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57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1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效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德育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战略举措。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要渠道的初中政治教学,陈旧的教学观念、乏味的教学内容、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下文就粗浅地从几个方面谈谈对初中政治教学的认识。

一、改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生潜能

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传承作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也没有学习知识的渴望,只能死记硬背,作为存贮知识的“容器”。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素质、个性、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应由之以渔”。简单地说,给别人鱼,不如教会他们打鱼的技术,更应该让他们掌握其缘由,机动灵活地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打鱼。初中政治教学亦如此,若一味地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学,这样不仅禁锢学生的思维,还磨灭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的激情。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应该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放飞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自由翱翔的天空。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那就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翱翔于知识的海洋,创造出一个知识王国。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丁教授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学知识、长本领、个性形成、能力培养、活泼好动、好奇心空前活跃的阶段,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此时,仅仅政治课本上乏味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如:(1)学校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把小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他们很真切的感受到政治知识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2)开办知识辩论大赛: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3)开办各种类型的演讲:请交警来讲解交通规则的知识、法律刑事专家来分析犯罪事例,再开办一些励志类的讲座,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给予他们生活的一些警示,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的发达,设备的先进,思维的开拓,传统的“一教到底”的方式逐渐转变为“教学合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激发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述说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分享其观点。显然,很多人合作、讨论等教学手段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掌握知识的技能。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它的独特的优势能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工具。不可否认,图、文、形、声并茂,视频、动画、音乐、色彩精美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希道.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点滴谈[J].成才之路.

[2]朱文.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J].太原科技.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2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生;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22-01

前言: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中职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中等技术人才的神圣使命,故而德育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相当重要。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新的时期面临挑新的挑战。因此,改变以往德育课的任课形式成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在中职学校各门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品德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又居于核心地位。加强当代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是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常常存在着“投入大、产出少、实效性低”的现象。例如:很多学生认为德育课程枯燥无味,对课堂学习内容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缺乏一定的社会认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似懂非懂;上课的时候假做认真听课或者干脆不听课而做自己的事等,教学效果总体上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在新的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中职学校的的德育教学旧模式难于打破,这是由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错综复杂,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学教育方法单一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习惯于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教学,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地位的作用,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夸夸其谈大道理,然后就是让学生长篇累牍的背诵,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对于一些理论似懂非懂,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枯燥,只会机械的死记烂背,学习效果不大。

(二)教材偏重理论教学,实用性不强

德育教学教材理论性知识很强,特别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不仅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而且对于学生真正所需要的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的教育等内容明显缺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方式简单落后

对学生德育考核评价方式有很多地区以让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样便是学生分数高便等同于学生道德水平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分数只能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却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真正的思想道德水平。如果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三、对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学课堂改革的对策

(一)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新内容自学、调研、答疑、体验、总结,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相结合,也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

德育课程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应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有条件允许的时候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讲座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例如,在哲学教学中,可以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淡化哲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论证,采取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外的工厂、博物馆定期参观学习、参加劳动或开展各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活动,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三)以就业为指导,整合德育教学内容

中职德育教学的特殊性在于需要依据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遵循中职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在《哲学基础原理》课程,我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模范事迹鼓舞学生,用人格力量感召学生,让学生通过一些案例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指导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建立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评教学生的时候不应该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在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需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常常给人们一中放荡不羁,难以管教,不爱学习的形象,这其实是错误的,他们也是一群朝气蓬勃、自信向上,充满青春与朝力的学生。在新的时期,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现实作用。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问题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发展助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再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应当有所改革和完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模式。但是,就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刻含义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的教育不能在停留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之上,而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调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根本。初中阶段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和个性发展为基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科学化和人性化,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更重视多样化,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符合时展的需要,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不断提升。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保障。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富民强国的必然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育才是根本,教育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及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流模式,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收效甚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学科体制有待完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制度是确保学科发展有序进行的保障。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国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对于教学改革来讲,改革制度是基础,而真正实施教育改革的对象则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来讲,教育资源的层出不穷是阻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优势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城市及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这样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使得有些学校的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学科了解不够透彻,从而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没有进行详细重点的讲解或者拓展。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因素。

3.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尤其是对于一些资历深的教师而言,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数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三、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对当前初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以完善,才能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1.通过再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常言道:培训是企业给予员工最好的福利。在教育领域,通过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夯实我国的师资队伍,而且可以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校主管部门应当深刻意识到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培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新思想、新方法,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体制的改革来讲又是一大保障。

2.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教学改革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个好等,为教师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形成。这样,学生处于被尊重的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极大发挥,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不断加强学生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孙庆利.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教师的适应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3.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4

【关键词】英国初等教育改革

一、初等教育目标的确立

刚进入21世纪,英国就针对初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革。2001年,英国教育部提出了《植基于成功之上的学校》的教育方案,指出英国初等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在2002年之前,全国80%的11岁小学生要在英文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第二关键阶段第四级或者之上的标准,学童在数学方面达到同样标准的比例为75%。第二,在2004年全国11岁的小学生当中,要有85%在英文和数学方面达到政府为他们所定的标准,同时要有35%的学童在每一个科目都达到第五级。第三,确保所有小学生都能接受全方位的、丰富的教育,以及接受一个广域课程的教育。[1]

英国当时的情况表明,要完成以上三个目标以及维持教育的既有进步,英国政府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挑战是:在既有的基准上持续进步,以达到甚至超越2002年的目标;通过对最需要帮助的地区和学生提供特定的方针,以缩小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不均等性;继续推动学校里学生和教师的适当比例;为每位学童丰富所有的课程;强化从小学到中学的转换。因此,为了满足这五项挑战,英国政府需要集中力量做出努力,尝试各种方法让每一位学童都能在其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达到最高标准的“3R”(Reading、writing、arithmetic)的学习;为所有落后的学童进行小团体或者一对一的支持性教学;额外训练20000位教学助理,改善班级的教学条件;设立儿童基金会,避免儿童坠入药物滥用、中途辍学、隔离及犯罪;与家庭合作,提供家长所需要的支持;增加学校音乐、艺术、文化等课程方面的投资,并且赞助有天赋的学生促进其发展等。英国通过以上的措施和规定,推动初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教育改革策略的初探

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版了《卓越与快乐——英国初等教育策略》,主要分成八个部分:学校特色与创新、政府职责、卓越教学、学生学习、学校同伴、学校领导与合作、人力改革、目标的实现。[2]随后一年,英国教育部门出版了《卓越与快乐:初等教育的教与学指导手册——学校改进的支持》[3]和《卓越与快乐:初等教育的教与学指导手册——持续性的专业发展》[4]两本书,目的是使社区、学校、教师及家长快速地理解英国初等教育的策略与观念,并能够尽快地接受和执行。

另外,为了改善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教育视导制度,2004年英国教育技能部和教育标准局了《与学校形塑一种新关系》,借此减少学校的纷乱与不确定性,提供家长有关学校的更多信息,并且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5]新的视导制度相对旧的制度主要变化在于:视导时间变短,每所学校视导的时间不超过两天;缩短视导通知的时间,减轻学校准备的压力;由一位皇家督学带领的较多专业督学的较小视导团队;增加视导的频率,由现行的6年一次改为将来的3年一次等。

三、五年改革战略的推行

英国自从1944年教育改革以来,一直检讨导致其教育公共服务无法发展的原因,规划各级教育的改革方向。基于此种理念,2004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了《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改革战略》,其中提到英国教育公共服务发展得不够的三个原因是:公共服务的模式单一,而且没有区分,以为全民提供基础的标准的产品为核心;行政部门从一开始就没有其不同的体系与机制;教育设定在只有少数群体拥有能力的假设之上,基本属于精英主义。[6]因此,英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始终为能够发展成一个提供所有学生高标准的教育制度而不断努力,完成以下教育目标:所有的学童在其生命中,都有最好的开始;所有的初等学校都能够在其基准上,提供高的标准、宽广的环境及富有乐趣的课程;所有的学校都是外延性的学校、社区学校、保健学校、融合性的学校及企业性的学校;所有处于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儿童都能够得到他们所需要的额外的帮助,而不是遭受任何的耻辱等。

此外,英国在五年改革策略中设定了五项关键原则:在儿童、家长及学习者的期望与需求下,必须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广纳各方提供的服务;在简单明了的绩效责任要求和更加安全的经费规则下,给以校长、学校董事会及经理人员的办学自由;把教师的教学发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和家长、社区及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提供儿童、年轻人最大化的生命机会。为了监督此次改革的成效,并作为通向2009年及以后的参考,英国教育大臣Johnson又提出了《五年改革战略:卓越进步的维持》,强调增加对儿童学习者的教育投资,其中包括强调消除低收入及弱势学生与同伴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与技能差异,支持提升所有教育阶段的学业成就标准,加强离校青少年的专业训练等。[7]

四、教育改革的反思

从1997年到2005年,英国的教育改革重点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使教师能具有基本的权利与重建教师的士气与骄傲,在每一所初等学校,识字课和数学课都能正常地和切实地进行教学;第二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制度与能够维持和改善标准的充满自信的学校,同时也能够和其他机构或组织并肩工作,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吸取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于2005年了《全民之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为了家长与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教育白皮书》(以下简称《2005教育白皮书》),其主要内容是对英国过去8年教育改革的反思与检讨。[8]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的序中提到:在过去8年的投资与改革,英国的教育有长足的进步,当前是英国拥有有史以来最好的教学团队与最好的学校领导人才;如果英国有勇气追随改革,进一步投资教育,以及把家长置于教育制度的核心,则将能够把英国教育推向世界的巅峰。

事实上,教育改革的推动与成功是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不仅仅在于教育制度本身,还受到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应对社会的变迁与挑战,《2005教育白皮书》指出,英国将推行激进的教育改革并发展激进的新学校制度,以改善教育制度。其推出的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将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置于学校制度的核心位置;给予学校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其能够创新与成功;将新的“动力主义”与新的资源提供者引进学校系统;确保所有的学校改革都要顺利进行,全力消除阻力因素等。《2005教育白皮书》中的教育改革目标强调,确保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卓越的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与教育制度的逐渐改善乃是由家长和选择权的实践所促动。为了实践这一目标,一方面,教育制度的设计需要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以及需要家长切实能表达其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主张;另一方面,使学校能自由为每位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及实施由家长选择所带动的教育效果。

五、《2020教育蓝图》的设定

进入21世纪几年后,英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初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教育部门了教育改革目标、政策、策略及反思检讨的文件之后,2006年又提出初等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这就是《2020蓝图:2020教与学评议小组报告》(以下简称《2020教育蓝图》),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通过教师教学方面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消除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差距,尤其是强调如何通过个性化学习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以及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等。[9]《2020教育蓝图》除了希望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儿童与成人的需要,使其成功地能够不受其自己的社会背景、性别、种族等左右,更为英国未来15年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2020教育蓝图》指出从2006年到2020年英国初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所有儿童成功的机会,和其自身的社会背景、性别及种族等无关;期待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享受到高标准的教育服务,并且根据每一位儿童的需要来设计;所有离校的儿童和年轻人,在英文和数学方面都可以拥有高级技能,掌握如何学习、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危机处理;教师运用其技能和知识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其学习的条件,快速地调整教学;学校应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其子女的共同教育伙伴,增进他们支持其子女学习的能力等。

六、英国初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推行教学卓越与学习乐趣

英国初等教育改革的策略中强调教学卓越和学习乐趣,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因为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提高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养成自身卓越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要提供学生喜欢的授课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卓越与学习乐趣的真正结合,促进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2.提倡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

英国强调为每一个儿童的需求来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值得我们思考。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特征的个体,尤其是中小学生,初等教育正是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基础阶段。“所有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改革道德正当性的来源”[10],因此,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本,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其自身需要的教育,消除地区、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3.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略的力量,因为学生的发展是综合因素相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英国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其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实现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合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家长、社区人员等参与到教育中来,出谋划策,实现合作,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的教育合力。

4.实行高标准的目标和办学自主性

教育目标的高标准是英国初等教育改革一直坚持的指导理念,办学自主性是其推行的改革策略,这些都在英国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以现存条件为依托,设定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高标准,并且有限度地给予学校办学自由,以此,让每所学校在教育目标高标准的指导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办学特色,从而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1]Dfee.Schools:Buildingonsuccess[m].London:HmSo,2001.

[2]DfeS.excellenceandenjoyment:astrategyforprimaryschools[m].London:DCSF,2003.

[3]DfeS.excellenceandenjoyment:Learningandteachingintheprimaryyears-introductoryguide:supportingschoolimprovement[m].London:HmSo,2004.

[4]DfeS.excellenceandenjoyment:Learningandteachingintheprimaryyears-introductoryguide: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m].London:HmSo,2004.

[5]DCSF.anewrelationshipwithschool[R].London:DCSF,2004.

[6]DfeS.Fiveyearstrategyforchildrenandlearners.[R].London:HmSo,2004.

[7]DfeS.Higherstandards,betterschoolsforall:morechoiceforparentsandpupils[R].London:HmSo,2005.

[8]DfeS.thefiveyearstrategyforchildrenandlearners:maintainingtheexcellentprogress.[R].London:HmSo,2006.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创新;策略;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有文化的青年成为教育体制的受害者,在新时代,国家的教育不能在循规蹈矩,不能在延续着传统教学制度的不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崭新时代,迎接着我国青少年的将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制。在这个全新的教学空间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理念推动着素质教育快速地向前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基础,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以下,笔者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例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认识和了解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足。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教师,他们无论是在知识素养、眼界和见识等方面,都具有很多先进性。因此,在新教师的课堂,创新教学已经开始趋于成熟。但是,对于一些资历较长的教师来讲,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还趋于守旧的地位。总结下来,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一个中心”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创新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养。其次,教师的对新课改要求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解不够透彻,对其实质性的要求只是从形式上去应付,不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教师不能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求不到两者教育的结合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懂得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步伐,因此,必须通过教学创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主要有以下方法:

1.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理念先进,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实践和创新,那么,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乃至教学内容都会与时俱进,并且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敢迈出创新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基础的课堂教学,那势必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和能力,不断借鉴之前的教学反思,探讨与解决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过程以及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接受水平等等。只有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会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真正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最有爱。例如,教师可采用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写。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气氛,更好、更快的进入课文情境,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与优化。

3.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初中语文教师的应有的人格魅力;贯彻审美教育,培养、塑造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心灵交流,造就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初中语文的学科魅力和影响力,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态。以上这些,都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良好策略和手段,也是实现国家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

总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还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查找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唯有创新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大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苏人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泰格特作品《窗》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71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6

 如何确保中考命题符合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能否成为高中招生的依据?  评价与考试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围绕中考改革的相关问题,详解今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政策的新变化。  中考改革的三大突破  问: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它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尺度,也是招生录取的尺度,因而成为教学工作的“指挥棒”。今年6月,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中生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他们的中考怎么办,成为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此次改革将从哪几方面实现突破?  答:今年,在17个部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关于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要求,在实验区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今年这17个实验区将积极稳妥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并为2005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为此,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要单独命题,普通高中招生要单列计划、单独招生,以保证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问:中考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界的难题,此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出于什么考虑?  答:我国现行的中考由于具有选拔的功能,与学生的升学与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属于高利害关系的考试。因此,它倍受社会关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了突破这一素质教育的“瓶颈”,教育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终因升学竞争的激烈,诸多矛盾难以解决,使这项改革始终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新的评价指标,课改难以向纵深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学业考试突出新课程理念  问:中考命题将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确定的基本要求和能力等如何体现在考卷上?  答: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体的要求是:学业考试应在课程内容全部结束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要减少考试科目,学业考试的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或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学校还应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并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命题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应当明确的是,学业考试的命题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可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验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纸笔测验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不同形式。今年中考结束后,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17个实验区的试卷进行评估。  问:学业考试的成绩如何呈现?  答:学业考试的成绩应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等级数和等级标准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问:由谁来命题?命题人员的资格如何认定?试卷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监测?  答:为确保命题的质量,要明确命题、审题和阅卷的程序和要求,逐步建立命题、审题和阅卷制度,加强命题、审题和阅卷人员的队伍建设。应成立以骨干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小组,审题人员和命题人员必须分开。阅卷人员必须是当地在职的骨干教师。应确保阅卷工作的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要加强对主观题阅卷质量的管理,如在作文阅卷中要认真落实三人独立阅卷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依据  问:如何改变单纯以分数选拔学生的做法,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虑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把成长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参考条件,使学业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均作为选拔的依据?  答: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值得强调的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应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问:日常表现和评价如何体现在学生的毕业、升学中?学生成长中的哪些重要事实可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确定这些事实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答: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考查,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在同学互评和学生成长记录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时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问:通过什么样的程序,使反映学生在初中发展的重要事实能够成为学生毕业、升学的有力证据?这些证据又以什么样的形式反映在学生毕业、升学中?如何确保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否建立相关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答: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诚信原则,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认真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实验区应组织专门力量,制订素质评价方案,对学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接受投诉与举报,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学校应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具有广泛代表性。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订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定工作委员会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中的问题。  问: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如何呈现?  答: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2)等级。建议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档。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定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价结果应通知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与处理。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问:过去中考招生,完全按照统一的规定,报名划片,招生划线,至于意向招什么样的学生,能招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是没有权力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想上什么样的学校,也无从选择,分数决定命运。每年中考招生的关口,面对几万、几十万初中毕业生,面对千差万别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每一个人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选择,轻轻一点鼠标就算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否过于简单了呢?  答: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什么能比人的发展更重要,对于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应该用如此简单的办法操作的。用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的标准,这种做法沿用了几十年。这种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纸笔考试,恰恰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发展的丰富性。  问:中考改革已经5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仅仅在命题技术上改革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招生制度的创新。能否介绍一下实验区高中招生制度如何改革?  答:关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基本思路是: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  问: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将采取哪些更具操作性的办法?  答:首先,对实验区而言,应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计划,参照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分批录取。要避免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简单转换为权重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各高中学校应根据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等结果,确定学校招生标准并进行录取,必要时可组织专门委员会加试。  需要说明的是,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在试行名额分配、推荐等招生办法时,要严格程序、公开过程,取信于民,防止走后门现象。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问:中考改革是一件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初中教育质量的大事,如何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这是悬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相关的措施?通过什么样的组织保障确保改革的成功?  答:中考改革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牵动的面也十分广泛,尤其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诚信问题,使本来技术上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复杂了。实际上,这场改革对道德、诚信都提出了挑战。关键是要建立起诚信制度,倡导一种新的学校文化,校长要做有信誉的校长,学校要成为有信誉的学校。“打造诚信社会,从教育做起。”为配合中考改革,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要有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监控的机制。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通过制度创新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应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杜绝腐败现象。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第一,建立公示制度。各地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包括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以及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等,应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第二,建立诚信制度。逐步建立初中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第三,建立监督制度。纪检监察、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对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包括考试费用的收取与使用等进行监督,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应有相应措施,实行社会监督。这样,使中考改革成为阳光下的行动,让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在阳光下作业。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实验区评定委员会投诉,评定委员会应给出书面答复。  第四,建立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保证每个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评定能力,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可信度。  第五,建立监控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要全程监控工作的进程,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管理,对不符合考试命题和考试管理者要求的,取消其命题权,另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命题。  实验区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者,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实验区的具体情况,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形成有实质性突破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今年,17个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经公示后,应经实验区所在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报教育部备案。  问:这次中考改革大动干戈,可以说是5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对这种高风险、高利害考试的改革,社会极为关注。改革难度之大,问题之多,是可以预先估计到的,一些人的担心也是在所难免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说实话,此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改革举措,使沿用了几十年的中考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一种现代教育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改革的大方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这项改革。  中考改革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此,一是要积极,二是要慎重。抓住重点,有所突破。既要有改革的决心,又要慎重稳妥,讲究科学和策略。改革肯定会有风险,有压力,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问: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推动各地的改革?  答:为了推进中考改革,最近,教育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组织专业力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推进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  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育部组织了由部分高校、考试研究机构及地方教育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有关专家制订标准,具体指导,加强监控,给予政策上与专业上的支持。专家工作组将按学科分别组织各学科的命题研讨会,通过研讨、信息交流,达成共识。  应当明确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责。对于中考改革,各地应当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部要求各省会同实验区及实验区所在的地级市的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按照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在适当的时候,教育部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实验区中考招生改革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  中考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初中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这项改革真正成为转变教育观念、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同时,还应向社会广泛进行宣传,让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接受、支持这项改革。实际上,面临挑战的不仅仅是学校,而是整个社会。  【链 接】教育部中考改革大盘点  进行中考改革,对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近几年,教育部对中考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自1999年起,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全国部分省(市)、地区的中考试卷和考试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评估分析。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7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招生已失去选择的功能。小学毕业生(甚至也包括达不到小毕业水平但已读完小学课程的少数学生)全部升初中,使初中学生在道德品质、智力水平和学业成上的差异越来越大。教师的教学应该覆盖各个层次的学生,当学生差异过大时,教师就难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以致于有个别的学生完全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而老师又要求他们守课堂纪律,不能去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他们嘲为“坐文明监狱”。面对着复杂的受教育者,初中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不断改革。

一、改革初中办学体制,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

1983年以前,我省的初中主要分国办初中和联办初中两大类。由于财政紧张,国办初中破烂不堪,联办初中缺乏政府有效地支持和协调,规模小、条件差,经费难以筹措,联而不办的现象相当普遍,初中成了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教育的协调发展。1985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农村初级中学由乡镇政府举办、主管。”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原有初中的管理和办学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使乡镇对初中教育具有举办的责任和主管的整设置权力,形成了“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新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助下,各乡镇统筹规划,分期实施,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初中的校舍改造,使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二、改革教育投人体制,依靠人民办教育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的教育投入体制已得到巩固和完善,缓和了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为教育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经费保障。目前,我省的教育投入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实现“两个增长”,机动财力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教育.2,征收城乡教育事业费附加.3.落实有关税费应拨给教育的份额。4.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捐资助学。主要用于解决学校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内部设施配备等一次性投资。5.大力发展勤工俭学。6.适当提高杂费标准。建立新的教育投入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使学校内部设施配备得到重视和加强。目前,全省半数以上的初中,其校舍、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图书报刊和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基本教学设施达到了省定的办学条件标准.

三、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的竞争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8

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目标,以改变考试分数相加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唯一规范的激进模式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毕业评价机制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中招生制度。依据《省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基本精神,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以《省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为指导。

二、改革原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性质,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坚持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校际间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改革措施

(一)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

确定我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以《省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为依据。

2评价工作体系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对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具体监督指导。各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班级成立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各初中制定各项保证制度,如诚信制度、公示制度、申诉制度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评价方法与程序

以教育局制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另文下发)为依据由班级评价小组评定。以初中毕业生所在学校为评价主体。道德素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

4评价结果

即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各校要严格掌握等级规范,评价结果以等级表达。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共四级。对D等级评价应非常慎重,仅限于极个别学生,对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学生家长,学校要召开听证会。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以学生本人在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表示为主。对于目前在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久远规划,认真着手开展好评价工作,加强在校生成长记录和学生档案管理,为今后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2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3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效果以等第形式演讲。划分为四个等第,即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学业水平考试获得D毕业生视为不合格,发给初中肄业证书。

(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办法改革。

1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招生的依据之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D级的原则上不能被重点高中录取。

2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效果以分数呈现。

3市教育局将省首批重点高中统招生的35%作为指标生名额。适当降低规范录取,以此促进各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英语课程学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具有培养性、基础性、适用性和交际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扩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用语显得更加重要,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1]我国初中学生家长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目前不断增加,各学校也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有关设备、师资的投入,以此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学习兴趣不高、英语词汇、语法记忆效果不强。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成为了我国初中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后,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对人才的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2]

二、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1.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观念

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观、学生观等。针对英语教学,尤其要重视以下两个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必须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语言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引起了我国英语界的反思。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语言技能的教改力度仍不够大。《标准》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良好契机。教师必须转变的第二个观念是:强调以用为本的观念。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3]

2.优化师资结构,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初中教师现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指出:目前,初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特别是自身的创新意识亟待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和提高。通过反思的调查,我们认为,包括英语骨干教师在内的初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如下五个层次的不适应:即学历不适应、专业不适应、专业知识水平不适应、实践能力不适应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的不适应。对教师的培训应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教育部门应经常调查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分科召开研讨会,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研讨会、观摩会的机会,而不是只让一两名骨干教师参加,以减少二级培训的效益损耗。在培训中,少一些理论说教,多一些实际指导,让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和英语教师一道到课堂上发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现有资源,实施新课程。

3.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改革

传统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是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或录音机领读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得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因此,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改革应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跟读与领读,使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进行跟读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应建立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简单问好等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避免“哑巴”英语的形成。

4.初中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以先“总”(即表层整体理解)后“分”(即语法操练)再回到“总”(即深层整体理解)为基本模式,以领悟课文整体内容为最终教学目的,通过不同的语言实践,将语音、词汇和语法融为有机的语言整体。其次,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平时多进行朗读,背诵精彩的段落和文章,记忆常用的句子和句型;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复习;正确使用工具书;多进行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理解练习,养成勤动脑的习惯。最后,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文化上,即在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

5.教材的改革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大都采用了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法,初中共分三册,每册均以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师用书、阅读训练、口语和听力录着帝、教学挂图等配套发行。其中学生用书的编排体例以“单元(unit)”为单位,每一单元都包含着句型操练、功能用语、话题、阅读材料和语音语调和学习方法与操练等几个部分组成,在单词的掌握上向学生提出了“四会”的分级要求,即不同单词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不同程度的掌握。此外,新教材根据言语习得的原理设计了一系列语境材料供初中学生模仿学习,Listen、Read、act、askandanswer等粗体字标题明确地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驾驭这些材料,将它们随手拈来指导着学生学习英语。

三、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关系到我国人才知识结构的大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喜欢学习英语并且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王俊.素质教育观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4):101.

初中生教育改革篇10

教育根本目的关于人全面培养在教育学界已达成共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体现教育目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往往是相背离,育人为本教育改革目标与育智为本教育实践相冲突。教育改革目标对教育目的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实践与其期望的教育目标很难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教育主体(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断完善和内容创新,2000-2014年,共计15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经历3-5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以总分高低评价本质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基础中等教育各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偏向与高考相关的显性评价指标,而与其相关教育改革目标,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隐性指标有所背离,这就使教育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目前,针对教育改革目标评价研究,局限于教育学本身研究。李雁冰总结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确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个阶段,顾彬彬总结实践主体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王颖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谈教育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考制度和教师政策,丁步洲提出构建一纲多元的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容中逵提出从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等方面拓展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根据对既有文献研究,还没有学者具体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委托这一崭新视角从教育培养过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并结合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纠正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一)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机制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两大类型:一是显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衡量学校的升学率、本科率等;二是隐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衡量教师师德、衡量学校全面素质完全人格培养等。教育改革目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评价指标的完全覆盖,但问题关键是在教育培养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指标量化程度不一,显性指标比较容易量化,隐性指标相对来说难以做到量化、显性化,隐性指标同时还存在主观评价的问题,主观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所以在教育__评价指标中隐性指标所占权重被易于量化、显性化的指标所挤占,即使隐性指标所占权重不被挤占,也会由于主观评价标准模糊,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在评价主体上体现不出来,从而导致隐性评价指标和显性指标即使同时存在,但最终隐性指标在评价主体上的无差异性导致其起不到对教育培养过程的全面评价作用。比如,基础教育改革

目标要求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教育培养过程重要一环评价机制中高考制度,中高考制度是评价机制显性化最典型的制度安排,最终评价依据按照考生的分数进行从大到小选择。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由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目标,转移到跟中高考相关课程教育学习,进而演变成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片面发展,而对教师的相关选择和评价也会因学生智力评价而跟着变化,由德、能、绩、心等方面演变成所教学生成绩为依据片面评价,对学校的教育培养过程评价也会跟着变化,学校好坏往往由中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所决定,从而导致教育实践过程与教育改革目标不统一。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教育培养过程连续性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也就是教育培养整个过程存在分割,即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什么分割点基于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划分?因为这种分割是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的。高等教育选择人才委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此时高等教育是委托人,中等职业教育是人;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人才委托初等教育培养,此时中等职业教育是委托人,初等教育是人。教育培养过程中委托人真实意愿是人能够为其提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这个委托人意愿也正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总是过于理想化,假设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或者没有考虑委托人意愿存在不一致。作为人按照道理应该遵从委托人意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培养人才。但问题关键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因为委托人不可能完全监督人,高等教育不可能时刻监督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按照其意愿全面、均衡、可持续培养人才,道理很简单,高等教育可能连它的人在哪都不清楚?即使知道,人具体做了什么委托人不可能完全清楚。委托人就要想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以使得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这就是教育改革目标。办法就是委托人对人进行评价,评价真实目的使得委托人和人意愿一致。这种评价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为中考和高考。那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考和高考这种对人评价制度有没有使得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呢?前面已经分析由于评价机制存在显性化问题,也就是说委托人是通过中高考相关课程分数多少来评价人,这种评价机制使得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存在道德风险,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而是过多倾向跟中高考评价相关课程,因为这满足人收益最大化,获得更高录取率。也就是说委托人对人评价没有解决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反而这种结果最终还会导致委托人存在逆向选择,委托人选择的人才就是跟中高考相关极度显性化的高分者,而不是满足其最终意愿的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

(三)教育培养过程人问题解决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培养过程中人存在违背委托人意愿的道德风险,也就是人问题。如何解决人问题,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让各级教育都朝着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弄清楚产生人问题根源在哪里?通过以上逻辑分析,不难看出有两个原因导致人问题:一是因为存在委托分离;二是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人问题思路就要从根源做起,委托分离是因为教育培养过程存在分割,解决委托分离,就要消除教育培养过程分割性,这种分割性不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简单划分出来,而是委托分离机制取消。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存在严格委托分离机制,因为初中教育逐渐取消对小学教育评价来选择人才,而是采取了学区直升制。也就是说,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没有严格委托人和人分离。小学教育不是初中教育人,这样教育实践重心由初中教育评价转移到小学教育自身成长轨迹,从而才会使得教育改革目标与教育实践相一致。如何消除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割性来解决委托分离?核心思路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来选择人才;高等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来选择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作为选择人才依据,而是采取学区直升制;中考相关课程分数不再起决定作用,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均衡化基础上采取学区直升制。只有这样,初等教育实践过程才会由关注中考相关课程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自身成长轨迹,这个成长轨迹就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才会一致。中等职业教育与初等教育委托分离解决了,也就不存在第二个原因,即委托之间信息不对称。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委托分离自身必然带来的,解决的思路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尽量消除各级教育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开门开放办教育;二是预防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各级教育之间加强交流,建立固定的交流学习平台,学生、教师、学校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学习。高等教育不仅关注自身阶段人才培养,还要关心人才来源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育观。解决人道德风险问题则需要激励人使得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应该逐步完善:首先,应降低高考考试难度,不需要过多、过难、过偏地追求跟考试相关课程学习;其次,有效地建立除了考试以外的相关评价体系;最后,在确保公平、公正情况下,建立高考以外渠道。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好坏评价不再以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为依据,而是大力鼓励和奖励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等中等职业教育主体,对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搞得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体,高等教育在录取上有所倾斜,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设置经得起推敲的多渠道人才选拔机制。总之,对人的激励和引导不再是评价机制极度显性化指标,而是评价机制隐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