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3:24

大气环境状况篇1

[关键字] 厂区 大气环境 污染物 监测数据

[中图分类号] X83[文献码] 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62-1

在对厂区的大气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估时,应明确影响厂区大气环境的污染因子,以及相关的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和状况,污染因子是对厂区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并且是潜在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污染物,一般多使用污染物的符合系数的计算法确定出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并将占据较大比例的因子确定为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现实环境中的污染因子,然而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占据比例并不大,但会对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潜在深远影响的污染因子。由此,因重视厂区大气环境中的各项污染因子,同时对相应的污染物进行密切的监测,从而实现对厂区大气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

1厂区大气环境污染监测

某钢铁厂大气环境的污染物监测应按照国家规定,实现对厂区以及生活区大气定点监测,其监测的项目有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吸入颗粒物pm10和氮氧化物nox等,在厂区的污染物监测过程中实行厂区与生活区大气环境的定点和定时监测,基于功能区以及所处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和厂区地址的分布特征,实时设置大气环境的监测点,并通过对污染物监测数据的搜集、整理、比较和评价等,客观分析出厂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厂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2.1厂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现状

厂区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应遵循一定的水平和标准,就厂区而言,应执行环境空气标准GB 3095 1996二级监控标准。根据此标准实现对厂区大气环境污染状况的达标程度进行分析:2008年厂区大气环境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并与相关的标准分析,明确到二氧化硫的大气浓度达标率为93. 7%,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2. 2%,一氧化碳的达标率为95. 3%,同比下降了2. 5%,氮氧化物年达标率为90. 3%,同比上升了6. 7%;而吸入颗粒物年度达标率为85. 7%,取代了tSp,成为了厂区内大气污染的指标。

2.2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分析

根据厂区从2007年至2008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报告为依据,并通过对厂区首要污染物的统计,明确了厂区内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季节变化分析,厂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受季节变化显示冬季:pm10为70,So2为60,no2为40,春季:pm10为80,So2为60,no2为40;夏季:pm10为70,So2为45,no2为35;秋季:pm10为60,So2为45,no2为32。从以上数据可了解到,二氧化氮在整年的api的平均值都小于五十,达到了国家厂区大气环境规范的标准,而吸入颗粒物整年的平均值大于五十小于一百,也达到了国家规范标准,二氧化硫在整年的变化而言,夏季呈现最低,api的平均值小于五十,其他季节则超过五十小于一百,也达到了规范的标准,厂区内不同季节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十分明确。

厂区内大气环境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示如下:吸入颗粒物的api的平均数值为春> 夏>冬> 秋;二氧化碳的平均值为冬季和春季数值较为接近,而夏季以及秋季的值相对较低。二氧化氮的api日平均值排序为冬> 春> 夏> 秋。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污染源的分布范围和位置决定的。夏秋两个季节从海边吹来的新鲜空气,并且从海面上吹来的空气污染较小且湿度较大,便于污染物的湿沉积,而春季和冬季季风多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浑浊,污染较大,并且较为干燥,由此可了解到,夏秋两个季节的污染程度将小于春冬两个季节。

3厂区大气环境污染变化趋势

明确厂区内大气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通过利用相应的模型,分析厂区大气环境污染原始数据,从而确定了相应的污染参数和污染因子,影响厂区内大气环境变化的关键污染因子见表1。

从同统计表中可了解到,对厂区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污染因子tSp(pm10)、So2、nox、So3的污染指数在pi> 1、a

通过使用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厂区内大气环境污染物变化趋势的预测,根据实际的预测结果可了解到。厂区内大气环境中存在So2、nox、So3、tSp、o3五种主要类型的污染物,根据实际的预测结果可了解到,五种污染物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排序依次为nox> So2> tSp> So3> o3,而降尘参数都小于0。则表示污染呈现了下降的发展趋势。

大气环境状况篇2

关键词: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企业引进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初具规模。随着近年来该区电子产业的“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相结合,承接电子产业转移的方式从过去的承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向围绕龙头企业聚集产业上下游关联项目的整体性、集群式承接转变”,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迫在眉睫。但由于该区域尚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不清楚,对今后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出现的环境问题也不了解,由此可见,对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论证己成当务之急。为了完善电子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改善招商引资条件,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对该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监测

2008年4月24日-4月28日,某市环境监测站对某市电子工业园区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一期监测,本次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五天。

(1)监测布点

结合某市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区分布情况和常年主导风向wnn,以环境空气敏感点为主,兼顾电子工业园区均匀布点性原则布设点位。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2个监测点,具体监测布点见表1。

(2)监测因子

本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因子为S02、n02、tSp。

(3)监测时间及时段

监测进行连续五天采样,每天采样四次,采样时间为07:00~08:00、11:00~12:00、15:00~16:00、19:00~20:00。

(4)监测和分析方法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执行。

2.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表达式为[1]:

式中:――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无量纲;

――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

――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nm3。

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电子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功能规划的要求,为项目实施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2)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结论

根据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监测统计评价结果见表2。

3.结论

大气环境状况篇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各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迅速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大气污染问题。而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的加强,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法律、政策和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等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还没有完全被控制。所以,根据这种状况,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的前提下,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大气污染问题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6-0027-0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于它们直径很小,且夹杂着细菌,可以被人体吸入体内,引起疾病。同时,由于它们很轻,不宜沉降,总是漂浮在空中,阳光照射在这些微尘上,被吸收或散射,致使天空显得灰蒙蒙的,能见度明显下降。扬尘污染也比较严重,特别是雨后就更显得直观,汽车挡风玻璃上全是泥水,就连眼镜片上也满是泥水。由于少数地区垃圾处理不善,成堆的垃圾在地面上腐烂,随风一吹,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让人倍觉恶心。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也使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

2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2.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我国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了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氟化物(F)等不允许超过相应的浓度值。根据这些年来各个城市相应的环境状况公报分析,近年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不大,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部分污染相对十分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较以往来说有着十分巨大的改善,而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但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状况、工业发展状况等有许多不同,有些城市和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有些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而酸雨区范围和发生频率相对保持稳定状况,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

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可被概括为以下三大方面:(1)燃料燃烧;(2)工业生产过程;(3)交通运输等。

根据统计资料,以上三方面产生的大气污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20%和10%。在直接燃料的燃烧中,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数量约占燃料燃烧排放总量的96%,其中燃煤排放的烟尘、So2、noX和Co的数量占燃料燃烧排放比例分别为99%、93%、81%和97%。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可能造成Co、noX和HC的严重。污染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迫使大气污染日见严重。

2.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2.2.1含菌量过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人均绿地面积小,导致大气中的细菌含量越来越高。个别城市街道甚至出现了每立方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的情况,在诸如商场、超市等人员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当中,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更是达数百万个,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

2.2.2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所以,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根据预测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比如在200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138.145×108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占59.3%,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2.2.3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

近几年来,随着新兴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给我国城市化结构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时未能够做到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放置在均衡的位置上。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的现象。

2.2.4车辆污染问题的加剧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有资料报道,我国多数大城市中,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担率Co为86%。nox为56%;广州Co为89%,nox为79%。以上数据表明,机动车排放污染已成为部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改善大气污染现状的具体对策

为改善大气污染现状,应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新的形势和环境。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3.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3.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3工业化布局要更加科学合理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3.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搞好城市绿化是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生物手段。利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等功能,有效减少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保护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根本生存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把书面的目标化为具体的行动,承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早日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环保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05,4.

[2]吴忠标等.城市大气环境概论[D].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3]张庆阳等.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研究[J].气象科技,2001,4:6-10.

[4]李晶等.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J].云南环境科学,2003,3:43-45.

大气环境状况篇4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现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

目前,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已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制约瓶颈,同时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课题。下面本文在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一、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通过经济的发展逐步推动城市化进程,但是过去我国的发展模式没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污染情况,下面本文就对大气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城市废弃物的随意排放污染空气,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尤其是最近经常提到的pm值,很多城市都出现了爆表的现象,雾霾严重,由此可见城市的大气污染较重。

其次,工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发展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现象。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应用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的烟尘粉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加大了污染的程度。

再次,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即污染物为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烟尘,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了76%以上,在工业能源结构当中,以煤炭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工业占据到近74%,这种大比例的情况给我国的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大气中废气的排放量就将会增加6%左右,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最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也给大气的承受能力带来了挑战,在大多数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占据到了60%以上,这已成为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前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措施加以防治。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加强环境的监督力度,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情况。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实现全员参与,政府要对城市内部和周边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这些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社会公民则需要从自身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生活废气的排放,尤其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上文中指出,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机动车数量大幅度上升,但是道路的建设远没有跟上机动车增长的步伐,导致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的程度增加,要改变这一情况,作为公民,要尽量的选择公交出行或者是步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这样能够缓解汽车尾气的污染程度,从而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其次,加强宣传,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同时深入发挥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作用。环境保护工作是全民的责任,需要每个公众参与其中。但是当前人们环保意识欠缺,要想有效的开展大气保护工作,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城市居民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先从意识领域提升人们对大气污染治理和防护的观念,这样有利于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支持。在充分发挥每个人作用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作用,加强其对污染点、污染物以及污染源的监测,为有效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作为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其依法保护大气环境的水平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最后,要想改变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还需要优化城市工业布局,尤其是对污染严重企业的重点管理工作,减少大气环境空间的过度使用。相关者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分析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城市工业废气排放源、排放量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制定大气环保目标,进行科学调节,并且充分的利用城市主导风向,确保污染较重的工业分布在主导下风向的位置或者是离城区和居住区较远的地方,确保城市环境空气的优化。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环境问题。在当前,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中的核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工作经验,对大气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措施,希望能够对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杰大气与水污染的防治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年第03期

[2]李晶刘清华丁大伟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第01期

[3]杨治国浅谈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内江科技,2013年第34期

大气环境状况篇5

(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从自然环境状态、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遴选了14项指标,建立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差异系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恩施自治州8县(市)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然环境状态最好的是咸丰县、鹤峰县;人为干扰状况最好的是宣恩县、鹤峰县、咸丰县;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

关键词:生态稳定性;变异系数法;鄂西南;恩施州

中图分类号:p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0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0

收稿日期:2014-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12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D021)

作者简介:詹丽(198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风险管理、旅游管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电话)13294242490(电子信箱)zhanlijenny@126.com。

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两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它北接鄂西北山区,东连江汉平原西侧的丘陵岗地,西界重庆市,南邻湖南省。该区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十分普遍。该区域气候特征是少日照,多秋雨,河谷冬暖,垂直差异明显[1]。该区域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好,植被覆盖率高,属于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然而,长期以来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该区民众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来摆脱贫困;但该区自身的地质地貌特征决定了该区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2]。对该区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状态和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遴选了14项指标,构建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即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以此为基础,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自治州”或“恩施州”)下属8县(市)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研究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恩施自治州概况

恩施州地跨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位于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州域东西最宽220km,南北最长260km,总面积24061.25km2。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6县,总人口403万。州境平均海拔1000m,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200m的地区占43.6%,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占27%。州境内属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自然环境随海拔不同垂直差异明显,构成了从南亚热带到寒温带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物种极为丰富。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全州耕地面积约为38万hm2,耕地构成是坡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田少,总体质量较低,没有一级地[3]。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干旱与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居民生活、旅游发展、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活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废水污染,以及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生态破坏[1,4]。

受自然条件限制,该区交通较不发达,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州内8县(市)均属于部级贫困县,并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区[2]。

1.2数据来源

各县(市)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数、国土面积、耕地总面积、坡耕地面积、公路总里程、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数据,来源于2012年恩施州统计年鉴[5];各县(市)森林覆盖率、动植物物种数目、年均降雨量、年暴雨天数等,均来源于恩施州志和县(市)地方志;各县(市)土壤流失面积数据,来源于恩施州国土资源局。

2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其他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质为环境要素(如地形、土壤、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所组成的综合体,除少量没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外,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6]。本研究对鄂西南地区的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即是从自然环境状态和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来遴选。在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6-12],本研究选取了6项自然环境状态评价指标和8项人为干扰状况评价指标。

2.1.1自然环境状态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结合鄂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取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年均降雨量、年暴雨天数、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6项指标来评价鄂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状态(表1)。

1)森林覆盖率(%)(+):森林对地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对水土流失起到最大控制作用的因子。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即便是坡面,往往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水土流失。反之,地面植被一旦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往往不可避免。因此,森林覆盖率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正向指标,在现有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2)单位面积物种数目(+):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与森林覆盖率一样,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或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是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正向指标。

3)年均降雨量(mm/a)(+):降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降雨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若降雨过于集中,特别是单日降雨量过大,又可能引起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考虑到降雨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年均降雨量作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正向指标。

4)年暴雨天数(-):如前所述,考虑到集中降雨对于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将年暴雨天数(即24h降水量为50mm或以上强降雨的天数)作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负向指标。

5)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水土流失是鄂西南山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直接后果就是使原本质量不高的耕地更加贫瘠,甚至导致石漠化[1]。因此,本研究选取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即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负向指标。

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益下降、雾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区域自然环境状态衡量的一个有效指标,故本研究选取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作为鄂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正向指标。

2.1.2人为干扰状况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本研究选取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人均耕地面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等4项指标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选取坡耕地百分比、人口密度、公路密度和城市化水平等4项指标作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表1)。

1)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一方面表明该地拥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或“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是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更表明该地区可以依法得到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因此,本研究选取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即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2)人均耕地面积(+):在鄂西南地区,第二、三产业尚不发达,农业人口比重大。而人均耕地面积越少,当地居民的生存压力就会越大,生态环境的负荷也就越大[2]。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可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3)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和工业烟尘的达标排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在自然环境状态评价中已经设有“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指标,在人为干扰状况评价时,拟不考虑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状况,仅考虑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情况。因此,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率被遴选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4)废水处理率(+):如前所述,本研究拟采用废水处理率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5)坡耕地百分比(-):过度开垦坡地,是山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本研究选取坡耕地百分比(即坡度≥2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6)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大,人类活动强度越大,生态环境的负荷也就越大[2]。因此,人口密度可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7)公路密度(-):公路密度越大,表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度越大。因此,本研究选取公路密度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8)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强度越大,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越低。因此,本研究选取城市化水平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2.2指标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各评价指标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数据的标准化。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为功效系数法[13]。

具体地,正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为:

yij=(xij-xjmin)/(xjmax-xjmin)(1)

负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为:

yij=1-(xij-xjmin)/(xjmax-xjmin)(2)

式(1)、式(2)中,xij表示第i个样本(i=1,2,……8)第j项指标(j=1,2,……14)的指标取值,yij为xij的无量纲化取值(yij∈[0,1])。

按上述方法计算的8县(市)各项指标无量纲化的标准化数据见表2。

2.3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各指标评价权重的确定,本研究拟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变异系数法[14]。利用该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避免专家赋权的主观偏好性,削弱极值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15]。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2)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式(4)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wj∈[0,1];?滓j为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滓j∈[0,1]。

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2.4评价模型

在完成数据标准化、确定指标权重之后,就可以计算各待评样本的生态稳定性评价值,具体模型为:

式(5)中:ai为第i个样本的生态稳定性评价值,ai∈[0,100]。

3评价结果

从自然环境状态来看,恩施州8县(市)中评价结果(表2)最好的是咸丰县(72.61分),其次是鹤峰县(57.97分)。咸丰县森林覆盖率达77.2%,高于全州平均水平71.0%,在州内8县(市)中位居第一;单位面积物种数目为1.124,仅次于宣恩县,在州内8县(市)中位居第二;年均降雨量1381mm,仅次于鹤峰县;年暴雨天数4.3d,略高于全州平均值;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为28.05%,低于全州平均值34.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6d。相对而言,州内自然环境状态较差的是巴东县(32.65分)、利川市(33.37分)。巴东县森林覆盖率58.1%,是州内8县(市)中最低的;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45.91%,是8县(市)中最高的。利川市森林覆盖率58.9%,仅高于巴东县;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d,仅高于恩施市。

从人为干扰状况来看,8县(市)中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宣恩县(81.16分),其次是鹤峰县(73.97分)、咸丰县(69.37分)。宣恩县拥有七姊妹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并与利川市、恩施市共享星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8个县(市)中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也是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最高的;该县人均耕地面积0.11hm2,为州内8县(市)之首;城市化水平27.49%,为州内8县(市)中最低;其人口密度、公路密度,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该县主要的劣势是,坡耕地百分比(12.44%)高于全州平均值9.26%;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也未达标。相对而言,人为干扰状况较差的是来凤县(28.13分)和巴东县(38.20分)。来凤县境内没有部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质量差,坡耕地百分比达21.18%,是8县(市)中最高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3.74人,也是8县(市)中最高的;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分别为72.70%和63.62%,不仅未达标,而且低于全州的平均水平。巴东县境内也没有部级自然保护区,且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只有36.40%,是8县(市)中最低的;由于交通较为便利,巴东县公路密度较高,为每平方公里1.07km,为全州各县(市)之首。

就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而言,恩施州8县(市)中得分最高的是咸丰县(67.04分),其次是宣恩县(64.22分)、鹤峰县(59.28分),均高于8县(市)平均值46.90分;得分低于平均值的有恩施市(43.59分)、利川市(38.40分)、建始县(37.10分)、来凤县(34.08分)、巴东县(31.46分)。

4结论

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状态、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共遴选了14项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模型。权重赋值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6项指标中,正向指标森林覆盖率、负向指标年暴雨天数权重较大,是影响区域自然环境状态的主要指标;在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8项指标中,正向指标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人均耕地面积,负向指标人口密度、坡耕地百分比权重较大,是影响区域人为干扰状况的主要指标。

采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恩施自治州所属的8县(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县(市)中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咸丰县和鹤峰县,相对较差的是巴东县、利川市;8县(市)中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宣恩县、鹤峰县、咸丰县,相对较差的是来凤县、巴东县。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其余依次是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来凤县、巴东县。

参考文献:

[1]杨世松,程伯禹.鄂西南岩溶石山区人居环境容量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5):35-39.

[2]李翔,张家其.贫困山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2):12692-12695,12710.

[3]恩施州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恩施州志(1983-2003)[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4]岳琳,王瑶.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8-19.

[5]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2012恩施州统计年鉴[Z].恩施:恩施州统计局内部图书,2013.

[6]钟诚,何宗谊,刘淑珍.西藏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5):573-578.

[7]杨士友.喀斯特山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J].贵州地质,2003,20(2):68-72.

[8]李晓秀.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1997(5):31-35.

[9]刘正佳,于兴修,李蕾,等.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84-2090.

[10]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6(6):52-61.

[11]朱瑜馨,赵军,曹静.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模型[J].干旱区研究,2002,19(4):33-37.

[12]任平,洪步庭,程武学,等.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研究,2013,32(6):1017-1024.

[13]秦守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4]刘为民.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大气环境状况篇6

abstract:inthispaper,includingtheUnitedStates,Britain,China'sHongKongandothercountriesandregionsintheair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evaluationsystemoftheanalysisandsummaryto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China,andtheexistingsystemcomparisontoChina'sairqualitymonitoringandevaluationworktoprovidesome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监测标准更加明确,监测仪器更加准确,监测手段更加多样,监测结果更加科学。但是,由于空气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往往与公众的实际感受有所偏差,无法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好坏程度。所以,学习了解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工作的特点和优点,对于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包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工作方面的进展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各国及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并与我国现有方法和制度进行比较,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中国香港

1987年香港依据国际标准制订了适用于全香港的空气质量标准,列出7种需要控制的空气污染物。该标准以科学方法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与市民健康受空气污染影响的相互关系。

1.1空气监测现状

香港环境保护署在全港设立了14个固定监测站,分别为11个一般监测站和3个路边监测站。一般监测站主要装设于4至6层高大厦,代表了市民大部份时间所接触的空气污染情况,较有参考价值。

除了一般监测站外,还设置3个路边监测站,分别位于铜锣湾、旺角及中环交通繁忙的道路旁边,用于制定市区内繁忙路旁的空气污染指数,会比一般空气污染指数为高。对那些经常在车辆繁忙的街道上连续停留数小时的市民来说,路边空气污染指数则较为重要。

香港这种分类安排,既能兼顾到广大市民的不同需求,又能掌握城市总体空气质量状况和道路汽车尾气污染情况。

1.2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香港环保署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是将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和二氧化氮等5种污染物浓度转化为0至500的数字来表征环境质量状况。空气污染指数分级详见表1。

表1.香港的空气污染指数分级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水平对健康的影响

0至25轻微预料没有影响

26至50中等预料没有影响

51至100偏高预料不会有急性的健康影响,但如果长时间在这空气污染水平中,可能引致慢性不良影响。

101至200甚高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轻微转坏,而一般人或会稍感不适。

201至500严重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会明显地受影响,而一般人普遍会有不适的情况(例如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喉痛等征状)。

香港还通过统计各测点不同污染物的达标情况来表征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其中1小时、8小时和24小时浓度限值为短期空气质量标准,3个月和1年浓度限值为长期。

1.3小结

纵观香港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的相关规范与评价体系,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优点:

1、针对人口密集的城市特点,香港监测站点分布更为合理和人性化。让不同区域的市民都能准确及时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空气质量状况,做好自身预防措施。

2、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所涉及的指标更为全面,标准的限值更为细致。不同时段的标准,对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的更为详尽的依据。

3、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更为关注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详尽地列出了不同污染物达到高浓度时对健康构成的影响。这对于市民了解不同污染物的危害有警示作用。

2.美国

2.1空气监测现状

自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颁布生效以来,美国逐步整合各州资源建立起国家空气监测系统。全美大约4000个空气监测点位,分为:州和地方、国家和特定目的等三类监测站。后来新增了光化学评估监测站用于监测臭氧化学前体物质。目前,全美监测站规模和分布范围取决于州和地方空气污染控制部门的需要。有的着重于污染物高浓度和人口高密度地区,有些根据部门需要服务于特定研究。

2.2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最新修订的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制定两类空气质量标准:初级标准设定限值以保护公众健康,包括敏感人群,如哮喘病人、老人。小孩等;次级标准设定限值保护公众福利,包括减轻能见度降低以及对动物、植物、农作物和建筑的损害等。

美国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每日空气质量,依据臭氧、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5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告诉公众空气清洁或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aQi被划分为6个类别,详见表2。

表2.美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划分

aQi健康关注水平标注颜色

0~50好绿

51~100中等黄

101~150对敏感人群不健康橙

151~200不健康红

201~300极不健康紫

301~500危险粟

aQ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污染物的指数值;为污染物的浓度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高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低值;为与对应的aQi;为与对应的aQi。aQi的值为根据各项污染物浓度计算的分指数的最大值。

2.3小结

通过上述美国环境空气监测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优点如下:

1、美国的四类环境监测站的侧重点不同,针对性强。美国充分考虑了其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2、特定目的监测站并非固定站点,而是可改变和调整优先次序的流动站点,这是受环境和资源限制的固定监测网络的有益补充。

3、美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分级针对不同人群而设定。这样既兼顾到特殊铭感人群的生存状况,又适用于普通公众。

3.英国

3.1空气监测现状

当前英国共有超过400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共同组成自动监测网络和手工监测网络。与自动监测给出的即时浓度不同,手工监测点位只监测特定采样周期(典型为一天或一月)的平均浓度。其中,城乡自动网络监测点位在英国的分布情况见下表(截至2007年),运行概况见表3。

表3.英国空气监测网络运行概况

污染物主要来源点位数覆盖地区

大气环境状况篇7

公路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时段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段,建设期主要是公路建设施工时车辆运输、挖填方、修筑路基、熬制和喷洒沥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主要是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分析,通过模式预测等手段进行评价。所以本文通过某市某公路建设项目的案例,结合其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探讨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和内容。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查,污染气象调查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三方面内容。在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同时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主要包括:(1)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参数;(2)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3)大气扩散参数;(4)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目的是查清评价区域的大气质量现状,主要包括:(1)监测布点;(2)监测因子筛选;(3)监测时间、频率和方法;(4)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以下就以某市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叙述一下具体内容。

1.1大气污染源调查

公路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段。施工期主要为车辆运输、挖填方、修筑路基、熬制和喷洒沥青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污染。运营期主要是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大气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施工期扬尘及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的C0、no2。

1.2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主要收集评价路段近1~3年常规气象资料,包括年、季、月的气压、气温、降水、湿度、日照、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稳定度出现频率等项内容。下面以某市某公路建设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调查内容。

1.2.1气候概况

该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影响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暂而温湿多雨,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大,冰封期长,无霜期短,冻土深达2-2.2m。该区全年气压稳定,降水集中在六、七、八月,蒸发量冬季明显降低,春秋季相对湿度小。年降水量平均399.6mm。年平均气压:994.4hpa。降雪量:平均积雪158d,最大积雪深度220.0mm。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531.4mm,年最大蒸发量1711.0mm,年最小蒸发量1378.4mm。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年平均气温5.0℃,月平均最低气温-19.6℃,极端最低气温-37.5℃,月平均最高气温23.6℃,极端最高气温36.2℃。

1.2.2地面风场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nw),次主导风向为南风(S)。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nw),夏季南风(S)和西南风(Sw)。

年平均风速3.0m/s,年最大风速为23.7m/s。

1.2.3大气稳定度

根据p―t法,将稳定度分为a―F六类。分析该区气象资料可以看出,该区四季均以中性层结为主。白天以中性层结为主,夜晚以中性层结和稳定层结为主。

1.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监测布点应以环境空气敏感点为主,兼顾全路均布性的原则布设点群。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路段内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浓度分布规律。监测一般取一期监测,第期监测至少5天并保证3天有效数据,每天至少4次。监测应与气象观测同步进行。现状评价应分析评价因子的一次最高值和日均浓度值变化范围、超标率及超标原因,并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作出评价。下面以某市某公路建设为例,简要介绍一下现状监测与评价的内容。

1.3.1监测布点

评价区内设3个监测点,分别为让a小区、某办公楼、人民医院。监测点位置见表1-1。

1.3.2监测因子: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取的监测因子为Co、no2、tSp。

1.3.3监测时间、频率和方法:

2003年06月16日至18日连续监测3天。no2、Co、tSp连续24小时采样,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采样时均观测并记录当时的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条件。

采样与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空气废气的监测方法》进行。

2公路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分两个时段,分别为施工期和建设期,下面就两个时段分别进行分析:

2.1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1.1施工期工艺流程

2.1.2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分析

公路建设时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修筑路基时由于挖土、填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等的装卸、运输、搅拌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2)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污染;(3)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污染;(4)在路面施工时由于熬制和喷洒沥青可能产生沥青烟污染。

2.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公路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建设期,运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尾气污染;(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接触路面使路面积尘扬起,产生二次扬尘污染;(3)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洒落、风吹等原因,使物料产生扬尘污染。

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段。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扬尘和沥青烟污染。运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汽车尾气,经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已明确机动车辆排放物中,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作用的为Co、no2以及排放物的二次衍生物―光化学烟雾等。在汽车尾气中Co和no2的排放量占较高的比例,因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Co和no2。下面以某市某公路建设为例,介绍一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3.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1.1施工期沥青搅拌站沥青烟影响分析

本工程浇筑路面所需的沥青混凝土由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集中制备,沥青混凝土采用封闭搅拌工艺,用无热源移动式高温容器送至铺浇工地。据有关资料介绍,沥青加热至180℃以上时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本文就目前国内公路施工时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情况分析沥青烟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沥青搅拌机大多采用蒸气加热熔炼沥青,沥青温度为160℃左右,产生的沥青烟相对较少,并且搅拌站内的脱油池、化油池均为密闭结构,沥青与砂石搅拌均带有降尘装置,因此沥青烟的排放浓度很低,沥青熔炼、搅拌时沥青烟排放浓度低于75mg/m3,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沥青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1.2施工期扬尘影响评价

公路施工中,施工区的扬尘主要是修筑路基需要拌合大量的灰土而产生的,灰土拌合有两种形式:路拌和站拌。路拌是指沿拟建公路进行路基施工时的现场拌合;站拌是指在灰土拌合站按道路施工规范对灰土进行集中拌合,拌合好的灰土由车辆直接运往施工路段。其特点分别是:路拌尘污染随施工处移动而移动,但其影响范围小,在石灰与土按一定比例的拌合中,粉尘中所含的石灰成份可能将路旁的植物灼伤;而站拌尘污染集中在拌合站,其粉尘排放量大,影响范围更大。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路拌粉尘污染较轻,在150m处tSp能够达到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日均浓度限值要求;站拌粉尘污染较重,其下风向200m处tSp污染物浓度值仍高于标准浓度限值,若此区域有居民区,其生活环境将受污染。

3.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3.2.1污染源源强计算

(1)公路交通量的确定

在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经试验统计,大部分汽车的行驶工况可视为等速工况。根据沿线交通量oD调查资料分析,预测出公路各预测年的交通量见表3-1及表3-2,表中为折合成标准小客车数值。

(2)公路营运期源强的确定

源强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i一j类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源强,mg/(s・m);

ai一第i型车预测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一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

通过源强公式可计算出公路污染物排放源强,本评价所选取的评价因子为Co、no2,二项源强见表3-3

2)预测计算条件

预测因子为Co、no2;预测计算该公路营运中期(2009年)和营运远期(2019年)在最为可能出现的气象条件下(D类稳定度、风速≥6.0m/s)、不利气象条件下(e类稳定度、风速1.5m/s),公路下风侧200m范围内的Co、no2污染物的浓度分布;预测中、远期各敏感点(选取现状监测点)在D、e类稳定度,风向由平行于公路方向改变为垂直于公路方向条件下,其1小时浓度的范围,并与背景1小时浓度最大值叠加,得到各敏感点最大1小时浓度的变化范围。

3)预测结果及分析

利用上述预测模式,对本项目进行预测计算处理,分别得到2009年、2019年在最大频率气象条件及不利气象条件下,下风侧200m以内Co、no2污染物一次浓度分布预测结果和敏感点一次浓度分布预测结果。

由预测结果可知,2009年该路段no2一次浓度预测最大值为0.1242mg/nm3,出现在该路段不利气象条件下次主导风向S风下风侧20m处,对照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24mg/nm3的要求,最大浓度占标准份额为51.75%。随着距离的增加,no2浓度值迅速下降。2019年,该路段no2一次浓度预测最大值为0.1907mg/nm3,出现在该路段不利气象条件下次主导风向S风下风侧20m处,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最大浓度已占标准份额的79.46%。随着距离的增加,no2浓度贡献趋于降低。由此可见,拟建公路建成后,车辆尾气中no2对公路沿线附近范围内的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污染也将日趋增大。

该路段无论是营运中期还是营运远期Co一次浓度预测值均小于1mg/nm3,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mg/nm3要求相比,所占份额较小,故公路车辆尾气中Co仅对公路路边附近有轻微影响,对路边以远的大气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4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的一项评价内容,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进行评价:

(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文就是从这几个要点入手,以某市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一下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本文的内容还有很多不尽详实的地方,只是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公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和内容,以便互相学习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大气环境状况篇8

关键词:环境空气;污染特征;资阳市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愈发恶化,成都平原地区尤为突出,大气污染成为中国日益突出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1~4]。分析全国75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其中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So2和no2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显著影响[5,6]。随着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并逐渐被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中[7]。

关于资阳市区大气污染物的研究较为缺乏。鉴于此,笔者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和资阳市环保局对外公开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2015年资阳市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以期为资阳市大气环境状况变化和与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网络概况及数据来源

资阳市现有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5个,其中评价城市点4个,清洁对照点1个。上述城市点位均由国家环保部规范审批建设的国控站点组成,点位代表性良好,基本实现了资阳市城市区域全覆盖。统计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和资阳市环保局空气质量年报。

3结果分析

3.1空气质量总体概况

2015年资阳市主城区空气质量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o测,监测参数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8h平均值,o3)、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pm10)和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pm2.5)六参数、年均值如表1所示,六参数中年均值除pm10和pm2.5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015年资阳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优良天数为288d,优良率为78.9%;轻度污染天数61d,中度污染天数13d,重度污染天数1d,无严重污染天数,轻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75d。如图1所示,2015年各首要污染物分布情况,其中pm2.5污染天数72d,pm10污染天数109d,o3污染天数119d,o3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pm10次之,pm2.5最少。

由于资阳市在2014年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标准,2014年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0~2014环境空气质量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标准监测,仅监测So2,no2,pm10三个参数。为了与资阳市历史空气质量数据统一比较,对2015年只统计三参数。如图2所示,So2年均浓度值在2010~2013年逐年下降,2014年略有上升,2015年大幅下降,整体趋势呈下降趋势;no2年均浓度值在2010~2011年逐年下降,2011~2013年逐年上升,2014~2015年大幅下降,整体呈下降趋势;pm10年均浓度值在2010~2013年逐年上升,2014年略有下降,2015年大幅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颗粒物pm10整体呈上升趋势,空气质量改善压力较大。

3.2气候环境总体概况

由于资阳市地处成都平原,四季变化对大气质量影响很大,从气象特征看,资阳市冬季少雨多雾,静风和逆温天气频繁,而且光照较弱,日照时间短,该季节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和稀释,这是造成冬季污染较重的主要原因。夏季逆温天气较弱,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大气对流活动旺盛,而且降水充足,对空气的污染物起到清除和冲刷作用,故而夏季污染较轻。如图3,汇总了资阳市近20年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风速,资阳市月平均降水量较多的时间,集中于4~10月份,风速较大的时间集中在4~10月。

3.3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

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本地污染源的排放及分布状况;二是当地大气及环境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本地污染源的状况在一定的季节和时间范围之内,由于地理环境下相对稳定而变化不大,而当地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对各种污染物扩散能力影响很大。探讨不同时段各种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当地大气污染的变化趋势、制定污染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3.3.1空气主要污染物逐日变化情况

如图4所示,显示了2015年资阳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pm2.5、pm10、no2、o3、Co日均浓度逐日变化趋势。

So2日均浓度集中在7~119μg/m3之间,远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So2日均浓度150μg/m3,且大部浓度值低于该值,没有高于该值的数据,So2污染特征呈现“U”型变化,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前半年So2浓度逐渐降低,后半年浓度又逐渐上升。但从历史数据,如图2所示,资阳市S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Co日均浓度集中在0.3~1.9mg/m3之间,数据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Co日均浓度4mg/m3,Co污染特征呈现“U”型变化,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So2和Co全年高值大部分存在于上半年1~3月份和12月份。

pm2.5日均浓度集中在7~164μg/m3之间,部分数据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5日均浓度75μg/m3,但大部浓度值低于该值,高于该值的监测数据有51d,pm2.5污染特征呈现“U”型变化,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前半年pm2.5日均浓度逐渐降低,后半年日均浓度又逐渐上升。pm10日均浓度集中在25~239μg/m3之间,部分数据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5日均浓度150μg/m3,但大部浓度值低于该值,高于该值的监测数据有31d,pm10污染特征呈现“U”型变化,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前半年pm10日均浓度逐渐降低,后半年日均浓度又逐渐上升。pm2.5和pm10,全年高值存在于上半年1~4月份和12月份之间。但从图2历史数据分析,颗粒物pm10整体呈上升趋势。从气候原因分析,1~4月份和12月份是资阳市全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风速较小的时间段,气候条件不利于pm10和pm2.5的扩散和稀释[8~10]。

no2日均浓度集中在7~49μg/m3之间,数据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no2日均浓度80μg/m3,no2污染特征呈现“U”型变化,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全年高值大部分存在于上半年1~4月份。但是从图2历史数据分析,no2整体呈下降趋势。o3日均浓度集中在18~212μg/m3之间,部分数据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o3日均浓度160μg/m3,高于该值的监测数据有31d。o3污染特征呈现倒“U”型变化,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全年高值大部分存在于3~10月份。由于o3浓度和日照以及气温关系很大,而3~10月份是资阳市日照时间变长和气温升高的时间段[11,12]。

3.3.2空气主要污染物逐月变化情况

如图5所示,显示了2015年资阳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pm2.5、pm10、no2、o3月均浓度逐月变化趋势,由于Co月均浓度变化在0.8~1.6mg/m3之间,变化幅度不大,没有列入Ρ取

由图5可以看出,2015年So2最小月均值在10月和11月,最大月均值2月份;1~4月份全年较高,5~11月变化幅度不大,12月份小幅升高,从全年整体看So2月均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15年no2最小月均值在6月,最大月均值1月份;1~4月份全年较高,5-9月变化幅度不大,10~12月份小幅升高,从全年整体看no2月均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15年o3最小月均值在11月,最大月均值4月份;4~8月份全年较高,从全年整体看o3月均浓度呈现“倒U型”趋势,即先升高后降低。2015年pm2.5最小月均值在9月,最大月均值1月份;4~9月份全年较低,从全年整体看pm2.5月均浓度呈现U型趋势,即先降低后升高。2015年pm10最小月均值在9月,最大月均值1月份;6~9月份全年较低,从全年整体看pm10月均浓度呈现“U型”趋势,即先降低后升高。

如图6所示,显示了2015年资阳市空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月均比值逐月变化趋势。pm2.5/pm10月均比值整体呈现“U型”趋势,全年最低值在6月份,最高值在1月份,基本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1~3月pm2.5/pm10月均比值大于0.5,说明pm2.5占比较大;3月以后pm2.5/pm10月均比值小于0.5,说明pm10占比较大,全年整体pm10占比较大,颗粒物pm10污染较重。

3.3.3空气主要污染物季节变化情况

如图7所示,显示了2015年资阳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pm2.5、pm10、no2、o3月均浓度逐季变化趋势,以通用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各污染物季节变化趋势明显,除o3外呈现春冬季节高,夏秋季节低,除no2外四季浓度变化波动较大。

So2春冬季节浓度远高于夏秋浓度,全年趋势明显,全年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冬季浓度值约为夏季的2倍。这主要是由于So2大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冬季的燃煤取暖、露天烧烤、工业用煤会导致So2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夏季燃烧源较少且降水较多,使得So2浓度降低。

o3春夏季节高于秋冬季节,全年春季浓度最高,波动幅度较大,春季浓度值约为冬季的1.6倍.这是因为秋冬季节在太阳光强减弱的影响下,生成臭氧的光化学反应能力降低,使得秋冬季节臭氧浓度明显下降,远低于光照较强的春夏季节。

no2春冬季节高于夏秋季节,与臭氧的变化特征相反,夏季资阳市市区的no2浓度最低,秋冬季节逐渐升高.这种变化趋势与秋冬季节臭氧浓度降低导致消耗的氮氧化物减少有关,另外,夏季大气对流较强且降水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消除,而秋季秸秆等生物质焚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资阳市空气中pm2.5和pm10整体污染水平不高。pm2.5春冬季节浓度远高于夏秋浓度,全年冬季浓度度最高,变化幅度较大;pm10春冬季节浓度远高于夏秋浓度,全年冬季浓度最高,变化幅度较大,这是由于春冬季沙尘天气较为频发,且天气相对干燥,风速大于夏秋季节,导致地面扬尘增加,pm10浓度较高。

虽然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因素多且复杂,污染物浓度随时间不断波动变化,但除臭氧外,其余五项污染物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都呈现出“U”型分布,即春、冬季的污染程度要重于夏、秋季。由于影响因素不同,臭氧与其余五项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但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各项污染物全年变化情况,8月和9月是一年中资阳市市区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这与资阳市历年气象条件影响基本一致。

4结论与对策

(1)2015年Y阳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优良天数为288d,优良率为78.9%;轻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75d。全年各首要污染物o3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pm10次之,pm2.5最少。So2、Co和no2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三项污染物浓度超标。

(2)根据各项污染物的逐日变化可以发现,除o3外,其余五项污染物浓度全年呈“U”型分布。3~10月份臭氧浓度较高,So2和no2在1~4月和12月浓度较高,pm10和pm2.5浓度在1~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超标现象集中在上述时间段,其中pm10超标31d,pm2.5超标51d。

(3)各种污染物均表现出了季节变化的特征,总体呈“U”型分布。臭氧浓度春、夏季要明显高于秋、冬季,春季浓度约为冬季浓度的1.6倍。no2季节变化幅度较小,夏季浓度值最低。So2浓度季节变化较大,冬季的浓度最高,秋季浓度最低。pm2.5浓度最高的为冬季,春季浓度高于秋季,夏季浓度最低。而pm10浓度冬季最高,较为明显的高于其它3个季节,春季浓度次之,夏季最低。

(4)针对三大首要污染物pm2.5、pm10和臭氧,pm2.5和pm10作为主要影响因子,需要尽快完成源解析工作,提高污染防治针对性,此外,pm2.5/pm10大部分比值低于0.6,说明大颗粒物pm10比重占比很大,污染较重,须坚持道路扬尘和工地污染源等治理。对o3要加快建立规范可靠的臭氧量值溯源体系,掌握臭氧来源及分布规律是下一步臭氧污染治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CHanCK,YaoXH.airpollutioninmegacitiesinChina[J].atmosphericenvironment,2008,42(1):1~4.

[2]戴树贵.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邹军,杨柳.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J].四川环境,2010,29(4):50~53.

[4]周雯,陈建文,王斌,等.成都大气污染物在焚烧秸秆时的溯源初步探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3):47~54.

[5]谢鹏,刘晓云,刘兆荣,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7):997~1003.

[6]taoYB,ZHonGLJ,HUanGXL,etal.acutemortalityeffectsofCarbonmonoxideinthepearlRiverDeltaofChin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1(12):34~40.

[7]于群,杨华.广州市近年空气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1,26(4):74~77.

[8]陈阳,曾钰,张琴,等.气象因素对长沙市pm2.5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J].四川环境,2014,33(6):81~87.

[9]潘本锋,赵熠琳,李健军,等.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2.5的去除效应分析[J].环境科技,2012,25(6):4144.

[10]李芳,张承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pm2.5与降水关系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6):22~28.

[11]杨志,陈静,李军,等.武昌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3):34~37,45.

[12]傅鹏,许雄飞,朱奕,等.长沙市灰霾天气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J].四川环境,2014,33(6):66~71.

analysisontheairQualityandpollutionCharacteristics

inmainUrbanareainZiyangCity

BuXingbing1,panDun2,wangHuizhen3

(1.Sichuanprovinci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2.Chengduthirdpeople’sHospital,Chengdu,Sichuan610031,China;

3.UniversityofXihua,Chengdu,Sichuan610039,China)

大气环境状况篇9

江苏省中小企业生态环境景气指数(简称:江苏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由南京大学企业生态研究中心推出,于每年11月下旬定期。该指数依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专项调查,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根据调查问卷上的内容做出评价。本文利用基于2014年暑假对扬州市30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0份。《中小企业景气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企业行业与生产经营情况判断展开专项调查,包括生产能力利用情况、资金方面情况、盈利及投资情况、用工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等26项指标。本次社会调查涉及扬州市所辖7个县(市)区,其中广陵区64户,邗江区76户,江都58户,宝应县29户,仪征49户,高邮1户,其他地区13户。按企业规模分,微型企业36户,小型企业195户,中型企业59户。按所有制分,私营企业219户,股份制企业55户,联营企业6户,外资企业8户(含全外资企业1户),其他2户。本次调查企业涉及到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运输业、互联网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业等17户行业门类,覆盖食品加工、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56户行业大类。从产品销售范围看,省内91户,多省44户,全国81户,国际国内47户,国际20家,其他7户。

二、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的计算

“江苏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是一个指数体系,反映江苏省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过去和未来6个月经营、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包括总指数、生产景气指数、市场景气指数、金融景气指数、政策景气指数等,各分项指数都由相关的经济指标组合而成。

三、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

由于所选定的相应变量为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或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受访者回答下列五项之一:乐观、较乐观、一般、较不乐观、不乐观),且问卷所涉及的问题均为五个分类且有顺序的离散变量,故本文建立有序累计概率的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和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预期总体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

依据对受访者的实地调研结果和对样本数据的分类,本文选择生产总量(X1)、生产成本(X2)、实际产品销售(X3)、产成品库存(X4)、应收货款(X5)、流动资金(X6)、融资成本(X7)、税收负担(X8)、固定资产投资计划(X9)、新产品开发(X10)、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X11)11个分类变量作为影响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或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的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相应变量为多分类有序变量的情况,评价指标分为乐观、较乐观、一般、较不乐观、不乐观,各等级之间是有序的,所以本文的Logistic回归模型需要拟合4(等级个数为5)个Logistic回归模型。

第i个观测值对应似然值的贡献取决于观测到哪一个j值,因此对于次序响应的每个j值,取所有yi=j的观测之的乘积,有似然函数:

其中若yi=j,则dij=1,否则dij=0。并且对于任一个观测Xi而言,只有一个等级事件发生,即,故有如下有序累积概率Logistic模型:

有序累积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就是寻找参数使得联合概率实现最大化,由于观测之间相互独立,联合概率被分解成边缘概率之积。而观测到yi=j的概率就是累积概率之差:

四、实证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利用minitab16统计软件对顺序Logistic模型进行标定,设定置信水平为95%,最终模型标定结果如表3、表4所示。

根据样本信息,本文把模型所选取的11个解释变量分为四个方面。X1生产总量、X2生产成本、X9固定资产投资计划、X10新产品开发、X11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归为企业管理;X3实际产品销售、X4产成品库存归为市场环境;X5应收货款、X6流动资金、X7融资成本归为融资环境;X8税收负担归为政策环境。

大气环境状况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增加,现代化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不断升级和更新,这也导致了城市的污染以与其相同的或者比它更快的速度蔓延。这严重威胁了城市的发展以及以后的发展规划,更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居住环境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县市城市、乡镇城市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支撑城镇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但同时,我国的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城市规划中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城市、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使城市、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隐患;(二)城市中的大气质量日益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从而将粉尘、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入到大气层中,严重恶化大气质量。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即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水平较高,达到了309微克/立方米的平均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也严重超标,有些城市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相对而言,北方城市比较严重,达到了83微克/立方米的平均值。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更是严重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报规划不能协调一致,建设资金独立。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施工造成扬尘污染;(三)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四)垃圾包围城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势头不减。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