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7:42

体育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普及公平

中央苏区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中央苏区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教育建设,推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实现了教育普及与公平,使得革命领导队伍、广大工农群众、青年儿童等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为红色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提高了智力支撑、精神保障。苏区政府和人民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去总结与思考、去学习与传承。[1]

一、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内容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与制定,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密地结合的,也是和当时经济发展现状必然联系的,更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34年1月,苏区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作了题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对苏区的教育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同时,他进一步强调:“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历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杜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合,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普及,提出教育权利的平等观念。可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的表述合乎苏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的基本特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苏区教育的实践为当今教育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2]

二、教育普及与公平的具体体现

1.教育普及,面向广大群众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教育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广大民众都能接受教育,都能通过教育成为既建设文明又享受幸福的人。教育普及在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说明政府对于人民大众受教育权的保证;更明确提出,苏区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普及教育。

文字是文化传播,教育实现的基本媒介,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运动是普及教育的基础工作。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中心任务之一是努力扫除文盲,将扫盲运动作为普及教育的第一步,并提出通过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普及民众文化知识和读写能力。

2.教育公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

在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现教育公平,是苏区政府一直倾力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苏区文化建设总方针中提出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即是全国人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1教育不分性别

在旧中国,广大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她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对此苏区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妇女扫盲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妇女干部,为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通过办夜校、半日学校、冬学等形式帮助妇女识字、学文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现在)妇女的活动十分积极起来。妇女不但自己受教育,而且已在主持教育,许多妇女是在作小学与夜学的校长,作教育委员会识字委员会的委员了。女工农妇代表会在苏区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它注意于劳动妇女群众的整个的利益,妇女教育当然是他们注意的一部分。”文化教育总方针保证了苏区妇女教育的总方向,而为了建设苏区文化教育也了许多条例,都是用来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性,增加教育公平的份量。[3]

2.2教育不分地位阶层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与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是相辅相成的。苏区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涉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扫盲运动的开展,革命干部的培养,这些无不说明苏区文化教育的普及性与公平性。苏区文化教育例行的是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干部群众一律实行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普及科学知识。

对于义务教育,苏区文化建设中心任务规定要厉行全部、免费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各个阶层的后代都有权利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都可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习科学文化,利于以后的成长。对于社会群众的扫盲教育,采用各种办学形式保证劳动群众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对于革命干部的培养,苏区教育也一视同仁,革命干部的教育不仅与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也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真正做到教育不流于形式。

三、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历史经验

1.确立教育方针,坚持面向人民大众

在革命与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为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和打破的军事“围剿”,中共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作为苏维埃工作的总方针。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统一规定了苏区教育的方针政策。《大纲》规定:“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握。”“苏维埃教育的性质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量。”1934年1月,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对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的总方针和总任务作了集中阐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称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了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改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对统治阶级新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苏维埃文化。”[4]

2.重视党的领导,保证教育普及与公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教育既是革命要争取和归还工农应有的权利,又是动员工农成为革命力量的必须手段和途径,是所谓“为着理想的教育”。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目标是要在苏区形成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造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的新劳工,以形成和扩大旧社会和反动统治的干革命力量。没有教育,就没有觉悟的农民,就没有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必须从教育入手,并且居于一切工作的灵魂地位,这是必然的。[5]

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不同程度上都是有知识的人,明了教育与苏区建设和中国干革命的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都很重视教育工作。同志作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不但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大政方针问题,而且挤出时间亲自办学,参加各类教育实践。其在基层调查时,非常重视调查教育状况,总结教育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用以指导整个苏区的教育事业。1929年他在兴国举办土地革命训练班。后来又兼任了苏维埃大学的校长并亲自上讲台讲课。中共的其他领导人,如、任弼时,、、杨尚昆、邓颖超、、王稼祥、刘少奇等,也都到苏维埃大学和各类党校讲过课。领导干部队伍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公平与普及的倡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民教育的实现。[6]

四、小结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历史上的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不仅指引苏区教育的方向,也为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它多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与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惊人相似,普及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研究与学习苏区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为推进当今教育的公平做出有益的尝试。[7]

参考文献

[1]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

[4]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卢卫红.论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11)

体育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中国;教育方针;经典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03-06

一、教育方针定义的思维方法论

教育方针是什么?新中国60多年来,有关定义不下于数十个。按照对制订教育方针主体的不同理解,可分为国家主体型、政党主体型、政党和国家主体型三类。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国家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政党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和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总任务而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政党和国家是教育方针的共同主体。按照对制定教育方针出发点的不同理解,可分为社会目的型、教育目的型两类。社会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根据一定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实现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或为社会服务;教育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也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旨在培养合格的人才。按照定义的不同.可分为总方向型、总指导思想型、总政策型三类。总方向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标、任务、功能及实现途径等原则性规定;总指导思想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或根本指导原则,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价值倾向;总政策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对不同时代教育实践的总结,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和各项教育政策的总规定。

上述划分仅具有相对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义多是运用形式逻辑的属种定义思维和方法,对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教育方针进行静态抽象、归纳和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其认识尚处于知性思维或朴素的经验理性思维阶段。它仅仅把教育方针当作一个知性概念,亦即抽象概念或抽象同一概念加以认识,还“停留在概念否定的、抽象的形式里”,停留在形式逻辑(初级逻辑)相对单纯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上,没有能“按照概念的真实本性将其理解为同时既是肯定的又是具体的东西”,亦即把它当作一个理性概念或称具体概念、具体同一概念――“包含多样性于自身之内”、“包含不同规定的”、“一种综合的统一(对立统一)”的概念加以研究,也没有能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给概念下定义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运用辩证逻辑的定义规则,展示其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个殊上升到一般、由抽象同一上升到具体同一、由最初的教育宗旨随着时势变迁而发展衍变至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运动轨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在理性认识阶段,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或两条相反的路径: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由抽象到具体。抽象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具体是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抽象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的个别方面、个别特性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认识过程中可以抽出某个方面、某个特性而暂时撇开其他的方面和特性。具体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本身是不同方面、不同特性等多样性的统一,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既表现为综合的过程,也表现为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由抽象思维到思维具体,前一阶段称为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后一阶段称为辩证思维或理论理性,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直逼客观现实,把处于抽象认识水平的概念提升为包含着差别和对立于自身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接近,更深刻、更准确、更科学。

此外,概念的内涵也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反映事物同一属性的概念是初级概念,反映事物内部多样性对立统一的概念是高级概念。相对而言,形式逻辑的概念属于知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同一性的反映。它内部不包含矛盾。不能显示概念变化的内在联系。辩证逻辑的概念属于理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反映,它本身是对立面的统一。抽象同一概念。是个别事物,或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反映是事物的第一级本质,即对象自身的同一性及与其他对象的差异性。具体同一概念,从其反映的对象来说,也是对个别事物,或对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但是,它是知性认识的发展,不仅继承知性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切成果,而且更深入到被认识事物内部的多样组成部分及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层面,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由对事物一级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对事物二级本质以及继续深入下去的认识。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而且反映事物的对立面的多样同一性;它不仅反映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且反映事物自身的内部差异。

循着知性一理性的思想进程,对教育方针定义的方法论也应该是:由感性认识出发,通过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思维方式的加工.也即通过对不同教育方针的内容、形式及其定义的整理、归纳和概括,获得关于教育方针概念的抽象认识,而后再对其进行理论理性思维或辩证思维方式的加工,把对教育方针的简单抽象认识提高到具体的辩证的认识,把握并揭示教育方针的复杂形态及其本质。

二、教育方针的辩证逻辑定义

从辩证逻辑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行程来看.概念是从历史发展中产生出来的结果。教育方针的概念也复制了简单到繁富、抽象到具体的运演轨迹,由单一逐步走向复合、综合与集合。

一方面,其名称经历了清末、民国两个政府“教育宗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其思想内容经历了从晚清强调各级各类新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也即教育目的),到民初倡行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和德育为首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中经南京政府强化三民主义教育的政治性质、方向、职能和任务,直至新中国融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形式等于一体的演变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总指导原则,教育方针的功能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多,概念越来越丰满,其定义也由原初的相对单一和抽象发展到后来的相对宏富和具体,既是教育地位、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途径等的总规定,也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方针。

另一方面,教育方针又是一种规范引导教育发展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概念。其表现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及其管理实践活动上,它是动态的,是时间的函数,与历史和未来有关。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说,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也说过,政策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在行动的过程和归宿。如果仅将教育方针表征为某种静态的结果,而不注重其现实运行的过程,那么这种表征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教育方针的动态运行过程也是构成教育方针整体的重要部分,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实际进展。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制定和实施、评价和调整的综合体,研究教育方针,既要重视其静态的文字表述,更要考察其贯彻落实情况。应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当作一个有机体看待,其中,制定是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实施是制定的目的和结果,任何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有悖于教育方针的本旨或原意。这也是政策科学、教育政治学的一项通则。

教育方针是一种观念,反映或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决策规范,是统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志而做出的相对恒定持久的重大决策。内核是一种指导思想或价值选择,外壳则是一种政策化、法律化了的行动准则或价值规范。它是观念和标准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是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行动纲领或指针,它还同时规定着可能有的行动方式和行为的发展方向,是一种鼓励良性期望行为的刺激源,是导引激发健康积极行为的催化剂。它代表了整个教育运动的旗帜,是一般教育规范(政策、法规)根本精神以及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教育规范体系的总表征。它是目标、原则、任务、方式、措施、步骤等多项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制定和执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完整统一。它要求制定者和执行者双方都应自觉自律,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机制,即坚守行为的一致性和执行的重复性。此外,它本身既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集政治和教育等几重标准的价值选择行为,也就是统治阶层教育意志表征的一种行为.这里姑且把它称作教育方针行为。

从国内外教育指导方针发展的历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统治阶层、政权组织(政治团体)对教育的干预总是绝对的,不干预才是相对的,无论其是否有“教育方针”一说.但通过颁布类似的规定或以其他形式实施对教育的规范、引导和控制等干预职能这一点总是类通、恒定的。作为统治阶层的一种行为,它自身也有其诞生、发展、消亡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就是教育方针的制定、执行、评价、终止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也就是教育方针“生命周期”的发展史,或者说是一部教育方针行为的发展史与教育方针的实践史。

教育方针不仅表现为一种状态或现象.如观念、思想或标准、规范等,而且也是一种活动过程,是一个由认识、实践和价值活动这三项基本活动组成的有机活动系统。这三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一幅完整的教育方针活动的“过程图”。在这个活动的程序性链条中,其认识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制定,并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指向性和最优选择性:其实践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实施或执行,并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其价值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评价,并表现出较强的主观价值倾向性。

进而言之,教育方针是上述三个环节、三种活动的辩证统一和有机整体,在实际过程中,它们不仅相互交叉、包容,而且紧密连动、互动。其中,实践活动是核心和基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都是围绕着实践活动而展开并为实践活动服务的。没有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评价.教育方针的实践也无从谈起,实践活动必须依靠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教育方针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育方针制定的认识活动和教育方针评价的价值活动,既指引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又推动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教育方针的实践则检验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正确与否,使观念形态的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对象化、现实化。

从更高的层面看,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每次具体的教育方针活动中,其实践活动必须在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指导下进行,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又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当然,这种认识和评价又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近现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史上,其实践过程逐渐凝结为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理论,积淀为一定的教育政策规范和教育行为准则,上升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成为人们进行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所必须依据的一种模式和参照系,深刻影响着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从历史的过程看,一切关于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实施为目的、以实现为归宿。就其实践活动的内部关系而言,它也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一个过程。在实践的每一个阶段,往往都会带来新的信息,暴露出原来认识和评价中的不足,进而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以修正、调整、充实以至废改原先的教育方针。

姑且撇开对教育方针有制约作用的其他因素不说,教育方针的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是随着其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既是其认识的源泉、评价的标准,同时又是其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反言之,教育方针的实践活动又是以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为导引、方向和依据的,认识既是实践的内容,也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实践的调节器,教育方针则是集这三种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教育领导活动。这样,将活动和过程概念引入并包容于教育方针的含义之中,突破其传统的定义域,突出其动态性,从而把定义思路由形式引向过程、由静态引向动态、由平面引向立体。

概言之,教育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功能、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定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的活动,是观念和标准、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及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三、教育方针的价值逻辑定义

如果说关于教育方针的定义是一种判断、是一个事实命题、是关于教育方针“是什么”的认定的话,那么,关于教育方针的内容则是一种指令、是一个价值命题、是关于教育工作“应如何”的行动指示。前者属于认识领域,注重事实逻辑,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后者属于实践领域,遵循价值逻辑,具有典型的主观性和价值性。教育价值指教育的有用性或效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是教育对人与对社会的意义所在,并通过教育的功能作用体现出来,它反映了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属性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

在传统逻辑来看,思维的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典型的公式是:“s是p”。这种见解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有关。按照这种哲学传统.人们的思维就是对于既存实在的认识,思维的全部功能就在于揭示事物。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并不仅限于揭示事物,说明事物“是什么”。思维命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判断.一种是指令。在人类思维中,指令命题是大量存在的,人们的一切行动无不受指令的指导。判断本身并不能直接指导行动,指令才是关于人们“应如何”的行动指示。人类思维实际上涉及认识和实践两个领域,判断是有关认识的思维形式,指令则是有关实践的思维形式。因此,把思维仅仅局限在认识上而不注重实践、积极从事实践,那么,这是狭隘的。同样,仅研究教育方针的定义而不去探讨其内涵也是不够的,因为研究的出发点乃至终点不仅在于对概念的认定,而是要发出关于教育行为的指令,并认定它、揭示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制定的宗旨在于实施。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学研究,既要遵循经典逻辑,更要遵循价值逻辑。教育方针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人文社会性和民族地域性,它不但不排斥价值倾向,而且还必须有明确的价值态度和倾向。任何一个定义都是定义者自身观念、态度、水平的观照和折射,上述定义也不例外。从政策科学的角度看,教育方针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它所面对的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或自然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所以,定义、制定、分析乃至实施教育方针过程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领域,价值中立的论断是不成立的.教育方针需要价值涉入。但是,教育方针毕竟是一个事实概念而非价值概念,不管定义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如何,都不能违背经典逻辑定义的规则而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那样也就说不上什么定义,也就无从揭示教育方针内在的本质与特征了。定义教育方针既不可能严守中立、价值无涉,亦不可能随心所欲、价值无边。

在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看来,并不存在能达成共识的关于教育的唯一定义,这同样适用于教育方针概念的分析。当然,不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虽然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是主观的、言人人殊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现象。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也曾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规定性义、描述性(theDescriptive)定义和纲领性(theprogrammatic)定义三种。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即作者“创制地”回答“我所说的事物是什么”的定义,要求被界说的概念在其后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说的定义,也就是回答“事物实际是什么”的定义。教育科学理论主要陈述教育事实,在此基础上解释教育事实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故关于概念的表述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定义。纲领性定义是指或明或暗地告诉人们应有的事实状态,也就是在定义中包括若干关于某种被定义的事实状态的规定性,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它与描述性定义所说的“事物实际是什么”不同,与规定性定义赋予事物一定的含义或意义、规定“事物是什么”也不同,它往往包含着是(is)和应当(should)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同样,谢氏讲的这三种定义方式也适用于教育方针的定义。

虽然有人也在试图寻求一种能够为大家所公认的“一统”的教育方针定义,但由于定义思维与方式的不同,教育方针定义的丛林法则仍将继续存在下去。比如。规定性定义本身就是充分反映定义者价值取向的任意式定义,它要求不同声音的争鸣和讨论,如果只有一个绝对的教育方针定义,反倒不正常。描述性定义主要是陈述或表示教育方针概念所指称的事实.但对于同样的教育方针事实,由于定义者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以及定义语境和定义目的的不同,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描述性的陈述和定义。

如此看来,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的教育方针的真正定义很可能是一种科学的纲领性表述.也就是集规定性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定义。它既要表述教育方针是什么,又要揭示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既要定义实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史实和经验进行总结、抽象、归纳和概括,揭示教育方针固有的本质意义,又要界定应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概念和过程进行严密的逻辑和语义、语用的辨析与论证,揭示教育方针所应包容的含义;既要运用事实判断对教育方针的“概念”作定性研究,又要运用价值判断对教育方针的“观念”作定向分析。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定义主体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纲领性定义。因此,现在所能做的是,运用综合式定义,寻找一种纲领性表述.即将“教育方针是什么”和“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结合起来,将教育方针诠释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总方针及其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及其实践过程。”

概言之,教育方针的定义是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是集规定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纲领式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种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发展的政策活动。

综上所述,教育方针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词。作为中央政府规范指导教育发展的工具及其与集权型管理模式相符的教育方针,其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宏富,其语式由旧中国的教育宗旨到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它之能够在近现代中国得到不断的运演、进化乃至强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时代背景,既是中国教育管理规制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中国教育政治文化的传统特色,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及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定义思维,科学界定教育方针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从而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活动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持,应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界说[J]_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2.

[2]辞海编委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469.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8.

体育教育方针篇3

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指导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决定着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线,是教育不可违抗的指令或法规基础。教育方针坚持的价值取向及精神主旨,直接决定着国家教育的品质和水平。诉诸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教育方针也无疑应该与时俱进和具备发展、超越的特性。因此,从理论上研究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及社会影响,对于教育方针的完善和修正具有善意的帮助作用。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

一、教育方针的变化概况及基本内涵教育方针作为国家对于教育活动的政治性指令和政策性要求,应该是既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本质,又适合国情、能够对教育发展产生科学、合理的定向、定性作用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其价值取向既能够贯穿古今,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又能够通向未来,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引导教育在理性、文明、进步的制度和文化中活动和发展。综观我国在建国后50多年中的教育方针,可以说经历了3次比较明显的更替与变化,教育方针的内容也从1958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p63),到“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p71),再到“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2]。仔细分析教育方针的形成及对现实教育活动的影响,可见在建国初期,教育方针为领导人个人深思熟虑、长期思考的结果。教育方针反映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追求、价值取向和文化风格,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要为政治服务,应该是政治的工具;二是教育要切近社会实际,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为社会现实服务。而在具体的文字上,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则表述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中,其基本的思想基础是:人类社会是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本活动内容,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应该成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工具,着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为了实现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则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尤其是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反对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第一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其思想影响深远而久长。不仅建国初期的教育是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进行的,而且现在的教育仍然没有离开其影响。而在改革开放时期,基于建国前期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鉴于建国初期教育方针中政治性内涵过强的弊端,因而对于教育方针的确定没有像前期那样正规,即运用中央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国传达和学习,而是采用了题词(邓小平的三个面向)这一相对灵活的形式。因为题词既可以视为深思熟虑,又可以视为有感而发,一时随想;既可以视为只是对特定学校的勉励和期望,又可以视为是对所有教育机构的要求。而且题词中的“三个面向”,不仅适用于教育事业,也适用于科技、文化及其他事业。显而易见,该时期的教育方针,与建国前期的教育方针相比,对于教育的政治性要求减弱了,对知识本体价值的肯定意味增强了,没有了对教育具体活动的要求,为教育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些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领导人务实、果断的领导风格,及其对于传统体制中“人治”弊端的体察,使其在主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开放改革的政策,其“三个面向”的思想,既强调开放,即“面向世界”;又强调改革,即“面向现代化”。其主导决策的“恢复高考制度”举措及推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改革活动,意在建设“好”的教育制度,具有从制度的层面推动教育回归自己本质和规律的意蕴。与前中期的领导人相比,后期的领导人对于教育方针的态度可以说更加开明,他们能够积极地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尊重教育研究者及主管部门的意见,使该时期的教育方针个人色彩更加弱化,或者说很少个人色彩。这一是与其始终强调的集体领导原则相一致;二则与我国教育已经形成稳定的教育秩序有关。若仔细检阅该时期的教育文件,可见关于教育方针和表述的途径几乎都是正规的会议及会议文件,其内容也主要是对以前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继承及时代性、科学性取舍,而且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他们对于前期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继承,使教育方针内容保持了一贯性和连续性。他们对于当代教育研究成果的积极吸收,表明了他们对于教育理论研究的肯定和宽容、对于教育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革新和发展态度。综观我国建国后教育方针的演变和更替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些趋势或规律:一是教育方针基本上都是以国家领导人或政治领袖的教育思想为主旨的,而在建国后的中前期,教育方针一般都是国家领导人的语录或题词,具有“钦定”的特征。二是教育方针持续的核心和主旨是要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应该完全或无条件地为政治服务。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教育方针的领导人个人思想有越来越淡化的趋势,而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研究成果则被教育政策和制度所吸收。四是在现实教育活动越来越回归本质、凸现教育主体性,教育强烈追求自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教育方针对教育现实活动的规范和主导,有越来越减弱的趋势。

体育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路径;高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实际出发,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完成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解决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要实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必须充分研究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特点。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紧扣时代主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之树立起与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思想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归化功能;从小的方面来讲,还必须科学地研究、分析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功能。

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基本规律与趋势来看,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可以着力从个性教育、分层教育、有效教学及问题意识的维度来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路径。

一、基于个性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路径探讨。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人格特征。个性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把个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前提。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分地强调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不看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实行填鸭式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忽视或者轻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严重地挫伤和压抑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的教育客体,片面地强调受教育者的听话和服从,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针对性,也就难于谈得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并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而要想做到“贴近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实施路径,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的教育主体,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平等沟通和交流的主体际性关系。因此说到底,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激发、引导和培育为条件的,这一条件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因势利导。

其次,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是鼓励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其中也包对其不良个性的合理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是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认知、体验中逐渐成形的;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外界的教育和影响而变化发展的。

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还必须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的积极引导,使之向符合社会要求方向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基于分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路径探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由此所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日益凸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扩大既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等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更体现在思想、观念,认知乃至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带来了挑战。面对学生的在思想、观念和认知上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显然,当前高校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层次性的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分层教育为手段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要求。

分层教育模式在德育中的运用是提高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样,分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分层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是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分层。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的分层,就必须要树立科学和分层标准,分层标准的确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实施分层教育的关键一环;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形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育对象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既不盲目拔高要求,又不敷衍塞责,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长进。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借鉴和引入分层教育的模式,采取因材施教、突出重点、逐步细化推进的策略,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路径。

三、基于有效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路径探讨。

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围绕教学的对学生产生的效果问题,即有效教学是围绕什么样的教学对学生是有效的?

以及一种教学的实施到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等这样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理论或体系。有效教学通常是指在某种先进和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对一系列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整合而形成的一套引导、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行为和实施策略。有效教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国内外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系统研究,逐渐形成了开展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途径和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经验和方法。

显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也必须充分借鉴和大胆引用有效教学理论中行之有效的基本理念、经验和方法,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自身特点加以发展创新,逐渐探索形成一条具有思政学科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理念、方法和途径来,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出贡献,这是当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师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关注思想现实和认知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的最高目标;其次在教学途径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自觉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和可能的困难,不懈地追求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问题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路径探讨。

问题意识是人们从自身已知的知识去探讨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上困惑、怀疑和追问的一种心理活动。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现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广阔,具有个性独立,喜欢思考、爱提问题和怀疑的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不仅要告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更要能够促使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知道其中的“为什么”,它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一个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深,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能够逐渐理解并认同,内化为学生认同的信念和信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知内化为信,再由信转化自觉行为的过程。

从问题意识的角度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首先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予有效的解答,找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形成以解决学生的思想现实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模式。其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给学生解决具体存在的思想疑惑和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并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另外,基于问题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途径必然要求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相互信任、有效地沟通交流,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针对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体育教育方针篇5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知识,针对舒尔曼的pCK知识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的改进措施,为体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

pCK;体育教育学生;内容;途径

教师是教育得以办好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在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他的pCK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pCK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进行分析,并访谈我国五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高校,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现状,指出改进的方法,为培养专业化的体育师资提供建议和参考。

1、pCK理论内涵

pCK的概念最早是由S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的,Shulman(1987)重新定义了pCK,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课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舒尔曼指出,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类别便是学科教学知识。

2、pCK理论下培养的内容

2.1、舒尔曼的pCK内容

舒尔曼指出,教师知识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七种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关于学习者及其个性特点的知识、关于教育背景的知识、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价值等的知识。舒尔曼特别指出,在他的这七种教师知识类别中,学科教学知识(pCK)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学科教学知识指出了在教学知识中最特殊的部分,它是指教师把自己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与一般的教学法知识进行巧妙融合后形成的对特定的课题、主题、问题、难题,或是论点应怎样更好的被组织、表征、以及为适应不同性格、爱好及能力的学习者,而作的调整的知识。教师最后能很好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

2.2、pCK的属性

根据吕丽芳、郭艳红、马敏、彭晓敬等对于pCK以及pCK特征的论述,pCK的属性包括融合性、转化性、实践性、个体性、发展性。其中融合性是指学科教学知识要与不同的学生条件和教学情境等进行融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转化性是指pCK是一种教师将教材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其转化为教给学生的便于其理解的知识。实践性是指pCK知识应该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个体性是指pCK不是通用的、是具体的、个性的、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甚至每个概念都有其特殊的pCK。

2.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

2.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

通过访谈五所高校老师(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课程开设的相关情况得知: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传授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针对中小学开展的教材教法是近两三年间才在少部分高校出现,在访谈的五所高校(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中,学校体育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体育教学论课程四所高校开设,针对中学生开设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的有三所,仅有一所开设小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针对中小学开设的专门性教学法课程较少;在学科教学的目标上均注重对客观知识的获得,进行教学时侧重于课堂的传授,评价方式上多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这种状况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学科教学知识不能有效的融合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能将教材上的知识有效的进行转化,将教学的理论脱离实践。

2.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内容的改进

针对舒尔曼pCK的知识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上除保留原有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外,应增加针对特定教学对象教学的教材教法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应按照顺序来进行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然后选修针对特定教学对象的教材教法课程。针对这些内容的培养目标上在掌握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加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获得且保证针对教学知识实践练习的时间;培养方法上应该侧重理论融入实践教学的环节,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应分散安排的同时最后针对性的集中训练;在评价的方法上侧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评价,侧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途径

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

当前各培养体育师资的院校在对学生学科知识转化的培养中,运用了说课、微格教学、片段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这些途径,其中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普遍采用的手段,且一般安排在大四,时间较多的为半个学期和一个学期。在这些见习和实习中不少学校存在着指导老师不是专任的学科教学法教师,教师针对性的教学理论知识缺乏,见习实习方式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组织散乱等问题,使得现有的见习和实习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学生将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不完善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教学的经验无法有效的进行整合。

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途径的改进

根据舒尔曼pCK获得的个体性的特点,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途径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从时间上应包括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从内容上应包括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人数上应包括个别培训和集体培训;从方式上应包括理论的培训和实践的培训等。培训人员的安排上应有针对的安排学科教学法的教师,此外应加强高师体育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练习和合作,让学生体验学习和真实环境,“一带一帮”实现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资源优化和互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力军,应强化对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业化教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学的质量,使体育更好的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作者:徐喜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丽芳.舒尔曼教师知识观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5-12:39-40.

体育教育方针篇6

摘要: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令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党政知识学习得到了有效的拓宽,使得校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更为和谐。教师在提升党员学生党政知识教育实质的同时,也令学生对党政知识核心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新环境对党政原有教育方针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使之更为具体化、详细化。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简要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现阶段,拓展大学生的党员基础教育成为新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生具有多方位学习党政知识的途径。在众多教育渠道之中,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为培养党员基础素养,以及党员对党课知识信息的涵养。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备与之身份相对应的修养,这种修养并非短时间内便可养成,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最终通过党课知识的掌握得以顺利培养。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

1.1新媒体改善传统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针

党员在大学期间会接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党政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令大学生党员更好的掌握党课的知识及信息,使之更为快速的吸收这部分知识。培养大学生党员建立起对党的情感,并提升其对党的信仰。

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看似虚拟性较强,但是,实质则是在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使其学习到的党课知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全新环境下,党员的传统教育方式得到了质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表现在党课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改善了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蓝本,使其学习方式被规范至全新的路径。

1.2新媒体改良传统教育的客观手段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党课教育手段逐步演变至客观存在,但实际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实质仍是遵循传统方针。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一互动模式之下,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党课知识的学习,且其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所学习的内容也随之消化的越透彻。

全新的教育模式重在改良,而非改变原有教育方针,原有教育方针是先人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探讨下诞生的,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具有着相当高的稳定性,并且这一特性可充分推动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积极性。而新媒体环境所改善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党政知识教育的另一面展开,也就是学生学习党政知识这一层面,在这一层面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且双方互动性良好,并在互动的同时进行党政知识的探讨,教师的教育者主体身份得以正确发挥。

1.3新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效率

新媒体改善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方式,党政知识原有教育方式仅是采取课堂教育制度,但是随着新环境的到来,这一制度被逐渐改善并得以优化,新环境为学生们带来了党政知识的实践性,将所学习的知识范畴带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之中,加强学生对已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习的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高效提升。

信息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数据承载体,而党政知识信息的内容则更为繁杂,其内容真实有效,且生动形象,因此将其知识范畴进行完全吸收原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新媒体将其信息中所包含的核心内容进行分解后,党政信息便以多种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当下党政信息的主要形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及视觉暂留,这些形态加深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其更为高效的接受党政思想。

2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

2.1废止原有教育限制

传统党政知识教育中普遍存在较难改善的困点、难点,这些问题都具备独特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具备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新环境下,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改善方式通过对教育空间的扩展展开,原有教育方针主要是在固定场所下实施教育机制,其教育思维较为刻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整改方案应为释放信息教育的原有限制。

2.2侵染大学生党员原有价值观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思想更先进、政治更坚定、自制力更强,但是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良荞不齐、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

2.3削弱传统教育方针

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通过党课形式进行的,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而现如今,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时间与“新媒体”相伴,短信、论坛等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

3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3.1开拓党政知识教育的有效介质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要顺应新媒体的诸多特点,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丰富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党员网上管理平台,全面地、动态地掌握其信息。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mSn、BBS、博客以及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架起教育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大学生党员相互之间自山、平等、民主的桥梁,及时信息、通知等,随时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2提升党政知识的相关教育内容

在虚拟性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因此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开展党员角色意识教育。在多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

3.3革新传统党政知识教育方针

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新媒体具有超级迅速性和互动性,教育管理者\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关注个性需求,注重分层教育。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儿乎都注重共性教育,让大学生党员在集中教育之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

4结论

在全新的媒体教育环境之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其改善方式通过众多渠道展开,其中革新教育理念,是新媒体环境下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理念,且在相关研究人员的时间下,其教育实效得到了准确保障,因此,在未来针对党政知识的教育工作中,新媒体环境将会作为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教育环境而存在。

体育教育方针篇7

   一、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问题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等,都是提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其中的第一个主要标志是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第二个主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所做的专门论述。但直到现在,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都一直没有包含“美”或“美育”一词。不过,应当看到,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与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我国教育方针所作的第一次权威表述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毛泽东当年的表述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二者仅从字义上讲就不一样:“德育、智育、体育”是就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的,这里没有提美育,也就意味着美育不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之后的教育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中的“德、智、体”这是就个体素质结构而言的,而不是就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教育途径和内容而言的,因此这样的提法本身应该说丝毫也没有排斥美育,也就是说,教育方针中没有“美”字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中就不存在或不提倡美育了。具体讲,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一样,同样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并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更何况“德、智、体等”中的“等”字还把个体的审美素质包含在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虽然并没有“美”字,但无论是中央领导的有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教育法规和文件大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美育在这几年依然受到一定重视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和全面的,教育方针中加没加上“美”字对美育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当然,如果能加上去,那么美育就会更加名正言顺、一目了然,能避免许多误解,这对学校美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中的“德、智、体”与“德育、智育、体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建国初期的有关规定到毛泽东同志对教育方针的界定,在语言表述上并不严谨,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把属于学校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同于了个体身心发展素质的德、智、体。这一问题,在1986年重新确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后,应该说已经得到了解决。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都是从培养个体素质的角度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再没有出现过“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之类的表述。(当然,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时不用“等”,一时又用“等”,一时又用“等诸方面”,也表明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一致,表述不规范。重视美育的人用“等”,不重视美育的人不用“等”,谈美育时用“等”,不谈美育时不用“等”,“等”字几乎就成了美的代名词。)

   现在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与《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一致的,《宪法》的规定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证明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是“品德、智力、体质”意义上的“德、智、体”,而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的简称。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把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德、智、体”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呢?应该说不可以。下面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二、关于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以及与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上面已经谈到,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等同。除此之外,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和途径,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和全方位的,即只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甚至三个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方面教育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对对应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简称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我们不能理解为德育只培养德的素质,智育只培养智的素质,而美育只培养美的素质。而应该这样去理解,德育主要是培养德的素质,但同时也兼顾培养着智、体、美等素质,依此类推,美育,不仅主要培养美的素质,它还兼顾培养着德、智、体这三方面的素质(在这方面学者们已有诸多论证)。这样的话,就算教育方针中没有“美”字,就算人们不怎么关注美的素质,美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照这一理解,我们就应该强调一点:培养学生美的素质也并不是美育独自负责的事情,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却又恰恰本应由我们美育工作者自己大胆地提出来的。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学校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涉及到包括教学工作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但是它们最主要、最有效的实施途径还是教学,而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媒介和具体实施。可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德、智、体、美诸育则是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具体说,为了实施德育,学校教育设置了德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课;为了实施美育,便设置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因此,各学科课程与德、智、体、美诸育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但这种对应关系同样不是绝对的,因为,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如属于美育课程的音乐与美术等艺术课,不仅承担着美育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一些任务,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同样的道理,除艺术课程之外的学校其他课程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美育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仅是其他课程想都没想过,而且美育工作者自己也很少想到过。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平等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才导致了人们把美育等同于了艺术教育,甚至等同于了艺术教育中的音乐、美术课程,也才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艺术课程不仅是为美育服务的,理所应当也是为其他几育服务的,而反过来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科课程则堂而皇之是无须为美育服务的,如此,美育的唯一所属就是音乐和美术课了,这便是目前美育的最大悲哀所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窘迫,美育工作者自身要承担部分责任,以往我们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其他几育的奉献太多而索取太少,以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易被人瞧不起。

   弄清楚了上述两种关系,理解学校所设课程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就简单了,二者同样也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所有不同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同时兼顾培养德、智、体的素质,而其他非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德、智、体的素质,但也应兼顾培养美的素质。即只有各门课程既分工又协作,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其一,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其他方面教育平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美育,但美育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起全部的责任,德育、智育、体育等同样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理,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不仅仅是包括音乐、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学校所有其他课程的责任;其三,美育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总之,我们要树立的这种美育观是一种大的美育观或较为宽泛的美育观,美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其他的所有教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因为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被人们重视。

   三、关于美育的界定与具体实施问题

   1.关于美育的界定问题

   界定美育首先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给美育做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界定。其次还要敢于跳出美育的自我圈子,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美育。对此,界定美育的性质,既要突出美育的特殊性,又要考虑教育的普遍性;界定美育的任务和目的,既要突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界定美育的内容与途径,既要强调艺术教育,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既要突出教学工作,又要关照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总之,我们给美育所做的界定,应该在强调美育自身特点、确保美育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要特别明确地给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即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

   第一,依靠艺术教育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虽然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始终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维系于艺术教育。

   说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我们所强调的美育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教育齐抓共管的事情。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要理由是美不仅有艺术美,还有现实美、科学美等,因而从内容上讲,艺术教育没有包揽美的全部内容。不能说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至少可以说其理由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就美的内容而言,艺术美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美之外,艺术内容之美实际上就是现实美的高度提炼和集中,因而不能说通过艺术教育,学生领略不到现实美,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学生对现实美的领略往往大多是通过欣赏艺术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关注的是美,而不是美育,较少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学生欣赏现实美、科学美较多地还是在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学生来说,除了通过艺术教育欣赏到现实美、科学美之外,还可通过其他学科乃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欣赏现实美和科学美。

   不过,这些方方面面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专职,其他方面是兼职。如果美育专职者艺术教育自己都搞不好,那么在美育还并不太受重视的今天,把美育的希望寄托在美育的兼职者身上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美育的成败,艺术教育搞不好,美育必然不会有成效。这就要求艺术教育一定要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完成好美育交给它的任务。如果艺术教育只顾帮其他方面(如德育、智育)的忙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艺术教育就不再姓“美”,不再是美育了,美育也就徒有虚名。因此,搞好美育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第二,建立完整而开放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整体规划各教育阶段美育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特点,建立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主动承担起美育的任务,自觉地把美育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审美育人作用。包括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同美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学校美育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家庭、社会合作,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维护学校美育工作及其成果。

体育教育方针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教学;体系构建

定向越野是一种较为新兴的野外活动,通过地图和指北针进行方向确定,然后通过地图指示,最短时间到达目标地点者获胜。既是一种户外活动,又是一种竞技活动,定向越野通过将两种方式有机的结合,成为了一种趣味性十足的户外型运动,得到了大众的喜爱。现阶段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的定向越野课程,很好的结合当今形势,对于市场是一种适应行为。

一、构建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

1、以素质教育为理论基础构建教学体系

国家在一段时期之内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就是通过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培养,教育之中不仅要注意相关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培养,成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存技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地接班人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传统模式之中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学识上培养学生,更是应该在各种领域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教育不仅仅要注意学生相关素质的提高,针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心理动态同样是需要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现代高校教育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定向越野课程的引入要首先构建教学体系,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成功的对学生自我进行有效提升教育,帮助学生充分的适应野外生存。定向越野为现代城市之中生活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野外游玩机会,通过对于指北针和地图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贴近自然,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各种模式竞赛的开展,可以成功的帮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针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的大前提,定向越野课程开展十分有必要,而且有着明确的现论依据。

2、构建教学体系首先要明白健康第一

素质教育之中很明显的一个要求便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户外活动来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应付现代繁杂的学业,同时对于健康的认知更为明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教育机构被要求不能占用课外时间进行过多的补课,而且体育课的时间一定要达到一定标准。举办多种户外竞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进这种竞争方式,可以更好了解集体荣誉感。定向越野在现代之所以吸引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模式较为新颖,成功应用于教学之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自发的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定向越野课程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增强了体魄,针对于身体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定向越野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这对于现代的高校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专业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意识,而且指导他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之中可以向他们的学生开展这类活动。

3、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教育部针对定向越野成功构建教学体系有着一个文件标注,对于定向越野是否可以加入课程之中有着明确的要求。所以针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有文件,同时针对构建进行了指导。高校教育之中成功的开展这项课程,很大程度上的吸引了眼球,使很多有识之士可以参与进定向越野的讨论之中,帮助定向越野或者教学体系构建。国家通过政策进行各项事业的宏观调控,这种举措十分有利,可以让相关活动开展的更为标准。所以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只有这样,教学体系的构建才真正的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目标

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其希望培养出在教育专业内可以进行体育教育的各级教师,所以课程目标便应该是培养相关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有资格执教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因此,定向越野课程的开展应该符合相关课程目标,需要在具体运行之中规避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对于教育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考量,提前确认,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2、确定教学模式

定向越野课程教学首先达到的标准便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教学模式也应该充分符合现代化和多样化,成功的帮助学生进入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掌握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以模拟的方式重现野外生存的要点,便应该是现代定向越野的教学模式。定向越野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实战出发,更重要的便是学生需要进行自我体验,而不是对于课程枯燥的学习,或者对于课程的认知流于书面认识上。定向越野课程在高校教育之中往往作为考查课,并没有对学生真正的考试目标,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定向越野课程也不应该是为了凑学分而单纯的选择,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在课程之中实际得到了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自我意志的重建,让定向越野课程在自己的高校生活之中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3、定向越野课程教学内容构建

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便是两种方向的结合,所以针对定向越野课程进行教学内容选择,首先需要尊重教学目标。由于目前对于定向越野课程的认识不全面,所以无法针对教学之中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定,在真正的运行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临时调整。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只有单纯的一方面,更应该具有层次性,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类,把教学内容层次分为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

4、定向越野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教学评价便是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进行课程的评分,由于定向越野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往往不能单纯一方面的对课程进行评价,并且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往往较为不顺利。所以在建立定向越野课程教学评价而言,更应该重视过程之中的评价,以学生为本,关于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应付了事,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评定,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综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为科学的评价定向越野课程,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认识。

三、小结

定向越野课程进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时间尚短,不过在定向越野课程进入了教育体系之中,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众多学生表示在定向越野之中确实得到了锻炼,成功的和自然进行了沟通,并且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再者,定向越野在现展时间也较短,随着定向越野自身的各种完善,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发展,两者可以进行有效互动,而且互相影响,最后,定向越野课程一定会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效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伟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2.103-104.

体育教育方针篇9

关键词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

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三者的区别

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三者的联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2.2不同科目间课程目标的比较(见表1)

分析原因:

(1)生物、物理与化学三门学科都隶属于自然科学,在课程改革后其课程总目的是更加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实验,在科学方法、问题判断、文化素养素质方面得到训练。所以物理和化学的课程目标在三个维度上是: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目标或课程目的上当然也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所以,生物学课程目标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所以在高中阶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和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非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这点值得注意。

(2)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大都是生物学现象和事实,生物学概念(包括原理法则规律、理论等),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形成一些至关重要的观点和态度。所以,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时课程标准对于知识这一维度更多的要求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3教学目标

3.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的统称。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实现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

3.2教学目标的功能

其一,导向功能;其二,控制功能;其三,激励作用;其四,中介功能;其五,测度功能。

3.3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4)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后,基本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教学目标要依据学习情景、学生水平及个性差异不断进行调整。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每门具体的课程,而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宝安.“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J].江苏教育研,1992(4).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走进新课程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体育教育方针篇10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