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04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1

    论文摘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重视。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态度、动机、消极社会心理和非理性决策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态度理论、社会影响技术和责任归因等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

    人类的环境破坏行为主要指个体或组织在生产、生活中影响环境的消极行为,例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等。当人类的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时,许多研究者开始反思人类的环境破坏行为,积极寻找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和措施。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破坏环境的动机滋生于“在环境中缺乏产权”和“很多环境服务都是由我们所有人共享的”,污染者通过污染把他们的一部分成本转嫁到别人的头上。社会学目前用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和建构主义等三种互有区别的理论模式来于阐释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环境破坏行为的动因,并探索相关的疏导教育。

    一、环境破坏行为的心理动因

    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心理根源是人类生态潜意识的抑制与生态自我的缺失。人类环境保护行为的背后最深层的情感根源是生态潜意识,它是人类的本性。那么人类为什么会做出种种破坏行为呢?主要在于生态潜意识一直被目前的政治模式、文化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掩盖着、抑制着,使人与环境之间难以形成情感联结。而生态自我的缺失使人成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个体,扩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感。本研究主要就行为者的态度、动机、社会心理与非理性决策等几个方面阐释环境破坏行为的动因。

    (一)消极环境态度

    环境破坏行为的背后总会涉及有关的环境态度。co-hen (1973)认为环境态度是个人对环境关怀的程度;国内学者石明卿(1989)认为,环境态度是对各项环境问题所持的观念与信念。由此可见,环境态度可以被看作是人对周遭所接触到对所有生态的一种内化过程的自我意识、看法、信念或反应程度性。研究认为一般环境态度预测一般环境行为,特定环境态度预测特定环境行为。

    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影响,目前有两种比较重要的理论:一是阿杰恩(i. ajzen,1991)提出了经典的“计划行为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其认为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如果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愈积极、所感受到周遭的规范压力愈大、对该行为所感知到的控制越多,则个人采取该行为的意图便愈强。二是guagnano , stern和dietz的abc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行为(b)是个人的环境态度变量(a)和情境因素(c)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情境因素是比较中立的或者趋近于零的时候,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的关系最强;当情景因素极为有利或者不利的时候,可能会大大促进或者阻止环境行为的发生。而且一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态度是预测环境行为的重要前因,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对环境问题知之甚少,或对周边自然环境不喜欢,或从无保护环境的行为准备,我们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能做出更多的积极环境行为,而且一些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率可能会更高。

    (二)行为动机

    动机是推动并维持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因素,是促使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从事一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的动力。动机具有唤起行为、选择行为指向以及保持、发展或削弱、终止行为等功能。其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内驱力),二是行为目标(诱因)。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作出环境保护行为,是因为其具有环保动机,并“将环保动机分为实用动机、末日动机、唯美动机和博爱动机四种”

    行为者可能是环境保护者,也可能是环境破坏者,那么人们会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作出环境破坏行为呢?这个问题较为复杂,关键要看当事人处于什么样的角色与环境下,例如,有些农民在贫穷的地方,采取极端的环境行为,多数是因为生存动机的影响;有些民众在解决生存的条件下,过度地攫取环境资源,则是追求发展的需要;有些地方官员不惜以牺牲百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危机,则多是追求职务升迁等的驱动……。这些行为背后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心理学对动机与环境破坏行为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尤其是要重点考察在同一环境下,不同行为主体、不同环境行为的真正动机。

    (三)消极社会心理

    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心理会对其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民众的消极社会心理是其消极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消极社会心理之一是消极从众,即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原有正确的环保认识和积极的环保态度,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这些行为多数体现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上。许多人不愿意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尤其面对攫取自然资源,保证自己利益或取得更大的利益时,他们是不甘示弱的。因此,有人滥采矿产、滥伐树木、滥杀动物、过度放牧,其他人会纷纷效仿。消极社会心理之二是责任扩散机制下的旁观者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应急状态下旁观者介人的社会抑制现象。在环境行为中,个体其实也存在这种心态,集中体现在对公共领域的行为上。由于公共领域属于大家,每个人都有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自由,并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环境行为,然而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是分散的,责任扩散导致了人自身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强化,并对其他人的破坏行为熟视无睹。所以,公共领域往往是破坏、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

    (四)非理性决策

    行为者的行为产生都会经历一个行为决策过程,按照理性决策的理论,任何决策会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选择恰当的决策方法,建立相应的决策模型,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决策。但是,在实际的环境行为决策中,行为者会出现许多非理性行为。例如,为了蝇头小利而破坏环境;有些自然资源,自己得不到,宁可毁掉也不让他人染指,等等。

    人们为什么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决策呢?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认识自然环境能力的局限、决策时环境信息的缺乏、决策方式的错误等,也就是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环境知识的贫乏与环境技能的缺失。有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危害程度知之甚少。环境保护信息的缺失,加之人们认识能力有限,容易在不能确定的情境下产生环境破坏行为。另外,在片面追求效益和刺激消费的鼓动下,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实惠”原则的作用下,有些个体和组织以损害环境与生态为代价获得利益的行为非常明显,而且成了“习惯性行为”,这些破坏行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容易被大家忽略或被其他事物所掩盖。

    二、环境破坏消极心理的疏导教育

    如何促进人们的环境保护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呢?许多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遵行“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针对环境破坏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环境破坏者的消极心理进行积极地疏导教育。

    (一)改变消极环境态度,遏制环境破坏行为

    既然环境破坏行为的背后总会涉及有关的态度,那么,改变人们消极的环境态度,对遏制环境破坏行为就会产生积极作用。怎样改变人们消极环境态度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1.提高说服效果。研究者们在态度改变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劝导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发现其效果受沟通的来源、沟通的信息、沟通的目标和沟通的情境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与环境宣传中,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研究结论开展工作,例如:在沟通来源上,需要请有公信力(如环境保护专业人士、环保行政部门负责人等)和有吸引力(如影视明星等)的人来宣传环境保护,倡导积极环境行为。在沟通的信息上,已有研究证实,对文化程度低者,单方面论据的信息传播较能改变他们的态度,但对文化程度高者,则双方面论据的信息传播更为有效;对那些原先的态度与传播的信息不一致的,双方面论据更能说服他们改变态度,反之对那些原先的态度和传播的信息一致的,单方面论论据更能坚定他们已有的看法。因此,在环境教育与宣传中,应注重对受众文化水平及其当前态度的考察,不能“一视同仁”。

    2.通过情绪改变态度。态度理论认为,通过引发受众适度的恐惧,并使他们相信聆听信息会教会他们如何降低这种恐惧,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在民众消极环境态度改变的行动中,大众传媒应该制造足够的恐惧(例如吃果子狸可能会染sars病毒,破坏臭氧会使人得皮肤病等),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不能过分,免得人们忽略或扭曲宣传的信息;与此同时,还要提供如何减少环境破坏的具体措施(包括国家宏观的和居民微观的),让大家相信通过组织和自身执行这些措施,可以遏制环境破坏,进而消除恐惧。

    3.引发认知的不协调促进行为的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这意味着,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其中一种具体的方法就是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宣传的事情不相符,产生不协调,例如在社会的影响下,坚定地认为保护环境很重要,自己却总是破坏环境,进而促进破坏行为的改变。

    (二)强化社会影响,促进环境保护行为

    个体环境行为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亦有客观原因,其中社会影响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认为社会影响主要包括从众、服从等。如何利用社会影响促进人们有益行为?恰尔迪尼(r. cialdini)、雷诺(r. reno)和卡尔格伦(c. kall-gren)已经建立了一个规范性行为模型:用社会规范微妙地引导人们顺从于正确的、社会倡导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发有益社会的行为过程中,命令性规范的社会影响比描述性规范的社会影响更加有效叫。命令性规范是人们知觉到的社会大众认同或反对的有关规范,例如乱砍伐森林是违法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等;描述性规范是对特定情景中人们真实行为的知觉,不论他人是否认同这一行为,即指人们真正做了什么,例如有人在砍伐森林、在乱丢垃圾等。

    基于此,在改变人们环境破坏行为,促进其环境保护行为中,要先建立相关的命令性规范;其次让人们意识到命令性规范的存在,有必要在相关的场景中设立醒目的命令性规范条令,同时让环境保护志愿者、媒介在各个层面,向人们传递这些命令性规范(破坏环境是不对的或违法的)。

    (三)行为责任归因指导,改变环境破坏行为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2

abstract:inviewofthebaddamagemodeandcommonformsofdamageoftheframestructureunderearthquake,thispaperanalyzesthecausesofthedamageofframestructure.Combinedwiththeactualstructureoftheframe,thereinforcementmethodssuitablefortheframestructureareputforward,andthecharacteristicsanddefectsofthesereinforcementmethodsarepointedout.thereinforcementtechnologiesaresystematicallyclassified,andtheshortcomingsoftheexistingreinforcementtechnologyarepointedout,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framestructurereinforcementtechnology.

关键词:框架结构;加固技术;FRp加固;复合加固

Keywords:framestructure;reinforcementtechnology;FRpreinforcement;composite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3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113-02

0引言

框架Y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是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的形式连接而成的结构体系。其主要优点是:跨度大,空间分隔灵活;墙体不承重故自重较轻且侧向刚度较柔而构成延性,有利于抗震;梁和柱利于标准化施工,节约材料,可以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因具备良好的结构优势,故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建筑中,据相关统计,各类形式的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结构中大约占三分之一,而且这一比重将会不断增大。

框架结构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历次地震作用表明,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构件破坏严重,尤其是柱,墙和梁柱节点的破坏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框架结构节点处应力集中显著,且侧向刚度小,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故而在地震中破坏较为严重。破坏程度较轻的结构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势必会影响其正常使用,而拆除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合理地把握建筑物的损伤,科学的运用加固技术,可使得已损建筑物的功效达到最大化[1-3]。

1框架结构的破坏

据相关统计,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梁柱的破坏大多表现为“强梁弱柱”,轻则柱端混凝土开裂、剥落,钢筋,重则柱端混凝土压酥、纵向钢筋屈服,呈灯笼状。而梁与现浇楼板共同工作,出现相对少的损伤,少量现浇楼板的裸梁在梁端出现裂缝。这是一种不良的破坏模式,与现行的设计规范中框架结构的设计破坏模式“强柱弱梁”相背离。

1.1破坏模式在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常见的破坏模式可以分为:柱铰模式、梁铰模式和梁柱铰混合模式三类[4]。

柱铰模式,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柱柱端首先进入塑性状态,出现塑性铰,而梁端状态仍为弹性,不出现塑性铰。这种破坏模式是最不利的,会在极大削弱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产生薄弱部位,发生局部破坏。

梁铰模式,指框架结构的塑性铰位置主要在梁端部和底层柱脚部位,在地震作用下主要通过梁端塑性铰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输入能量,并保证其他部位的框架柱始终保持弹性状态。这是最理想也是最有利的一种破坏机制,从理论上讲,可以使结构拥有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3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对策

[abstract]cementlimestonemineenvironmentalimpactcausedbymanyaspects,mainlycausedbyblastingdust,wastegas,noise,vibrationandso.influencefromtheminingdamage,itsgreatestimpacttoecologicalenvironment.Sowhethertheconstructionperiodandoperationperiod,themineshouldbeinaccordancewiththeapproved"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Scheme"and"min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governanceprogram"requirements,tocarryoutrestorationwork,andmaketheminingsideedgetreatmentmeasures.

[keyword]mineecologicalenvironmentalimpact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

tD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刺激了各水泥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水泥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的竞争,即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的开采。由于水泥生产所需石灰石量最大,占其原料的80%左右,而石灰石又是天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开采尤其重要。石灰石矿山的开采尽管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使其规范,但是由于其开采毕竟对山体属于破坏性进程,因此对生态影响非常大。本文根据多年对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经验,主要分析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1、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特点和生态影响因素

1.1开采工艺

石灰石矿山开采均采用多台段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即在首采区剥离出开采面后,按照岩石走向逐层采剥,每个平台高度为15米;岩石分离首先采取炸药爆破方式,用潜孔钻机等设备钻炸药放置孔,采用微差爆破工艺进行爆破,爆破后的大块石灰石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车斗,然后运输至矿区石灰石下料口,进入下一步石灰石破碎环节。

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石灰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由于石灰岩地区特殊岩溶地质构造,地表水渗透性强,地表植被发育不良,而且采石场几乎没有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大多也未进行复垦绿化,因此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等生态问题。又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受开采工艺限制,尽管国家规定边开采边恢复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土方工作量太大,耗资也大,使生态恢复工作难以开展。有专家估算,被破坏的植被靠天然恢复至少要一百年时间。

目前大多石灰石采石场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向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1.2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爆破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震动等。其对生态影响因子见表1。

表1环境生态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景观及水土流失等。较大影响来自开采所带来的破坏,开采前,要将欲开挖石方上的植被、软土进行处理,砍伐树木,焚烧没有用途的草木,去除石方上的软土、松土,这些都会使得植被大量减少,使得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开采过程中,会剥离部分表土,从而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主要矿层被采空,会造成严重漏水和上覆岩土层结构破坏,使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大量开采石料,破坏了山体及地表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开挖坡脚、切削边坡,造成山体失衡。随着开采的逐步扩展,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临时弃土堆表面的扩大亦将增加面,这一切都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开采过后,在山坡大量堆积固体废弃物,加重了负荷,导致滑坡不断发生。这些废土被冲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人们对植被等情况不重视,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受到破坏。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降雨,会使得失去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的土壤进一步被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极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2、石灰石开采的生态影响及其特点

2.1、确定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对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随之也确定了将要工作的内容和深度。

2.2、生态影响环节分析

无论其评价等级如何确定,一般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也是生态影响最主要方面。由于石料的开采,可能会使矿区部分树木、草地被砍伐,破坏了大面积的植被和地貌景观。采完之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将造成严重的土地砂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塌陷和地表裂缝等严重者在雨后导致泥石流和山洪暴发。

开采区的植被如果遭到破坏,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由于石灰岩矿区一般土质不十分肥沃,而且地表水渗透强,植物生长较缓慢,土层较浅,所以植物一旦破坏,将带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能恢复的后果,而且植被、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大量物种消失。

2.2、水体污染

由于开采过程涉及炸药爆破,在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硝酸盐类等化学与物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地表水或大气降水,极易渗入地下或者周边河流,从而导致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使得水质下降。

2.3、土壤破坏

开采过程就是石方与土方分离,石方破碎过程,使得本来就匮乏的土壤结构和层次受到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恶化。

2.4、水土流失

石灰石开采的建设和运营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不仅采石本身要挖山体,而且还要砍伐树木,剥离表土,产生的废土、废石的堆放也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些都可能对植被造成破坏,并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石场毁坏的植被面积大约是采坑面积的五倍左右,可见采石场造成破坏的严重性。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4

【关键字】桥梁;地震破坏;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认识桥梁的震害及其原因,是做好桥梁抗震设计工作的前提,才能保证桥梁在地震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减少损失,发挥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已建桥梁的结构形式多为简支梁和连续梁桥。所以本文重点讨论梁桥。

2地震中公路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

一,桥址处山体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引起的桥梁破坏。二,场地剧烈运动引起结构过大的振动而产生强大惯性力导致的强度破坏。三,场地过大的相对变位引起的结构内力或位移破坏及长周期地震导致的结构破坏。

3地震中公路桥梁破坏主要形式分析

3.1桥梁的整体坍塌

桥梁整体坍塌是因为桥梁所处位置山体多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位于山下的桥梁受到滑坡及崩塌体的巨大冲击力而断裂倒塌。因此,桥梁在选址上应该尽量避免断裂层和地质病害多发段。

3.2落梁破坏

落梁破坏是指桥梁上部结构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梁移过大,而导致梁体的整体滑落。梁体的过大位移还会导致伸缩缝和挡块的破坏,出现上部结构梁体相碰撞等。产生落梁破坏是由于支座约束梁体的位移能力不足和挡块的强度不够,缺乏必要的防落梁措施。

防落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加大墩梁搭接长度,墩梁搭接长度实际上应该是梁与支座垫石的搭接长度,特别是垫石较高的情况,所以垫石的顺桥向宽度宜设置至墩边,这样可以增大墩梁搭接长度。二、纵向、横向约束装置。这种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同时不能妨碍支座变形。

3.3支座滑移破坏

支座滑移破坏是地震发生时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是梁体与支座之间的相对滑移。梁体在巨大的惯性力作用下带动支座滑移产生的破坏。所以支座应有一定的强度要求。但由于梁体与支座间出现相对滑动,对于桥墩和基础实际上起到隔震效果,使得墩柱和基础损伤一般较轻。所以在支座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支座本身的安全,还应考虑支座对整个结构影响的作用。

3.4墩柱破坏

墩柱破坏分为墩柱弯曲破坏和墩柱剪切破坏。

墩柱弯曲破坏是指由于在地震力作用下墩柱的抗弯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墩柱破坏。其具体形式为墩柱一侧的混凝土被压溃而另一侧混凝土出现大裂缝。多发生在墩的底面。由于桥墩在破坏过程中出现塑性变形和刚度下降,降低了地震力的破坏强度,所以这种破坏形式通常可以避免桥梁在地震中发生倒塌。墩柱弯曲破坏是因为墩柱的延性设计不足即横向箍筋配置不足;二是构造上的缺陷:箍筋搭接失效、纵向筋过早切断锚固长度不足、箍筋端部没有弯钩等。而相应的措施是进行结构延性设计。

墩柱剪切破坏是指由于在地震力作用下墩柱的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墩柱破坏,其具体形式为墩柱四周的混凝土全部发生粉碎性破坏。一般发生在帽梁与墩柱连接处、墩柱与承台的连接处。这种破坏形式是导致桥梁倒塌的主要原因。

墩柱剪切破坏的原因是墩柱的抗剪强度不足即横向箍筋配置不足,其解决方法是进行能力保护设计。

3.5基础破坏

基础破坏主要表现在地基土破坏和桩身破坏。地基土破坏主要为地层震陷和砂土液化。基础破坏表现在基础顶端混凝土破裂。因此设计时应避免基础作用于地震带、液化土层及软土上。而对于桩基础应进行能力保护设计。

3.6桥台破坏

桥台破坏是由于地震时自身受到的地震力、台后地震主动土压力及上部结构的撞击力导致的破坏。表现在桥台本身开裂、破坏,桥台后填土挤压桥台挡土墙等。

4地震分级设防理念

分级设防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级设防理念,规定了在不同等级的地震激励下桥梁结构应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

“小震不坏”,要求桥梁在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损坏,不修理任然可以继续使用;“中震可修”,要求桥梁在遭遇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地震影响时,有限损坏,经及时修后理任然可以继续使用;“大震不倒”,要求桥梁在遭遇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地震影响时,不至于坍塌,结构严重损坏,但任然可以加固后恢复交通。

5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现在主要采用反应谱法及动态时程分析法进行桥梁的抗震设计。

反应谱方法用于抗震设计包括两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强震记录统计用于设计的地震动反应谱;第二步是将结构振动方程进行振型分解,将物理位移用振型广义坐标表示。最后,将各振型反应最大值组合起来设计。

反应谱的优点是,第一步工作只需做一次,一旦设计反应谱确定后,反应谱的计算工作只限于第二步上。反应谱的最大缺点是原则上只适用于线性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

动态时程分析法,重要的建筑物、大跨径桥梁和其它特殊结构物开始采用多节点、多自由度的结构有限元动力计算方法,把地震强迫振动的激振―地震加速度时程直接输入,对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这通称为动态时程分析。动态时程分析法可以精确地考虑结构、土和深基础相互作用,以及地震波相位差及不同地震波多分量多点输入等因素建立结构动力计算图式和相应的地震振动方程。同时,考虑结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以及各种减震、隔震装置非线性性质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更趋成熟与完善。

6桥梁抗震结构合理设计

虽然地震强度高是桥梁损坏的主要原因,但桥梁结构刚度高度不规则,连接件设置不合理,结构本身设计缺陷在客观上加剧了结构的破坏。因此,桥梁结构在构造上还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在高烈度地震区尽可能采用整体规则性好的桥梁结构,结构的布置要力求几何尺寸、质量和刚度均匀、对称、规则,避免突然变化。从几何线形上看,尽量选用直线桥梁。不适宜采用斜交桥。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如支座与上部结构间没有连接移约束措施,混凝土挡块在地震中可以牺牲,可以有效减少下部结构所受地震力。但对于这种类型的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是:怎样采用合理的梁体限位装置、设置足够的梁墩合理搭接长度控制梁移在不发生落梁的范围又不增加墩柱地震力。

7结语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广大桥梁设计者不仅要考虑通过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即依靠增加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从而提高结构自身的强度、变形能力来抗震的,也应考虑通过适当选择塑性铰的发生顺序和细部延性设计以防止结构的倒塌。

参考文献

[1]范立础,李建中.汶川桥梁震害分析与抗震设计对策..2009年5月第5期

[2]刘健新.汶川地震桥梁破坏及中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陕西西安064-10-7

[3]郑罡,唐光武,.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10月第5期

[4]唐光武,兰海燕.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发展和评价..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12月第6期

[5]才南.探讨桥梁震害及抗震设计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2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5

(吉林省洮南市草原工作站137100)

1意义

从生态方面来说,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草原在对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作用。草原生态系统若是遭到了破坏,不仅草原的局部利益将会遭受到破坏,还会使更广泛的地区出现危害。在我国,草原是处在黄河及长江的发源地,草原一直以来都是它们的生态屏障,因此一旦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使得下流的生态系统安全遭到破坏。东北的草原更是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国家粮仓的天然屏障。

在经济方面,草原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料,还可以给予人民食物,在草原之上,除了可以养殖,还可以进行狩猎,并且还可以获得些野生的植物。在我国,有几百万的牧民都是依靠着草原来进行生存,是保障农牧民生存的基础。另外,对于草原来说,其可以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环境场所供人们进行休闲及旅游。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草原文化的发源地就是天然宽广的草原,草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去草原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与草原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草原的适应与对自然的崇拜。并且这些文化及知识在对于自然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挑战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极高的重视程度,并且随着北方出现的沙尘暴天气的越来越多,草原生态建设更是引起了更多人士的关注。对于草原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使得草原可以得到持久永续的利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来进行保护,这对草原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因为很多问题的出现,受到很大的阻碍。草原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仍在继续,有待遏制。

草原生态建设所遭遇的困难主要是表现在边治理边破坏。使得治理的速度往往赶不上人们破坏的速度,并且在相关的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具有单因素及工程性的,往往只是通过植树来进行保护,但是在破坏的时候,所有的生态环境都遭到破坏。并且现在在我国很大部分的草原都在面临着过度放牧的情况,这使得很多的草原退化,并且出现了严重沙化及盐碱化。在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过程中,往往都是将经济发展及能源建设等多个目标都牵涉进来,这就使得很多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不能够做到一致,这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矛盾的影响。

在草原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中,有很多的问题暴露出现。其中在战略上,目前还没有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可以最为协调的道路。在草原的生态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主要矛盾就是环境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很多地方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并没有做好生态建设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人都没有将草原生态建设与人们的生计问题在一起进行考虑。其次,在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着危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危害了自然的平衡,所以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是有条件的,并且这也是可以避免的。其关键是人类是否处理好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实际的行动。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文化类型,是人们在与自然相适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类型,这对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很关键的作用。

3思考

为了草原生态建设可以有序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此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对其保护的措施上进行相关的研究。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加强对于草原文化的传播。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6

【关键词】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加强支护形式选择

前言

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机、风两巷的变形与破坏直接影响着工作面及其两巷机电设备的迁移和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平煤集团六矿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长期困扰着矿井的正常生产,并一度使多个工作面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为维护巷道所投入的工作量,使全矿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工作面的安全工作造成了重大隐患。因此,对工作面机、风两巷变形破坏的机理进行研究,找出恰当的加强支护方法,对矿井降低吨煤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现象、特点

1.1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现象

回采巷道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巷道支架的不规则变形和巷道断面的缩小,支架顶梁被压弯折断,棚腿被挤入巷道或压入底板,巷道出现底鼓,工字钢梯形支架呈为倒梯形,并出现所谓的爬行巷道。此种现象严重阻碍着巷道内机电设备的外移、物料的运输,为保证采面正常生产,往往需要对巷道进行扩帮、卧底、出渣、架设新支护,消耗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

1.2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特点

(1)在同一巷道内,采用拱形支架支护比采用工字钢支架支护效果要好得多,巷道无明显变形或变形不严重。

(2)从巷道围岩稳定性看,布置在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见顶见底、顶底板岩性坚硬、煤层稳定的回采巷道,容易保持完好,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不需进行加固或翻修。而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煤层中的机风巷,维护工程量都比较大。

(3)布置在上分层的回采巷道比布置在下分层锈结假顶的回采巷道容易保持完好。

(4)在巷道一侧采空区和两侧均为实体煤相比,前者明显比后者容易变形破坏,而后者则能长期保持完好。

(5)在同一巷道内,受到采动影响的区段比其它区段的巷道更容易变形破坏。

2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

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巷道的变形破坏,如何从中找出它的规律和相应措施并加以克服是下面所研究的内容。

2.1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理论研究

井下巷道开掘后,如果围岩应力小于围岩的屈服极限,则围岩仍处于弹性状态,在此状态下巷道无需支护就处于稳定状态。若围岩应力超过围岩的屈服极限,则巷道围岩就呈现塑性状态,处于塑性状态的围岩称为塑性区,它是巷道周边开始的一个有限的范围。深处的围岩仍处于弹性状态,处于弹性状态的围岩称为弹性区。巷道围岩的位移,就是破裂带的塑性变形造成的,巷道的塑性区范围越大,巷道变形破坏的越严重。

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得出结论如下:

(1)在巷道支护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巷道的塑性区域半径和周边位移随围岩的内摩擦角和粘结力的增大,即随围岩强度的增高而明显减小,这是上分层巷道煤层一次采全高、见顶见底的机风巷比布置在下分层、煤体松软及断层带内巷道容易保持完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塑性区域半径和周边位移值随巷道支架阻力的增大呈负指数函数关系迅速减少,这是巷道在得到加强支护后,围岩变形明显减小的原因。

(3)在塑性区域半径和周边位移值与巷道支护阻力的函数关系中,指数的大小取决于围岩内摩擦角和粘结力的变化,围岩的强度越小,指数就越小,塑性区域半径和周边位移值变化就越快,且巷道支护阻力值越小,内摩擦角的影响越剧烈,这就是巷道受采动影响后,支架变形破坏,支撑阻力变小,围岩受采动压力作用强度降低,变形相对剧烈的主要原因。

2.2重叠压力作用机理对机风巷变形破坏的影响

根据矿压理论,在一侧采空区的煤体内布置的回采巷道,在采面向前推进中,将受到相邻已采工作面采空区残余支承压力和本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承压力的双重作用。只是残余支承压力不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向前转移。这两种支承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煤层采空区凸出拐角处,形成高于原岩应力4~6倍迭合支承压力。正是这种重叠的支承压力是造成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2.3巷道支护对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

煤矿回采巷道的支护,一般采用U型钢拱形可缩支架支护、工字钢梯形支架及锚杆金属网支护。其中锚杆金属网支护一般适用于顶板完整、岩性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的上分层或单一分层的回采巷道。工字钢梯形支架和U型钢拱形支架一般适用于顶板破碎、矿压显现明显的下分层回采巷道。U型钢拱形支架如果其可缩性不适应围岩的变形或者固定卡子强度不够,在围岩应力和采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U型钢拱形支架会在其弱面处压弯或断裂,卡子压断,失去应有的可缩性和支承能力,从而引起巷道的变形破坏。工字钢梯形支架的支护性能不如U型钢拱形支架,特别是在大断面长走向的机风两巷,剧烈的采动压力和和围岩应力长时间作用,很容易造成工字钢梁在中部压弯,两帮棚腿向巷道内弯曲、扭斜,使支架失去承载能力,造成巷道失修严重,或者加强支护滞后,同样可导致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

3加强支护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知道,既然回采巷道在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采动压力及相邻采空区残余支承压力的共同作用,那么为防止回采巷道的变形与破坏,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强支护。加强支护原则上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减少塑性区的扩展范围。(2)增加塑性区围岩的强度,提高围岩的自承载能力。(3)不使巷道内的原基本支架受力状况恶化。(4)不影响巷道的使用。(5)经济、方便。另外,对加强支护的范围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支护形式确定。一般情况下,普遍采用的是工作面前方0~50m段进行加强支护。因自回采工作面开始回采,回采巷道就要受到采动压力和相邻采空区残余支承压力的双重作用,所以加强支护的时间应该自开切眼时就开始进行。

加强支护的方式依据以上的选择原则,结合平煤集团六矿的实际情况,普遍采取的是在U型钢拱形支架或工字钢梯形支架之间安设锚杆和钢笆网的方式进行加强支护。这种支护的作用机理是将无加强支护时“支架—围岩”作用体系变成“支架—锚固层—围岩”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体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安设了锚杆—钢笆网,封闭了巷道围岩的悬露面,阻止了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的冒落,使基本支架与围岩的外载比较均匀地作用在基本支架周围,改善了支架的受力状况,使U型钢拱形支架的可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2)锚杆—钢笆网使巷道周围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锚固圈,增加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和稳定性。(3)加强支护与基本支护共同作用,有效减少了巷道的周边位移。(4)提高了作用于围岩表面的支护强度,增加了巷道抗变形破坏的能力。(5)这种支护方式经济方便,不影响巷道的使用。

参考资料

[1]《井巷工程》中国矿业学院等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2]《矿山压力及其控制》钱鸣高刘听成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3]《实用矿山压力控制》宋振骐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7

1、生态灾难有气候环境变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野生动物灭绝等。生态灾难是指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而给社会、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8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地资源;植树造林;生态建设;生态林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41-1

0前言

吉林省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我县有260万亩现有林地,200万亩现有林,是建设生态农业大县的先决条件。为了保护这些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不再继续遭受人为破坏,县委、县政府自2009年12月集中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治理行动。在此次治理行动中,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人,治安拘留105人,打掉犯罪团伙3个,林业部门查处行政案件135件,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305份,收回毁林开荒560hm2,人工补种230hm2,有效地遏制了破坏势头,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造林和退耕还林改造工程,使森林资源退化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人为破坏森林资源,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一是牧民上山放牧,他们到林地用手锯和钩子砍树枝来喂羊,然后将晒干的树枝捡回家做烧柴。二是滥砍盗伐林木案件发案逐年增多。2009年全县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35起,其中盗伐林木案30起,在多的地方一个村滥伐林木就达400余m3。三是一些农民在林地内开荒种地,使其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大降低,造成了跑风地面积逐年增加的严重后果。四是一些农民为扩大土地面积,私自在田间地头毁林开荒,使林地资源遭到破坏。当前我县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农业大县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

1森林遭到人为破坏的原因

造成我县森林资源遭到人为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1打好“生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大县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形成从上到下的共识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了打好“生态牌”,在植树造林、改造草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可是重建轻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建设生态农业大县,必须保护森林资源的理念在很多干部群众中还没有形成共识。很多干部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表现为十分的麻木和冷漠。

1.2部门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好

一些职能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重视不够,在求得领导的支持上不够;思想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有些同志认为管理好森林资源难处很多,打击力度大了怕不好收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往往忽视了乡村两级组织的作用。

1.3部分乡村干部不负责任

在这次专项治理活动中,我们发现,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不能及时发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县森林资源面积较大,县森林资源管理人员有限,另一方面是乡村两级干部的监管不力。

1.4不法商贩为了经济利益,不惜以身试法,挺而走险

近年来,随着木材市场的好转,林木资源变成了紧缺资源,原木和板材价格一再攀升,各乡镇几乎都有木材贩子,加之县内的木材贩子,他们常常联合深夜作案,加之林业执法人员相对不足,给打击带来了一定难度。

1.5打击力度不够

通过此次专项治理活动,使我们看到,对违法者即使是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但大部分行政处罚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无法执行。

1.6基层林业部门职能低下,编制不能保证

有的甚至于基本工资难以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林业站所一直处于自收自支状态,多数基层林业站所只有站长一人享受财政拔款。这就至使林业站所职工干劲不足,或虽有热情,但得为生计奔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2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搞好生态环境

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大县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县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把全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好,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抓。

2.1必须从各级领导上体现打好“生态牌”的决心与态度

我县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能否转变为经济优势,关键看“生态牌”打得怎样。要加大舆论宣传,让全县人民深刻认识生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县里的决心和态度。要加大《土地法》《草原法》《森林法》的宣传,努力增强干部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要尽全力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下大力气降低人为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发生。

2.2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

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大排查与管护工作的力度,把林木管护执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严格依法行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并对自身存在的困难向领导机关汇报,以求得领导的支持,使工作中的难题得以及时解决。公、检、法、司各部门要主动参与和受理涉及森林资源的案件,主动出击、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支持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执法行政行为,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同时要依法严惩违法人员。

2.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森林资源

对遭受破坏严重、面积较大、当地政府无力承担恢复费用的林地,县直相关部门和所在乡镇政府要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进行还林,以确保森林面积。

2.4要及时约束木材贩子的行动

对于贩卖木材的贩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分片进行管理,看住他们的锯台使用情况,定期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林木案件的发生。

2.5对应进行行政处罚却因阻力大而未执行的案件,应交由法院等执法机关协助执行

对破坏森林资源情节严重的单位与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和《刑法》的相关规定,严厉查处,加大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的力度,努力为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农业大县做出贡献。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9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护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土地发生荒漠化或沙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中存储水分的因素遭到破坏,由此引起土壤中水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不足,进而导致土壤荒漠化或沙化。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虽然得到一定遏制,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如在东部生态较好区域,土地沙化发展较缓慢,但在云南、广西等地区因石灰岩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现象,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因风蚀、水资源匮乏、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植被遭到破坏等因素引起的土壤荒漠化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目前,我国各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左右。

(二)土壤污染和破坏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中小微企业蓬勃兴起,这些企业大部分科技含量较低、处于产业链下游,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三废”未经检测和允许排入一些河道、农田,对土壤元素的构成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当地农民直接利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土壤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堆积如山的城市生活垃圾,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也对空气和水源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污染。此外,农业中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影响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进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三)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的最大问题,而人为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如乱砍乱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陡坡垦荒致使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植被承载力和再生性严重下降,等等。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严重恶化,进而会加剧一些区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例如,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区域的森林草原植被、自然生态环境等长期以来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会由此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从而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造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所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活动,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比如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垦滥伐等人为破坏,倒是土地荒漠化、沙化,由此引起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纵观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受单纯消耗资源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是以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以土地的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实行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分离的现状,必然会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对相关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为土地资源的颗粒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的法制支撑。

(三)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也与人们的意图和行为有关。长期以来,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从功利主义和眼前利益出发,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得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对自然资源采取了一种掠夺式的过度消费方式,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的生态问题,发挥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态价值。

三、加大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规定,是杜绝土地开发利用违法破坏行为的治本之举。要结合我国土资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势,除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基本法律之外,还要加快制定完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染防治法》等专项法规,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发展提供法律保护。

(二)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加大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做到依法管理、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三者相协调,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三)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很大成程度上与我国地土地资源生态产权不清晰有关,导致少部分人为满足自身短期利益,无视大自然的生态运动规律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资源巧取豪夺、肆意破坏、任意践踏,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的出现。为保证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同时积极倡导消费者地适度消费,增强生态环保理念,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J].现代农业,2009(03).

[2]张晓东.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3]鄢冬梅.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法律研究[J].学理论.2009(12).

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篇10

关键词:草原生态草原文化牧民主力军

一、草原生态退化的深层原因

现在专家们经常提的草原退化的表面原因中有:开垦、过度放牧、挖药材、开矿、工业开发等等多种原因,总之都是人为导致的。既然都是人为导致的,肯定与草原生态背后的草原社会有关系。社会原因是草原退化的深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1.1开垦的社会背景和导致的其他问题

内蒙古草原的大量开垦是从清代末期开始的。建国前开垦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哲理木、赤峰、兴安盟等东部盟区。随着开垦和大量农耕人口的移进,可放牧的草场逐渐减少,开始定居。这些早期开垦地区的人口压力空前增大,随之蒙古高原上最肥美的草原---科尔沁草原变成了科尔沁沙地。

建国以后,开垦草原的趋势进一步恶化,六十年代的大开荒已经触及到了乌珠穆沁等最内部的草原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慢慢认识到草原不可开垦的生态学道理,开始制止开垦,可是为时已晚。已经大面积的草场被开垦,而且开垦的都是湿地。因为开垦,湿地失去了保护水的生态作用,水资源大量丢失,随之草原开始大面积沙化。现在“草原法”里已经明确规定草原上禁止开垦,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偷开者。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呼伦贝尔新巴尔虎东旗90万亩夏营地天然草场被非法开垦。一般当作夏营地的都是地势低矮平坦,水资源丰富,草长得茂密的地区,草原地区最好的草场。

开垦会破坏湿地;抽地下水浇田,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的湖泊和河流干枯;春天干旱又风大的时候很容易吹走已掀开的地皮,然后耕地变成遗弃的荒地;随着耕地对水资源的破坏和过多的索取导致周围没有开垦的草场也因缺水而退化。开垦十亩地,影响到周围的一百亩。内蒙的很多地区都是这样被破坏的。

开垦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人口的猛增。对于生态脆弱,水资源严重缺少,养育能力有限的内蒙古草原来说人口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人口的增多导致了进一步的开垦,为了生存,人们无禁止地索取草原的资源,使得草原千疮百孔。

外来人口的涌入同时带进去了外来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因为人口的优势,外来文化占领了领导地位,使得适合草原地区的游牧文化丧失保护草原的功能,慢慢消亡。用农耕文化的思想去管理草原,开发草原,没有借鉴本土文化的优点,更没有学习。这是草原退化的最主要的深层原因。

随着外来文化的日益增长,本土文化被扭曲,没有机会正常发展。现在游牧文化几乎变成了电视上演的和书籍里写的死文化。这种文化势力的消弱使原土著牧民也丧失了很多适应草原生活的本领,也无法传承下来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管理草原的技巧。从九十年代开始这种侵蚀已经渗透到了草原最深处的乌珠穆沁和巴尔虎。

这种农耕文化的统治导致了文化和生态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态退化了,社会贫穷了。

1.2过度放牧的社会背景和导致的其他问题

现在全国人都有一种误解,说起草原沙化,就会把帽子扣在过度放牧上。很多人从来没有去过草原,更不懂草原,可是他们确信草原是因为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也承认过度放牧的存在,可是过度放牧并不是草原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原退化的结果。

首先来分析导致过度放牧的原因。主要原因:一是草场面积的减少,二是草原的退化。因为人口的增多草场日益减少,还有大量草场已经被非法占用。这样原本足够用于放牧的草场已经远远不够了。草原退化以后已经无法养育退化前所能养育的人口和牲畜。草原的羊单位的亩数一直在增长,刚开始是5亩地1只羊,后来12亩,再后来二十多亩,现在有的地方已经达到36亩地一只羊。

若牧民想增多存栏量很容易,只要不卖掉的话牲畜繁殖得很快,基数越大繁殖的越快。但是牧民也懂得自己的牧场能养活多少羊,每年都会卖掉多出来的牲畜。就那么一段时期,牧民的牲畜存栏量空前增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经常听到一则消息---表扬“千只户”。千只户是小畜超过一千只的牧户,政府奖励这些人,也鼓励他们大量增加存栏量。这是那时候的一个政策。据牧民说那时候就一个东乌旗的满都宝力高苏木就有60-70个千只户。政策的引导和鼓励是超载过牧的次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大力鼓励部分人群快速富起来。社会各领域中经济占领了主导地位,人们的理念也集中在一个东西上---个人经济收入的增长。这影响了全社会,人们的理念是以经济增长为一切。这种畸形的发展观也影响到了牧区,虽然牧区生活比较富裕,但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物欲横流,人们大量增加自己的财富数量,忽略了生态效应。这也是牧民大量增长存栏量的个体原因。

过度放牧导致了什么问题?政府开始执行严格的以草定畜、围封转移、生态移民等政策。牧民不得不卖掉大部分的牲畜,经济收入逐年减少,有的牧户变得赤贫。国内很多专家和领导人都认为过牧是草原退化的首要原因,甚至有人提出了永久性禁牧的政策。禁牧以后草原上干什么?锡林郭勒盟一些主要领导人的想法是发展工业。可是工业会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牧民并不是过牧的创造者,而是过牧的受害者。生态破坏导致了过牧,人们为了治理过牧采取了进一步破坏草原的措施。生态进入了下一个恶性循环。

1.3开矿和工业开发

改革开放以后内蒙一直在小范围内发展工业,在农业区或者城镇附近发展工业。因为工业需要大量的电,也要求交通方便,所以到九十年代为止工业一直没有开发到内部牧区。九十年代以后草原上掀开了工业革命。简单地说,这个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国家政策鼓励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发工业,而且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状态的标准是GDp。若一个地区想快速增长他们的GDp,最好的途径就是工业开发,经济增长速度快又大。二是东北工业基地等老工业基地的接近瘫痪刺激了内蒙古,东北工业基地如果想维持下去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电力。还有就是内地部分污染严重的化工厂被当地驱逐出来,蒙骗不懂化工业的内蒙官员,转移到了内蒙地区。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是内蒙古某些官员抓住的理由之一。他们会说:“现在西部大开发,损失你们个人的利益算什么”。

如果说开垦的草场可以几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因为开矿或者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用几百年也说不定能恢复。开垦也罢、过牧也罢、挖药材或者车辆增多也罢,都是破坏了草原的表面,可是工业污染会渗透到草原的骨子里。工业会污染地下水系统,同时破坏地质,因此生存在这个土地上的所有生命受到影响。这种污染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净化。治理这种破坏,投入多少资金都没有用,人类的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而只能依靠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大自然的净化能力的大小由水资源充足与否来决定,南方那样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强,可是内蒙古这样生活用水都紧张的地区就很难说了。

草原深处的工业污染刚刚开始,据我们统计,光东乌旗这样草原的最深处就有五六个非法化工厂,这些化工厂的污水通过地下水影响整个地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草原上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所以我们现在还看不出来恶果。有一位先驱者说过一句很简单的道理:大自然的反映不可能那么快,并不是你今天污染,明天植被就退化,后天整个变成沙漠。不过在工业污染巨大的毒性之下这个周期不会很长,过几年以后这些厂子因为缺水而倒闭,草原也因为污染而死去。

如果说开垦打伤了草原,那工业污染是一个拳头下来把草原给打死了。

1.4挖药材等其他人为破坏

相对于开垦、工业污染等大型破坏来说,这种破坏的影响并不很大,但小规模里他们已经造成了沙漠化。挖药材、机动车辆的乱窜、乱采砂和采石等等个人行为导致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逐浪的作用。

1.5小结

总结起来,草原生态的退化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在草原地区农耕文化取代了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濒临消亡;用农耕文化的思想去管理和开发草原而导致了草原的退化。

2、发展理念的单一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等等政策误导也是草原地区退化的一个原因。

3、外来人口的猛增增加了草原的压力,不懂草原的外来人口无禁止地索取资源导致了草原一步一步退化下去。

二、草原文化在牧区生态保护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适合草原地区的人文环境。草原文化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草原文化中,生产方式是适合干旱草原地区的游牧方式;生活习惯是极为节约型的生活;人们的传统宗教和理念中崇拜上圣天和大地;人们日常的感情中家乡的山和水与父母一样重要。在长期的生活当中草原人民已经积累了适合草原生态生存下去的很多经验和技巧。草原人整天接触大自然,投入的感情和智慧最多,因此他们也最懂得草原,最会利用草原。草原人对草原的依赖性也最强。

几千年以来的生活中生态和人们共同选择了这样的生产方式和这样的文化。这是通过长时间的筛选后稳定下来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结合。这种和谐结合方式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互动作用中统治着人类社会,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完善,适应发生的变化。

草原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容易吸收外来的新知识,也容易接受外来的人群。草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的改变是可以的,可是不能推翻草原文化用其他的文化思想来管理草原。这样,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两个对持着得到平衡的双方必定因为互相不适合而失去平衡。最终结果是生态退化,社会贫穷!

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在草原地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是保护草原生态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类意识形态。内蒙古地区草原文化和国外的都不同,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是基于这里特有的自然环境随着历史演变慢慢形成的一整体。草原文化不仅包括草原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包括蒙古族人民的特殊文化思维,历史,语言,生活习俗,感情世界等等多方面。所以引进世界上其他发达地区草原管理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内蒙古。

三、牧民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力军作用

草原文化是草原生态的灵魂,那么掌握着这个智慧的人群是当地牧民。因此牧民是保护草原生态的主力军。

如果生态恶化,首先牧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牧民从事的都是自然放牧式的牧业经济。这种牧业经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这种经济方式几乎没有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不大,依靠大自然的养育来维持生存。

生态恶化同时会伤害牧民的感情。草原人认为家乡和父母同样重要,牧民对家乡的责任感很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我们在环保中一定要看到这一点,让牧民去当环保的主力军是唯一可以做好草原环保工作的途径。如果我们的盲目行动违背牧民的愿望,失去他们的信任的话环保工作在牧区很难展开。

最懂得草原的人在哪里?当然在草原上,而不在科研院所。不管个人经验也好,或者传统理念也好,使得牧民成为了最懂得草原的人。蒙古人历来的生产方式是适合草原地区的牧业经济。几千年以来蒙古人已经收集了很多适合草原的经验和教训。只要合理开发这些智慧资源才能找到保护草原的路径。我们的专家应该向牧民学习而不是牧民低声下气地向专家学习。只有牧民是草原的主人,也是草原的保护者。

最爱草原的人在哪里?当然也在草原上,而不在知识分子里或者环保志愿者中。对于牧人来说草原就是他们的母亲,对于草原来说牧人也是她的儿子。

最依赖草原的人在哪里?还在草原上,而不在那些追求GDp的政府官员或者外来的淘金者。政府官员一般都三年轮换制度,过了三年他就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屁股后面的烂摊子会怎么样他们不管。那些淘金者淘完了金子就走人,草原的死与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有牧民世世代代,永远守在草原上。这辈人不会离开草原,下一辈的也不会,甚至好几辈的人都会生活在同一个山脚下。牧民对草原的依赖性最大。

这样一群最懂得草原、最爱草原、最依赖草原的人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草原生态环保的主力军。

四、如何发挥牧民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力军作用?

有人会问到,既然牧民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草原生态被破坏到如此的程度?难道他们没什么所作所为吗?

4.1牧民生态保护主力军的地位被取缔

至于草原生态退化的原因,以上已经简单地分析过。从中看,牧民不是草原生态的破坏者,而是生态退化的受害者。再说,牧民现在虽然非常清楚草原退化的情况,可是无能为力。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草原地区法律的不健全。牧民自己不懂法,地方政府执法也经常发生不公正的问题。牧民眼看着破坏行为,可是不知道如何制止。二是草原地区地方政府对生态保护方面往往和牧民作对。牧民对草原的认识和感情跟政府官员不一样,当发生矛盾的时候政府官员经常拿权压人。三是,草原地区很偏僻,信息流通不了,牧民得不到及时的、有用的信息。因为以上一些原因,牧民眼看着很多破坏行为都无能为力。

内蒙古地区搞生态保护也已经搞了二十来年,可是越保护越恶化。为什么?因为生态保护中没有发挥牧民主力军的作用,多数都是地方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强加给牧民的。

4.2如何发挥牧民生态保护中主力军的作用?

首先让牧民建立起来自信。通过交流,送信息到牧护,培训等途径让牧民认识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优势,引发他们的积极性。牧民传承下来的牧业经济经验和与草原生态和平共处的知识是草原生态保护中可以依靠的主要智慧库。我们在牧区生态保护中不能盲目地引进内地的或者国外的经验。而应该去开发牧民所拥有的那些智慧。

其次,健全牧区的法制制度。当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应当用法律手段公平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有效保护。

三,地方政府应该重新认识生态的重要性,摆正对生态的态度,大力支持牧民。以牧民为中心和主要力量,地方政府扶助牧民完成“草原生态恢复”这个伟业!

四,各民间环保协会应该协助牧民和地方政府搜集信息,做好信息流通的工作。适当地引导牧民的环保协会,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外地的环保组织应该成为牧区和外界之间的桥梁。

五、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必须注意的几点问题

5.1理顺草原地区的一些关系

5.1.1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能单一追求发展或者保护一方,一定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这样说来发展和保护的度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是什么。发展,如何才是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对于牧区发展来说这些都没有一个先例,也没有标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制定一个标准,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那我们可以拿来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标准吗?不能,因为我们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草原生态和经济基础与其他地区不一样。为了达到其他地区发展的程度我们推翻老的经济模式,破坏传统的人与生态的关系,这样做其实很危险。谁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怎么发展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学、哲学、生态学、民族学、文化学的各个领域。也关系整个牧区的生态、人群、社会,甚至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我们的观点是:发展的时候我们先认识好我们的基础,认识好了基础以后在这个基础上谋求稳定、可持续的、利民利国的发展。所谓的基础里包括生态基础、经济基础和人文基础等三个方面。忽略任何一个都会出问题。

生态基础,我们先得要认识好草原生态,而且只有内蒙古才有的干旱草原生态。干旱草原生态主要的特点就是缺水和地皮薄,正因为这个特点土地不能长时间地重复利用。所以,牧区发展各行各业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节约用水的问题。其次尽量少动土,说白了就是尽量不要做一些掀开地皮的事情。生态是一切的基础,一个地区的生态决定这个地区的发展模式。我们讨论发展,绝对不能离开生态来说话。

经济基础,基于生态基础形成了特殊的经济基础。这是用千百年才稳定下来的经济运作方式。我们不能单一地谋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我们的经济基础。牧区有一个特点就是GDp并不高,但是人们生活比较富裕。GDp不高,这并不说明这个地区贫穷。官员们盲目地追求GDp和政绩,不考虑长远的发展,这造成了发展和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这个概念很复杂,城市化并不一定是发展,工业化也并不一定是发展,农业化更不是发展。那什么是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适度的发展才是发展。先破坏,后治理,这是一个必定的过程吗?不是,这是一条弯路,我们何必一定要走这个弯路呢?蒙古牧民传统生活方式是游牧,生活很简单,就是一些简单的家具,连房子都可以拆开了背着走。一个蒙古人,穿上袍子,揣上刀和碗,骑上马就可以出发了。这样走个几个月或半年都没问题。袍子,白天可以当衣服穿,晚上可以当被子用,靴子是枕头。刀既是餐具又是武器。拿着自己的碗就不用别人家的碗了,喝茶吃饭都可以用。马既是伙伴又是交通工具。草原地区比较干旱,很少有细菌这个东西,因此一般都不会得病。这样一个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才适合缺少多种东西的草原地区。现在我们既要求住砖瓦房,又要求过着现代人的生活。所谓的现代化并不一定就是改变过去的状态和盲目地学习别人的模式,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特殊的现代化。

人文基础:内蒙古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一点,内蒙古是民族地区。这里还生活着很多蒙古族人民,特别是锡林郭勒这个盟。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是基于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来形成的,不能轻易地去改变。正如以上所说,因为草原地区的人文环境被破坏了,所以生态才受到破坏。所以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非常重要,我们提倡发展的时候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人文环境。

谋求发展的时候如果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基础,充分尊重这些基础的话,发展和保护就不会发生冲突。

同样,我们也不能光说保护而逃避发展。发展是大的趋势,所以不能完全抵制发展。现在自然保护区基本等于无人区。可是无人区并不一定就能够保护好生态。哪一些地区可以有人,哪一些地区不能有人,这是大自然选择的事情,只有大自然才有那个能耐,不是我们人类可以决定的。把自然保护区人为地变成无人区也是一个极端。当从自然保护中迁出来的人集中到其他地区的时候对其他地区形成压力,发生新的破坏。从贺兰山迁出来的7千多牧民现在都集中在附近的地方从事农业;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将要迁出4万多人,这些人不可能全部进城,那他们干什么?会不会集中到某一个地区造成新的破坏?保护来保护去最后我们就剩下那几个面积及其有限的自然保护区,周围全是大沙漠。自然保护区里有人,并不一定肯定要破坏,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破坏者。所以,提起保护的时候我们还得从多方面考虑,不能单一化。

5.1.2几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利益群体有三方,一个是以牧民为核心的广大群众;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外来的开发者。

牧区一个特殊的情况是,开发者中几乎没有一个当地人,而全是外来者。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重重的矛盾。外来者只会考虑个人的经济利益,不会考虑这个地区的长远发展,他们只是淘金者。因此外来者和土著居民之间常常发生利益冲突,我们可利用的资源是常数,如果我要的多了一点,你得到的肯定少了。当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政府应该出面调解。可是现在地方政府往往以另一个利益群体的身份出现。很多开发项目都关系到政府的利益,包括个人贪污的利益和政府财政收入。这时候政府这个利益群体往往和外来者站在同一个战线上,做对牧民。

如果想做好牧区的环保工作,首先要疏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保护土著农牧民的利益为核心,限制外来者,让政府回到正确的位置上。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政府起的作用就是管理和监督。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谋求利益的活动当中。为了保证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各方应该缴纳一定额的税,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5.2牧区生态保护中软件建设问题

这里所谓的软件就是人的认识和观点问题。草原生态保护当中,建立正确的思想导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直在错误的认识和观点(用农耕思想管理和开发牧区)的引导之下破坏了大量草原,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摆正我们的观点了。

对于牧民来说,重新建设传承下来的草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还得要提醒一句,一说文化建设人们就会认为那是发展歌舞或者民俗旅游。生态保护不需要歌舞,也不需要旅游。而需要挖掘牧民生活中的生态知识,让他们找回来适应草原地区的完整的意识环节。建设好牧民的生态意识后应该增加一些现代的新兴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一些老套的认识,比如说法律意识、信息意识等。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该重新认识生态,改变唯独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观点。

对于环保组织和其他的大众来说,首先摆正一个错误的观点:“过牧不是草原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原退化的结果”。然后我们做环保工作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项目来限制牧区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不只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事业,更不是一两个项目能够解决的事情。我们这个时代处在草原生态最有危机的时刻,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保护,还有治理和恢复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好长远的心理准备,做好长久的打算。我们是开拓者,为后来者要铺好路。其三,我们应该寻找破坏源,制止破坏源,这样才能避免下一步的退化。内蒙古二十年来的生态保护中没有切除那个恶性肿瘤,病人能治好吗?从根源上治理才是真正的治理。有些环保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做法是今天种点树,明天种点草,后天又围封一块儿地,这些都是表面工作。并不是说这些表面工作没有用,而是,如果破坏源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表面上投入什么都没用。正如对着得了癌症的人下皮肤药一样荒唐。

以牧民为核心,以政府和环保组织为扶手,建立起来草原生态保护的三方合作网络。

5.3牧区生态保护中的硬件建设问题

现在为了保护生态而所建设起来的硬件有:机井、人工配种点、人工种草种树点、资料基地等机械化建设;还有就是围封转移、圈养、轮牧等政策性的改变。这些硬件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技术,可是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这些对环保也许没有好的作用,而且对改变当地人的意识形态,没有起到作用,没能够让他们主动去保护生态。如果想让土著牧民自主保护生态我们应该从另一面投入资金,建设其他一些有必要的硬件。

我们的观点是:为了建设草原地区生态保护三合网络,首先得建设信息流通环节。其中草原之友尝试开展的信息站是一个比较适合牧区的流通信息的桥梁。若想让一个人主动地去做一种事情,就得先让他武装好脑袋。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投入资金建立牧区的信息流通工作站。这个工作中包括各种信息的直接收集和发放,这样可以建立牧区和外界之间的桥梁。有人会问,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这个水平了,难道还有人需要这种初级的设备吗?是,太需要了。正如以上所说,牧民不懂法,需要普法。其实除了法律以外牧民需要很多外界的信息。我曾经问过一个旅游局的局长,你们引进的西门塔尔牛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不知道。这位参加改良牛种工作的政府官员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优良”品种的牛从哪里来的,牧民能知道吗?如果我们自己是牧民,这样不知情的情况下能保证它的性能吗?说起信息流通,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语言障碍。牧民家里都有电视,也有收音机,可是他们基本上不看很多节目,多数都是因为看不懂。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比电视和广播上的多得多,更及时,可是牧民无法上网查看这些信息。就算能上网也罢,也是同样的障碍,看不懂。因此我们主动去引导牧民,给牧民提供方便,让他们吸收有用的知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比起给他们扶贫或者围封转移好得多。

建立信息流通站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法律、生态知识、国内和国外个地区的发展趋势的解说等等。这其实属于民间教育活动。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需要实践中积累经验,一步一步探索更佳的方法。几次牧区调查中牧民共同的反应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连西部大开发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都说,我们得不到及时的信息,与世隔绝。我自己是从互联网开始进入环保行列的,所以我相信人们从互联网上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在牧区建立信息站,有几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硬件设备,二是人员培训,三是各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这里需要投入资金,需要投入时间和技术。资金只能解决初步的基础建设问题,从长久角度来看的话更需要投入时间和技术(包括管理、翻译、硬件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