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教育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08

宏观教育制度篇1

【关键词】宏观教育经济良性互动

宏观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宏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其发展水平的肯定,良好的教育标志着人们拥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宏观教育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有利于劳动者效率和收入的提高。掌握技能较多的人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更快、更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2.宏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是各个企业之间主要的竞争武器。宏观教育机构本身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宏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宏观教育本身刺激着经济的发展

目前,无论是正规的普通高等院校,还是电大、成人高教、函授等,几乎每年都在扩招,每年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地增加,学校的扩充除了场地的增加之外,学校购买器材及教材量也会增加,学生本身的消费也会促进周围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教育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刺激元素。

经济的发展对宏观教育的反作用

1.宏观教育的规模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宏观教育的对象较广,层次较多,机构较杂,其规模大小不一,与经济本身的发展密不可分。其机构健全度、规模大小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教育规模大的需要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多,故其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宏观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它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2.宏观教育的发展速度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济的发展是宏观教育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宏观教育发展比较快。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提供足够的资金,购置足够的教学设备,传递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使教育占据了有力的地位。占据着丰富教育资源的教育机构的发展必然比较迅速。

3.宏观教育的结构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宏观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最终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所以,就业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才的选择,进而决定了专业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宏观教育必然会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不断地调整学科的结构,进而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不断需要。

宏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宏观教育与经济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宏观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必然要大力发展宏观教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经济发展的侧重点,要与经济的发展步伐相协调。而教育本身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的本身也离不开教育,宏观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度,才能充分发挥经济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取得宏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非常必要。

如何取得宏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联系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给予宏观教育以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可以让更多的公民认识到教育对个人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各个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用科学教育来解决企业中的主要问题,为企业提供其最需要的人才。

总体来说,宏观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宏观教育可以为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提高社会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发展可以扩充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的发展速度,改善教育的结构,只有把宏观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利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提高经济的创新性,也才能利用经济来支撑教育更好地发展,使宏观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孔养涛.浅谈宏观教育的内涵与应用分析[J].湘潮,2012(02).

宏观教育制度篇2

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

1、通过学习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在全校上下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现学校发展理念、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的有机转轨,全面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

学校分别利用校长办公会、行政例会、党支部活动、教职工政治学习会进行层层动员,以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党员为重点,全员参与。学校在校内悬挂了相关的横幅,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还利用晨会、板报、宣传橱窗作了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利用每周五下午组织集中学习《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员领导干部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领导班子集中学习8次,党员集中学习40学时。保障学习效果,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二是将原著学习和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三是把学习培训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四是把学习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向党员、中层干部、普通群众、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600张,收回1548张,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集中梳理,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40多条,形成调研报告。

2、以办宏志班为契机,围绕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背景趋势,认真思考谋划办学思路和策略,为提升我校教育的内涵发挥好应有作用。

我们按照“大手笔、高起点、重操作、出实效”的工作思路,把宏志班当作“示范工程、精英工程、惠民工程”,举全校之力,采取特事特办、大事大办的方式,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宏志班,让宏志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把宏志班学生培养成“最守纪律、最能吃苦、最懂礼貌、最有前途”的精英新苗,我们采取“面向全体(一个也不能丢下)、分部落实(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发展、三年超目标)、彰显个性(发展学生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爱好)、提升素质(学业+特长)的做法,让宏志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大力宣传宏志班,让宏志班成为赤壁教育的品牌。为了提升宏志班的知名度,我们加强了对宏志班的宣传工作。宣传做到“四固四到”。“四固”是“固定人员、固定对象、固定阵地、固定内容”,“四到”是“到校、到家、到人、到位”,让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宏志班成为赤壁教育的新亮点。三是认真建设宏志班,让宏志班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着力做了三件实事:改造硬件设施,优化环境建设,对宏志班食堂、宿舍、教室进行了改造,为宏志班装备了多媒体、空调,强调了文化品位;精心挑选宏志班教师,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择优”的方式在全校公选宏志班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并招聘了专职的生活教师;配齐生活用品,提供优质服务。四是科学管理宏志班,让宏志班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榜样。一方面强化了宏志班的教育教学管理,狠抓宏志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了宏志班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宏志班学生的综合素质。

3、深化创新创优工程。以咸宁示范初中复评为新起点,认真梳理各项创新成果,科学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创建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是创新办学体制。新学期伊始,我校在长期争取的基础上,创办了两个办宏志班,面向全市招生。并以此为新起点,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打造市实验中学的质量管理年。推出了面向干部实行每周的“绩效反思制”,“中层干部月工作汇报制”、“中层干部年度述职制”、“走动管理制”等制度;面向教师的“学习奖励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面向职员的“强化岗位职责和主动服务意识”。

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我校着眼学生长远,致力自主发展,确立“以生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落实“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办学思想,树立“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更是教师服务的对象”的观念。为此,我们制定了教育服务质量规范。把为学生服务的人本意识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在市实验中学的校园,你总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结伴而行、师生交流谈心的亲切场面。

三是创新有效教学体系。在教师中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注重“三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以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过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

四是创新科技教育。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建立科技兴趣小组,科技教育以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写作等为主要内容,整合各种科技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质和实践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使学生的科技兴趣、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激发。我校学生的各类小创造、小发明共获得5个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15多项市级科技教育奖。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活动先进学校,受到省教育厅的嘉奖,还获得了2011年度赤壁市首届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现先进学校,受到市政府的奖励。

五是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我校变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变学生干部管理为所有学生参与管理;变点面静态管理为全方位动态管理。自XX年9月实施学生参与管理新模式以来,一大批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警醒作用,班级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新风尚,教学工作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宋悦、陈意等同学在《写作》、《科学课》、《创新作文》等报刊发表文章19篇,科学小论文“化学学习策略研究”、“中学化学实验设计改进探索”等7件作品荣获第23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及13届亿利达发明奖等。

4、多渠道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一是在市局的支持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多次邀请市政府和市文体局领导召开联系会,将体校资产划拨我校,高标准高质量建好塑胶跑道。二是将校内道路全部刷黑,完善了校园绿化规划与建设,营造四季花开、温馨优美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快了教育现代化步伐,增添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善教师现代化办公条件。

5、着力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围绕和谐教育、学习型学校、生态校园、体艺教育等现有工作成果及传统优势,一以贯之,深化完善,做强做优,形成了学校鲜明的特色品牌。围绕学科竞赛、教育教学质量等中心,创新机制,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学校的质量品牌。

二、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档次。

1、坚持以法治校。根据国家法律和教育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系统、科学、全面、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基本形成以制度管人、促事的机制;认真梳理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汇编成册;认真把握制度建设的导向,以人为本、人人平等、正向激励、负向鞭策、奖勤奖优、罚懒罚劣,切实增强制度的刚性,确保学校上下政令畅通,形成以法治校、守法守纪的良好氛围。

2、坚持民主治校。健全教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教代会行使学校管理的权利,保证教工代表大会及工会组织作为常设民意机构的权威性;建立健全班级、年段、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情况、不定期征询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合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建立校政工作规程,定期组织教师代表对学校行政工作提出咨询、批评、建议、要求,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提升管理档次。以校长办公会议为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专项工作。实行学校中层副职以上干部管理日志制度和月交流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的绩效。按照“重心下移、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层级管理,推进年段负责制、年级聘任制和岗位聘任制。

三、坚持以有效教育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全面教育质量。

1、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宏观教育制度篇3

预防犯罪的发生是治理犯罪最重要的环节。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呼唤着人们对犯罪预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形成既不能离开宏观环境,也不能脱离微观环境。因此,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预防性研究。宏观预防方面要做到:抓住倡导树新型社会规范的契机,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的网络;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同时,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文化市场;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微观环境方面应当做到:开发、加强家庭教育的预防功能;要搞好学校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加快各种文明社区的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在岗青年职工的教育;加强暂驻型微观环境的建设。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的结合是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佳组合。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预防,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尽管其任重而道远,但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早期预防宏观预防微观预防

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呼唤着人们对犯罪预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所谓青少年犯罪预防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以有犯罪危险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防止和消除在他们身上可能和已经开始形成犯罪的原因,防止产生或积极清除在他们周围可能产生和开始形成的犯罪条件,使他们不走上犯罪的歧途,或从轻微的违法过程中回到健康发展道路上来。这一种研究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基本生活领域普遍关心的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以整个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它包括了未犯罪的青少年,防止他们走向犯罪;又包括了轻微违法行为和劣迹的青少年,防止他们走向严重犯罪的道路;还包括已经犯罪的青少年,防止他们从偶犯变为累犯,从轻犯变为重犯,从个体犯变为团伙犯,从单一类型犯罪变为犯多种罪的罪犯;也包括被判刑改造的青少年,防止他们释放后重新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策划者和教唆者。论者在本文中要研究的犯罪预防指狭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即未犯罪的青少年,包括有违法行为及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危险行为的信号)的青少年,也就是对青少年的早期预防。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生活在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环境中,即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形成既不能离开宏观环境,也不能脱离微观环境。宏观的预防与微观的预防是空间预防的深入探索和精细分割。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以及二者的关系三个方面,深入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如何从环境因素入手而有所作为。

一、宏观预防

(一)、抓住倡导树立新型社会规范的契机,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的网络

当前,我们正处于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冲突与变化,这迫切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为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它要求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礼貌、互助友爱、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和爱岗敬业、诚实信用、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这种规范的题中之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亲戚、好友、邻里,而是对所有社会个体的尊重与关爱。我们要顺应这种要求,把握这个契机,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为什么一些青少年在学校与社会的表现截然不同,为什么这么多青少年容易在社会上误入歧途?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是因为社会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而青少年在社会上缺少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的斗争,强化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监督,消除精神“污染源”,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应该意识到: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上,职能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路子。随着群防群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社会管、犯罪问题众人治的观念已经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社会各方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要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共同来净化社会风气,借助社会舆论、法律机制与行政力量,充分发挥对青少年的监督作用,将监督变为现实的控制力量。只有社会监督无处不在,才能把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落在实处,发现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大家都有责任去纠正和监督;发现有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大家都有义务去与之作斗争;发现游戏机室违法营业,书报摊向青少年出售非法出版物等现象,大家要主动去举报,从而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

从根本上说,青少年自发和自觉的成长,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要使青少年受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实现社会环境的净化,总体上要实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民主法律的不断完善,民族主体文化在重塑后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一步,它有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观察能力,能够正确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规范自身的行为是有益处的。

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使社会环境得到彻底的净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在这过程中廉政建设必须加强,应端正风气,消除对青少年影响较深的腐败现象。腐败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青少年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作用,使青少年对党的领导地位产生了怀疑,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加强廉政建设,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关系到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时,能否争取到广大青少年的问题。这要求所有国家工作人员认识自己行为的影响力,对国家的未来真正负起责任。另外,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倡导文明向上、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也对从事职业或未从事职业的青少年有重大影响。在社会各行业中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团结进取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三)、加强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文化市场

公安、司法、海关、文化部门要联手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坚决查禁制造和传播负面文化的行为,清理、净化文化市场,为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文化品味较高的出版物或音像制品,以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要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堵塞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毒害的文化渠道。其中影视文化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影视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具有“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上虽存在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但主要问题不在于这些现象,而在于我们对待这些现象处置无力,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只要我们采取有利的措施,抑制影视文化的“负面效应”,充分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当代青少年犯罪。集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现在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配合这个时代的主题,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影视文化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作用,用高尚健康的影片教育广大人民,尤其是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焕发出他们巨大的建设热忱。其次,要严格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对国产片来说,提高创作者的素质,提高影视节目质量;对港澳台以及外国进口影片,要严格把关,防止那些宣扬腐朽思想的音像制品进入国内市场,严禁制作、出租、贩卖淫秽片。这样经过内外结合,可以减少影视文化的负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其三,要科学制定《影视文化法》。要保证影视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最根本的是制定《影视文化法》,加强法律监督。我国现在缺乏影视文化这方面的专门法律,对于许多违法现象不能予以及时的惩治。例如“扫黄”情况就是如此:每次扫黄,上面发出通知,下面装模作样搞几天,风头一过,录像厅照样放映黄色录像。如果我们制定了影视法律,对于那些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没收其录像机,将老板绳之以法,看谁还有胆以身试法。最后,要积极加强影视文化的评论。优秀的影视文化评论对于青少年可以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使他们能够对影视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通过评论,可以宣扬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谴责那些低劣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四)、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

青少年犯罪分子中,性犯罪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的生理状态已处于发育生长到逐渐成熟的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上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心理的变化。这期间,有的青少年对异性怀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喜欢接近,有的还存在好奇心和神秘感,这些都属于性意识逐渐明确的表现。对性知识处于朦胧状态的青少年有可能出于对异性的好奇心理而违法犯罪。因此,对生理知识教育用回避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应对青少年加强性道德法制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个人性欲要求与社会规范、冲动与理智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调节性欲冲动的能力和意志力,指导他们学会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学会异性交往的礼仪方式和道德规范,自尊自重。而有些家长和教师,对此只是简单地制止、反对甚至训斥,这样就使得他们无法得到成人的帮助,转而求助于所谓的“知心朋友”。教育者本人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性意识的出现和成熟,应恰当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教育,引导其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应当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青少年接受信息快和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地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树立青少年的性道德。把性教育视为禁区,恰恰使青少年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用各种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酿成大错。此外,还要进行恋爱、婚姻、家庭、贞操观、幸福观等教育,引导他们增强自己在男女两性交往中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辱感,预防性犯罪的发生,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伦理道德传统,提高道德水平。

对于青少年的这种教育,笔者认为应突破学校这个狭窄的窗口,因而放在宏观预防这个方面来认识。实践表明,学校在性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把这个重任简单推给学校。一方面是学校的能力及职责所限,同时也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关。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性教育在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上都将影响到其接受效果。笔者初步以为要由整个社会来履行这种教育责任,纳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当中去。比如大众传媒可以有所为,还可以在医院等场所设置常设性机构,配制专门人员,负责青少年性知识的咨询以及疏导工作。使这种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遍及于广泛的生活空间,为青少年的正常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广阔的、宽松的和自然的宏观环境。

二、微观预防

(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首先,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一些青少年正是由于家庭中受的教育有缺陷,使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因而强化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第一,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要注意社会道德教育,生理知识讲解,更要注意法制教育。第二,教育方法要得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精神条件的改善,教育知识的扩展,给家庭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有的家庭对子女百般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结果使孩子形成自私、懒惰,没有责任心的不良个性特征;也有的父母认为“黄荆棒下出好人”,用打骂的方法来管教子女,结果造成父母与子女的对立,造成强烈的反抗心理和怨恨情绪;还有的父母信奉“自然成长”原则,抱着“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的心理,对子女放任自流结果使孩子受到社会不良教化形成了反社会意识倾向。家庭教育方法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极大,只有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第三,把握教育时机。青少年时期又称“青春危险期”,由于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矛盾,使他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视父母的话为“圣旨”、言听计从。因而在对他们教育时,一定要从年龄特征出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素材为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启发诱导,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凡事婆婆妈妈,引经据典,“上纲上线”,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其次,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美国犯罪学家奈伊指出,一个人没有天生的是非观念,是非观念的形成要依靠后天的学习。这一论断和我国古代的“性相近,习相远”说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家长是其最亲近、最信赖的人,是其言行的楷模。父母的生活态度、兴趣爱好、习惯及性格特征,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可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还能像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陆世仪在他的《思辩录辑要》中讲到:“教子是以身率先。”颜之推在他著名的《颜氏家训》中也说到:“夫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由此可见,家庭中父母良好的身教是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再次,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世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综合,有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无形则是家庭气氛的熏陶。家庭气氛对孩子影响虽然不像父母言传身教那样直接有力,但它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给青少年品德发展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应尽力营造起宽松和谐、愉快、幽默的家庭气氛,促使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强化家庭的管理与约束。青少年时期既是他们身体发展的高峰期,又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青少年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家庭必须对子女严加管理和约束。首先,密切注意子女的思想意识变化,一旦发现思想上有症结,行为上有偏差,应当立即排解、纠正,严格限制他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其次,注意周围环境,诸如邻里、街道、学校等的治安状况,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切实堵住外界各种污染源头,尽力保护青少年心灵的纯洁性。再次,注意子女的交友情况,青少年精力旺盛、善于结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之间的行为模仿和情绪感染很容易使青少年染上不良习气,因而父母应该了解子女所交朋友的思想品德情况,只要发现其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轨者应该立即责令子女与其断绝来往,警惕那些可能引起犯罪的外来观念渗入到青少年的思想之中,尽量把犯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很好的例子,孟母三迁为了孟子的成才,而现代的“为子迁居”无疑将会有更多更深的含义。

(二)、继续搞好学校教育

首先要从德育抓起,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发挥学校的重点教育作用,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教师具备优秀的品德和素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此,要深入持久的抓好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次,抓德育不能只是政治教员的任务,应当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把德育安排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形成举校上下人人都重视学生德育的普遍风气。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至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畸形发展,加上现今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也冲击着校园,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金钱万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这样的政治素质,怎么能指望他们服务于社会呢?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加大道德教育的分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极重要的途径。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四有新人。

其次,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普法意识,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比重。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当前,教育界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旨在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它改变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有利于青少年在做人、求知、劳动、健体和审美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学校在法制教育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很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还是不够。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①要预防青少年犯罪,把他们塑造成祖国的栋梁之才,仅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特别是刑法知识教育,要将法制教育融入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之中,让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具备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预防违法,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法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是要造就知法、懂法、守法的人,让他们知道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懂得守法、违法、犯罪的不同后果,这样才可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最后,控制犯罪边缘青少年-这是预防犯罪的关键。结合法制教育,学校还要重点作好“双差生”(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的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学生退学,不要简单地把他们推向社会。大量材料表明:“双差生”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主要来源。所以要作好犯罪预防工作,首先要在学校大力做好他们的心理转化工作:对其以诚相待,尊重其人格,在生活和学习上予以引导和帮助,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使其逐渐恢复自信,重新认识自我,自觉、自愿的摒弃不良的观念与恶习。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与监督作用也不能放松。对一般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注意,保持对学生心理动态的高度敏感性,力争把一些危险倾向消灭在未发的萌芽状态。

(三)、加快文明社区建设

青少年的业余时间主要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居委会等组织,应当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各种各样的群众性组织,加强社区的治安保卫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本社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显示,社区未成年人(又称闲散未成年人,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群体)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发源地。而诱发社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社区未成年人犯罪,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基础。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服务网络。

近几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服务界开始以“优势观点”来检视那些身处逆境的未成年人的成长,因为有许多实例显示: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中的人也能健康成长,那些出现问题的人未必都来自恶劣的环境。与其一味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不如去尝试发现: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生活在不良环境中的人,能够突破逆境,以致可以顺利成长,而没有发展出所谓的问题行为?据此社会工作实务界开始倡导“保护因子”、“复原力”观念。他们认为以下因素可能影响个人复原力的来源:个人的人格特质、自尊心、信仰、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或学校及其他外在系统的支持网络,这些因素有时也被视为“保护因子”,即能保护人在面对压力时不致崩溃,依然能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相关因素。而这些保护因子是可以由环境的协助而发挥出来的。如果社会工作者或其他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能以“优势”观点看待一些有问题的社区未成年人,“对这些屡遭拒绝的孩子而言,不啻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因素。”为此,美国最近的犯罪预防项目体现在试图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影响的社区矫正上,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减少未成年人滥用毒品的实验和通过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帮助父母提高对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的管教技能等。②我国台湾地区为加强青少年的福利保障,使青少年不至于成为社会的弃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如内政主管部门奖励和帮助各地兴建儿童福利服务中心,补助各级政府设立青少年福利中心,奖励各公私单位办理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工作;协同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中途学校,收容不幸儿童及少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在全台湾三所公共职训机构为青少年办理各种职业训练,充实谋生技能,并向台湾地区七所公立就业服务中心推荐青少年就业等。

(四)、关注在岗青年职工教育

青年工人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这主要与有些企业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对他们的道德文化教育有关。因此,充分发挥各单位工会和妇联组织的职能,对青年工人进行人生观和法制观教育是预防青年工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很多企业明显地不能适应经济竞争的要求而被迫停工停产,有的甚至于破产和倒闭。对于这些单位,青年职工的教育和管理成了一个大问题。很多的下岗和失业青年工人由于无人管理,加之生活出现困难,极易导致违法犯罪。对于他们,除了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和为下岗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以外,应当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始终处于单位的管理之下。由于我国就业岗位有限,很多的破产企业、倒闭和半停产企业的青年工人被推向劳动力市场,实行就业竞争,他们的处境比较困难,又加之心理强烈的不平衡,很容易采取极端手段以报复社会,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加强各级组织建设,保证对失业青年工人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他们的各种困难,政府应当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行失业救济制度,在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谈到违法犯罪的预防问题。

不同类型的工作环境在犯罪预防的功能上是有差异的。需要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职业,可以训练青年个体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性格和服从整体意向的习惯;需要高度技巧、精湛工艺的职业,可以训练青年个体养成刻苦学习、集中精力的习惯;分散作业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但也会发挥独立思考、敢于负责、自觉性强的长处,等等。但工作环境预防功能也有同一性,其特点是:自我的严格要求,相互的监督约束。自我的严格要求,是各类工作环境同家庭环境最大的不同点(家庭生活中小脾气、小毛病不是长处,但也不是了不起的短处),是离开伦理关系进入工作关系的第一位的要素。这样的要求,对青少年个体的正向发展十分有益,对青少年逆向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屏障。待业的青年有犯罪发生率较高的趋势,或在待业时沾染的恶习,就业后难以矫正,正是因为在青年个体需要屏障的时候而没有屏障,失去了自我严格要求的客观环境和客观需要;相互的监督约束,是各类工作环境的一个共同特征。集体的荣誉、职业的道德、共同的利益,是促使青年正向发展的社会合力。在这方面,领导的楷模、榜样的作用、传统的风尚,发挥着主导作用。

(五)、美化暂驻型微观环境。

暂驻型的微观环境,是青少年在流动过程中“暂停”的场所,其基本形态分为三类:精神生活领域类(电影院、图书馆、公园、舞场等);物质生活领域类(市场、饭馆、商店等);涉外领域类(飞机场、火车站、码头等)。这是接触面最不稳定、人员多样复杂,充满偶然因素的微观环境。此外还有一些不宜归类的摊贩、修鞋点等无固定界限的准微观环境,也可依附于这一类。依靠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格的文明管理,把这些生活环境美化为陶冶高尚情操(例如热心服务、扶老携幼、拾金不昧)和培养文明习惯的熔炉。人们在同陌生人的接触中,得到周密的服务、热心的帮助,就如同碰到了一个难忘的老师,不但使自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会上升为对社会优越性的体会),而且也像一个学生受到老师的教诲一样,产生把他人的优美行为变为个人素质的愿望。人们在美的环境中,艺术的设施、洁净的场地、和谐的气氛,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学校”,使人们的精神趋向高尚、文静、和善,起到陶冶的作用。这些,也是一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因素。

三、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

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关系是:宏观中有微观,微观中有宏观,两者是统一于空间之中的,两者的预防作用是相互补充的。没有宏观预防,微观预防就会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微观预防,宏观预防也缺乏基础。宏观预防是微观预防的社会条件,决定着微观预防的性质。我们在微观预防中阐述了微观环境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意义,这当然并不是把宏观预防放在第二位。

宏观预防是社会整体的预防,是微观预防得以实施的根本前提。从这个意义来说,宏观预防是保卫微观预防的坚固的城墙。有宏观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才有微观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宏观预防的性质,为微观预防规定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决定了微观预防的性质。微观预防是根据宏观预防的需要和模式进行的。

微观预防是宏观预防的有机构成,反映了宏观预防的广度和深度,使宏观预防有了组织的和群众的基础。宏观预防不是一个空壳,它是各种微观预防相联结的统一体。微观预防的深度反映了宏观预防的效能。宏观预防是有一支专职的预防“部队”,而微观预防的预防“大军”则是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的群众。没有这样一支在各种类型的微观预防中,把犯罪预防作为切身事业的群众预防“大军”,专职预防“部队”就会失去靠山。

当然,宏观与微观也有对立的因素,宏观预防可能受到微观环境的限制,微观预防也可能受到宏观的阻碍。如家长包庇犯罪的儿子,是前一种情况;某些机构的个人,保护侵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公共场所的犯罪分子,是后一种情况。为了同一个目标,宏观与微观之间需要有效地协调、紧密地配合,以最终实现对青少年犯罪最好的早期预防功能。

注释:

[1]江泽民,2001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政治与法律,2001,(3)

[2]刘强,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2)

[3]Durkheim,emile.1947.DivisionofLaborinSociety.trans.George.Simpson.Glencoe,1:Freepress

[4]刘强,《美国刑事执法的理论与实践》,2000年,法律出版社,北京,第105页

[5]罗大华,《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1982年,知识出版社,北京,第115页

[6]陈立鹏、刘新丽,《中国教育法律解读》,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第180页

[7]康树华,向泽选,《青少年法学新论》,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第254页

[8]徐久声,《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1999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第370页

[9]北京大学法律系国外法学研究室编译,《外国少年司法制度与日本保护青少年条例选编》,198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第133页

宏观教育制度篇4

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问。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处长、副研究员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司级调研员。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现状及展望》、《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地图集》、《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调查与研究》、《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大学政治思想简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要参与的研究及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教育科研一等奖;1988年6月,参加了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参与起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参与了国家“八五”重点课题《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研究;主持了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在细细品味谈松华教授有关教育方面的学术论著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均包藏着一种共通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共同的意识高度。具体而言,就是无论针对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办教育以及弱势群体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哪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谈松华教授总能从高处着眼,于全局考虑,深挖细解,层层剖析,并在阐释现象背后的现实因素时,还常以发展的眼光解读时代,解读教育。有道是“唯有开阔始见真”,他的很多关于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看法,都令人耳目一新,使人茅塞顿开,许多青年教师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对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暂时困境都有了一个比较积极的认识。而对于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谈松华教授更是从构成整个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与教育规律出发,系统、全面地论证了“在整个教育系统正处于高度紧张运行状态的今天,教育改革已经挺进到了制度和文化层面”。除此以外,他的众多对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也都为微观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不断昭示了前进的轨迹。总之,读谈松华教授的文章总能令我们锁定教育的视角得以延展,他那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思想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倾听他讲述自己一生都在行进着的宏观教育研究之旅。

走进宏观世界

谈松华教授与教育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从自小接受教育,到大学毕业后留在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的一生似乎被一种力量所牵引,在经历了对教育的感性认识与经验性的积累之后,1984年,他被调入上海市委研究室,从事教育政策研究。在谈教授看来,从事教育基础工作的经历为其以后研究教育作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他认为“做教育研究,如果自己没从事过教育工作,只是完全从书本的、理论的角度去研究的话,真正面对实际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个综合性政策研究部门,上海市委研究室的工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信息的多样性、及时性为当时侧重对教育群众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谈松华教授思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宏观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了“不解决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教育就很难在现阶段找到一个发展的大的思路”。此后,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经济学著作,并先后参与了由中央领导的,集中了全国经济界和文化界的顶级专家共同研讨构划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应该说,这段时间对谈松华教授深入宏观教育领域具有着鞭策和激励意义,谈教授回忆说:“这两次战略研究对我以后思考战略问题是有启发的,战略问题是一种全局性的问题研究,研究教育问题也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去研究其发展。”

如果说上海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研究,那么,接下来由市委书记直接组织的一个大规模的振兴上海、改造上海的调查研究,也属于战略研究范畴。有所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对现状的分析,强调怎样来找到解决当时上海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方案。此项战略研究共分六个专题,谈松华教授参与了其中的教育和人才专题。通过广泛的调查,他深刻认识了很多现实的矛盾,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极好地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振兴上海、改造上海的研究过程中间,谈教授不仅执笔关于教育的专题,还最早提出了作上海教育战略研究这一设想。

198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谈松华教授真正步入了他的宏观教育世界。由他直接参与组织的上海教育战略研究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正式启动。此项工程集中了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教育、组织、宣传、人事、农村、财经、财贸等二十余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包括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数百余人,历时4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投入等问题展开分析、集中思考。其间,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真实、有效的教育信息,谈松华教授多次率领部分人员深入各地区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相继拜访了钱学森、吴光远等相当一批著名专家。经过不懈的努力,谈教授等人拟写的上海教育战略研究报告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上海市委教育工作会议还采纳了这个报告中的许多思想。另外,报告中对当时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财政供给不足的矛盾的精准论断,以及对在这个基本矛盾中间教育所要寻找的发展战略选择的正确定位,都在思想上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1988年,国务院成立了教育工作研讨小组,谈松华教授的命运随之再次出现转折。这次不仅他的工作地自此由上海迁到了北京,更重要的是他的宏观教育研究范围由区域扩大到了全国。当时,国家教委的政策研究室(当时叫研讨小组)准备起草中央教育工作文件,在听取各地方代表的意见建议时,发现了代表上海来京作工作汇报的谈松华教授,并一致决定将其留下。谈教授笑言自己那时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可这一留就是十几年。

在研讨小组工作的那段时间,使谈教授有机会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的框架作系统的学习,此后他参与起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协助主持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课题研究等国家重点课题,他在课题报告中提出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宏观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所提炼的教育战略性的思考,也仍发人深省。

沿着发展的道路前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3年,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一项重点课题,谈松华教授在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系统了解了市场经济和教育体制的关系,针对教育体制改革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一问题研究,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即“教育体制应该适应经济体制”。但同时他也强调,“教育不能市场化,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它自身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而不是要变成市场”。谈教授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在时隔十余年的今天看来,仍然同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判断、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学术界对此的观点靠得很近,这些似乎都在宣告着谈教授当时的宏观教育研究已经成熟,并且愈发深刻。

20世纪90年代后期,谈教授把握住了战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并着力从时间纬度(现代化)和空间纬度(区域)上去深化发展研究。他讲道:“我比较注重对教育现代化和区域教育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因为宏观就是讲发展问题,现代化是发展的研究领域,国际上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了现代化理论,这个现代化不仅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它还包括制度,包括人的现代化,所以现代化这个问题就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理论。另外,过去讲发展战略,不讲阶段,只讲现在有多少资源,应该发展一个什么目标,取一个什么战略,可现代化它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有阶段的,这样就使得研究发展问题有了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而研究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原来只研究全国性的教育问题,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区域特点,都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这种全国性的研究不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那么这种战略很难落实到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中间去。”关于此项研究的成果,谈教授在后来出版的一本名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的书中作了详尽、系统的介绍,这本书在当时的国内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且至今仍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21世纪初,谈松华教授的现代化区域研究进入到了模式研究阶段。他说:“因为在研究区域现代化时我们获得了一个启示就是,如果用现代化的观点来分析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区域在不同阶段上的发展状况,那么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会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区所要选择的战略和对策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水平的区域(也包括不同阶段的区域),由于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不同,它们会分别适用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发展模式对这些地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模式选择恰当,那么这个地区可能就会发展得比较好,如果模式选择得不恰当,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可能就会受阻。”而“模式的研究恰恰能把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研究清楚”,基于这种认识,谈教授将自己的区域现代化研究转入到了模式研究,并在此项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时,又逐渐感到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离不开体制背景,他认为“只有体制变革,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所以,当下谈教授主要在研究制度供给、制度设计、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他的以区域教育制度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十一五”课题,现已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审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开题之中。

成就辉煌的基石

谈松华教授在宏观教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叹服的,他那高深却又不脱离实际的理论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助力着中国教育战略的发展。而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谈教授经年累月的深厚积淀。按他的说法是得益于自己平时坚守的三个方面。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他说:“我原来在人民大学学的是国际政治学,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专业,后来在实践工作中又补充了一些经济、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可以说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对综合。这就为我以后从事宏观教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大量地占有综合的信息。谈教授在上海市委、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使他广泛而频繁地接触到了来自各个方面、大量的综合信息。“这些占有信息的过程,对日后构成全局性的判断是有帮助的,否则你光有知识背景,没有现实信息恐怕也很难作出这方面的判断。”在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的同时,谈松华教授还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思维。他坦言,这样的积累对后来形成全局性观点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

最后,要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谈教授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到教育第一线走走、看看。十几年间,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到新疆的阿勒泰、四川的康定、云南的弥勒等西部边远地区,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尤其在西部地区,谈教授都是实地到农户家里做调研,同藏民座谈讨论,所以对西部教育有很多切身的体验。他看到西部教育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接触了很多西部的教学点,有的教学点就只有一个教师,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在青海,他曾经去过海拔4800米的高寒地区的一个一间房子的学校,条件艰苦得令人难以想象,这个房子白天是教室,晚上是牛棚,且根本没有师资力量,教师还是外村请来的。类似这样的地区,谈教授还去过很多。即便是这样,他仍谦虚地说“每次调研还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自己的唯一遗憾或者说是未偿的心愿就是“没有能够在一个最最基层的地方住下来,持之以恒的观察、实践、思考、研究”。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不能从书本上学到的,丰富的一线经验促使谈教授的宏观研究与中国教育的现状紧密契合,言之有据。

触动21世纪的教育文明

作为我国著名的宏观教育研究专家,谈松华教授对影响21世纪教育变革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关注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期,internet刚刚建立不久,新华社内参发表了美国一位知名学者的文章,内容大致是讲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这三者的结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网络),将会引起21世纪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当时这篇文章对谈松华教授触动很深。此后,他便一直密切追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国外的教育变化,参加电大的论坛和电教系统的课题调研,以及翻阅相关书籍和参与鉴定电大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等一些具体的实践学习,谈教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日益深入,他说:“我曾经到过云南的腾冲,四川的康定、天全,新疆的阿勒泰,去看这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怎么做的。我发现尽管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这些地区发挥得还很有限,但是就这么一点,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应该说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有些教师接触外部世界、接触现代文明很多都是由这里开始,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宏观教育制度篇5

一、政府宏观管理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以及条块结合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如何管理教育,涉及到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创新。

政府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只有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转变,涉及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将引起政府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革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审批方式直接管理教育事业,很难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方式实行宏观调控。这里既有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原因,也有利益分配的因素,涉及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法律既保证政府有力地行使其职能,又制约政府的行为,有利于政府职能的明确界定。其基本原则是:凡属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主要是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凡属市场不起作用的领域,则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教育的不同部分也要区别其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要调整和革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尽量减少行政审批手段,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政府是行政机构,高等学校是教学和学术机构,两者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不同,因此政府管理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进行宏观、间接管理。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表现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使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进行宏观管理,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由政府制定和执行市场准入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政府适当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优胜劣汰,效率优先,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一部分弱势群体造成的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不公平,要求政府在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明确公共教育资源主要是政府教育经费的分配,首先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即在平等地保证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向效率高的优质教育部分重点倾斜,并且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另一方面应用经济杠杆调节教育供求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的资助制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形式,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由于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的差距很大,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水准,让农民子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是中国政府教育宏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一个重大课题。

二、市场适度调节

市场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是改变单一的政府行政计划主导教育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机制等方面的适度调节作用。所谓适度调节,一方面是指市场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运行发挥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调节作用必须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体制创新的重点是解决市场调节的领域与方式。就要素市场与教育运行的关系而言,劳动力市场、资金(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加直接,充分而恰当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就体制创新中的市场调节的重点而言,有以下几个领域: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是深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积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是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截至2000年底,我国现有注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1200多所,但具有发放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仅有42所,在校生仅占高校在校生的2%,民办教育的投资大体上只占教育总经费的2%,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市场准入的程度仍然过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民办高等学校、公办学校改制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使民办高等学校、或者以民办教育机制运作的高等学校,有十足的发展,从多方面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继续完善高校收费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于就业前景好、回报率高的专业,应该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于高质量的稀缺教育资源,可以更多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此外,还可以探索金融资本的介入,试行低息长期贷款,由政府贴息,学校偿还本金,缓解现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资的困难等等。总之,通过新体制建设与运作,使教育系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是推进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带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指令性计划的作用已经减弱,但是,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没有到位,对高校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产生影响,也对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不利,因而日益成为影响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高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应在政府规划、拨款和信息等宏观指导和调控下,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发生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根据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并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技术市场的发展,对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高校科研中,基础性研究同市场之间井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大量应用性研究,从课题的选定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如果脱离市场的实际需要,其研究经费和条件、成果的实际效益都会受到制约,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应把学术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转贴于 三、社会广泛参与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教育运行中的社会参与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实现的,缺乏社会参与的体制基础。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适度调节的教育体制,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现实的需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原先由政府承办的社会职能将逐步转向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使社会参与的功能、形式、途径以及机制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参与成了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第三部门”。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政府承担了制定政策法规、组织执行实施、社会服务、信息反馈、监督评估等各种职能,其中相当大的精力用于审批学校建设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经费使用和设备添置、教师和职工的安置和调配、毕业生分配等等,大多属于学校微观运行部分。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社会中介,这种体制既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又影响了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新体制必须改变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把由政府实施的一部分职能转变为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如教育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经费拨款审议机构,学校设置审议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考试服务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办学怦估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大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委托,但不受政府管理部门意志的左右,独立地行使职能。

市场调节过程中的社会中介。学校参与市场运作,自然会与市场运行的主体发生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其它各种关系,需要相关的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调节相互关系,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劳动仲裁机构以及各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有赢利性的,也有非赢利性的,大多是接受委托提供相关的服务,或者调节市场主体的各种关系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和操作发挥咨询和审计作用;律师事务所对教育运作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或担任。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社会中介机构,就不可能建立起市场对教育的调节机制和教育对市场的应变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学既要讲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提高经济效益,而学校运行中的投资效益、成本核算、效益考核等等就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介入;还有学校的某些方面可以按照产业方式运作,例如校办产业、后勤社会化等也需要有中介机构的参与。

学校、政府、市场相互结合的各种“产学研”和“官产学”的组织形式。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正在衍生出若干新的组织或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有“合作教育”的形式,即学校与企业或其它生产、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在科研过程中,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密切联系企业实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实行“官产学结合”,即国际上所谓“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重螺旋结构”,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学校才能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在学校作为政府附属机构实行指令性行政管理的条件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不完整和不充分,也是很难付诸实施的,但是在政府转变职能之后,如果没有市场的规范运作和社会的参与制约,学校也很难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制约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因此,学校自主办学,能不能变为现实,将取决于学校内部的运行是否能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并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整套组织、制度以及运作系统与程序,这是学校自主办学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校内决策与校外参与。学校自主办学必然要求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要求。学校的发展,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才有广阔的前景;学校的特色,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学校的质量与水平,也只有得到社会的检验和确认,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大学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机构,其生存与发展更是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更加需要校外的参与。

宏观教育制度篇6

 

一、民办中小学宏观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探讨如何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目前政府宏观管理还存在宏观调控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制定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办学者依法办学,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其次,政府给民办教育适当的资助。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无论是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都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都应得到政府的资助,政府资助可以分为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两类。第三,建立健全中介组织,承担那些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学校又无法承担的责任。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比较重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我国也建立了一些中介组织机构,但与国际上的中介组织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中介组织的专业性特点不突出,人员素质不高,信誉不强等,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中介组织。

 

二、民办中小学微观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存在多种形式,如董事会制,校长负责制与校务委员会制,校长集权制等等,这些管理体制都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情况看,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董事会和校长的关系、权限划分等问题,因此,建立董事会并确立其法律地位是发展和完善民办中小学微观管理体制的制度保证。董事会制度在西方有较长的历史,在我国则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和少数公立“转制”学校,对于在这些学校建立董事会既要参照国际惯例,又要充分顾及我国民办学校兴起和发展的特点。学校董事会不同于企业董事会,应保证学校承担社会的公共职能,按照董事会章程工作,董事会的成员组成应体现社会参与管理的要求,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为学校筹集资金,决定校长、教师的聘任等。董事会原则上不参与学校的具体管理,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教师管理,董事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使政府和学校的关系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的关系。

 

另外,减少管理层级是民办中小学微观管理体制发展和完善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是民办中小学微观管理体制发展和完善的教学基础。

宏观教育制度篇7

一、政府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审计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环境战略、能源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要管好教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且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学校分布、时间分布不平衡。尤以国家政策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水平、教育人口的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适时的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良好的教育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制度创新边际收益,提高对教育增长的贡献率。教育制度不断成长,教育制度释放空间的动力不要减弱。因此,教育审计既要审计教育资金的合理运用,又要对教育的绩效和社会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估,并对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提供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2.环境战略。从环境经济学看,当每代人目标一致时,代际间分配的不同假设会导致不同的帕累托效率;假设代际间存在大量财产转移,则得到一个具体的帕累托效率;当代际间无财产转移时,则帕累托效率不再是有效的。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并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高潮,环境审计也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环境审计工作已在各个国家普遍开展。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进行价值度量,并对环境功能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提供可信赖的信息。

3.能源战略。能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止尽的这一基本矛盾是能源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对能源的需求是由于能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非是由于人们对能源这种商品本身的偏好。能源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要得的服务、方便性、能源转换技术的特性、能源的成本。对环境的许多重大破坏都源于能源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而这些对环境破坏的成本通常都不被计入到能源的价格中,这些问题在能源经济学中非常普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国能源存在着自然禀赋不足,能源严重缺乏、能源依赖度大,利用效率偏低、污染排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提出了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新举措,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地发现能源短缺现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能源进行合理运用与储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均衡。

4.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是一种有价资源,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就是一个得到收益权的过程。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是必须付费的。在现实中,人力资源的导向性与付费高低有直接关系,付费高的产业人才挤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人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许多劳动者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下难以进入角色,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人力资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发现社会经济领域中人力资源畸形发展,发挥人力资源审计的警示作用,使得人力资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免疫功能”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宏观经济现状展现出乐观可喜态势的同时,其中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宏观经济不仅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有效手段,还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理应将其所具有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但是,要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这一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需要自身强身健体:改善自身独立性、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强大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等等。

(1)改善自身独立性。独立性是有效、公正监督的前提条件,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理论中不争的道理。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审计体制,并规定了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是,审计在行政之内,财政执行也在行政之中。因此,审计就成为政府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法律并未禁止国家其他权力和部门对审计的干涉。按照法律无禁令,行为不属于违法的现代社会理论和规则,审计存在着除行政权力之外的其他权力干涉的风险。可见,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此,应该在法律和体制上转型我国国家审计,使其成为只服从法律的审计。根据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特征,我国的国家审计可以由内设在政府里转型为设在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国家审计院,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政府一起构成一府三院,向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2)创新审计方式。审计方式问题本质是效率问题。增强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运行的功效,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如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环境保护的全面升级等,表现出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审计方式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必须做到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审计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为“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更新审计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审计作为一个监督部门、事后检查部门、财务审计部门而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审计理念需要进一步与之相协调。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广大审计人员从思想观念、审计理念上实现根本突破,要求审计人员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树立正确的审计业绩观,从审计模式上实现根本转变。国家审计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真实性、合法性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并重转变;国家审计的工作重心要从单纯的发现性监督向防护性监督转变;国家审计的着眼点要从关注经济利益向关注经济健康和经济安全转变;国家审计的时间安排要从事后监督向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审计转变;国家审计的对象要从以财务报表为重点向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履责状况并重转变。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宏观意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其次,要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把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从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宏观思维的能力,能够结合审计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当前,审计机关迫切需要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审计人员的培训应做好“三管齐下”,即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和岗位锻炼兼顾,积极探索实施审计干部到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等综合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交流任职制度,以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审计干部的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

宏观教育制度篇8

关键词:政府;民办高等教育;职能定位;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50-02

一、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为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投资等改革的深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助于提高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工龄教龄、业务进修指导、表彰奖励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政策保障;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以及享受社会对学生提供的优惠等方面没有得到政策保障。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和办学积极性,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办高等教育社会公益性作用的发挥。

三、政府的职能定位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意义

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履行的职能,真正建立政府宏观管理教育的体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分析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在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教育的关系的情况下,明晰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框架,并提出可操作的具体举措,以不断完善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种职能,从而发挥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管理作用。明确了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才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上统一思想,构筑有助于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公平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更多的社会公益性。

四、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1.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职能。制定和完善各项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如建立民办高校资格认证、注册审批、变更与解散淘汰的标准、操作程序制度;明确规定最基本的具体质量标准,建立对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办学结果和财务状况的审查和监督制度;建立校务公开制度,赋予公民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保障社区和家长可以进入学校的空间,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制定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学生权益,有关教师住房、医疗保险、职称评定及证书发放等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总之,通过立法,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出资办学,保证举办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的办学行为;同时,在保障政府所代表的社会权益的基础上,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当前很重要的是围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民办教育促进法》基本上是关于实体性的内容,只是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性、一般性原则做出了规定,为了得到公正的实施,还必须有保证其实施的程序性内容。因此,各级政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循此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一些相关的法规。

2.统筹、规划、引导的职能。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在高等教育领域根据其教育需求和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引导民办高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基础差、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民办高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结合各地经济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科层次职业学院,并向本科延伸。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民办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和自定招生计划。建立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公安、工商、物价、民政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民办高校和教育机构在治安、广告、收费和办学秩序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

3.资助与扶持职能。政府对民办高校应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和扶持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应成为政府宏观管理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校舍建设方面,可纳入地方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标准,享受公办高校用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对已经设立的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应适当放开政策,帮助他们达到应有的办学标准;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奖励、资助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用于开展民办高等教育相关的研究和有益活动;对民办高校学生提供同公办高校学生一样优惠的助学贷款,设立奖学金等。

4.服务职能。现代公共政府的基本理念是服务。因而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提供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只有树立服务的理念,政府才能真正退出一般性公共教育竞争领域,把办学竞争的利益和责任“归还学校、回归社区”,从而构建政府对公共教育管理框架,包括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倾斜政策;也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从过于微观、具体、细致的管理职能中退出,从而逐步确立现代公共管理的宏观职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即向民办高校及时教育相关信息、政策法规、实践操作、经验总结以及世界各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简化各项审批、审查、备案等手续,提供便捷的服务,对民办高校的诉求与困难,回馈及时,适时地帮助解决;建立与民办高校之间,与公办高校之间及其他教育机构、文化单位及行政部门之间联系的通道,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

5.监督和评价职能。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监督保证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质和非营利性质,监督保证国有教育资产不流失和教育资产不断积累,监督保证学历教育的质量和标准。对民办高校的申办资质和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并定期对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推动成立民办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政府委托其专门开展民办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制订新的民办高校设置标准、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定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学生管理、教师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估,并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公示。推动建立民办高等教育协会,建立具有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功能的行业规则,推行行业管理。政府根据有关的评估结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通过资助与学校的办学质量挂钩,进而引导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宏观教育制度篇9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控制额度防范

当前,我国公办高校大规模贷款的风险已日益凸显,关于公办高校贷款风险的讨论也一浪高过一浪。这对高校大规模盲目贷款起到了一定的遏制及警示作用,但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舆论的大肆渲染,使人们看到了大规模举债的危害却忽略了适度贷款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影响了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的态度,导致高校很难从银行获得合理贷款,从而制约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贷款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贷款规模过大就会产生风险,不积极拓展渠道融资又会制约教育的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贷款风险就全盘否认适度贷款的积极作用,那无异于“因噎废食”。笔者认为,要利用贷款为高校教育事业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

1我国公办高校贷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在发展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均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以解决扩大办学规模带来的经费短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适度贷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贷款增长幅度和速度过大过快,则会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校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到20余亿,贷款规模大大超出学校自身偿债能力,出现了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新债还旧债、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等情况。高校贷款风险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2高校大规模贷款的原因

2.1财政拨款不足

在财政拨款及其它融资不够的情况下,高校寻求银行贷款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2.2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

为了能顺利通过教育部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赢得国家在资金上的扶持和扩招时得到政策倾斜,被评高校多采取向银行贷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以求达到评估要求。

2.3政府与金融机构互动的结果

由于受《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限制,多数金融机构不敢直接向地方高校放贷,政府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于是与金融机构互动,帮助协调与担保,从而使高校获得巨额贷款。

2.4金融机构趋利避害的自我选择

高校扩招后,金融机构看到为高校提供贷款既有经营收益,又有社会效益,从而对高校在贷款额度、利率、材料的准备与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和便利。

3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

3.1高校所有者缺位导致随意贷款

公立高校财产的公有性质决定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事实上由于国家是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决定贷款的运作及管理者事实上并不需要承担偿还贷款的风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很容易导致管理者还贷责任意识淡薄,搞政绩工程而随意贷款。

3.2对贷款缺乏科学论证

一些高校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论证时,只凭主观分析或少数人的意见而盲目举债,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

3.3贷款管理不严和使用效率低

许多高校在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不当或效率太低,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或浪费。

3.4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许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未设立贷款资金的专项审计组织,资金使用过程中未建立全程定期审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

4控制贷款额度,防范贷款风险

高校如何规避风险,合理利用贷款资金促进学校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而如何才能达到“适度”呢?笔者试从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方面对“适度贷款”问题进行探讨。

4.1宏观控制

是根据“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测算,以贷款风险指数0.6作为上限,从宏观上控制贷款风险。

2004年7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该文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从宏观上进行了控制和管理:(1)凡贷款风险指数大于0.6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审批制度;(2)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0.6而大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备案制度;(3)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等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可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这从宏观上控制了高校贷款风险。

4.2微观控制

即具体化测算控制。是运用“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测算出的具体数值和指标为参照,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提供了宏观的量化指引,但缺乏具体化的约束手段和测算方法。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如:雄筱燕等提出了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祝红霞提出了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黄祥林建立的高校恰当举债的数学模型等等。本文采用祝红霞提出的“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提供较详细的量化参考。其方法为:第一,根据学校的长期规划确定未来在校学生人数,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规定和教育部关于本科评估对师生比、图书、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要求,测算出学校达标所应达到的最低硬件条件指标,并计算出未来各年学校达到该指标要求所需的资金数额;第二,根据各年计划在校生规模预测学校的资金来源;第三,测算出每年资金注入量与流出量,以确定每年需要的贷款总额和可以偿还贷款的数额;第四,计算出学校需要贷款总额和建设期后每年可以偿还贷款金额和还款年限,从而可以分析出学校贷款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情况;第五,在学校能够承担的负债范围之内安排学校的建设项目和贷款数额。通过此方法将各指标具体化,提供给高校决策者较详细的参考数据,从而使贷款趋于适度,降低贷款风险。

5结语

控制贷款额度,从源头上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在贷款资金的使用、流动过程中,还需加强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贷款资金的内部核算和监控体系,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与贷款项目及相关预算相一致,使贷款资金确实用于解决制约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促进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n].教财[2004]18号.

[2]祝红霞.论高校贷款的风险问题[J].事业财会,2003.

[3]雄筱燕等.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研究[n].江苏省会计学会年会交流论文,2004.

宏观教育制度篇10

4年来,在齐晓宏的引领下,学校在“厚基础、重创新、站前沿、创品牌”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负重自强,科学规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佳绩,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少先大队;市“三育人”先进单位;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学校;省网络教研先进单位;市五四红旗团支部。齐晓宏在上任之初提出:“实验小学要为孩子编织快乐的童年,给他们一个支点,成就其幸福未来!”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目标,齐晓宏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她自上任以来完善学校少先队管理体制,为少先队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促进少先队自身建设;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今的实验小学不仅成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教育的一面旗帜,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在星星火炬的陪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制度完善、经济支持下的少先队工作

做了19年的中队辅导员,齐晓宏深知少先队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她把少先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少先队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上任伊始,她便任用德才兼备的乔静燕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并与领导班子完善了少先队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学生入队程序必须严谨;在课表内每周每班至少有一节少先队活动课,中队少先队活动可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各级队干部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大队部要做好队干部的管理、培训、监督工作;制度中还明确了红领巾监督岗的职责,队员的上岗要求。

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齐晓宏明确提出学校一部分经费要投入到少先队建设上。2011年利用学校一间占地96平方米的教室,建起一个标准大队室,室内增添了图书、电脑,给少先队员们提供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2011年齐晓宏四处奔走,筹(chóu)措资金近5万元,重整了学校的鼓号队,现在这支队伍共有147名正式队员,分别为指挥组、大鼓队、大镲(chǎ)队、小鼓队、小镲队,每次活动16面大鼓,40面军用小鼓,16对大镲、32对小镲、32把小号齐上阵,形成了一支全省都少有的大型鼓号队,他们代表教育系统参加全区运动会,震憾了全场。2012年为了使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效果更好,在齐晓宏的支持下,学校又投入两万元更换了播音设备。从2010年至今,学校每年用于少先队活动、奖励少先队员的经费都不少于3万元。因为有了制度上的约束、经济上的支持,学校的少先队工作被更多的教师、辅导员重视起来,工作内容也变得充实,真正使少先队成为学生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融入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有人说:“搞活动不如给学生多上一节课。”齐晓宏却不赞同这种观点,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她,认为体验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亲历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她不仅支持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提出实验小学的少先队活动要结合民族区的特点,融入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环境中陶冶,在活动中使得孩子们幸福成长、共享快乐。

根据齐晓宏的号召,学校大队部与政教处一起提出了“艺术培优,传承达斡尔族文化”的活动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大队部组织队员调查走访、制作手抄报、学唱达斡尔族歌曲、跳达斡尔族舞蹈、讲达斡尔族故事。各中队还召开了主题中队会。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还从达斡尔族人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勇敢爱国、乐观向上等优秀品质,同时队员还受到了达斡尔族文化艺术的熏陶。

2012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联合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齐晓宏与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音乐教师及大队部成员一起,组织少先队员排练演唱的合唱歌曲在中国文明网展播,通过学习演唱歌曲,充分表达出孩子们沐浴党的阳光、幸福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孩子们祝福党的生日、喜迎十的美好心声。

2013年,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大队部积极响应,在“六一”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学校都组织队员走进社区捡拾垃圾,并通过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向广大群众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学校为了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成立舞蹈、器乐、合唱、彩绘、国画、沙画、乒乓球等兴趣班。

齐晓宏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她常常鼓励辅导员和小队员们多读书。鼓励队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雪花》杂志等读物。学校还组织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学校因为此项活动的开展,被区宣传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部分队员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在她呵护下幸福成长的少先队员

学校近二千名学生不仅来自城区,还有来自各个乡镇的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安心读书,每年齐晓宏都会让大队部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都会进行资助。同时她亲自带头,带领领导班子捐资、捐物,资助贫困学生。近4年来,学校及个人共资助学生两百余人。学校三(2)班的瑶瑶同学(化名)从小丧母,父亲外出打工再婚,对其不闻不问,瑶瑶只能与没有工作能力的奶奶相依为命。学校得知情况后,领导班子特意买来米、面、油、书去看望瑶瑶,齐晓宏还把她列为自己亲自资助对象。

齐晓宏不仅关心每一位少先队员,不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折断羽翼,她还对有困难的辅导员及时伸出友爱的双手,减少她们的后顾之忧。2011年张丽薇老师的儿子患了白血病,为了让她安心工作,齐晓宏带领全校教师为其捐25000元。她还上报教育局,并与区团委、区关工委、区妇联联系,在上级单位倡导下,全区共为其捐款5万多元,从经济上为孩子燃起了生的希望,分担了张丽薇老师的痛苦,现在张老师为了救治孩子再次怀孕,但她从不轻易请假。她说:“有这样好的领导、同志关心我,我一定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一定加倍地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