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06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1

一、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文化孕育了语言。因此,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工具的语言本身就体现着文化性。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在英语文化的教学内容中也必然要选取精华,这样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最多的知识和最为精华的部分。英语文化教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老师没有时间和经历做到面面俱到,那么选取经典的文化部分称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英语文化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1.互相尊重。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经过了代代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各自印上了各自民族的烙印。唯有相互尊重,才能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以完全的“崇洋媚外”,而是要比较客观地、无歧视地、无偏见地对待异族文化。

2.求同存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共性”,也要高度重视和研究两种文化的“差异”。对比研究则是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了解两种文化差异的最佳途径。首先,充分的认知和理解外来文化,分清哪些是能够为我接受,哪些不能为我所用。

3.去粗取精。西方文化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有些文化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文化虽然曾经有过积极意义,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有些内容甚至是与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及时摒弃过时的、不健康的文化知识,吸收英语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

三、英语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哑巴英语”,学生在英语的卷面分数并不低,但是到了实际与人用英语交流时,却“说不出来”,这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提高,重视语法、词汇和写作,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口语教学。在中学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中,能够流畅地道地说出英语的人寥寥无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一直在增加语法难度、词汇难度的教学,却忽视了日常口语的教学。

2.有利于学生准确地使用英语语言。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也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且语言促进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因此,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

3.有利于学生突破汉语式思维方式,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学生从出生接触最多的语言就是汉语,每天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等,身处汉语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也是汉语的方式,当学习英语时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比较困难的原因就是用汉语思维去理解英语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障碍。

四、英语文化教学的路径

1.老师应该合理的挖掘教学资源。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一般以英语文章的教学为主要内容,主要通过文章中的句子、词汇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想将英语文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之中,需要老师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深入合理的挖掘。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当前中学的英语教学资源还比较充裕,学生能够有语音教室或者幻灯片教室等,老师在英语文化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英语文化资源更生动更直接的展现给学生,更有利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记忆和理解。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2

关键词职业定位项目任务分析写作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5.049

applicationofprojectteachingmethodsin

VocationalCollegepracticalwriting

QiUmaosha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0;

Guizhouaerospace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Zunyi,Guizhou563000)

abstracttheuseofproject-basedteachingmethodhasgoodteachinginHighereducation"practicalwriting"teaching,whichisthesubjectofthiscoursethecharacteristicsofthedecision.inparticularteaching,teachersteachingcontentwillbedesignedintheformofprojects,largeprojectsincludedsmallprojects,andtheseprojectsshouldbedesignedtotasksbasedonthelanguageused.thenbythestudentstoanalyzethespecificstepstobecompleted,teacherguidanceandansweringthestudent'sproblem-solvinganalysis.thisisafreshattemptteaching,ofcourse,anykindofteachingtherewillbesomeshortcomings,thelackofenthusiasmforlearningismoredifficulttoparticipateinstudentlearning.

Keywordsprofessionalorientation;project;taskanalysis;writingassessment

高等职业教育具备其他高等教育所不具备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高等实用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无论是党群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撰写的各类文书都属于应用文。因此,掌握好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对于学好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也有很大帮助。

应用文写作在不少专业皆有开设,如文秘、会计、社区管理、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等。虽然因开设课程的专业不同,所涉及到具体文种的写作略有差异,但它们的培养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与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写作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明扼要相对呆板的规范,加之目前高职教育教授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比较晦涩,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如何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职业写作能力,避免毕业生“二次培训”后才能上岗的尴尬局面,是每一个应用文写作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项目化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原有教学法不足的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的形式,再由学生来完成项目的具体步骤,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教学内容。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一堂课上教师不停地讲教材上已写明的知识,使学生能主动地思考在生活、工作中哪些情况要选择哪种文种。笔者也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事实证明,此方法确实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1本课程目前的现状――现行教育的欠缺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3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作用及意义

“微型视频课例”是微课的简称,其主要的授课教学方式就是以视频为表现形式,利用“微视频”这种技术形式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归纳总结、例题等,向观看者提供微课件、微教案、微习题、微总结等教学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来讲,微课是在互联网飞快发展的情况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其特点就是播放时间短、授课内容少而精、知识点突出和明显等,这样的特点就便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轻松地掌握一个或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微课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信心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的不同,就造成了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同,特别是当学生遇到学习的重难点和疑点时,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再加上老师的授课方式的局限性,就会使的学生难以掌握,而老师往往对此也感到束手无策。

对于这样的教学情况,如果我们能引入在线微课平台,就能使学生多一种或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线微课平台使得每一个老师都能把自己的授课视频放到平台上,而每个老师对相同的重难点、疑点的讲解是不同的,对其的难度和解决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就给学生学习重难点、疑点提供了多种思维方法和角度。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上微课平台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理解其有关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方程式和概念等,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微课有助于提高实验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做化学实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高中化学教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好化学实验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实验条件的影响或教学的课时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的老师会选择放弃化学实验的教学,而改用口头讲解或看视频的形式进行实验课的教学,而这样的教学形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厌恶感。

在讲解了实验的步骤和安全的注意事项后,可在老师的监督下或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把化学实验的过程通过手机或其他录像设备录制下来,并剪辑成微课的形式,在化学的实验课上让学生集体学习和观看。学生对于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不但非常感兴趣,而且愿意集中精力学习,并能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相关的结论,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还能共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自己做实验,互相交流学习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更能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幽阅芰Γ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和经验,那么高中化学成绩的提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三、微课有助于提高理解化学的微观世界和学习兴趣

高中的学生只有从自身的角度理解和掌握了高中化学,才能从根本上学好化学,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帮助想学好化学或理解教学的重难点,那么学好高中化学是很难的。高中化学的知识非常的抽象,涉及物质的微观世界变化,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口头讲解是很难能真正理解的。但如果例如电脑软件来动态的展示化学中的微观世界,展示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原子、分子等的行为,展示溶液中溶解和结晶的微观反应过程,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微观世界,帮助他们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和物质的微观结构,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化学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思路。

四、微课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学科的研究和自身素质

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高中化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的高中化学老师只有探讨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化学老师要能根据化学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应该掌握的重难点制作成学生易于学习和理解的微课,让他们通过微课的学习真正地学好高中化学。那么加强微课制作技术的学习,加强教学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加强对每节课的反思,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就成为了化学老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从以上的文章内容我们能看到微课使用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了微课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精细化的掌握,同时更适应了现代化的快速生活节奏。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微课仅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在很多方面不适合运用微课的时候,不能勉强应用,要做到科学应用而不是为了用而用。

【参考文献】

[1]蔺莉霞.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5(40).

[2]钱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11):52-53,96.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4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化;儿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52-02

当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瞩目,现代大学生对信息化应用兴趣较高,且易于接受,更易于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信息化科技应用与儿科教学有机结合,并很好地将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开来,不但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业中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步入信息化社会打好基础。

一、信息化科技应用于儿科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儿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解剖生理特点、营养卫生、疾病防治等儿科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问题。儿科教学则围绕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日常教学。由于小儿是一个在解剖、生理等方面尚未成熟且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等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点,故在讲授儿科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要强调不同年龄的特点,这是使学生学好儿科学的关键。但是大量的实际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课堂讲授不易于被学生接受,甚至长时间的单一课堂讲授引起个别学生的抵触。在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尤其是信息社会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在接收信息的方式上已经有了改变,儿科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加大对微机、投影仪、幻灯片、高端电子教学产品等信息化高端产品的应用力度,将信息化科技应用引入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将儿科学的知识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通过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传授给学生,甚至可以将多种信息化科技同时应用。然而要想在课堂中应用好这些先进的信息化产品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自身首先应提高信息化科技应用能力,做到熟知熟会,才能在应用信息化科技教学中不僵硬刻板,将或活的东西用活。笔者的信息化科技应用教学实践,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和喜爱,根据统计,连续四年对比较难学的“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这一知识板块进行百分考核,信息化科技应用较好的学期平均成绩要高出9.7分,同级中与没有开展信息化科技应用的班级比较要高出12.1分,信息化科技应用在实际儿科教学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二、信息化科技应用是丰富儿科教学形式的有力途径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对此我们需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离开了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就没有载体和必要的物质基础。信息化科技应用是丰富儿科教学形式的有力途径,在最初将信息化科技应用于儿科教学中时,受到应用经验与对信息化科技掌握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化科技应用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且应用形式单调,学生反映不是很好,但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只要掌握此种课堂教学的规律,就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就已应用过的信息化科技应用方法简单介绍如下。如今的计算机已经普遍连入互联网,它不仅仅是学生查阅资料的简单工具,更可以成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道具。以儿科教材为范围供学生选材,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也可自由组合,通过互联网就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选题、制订研究计划、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提示,但不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最终的研究结果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例如ppt、视频、文字材料。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践操作课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示范只是单纯的模仿,只起到了印象作用,随着时间变长,印象会越来越淡,最终忘记实践操作课学来的知识内容,收到体育教育训练中用视频拍摄下运动过程再放给自己和大家看查找不足的启示,在儿科教学中也应用了这种方法,首先培训学生学会使用摄像机,在课堂中对相关理论知识详细讲解,然后安排学生分为若干组,制订好分工,学生自己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并进行摄录,最后拿回教室通过投影仪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在观看的同时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不足,参与学生则负责做好记录,最后形成书面材料,总结经验与不足。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使得学生通过看自己、亲自做、大家评的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

三、讨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教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教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教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科技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未来儿科教学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儿科教学推进信息化教育要以能够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为重心,不单纯依赖某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取长补短。而作为教师则首先要摆正心态,不怕挑战困难,认真钻研,加大信息化教育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菲,张君阳.浅谈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

[2]易文龙,陈青山.儿科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学习心理初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朱青芝.多媒体案例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8,(06).

[4]张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5]张瑛,刘梅,何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S2).

[6]陈自强,石任重,周来新,马哲.信息化条件下实施任职教育的经验和体会[J].重庆医学,2008,(01).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5

一、作图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方能适应化学科目学习的需求.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之中,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因此,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各种途径以推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作图法的客观性,能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相对形象与客观的图形,并从中发现题目中各类要件之间的关系,无需运用过多的抽象思维即可完成解题.整体而言,作图法简化了解题的过程,降低了思考问题的难度,提高了解题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科目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兴趣.同时,作图法相比其他解题法,要求学生具有动手画图的能力,在画图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抽象空间画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作图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以及研究中发现,作图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青睐,运用较为广泛.不论是选择题,还是应用题,只要具备使用的基础,即可运用作图法.在讲授作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该方法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作图法的优势所在,培养学生解题或对化学的自信心;其次,在具体解题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正强化或负强化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提高运用作图法解题的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重点运用作图法解构相关原理以及解题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作图法的意义所在,进而在自身学习中加以运用.化学课程知识具有抽象化,生涩难懂,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对化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导致在整体学习中偏科严重.为此,教师应结合现状,充分运用作图法的优势提高学生解题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1现有浓度为2mol・L-1的naoH溶液以及2mol・L-1硫酸溶液各150mL,同时在两种溶液中加入等量且同性质的铝,使其充分进行反应且所放出的气体在相同情况下体积比为6∶5,那么所加入的铝的量为().

a.0.23molB.0.25mol

C.0.26molD.0.24mol

解析:根据题意中的相关规定,运用作图法进行绘图,如图1.通过naoH和硫酸分别与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所消耗金属铝的物质量为0.3和0.2mol.如果铝的量是0.2mol,那么两种物质所产生的氢气都是0.3mol,此时所放出气体的比例是1∶1.如果铝的量超过0.2mol,那么,硫酸含量不充足,但是所放出的气体量始终是不变的,所以硫酸所放出的气体就是0.3mol.然而,根据题目中所提到的6∶5的关系,可以得出naoH所产生的气体是0.36mol.同时,根据图1中的数据显示可知,所加入的铝的量为0.24mol.答案为D.

例2向天平两端各放一个拥有等量稀硫酸的烧杯,现向其中一个烧杯倒入ag铁,另一个倒入bg铝.经过充分反应后,其中一个烧杯残余部分金属,但天平依然保持平衡,那么a和b的关系为().

a.26a/28=b-2n

B.28/27a=b-2n

C.27a/28=b-2n

D.27a/28=b-n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6

关键词 高校化学 应用型化学 实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高校应用型化学实验教育改革,以满足或迎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直接针对相关行业或产业发展中的难题或创新点展开研究。这种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既立足在高校化学教育教学、高校化学科研的扎实基础上,也以相关行业发展的内需为指针,打造了高校化学应用型发展的内外共同促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环境。

1应用型化学实验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1.1解决疑难问题目标性

资源供需趋紧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解决当前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立足当前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有轻重缓急,因此,要从当前最紧急或急需的疑难问题入手。作为高校化学教学也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其一,解决疑难知识性问题。即针对当前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或造成危险比较大的危急问题知识解决。例如针对当前的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食品污染问题,首先从成因上展开实验性的论证,即包括那些成分,各种元素造成的危害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个人如何应对,作为政府、企业或相关的部门等该怎么处置等。通过这种应用性的化学实验,去探索这种知识性的疑难问题,避免由于无知造成的不必要的恐慌等。其二,解决疑难技术性问题。即针对一些生产性的技术难题,由于企业等单位的设施或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等问题,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高校可以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的化学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和设施的技术,以提高其工艺进而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2改进日常化学应用目标性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相关化工类企业的改造与提升,日常化学应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一是,环保性改进。即通过化学实验,对现有各种化学产品的生产与运用,如何提高其环保性能,例如低污染、低消耗等,尽可能地减少废气、废液与废渣的排放等。二是,健康性改进。即运用化学实验,来研究各种化工产品的性能,以及各种配方,争取获得最为安全副作用小的配方,以为各种生物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如药物的配方改进与生产工艺提升等。三是,节能性改进。即在实验中研究通过减少消耗,来获取同样性能或更高性能产品的配方与技术等,一方面可以节约原料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其他资源去开发其他的产品等。

2应用型化学实验教育改革对高校化学发展的内驱作用

2.1丰富高校化学教学内容

第一,丰富化学实验的技能内容。随着化学知识的丰富与化学的发展,对化学实验也产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尤其化学实验的各种基础性的设施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化学试剂、药品的种类等也不断增多,各种物品的性能与元素参数等,也掌握得更加细致。化学实验的技能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拓展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仿真性实验等等,对于一种实验或任务,甚至可以采取多种实验方法以及多种实验设施,并获得相接近或相同的实验结果等。这种技能性的丰富,主要来自不断的化学实践推动,以及各种应用型研究的需要,为了达成既定的实验目标,根据实验的现场情况或各种需要,做出设施、工艺等方面的改进,在增加其切实性的同(下转第85页)(上接第79页)时,把化学实验的技能内容极大地丰富与多样化起来。第二,丰富化学知识的实证理论性内容。这种内容的丰富,主要与实验数量的增多、实验内容的变化以及实验数据的积累有关,且成正比关系。应用型的化学实验越多,其获得各种实证性理论内容就越多,不仅对高校化学教育教学的内容作出了与时俱进的丰富,也对相关的实验理论知识作了丰富。

2.2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性推动高校化学教改

首先,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需求型推动。这种需求表现为对化工类实用产品种类、产品新性能等,由此,推动高校化学应用型实验的开展。例如各种日化产品,根据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同样是香皂或化妆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老款产品的种类、包装与性能,就需要根据市场的供求,通过应用型化学实验加紧研发。在这种高校和企业分工的情况下,既可以实现科研的高效与专业化,也可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其次,经济社会发展突破提升型推动。此种实验即是为了创新或突破现有技术难题而做出了应用型努力。即立足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上开展的应用型实验,如针对过敏体质的过敏反应应急应对等,如何通过相关产品的实验与研发,去发明一种能起到缓冲性或根本治疗的药品等。或者通过实验来发现或掌握一种能简捷判断过敏源的技术或药品等,减少各种复杂且周期长的检验过程。

2.3激活化学教学内实验教学与应用教学之间的反思

一是,激活实验与应用的结合反思。应用型化学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为了开展化学教学而进行实验教学的传统认识,即把化学实验教学与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达成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切实研究成果的产生,把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职业发展和相关的行业甚至产业发展,都通过应用型的化学实验结合起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性与高校化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了三位一体。二是,激活实验针对性创新反思。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来支撑。高校化学作为基础性、应用性的学科,其创新的速度与数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质量。随着化学知识的积累,理论创新不断出现的同时,也激活了应用实验创新,即通过实证的检验,来通过过程性的研究在不断的成功或失败的检验中,去探索全新的产品或技术等。创新的灵感激发,一方面靠个人才智,另一方面靠团队力量的积累。这些在应用型化学实验中,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运用,还是实际技能的发挥,都能起到内驱作用。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7

关键词:化学课教学主体意识主体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不仅对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着积极效果。因此,我们在高中化学课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此,本文将对"高中化学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一论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实践与学习相结合

高中化学课首先是一门学习的课程,不仅是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锻炼,也是授课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温习。对于学生来讲,这是对原有生活知识的一种归纳、系统的学习,在高中化学课教学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将原有的生活感悟进行系统归纳,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归纳过程中搀和了学生的思想。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原有生活感悟的归纳和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如何将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的过程。对于授课老师而言,高中化学课教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所授知识以及授课技巧的温习,也是通过观察学生训练情况,获得新知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进行学习的学生,高中化学课教学都是学习的过程,都需要他们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高中化学课教学在是一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是一门实践的课程。教学课中间的实践,既包括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实践活动,也包括课下参与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过程,或者从广义上来说还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受美的过程。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后,很快地又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于老师而言,在课堂上示范性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这也是一种实践,是将是将自身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种方式。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将这门课当做实践课,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训练,在课下也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

二、学生应当成为高中化学课教学中的主体

在把握高中化学课教学性质的基础上,要弄清化学课教学中孰为主次,即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问题。教师、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促进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调动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有助于高中化学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高中化学课教学效果的实现,或者说教学目的的达到,都是以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学理念,是否真正地将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吸纳于体内为标志的。因此,为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上面我们也曾谈到,高中化学课是一门实践课程,这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相结合,即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此也应成为高中化学课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化学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成为了化学课教学效果可否得以实现的关键。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课下自我学习意识,这是高中化学课教学在课后学习中的延伸。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锻造。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课后学生的自我学习。进行自我学习,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在高中化学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习惯,使其在课下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坚持学习,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在课堂上所不能教出来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三、要培养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培养锻炼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主要标志为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①,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在高中化学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并敢于挑战自己,在课堂上则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技巧灵活性掌握以及创造性使用。因此,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老师则要创新性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的关键性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将外在的教育内化为内在的主体意识。要在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教育的基础上,将外在的教育内化为学生自我的主体性意识。只有学生真正具备了主体意识,在"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并尝试性地超越自己,从而将化学课教学引向成功。

同时,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还应帮助学生实现内在的动机外化为行为。学生具备主体意识还仅仅存在于意识层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就必须帮助学生将自我独立的、自足的、创造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帮助学生实现内在意识外化为行为,要求授课老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课堂实践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注释:

①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认识和行动的主体,由此而产生独立认识和行动的意识。它的特点是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参见冯必扬、孙霞等著《士思维》第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参考文献:

[1]吴君磊.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案例式"开发--以《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为例.教学与管理,2013(13).

[2]张利英.高中化学教学应注意"三思".中国民族教育,2013(Z1)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8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探究素材激活潜力化学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学家泰勒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就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积极进行合作探究,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从教材中寻找合适的合作探究素材

我校使用的是2001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在教材的使用中,坚持“依据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的原则,从教材中开发和利用资源。

(一)对教材图片的利用与开发

教材编排了众多彩色图片,有化学发展的历史资料图片、有实验操作图片、有实验现象图片、有数据资料图片,这些图片清晰而又明快的表现了主题,使教材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利用这些图片呢?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我们改变了过去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孤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的传统习惯,针对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探讨一些问题,整理记录,逐步形成结论。图片给予的学习空间是编排教材的作者和教师无法想象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会将发散思维影响到每一个人,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图片,学生很容易形成许许多多的结论,并且学生对图片相关知识的掌握更深,一看到图片就想起了内容,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学生相互之间融洽地交流和合作,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对教材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教材拥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显著特征,教材更是充分突出了化学实验的作用。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还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如教材第37页实验2-5所示过氧化氢分解实验,(1)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木条不复燃。(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木条复燃。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探究并改进此实验,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积极讨论,制定了两种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大胆探究: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二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5ml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经过讨论,还提出了下列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稀硫酸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什么?经过这样尝试,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实验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时一个实验的改进会给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善于质疑,发现问题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思维方式,产生较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带领各小组同学先做了一个实验,测定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随之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是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让学生自主探究一:na2Co3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奇数组完成)。探究二: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偶数组完成)。让学生带着渴求的心里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对实验的改进。

教师给出的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不能简单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实验活动中去发现、讨论交流。认识问题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从而引发学生的体会欲望。

三、开展化学实践活动,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化学知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或已学过的物质着手,学习有关的物质的结构和变化知识,然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化学实践活动正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如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考查我校周边地区水污染情况?校园内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怎样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我们该怎样做?要求学生实地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测试。

通过不同的学习个体对社会、自然的观察,产生各自对自然的体验和认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通过化学实践活动,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探究的方法,使课本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将教材变活。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深化合作探究的层面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个体在小组或班级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过程,相互讨论、分析、质疑、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利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如:“碳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让学生讨论,3g碳和8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3g碳和6g氧气呢?3g碳和4g氧气呢?然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后达成共识,由学生总结:①当mc:mo≤3:8时,生成物为Co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实施分层次教学,②当mc:mo≥3:4时,生成物为Co,③当3:8<mC:mo<3:4时,生成物为Co和Co2的混合物。更为优异的是,有的学生还将上述范围用数轴表示出来。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个小时都获得了较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在学习知识层次上更深一层,经过交流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旨在;将学习者更多地获得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这中学习对学生而言是富有激情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合作探究贯穿于化学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2]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9

关键词: 数据库原理;协作化教学;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效果概述

该课程在管理学院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课程分理论教学、应用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核心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操作数据库,掌握数据库的建立和查询,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检索利用。开设这门课,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对数据库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次还要研究如何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触类旁通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操作技术。相信首次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师都会碰到这些问题,因此必须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系统地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更侧重于动手的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能针对用户需求,设计和开发出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辅助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课程教学将着重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全面掌握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了解发展历史和趋势,不断提高对数据库技术的认知水平,有利于综合性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论教学是重中之重,为学生的具体应用和设计开发打下基础,要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安排;应用实验能让学生通过系统操作平台的使用更多地了解抽象概念的具体实施,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课程设计则是学生通过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是课程体系结构中的重点,促使学生融合其它学科内容对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进行解决,达到实践应用的教学目的。

通过对以上课程安排的介绍,可以看出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网络数据库技术支持的信息系统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管理模块的协同化、协作化应用。所以遵循课程的技术特征,采用协作化的教学模式能促使教学目标最大化,让教学重点更明确、教学内容结构化,与其他课程内容融合但不重复。如在阐述数据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SQL语言在实验室局域网内进行C/S模式的联机调试;阐述异构数据库转换的时候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进行导入/导出操作;阐述数据库安全性的时候可以结合前沿技术成功案例,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到具体案例中去,这样课程的体系结构也将随之不断完善。

2 教学对象的组织管理和目标设定

数据库课程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重点,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开放性,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学生之间以缺乏集体性和分工协作,不利于合作精神、社会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实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参加工作和进入科研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而协作化教学模式则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导、指引和激励作用,强调学习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这种专业基本技能是他们将来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社会适应和行为规范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以及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培养学生在多样和多变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专业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终身可持续发展专业能力的毕业生,在将来进入职业生涯后才能逐渐表现出其个人质素的优越性。

协作化的教学模式可根据现行课程和评价体系,多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协作能力。学生可按兴趣特长自愿三两人结成教学实验小组,提前让学生了解协作化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阐明互助协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小组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发挥教师在教学实验中的指挥控制职能。

学生按照所规范的教学内容、协作要求和权限等完成实验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培养自我创新和自我激励的学习意识。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应该把目标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实验兴趣的形成上,通过及时发现问题查遗补缺,适时矫正偏差,控制教学品质,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但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可诊断其学习中的困难,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补救措施。

3 协作化教学内容的编排和选定

协作化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共同提高,但这是以细化学习内容为前提的,如果不加以精心安排,就会使协作流于形式。通过多个学期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以下值得进一步总结完善的协作化教学内容。

3.1 数据库远程检索

数据库远程检索的意义在于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意义数据库联机远程访问的意识,利用任务课题远程访问各大数据库检索平台查找信息资料,如利用知网、维普或万方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学术论文;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检索已出版发行的书目数据和文献信息;利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外文在线数字化馆藏数据库检索特色中国馆藏等。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按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安排任务,注重培养自学能力。通过任务课题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

3.2 SQL操作语句

SQL语句是数据库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平台的教学中占有较大的学时比例。首先讲解表的二维结构,行的一维方向,列的一维方向。先从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的讲解开始。其中的From子句确定查询的数据源,Select子句则确定从表中列的方向上选择哪些字段,where子句从行的方向上选择了满足条件的记录。这样一来,紧紧围绕着行和列的二维概念,让学生对查询有切实的理解。有了查询的基础,授课内容就能扩展到多表查询,将From子句后的查询数据源从一个表扩展到多个,并在多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表的连接运算。在关系数据库理论同现实的对应过程中,理论中的“关系”就对应SQL Server中的二维表,理论中“关系的连接”对应SQL Server中的“多表连接查询”。两个表的连接是有前提条件的:从表象上看就是两个表有“共有字段”;从理论上讲,是在设计表结构时为了消除冗余和依赖等要求,人为地在表与表之间设置的共有字段联系。这才为多表连接提供了前提。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在理解当前所学查询内容的基础上,也对数据库理论中的关系代数和数据库设计做了进一步阐述。SQL Server在多表查询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数据库理论的关系代数和设计规范。学生在熟练掌握Select读的操作语句基础上,继续讲解insert、Update、Delete等写的操作语句就要容易得多。最后可以讲讲SQL语句的优化,即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基础上,如何编写合理的SQL语句,以优化数据访问,减少系统开销,获得最大的数据处理效果。日常使用的系统中,劣质SQL语句和优质SQL语句之间的速度差别可高达近百倍。SQL语句优化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尽可能少的磁盘访问来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协作化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适当提升难度,设置相应的操作实验题,引导自学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人以渔”,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和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鼓励相互合作,促成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形成体系,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3 数据库设计与信息系统的联机调试

数据库设计和程序设计开始之前,需要先明确各自分工,统一程序所使用变量和参数的名称、类型及数据库结构,设计过程中及时相互协商与探讨。然后在给定的环境中,进行符合应用语义的逻辑设计,提供一个确切存储结构的物理设计,建立实现系统运行目标并能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模型,数据存储独立于应用程序,易于维护、易于理解、效率较高。可以利用数据库支持的开源电子商务系统,如网上商店做单机本地调试,打开程序源代码和数据库源文件,组织学生小组分析实例,讨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的若干原则,如:合理选择规范化程度和范式要求,消除数据删除、插入操作中的异常现象,降低数据冗余度,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等等。

4 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协作化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如何,教师要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学生协作态度的变化等。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教师的书面和口头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步协作学习的兴趣。选择适当的实验操作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协作学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的主动获取和主动构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将来学生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代红,基于任务驱动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自主-协作学习模式,计算机教育,2011(24).

应用化学的作用篇10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1.对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解

什么是合作学习?因为每个人看待一个问题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理解不同,所以对该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但如果把这些观点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引导方向的前提下,然后结合现在教学中的一些器材,比如多媒体等,将学生组合起来,通过研究和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和学生产生讨论和对问题上的交流,最后有目标性地完成任务。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虽然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非常受欢迎,但这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阐述。

2.1太过于形式化

尽管从目前的教学情景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学校都在采取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一些教师受到陈旧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是不敢把信心完全放在学生的身上,总觉得学生往往缺乏自觉性,并且没有足够能力可以顺利地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只是一场偏形式化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得以实施,最终会导致化学教学处于空乏不力的状态。

2.2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够平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想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必然不仅仅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可以融入这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新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但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自己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宰,必须处于引导者的地位。所以当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还是和在上课的时候一样,不敢主动发言,也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要改变这个现状,首先教师要摆平心态,自己是学生正确方向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学习,而不是无视学生的任何意见以主宰他们的选择。然后,要在化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合作学习模式。

3.如何建立完善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3.1要恰当地选择合作的任务

从我国的教学现状看,一些学校为了跟风盲目地采取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真实水平,这种现象对学生的成绩完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不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就为学生制定任务,那么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只会是浪费时间,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在还没有学会简单的知识就让他们学习复杂的知识,只会在学习上囫囵吞枣,越学越没有兴趣。所以对于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按照大概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的学习内容要与其对应,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3.2在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并非传授者。所以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要真正给予学生权利。但不能什么都撒手不管,教师要恰当地在学生讨论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

3.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课后的评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内容要丰富,评价的方式要灵活。要注意多观察,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的现象放到评价的内容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给予学生比较有价值的评价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多方面看待自己学习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4.结合实际说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应用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例子是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章节。这一章节主要讲常用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三大部分,看似内容相近可以举一反三便于掌握,但整个章节的内容十分繁碎。知识点看似结构整齐但是其中包含的细碎知识点十分多。化学作为一门需要记忆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把这些零碎的知识加以整理然后记忆。每个人对于这些零碎的知识点记住的方式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而且记忆的框架不同,最终记住的知识会有所不同。

这时就用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小组形式合作学习,每个人把自己对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章节内容的所有知识的整理和记忆方式进行总结分享,这样能够让大家互相借鉴学习别人优秀的记忆方式,也许不仅仅适用于本章节的学习,更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提升化学乃至整体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