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08

自然保护体系篇1

1我国的自然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拥有辽阔的地域,是遗产大国,自然遗产资源比较丰富,但在当前旅游发展的冲击之下,自然遗产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相关的保护和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表1所示。对问题有清晰的理解,加强基础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自然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产保护体系混乱,各自为政。许多政府部门对自然遗产有行政管辖权力,可随时将这种保护权力变为合法经营的权力。直接或间接从事各种各样与盈利相关的活动,却破坏了本来属于公共福利的自然遗产资源。多个部门管理引起混乱,并最终导致自然遗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多重管理导致对利益相互纷争,承担责任却是相互推诿。[2]当开发自然遗产有可观的收入时,自然出现利益纷争,每个部门一哄而上地参与,但在开发和保护的具体事务方面彼此推脱,没有人敢于主动承担责任解决实际问题,有效保护成为一纸空文。(2)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直到现在,我们国家还拿不出一部完整的国家法律来保护自然遗产,使得我国的自然遗产保护无法可依,而各地的自然遗产保护又各自为政。对那些为了追求利益损害自然遗产的行为,执法者无法凭借特定的法律规定,依法追究责任。在此种情况下,我们的许多自然遗产遭到了难以弥补的破坏。(3)思想认识错误。许多人只重视获得短期利益和追求良好的政绩而忽视了自然遗产的命运,把保护自然遗产与经济利益完全对立起来,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盲目开发利用的功利心态不及时纠正,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遗产丧失其完整性和真实性。我们时刻注意的是,思想认识的危害其实有时远远超过实际行动。(4)自然遗产保护资金缺乏。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而想保护自然遗产绝对是一句空话。这些资金应该包括在每年的国家预算中,并且定期支付给我们的各级政府机构。但就目前来说,政府财政拨款非常稀少,仅依靠少量的政府财政援助,即使用于贴补遗产景区开放的成本也不能够维持,更不用说对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门票的收入和其他旅游收入通常被用作了当地保护部门的保护费用。因此就出现了遗产保护部门很富裕,而自然遗产保护资金非常缺乏的现象[3]。毕竟国际上的援助和社会其他捐助者援助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的一些已被在包装在上市的自然遗产地,获得的利润成为企业经营收益的一部分。

2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和其他发达自然国家遗产保护体系已成熟。他们曾经一度陷于发展与保护的纠结之中,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们多年辛勤努力得来的,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四个国家作为成功的代表,他们的成功经验在很多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如表2所示,发达国家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有统一的保护体系,完善法律体系和富足的自然遗产保护基金。上述国家的国家公园保护机构基本上都是非营利性质的政府部门,专门从事自然遗产的日常保护和保护,财政拨款是日常运作的资金来源,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经营者和保护者的角色进行分离,以避免只注重经济效率而轻资源保护的缺陷。我提出选择一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试点的建议,由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直接保护,并进行特许经营试点和采用其他国家的最先进的保护制度,获得实际经验后向其他遗产地推广使用[4]。提高遗产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政府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营是一种良好的补充,而特许经营的遗产是一种方向。以上四个国家对保护自然遗产的立法是相当重视的,平均每隔几年就会对修订原有法律,增强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它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自然遗产保护是基于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的,基本上做到了每个国家公园有自己独立的立法,美国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各项政策的实施是以联邦法律为基础的[5]。与四个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的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似乎是不完美的。目前只有少数几部与自然遗产有轻微联系的法律规定,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或法规是专门为自然遗产保护服务的。因此,应该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遗产保护法》,以该法为基础,建立、完善、协调、丰富有关自然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遗产旅游开发必须符合国际标准,走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要实现对自然遗产长期有效的保护,必须要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遗产保护的比较,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很好地结合了该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在融入国际体系后,结合当前我们自己的特点,构建合理的组织保护体系。以遗产保护法为核心,选择合适的遗产保护模式和运作模式[6]。以提高和建立有效的中国自然遗产保护体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然遗产的“公共福利概念”,它不会因国情不同,体制不同而变得不适用,也不会因为资源基本条件差异而难以参考。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然遗产保护体系

3.1制定并使用我们国家的自然遗产资源保护法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仅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地做了必要的保护,也为保护它们做了大量工作。但如1985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暂行规定》到现今为止已27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明显落后于目前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现状,在现实实践操作时缺乏法律效力。不能很好地警示和惩罚蓄意破坏者。由于这些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许多人又无法抵制这样的诱惑,便大肆进行破坏性的开发,打起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的幌子[7]。对于这些行为,当前我们不能很好的去界定合理适度的范围,政府也不能很好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故此,意识敏锐的专家和学者们纷纷谏言:希望抓紧草拟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法》。当然,还要根据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遗产保护的立法经验,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款和实施细则,使得这一法律法规更加审慎、严谨和富有可操作性。尽管含有不少具有很大文化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未被列入遗产名录,但也要使其得到最大范围的保护,纳入必要的法律保护范围之内,作为我国长期的文化、法律战略实施。因此,保护重要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需要政府出台必要、有效的法律,来合理规划、利用和保护这些遗产资源。不断提高法律规范的系统性和合理性,将文化、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上升到制度化。促进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的过程,使珍贵的遗产资源科学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为后人的福祉多做贡献[8]。另外,宣传、研究和有效执行现有的政策和法规,依法合理运用行政执法权,用法律的武器对遗产资源的破坏行为,进行严厉处置并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3.2优化和改革我国的自然遗产保护体系我国目前的保护体系中,没有为自然遗产设立相应的专门保护机构,依旧采用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或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模式,仅在获得认可的保护区增设了自然遗产品牌的头衔,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保护,职责区域的划分又带来非常突出的问题。所以要改善和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和遗产保护体系,优化组织保护机制,完善部门保护体系,从整体提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的有效性。(1)构建一个科学严谨的保护制度。自然遗产保护在发达国家,保护体系构建相对完善。遗产资源的保护系统是由上下协作,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专门机构、遗产直接管辖单位、第三方支持性机构构成。他们机构设置相对合理,职责清晰,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在过去,我国的资源保护部门之间,同时拥有开发和利用的权限,在保护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和监管不力的状况,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行政支出成本。有鉴于此,建立国家统一保护的“国家遗产资源战略保护系统”是当务之急。改革现存的保护系统,组建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保护司,负责统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不同级别的保护保护单位只有建立一个行政区划部门,便于统一领导。通过非营利组织保护,能够使遗产资源不会因为保护标准的不同而产生无谓的利益分配冲突。第三方支持机构的成员,可以由科研单位、专业协会、资助机构和志愿者团体组成。目前,因为政府对这些机构的理解和关注程度不够,使他们的发展举步艰难。人们对遗产内涵的重要性和认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事实上,根据西方的社会保护经验,第三方支持机构可以把遗产保护保护得很好,能把重要的资金和人才放在最需要的位置上。因此,努力发展和扩大此类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寻求更多的遗产保护资金。通过广泛宣传调动民间、私人的热情参与志愿活动,扩大志愿者队伍,从而扩展和增加私人(基金会、企业、家庭或个人)的资金和捐赠[9]。科研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亦不容忽视。有了这些智库的帮助,可以避免工作中可能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弥补缺乏专业知识的行政部门的保护缺陷。可以说,第三方性机构是遗产保护系统强大的支持与后盾。总体而言,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代表国家权威的行政部门,通过建立专业保护机构,统一保护、利用和保护的遗产资源,科学研究和使用行政手段协调处理由遗产资源引发的问题;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法》为基准,严格依照本法规定,对遗产资源逐步实现有效的保护和保护。(2)完善的保护模式和经营运行模式。站在对人类文明的保护的角度,选择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保护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它体现出了对遗产的精髓和遗产价值正确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传统保护模式应该具备五个标准。一个是标准化,即要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在实践问题中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二是针对性和适用性,对于不同级别、类型的遗产要有相对独立的保护模式系统[10]。三是完整的保护模式系统,应包括法律、保护体制、运营体制、政策规划和方针布局等各方面共同形成支持的系统。四是体系和模式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和连续的修改过程。直到和谐统一,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无论选择哪一种保护模式,都必须将保护和经营相分离,实现两条腿走路。从根本上避免因经济利益驱使而产生遗产资源价值破坏的问题。即使是在开发旅游产业,在明晰产权后,也必须建立基于遗产保护和监督委员会的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监督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遗产,采用不同的保护模式。低层次的遗产保护和运营可由基层政府负责,或向其他机构承包、委托给保护资质的第三部门;更高层次的自然遗产的保护和运营只允许专门机构负责,以免不必要的损失。[11]还可以跨部门或是跨行业合并保护。不属于传统类别保护可以划入“特许经营”的经营范围内,但在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所有这些运营行为都必须将其置于最重要的位置。(3)制订和完善保护和操作体系。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需要相应的专家委员会的参与和监督。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由遗产保护委员会统一指挥和保护,为决策、监督的有效实施,政府对遗产保护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一定规模的财政拨款用于遗产保护。同时对已准入市场运营的自然遗产资源采用许可证经营的方式,并对非市场化运作的自然遗产保护、保护、宣传和研究提供一切支持。此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要有规定,确保各方收益。鼓励其他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地参与捐款,制定优惠政策,帮助筹集更多保护基金。当面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社会稳定问题,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3.3正确处理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遗产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系,即保护是目的,发展是手段。开发服务于保护,保护利于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必须正确、有效地处理在它们之间的关系。(1)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遗产保护和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冲突,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今最主要和基本的任务是对遗产地保护。如把遗产资源当成摇钱树,不仅破坏遗产资源,而且会限制本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但是,对自然保护区的片面绝对保护,可能降低当地公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甚则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事与愿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对资源的保护总是放在重要的首位。任何开发都以保护遗产资源为要务。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统一规划、依法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的总体原则;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知名度而以遗产资源的损害为代价。在遗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保护第一的思想:一方面通过合理开发遗产资源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将部分转化为自然遗产保护区的维护基金;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探索有效保护遗产的经验和方法,完善保护政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引导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形成统一的合作框架来支持保护遗产。总之,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创造可观的增值性的附加值。(2)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自然遗产多层次性和价值多样性,涉及诸多利益集团(图1)。如何在保护中处理和满足相关利益方的需要,解决我国自然遗产的保护、保护和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平衡相关利益群体。我国现有的资源保护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国家、政府部门、风景区、其他利益相关者(社区、公众、社会团体)。有效平衡利益主体各方的利益问题,主要取决于智库和遗产开发项目的主要保护者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使用法律、行政、资金、教育等方式、条件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主要矛盾。通过共同寻求合作的平衡点,合理安排和分配利益,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多赢目标,否则众多的矛盾将难以解决。(3)与遗产旅游的关系。自然遗产资源开发矛盾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的问题上。当前如何妥善处理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关系,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是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不能把地区经济价值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要注重科学发展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认真对待自然遗产的特有文化内涵与价值,珍惜和保护好珍贵的遗产资源。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在立足于遗产保护的基础上,从长远发展考虑,造福子孙,为后人创造更高和保护更好的社会文化基石。在开发和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上我们还十分匮乏,所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吸收失败教训是十分之有必要的[12]。一方面,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减少错误的弯路;另一方面,创建一个自然遗产和旅游共生双赢的保护模式。相关工作经验:以生态保护为依托,区域化分级保护、严厉整治过载的开发,科学定位文化价值。禁止在重点区域建立各类型服务实施,禁止用各种名目在自然遗产景观区周围的开发,切实保护遗产地。由此看来,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实践中是可以实现一致性的。遗产资源保护得好,可促进旅游对遗产景点经济的持久收益;反之,旅游良性的发展,亦能够促进遗产保护和文化内涵的建设。

3.4培养自然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人才培训与合理利用是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延续的关键。我国现有超过40多万处文化遗产和古迹,需要专业的保护人员去开发和维护[13]。而专业员工不足70000人,人员严重短缺。同时,现在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严重落后于发展要求。尤其在高技能专业骨干领域最为突出,不足以担负起自然遗产保护的重任。所以亟需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遗产保护的相关机构也应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计划,类型、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大学在培养这种专业人才的设置上,仅在课程加入遗产保护的课程很难满足要求,也无法培养出未来需要的遗产保护专业人才[4];可以开设自然遗产保护学专业,培养专业人才;通过系统、详细、全面、跨学科培养专业人才,为今后的遗产资源保护的发展贮备更多人才[15]。这些人才应该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遗产保护知识,也应具备相关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的能力,掌握生态系统、企业保护、旅游保护等相关知识,是复合型专门人才。

自然保护体系篇2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5402

1引言

随着目前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生态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和建设这一途径,全面增加了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了要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逐步完善,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与企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发挥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使得自然保护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背景下采取的一个环境保护措施,是为了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等进行保护而依法划分的一个需要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划分和管理,可以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到细化,而且能够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种类多样性进行保护,使得我国的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平衡得以保持。自然保护区中的资源种类十分丰富,有森林、动物、其他植物等,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观赏,同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第一,保持水土,第二,涵养水源,第三,调节气候,第四,可以降低工业污染的程度。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在不断加强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保护,同时也在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建设,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3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现状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对其内部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对林业资源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视不够,因此使得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内部的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比如很多树木被乱砍乱伐。第二,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由于责任体系不健全,一旦在出现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被破坏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最终导致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得不到有效保护。

4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策略探讨

4.1重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不仅是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保护,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多样性的建设。针对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对林业资源保护不是很重视的现象,必须要加强宣传,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普及,提高群众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从而可以使得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平台,从人们的精神意识角度着手,广泛宣传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保护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群众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得群众能够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监督。对于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具体管理人员而言,也应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整体计划中,突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强化领导责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4.2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落实保护责任

当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应该被提上我国发展的日程之上,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完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可以得到落实,强化具体的保护责任,让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比如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可以根据划分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并且要积极落实责任人制度,实现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控制,要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林业资源造成的影响,控制旅游产业的危害,同时要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各地积极实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一旦出现严重危害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以及行政责任,使得林业资源的保护责任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4.3结合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除了对各种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之外,还应该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建和实施,加强产业与林业的融合,发挥出林业资源的重要作用。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发展,比如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林药间作等,都是不错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随着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林木的逐渐生长,还可以不断拓展产业情况,比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也可以成为林业产业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产业的时候,应该要与市场保持平衡,还可以拓展产业范畴,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5结语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各种破坏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行为的监管,加强立法,从而使得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得到落实,并且积极发展产业,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李新让,赵小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

自然保护体系篇3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www.133229.Com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

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禁区”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自然保护体系篇4

关键词:环境法律体系不足完善

一、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资源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和管理环境资源的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区别于一般法律,环境法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和共同性等特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环境法引起了人们较为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国均不断加大了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并形成一体化的强大趋势。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制定出许多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从各方面进行多层面的全方位法律调整,使之有一个内部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环境资源法体系,是指国家制定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原则、功能、层次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环境资源法体系应当以宪法关于环境资源的规定为基础,由3部分组成:一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调整的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综合调整法),二是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简称自然资源法),三是环境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保护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特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简称环境保护法)。

二、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现况

根据199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环境保护》,到1995年底,我国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外,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制定颁布了近20项环境保护专门法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同时我国政府还制定了30多项环境保护行政规章;地方人民政府相应制定和颁布了六百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另外,我国还颁布了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这些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框架。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最坚强有力的法律保证,这不仅仅需要加快环境立法速度,更需要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产生、发展、现状及规律性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三、环境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

1、环境基本法没有确定成形

我国自1989年颁布了第一部正式的环境保护法之后,陆陆续续又颁布了许多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2007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环境保护法。这些法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调整因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其已经大致的形成了环境法律的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我国仍然没能确定环境基本法律。

2、环境法律体系中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

环境权是环境领域的基本权利,与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等基本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没有环境权的相关规定。虽然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可以认为体现了国家有维护公民良好环境的职能的这一精神。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而且现有的这些规定运用传统的法律调整方法来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有很大的局限性。

3、环境法律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环境保护法》在体例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但是其基本法的效力并没有在全国人大的立法中表现出来。而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形式通过其并非宪法规定意义上的基本法律,这与国际社会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中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思想不相符合,并且在司法和行政工作中适用环境法时也不能从法的效力上解释其高于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4、有些领域还存在立法漏洞

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基本上涵盖了整个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和污染防治领域,但仍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控制存在无法可依的状况。如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环境管理组织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等专门性的立法。

四、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1、确立环境基本法

尽管我国法律宪法中规定了环境保护制度,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还制定了许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专门性法律,但是我国没有明确的环境基本法。目前我国关于制定环境基本法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将环境保护法确立为环境基本法;第二种是确立资源保护法为环境基本法;第三种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确立为环境基本法。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还不够完善,以现有的环境保护法确立环境基本法过于草率。建议我国重新修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使得该法更加完善从而确立其为环境基本法。

2、环境权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环境,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人权,以及实现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在环境法中明确规定环境权,并据此来完善我国的环境法体系。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环境权,我国也必须与世界接轨,与国际接轨。制定环境权现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应当在宪法中规定环境权,将环境权上升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环境权在环境法中处于核心地位,环境权宪法地位的确立,给环境法中环境权的建立以合法的依据并使环境权利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形成公民环境权、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国家环境权、人类环境权等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权利体系。

3、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存在结构

建议逐步形成以宪法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以单项专门环境立法为主干,以国际环境条约内容为补充,以及包括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纠纷处理、环境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基本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完备体系。

4、增加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建议专门针对某种环境要素或对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所进行调整的立法。它是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具体化,数量相当多,在整个环境立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名目繁多,内容庞杂,无法一一罗列,现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将其大致分为如下五类:①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②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③环境管理组织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④环境纠纷处理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⑤环境损害补偿方面的单项专门环境立法等。

自然保护体系篇5

【关键词】海洋;自然保护区;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的现状也成为了影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探讨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非常有必要。

二、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海洋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海洋环境多样,其海洋生物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对海洋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增大,陆源污染不断加剧,中国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特殊生境,我国建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依法把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研究和实践证实,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类型单一,分布不均。众所周知,只有保护区类型多样齐全,才能做到全面、系统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但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却明显表现出类型较单一的特点。在数量上,已经建成的108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中,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区数量为53个,野生动物海洋自然保护区38个,而其他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总数量才16个。在保护对象上,已经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多以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湿地、海岛生态中的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而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资源等类型的保护区很少。

2、保护区建设管理资金缺乏。资金是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物质基础,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保护区人才的引进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到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解决好资金难题,建设质量较高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将是一句空话。经费不足问题是目前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较好的发达国家在内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经费大多数是来自当地政府,部级保护区的一部分经费来自国家拨款,国家对地方海洋自然保护区很少拨款或不拨款。这就决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和限制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来源,当地政府的行为和对保护区建设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保护区的建设。

3、管理体制不够合理。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海洋、林业、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分别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并且在同一个保护区内,各种管理职能也由不同部门行使。这样,各部门都从本部门的利益考虑,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会出现相互争权或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这些部门分别制定用海计划和工作方案,相互之间沟通较少。他们依靠单纯的行业管理很难解决保护区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很难使各部门从生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管理保护区,不利于保护区的管理。

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

1、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从长远看,我国也应该改变保护区管理体制,对保护区的管理机构重新进行行政定位,实行统一管理,彻底解决多部门分割管理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国家环保总局与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水利、海洋等分管部门是平行机构,不利于协调管理工作。因此建议集思广益,逐步建立起国务院直属的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机构,各级政府也应该设立相应管理体系,使这些部门之中有着很好的相互沟通及协调,并且在很大的范围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体制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短期内多部门共管海洋保护区的体制弊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在综合管理部门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同时,由海洋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在海洋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全部活动,以此尽量减弱现有体制的弊端。同时,针对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议把保护区建设成绩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以提高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保护区的积极性,改变目前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依靠法律被动发展的局面。

2、改善经费不足问题

海洋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因此,必须广辟资金来源,多渠道增加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投入。在经费问题上,国家应实行“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

解决保护区经费短缺的难题不能仅靠政府投入,保护区本身也要寻求自养的途径。与其他自然保护区一样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价值进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保护区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在实践和理论上来说都是可行的。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曾经用消减经费的办法鼓励国家公园自我创收解决部分所需的经费,但对创收比例有一定的控制,如加拿大总体控制在25%,另外75%由国家拨款。我国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应发挥保护区自我创收的能力,利用保护区的经济价值,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3、补充和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总体布局规划

逐步增加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增加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满足海洋珍稀濒危物种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调整海洋保护区类型结构,抓紧建立一批既能反映各气候带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近海、岛屿、河口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又能体现热带特有的珊瑚礁、红树林群落分布区生态系特点的各种生态系统和物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全面规划建设涵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址、地质地貌、种质资源、珍稀濒危物种、湿地等类型保护区的基础上,要加快对具有重要价值、受破坏严重的“三场一通道”、珍稀濒危物种、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湿地)等水域实行保护,尽快划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实行抢救性保护,重要区域尽快升级。在布局上要注意弥补空缺,完善已有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和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的问题,就要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应对解决,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海洋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自然保护体系篇6

关键词:GiS;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品牌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导的系统化,将管理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各个阶段的功能高度统一。该系统连接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使最优管理成为可能,并能及时、正确地提供经济信息,预测自然保护区的各种运行情况,实现最佳决策和规划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信息管理是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自然保护区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以及其永续利用价值,自然保护区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有利于保护物种,拯救和繁衍珍贵稀有生物,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因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扎龙保护区品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扎龙保护区的品牌建设纳入到可以实践操作的管理平台,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掌握扎龙保护区品牌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扎龙保护区管理层,从而优化扎龙保护区的品牌建设管理结构。

一、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利用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管理功能,该系统能将扎龙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经济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和空间数据等形式录入计算机,建立保护区管理信息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以品牌学的管理和发展理念为基石,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实现保护区管理的现代化,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使扎龙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中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二、系统开发方式及开发平台

(一)系统开发方式

根据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的开发趋势,以及从系统的实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角度考虑,系统开发采用组件式GiS(ComGiS)技术,利用GiS组件mapobjects和高级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进行系统开发。mapobjects是一组可允许用户向应用程序中添加地图的制图控件集合。它可直接嵌入到VB、VC、Delphi、powerBuilder等开发环境中使用,实现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利用它可在VB上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组件式GiS既充分利用了GiS控件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又发挥了可视化开发语言的高效、方便等编程优点,使系统具有移植、维护、操作简便等优点。

(二)系统开发平台

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C/S(Client/Server)模式,使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的网络编程控件winSock结合GiS控件mapobjects和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可以方便地进行C/S模式程序的开发。

因此,系统的开发平台选择方案是: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上,采用VisualBasic6.0和arcGiSengine作为软件开发平台,进行用户操作界面和空间分析模块软件开发;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支持系统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使用VisualBasic6.0进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方便地调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编程。由于系统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内容,因此使用eSRi公司的arcGiSengine控件。由于系统的数据量比较大,因此选择microsoftSQLServer2000网络数据库作为数据库平台,并利用arcSDe作为数据库与程序的中间接口。arcSDe是arcGi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储和管理多用户空间数据的通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见图1)。

三、数据库设计

(一)空间数据库

系统空间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扎龙保护区的位置信息;功能区划信息;各保护站点的管护范围信息;生物多样性分布信息;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信息;土壤类型分布信息;水系位置信息;地质信息;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点位置信息;保护区及周边交通网络信息等。

在该系统中,具体包括:扎龙保护区边界图、植被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高程点图、珍稀动植物分布图、功能区划图、居民点图、区域交通网络以及人工养殖分布图等。空间数据的收集主要采用扫描和数字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各类基础地图转化为GiS可处理的数据结构,数字化过程在aRCGiS软件中完成。为了便于信息的分类查询和空间分析,建库时要求把数字化得到的空间数据按点、线、面等特征分图层保存。然后将这些图层统一转化为SHp格式,并建立好拓扑关系,便于mapobjects控件的调用。

(二)属性数据库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属性数据包括自然环境数据库、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人文经济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库包含扎龙保护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景观、栖息地等数据库。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包含扎龙保护区主要植物数据库、动物数据库及动植物组成的群落数据库,其中还包括部级和省级珍稀的特有的动植物。人文经济数据库包含保护区及周边人口情况与经济发展、旅游设施、工农业产值、土地利用等数据库。属性特征数据用关系型数据表来存储,数据表格为二维表格,用excel作为输入模板输入初始数据,然后导入到SQLServer数据表中并存入数据库,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通过统一的标识符(iD)进行关联。

四、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登录到自然保护区品牌管理信息系统,在组件式GiS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一)保护区内部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职工信息,保护区各部门职责等。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扎龙保护区内部的信息交流及信息的及时更新。

(二)多媒体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介绍扎龙自然保护区概况。包括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以及对这些多媒体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的操作。这些多媒体信息可以作为保护区的历史资料加以保存,也可以作为对游人或者来访人员进行宣传的多媒体资料。

(三)文档管理

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大量的文件、论文等文档性资料,此模块的功能就是为了将这些文档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起来,以方便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检索、阅读和打印等操作。

(四)地图控制操作

本模块需要用GiS控件mapobjects来实现。主要包括:

1、地图的移动。在地图控制面板中点击8个方向按钮地图,可以实现地图的移动。在动作按钮栏中点击“漫游”按钮,可在地图显示区用鼠标拖动地图进行移动。

2、地图的缩放在地图控制面板中点击放大或缩小按钮,可以对地图进行快速的缩放。在动作按钮栏中点击“拉框放大”或“拉框缩小”,然后在地图上选取矩形区域,可以对选取的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

3、测量。在动作按钮栏中点击“距离测量”按钮,在地图中点选所测的线上的关键点,并以双击结束,在弹出的浮动信息栏中会显示出测量结果。在动作按钮栏中点击“面积测量”按钮,在地图中点选所测的区域的顶点,并以双击结束,在弹出的浮动信息栏中会显示出测量结果。

4、用户标注。点击图中快捷按钮中的“用户标注”,在滑动菜单栏中会显示出用户标注点列表,并在地图中显示相应的标注。点击标题,可以在浮动信息栏中查看详细内容。

5、地图打印。点击图中快捷按钮中的“打印地图”,将会显示打印界面,点击界面上部的“打印”,即可对地图进行打印。

6、专题图制作。因为专题图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强信息表达的直观性,因此系统设计了专题图制作功能。根据空间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系统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制作专题图。如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基础设施分布图、居民点分布图、鸟类活动观测点分布图、河流分布图、道路分布图、土地利用图、湿地保护区功能分区图等。

7、地图输出。可将整幅地图或者选定的部分打印或导出保存到文件夹。

(五)数据查询

1、点击查询,主要提供点、线、面3要素,并查询这些要素的属性。

2、属性表查询,可以浏览指定图层的全部要素属性。

3、属性SQL查询,可以根据SQL语言查询符合要求的要素。

4、空间位置查询,可以根据选择的要素查询与之相交、包含、被包含等空间关系的要素。空间查询信息包括扎龙基础地理信息及湿地相关的各层地图,如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水田、草地等信息;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包括对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分布特征,湿地环境现状(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动物信息、植物信息等的查询。

(六)统计分析及空间分析

本模块主要用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是以图表或地图形式显示数据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特征,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如以柱状图表的形式显示不同类型土地利用面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显示各个管理区鸟类的分布,按年月季等统计不同时期不同鸟类的总数量、种群数量等信息,及时了解保护区的鸟类整体情况;对补偿金额按年月季等进行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了解各个时期的补偿情况;对职工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行分析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人事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以更合理地配置人员。

空间分析: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拓扑关系和几何特征,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系统的标志。空间特征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集合特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利用GiS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区域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对保护区进行资源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以及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利用GiS技术分析水禽的迁徙与栖息地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处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多样性信息,如特定空间地域内不同生物的数量及密度、分布状态、迁徙路线及空间关联等,为扎龙保护区品牌建设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七)反馈信息管理

用户在系统客户端电脑上可以浏览相关页面、查询系统数据库,从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系统页面提供用户反馈及评价页面内容的权限,用户可以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对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留言。这样,系统管理员就可以有计划、分时段地综合用户的各种反馈信息,及时地对系统进行改进,以最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八)宣传教育

目前,湿地保护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也迫在眉睫的事业。当前,社会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人们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据对扎龙保护区认知程度的调查,有70%的人知道扎龙保护区这个地方,有65%的人知道扎龙湿地,而对可可西里认知率达85%,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认知率达95%。为了加大对扎龙保护区的宣传教育,此模块主要是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周围群众及外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湿地知识和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法令、法规,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以多媒体形式查询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以及鸟类、植物、景观资源、旅游景点等信息。

五、不足之处

文章全面论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理论,结合GlS开发的最新组件技术,对利用mapobjects开发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如何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建立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信息空间数据库图层,系统能够成功调用并进行分析。

基于webGiS的自然保护区品牌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此未能深入研究,今后将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如何构建基于webGiS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品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虽然完成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品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但对于系统的全面集成,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平波,刘火亘.基于GiS的青藏高原湿地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

2、孙广友.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0(6).

3、李剑,吴保国.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6(7).

4、寇卫利,岳彩荣.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08(2).

5、王学军.地理信息系统[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自然保护体系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分析

公众参与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上已经作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得到普遍确定和遵守,并且在众多环境问题中有所体现。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公众参与原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浪潮和国家管理的日益民主化进程。已有一些国家在立法中对公众参与予以确定,用法律形式给予最高认可并支持公众参与制度的确定与实践。主要是涉及公众在环境管理及相关事务中参与和决策的资格,并据此享有和承担法律的上的权利和义务。

(一)公共信托理论

196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JL萨克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公共信托理论,为环境权以及公共参与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空气、阳光、水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不应再被视为“自有财产”而作为所有权的客体,它应该是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为了合理支配和保护环境公共财产,应当按照信托的原理,由广大公民作为信托人,将其委托给作为受托人的国家进行管理。该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大大的激励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获得的积极性,提升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境权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对于传统的发展观和环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思考,引发了全球对环境法理论的研究,其中环境权理论就是引人注目的理论内容之一。作为一项新型权利,其内容的主要包括有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决策权、环境监督权等,这些具体的环境权益也是公众参与的内容,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奠定了理论依据。

(二)环境正义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起了“环境正义运动”,催生了环境正义理念,她是针对环境不公平而引发的一种对环境权利的要求。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甚至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在环境权益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表现为政府通常会把那些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建造在有色人种或穷人的聚集地,由此引发了要求享有同等环境权益的并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的环境正义运动。这样的不公平对待现象不仅存在于美国,世界各国都曾有相应现象发生。可以说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正义,公众参与对于环境公平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中对于公众参与制度的规定情况

(一)缺乏必要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在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中设立了公众参与的规定,但是规定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化,缺乏可实施性。不仅如此,公民及团体在法律上的地位不明确,公众参与形式比较单一。同时,缺乏与之相应的环境保护鼓励机制,因此,公众很难意识到个体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这大大损害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得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难以进行。想要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工作,仅仅依靠国家权力机关对自然保护区的单一监督是不够的,现行法律法规对公民法制监督的权力设置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实际上公众监督本身就是公众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公民监督权缺乏法律上的规范无疑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个疏漏。综上所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有法难依是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最大弊端。

(二)对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协调不足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两者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当缺乏有效、具体的措施时,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很难协调的。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除强调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建设、居民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外,还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应当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考虑到我国至少有80%的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封闭保守

我国传统上对自然保护区采取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管主导模式,和封闭式保护政策。这里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同所属地经济发展脱节;第二,当地社区群众处于被动的或与保护区对立的地位。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影响巨大,很容易加剧环境与发展、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导致地方政府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不高,群众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存在抵触情绪。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应该调整,顺应全球性的自然保护区域目标和功能多元化的趋势,逐步推行开放式、参与式、适应式的管理模式。普遍采取社区、公众与非政府组织团体等积极参与的合作型管理模式。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问题解决思考

(一)自然保护区亟待高位阶立法保护:

自然保护区屡遭破坏和蚕食,有关立法严重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自然保区立体系不健全,高位阶法律长期缺位;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间缺乏协调和配合;管理制度不完善,必要制度未建立;违法责任规定不全面,处罚力度缺乏威慑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根据统一规划、科学设立、分类管理、保护优先、严格责任、公众参与的原则尽快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我国的环境立法中有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九条规定:“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但是此类的规定都过于抽象,既没有具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又没有具体的监督办法和奖励措施,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力度也远远不够。将具体的公众参与制度写入法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也有利于促进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自然保护区要保护,当地社区要发展。对于这两者的冲突,在自然保护区立法中应该加以规定。

(二)鼓励环境保护团体和个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进行监督

据调查,在美国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较高,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热爱这份工作;而且能胜任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环境和增强保护意识这一主要工作。志愿者也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组成人员。在美国,有大量的志愿者投入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中,他们无偿地做解说员、管理员等工作。这些志愿者不限地区、不限年龄和职业、只要有时间、精力、专门的技术等都可以为自然保护区工作。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组织志愿者为自然保护区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工作减少开支,又可以加深人民大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热爱。至于志愿者的来源,可以考虑主要在各地的大学里征集志愿者,相关专业的优先。使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另外,只要是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的其他职业的人,也可以申请到就近的自然保护区做志愿服务。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妥善地解决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根据保护区的重要性、土地权属等特点合理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中明确补偿义务主体及补偿标准,规定具体详细,使制度在执行时有法可依。探索建立保护区和当地社区共同发展模式,实现保护和社区发展共赢。生态补偿的主体,应为国家。生态补偿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现金补偿,也可以是实物补偿,或者以其他方式补偿,如给予就业机会,提供生活补助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在为社会提供各种生态效益,建议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补偿基金由税务部门从受益自然保护区的经营性企业中征收,由国家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用于国家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完善社区共管制度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管理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它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是符合自然保护区公益性理念的管理模式,符合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国际趋势,也符合环境正义的理念,一方面社区共管有利于培养和自然保护区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周边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社区共管也可帮助当地群众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谢焱.中国的保护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娜.美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4]张敏,李凭,邵义,朱富志.自然保护区建设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J].辽宁林业科技,2007(3).

自然保护体系篇8

我国土地利用长期以来突出强调人类空间利用属性和食物生产属性的价值取向,而对于土地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和维持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作用重视不足。这突出体现在目前试行的土地分类系统中没有生态用地这一类别,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也没有将自然生态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内容。相反,我国土地分类中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湖、草地、湿地、苔原、荒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土地列入“未利用地”,造成这些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共同使用、具有宝贵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被人为转变成农用地或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价值属性的忽视造成的价值偏差和宏观管理的误区,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持续萎缩和退化。

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上的冲突引发的环境及社会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人类社会的扩张占据了太多的生态空间,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衰退和恶化;加之人工生态系统比较单一、脆弱、不够稳定,对环境恶化的抵抗能力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持续增强的今天,生态用地的保护问题已经凸现出来。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人们需要充分认识水体、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工生态系统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认识生态用地的规划和保护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保护林地、草地等各类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坚持土地利用管理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相协调。

因此,将自然生态保护纳入国土资源宏观调控范畴,作为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职责之一,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明确生态用地的地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用地的具体内涵

“生态用地”最早由石元春院士于2001年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首先提出,石玉林院士在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报告中对生态用地概念进一步加以阐述。其基本理念是将生态用地作为干旱区防治和减缓土地荒漠化扩展的“缓冲剂”,以达到保护和稳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目标。生态用地在西北干旱区属于主体生态系统(人工绿洲)的辅助系统,通过维持或改善自身生态环境质量,进而能对主体生态系统(人工绿洲)起到支撑和保育作用,最终达到增加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目标。后来有学者主张用“生态用地”这一名称和概念来取代“未利用土地”,并且将全国土地利用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的内涵包括:(1)生态用地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与侧重支撑人类生态系统用地类型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等)相对应。其用途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其功能发挥,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2)生态用地的范围应当包括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用地、自然和人工水系以及各类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用地、自然保护区等。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中的一级类“未利用地”所列的各类土地应当整体列入生态用地范畴。(3)生态用地应当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弥合创造条件,最终恢复并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多样和健康稳定。(4)生态用地的安排对于人类需求来说,侧重点在于保证人类社会生态安全,满足人类整体生存需要前提下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持续性的保障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我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内容的不足,提出要以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为目标,倡导土地利用的“绿色规划”;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用地规划的重要性;注意到战略目标“有量无质”的单一耕地总量控制造成公众利益价值取向偏差;指出在生态地质条件脆弱、干旱少雨多大风的我国“三北”地区,保护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作为生态屏障的林地和草地比保护概念上的耕地更为重要,应提倡对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综合保护。

总体上看,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占以及干扰广度和强度的增加,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呈现出南部自然生态大面积消失、东北部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态严重退化、北部和西北部自然生态系统濒于崩溃、沙漠化快速发展的局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增加生态用地规划内容,已刻不容缓。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用地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地进行总体平衡和妥善安排,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在满足人类社会对土地资源基本需要的同时,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保障。

在规划编制中增加生态用地安排

为引导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各级规划编制中增加生态用地的规划安排是当务之急。在具体操作上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对生态用地的安排给予高度重视,确定自然生态用地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类型控制指标,保证生态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在编制和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需要,明确自然生态用地的指标控制量以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保护耕地是为了保障吃饭问题,而保护生态用地及其他用地的生态质量是为了保障长远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当前一段时期应把保持一定数量的自然生态用地、给予生态用地较高的保护力度、强化其他类型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建设,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一项基本原则。要保证生态用地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三者的份额基本平衡,使各类生态系统用地均能得到保证。

(2)实事求是地确定生态用地,根据自然生态实际情况确定对生态用地的保护与建设指标。相关部门要密切沟通,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特点和保护的需要,结合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体明确生态用地的类型、数量、区划位置、相互关联或展布关系,并确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人工生态系统建设规模控制指标,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切实有效的保护。

(3)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及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合理规划和保护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对其他用地的水、土、热、风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林、草、种植等利用方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广阔的原生天然草原植被不但能有效保护地表土层,具有宝贵的生态价值,而且是草原经济与文化的基本载体,对该区域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方游牧民传统的草原利用方式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独到做法和丰富经验仍然值得深入发掘、借鉴和发扬。因此,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应当实事求是地将耕地保护政策调整为草原保护政策,防止以耕地保护为借口的短期行为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破坏,严格限制耕地数量和耕作方式。

自然保护体系篇9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湿地植物有623种,约占该省植物总种数的15.7%。湿地动物940种,占该省已知动物总种数的26.9%。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昆虫437种,鱼类63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10种,其它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143种[1]。该保护区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国家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旅游价值的开发还处于初始的粗放、单一、肤浅的阶段。

对待黄河湿地,与对待任何自然资源一样,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双赢既是理想状态、发展方向,也具备现实可能性,但是其实现却会经历艰难曲折并需假以时日,特别是需要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法制规范和全体参与者目标明确的不懈努力。

一、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双赢是时代的必然

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指出,自18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人类栖居的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类文化发展不断加速地球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这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完全反对人类干预自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保护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不等于不介入,纯粹自然的缺陷需要抢救和弥补,保护性介入的目的是增值,是不改变原有性状的增值。前沿科技背景下的人化自然是智慧的选择,人类改变自然,不一定要破坏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按照生态规律,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产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对人有利,又对自然有利,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如果湿地只为单纯的保护,湿地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湿地保护是为湿地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社会服务,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将更好地促进湿地系统保护。自然生态应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挥人类的高度智慧,可以达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生命。保护必须从实际出发,规范好“怎么做”。资源经济学的“选择需求”理论认为,自然事物有无限多的属性,从而为人类提供无限多的利用的可能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评价和开发它的价值。当选择某一项需求时,意味着对它的其他需求的丧失或者限制。也就是说,资源具有选择价值。选择价值又与机会成本相联系。机会成本是指所投入的资金以最有利的方式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成本”用于资源价值评价,它表示一种重要的但数量有限的资源,它的价值不能同时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只能在多种可能的用途中选择其中一项。因此,我们对重要的、特别是数量有限的资源的开发要非常慎重,以保证未来的选择需求。例如对于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的首要选择是其生态价值,那么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小的科研、教育、旅游观赏等社会价值利用就要加以限制,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大的经济价值利用就要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在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优先原则、依法开发原则、有限开发原则和分类开发原则。如划分重点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动植物等,在不影响湿地功能的条件下实行差异性开发利用。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屈服与顺从、征服与虐待、和谐可持续三个阶段,黄河湿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历史的发展趋势。以自然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导,理性地、科学地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才能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保护性介入的前提下适当地开发利用,是保护与开发双赢的基础,矛盾的焦点在于次序的排列与程度的把握,只要牢记保护优先和开发适度,就可以出现双赢的局面。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收益的旅游是存在于一定条件之下的,或者说是受到诸多限制的。它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增加自然科学知识的场所。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解决湿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的良好途径,它能为湿地的生态恢复提供动力,能很好的体现湿地的环境、经济、社会多重价值。如三门峡对湿地中白天鹅的保护竭尽全力,白天鹅也给当地带来了不菲的回馈,观赏白天鹅使得三门峡的冬天成为旅游旺季。2005年末,三门峡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7982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7.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37.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4亿元[2]。但其湿地旅游还只限于初级的观赏游,有待进一步开发科普游和参与式生态游。

二、黄河湿地开发中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法制缺失

湿地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一旦破坏就永难再生的珍稀资源。但令人痛心的现实是,湿地正大片走向消亡,质地变坏,功能丧失,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风蚀加剧,土壤沙化,生态平衡失调。近年来,滩区人为活动频繁,各地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除了种植、放牧、工业污染、别墅群建设对湿地的损害之外,没有经过环评且管理粗放的旅游项目也成为侵占湿地、破坏湿地环境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湿地保护专门法和环境公益诉讼法,一些破坏生态的商业开发一直在“合法”进行着。承包者为了不让牧草籽被湿地鸟类吃掉,在草籽里掺上毒药,致使大批野生动物被毒死。实践中的教训表明,保护与开发在应然层面上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实中往往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保护性开发的理性预设一落地就变成了破坏性开发的感性疯狂,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失他律性、强制性的法制规范。

法制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湿地法制体系不完善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之后,湿地概念才开始零星出现于个别法律中,湿地整体作为一种特定资源才真正被纳入我国法律的调整范围,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10条第3款的规定以及《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来规范开发活动和行为,仅有关于部级湿地保护区的部门。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涉及管理部门多,内容繁杂,缺乏有效的综合调整机制和可供共同遵循的战略规划与行为准则,不能充分满足湿地保护的要求。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和利用行为无法可依。由于没有鼓励合理利用的激励制度,湿地合理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湿地保护亟待专门立法。法制保障是湿地保护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目前的相关法制资源突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湿地测评无统一标准和指标;第二、湿地管理无权威协调机构。目前国家对于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复杂,林业、农业、渔政、海洋、环保、水利、建设、国土资源、交通、卫生等部门,对湿地均有行政管理职能,但缺少协调机制,导致各行其事,保护区管理局作用有限。如2006年郑州万亩湿地自然保护区因相关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在湿地流域的管辖权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湿地管理失控,周边群众非法圈占湿地开垦种植、建设鱼塘、非法采沙现象屡禁不止。

(二)缺乏资金投入和工作条件保障规范

国家和地区对于湿地保护专项资金投入缺乏,使得研究人员数量、层次和深度有限,技术设备和水平落后,严重影响湿地资源、结构、演替等研究和日常保护工作的开展。一些地方省级湿地保护区只有3名工作人员,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遑论主动开展保护工作。如省级黄河湿地保护区,保护经费按属地原则由当地政府拨付,而一些政府无力或者不愿支付这笔开支,导致保护站没有经费。

(三)保护优先的原则无落实机制

一些作为湿地管理者的当地政府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行政与经营管理不分,对破坏性开发听之任之,其他管理部门又强龙难压地头蛇,无可奈何。比如,根据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第16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从事挖湖采沙、围湖造田、开荒取土等改变地貌和破坏环境、景观的活动”,另外,湿地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非法采伐和毁坏珍贵树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但对执法和司法中的失职与渎职却没有有效的监督与追究机制,导致法律规定成为纸上空谈。再比如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设施的景观相容性问题,包括建筑物的材料、形态、线条、色彩和质感,其中材料要求实质性相容,其他要求形式上相容,但材料的相容往往被忽视而无人追究。

据一项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使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一些地区还大兴土木,大造人文景观,破坏了自然美和生态环境。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目前开发的很多生态旅游产品,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生态旅游标签被乱贴、当成招牌的做法,甚至是以生态的名义破坏生态。

(四)政府各部门积极协作的义务没有具体规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荒山、滩涂应该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辖。而根据其他法律法规,湿地属于河流流域范围,河道的主管部门有权管辖,到底该归谁管没有权威的说法。湿地上的植被属于林业部门管,湿地里的水体归水利部门管,而湿地植物状况是否有碍河道属于河务部门认定。因为没有权威的制度规范协调这些相关单位,出现了部分单位越权行事,有了利益都想拿,而出了问题,都相互推卸责任。

目前来看,部级保护区由于有规章制约,机构、人员、投入、措施等都比较得力,管理相对较好;省级保护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制规范,虽然也成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三门峡、洛阳、焦作、济源4个管理分局,各分局下设有保护站和保护点,管理比较到位;而一些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于那些没有被划为保护区的黄河湿地,人们更缺少保护意识。

(五)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补偿性安置规范欠缺

国家尚未建立居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造成保护区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他们没有感觉到保护区的好处,却遭受到现实的损失,不仅有树不能砍、有山不能动、有水不能用、有药不能采、有鱼不能捕,还被保护区的动物和鸟禽破坏了自己的生产,义务多权利少,且保护义务往往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破坏的情绪与行为。长期以来,湿地保护在解决与周边村民矛盾时主要依靠拘束性行政命令和义务性法律法规,忽视当地居民生存发展需要,使当地居民与管理部门、被保护动物矛盾激化。

(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具体保护制度不完善

商战中讲究赢在细节,认为细节是魔鬼,湿地的保护性开发也不例外。如对各相关主体的规范、对各相关行为的规范、对各相关事项的规范,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如何监督、如何处罚,等等,都需要明晰具体。

(七)监督与惩治规范不力导致法制执行疲软

如早在2004年9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对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而2007年,对湿地的大规模破坏行为仍然在明目张胆地进行,职能部门在为监管权争吵,公众在为不可恢复的生态心疼,媒体在为生态公益呐喊,却听不到权威的声音出现,看不到权威人士的介入。实践证明,没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做最终保障,就无法对人为破坏和行政不作为有效制约。

三、黄河湿地可持续开发的法制保障

保护是可持续开发的基础,法制是保护的基本保障,好的管理模式是法制的落实途径。没有强有力的法制,保护必将是不稳定、不牢固的。2006年初,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实施。由国家林业局、科技部等8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将全国湿地保护按地域划分为8个湿地保护类型区域,国家将投资90亿元优先启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宣教培训能力建设工程等4项重点建设工程,计划从现有的47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选择222个投资建设。该规划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湿地保护尤其是河南地区湿地保护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法制体系和经验。

湿地保护是如此地重要,湿地开发又是现实的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决策者具有主动性和紧迫感,不依赖不坐等,勇敢地进行立法建制的探索。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建立拘束性、授权性、给付性规范类别齐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位阶完整,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开发限制、责任追究等内容饱满的法制体系。

湿地保护与开发法制建设的重点是: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性法制体系

鉴于国家层面法制的滞后性与普适性对地方特色湿地保护的不利影响,很有必要重视地方立法先行,以便填补空白并且更加具有针对性。应该注意地方性法规、政策、规章、规定等不同层次规范的协调配合,缜密顺畅。

应该定义地方性“湿地”概念和指标体系;严格开发利用审批程序,注重过程监管,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和监督途径,规范保护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对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双赢的保护区进行推介和奖励的制度等。

如陕西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4月2日通过了《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条例》规定,开发利用天然湿地资源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进行,不得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得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环境。被禁止的行为包括:擅自排放湿地蓄水;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或者野生动物栖息地;擅自砍伐林木、采集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捡拾鸟卵或者采用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向天然湿地内排放超标污水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擅自向天然湿地引入外来物种。还对违反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具体的规定。再如河南黄河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04年~2010年)分两期实施,主要目标为:在保护区内封滩育林、封滩育草,增加野生植被面积和覆盖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景观,吸引更多的水禽落户;充实科研力量和科研设备,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积极开展水禽及候鸟种类、种群数量的变动、迁徙、濒危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在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为减少人的活动对鸟儿生活的影响,规划把黄河湿地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实验区,重点保护区不开展科普旅游,禁止游人进入。但该规划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配套的制度跟进。

(二)明确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科普、旅游,都必须贯彻保护优先,制定专门的、详尽的制度规范。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湿地资源,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要依法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基础工作,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湿地旅游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要严格禁止乱挂“生态”标签,以生态旅游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强调以小规模旅游团队为主,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以不给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特种旅游产品,在近20年来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将在21世纪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为了该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必须分层次划定若干等级的保护区,可设置绝对禁入区、行为限制区、自由活动区和缓冲区等。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三)完善黄河湿地管理协调机制

管理协调机制是避免管理冲突,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清晰明确地规定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与协作义务,定岗定责,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以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依托,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四)建立地区统一评测体系及标准

为鉴定湿地生态状况和开发使用过程达标状况建立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

要严格遵循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湿地保护规章等专门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旅游环境系统、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改变极限等前沿理论指导下的相关制度。旅游环境系统不是指一个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指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统称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作为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互动。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了环境容量的替代方案——可接受改变极限(Limitsofac-ceptableChange,LaC)。LaC将注意力从单纯的游客数量控制转向对于目标明确、指标多元、监测完备、多方参与的管理过程的强调。

(五)编制湿地保护与开发规划

要根据湿地恢复与补偿的需要,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把湿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进行资源登记造册与繁育规划,调查当地的植被、地貌、土壤、动物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借助GiS技术分析,划分功能区,提出各区域适宜开展的旅游项目和环境保护方案。

(六)建立湿地占用补偿制度

黄河湿地面积宽泛,仅靠限制人为的活动来进行保护是不可行的,还应该鼓励动员周边村民及社会人员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湿地占用后湿地所有权人和湿地效能发生改变,占用方应以恰当的方式补偿所有权人,使其足以维持不低于先前水平的生存状态。开发补偿要有新政策,补偿不应是一次性的和单一方式的,而应是长期的和多样化的,最好是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七)严格定位旅游开发的路径与措施

必须定位为自然博物馆以及科研、科普与教学基地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主要是观赏游和科普游。只允许搞小型、轻型建设,以不破坏原貌、不污染环境为宗旨,要求材料环保、透视性强、拆除方便。限制游客数量,制定游览规则,要求专业导游员全程陪同。允许导游陪同下与观赏对象的近距离接触和互动,在确保无害的情况下给予人与湿地生物亲近交流的机会。规定休整期(可以分区域轮休),敏感区域设置禁游时段等。

(八)完善湿地资金与人才投入机制

特别是省级保护区,要强调资金与人才投入的法制规范,否则很难被重视。要实行投入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元化,鼓励社会投入湿地保护,促进与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科研单位合作交流。目前,许多非政府组织(nGo)已有自己基金资助项目和科研技术能力,如湿地国际(VV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可以与其合作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和专项资金支持。与银行、投资单位等合作,鼓励信誉好、有开发利用经验、使用过程中保护得力的单位和个人对湿地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自然保护体系篇10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

   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禁区”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