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35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1

一、人工林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社会各种产品和生产单位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对于林产品和附属商品需求众多,在这种情形下,把天然林砍伐作为木材生产和收集附属产品主要渠道引发原本极度缺乏的自然资源的逐渐衰竭,此外,水土流失、洪水、生物灭绝和旱灾等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事故更是频频发生,利益遭受极大损失。在这种社会现实和生产现状下,人民引入发展工业人公林的新概念,收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赞赏,这种思维方向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优化今后的社会经济格局指明了新方向,引导出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和发展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出经济、生态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此过程中,大量天然林保护制度和条例日趋完善,这无疑缓解了对于传统天然林的砍伐步调与力度,极大地缓解和降低了木材矛盾。另一方面,对社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造成了社会木材供需矛盾的急剧尖锐,供需缺口的日益增大,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受极大的制约。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的木材生产方式在社会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造成了林业生产的负面效应,同时人民在工作中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更造成了国际市场的不安。另一方面,长期用大量的外汇进口林产品和木材无疑会给人口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二、人工林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下

林业发达国家的人工林质量远远超过我国。人工林的质量低于天然林,我国成熟天然林的平均蓄积量是172.3m3/hm2,而同一龄组成熟人工林平均蓄积量是76m3/hm2。我国杨树人工林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位,达700万公顷。但是年平均生长量却远低于林业先进国家的2m3/亩,仅为0.6~0.8m3/亩。

2.人工林地力衰退

我国纯林中仅杉木、马尾松和杨树3个优势树种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59.41%,混交林仅有10%的比重,但我国纯林达到了88.78%。由此,我国人工林的树种相对单一,主要包含杉木、马尾松、杨树、落叶松、华山松、油松、桉树、刺槐、泡桐等。纯林比重额之大也带来了随处可见连绵数十万公顷以上的人工林,毕竟南方的杉木、马尾松、桉树,北方的落叶松、华山松、油松、杨树、泡桐等基本均为纯林。另一方面,针叶林面积是阔叶林的2倍多,可见纯林针叶化的严重程度。多代连载的人工林也引发了生产力下降和地力的衰退,土壤的毒害和营养元素的匮乏。我国衰退人工林至少达到334万公顷,其中我国杉树林共近800万公顷,衰退面积达180万公顷,二代比一代产量降低28%和69%,三耕土与二耕土同比降低两个等级,可见我国树种连载所引起的土力衰退的严重程度。

3.人工林缺乏经营

我国中幼林中太纯、太密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人工林龄组结构分布也极其不合理,人工林总面积的75.78%为中幼龄林,蓄积达60.21%。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200株/亩以上的林密度普遍存在,这也不难解释我国人工林绝大多数生长不良,林下植被过少,基本不易出现草、灌、乔的层次结构的结果。此外,由于重取轻予、重采伐轻经营、重造轻管、重数量轻质量引发中幼林生产力难以发挥,抚育经营极其不足。举例来说,传统杉树林湘西近30m3,而闽西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也仅仅60m3,可想而知,相应的生产力和效益水平的低下。

4.人工林的稳定性差

我国2008年南方遭受冰雪灾害面积大致为我国5年人工造林面积之和,达0.209亿公顷,覆盖省份达19个,可见人工林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程度过低。时间跨越两年,我国西南五省(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广西)受灾严重,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受灾林地面积达7883万亩人工林林种的单一也对于火灾发生增大了可能性。例如,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

三、人工林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有效举措

1.林业培育观念的转变

良好的林业培育观念包括:(1)林区是保证工农业生产极快发展的绿色屏障,在防灾,增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培育人工林是迅速恢复顶级森林群落和良好森林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3)严禁对天然次生林进行皆伐改造,大力提倡择伐作业,幼林抚育时适当保留一些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人工诱导阔叶林是恢复人工阔叶林的有效措施。(4)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毕竟这是经过多次反复实践经验总结的。这些观念均是全体林业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人工林。

2.提高对于林业队伍的建设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强林政管理的举措:(1)加强林业护林人员、林业公安人员及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3)建立健全林管机制,加强资源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和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要求设计和审批,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3.克服单纯取材思维为避免破坏森林,耗竭森林,必须克服单纯取材思维,毕竟这是一种掠夺式的,极不可取的经营方式。克服这种思维模式后,我们必须树立多树种并存,针阔并重的正确思维方式,将种间生态位原理运用进来,建立多林种、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多树种、多层次的绿色产业体系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毕竟单一树种培育起来的森林的脆弱性和暂时性是绝对无法发挥森林多效益的。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人工林对于生态管理的意义入手,接着就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明,最后对于评价体系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于人公林的监测与生态环境管理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长斌罗纯丽单位:天祝藏族自治县夏玛林场

参考文献:

[1]李智勇,李怒云,何友均.多功能工业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一80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管理学;生态环境

管理学不仅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强调管理哲学的指导。它不仅重视组织外部生态环境对组织生存和成长的影响,而且关注组织与所有内、外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联系。管理生态学的建构使人与组织和管理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在吸收以往管理理论精华的同时,能够补充以往管理理论的不足。从生态学与管理学交叉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探讨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有机统一关系,提出管理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十分必要。

生态管理学的建构对于促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促使其摆脱了在管理学内部开展研究的窠臼,开创了系统、全面引入生态学观点研究现代管理学的新路径。管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出现,一方面是生态学走出纯生物学的圈子,实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盟,最终形成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管理学自身生态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现代管理及其发展出路

在历史上生产力不十分发达、管理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管理理论关注组织内部的管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解决当时的一些管理问题,是因为它们处在相对稳定的管理环境之中,所作的管理也只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这时的管理还处在就管理论管理的阶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供给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组织的管理环境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变化趋势,那种“就管理论管理”的管理理论已难以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需要。注意科学的管理理论必须与具体的管理环境相适应已经势在必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工业社会的出现使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作用的普遍重视,表现为不单管理学家和实际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研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等的兴趣。他们从各自领域进行管理经验总结和拓展。

管理是一种极为普遍、复杂的活动,其范畴涵盖从日常的家庭管理到国家管理等内容。正是由于世界的广泛性和事物的复杂性,给实际操作管理的管理人员去认识和探索管理的本质带来挑战。现代管理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管理的内容、过程、环节和因素复杂多变,以致于最机智的管理者在种种情形下也会感到难以驾驭。鉴于此,学界在做不懈努力,希望透过复杂的管理现象探索到管理的本质,无论这种探索多么艰辛。

现代管理环境的时空扩大化,表明在当今社会任何诸如企业、政府、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管理活动,从微观到宏观都不能脱离管理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日益扩展的管理环境时空范围中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现代管理者面临的将是一个视野开阔的现代管理环境,如若缺乏操纵这种现代管理环境的能力,要实现有效管理都将不可能、不现实。

现代管理环境的立体化,表明任何特定的管理活动如若不能充分利用和大力开发立体化的现代管理环境,管理者势必失去其立足之地。这实际上要求管理者在组织设计上不能简单采用直线化和平面式思路,管理方式必须是多层次多形式。否则,现代管理者的任何管理活动都可能因与现代管理环境的不适而失败。

二、生态学与管理学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思想生动地体现在《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态直觉思想等之中。其中《周易》以阴、阳两艾为基本符号,用来表示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基本特性,并用来说明日月运行、季节更替、气象变迁以及生命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同时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处在整个系统的循环过程之中,这种从事物整体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协调的思想,就是现代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通过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和制约来揭示生命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运动。阴阳五行学说用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将整体世界分为五个系统,它们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这些对自然整体的认识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

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一定组织的管理,而一定组织又是处于特定的管理环境之中的。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管理系统功能优化,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地组织、协调组织与管理环境。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通过物质的气态、液态和沉积循环方式,在其他自然力共同作用下与别的生态系统交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参与地球化学循环。而作为管理系统来说,其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与管理环境系统、组织内部系统发生必然的联系,任何脱离外界的、绝对封闭的管理系统是不存在的。对生态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使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最终融合为一个更高级、结构层次更多、功能更复杂的管理生态系统。

利用多学科进行研究,视野更宽,论述更全面,影响更大,“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表明现代管理系统已经进入到了比较高的阶段。战略管理使得管理有别于其他商业机能(营销、生产、会计、信息系统等),是把所有这些机能凝聚了起来,从而使企业与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融为一个整体。这一思想强调决策是和管理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管理环境是决策的起点,也是管理理论生态趋势的进一步演进的体现。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4

内容摘要:品牌生态管理是基于品牌生态化运作目标而设置的管理机制,具有管理目标的确定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管理过程的长期性和管理结果的双向性等基本特征。品牌生态管理结构是由计划系统、组织系统、领导系统、控制系统、评价系统和创新系统相互联结形成的有机体。

关键词:品牌品牌生态管理特征结构

本文结合组织生态学、管理仿生学和品牌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探讨品牌管理的生态本质和特征,分析品牌生态管理的结构体系,以期为品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品牌生态管理的基本特征

将外部环境作为品牌管理活动的重点考虑层面,这种模式被称为品牌管理的生态化模式。从广义层面理解,品牌生态管理是指建立在品牌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一种持续性、外部导向、多因素交织催化的品牌管理模式,或者是基于品牌生态化运作目标而设置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主要以品牌价值永续保持和使用为旨归,是一个长期复杂、涉及诸多环境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结构层面看,品牌生态管理体现出品牌管理过程的方法选择、环节安排和要素配置,包括品牌内部生态管理和品牌外部生态管理两个层面。由于品牌生态管理注重品牌内外环境的有机统一,强调品牌内涵式与外延式价值提升的综合协调,能够将与品牌生存发展相关环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拟生物生态系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多层面的运作机制获得正常、高效运转。要准确理解品牌生态管理的本质内涵,需要全面认识品牌生态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目标的确定性

品牌生态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它往往能够导控企业对品牌经营管理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并表现为巨大的能动效应场,不断推动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的持续提升与永续利用。然而,这种目标体系对品牌生存发展的“指向性”并不是保持不变的,它会随着品牌竞争格局和品牌拥有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不同企业的品牌生态管理的目标体系具有差异性,即便是同一目标体系在品牌拥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也会表现出作用程度、效果水平的不同。对于初创品牌的企业而言,快速提高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要远超过品牌价值链塑造、品牌多元化发展;成熟品牌的拥有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和提升“品牌的功能性价值、条件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知识性价值”,增强品牌竞争优势;衰退品牌的拥有企业则把品牌创新、品牌延伸作为关注焦点。可见,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管理目标的内容、重点具有差异性,但每个阶段的管理目标却都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

(二)管理主体的多元性

品牌生态管理可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评价五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对品牌生态管理过程、绩效产生影响,每个环节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相关主体的意识和能动性的发挥。这些主体既包括产品研发者、产品设计者、产品生产者和产品销售者,也包括企业管理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管理主体要敏锐地发掘品牌价值提升空间,有效整合资源将其转化为增强品牌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同时结合所在环节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合理制定和实施品牌生态管理方略。

(三)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从结构维度上看,品牌生态管理既需要考虑品牌及品牌拥有企业内外环境及要素间关系的制约,也需要研究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品牌生存发展的影响;从时间维度上看,品牌生态管理始终贯穿品牌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时期管理要素的类别、丰度、效度,以及要素之间结合、组合和排列的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内容维度上看,品牌生态管理主要包括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和行为层等内容。精神层是指品牌管理理念、认知、观念和价值观等。物质层是指品牌产品及其研发、设计、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等。制度层是指品牌经营管理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策略体系等。行为层是指品牌经营管理的媒体宣传、文化和创意活动等。不同维度的管理对象交织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品牌生态管理的难度。

(四)管理过程的长期性

品牌生态管理过程是管理理念、结构、机制、方式和策略的选择、完善及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持各管理环节之间的互动协调与相互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要素间、环节间结合的方式不同,管理模式、方法和效果也有所不同。尤其对于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的管理更离不开长期的细致研究和动态观察。这就要求在协同共生目标的指引下,借助有效的整合手段,合理规范要素间、环节间的关系,促进品牌生态管理的主导价值一元化、存在形式多元化、发展目标差异化、内容体系层次化和过程演进有序化。

(五)管理结果的双向性

品牌生态管理主要通过整合品牌及品牌拥有企业所形成的环境系统来实现品牌价值持续保持和利用,提高品牌竞争优势,增强品牌生命力。品牌生态管理的自组织性使得其结果具有双向性:一种可能的指向性情况是,管理力度不足可能导致品牌资产利用水平下降,造成品牌价值优势散失,影响品牌正常运作;另一种可能的指向性情况是,管理力度过高会弱化品牌的生态活度,制约品牌价值链和品牌价值体系的构建,进而影响品牌内涵式的建设战略和外延式联合战略的实施推进。

品牌生态管理的结构体系

(一)品牌生态管理计划系统

品牌生态管理是基于品牌资产和价值利用,通过整合品牌内外环境要素,实现品牌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意味着品牌核心价值提升与品牌活力保持的过程,而且在更大范围内体现着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目标实现和计划完成的过程。任何品牌的管理都需要详致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品牌生态的管理目标,掌握品牌生态的管理步骤,协调品牌生态管理主体间的关系,增强品牌生态管理的主动性和绩效性。因此,合理构建计划系统就成为品牌生态管理的前提。为此,首先要根据品牌成长的实际情况,结合品牌拥有企业的内外环境状态,按照品牌价值培育和提升规律,通过品牌管理主体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讨论,设置品牌生态管理计划的具体目标;其次要全面分析品牌生存发展环境,明确品牌生态管理资源需求,提出品牌生态管理的具体形式,指出某一阶段品牌生态管理的重难点问题;最后要保持计划系统的开放性,不断向外部环境输出品牌生态管理计划的相关内容,及时处理外部环境的反馈信息,促进计划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正常进行。

(二)品牌生态管理组织系统

计划系统是品牌生态管理决策和活动的先导,是品牌生态管理的基本结构。在构建计划系统的基础上,作为品牌生态管理主体应该合理组织管理要素并使之处于高效运转状态,以确保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即设计品牌生态管理组织系统。一般而言,品牌生态管理组织系统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静态组织系统,主要以培育品牌价值为核心,以管理主体、对象、目标、任务、手段以及这些要素之间关系为内容;一种是动态组织系统,主要以构筑品牌价值链和延伸品牌价值空间为目标,以有机结合品牌生态管理要素、条件和环节为手段,旨在实现要素功能优势互补和品牌价值整体提升。品牌生态管理实践表明,仅重视静态组织系统设计的做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品牌市场竞争要求,只有将两种组织系统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满足品牌持续发展需求。然而,两种形态的具体结合也要依附于特定的方式。可见,如何有效设计组织系统,实现两种形态的催化互动和协同共生,是提高品牌竞争优势,促进品牌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冷静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品牌生态管理领导系统

在品牌生态管理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交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多元的关系结构和复杂的功能机制。多元性体现为要素间关系的纵横交错,复杂性体现为要素间关系结构决定的功能形态的丰富多变。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使得品牌管理不仅要保持要素间关系结构的有序稳定,也要注重管理系统功能的整体提升,而这又有赖于领导系统的建构及其功效发挥。领导系统主要由领导者、领导活动和领导环境组成。领导者是领导系统的核心要素,是领导活动开展和领导环境建构的主体条件;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和其他管理主体按照品牌生态管理的内在要求进行相关活动的过程,也是品牌生态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实践的过程;领导环境是制约和影响领导活动开展的环境因素和条件,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也包括品牌拥有企业的环境、品牌竞争环境等。领导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系统和规则系统,需要管理主体按照品牌价值提升的内在要求性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从这个层面上讲,领导系统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品牌价值最优化、价值链完善化的过程。

(四)品牌生态管理控制系统

目前一些品牌拥有企业逐渐认识到品牌发展误区,开始在树立预防品牌衰退意识的同时,通过构建控制系统,科学设置控制目标,有效确定控制主体,准确锁定控制对象,不断强化控制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张向阳,2009),对品牌管理活动进行导控和适当制约,确保品牌生态管理绩效的正常发挥。作为品牌生态管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具有多层面内容,在时间维度上既注重近期品牌管理活动及其绩效的控制,也注重品牌价值战略的长期规划;在空间维度上着眼于品牌内外环境之间协同关系的控制;在价值维度上加强对品牌价值链的控制整合;在投入维度注重人财物资源投入成本的控制;在制度维度上注重管理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的建设及二者间关系的有机整合;在文化维度上注重要素文化与系统文化、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协同控制。

(五)品牌生态管理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是对品牌生态管理实施绩效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机系统,它主要通过多层面、立体化的评估活动,发现品牌生态管理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形成全面、准确的评价结论,为品牌生态管理计划制定、组织实施、领导推进和控制整合提供参考,进而增强品牌生态管理的实效性。

提供有价值的品牌信息是评价系统的主要任务,参照相关研究,这些信息可分为“判断导向”和“发展导向”两种,判断导向的评价信息主要强调过去管理行为的绩效水平,反映已完成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展导向的评价信息着重研究未来管理行为的改进方向,突出未来管理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在评价系统构建及运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要充分调动各层面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及时发现和控制品牌生态管理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全面关注品牌生态管理系统内外环境关系及其变化走向,增强评价系统的预见,在注重“判断导向”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发展导向”信息,提高品牌生态管理的全面性。

(六)品牌生态管理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是增强品牌生态管理竞争优势,推动品牌生态管理持续演进的重要机制。目前,品牌生态管理创新系统集中体现在全面创新,即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创新手段、优化创新机制等方式,不断培养和激发管理主体的创新意识,整合品牌生态管理系统内外环境要素,增强品牌核心价值。从概念上看,品牌生态管理创新系统包括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和全时空创新三方面内涵,全要素创新是指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协同创新,创造有效的创新工具和良好的创新机制,促进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全员创新是指充分调动系统内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挖掘创新主体的创新潜能,提高整体创新绩效;全时空创新是指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联结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品牌创新系统,实现创新时空观的全面扩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共同组成品牌生态管理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探索[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5

我国高校的师资管理主要经历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科学管理”和以教师发展为目标的“人本管理”两个阶段。“科学管理”旨在解决经验管理带来的效率低下和主观判断问题,促使教师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强调教师作为经济人的作用。它的缺陷非常明显:一是因为采取从管理者到教师的线性管理模式,与教师形不成有效的互动,不易激发其能动性;二是管理者依靠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评价标准来“驱使”教师在预想的轨道上运行,以刚性方式推动工作目标的实现,以经济奖惩调动管理对象,容易忽视横向的沟通与协调,不利于运用情感、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实现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三是依赖量化的考核方式,只能推动教职工被动去迎合考核目标,不利于调动其真正的积极性去参与目标建设,其业绩也就可能因为注重“量”的因素而忽略“质”的因素,缺乏创新性。这些缺陷最终导致了师资人本管理理念的出现。作为前者的对立面而生,后者旨在客服前者把教师异化为标准和制度的附庸从而挫伤教师积极性的问题,追求管理活动的人性化一面。然而,其缺陷也很明显,一方面,这一立足于“为教师个体实现”的服务型管理不能回答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有效协作这一难题;另一方面,它在把教职工从“物化”的地位中解放的同时,全面欢呼满足教职工的个体需求,这就忽略了管理中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因素,从而走向了与“刚性”管理相反的另一极端。这两种教师管理思想是思维定式下的二元对立,都缺乏全局的视野,缺乏和谐,难以调和,它客观上呼唤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共生型管理模式。生态管理就是这样一种能规避传统管理的缺点,发扬其优点,在继承中完成超越的新的管理方式。

一、生态学与生态管理

从字面理解,“生态管理”是生态学与管理学融合生成的产物。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生态系统。它描述的是自然界中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在功能上的统一单位。例如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就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与其环境就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由生物与无生命的环境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个具有一定大小,执行一定功能,并能自我维持的自然实体。系统内部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和变化,都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这一术语引申到社会领域后,描述的是以各种角色呈现的人与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形成的各个层级的单位。比如,作为课堂主体的师生与课堂环境构成的体系可以视为教学生态系统;同样,在一个层级的师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被管理者与管理环境构成的体系也可以视为师资管理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另一核心术语,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的能力的展示,描述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某种特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平衡并不是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固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某一部分在受到来自系统内外因素的干扰时,都会引起其他部部分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打破平衡,然后,或是经过自我调节机制或是借助人为机制,恢复原有的稳定状态,或进入更高的平衡状态。整个系统总是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维系的是一种和谐且充满生机的关系。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了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内部各元素的联系性,系统内部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性,系统在动态平衡中可持续发展性。正是本着这些理念,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管理的概念。比如,Rober.C把生态管理视为一种方法,旨在促使所有利益攸关者都通过与其生活环境互动来参与制定维持系统可持续的方案[1]。陈向阳将生态管理定义为“用系统的、全面的、有机统一的生态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去研究整个管理生态系统及其规律”[2]。佘正荣从四个方面概括了生态管理的特点:一是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二是用循环的渐进式管理(又叫适应性管理)代替线型管理;三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以及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四是强调管理的开放性,广泛参与性[3]。周建平则从“整体性”、“平等性”、“开放性”、“创生性”和“共生互动”等方面列举了生态管理的特征[4]。

不难看出,以上学者在对生态管理概念的界定和生态管理特征的列举时,都纳入了生态学的核心思想,不难看出,这些关于生态管理的论述至少包含了如下共同之处:一是打破从管理者到被管理者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思维,代之以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第二是在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人的因素,还要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永无停息的互动是管理活动的存在方式,动态的和谐被视为可资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第三是整体性、系统性、合规律性得到认真考量。

生态管理在宏观层面的理念对教师的生态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为后者也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性。管理者、教师、管理任务和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也必须在动态和谐中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的生态管理可以界定为,把生态管理理念纳入师资管理活动中,通过优化各种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促进师资管理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协调、持续的发展。

二、师资生态管理的结构和内涵

高校教师管理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自身的结构与功能,各要素在各自生态位上发挥作用。师资管理生态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态主体;二是管理任务;三是生态管理环境。师资生态管理的内涵是生态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它既蕴藏了生态学的思想,也遵循教育管理的规律,是两者在宏观层面上的高度统一,其内涵体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承认整体和系统的功能。师资管理生态系统是由不同主体形态与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管理者、教师和管理环境构建的是一个有机整体,能释放各个要素的最大潜能是推动整体进步的有效手段。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各个要素整体的总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比如,在具体的师资管理中,通过宏观上的统筹协调,可以实现系统内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通过信息上的及时传递或反馈,可以节省时间或精力,减少能耗,最终都有助于创造出更高效的功能。

其次,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管理。生态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他们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共生”关系。管理者与教师作为生态管理系统中有共同利益联结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对等的基础上维系共生合作的关系。它与“一切为了组织目标”的效率型管理和“一切为了教师个体实现”的服务型管理不同,后者都主观的为管理确定了一个中心,让管理者和教师形成对立,打破了管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第三,在环境和谐中追求平衡。任何有机体都必须依赖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必须依靠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求得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由此,主体与周围的环境之间能彼此适应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教师生态管理要着力为主体提供有助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作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给教师提供以“公平”、“尊重”和“认同”为基础的能令其身心愉悦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公平”是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工作的基础,“尊重”是保证教师开心工作的外部条件,“认同”是激励教师不懈工作的驱动力。

第四,交流互动是其存在的基本状态。生态系统中充满生机的奥妙在于各生态要素之间始终以各种形式在不停地进行交流。教师管理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对话。真诚、平等、开放的对话可以使价值观念、认知水平、需求指向和理想信念各异的主体之间达到最大程度共识,从而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话还可以促使主体之间的信息和经验传递、碰撞、升华和分享,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提升,共同获益。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作用;意义

引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体系架构和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环境监测的意义

通过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是保障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有效性支撑。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所进行的各种测定,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整理、预防、排查,对已经受到污染环境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确保各种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测,在环境监测的控制范围内,进而对环境的质量以及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确定。对有可能要受到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防治,减少污染危害。对还没有发生污染的环境区域进行保护和预防,在源头上扼杀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

此外,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可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为城市环境规划提供合理的、正确的发展策略。

二、环境监测的机遇与挑战

展望“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快了生态文明改革建设进程,开启了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扩展、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新局面,这对环境监测与评估职能、扩大监测要素领域和范围、创新监测体制机制提出迫切需求。但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依然严峻。

三、提升环境监测的措施

(一)深入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环境监测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质量监管和分析检测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

积极开展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等大数据应用建设,以及环保云、数据整合集成等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环境监测硬件设施与信息管理软件平台紧密结合,对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直传直报,为质量监管提供有效手段。构建大数据采集汇聚体系、数据分析与监控平等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并通过视频系统对点位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人员的业务素养,使他们可以严格按照监察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测。采取生态环境监测队伍钻研业务、学习理论、提升技能能力水平等方式,扎实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监测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是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

(三)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使监测点进行相互连接,建立监测网。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环保部门的内部管理及多部门协同合作,分阶段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确保各部门能有足够的工作精力完成环境监测管理配合工作;创新环保手段,建立环保监测的更多机制及监测机构评审与信息填报系统,为发现社会运维机构弄虚作假行为,及时提供线索,提高监管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绿色发展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政策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五位一体”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中。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绿色发展同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一起引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念,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绿色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为保障。新《环保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实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清晰明确,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也包括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保护国土空间开发;通过横向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来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空间治理体系,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不断完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这一系列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十三五时期国家大力开展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文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地破除了制约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实现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体系建设

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出,要蹄疾步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指出了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框架,包括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合理的制度作为根本保障。

二、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存在问题

(一)环境管理制度转变落后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环保实践与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政策转型相比通常滞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仍在遵循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模式,而不是可能更加适合中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模式。目前的环境管理转型正经历着由“总量控制”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由“单环境要素控制”向“多环境要素协同控制”转变、由“行政管控为主”向“法律、行政、经济措施共同发力、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转变的初级阶段,很多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尚处在摸索阶段。尽管现任领导提出和推行的明确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环境管理制度转变落后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二)政府环境责任制度不足

长期以来,唯GDp的政绩考核机制普遍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环境保护占比重过低。在这种观念和制度导向下,一些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较差,对污染环境的行为遮掩庇护甚至行政干预环境执法。反映在体制安排上,则是环保部门的授权及能力有限,环保部门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受地方政府和其他权力部门干预,很难形成独立的监管体制机制,进而影响监管。

(三)中央与地方之间管理职责不清

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责任划分不明确,使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强有力的环境监督。过去几年,为了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环境政策,中央相关部委采取了设置区域督察机构、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职能、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多项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制度难以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依赖于对当地政府,使其缺乏独立的环境管理能力,因此地方环境质量与当地政府的环保意识有很大关系。

(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存在职能交叉

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能的横向配置不合理,存在职能分散、交叉、缺位和责权不清等问题,缺乏统一协调能力。现行体制导致了按照要素分割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效率低下,在各方利益的冲突下严重削弱了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力度。

(五)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管理

一些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制度未经实践检验,需要采取适应性的管理手段,避免采用僵硬的手段导致走入死胡同。所有正在制定和将要制定的行动计划和保护制度都会为将来开创先例,因此必须针对实施效果进行密切的跟踪监测。如果计划的实施滞后于严重、快速的环境恶化,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大范围、复杂的累积影响,例如,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开采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六)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良好分工的机制缺位

虽然各方面逐步认识到了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开始使用排污收费、排污权有偿使用等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但是能够体现生态服务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市场机制尚待构建,针对环境行为者的激励机制不足,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甚至无价的现状需要很长一段时期才能扭转。

随着群众环境维权意识增强,一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损害人民健康和环境的事件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一方面,公众要求行使环境权利、参与环境决策;而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并没有体现公众的环境权益与义务。公众参与已纳入治理模式一段时期,但是社会公众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协商渠道尚未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机制有待完善。

三、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政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能耗和污染排放的“减法”,助推效益提升的“加法”,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加减法”。尽管部分环境保护措施阻碍了经济增长,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抑制作用只是局限在钢铁、火电、水泥等“两高一资”行业,而对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行业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因此,需要理性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改革资源环境产品价格政策,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大幅度提高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引导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建立促进生态环保的财税政策,加快环境税改革,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政策与节约环保政策的一体化。

(二)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评估考核机制

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反映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资产变化、环境效益指标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因子。强化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实施有力的责任制和追责制。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充分体现地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评价考核机制。

(三)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环境管理权责划分

建立各平行部门的协调管理、上下级部门的垂直管理机制,统一环保部门的财权与事权,增设环保部门的人事编制。国家环保部门内部需要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完善环保大数据管理。

在中央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对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地方层面加强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物资保障,强化环境执法,使中央环境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四)建立不同部门间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机制

在法律中明确不同部门的环境保护权责,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在各项行政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政府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时,应将环境要素纳入到综合考虑范围之内。

(五)加强环境法治,完善环境立法与执法

加强全国人大环境立法与监督职能,树立人大立法与监督的权威性及问责制;提高环境法律工作者的环保素质,推动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高环境处罚标准,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六)培育调动市场和公众力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在市场机制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保护自然资源、控制环境污染。运用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征收环境税等市场化手段提高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效率,让企业在市场运行机制中自觉履行环境责任。

在公众参与方面,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沟通渠道。积极向公众提供参与环境决策的机构与服务,建立环境咨询机构。加强环境舆论宣传,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着力培养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组织,推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注重政府的环境治理,特别加强政府项目决策前的环境保护社会风险评估,完善与公众的沟通和化解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永亮,俞海.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国际社会的观察和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15(01).

[2]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概念理解和经验借鉴[R].2014.

[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R].2014.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8

1.1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进行生态系统评价中,设立的相关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而系统的评价生态环境。所以指标的构建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涵盖性、典型性以及完备性。同时在构建指标时,不可以将单一的指标进行叠加。每一指标都需要有密切的联系,也要有系统性,整体性,并且指标要有独立的形式,这样可以防止各项指标的重复。

1.2简洁性和代表性。

在构建指标时,需要保证指标包含的信息是多样且全面的,指标的数量也应该是少量性的。同时也要去除大同小异,重复交叉的指标,从这个方面来保证各项指标的简洁性和代表性。在选择各项评价指标的时候,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以及简洁性的指标,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

1.3可量性和可比性。

制定不同区域的不同评价指标。指标的适用范围、指标的具体内涵和统计的口径要有区域性的特征,从而保证评价指标有可比性。

1.4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需要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并以此结合研究理论。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实际数据资料的支持的可行性以及实践操作的可靠性。

2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之间的关系

2.1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所谓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具体功能为基础的,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政策,以此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2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的关系。

生态系统管理的进行需要收集并分析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需对生态环境资料进行收集,以此了解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策略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2.3划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评价。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各地的气候、地理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只根据一个划分标准进行划分,而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环境条件,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当前我国已有的划分类型包括草原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密集人口生态坏境划分系统,农村分散人口生态环境系统、森林生态环境系统等划分的系统。这些划分生态环境的系统都遵循了几个原则:区域内地气候的差异、地理区域的分布、相关的影响因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4监测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

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就是测量生态环境中某个特定的环境影响因素,得到这一特定因素的相关参数特征。在进行生态环境的检测时,需要结合实际的监测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监测方式。在监测时,需要注意几个监测重点:监测的策略、监测设备的性能、监测的时间限制、监测的指标、监测的记录、监测数据的一致性、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人员的水平。

3监测环境中的问题

3.1环境监测的管理不够规范化。

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环境监测的频率较低、监测地点不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自然及人为原因的干扰,使得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度不高。

3.2环境监测的认识程度较低。

很多进行环境评价的单位为了节省开支、时间都会压缩或者削减监测工作。甚至有的单位会不严格的按照规定监测环境,例如在监测固体废物、土壤的时候,应该将材料磨碎后,在自然的状况下进行风干,但是很多监测单位为了节省时间就会采用人工烘干。

3.3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或者没有实际的监测价值,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环境检测的技术水平较低造成的。而且目前,环境监测的很多项目工程进行评价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是按照形式的方式进行的。

4解决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4.1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进行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点的,所以必须要保障数据的准确程度。因此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要减少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带来的限制和干扰,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环境检测制度,加强管理工作。

4.2管理环境监测行为。

由于监测人员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会使得环境监测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所以监测单位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评价环境的意识,规范其操作,进而保障环境监测评价有序的进行。

4.3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

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环境监测的数据等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所以相关监测部门需要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的水平,加强相关的研究。

4.4制定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要制定环境监督管理的体系,使得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4.5加大环保投资建设力度。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9

abstract:ecologic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abrandnewconcept,istheconstructionoftheenvironmentalecologyguaranteeandtechnicalsupportsystem.inthispaper,the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ofthebasicconceptsandprinciples,tasksandfeatur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dexsystem,ecologicalmonitoringtechnologyandmethod,ecologicaltrendpredictionwereintroduced,combinedwithChina'secologicalmonitoringworkareputforwardforfutureworksomesuggestionsandprospects.Governanceandgovernancemechanismiscoupledtothestakeholdersinthenormalandabnormalstatesasfaraspossiblethelong-termcooperationofthepowerfulsecurityandcorporatefinancialgovernanceefficiencyreleasesource.

Keywords: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environmentalissues,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不仅包含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审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本质上看,环境保护是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对环境监测,目前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环境监测则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整体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所以,生态环境监测不容忽视,要抓好每一项工作措施。

一生态环境监测

1.1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目前的定义不很一致。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似乎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1.2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外,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必是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本保证,并且生态环境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

1.3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抓紧抓实。

二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3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目前,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总体上看,污染程度依然居高不下,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等等,使得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2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2.3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目前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约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有398种脊椎动物处在濒危状态,约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三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方案

3.1把环境监测做为工作重点

环境监测站承担的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物减排监测等任务十分繁重,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监测的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监测方案制定、环境监测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均应实施质量管理。

3.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说到底就是监测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持续改进和严格施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全方位、全程序、全过程、全要素的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实现环境监测的规范运行,持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3.3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及监测人才培养随着环境监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化,监测能力建设,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仪器装备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监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人才培养和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

四结论

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逐步认识和掌握。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篇10

关键词:监管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环境治理体系

1.《指导意见》的三大指导方向

(1)坚持多方共治

自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逐步审视生态环境工作的本质,并开始大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随后开展的第一、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政府、企业、群众进行全面“洗礼”。目前,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转入“深入”,生态环境工作的重心逐步转向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更需全社会的参与。《指导意见》提出“明晰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全责,畅通参与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是中央层面第一次对政府监管、企业治污、公众参与进行全面梳理[1],体现了国家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方向。

(2)完善责任体系

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党政部门坚定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基本形成[2]。《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的目标,再次强调领导责任,并在监管体系中突出强调职责与队伍整合、两法衔接和监测能力建设等问题,表明职责清晰减少推诿,独立履职杜绝干扰、链条完整防止漏洞的健全责任体系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目标。

(3)加强治理保障

为切实落实各地方各部门全社会各主体的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积极、全民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指导意见》九大部分共二十八条具体工作意见中,分散提出了各项保障措施,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如:为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提出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制;为强化不同危害的违法案件得到相应程度的处罚,提出加强司法保障的意见;为提高执法能力,提出强化监测能力建设;为提高处罚的震慑力而强调失信联合惩治等。

2.《指导意见》在基层实践中的三个问题

(1)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困境

虽然《指导意见》着力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但是仍存在责任链条缺失问题,这些缺失一些是由于统筹不够,认识不足导致,一些则是因为法律法规空白或改革力度不足不够导致。

①大环境监管格局尚未形成

历经中央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各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共识已形成。但共识并不等于共管。实践中,仍有部分领导干部对自己所承担的环境保护职责认识不够。

②街道一级责任未得到落实

目前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垂管改革基本完成,按改革设想,街道一级应相应配备生态环境统筹部门和队伍,但总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以深圳市为例,《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社区,建立‘共管共治’工作机制”。《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也提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行政执法力量向街道集中,社会服务资源向社区集中”。但实际上,因管理下沉的要求与“为基层减负”的界限模糊,在街道一级,生态环境工作多由水务、城建等科室“附带”承担,并未配置专业队伍。

③执法资源未得到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无事不扰”……各项惠企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喊了多年。但对有些企业而言,并未真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另外,2017年,深圳市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重点整合“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其中就包含了耗费大量生态环境执法力量,专业要求又不高的建筑施工噪声,烟尘和油烟污染等。但至今为止,此举措并未得到落实。

(2)企业监管链条现状

企业方面,也存在监管链条断裂的问题[3]。纵向上看,有权监管企业治污的主体,理应包括区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街道办、社区、园区(或房东)四级。但实践中,企业监管往往只是区县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与企业之间的“B2B”。因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配备较少,对企业的监管仅为单一的行政执法,往往缺少日常管理。存在真空的三个中间环节,对企业的巡查覆盖面广、频次高,恰恰正是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及时掌握企业动态的部门。

3.《指导意见》的完善对策

(1)完善环境监管责任体系

①强力构建大环境监管格局

生态环境秩序的维护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单靠生态环境局一个统筹部门无法有效的推行生态文明建设[4]。申论之,监管责任落实的核心在于“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如果对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强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培训,加大生态环境工作在考核中的比重和结果运用,仍是当前需要继续夯实的基础工作。近期,各级政府陆续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规则,明确地方党政领导需要对重大生态环境决策事项进行审议,这将是一个新的开端。

②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

区县一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资源紧缺,例如笔者所在的龙华区,辖区面积约178平方公里,工业企业约16115家,餐饮企业约9318家,建筑工地约227家,年均量约10000宗,上述污染源的监管以及案件的处置,均由生态环境局在六个街道各派驻的一个基层环保所(科)承担。目前各所(科)仅配置12~18名工作人员,平均在岗在编公务员2名,人均工作量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要及时掌握企业的进出,运行异常,并加大宣传和日常管理等,必须要发挥基层部门的作用。例如让社区对辖区的工业企业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并与环保执法形成联动,把社区的触角优势与执法部门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从2019年起,龙华区探索创建“环保守法社区”,并纳入区一级生态文明考核,正是对社区清单制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

③优化执法资源配置

目前深圳市生态环境领域在编在岗执法力量普遍偏少,若将简易日常巡查事项镶嵌于现有社区巡查体系,可将专业执法人员从繁重的日常巡查事务中释放出来。龙华区曾尝试在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两个部门间,建立基于社区巡查为基础的联合执法体制,尝试把易于识别和整改的事项纳入社区现有队伍开展巡查。但由于责任下沉与“减轻基层负担”的理念的表层冲突,最后该方案并未推行。笔者认为,改革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为基层减负不是纯粹的不下沉权责,而在于是否给予足够的保障,只压责任不做好保障是“加负”,但做好充足保障的下沉,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建议在做好保障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中央推行的综合执法改革,将一些专业要求不高,工作量大的监管事项移交给城管部门、街道、社区。

(2)完善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谁污染,谁治理”虽然符合现行法律,但是从良法善治,以及“执法是为了规范排污”的立法本意,该原则有待补充。在法律层面,增加园区和业主的告知义务、安全监管义务、作为收益者的基本注意义务等符合法治精神,笔者建议在“谁污染,谁治理”的前提下,补充“谁收益,谁治理”,让责任链条完整有序,倒逼各责任主体履职尽责,既可减少企业因违法导致的损失,也可让执法力量也投入到更需要的领域,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双耗损将大幅减少。

【参考文献】

[1]李晓亮.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加速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J].环境保护,2020,48(09):25-29.

[2]陈晓红.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制度变迁逻辑与启示[J].管理世界,2020,12(11):160-171.

[3]胡敬谦.加快构建企业环境责任的政策调控体系[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