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学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08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特色;传道;受业

体育教学是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复杂的组织管理为其主要特征的。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紧紧围绕这些特征去创造、去发挥、去运用,从而引导学生成才。综合起来,体育教师的语言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一、准确性和精练性

准确性是指确切地使用概念,正确地作出判断和推理。体育教学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那种概念模糊、含混不清的语言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如指方向就应左、右、前、后指明,而不能“这里”“那里”“两臂侧平举”不能叫成“两手侧平举”等。精练性是指语言的简洁清楚、干净利索。体育教师的语言最讲精练、切忌唆,那些无关的说教不应占用宝贵的练习时间,那些词不达意的语句不应挂在嘴边,那些哼哈不绝的语言陋习应当尽量克服。就准确和精练的关系而言,准确是基础,精练是目的。我们的语言应当在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精练一些。

二、逻辑性和形象性

逻辑性是指语言要符合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也就是在使用概念和作出判断与推理时合乎逻辑,这叫逻辑思维。如“短跑是为了比速度,现在短跑已成了田径运动的基础了”这句话,短跑这个概念既指速度又指基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等。这些语言是没有逻辑性的例子。形象性是指语言要用大家熟悉的形象来加深学生对概念、动作、要求的理解,这叫形象思维。如身体要像球才易“滚”动,蹲踞式起跑姿势要像压紧的“弹簧”等。教师的语言要符合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学生才易理解。

三、明确性和生动性

明确性是指语言的确切明白,一听就懂。在教师使用术语时,及时对照使用一些习惯用语或大众语言,使学生更加明白。如关节用脚拐子,手倒立用倒框等,但却切不可用庸俗的大众语言来对照,如臀部用屁股、腹部用肚皮等,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使语言庸俗化。生动性是指语言的活泼有趣而又富有启发意义。如支撑跳跃撑箱时像撑在烧红的铁板上一样,快速助跑用“助跑一阵风”等来形容。若把谚语、口诀、方言、顺口溜、健康的习惯用语以及各种幽默语言结合使用,就会使语言显得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语言的生动是为了求得明确的知识,只有从明确中去求得生动,才有积极的意义。

四、科学性和启发性

科学性是指语言在语法上行得通而又有定论的,逻辑上是经得起推敲的。体育教学语言非常丰富,特别是术语很多,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运用自如。如蹲、蹬、撑、伸、提、招等术语均有它特定的含义,不可混淆。启发性是指用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投掷器械的出手角度等和力学联系起来、准备和练习活动与运动生理学联系起来等。总之,科学、严谨和富于启发性相结合的语言,可以大大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五、指令性和诱导性

指令性是教师用威严的语言指示或命令,这种语言往往要求教师具备军事指挥员的胆识和魄力,语言短促,声音洪亮有力,言语间蕴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力。如“立正、开始、停、解散”等。诱导性是指语言要具有引导和诱发作用,唤起学生对学习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如抓住前后翻滚的“翻”,掷垒球、手榴弹中的“鞭打”,短跑中的“冲”等内容加以形容和引申,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之感。指令性带有强制性,诱导性则带有启发性,两者的结合能起到很好的言教效果。

六、教育性和针对性

教育性是指教师的语言是健康的,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美,不要简单粗暴,不要说粗话、脏话,要用“你好”“谢谢”“请”“再见”等文明语言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语言的教育性还要体现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和肯定的语言为主,切忌用讽刺、挖苦、出言不逊甚至用训斥和谩骂的语言。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别的学生(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气质等)的特点,分别对待。在动作要领的讲解、错误动作的纠正和小结讲评中,教师应视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语言,做到简明扼要,有的放矢。最常见的问题是对少年儿童使用“成人化”语言,如照本宣科地讲解、使用生硬难懂的词汇、不加解释的术语等,这些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谈不上理解和效果了。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施教,语言的教育性才体现得完美。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创建过程中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凸显学校个性,提升办学品位,打造教育品牌。

二、创建背景与基础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学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办学,才会有生机,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从XX年联合办学伊始,我校就开始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了“特色项目”开发和打造“学校特色”两个阶段。

(一)初期探索: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项目(XX年至XX年年)

1.多元发展的学校德育:(1)变传统家长会为开放的“家长论坛”、“专家讲坛”、“家长委员会”,开发与利用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效率;(2)变传统的家访为动态发展的“创建‘学习型家庭’”,制定创建条件与评价指导标准,设计创建活动记录与评价本,清晰呈现创建全过程,提高创建成功率;(3)变传统师德建设为自主修炼的“师德论坛”,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立论坛主题,以论坛形式促进教师自觉修炼与提升;(4)变单向的师德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多向互动的师德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5)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以主题体验教育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社区为基地,以家庭为练场的德育践行,开发了“传统文化寻根之旅”、“我爱书香之家”、“东城文化一日游”、“走进对联世界”、“保护东江水资源环境”、“我爱我家——共建理想家园”、创编《花园小学一日行为规范儿歌》、“每周一歌天天唱”、“教育经典日日诵”等践行项目,引导学生全成经历并体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情、意、行。(6)率先推进心理健康教师c证培训,倡导“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导师”,把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入小学德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优化,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2.绿色动态的校本教研:(1)变传统教研为多元动态发展的“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把课例展示、课例研讨与教师专业培养有机结合,发挥本校名优教师作业,使专业引领贯穿于教师学习反思、同伴交流的全过程;(2)变单兵作战的传统公开课为多形式多层次的“磨课”,如“同课同构”“同类共构”“同课异构”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动态的磨课过程即评价研讨、课例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过程。(3)制定《花园学校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引》与《课堂观察记录表》,以课题评价与课题观察引导课堂教学的优化,以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实践,减少随意性,提高校本教研的规范性。

3.活泼开放的第二课堂。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先后开发了自编韵律操、武术健身、“练字育人”、“诵读经典,书香校园”、射击、主题中队会、大课间活动等特色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中期探索:整合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特色(XX年至2010年)

精心设计与实践特色项目,充分体现了我校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办教育的科学的工作作风。我们力求在教育实践中探寻教育最本质的规律,摒弃好高骛远的“作秀”式的浮夸做派,注重承前启后,减少短期行为,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把教育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有机结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把每一个特色项目做细、做实、做精,努力从每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研究中获取有价值的大成果。事实证明,特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与我校的自身特点与教育优势资源高度吻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它们为我们打造学校特色提供了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域”,让我们从一个个特殊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直至触及教育的实质层面。再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一个个有深度的“小”问题,提出有新意的命题或观点,这样,就为发现有重要价值的“大”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了坚实的探索精神和大量的“小题大做”成果作为基础,就可以深入地透过表象看本质,从教育的本质层面发现和提出教育的“大”问题,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关键点,打造特色项目精品,进而走“大题大做”的教育创新道路。通过对我校六年来的特色项目进行整合与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本质规律,融传统教育精华与当代素质教育精髓为一体的教育之路,即生态教育之路,已经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学校特色。这“学校特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明扼要的阐述:

1.生态德育文化特色。形成“一点双翼”的生态德育文化网络结构模式,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点,以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基本点的“学校德育文化网络”、“家庭教育文化网络”、“社会实践文化网络”。我校以生态德育理念为指导,更新德育内容,“渗透感染,环境熏陶,协调发展”的德育工作策略,追求“优雅自然,宁静致远”的思想素质境界,以“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倡导自主自觉自律的养成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精神家园”的生态校园文化、“履行责任•共营理想”的生态家园文化、“孕育心灵•精彩人生”的生态践行文化、“双向互动•和谐共生”的生态关工文化……以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按照系统网络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勤学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师生与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全新局面。

2.生态校本教科研文化特色。校本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着力于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在以“磨课”为载体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绿色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优化,确立“以专题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从科研的高度统领校本教研,拓宽教师的教学研究视野,更新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模式,引进文献综述法,规范科研程序,帮助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教研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校本教科研层次与实效。

3、生态工会文化特色。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我校密切关注教师的健康与生存状况,把改善教师状况的主动权交还给教师,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教师团队根据教师本身的状况和需要,自主设计活动项目,在学校工会协调组织配合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如登山、开联欢会、打球、看电影、聚餐、野炊等等,促进教师与工作、生活、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创建目标

通过全面调研与整体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生态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创建“生态教育”品牌这一目标已经十分鲜明。

生态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生态的思想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道家所倡导的“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所追求和突出的是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教育通过使用各种教育形式和传播媒介,使受教育者清楚地获得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如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氛围,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教育”与以往的“环境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均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利用。但就其实质来说,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生态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境合一”、“互惠共生”的思想。“生态教育”重视“生态场”的构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生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教育”中,师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而存在的。而“环境教育”仅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单向影响,而忽视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环境,忽视了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的功能。二是“生态教育”具有明显的“场”的特性,这是“生态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质的不同。“生态场”与“磁场”一样,具有强烈的吸引性和传递性,它能实现“场”与物质的转化。“环境教育”则没有这一特性。

1.远期目标

通过生态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和生态教育素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学校资源为基础,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力求走上一条个性化特色的道路。

2.中期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营造具有生态教育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适应生态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把和谐教育作为学校的一种新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律自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与学习习惯。

3.近期目标:

把生态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中。对教师进行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认识,构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网络与操作模式,使每位教师都能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

四、可行性论证

特色学校不是由外而内的增设附置,而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的自内而外的挖掘与提炼。“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检验标准”,我校近十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学校本身的特点,充分挖掘与发挥了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相应的工作与管理制度,生态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德育工作、校本教研等学校主要工作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充分体现办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我校遵循了特色学校创建的基本规律,并且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优势,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

五、创建实施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2月——6月)

1.创建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学校向上级部门申报核准本校特色创建方案;

2.成立创建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实施部门,组织学习生态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把生态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各教育领域中具体可行的工作策略;

(1)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特色教育的组织领导、协调与落实、监督与检查工作;

(2)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小组,负责特色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策划与工作实施;

(3)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研究创建工作的科学规划、实施步骤、学术指导和效果评估。

3.全面构建生态教育文化网络,在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开发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活动项目,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并把创建任务落实到各个实施部门。

4.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1)在各学段基础课程渗透生态教育系列;(2)设计生态科普基地活动体验课程系列;(3)开发生态教育校本教材;(4)形成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精品系列。

5.制定创建运作保障机制,搭建好生态教育成果共享平台(校园网展示交流与创建论坛);处理好常规教育与特色创建的关系,处理好学校稳定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得以系统性、长期性进行;

6.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课题立项研究,以科研手段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进程。

(二)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7月)

1.各部门全面实施活动项目,把每一项教育活动做精做细,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积累和丰富生态教育经验,形成本校特色的生态教育;

2.定期举办生态教育主题论坛,共同研究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3.每年举办体生态教育特色现场会,进行交流展示,推动学校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4.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科研课题成果奖项;向上级部门申报特色教育校评估命名。

5.总结阶段性成果,对创建工作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总结生态教育经验,推广特色学校创建成果;

2.继续完善和优化生态教育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3

【关键词】学校建设;特色教育;思考

一、英国“特色学校”建设主要特点

“特色学校项目”建设是英国政府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中突出打造学校特色课程的中学,它们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并向学生提供均衡的课程教育。英国特色学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特色学校的资格申请比较宽松。英国现存中学都有资格申请成为特色学校,一般一所学校可以申报一种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有:艺术、人类学、语言、数学、音乐、科学、运动、特殊教育、城市技术和职业教育等。

(2)教育政策与教育经费紧密相连。随着英国特色学校的发展,最直接的利益是可以获得更多经费。当然,申请的过程自然也不轻松,申请特色学校需要提交足够多的资料,必须通过很多规程和审核。

(3)教学督导面向社会实行公开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教育部门开始重视督导信息的公开化。在学校督导过程中,教育质量材料被严格地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通过督导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总体结果分为4个档次:优秀、良好、尚可、不满意。

(4)学校自主办学的自由度比较大。先进的教学设备得益于特色学校的专项拨款,拨款具体怎样分配由学校决定。在英国的很多教育举措中,对基层比较信任,真正利于自主办学,很少束缚。

二、特色教育的理论分析

比较成熟的特色教育得益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特色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

(1)求同是公平,求异也是公平。在倡导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今天,在一些特色学校遭到质疑的时候,再提特色教育好像不合时宜。然而,否认教育的差异性那是违心的,想让所有学校都进行标准化教育,那只是相对论下的理想,当前的教育环境、条件和教育对象等都决定了教育的绝对标准化是不可能的。在相对统一的标准下,让每一个学校得到相应的发展,根据自己的特色取得特色发展,只有这样,有特长的学生才会选择到有特色的学校学习,这才是公平教育的具体体现,是良性择校的基础。

(2)特色教育有其特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色教育可以使学校在师资、生源方面富有吸引力,并在发展中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二是特色教育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三是特色教育与社会有广泛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更富有竞争实力,更能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四是特色教育增强了学校之间的竞争性,给学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活力,能拓宽办学路子,盘活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

(3)影响特色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实施特色教育,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办到,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环境和其他必备条件。一是学校的人文因素。一般地说,一些著名的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作支撑而且不断被传承和发展,这些往往是实施特色教育的契机和出发点。二是学校的师资因素。学校师资整体水平高,特色教师多是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条件。三是办学条件因素。学校办学条件好,各类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等等,这些是特色教育实施的保障。四是环境因素。受观念影响和经济条件制约,城市和乡村学校的特色教育会因地理位置而各异,一般地说,城市学校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资金投入、就业需求等方面都更有利于发展特色教育。

三、对加强我国特色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英国特色学校的建设,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又要批判务实地借鉴。一般来看,我国特色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快速但不平衡的现状,东部比西部快,城市比农村快,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教育水平和改革相对应。虽然有一些学校已经或正在摆脱单纯升学教育的困扰,但总体上还停留在作为一种手段和着眼实用性上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相对稳固的模式,有待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

(1)逐步建立健全特色教育体系。必须改革应试教育单一的课程结构,建构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改革应试教育划一的灌输式课堂教育模式,建立特色教育的异步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建立特色教育多元化的教育质量培养标准和方法;完善相应的特色教育运行机制。在学生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通过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体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建构合理、完善的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供辽阔的自由自主发展空间;通过建构完善的考试评价机制、成功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特色教育轨道,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开发与培养,成为“合格+特长”的各类人才。

(2)努力建设专业过硬、科学求真、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水平,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办学思想、事业心及理论修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教育的实施。办好特色教育,要求领导班子具备创新的理念、科学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的预测、果断的决策、娴熟的领导艺术等等。

(3)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特色教育应靠特色教师来实现。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要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各方面的教师人才,保持一定数量的在某一方面有利于独特优势的教师,特别是聘请一些名师大家,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当然,特色教师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尽量做到一专多能,用他们的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4)大力营造实施特色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更要努力创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使学校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将校风、校训、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使师生的心理和言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并取得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给特色教育准备足够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唐彩烛,张影.零距离英国教育[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2.3.

[2]林日青.创建品牌学校[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2.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4

时下,在教育管理杂志上出现频率最高、学校管理者思考得也最多的就是特色教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学校特色不仅反映了教育改革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在竞争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还是校长们实现人生抱负、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有个性学生的必然选择。何谓特色教育呢?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特殊人群实施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教育模式,或者进一步改革深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异教育,叫特色教育。学校作为一个单元体,要办出特色就必须在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多项工作中表现出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它既可能是单个方面,也可能是多个方面形成有独特个性的东西,这就是学校特色。

一、创建特色教育的条件

创建特色教育既要有政策导向、社会舆论、外在环境、内在群体,还要有一定策略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要素:

1.校长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校长认识建设特色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研管理轨道,分析学校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引领科研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走上科研兴教之路,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不断地,较大幅度地提升办学水平。在学校特色的创建中,校长的作用及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他既要有锐利的眼光、洞察秋毫的能力,还要有超人的胆识和鲜明的个性,这就要求校长要加强学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同时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投身各项实践,搞好调查分析,加强成果积累,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和管理艺术。

2.教师支撑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贯彻落实校长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的实施者。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办特色教育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障,特色教育应该靠特色教师来实现。学校特色形成应该是由有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性格、行为等凝聚而成的,因此,培养高素质教师,使他们知识储备充足,综合素质较高,富有一颗爱心,具有敬业、创新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要的要求。

3.特色定位是学校特色构建的关键

要全方位构建学校特色,无论精力、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均不允许,选准突破口就成为构建学校特色的关键。校长必须凭借自己的睿智、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及教育发展要求,立足校情及社区环境,从学校现有优势出发,在广泛调研及筛选的基础上,选准某一个方面,精心组织,大胆尝试,在构建──实施──反思──重构循环运作上,突出重点,分部实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求全求大,不能面面俱到。

二、创建特色教育的现状

国家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并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但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素质教育虽已全面推行,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习的领导及教师对特色教育认识模糊,执行不坚决,措施不过硬。

1、教育观念落后,从而忽视特色教育。绝大多数领导和教师仍然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巢穴,特色教育徒有虚名。

2、学生和家长对特色教育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特色教育的重要性,也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3、特色教育师资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关键,学校要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请名师上课,以老带新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还要为教师提供去名校进修的机会以培养特色教师。

4、特色教育教育设备严重缺乏,而某些地方又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闲置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5、由于经验不足,特色教育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连贯性。

三、创建特色教育的价值

1、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创办特色教育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学校特色教育的过程也是学校大幅度提高学校内涵和质量的过程。

2、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发展的生命,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

一个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将直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它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四、创建特色教育的程序

1、学习为先。

目前,众多的学校还是凭老经验教学,教学水平徘徊不前,我认为,只有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升到了高度,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才能有效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科研兴校。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要求教师从苦干型向科研型转变是科研兴校的关键。那么,如何引领老师走"科研之路"呢?一是制度到位,建立健全科研领导小组,制定科研规章制度。二是措施引领到位,学校做科研,不能让教师"自由散打"。三是政策激励到位,适当向做研究的教师倾斜,让做科研的教师无后顾之忧。

3、强化为本。

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做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形成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导向机制,要建立"人人关心学校特色建设,个个参与特色建设"的局面。二是活动机制,以活动为载体,促使特色凸显出来。三是考核机制,学校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四是激励机制,要建立特长教师和特长学生的评估奖励制度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教育;优质均衡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5-0015-05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指出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的新思路。新世纪以来,在“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战略指导下,江苏省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截至2009年底,全省60%的县区已经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江苏省政府提出了“以‘均衡’为目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以‘优质’为追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坚持“率先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并确立了13个优质均衡发展改革示范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入学机会、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优质均衡,以此带动和引领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经不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各种实践探索,致力于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

一、联合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协调发展的强抓手”

联合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组织形式。简单地说,就是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办学,实现教育主管部门“权力下放”,采用结对帮扶、委托管理、撤并整合、共同协作等管理方式,旨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均衡,使合作学校获得较大的办学自。作为一种新型的、积极的义务教育管理途径的探索,联合办学不是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的单向输出,而是双方平等协作基础上的合作办学,彼此之间并无优劣等级之分,强调的是教育合作组织整体质量的优化和提升,充分利用“优质学校”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与共享,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缩小学校差距、提高办学质量。

《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改变资源平均分配、甚至向优质学校倾斜的配置方式,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本部扩大、设立分部、组建教育集团、学校共同体、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仪器装备统一要求、统一配置。

江苏省很多地区尝试采取了多种类型的联合办学模式,例如“名校+弱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教育联盟”、“教育集团”等,虽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与不足,但依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优质资源合理配置,择校“热”日渐降温。在建立合作关系的学校之间,充分利用名校输出师资、管理、教学的优质资源,带动和帮助薄弱学校一起发展,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包括师资和管理,还包括优秀教学资料、科研成果资料、校园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第二,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联合办学模式实行师资的双向流动,名校与弱校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发挥了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也为弱校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同时,教育部门每年会向合作学校投入教育经费,专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第三,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名誉快速提升。自从实行联合办学政策之后,合作学校之间教师互相帮助、学校互相促进,随着教学、管理、文化、师资等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直线上升,广获好评。合作学校便成为不可分割、紧密结合的“整体”,共同制订学校的长远规划,相互融合彼此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共同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保障教育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大大提升,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盐城市的“托管”和常州市组建教育集团的办法是在江苏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胆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实践期间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托管后“名校”的含金量会不会下降,完全不同的两所学校如何实现全方位融合?优质学校会不会把薄弱学校引向一个统一的模式而丧失自身的特色?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联合办学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的扩充与共享,能否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优化?实际上,资源均衡只是低水平的均衡,并不能等同于义务教育质量的优质、高质。联合办学不仅指向教育资源的优化,更指向师资、生源、教学、文化等非物质层面的交流融合,后者才是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优质均衡的核心所在。

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源”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新时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既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传统课堂之外,加强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法或换一本教材,而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文化的创新,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不仅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教学人员的素质提升、平等和睦师生关系的建立、多元评价方式的制定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比如,江苏省如皋市在学习杜郎口等中学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活动单导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将教师讲授的课堂变成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求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江苏省各地积极探索实施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师生共同合作打造高效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果,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学校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效益有着共同的感受和认识:(1)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发展。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中的交流、争辩、思考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释放了学生的个性,时时刻刻都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生一改往日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扮演主导者角色,只是从旁指导,学生被赋予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个性得到充分发挥。(2)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专业化成长。教学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和要求。(3)提供了教学实践研究的范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各地实施的教学改革是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既不是个人的经验总结,也不是对其他教学模式的模仿复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研究的成功范例。而教学改革的成功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洋思经验、如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还是南通“学的课堂”,都是教学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共同的智慧结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也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理论研究尚未深入。各地探索实施的教学改革创新模式,虽已初步建立起自身的理论框架,但其科学性、可操作性等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缺乏应有的深度,相关理论研究依然相对薄弱,缺少课改研究专家队伍。其次,适用范围有待考证。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探索实施的教学改革适用于所有学校吗?适用于所有学科吗?其他学校在借鉴学习该种模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如何区别?此类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三,对教师的学生的挑战和难度较大。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适应从主导者向指导者的角色转变,教师的“导”该如何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充分的自由和选择空间是否能起到应有效果?长期采用这一种教学方式,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让效果大打折扣?新型教学模式对师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三、教师发展:“推进师资均衡的助推器”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教师质量高低也是关系到教育质量优劣的的关键因素,师资的优质和均衡配置是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新时期的师资均衡已不仅仅是通过流动机制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均衡化分配,而是不断鼓励和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通过知识、能力、师德、待遇等多方面提升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村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各地要努力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研修制度。2010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师资的需要,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2010年《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师资队伍优质均衡。创新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主动发展机制,教师培训经费支出占教师工资总额的3%,教师完成规定的培训课时,轮岗交流形成制度,优先交流骨干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有多种模式,包括教师交流制度、校本培训、学历进修、教育科研等,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交流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主要是组织教师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进行交流,或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支教帮扶,或薄弱学校派出青年教师到结对学校交流学习。校本培训和学历进修是为教师提供学校内部或外部的培训进修机会,通过讲座、研讨、培训、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教育科研是指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发现并分析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近年来在很多地区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教师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江苏省各地重视教师队伍的全面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培训、专题学习、名校进修等多种类型的培训,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中小学师资的职称和学历水平,例如2009年,苏州全市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96%和98.92%,近1000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二是优化师资结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各地通过教师交流机制、引进名师人才、完善新教师招聘等措施,不断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结构,涌现出一大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通过多元化途径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测评,对教师考核程序和内容严格把关,任人唯才,充分提供发展和晋升空间。各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队伍建设是江苏省推进师资均衡化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难题。(1)功利主义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观不断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整体素质的提升。当教师专业发展遭遇功利主义盛行时,形式化的“三课”(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成为教师追求职称和名声的“跳板”。此外,教师对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和活动关注的是这个课题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完全违背了提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一初衷。(2)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悖论。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遵循实践逻辑还是理论逻辑,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师发展中,大多注重教育本质规律的寻求和探索,并通过规律的探寻总结出实践性的建议。然而,这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逻辑割裂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也消解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至于教师发展的实践逻辑,虽然把重心转向了教师主体及其实践经验,实现了从物向人的转变,但是“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其思维很难超越多变多样、形形的直观、感性、具体的经验,只能在亲身的感受体验中习惯运作”[1],最终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沼。(3)强调自上而下的执行,忽视教师自主性。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各地的政府和教育部门都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等,从外部给教师施加“压力”,强调的是教师的义务。当前的相关政策大多是由专家学者设计并对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外接式”的专业发展脱离了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有权利也有能力提出自己的专业发展意向和规划,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内容和程序,只有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与教师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实现和能力提升。(4)注重整齐划一的要求,忽视教师差异性。教师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无论在需求、价值观、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师间专业发展的差异性不仅客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和多样才成就了教育事业的“百花齐放”和“精彩纷呈”。当前政府部门和学校通过政策条文的制定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统一要求和目标,忽视了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间的差异性,实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四、特色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向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特色均衡、差异均衡的发展,是从硬件配备向内涵提升的转变,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差别巨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全的均衡化状态,同时也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唯有变差异为特色、以特色促内涵,才是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意见》指出要建设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德育、科学教育、创新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特色是在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化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学校是特色发展的主体,学校特色的形成是学校主导的内在发展过程。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潜在的优势资源,从教学、管理、艺术、体育、科学等方面寻找着力点,以某一门优势学科或特色活动入手,探索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路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不断反思、总结、超越,最终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以特色谋发展,是消除因地域、经济等因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变差异为特色、变劣势为优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江苏省各地在尝试探索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各地学校积极构建校园文化,通过环境、制度、校风教风等多方面建设树立共同核心价值观,让校园里“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传递着文化气息,并将其落实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二、创建丰富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空间和平台。省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充分运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昆曲、魔术、京剧等),促进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挥。三、以特色谋发展,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优化和提升。事实证明,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原先的很多薄弱学校尽管并不具备优秀的硬件资源和生源,但是通过发展特色走上了强校之路,以优势弥补劣势,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发展是优质均衡的必由之路,学校特色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特色发展依然存在诸多认识和实践上的难题和误区:(1)特色发展会导致新的“千校一面”吗?特色之所以为特色,是学校区别与他校的独特之处,是不可复制也无法复制的。但由于各地政府和学校的“急功近利”,盲目地借鉴模仿他校的成功案例,完全忽视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一味地照搬套用,结果导致“千校一面”、“特色不再”。(2)如何解决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形式主义”?为了追求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以招揽生源,打出“特色学校”的名号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注意,但大多数学校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把特色项目做好、做实,使得特色学校的创建空有特色之名而无特色之实。(3)特色发展等于特长培养吗?很多学校和家长都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特色学校或特色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特长。我们不能否认学生的特长培养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把特色发展狭隘地等同于特长培养的做法给孩子施加了额外的压力和重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特色发展在应试教育阴霾下能走多远?义务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目标不在于培养精英,而在于为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打基础、做准备。但是义务教育阶段过后大多数学生依然要升入中学、大学,依然无法脱离应试教育这一主题,事实证明,一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发展、开展多元特色课程的学校由于升学率降低已经遭到家长的集体讨伐。(5)如何实现学校特色“由外向内”的转变?学校是特色发展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常常出现模仿他人、政府指导、流于表面的现象,这种“外接式”发展不是真正的特色办学,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内生式的”,是把被动的“要我做”变成主动的“我要做”,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只能是学校自身不断学习、反思、内化、积淀的过程,这是任何人和任何力量都无法取代的[2]。学校的内涵是文化、精神,无论任何形式的特色发展都不能离开文化氛围的支撑,否则就是缘木求鱼。

参考文献: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6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发展继续教育的主力军,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生源不断萎缩,大规模学历补偿时代风头已過,亟待转向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非学历继续教育需求旺盛,而高校继续教育受困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应对举措乏力。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高校继续教育必须锐意改革,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以赢得竞争优势。

一、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对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显著特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高校继续教育特色是指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在办学实践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有品质和风格,一般包括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及管理模式等诸方面。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发扬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要求深化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是高校继续教育彰显特色、形成优势、提升水平以应对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它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举措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表明高等教育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重要教育形式之一的继续教育,必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一方面,高校连续多年扩招,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激增,其中专科学生比重很大。我国现有普通专科院校1200多所,年毕业生规模逾300万人。这部分群体有接受更高层次继续学历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体制转轨以及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从业人员更新知识体系,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庞大。高校继续教育要认清和把握这一有利态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来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只有坚持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真正办出特色,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二)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它是一个人从生到死,连续不断的受教育的過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导致生产知识、技术、材料、工艺等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接受进一步继续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换言之,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学习能力不足、知识陈旧者将面临淘汰的风险。而高校继续教育则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紧扣市场需求,设置特色专业,学习形式灵活,为成人学历提升提供便利;紧贴产业调整,打造实用性、特色化、个性化培训项目,为成人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服务,以帮助受教育者完善自身,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对传统教育境域的超越。

(三)它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市场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试金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扩大我国继续教育规模,力争使在职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年参与率从2009年的不到25%上升到2020年的50%以上,当年参与继续教育的规模从现在的1.66亿人次增加到3.5亿人次。教育部《关于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到2015年从业人员年参与各类继续教育2.9亿人次,参与率达到42%以上。这些远景规划绘就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其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特色是市场化条件下生存与竞争的前提,也是抢占教育市场制高点的“通行证”。可见,借力国家层面的强力政策,主动研判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是高校继续教育尽快融入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的现状阐述

(一)办学理念落后,项目设置落伍

办学理念是高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举办者,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是对高校继续教育“是什么”和“怎么办”的深层思考。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实践中办学理念相对落后,项目设置落伍:一是继续教育工作没有被纳入到高校整体规划中,重视“本研”培养的惯常思维使得继续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二是办学内容仍然局囿于学历教育范畴,呈单向发展之势,对新兴非学历教育市场认识不足,应对措施乏力;三是项目开发落伍,学历继续教育普教化倾向严重,游离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适应性不强;非学历继续教育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培训,鲜见面向市场的中、高端培训项目,无品牌特色可言。

(二)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低下

首先,师资队伍呈现不稳定状态。继续教育通常全校共享师资,高校扩招导致教师工作负荷加大,上课冲突时有发生,他们疲于应付而无暇研究成人教学规律,教学质量下滑厉害;其次,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对继续教育师资不利。继续教育工作量一般不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加之课时酬金不高,授课积极性受到影响,呈现出普教教学的“微缩版”,忽视成人学习的个性特点;再次,受教育者渴求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上述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发展,加剧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直接导致社会认可度降低。

(三)管理模式僵死,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众多国内高校存在继续教育运作的体制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主体不明确或主体意识不强,从学校到二级学院缺乏开展继续教育的主体意识……以学历教育的模式办继续教育,做得好与不好一个样,这就大大抑制了继续教育活力的进发。”就实际运行来看,普遍存在管理模式单一、体制机制僵化等乱象。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占主体,由继续教育学院对全校继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行使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等职能,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教学与日常管理,保障教学過程和教学质量。在这一模式中,继续教育学院作为管理部门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灵活的反应机制,开拓创新动力不足,导致这一新型教育形式活力不足,发展上规模、提水平、讲特色何从谈起。

三、高校继续教育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的路径

(一)培育特色办学理念,打造特色项目

培植特色办学理念是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的先导。王大中教授在谈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时认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继续教育也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办学实践表明,继续教育要充满生机,就必须从理念上对其正确认识,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进而在行动上认真落实,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特色,这是保持高校继续教育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

特色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一个个特色项目夯实,进而形成一个个特色品牌,借此将特色办学理念落到实处的過程。打造继续教育特色项目,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现有项目进行梳理细分,保持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前者要注重内涵建设,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选用、师资队伍等环节要突出培养特色,适应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后者要抓住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以就业、择业、转岗为重点,面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岗位培训、行业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研究生课程教育等中高端层次的培训项目。

(二)强化师资队伍特色,提升继续教育的独特品质

业以才兴,校以才强。高校能否展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提升继续教育的独特品质,往往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特色。一是要稳定现有专兼职教师队伍。他们熟悉本校继续教育情况,教学经验丰富,是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依靠力量,应当使之成为师资骨干队伍;二是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多方引进高层次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其学缘结构,提升队伍活力;三是面向社会遴选高水平外聘教师,建立一支人数适中、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外聘教师专家库,提升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和层次。

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而且也为提升高校继续教育的独特品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切实强化师资队伍特色化建设,针对成人来自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特点,着力提高师资的“双师”素质,既具有从事教学(培训)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技术和经验,从而为提升继续教育的独特品质服务,进而以质量立品牌,以特色树口碑,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各类继续教育的多元需求。

(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落实特色发展的经费保障

管理模式僵死已成为掣肘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最大短板,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以提升办学活力。一要在分析现行体制利弊的基础上,正确把握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作方式,明确系统各要素的职责、权限、利益,促进各相关环节相互衔应,形成合力以使体制更加健全合理;二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大发展的政策机遇,把握现时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仔细梳辨各种积极因素,探研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实现方式,在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创新机制、市场运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特色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快改革,以使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现今时展的趋势。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7

关键词:中小学;特色建设;区域推进;策略。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社会要求学校提供多层次、多规格人才,那种“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为了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永川区提出“基础教育创特色”、“以特色建设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战略,鼓励和支持全区中小学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特色竞争,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更多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特色学校,整体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经过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区域推进策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认清形势,明确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由此可见,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校挖掘潜能并基于自身“差异”谋求生存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次,界定概念,理解内涵。一是“特色学校”。何为“特色学校”?就是在较长时期的办学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整体性等基本特征的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风格和模式,特色学校具有鲜明的个性,能更多地尊重与培养学生个性,利用多样化具有可选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二是“区域推进”。何谓“区域推进”?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整体规划,统筹协调,领导和组织行政区域内所有中小学为实现目标而开拓进取。三是“特色学校建设”。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是:第一,以“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为主线。“一个核心”即以学校文化为特色学校的核心;“三个基本点”即管理、德育、教学三方面的工作,着力打造特色管理、特色德育、特色教学。第二,“点面结合,典型引路”。就学校而言,选择特色项目,以特色项目为切入点和支撑点,以点带面;就教育系统而言,以部分学校为代表,抓住龙头,典型引路,促进整体发展。第三,树立“三化”思想。“三化”即“国际化”、“本土化”、“校本化”。“国际化”即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本土化”即注重国情和本地实情,“校本化”即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特色学校是相对概念,相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而言,它具有特定的内涵,评价尺度具有多元性,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定位应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尤其是要因地制宜,以校为本。

再次,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世易时移宜变革,变革首先从思想观念开始,摒弃落后于时代的教育发展观,建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品牌发展等新理念,以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来引导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制定科学化的教育发展政策,优化教育管理,使教育政策和管理具有理论性、前瞻性、人本性、权变性、目的性、规范性、可持续性,处理好特色学校建设中整体与局部、城市与农村、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规划,确定目标

首先,要充分认识制订规划和确定目标的重要性。有规划才有行动,有目标才有方向,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发展现状,把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目标规划之中,其目的在于将特色学校建设的目的和任务具体化,使预定工作及达到的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供测度的指标体系,能使管理者和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形成一种期望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对达成目标的强烈动机,推动他们不断接近目标、实现目标、向更高的目标奋斗。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循序渐进的工作目标,使特色学校建设方向明、思路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其次,要构建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多元目标体系。第一,确定总体目标,即: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开发潜能,把特色建设与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品牌发展统筹发展融为一体,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逐级推进,实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目标,使所有中小学逐步走上特色发展之路,创建特色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成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第二,从纵向看,应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确定各个周期的阶段(准备、实施、总结)目标,拟定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步骤、质量等。第三,从横向看,要确定教育行政部门各科室和教研机构的目标任务与职责,行政部门与教研机构的工作目标既有独立性,同时又相互协调。就学校层面而言,因发展的不平衡,还应确定分类目标。通过上述重要目标的确定,形成分门别类、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工作目标体系。

三、构建机制、提供保障

首先,建立“三位一体”运作模式。“三位一体”即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基层学校的有效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制订规划,确定目标,加强领导,组织协调。教研机构加强指导,提供理论支撑。基层学校因校制宜,以校为本,找准切入点,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学校文化,争创特色。

其次,推广目标责任制。教育主管部门把握办学方向,宏观决策,提出办学目标,转变管理职能,同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理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教委提倡和鼓励学校领导从实际出发,灵活办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基层学校创建特色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再次,优化督导评估机制。(1)督导机制。树立“发展性教育督导”理念,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列为教育督导的重点。(2)评价机制。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与绩效列为评价的重点内容,科学制订特色学校评估指标体系,遵循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原则。

复次,完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学校谋发展、创特色创造条件。

最后,改进激励机制。一是开展阶段成果评奖活动,对创建特色工作力度大、成绩显著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二是把特色创建工作及效果与评先争优挂钩。三是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更多的学习考察机会。四是对特色创建成绩突出者,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办学效益显著的学校命名特色学校和授牌。

四、建设队伍,提升素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为本”。为此,重点实施“四项工程”。

(1)“名校长工程”。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中,校长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校长居主导地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名校长工程”就是要培育一批与中小学特色建设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富有个性的中小学校长群体,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特色创建意识、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办学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2)“名师工程”。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心里学家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偑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名师工程”就是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名师评选活动,成立“名师工作室”培养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理念超前,博学善教,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3)“教师提高工程”。一是开展教师学历培训,教委制定优惠政策,为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创造条件。二是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尽量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三是开展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打下基础。(4)“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帮扶结对,以骨干教师、名师指导新教师和青年教师,使广大青年教师、新教师快速成长。

五、行政推动,科研引领

首先,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把中小学特色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要广泛宣传和动员,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召开教育专项工作会议,对特色学校建设统一部署,提出要求,出台政策,印发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意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行政部门加强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与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组织协调,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相应的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行政部门还要加强过程督导、评估验收,特色学校命名和授牌等工作。

其次,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中小学特色建设需要科研引领。主要做法是:(1)营造氛围。通过召开教育科研工作的例会、出版刊物等途径,宣传科研,强调科研对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性。(2)调研指导。教研机构经常到学校尤其是深入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教育科研专项调研和指导。(3)课题牵动。整合力量,克难攻坚,重点开展重庆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和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途径与方法,构建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框架,建构“三特”模式(特色管理、特色德育、特色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牵动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形“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办学格局。(4)深化“四教研”,开展“四建构”。“四教研”即课例教研、主题教研、课题教研、特色教研。“四建构”即建构行为、建构思想、建构模式、建构特色。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开展校本教研,创建特色教研,以特色教研推进特色学校建设。(5)组建教研共同体。教育主管部门增强“整体化”观念,扮演好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支持学校把教研工作的单独行为演变为区域性的团结协作行为,成立片区教研协作联盟。教研机构对教研工作要统筹规划,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定期开展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6)构建“三四五三三”教学教研视导模式。基本内涵包括:“三视导”,一是视导管,二是视导教,三是视导学;“四关注”,一是关注管理,二是关注课堂,三是关注教法,四是关注学法;“五见面”,一是与领导见面,二是与年级组长见面,三是与备课组长见面,四是与教师见面,五是与学生见面;“三途径”:一是听课,二是调查,三是分析;“三汇报”,一是综述,二是感悟,三是建议。

六、校际联动,区域协作

首先,加强系统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为了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主要应构建系统内部合作交流的三种模式。(1)“优质与优质”合作模式。指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之间的合作。“强强合作”,打造品牌。(2)“优质与一般”合作模式。通过优质学校对一般学校乃至薄弱学校的辐射示范以及“帮扶”来带动一般学校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送教下乡、帮扶结对、挂职锻炼以及提供教师培训、课改科研、教学设备等支持。在校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基础,形成区域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3)“一般与一般”合作模式。指同层次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其次,加强系统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联合国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2004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主文件中说:“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取决于有关教育的质量,这种质量又需要协调而稳定的公共政策。教育应当是全民尤其是整个政府的事,只有采取跨部门和跨部委的综合政策才能奏效。”由此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协调教育部门与社会各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关系,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特色学校建设,为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分类要求,梯度推进

学校办学条件有差异,办学起点不同,客观存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在特色学校建设的区域推进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应采取有重点、有步骤、分类要求、梯度推进的策略。根据教育发展现状,把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达成分为四个层次(梯度)。一是初级层次,要求有特色项目;二是中级层次,学校特色凸现;三是高级层次,形成特色学校;四是品牌层次,特色学校中的精品。

“分类要求,梯度推进”策略,就是把不同类别的学校用不同的尺度来进行考核评价,给所有中小学都提供获奖表彰的机会,充分考虑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体现公平、均衡、优质品牌发展的办学原则,给每所学校开辟谋求发展的空间,提供创建特色的机会,促成共同进步,形成由“不平衡”趋于“平衡”的良好教育发展态势。

八、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一是举办“特色学校建设校长论坛”。在“校长论坛”上,校长们重点围绕“管理理念”、“办学思想”、“制度建设”、“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探讨交流,充分展示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校长论坛”对校长转变观念、探索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组织“教学开放周活动”。在“教学开放周活动”中,通过观摩、点评、交流,旨在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逐步形成区域互动、校际联动、示范辐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积极营造“比学”、“比教”、“比研”的文化氛围。

此外,教委还应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评比活动”、“特色学校建设征文活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活动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等等。

总之,特色学校建设区域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整体规划,统筹协调,遵循教育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和组织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打造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办出各自特色,并在特色发展基础上不断深化,铸造品牌,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谱写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7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8

一、确立办学理念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特色学校的精髓,是学校特色形成的象征。但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认识和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校长或学校班子这个层面,应该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只有学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能形成其特色。教师是连接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发展的桥梁,是特色理念的实践者,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长只有把先进的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要围绕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我校提出“让不同的学生更加不同”的办学理念,学校确定教育着眼点,实施强化生命教育,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有价值的人。

二、立足学校实际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学校实现个性化与特色品质发展必须立足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现实,这是特色之树常青的土壤。特色教师的建设首先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一是立足本校的办学优势。要对学校所处的区域优势、办学积淀、办学现状等加以分析,并提炼出本校的办学优势。二是立足本校的教师资源实际。一般来说,学校所期望的特色,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入,特色学校建设容易获得突破。三是立足本校的物质实际。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对学校特色的培养能起促进或制约作用。四是立足本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养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所以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它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经过认真论证,精心制订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在制订方案时,一要正确把握特色学校和特色教师的含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优良传统、办学优势等。二要组织人员进行多层次研讨,完整设计特色学校内部要素,形成既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具有本校个性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我校是区委、区政府为谋划快速发展教育大计,打造文化大省,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办学的晶。经过多年的实践,传媒特色已初见成效。科技传媒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学校的特色建设以科技传媒优势确立特色目标,并落实于办学实践。以创建传媒科技的特色办学经验,发挥传媒科技这支优秀师资队伍,带动并促进学校特色教师队伍建设。

三、开发特色课程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特色学校需要特色课程。特色学校创建必须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而教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创造,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另一类,是开发和建设新的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的开发都需要教师的中坚作用。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进行再开发,是学校开发特色课程的普遍方式。学校要调动教师开发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课程创新的氛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再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条件,使课程的开发更好地适合本校的实际。我校以课程文化为突破点,构建课程文化,侧重从课程的主体性、多元性、开放性、生成性、合作性出发,以动态发展的、立体多元的、个性选择的方式给师生提供学习、成长的舞台。目前,学校教师能够将科技教育和传媒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完美合,推进课程改革,营造出浓厚的科技传媒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传媒艺术素养。几年来,我校自主创建了几十门科技传媒多样化的校本特色课程。由于我们的教师直接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形成教学特色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进行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师的教学特色建设,开展学科特色建设。首先,要明确学科特色建设的方向。学科特色建设方向的确立,是建立在学校的特色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基础上的,既要与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一致,又要具有学科自身的特色。其次,学科教学必须有创新。这就是要求各学科大胆改革,努力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追求最佳的教学效益,要求学校建立促进教师教改的驱动机制,让学校出现教改热潮,教坛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第三,各学科要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学科带头人集中体现着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凝聚科研团队、明确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提升科研实力、培养特色人才,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理念、模式、途径、手段等方面的研究上做出成绩,突出特色,并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决策的制定。第四,学生有特色。我们要求各科教师要有人才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展其所长,培养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学生。第五,社会有影响。这就是要求学科教研组有先进的经验和拔尖的教师,在市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有影响、有知名度。

五、加强校本研训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校本研训是培育特色教师综合水平最常见、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学校的校本研训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以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特色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青年教师。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学校可以创设多种教育形式。教育形式主要有三个系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系列――以高学历层次、高理论起点的培训为主;年轻教师岗位培训系列――以做好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为主;教科研方法学习班系列――以学习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主。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师徒挂钩”等活动,分层次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其次,以班主任培训为关键。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仅是学校内部努力的果,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因此学校特色理念要让家长获得充分的认知和理解,尽力使家长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使学校和家长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班主任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其成为学校和家长联系的纽带。因此,学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通过举办班主任培训班、研讨会等各种形式,提高了班主任工作效率。第三,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引导。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生成性决定了特色教育科研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边研究、边发现、边完善,它需要学校广大教师在“研究、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并促进学校特色的生成和发展。我校主要是通过两个“合”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这两个“合”一是与学校的部级特色高中重点课题的研究相合,即吸纳骨干教师参与大型课题的研究;二是与教育教学实际合,即引导骨干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理论水平。

六、构建学校文化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

要营造特色学校文化,必须重视校园环境的和谐建设和特色建设,尊重历史传承,发扬区域特色,进一步凝练学校精神,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把先进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环境和各项校园活动中,还能促进校园内外人与人、人与自然、部门与部门、学校与社会全方位和谐共处。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求教师树立双重的责任和使命:一是要追求扎实的专业基础、渊博的知识积累、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技能,以履行传承知识、教书育人的使命;二是要追求崇高的师德修养,立身以正,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营造合作氛围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9

[关键词]特色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发展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千校一面”是办学大忌,特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的“立校之本”。校长在整个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由“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这个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校长的“思”与“做”至关重要。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应当如何“思”,又当怎样“做”呢?

一、树立全新认识: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行动是保证,思想是先导。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校长应该认识到,办出学校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创造良好条件:保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学校的创建并非为特色而特色,它应该统一于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师生的精神成长,只有这样的特色学校才能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绽放生命光彩的魅力舞台。

(一)打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的生命力之所在。校长的学识、胆略、人格和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我们在创建“三自”(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三自”教育文化成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用强大的学校文化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有力保障。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移民迁建工作,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开展了市级课题“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和谐地发展”,进而形成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学校进而确立了“三自”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方向,以进一步深化“三自”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素质,提高其学习、生活、劳动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并扩展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能学习和自主发展,以促进每一个红光人主动和谐、持续地发展,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主动、和谐”的学校价值取向,“博爱、自主”的校训文化,“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的办学理念,“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自主、自理、自尊”的校风,“乐学、博学、勤学”的学风,“乐教、兴教”的教风,“自我教育做主人,自能学习做强人,自主发展做新人”的学校口号,最终把学校建成“国内外有交流,重庆市有影响”的“三自”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由经历过程到形成传统,进而形成文化,在这个的过程中,它吸纳了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了校长的个性文化,通过整合,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传承和创造的过程,需要校长长期的培育和创造。转贴于

(二)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大批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应当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的教育责任重大。教师自身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个性、品德的发展。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众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实施新课程,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都是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应当成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焦点。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独具魅力的校本培训模式,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工作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评价制度,以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增长其教学智慧,促进其专业化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培育一大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三)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从“自我教育管理模式”和“自能学习教学模式”两方面人手,不断探索,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的迅速发展。

第一,不断探索,创新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我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儿童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校在已有班级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同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文化和良好的班风、学风。学校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自我教育日记》《自我教育手册》《红光小学行为习惯读本》等,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研究课堂,构建自能学习教学模式。教育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课堂。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活动,诊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课堂中的困惑,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通过长期、扎实的课堂教学来提升的。我们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实践创新意识”为着力点,把调子定低一点,把步子踩实一点,离教师更近一点,离课堂更近一点,离学生更近一点,在已有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让课堂教学孕育出新思想,呈现出生活化、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现代教育的特征,构建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漠式群。

三、提升个人素质: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内涵丰富的校长

(一)校长应是一个思想者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校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做到既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墨守成规,又能从常规性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层次上悉心分析、潜心研究。校长要能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大胆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灵活运用已知原理,形成独特的教育构想和教育信念,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校长应是一个学习者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校长谋篇布局,并引领师生将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就要求校长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既有校长自身权力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良好素养。特色学校的校长,无论在知识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比普通校长更胜一筹,他们见多识广,治学严谨,不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善于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渊博,才能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地应付环境的变化;才能思维活跃,才思敏捷,透过学校工作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才华。因此。在创办特色学校过程中,校长应当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既要有传统知识,又要有现代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专业知识;既要有初级知识,又要有高级知识;既要有教育知识,又要有管理知识;既要有政策法规知识,又要有人才学、公关学、美学和系统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三)校长应是一个实践者

体育教师教学特色篇10

首先要实现了从“小美术”到“大教育”,从“小而稳”到“大而强”的观念转变。把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显特色的办学思想,把美术特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突破口来抓,争取办学效益最大化,办学模式最优化。

其次,消除文化课教师与美术课教师的隔阂,特别是部分文化课教师头脑里“美术是辅课”的本位观念,为美术特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本着“学科无主次,教育是合力”的思想,宣传美术教师的地位与贡献。同时组织文化课教师现场观摩美术课,让文化课教师了解美术教师的劳动,通过及时疏导,相互沟通,两部分教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形成了合力。

再次,纠正学生的“画画不务正业,比不上学文化课有出息”的错误人才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的优秀作品上墙悬挂,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热情。另外,还必须吸引优秀美术生源,把观念转变工作做到社会上、学生毕业学校中去。使美术班从小到大,办学结构与模式从兴趣小组到美术特色班;从独立办学转向与大学联合办学等跨越。实现教育的良性互动和数量与质量的齐头并进。

美术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关键。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请名师教师上课,以老带新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老师提高到名校的进修机会,组织教师参观各类画展,定期外出参观学习、写生和美术教师个人作品汇报展等活动。开阔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创作视野。还可以聘请艺术名家作为美术导师、兼职教授,实行一个导师带一个美术教师的导师带徒制。通过专家教授的定期讲学指导、教材教法指点和作品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美术教师水平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