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9:45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81-03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依据

“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创新提供了依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积极、优秀的因素对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乡里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俗、谚语饱含哲理却又通俗易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将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可以及时提醒农民进行生产劳作。“燕子低飞要下雨”让人们在气象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观察身边的点滴事物为自己提供有用信息,及时避免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甚至治理国家等大事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我们换位思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会我们坚持理想刻苦拼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教会我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些优秀的思想不光在古代社会指导人们的言行,培养出了大批思想家。在今天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中国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中,不光有大量优秀的思想结晶,还有许多承载着这些思想结晶的物质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不仅仅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

宏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军事工程,我们在赞叹前人用极端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出这奇迹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长城的教育功能。万里长城是在周长城的基础上由以后各个朝代不断完善而成的,了解长城悠久的历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4―2―1”的家庭结构让这一代人丢失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品德,参观我国现存的大量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让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大学生补上人生的重要一课。宏伟的万里长城,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切都为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丰富的现实内容,我们要从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发挥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气息的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淀起来的思想大家的哲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不自觉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3]。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我们处理和解决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就是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路线,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实践的观点在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第四》)中就强调了一个真正的君子是说话谨慎,行动敏捷的。荀子也曾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教育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你采取了行动才可能有所收获,空想不会让你有任何的成就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公私观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重视人生观培养的,有大量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著名论述。荀子就专门有《荣辱篇》一文来阐述荣和辱的根本区别,从而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前辈是如何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对于怎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古人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孟子提出了“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教近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观点,孔子提出“富而后教”(《论语・子路》)的理念,管子要求“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结合我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满足,就需要知礼节懂荣辱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需要依靠教育来提高人民的素质。真正享受物质充足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歪曲幸福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外化了的人生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价值分配体制、就业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多元思潮的背景下,在这种旧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价值观出现混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关于“义”与“利”的论述,“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就提倡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然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将义与利的对立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第四》)荀子也提出了辩证统一的义利观“利与义者,人之所两者也”(《荀子・大略》)肯定了好利与好义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孔子与荀子都有义和利的论断,但二者的观点又不是完全一致的,孔子是反对人们对利的追求的,认为有义足够了,而荀子则认为利与义是同样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要求提高道德水平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否则假、大、空的宣传口号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不会产生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

2.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的思政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思政课自身缺乏吸引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过度强调政治导向性而忽视了这门课程的教育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生动活泼,又有许多实例和具体例证,增强了其可读性。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孟子的“心有鸿鹄”(《孟子・告子上》)就是通过两个学生对飞来的天鹅的不同态度来论证专心致志在学习过程中的中重要性,三心二意是读书的大忌,即使你十分聪明,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也终将一事无成。又如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充分利用了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证通俗易懂,思想引人深思,语言极富特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理念不利于大学生拼搏意识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4]再加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人脉”“关系”的作用就提到了至高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人们的凝聚力,有利于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这种人情理念在今天看来却有很大桎梏。中国人口众多,他们在择校、升学、就业等各方面就会有激烈的竞争。在人情理念的主导下,人们不是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是绞尽脑汁的找关系,找门路。前几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揭示了“关系”在某些地方是有巨大能量的。“拼爹”热潮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是爹背后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上多年积攒的人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啃老族”那些荒唐、可笑的言论了。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腐败官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经也是正直有为的优秀青年,在反思自己犯罪历程时,很多人提到了“不得已”这个词,因为他们受过其他人的帮助欠别人一分人情,得还。在这种“合情合理”意识的支配下,中国社会就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子。大学生的任务也从学习专业知识变成了积攒人脉,“人脉就是钱脉”的理论更是让许多人奉为圣旨,年轻一代躺在长辈奋斗好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碌碌无为。

2.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等级森严的特权思想让人们循例办事,不敢逾越等级半步,更不敢质疑上级的权威,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有严重的影响,领导的话就是圣旨,只听领导安排做事,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残余的封建神权思想更是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们对大自然的一切好奇之心都转移到神学,还用其所谓的力量来吓唬人,使他们屈从于政权的统治从而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小农经济盛行的产物――宗族思想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是影响深远,宗族长往往是封建政权的代表,他们恪守族规不允许任何人藐视族规的权威,他们按资排辈往往由家族中年长的老者担任族长一职,这些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年轻后辈想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想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更改族规中守旧的、过时的规定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要担上被逐出家门的风险。在种种巨大的风险面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沉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也随着族规渐渐暗淡了下去;夫权思想对中国千百年来的女性是极大的不平等,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今天落后的西部地区仍然十分明显的,女孩子常常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想要进行创新就像是天方夜谭。

我们需要思想的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因此,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如所说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供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5]。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几点思考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和时代需求共同决定的。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传统文化在现实传播中遇到的一些瓶颈,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和国情的新变化来探索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功能,怎样才能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

(一)积极利用网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到2013年,我国网民人数到达6.18亿,手机上网人数有五亿多人,70%的居民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信息,国内网站急增到320万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具有严重地域局限性的“人情思想”要靠人脉提前垄断信息的优势失去了,在网络不断曝光和监督面前,各种暗箱操作也不得不偃旗息鼓。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我们可以在这些网站上开辟专栏宣传国学,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国学中的经典话语以动漫形象展示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漫形象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和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同志曾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6]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响应时代要求,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经典表达。

管子首次将“富”“强”二字合用,“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强调富强就是国富兵强不受外辱。在今天我们说富强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国富兵强,更多的是要国富民强,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开发的成果;中国有千年的君主专制历史,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民主的传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提倡君主广开言路、广纳谏言的主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我们熟知的,让人民表达诉求,通过对这些合理诉求的满足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经常被提及的,在传统文化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求为政者“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更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不违农时”,反对“为渊驱鱼”。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为平等而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就表达了人们的平等要求,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星。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既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无奈,又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慷慨激昂,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尤为重要。诚信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孔子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不讲信用的人是没有做人资格的,可见孔子是多么重视人的诚信,而且孔子还把诚信看作是“仁”的表现,“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篇》)。在今天诚信思想仍然十分重要,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无一不与诚信紧密相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已有的影响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7).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学影响;理解;作用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与传承的思想、观念、价值等教育知识,而由于在早些年间我国的文化学习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从思想到实践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排除与替代行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被逐渐封闭起来,这也是我国各地西洋学校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阶级层面的人群对中西文化有了新的分析与判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被全面重视与传承,融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必然的。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理解现状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与改革的变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防、科技、工业以及教育等各领域中也得到了重新认识,并经由多年的传统文化应用实践证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收藏与发扬意义,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建设的基础,更是引导中国更好的趋向于文明、文化方向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建设文化大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鉴赏,是通过各种运用与实践过程中深深体会与领悟所得,而所有的行动都是建立在能够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就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因而在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流于形式,缺少真正价值与意义的教育引导,这也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淡薄,作为传统文化发扬的主体,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如何才能正确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如何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扬精神

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栋梁,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未来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学生的发展是需要应用广泛的知识所培养的,知识是铸造人才的基础与手段,因此在学生受教期间,知识的教育内容与方法非常重要。学校承载着教育知识的主要任务,教研中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挖掘重视。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合,并将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则需要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能够真正的明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解与认知,则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开创新的教育领域与新的教育方式,改善受传统教学方法与方式以及教学教材内容与题材而左右的思想意识,将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沧海一粟的地位进行改善,提高传统文化内容的覆盖面,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加强对文化的探索与挖掘精神,不断对文化进行质疑-解析、怀疑-肯定的转变过程,不断在解决问题中吸取文化精髓与营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文化理解、热爱精神以及发扬意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将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二)教师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师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发挥而形成,是为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施教主体,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已经呈全国普及的发展形式进行,这使得教育界的传统专利特点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因此教师在人们的理解中也出现了不一样的认识。在新环境、新化中教师应该重新制定职业地位与界限,正确确立职业、立场与地位,不断提高自我职业素养,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责,满足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望与厚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自己不仅是一个爱与知识的教育者,更是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自身要提高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学习精神,只有壮大自己的传统文化理解与掌握能力,才能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教育献于职业中,才能在教学期间更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自我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空间。

(三)做好传统文化的引导者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当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不是很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还不强,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很肤浅。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对尊师重教的思想却越来越淡薄,甚至有些学生对教师还存在很大的负面情绪,这是不利于教师教育引导的。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学会育人,引导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使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新时期也能生根发芽。具体表现在讲授文言文和古诗词时,结合典故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古圣先贤的优秀品质和做人智慧,从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3

下面就此试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第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统一性。

首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共存在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基础,以及促使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想品德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形成的心理个性,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其次,传授知识过程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相互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问题,而态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学生正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态度;传授知识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育的保证。

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任课教师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浸透知识传授。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不能离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第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差异性。

首先,从二者形式而言,传授知识是依据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程度、接受能力,使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的过程。

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广度与深度来判断智育高低,具有相对稳步发展属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过程。四种基本因素的协调与平衡的过程意味着反复,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反复是在新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反复属性。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共同存在于同一教学过程,但是,同一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往往出现“智高德劣”或“智低德优”的现象。

其次,知识内容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受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因此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有人认为“学生的知识学多了,自然明事理”。这种教学态度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性,但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差异性。知、情、意三种因素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道德行为则要求进行行为训练,一般内容包括:道德动机的激发,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意志的培养。“学生的知识学多了,自然明事理”的错误认识片面夸大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道德认识,抹煞了道德为行训练的作用,教育结果往往出现言行脱节,道理会讲,但实际道德行为没有。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4

非传统安全教育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事件和相关理论为教育内容,教授受教育者学习非传统安全领域相关知识,认识非传统安全领域事件现象的本质,提高受教育者非传统安全意识,进而培养受教育者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防观念和意识,提高其国防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现代国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和深化必然要求国防教育也随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国防教育的任务,才能建设更加适应现代国际安全形势的国防,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已成为我国国防活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域的前提下,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我国从1985年教育部还颁发《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先后经过四次修订(1986年,1994年,2001年和2006年),课程内容也逐渐形成五个方面内容,即“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个方面的内容中,仅“国际战略环境”部分的“中国周边安全”章节涵盖“国家安全政策”或“国家安全观”等可以与非传统安全相关的内容,但始终未提及“非传统安全”,更未明确“非传统安全教育”。据笔者调研,目前我国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所使用教材在内容、结构上均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7年)高度一致,其中只有极少数教材在“国际战略格局”篇章中有关于“非传统安全”的阐述,但相关阐述也是只言片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严重缺乏对非传统安全的关注。可以说,非传统安全教育目前还是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的一个重大缺失。

当前非传统安全事件频发,凸显出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非传统安全事件爆发的几率和频率都在明显增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逐步深入,国际非传统安全事件越发频繁地对我国产生影响。站在国家安全的视野下,加强我国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2011年,中东政治风云激荡,使得我国的海外投资安全,海外务工人员安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等不断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从“福岛核泄露”与“抢盐风波”到“转基因大米”与生物入侵;从索马里护航到利比亚撤侨,非传统安全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些事件不但成为普通民众街头巷尾的话题,也成为大学生强烈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非传统安全事件,如何正确引导关于非传统安全事件的舆论宣传,是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大事。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各种社会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极易交织在一起呈现,如不能及时解决、适时引导,容易被小搓别有用心分子借题发挥、造谣生事,甚至发展为“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安全。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国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认识国内外非传统安全事件和“个案”事件,从而使大学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对于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思考

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需从课程规划与建设的高度入手,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调整《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增加非传统安全知识教育内容,同时做好相应教材建设和军事课教师培训工作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作为指导全国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纲的修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认识,保证新教学内容的添加可以得到最快落实。教学大纲的调整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在不改动原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顺序的前提下,在原教学内容后直接添加3-6学时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课程。这一方案的调整可以突出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学质量有保证,但是,这种增加教学学时的调整方式需要普通高校做响应的教学计划的调整,执行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二、在不增加总教学学时数的前提下,在原大纲的框架内将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编入“国际战略环境”或“中国国防”相应章节。这种调整方案对普通高校的教学安排影响较小,执行起来困难教小,但是需要对原大纲的教学内容重新取舍,学时安排需要重新分配,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形成统一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好相应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也是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步骤。大纲的调整与修订必然要求普通高校军事课教材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增加或删改相应内容。各地方普通高校可以按原有模式在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依据新大纲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军事课教师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在原培训模式下进行,也可以以通过各地国防教育学会或国防大学组织各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师集体培训。

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在普通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可以将系统的科学知识完整而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非传统安全教育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要让学生掌握非传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非传统安全观念,需要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所以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同时,非传统安全教育和传统安全教育存在较大区别,有些内容可能是抽象的,或者课堂教学不易被学生理解或接受的,所以非传统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来开展,如专题报告会,辩论赛,课外教学等;且非传统安全和学生的社会生活有较多的联系,可以为开展其他形式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提供题材。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对立统一高等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有了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以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进行了重大调整或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不管如何改革,有几个东西将始终保持不变,那就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变;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不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不变。但是,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定义等却在不断变化。人才和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生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高等教育头等重要的问题。

一、让教育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培养什么人才问题上,长期来,我们国家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应试型人才还是素质型人才?什么是素质?所谓素质就是指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内在因素。正是这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者换句话说,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两种基本观念、基本模式。与此对应的基本教学模式便是注入式和启发式。市场经济呼唤素质教育,计划经济培养应试型人才。把高等教育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能最大限度适应转型期人才市场的需要,而高等教育必将出现勃勃生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基本上是应试型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知识单一,其优点是专业对口,上岗能用。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应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思想上的反映就是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这种教育模式受到挑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计划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仍然是主要的;再加上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还不完善,它的负面影响,比如短期行为、立竿见影等价值观,更加剧了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和观念。其实,即使是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很完善的国家(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应试教育模式也依然会存在。因为,只要“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会同时并存。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么多年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虽然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应试型教育。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应试教育改多而效少,说明它有生命力。既然有生命力,就说明它不止包含着合理性,一定还包含着必然性。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加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尽快让高等教育同市场接轨,主动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我们国家把市场观念引入高等教育后,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1、注入式教育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有人明确指出、并严厉批评了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缺点。比如,批评注入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老师与学生关系上重教师的绝对权威,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重知识的灌输,轻知识的消化;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重教的主导作用,轻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效果上重分数的高低,轻能力的强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当今的教育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是围绕知识的讲授而进行的。教学评估也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虽然报刊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价值观念、健全人格等,但是,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这说明什么?说明知识是头等重要的,怎么改都行,但不能没有知识。的确,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太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在现行大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而且教学环境也不够宽松、不够理想。

注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可以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在课堂上把全部问题解决。正是在这种模式之下,有不少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功能上发挥得很好,思路明确、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你听了他们的课会是一种享受;对学生来说也具有立竿见影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好老师。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有另一种类型的好老师。他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观点,你听了他们的课会受到一种启发。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潜在的,也许若干年后才会让它们有所领悟、有所体会。其实我们主张的不是前一种,也不是后一种,而是二者的辨证统一。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把问题讲不清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把问题全都讲清楚的老师也未必是好老师,只有那些刻意把问题讲清楚而又给学生留下适当空间的老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老师。

有人把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太落后。因为他们认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于是主张转变教育观念,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开始就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而存在的。素质教育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从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到学生的自学为主;在教学任务上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到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从注入式转到启发式;在学习目的上,主张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在教学观念上提倡研究性教育;在哲学思想上,批判实证主义,主张建构主义。

2、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强化知识的传授,而素质教育的特点则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挑战过程中,很快认识到了应试教育本身的合理内核知识。于是,不断扩张自身的内涵,最终把素质教育定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素上。明确指出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深厚的知识,不可能内化为更高层次的心理品质,而能力则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知识的素质是空虚的,没有素质的知识是凌乱的。大学原本就是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它的第一要务;老师认真教书,学生认真学习则是他们的天职。然而,这种内涵扩充后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了,因为它已经具有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的特征。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它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企图消解它、或拒斥它都是形而上学。但是,我们并不主张应试教育,我们主张的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是因为面对培育还不完善的市场形势,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有前途,学校才有前途,高等教育才有前途。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主张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就是主张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介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一个综合训练和提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教师,教完一门课并不难,难的是教好一门课,而要教活一门课就难上加难了。因为这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要求教师有特殊的知识超越。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融合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介绍中,我们就能以立体方式把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全方位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启发了思维、提高了素质。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提倡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但我们并不主张怀疑一切,特别是传统。笛卡尔怀疑一切,但他从不怀疑自己,于是便有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主张,便有了他开创的二元论哲学。再说,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向传统说个“不”字,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甚至是自己生命的。哥白尼挑战“地心说”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场革命,然而,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却不得不选择在逝世前三个月出版;白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会处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宣扬“日心说”,1633年被罗马教皇囚禁,直到1642年逝世。注意到传统就是浓缩了人类精华,因此,不是什么传统都可以挑战的。于是便有了继承和发扬的传统主张,便有了批判和扬弃的现代文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应试教育模式已显露出它自身的弊端,但决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当然也不是保护,而是维护。保护是不允许它受到任何伤害,而维护则可以将它改造和组装的。

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不休、应试教育受到挑战依然是应试教育时,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瞎子摸象的故事。传说有几个瞎子想知道大象是什么,便约在一起对大象进行“认识”。瞎子要认识大象只能用手摸,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把扇子;另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柱子;第三个瞎子摸到大象的尾巴,则说大象是一条绳子……这就是瞎子对大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具有形而上学的“简明”特征。当然,这仅仅是认识的开始。由于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会争论不休。如果有一天他们的认识能够进一步深化,他们会发现,原来这场争论只不过是形而上学之间的一场争论。认识的“本能”驱使他们去寻求一种共识,决定对大象进行再认识。设想他们可以改变条件,比如交换位置,或者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考察”,他们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不会再坚持大象是扇子或者是柱子,他们会不得不承认大象是扇子、也是柱子。追求认识“简明”的他们感到了茫然与困惑。因为,他们本想知道大象是什么,结果发现它什么也不是。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认识已经升华,如果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大胆假设大象既是扇子又是柱子,就说明他们的认识已经从形而上学上升到辩证法了,而瞎子也就成了盲人哲学家。

正如瞎子摸象一样,我们并不主张单纯的素质教育,因为,最好的教育模式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我们主张二者对立统一决不是主张它们半斤八两,而是强调在一些时候(或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应试教育为主,另一些时候(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素质教育为主。当一种教育模式为主时,一定还存在着或潜存着另一种模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竞争,社会的需求,市场的杠杆注定了这两种教育模式必然要互相转化。参考文献

[1]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学术论坛.no.1,75(2003)

[2]邵明珠、罗诗裕.论“法律事实”的认识论特征.“求实”.no.6,2002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传统教学理论的学习观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我们认识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本文拟通过对传统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比较,揭示学习的本质,阐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是改进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有利途径。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意义论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或者说,它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下,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相互合作,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是通过新旧知识与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扩充、精致、改造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对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比,本文阐释了传统学习观的缺点与不足,揭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好地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一、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起源于18世纪哲学家维柯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开始作为一种主流学派在美国兴盛起来,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对于传统教学理论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领域的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理论及其模式越来越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其局限性和弊端主要在于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对学习者能动性的开发与学习自主性的提高。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诞生是教学理论上的新突破。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念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学习观的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体验知识和构建意义的过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紧密联系。建构主义又强调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新日知识的互动,从原有经验世界中重组教学内容,通过假设、提问、探索、验证、自我反馈等方式,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传统学习观比较

(一)传统学习观的局限性

传统学习观是人类长期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历史上曾经对教育教学产生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传统学习观的不足越发明显,越来越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其局限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传统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象的过程。历史上曾经流行的“白板说”和“空桶说”是这种学习观的始作俑者。传统学习观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活动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它使得学习成了同一性和统一性的集中表现,而不能体现学习者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这既不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与要求,更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学习是“教一学”的单向过程。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认知过程。传统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又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权威性;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这种单向线性教学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忽视,甚至压抑、压制,学生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独特思想、情感、个性等不能得到教师的尊重,教育主体势必不能产生双向流动。教与学双方具体、生动的关系得不到体现,而且使得教学成为按照某种套路进行的功利性活动.

3.学习方法过于单一化、程式化。由于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角色,传统教学理论过分强调知识的教授方法,严重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生围着教师转,学习以“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完全漠视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学习自主性,结果造成了学习方法的简单划一、按部就班,程式化色彩严重。这样既抹杀了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又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违反了学习的本质规律,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课堂气氛毫无生气。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教育教学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形势,传统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必会对教育教学造成严重的影响。

4.学习活动缺乏体验性。由于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过程,它否定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造成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认知体验的严重忽视。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往往是把所学的知识简单抽象化,排除无关紧要的信息,突出事物的关键特性和规律性,而不与知识的具体情境相联系,缺乏知识与情境的互动。这些简单化的知识处理以“教”为中心,既没有考虑到学习主体的认知特性,又没有考虑他们的社会交往属性,这往往使得学习者无法灵活地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使得学习者常常难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难以从抽象走向具体,学不能致用,因而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在康德的理性主义、杜威的进步主义和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信念、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为基础来构建知识。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解释现实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了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建构主义把学习定义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不仅是要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既有知识的改造。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主动建构知识,他们要么是自己、要么是求助他人或其他信息源的帮助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表现为认知与社会两个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去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它将心理的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做是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互作用的重要性。认知的建构主义从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它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看做是同等的。而社会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团体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它强调和重视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7

通过对传统茶乐等一系列艺术资源内容进行全面认知,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传递传统茶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当前音乐艺术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传统茶乐作为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艺术理念,还是整个艺术发展层级,都决定了我们可以将该艺术资源与当前开展的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相融合。本文拟从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认知,结合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传统茶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

传统茶乐;民族音乐教育;影响内涵;教学理念;人文素养

对于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中华文化来说,茶文化就是其中内涵和关键。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传统茶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资源,其中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从客观上诠释了传统茶乐的形成过程。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缺乏教育内容与学生培养的体系化融合。民族音乐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将传统茶乐元素与民族音乐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优化学生教育效果,同时也能实现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1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从当前民族教育开展状况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机制,都实现了巨大创新和突破发展。但是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受教育理念,现代音乐和教学投入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存在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上的偏移。整个音乐教育活动存在极大偏差和不足。系统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随着现代音乐、西方音乐艺术的全面融入和体系化创新,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面临极大危机和压力,尽管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有着一定兴趣和热情,但是现代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和价值更为突出。学生更愿意学习和接受现代音乐和西方音乐艺术。其次,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认知意识,因此在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只是片面的教育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整个教学活动并没有实现理想教学效果。此外,尽管当前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加上教学理念进一步成熟,如今整个教育活动资源更加丰富,但是还应该客观认识到我们对整个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并不全面,尤其是对其教育价值、教育意义和作用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甚至连教学时间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民族音乐教育,实际上是将民族文化、传统音乐艺术等多项内容体系化结合的事物,但是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整体教育过于机械,内容上也存在极大局限性,尤其是缺乏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传统民族文化,因此整个民族音乐教育内容缺乏内涵底蕴做有效支撑。而在民族音乐艺术资源体系中,传统茶乐艺术作为其中融合了民族文化、传统艺术、音乐教育等多项内容相结合的艺术活动,如果能将其与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体系化发展。

2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认知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特性的茶文化体系内容,而传统茶乐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知传统茶乐、学习和研究传统茶乐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全面发展。所以,需要对传统茶乐的特点及内涵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

2.1传统茶乐的内涵分析

传统茶乐是形成与采茶活动中,体系化展现茶文化内涵、描述采茶文化事物的音乐艺术活动。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还是其体系的完善性,都有着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将茶用与祭祀和药用。而从唐朝开始,整个饮茶活动就发展成为社会大众习惯,自此之后,饮茶活动就逐渐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立特点的文化体系,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传统茶文化艺术,比如茶乐,采茶舞、茶画等等。这些艺术内容中,不仅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更展现和诠释了相关价值规范和独立情感。可以说,在整个茶乐体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对其中所描述的生活化元素形成全面认知。

2.2传统茶乐的具体特点分析

传统茶乐艺术形成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生活化元素内容。无论是茶乐的创作背景,还是茶乐艺术中的具体内容,都是对采茶生活的系统化反映和有效继承。因此,了解传统茶乐也是我们对传统茶文化及生产活动全面了解的具体过程。传统茶乐在产生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风格,整体表现风格较为欢快。传统茶乐是在茶农产茶、制茶过程中,以及各种集体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形式,因此无论音乐内容,还是音乐风格,都展现了人们的欢快情绪和乐观精神。这就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极具渲染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最后,传统茶乐还是将多项元素体系化融合的集体艺术形式,传统茶乐其多产生与茶叶集中产区,这些地区大多为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所以通过传统茶乐艺术,我们还能看到其中所融入的民族文化和内涵,因此可以说,传统茶乐是民族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

3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

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完善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人文素养。结合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学生全面培养的具体要求,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需要着重做到:首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时,必须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与学生培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作用。当前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不能将其价值和作用认知局限到学科学习上,尤其是随着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价值日益突出,如今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将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素质培养全面融合。对于当前学生培养来说,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尤其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次,当前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时,其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完善,更是教学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开创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就是整个教学体系不断革新的客观表现。随着教育机制进一步优化,如今改革教学机制,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内涵已经成为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来开展所必须实施的内容。客观的说,民族音乐教育融入其他内容,就是丰富发展、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活动的客观表现。最后,现阶段,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传统教育活动中的局限性,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单一、薄弱现状,还是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都需要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将传统音乐艺术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文化内涵的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因此当前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将传统音乐内容与其相融合。

4传统茶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影响和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也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认知不断提升,如今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不仅符合传统传统文化传承要求,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如何才能优化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的形式,并实现其最大价值,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多项元素,探究传统茶乐意识对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影响。通过将传统茶乐艺术融入到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将有效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优化该教育形式,实现音乐教学内涵到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尽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实现了巨大创新和发展,但是其整体教学内容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缺乏完善教学元素的融入,而传统茶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内核的集中反映,其中不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也是对当前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补充。客观的讲,传统茶乐也是民族音乐的一种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开展状况,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缺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发展。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乐融入到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体系内容,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当然,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茶乐因素能够对学生性格、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将传统茶乐与民族音乐教育全面融合,不仅能够为传统茶乐艺术传承提供有力帮助,同时解决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压力。

5结语

民族音乐教育活动是整个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但是通过对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学生具体学习效果,都并不理想。随着当前音乐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完善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并将完善的教学元素体系化融入到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传统茶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内容,如果能将其与整个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弥补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有效继承传统茶乐艺术提供重要帮助。可以说,传统茶乐正是推动当前民族音乐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任红军.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J].音乐探索,2013(2):115-118.

[2]马晓倩.论中国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17):31-36.

[3]王旭华.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艺术,2015(12):126-131.

[4]刘志超.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福建茶叶,2016(4):55-58.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艺术院校,探讨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存在方式问题,已经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的积淀。在音乐艺术院校或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开展或加大传统音乐教育比重,培养传统音乐的表演者,促进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面临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传统音乐教育的地位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反思和思想重建的问题。

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之一的音乐类选修课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开设,但多以综合性的音乐欣赏课为多,传统音乐教学只能在这种综合性的欣赏课中略微涉及。另外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欣赏》、《外国歌剧欣赏》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中反倒不多见,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比重大大小于西方音乐课程。在这种严重向西方音乐文化倾斜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失落。在大学生心目中“西雅中俗”的观念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大学的音乐课堂中都欣赏过西洋歌剧,舞剧,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整地欣赏过一出我国传统戏剧;西洋交响乐名曲能数出很多,对我国的民族器乐名曲却了然不知。可见,大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淡漠和无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二、探寻其原因

首先是历史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从开创之始就已经打上了“以西为师”的烙印。上个世纪初,我国早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从“以西为师”开始,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这一批教育先行者在认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上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盲目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先进,致使当时的音乐教育依据并完全效仿欧美音乐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这种“重西轻中”的理念对百年来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现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方面仍然沿用着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历史的原因虽然有,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其自身原因也难辞其咎。一直以来,音乐教育所具有的音乐文化传承功能没能引起人们的必要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到现在其功能仅局限于育美或到育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得到显著体现。在文化属性认知方面,传统音乐课程始终表现为一种单一的音乐形态而非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形态,以致“在这种学科知识范式作用下原生民族音乐被抽象、被还原,历史、地域、时间、文化被抽去,所剩下的便只有一个个音符、一种种形式,民族音乐只是理论的真实,远离了文化的真实。”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传统音乐教育的认知目标被降低,社会功能不被重视。

三、对其的反思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开放、交流与多元格局的形成,寻求本文化资源已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今天,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首先应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教育,系统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应该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首要任务。樊祖荫先生认为:“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走近传统,走进传统’而最有实效、最有可能实现保护传统音乐的就是教育。”如今大学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实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大学生也是一个接受能力很强的群体,普通高校若能借助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加大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力度,担当起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将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需要,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四、思想的重建

1、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由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袭的是西方教学模式,“欧洲中心论”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重建我国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体系,首先要更新思想,实现思想的重建,而这种重建是要清除西方文化历史的偏见,并以平等的方式与西方音乐体系保持差异的并存。总的来讲就是要着眼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是建立在西方专业音乐基础之上的,他们习惯于用西方专业音乐理论和审美观来衡量、评价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经常会得出结论我们的音乐史落后的,低下的,甚至是不符合规律的。他们在课堂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这种思绪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建立起同样的思想意识框架,认为中国的音乐就是不如西洋音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种莫大悲哀!

2、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9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作者:赵亚亮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

[3]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

传统教育的认识篇10

徐健顺:国学教育圈中是这样评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认为它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蔡元培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教育部长,一上任就在全国范围内废止读经,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制,兴建新学堂,也就是说,这个《纲要》的颁布是从1912年到现在的102年间,中国教育第一次回头看,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认为它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指导纲要,并不具体,有很多内容也并未构建起来,但它具有的指导性说明了我国向西方学习的100年的教育走到了一个节点,我们的教育要向传统学习,传承中国的文化。可以说,这个《纲要》及其内容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很多年内,传统文化教育都会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徐健顺:其实,说完“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之后,又说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句话的关键点是“去中国化”。我认为的话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去中国化”是个政治性概念,说日本、韩国等有“去中国化”的行为,是指他们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汉语、汉字、汉诗、汉文去除掉,抹除掉,这不应该发生在中国。《纲要》是今年3月份由教育部下达的,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些后续的措施,仅仅是个指导纲要,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系列的内容。这不仅是教育部的事,更是全党全社会的事。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及各种物质文明的成果,存在自己的一套文化系统,如经史子集、琴棋书画、诗词文赋、花酒香茶,但这套系统自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就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我们的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等主要是在西方科学体系中,用西方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东西,不是接受与传承中国的东西。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部在国学方面没有进行学科建制,没有一个学科是真正研究国学的,都跳在外面运用另一套体系对其进行研究与评价。

此外,我们要谈国学的话,应该跳出语文或者文学这个框架,中国古代是没有文学的。文学是艺术,而艺术是人性对象化的一种超越活动。中国没有人性对象化,讲究天人合一,所以我们没有西方所谓的艺术。因此,我们要跳出西学回到国学本身,即经史子文。“文”,即诗词文赋,《文选》、《文心雕龙》都有赋有文。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我们要先弄清其概念,才能研究其内涵。这些“文”即诗词文赋,是文人的功课,在儒士的知识系统中属于主体内容之一。经史子文就是主体内容。同时他们也要学习德育、礼教以及琴棋书画等“艺”的内容。经史子文是文人修养的最核心的部分,它们指向“道”。“经”主要是说这个“道”,“史”是事例,“子”是对“道”的某一侧面的详细说明,“文”则是用比较美好的辞藻体会与醒悟“道”的方式,并非西方所谓的抒情艺术,通常是文人自我修养的工具。因此,今天从国学的角度来传承诗词文赋的话,它的功能将不再是文学,不再是抒情的,而是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提升自我修养,是儒士的必修功课。

的这句话尽管是从语文学科来谈的,但我认为的深意是希望大家学习传统文化。语文学科应该增加古诗词的比重,但是如果仍按照西方的角度解释与理解的话,那么增加得越多,实际上会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所以这不是增加古诗文比重的问题,而是一个以什么态度去学习古诗文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语文学科不应简单地增加古诗文的数量,而是要改变传承方式,这才是根本性的。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徐健顺:我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一个很尴尬的角色。“”结束后,曾经召开过一个关于语文“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研讨会,提出了著名的“霍懋征之问”。霍懋征是中国第一代的数学特级教师,但在“”期间受到很大冲击,后来主动要求教语文。在这个会议中,人们都在讨论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双基”,很多人都反对“育人”这个说法,这时霍懋征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语文不育人的话,那它还有什么价值?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甚至是好学生,怎么一夜之间竟然变成了打人杀人的“凶手”,不就因为我们不育人吗?如果语文不做育人的工作的话,那让谁来做?这反映出语文学科的尴尬处境。

当时教育部在开设语文这门课时的确没有考虑育人功能,这可以追溯到1912年,蔡元培一上任就立即进行了教育改革,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翻天覆地的变革。然而,我们一定要系统地关注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体制的差异。西方教育是分两条线的,即学校教育与教堂教育,学生在礼拜天时是会去教堂的,这就是说学校教育只负责知识与能力培养,而教堂教育会负责理想与信仰教育。但蔡元培在引进西方教育体制时仅仅引进了学校教育,而没有引进教堂教育,使中国的教育只有知识与能力而没有理想与信仰的教育。虽然当时蔡元培在进行教育设计时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通过美育代替宗教的形式对中国人进行理想与道德教育,但这条路失败了,所以100年来中国的教育是个“瘸腿教育”,在教育体制设置上没有理想与信仰的教育功能。在当前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情况下,语文被迫加入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但语文本身不具备这一功能,所以有很多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家比较排斥。

因此,我认为要在已有的课程之外,单独给学生开设有关理想与信仰教育的课程,或者叫做传统文化课程群,承担育人的功能,让语文课程缩减一些并与之配合,将育人的功能从语文中抽离出来。这对语文自身的发展很有利,可以集中精力实现“双基”,而且传统文化内容,如经史子集等一旦加强,也会积极作用于语文的“双基”,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应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诗词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徐健顺:我认为这一比重应该是100%,因为语文是汉语文,理应都讲述中国的文化,而且我们可以将西方的成果吸收过来,变成中国文化的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来谈,它也应该是弥漫的、全部的,是无孔不入的。对于古诗词,我认为它的比重肯定要超过50%。

这一比重对语文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主要取决于语文学科的改革方向。语文学科改革方向有上策、中策与下策。尽管将语文中的全部或者70%、80%的内容变成古诗文,但只要思想不变,仍用西方的教育思维解释中国文化,这是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治标不治本,这是下策。中策就是我们将古诗词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将语文的教学重点挪到古诗文中去,实际上就是将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转移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具有育人功能,并且强化了其育人功能。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培训,必须将培训语文教师放在第一位,而且对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要加重传统文化的课程比例。上策就是缩减语文课,将多余的课时挪到传统文化课中,按照经史子集的脉络进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我要谈一下语文课的设置背景。不管是中华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设立语文课的基本目的都是扫盲,主要是因为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文盲,语文课的教育对象是文盲阶层,是劳苦大众,让他们基本识字、基本写出文章即可。但现在时生变化,全体中国人基本上脱离文盲,走向富裕,当时设计的语文总体教学目标就显得偏低,而传统文化的经史子文的系统教学目标则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认为,要在语文课中保留白话文、应用文与外国文学的内容,将传统文化的内容放到专门的传统文化课中讲解,这不但减轻语文教师的压力,还能让传统文化教师专心研究传统文化,一举多得。

此外,对语文教师来说,要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需要向古代儒士一样学习经史子集,学礼教、诗教、乐教、琴棋书画等,至少要有所了解,所以我认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个培训要系统化,哪怕是很简单的,哪怕只有一个月,也一定要有,经过培训后,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徐健顺: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传统文化内容比重的问题,而是整体文化观念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将语文文化观念从西方至上、中国落后改成平等观,用中国的文化传承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在讲一首诗的时候,连七律、七绝都分不清,连诗词格律、入声字都不讲的话,这不是在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中国的诗词文赋是一套知识系统,如小学、音韵、训诂、格律、吟诵,我们不能乱读、蹦着读,要讲究读法,这些都涉及教材编写的文化观念问题,我们不应再用西方的文化观念编写中国的语文教材,要基于平等观、中国文化传承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改革文化观念,这样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徐健顺:学校可以借助选修课与校本课程组建传统文化课程群,我认为这是当前体制下最好的办法。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将其纳入,需要组建一个课程群,如武术、书法、音乐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直接渗入语文课程中,这是北京景山学校的做法,而且都是学校的普通教师与班主任在做。其中有位教师的班级,已经全文学完了《诗经》、《周易》,是弹着吉他,采用吟诵的方式学习的。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是景山学校最好的。用语文课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反过来参加语文考试,学生会觉得很轻松,小菜一碟。在绝大多数语文课中,他们并不学习语文知识,主要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仅仅用较少的时间讲语文课文,培训应试技巧,这比纯粹地讲授语文知识要好得多。

还有的学校比较规矩,就是课内仍然讲语文课文,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时会开设国学课堂,北京四中就是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好。他们会在国学课堂中专门讲授经史子文的内容,且下了很大功夫,有专门的师资,坚持了很多年。

现在,我认为学校通过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关键是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要有人去做。传统文化教育是理想与信仰的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不同,需要教师有好的品德与人品,所以我们要挑选品德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包括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文化传承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培训,让教师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周围,慢慢地改变校风。教师的培训系统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本身,一是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这是很关键的。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徐健顺:我认为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让教师自己成为一个有传统文化的人。无论我们教什么,哪怕是什么话都没有讲,仅仅是站在那里,也让学生觉得我们就是在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人生态度的教育。教师的表情、神态、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即教师品德是比较重要的。这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态度远比教学内容重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态度――如何面对人生,其次才是知识与技能。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内容。外国将之称为牧师的境界,是要进行理想与信仰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是存在这种有较高境界的人的,其他教师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通过榜样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