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30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1

保护区分区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发挥保护区的多重功能,科学的分区管理是协调自然保护区内各个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按照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划分保护区为3个功能区:核心区是绝对严格保护的封,实验区可以理解为是保护性的经营区,缓冲区介于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过度区域[2]。保护区分级管理的作用在于明确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责、管理范围、投入机制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3]。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样,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申请进行功能区调整,这说明自然保护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原来的功能分区已经无法协调各种矛盾、无法满足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4]。因此,为继续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空间,着眼于保护区建设的长远需要,解决原功能分区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但是为避免盲目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造成的种种恶果,应采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开展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本文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在保证保护区的性质、主要保护对象、范围和面积不发生改变,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功能区调整。1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总体技术路线1.1总体思路依据部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相关规定,结合保护区所涉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本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的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使保护区的性质和主要保护对象不发生任何改变,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在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前提下,仅将一些保护对象不复存在、保护价值不高且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划为实验区,将一些保护对象集中、生境保存尚完好的区域划补为核心区或缓冲区,适度扩大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及比例,使其更加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区划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维护那些仍处于天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面积适宜性,以及重点保护对象的生存力。并进一步缓解社区矛盾,满足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以促进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改善。1.2主要的技术方法和逻辑流程1.2.1主要的技术方法理论上以生态学相关模型、景观生态学和理论地理学为基础,方法上可以基于arcGis9.x空间分析技术及生物地理属性加权分析技术,对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生态格局特征与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如下。(1)背景分析: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背景以及与区域中干扰背景的空间关系,区域中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特点及其对保护区可能的影响,以及自然和人为扰动的特点和规律。(2)总体布局分析: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分析目前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级别,合理确定保护区功能定位并为一个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的自然保护区布局模式奠定基础。(3)构建部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空间数据库:根据自然保护区需求分析,其功能区划分涉及多方面的数据,由以下几大类数据组成:现状类数据、地形地貌信息数据、植被信息数据、土地权属及利用信息数据、珍稀濒危动植物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游憩资源数据、保护区社区信息数据以及保护区日常管理数据等。在GiS平台下,应用Geodatabase对所收集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根据GiS数据库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字段属性设计和数据编码设计,构建自然保护区地理空间数据库。(4)关键地段识别:对自然保护区中具有关键生态作用或生态价值的景观地段予以判断和识别,如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生境类型或单元、生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裂点、对人为干扰很敏感而对景观稳定性又影响较大的单元以及那些对于景观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段等进行识别,作为对自然保护区规划和景观资源利用的依据。(5)生态属性分析:依据现时景观格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所保护物种特点(如:不同的生境,不同的迁徙、活动路径,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缀块之间生态功能和作用等)在空间分析技术和地学、生态学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规划的实践。(6)保护区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分析:根据保护区范围内自然、人文资源的分布,社区的分布情况,同时应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及限制性来决定,而后者是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对于已经开展了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对其的利用已超越第一产业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大,保护区与旅游及社区发展的冲突较为明显,区划时应综合考虑。1.2.2逻辑流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生物属性数据,将生态学模型、地理表面模型相结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保护区格局基于生态属性特征和生态过程特征的关键地段识别技术的探索和保护区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依托资源的格局优化策略。具体如下:#p#分页标题#e#(1)通过保护区生物属性和生态关键地段识别,以及关键地段和非关键地段边界性质和内涵的界定,确定保护区限制开发内容和可开发利用资源。(2)保护区作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相互作用的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类型,保持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通过功能区划结果适宜性评价确定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与人类需要之间功能和结构的适宜性。(3)基于功能区调整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结合保护区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经济社会状况,进行保护区功能分区资源利用模式的格局和优化调整。2生态关键地段识别生态关键地段实质上指对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地段,既包括生态高度敏感区(如珍稀物种生境和栖息地,物种多样性中心等),也包括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区域生态关键地段应是这两方面的综合。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而言,生态关键地段有三层含义:一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受保护物种生境和栖息地的空间位置,二是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的角度,指的是地理、地貌、地形和位置上对物种迁徙和生活具有关键意义的地段。三是从生态过程层面,以Dem和自然环境因子为主要数据源,包括垂直方向上核心生境关键地段;在水平方向上,以景观加权复合因子分析为主的影响水平生态过程的关键地段。对自然保护区关键地段的识别和提取也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2.1优先保护生态系统评价选择保护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时应具备:是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能反映地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地理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及具有特殊生境的生态系统类型。2.2资源保护综合评价2.2.1生境敏感性评价评价生境敏感性,主要根据生境物种的稀有性和濒危程度,即对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稀有性和濒危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各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及经济动植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生境状况,注重了解主要的野生动物的生境、活动范围和通道。2.2.2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评价采用马克平等的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测度指标[5,6],评价中选择能够测度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围绕这两个特性,构造了多样性指数来描述和研究生物多样性重要性指标。2.2.3生境自然性评价对自然保护区生境自然性保持的原始状态进行评价。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性分为以下四个等级:Ⅰ未受到人为干扰(自然状态);Ⅱ受到轻微人为干扰(近自然状态);Ⅲ受到剧烈人为干扰(退化状态);Ⅳ完全人工化(极度退化状态),利用该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2.2.4威胁因子及影响因素评价威胁因子包括水利及道路工程建设,旅游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区域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来自社区的威胁(如偷猎、盗伐、过度采集非木材林产品、人口增加加剧了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等)及旅游活动等威胁因素进行评价。3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分析要分析保护区内的各种景观资源,包括自然地理景观、社会人文景观及生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确定其旅游开发前景及生产生活的用材需求,确定区域的旅游开发区域及一定数量的薪柴用材或造林区。由于旅游对保护区的资源依赖,旅游对保护区内的景观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对砂岩峰林、峰丛、森林的利用程度最大,进行功能区划时,不仅应考虑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顾及旅游业将来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不能破坏对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造成大的影响。考虑到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景区建设的既成事实,也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有限和一定程度上的对保护区的有益之处,因此,在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下,应基本维持已开展旅游区域原范围不变。但对于已开展景区周围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对象时,要果断采取措施限制这些区域的进一步扩张,应进行局部调整,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区区划为缓冲区乃至核心区,以有效控制景区发展带来的影响。还要分析保护区和周边地带的人口、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等社会经济系统状况。另外,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重大工程的建设如水电站的建设和公路的修建等的影响范围对保护区功能区划也非常重要。同时,功能区调整要特别重视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间存在诸多矛盾的地区,这些地区因与保护区关系密切,对保护区的资源为直接依赖关系,与保护区的矛盾冲突多,对保护区的管护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这些区域需通过系统科学地分析论证其资源依赖程度,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使保护区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最后,根据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格局进行判别。4多目标适应性分析及结果判别4.1多目标适应性分析在生态属性因子评价与限制性利用机会评价基础上,将资源保护对象分布、资源重要性及敏感度的评价、传统社区产业结构及资源利用方式、景观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等数据进行叠加;同时结合道路和村落等对保护对象的潜在影响、威胁因子及展示要求进行加权,在图上划出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根据保护功能赋予不同的功能区特征,最后进行多目标适应性叠加分析[7]。综合分析自然保护区资源有效管理目标、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缓解社区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目标等,最终确定出自然保护区中具有关键生态作用及具有较高的资源限制性利用机会的地段,并以此作为功能区调整的最主要的科学依据。在上述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再按适宜性高低划分出各地块的功能类别和功能等级,绘制保护区功能综合分析评价图;再按照不断充实和强化保护区整体功能的原则,依据各地块功能现状和潜在建设方向,本着主导功能突出,功能区相对连片,功能区面积适应建设需要的原则,进行保护区功能区调整。#p#分页标题#e#对此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分区类型,在空间上明确界定各类分区的用地范围,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整合各类分区目标,从空间上落实管理政策,实施恰当的建设强度和管理制度,并针对分区制定相应的人类活动控制及人工设施建设控制的管理政策。4.2多目标适应性分析结果的判别由于保护价值分析的复杂性及区划方案形成后影响的深远,单凭多目标适应性分析进行区划设计是不够严密的,功能区调整方案还遵循保护优先原则、连续性和完整性原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管护便利性等准则考量,对多目标适应性分析的初步结果进行进一步判别,判别准则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中无法定量化的指标进一步考虑进来,使最终形成的功能分区结果更趋合理。以期对初步多目标适应性分析单元作详尽的核查,优化初步功能区调整结果。特别对某些难以制定指标量化的功能区划影响因素,在确定区划结果前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予以考虑,以确保其区划结果的合理性和具体管理实践的可行性。5功能区调整前后主要保护对象变化情况的分析与评价功能区划分既要突出保护对象和保护管理目的,重点考虑保护对象生存繁衍的需要,防止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干扰;又要考虑周边社区及保护区自身发展需要,有利于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8]。因此,功能区调整在确保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不影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社区分布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对自然保护区局部矛盾冲突激烈的区域进行调整,在缓解社区经济发展与保护区建设的矛盾冲突的同时,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预留空间,达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贡献

一、前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situ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situ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l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818.4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其中,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保护区717个,面积6607万hm2。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面积4703万hm2。

2.1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很多,分布很广,森林面积13370万hm2。据研究,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分27大类460个类型,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约185个类型。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最早,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面积1429万hm2;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l80个,面积337.8万hm2。两者面积合计1766.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的森林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较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主体;而且分布较广,遍布全国所有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寒温带针叶林的黑龙江呼中保护区;保护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黑龙江丰林、凉水保护区,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辽宁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河北雾灵山,河南老君山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的河南鸡公山、安徽马宗岭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安徽古牛降、清凉峰,福建梅花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公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广西大明山,四川缙云山,云南哀牢山,察隅等保护区;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的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尖峰岭、白水岭、五指山等保护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保护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云南高黎贡山、哈巴雪山等自然保护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我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的13.92%,但与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相比,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2%。在保护区分布方面也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湖北、浙江、广东等省,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其森林资源拥有量还不相适应,有待加强。此外,大兴安岭林区和黄土高原、太行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有一定差距。

2.2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oo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类型有草地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以及高寒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006.7万hm2;另建有荒漠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560.2万hm2。两者面积总计3566.9万hm2,占我国荒漠总面积的l8.58%。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原始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和珍稀野生动物的羌塘保护区;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等等。我国已建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不多,仅占保护区总数的1%,但面积很大,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和植被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另外,由于荒漠保护区面积大,难以封闭管理,因而要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对已建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乱捕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要阻止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活动。

2.3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草地约17300万hm2,占国土面积18%,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原类型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大类。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137.8万hm2;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4万hm2。两者面积共计142.2万hm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82%。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草甸草原的黑龙江月牙湖、吉林腰井子等保护区,保护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疏林草原的内蒙古锡林郭勒保护区;保护干草原生态系统的宁夏云雾山草地保护区;保护山地草原和草甸的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草甸、金塔斯山地草原等保护区。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众多,并孕育了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已建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偏少(仅占保护区总数的2%),而且面积也很有限(亦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有些典型的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至今尚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从草地资源保护的角度看,现有保护区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草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要求。

2.4内陆温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我国湖泊、河流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91.6万hm2;另建有内陆湿地和水域生境的珍禽、候鸟、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4个,面积675.4万hm2。两者面积合计767万hm2,约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的黑龙江洪河保护区;保护高原湿地的贵州草海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珍禽的内蒙古达赉湖、吉林查干湖、云南茨碧湖、泸沽湖等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海南文澜江、四川通江诺水河等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但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易变的特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污染影响。目前,由于乡镇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而目前湿地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偏少。我国河湖众多,类型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面积在1k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此类型保护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2.5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濒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面积达470多万km2。大陆岸线长达1.8万余km,近海有5100多个岛屿。我国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港湾、红树林、珊瑚礁、岛屿和海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37.8万hm2;另建有海洋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面积336.3万hm2。两者面积374.1万hm2,分布于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的海岸沿线和近海海域。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南三亚、临高角等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海南东寨港、青澜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广西山口、北仓河口、福建龙海等红树保护区;保护海涂湿地等保护区;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海南万宁大洲岛、浙江南麓列岛等保护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海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l/2,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年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与其要求相比,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左右。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自第三纪后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覆盖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特有种、属也很丰富。加强中国野生生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我国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284个,面积1904.1万hm2。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257个动物种和类群以及国务院环委会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354个植物种的大多数都已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

3.1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

我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0个,面积104万hm2。其中: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水杉林的湖北利川、湖南洛塔保护区;保护洪桐的湖北星斗山保护区;保护银杉的广西花坪等保护区;保护桫椤的贵州赤水、四川金花、邻水等保护区;保护金花茶的广西防城上岳保护区;保护苏铁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用材树种的代表性保护区有:吉林白河长白松保护区;福建罗卜岩楠木保护区;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药用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五马沙驼药材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药材保护区;等等。虽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有些物种种群不集中,在保护区内的种群量比较有限,而种群的相当部分散生在保护区之外,这些种群极易遭受威胁,应以建立自然保护点的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外种群的就地保护。有些经济药材植物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遭到偷采偷挖,如人参、杜仲、天麻等植物,对此,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此外,以往的植物就地保护比较偏重于大型木本植物,常常忽视对草本及灌木植物的保护,而草本植物往往因生活强度弱,对环境改变特别敏感,常因人类影响而更易走向灭绝。在今后的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3.2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

在284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中,有214个为野生动物类型,面积1800.l万hm2。其中:——保护陆栖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甘肃白水江、陕西佛坪等16个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陕西周至、芒康等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黑龙江七星粒子保护区;保护亚洲象的云南南滚河保护区;保护长臂猿的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以及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湖北长江新螺段和天鹅洲两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等。

——保护以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浙江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保护区;新疆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江西潦河大鲵保护区;辽宁蛇岛保护区等。

——保护珍禽及候鸟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申扎、云南会泽、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山西运城、山东荣城、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山西庞泉沟、芦芽山等褐马鸡保护区;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鸟岛、内蒙古达里诺尔、甘肃苏干湖等侯鸟保护区。

——保护珍稀鱼类和其它珍贵水产资源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呼玛河、逊别拉河保护区;福建宫井洋大黄鱼、长乐海蚌保护区;辽宁三山岛海珍品保护区;广东海康白蝶贝和海南临高白蝶贝保护区;等等。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如华南虎、东北虎、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朱鹮、赤鹤等种群数量均在100只以下。而且以往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珍稀濒危动物种,而忽略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种的保护,继而使这些种类也走向濒危,如黄羊、狼、黑熊等。另外,以往的保护偏重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忽视了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贝类的保护。对水生动物的保护也重视不够,这些物种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四、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遗传资源是指驯化家畜动物、栽培作物的品种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遗传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高产品种的种子专业化生产,使家畜和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特有的一些地方性古老、土著品种已逐渐消失。随着自然生境的不断缩小,一批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正遭受生存威胁,有些已经消失。这些野生亲缘种对改良作物品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多,主要有:保护栽培果树野生亲缘种的新疆巩留野核桃保护区、塔域巴旦杏保护区等;保护野生花卉资源的湖北保康野生腊梅保护区、黑龙江老山头荷花保护区等;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江西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地保护区等。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栽培的600多种作物中有237种起源于本国。而我国在遗传资源就地保护方面差距较大,甚至尚未起步,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例如,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分布有3种野生稻,但至今尚未建立野生稻生境自然保护区,随着农业开发,野生稻生境将日益缩小,不久将会消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热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关健内容,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十分重视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力争多建立一些保护区。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3

1研究区概况

云岭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境内,位于东经99°09'58″~99°31'19″,北纬26°10'01″~26°41'08″。保护区地处横段山脉云岭中部纵谷区,呈狭长条形,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保护区于200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滇金丝猴、须弥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以及以杜鹃(Rhododendronspp.)为代表的高山花卉种质资源地、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和兰坪县城周边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区总面积7589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6553.0hm2,缓冲区面积7880.8hm2,实验区面积51460.2hm2。从保护区类型和规模上划分,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大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区位独特,物种丰富,是云岭山脉中部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之一。

2研究方法

2.1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1.1植物调查在收集保护区前期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云岭自然保护区的山体高度以及地形、地势、水系分布等特点来确定野外调查路线,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在水平和垂直带上,对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段(以300m为1个海拔段)植物进行随机采集。对河谷、溪(沟)边、山顶等特征域生境采取沿路线(溪流、河谷)重点调查的方法,并对所采集的标本一一编号,记录采集地点、海拔、坡向、植株特征等因子。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进行重点调查,包括种类、保护等级、分布特点、生境特征、居群特征、GpS坐标等。

2.1.2植被类型调查采用线路和样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首先以2006年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的优势树种为依据,结合林相图和最新的Spot5卫星影像图,对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初步划分。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布设样地,在对应的卫星图片或地形图上刺点编号,并在电脑上采用GiS软件确定其坐标。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同时进行。线路调查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贯穿整个保护区,涉及到最低、最高海拔和各个坡向,对不同的植被类型进行现地勾绘。在线路考察的过程中,对已经确定的植被类型,采用手持GpS定位后进行标准样地调查。采用典型选样的方法,在每一种群丛里选取适当的位置,用森林罗盘仪测设1~3块标准地,面积为0.04~0.1hm2,在测设范围内进行树种、树高、胸径、郁闭度、年龄、灌木种类及多度、草本种类及多度、幼苗幼树的种类及数量等因子的详细调查记载。标准地调查时记载植被类型名称、调查人员、考察日期、地形地势、土壤、岩石及地质条件。

2.1.3动物调查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野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包括生态、垂直分布)、区系特征、主要植被类型中动物指示物种或建群种,以及动物资源现状的总体评价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致危因子等,鸟类调查还包括其居留类型及主要生境类型。

2.2评价指标及依据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根据《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LY/1813-2009)中有关技术规定的指标,分典型性、区位性、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和面积的适应性7个方面对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分析和评价。

3评价结果与分析

3.1典型性

保护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山系。横断山脉是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的庇护地,以及南北动物荟萃和相互渗透过渡的桥梁。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切割强烈,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十分显著。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相对隔离的生境,使保护区成为云岭山脉中部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完好的区域之一,孕育了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生物区系呈现出南北混杂、过渡鲜明、起源古老、遗传种质多样的特点,在横断山脉南缘的云岭山系中部有较强的代表性,对研究横断山区物种的起源、分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属、种3级分析证明,本区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计有温带性质的种1185种,占全部种子植物1515种的78.22%,这充分显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为典型的温带性质。保护区分布着亚热带至寒温带各种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植被类型上,保护区内保存着大面积且连片分布的云南铁杉(tsugadumosa)林和长苞冷杉(abiesgeorgei)林,其面积分别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7.4%和7.1%,是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并有须弥红豆杉、云南榧树(torreyayunnanensis)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具有较大的保护和研究价值。保护区内的长苞冷杉林是冷杉属植物分布靠南的分界线,再往南就被苍山冷杉(a.delavayi)林所替代,同样具有重大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另据本次科考发现,保护区东部的雪邦山上部,海拔3000~3500m分布着大面积的黄背栎(Quercuspannosa)林原生植被,群落结构稳定,演替上已经属顶级群落,其保存面积大、保存状况良好在云南省内已不多见。

3.2区位性

保护区北段建有白马雪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南端建有云龙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而云岭保护区与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其主要保护对象都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滇金丝猴是目前世界上极其濒危珍贵的物种,其种群及栖息地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仅分布于南北纵向排列的云岭山脉狭长地带。其水平分布东不过金沙江,西不跨澜沧江,北到云岭北段的芒康县,南到兰坪县与云龙县交界的龙马山。云岭保护区在中段兴建,不仅完善了云岭山脉自然保护区的合理配置,使云岭山脉的保护区形成南北纵贯的地理格局,而且对云岭山脉动植物南上北下的交流和过渡起到了链接的作用,对未来开展这一区域滇金丝猴的繁殖研究和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横断山脉云岭山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p#分页标题#e#

3.3多样性

3.3.1植被多样性

(1)植被分类根据《云南植被》的植被分区,保护区的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带,滇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云岭、澜沧江高、中山峡谷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林、元江栲(Castanopsisorthacantha)林、冷杉(abiesfabri)林亚区。天然植被共划分为9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见表1。(2)主要植被类型根据考察结果,保护区植被主要的群系类型有云南松林、高山松(pinusdensata)林、云南铁杉林、长苞冷杉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糙皮桦(Betulautilis)林及杜鹃灌丛等。从表2可以看出,保护区各种植被类型中,排前3位的依次为暖性针叶林(云南松林、华山松p.armandii林)面积26206.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6%;温性针叶林(高山松林、云南铁杉林、丽江云杉林、长苞冷杉林、怒江落叶松林)面积22749.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0%;落叶阔叶林(山杨林+糙皮桦林+旱冬瓜alnusnepalansis林)面积5423.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1%。说明保护区以暖性针叶林和温性针叶林为主,落叶阔叶林次之。

3.3.2动物多样性

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野生生物资源天然的基因库,其生物多样性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从表3可以看出,云岭自然保护区兽类比较丰富,占云南省兽类种数的26.1%,占全国兽类种数的12.86%,与部分部级保护区的兽类物种数相比毫不逊色。

3.4稀有性

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是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彭华等人完成的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为依据,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515种(含种下等级),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须弥红豆杉、云南榧树等9种。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等资料为依据,保护区内分布有哺乳动物80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类46种;其中,列为国家i、ii级重点保护的哺乳类动物有16种,鸟类有21种,两栖爬行类有1种,详见表4。在众多保护物种中,滇金丝猴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仅为16群约1900只,其中,云岭保护区保存着全球分布最南缘的3个种群,数量约320余只,无论种群和个体数量均占全球的1/6。保护区是滇金丝猴分布的南缘,在生境利用和食性上与北部种群有较大的差异,在滇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区为第四纪冰期孑遗植物须弥红豆杉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富和山至啦井一带是目前发现其自然分布的最集中区域,特别在富和山弥勒坝附近,红豆杉成片分布,天然更新良好,甚至胸径20cm以上、树高10多米的植株在路边也不难看见。红豆杉材质优良,树皮、叶和根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内红豆杉个体数量多,分布范围较为集中,是我国须弥红豆杉自然分布的集中区域,对研究植物区系及红豆杉属的分类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云南榧树是榧树属分布最西的1个种,为我国特有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在保护区的分布也比较普遍,对研究榧树属的分类、分布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据本次考察结果,保护区内还保存有大量的高山花卉,种类极为丰富,仅杜鹃属植物就有44种杜鹃,是云南省以杜鹃为代表的高山花卉种质资源保存地。

3.5自然性

自然性是度量自然保护区内对象遭受人为干扰程度的指标,也称自然度,它是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属性,自然性越高,保护价值越大。保护区自然植被占96.8%,原始森林所占比重较大,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物种丰富,是整个保护区的精华所在。这些原生植被林相整齐,保存完好,多年来未遭受采伐、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影响,人为干扰较小,景观破碎度小,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但人为活动频繁,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也会对保护区自然性有一定影响。

3.6脆弱性

横断山区是生物地理上动植物南北过渡与东西交汇的阻隔地带。保护区所处区域由于高差悬殊、地势陡峻,致使一些物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形成特殊的地理居群或特有种,失去了与其他地理群居之间的交流,绝大多数处于边缘过渡区域的生物种类已不是它们最适宜的生存区域,保护区许多地段的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根据iUCn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保护区80种兽类中,列为中国红色物种名录近危以上级别的有35种,占全部兽类物种总数的43.8%。其中,达到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近危以上的有17种。最具代表性的是滇金丝猴,是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分布区域的狭窄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曾经在兰坪县境内石门坎有分布记录的滇金丝猴种群现已绝迹。目前分布在保护区范围内的长岩山、拉沙山和龙马山3个种群,由于高山和深谷的隔离作用使其生境与周围地区形成了相对的隔离,为各自独立的种群,栖息环境有限。种群的壮大发展需要特殊的生存环境,一旦生态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很容易造成这些物种的灭绝或消失。

3.7面积适应性

按《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1993)的标准划分,云岭自然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中的大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到保护区的管理成效。一个自然保护区必须满足维持保护对象所需的最小面积,面积越大越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稳定,从而越有利于物种的保护。根据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或活动特征,保护区面积能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证生态系统内各物种正常繁衍的空间。因此,保护区的面积是适宜的,其规模已经能满足保护对象稳定持续发展的要求,关键在于加强保护区范围内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特别是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并在区内对一些已退化的生境进行恢复,逐步扩大主要保护对象的适宜生境。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4

l.引言

2.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背景

3.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原则

4.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级

5.讨论

提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背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保护区级别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如以定性方法为主,与现行行政体制相一致等。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并对其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定义。此外,本文还对保护区级别划分的依据和确定保护区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此标准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级别分级标准评价标准

l.引言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有特殊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和自然遗迹、拯救珍稀濒危生物种、探索自然环境的发生演变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旅游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至1991年底,全国已建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708个,总面积达56.80mha,其中陆地面积53.18mha,约占国土面积的5.5%,达世界平均水平(薛达元,1992)。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很多,但并不处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价值和重要程度,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区别管理,将有限的财力和人力用于特别优先保护的区域。然而,自然保护区级别的划分,要求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标准。本文试图在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5

在这片土地上,您能感受到蓝天碧水的怡人、风卷云舒的惬意、鸟语花香的温情

这些都与黑龙江省采取措施,积极保护湿地息息相关。

龙江湿地概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具有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是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全省有天然湿地面积550余万公顷,占省国土地总面积11%,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沼泽湿地,松嫩平原湿地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扎龙、三江、兴凯湖、洪河4处国际重要湿地,总面积达65万公顷。

我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全面停止开垦湿地,抢救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59处,总面积达381万公顷。其中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3处,保护面积141万公顷;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6处,保护面积240万公顷。已建国家湿地公园3处,面积1.8万公顷。

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将湿地保护工作放在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一是依法保护。199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2003年省人大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明确了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湿地行政主管部门,并授权部级和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行政处罚权。同时,对各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在保护湿地完整性、保护湿地水资源、湿地污染防治、湿地资源利用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二是开展流域保护。我省依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湿地资源分布特点,在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乌裕尔河、挠力河等重要江河源头和沿岸湿地集中分布区抢救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嫩江、松花江沿岸,建保护区面积达70万公顷;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流域,建保护区总面积达33万公顷;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沿岸,建保护区总面积达62万公顷;三江平原目前已经将集中连片重要湿地全部划入保护区范围内,共建立部级和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总面积达112多万公顷。

三是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和《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湿地资源保护现状,积极组织建设项目申报,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通过在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保护区办公楼、管护站、宣教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完善,管护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如三江部级自然保护区还建立了水文、气象、鸟类、湿地科研监测站,安装了远程无线视频监测系统,提高了保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护能力,每个管护站面积在200~400平方米,装备有巡护汽车、摩托车。

四是开展湿地恢复。在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湿地恢复工作。安邦河自然保护区共恢复湿地面积1200多公顷,富锦市三环泡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面积4280公顷,七星河部级自然保护将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500余公顷湿地全部退耕还湿,兴凯湖部级自然保护区将中俄边境松阿察河口附近700公顷水稻田恢复湿地,将东北泡子核心区400公顷违法开垦的耕地退耕还湿或还林,三江部级自然保护区将查处的300多公顷违法开垦退耕还林。到目前,全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完成退耕还湿面积达到7000多公顷。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维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丹顶鹤数量由10年前的5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700多只,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数量由2000年的20只增加到现在的100余只。

五是建立补水制度。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严重缺水,导致生态功能下降,植被退化严重,荒火频繁发生。2002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向扎龙湿地进行补水,几年来,累计向扎龙湿地补水12亿多立方米,缓解了扎龙湿地的缺水状况。省政府为扎龙湿地建立长效补水机制,每年平均补水2.5亿立方米,省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齐齐哈尔、大庆市每年各投入100万元。洪河部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湿地保护工程项目,修建橡胶滚水坝、蓄水坝,为洪河湿地补水。大庆市政府投资建立污水处理厂,通过净化生活污水为龙凤湿地补水。通过多方努力,有效地缓解了我省重要湿地缺水的问题。

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黑龙江省与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援助的“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GeF湿地项目),在三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顺利实施。全球环境基金在松嫩平原开展白鹤GeF项目,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与俄罗斯汉喀斯基自然保护区开展多项活动,认真执行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联合保护兴凯湖协定。三江自然保护区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大赫黑契尔国家自然保护区、俄犹太自治州巴斯达克国家自然保护区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和谐发展,势在必行

山青、水秀、天蓝、空气清新,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标志,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黑龙江湿地的保护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黑龙江省林业厅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需求,科学开展湿地保护。

一要保障重要湿地生态用水,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

二要建立重要湿地生态补偿制度,保障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管护、宣教、科研经费的需要,逐步解决保护区管理机构依靠保护区资源自养问题。

三要解决重要湿地区域内居民的替代生计问题。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苇草、渔业等资源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受保护法规的限制,保护区严格管理,影响当地居民经济收益,容易引发社区矛盾,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所具有的植物区系成分简单,植物种类少,以及稳定性差,植物区系年轻等特点,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

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为15.3万hm2。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92.2mm,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海洋兽类有5种;淡水鱼类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种;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7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33种;世界上存量极少的稀有鸟类黑嘴鸥,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多分布,特别是天鹅、鹤类、海鸥、野鸭总是成群结队,另有狐狸、野兔、獾等在区内出没。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的高等植物共计43科,123属,193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分布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保护区内的植被包括天然苇荡32772hm2,天然草场18143hm2,天然实生树林675hm2,天然柽柳灌木林8126hm2,人工刺槐林5603hm2。

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

(一)植物区系成分简单,植物种类少

在1530km2的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分布的高等植物只有43科、123属、193种,说明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简单,种类少。保护区成陆时间短、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高,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都是影响该区植物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黄河三角洲稳定性差,植物区系的年轻性特点明显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不断淤积使得黄河口地区的陆地面积不断向海淤进,淤积物中所携带的养分加上适宜的环境条件,不断地为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植物群落的产生、发展和演替比较频繁。

(三)木本植物种类贫乏

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分布的植物中以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只有草麻黄、柳、杞柳、柽柳、单叶蔓荆等少数几种;另外分布有人工种植的杨树,榆树,白腊树、刺槐与各种果树等。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的生活型以萆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共计151种,占该地区植总数的88.30%,种类组成上处于绝对优势。灌木和半灌木主要是指杞柳、麻黄、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果白刺、柽柳、枸杞等。

(四)湿地发达,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的广布种和世界种比例较高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这与保护区内大面积的水生生态环境和相应的水生植被条件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内湿生、水生物种类半富,有芦苇、泽泻,水莎草等92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7.7%。草本植物中以盐地碱蓬、芦苇、荻为主,构成了自然保护区的草本层。保护区内的水生植被包括沉水水生植被、浮水水生植被和挺水水生植被三个植被型。

(五)旱生和中旱生植物种类多,与干旱区有密切的区系交流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水生生态类型组成成分较复杂,水生、湿生、湿中生、中生、旱中生、中旱生和旱生的植物种类均有分布,体现了保护区内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水生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为各种生态类型的植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六)广布种和世界种比例较高,说明杂草植被和湿地发达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世界种24种,泛北极种(北温带)如碱蓬,古北极种(欧亚大陆温带)如枸杞,东古北极种(亚洲温带)如草木樨。广布寒温带种共计45种,5种达乌里蒙古种;3种古地中海种;3种哈萨克斯坦蒙古种;榆和蒙古鸦葱2种洲中部种;1种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上述5类中草原种共有14种,占总数的8.19%。东亚类型种数目较多,共有31种,占18.13%,其中世界种和广布的温带成分占优势,共计69种,占总数的40.36%。

从生活型来看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较少,这也反映出保护区内地面植被相对单一,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泛热带种也有少量分布,这表明三角洲地区的植物区系还在一定程度上留有热带地区的印迹。

(七)广泛分布于干旱区的植物在保护区中占有相当比例,充分体现了黄河的廊道作用

干旱区植物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其中的一些植物种在我国的干旱地区分布广泛,如羊草在内蒙古的一些地区是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种,这进一步反映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为丰富和繁荣该地区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八)保护区内有些植物与内蒙古共有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区系的植物种中,与内蒙古植物区系所共有种类128种,只有49种内蒙古缺少,共有种数占黄河三角洲总植物种数的75%。新生代以来,古地中海逐渐消失,亚洲内陆自西向东气候干旱化,加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致使干早化加剧和扩大,西部地中海区中亚草原成分(包括内蒙古植物区系成分)沿黄河侵入山东,并且分布区逐渐扩大,这样内蒙古的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了山东省以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黄河三角洲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有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动植物栖息地的功能,该系统内群落演替活跃,生境极易遭到破坏,抗干扰能力弱,系统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差,而调节、恢复能力又差,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会使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而,在开发三角洲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对生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重点保护稀有和濒危物种

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已知的265种鸟类当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有33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所列保护鸟类有7种,属于附录Ⅱ所列保护鸟类有26种,属于附录Ⅲ所列保护鸟类有7种,属于《中日保护候乌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保护鸟类有152种,属于《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保护鸟类有151种,对这些珍稀物种要重点保护。

(二)积极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国际合作

建立信息管理中心和监测网络,提供保护区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信息,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正确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及时科学有效地确定保护对象。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争取从国际上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发展。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社区共管

1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共同管理制度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管理主体,针对一个管理对象的具体管理工作,通过协商、讨论、权利与职责划分的形式,明确自己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正确行使职能,将管理细化到被管理对象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1]。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主要是指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通过社区共管方式,将自然资源保护区内的各个利益主体划入到具体管理中,通过平行、平等管理方法,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很多地区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主体不明确、管理职责模糊的现象[2]。建立共同管理制度意义主要体现在:(1)改变传统单方管理制度的弊端,提高各个利益主体对自然保护区管理规章制度的认同,吸纳各个利益主体的管理意见,提高管理计划与规定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2)降低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减少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主要采用单边管理的办法,政府是管理过程中的绝对主体。但政府的公共行政资源有限,很难覆盖到自然保护区的方方面面,对共同管理制度的认可度比较低,一些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共同管理就是“夺权”。(2)在探索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过程中,全盘照抄西方社区共管制度,忽视了我国国情,没有对社区共管进行本土化改造。实际共同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不适应。(3)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建立共同管理制度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措施,导致各个管理主体行为受到约束,与管理标准不一致,影响了共同管理的统一性与标准性。(4)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建设缺乏统一性原则,不同管理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管理科学性受到影响。

3加强共同管理制度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

3.1持续深化共同管理制度改革

自然保护区中涉及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政府要发挥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3]。一方面,政府在共同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意识改造,既要提高对共同管理制度的认识,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与职能意识,明确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科学认识权利;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要不断深化传统管理制度改革,发挥社会组织与社区组织作用,协调好自然保护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

3.2加强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地区适应性

第一,科学借鉴成功管理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借鉴外部成功管理经验,在看到社区共管制度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社区共管制度使用的法律与文化环境,并针对社区共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与研究,加强对外部经验的全面了解。第二,对社区共管进行本土化改造。我国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不能全面等同于社区共管制度,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属性,在制度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户籍、土地流转手续、法律因素,协调好自然保护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3.3加强对共同管理制度的监督

3.3.1加强对通用管理权利的制约。提高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还需要对共同管理中各个管理主体管理权利进行制度上、法律上的制约,将管理权利规范在法律与制度框架内,建立与推行民主制度。各个管理主体背景、利益、组成人员的文化素质不同,对管理目标的理解程度不同。管理组织要从制度上确定各个管理主体,在行使管理权力过程中,通过程序与制度建设,减少违法违规操作空间。3.3.2加强对管理过程的监督。提高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还要加强对各个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监督。(1)加强管理活动的外部监督,通过社会组织、政府、审计部门等审查管理组织活动。(2)加强管理活动内部监督,设立专门的督查人员,监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程序、人员、执行情况。(3)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扩大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的群众基础,使民众参与到具体管理活动过程中。3.3.3畅通民主协商渠道。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不同的利益主体,秉持精诚合作精神,对管理活动具体安排进行科学民主的协商。一方面,采用协商的办法,倾听不同管理主体的意见,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群体的声音;另一方面,管理组织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发挥集中作用,避免由于某些管理主体的非合作倾向,影响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3.4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3.4.1遵循生态性原则,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目的就是保护当地的原始面貌,避免人类活动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环境的天然性,促进生态与人类和谐发展。因而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共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政府要将生态性原则作为管理合作的基础,提高各个管理主体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平衡意识。重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统一性与协调性,避免由于某一个利益主体的个人行为,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和谐。3.4.2遵循公平原则,促进自然保护区良性发展。自然保护区是多种动物、植物的家园,其中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都比较复杂,共同管理组织中的管理人员要秉持着公平原则进行具体的管理活动。一方面,优化配置现有的管理资源,将生态保护放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首要位置;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避免孤立看待问题,做到人与自然、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不同物种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3.4.3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总的来说,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发展角度看待问题,重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公平性、生态性、持续性。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地区人们之间的关系,引导民众通过共同管理制度表达自己的声音,促进自然保护区和谐发展。

4结论

综上述所,采用共同管理制度,可以扩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群众基础,更加科学地处理自然保护区土地所有权问题。研究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发展,有助于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从问题角度入手,看待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方案。因而要加强对共同管理的理论学习,并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探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艳丽,岳鑫,白雪飞,等.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库页悬钩子野生资源调查及其人工管理和扦插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9(5)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8

我们关注到,保护地之外的野生和自然地区在过去的20年里缩减了一半,进而,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大量消失的威胁。

我们关注到,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对维护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要作用的天然水库,大部分没有得到保护。

我们关注到,我们正面临着将要“失去”的可能。如果现在我们不能采取行动,我们将失去最后的机会,即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流传给后人的机会。

――第五届世界保护地大会《德班倡议》

自然保护区的过去和今天

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例如《逸周书・大聚篇》上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官方有过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间也经常自发地划定一些不准樵采的地域,并制定出若干乡规民约加以管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特别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岸。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被定义为保护各种生态系统或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生物以及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的自然地域。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种类的主要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场所和迁徙停息的驿站,以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种集中产地。自然保护区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自然保护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内涵还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址剖面、化石产地、冰川遗迹、地质地貌、瀑布、温泉、火山口、陨石所在地、海岛等,甚至包括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农业耕作区等。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建立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公园,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而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由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世界第一”相比,晚了84年。自1956年第一个保护区建立到1979年,全国保护区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阶段,这是我国和最艰难困苦的年代。十年浩劫使一些已经划定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被破坏或撤销,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云南西双版纳,1959年建立的4个保护区之一大勐龙保护区已在那时遭毁坏而不复存在。到1979年底的24年间,我国一共仅建立和保存了4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部级保护区的数量增长为每年0.3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我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3年,中国已建成保护区700多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80多处。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共有226处。截至2005年底,我国自然保护数量已达到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其中加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茂兰、盐城、丰林、天目山、九寨沟、西双版纳等26处。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中,部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占保护区总数的10.34%,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基本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为何要建自然保护区?

中国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着异常丰富的生态资源。中国跨越经度约60度,纬度约50度,从盆地、平原、丘陵到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郎玛峰;从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到温带和高寒森林;从海洋、淡水湖泊、沿河流上溯到高原淡水和咸水湿地;从湿润、半湿润到半干旱、干旱和沙漠……丰富的地理、气候和植被的变化,孕育了世界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基础,而且为世界人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参考价值。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被国际上的保护组织誉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生物多样性全球热点地区”。

然而,面临世界最严重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的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威胁,植被破坏、生物入侵、野生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耗竭、沙漠化等问题,使中国的濒危物种数量不断上升。2004年物种评估工作表明,受到不同程度威胁和接近受威胁的物种比例:哺乳类39.82%和10.69%、鸟类7.36%和7.36%、爬行类26.04%和15.3%、两栖类39.88%和19.63%、裸子植物69.91%和21.23%、兰科78.26%和21.24%……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当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通过长期维持自然栖息地的可维持种群,就可能以更少的花费有效地来组织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生态功能的根本,这些生态功能包括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和水资源、防治沙漠化、控制污染、减少温室气体、防范生物灾害等。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保护区的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最好方法。

有哪些保护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却很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区3个部分。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地,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所以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发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行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除了开展与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这种保护区内分区的做法,不仅保护了生物资源,而且又成为教育、科研、生产、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场所。

保护区有哪些?

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环境的变化和差异也很大。因此,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被分为3大类别9种类型:

第一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的是典型地带的生

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及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5个类型。

1956年成立的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79年列入了‘从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是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一块绿洲一一与鼎湖山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除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无边水面外,几乎全部为沙漠,而在这条横贯整个地球的沙漠带上,竟然保存下这块“绿色的宝石”。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护卫着西江的水源,发挥着水源林的作用。

建于1960年的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长白山是我国少见的、比较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复杂的环境条件,构成了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1980年长白山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扩大,成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越来越被世界人民和有关组织所关注。

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是荒漠生态类型的部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为目的。走进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会看到连绵起伏的沙丘,那高低参差、随风摇曳的草木,散发着阵阵香味,展露出诱人的姿态。

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霍林河末端与嫩江的交汇处,保护对象为湖泊生态系统。查干湖湿地是多种不同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复合体,是温带草甸草原以浅水湖泊为核心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北部地区重要的湖群湿地之一。

第二类是野生生物类,保护的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2006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最重要的核心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那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稀孑遗树种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活化石――银杉首先在这里发现并命名,那里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可谓一个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

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红松母树木。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保护区内野生植物568种,主要森林类型有红松林、云冷杉林和落叶松林,其中红松林所占比例最大,蓄积量占全区总蓄积的2/3。刚劲挺拔的红松蔽日,并基本保持在原始林状态,使保护区成为著名的“红松之乡”,这里对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及指导生产实践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洛阳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

洛阳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

1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生态旅游规划,要求将保护区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2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概况

洛阳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黄河岸边,景区西起孟津县白鹤镇,东至偃师市与孟津县交界处,全长30km,面积达6206hm2。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爱鸟护鸟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有的群众退出了河边私开的田地,退耕还湿;有的只管耕种,不问收获,田地成了鸟儿的“口粮田”。1995年8月,孟津县报请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孟津县省级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下游为黄河刚进入华北平原的黄河河道及两岸滩地,总面积117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200hm2,实验区9500hm2。孟津黄河湿地水禽云集、天鹅曼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

3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建设的理念

以保护湿地、保护生态、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孟津部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带综合性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为主,湿地面积大,水草茂盛,对水禽的生活、繁殖极为有利,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科普宣传及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可持续利用基地。旅游的内涵,在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通过高品质的讲解,使游客更好的了解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栖息地、地质变迁、植物群落等自然和历史知识,要严格按照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做好环境影响监测,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保护区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4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4.1从编制规划入手

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高起点编制了湿地保护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与布局,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分清重点项目建设与日常管理项目,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并将规划纳入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进行组织实施。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湿地保护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2狠抓落实

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对辖区内现有黄河自然湿地资源采取普遍保护,严厉打击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控制单位和个人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对开垦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4.3加强湿地管理

凡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4.4建设成效

这一地区成了鸟类良好的栖息地,常年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居住的留鸟,有苍鹭、斑嘴鸭等6种;春、秋路过在此歇脚的旅鸟,有豆鸭、银鸥等12种;有夏候鸟白鹭、灰头麦鸡等22种;有冬候鸟灰鹤、白天鹅、黑鹳等32种,每年冬季栖息在保护区内的珍禽达3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珍禽达十多种。其中世界罕见的丹顶鹤、大鸨、白鹤、黑鹳、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频频在这块湿地显露“尊容”。有1a还破天荒地发现了56只大鸨,这种鸟目前全球也只有数百只。许多候鸟带来了大批幼鸟,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鹤等水禽中的幼鸟多达40%左右。这标志着这块湿地的生态环境已被这些候鸟认可。

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湿地保护区有鸟类155种,数量5万多只,仅水禽类就有95种之多,是河南省能记录到的水禽种类最多的保护区。自黄河小浪底大坝第3次调水调沙以来,保护区管理人员加强了对各种鸟类的管理和保护,防止遭到恶意捕杀,使湿地滩区群鸟齐风,蔚为大观。阳春3月,万物复苏,在孟津县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内,三五成群的水鸟栖落翻飞于沼泽沙洲,呼朋引伴,成为洛阳北线黄河生态游的一道亮丽景观。

5今后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建议

5.1彰显重要性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黄河湿地是我国第2大河流中重要的生态资源,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要把湿地保护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5.2加强生态文明意识

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加强培养和教育。建立集保护、科研、青少年亲近自然、保护自然、认识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5.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篇1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高扬生态文明旗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监管,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估预警、监督执法和督察问责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持续加大重点区域、流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完善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

(一)构建完善生态监测网络

加快构建和完善陆海统筹、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全国生态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水体。生态监测网络要根据地理单元特征和生态保护监管需求建设,通过推动部门监测站点资源共享、推进环境监测站点向生态环境监测综合站点改造升级、补充设置新的生态监测站点和生态监测样地(带)等方式实现。积极探索开展水生态、土壤生态监测及相关生态脆弱区地下水位监测,不断加大内陆水域、海洋生态监测力度。

(二)加快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评估体系

开展全国生态状况、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五大评估,建立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多层次评估体系,全面掌握全国和区域生态状况变化及趋势。全国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每五年开展一次;选择的每个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完成时限原则上为一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每年开展一次;部级自然公园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每年开展一次,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每半年完成一次,地方可根据实际开展地方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评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估每年完成一次。

适时开展海洋污染基线与生态本底调查评估,进一步拓展重点流域、海域和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评估,实施重点流域、海岸带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强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评估。制定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定期评估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海域海岛生态修复等工作成效的评估。

构建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覆盖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区域以及贯穿问题识别、方案制定、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等重要监管环节的生态修复标准,加快制定生态修复评估指南。

三、切实加强生态保护重点领域监管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和监管指标体系。制定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调查、监测、评估和考核等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立法积累经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本底调查,核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功能、性质和管理实施情况的监控,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

(二)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

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自然保护地立法。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出台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加强自然保护地设立、晋(降)级、调整、整合和退出的监管,定期公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对各类部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台账,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督促重点问题依法查处到位、彻底整改到位。开展常态化监控,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

(三)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推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监管立法,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转基因生物自然生态风险评价、检测监测和安全控制技术体系,提升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管能力。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年度工作调度机制,明确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工作合力,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涉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就典型生态系统、重点物种、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开展调查、观测和评估。每年完成一次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探索建设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等试点。

四、加强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

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将生态保护工作开展、责任落实等情况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突出的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不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完善生态监督执法制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实施。完善各领域监管制度措施,依法依规开展生态保护监管。

通过非现场监管、大数据监管、无人机监管等应用技术,强化对破坏湿地、林地、草地、自然岸线和近岸海域等的开矿、修路、筑坝、建设、围填海、采砂和炸礁行为进行监督。强化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岸线保护修复和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的监督。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强化生态保护综合执法与相关执法队伍的协同联动,形成执法合力,重点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流域水生态保护执法。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地内开矿、筑坝、修路、建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及时将生态破坏问题线索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办理其他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一)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有机融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化示范建设在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强化示范建设的载体平台作用,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监管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工作,深化提升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五位一体”为重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探索转化路径模式;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化在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城市示范作用;生态省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要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进,不断提档升级。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严格示范建设监督管理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管理规范。严格示范建设准入,不断提升示范建设质量。加大对试点地区监管力度,每三年评估试点建设成效。对于组织工作开展不力的、建设成效下降的、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地区,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处理。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示范建设管理体系,完善建设、申报、监督全过程监管制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

(三)强化示范建设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编制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指导各地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系统总结典型案例,提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路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统筹领导,推动将生态保护监管关键指标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的部门联动协作,推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

(二)提升监管能力

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整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平台,建立生态破坏问题定期会商制度。推动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

(三)强化资金保障

要将生态保护监管工作资金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推动健全生态补偿资金机制,拓宽资金渠道,结合区域差异特征,重点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