我国发达的经济圈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而很少有研究县域经济的梯度结构。事实上县域之间地域上紧紧相连,更易于实现梯度的转移,而且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应用梯度经济理论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文献中,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邹家明、刘彦[7]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与协调能力出发,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26个指标。黄源湘,魏峰[8]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发,给出评价县域经济的27个指标。傅德印[6]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指标。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给出了8个指导性的指标。虽然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指标略有不同,但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列指标更具指导性,且一般的研究都包含它的指标。因此,本文以县域经济研究所给出的指标为指导,综合分析文献中的所有指标,从经济、资源和民生三方面,选择了18个有代表性的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GDp(亿元),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人口数(人),X7:财政收入(万元),X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9:人均GDp(元),X10:人均财政收入(元)X11:职工平均工资(元),X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14: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X15: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元),X16:文化体育支出(万元),X17:外贸进口额(万元),X18:外贸出口额(万元)。运用梯度系数划分梯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贾利军[5]依据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梯度划分,另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常常用在梯度分析中,但只采用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用得较多是主成分分析法[7,8])的多指标合成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其经济含义的清晰度较差,且不能克服相关性,这不利于经济影响因素的解释性。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法。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SpSS分析处理。先通过带旋转的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基于主因子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梯度分布。

2分析与讨论

2.1主因子分析为了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其结果显示Kmo值为0.74,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58.443(p=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为了使提取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含义,我们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法,并对数据进行了斜交旋转。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158%,说明这4个因子已能充分的反应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状况。这4个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将上述4个因子顺次分别记为F1、F2、F3和F4,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F1包括人口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8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对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测量,因而是该因子称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因子F2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表达了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因子F3包括指标X10———外贸进口额和X11———外贸出口额,这显然可归结为外贸能力因子。因子F4包括指标X17———文化体育支出和X18———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这两个指标影响居民的素质,因而称为居民的素质因子。为了更直观清晰了解不同县的经济状况,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并以每个因子旋转后贡献率的100倍作为权值,求得综合得分t,即t=47.251*F1+27.907*F2+7.412*F3+5.589*F4。其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肥西、肥东和无为县,这三个县域地处省会周边,受省会经济的影响,因而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繁昌、芜湖县和宁国市,这三个县域毗邻长三角,某些方面已与长三角对接,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因而经济发展的质量较高。外贸能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宁国市、和县和天长市,这三个县域均处安徽东部,长江流经这些县域,境内的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陆交通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进出口的发展。居民素质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桐城市、怀宁县和繁昌县,这与历史传统分不开,这三个县域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因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县域。

2.2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梯度划分,我们运用4个主因子得分对35个县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进行聚类,因为学者已经发现它优于聚类分析中其它的启发程序[10]。它的优点是同类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这就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同一类别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分类结果能客观地揭示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与联系,尤其是内在结构关系[9]。区间标度变量采用自定义距离法(取p=2,r=3)进行度量,得到聚类谱系图。从图1可见,皖江城市带的县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无为县、和县、桐城市。第二类:长丰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绩溪县、全椒县、含山县、郎溪县、泾县。第三类:庐江县、枞阳县、太湖县、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望江县、宿松县、定远县、东至县、青阳县、潜山县、岳西县、旌德县、石台县。

2.3梯度分析表4给出了三个县域经济梯度在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确定任意两类间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了U检验法进行验证,表4每栏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显著水平为5%下,该类与所在行的类别存在显著差异。表4揭示了第一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明显优于第二、三类县域,第二类县域的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显著优于第三类县域。采用Kruskal-wallis对三类县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这表明三类县域的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检验结果揭示了皖江城市带的三类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呈现出梯度性,依照以上类别可相应的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强隶属第一类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第二梯度,可见第一梯度的经济总体实力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运行的效率较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676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843元,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皖江城市带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达,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隶属第二类的县域,从主因子上看,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高于第三梯度的县域,其他三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也高于第三类县域,可见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从经济指标上看,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998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62元,低于第一梯度的县域平均水平,高于第三梯度县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均消费额、科教文卫的投入也明显高于第三梯度,因而这些县域属于较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弱隶属第三类的县域,四个主因子得分全部低于前两个梯度,农民的人均收入为3853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962元,其人均消费、出口和投资额远远低于前两个梯度,可以看到这些县域大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投资、出口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县域是传统的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本身就差,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不利影响。可见,这些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由实证结果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域经济梯度差异明显,按梯度推进依次发展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位于第一梯度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处于领先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历来多于安徽其他县域。而长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外面资源支持的迫切需要,这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梯度的县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另两个梯度的县域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17.8%、53.4%和28.7%,且大多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仍比长三角地区落后较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尽快实现同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进而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梯度阶层靠后的县域共同发展。

(二)第二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第二梯度县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23.2%、48.0%和28.8%,工业化程度低于第一梯度,历史已经证明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实力决定了经济实力,应加快工业化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由第一梯度县域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4个县级市中有3个县级市处于第一梯度而且这三个市在所属的行政区域内综合得分均处第一位,可见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处于此梯度的县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会导致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总结篇6

县域经济;城镇化;产业转移

1.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97年1月撤地设市,辖1区12县、166个乡镇、3396个村委会,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8万。2010年,13个县区生产总值8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06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从实际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2.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县域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只有4个县,有2个县还不到10亿元,13个县平均生产总值为68亿元,有7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且生产总值中80%以上为中省企业提供,县域经济总量更小。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0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宝塔区为146.38亿元,最低的黄龙县为6.3亿元,相差24倍;县域人均创造GDp为40621元,有8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人均GDp志丹县最高为99081元,宜川县最低为11308元,相差近9倍。两极分化明显,发展水平苦乐不均,并且发展差距还在呈逐年拉大趋势。

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延安市县域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二产过重、一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部分县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

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延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多数县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的土地也纳入管理之中,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的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产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落后县,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更弱。

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10年,延安市城镇化率40.5%,只有2个县达到这一水平,平均为34%。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支撑县域经济提速跨越发展的实力不强。延安市大企业基本为中、省企业,各县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工业总量不大,支撑县域经济提速跨越发展的实力不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5家,其中中省企业9家,外资企业1家,地方企业95家。地方企业大部分为与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相关的企业,且产值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各县现代服务业、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档次和水平不高,三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3.做强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

壮大园区经济,走城镇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拉动力。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是县域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目前,全省已审批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88个中,延安市已有12个获得审批,占全省13.6%。在工业园区建设上,一是着力改善园区的硬环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入总量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筹措困难,这是制约园区建设的“瓶颈”之一,可先由市、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动员有关部门支持一部分,入园企业出资一部分,通过置换土地等方式来筹集,尽快实现园区硬环境的优化。二是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引导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三是政府各级部门要从征地、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极,为做强县城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吴起、志丹、安塞、延长、富县等县依托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资源,培育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打造能源化工新城。黄陵、宜川、延川等县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和生态休闲县城。宝塔区、甘泉等县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生产服务和商贸流通型县城。

主攻民营经济,促其成为县域经济主体。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制定出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各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延安市大多数县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区域环境优势,要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要占得先机,必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环境上下大力气,降低各方面的政府成本和商务成本,真正创造出一个能使企业得以有效经营的良好投资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吸引县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力度,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和劣势,走合资合作、联合开发之路。

加大对县级的财政投入,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中央省级财政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加大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县城发展。县财政要管好用好上级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在安排本级预算时,尽可能多安排资金用于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县城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中小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县域经济总结篇7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县域经济总结篇8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

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总结篇9

【关键词】广西;县域经济;财政政策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给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3851.7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0.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18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26.79%。广西县域经济已由原来“一、二、三”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格局。县域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一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与投产,为县域工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采取非常政策,化危机为转机,县域投资增长强劲,年度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40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县域投资总额占广西投资总额的70.6%,县域平均投资总额44.3亿元。91个县(市、区)中,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32个县,比2008年多19个。其中玉州区、鹿寨县、右江区、兴宾区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虽然广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较慢

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到2009年,广西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有22个县区GDp总量不到30亿元,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GDp总量只有10.5亿元。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县域平均经济总量仅为江苏的10.5%、山东的13.4%、浙江的16.2%。二是发展速度慢。2009年,广西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3.3%,比江苏(19.02%)低5.72个百分点,比山东(13.72%)低0.4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广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整体发展落后,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与县域经济发达的江浙等省比,优势不明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9年,县域经济总量前20位的生产总值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3.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39%;而后20位县的生产总值仅占7.6%,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占9.5%。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与最大的玉州区的差距由2008年的148.5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70.4亿元。从人均GDp看,2009年最低的都安县仅有4102元,比县域平均水平低8200元,而2008年低7219元,差距呈扩大之势。主要受广西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县域招商引进的资金、项目大多落在交通、资源等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偏远山区、资源贫乏的地区招商引资滞后,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

3.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支持乏力

2009年,广西县域财政收入347.73亿元,仅占广西财政收入的36%,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82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平果县,最低的凤山县只有0.76亿元。而同期县域一般预算支出为782.81亿元,占广西财政支出的48.3%。主要是广西多数县缺乏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支撑,高附加值产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此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乏力。2009年,全区金融机构贷款7268.4亿元,其中投放到县域的贷款只有2200亿元左右,不到三分之一。因此,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

一是政策性制约。宏观限制性政策对县域经济的硬约束,国家出台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客观上制约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县域发展效应的边缘性,县一级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受益较小;而开支政策具有强制性,导致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二是生产要素供给的制约。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集中,使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以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广西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全国比较,明显落后。农田水利灌溉能力、农村道路通畅通达能力、城镇设施建设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尤其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基础建设还是很落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就多数县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而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使财政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没有投,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三)农业及民营经济落后,县域经济缺乏特色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四)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程度底,城镇化进程缓慢

当前,广西多数县以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为主,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形成强大的支柱性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的集聚力较弱,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非农产业不发达,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

(一)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加强县际间二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县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按照广西区政府的部署,加快南梧、桂梧、桂广(桂林一贺州一广州)等连接粤港澳出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广西出省、出海等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2.加强电力等能源基础建设

一要继续抓好县域电网工程,努力提高各县供电能力,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二要加快大电站的建设,尤其要积极支持发展火力电厂,这不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业发展机会,而且能缓解广西近年来供电紧张而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局面。三要扶持县发展小水电,并给予上网售电的政策优惠,提高地方投资开发电力的积极性,弥补当前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二)加大财政对农业的倾斜,建立支持县域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1.探索县域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振兴县域农业经济就要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构建具有优势的主导产品与主导产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提升区域内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不强的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推动农业优化升级,形成包括“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户、“农产联”+企业+农户在内的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

2.加大财政支持贫困落后地区产品开发的力度

落后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受交通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与市场接触,结果是依傍“金山”却过着穷日子。贫困地区要摆脱落后,需要政府积极地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如“国定贫困县”的西林县,与广西大学制药厂合作,利用丰富的山姜资源,开发出“姜晶”保健饮品;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县,开发出“巴马神酒”等长寿系列产品。除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发支柱产品外,政府还应为地方产品上市提供便利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专业市场;另一方面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他们参加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交易会(如南博会、广交会等),或建立地方产品网页,以展示地方特色产品,争取使本地产品尽快打开市场销路,实现“脱贫”目标。

(三)走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1.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方面要立足现有产业发展,瞄准地区内市场需求,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引进与科技创新,从配套项目做起,逐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同时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集团,高起点、大规模地加快沿海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临海重化工业发展。

2.推进产业集群及经济园区建设

(1)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第一,依托县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按照生产价值链的规律,依托本地地理资源、人文背景,形成特色,依托某一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并集聚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第二,优化县城投融资体制,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离不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应建立区域重点产业集群的投资基金,吸引社会投资,稳步推进产业聚集投资,引导产业集群发展。(2)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据统计,广西“十一五”期间,年产值100亿元的园区由3个增加到15个;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强优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因此,根据广西的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高水平工业园区要抓好几点:一是明确各类经济园区的发展定位。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企业经济技术合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构筑新型的园区行政管理体系,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二是依托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东盟工业及商贸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加工贸易。这样形成特色鲜明园区,面对东盟市场,大力吸引东盟各国投资企业入桂发展加工贸易,将发展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统筹城乡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把推进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议事日程上,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办法到位。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以“1211”工程为切入点,使城镇、村庄成为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制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区域内各县市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工;规划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与生态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以项目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为载体,努力构筑企业发展、城镇拓展的双赢机制,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五)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

作为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扩权强县”经历了从试点到以法规形式稳步推进的过程。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按照放权给政策的原则,抓住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一关键推进体制创新,为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广西已将武鸣、柳江、兴安、阳朔、岑溪、容县、都安、德保、桂平、凭祥等10个县(市)列为自治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要加强对试点县的指导,确保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尽快铺开,以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2010年广西经济年鉴.

[2]苏进球.高水平打造工业园区[n].广西日报,2009-03-05.

县域经济总结篇10

县域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在当今社会,县域经济既处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联络城乡、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地位。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生产获得收入为主要渠道来维持民生的特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但是,我们同时需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并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属于行政区域经济范畴。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突破农村经济意识,才能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草根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其内生力量推动的。另外,壮大县域经济需要一整套区域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而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坚强后盾。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安徽省71.2%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77%,安徽省县域GDp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县域人口、国土面积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8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安徽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

(二)县域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安徽省2008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总量看,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县(市)的合计值分别为后10位的11.3倍、7.9倍和7倍,占全部县域的42.2%、40%和37.4%;从速度看,工业增幅高低相差59.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最高为2.5倍,最低为下降5.3%;财政收入增幅最高为89.5%,最低为下降2.9%;从人均水平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最高县的42.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最低的县为最高县的30.9%.

(三)县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低4.43和6.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第三产业中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比重过高,且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远未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严重制约县域工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0.5%,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南(42.2%)、湖北(45.2%)、江西(41.4%)、山西(45.1%)等省。由于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使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受阻,进而对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功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发展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格式将削弱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等空间巨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薄弱环节,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政策

全面推行强县扩权政策,使其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并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二)建设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自主经营权,发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增强对县域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2.抢抓目前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机遇,建立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对接。采取银政合作、政府协调、银企对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

3.政府注资、出资建立覆盖全省县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多方配合联动,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信用工程,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营造一个坚固的信用环境;党政部门、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力度,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

5.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十强县做大做强企业。

(三)加速与长三角经济融合

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区位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十强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农村中心镇为主题,有计划、按步骤、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第二,积极引导,政策配套。将小城镇作为产业聚集地,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十强县以外的县域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要向其倾斜,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此区域流动。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此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

1.在规模做大上下功夫。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龙头企业;

2.在结构优上下功夫。应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3.在所有制改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放宽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4.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化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七)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采取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