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5:47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智慧化;数字化

一、绪论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现代供应链中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2017年10月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意见”同时指出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引导生产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相比于传统供应链,现代供应链以“智慧化、数字化”为亮点进入大众视野。如何理解电商背景下的现代供应链创新,尤其是电商企业如何在现代供应链的创新中实现应用推进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供应链内涵与创新背景

(一)现代供应链的内涵

传统供应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降低成本为目标,强调上游与下游企业在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之间的高效协作。现代供应链作为当前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在供应链智慧程度、供应链协同深度有深刻的创新意义。供应链智慧程度依托于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供应链的智慧化过程不尽包括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将供应链中的各个功能要素智慧化。供应链的深度协同能够通过供应链中战略伙伴之间合作有效减改善“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运作。[1]

(二)现代供应链创新背景

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物联网将逐渐代替互联网。据Gartner数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将达250.1亿。盘红华[2]在研究物联网应用于智慧供应链时提出物联网技术将对传统的产品生产、仓储、采购、运输、分销等过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同样,大数据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王红春[3]认为以大数据将有利于改善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依据大数据理论推动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需求预测研究。黄成成等[4]在智慧供应链构建体系的研究中提出将人工智能的决策机制与技术融入供应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使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达到实现动态、实时选择与控制的管理水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在各场景的融合,都要求电子商务企业以成本、效率、体验为出发点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供应链的创新应用

(一)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生态化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商业系统由承担不同功能的众多的组织与个体有机组成。这些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推动着商业网络不断演进。[5]供应链的生态化是一个多边结构,电商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平台需要打造一个平台生态圈,电商平台也将通过生态圈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5]在消费、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供应链协同过程趋于复杂。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稳定性,即在面对需求环境不确定时,电商平台与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需要通过协同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稳定的供应链网络。二是供应链的生产力,电商平台作为需求的最前端,需要通过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合作不断提高生产率与流通效益。三是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电商供应链中涉及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多种角色呈现出的多样性为供应链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是电商现代供应链创新的基础。京东整合了全面、优质、链条最长的消费数据,打造了一个智慧供应链开放平台“诸葛智享”。“诸葛智享”以智慧库存为核心,利用智能销售预测与智能补货全面自动化协同供应商提升供应链智能化管理能力,帮助供应链智能预测消费需求、智能布局库存、智慧补货、智能排产。电商企业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供应链创新能力协同供应链主体向促进供应链生态化迈进了重要的变革步伐。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2

智慧物流物流金融课程建设一、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背景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3

关键词:智慧经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济信息

1.引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智慧经济时代,也即知识经济的后一个时代是智慧经济,它是智慧经济化与经济智慧化相统一的过程。随着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经济逐渐成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和智慧公众等建设领域的基础和支撑。作为智慧政府范畴的电子政务建设,尤其是政务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引进各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的重视。

吉林省图书馆新馆自2014年9月开馆以来,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省图书馆也引入了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信息化产品和手段来提高信息化水平。其中,省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架设了官方网站“吉林省图书馆”(http://.cn),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互联网站的开通,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数字检索、信息查询和知识发现等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真正打造了“24小时自助”的一站式服务式图书馆。

承担着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为科研、教育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是重要的电子政务工程,不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平台,也是与社会的重要接口。借助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深层次和微观的评测,不但可以提高政府效益,同时也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原则有以下几个:第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即以读者的借阅、查询等业务为导向;第二,要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即从传统的部门管理意识向现代服务模式转换;第三,要体现公众参与和交互沟通,即借助政务新媒体,打造多样畅通的政民信息传输渠道;第四,要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即以吉林省图书馆自身业务为网站核心。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指标是评估的重要手段,评估指标要涵盖三大块:一是信息公开,对于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信息公开是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前提和保障;二是网上业务,这是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部分;三是互动服务,这是电子政府时代电子民主的根本体现[1]。

结合绩效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可构建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服务、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管理和安全保障。二级指标包括:机构设置、相关文件、政府活动、政务公开、专题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其他信息、网站背景、办事指南、用户管理、办事状态在线查询、信息公开申请、表格下载、提供预审服务、咨询服务、民意征集、政务论坛、领导访谈、行风评议、网站导航、栏目设置、内容设计、页面设计、内容检索、数据库建设、访问速度、技术准确、应用程序、系统分析、管理机制、域名管理、信息维护、信箱管理、网站访问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方案、信息监控、信息监控应急预案等。实际达标情况如下:吉图概况-机构设置、公告专栏、工作动态、政务信息公开、数字图书馆、媒界之音、关于我们、服务指南、我的图书馆、授权访问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站、联系我们、信息咨询服务站-互动论坛、吉图概况-馆领导集体、吉图概况-职业道德规范、网站地图,您的位置。导航地址正确。10个一级栏目设置科学,子栏目层次较为清晰,名称直观准确,无二义性,重点重要栏目清晰突出。易用,人性化,公众服务需求突出。古典设计美观大方,风格统一,但布局略显局促;重点内容突出;多媒体应用恰当;字体标准;页面单层次,返回功能欠佳;无商业性广告。提供全文检索和书目检索,功能强大,查询准确高效。主页显示速度快,无延迟;平均下载时间小于30秒。错误提示较多,集中体现在视频点播和相关链接栏目。例如错链接,死链接等。兼容性良好。多操作系统多浏览器支持。有借阅排行榜,但无在线量、访问量等统计。域名使用不规范,使用.com商业域名。网名具有政府特色。信息维护及时。内容完整翔实。有oa办公系统和吉图邮件系统。有公开邮箱。

3.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评估报告

根据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主干核心机房和吉林省图书馆报刊阅室2个实验点,分别从外网和内网进行评估。

通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得出了对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的评议考核结果。在得出评议结果后,对这个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实现服务职能方面表现比较突出。首先,我们发现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处于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并且和吉林省内其它文化行业单位开办了“吉林云图”,满足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知识的核心服务理念,得到公众的好评。可见,吉林省图书馆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部门网站的建设工作。

其次,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与oa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吉林云图、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应用系统深度融合,这在内容建设和整合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值得肯定和保持。另外在公告上做得比较好,从新馆搬迁至今,已经信息60多条,信息多,针对性强,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公告专栏是网站的一个特色,值得推广和改良,例如在移动端通过微信或短信定制的方式,进一步方便公众及时了解到公告信息。

最后,在用户访问体验方面,网页打开没有明显的延迟。

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站建设缺乏规范化,一些菜单的界面风格与其它不同,有些在首页显示,有些在分支显示,不够统一。再如,网站中,死链接或错链接较多,表明没有定期专人清理。重点体现在试用资源上。最后,没有形成强大的公众之间交流网络。这些问题都是将来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吉林省图书馆作为我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一直以来承担着传播知识提升公民素质的职责。在互联网空间上的虚拟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在另一个维度为公众提供着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本文针对图书馆网站业务特点,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进行剪裁和个性化,提出了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标体系,并通过评估实践得到了评估报告。对于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建设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采取了匿名的评测方式,客观上导致部分指标项目无法进行;再如指标体系的剪裁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该增加一些图书馆电子政务工程特有的指标项目,以使评估结果更准确公正。(作者单位:1.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信息技术部;2.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CSK2014ZYJ-006)资助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4

中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更是接踵而至,这其中金融则成了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供应链,再造国际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能,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最好通路。美国供应链在工业领域起步就注重背后金融力量的推动,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而参照美国经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未来空间,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都将远大于美国。

国内供给则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与金融压抑、金融短板突出的博弈进程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脉相承,也是供应链发展到成熟形态后的自然衍生产物。

毋庸置疑,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在于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产融分离以及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经常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能力。而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品牌、资源、资金优势明显,为产业链中小游企业提供亟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做大产业链市场蛋糕。

巨头齐聚供应链金融

去年以来,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力日渐明显。

前不久,阿里“码商成长计划”,全面赋能个体工商户极小微群体,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赊购贷款、循环信用贷等)是重中之重。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着力打造基于税务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试图将其培育成继“微粒贷”之后下一个现象级爆款互金产品。

建设银行全面践行“双小”普惠金融战略,建成了能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因此董事长田国立的最近表态才能如此高调:“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是靠良好的愿望,而是要靠能力。”

此外,弘翼财富也在不断深耕自身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风控体系,为企业打造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由此可见,精确瞄准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痛点和难点几乎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共同主题和共通战略。

风控科技化

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全面进入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其标志就是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的全面赋能。

当前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包括五项:aBCD+i,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Computing云计算、Big-Data大数据、iot物联网。其赋能要点如下:

一是云计算是基础。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云端平台收集聚合数据,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

二是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审核核心企业的资质和评估还款能力,从而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并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三是物联网技术是数据源的有益补充。例如,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式,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湖,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五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5

近日,赛迪世纪在京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申报指南对试点申报、创建、验收的全流程进行了详细分解说明,对申报书、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中的关键内容、重点内容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各地开展备受关注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提供了实操手册。

去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2013年1月28日正式公布了第一批90个试点城市名单。本着开放原则,住建部将继续组织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据悉第二批试点申报工作将于2013年6月展开。

赛迪世纪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实际申报经验,撰写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指南》,对《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详细解读,总结了申报流程与关键要点,帮助地方政府全面把握申报节奏。最后根据赛迪世纪参与申报、评审资料编制的实际经验,给出了申报材料编制的相关建议,为地方政府申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供直接指导。

国内首款政府公务办公安全保密邮件产品上市

近日,时代亿信了针对政府公务办公的“Seeuremail安伞保密邮什系统”,并已经国家保密局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检测,达到“发全增强级”等级,获得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时代亿信安全保密邮件系统从邮件本身、邮件传输、邮件存储、十义限控制等多方面出发,解决传统邮件系统存在的缺乏加密、审计不足、无发送审批流程、权限不可控等问题,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可控,便捷的信息传输功能,满足工作资料内部安全传递、存储及交流的需要。

时代亿信安全保密邮件系统基于pKi公共密钥管理体系,给传统电子邮件系统引入数字信封、数字签名、摘要算法等信息加密技术,从而实现电子邮件的加密传输、加密存储,并能够对发件人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邮件内容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不仅能够对邮件系统内的附件进行阅读、编辑、复制、打印、转发等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能够对下载到本地后的附件继续进行权限控制。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家保密单位、党政机关和军工单位。

曙光行业大数据战略

近日中科曙光正式对外了曙光“平台一体,智汇应用”的行业大数据战略,这标志着中科曙光经过对大数据技术和行业趋势的深入洞察和积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行业大数据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成熟的中国大数据产业推进模式。

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在会现场指出“平台一体”就是面对信息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曙光公司全面集合自身资源优势,为行业企业构建有竞争力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灵活扩充和增长,提供真正的统一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作为一个真正关注客户价值实现的企业,曙光专注提升全流程的卓越服务体验,提供端到端的集成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升价值,实现既定业务目标。

“智汇应用”是指曙光大数据提供了标准的平台接口,支持各行业丰富的第三方应用集成,包括智慧城市、金融、电信、交通、医疗、教育、军工等各行各业丰富的大数据应用软件,提供高效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服务,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带来创新的技术模式、商业格局和新的投资机会,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优势。

曙光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创新数据处理技术和开放式架构,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加载、查询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多种类型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处理,可以为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以为大数据应用构建真正高效、智慧、易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应用体验上,它能够帮助客户快速、智能的分析海量数据,以提高洞察力并做出明智决策,并为客户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体现价值的“金矿”。在商业变革上,行业大数据系统将全面提高行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带动商业模式转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管理创新上,曙光将为政府和公共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在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建设方面,通过大数据的横向贯通能力成为“信息中国”的中坚力量。

arubanetworks为下一代工作场所推出802.11ac解决方案

为移动企业提供新一代网络接入解决方案的供商arubanetworks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其802.11ae旗舰解决方案,提供具有当今wi-Fi网络所需设备密度和应用智能的业内首款千兆位wi-Fi。新推出的aruba220系列接入点(ap)与aruba的clientmatch新技术相结合,可满足企业创建下一代工作场所的重要需求。

长期以来,不精确的漫游定位、欠佳的负载均衡以及相关的wi-Fi性能挑战一直困扰着it和网络操作管理人员。aruba~Clientmatch新技术旨在排除该方面的一个关键障碍“粘滞客户”,并帮助实现802.11ac的潜能。实现客户端设备始终连接到可用性和性能最高的ap,有助于确保企业从802.11ae提供的增强吞吐量和容量中受益。

Bt面向大规模BYoD部署的整合式解决方案

目前,英国电信集团(Bt)了一组解决方案,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BYoD所承诺的生产力提升。Bt的整合方法旨在帮助首席信息官们大规模部署智能设备,同时改善最终用户体验。Bt的BYoD方法提供了对确保BYoD策略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管控、连接和体验功能。它利用BtConnect网络解决方案以及Btassure安全服务市场领先的功能,并得到了Btadvise专业服务的支持。

Bt当天还众了多的新服务、新产品和新功能,从而全面完善自身的BYoD解决方案。BtadviseBYoDReadyinfrastmctureQuickStart:一款新的专业服务,可评估企业的BYoD就绪状态,以及BYoD相关要求对其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影响。BtadviseBYoDQuickStart:一款新的专业服务,可帮助客户快速确定有关措施以使风险最小化,同时评估企业是否已就智能设备与BYoD的引进做好了战略、政策和实施等方面的准备。以及面向首席信息官的整合式解决方案“套餐”等。Bt环球服务全球服务产品副总裁neilSutton表示:“只有在网络服务能够安全应对额外负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BYoD的生产力提升收益。优质的设备需要更好的网络。而我们的条件非常理想,能够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智能网络解决方案。我们的无线解决方案以及身份与访问控制平台可以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同时实现合规、增强的基础架构安全性。我们的无线解决方案允许企业为自己的客户提供这种连接性,并通过我们的身份与位置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凭借整合的固定与移动服务组合、强大的专业服务和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特性,加之这些服务与功能的价格十分经济合理,我们现在为客户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之道。”

用友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用友公司正式nC行业产业链策略,同时作为产业链伙伴的沟通合作实体平台,用友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产业链创新中心)就此揭牌成立。这是继今年4月份用友公司全产业链伙伴策略之后的又一盛事,是用友从战略、业务层面向其核心产品层面推进策略落地的关键举措,用友nC将进一步推动产品伙伴招募和深化合作。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也将成为开发伙伴产业链创新的实验室,与伙伴共同实现合作开发,达成产业链共赢目标。

今年年初,用友正式“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的新三年业务策略,用友聚焦平台、标准应用产品、少数核心行业解决方案;其它大量行业领域,在营销、咨询实施以及个性化的开发服务,由合作伙伴进行社会化和集约化的交付与实现。

经过半年时间紧锣密鼓的部署,用友已经建立了由技术与产品类伙伴,实施与服务类伙伴、市场与营销类伙伴等数千家伙伴组成的产业生态链伙伴体系。用友综合竞争力上升,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替代国际厂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产业链伙伴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用友公司执行总裁向奇汉表示,从客户需求来看,客户也得到了信息化升级整合的大浪潮,需要平台进行升级,通过平台实现整合。这种整合需要很多产业链伙伴共同面对客户;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也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支持他们快速开发,服务客户,同时也弥补产业链伙伴在一些资源投入上的不足。从用友、客户以及产业链伙伴三者进行结合,形成了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的一个人的战略背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用友公司基于Uap和nC成立了这个nC行业产业链创新中心,希望汇聚整合行业伙伴资源、开发资源,基于平台,跟nC核心应用整合,面对行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建设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教育部、联想和宇通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联想集团和郑州字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开展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标准的研究,建设校车安全运行动态信息管理平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监管体系,全面保障校车安全、规范、高效运营。

作为教育装备的理论、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单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教育装备标准化、质量检测、咨询、检验等工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联想是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具备丰富的信息技术、it管理与运维服务经验。宇通作为中国校车第一品牌,掌握整车核心技术和车联网技术。三方的战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填补我国校车运行过程监管的空白,体系化地解决校车安全管理问题。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致力于促进教育装备行业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此次和联想、宇通达成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系统研究的战略合作,是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行动,也是保障校车安全运行和学生安全出行的有力举措。

联想集团副总裁李祥林表示,联想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it管理服务经验以及强大的服务交付能力。目前,联想已建立起庞大的it桌面运维外包体系,并正在发力企业数据中心建设、虚拟化,以及业务移动化整合管理等多种行业解决方案。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指导下,联想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为推进校车安全运行信息管理和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十七届软博会信息会顺利召开

近日,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支持,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的“201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信息会”在北京举办。

本次信息会紧紧扣住主题——“权威信息,传递产业动态”,创新多种方式为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咨询机构和优秀企业最新的政策、研究报告、平台和产品,包括地方产业和园区政策3项、研究报告1项、服务平台1项、软件产品5项等共计10项内容。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6

20多年来,江苏广电网络经历了由各市、县分散建设运营向实施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组建江苏有线,“全省一张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转变,由模拟向数字、有线电视专网向综合信息业务网的转型,正呈现出渠道多元化、终端多样化、收视互动化、应用跨屏化、操作智能化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进行Swot分析,可以归纳出江苏有线的五大优势、四大不足、三大机遇、三大威胁。

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广电网络具有政治属性和公益属性,是新闻宣传的主要载体、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主要渠道,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支持。二是用户优势。江苏有线拥有2000多万户用户,为全国第一大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用户认可度高,互联网入口价值高。三是网络优势。网络覆盖全省城乡,城市管网资源丰富,网络可管、可控、可信、可扩展,安全性高。四是视频业务优势。网络适合传输视频,高清、超高清视频传输相对竞争对手有比较优势。五是资本优势。江苏有线2015年4月28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运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公司资本充裕、负债率低,市值位居广电网络上市公司第一。

劣势。一是战略规划不足。长期开展有线电视专网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规划缺乏,发展方向不是很明晰。二是市场运营能力不足。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品牌管理等价值链各环节均需要加强,尚未形成新业态新业务规模化发展的运营模式。三是人才支撑不足。视频技术类业务人才相对竞争对手较为丰富,但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经营人才紧缺。四综合业务支撑能力不足。互联网出口受制于电信运营商,无线覆盖能力不足。

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大幅提升。随着“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推进,潜在市场空间大幅提升,业务发展方向多元化,文化娱乐及信息消费持续增长,大市场前景向好。二是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为广电网络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三是产业整合机会显现。随着技术演进不断加快,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云”(云计算、大数据)、“网”(互联网、物联网)、“端”(用户终端)新基础设施,广电网络由“网”向“云”、“端”实施前向或后向整合的机会显现,可通过拓展产业链做大做强。

威胁。一是强大竞争对手介入。“互联网+”、“三网融合”使各运营商之间面临着更为直接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运营管理、有线无线综合覆盖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二是替代品抢占市场。在基础电视业务方面,iptV和ott服务提供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展开竞争,形成对电视客户的分流。三是市场增长率下降。传统电视业务对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的粘度在下降,电视开机率下降,用户流失加剧。

综合上述分析,在“互联网+”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江苏有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核心能力,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和弥补能力缺口,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智能电视的主导者、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改革创新的践行者。

一、以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为着力点,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电网络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按照“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要求,紧紧围绕切实做好党委政府宣传载体的要求、先进文化传播载体的要求,在推进广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主战线的作用,大力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要提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能力,加强对融合业务内容的审核、智能终端的管理,确保广大用户享受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及信息服务。要健全完善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将网络安全作为广电网络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网络监测监管、安全防护等方面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应用,建立广电网络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切实保障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渠道安全、应用安全。

二、以提供多样化专业极致的视频服务为核心,做智能电视的主导者。视频服务是广电网络的核心服务,入户率及用户认可度高,相对其他运营商有较大优势。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加快推进“高清江苏”工程,普及推广高清互动终端,努力使高清互动终端达到千万级规模,强化4K超高清等视听内容汇集,完成超过10万小时的超高清内容引入。同时,顺应信息服务多样化的趋势,提供上网浏览、信息咨询、上传下载、家居控制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服务,使数字电视成为人民群众信息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真正成为家庭的娱乐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

三、以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领域为抓手,做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不断突破广电网络发展边界,丰富产业内涵,延伸产业价值,拓展产业领域。深入研究“互联网+”11项重点行动,积极寻找产业发展机遇。聚焦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工程,加快建设高带宽、集中管控、智能调度、差异化服务的骨干网,以有线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三位一体”的“智慧江苏”创新服务新模式,重点建设“智慧江苏”广电创新服务示范平台和省、市、县三级广电智慧云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多个智能行业示范应用,规模化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发展。

四、以全面推广云媒体电视为重点,做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树立业务开发合作共赢理念,从以自我开发为主逐步转向专注提供开放的、低门槛的开发平台和环境,汇聚社会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完善云媒体电视平台,建成具备提供200套高清(含3D、4K)、500套标清电视节目接收处理和大容量信息交换、分发能力的全业务智能云媒体平台,完成云媒体平台省、市、县三级部署,推进持续创新,实现云媒体电视内容及业务的跨区域、跨网络、跨终端的传输运行和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云媒体电视业务体系和产品品牌。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食品安全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问题,让老百姓越来越“HoLD不住”,甚至双汇等一些知名品牌也开始出现问题。其中三鹿奶粉从全国知名奶粉品牌到一夜间消失。特别是近期白酒也被查出塑化剂超标,让百姓对国内食品安全信心急剧下降。

时至今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之多,农业整个产业链落后距离之大,已让我国农业的改革刻不容缓。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各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使我国农业也“智慧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农业物联网领军企业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坤物联网)董事长徐珍玉先生,他为读者展示了探路智慧农业的过程。

蓄积能量:规划与统筹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层次相对较低,致使信息化普及度较为低下,更难谈智慧农业,其概念相比交通、家居、安防、电力、水利等产业仍很模糊。自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后,农业也借其之势开始发展。朗坤物联网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定位农业物联网的公司,选在安徽省落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安徽省是国内的农业大省和农业改革示范区,同时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上走在前沿,具备农业改革的基因;另一方面得益于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公司已从过去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到现在打通从种植生产、加工、物流、仓储到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流程化服务。

在整个流程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服务有两个重要方向,其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少投入、多产出,全面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其二是在管控过程中依旧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要从源头开始抓,而并非靠传统检测亡羊补牢,除了生产外,只有把加工、制作、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串联一起,才能真正保证食品安全。

目前在这个服务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RFiD和二维码标签,在谈及标签信息仍为人工输入,该如何避免人工作弊或输入错误时,徐珍玉表示,在流程的核心关键点可以使用监控手段,根据需要实时调取人工的影像资料。由于目前的智慧农业只能从现有的技术角度去解决问题,所以涉及农产品产业链的企业的自身道德品质也尤为重要,要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规范,就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流程体系与标准,唯有操作规范后再嫁接物联网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最大化监控。

破土而出:机遇与挑战

受国家长期以农业支撑工业发展的政策影响,我国农产品有着严重的供需矛盾。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或缺失,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不仅造成农业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也造成巨大>中击。中科院曾有报告指出中国农业发展与国外相差近百年。我国的农业问题在近九年都得到了国家的关注,但今年首次提及农业的科技化,这就必须有物联网技术的支撑,而国内农业赶超国外势必在10-20年内完成,其巨大机遇不言而喻。虽然我国农业较为落后,行业投入产出比低可能是较为长期的问题,但未来能长足发展的一定是农业。

徐珍玉表示,发展智慧农业前途光明但发展之路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我们各地政府在积极开展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了各相关园区和产业联盟,但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部门、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由于规划与协调机制薄弱,目前已呈现产业规划和研究投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无序重复建设的严重态势。其次,自身产业链和相关各产业的联动尚未整合。智慧农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以开放心态通力合作,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体制优化改革,才能有效保证智慧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如果智慧农业产业链和相关各产业之间不能够充分的互联互动,以点辐射面,那么多面全体辐射的“马太效应”和态势将难以形成。智慧农业的产业化需要在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下,同时加强三网融合。在各方利益机制和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普及仍需要漫长过程。所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合理引导,各个相关企业的不断涌入,形成良好的氛围与生态圈,才能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好。

小荷初露:探索与发展

由于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很多,在推动智慧农业时,就必须有领导者来策划,把各部门串联起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目前安徽省正在努力打造一个综合平台,一方面给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另一方面给涉及到加工、生产、运输、消费等企业提供服务,在此综合平台上再建设各个分支的平台,即可实现“一网打天下”。因此,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调配资源并避免重复建设。

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徐珍玉表示,朗坤物联网是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小组发起人之一,在推进国家物联网标准的同时也积极引导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智慧城市在建设时各产业之间也会有交叉,需要各产业互联互通。朗坤物联网已筹备把全国各省的物联网协会秘书长号召起来形成秘书长论坛或沙龙,通过整合一个更大的物联网,以便更好探讨各行业间的互相渗透,分享借鉴优秀的商业模式,形成各产业相互支撑、促进和融合的过程。

在商业模式方面,朗坤物联网创造了otC(源头到客户)模式,成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服务综合平台运营商。一方面通过平台的建设使农户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打造权威的第三方食品安全认证平台,在安全食品上贴上朗坤标签。通过大平台的建设把所有涉农企业全部链接起来,用物联网技术做支撑,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判断、指导与认证。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8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内贸流通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指明了流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内贸流通保持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8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达到3.9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从整体上看,内贸流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着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市场布局有待优化,实体商业转型缓慢,供应链发展水平不高,内外贸联动发展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内贸流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内贸流通发展对稳增长意义重大。“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理念新思路和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对流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流通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准确把握内贸流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开拓内贸流通发展新局面,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贸流通发展的有关要求,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编制了《规划》。

二、关于《规划》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规划》编制工作自2015年8月启动,历经一年多时间完成。商务部先是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部研究院等机构就“十三五”期间内贸流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开展前期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按照“开门编规划”的原则,通过商务部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征求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完成《规划》初稿后,又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和规划专家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

《规划》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体现流通发展新趋势、新任务、新要求,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互联网背景下流通功能转变和模式创新。规划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内贸流通发展的深刻变化,增加了流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相关内容,拓展了传统流通的功能边界,突出了内贸流通的生产和生活功能,强调创新驱动,提出了智慧供应链等新概念,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

二是突出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规划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将“三化”思想贯穿始终,加快推进“云、大、物、移”、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流通集约化水平,推动“十三五”期间现代流通的大发展。

三是突出内贸流通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规划注重发挥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作用,提高流通供给水平,促进以需定产和供需匹配,有效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稳增长大局。

三、关于“十三五”时期流通发展新趋势

研判现代流通发展趋势,是科学《规划》编制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的流通革命蓄势待发,预计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线上线下从竞争走向竞合。从趋势上看,实体经济必须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商和实体经济不是α⒌模电子商务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十三五”期间,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协同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和法制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建立,电商和实体经济将由竞争走向竞合,边界更加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流通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趋势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更加广泛,进一步打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供需匹配水平显著提升,流通引导生产的作用更加突出,助推供给侧改革作用增强。流通自身不同业态间跨界趋势更加明显,单一购物功能的商业业态加快向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业态转变。产业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三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居民消费将从商品消费为主转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预计到2020年,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将全面超过商品消费支出。消费特点将从模仿式、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消费,从温饱型消费转向品质型消费。

四是流通智能化水平提升。创新成为流通发展的第一动力,智慧流通理论和实践不断进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物流、智慧商店、智慧社区和智慧商圈等快速发展,使流通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四、关于“十三五”时期内贸流通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划》描绘了到2020年内贸流通的发展蓝图,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全渠道经营成为主流,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大流通、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流通新领域、新模式、新功能充分发展,社会化协作水平提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流通先导功能充分发挥,供需实现有效对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现代流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规划》从内贸流通总体规模、现代化水平、企业竞争力、发展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具体目标:提出“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0%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5%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5%和20%左右;流通企业活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整合供应链水平明显提高;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城乡内贸流通发展差距缩小;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监管有力、协调高效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五、关于如何理解流通升级战略及三大行动

围绕流通升级战略,《规划》提出了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发展。

一是从流通业自身发展角度,实施流通现代化行动,提高流通三化水平。重点推动“互联网+流通”,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优化流通设施供给结构,促进流通设施升级。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

二是从流通引导生产的角度,实施智慧供应链行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动流通与工业、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深度融合,发挥流通先导作用,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提高流通供给水平,实现生产与需求高效匹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三是从流通促进消费的角度,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服务稳增长大局。通过流通领域设施、服务、技术等升级,促进便民消费、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和安全消费,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推动消费结构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

六、关于“十三五”时期内贸流通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以提高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提出了“十三五”时期9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创新经营业态与模式,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功能差异化优势,激发实体商业活力。引导流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品牌化发展。

二是提升流通供给水平。扩大市场有效供给,推动服务功能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布局,以内贸流通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发挥流通引导生产的作用,促进以需定产和供需匹配。

三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便民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提升品质消费、推动绿色消费,保障安全消费,突出流通促进消费的重要功能,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海外消费回流。

四是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推动流通企业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商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加快发展智慧流通,推动物流、城市商圈等智能化改造。

五是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适应内贸流通创新转型发展需要,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制订内贸流通标准体系框架,强化流通标准实施应用,完善流通标准管理,建立流通标准实施后评估机制,促进内贸流通规范化发展。

六是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以集约化为目标,做骨干流通企业,提升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序发展平台经济,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推进内贸流通由粗放的外延扩张转向集约的内涵增长。

七是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围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推进“三区四带”大流通网络和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城乡内贸流通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互补、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八是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抓住全球变革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流通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内贸流通对外开放水平。

九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流通领域法律体系,提高综合监管执法水平,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行政服务便利化水平。

七、关于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整合和优化各部门流通管理职责,创新政府协同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市场机制指引,政府管理服务、社会协同共治”的内贸流通新型治理模式。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内贸流通发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地方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培育新型农村流通主体,促进小微流通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公益性流通设施投入长效机制;稳步推广供应链金融。

三是调整优化税费政策。落实“营改增”政策,推进消费税改革,落实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营造线上线下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落实工商用电同价,允许大型内贸流通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开展商业用户自主选择执行商业行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试点。

四是优化土地要素支撑。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现代流通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前提下,可在5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对于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符合规划且划拨决定书或相关法律没有明确必须收回土地使用权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五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提倡校企联合,培养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才引进,促进人才流动;加强干部培训,强化基层内贸流通管理队伍建设。

六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流通费用与成本调查,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电子商务等统计指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涵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内贸流通统计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完善景气指数,强化预测预警。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9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智慧经济时代,也即知识经济的后一个时代是智慧经济,它是智慧经济化与经济智慧化相统一的过程。随着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经济逐渐成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和智慧公众等建设领域的基础和支撑。作为智慧政府范畴的电子政务建设,尤其是政务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引进各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的重视。

吉林省图书馆新馆自2014年9月开馆以来,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省图书馆也引入了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信息化产品和手段来提高信息化水平。其中,省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架设了官方网站“吉林省图书馆”(http://jllplib.com.cn),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互联网站的开通,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数字检索、信息查询和知识发现等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真正打造了“24小时自助”的一站式服务式图书馆。

承担着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为科研、教育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是重要的电子政务工程,不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平台,也是与社会的重要接口。借助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深层次和微观的评测,不但可以提高政府效益,同时也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原则有以下几个:第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即以读者的借阅、查询等业务为导向;第二,要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即从传统的部门管理意识向现代服务模式转换;第三,要体现公众参与和交互沟通,即借助政务新媒体,打造多样畅通的政民信息传输渠道;第四,要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即以吉林省图书馆自身业务为网站核心。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指标是评估的重要手段,评估指标要涵盖三大块:一是信息公开,对于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信息公开是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前提和保障;二是网上业务,这是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部分;三是互动服务,这是电子政府时代电子民主的根本体现[1]。

结合绩效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可构建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服务、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管理和安全保障。二级指标包括:机构设置、相关文件、政府活动、政务公开、专题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其他信息、网站背景、办事指南、用户管理、办事状态在线查询、信息公开申请、表格下载、提供预审服务、咨询服务、民意征集、政务论坛、领导访谈、行风评议、网站导航、栏目设置、内容设计、页面设计、内容检索、数据库建设、访问速度、技术准确、应用程序、系统分析、管理机制、域名管理、信息维护、信箱管理、网站访问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方案、信息监控、信息监控应急预案等。实际达标情况如下:吉图概况-机构设置、公告专栏、工作动态、政务信息公开、数字图书馆、媒界之音、关于我们、服务指南、我的图书馆、授权访问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站、联系我们、信息咨询服务站-互动论坛、吉图概况-馆领导集体、吉图概况-职业道德规范、网站地图,您的位置。导航地址正确。10个一级栏目设置科学,子栏目层次较为清晰,名称直观准确,无二义性,重点重要栏目清晰突出。易用,人性化,公众服务需求突出。古典设计美观大方,风格统一,但布局略显局促;重点内容突出;多媒体应用恰当;字体标准;页面单层次,返回功能欠佳;无商业性广告。提供全文检索和书目检索,功能强大,查询准确高效。主页显示速度快,无延迟;平均下载时间小于30秒。错误提示较多,集中体现在视频点播和相关链接栏目。例如错链接,死链接等。兼容性良好。多操作系统多浏览器支持。有借阅排行榜,但无在线量、访问量等统计。域名使用不规范,使用.com商业域名。网名具有政府特色。信息维护及时。内容完整翔实。有oa办公系统和吉图邮件系统。有公开邮箱。

3.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评估报告

根据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主干核心机房和吉林省图书馆报刊阅室2个实验点,分别从外网和内网进行评估。

通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得出了对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的评议考核结果。在得出评议结果后,对这个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实现服务职能方面表现比较突出。首先,我们发现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处于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并且和吉林省内其它文化行业单位开办了“吉林云图”,满足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知识的核心服务理念,得到公众的好评。可见,吉林省图书馆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部门网站的建设工作。

其次,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与oa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吉林云图、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应用系统深度融合,这在内容建设和整合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值得肯定和保持。另外在公告上做得比较好,从新馆搬迁至今,已经信息60多条,信息多,针对性强,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公告专栏是网站的一个特色,值得推广和改良,例如在移动端通过微信或短信定制的方式,进一步方便公众及时了解到公告信息。

最后,在用户访问体验方面,网页打开没有明显的延迟。

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站建设缺乏规范化,一些菜单的界面风格与其它不同,有些在首页显示,有些在分支显示,不够统一。再如,网站中,死链接或错链接较多,表明没有定期专人清理。重点体现在试用资源上。最后,没有形成强大的公众之间交流网络。这些问题都是将来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智慧供应链研究背景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

一、大数据时代与智慧旅游概述

(一)大数据时代概念

大数据也叫做巨量数据,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巨大,起始计量单位基本为p、e、Z。二是类型众多,包含网络音频、视频、日志、图片等等信息。三是时效性高,能最快速度对数据进行处理。四是数据价值密度偏低,虽然有海量信息,但是要利用机器算法尽快过滤数据价值。所以因大数据有如上特点,近些年来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通常被人们叫做智能旅游,是人们利用互联网和携带便捷的上网设备如手机、ipad等,来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等信息并将信息出去,让他人能及时看到这些信息,以便自己能合理安排工作和旅游计划,达到对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

(三)大数据时代对智慧旅游的影响

大数据对智慧旅游的感官要求有更高的要求,所谓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就是希望利用大数据能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结合,全方位体现旅游的产业价值、发展状况和专业水平。以黔东南州为例,在旅游业全面推动智慧旅游的应用,大数据能够为黔东南州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准备,及时地掌握旅客的消费动向,完善黔东南州旅游服务资源的配置。

二、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黔西历史文化底蕴浓厚,风景秀美,历史遗迹众多,除了象祠、水西古城等已被开发的景点,还有其他资源有待开发。随着黔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相关部门狠抓旅游供给侧改革,着力增加“魅力花都”对游客的吸引力,全面实施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旅游系统工程,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全力打造智慧旅游示范都市和智慧旅游景区等。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大项目为载体,将旅游企业作为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建旅游项目,促使黔西旅游线路成为贵州智慧旅游的精品。

三、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发展建议

黔东南州智慧旅游的开发要积极整合资源,根据游客种类的不同构建社会数据统合资源平台。智慧旅游的本质就是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结构化调整,同时引导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服务。多层次的旅游服务产业形成的个性化服务将会使游客获取到的快乐成本增长。这样能够使黔东南州在旅游产业上获取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大数据引导企业参与到旅游项目开发中。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搭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保证对黔东南州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整合,突出环境保护的重点。总结起来可以做到几点: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目前,贵州省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虽然规模较大,但是却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和设置,平台信息显得杂乱无章,相互之间联系甚少,诸如黔东南州、东西州这样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甚至对其景点的交通信息介绍都不同。所以建议以贵州省为中心,建立一个旅游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黔东南州在经营好自有的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链接挂在总网上,保证信息价值,使游客利用有效信息出行顺利。

(二)为智慧旅游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应充分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以市场环境为导向制定政策,必要时可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然后再考虑环境的培育,比如可在交通便利的凯里市作为集中地,为游客提供集资源共享、创新技术、商品汇聚、成果展览于一身的资源整合平台。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也能最大程度对外展示黔东南州的旅游“大数据”。最后政府应大力培养旅游管理、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方面的人才,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能为黔东南州的智慧旅游奠定人才基础。

(三)在散客时代,打造全民智慧旅游

顺应散客时代的市场需求,分阶段完成黔东南州的智慧旅游设计。首先是信息收集阶段,争取在这一两年时间内,逐步完善公共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鼓励当地的大部分企业建立自己的服务平台,并链接到官网,保证黔东南州旅游信息平台可以综合体现智慧旅游的导航、解惑、导购等功能。然后通过对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需求,为各旅游企业设计推出手机旅游产品信息app,但在根据市场调查建设平台时,要做好对游客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特别是游客的身份证号、姓名、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也是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旅游的重点关注内容。做好上述工作后,就可以进入全民共享阶段,加快智慧旅游顺利进入千家万户的脚步,通过与各大宽带运营商合作,推出信息共享平台,让每位用户可以享受智慧旅游。

结语

黔东南州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开发,充分的借鉴大数据的功能,积极开展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在注重旅游产业总体增长质量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竞争实力,这对于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抢占战略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开发注重基础产业调整,将大数据与旅游进行有机融合。这样能够使黔东南州地区享受旅游资源信息共享,自会旅游将会使黔东南州掌握先进的旅游发展模式,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式服务。

参考文献:

[1]爨露露.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6(04)

[2]李虹.大数据时代西南民族地区智慧旅游路径探析――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05)

[3]刘鹏.电子移动网络与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发展浅析[J].现代交际,2015(10):31-32.

[4]郑鑫,张晓洁,李海生.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崇左市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