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38

体育教育措施篇1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增强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逐渐与德育教学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知识吸收的阶段和品德、人格形成的阶段,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态度和品德都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且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多也与德育教育有关,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

大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思想品德和上课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为在课堂中,小学教师和小学生有着直接的接触,而且小学也处于一个对知识渴望的阶段,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和做的动作都会被学生吸收。如果小学教师充满着健康的朝气,对体育教育充满着热情与激情,对学生认真负责和在课堂上的话语中透露幽默积极的情绪,这些都会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模仿,而且也会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入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有关

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多的内容和环节都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比如:田径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体育项目,却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忍耐力;排球、篮球等各种球类活动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意识;其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设计的小游戏就有利于锻炼学生遵守规则和明白比赛是需要公平竞争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的发展,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息息相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就需要在小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提高学习思考的能力,也激发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本文主要从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找准时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同时还要小学体育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来渗透德育教育。

(一)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渗透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小学生设计的,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知识,所以可以在这之中创新的渗透入德育教学的内容。比如在教授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小学生从小喜欢竞争,希望比别人做的更好,就可能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急于想把对手打败,让自己的心理充满焦急的情绪,从而忽略掉以柔克刚的道理;这时小学教师就需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让学生形成冷静、不畏艰苦、稳中求胜的心理能力,这样才能在等到乒乓球技术熟练以后,获得比赛的胜利。

(二)找准时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成功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是需要找准正确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将一节体育课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渗透入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比如篮球、排球这些球类课时,可以将其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由体育教师分组让学生轮流去领取教学体育器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基本的球类规则和技术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然后比赛,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学后安排学生去归还体育器材,这样就能训练学生负责人的态度和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三)小学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特点

渗透德育小学体育教学重要在于师生的相互互动沟通交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渗透入德育教育。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就缺乏自信,一旦做错什么事就害怕挨批评,然后做事就更加的畏手畏脚,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看到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完成所教授的动作时,教师应该马上向学生投去鼓励和表扬的眼神或者在全班点名表扬学生,这样就能打消学生挫败的心理,建立起自信心,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总结

体育教育措施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有效措施

现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德才兼具”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因此很多的教师和家长的很重视学生“才”的教育,对“德”的教育就不在意。在这种的教育模式下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震惊和寒心的事件,比如复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室友的事件,所以智力教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入德育教学。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增强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逐渐与德育教学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知识吸收的阶段和品德、人格形成的阶段,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态度和品德都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且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多也与德育教育有关,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大

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思想品德和上课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为在课堂中,小学教师和小学生有着直接的接触,而且小学也处于一个对知识渴望的阶段,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和做的动作都会被学生吸收。如果小学教师充满着健康的朝气,对体育教育充满着热情与激情,对学生认真负责和在课堂上的话语中透露幽默积极的情绪,这些都会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模仿,而且也会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入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有关

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多的内容和环节都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比如:田径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体育项目,却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忍耐力;排球、篮球等各种球类活动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意识;其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设计的小游戏就有利于锻炼学生遵守规则和明白比赛是需要公平竞争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的发展,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息息相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就需要在小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提高学习思考的能力,也激发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本文主要从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找准时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同时还要小学体育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来渗透德育教育。

(一)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小学生设计的,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知识,所以可以在这之中创新的渗透入德育教学的内容。比如在教授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小学生从小喜欢竞争,希望比别人做的更好,就可能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急于想把对手打败,让自己的心理充满焦急的情绪,从而忽略掉以柔克刚的道理;这时小学教师就需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让学生形成冷静、不畏艰苦、稳中求胜的心理能力,这样才能在等到乒乓球技术熟练以后,获得比赛的胜利。

(二)找准时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成功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是需要找准正确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将一节体育课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渗透入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比如篮球、排球这些球类课时,可以将其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由体育教师分组让学生轮流去领取教学体育器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基本的球类规则和技术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然后比赛,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学后安排学生去归还体育器材,这样就能训练学生负责人的态度和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三)小学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特点渗透德育

小学体育教学重要在于师生的相互互动沟通交流,[3]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渗透入德育教育。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就缺乏自信,一旦做错什么事就害怕挨批评,然后做事就更加的畏手畏脚,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看到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完成所教授的动作时,教师应该马上向学生投去鼓励和表扬的眼神或者在全班点名表扬学生,这样就能打消学生挫败的心理,建立起自信心,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总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体育教育的教育目的也在不断的提升,现在不仅要学生掌握体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最先考虑的位置上。结合本文上述的内容来看,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语和动作对学生的影响;在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正确的时机渗透入德育教育的内容,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吸收,这些理论上的观点,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求证。

【参考文献】

[1]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潍坊市奎文区小学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2012.8(11).118

8-1201

体育教育措施篇3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措施高中体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88-02

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渗透,体育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显著,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代化教育措施的发展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又产生了新的冲击,对于实现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知识讲解的主动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知识接受的被动地位,由此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感。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改革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化教育措施主要是指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创新型的教学措施等,以对学生形成激励措施,并促使其强化学习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经过实践研究表明,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进一步加强研究,并促使此种教学模式更好的进行课堂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表现出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应当将其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创设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里,学生能够更好的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并积极跟随教师的讲解而进入学习佳境,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教材知识转换为能说会动的多媒体形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各种体育动作的学习技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信息接收器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游戏,如即兴跳高、跳远或投掷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践掌握,从而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提供直观的动作讲解,降低体育学习难度

利用现代化教育措施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动作讲解,将体育动作中的难点分解,以帮助学生学习,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背越式跳高这一体育项目时,很多学生只能够学习到大概,并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精髓,由此导致其在训练过程中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损伤,严重影响到其后续的体育学习。而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动作讲解,将背越式跳高过程中的高难度工作缓慢化处理,以让学生看清楚跳高技巧,同时还能够进行暂停和重放,向学生完整的展现整个跳高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观的动作讲解方法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只能瞬间完成动作的弊端,对于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盛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将体育当做一门课程来学习,并没有太多重视,更多的是看重文化课的学习,由此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了解较少,而有些学生为了减少体育训练,甚至采用逃课的方式来逃避体育学习,由此使得传统体育教学难以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而这与学生及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有密切关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体育盛事,如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健儿的奥运精神,并对其产生激励作用,以不断树立体育健身的意识,加强体育学习,满足体育教学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运动会,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以更好的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及其素质发展要求。

4、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一些技术性高的体育动作,而这些体育动作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示范进行学习,势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当针对课堂教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各种动作原理,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动作学习的重要性。如在学习篮球动作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篮球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篮球比赛,并通过慢放、暂停、重播的方式向学生仔细讲解相应的切球、空传、联防等战术性动作,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范,促使学生能够即学即会,这样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在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后,也敢于通过实践训练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及实力,从而更深层次的领悟动作要领,快速掌握相应的动作技巧,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结束语

不可否认,现代化教育措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技巧,并将其充分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更好的满足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永强.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

[2]黄海燕.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3(03)

体育教育措施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终身体育;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26-01

技校作为向国家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对于其体力要求较为严格,体育教育应成为技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技校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一、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两者的关联性剖析

1、终身体育内容综述

终身体育从字面意思上就能够看出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健身的精神根植一生。终身体育并不是单纯的进行体育锻炼,它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指人将体育锻炼融入进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指同意并接受终身体育观念,在随机的时间和地点参与各类型的体育活动。

2、体育教学从属于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在技校整体教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体包含的内容也较多样、复杂,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终身体育,。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作为终身体育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培养学生从学校学习体育知识和基本体育技能阶段走向社会对体育进行选择并终身发展阶段的桥梁。技工学校的学生即将面对的是社会人才的选择和自身终身性的工作,而在学校学习阶段,是树立健康终身体育观念的最后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技工学习的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从属。

3、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相关性思考

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通常都是公开可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对体育项目进行选修,而不是和义务教育阶段一样对体育有着硬性的规定,要求必须学习,而且内容相对繁杂,没有定性。可选性的体育教学模式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促进技工学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在锻炼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道德素养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观。终身体育的培养离不开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而终身体育教育又为技校体育教学指明了发展,因此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通过体育教学培养终身体育的相关措施

1、完善体育教学体制,促进终身体育思想培养

就实际情况来看,中职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不喜欢体育运动,且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的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技校体育教学体制,将体育项目精简化、专业化、趣味化。根据女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学校可开展并添加健美操、舞蹈、瑜伽等体育教学项目;根据男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可以开展篮球、格斗、网球等体育教学项目,使体育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项目多元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多方面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运动技巧,对不规范动作要多做指挥,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有意向建立将有兴趣项目发展为终身体育的思想。

2、确立正确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

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体育教师不能只单纯改变教学方法,更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更新和教学目的的改变,在新形势下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发现学生的潜在特点,挖掘其体育潜力,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手段的改变,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升体育教学实际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在课堂中采用启发、诱导、互动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将现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时常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和知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将终身体育转化为一种潜在意识,并有兴趣将其发展下去。

3、改革考核模式,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

在技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教学项目单一外,就是传统体育考核制度的影响。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都是在学期的最后一堂课进行,此时教师公布考核标准,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及技能进行统一规划性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因此,在新的社会人才需求下,技工学校应该对体育教学的考核模式和制度进行适当的规划和调整,转变传统考核观念,能够在考核中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努力结果,根据学生日常课堂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将体育教学不再单纯的理解为一门课程,而是通过考核了解自身体育训练的状况和指标,将体育锻炼转化为一种终身从事的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够强化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但终身体育的观念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面对社会日益增多的人才需求,技工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不断深化完善,加之教师的配合,将终生体育的观念灌输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将短暂的体育学习发展为终身锻炼的理念。

体育教育措施篇5

摘要体育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身体,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身体及精神压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文章明确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一、运动损伤

在体育运动活动中发生的损伤,叫做运动损伤。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在活动过程中,稍有不周就容易发生身体损伤类事故,体育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化学生综合性素质,保持生命质量。体育教学中产生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减小运动损伤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二、体育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原因(一)客观原因

第一,运动场地或者服装不符合要求。不同的体育活动需要针对性的运动场地,如足球锻炼就需要专业足球场,否则威胁着运动人员的生命安全;篮球运动需要有篮球场,学生的锻炼更加规范化,也相应的降低运动危险系数;第二,运动场地危险系数较高。地面出现凹凸不平、裂缝、地表滑等情况都给学生埋下了安全隐患;第三,运动器材老化、安装不合理等也会威胁到学生身体健康;第四,体育课程需要穿宽松且弹性较好的运动服装,避免运动幅度或力度不够,影响锻炼效果;第五,体育教学中运用不恰当的方法或者运动量过大等都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第六,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中,要遵循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师对学生要做好示范,积极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以便学生快速正确的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此过程中,也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来安全运动量,运动中要重视劳逸结合,要拥有适量适当的间隔放松,避免学生因肌肉疲劳,造成局部的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损伤;第七,运动动作不规范,违反规则等也为运动损伤埋下了伏笔。在比赛或者训练中,学生不服从教师指令,动作粗野不规范,不遵守相关纪律,尤其是激烈性体育活动中如篮球等比赛中,出现身体冲撞,都会造成双方摔倒,轻者引起挫伤、摔伤,重者脱臼、骨折或者内脏衰竭等。(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运动者不重视自我保护、准备活动不够、身体状况差等。第一,学生没有在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对自己的保护意识很差。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清,或在思想上形成侥幸心理,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若不强调运动安全,尤其是一些高强度运动,学生也不会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和规避一些危险性高的动作;第二,学生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协调能力不佳,不能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身体素质也就是在体育活动中人体器官表现出来的机能;第三,身体机能或心理状况不佳。学生休息睡眠不足或者带病带伤的情况下,运动能力大大降低,此时参加运动,其反应能力和协调性都很差,会恶化身体机能。人的心理状态对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不适合运动的心理状态一般有两种,一是过度消极状态,具体表现为害怕、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胆怯、意志消沉等,对比赛、考试等也是应付了事;二是学生过度兴奋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激动、紧张、心跳加快,严重时出现手足发抖、面色苍白等。心理状态不佳会造成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动作协调失常,引起运动损伤。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都需要明确运动损伤的危害性,明确其发生原因和规律,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一)教师合理安排体育课程

教师要事先准备好课堂内容,明确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了解技术动作,以便可以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难度和运动量,讲究循序渐进,以促进全面发展。课前,教师也要带来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二)活动设备满足需要

运动器材是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活动器材,查看运动场地,确保器材安装牢固、无松动,场地平整,无垃圾、杂物等。(三)学生要主动提高身体素质

在平时,学生也应该适当参加简单的体育运动,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锻炼方法,传授技能,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四)卫生保健工作要到位

对于经常参加运动者,要定期体能检查,尤其是在大型且重要的比赛前,避免身体素质不合格者参加。校园医务室需要时刻准备着,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校园医务室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护理伤员,正确处理运动损伤,降低运动损伤对学生的伤害。四、结束语

运动损伤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因此教师和学生要明确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在活动中尽量规避不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查明艺.试论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185,74.

[2]姚忠义.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9.03:499,486.

体育教育措施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现状;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3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8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高中体育教学正是要为高中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高中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形成长效机制。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授课,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去解决,相信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我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下面我将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革的措施,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中体育课参与度低

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高中生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高中生关心的只是高考,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科的学习上,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反正高考也不考体育。学生家长对高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及时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是造成体育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没有创新,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不管学生是否学到体育技能和知识,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使高中生在体育课上无所事事。有些体育项目存在危险因素,比如,铅球、标枪、单杠等,在教学时教师都是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只是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下,这样也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三)体育器材缺乏维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需要的设施和器材缺乏也是导致体育课效率低的因素,许多高中对体育教学投入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课的器材也没有及时更新,仍然使用破损的器材。同时,对于体育器材的维护缺乏统一制度,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当体育器材出现损害时维修不及时,导致器材越来越少。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

为了扭转高中体育教学出现的困境,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高中生营造积极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体育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要大胆创新,设计教学情境,吸引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是趣味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当课堂氛围低沉时,我选择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与高中生互动,不仅能够激活课堂的气氛,还使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的提高。当所讲述的体育技能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时,我会设计多种情境,吸引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才能够将高中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出来,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偏见。

(二)提高体育师资力量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增加体育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教导高中生。师资配备是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不少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既不是体育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又没有从事过任何运动的专业化训练,在教学时缺乏经验,容易误导学生。选拔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任教,才是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亟需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高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和场地,从基础设施抓起,健全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学校必须把体育课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改善教学环境。

(三)重视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激活课堂氛围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应用,善于应用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比如,当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短跑测试中进步很快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让学生不要骄傲,再接再厉,并且教给学生一些短跑的小策略和注意事项;当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不佳时,教师不能直接训斥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参与度体育学习中;当学生体育测试不达标而心灰意冷时,体育教师要安慰学生,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其实,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等等,要在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此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期待。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学科,必须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体育肩负着重任。高中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带着一腔热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时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重视培养高中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同时注重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措施篇7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

现阶段,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的逐步深入,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变得尤为重要。校本课程开发承担着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育老师和学校应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着力点,从学生的兴趣、特征入手,采用多项措施提升课程开发的质量。文中针对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做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一、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政策与制度作为体育老师实现专业化的必要前提,学校是促进教学成长和发展的依托。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说,教师的成长与教育教学实践有着必然的联系,若离开学校探究教师的成长,此成长完全丧失原有的意义。因此,教师的发展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方可实现,学校不单单能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大力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工作、学术研讨活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主力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开发新型的体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发的校本课程中,体育教师的角色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发展状态,体育教师不单单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时,必须关注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培养体育教师校本开发能力,将开发的校本课程落到实处。

二、分析体育教师规避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

(一)传统课程开发模式产生的不良影响

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一词难以被一项体育教师谈及,这是因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弊端引起的。传统课程开发时,国家只组织部分体育方面的学者或专家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开展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方面的课程实验,进一步将试验后的体育课程推广至全国范围内使用。传统的课程开发中体育教师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这种环境下多数体育老师会不折不扣完成国家制定的体育课程任务,所挑选的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由国家课程提供。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均根据国家课程内容展开教育,体育教师并未参与制定体育课程。因此,多数体育教师对这项工作茫然无措,无法理清工作思路,更谈不上找到恰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因此,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使用的教学内容、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要求,促使多数体育教师规避校本课程开发。

(二)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性不足

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学校与地区的主动性,创设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的体育课程。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必须适合当前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发的校本课程能有效弥补国家课程在各个地区、不同环境下执行的不足之处,从而丰富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提升体育课程人文和风土气息,确保学生可以及时融入体育教学中,有效改善学生只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同时,国家对校本课程宣传力度不足,多数一线教师不能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体育教师的重要性,致使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度不足,从而阻碍发展地区性体育文化活动,改善体育锻炼氛围等措施促使学校体育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体育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素养

课程一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我国对课程的研究比较滞后。过去我国因受到凯洛夫思想的影响,教学大纲均由国家组织体育专家、学者实施编写,体育教师只是校本课程的执行者,部分体育教师只能被动执行国家课程内容。同时,一线体育教师不了解课程开发的相关程序和注意要点,对校本开发这一新事物茫然不知,某些教师本能的选择规避校本课程开发。

三、提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措施,各级体育课程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观念,从思想上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为确保体育教师更好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体育教学中要转变被动接受国家课程内容、方法的弊端,遵循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理念贯彻落实。从思想角度来说,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不得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自留地,从学校角度来说,校长和体育教师应强化体育课程意识,与学校的部分机构相互协作,集合众家的长处,发挥其在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及创造性,确保校本课程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展开,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做好校本课程宣传工作,国家、地方专家学者运用讲话、讲座的形式宣传校本课程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点和方法,促使体育教师不在规避或惧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二)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好奇心是学生思考的先导,兴趣则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等内容。进行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与学校、家庭、社会合理结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和对话,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借助各类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确保学生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相关要求。

(三)借助各类资源突出本校特色

校报课程的开发作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的定位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各个学校应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已有的各类资源,强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工作,充分挖掘传统项目的优势,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教育模式。必须注意,不论使用何种开发形式,均要重视开发课程的实践性、应用型。根据新课改要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探究型、合作型的学习方式,重视教给学生有价值、适合终身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要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在真实的实践中进行验证,将死知识变为活的知识。

(四)健全校本课程评估机制

学校体育校报课程开发是每一个学校自己进行的,各自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国家无法教育部统一的评价手段判定校报课程的效果,但开发校报课程的最终目的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体育校本课程评估是一种开发式的评价模式,多数需要学校自觉进行批评、激励和改进。同时,还要积极调动家长、课程专家等多方指标参与评估,从而形成最佳的评估机制为教学服务,顺利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体育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使得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角色发生一定变化。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积极理性的投入体育教学中,促使体育课程教学更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朱羽.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要求[J].中国科技博览,2012,9(2):104-104.

[2]王彦飞.体育教师规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原因研究[J].商,2013,15(7):292.

[3]胡奇志,费俐兴.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1):8-9.

体育教育措施篇8

一、树立安全观

1、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教师应将那些患有如恐高症,肺病,低血糖的学生牢记在心上。上课时对他们要区别对待,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应该时时的提醒学生上课前要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报告给老师,如,近期作手术不宜运动的、患有严重感冒的、某些症状如扭伤骨裂等都要如实的告诉老师,让老师的心中有数。另外,有种情况也是老师必须得重视的,那就是有些家长故意隐瞒自己子女的病症病史或者是近期刚发生的病症家长还没来得及告诉学校且有产生伤害事故可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老师是不宜知道的,我们也的提防为好,碰到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最大的可能的去抢救病人。但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向老师说明真实的情况或老师通过访谈的形式去了解具体的情况。

2、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上的不健康表现为,心情不舒畅、急躁、心境不好、情绪容易激动不稳重、受挫折的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影响等情况对于上好体育课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有时甚至会酿出大的事故来得。所以,教师在每次课上应该时时的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的变化。并且对于异常心理变化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时稳妥的处理课上的突发事件,以免给其他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保证课堂气氛的顺畅无碍。对于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使用谚语等发面,教师也应该有所区别。

3、前观察学生的运动着装。运动着装是指着适合于运动的服装。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必须穿运动服装上课。当然,教师自己要带头着运动装上课。着运动装上课也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的环节。

除以上三点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在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和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平时表现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口中有数。可以控制和防止因某些学生的不良影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事故。二、实践中体现安全措施

1、课堂常规的建立。教师多次强调安全问题,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着装轻便、大方,不拖拖拉拉,不穿高跟鞋,不携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等、不佩带胸针等饰品,不留长指甲等。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

2、课堂纪律。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类和接力项目。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在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3、场地的设置。场地是一堂实践课进行的必要条件。合理布局与利用场地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

体育教育措施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现状;措施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高中体育课程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育课简单且枯燥,课堂实效性不高;第三,教师资源不够,且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第四,没有很好落实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第五,体育器材配备不齐,体育场地严重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限制了高中体育进行深层次的发展,很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育课简单且枯燥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一定要与生活、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前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仍然是以传统的篮球、田径、足球为主导,很少有网球、游泳、跆拳道等具备新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又不能进一步延升。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之上缺乏了积极性。并且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甚至是形成了上课的固定模式: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且准备活动又是固定的慢跑或者是终身不变的徒手操,还有很多老师仍旧采用“放羊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让学生“受伤”。学生因此丧失兴趣,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二)教师资源不够,且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很多学校人员超编,而学校只注重文化教育,所以很少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特别是现在的模块教学,对师资的人数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加重了现有教师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还需要负责课间操、训练、器材管理等工作,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的基本福利都不能够保证,和其他文化老师相差甚远,这使的体育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不够积极,难免课程乏味。

(三)体育器材配备不齐,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是体育老师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对体育器材投入很大,基本能满足学生体育课需求,但是场地的不足依然严重。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学校已经没有办法再增设体育场地。特别是一些相对独立的场馆如网球场、游泳池等更是难以实现。然而模块教学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更高。例如我们学校的两个校区,一个场地太小,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展模块教学;另一个校区虽然开展模块教学,但是场地也非常紧张。我们同一年级段一次上课有5个班级,而篮球班就有三个,而学校只有4个篮球场。这样无疑从很大程度上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高中体育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作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其目标主要是培养高中生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现如今,全部的高中生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升学压力,抗挫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为其创造良好的心理机制。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每完成一个动作,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应该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让学生接受考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当中逐渐提高自身的信心和承受能力,引导学生在面临挫折的过程中将困难当作是一种锻炼,通过百折不挠的意志来实现目标。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业、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稳定的交际圈,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高中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个性非常鲜明,往往很不适应复杂的人际交往,很难处理人际关系。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当中,有很多人际交往活动,诸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等等,教师在此一定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通过体育项目中需要的团结来培养学生交际交往能力。

三、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相应措施

(一)转化提高领导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按器材配备标准购置体育器材,有计划、有重点地维修一定的体育场地;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一视同仁对待他们的职称、荣誉的评定。学校领导要摆正高中体育教学的位置,不能口头上重视,而实践上取消;不能非毕业班重要,而高三毕业班就挤掉。对于高三毕业生,学校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比药物更有益。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学生来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是体育教育观念能否更新,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落实,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强化的保证。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学校应尽可能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要求教师一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工作应认真负责,自身一定要做好表率,只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现有的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进修、函授、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多与其他学校交流,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

第三、体育教师还要积极涉猎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深入认识“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提高课堂实效性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教师不能够被动的适应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能动地的处理教材,更多的选择具备地方特色,能够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第二、要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和方式,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因为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制定等方面不能够搞一刀切,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按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等,合理划分层次,进行有效教学。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究新的方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争取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够体现课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课都获得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

评价不仅要考虑教学近期显性效应,更要注意远期隐性效应。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把测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也应该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基础差异,要重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想结合。比如在跳高教学中,由于学生身高的差异,矮个子同学非常努力,技术动作好,但成绩不好;而高个子同学练习不勤快,技术动作差,但是成绩较好,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根据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最终成绩,那显然是不对的,这样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反过来却助长了另一部分同学骄傲自满的思想。又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一开始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和练习,部分同学的篮球水平突飞猛进,而一部分同学的水平进步不明显,这个时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要客观,不能只能按最后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最终成绩。

同时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五)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是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学校和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

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教学,同时能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学楼前等空地安装活动简易羽毛球场,在车库下设置乒乓球场地,在空教室设置舞蹈健美操室等。尽最大可能挖掘现有资源,减少因为场地不足对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第二、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表,尽可能减少同一时间上课班级数;教学内容多样化,学校可多开展一些占地小,对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项目,柔力球、健美操、武术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最后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错开。

四、小结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正视,通过一定的对策来逐步解决,使高中体育课教学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一定会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4).

[2]陈亮.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张勇.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体育教育措施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改革措施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农村尤其是山区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异。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村中小学体育的面貌有所改善。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长期不动摇。长久以来,农村学校体育特别是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制约,造成学校体育基础条件先天不足,专业教师负担过重,国家教育改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的普遍现象。本人是一个在山区农村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将近20年的教师。下面就是我这些年对农村体育教育的调研所写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一、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1、教育观念落后、陈旧。

(1)从现实看来一些学校的领导对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就连国家规定的大课间和眼保健操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落实到位。就更别说体育课和特长生的培养了。

(2)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目前,我校体育课由各班班主任自行安排。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在学生及家长中这种思想也根深蒂固。

2、师资配备薄弱

在农村学校。一方面,由于师资配备不足,是导致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的主要方面。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且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远不能达到相应的国家要求水平。此外,有的近半数体育教师分配下去也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我本人就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可现在当了班主任,教了数学。像我这种情况在我们地区还有很多。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很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体育经费的不足使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安全隐患;例如我校有乒乓球台无球拍;有篮球场无篮球;无栏架;踢足球无场地也无足球;打羽毛球更是无球也无拍。总之,要什么无什么。跳箱、跳高、体操棒等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更无从谈起了。上体育课就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放羊。

4、教学不规范

在农村,音、体、美教师缺少与外界交流和借鉴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十分陈旧,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和体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乏味。

5、备课与上课严重脱节

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流于形式,上课是自由式。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教师,开始时上课还是比较认真和负责的。但由于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的态度,随之上课开始散漫。教师上课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负担。备课本年年是新的,而内容“依旧如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抄备课,备课内容一成不变;一大群体育教师整日在做无用功的局面何时了?转贴于

二、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不能让学生们只读书。要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

(1)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正常开设体育课,并安排专业体育教师上课,无专业体育教师可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另外,还要给予体育教师多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以便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

(2)其他教师要带好头,不能利用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上课,要给学生们锻炼身体的时间,而且要带头带领学生锻炼身体。

(3)家长也要配合、督促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要让家长认识到光学习好而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

第二、学校要多投资。置办一些体育器材,以便学生锻炼之用;也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对一些旧器材和破损的器材要及时更新或维修。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可以更多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的放心。

第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山区的学校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不要只停留在文件和嘴上,要落实在实处。改善村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因为村级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大力度的投入,没有相应的体育教育条件,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才不至于让我们的国家栋梁输在体质上。

以上是我们这里的现状及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小学体育发挥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相信农村小学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层层重视,相信农村小学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家骥: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18

[2]李峨:跨越城乡教育差距乡村父母进城陪读[n],中国青年报,2002-10-22(5)

[3]李伦娥:一个乡村教师的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2-9-1(3)

[4]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46.50

[5]李世庄: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是当务之急[n],教育导报20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