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1:58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1

本办法所规范的财政性资金审批范围主要括:

(一)预算安排资金,指预算安排到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和区统一切块安排的项目经费;

(二)追加经费,指年初预算未安排,因工作需要必须增加的经费;

(三)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指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

(四)财政性资金借款,指街、镇、工业区、滨湖功能区及区直各单位、滨投集团向区政府临时借款,括街、镇按体制计算向区政府调度资金。

二、审批程序

本着“精简高效、合法规范”的原则,根据财政性资金使用范围和额度,科学设定审批程序,分别由区财政局直接核拨和区政府审批。

(一)区财政局直接核拨的财政性资金范围和程序

1、预算安排资金:年初预算已批复到部门的经费,有政策规定且已明确标准和单笔用款在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事项;相关部门在批准的年度预算内使用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

2、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上级财政通过指标给予的专项补助资金,有政策规定且已明确标准和单笔用款在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事项。

3、财政性资金借款:街、镇按财政体制计算向区政府调度资金。

(二)区政府审批的财政性资金范围和程序

1、预算安排资金:年初预算已批复到部门的经费,无政策规定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2、追加经费:(1)退休人员医药费和死亡人员丧葬费、抚恤金,由常务副区长直接审批;(2)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3)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30万元以上(不含30万元)、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请区长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4)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经分管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5)部门申请使用预算安排的切块资金,以及申请在当年预算未安排的情况下动用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结余资金、超收收入和调剂收入,审批程序参照本条款(2)(3)(4)条规定执行。

3、上级财政补助资金:部门申请使用上级补助资金,无政策规定且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经分管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4、财政性资金借款:街、镇、工业区及区直各单位、滨投集团因工作需暂借财政性资金周转的,必须向区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要由区财政局会同审计局共同审核,并签订借款协议,经分管副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请区长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区几大班子办公室和党群部门申请用款,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由常务副区长直接审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三、工作要求

(一)规范申报程序。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必须事先向区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依据、使用方案等资料。区财政局收到部门用款申请后,要尽快形成书面审核意见,除区财政局直接核拨的资金外,其他资金按程序及时上报区政府。

(二)严格控制追加。年初预算未安排的资金,原则上不予追加,因政策规定或确因工作需要且年初预算漏报事项的,按法定程序办理。

(三)加强沟通协调。各级各部门上报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研究的事项,凡涉及区财政性资金内容的,需会前与区财政局进行充分沟通,待区财政局就资金内容拿出意见后,按规定程序上报议题。

(四)强化绩效管理。各级各部门制发各类综合性、专业性文件(括代拟稿、会议纪要等),凡涉及区财政性资金有关内容的,需与区财政局会商后,按规定程序行文,以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五)提高办事时效。区财政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优化流程,认真做好服务。对于用款部门申请经费按程序审批后,原则上3-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完毕;对情况比较复杂的用款申请事项,可适当延长办结时间;遇到重大紧急事项,必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2

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准备工作

在报行政机关审批之前,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办理好土地出让手续,委托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对待建项目进行研究并制作报告书,应附有详细的规划设计参数和效果图,并落实足够的开发资金。

第二部分,行政审批部分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法规、规章,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程序一般共分六个阶段:1)选址定点;2)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4)规划报建图审查;5)施工报建;6)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备案。

一、选址定点阶段。此阶段一般办理以下事项:

1、计委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项目立项。

2、国土资源局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方式的审查。

3、建委办理投资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

4、环保局办理生产性项目环保意见书(表)。

5、文化局、地震局、园林局、水利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6、规划部门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人防办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审查。

2、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预审。

3、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园林局、文化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4、规划部门对规划总图进行评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规划部门确定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规划部门对初步设计的规划要求进行审查。

2、公安消防支队对初步设计的消防设计进行审查。

3、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初步设计的交通条件进行审查。

4、人防办对初步设计的人防设计进行审查。

5、国土资源局进行用地预审。

6、市政部门、环保局、卫生局、地震局等相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审查。

7、建委制发初步设计批复,并对落实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查。

8、建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政策性审查,根据业主单位意见,核发技术性审查委托通知单。

9、建委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发出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发放《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四、规划报建图审查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公安消防支队进行消防设计审查。

2、人防办进行人防设施审查。

3、建委、市政部门、园林局、环保局、卫生局按职责划分对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4、规划部门对变更部分的规划设计补充核准规划设计条件,在建设单位缴纳有关规费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五、施工报建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建设单位办理施工报建登记。

2、建设方对工程进行发包,确定施工队伍。招标类工程通过招标确定施工队伍,非招标类工程直接发包。

3、建委组织职能部门对工程开工条件进行审查,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六、商品房预售许可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证件(复印件)及资料:

1、以下证明材料: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3)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2、开发企业的《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

3、工程施工合同;

4、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方案应当说明商品房的位置、装修标准、竣工交付日期、预售总面积、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等内容,并应当附商品房预售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图。

七、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备案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机构)对建设单位提供的竣工验收报告进行备案审查。

2、财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应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进行核实验收。

3、规划部门、市政部门、水利局、环保局、文化局、卫生局、公安消防支队、园林局以及其他需要参加验收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对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验收。规划部门根据上述部门和本部门验收情况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4、建委综合各部门验收、审查意见,对符合审核标准和要求的,出具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证明;不符合标准或要求的,作退件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三部分房地产项目权属初始登记阶段

1、由房管局核准新建商品房所有权初始(大产权证)登记。

2、开发商应提交材料:

(1)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

(3)用地证明文件或者土地使用权证;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施工许可证;

(7)房屋竣工验收资料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3

一、规范上市环保核查工作程序

由环境保护部负责主核查的公司,应先取得相关省级环保部门的核查初审意见。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核查初审意见应主送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同时抄送申请公司;在所有相关省级环保部门出具同意通过核查初审的意见后,环境保护部才受理公司的上市环保核查申请。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主核查的公司跨省生产的,主核查的省级环保部门应请相关省级环保部门协助核查,相关省级环保部门应向主核查的省级环保部门出具核查初审意见。

二、严格上市环保核查工作时限

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上市环保核查工作效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核查工作。

在收到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之日起个工作日内,负责主核查的环保部门应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及时告知申请公司。在受理之日起个工作日内,负责核查初审的省级环保部门应向环境保护部或主核查省级环保部门出具核查初审意见。在受理之日起个工作日内,负责主核查的环保部门应组织完成核查并出具核查意见。

三、加强对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

一是对申请核查前一年内发生过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应不予受理其核查申请,包括:发生过重大或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被责令限期治理、限产限排或停产整治,受到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保部门处罚,受到环保部门万元以上罚款等。本条规定自本通知之日起个月后开始实施。

二是在核查过程中,公司仍存在以下违法情形尚未得到改正的,环保部门应退回其核查申请材料,并在个月内不再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三同时”验收制度,违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有关规定,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未完成因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污染或因引发群体性环境事件而必须实施的搬迁任务。

三是严厉处罚弄虚作假行为。核查过程中,如发现公司存有弄虚作假、故意隐瞒重大违法事实的行为,各级环保部门应及时终止核查,且在年内不再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对于存有弄虚作假、故意隐瞒企业重大违法事实行为的上市环保核查技术咨询单位,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应予通报批评,并在2年内不再受理其编制的技术报告;环境保护部将撤销相关责任人员证书。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4

见面会阶段是新股发行初审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股发行审核程序中第一次监管人士和发行人、保荐人见面。这位人士透露,保荐制度、初审制度、发审会制度和询价制度,是新股发行审批上市的四大基础。而初审阶段正是证监会发行部的主要工作,很多企业不能上市就是在这个程序被刷下来的。

审核的13个条件

在周一的见面会上,发行部负责人要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对公司负责人和保荐人详细阐述一遍新股发行审核的内容和流程。核心内容是介绍发行条件,主要包括发行人的主体资格、独立性、财务会计、规范运行、募投资金运用等五个方面。该人士说:“主要是按照这五个方面包括13个条件进行审核,这13个条件主要围绕主体资格和独立性两项指标,这是合规性审查,如果不合格,则通不过。”

这个环节之后就是问核环节和反馈会环节,问核机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做好尽职调查工作。而反馈会环节一般安排在星期三,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解释说明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落实的问题。

保荐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落实并进行回复。证监会综合处收到反馈意见回复材料进行登记后转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按要求对申请文件及回复材料进行审核。

这个阶段是围绕发行人真实准确的信息披露,对上报材料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核,不断反复提出反馈意见的过程。

反馈意见落实完毕,相关政府部门意见齐备,然后安排预先披露,并按受理顺序安排初审会。初审会由审核人员汇报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初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落实情况。初审会由发行监管部部门负责人、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负责人、审核人员、综合处及发审委委员参加。初审会一般安排在星期二和星期四。根据初审会讨论情况,审核人员修改、完善初审报告。初审报告是发行监管部初审工作的总结,履行内部程序后转发审会审核。

初审会讨论后认为发行人尚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重大问题、暂不提交发审会审核的,将再次发出书面反馈意见。

“初审阶段是发行部做的,一般是3个月时间,但是要把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扣除,通常要到6个月时间。如果我们审清楚了,就形成初审报告。”这位人士说。

一般而言,因为初审阶段,发行审核人员只能按照上报材料进行审核,不能去公司现场和销售市场,只能是形式审核,不可能对公司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因此很难达到《公司法》规定的任务。“曾有一家苏州的公司,审核人员对其经营情况有疑问,也曾去这家公司内部看了一下,但是最终也没看出什么来。”这位人士透露。

30到50个问题

为了严控上市公司质量,防止出现业绩造假、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证监会发行审核人员初审阶段对上市公司负责人和保荐人就公司经营情况、未来盈利情况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会提出30到50个问题,让他们回答。

首先,让他们回答同行业主要企业的名称,资产规模和销售经营状况,技术和装备及研发水平等。还要补充披露人现有申请企业产品目前的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供求情况和竞争状况。目前,从事与公司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及全面的产能和产量,上述产品目前的需求情况和市场能力,等等。

其次,发行审核人员尤为关注环保问题,比如公司生产经营汇总排放哪些污染物及排放量,环保设施及处理能力,实际运行情况,报告期内全部环保投入和相关费用支出情况,募投项目所采取的措施。

发行审核人员对公司的毛利率也极为关注。他们要求根据发行人报告期内按市场和业务模式划分的毛利率情况,给定公司经营模式及收入、成本和售价等进一步说明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原因,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说明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原因。并说明与同类产品售价进行分析,特别是原材料采购、成本、技术路线和原材料损耗情况,生产效率等与其他同行业的异同,等等。

“一直到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已经明白了,足以回答我们心中的疑问,可能会在初审报告中作出肯定的结论。也有部分企业认为难以回答或者回去再思考一下,会撤走材料。在初审阶段,大概有七成左右公司会通过发审会,三成公司或者撤走文件,或被否决,两者基本相当。当然,如果因为战略转变或者募投项目有变化,等有了新的考虑,也有撤回的。”这位人士说。

发审会的角色

申请上市公司在通过初审环节后,最后一关就是经过发审委召开的发审会的审核。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审核中的专家决策机制,一般由经济金融、法律和财务会计方面的业内专家构成。目前,发审委委员共25人,分三个组,证监会发审委按工作量安排各组发审委委员参加初审会和发审会,并建立了相应的回避制度、承诺制度。

发审会首先由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发行人聆询时间为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认为发行人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问题,将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发给保荐机构。

据参加过发审会的人士介绍,发审会一般是专家就申请上市公司的材料,围绕公司经营情况向保荐人和发行人提出问题并回答。

比如,2011年11月16日8点45分,新华人寿发审会上,由7名参加会议的委员分别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其中一个委员提出的问题是:“公司报告期内仅有半年满足保监会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00%的要求,如此次发行成功,对公司偿付能力有何影响?”还有如关于保监会和银监会新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也是委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a+H同步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土地房屋使用权的有效性、资金管理制度、退保金额增长的风险、分红型寿险产品依赖性较大等问题都抛给了发行人。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5

关键词: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内部监督

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是指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对本院自侦部门作不立案处理决定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于009年实施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十六条明确了举报中心对自侦部门不立案举报线索的审查责任。01年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一百六十六条进一步规定了举报部门对不立案举报线索审查的期限和处理方式。

一、当前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举报线索质量偏低

目前举报中心收到的举报线索大部分为匿名举报,且举报内容质量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传来证据多,原始证据少;间接证据多,直接证据少;言词证据多,书面证据少;二是举报内容缺乏证据支撑,缺乏事实佐证;三是举报缺乏时效性。

(二)审查手段单一

根据《规则》第一百六十六条第三款规定,侦查部门对决定不予立案的举报线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退回举报中心。对于相关初查材料何时移送未作出规定,导致实践中往往采用书面审查不立案决定书及审查报告的方式,无法围绕初查获得的材料进一步核实并挖掘新的查证方向。

(三)审查方式滞后

目前举报中心对举报线索的初核与分流主要采取以个人审查为主、逐级层报科室负责人及检察长审批的方式。个人对举报线索的审查具有随意性,尤其是对线索可查性及初查必要性判断上,根据工作经验的积累程度以及社会阅历的差异,不同办案人员往往会对同一举报线索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既降低了举报线索审查分流的准确性,又加大了侦查成本,影响自侦部门对举报线索的处理“热情”。

(四)审查后成案率不高

以笔者所在检察院的举报中心为例,01年该举报中心共向自侦部门移送举报线索14件,反贪局立案侦查的1件,占移送举报线索总数的71%。其中审查不立案举报线索6件,反贪局重新立案侦查的3件,占移送总数的14%。

(五)与自侦部门缺少有效衔接

将举报线索移交自侦部门后缺少有效跟踪监督衔接机制,导致自侦部门处理举报线索积极性不高,回复文书制作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应付了事的态度,对举报线索初查力度不够导致无法立案。在审查中即便发现这一情况,由于后续监督措施的疲软,也无法采取有效制约机制,造成老问题反复发作。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规定仍有待细化

如《规则》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举报中心应当对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认为不立案决定错误的,应当提出意见报检察长决定。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侦查。”该条对于举报中心提出意见以及自侦部门启动立案侦查程序的时限并未规定,对于举报中心审查的内容也未予明确。

(二)审查监督力量不强

一是监督意识不强。在“全院一盘棋”思想的影响下,在审查中抱有“能过则过”的观念;二是监督力量薄弱,举报部门普遍存在任务繁重,办案力量不足的情况。同时,相关审查人员对自侦业务缺乏了解,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查建议;三是监督制约手段有限,实践中,自侦部门往往被称为“一把手部门”,在监督权力设置中,很难真正发挥实质效果。

(三)影响线索质量因素未能有效防范

影响举报线索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受行业性质影响。行政权力相对集中的领域,部分行政项目实行领导包干,知情面比较少,很难掌握实际证据进行举报;第二,举报人自身原因。由于举报人害怕被打击报复,提供的线索大多匿名,对核实线索的真实性及前期了解情况制造了障碍;第三,举报动机各异。有部分线索形成起因于家庭矛盾或个人私怨,寻求司法途径举报,希望借助检察查处的力量,损害被举报人的声誉或为自己获得利益增加筹码;第四,外界对检察机关的了解和信任度不高。举报人不了解检察机关的具体职能,从而采取多头举报的方式,导致多家单位和人员经手举报材料,使被举报人获知后采取防查措施。另外,部分线索长期积压未得到有效处理,部分线索经调查后认定为违反财经纪律、不构成犯罪,在答复过程中未注意方式方法,这些都影响了举报人的举报热情和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度。对上述因素,举报中心受自身条件限制,往往过于依赖于自侦部门的初查,未能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控制和防范。

(四)受考核的制约与社会效果的考虑

在考核任务的压力下,由于侦查人员工作任务重,分身乏术,因此自侦部门在初查案件时会选择可查性强、社会影响大、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的线索,尤其是对纪委移送大多为“半成品”或“成品”的线索更为优先考虑。而对于举报线索,由于质量偏低,侦查周期及侦查成本更长、更高,往往采取后置处理。

三、完善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机制的可能路径

(一)规范举报线索前期管理

一方面,举报中心应及时登记、分类管理举报线索。对有明确被举报人、举报内容详实、可查性较强的线索,及时呈送领导批阅,根据批示及时移送侦查部门查办。对于告急的或性质不明的实名举报线索,由举报中心先行初查,如成案可能性大的,及时移送反贪或反渎部门进行侦查;其他一般的实名举报线索均由举报中心进行初查。笔者所在的检察院结合线索管理规定制定出台《职务犯罪线索初查工作办法》、《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举报线索初查初核的操作程序,以此对分流至自侦部门的线索进行跟踪,便于复核审查。同时,在初查初核中,主要对四类举报线索着重审查评估:一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干部;二是经常来信来访、告急访的;三是乡镇各站、所的有关举报线索;四是举报法院司法腐败的线索。

另一方面,要注重初查初核方式的多元化。一是向知情人调查了解情况。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初查,由于一开始案件不明,为了防止骑虎难下,不宜直接与犯罪嫌疑人接触,而采取先找知情人侧面了解的方法;二是委托主管或其他有关机关对某些问题进行调查;三是对有行业特点的案件串并审查;四是制定专人进行调查,对于较敏感的举报线索,自侦部门不便直面调查的,由举报中心出面协同调查,确保初查的隐蔽性和保密性,提高举报线索成案率。

(二)细化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程序

第一,明确审查条件。将自侦部门已经初查并作出不立案决定的举报线索纳入审查范围,针对自侦部门的实名举报线索初查后决定不立案的或作存查缓查处理可能引发涉检上访的,举报中心主动开展审查,从初查内容、收集证据情况及认定的事实、决定不立案或存查缓查的依据等方面严把审查关,充分挖掘线索利用价值,避免对举报线索处理的随意性,减少违规执法办案,充分保护群众举报的积极性。

第二,确定审查标准。将举报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已查处、被举报人的主体身份及基本情况是否查清、被举报人利用职务便利的情况存在与否、是否存在不具备查处条件的情形、自侦部门初查的事实是否不构成犯罪、自侦部门的初查过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形等六类问题作为核查依据。

第三,规范重新初查程序。经核查,原举报中心涉及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犯罪线索未予以初查的,或有可查条件而未予以继续查处的,由举报中心提出重新初查一件,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同意,报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并送达侦查部门做重新初查。

(三)建立举报线索集体评估机制

建立集体评估机制,可以提高举报线索利用率,防止个人或者部门的随意性,减少后续协调的难度。举报线索经举报中心初查初核后,提出分类和分流处理意见。凡属检察机关管辖以及难以归口的举报线索,由分管检察长、举报中心、反贪、反渎部门负责人组成评估小组,全面评估线索成案价值,并作出存查、缓查、移送初查或由举报中心进一步核查决定。移送自侦部门的,应确定承办人和处理期限。集体评估可根据情况采取会签或集中讨论的形式。自侦部门应将初查进展情况及处理决定及时向评估小组报告。对于自侦部门决定不立案的举报线索,举报中心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提交评估小组讨论决定是否提出立案意见。

(四)完善举报线索处理预警机制

通过完善预警机制,将“事后”监督前置为“事前”掌握与“事中”跟踪,从而使“事后”监督水到渠成。

第一,将所有举报线索处理过程实行网上管理。每件线索在网上只公布序号,具体内容仅限线索管理人员和评估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权限查阅。线索管理人员和评估小组成员还可对分流到侦查部门的线索进行跟踪,掌握初查进展情况。同时,将该处理流程纳入办案期限预警系统中,根据接近法定处理期限的远近程度分成三级预警并在网上实时公布,督促承办人员及时初查线索,避免超期延误。

第二,重点做好举报线索分流前的研判和分流后的实时跟进。尤其对于具有涉案金额较小、归口不明、查证难度大等特征的举报线索,要随时掌握自侦部门的态度,防止出现因办案力量不足、管辖存在争议等问题而将线索搁置的情况。

第三,对退回补充初查的举报线索及时启动预警程序。发现自侦部门在十五天内未展开补充初查且期限届满前未回复的,应报告评估小组并督促自侦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五)健全善后答复和问责机制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6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从开始到竣工,大致可以分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准备工作

在报行政机关审批之前,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办理好土地出让手续,委托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对待建项目进行研究并制作报告书,应附有详细的规划设计参数和效果图,并落实足够的开发资金。

第二部分,行政审批部分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法规、规章,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程序一般共分六个阶段:1)选址定点;2)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4)规划报建图审查;5)施工报建;6)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备案。

一、选址定点阶段。此阶段一般办理以下事项:

1、计委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项目立项。

2、国土资源局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方式的审查。

3、建委办理投资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

4、环保局办理生产性项目环保意见书(表)。

5、文化局、地震局、园林局、水利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6、规划部门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规划总图审查及确定规划设计条件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人防办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审查。

2、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预审。

3、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教育局、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园林局、文化局对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4、规划部门对规划总图进行评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规划部门确定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

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规划部门对初步设计的规划要求进行审查。

2、公安消防支队对初步设计的消防设计进行审查。

3、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初步设计的交通条件进行审查。

4、人防办对初步设计的人防设计进行审查。

5、国土资源局进行用地预审。

6、市政部门、环保局、卫生局、地震局等相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审查。

7、建委制发初步设计批复,并对落实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查。

8、建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政策性审查,根据业主单位意见,核发技术性审查委托通知单。

9、建委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发出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发放《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四、规划报建图审查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公安消防支队进行消防设计审查。

2、人防办进行人防设施审查。

3、建委、市政部门、园林局、环保局、卫生局按职责划分对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审查。

4、规划部门对变更部分的规划设计补充核准规划设计条件,在建设单位缴纳有关规费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五、施工报建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建设单位办理施工报建登记。

2、建设方对工程进行发包,确定施工队伍。招标类工程通过招标确定施工队伍,非招标类工程直接发包。

3、建委组织职能部门对工程开工条件进行审查,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六、商品房预售许可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证件(复印件)及资料:

1、以下证明材料: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3)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2、开发企业的《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

3、工程施工合同;

4、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方案应当说明商品房的位置、装修标准、竣工交付日期、预售总面积、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等内容,并应当附商品房预售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图。

七、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备案阶段,此阶段办理以下一般事项: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机构)对建设单位提供的竣工验收报告进行备案审查。

2、财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应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进行核实验收。

3、规划部门、市政部门、水利局、环保局、文化局、卫生局、公安消防支队、园林局以及其他需要参加验收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对相关专业内容和范围进行验收。规划部门根据上述部门和本部门验收情况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4、建委综合各部门验收、审查意见,对符合审核标准和要求的,出具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证明;不符合标准或要求的,作退件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三部分房地产项目权属初始登记阶段

1、由房管局核准新建商品房所有权初始(大产权证)登记。

2、开发商应提交材料:

(1)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

(3)用地证明文件或者土地使用权证;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施工许可证;

(7)房屋竣工验收资料

(8)房屋测绘成果;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7

(合肥市财政局安徽·合肥)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其中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是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本文基于合肥市的工作实际,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构建,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

2015年3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项电子化申报的通知”(财办字[2015]12号),要求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资产管理事项电子化申报,标志着资产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数字化迈进。

合肥市财政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2008年,上线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来,经过不断的研发、完善,目前,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全部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申报、审核、审批、备案和管理。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实践,现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业务流程构建进行初探。

一、资产配置业务流程

1.预算配置业务流程

(1)根据有关政策和政府采购价格情况,市财政制订印发资产配置标准和有关参数等信息。

(2)预算单位申报,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按照通用资产和专项资产两种类型,申报资产配置预算,细化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配置参数和资金来源、功能科目、经济科目,并上传相关依据附件。

(3)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4)市财政审核、审批。

(5)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配置预算数据信息,对接部门预算e财软件系统,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并报市人大审批。

(6)市财政随同部门预算批复资产配置预算。

(7)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批复的资产配置预算,在政府电子公物仓模块中生成资产虚拟卡片。

(8)预算单位根据政府采购执行结果,在电子公物仓中对相应的资产虚拟卡片进行修改确认,生成资产正式卡片。

(9)正式卡片生成后,资产进入公物仓管理程序管理。

2.追加预算配置业务流程

(1)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购置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审核、审批。

(4)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生成资产虚拟卡片。

(5)市财政随同部门预算项目追加报批。(6)预算单位根据政府采购执行结果修改资产虚拟卡片信息,生成资产正式卡片。

(7)进入公物仓管理。

二、资产使用业务流程

资产使用业务流程包括资产的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

1.固定资产出租、出借业务流程

(1)预算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审核、审批并进行备案。

(4)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登记管理。

(5)市财政对单位出租、出借收益和日常管理进行监管。

2.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业务流程

(1)事业单位提出对外投资书面申请,并附相关材料。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市政府审批。

(3)根据市政府批转办理精神,市对外投资审定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核意见报市政府审批。

(4)根据市政府审批意见,市财政局督促事业单位办理后续工作,履行日常管理,同时进行备案登记。

三、资产处置业务流程

资产处置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一般固定资产处置、房屋建筑物等重大资产的处置和资产盘亏(毁损)、车辆报废等。一般固定资产的处置实行无纸化审批;房产建筑物等重大资产和资产盘亏(毁损)、车辆报废先行纸质审批。

1.一般固定资产的处置

(1)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处置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审核、审批。

(4)预算单位根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审批的处置形式,线下分别进行简单公开处置、上缴公物仓、公开处置等。

(5)市财政督促单位按照审批的处置形式进行处置、上缴处置收益。

(6)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上传收入上缴凭据,公物仓管理人员审核确认。

(7)市财政督促单位进行财务和资产账务处理。

2.房屋建筑物等重大资产的处置、资产盘亏(毁损)审批业务流程

(1)预算单位提出房屋建筑物等重大资产的处置申请或资产盘亏(毁损)处置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市政府审批。

(3)根据市政府批转办理精神,市财政审核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批。

(4)根据市政府审批意见,按照一般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申报、审核和审批。

3.车辆报废审批流程

(1)预算单位提交车辆报废申请。

(2)市财政审核、审批并批复单位。

(3)预算单位联系有资质的汽车回收公司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处理,处置收入上缴市财政非税专户。

(4)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上传收入上缴凭据,公物仓进行处置确认。

四、一般资产调剂(除房产、车辆等重大资产外)

1.同一系统内部的资产调剂

(1)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审批。

(3)市财政备案并确认。

(4)市财政督促单位进行财务和资产账务处理。

2.跨系统的资产调剂

(1)预算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提出调剂的审核意见。

(4)预算单位按照批复意见办理资产移交,市财政监交。

(5)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公物仓进行卡片迁移。

(6)市财政督促单位进行财务和资产账务处理。

3.房产、车辆的调剂

(1)预算单位申请,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并报市政府审批。

(2)市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办理,市财政提出审核意见。

(3)根据市政府批复;

(4)预算单位根据市政府批复意见,办理资产移交,市财政监交,并督促单位做好账务调整。

(5)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公物仓进行资产卡片迁移。

五、资产评估业务流程

(1)预算单位根据公开处置资产或出租、出借资产的批复意见,委托市财政招标产生的评估机构实施评估。

(2)评估情况在单位内部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一式四份)。

(3)预算单位根据评估公示情况和评估报告,填写《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连同评估报告、评估公示情况等资料,送市财政监督局备案。

六、公物仓管理流程

公物仓管理主要有公物仓入库管理流程和出库管理流程。

1.预算配置资产和追加配置资产入库流程

(1)公物仓根据年度预算配置资产和追加预算配置资产的批复,生成资产虚拟卡片。

(2)预算单位根据政府采购执行结果,进入公物仓管理模块,对单位的资产虚拟卡片进行修改完善,确认后生成资产正式卡片,进入公物仓管理。

(3)市财政督促单位进行财务和资产账务处理。

2.公物仓站库资产入库流程

(1)预算单位根据批复意见和应上缴公物仓的闲置资产、淘汰资产,超标准配置的资产、罚没资产、临时机构需要处置的资产和其他资产数量、金额,填写《公物仓站库资产入库清单》。

(2)政府公物仓站库核对接收资产,并组织验收入库。

(3)政府公物仓站库按照接收资产的性质进行分类,并编制资产台账。

(4)市财政督促单位进行财务和资产账务处理。

3.资产调剂流程

(1)预算单位提出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根据公物仓站库可供调剂的资源信息提出审核、审批意见,并批复预算单位。

(4)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批复的资产调剂意见,与公物仓站库办理资产调剂手续,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公物仓将资产卡片迁移至调入单位。

(5)单位根据迁入的资产卡片,接收并作账务处理。

(6)公物仓站库进行账务处理。

4.借用资产流程

(1)预算单位提出借用公物仓站库资产的申请。

(2)单位主管部门初审。

(3)市财政审核、审批。

(4)公物仓站库办理资产借用相关手续。

(5)公物仓站库登记并进行台账管理。

(6)公物仓站库督促资产借用单位按期归还借用资产。

5.处置资产流程

(1)公物仓站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根据清查盘点结果,向市财政报送资产处置方案和处置清单。

(2)市财政提出审核意见,并履行报批手续。

(3)公物仓站库根据批复意见,分类处置资产。

(4)需进行公开处置的,由市财政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以备案的评估价格为底价,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处置。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8

一.项目前期管理的工作目标

协助业主办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各种手续,协调各协作单位的工作关系,保证项目在2002年底前可以正式开工建设。

二、项目前期管理的工作内容

在项目前期阶段,项目管理公司将协助业主办理下面六大方面的工作:

1.计划部门(计委)

项目建议书(草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报国家计委审批

立项批准

列入年度计划

领取投资许可证

2规划部门(规委)

规划意见书

设计方案审批(协助办理)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缴纳各种规费

城市档案建立

3土地部门(国土局)

建设用地批准书

国有土地使用证

拆迁

勘察、详勘(协助业主选择相关勘察单位,审核勘察报告)

4设计单位(设计院)

概念设计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5招标部门(招标办)

编制招标文件

协助组织编制标底

开标、评标、决标

发中标通知,签定施工合同

6其它部门

消防(征得认可)

人防(征得认可)

交通(征得认可)

园林(征得认可)

市政(征求意见)

环保(征求意见)

地震(征求意见)

供水(征求意见)

供电(征求意见)

供气(征求意见)

供热(征求意见)

电讯(征求意见)

卫生(征求意见)

7建设部门(建委)

领取开工审查表

办理监督手续

领取开工证

以上前期进度控制性计划见project2000前期计划之甘特图和网络图

三、项目前期的管理办法

1.编制前期控制性进度计划,报业主批准,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地衔接。

2.编制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报业主审批,协助业主合理、充分利用项目资金。

3.可协助业主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协助业主完成项目立项审批。

4.协助业主在方案设计阶段随时与规划部门相关人员勾通汇报,征求方案意见,以加快规划两证审批。

5.施工图设计阶段聘请施工图审核单位为顾问,加快施工图审核速度。

6.协助业主选定勘察单位,由**监理公司派出勘察专家审核勘察结果,保证勘察及详勘进度及质量。

7.派出专人协助业主与协作单位(如水、电、气、热等)和政府相关部门(如消防局、人防办等)随时勾通,争取相关手续尽快批复。

8.派出专人协助业主在招标办办理相关招标手续。

9.派出专人协助业主办理开工证。

设计阶段的管理

通过设计阶段项目管理,确保设计文件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充分体现业主的意图和希望,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促进国内外设计单位高效地合作,并按时取得相关的批准文件。本项目设计工作将划分为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第一 概念设计阶段

一、管理目标

通过对som公司提交的5概念设计及当今国际上已建和正在建设的相近规模的同等建筑比较,协助业主评选出符合金融街整体规划,并达到金融街区域及至北京市标志性的,具有强烈视觉可识别性、观赏性,可以满足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使用的一流金融办公及会议中心的概念性方案。

二、管理工作内容

1.通过业主授权,对som概念设计的进度进行协调。

2.对som提交的5个概念设计分别进行建筑形式、结构方案、机电方案、外部环境、工程成本进行分析,并向业主提交分析对比报告。

3.收集国、内外近期已建成或正在建的相近规模的建筑相关的数据,分析整理后,向业主提交相应的报告。

4.对som提交的5个概念性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工程实施的进度及工程实施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向业主提交相关报告。

5.对som提交的5个概念设计与金融街现有整体规划及已建成建筑的协调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写出相应报告。

三、主要管理方法

1. 建议在本阶段成立拟由**监理公司、卓建管理顾问公司、北京市规划局的专家组成业主专家顾问组。协助业主完成概念设计的评审工作。通过规划局专家的参与将保证所通过的概念设计在规划局顺利通过。

2. 通过业主授权或通过业主,采用电话或传真方式随时了解**项目工程概念设计进展情况。

3.**监理公司和卓建管理顾问公司将提交目前国、内外相近规模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

4.**监理公司、卓建管理顾问公司和规划局的专家将一同听取som公司关于各概念设计介绍,以便了解设计的意图。

5.概念设计的评定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符合金融街整体规划

体现金融文化理念

满足国际性客户群体要求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满足现代办公的科技含量

施工可行性

施工周期的合理性

成本可接受性(ve理论)

6.**监理公司和卓建管理顾问公司的造价工程师和测量师将联合对som提交的5个概念设计进行成本估算和ve评估。

7.如果som提交的一个概念设计可以满足上述的各项要求,并得到业主的确认,则由监理公司发出书面的通知,由som继续完成下面的工作。

8.如果som提交的概念设计中未能通过专家及业主的初步评审,则项目管理公司将协助业主将业主及相关各方意见整理出,由som公司继续完善,并明确相应的完成时间和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将会同业主随时检查本概念设计的完成情况,同时对项目总体进度安排进行调整,保证整体计划的实施。

9.本阶段需同时开始的工作内容

项目管理公司将协助业主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任务书。

项目管理公司将根据初步评定的概念设计及相关的经验编制项目实施的控制性计划,报业主批准。

项目管理公司将根据初步评定的概念设计及相关的经验,编制本项目的项目成本初稿,报业主批准。

第二 方案设计阶段

一、管理目标

通过过程控制,促使som公司按期提交符合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内容、质量要求及保证审批通过的方案。

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经业主授权,对som方案设计进度进行跟踪。

2.对som提交业主的方案进行评审,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及设计合同要求,向业主提交相应的评审报告。

3.对som提交业主的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向业主提交成本方案设计分析。

4.根据业主确认的方案设计,编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细则。

三、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1.在方案设计开始前,根据总控制计划和设计合同,要求som编制方案设计进度计划。

2.项目管理公司将协助业主对进度计划进行批准,并提出相关的意见。

3.项目管理公司将协助业主用书面及传真方式对进度情况进行检查及确认。

4.由**监理公司、卓建管理顾问公司、规划局的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som提交的方案设计进行评审,并由管理公司写出评审报告。

5.方案评审的技术部分主要包括以下:

方案设计是否与业主确认概念设计保持连续性

方案设计是否满足于金融街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

方案设计是否与周边在建或已建项目相协调

各专业方案的深度是否满足于规划局报批深度

各专业方案的深度是否满足于成本估算深度

各专业方案的施工技术可行性

各专业方案的施工工期可行性

各专业方案是否可以指导初步设计文件

各专业方案设计是否满足于设计任务书中技术指标的要求

各专业方案是否相互协调

结构方案设计是否满足于结构安全的国家规定并能满足建筑方案设计的要求

机电方案是否可以满足于舒适度要求

机电方案及建筑方案是否节能

机电方案是否便于后期物业管理和保养

外部环境设计是否可以满足总体建筑风格及总体环境要求,并体现与之协调的品位

交通方案设计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市政方案是否符周边市政条件并符合规划

装修方案是否体现金融办公及会议中心要求

6.由项目管理公司组织测量师、造价工程师对各专业方案进行成本造价估算并向业主提交相关的估算报告供批准。

7.不同阶段的方案设计成果随时报规划局,征得规划局的意见,同时与政府其它的职能部门随时汇报,全方位满足要求。

第三 初步设计阶段

一、管理目标

通过对初步设计的过程控制和协调,使国、内外设计单位及相关外部配合单位密切合作,促使初步设计文件保持与方案设计的有效连续性,完成设计合同和设计任务书约定,并满足于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二、初步设计阶段管理的工作内容

1.编写初步设计管理规划,报业主经批准后执行。

2.审核som及国内设计院的主要设计人的资质及人员安排,提出初步意见。

3.审核som提交的初步设计进度计划,提出相关审核意见,经修正并业主批准后执行

4.跟踪初步设计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意见及要求。

5.跟踪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6.在过程中检查初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设计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并提出相关意见。

7.对跟踪过程中发现的偏差提出改正要求,并验证执行情况

8.组织协调国内、外设计院的相互协调关系

9.协助业主组织协调与外层单位(水、电、气、热)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

10.组织对初步设计文件的检查,验收。

11.对设计费拔付签署意见

12.检查核对设计工程概算

13.根据初步设计文件计算工程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ve理论)

14.组织初步设计阶段的会议

15.组织阶段性总结

16.协助组织初步设计文件的报批。

17.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大纲

三、初步设计阶段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

1.组织由建筑、结构、机电、测量师、法律顾问等专家成立项目管理部。

2.项目管理部的法律专家协助业主签订初步设计合同,并将合同意见提交业主。

3.项目管理部内部组织所有人员学习som及国内配合设计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4.针对管理工作内容,编制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管理规划细则,明确管理工作所开展的活动、人员,分工及职责,工作要求等。

5.项目管理部向业主及有关方面收集必要的资料,包括:

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地红线图

规划设计要点

消防意见等

6.在主业主持下召开初步设计阶段管理交底会,提出本阶段所管理方法及要求。

7.将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方案确定的实际情况,划分出若干子阶段。

8.在每个子阶段,要求设计单位提供阶段性的设计计划和设计输入文件,由指定的人员审查签认,填写《设计跟踪检查记录单》,报业主审核。

9.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每天与som进行书面联系,跟踪设计进展情况。

10.在初步设计的中间阶段,与业主协商约定,实地检查所有设计的进展情况。

11.实地检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进度是否满足合同及计划要求

设计人员资格配备情况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

设计专业配合情况

已完成阶段性成果的设计质量及深度

已完成部分工程成本估算

12.在实地跟踪检查过程中,填写设计跟踪检查记录单,并报业主备案。

13.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则专题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修正,保证本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关通知书报业主备案。

14.定期组织召开有国、内外设计公司参加协调会,参加人员必须为各项目主要负责人。

15.派出专人组织设计单位与有关部门,如规划、建设、市政、消防、环保、地震、人防、园林、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电讯、交通等协调工作。

16.建议设计单位聘请有关规划、消防等单位的人员担任相关专业的顾问人员,保证审批的通过。

17.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及相关的外部协作单位共同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及验收。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审核设计项目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内容数量及深度要求

审核设计项目对可研评估意见及规划要点的执行情况

审核设计项目中对现行法规、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

审核公用工程项目的完整性、可靠性及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审核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是否符合工程总目标的要求。要审查其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其有利于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的程度与价值

审核项目外部条件的落实情况。设计与城市建设及金融街b区总体建设要求的协调性,水、电、通讯、供热、供气、施工用地等条件是否与地方各部门签订了有关协议,有关消防、环保、交通、卫生等条件的处置情况

注意设备选型与配套的合理性

注意设计方案对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对今后物业管理的影响

方案主要有建筑方案、结构方案、机电方案、交通方案、环境方案、市政方案、装修方案、楼宇自控方案、园林绿化方案等

建筑造型、使用功能、装饰标准等方面满足业主及市场销售的要求并要满足:

结构安全

经济性好

技术先进

审查图纸的规范性。如图纸的编号、名称、设计人、校核人、审定日期、版次等栏目是否齐全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考察在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方面具体体现选定的设计方案情况

平面设计。包括房间布置、面积分配、楼梯布置、总面积满足情况

空间设计。包括层高、空间利用情况等

装修设计。包括外墙、内墙、楼地面、天花板装修设计标准及协调性,满足业主装修要求情况

结构设计。核查结构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情况。要审查主要结构参数取值情况,必要时审查结算书

设备设计。包括设备的布置、选型。如电梯的布置、选型,锅炉的布置与选型等

机、电方案等设计。包括给水、排水、强电、弱电、消防、自控等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满足城市规划、环境、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要求情况

各专业设计的协调一致情况。审查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尺寸不一致等情况。

18.初步设计阶段投资控制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做好项目资金规划,明确项目的投资目标。在设计阶段,要科学地进行投资切块分解、编制合理的投资计划,对项目设计工作的进度情况进行投资动态跟踪和控制,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控制目标,便无法把项目的实际支出额与之进行比较,也就无法找出偏差,使投资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因此,做好投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投资规划工作主要为:确定和分解拟建项目的投资目标,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所需的投资总额,即投资目标作出合理的估计(根据市场销售的调查和在金融街已完成工作客户的反馈意见及预期的利润指标等),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解,从而得出可操作性分目标,进而对此分目标进行主动操作,以期达到对投资进行主动控制的目的。

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比较与分析初步设计的总体方案及单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满足设计功能要求下尽量节约投资,选取最佳方案。因此,投资控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实行限额设计

根据国家规定,初步设计概算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估算,施工图预算不得超过初步设计概算,设计合同中要设专门条款予以明确,并且要求设计单位按分项、分专业编制施工图预算,分析投资增减情况,如有超过,要采取措施予以核减。包括:

a、审查编制概算采用的《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材料、设备的价格和各项取费标准是否遵守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审查概算文件所包括的设计内容是否完整,设计项目有无遗漏或多列,工程量是否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b、核算单位造价和技术经济指标与已建工程类似预算的单位造价,或国家颁布的控制指标是否符合,同时比较和分析差异的原因。

c、审查其他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国家、地区的有关规定及符合实际,不属于建设项目范围的费用不得列入,无规定者要根据情况核实后,方可列入。

(2)实行限额设计变更

要求设计单位按照设计或非设计原因两种表格设计变更单,并计算出变更对投资的增减数。非设计原因变更单要附有提出变更单位的联络单。

凡属于提出设计标准、扩大设计规模,超出初步设计批准的新增内容及其限额以上的重大设计变更,由监理单位报请业主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如有发现立即停止施工。

(3)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析,保证业主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19.对其他特殊事项影响设计进度或可能造成延误的因素及计划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批准

20.项目监理机构在工作中,要主动与业主进行沟通,及时传递设计情况的信息,使业主掌握设计动态,取得业主对工作的支持。对于业主的要求和意见也要与设计单位及时研究,贯彻到设计工作中去。

21.项目监理机构要充分与业主进行协商,要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从而保证对设计单位的口径一致,为管理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2.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例会和其它协调会议要编制会议纪要,发给各单位。项目监理机构要每月编写管理工作月报,每段设计工作结束后要编写管理工作小结,整个设计管理工作完成后,要编写管理工作总结,报送业主。

23.与消防、人防等主管部门的协调要主动沟通,及时汇报,认真听取各主管部门对设计的意见与要求,取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24.在初步设计文件经业主讨论批准后,项目管理公司协助完成规划报批工作,领取规划许可证。

25.在初步设计基本结束时,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细则。

第四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

一、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目标

通过对施工图设计过程的控制,促使施工图设计单位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符合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并能完全指导施工的图纸。控制施工图预算不超过设计概算。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协助业主签订施工图设计合同。

2.编写施工设计阶段管理细则,报业主批准后执行。

3.审核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人员的资格及人员安排,向业主提交相关的报告。

4.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控制性计划。

5.审核施工图设计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提出审核意见,经修正后报业主批准执行。

6.跟踪设计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相关的意见和要求。

7.跟踪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设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8.在过程中检查施工图设计是否满足设计合同及国家规范的要求,提出意见

9.对跟踪过程中发现偏差,提出改进要求,并验证纠偏执行情况。

10.组织外方设计院对施工图设计的检查与审核。

11.组织施工图文件的检查与验收。

12.签署设计费拔付意见

13.计算工程量清单。

14.审核施工图预算书。

15.对施工图文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16.组织相关的协调会。

17.组织阶段性的总结

三、主要管理措施

1组织由建筑、结构、机电、环境、测量师、造价师、法律顾问等专家成立阶段性项目管理部

2由项目管理部的法律专家协助业主签订施工图设计合同

3组织项目管理部内部人员学习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和项目管理合同

4编制本阶段的管理的控制性计划

5针对管理工作内容,编制施工图阶段管理细则,明确管理工作所开展的活动、人员,分工及职责,工作要求等。

6收集施工整理施工图阶段所需的资料,包括:

初步设计文件

规划意见书

用地规划许可证

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

消防审批意见书

人防审批意见

园林意见

市政、水、电、气、热等条件。

规划红线,水准点等

勘察及详勘资料

7复测及审核相关资料,如勘察资料,水准点等

8主持召开施工图阶段管理交底会,明确管理目标及方法

9根据实际情况,将施工图阶段划分为若干子阶段,并提出各子阶段的工作目标。

10在每个子阶段,要求设计单位提供阶段性设计计划和设计输入文件,由项目管理部进行审核,报业主审核

11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派出专人实地检查设计进展情况,主要包括:

设计进度是否满足合同及计划要求

设计人员的配备及到位情况

各专业的协调配合

已完成部分的设计质量及深度

已完成部分的成本估算

12在实地跟踪检查过程中,填写设计跟踪检查记录单,报业主备案。

13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则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修正。

14验证批复整改及修正的措施及措施的执行情况。

15建议施工图审核单位在本阶段参与完成上述工作,保证施工图审批的速度。

16每周召开一次有业主、中、外方设计参加的设计协调会,对设计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协调解决需由包括业主方在内的各方解决的问题。

17在施工图分阶段完成之后,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及相关外层协作单位共同对设计图进行审查及验收,按本项目施工图可以分为四个大部分:

基础阶段施工图(包括机电的预留、预埋图)

结构施工图(包括机电、外装修等的预留、预埋图)

机电安装施工图

内外装修施工图

18施工图审核的主要内容:

审核施工图对初步设计图的符合及满足情况

审核施工图是否满足于合同规定之内容及数量

审核施工图对批准的规划意见的满足情况

审核施工图对现行法规、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

审核工程项目的完整性、可靠性及建筑内部使用功能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

审核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是否符合工程总目标的要求,审核其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其技术的提高程度与价值。

审核与项目外部条件的协调情况,包括与金融街b区的市政、水、电、气、热,施工条件等,有关消防、环保、交通、卫生等条件的处置情况

注意设备选型与配套的合理性

注意施工图在施工操作中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对今后销售及物业管理的影响

审查设计图纸的规范性,如图纸的编号、名称、设计人、校对人、审定日期、版次等栏目是否齐全

建筑设计及立面设计,考核在建筑造行和立面设计中体现初步设计的情况

平面设计。包括房间布置、面积分配、楼梯布置、总面积满足情况

空间设计。包括层高、空间利用情况等

装修设计。包括外墙、内墙、楼地面、天花板装修设计标准及协调性,满足业主装修要求情况

结构设计。核查结构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情况。要审查主要结构参数取值情况,必要时审查结算书

设备设计。包括设备的布置、选型。如电梯的布置、选型,锅炉的布置与选型等

机、电方案等设计。包括给水、排水、强电、弱电、消防、自控等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满足城市规划、环境、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要求情况

各专业设计的协调一致情况。审查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尺寸不一致等情况。

19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施工图中投资方面进行审核。

20项目监理机构在工作中,要主动与业主进行沟通,及时传递设计情况的信息,使业主掌握设计动态,取得业主对工作的支持。对于业主的要求和意见也要与设计单位及时研究,贯彻到设计工作中去。

21项目监理机构要充分与业主进行协商,要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从而保证对设计单位的口径一致,为管理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2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例会和其它协调会议要编制会议纪要,发给各单位。项目监理机构要每月编写管理工作月报,每段设计工作结束后要编写管理工作小结,整个设计管理工作完成后,要编写管理工作总结,报送业主。

23与消防、人防等主管部门的协调要主动沟通,及时汇报,认真听取各主管部门对设计的意见与要求,取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一、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工作目标:

通过施工的招投标阶段工作,依法选择出更适合于本工程建设的各施工单位,使业主的利益得以最大体现。

二、管理工作内容

1.编写招标计划,报业主批准。

2.协助业主办理招标申请。

3.协助业主编制招标文件,内容包括投标须知,合同协议书,合同条件,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合同图纸,工程量清单。

4.编制工程标底。

5.协助业主审查施工单位及项目部的资质,提出选择施工单位的初步意见,报业主审批,协助业主选择确定投标单位。

6.协助业主组织投标、开标、评标和决标工作。

7.协助业主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8.办理工程开工申请及相关手续。

9.协助业主作好施工现场的平整,水、电、通讯线路从场外接至约定的地点,开通场地至公共道路的通路,提供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资料,提供水准点的坐标控制点。

三、主要管理措施

1.项目监理机构要充分研究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招标方式、范围、程序、组织及时间安排,认真编写好招标大纲,报业主同意后,作为招标工作的指导文件。

2.编制招标文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使招标文件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要认真进行工程风险分析,对风险应合理分解,制定回避风险的措施,以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顺利化解风险。

4.招标文件要完整、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使招标和投标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可有效地防止在履约过程中的争议。

5.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合理确定有关材料、设备的暂估价格,使招标标底和投标价格与市场实际情况相吻合,为控制投资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6.招标文件各部分内容应力求统一,用词要明确、严谨,避免由于内容前后矛盾,语言表达含糊不清,造成理解和解释产生分歧而形成纠纷。

7.选择投标单位要认真进行资质审查,拒绝不合格的投标者。审查的重点应放在投标单位的类似工程的业绩,要落实到拟投入的项目部和项目经理上,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确保中标后能胜任工作。

8.为了保证评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评标小组或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应包括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的专家,评标成员不是代表各自的组织和单位,要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在评标中要严格按评标办法和程序进行,要消除可能产生不正常评标的条件和环境。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9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

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二)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第十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三)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专门评审机构评审后审核批复。

第十一条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共建的电子政务项目,由中央政务部门牵头组织地方政务部门共同编制项目建议书,涉及地方的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摸,应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项目审批部门整体批复项目建议书后,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由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分别编制,并报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应按照项目建议书批复要求审批地方政务部门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事先征求中央政务部门的意见。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审批方面有专门规定的,可参照地方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中央和地方共建的需要申请中央财政性资金补助的地方电子政务项目,应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的规定,由地方政务部门组织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报项目审批部门审批。补助资金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次下达。

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篇10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加油站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经贸部门会同市城建规划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按照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编制《东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

《东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报省经贸委、省建设厅批准公布施行。

第四条新建加油站的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年度经营性用地指标管理。

第五条新建公路沿线的加油站建设用地选址及规划方案在路基完成、路面铺设开始后确定。

第六条新建加油站建设用地的选址,由各镇(区)依照《东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的要求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提出初步选址意见,报市经贸部门和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由市经贸部门和市国土资源部门分别出具选址初审意见;

(二)报市城建规划部门审核,由市城建规划部门出具《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

(三)凭第(一)、(二)项的批复意见,向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农地转用或征地,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办理招标、拍卖、挂牌竞价交易手续。

按法定程序完善相关用地手续之前,不得进行竞价交易;

(四)报市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凡不符合《东莞市加油站发展布点规划》的加油站不得审批。

第七条新建加油站用地手续完善后,其建设用地应该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交易。

加油站建设用地竞价交易按照或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具体由镇(区)按年度经营性项目用地计划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第八条在我国注册登记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须经依法批准)可参加本市加油站建设用地竞价交易活动。

第九条加油站建设用地竞价交易收入扣除交易税费后的所得收益,按照土地权属进行分配。加油站建设用地竞价收益分配方案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经贸部门另行制订。

第十条新建加油站的土地使用权合同期限为20年。

第十一条土地使用年限届满后,加油站在市属土地上建设的,其土地使用权、地上及地下构筑物和附属物等所有资产由市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加油站在镇、村属土地上建设的,其土地使用权、地上及地下构筑物和附属物等所有资产由原集体土地所有者无偿收回。收回的土地若仍规划为加油站建设用地的,须重新竞价。

第十二条申请人应按以下程序办理加油站建设审批手续:

(一)凭土地使用权成交确认书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加油站名称预先登记手续;

(二)向市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加油站消防立项审核,由市公安消防机构出具《消防立项审核意见书》;

(三)填写《建设加油站申请表》,连同《消防立项审核意见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土地使用权合同一并报市经贸部门初审,市经贸部门核对申报材料原件,提出审查意见后报省经贸委审批;

(四)凭省经贸委同意其建设的批复文件,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开工建设。

第十三条加油站竣工后,申请人提交以下材料报市经贸部门,市经贸部门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上报省经贸委:

(一)《成品油零售经营证书申请表》;

(二)城建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验收证明及复印件;

(三)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件及复印件;

(四)建设部门核发的《竣工验收备案证书》及复印件;

(五)公安消防机构核发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及复印件;

(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及复印件;

(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计量保证体系(须安装税控装置)确认合格证及复印件;

(八)环境保护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及复印件;

(九)气象部门颁发的《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及复印件;

(十)与具备经营资格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的成品油供油协议及复印件。

第十四条申请人凭省经贸委核发的《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因公共利益需要或城市规划调整,改变加油站土地用途,拆除加油站的,参照市有关房屋拆迁的补偿规定对经营加油站的企业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