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38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1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辽宁沈阳110045)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并通过构建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英语网络平台构建中往往需要很多的技术进行协同作业才能完成。本文将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即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网络平台构建;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皮亚杰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概括为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as-stimu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过程指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Schema)中去,它是对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所以认知结构自身需要发生重组与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正是同化与顺应不断循环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动态能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各种学习环境下,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由此得以发生量和质的改变。正因为如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自主利用相关学习资源,通过意义的重组与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教师教授的信息,并不是全盘地被动吸收,而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上对其进行编码和重组,建构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新的知识。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把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这些传统教学模式因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教师的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为了顺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形势和要求,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2]通知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并通过构建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平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在英语网络平台构建中往往需要很多的技术进行协同作业才能完成。现将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即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做一简要介绍:

该技术体系由桂林理工大学的陈三明博士创建完成。由第一课堂的新概念ppt集成技术——春季技术;第二课堂的学习网站快速搭建技术——夏季技术;paD移动课堂的app课件快速设计技术——秋季技术;慕课mooC平台与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技术——冬季技术,组成了整个技术体系。

本文以第一课堂的新概念ppt集成技术——春季技术为例。

1)新概念ppt:ppt+软件蜂群

即在新版ppt平台上,将知识分解成元素,以最佳表达的多媒体小软件(软件蜂群),将对应的元素转换成多媒体屏幕符号。然后集成于ppt平台中,并充分挖掘ppt的内涵功能,形成一套豪华的、快捷的多媒体群件套餐。

2)软件蜂群

(1)文件格式转化软件:

ispring(ppt转flash技术);Smartart(将文字转化成图片);wondershareflash软件将多照片生成SwF电子相册插入ppt;flashpaper软件将word文档转成flash或pdf格式;格式工厂将视频后从wmv格式转换成Flv格式;在线测验(quizcreator软件)

(2)图片文字效果处理软件:

小图片放大不失真(photozoom软件);光影魔术手;snagit1挖图软件(挖文本、捕捉视频,批量图像转换编辑。);inpaint修图;博客二维码生成(二维码生成器:简单/彩色)陈氏书法家;三维翻页效果(3DpageFlip);swiffchart制图工具,动态报表。edrawmax亿图图示专家不需要自己画图(各类型图示);inpaint去视频logo软件;mindmanager思维导图;SwFquicker绿化工具把下载的flash图片进行修改。

(3)音频视频编辑软件:

音频处理软件textaloud3可将英文文字直接读出来变成音频mp3,并可以调整语速;录音audiorecordingwizard;adobeauditioncs6可以配乐散文,加背景音乐,修正录音效果,降噪,变语速,变调,消除人声,可以中间空白几秒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等功能;硕鼠视频下载软件;zoomitctrl+1,ppt缩放小助手缩放ctrl+2画笔ctrl+3休息时间设定显示;flashcatcher把屏幕上的flash下载下来;视频处理软件camtasiastudio8.4,功能强大。导入视频音频,录制ppt,导出生成视频微课,可以加片头,在视屏中加标题加字幕、添加标注、放大图像、安装后便可以加载到ppt软件中,在ppt中直接录制,并可以预览摄像头。也可以录制屏幕,可以剪掉不想要的视拼,插入其他视频,加入背景音乐应用语音到文本,英文识别率90%以上。

3)实际应用

以大学英语weB视频微课制作为例:

将ppt的平台平台作为主要制作工具,在其中安装iSpringpresenter,这样可以将原有的ppt资料迅速有效地转换成表现效果更强的Flash格式(SwF文件);然后针对不同教学过程的控制部分选用Captivate软件,它是类似于ppt的软件,但加入了更多互动效果及流程控制的组件,非常方便教师制作一流的多流程控制演示课件,最后也将其导出为Flash格式(SwF文件),方便插入ppt中;而在设计学生协同作业过程中则借助于microsoft公司的onenote及脑图管理软件mindmanager,在讨论型学习过程中,这两个软件的有趣使用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是提升了学生们形成团队作业的意识和能力;在线测试软件QuizCreator软件则加入的一些客观题,有效地控制学习质量。其中有单选题、多选题、正误题、匹配题、连线题、调整顺序、单个填空、多词填空、热点图点击等九种类型的客观题,这些各种类型的客观题给教师提供了评判学生学习质量的多种选择,因为是Flash的表现形式,因此让学生如同在游戏中答题,增加趣味性,使课程更加生动。

构建英语网络平台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对课程的理解把握,设计归纳是加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手段将课程二度消化三度转换后形成多媒体艺术品,将课程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这是传统课程的锦上添花无可替代,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同时,对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不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piaget,J.theoriginofintelligenceinChildren[m].newYork: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press,196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郑伟,沈丛,杜光明.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9):88-92.

[4]颜少兰,陈三明.大学英语微型视频课程教学模式重构与技术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118-134.

[5]吴承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中美英语教学,2005(8).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高中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升物理解题技能的重要前提.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缺乏一定的技巧性,导致学生难以记忆并掌握物理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物理课堂,不仅丰富了概念教学的形式,还能够辅助学生学习、理解并记忆物理概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物理概念,形象直观

在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某一物理概念,然后让学生背诵记忆,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或者实验,并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提高物理概念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质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一系列的情境来导入该概念.首先展示这样一幅动态图给学生观看:一架飞机从中国北京飞往日本东京,并在图的右下角弹出一个问题:如果要研究这一过程的耗时情况,那么该飞机是否可以被视为质点?在学生观看这一动态图之后,笔者并未立即让学生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一辆客车的图片,同样在图的右下角弹出一个问题:如果要研究客车轮胎的运动状态,那么客车是否可以被视为质点?然后笔者让学生对照这两幅图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中的问题做出回答.学生的答案各异,有的说飞机和客车都可以被视作质点,有的说飞机可以被视作质点而客车不可以.接着,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出质点的相关概念,并对其进行解释.最后笔者再次展示之前的两幅图,让学生重新思考两个问题,自然学生的答案得以统一:飞机可以被视作质点而客车不能被视作质点.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物理概念的导入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难度也有所降低.

二、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剖析物理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概念教学的要求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殊不知,物理概念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学生理解与掌握其中的内涵,所以对物理概念的剖析十分关键.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剖析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连拍照片,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从该照片中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进行概念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其加速度的变化?此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牛顿管实验,辅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在学生得出结论之后,再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倘若物体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考虑除了重力以外的力的作用,那么该物体将会做什么运动?这样,又将学生引导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中,加深了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创建物理概念题库,加强物理

概念的应用

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在于物理概念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只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或者理解物理概念,要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的内涵,还需要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在物理概念运用方面缺乏对学生的训练,即使有也只是布置一些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练习题.换言之,有些教师所布置的习题都未曾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习题库,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教师要先熟悉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然后搜集不同层次的习题,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物理概念习题库,让学生依据自身水平自由选择相应的习题进行物理概念的练习.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还能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优化物理概念的导入、物理概念的剖析以及物理概念的应用等.因此,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3

“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后来,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②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响了全世界。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媒体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体”的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中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早已出现的都市类、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体也纷纷改头换面,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以为它直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w.Schramm)曾经预言:“人类传播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但传播本身的社会体系,很可能同我们已经知道的各个传播时期大不相同。”③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出来。新媒体在占据大众心智资源上自成一派,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济参与、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介绍,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调查数据表明,国民图书阅读率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然而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从1999年到2005年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④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调查(CnniC)显示,我国已经有2.1亿网民,成为世界上的互联网使用大国;⑤手机用户也已达5.75亿之众(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的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统计)占全国人口的约44.2%。⑥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乱的传媒市场具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新媒体定义的分析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定影响而被普遍传播的主要是以下观点。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⑦这一观点一语道破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见解独到深刻,但严格地说,这不是一个概念的定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句口号。首先,该“定义”的核心概念“传播”并不是“新媒体”的所属类而更像是一个动词,应解为“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过程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形式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首先必须满足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所指对等,本质定义提出的前提是被定义项的所属类的确定,因此“传播”一词不具备定义“新媒体”这个名词的资格;其次,“所有人对所有人”概念不够清晰,过于笼统泛泛,不能准确界定新媒体本质特征,这只是其众多特质中比较显著的一面,不足以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彻底分离出来。

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VinCrosbie定义的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⑧他指明了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既包括人际媒体的“一对一”和大众媒体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还包括特质层面上的“多对多”的模式。这与《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表述异曲同工,但显然要具体明确得多。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新媒体做出更加全面准确的定义。但仔细分析VinCrosbie的说法,在有关“个性化传播”方面表述稍显冗余,定义尚需提炼。而且对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信息表现形式、传播范围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质还是没有明确的涉及与界定。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各执己见、百家争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⑨他的发言侧重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代”、“今天”、“未来”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而且,“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说法过于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这一特征无法准确描述新媒体的概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⑩熊教授的定义基本上已经概括了“新媒体”概念的内容,观点清晰明确,但不符合形式逻辑学思想里本质定义的呈现形式。定义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范围过大,现在很多传统媒体都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使传统媒体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从而不能被定义为新媒体,例如电子杂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它只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纸质杂志上的信息的存储形式,传播内容、模式和目标受众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用词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外延太广,这将各种户外音视频播放设备(如LeD广告牌)也囊括在“新媒体”的范围内,笔者认为此观点尚需完善。

三、新媒体概念的定义方法与新媒体的定义

概念清楚明确是思想正确的先决条件,概念模糊浮泛则是探求真理的阻碍。现在,对新媒体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形式逻辑学中定义本身需要这种层层剥离的过程。换句话说,对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离不开缜密的思辨性,“以偏概全”只能让我们在新媒体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迷远。康德的“批判哲学”将世界分割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并提出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事物认知过程。在已有的针对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我们要使“新媒体”的概念明确全面,应该从大众普遍的感性认知出发,培养自身在学术研究中理应具备的知性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升华为对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近些年新媒体的定义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给出关于新媒体定义一般性要素以后,接着证明推断出有关新媒体分类的种种假设,最后被分离出来的若干似是而非的类别成了新媒体确定性的划分。这样的定义方式在新媒体研究领域俯拾皆是。由于普遍的新媒体论是由从具体形态的根据中推论出来的一套并不完善的系统,根据的本身又是来源于假设,因而其总是处于不断的争论与分歧中失去了根基,这种利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建立的体系在聚集了极端的可能性(不同的角度)后,已远离了新媒体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而事实上新媒体本身的问题却又是这些理论的进步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新媒体理论应该回到新媒体本身,只有确定了新媒体的本质定义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扩建,新媒体今后的研究才具有根基和支柱。本文对新媒体的定义正是回归本体的体现。

在纷乱的现代思维中,存在四种这样的基本形态:形而上,逻辑实证,结构主义,存在历史。而后三者都是对形而上的反判,三者又存在争执,逻辑实证否定本质和原则,结构主义在否定本质时却又坚持原则,存在历史肯定本质反对技术逻辑,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坚持某些必要的定义原则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学原理探求“新媒体”的本质定义。“本质定义乃是用基本特征去解释事物本身的句子。它只包含事物的本质要素,也就是说,严格的本质定义必须是类加上种差两个要素合成的。”所以在为“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本文主要从类和种差两个要素对新媒体进行界定。

“类是一个普遍概念,存在于多个不同种的对象上,表现出主体的和其他同类物体所共同具有的部分本质。”美国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分析师VinCrosbie在他的文章《whatis“newmedia”?》提到,大众媒体的特征为:完全相同的内容到达所有接受者;内容发送者对内容有绝对的控制权。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因此新媒体显然不属于大众媒体。但从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出发,新媒体的传播无疑是一种大众传播,由此,在类概念上只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视为两个平等的研究对象,它们共属“传播介质类”。

对于本质定义中的另一要素——种差,它是一普遍概念,表现出主体的部分本质,此部分本质为主体和其他同类异种之差异者。‘种差’加上‘类’就结合构成齐全本质的‘种’,这里的“种”也就是本质定义的定义产物。

首先,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各种技术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传播。而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人为管理因素的限制,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所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传播者而言,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使得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传统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博弈场,无论如何受众在其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纸媒体的交互性还停留在读者热线、读编往来阶段,虽然以借助电子版本,但始终属于辅助手段,电视媒体交互性只表现在专题节目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归根到底是一种少数人对大众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提供的一种可能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同时,这种交互是实时性的,参与各方都能够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彻底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实际上,新媒体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另外,传播技术发展到今天,由于传播载体发生了改变,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依托于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的共同特征,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更合适的区分词,“数字化”的字眼在新媒体定义中不可或缺。最后,新的传播技术在传播形态上产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把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复合起来。在已有的大众媒体中,按照传播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主要的传播载体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为受众提供闲暇时的信息消费。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大众媒体界限分明的媒体类型区分在新媒体阶段将不再具有意义,“复合信息”将在新媒体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综合以上特质,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事实上,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它是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又是全球化浪潮强大的造势引擎。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传播整体。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精准传播等特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全民DiY”既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同时也是新媒体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自新媒体引起人们瞩目至今,国内外对于“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百花竞放、争奇斗妍,本文对其的定义也只是一家之言,笔者期待各位学术同道的评论和高见,并希望这篇文字能为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探讨有所裨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服务大众的层面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与传统媒体的互利共赢而愈发丰富多彩。

注释

邬昆如:《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事业》,/13171620/2054279/articledetail.htm

《中国人网上阅读率年均增长107%》,/2007-04/12/content_9772578.htm

《我国网民人数达2.1亿》,/news/2008-01-17/000003192711.html

《2008年1-3月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showdt.asp?sid=336158

胡昱晖:《新媒体的泡沫经济?》,《广告人》,2007(12)

郑治:《新媒体是什么?》,/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岳颂东:新媒体产业的8个特点》./hy/20080519/17024884944.shtml

《认识新媒体》,/tvguide/tvcomment/wtjj/xzlz/7233_3.shtml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4

[摘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六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带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大庆旅游纪念品营销案例,对纪念品的新媒体营销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大庆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63-03

1引言

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展。在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一般要占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左右,而我国目前仅为20%左右,旅游购物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虽然设计开发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旅游纪念品,经济效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距离新产品所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定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在旅游营销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景区和目的地的营销,忽视旅游纪念品营销所致。

 

而现今日益强大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新的媒体形式——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电纸(子)书、网络电视对传统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导的媒介形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无视新媒体的作用。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需要跟随这一潮流进行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2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与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区分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或其他相关概念都还未达成共识,甚至没有完全统一的名称。各种概念之间界限模糊,本文在对旅游纪念品营销研究时,有必要界定旅游纪念品的定义,理顺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

 

旅游商品研究的早期,有许多学者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认为旅游商品包含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一切的有形和无形服务;之后有广义的对旅游商品的理解,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实物用品;而另外一种狭义的解释则是把旅游商品仅仅限定为旅游纪念品。

 

可以理解的是,对旅游商品不同的理解是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做出的,虽然不同的理解从其自身研究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同样也有他们的缺陷。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使得旅游商品内涵过于宽泛,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难以区分旅游商品与普通商品及旅游产品;将旅游商品理解为旅游纪念品,理解过于狭隘,说明不了旅游商品对旅游经济的真实贡献,对于如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也是不利的。而需要看到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商品不仅仅只有纪念一个目的,还有比如体验、享受等其他目的。另外,价格的吸引也会成为旅游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如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免税商品。三者从概念上区别如下表所示: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概念辨析

旅游产品[]指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它涵盖了旅游者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和劳务,包括了无形产品和服务及旅游线路

[BHDG4]旅游商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BHD]旅游纪念品[]即在旅游整个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且具有纪念价值的旅游商品

本文中认为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为了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怀念或者准备带回去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而在旅行游览过程中购买的富有纪念意义的劳动产品。

3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旧的媒介形式而言的。旧媒体,亦称传统媒体,一般指的是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不断拓展,媒体内容也不断丰富,在技术与媒体的相互交融发展中,媒体形式不断建设、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更多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熊澄宇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综合上述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本文中所认为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四大媒体(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的新兴的传媒手段和方式,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媒体特征。相对于传统营销,新媒体营销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有:搜索引擎营销、网站植入广告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无线营销、网络视频营销、博客(微博)营销及病毒式营销这几种。

 

3.2新媒体的特点

一般认为,在现代技术水平和条件下,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互联网媒体、现代移动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基于因特网(internet)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拥有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互动性及资源的优势。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手机媒体的受众资源丰富,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推算,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四亿户。而在中国2.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达7305万人。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以上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将新媒体的总体特征总结如下:

 

3.2.1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新媒体蕴涵海量信息,信息量极大丰富,达到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网络时代没有秘密。任何社会事件都可能引发网络关注,任何话题都可能引起热议与感慨,任何问题都可以放到网上征询来自世界各地的答案。与优点相伴的,新媒体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把关人”的角色,信息主体大量膨胀,也导致冗余信息大量存在。

3.2.2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普罗大众只作为信息接收者而被动存在。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都无法通过这些媒介直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大众媒体与受众之间基本上都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多元的,传统的传播主体和受众现在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每个个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手机平台消息,成为信息源。同时受众也可以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5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定义;概念;形式逻辑。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同时也给学术理论界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新媒体”一词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也成为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的研究对象。伴随着新媒体系统化研究规模的展开,针对“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定义的依据是什么?”、“究竟哪些新兴媒体应该归属于新媒体范畴?”等基础理论的探讨,越来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就是思想的内容,可定义为“构成一概念元素之总和”或“特征的和”。概念的外延,或称指谓,是指一概念所能应用的范围,可定义为“一概念所能代表的个体和集体的总和”或“对象的和”。①从新媒体一词诞生以来,对于“什么是新媒体”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有种种解释。很多学者专家、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下了不同的定义,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可以说是各执一词。www.133229.com这使得新媒体的归属性和发展方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术争议。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新媒体做过这样的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还有类似的诸如“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等等。尽管这些概念已被广泛传播,但迄今为止尚无某种定义被广为认同。鉴于此,本文在列举了种种定义观点并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根据形式逻辑原理,从媒体的属性和要素等方面对“新媒体”做出全新的定义,以求抛砖引玉,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的理论建设,促进新媒体实践发展。

一、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后来,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②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响了全世界。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媒体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体”的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中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早已出现的都市类、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体也纷纷改头换面,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以为它直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w.schramm)曾经预言:“人类传播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但传播本身的社会体系,很可能同我们已经知道的各个传播时期大不相同。”③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出来。新媒体在占据大众心智资源上自成一派,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济参与、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介绍,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调查数据表明,国民图书阅读率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然而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从1999年到2005年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④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调查(cnnic)显示,我国已经有2.1亿网民,成为世界上的互联网使用大国;⑤手机用户也已达5.75亿之众(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的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统计)占全国人口的约44.2%。⑥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乱的传媒市场具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新媒体定义的分析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定影响而被普遍传播的主要是以下观点。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⑦这一观点一语道破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见解独到深刻,但严格地说,这不是一个概念的定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句口号。首先,该“定义”的核心概念“传播”并不是“新媒体”的所属类而更像是一个动词,应解为“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过程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形式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首先必须满足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所指对等,本质定义提出的前提是被定义项的所属类的确定,因此“传播”一词不具备定义“新媒体”这个名词的资格;其次,“所有人对所有人”概念不够清晰,过于笼统泛泛,不能准确界定新媒体本质特征,这只是其众多特质中比较显著的一面,不足以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彻底分离出来。

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vincrosbie定义的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⑧他指明了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既包括人际媒体的“一对一”和大众媒体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还包括特质层面上的“多对多”的模式。这与《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表述异曲同工,但显然要具体明确得多。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新媒体做出更加全面准确的定义。但仔细分析vincrosbie的说法,在有关“个性化传播”方面表述稍显冗余,定义尚需提炼。而且对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信息表现形式、传播范围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质还是没有明确的涉及与界定。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各执己见、百家争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⑨他的发言侧重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代”、“今天”、“未来”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而且,“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说法过于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这一特征无法准确描述新媒体的概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⑩熊教授的定义基本上已经概括了“新媒体”概念的内容,观点清晰明确,但不符合形式逻辑学思想里本质定义的呈现形式。定义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范围过大,现在很多传统媒体都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使传统媒体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从而不能被定义为新媒体,例如电子杂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它只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纸质杂志上的信息的存储形式,传播内容、模式和目标受众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用词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外延太广,这将各种户外音视频播放设备(如led广告牌)也囊括在“新媒体”的范围内,笔者认为此观点尚需完善。

三、新媒体概念的定义方法与新媒体的定义

概念清楚明确是思想正确的先决条件,概念模糊浮泛则是探求真理的阻碍。现在,对新媒体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形式逻辑学中定义本身需要这种层层剥离的过程。换句话说,对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离不开缜密的思辨性,“以偏概全”只能让我们在新媒体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迷远。康德的“批判哲学”将世界分割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并提出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事物认知过程。在已有的针对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我们要使“新媒体”的概念明确全面,应该从大众普遍的感性认知出发,培养自身在学术研究中理应具备的知性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升华为对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近些年新媒体的定义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给出关于新媒体定义一般性要素以后,接着证明推断出有关新媒体分类的种种假设,最后被分离出来的若干似是而非的类别成了新媒体确定性的划分。这样的定义方式在新媒体研究领域俯拾皆是。由于普遍的新媒体论是由从具体形态的根据中推论出来的一套并不完善的系统,根据的本身又是来源于假设,因而其总是处于不断的争论与分歧中失去了根基,这种利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建立的体系在聚集了极端的可能性(不同的角度)后,已远离了新媒体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而事实上新媒体本身的问题却又是这些理论的进步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新媒体理论应该回到新媒体本身,只有确定了新媒体的本质定义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扩建,新媒体今后的研究才具有根基和支柱。本文对新媒体的定义正是回归本体的体现。

在纷乱的现代思维中,存在四种这样的基本形态:形而上,逻辑实证,结构主义,存在历史。而后三者都是对形而上的反判,三者又存在争执,逻辑实证否定本质和原则,结构主义在否定本质时却又坚持原则,存在历史肯定本质反对技术逻辑,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坚持某些必要的定义原则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学原理探求“新媒体”的本质定义。“本质定义乃是用基本特征去解释事物本身的句子。它只包含事物的本质要素,也就是说,严格的本质定义必须是类加上种差两个要素合成的。”所以在为“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本文主要从类和种差两个要素对新媒体进行界定。

“类是一个普遍概念,存在于多个不同种的对象上,表现出主体的和其他同类物体所共同具有的部分本质。”美国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分析师vincrosbie在他的文章《whatis“newmedia”?》提到,大众媒体的特征为:完全相同的内容到达所有接受者;内容发送者对内容有绝对的控制权。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因此新媒体显然不属于大众媒体。但从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出发,新媒体的传播无疑是一种大众传播,由此,在类概念上只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视为两个平等的研究对象,它们共属“传播介质类”。

对于本质定义中的另一要素——种差,它是一普遍概念,表现出主体的部分本质,此部分本质为主体和其他同类异种之差异者。‘种差’加上‘类’就结合构成齐全本质的‘种’,这里的“种”也就是本质定义的定义产物。

首先,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各种技术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传播。而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人为管理因素的限制,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所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传播者而言,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使得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传统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博弈场,无论如何受众在其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纸媒体的交互性还停留在读者热线、读编往来阶段,虽然以借助电子版本,但始终属于辅助手段,电视媒体交互性只表现在专题节目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归根到底是一种少数人对大众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提供的一种可能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同时,这种交互是实时性的,参与各方都能够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彻底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实际上,新媒体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另外,传播技术发展到今天,由于传播载体发生了改变,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依托于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的共同特征,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更合适的区分词,“数字化”的字眼在新媒体定义中不可或缺。最后,新的传播技术在传播形态上产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把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复合起来。在已有的大众媒体中,按照传播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主要的传播载体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为受众提供闲暇时的信息消费。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大众媒体界限分明的媒体类型区分在新媒体阶段将不再具有意义,“复合信息”将在新媒体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综合以上特质,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事实上,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它是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又是全球化浪潮强大的造势引擎。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传播整体。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精准传播等特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全民diy”既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同时也是新媒体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自新媒体引起人们瞩目至今,国内外对于“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百花竞放、争奇斗妍,本文对其的定义也只是一家之言,笔者期待各位学术同道的评论和高见,并希望这篇文字能为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探讨有所裨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服务大众的层面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与传统媒体的互利共赢而愈发丰富多彩。

注释

邬昆如:《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事业》,http://blog.soufun.com/13171620/2054279/articledetail.htm

《中国人网上阅读率年均增长107%》,/2007-04/12/content_9772578.htm

《我国网民人数达2.1亿》,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1-17/000003192711.html

《2008年1-3月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showdt.asp?sid=336158

胡昱晖:《新媒体的泡沫经济?》,《广告人》,2007(12)

郑治:《新媒体是什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6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是顺应新媒体艺术环境下舞蹈教学观念创新及舞蹈艺术创作方法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此书为当代艺术管理类书籍,它是由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硕士生导师张朝霞教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此书总结了新媒体舞蹈所涉及的语境、创作、谱系及技法等多方面知识,它视角独特、理念新颖、内容丰富,从发展、管理等角度入手,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舞蹈教科书及舞蹈创作技巧指导的工具书。

一、引领了新媒体艺术环境下教学方式及创作技巧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艺术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艺术具有了网络虚拟性与数字性等新媒体特征。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的艺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舞蹈艺术也走进创新时期,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舞蹈艺术彻底脱离了古老的艺木表现形式,它在传统舞蹈艺术为根基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各门类新兴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它的印象,突破了实体场景的限制,也不只凭借肢体动作来表达舞者的内心世界,而是在将科技成果融入舞蹈的基础上,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其具有更强烈舞蹈的内涵及情感表达方式,视觉效果更强烈,并且以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达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在舞蹈艺术步入多元化、科技化发展的时代,其创作技巧自然也具有多维性及互动性等特点。随之而来的舞蹈教育及舞蹈创作自然也需要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及创作方式融入多元化因素,培养新时代舞蹈人才。

新媒体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所表达的并非先验论,而是用舞蹈的形式来描述现实,从而来传达知识。舞蹈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互动性,换言之,实质为通过编导的思维,使意识物质化的一种过程,它超越了舞蹈。由于编导对这种体现新媒体特色的舞蹈作品没有足够认识,同时大众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传统内容已满足不了大众对舞蹈艺术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因此舞蹈作品必须运用新型创作方式来进行创作。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家更要具备全新观念。意识以思维方式为基础,编导所具有的创作意识决定了舞蹈创作的模式,传统创作凭编导个人感觉来引导创作,观众的审美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在舞蹈编排与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变为集观赏、互动等多维一体的形式。舞蹈家的创作已经开始走立体化的思维路线。

传统舞蹈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它通常是人们对大自然万物的模仿,然后用舞蹈的形式体现出来,或者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及劳动中对情感的提炼,再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升华。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也开始出现,众多之前人类所无法完成的舞蹈动作,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许多传统舞蹈做不到的事情,今天在新媒体舞蹈中均可以实现,因此新媒体创建了一个新的舞蹈模式。

空间限制了传统舞台的发展,而有了新媒体技术,这个限制被现代舞台所打破,使舞台形式越来越趋向多维、立体的发展方向,LeD屏幕的使用,多通道音频、虚拟成像等科技成果的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虚拟世界。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突破了以往对舞蹈的感觉,其主要表现在“三面墙”的运用,使空间无限扩大化,创造了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虚拟空间,空间的超越及交互,使观众在这特殊的再现空间中,获得以往传统模式中所没有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创作与排练的舞蹈作品,已经逐渐脱离了陈旧的、固有的文本叙事与描述手段。更多地选择了软件所呈现出的虚拟成像效果及动作捕捉效果来进行舞蹈编排,因此使得舞者在舞蹈中的参与程度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直接安排演员的神奇艺术表达形式。表演者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因此,科技作品成为未来舞蹈发展的全新方向。《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对新媒体舞蹈创作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均有一定的研究。

二、新媒体艺术环境下的舞蹈审美理念

舞蹈艺术本身就来自生活,它既反映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也满足了人们强烈的审美需求。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新媒体艺术带来了舞蹈艺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因为艺术必然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必然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的集成,舞蹈所传承下来的美学理念、创作方法与传输形式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技术给舞蹈创作及传播带来了无限的拓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艺术的不断创新,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成为舞蹈发展的新方向,而舞蹈自身的创新也在不断进行,传统的艺术也必然会接受新理念,吸收新知识。当时代继续发展,新媒体舞蹈艺术也必然会随之产生更大的改变,舞蹈情感不再依赖其概念进行表达,而是通过感觉,媒介已逐渐感性化,越来越呈现思想媒介的特点。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阐述了舞蹈艺术的这个变化。此书引导我们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欣赏舞蹈艺术,尤其是引导我们欣赏新媒体环境下的舞蹈艺术。这无异于给舞蹈引进了新的教学理论与方式。

人的审美观通常反映出极其复杂的状况,并且呈现出多层结构的特点,人们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结构,大体而言,可以将其区分成感知和理性。其审美结构实质上是基于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呈现出的特点,例如心理学、生理学等。人们的意识通常情况下取决于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人们意识的变化。因此,了解并掌握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结构及其特点的舞蹈,通过互动能够达到最有效果的审美体验。对新媒体而言,舞蹈艺术的审美也取决于审美主体与对象。舞蹈只有在审美对象的特征比较出众时,才会引起审美主体的格外关注,从而导致审美主体的兴奋,也因此而形成审美体验。只有审美主体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审美素质,也只有抱着积极的态度与内涵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来感受,才能形成最好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新媒体舞蹈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创作和审美。创作质量影响着审美的效果,艺术因为审美而存在,关于审美的问题,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在此方面均以新颖的视角予以阐述。

三、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及学术研究价值

《新媒体舞蹈概论》一书使我们对新媒体舞蹈艺术不再陌生,使我们认识了舞蹈家族的新成员。新媒体舞蹈艺术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新媒体舞蹈艺术在高科技环境下诞生并发展,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是采用新媒体艺术为载体,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提供更多形式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舞蹈的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新”上,技术新、理念新、载体新,是全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舞蹈艺术的核心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创新了相关的概念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现代性、灵活性和交叉性等。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7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童年媒介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01-03

当人们建构“童年”这个概念的时候,童年就有了一种被呵护的色彩。人们产生这样的感情的前提是把童年概念产生后的儿童看成是弱势的、需要保护的。从媒介环境决定的视角下,童年和媒介技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不同媒介技术下的童年也是不同的。本文将沿着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波兹曼教授对童年概念的追溯展开。

一、波兹曼:印刷时代的童年

(一)波兹曼的童年观

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儿童”不同,“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的概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已故纽约大学教授波兹曼从技术与媒介对文化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印刷技术下童年的旅程。波兹曼的童年概念和印刷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他追溯了童年的历史。他认为童年和成人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童年的概念得以产生,成人的世界一定要发生变化”①。印刷媒介带来了这种成人世界的变化,印刷技术的外在表现是以书籍、报刊为主的印刷品,借以传达信息的符号是文字,“在文字世界里,做成人意味着有机会了解用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下来的文化秘密”②,这些文化秘密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等人类不断积累的文明,也包括暴力和性。印刷技术偏向的思维方式是序列式和概念式的复杂思维,人们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才能走进“成人”的世界。在这里,童年的概念和年龄没有了直接关系,童年变成一个阶段,一个通过学习走向成人的阶段。童年也获得了社会的物质支持――学校的大量产生。印刷技术使成人的秘密躲进需要经过学习才能读懂的书本里,同样躲在这里的还有成人的羞耻感。成人通过控制书籍能够较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秘密。童年被视为一块净土,一块美丽的田园。

(二)童年的消逝与波兹曼的忧虑

波兹曼的童年概念是印刷媒介下的童年,这个童年随着印刷时代的兴盛而产生,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兴起而消逝。波兹曼把电报的产生看作童年结束的开端,因为从电报产生的那一刻起,“信息变得无法控制”③。电视的出现让波兹曼发出了“童年消逝”的慨叹,从技术决定的角度考虑,在电视的世界里读图代替了读字,直观的感觉代替了抽象有序的思维,娱乐代替了责任,对表象的满足代替了对本质的思索。在波兹曼看来,电视把成人珍藏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性与暴力不再是难以获得的字符,而是直接的裸的感官体验,而获得这种秘密再也不需要什么技能。处于童年时期的人们和成人一样,不需理解,只需看,只需听,便能知道电视所说的一切。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消失了,儿童在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上更像是成人,而越来越多的成人则流行“装嫩”,其言谈举止越来越像个孩子。人生的阶段被重新划分,“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④。按梅罗维茨的解释,电视打开了通往成年人后台的大门。电视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又导致了新一轮的权力消解,传统的政客失去了神秘感,他们的私生活在电视上一览无余,对个人电视形象的重视变得比自身的才华更为重要;神职人员也从神殿上走下来,人们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人并无区别;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新一轮的挑战,他们强调的缜密思维和传统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无用。当然波兹曼也承认电视带来了新的教育手段,但他更担心的是电视对儿童的影响: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生理成熟的年龄在缓慢提前,印刷时代传承的道德观念在消失。波兹曼关于童年的讨论的更大意义不在于他提出印刷媒介下童年的产生,而在于他对电子时代童年消逝的惋惜,在于对传统道德观念消逝的痛心,在于对电子时代对人的意识影响的隐忧,在于对技术垄断的冷静的思索。在他的视野里,我们在经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消逝的不仅仅是童年。

(三)波兹曼的解决办法

波兹曼的童年观有一种小心翼翼的道德保守主义。他看到了电子媒介的强大而对电子媒介心生恐惧,对印刷媒介下的童年却有着田园般的怀旧情结。他在《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这三本书的最后部分寻求解决上述忧虑的办法。波兹曼赞同“将时钟拨回去”的欲望,支持“试图恢复人们对性所持有的一种禁忌与敬畏感”的看法,也支持建立坚持“严格教养标准的学校”;他敦促家长给孩子灌输在礼仪、言语和风格上表现自制的价值,以及“对长辈表现出尊敬与负责”的必要⑤。在这里,波兹曼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注意到了变幻中的媒介,却没注意变幻中的童年。他把童年的概念给凝固了,让这个概念最终定位于印刷时代,但媒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变迁没有停止脚步,“要求儿童回到18世纪的童年生活,实质上是以成人头脑中的过去生活来否定现在的生活。”⑥童年概念最重要的不是“童年是什么”,而应该是成人对儿童呵护的情感。

二、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

(一)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的特点

和麦克卢汉一样,波兹曼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探讨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他尤其注重不同的媒介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与麦克卢汉不同的是,波兹曼对技术心怀隐忧。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波兹曼把对电视的态度转移到了网络。但是同为电子媒介,电视和互联网是不同的,电视媒介下的童年和网络媒介下的童年也是不同的,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在互联网时代有新的特点:

1代沟扩大的童年

互联网为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和电视相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与互动的机会。网络技术与信息的指数更迭使传统的成年人感到困惑,与此相对的是未成年人的如鱼得水。梅罗维茨认为,新的传播媒体使儿童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他们有了自己的虚拟平台,建构自己的群体,形成自己的语言。成人与儿童的代沟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越来越多的成人难以走进儿童的世界。

2权力的转移

网络时代使基本知识唾手可得,人们在互联网上能够找到海量信息。成人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知识来说,许多成人不再肯定地说“这是什么”,取而代之的是商量的口吻“这可能是什么”。印刷技术下,拥有书籍和解释书籍的人拥有权力;而互联网时代,能够快速寻找和筛选信息的人拥有权力。于是,教师和学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习惯了读图的儿童对以文字为主的学校教学感到陌生。他们感觉到老师所教的东西在网络世界能随手找到,学校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

(二)互联网时代“童年”的隐忧

媒介乐观主义者认为成人需要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我们不确定网络技术究竟能把人带往何方。我们有理由对新童年心怀隐忧:

1互联网时代的知沟问题

知沟的问题和许多因素有关,从媒介角度考虑,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文字、电视、网络并存的时代,偏好书本和偏好电视或网络的儿童会不会产生知沟?如果偏好网络,有目的地利用和无目的地浏览会不会产生知沟?如果都是有目的地利用,利用能力的不同会不会产生知沟?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忧虑。

2互联网与媒介沉湎问题

网络时代带来了以指数增长的信息,但是在网络社会,寻找信息的乐趣远远超过了利用信息的乐趣。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儿童能做出正确判断吗?谁又能给儿童进行信息的尝试、分类与筛选呢?长久以来有个争论就是人之初时,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在网络时代我们宁可相信“性本恶”,而采取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来保护儿童。

三、互联网与人的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一条线始终是不间断的,那就是社会的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社会塑造了一个景观社会,信息的泛滥使人们忙于筛选而不是体会,浅尝辄止而不是深入研究,宏大的叙事遭遇消解,传统的理想面临崩溃,指导人们的神学和哲学开始贫瘠,互联网下的童年走向不免让人担心。在对“童年”的问题上,我们要做到有计划、分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导儿童的媒介接触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体制化阶段,在这个时期,家长和学校应当对儿童的媒介接触进行指导和干预。这里包括帮助儿童进行部分节目的筛选,让儿童利用媒介扩展视野;合理安排儿童接触不同媒介的时间;对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进行解释,引导儿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教育儿童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二)变革的学校

童年“消逝”后,学校成了保存童年的形式。在印刷时代,学校实现了儿童识文断字的素养,进而使儿童从“童年走向成人”。电子时代的儿童从童年走向成人需要读懂图片与画面的素养,而这些图片与画面的本质往往被屏幕现象所掩盖。这要求来自印刷时代的学校发生某些变化,这也是当今许多学者探讨的媒介素养。学校中的亲密互动是互联网中所没有的,在儿童的社会化方面,学校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

(三)社会媒介素养的提高

童年是一个变幻的概念,随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新媒介环境下的童年依旧会呈现五彩缤纷的色彩。只要我们积极地面对,不断探索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解决办法,我们就有希望为儿童塑造一个灿烂的新童年。

[注释]

①②③④〔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8、103、141页。

⑤〔英〕大卫•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⑥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英〕大卫•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2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数学新课标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改变和优化固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学生、教师三个方面的有利影响进行阐述,同时也提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帮助。

一、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影响

1.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教学经常涉及数学概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学习是由教师强硬地灌输给学生。教师无法解释有些抽象概念时,只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果学生无法理解,容易造成知识断层。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可以解决这种问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概念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对整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

2.化静为动

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旋转”时,教师通常制作一些道具进行讲解,但只能做些简单的道具。而在当代技术的影响下,这类问题便得到解决,无论多难的图形,计算机都能制作出来,可以让学生看到图形完整的变化过程,将静态学习转化为动态学习。

3.化繁琐为简明

化繁琐为简明是指教师书写得到优化,节约时间。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虽然知识点简单,但计算过程复杂,往往会浪费许多时间,且不能保证其正确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用eXCeL软件完成计算,繁琐的教学过程变得简明了。

二、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是直观性,将抽象的初中数学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由现象看本质。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将会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有极端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十分喜欢学习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会讨厌学习数学,这种极端情况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教学问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多媒体技术对教师的积极影响

1.化解了教师的困难

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教师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教师在解释概念时可以更为直接地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而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知识由静到动的转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信息技术的引用,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2.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节省教学时间可以体现在制作教学道具、上课书写板书的时间、上课对某些计算复杂的题型的计算时间等,教师节省了这些时间,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难点和升华知识点。这些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和优化。

二、多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抓住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多媒体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由于许多教师都看到了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有利之处,有些教师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课件制作以及创新知识点的表达方式上,却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把多媒体技术当作辅助工具,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身上。

2.不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在上课时不断地点击鼠标,必要的板书也没有体现在黑板上,学生在下面抄知识点,奋笔疾书,有时连知识点都来不及听,只得先抄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对的,会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弱,缺少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鉴。

3.加强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

教师要适当地善用、妙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教师就明白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如果教师只是盲目跟风,便会造成课上用许多时间去熟悉使用软件,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资源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探索科学的应用方式,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物力教学;应用

1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力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1认知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中有很多方法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设计有帮助作用,其中认知图形和提纲以及概念理解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有益的教学方式。图形以及提纲共同构成完整的认知理论,人们可对框架以及纲要进行构建,达到帮助自己学习的目的。每个人构建的纲要以及特点都要自己的特点与理解,但都有基本的机构帮助纲要的形成。在实际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会出现现有概念与实际经历相互作用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会对概念进行新的组合,促进显得概念与理论形成。网络多媒体概念的形成也可以借助认知理论来完成,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质。首先教师可像学习者提供一个例子,属于或者不属于概念都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最后学生可对概念进行各种假设,直到得出定义为止。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对概念的特点进行整理与理解,直到发现并定义模式。认知理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精神进行调动。现有的模式与概念是建立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上的,所以对学生过去知识的充分调动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赋予新知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1.2构建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就是构建主义理论,同时也可作为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指导理论。使用于网络活动是构建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的社会互交,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解决问题。通过对认知结构的加工与理解失误及其表面的过程进行一定的构建。创设真实情景是构建主义理论学习中的关键,所以在实际进行情景创设时可将意义构建作为必要前提,同时可以将该项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进行真实场景创设时,可将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对真实场景的创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在物理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效果并为完全体现。现阶段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存在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交互网络的使用现象,片面强调该项技术的价值与作用,没有利用改型技术达最佳教学效果,导致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时,授课教师缺乏技术支持和课程支持。所谓技术支持,主要是指学校在使用交互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如计算机联网及其日常维护、硬件设备的正确使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等。这些工作不可能由教师来监管,必须有一些受到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承担。此项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交互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效率。课程支持是指在使用交互网络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交互网络的信息教育作用。

2.3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时,经常遇到硬件配置问题和课件缺乏等困难。在考虑把交互网络运用于学校教育时,学校的技术设备问题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目前的设备状况来看,虽然在某些学校中来进行交互网络教学是可行的,但从整体来看,要想凭借交互网络来使学校教育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还不现实。软件方面,许多人面对庞大繁杂的网络信息,大部分人都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寻找和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料,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零散信息。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查到所需的教学信息,必须要有技术专家的帮助,否则师生在课堂中为查找教学信息所花费的时问和精力是难以令人接受的。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变化太快,以至师生很难找到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教学内容。再者,软件制作周期不断缩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要求教师学生不断学习各种新版软件。这样一来,必然会缩短教学时间,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进度。

3强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方法

3.1要加大对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法。当多媒体网络以其惊人的速度走进我们的学校、家庭之后,最先掌握电脑技术的是年轻的学生。学校的授课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工作之余精力的有限,常常会在这全新的事物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但这种现象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只能是暂时的。信息时代虽然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独立自主,不过他们还需要教师对学习行为的有效约束,需要教师来帮助解决学科的问题。使教师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大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功能,才会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反之就会出现高档设备、低档使用的现象,既造成了设备投资的浪费,又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各项技术功能,熟悉操作程序,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设备的操作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对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自我更新,不仅观念要更新,知识也要更新,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成为现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2要加大对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为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保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是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评价合格高校的一个标尺,但是如何实现同物理课程教学的对接,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在进行物理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时,要围绕学习者进行,体现用户至上的设计理念。课件界面设计要呈现较为清晰的问题线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建立假设,积极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最终解决问题,使自己智能得到发展。在网络课件中要呈现清晰的问题线索,往往在词语难以或不能呈现清晰的问题线索的情况下,采用视觉图像就能办到。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商教结合,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多媒体网络物理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变为动态的、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积极沟通,帮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和研发条件较好的软件设计者牵手,实现强强连手,力争创作出适合教学要求的精品课件。目前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由于缺乏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使得同一课件在多个高校同步进行开发,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因此应筹划建立一个相对简洁并为各高校所接受的教学资源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教学资源库。

3.3在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破除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因此,每个物理教师都应努力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根据物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作者:霍岩娜单位:德惠市第十三中学

参考文献:

新媒体技术概念篇10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39-01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