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13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1

关键词:工业工程;人物;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28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最早起源于美国,现如今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应用。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背后必然有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的推动,工业工程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不喾⒄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大批量、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的出现,促使着一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改进方法的产生,于是工业工程就开始登上工业历史舞台。对于工业工程的定义,世界上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术团体都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大体含义基本一致,即为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高效益。

1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人物

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鼻祖。因为他拥有当普通工人以及技术工人的经历,所以他对于劳动中的组织问题和管理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发现了当时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并且他认为可以找到一系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开始潜心钻研,致力于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经过系统的研究,他创立了“时间研究”,时间研究的核心就是标准化。运用时间研究,他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本书的发表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而泰勒也被人们称为“工业工程之父”。

吉尔布雷斯(FrankBunkerGilbreth)也是工业工程的一个开创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将劳动者工作时的动作分解,把无用的动作省去,有用的动作简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他的“砌砖实验”和“影片分析法”也成为了工业工程历史上经典的案例。

甘特(HerryL.Gantt)也是工业工程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开拓者,他的杰出贡献就是发明了“甘特图”。甘特图通过把生产工作以及工期以日历的形式列举出来,可以很好地反应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工作进度。甘特图是生产中用于制定工作计划、对工作进度进行控制的常用工具。

2工业工程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被工业工程学者习惯性地称为奠基期。该时期的标志为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方法的出现。在这个时期内,美国福特公司开始使用生产线进行汽车生产,这是一个革命性的飞跃,从此生产线式的生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且在该时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战后,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物资,客观上需要工厂进行高效率的生产,促进了工业工程的发展。20世纪初期,泰勒的“管理原理”被更名为“工业工程”,至此,“工业工程”这一概念正式出现。在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从此工业工程正式作为一门大学专业进入大学。

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被工业工程学者习惯性地称为成长期。在这一时期中,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工程中,于是产生了许多工业工程方法,例如人因工程、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产生和发展的。继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更多的美国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而且开始出现工业工程师,此时工业工程正式成为了一种职业。在这个时期,工业工程的主体基本形成,并且开始和各种领域的技术相结合,使得工业工程成为了连接管理和技术的工程技术。

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被称为成熟期。在此之前,工业工程一直没有理论基础,这个时期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出现,改变了工业工程没有理论基础的尴尬局面。运筹学在战时出现,最早是为了在不同的军事方案中进行选择,随着之后的发展,运筹学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已经能够解决各种系统择优问题。由于运筹学的引进,工业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1948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该学会在1955年时给出了工业工程的定义。而且,工业工程不再只是局限于美国,亚太地区也开始引进工业工程的理论。不得不说,引用最为成功的就是日本的丰田公司,丰田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立了丰田生产方式。正是由于应用了工业工程的理念,韩国、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而日本、德国更是实现了从战败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被称为创新期。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工业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当然在这一时期计算机、系统工程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它们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新的方法。效率和质量都是企业获益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工业工程的重要性,开始引进工业工程的人才。并且,工业工程的理念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由此可见,工业工程一定会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统观这四个阶段,工业工程由一个单一的理念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再到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和应用,这一切离不开社会的推动,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工业工程将会更好地发展。

3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工业工程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长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中国,工业工程的起步很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产品的数量,并不重视效率和质量,所以,工业工程在中国一直不被重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工业工程对于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巨大作用,工业部门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开始了对工业工程的探索。有多种现代的管理方法开始被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中包括系统工程、网络计划等,这些管理方法基本上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很多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34页)

企业在应用了这些新的管理方法以后,效率大大增加。例如,北京机床电器公司运用工作研究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年新增产值达1165万元;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应用工作研究改造生产线,将一台电冰箱的生产节拍从原来的48秒变为36秒,极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钢铁冶金行业也开始接受工业工程的理念。鞍钢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进行了工艺改造后,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企业开始向国际市场迈进,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中国的企业必须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就大力促进了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中国的第一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于1990年6月在天津召开,在该会议上成立了工业工程研究会。工业工程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工业工程人才。为此,1992年9月,天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率先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招收工业工程的本科生,而后又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设此专业。这些高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业工程人才,这也是工业工程在中国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这几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工程发展迅速,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在不同的企业内,工业工程的应用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同的企业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不同,对其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同;二是不同的企业管理水平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折的。我国企业对于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由于国外的许多企业,尤其是欧美、日本的企业对工业工程的应用较早,所以工业工程在这些企业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这样的企业以合资或外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后,它们的工业工程水平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这些企业都有规范、严格的管理模式,工业工程已经成为它们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内资企业,工业工程在中国起步较晚,所以相较于合Y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的内资企业对于工业工程的应用尚处于入门阶段。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所以这些地区的内资企业要比其他地区的内资企业更早应用工业工程,这些地区的工业工程水平也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落后于欧美国家,所以我国的工业工程仍处在发展阶段。好的现象是,工业工程不仅能够在大型企业中得到应用,许多小型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也都开始意识到工业工程的重要性,并开始引入工业工程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工业工程必将拥有极为光明的前景,以后工业工程不仅能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也将为我国的国家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2

综述工业工程(ie)起源美国,19世纪末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出现,它的理论始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大体上来说,它的发展可以分为奠基期、发展期及创新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ie发展的奠基期,时间由19世纪末至1945年二战结束。早期的ie从科学管理发展而来,主要研究工程现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动作研究,提出了一个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及一个定律(动作定律),并开始了工作疲劳学最早期的研究。泰勒的研究从改进工资制度开始,研究生产企业的一系列的基本管理问题,如人员招聘和培训、生产进度控制、测定工时、车间组织等。由于吉尔布雷斯、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成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效用,在被被管理者广泛应用的同时,又被工人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帮助资本家进行剥削的手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和背景下,为了继续和推广研究科学管理的这一理论体系,对其进行更名,更名为“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科学管理成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模式,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工程体系诞生了,它是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理工学院建立的,这也标志着正式出现了ie学科。第二阶段ie的发展期,时间由上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选用军事方案时,运用了统计学及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促进了ie的发展,为ie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手段,比如管理及生产系统的创新和设计、规划等。

二战后西方经济开始复苏,很多企业开始采用批量生产及流水生产线的模式,加速了交易市场的形成,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的焦点在这个阶段也发生了改变,由追求生产效率转向了追求实力和资本,ie在企业中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比如物料运输、生产计划、设计工厂、贮存控制、人机工程、质量控制等,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ie的理论体系也由于出现了众多的现代管理的理论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在1948年正式成立,它的成立为ie在美国的推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ie在全美的应用。在此期间ie被成功地引入亚太地区。在战后经济复苏期间,日本引入了ie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化和改造,创造出了日本独有的丰田生产方式:准时化等ie技术方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除了日本之外,韩国、台湾、新加波、香港也加大了ie的转化和应用力度,使这四个地区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三阶段为ie的创新期,时间由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上世纪70年代初,ie领域中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原理,以优化整体系统为目标,研究各个子系统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工程管理拥有更加先进的分析手段和更加完备的技术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ie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从而促进ie的发展,提高ie的影响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定量化技术成为ie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复杂的工业系统,实现了各个环节,如信息、价值等之间的相互集成,为经营者制定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ie学科是至今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学科,如服务、卫生、生产、教育、行政、等,所以它还被韩国学者称为“产业工程”。ie研究的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对制造业来说,ie的研究对象是工作系统,工作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输入、转换、产出、反馈调整过程。输入材料经过ie定量化技术对设备、资源、人力等进行分析,形成产品或者是服务输出,以时间、品质、成本作为评价尺度对产品或者是服务进行评价,再对输入材料进行调整,分析。

2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ie已经在发达国家成熟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ie技术在企业中主要应用在工艺技术方面,也就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的问题。ie在日本的应用较早,已经形成了工业工程的特色应用,尤其是精益生产方式(Jit),它是在二战之后形成的,因为那时日本的汽车工业面临“资源稀缺”及受到制约的情况下产生的。日本丰田公司作为汽车生产的大型企业,引进工业工程之后将其成功扩大,这对其他行业的生产起到了引导和借鉴的作用。其他各行业也相继模仿,引进、转化并应用工业工程,企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成果显著。对于我国来说,工业工程的起步和应用非常晚,上世纪80年代,工业工程采开始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方法才开始在我国应用。比如:系统工程、全员生产维修(tpm)、网络计划技术等,企业应用工业工程之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业工程在企业中作为一种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工作研究,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最重要的基础基础。工作研究又分为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消除作业现场一切不经济的浪费,改善作业环境。工作研究的特点是只需很少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方法研究包括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程序分析以整个生产线流程作为分析对象,以流程中具体工序作为最先分析单位;作业分析以具体工序作为分析对象,以工序中每个操作过程作为最先分析单位;动作分析以每个操作过程作为分析对象,以操作者完成操作过程的具体动素作为最先分析单位。三者之间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粗到细依次完成对整个生产单元的现状分析。作业测定包括时间分析和标准工时测设定。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确定合格工人按照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过程。其目的是

(1)科学制定完成某项作业所需时间;

(2)制定和贯彻作业标准时间。它遵守了以人为本原则和竞争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该理论适用于任何人,它以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较高水平作为衡量的标准,并不是空泛的教条,以实际为出发点,所制订的标准并不会使工人感觉标准太高难以超越或太低毫无挑战性,可以使工人不断进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呆板或愚昧最终会被淘汰。竞争原则主要表现在为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衡量工人并对其进行奖罚处理,以此来确保工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这个标准。不断提升标准,以此来激发工人的进取心,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攀升。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寻求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业工程的应用与推广不仅包括它的方法和原理,树立工业工程的意识和思想更为重要。工业工程不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它更是一种思想和意识的体现。ie并不包含复杂的数学推导和高深的理论,只要对生产力的提高有利均可被采纳利用,集先进的技术、理论、方法以于一身,以此来促进工业工程的长远发展。工业工程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还与工业工程奠基人泰勒所恪守的工作信条关系密切,他坚守“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方法”的工作信条。在此基础上,工业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在有人参与的系统当中,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试验等,进行创新与改进,寻求一种比现有运作方法更快、更好的新方法。由以上信念还得出了以下公理:一个系统只要它没有消亡还有利用价值总是有改进空间的,这就是工业工程的精髓,这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具有深远意义和利用价值,终身受用不尽。各专家对工业工程的归纳不尽相同,大致如下所述:整体化和全局意识;效率和成本意识;工作标准化和简化意识;改革和问题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等。

3结束语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3

关键词:工业工程,发展,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业工程的发展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国的工业基础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企业不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条件。尽管在解放后,许多大企业象长春一汽、湖北二汽、鞍钢等都有技术革新方面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具有ie应用的特点。但是真正ie的推广和应用当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诞生翻开了中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新篇章。

综上所述,中国的工业工程仍处于认识与起步阶段,这与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无关系,包括教育管理也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知道ie的重要性的企业也不乏其人,如广东科龙集团,河南美乐电视机厂,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初摩托车公司,西安飞机公司,沈阳飞机公司,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在应用ie方面收效不少。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许多乡镇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关心工业工程,认为经济形态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改善是极其重要的。

二、工业工程发展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挑战

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生产方式和信息技术对现行成本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又为成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驱动力,特别是新生产方式和信息技术中的敏捷制造、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方式、mRp/eRp和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创新的战略性驱动

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对成本管理创新的战略性驱动表现在:企业开发、设计和创新成本管理系统,不仅要从战术的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从战略的高度考虑。特别是从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和生产三个维度去开发、设计和创新成本管理系统。从而对企业未来的成本从行业、市场和生产三个维度进行预先“筑入”设计,对企业未来战术性成本管理的方向和标准进行定位。

(二)精益生产方式:成本管理创新的战术性驱动

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创新的战术性驱动表现在:企业的战术性成本管理系统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应有不同的战术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即使同一企业相同的生产方式下的战术成本管理模式也是在不断改进中进行完善的。在日常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战术成本管理技法和策略来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战术成本管理问题。

(三)mRp/eRp和信息技术:成本管理创新的网络化驱动

mRp/eRp和信息技术对成本管理创新的网络化驱动表现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是成本管理创新必可少的部分,新经济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必须要应用相互关联的正规化、自动化的成套技术对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和构建,从而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成本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为成本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

三、成本工程是成本管理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成本管理的工程属性

1.成本管理是一项并行工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和产品生产生命周期两个方面。

从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成本管理贯穿于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整个过程。产品在生命周期内,企业一般要多次调整产品的竞争策略,同时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技法以及对不同的成本管理技法进行组合,甚至要创新一些成本管理理论和技法,才能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成本战略定位。所以,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成本战略定位的核心就是成本管理理论工具和实体工具的有机结合和创新。

从产品生产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成本管理贯穿于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全过程。在特定市场生命周期,如何实现相应的竞争策略,是由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管理工作来体现的。

2.成本管理是一项子工程:基于工业工程发展的视角。工业工程的发展对成本管理提出要求,成本管理系统为适应工业工程的发展必然要对成本管理的技法进行重组和创新。在成本管理方面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大小都反映出很强的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管理系统是工业工程的一个子工程。

3.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企业成本管理不是孤立的,成本管理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如果从这个角度透视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确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信息支持、管理技法的实施、对成本管理活动的管理等等。所以,成本管理是相互合作式的全面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概念的全面性、管理主体的全员性、管理目标的全局性、构成的全动因性、形成的全关系性、管理技法有机结合性、管理的全过程性等方面。

(二)成本工程的内涵

从工程的视角审视成本管理,可以认为成本工程是对成本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成本工程是应用各种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工具和实体管理技法,设计、开发与实施创新成本管理系统,以及对成本问题给予创新性解决的成本策划。成本工程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主要具有工程属性、创新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应从工程的一般性和成本管理的特殊性两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定位:

首先,从工程的一般性上看,任何一项工程的内容无非都是包括工程的设计、实施和成果评价三个基本环节,并且以“设计――实施――评价”式的程序运行。所以,成本工程的内容包括成本工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基本环节,同样也以“设计――实施――评价”式的程序运行。

1.成本工程设计包括成本工程的目标规划、标准预测以及工程方案的配制和选择等。

2.成本工程实施包括成本工程的目标分解、项目组合、工程运行以及信息支持等。

3.成本工程评价包括针对项目和工程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机制的配制和选择等。

其次,从成本管理的特殊性上看,成本管理系统包括战略成本管理子系统、战术成本管理子系统和成本管理信息子系统,与之相对应,成本工程的内容应包括成本战略工程、成本战术工程和成本信息工程三个方面。

第一,成本战略工程是指企业在选择和确定竞争战略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法和策略进行成本战略构筑、规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对企业未来成本的“筑入”从行业维、市场维和生产维等方面的一种预先设计,也是对企业未来战术性成本管理的方向和标准进行定位。成本战略工程内容包括成本战略工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第二,成本战术工程是指在日常成本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技法和策略来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成本管理问题,是在成本战略工程制定的方向和标准的前提下,从生产作业系统的层面,对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实际“筑入”。成本战术工程内容包括成本战术工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第三,成本信息工程是指企业应用相互关联的正规化、自动化的成套技术对成本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和构成,成本信息工程的核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成本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为成本工程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成本信息工程内容包括成本信息工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成本工程的内容体系包括成本战略工程、成本战术工程和成本信息工程三个子工程,成本战略工程为成本战术工程制定方向和标准,成本战术工程是成本战略工程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成本信息工程为成本战略工程和成本战术工程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齐二石.现代工业工程发展概况[J].工业工程,1998,(1).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发展展望

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与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休戚相关,特别是随着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中国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工程管理高级人才将有不断增长的需求。

所谓工程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于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可以说它不仅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一门管理型学科。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分工明细,对于工程学这种复杂的学科来说,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还要有专业的管理才能,单纯具有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为了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从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

1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1.1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样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多样性的专业,它涉及的科目繁多,可以说,从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都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所掌握的不仅仅是工程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为了应试考取证书的生硬知识,更多的是涉及沟通、管理、经济等多样化的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在通过实践,长期的投入学习才可能抓住其精髓。就学科分类而言,目前也有专家认为,将工程管理的“工程”仅限定为土木建设工程管理违反国际惯例,不符合全世界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土木建设工程只是许多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工程管理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土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应该包括范围更广的其他学科,这正表现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样性:

(1)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职能越来越精细,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也可以说,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艺术,它将多门学科加以柔和伸展,变为了一个完整独创性强的多样性学科。

(2)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会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

1.2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只是单纯的管理型学科,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工程管理学科培养就是工程类技术人才,其实两种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部分,不同的是,工程管理专业将两种人才的培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人才具有先进的技术、理念,还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管理才能,这也表现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几个基本的技能:首先是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是要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拥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从上述两个特点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工程专业和管理科学专业本身都是极其复杂难懂的学科,将这两种学科融合,加以调整,变为一个集合了管理和技术的独立学科,不仅对于开办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也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展望

工程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性学科,也是一种管理型学科,各大高校顺应社会的需求所开展的工程管理专业,巧妙的将经济管理学科和工程类学科结合在一起,使得原本单纯只注重技术,或者只注重管理的专业变为了一个于技术可以去前线工作,于管理可以做出决策支持的专业,不仅相连性强而且更加大了专业的实践性和考核性,让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成为了为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2.1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

(1)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种系统性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复合型专业的唯一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将各个学科排序集成为一系列对此专业有用,并且可以实践的学科目录,让各个学科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加全面,更容易记忆;

(2)工程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的学习,工程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固定露天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对人、财、物以及时间性、空间性和整体性加以关注,而这些都基于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在学科上开展了许多作图、工业制作,建筑工程等科目,以加强此专业的技术教学;

(3)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许多学科,还具有极强的专业叉学科,例如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余成本规划等,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专业的综合型学科,其不仅涉及本身工程专业的技术性还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学习。

(4)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种具有着特定目标,资源和时间限制以及复杂建筑工程背景的一次性管理学科,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只是只可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和引导正确工作道路的方针,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学习。

2.2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相当多的工程建设案例的成功,让我国在工程建设上的造诣越来越深。虽然在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至今无法回避和改变的问题,可是近年来工程建设的快速成长,已经说明了我国在建设工程的前景非常的乐观,这与越来越多的工程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出现息息相关。

在未来,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工程建设量会不断扩大,包括城市基础建设在内的大量工程建设会陆续涌出,届时将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管理型双向人才,而各大高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也恰到好处的迎合了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将会经历建设工程上的优胜劣汰,不断的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

所以,现在看来,工程管理学科在外来的时间里不仅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会具有更多的挑战,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校实践活动的质量都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走出来的学生,也多了许多管理类、技术类的要求,他们不仅仅只是能够考取证书,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快融入国内工程建设氛围,积极为我国工程建设作出有见地性的策略。

3结束语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工程管理专业的刚刚启蒙,至今,国内的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基本成熟的时期,可以说越来越成熟。对于正在走向完美的建筑工程行业来说,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问题,需要加以发掘和改正,为了将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推向另一个新高,让我国的工程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各大高校中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便将会是我国今后建筑工程行业的顶梁柱。

参考文献:

[1]张亚峰.工程管理专业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2013,(03).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5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业资源;造林方法

1.增强林业工程的有效措施与策略

(1)加强培育基地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当中,选择高品质良种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原因十分重要,林业生产也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营林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好苗木培育基地的建设工作。适当的增加培育基地的整体数量;对基地基础建设进行统一规范,突出层次性以及灵活性。此外依据当前我国出台的有关政策适当的加大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母树林比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与手段切实实现母树林质量的有效提高并遵循一定原则加强对幼苗的抚育管理同时对现有的母树林结构构成。

(2)造林树种选择、整地、造林季节的选择和程序。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质量与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然的改善。造林整地必须保持水土、避免土壤侵蚀,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造林施工及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3)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清理方法: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也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叫炼山)。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丛和草类等植物。

(4)整地的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造林方法

(1)直接播种造林法,把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容易施工,面积大的造林地上进行施工。如果选择直接播种造林这方法必须对造林地条件要求较高、对幼林抚育的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直接播种造林适合于大种粒、发芽快、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桃类、油茶、柚子、板栗和山杏等大粒种子。还得让造林地的土壤常年到晚水分充足,减少各种灾害因素,在于人烟稀少的山区造林更加适合,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植树造林,使用完整的树苗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较差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种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柳树、桃树、柚树、泡桐和竹类等。

(4)先选造林地在选择造林树种,根据我国某林业学家得出的造林经验,造林的技术方法在于讲究造林地的土壤适合的树种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可以考虑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阔叶树能在四季明显,光照充分,降水不足的环境下适应。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阻滞尘埃缓解热岛效益提高大气质量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林业资源空间增长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长,每年以300万公顷的增长速度,林木生长量逐渐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数量不断上涨。迅速的走出了低谷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竞争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3.1竹资源丰富

我国的竹类资源属于全世界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全国竹林面积已达85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4、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8000万吨。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3.2森林资源存量大、质量高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大分布均匀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高林木生长量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提的优质木材。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充足,必定可以供应世界各地、优质木材价格不断降幅使得林产工业的发展趋势不断上浮,直接对林产行业的市场充满了活跃力。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6

关键词:专业教育土木工程发展学科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对于义务教育的升华——高校专业教育,更是成为社会、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支柱。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发展起来了,且发展很快,与此同时1950年中国第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在此之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技术协调并进,共同发展。尤其在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猛,随着高校专业教育对于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土木工程整体建设与设计、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瓶颈的到来、建筑资源的锐减以及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代土木工程发展对高校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学科设计的创新与优化组合

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五个二级学科。而且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结合土木工程发展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其中大部分学科都是以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工程测量、设计、施工为要求而进行的应用教育,但是随着力学、材料、工艺、环境技术学科的发展,信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多学科的融合发展、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对于这些高新技术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土木工程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已经为行业的共识。

普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目前广义上还停留在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理论研究阶段,适度的结合工程实际,并未能够真正达到将多学科,将前沿科技与工程实际发展紧密结合的层面。传统的土木工程学科跨越发展模式都是先由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或取得某些稳定成果后再引进到本学科的发展中来,重新进行从理论层次的互补协调到实践层次的磨合生产,再带动本学科跨越发展。例如建筑材料的更新、计算机的应用。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是阻碍了土木工程本身与各学科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与交织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各学科、各行业发展中互相参照、修正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制约着土木工程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例如在工程建设中普遍使用的广联达、CaD等建筑软件,大多出自科研机构或者非本专业领域的开发机构,而且科研机构或者更高层次的教育形式,从根源上来讲,人才的来源依旧是高等专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却并没有随着建设运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将专门的土木工程设备与软件开发的愿景纳入到专业教育的范畴中来。就目前在国外很多工程设计中使用的土木工程分析仿真系统来说,这种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工程结构在灾害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对于检验结构设计中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像这些前沿技术我国也在引进和使用,但是这些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开发却并不包含在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科范围中。也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固定研究范畴,这对于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只能是被动的等待推动产业发展因素的产生和变化,而不能够主动的去寻找、研究这些契机和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土木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所以在工程建设环境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土木工程高等专业教育应当审时度势,适应发展,科学合理的考虑学科设计的创新,与边缘学科融合和多学科多方向的优化组合发展模式。

2、培养思路的转变与方法的改良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一直以来在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中都把实践作为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土木工程高等专业教育的第一任务也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一直以来培养和教育的内容仅仅是对固定方向传统工程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教育,并没有将完全广义的、多方向的、深层次的土木工程基础包含其中,得到的多数是泛泛而知或者精通某一特定方面的片面化人才,但是在实践中工程项目是不能拆散的,各个工程项目之间都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也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就导致不能完全的掌握和支持工程项目的科学建设。不仅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的总体质量和进度,而且对工程技术人员本身的职业发展也存在巨大的隐患,尤其在建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每天都在进步,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但是没有广阔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就去学习新工艺新方法是很难的。同时在当前的土木工程发展环境下,很多新型实用的工程技术都不能再归为工程建设定群体所需掌握的技术,不能再按照传统的职位、职能来划分。例如当前积极推进的信息化施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部分各阶段都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机材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综合利用,为施工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并与其他工程数据库联系,解决疑难问题。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有效控制成本,实现施工管理现代化。这就需要各种职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系统,掌握信息化施工的技术,它不单单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或者项目经理、监理人员所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每位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运用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实践所需学习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将会越来越多,更新周期也会越来越短,高校专业教育正是担负着这些广泛理论学科基础的教育以及培养专业技术学习能力的责任。高等专业教育的逐步完善与工程实践、多学科的结合,共同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土木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时期

引言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土木工程,同时也对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通常都会对当地空气资源、水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另外,在我国土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未高效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废弃物,为适应时展潮流,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土木建筑事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工民建筑在夏季避暑以及冬季取暖等方面的耗资是巨大的,同时在冬季采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硫化物成分对大气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有效解决土木工程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工民建筑领域,通常我们会选择一些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不仅保证了建筑的保暖性,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在交通工程项目施工中,通常也会对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改变,更严重的会导致水土流失;另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也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也会形成噪声污染;交通工程还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一般对这些废弃物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和掩埋等,经过一定时间,掩埋的固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变质腐败,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同时伴随着外界雨水的作用下不断渗透,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采取焚烧的方式则会对空气资源带来相当大的污染。所以,为实现土木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切要求解决好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施工材料对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施工材料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及后期的使用性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良好的施工材料也给工程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有效地延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寿命。现阶段,我国生态型建筑发展理念快速发展,促使生态建材也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大新课题。生态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对自然资源影响的控制,有效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们还处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期和转型期,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建材的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设,是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品质要求前提下,不断促进建筑材料及方式的转变。生态建材和生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时有效地减少建筑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材料;另外,生态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对于环境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实现了社会资产的合理递增。

三.促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为有效推动我国土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综合考虑到:1)明确保护区域、保护植物及保护办法;2)在满足施工要求和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被影响的区域面积及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管线及临时设施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确保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省电力资源

通过改进生产设备,采取节能施工机械,安装节能灯具、设备,运用声光传感器来实施对照明灯具的控制,有效的监测电力利用率及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等多个方面来有效地节省电力资源。

(二)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使用量,改善设备及器具,降低其使用流量,有效地实现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也极大地降低水费用。

(三)对建筑材料及其他资源实现回收再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就是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也是在目前工程领域需要不断强化的重点内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或者具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原始材料的使用,也有助于将材料中的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更好地分离出来;(2)加大对建筑材料及其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循环利用工作;比如在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废弃物回收系统,实现对有用资源的回收、重复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进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降低施工材料的耗损

严格施工材料采购程序,同时在施工现场也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物料管控机构,从而有效地减少物料搬运次数和不必要的包装;不断完善物料的操作流程,提高材料周转率,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促进其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为不断推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就要积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发展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实现其协同发展;此外,还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地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利用科学和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来有效地降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实现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有效推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贺丽媛.对新时期土木工程建筑以及安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0:230.

[2]李方慧,赵永江,赵文军,王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几点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4,06:16-19.

[3]武月刚.浅谈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03:156.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作用;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作用

工程造价咨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从事咨询造价的专业人员不仅具备工程技术,还需要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典型行业,为投资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既提高信息中的知识的含量,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见性,其过程实质上就是投资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递过程,即通过三位一体的信息集散过程,实现信息与决策者得最终结合。

现在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展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能使传统的产业能够快捷、低成本的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的资源整合方式。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和文档进行高效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造价咨询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作用如下图:

二、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

针对当前的现实状况来分析,许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上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管理上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缺少良好的监督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的法制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将对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行业出现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使行业规则遭到破坏,也让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1】。

2、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狭窄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咨询服务业务涉及的内容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咨询单位将重点放在了审查工程结算上,侧重于财政审计和财政投资管理。工程造价咨询业提供的服务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没有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业应有的市场作用。国家发展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目的是使其能在各阶段发挥造价控制作用,从而推动造价管理体制的顺利改革。因此,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应革新服务理念,扩大咨询服务范围,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协助建设部门实现对工程造价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3、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对咨询服务机构来说,市场对其的要求是能够提供高智能密集型的服务业务,人才,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就现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从业人员的实际素质水平来看,和市场期待之间还潜在很大的差距。工程造价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建设单位遇到的经营管理或者项目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者投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会运用到许多科技原理、经济法规和法律,相应地,也对咨询单位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悉概预算业务,还要掌握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业务[2]。只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才能保障高水准的服务质量。

三、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1、制定行业公约,促使造价咨询业加强行业自律

在造价咨询的费用、质量、时间及其它服务等方面遵守行业公约,避免恶性竞争或低价竞争,引导行业良性发展;整顿和规范行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造价咨询公司日常行为的监管,如造价咨询公司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人员数量及上岗资质是否具备、造价咨询业务的完成数量及质量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降低造价咨询费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等;建立退出和淘汰机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造价咨询公司,制定合适的退出和淘汰机制,为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创造规范的竞争环境【2】。

2、对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管理进行规范

要不断地完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法律体系,从而对行业市场管理进行规范。各地要以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为根本依据,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系列可以有效执行的规范、准则。加大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力度,严格规范、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出可供行业使用的工程造价咨询的合同样本,严格执行对各个咨询机构的年度审查工作。对于潜在“吃回扣”、强制客户接受服务、收费违规、出具假报告假数据现象的咨询单位要给予相应处罚;对违反职业道德、肆意更改造价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另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程序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审查项目建设单位的施工资格,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环节的管理,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的审查备案制度,对工程的标底价、合同价和结算价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3、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缺乏竞争力,主要是因为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不高。因此,我们要加强高素质的复合型造价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制定有关继续教育的标准和办法,促使造价工程师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新形势下的造价工程师成为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熟悉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外语,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组织专业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质和实际业务知识。

4、加强企业间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许多咨询单位都有着自己的固定客户,都有着自己擅长的一面,但同时也都有着自己不足的一面,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相互之间进行合作,这样不但可以把自己的业务客户介绍过来,大家还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壮大果。国内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还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咨询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吸纳更多的海内外人才,并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来贡献他们的智慧。

5、积极拓展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

就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现实情况来看,境外的工程造价咨询提供的服务业务范围较广,它通常会为委托方提供涉及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性项目咨询服务,因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受投资管理体制的影响,工程业务咨询范围较为狭窄【3】。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应积极拓宽服务业务,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工程竣工后的审查结算上,可以将对工程的前期可行性分析、工程中协助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纳入业务范围,全方位为委托方提供工程咨询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外资咨询服务机构是做到从容应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6、提高工程造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造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不仅要求政府和行业协会要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外,我们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更要练好内功,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要转变经营观念,积极开拓市场目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刚走向市场,经营观念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的开拓,经营范围的确定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目标市场,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次,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工作也得到一定的重视。在具体的工程中,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耿纪芳.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策略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9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咨询;实施管理;发展决策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1.1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接受委托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于控制提供专业服务,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中介组织或咨询服务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历程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过去相当长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依据计划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的。自90年代初国家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投资主体逐步实行了多元化,建设体制中推行了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项目监理制。根据市场变化实行了动态的管理,各地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定期编制和有关造价指数,对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材料价格进行适时调整。

1.2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作用

工程造价咨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从事咨询造价咨询的专业人员不仅具备工程技术,还需要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典型行业,为投资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既提高信息中的知识的含量,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见性,其过程实质上就是投资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递过程,即通过三位一体的信息集散过程,实现信息与决策者得最终结合。

现在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展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能使传统的产业能够快捷、低成本的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的资源整合方式。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和文档进行高效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造价咨询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工程造价企业如何实施管理

2.1构建政府工程新的造价管理模式,推进造价管理新体制的建立

构建政府工程新的造价管理模式,是我国建立工程造价管理新体制的重要环节。专业化、系统化,应当是新模式的鲜明特色。工程成本价格的形式及其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成本价格管理工作专业性很强,与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等工程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专业化、系统性,还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

项目业主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新模式的核心。造价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定位于管理政府工程,有利于深入了解和全面积累类似工程的成本价格资料,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进工程导清单招标方式的顺利实施。

2.2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国家对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社会化的制度正在逐步实施。我国建立工程造价咨询制度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投资管理和控制的要求随着工程造价咨询制度的建立和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形成,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己经成为一个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咨询任务必须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因此,要通过教育使每一个员工都真正树立起;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的意识,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为顾客提供服务而这种服务,是从市场中争来的,不是顾客求你提供的。如果没有这一意识,在心目中不把工程造价咨询工作作为一种服务,那就不可能做到优质服务。

2.3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事先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预算、估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为领导层在投资决策、设计和施工等过程中做好经济参谋,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造价咨询及招投标等执业内容的工程咨询顾问机构。以实现建设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控制。

3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对策

3.1制定行业公约,促使造价咨询业加强行业自律

在造价咨询的费用、质量、时间及其它服务等方面遵守行业公约,避免恶性竞争或低价竞争,引导行业良性发展;整顿和规范行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造价咨询公司日常行为的监管,如造价咨询公司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人员数量及上岗资质是否具备、造价咨询业务的完成数量及质量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降低造价咨询费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等;建立退出和淘汰机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造价咨询公司,制定合适的退出和淘汰机制,为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创造规范的竞争环境。

3.2提高工程造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造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不仅要求政府和行业协会要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外,我们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更要练好内功,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要转变经营观念,积极开拓市场目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刚走向市场,经营观念上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的开拓,经营范围的确定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目标市场,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次,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3.3加强企业间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许多咨询单位都有着自己的固定客户,都有着自己擅长的一面,但同时也都有着自己不足的一面,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相互之间进行合作,这样不但可以把自己的业务客户介绍过来,大家还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壮大果。国内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还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咨询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吸纳更多的海内外人才,并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来贡献他们的智慧。

3.4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缺乏竞争力,主要是因为专业人才的业务素质不高。因此,我们要加强高素质的复合型造价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制定有关继续教育的标准和办法,促使造价工程师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新形势下的造价工程师成为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熟悉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外语,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组织专业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质和实际业务知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及其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研究,以及根据中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所提出一些解决策略,这对我国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有积极地借鉴作用。在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进程中,必将面临前所许多困难和挑战,而这些困难和挑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造价咨询业的生存和发展。重建自己的优势,采用现代化管理体系,这也决定中国以后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工业工程的发展篇10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植树造林、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大力支持林业工程的发展,实施了许多林业工程建设的重点工程。使得林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必须为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发挥重要作用。林业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搞好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关于治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敏、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兴林富民为重要目标,依托科技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更好的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更重要的意义是要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林业工程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加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建设,增资源、增效益,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质量,维护区域内生态平衡,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国土生态状况、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围绕总体目标,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物防火林带、农田林网、城区绿化、森林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构建稳定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森林生态系统,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逐步改善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经济林和森林食品等以林业为依托的产业,建设绿色家园和森林城市,完善绿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化,从而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并且普及了全民关于生态的知识,倡导了生态道德。

   3林业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坚持不懈的对林业发展重要战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有助于解决国民对于林业地位的认识盲区。这对于大力发展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树立森林资源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观念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我国林业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国民对于农业发展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这使得我国在进行林业发展建设的同时仍然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解决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去为林业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3.2就我国现状而言,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首先就是乱砍乱伐、再次就是毁林开垦、占用林地、开采石土、以及非法经营国家保护木材等违法行为。这使得政府在保护林地资源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必须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合作,通过积极打击非法人员破坏森林资源,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好林地保护以及开发之间的矛盾

   4林业工程规划发展的对策

   4.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的发展,认真做好林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林业的生态建设,并且努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统一思想,提高对于林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政府也应当对此,结合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增加对于林业工作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林业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全社会关于林业发展的认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建设林业现代化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坚强的后盾。

   4.2关于推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适当增加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应当鼓励群众投资林业,并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广泛发动群众投资开发,推进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增强林业生态系统本身的生态功能,从而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3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变,应当以重点工程为契机,就目前形势而言,中国的林业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林果等林产品的多样化要求,更重要的是改善我们共有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由产业为主向以公益事业为主的转变,在变革和转折湿气中有所作为,进一步突出林业的地位以及其积极作用,加快发展,大力推行。

   4.4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林业扶贫开发,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个体以及股份知林业,并且,可通过关于加强对林区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实施项目支持,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优势化,积极提高林业经济、林业产品的加工以及森林资源等项目的发展,保障林业顺利、健康地发展。

   4.5林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建设工程对于加强林业基础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区域内的森林、林地、森林火灾伸至是有害生物等进行定期的调查和监测,进一步完善林业数字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依托GiS系统实时管理,时刻掌握好我区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全面提升林业管护水平。

   4.6促进林业政策与法制体系建设工程。加强业务人员执法能力,定期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深化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全面加强林业行政和执法机关的普法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及各类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学习,林业管理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普通群众的林业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增强保护森林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