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物流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7:52

乡村物流现状篇1

由于受市场经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教育水平、政策等的影响,农村物流的发展受到诸多要素的限制,具体如下:

(一)地形因素。由于乡村物流多实施于地处偏远的山区沟壑乡村和小城镇之中,这些地方交通基本靠走,通话基本靠吼,所以当地的地形形成了对外界的天然屏障。使得与外界的沟通发生了困难,网络信号和移动手机信号的不发达使得内部的物流信息难以及时地与外界取得很好的联系与呼应。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发展物流的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乡村公共交通设施落后。由于乡村地处偏僻、经济条件落后,从而使得地方公共交通建设难上加难。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拥有再好的经济发展蓝图也只不过是白纸一张。再加上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使得乡村物流产业越来越迈向非专业化的境地。交通的建设是物流发展的基本保障。乡村物流交通的不完善使乡村物流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三)地方有关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一个地方物流业发展的好坏和当地物流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乡村经济水平落后缺乏物流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导致物流产业无法大规模地进行有效运转,没有达到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促使物流效率变低,物流网络系统难以形成,影响了当地物流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四)物流业观念落后。乡村物流的发展缓慢与老百姓对物流的认识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乡村地区由于文化程度普及率较低,当地的人们思想相对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对于物流的陌生,觉得和生活毫无关系,使得当地政府也对发展物流业不够重视,种种条件都制约着乡村物流的发展。只有打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提高乡村物流经济的发展。

(五)有关物流人才相对匮乏。要形成有规模化的乡村物流产业,应当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但现实中乡村地区老龄化状况日益上升,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很多技术人才选择去基础设施更好的地方就业和发展,使得当地的普通物流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物流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乡村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全面。现在的乡村物流业多是货物之间门到门服务,从而使物流的人性化方面显得不足。运输过程显得死板和缺乏灵活性、管理缺乏弹性、缺乏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加入,使得乡村物流的运输方式显得分散不集中,规模化效益难以达到,从而制约乡村物流的发展。

二、乡村物流特征

我国乡村物流受国情、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要素的影响,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乡村物流交通运输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受到地域性的影响,部分地区只能接受如公路、水运、海运等单一的运输方式。只有运用最适合当地的运输方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利益最大化,降低经济成本。从侧面体现出乡村物流运输具有单一性。

(二)乡村物流业需求量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乡村地区地广人稀,人们的信息量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人们消费的种类不同,从而使得当地的物流产业很难得到系统化的统一。

(三)乡村物流具有一定差异性。我国是由56个名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很多乡村分布着少数民族的村寨,从而使得不同地区和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人文文化和生活习惯,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发展乡村物流产业时应当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匹配,从而达到乡村物流的专业化和针对化。

(四)乡村物流有着一定的分散性。乡村地区的人们相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所需求的生活用品、药物、衣服、农业工具、食品、家用电器等一系列商品都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这从根本上使得当地的有关部门会忽视乡村物流的重要性,没有把发展乡村现代物流看成是一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工程。从而使得乡村物流业呈分散趋势发展。对物流资源和经济效益造成浪费,让乡村物流朝着阴暗处发张。

三、发展现代化乡村物流产业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加快发展我国乡村物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策支持与引导。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发展现代化乡村物流少不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从而鼓励地方乡村物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当地人们的积极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现代化乡村物流。

(二)更新思想观念。当地的人们应当更新自己的观念,了解乡村物流,树立良好的现代化乡村物流观念。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优秀思想,也有利于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把良好的思想观念与经济化物流模式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现代化乡村物流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乡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那些物流运输交通模式较为单一的地区,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如加大对该地区单一交通的合理化整改或者是扩大该地区的特种交通运输规模。从而扬长避短,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些有着不同文化和不同生活习惯的少数民族,国家在投入建设时应当多多考虑当地人们的习俗习惯,如藏族、蒙古族是以游牧方式进行居住的,他们的居住地有着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在发展现代化乡村物流时就应该对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要向着多样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四)引进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发展现代化乡村物流应当引进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从而做到乡村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是提高现代化乡村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如RS(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感知系统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农产品的成熟度,从而优化装运路线提高工作效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处理人群地理位置的密度来进行判断和决策,从而使得建设物流中转站、仓储和汇聚节点得到系统优化;而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使运输路线得到优化,避免了对乡村道路错综复杂不熟悉而浪费宝贵的时间等。

(五)加强宣传力度。当地的物流公司和政府应当加强对物流产业的宣传,良好的宣传有利于让乡村物流工程深入人心,可以更好接受当地人的意见,广泛地采集人民的意愿,有利于增进现代化乡村物流在当地的适应性和良好发展。

(六)应当加强对当地物流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发展现代化乡村物流产业需要一批掌握现代化物流知识的人才,当地政府应当善于发现和运用那些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人才,这样也有利于乡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回流,从而推动当地人民的就业量,从侧面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人才的引进从而为推动现代化乡村物流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

(七)周边的中大型城市应当发挥好带头和模范作用。发展快的城市带动地方乡村物流的发展,将自己的现代化物流产业与地方物流产业相关联,主动承担起推动乡村物流发展的責任,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因素,从而为地方乡村物流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结论

乡村物流现状篇2

摘要:自商务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受到了农

>>安徽农村消费市场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研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现状与模式专家解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模式全国推广等民生工程惠及土家万村千乡宁夏邮政:“万村千乡”工程显活力万村千乡”连锁工程点亮和谐家园“万村千乡”建市场 千家万户得实惠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流通第三商业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商贸物流模式选择陕西乾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启动“商品信息服务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审计有感浅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状及发展问题分析研究创新银行产品服务助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卢龙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惠及百姓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工程等10则江淮帅铃第四次中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单建言“万村千乡”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柴渝.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农村流通领域的一场革.

[3]刘麟.湖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拉动农村消费.三农在线.cn/news/nyxw/200907/t20090729_472159.htm.

[4]吉亮.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市场的开拓策略[J].商业经济,2008,(3).

乡村物流现状篇3

关键词: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60-02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

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2.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湘乡市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2.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总之,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1.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2.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2.1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2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2.3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湘乡市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建立湘乡市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湘乡市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湘乡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湘乡市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入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湘乡市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4.政府要强化对湘乡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间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生产经营的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李国学,农村环境保护教材,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009-8

[2]唐辉,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农村周刊,2010-5

[3]张建芳,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当代农村建设,2009-11

[4]汪庆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形势对策,云南农业科技,2003

[5]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对策,农村经济,2008

[6]徐玉宏,我国农膜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环境科学动态,2008

乡村物流现状篇4

关键词市域村镇;布局;调整;必然性;对策;山西侯马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350-01

侯马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汾河与浍河交汇处,处于临汾、运城、晋城3市及晋、秦、豫3省的三角中心位置,是山西省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辖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农村人口集中在新田乡、高村乡、凤城乡、上马街道办和张村街道办,共计76个行政村,11.3万人,分布在侯马市城郊以及周边共200km2以上的范围内。侯马市依据产业分布和城镇分布特点,形成城区、乡(办)、村庄的梯次建设结构,5个乡(办)村镇建设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1市域村镇建设现状

1.1乡镇村建设初具规模

侯马市依据全市产业分布和城镇分布特点,结合产业的发展要求规划布局城镇和村庄建设,城区、镇区、村庄呈梯次建设结构,目前共培育3个乡2个办事处。5个乡(办)的建设各具特色,现已初具规模:新田乡位于侯马市中心,全乡所辖行政村23个,人口3.23万人,村中有城,城中有村,是典型的城中乡,商贸物流、仓储、加工是主导产业。张村办所辖行政村10个,农业人口2.08万人,其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6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家。凤城乡位于侯马市东部,处在侯马、曲沃2个城市的结合部,所辖行政村14个,人口1.81万人。上马办位于侯马市南郊,所辖行政村19个,人口2.44万人,境内村庄座落有序,道路交错纵横,环境恬淡优美,群众生活安定祥和,农业兴旺发达,第二、三产业不断壮大。高村乡位于侯马市西郊,所辖行政村10个,人口1.73万人,地处侯马定的“西大门”,侯西铁路与大运高速公路以及正建的大西高铁在高村乡十字交汇,拥有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

1.2中心村连片发展

中心村主要是指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和散居的村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一定辐射作用的新型农村。2006年,根据市域功能分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确定建设“1城3乡两办35个中心村”。随着侯马市大幅度拉大城市框架,将沿线的东庄、北西庄、郭村、郭村堡、乔村、凤城等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村庄,从真正意义上纳入了城市的范围,再加上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近,村与乡镇和市区较近,从侯马市最远的村庄到市中心不到20min,原有的中心村连片发展,城镇化步伐稳步推进。

1.3市域村镇布局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侯马市有5个乡镇,81个行政村。2009年底,乡镇由5个减少到3个,行政村实施三山搬迁减少到78个。经过撤社改乡、撤并乡办等一系列行政体制的变化,目前全市农村设“三乡、两办”,即:新田乡、凤城乡、高村乡、上马街道办事处、张村街道办事处,下辖76个行政村。

2推进市域村镇布局调整的必然性

一是悠久的历史渊源。侯马县作为晋国古都,春秋时期,就曾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侯马市就被设为大市,1958年建大市,闻名全国。二是强力的政策支撑。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确立侯马市为扩权强县试点县以及山西陆港园区规划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和极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坚实的发展基础。侯马市多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现代物流示范县(区)、全省宜居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12年,侯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18元。因此,推进侯马市域村镇布局调整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3推进市域村镇布局调整的对策

一是推进城乡经济利益一体化。推行由投资方出资、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经济运营模式,并将农村集体土地升值后的利益保留在农村。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借助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同煤集团热电联产、汤荣汽配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投资,加快各村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市场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中介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1-2]。三是统筹协调、聚集发展。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西里村、观庄村、褚村等精品园区规模种植养殖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金融、信息、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等现代物流业为支撑,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3-4]。四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养老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保证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居有定所。五是保护生态、持续发展。对城镇附近不适宜居住地农户要通过要素置换或市场机制引导向城镇集中,搬迁后的区域进行退耕还林,恢复生态。

4参考文献

[1]何卓.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6-18.

[2]常远.浅析北京城市区域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J].山西建筑,2006,32(22):18-19.

乡村物流现状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水资源保护水景营建可持续

陕西关中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包含了所有类型;其中水景资源观光型村庄是指以山岳、河流、溪谷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以山水景观为基础的自然山水环境,这类村庄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们以水景资源为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其景观环境在满足游客的娱乐、观赏需求之外还要承载游客所带来的固体垃圾污染、景观水质污染、生活废水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关中水景资源观光型乡村景观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1.1人工水景景观建设影响自然山水环境风貌

乡村发展旅游业势必要大兴土木,满足游客居住、娱乐等需求,但在景观规划建设时往往会形成一个误区:景观设计照搬城市,忽略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建设类城镇化的景观设施,这严重破坏了乡土景观风貌。另外,目前大部分的景观水的水体结构设计并不甚合理,很多人工湖采用硬化的边界和池底,缺乏生态功能,不能形成良好循环,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因此水质难以保证,造成藻类疯长,水质恶化变质。还有部分景区为了增加景观水体效果,吸引游客,建设一系列水景设施,但这些人工水景设施也比较消耗资金,浪费水资源,同时又与乡村景观环境风貌及其不符。

1.2筑坝围湖等造景手法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破坏水体自然过程

关中地区是及其缺水的地区;但部分乡村为了借助水景吸引游客,不惜重金打造人工湖、水坝等水景设施,其水体规模过大,蒸发量自然也大,将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投入和维护的费用也极高。有专家曾提出"圈水工程"将会带来六大生态问题,包括"地上成景、地下成灾"、"上游成景,下游成灾"、污染难控、影响防洪、蒸发量大、浪费惊人等等。专家分析道,上游筑坝拦水,必将影响河流生态基流,造成下游河道部分时段干涸、断流,激化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矛盾。

1.3生活污水对景观水体环境的影响

关中地区依托水景资源开发旅游的村庄大致都零星分布在景区周边,村庄规模较小,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基本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例如祥峪沟村采用集中供水,引自山外的山泉水,但污水采用简易污水处理方式;当客流量大,污水量大时,则直接排放;终南山脚下的杨庄,至今还没有通自来水,还在继续使用井水;而位于铜川的玉华村由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至今还在使用比较原始的土地渗透技术来处理生活污水。这样就会导致生活污水对景观水体造成影响,而有些规模较小的村庄污水则直接排放入溪流之中。

2.景观水资源保护与水景营建优化策略

2.1尊重乡土景观环境,进行生态滨水景观营建

乡土景观环境是融合土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乡村乡土特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时,应当尊重场地原有的状态,明确要在保护中开发,保护是前提。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设施,突出村落的乡土特色,将开发建设对整体景观环境自然面貌造成的损坏降到最小。

在乡村水体景观营建的同时要注意生物多样性的营造,绿色生态走廊的营造以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营造。譬如建设生态驳岸,生态驳岸具有高孔隙率,可将滨水区的生物与堤内的生物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这个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加水体的自净功能,改善水质。这样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能确保周边水体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保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强生态治理,保证景观水体水质

对于水资源观光型乡村,其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景观水体水质的污染。如何保证景观水体水质又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采取生物修复技术。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生物填料技术、生物浮岛技术、生物沉床技术、人工湿地等等。对于关中水资源观光型村庄,主要采取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生物浮岛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周至沙河水域已经建有生物浮岛,和人工湿地,对于流域面积大的地区同样适用;对于水库、鱼塘、湖泊等小面积水域可以采用水生植物恢复技术。

2.3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单元,减轻生活用水对景观水体影响

水景资源观光型村庄人口分布相对不集中,大多都是沿流域零零散散的分布,其原住居民人口较少,流动人口又有淡旺季之分,所以适合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单元来处理污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减轻对自然水环境的污染。

3.小结

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乡村优美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人们基于对水的情怀和天生的亲近心理,水景资源观光型乡村成了游人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村民在经济的冲击下大力开发自己村落,导致水体景观环境建设忽视乡土性而趋于城镇化;破坏乡村水环境的生态性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所以乡村在以水景为主题开发旅游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护乡村的水资源环境,其次是开发建设时尊重其水体景观的乡土性和生态性,并且采取一些污水处理措施,保证在客流量大时,生活污水对水体景观的影响最小;这样乡村旅游才可以可持续发展,乡村美丽的自然环境才可以一直造福于村民。

参考文献:

[1]马杰,肖丽,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组织规划浅析[J],山西建筑,2009,(21)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硕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苟倩,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川西平原为例[D],2014;

[4]张明根、郑金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5]翟建玲,谈化粪池的应用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1(9)

[6]漆贯学、唐玉娣、合伶俊;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处理效果分析研究[J],给水排水,2001(3)

[7]王纪武.生态型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乡村物流现状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教师流动;教育均衡;文献综述

“城乡统筹”字面解释为“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流动”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而教育的“城乡统筹”也使得城乡间教师流动成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教师流动按性质和影响可分为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合理流动应该是双向流动。目前,研究者认为某些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是以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的方式存在的。如周诗伍、王凌(2010)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根据临沧市教育局提供的《临沧市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分析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条流动路线:山头校点—山区—半坝区—坝区—城区。这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不仅加剧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困境,更阻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1的结论。

可见,其主要趋势为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那么影响教师流动趋势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么?下面即是对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

有些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有些则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造成教师流动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却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政策、经济、个人三方面为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村教育政策的动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失调、教育政策调控的失效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对农村教育的轻视,使得农村教育没能得到坚强后盾的支持。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影响因素的出现,即经济因素。如牛殿利,牛波在《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现状调查》中提到的“经费投入低依然是制造不公平、吞噬农村教育的毒瘤,它仍在不断地促使很多的农村教师‘弃暗投明’。”2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工资拖欠、福利补贴空缺都迫使农村教师为了生存而流向城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得到物质肯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教师也开始考虑自己目前的工作与自身的发展目标是否一致,而经济上的不公则更加剧了农村教师向“高处”流动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经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流动,但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政策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研究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对策分析

1、要加强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部分研究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共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应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李方强2006、袁桂林2007、田锐2008、周诗伍王凌2010、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修改和完善教师编制制度(袁桂林2007、马文起2008、谢秀英2010、王甲平2011),施行弱势补偿制度(袁桂林2007、田锐2008、郭文琴2009、),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度(袁桂林2007)等。良好的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为城乡结构下教师的双向平衡合理流动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2、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如周诗伍、王凌(2010)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及学校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看病难问题,是教师能够安居乐业。”3郭文琴(2009)强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师工作环境。……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4赵周祺、梁高全、姬娜(2010)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陈秀红(2008)也同样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5可见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成为了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又一绊脚石。因此出了在政策制度上的强制实施外,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也是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方。

3、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其敬业精神,同时还要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提高对农村教师价值的认可度

如张拴云(2005)提出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和发扬优点的有效途径。……如果学校逐步采取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相信会给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是他们有了归宿感,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责任感”。6王萍(2007)指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内在动力,环境与生活条件只是外在因素,应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使农村教师从思想上主观上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李天鹰、杨廷茂(2009)提出学校应创建合理竞争机制,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及工作负担。

这些都是从农村教师思想素质水平方面提出的观点,但不能以此作为牺牲农村教师的借口。农村教师价值也是需要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入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

四、结语

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城乡教育也同样要实行统筹发展。从政策上,从根本上,切实抛开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真正做到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倾斜。

总的来说,目前对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众多学者主要是从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入手,对教师流动进行分析,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教师流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与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起来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49-50.

2牛殿利,牛波.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现状调查[J].基础教育

3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50-51.

4郭文琴.农村教师流动的组织行为分析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58-59.

乡村物流现状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空间结构;商贸流通业

城乡一体化背景

(一)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将乡村与城市结合,实现以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资源环境以及市场为彼此所利用,从而完成城乡两地经济、空间、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来讲,城乡一体化并非是指城乡之间要达到无差异,而是要将区域的各生态群落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生活、生产活动的合理分配。虽然城乡之间的收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得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权利以及生活质量等个方面在整体上相差不大,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各要素在两地之间自由、平等的互换,形成以工惠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关系。当下,我国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时期,同时,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首先,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力。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49%,城镇的人口数为6.6亿,较之欧盟要多1/4,是美国全国总人数的两倍之多,城镇化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已经近中期水平,且其发展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公共交通以及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住房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速度加快,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城市住宅的成套率现已高于80%。其次,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已初显成效,农村面貌大大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自2006年起,中央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了590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的公路新改建总计达156万公里,至此农村的公路通畅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电网覆盖率方面,农村现已大于了95%,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以同等价格用电。此外,在能源节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普及以及新型医疗覆盖等方面,均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建设现状

首先,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域面、通道和节点三个要素。其中,域面主要指的是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通道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以及交通网等技术设施建设;而节点包括有乡镇、城镇企业的聚集地以及乡村聚落处。这三大要素的自身在空间上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形成了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对我国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下城镇离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对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创新尤为必要。空间节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的重要保证,并要求各区域内的节点要有一定功能分工以及等级规模。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乡村地区仍旧保持着绝缘配置局面,彼此之间关联很小,约束了农村的节点规模,使得城镇与农村二者之间不能够均衡发展,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其次,村落的在空间面域上呈现碎片化。由于我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按照农村户口来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使得农村的可用土地被进一步碎化。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4公顷,如果按每户四口人来计算,那么每个农户的耕地平均少于0.7公顷,且这0.7公顷的土地还会分布在4、5处。农村生产的这种分散化以及小规模化,使得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一方面,土地的分散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由于地少,农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很低,加大了农业类新技术的研究动力和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小面积的土地分布使得农户普遍形成候鸟式在乡间和城市之间的迁徙,以求土地劳作和打工两不误,农户劳动力没有办法无顾虑地顺利转移向第二、三产业,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此外,当下的城乡之间的空间通道联系仍不够密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村镇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7%的农户还没有配有卫生间,2%的村庄还没有通上电,57%的行政村还没有公路通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通信以及道路设施大多只与一等级的城市和网络形成衔接,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城镇空间结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轮廓分明,山西省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1.6%。山西省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为芮城县张村南,为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同时山西省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地型地貌是山西省的特征,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当前山西省共有11个市,119个县(市、区)以及1215个乡(镇、街道)。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由此可见,当前山西省的居民更多的分布在城镇当中,城镇化率达到53.79%。由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及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数据可说明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表明山西省已经逐步向城市型社会的社会格局进行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较为深入地推进。1.受地势影响,城市呈分散式布局,影响流通效率。山西省的特征是山地型地貌,使得山西省各市分布呈分散式布局。“二分川,八分山”,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情况。山西省山脉多,地势不平坦也对山西省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阻碍。山西省全省75%的城市分布在中部的盆地中,而东部和西部虽然占地面积大,但是由于多为山区,而只分别有3个地级市和1个地级市。全省城镇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散型的分布形式,中部区域流通节点密集、东西部流通节点少,极大地制约了城镇商贸信息流、物资流和物流的相互流动和发展。2.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发展水平各异。根据山西省政府2014年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2014年底乡镇人口分布和各地级市常住人口分布如图1、图2所示。由山西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看出,当前山西省11个市人口分布略有不均,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常住人口分布最多。其中忻洲市、朔州市、阳泉市人口分布最少。因这三市所分布的区域正好位于山脉多发之地,因此常住人口大大少于其他位于平原、盆地或地域相对平坦的城市。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这些大中城市多为工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多,城镇建设快,商贸流通快;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较低,商贸流通业也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农村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极其落后,甚至没有。3.乡镇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空间通道建设不足。受到山地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影响,山西省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相比中小城镇而言,山西省大中城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处东部和西部的城镇以及乡村来说,交通道路建设存在极大的不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2014年山西省公路货运输量来看,2014年太原市货运量达到14206万吨,临汾市货运量达到12877万吨,晋中市达到9911万吨;而晋城市只有5042万吨,阳泉市只有4489万吨,朔州市仅有2253万吨,各个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差异十分大。

(三)城镇空间结构再造的建议

1.着手城乡整体规划,对城镇的空间节点进行重构。立足于区域视角对城乡进行整体的规划是推进城镇空间布局的要点。与传统城市规划不相同的是,城乡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应当要同时包含乡村和城市,而不是仅仅将乡村作为城市规划的背景;也不仅仅是对城乡用地的进一步建设规划,还要同时对生态敏感区域、农田以及绿化隔离区等各类土地的统一规划。针对当前农村用地的特点,对于农村空间结构的创新应主要着力于集中建设方面。首先,在市域或县域层面上,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进行研究,并就此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对相邻的村镇进行协调,从而构造中心城镇——一般性城镇——中心村落——基层村落的网络体系;而在镇域的层面上,要对村庄的布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从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同时兼顾周遭的零散村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居民规模小、密度大、服务对象分散、浪费土地的局面。2.以城乡的产业分工为基础,对城镇的产业空间体系进行重构。空间结构中重要的要素流和商品流,主要是取决于产业空间的配置。城乡一体化对村镇的空间配置提出要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又错位的要求,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城乡分工逐渐体现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农村分散工业向中小型城镇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逐渐会由中心城市转移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病和城市病,同时还可以将城乡之间过度竞争和产业同构的问题有效解决,从而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技术、经济联系。中小型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并扮演者中心城市将技术及经济力量向农村转移的中介和农村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节点。同时,农村以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来满足周边城市对农村要素和资源的需要,从而取得农业的经济效益并更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原则上农村不再在农村进行工业相关布置,而是积极地将工业引向城镇。3.城乡共建为基础,对村镇的空间通道体系进行重构。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交通系统能够与之适应。公路是目前村镇只要采取的运输方式,而村镇中可用的高速公路和省干线等主要是在考虑大区域的需求角度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公路干线作为带动区域路网骨架而存在,带动该片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其建设却不足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村镇公路建设是能够保障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方便居民出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来看,村镇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以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和交通连贯性为基础,向着等级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其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致,建立与发展模式匹配的场站层次和路网结构。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分析——以山西农村为例

(一)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山西农村的流通主体趋向多元化。目前,流通领域的主体以个体农户、供销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等为主。这些流通主体在农村市场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见图3)。截至2009年,山西省的农村经纪人就有50万,其中,已初具规模的超过10万人。农村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超过163亿元,收入总额超过73亿元,年盈余额达17.5亿元。农村的流通客体规模逐渐扩大,流通市场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建成框架。此外,当前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山西省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商贸发展中“卖难”“买贵”等问题。

(二)山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通体系落后。一方面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初具成效,但是同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山西省中个别省市由于地势原因,流通体系建设受阻,造成了流通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在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不能够满足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和农村流通市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城市分布零散,而当前山西省流通体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程度不高,农村市场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山西省南北两端的农村市场需要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才能够避免北部山脉多发的农村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此外,农产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集贸市场,市场中多采用摊位式的运营方式,由于现代化设施缺乏,市场中加工、物流配送、保鲜等服务还没有配备。粗放式的运营模式使得农产品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2.流通主体与市场衔接程度不高。山西省的流通主体主要是单个批发商、经纪人以及个体的商户,而山西省的农村人口数量少,个别农村地区的农民甚至没有能够走出大山,因此这些流通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专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也不高。我国的农村目前采取的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通常是独自生产、耕地的面积也较小,农民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农场品的交易中,而不能够直接与运营商、批发商等中介结构达成协议,在流通市场中没有主动权,议价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运营商和批发商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小,远不能扮演农村流通主体的角色。由于流通过程和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流通各环节不能够有效畅通衔接,流通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能真正成为流通主体,使得市场需求与流通的农产品不能够有效衔接,不能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再造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要从山西省农村的基本条件着手,完善并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信息的利用水平和带来的附加效益。首先是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村级的网站,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积极吸收外界有关日用品和农资的信息。对农村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分布分散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信息网的信息质量。其次,要根据流通市场的多层次主体,对信息的主体进行多层次的培育,并由于建立更为高效的流通信息体系。对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要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全面的商品和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操作、电子化的交割形式,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最后,要对农村流通网的物流网进行升级,对第三方物流、网上订单等更为先进、便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引进先进流通方式以缩小城乡差距

要将先进的城市流通方式向农村引进,进一步缩小城乡流通方式上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并将城市的先进物流手段引进农村,从而促进农村流通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鼓励农村的流通企业抓紧接触并应用订单农业、电子商务、连锁市场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实现流通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鼓励发展农超对接模式,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向社区菜场以及便利店的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山西农村发展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将当地传统的小店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通过加盟来实现连锁经营,为农村小型的流通企业提供统一管理、采购、核算以及配送,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日用品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流通对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综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收的根本途径之一。城镇空间结构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而城镇的流通业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推动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当下的城镇建设流通业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从自身探索和他人的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藤弘之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明.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3(10)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钟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22)

5.高柳珍,吕文鹏.渠道创新视角下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2(5)

乡村物流现状篇8

(一)贵州农村居民收入低,购买力有限。

1、贵州农村地区山多地少,农业产值小,农村居民收入低。贵州农业总产值从2004年至2008年分别为317.7亿元、335.0亿元、354.6亿元、392.2亿元、464.8亿元。可以看出贵州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而且规模小,占贵州总产值的比重不大,而贵州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因此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根据中经网数据显示,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东部地区,从2008年数据看出,贵州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2796.9元,只占上海的24.4%,江苏的38%,浙江的30.2%,四川的67.8%,重庆的67.8%,河南的62.8%,湖北的60.1%,占贵州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23.8%。2008年末,按照扶贫新标准统计,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585.3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7.4%,占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的14.6%,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不仅农民人均收入低,而且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2、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小,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根据中经网数据,贵州社会消费品市场小,消费总额2008年为1014.9亿元,只占广东的7.94%,占上海的22.36%,江苏的10.5%,浙江的13.6%。2004年贵州零售业总资产为126.66亿元,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31-55%。总资产仅为广东的9%;而且资产质量相对较低,资产负债率达76.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27个百分点,比云南(72%)、湖南(71.85%)、广东(68.42%)、四川(67.75%)高5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贵州零售业总量规模偏小。和城市相比农村市场规模也过小,农村消费严重不足,1978年,贵州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而县及县以下为1053亿元,占77.6%。1995年,贵州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超过县及县以下,城乡市场规模相差1.2倍。2005年,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扩大到2倍。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1996~2006年贵州农村居民现金支出中用于生活消费的金额由456.35元增长到1167.92元,增长额为711.57元/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2%速度上快于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5.21%)。从生活消费的现金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看,基本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的比重逐年提高,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但2004年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仍高达36.61%,在2005、2006年,这一比重仍接近30%。

3、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比高。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虽然不断增加,所占纯收入的比重较高,从2005年到2008年,人均生活支出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7%、82%、80.6%、77.4%,虽然比重在不断降低,但是总体比重仍然非常高,农村居民能够用于其它购买的资金有限,制约了商品购买和流通。

(二)贵州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布局不合理。

1、贵州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小。目前贵州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多年来投入不足,从2000年到2008年贵州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分别为93486亿元、176234亿元、248180亿元、431347亿元、364034亿元、316396亿元、382750亿元、412285亿元、419335亿元,2008年,贵州拨款占广东的15.4%,四川的36.5%,上海的10.6%。

2、贵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供应链网络不畅通,货物运输量偏小。贵州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地区铁路运输里程小,物流运输主要靠公路和水运,2008年贵州公路里程为123247公里,远低于周边省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贵州农村交通运输设备落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少,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交通网络不健全,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2008年贵州公路货运量为25272万吨,为上海的62.7%,浙江的27.6%,四川的24.5%,水运货运量为737万吨,为上海的1.7%,浙江的1.7%,四川的19.7%。

3、贵州农村流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比较简陋。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农业省,是全国石漠化最突出的省份,石漠化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20%以上。农村居民主要居住在石山区、深山区、偏远山区、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制约因素多。“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和石漠化的地理特征,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求高,商品流通难度大。由于贵州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大多数农村超市建立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在偏远乡村多采用集市集中销售采购,农村建筑简陋,大棚式市场甚至露天市场也有不少。

(三)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较为落后。目前,贵州农村市场实行连销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生活用品方面流通中的商品质量差、种类少,很多商品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落后,环境差。农村的超市仅仅是引进了大型超市的“名字”、“货架”等外在的东西,对于货物的摆放位置以及布局等并没有完全学到位,所以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也不够方便。而对于摊位式销售的,卫生状况则更差;农用产品方面,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不灵通农用产品主要是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粮仓等农用器具,这些商品的购买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农产品销售方面,对于和一些经济作物,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所谓的市场价格,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蔬菜等需要运到城里,城里的竞争和要求都比较高,卖不出去的,因没有储藏设备,只能浪费掉。

(四)贵州农村零售业市场竞争力弱小。

1、贵州零售业从业人员少。2004年我省法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仅34.43户,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34%~72%。就业人员仅52.42万人,只相当于周边省区的30%~66%。仅相当于广东的16%。商品销售额为182.72亿元,只相当于周边省区的28%~60%,仅相当于广东的7%。

2、贵州零售企业管理绩效水平低。资产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管理绩效水平。2004年贵州总资产利润率为-0.56%,全国平均水平(1.87%)和广东(1.71%),周边省区云南(0.93%)、湖南(2.03%)、广西(1.37%)和四川(1.23%)均为正数。

3、贵州零售企业劳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劳动资源利用效率看,2004年贵州省零售业人均销售额26.11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41%、广东的53.16%,在周边省区中低于四川(30.50万元/人)、云南(29.67万元/人)和湖南(25.5万元/人)。人均利润额为-10.14万元/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5万元、广东10.64万元,在周边省区中低于四川(0.24万元/人)、云南(0.21万元/人)、广西(0.22万元/人)和湖南(0.34万元/人)约10.35万元左右。从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额分析表明,贵州零售企业劳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二、农村商品流通模式分析

(一)随着流通组织的多元化,农村各种流通形式也在迅速发展。工业品流通包括:供销社、农业系统的统一采购、分散销售;连锁企业的特许经营、统一配送;厂家委托销售;企业设点专营专卖,提供的专项配套服务;经营者自采自销等。农产品流通包括:农民通过市场的自产自销农民按订单组织的生产销售;农民通过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进行的购销;国营农场组织的销售;地方各种加工企业的收购和国家的专项收购等。

(二)连锁经营在农村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中国农村市场特许加盟连锁发展势头良好,特许加盟连锁的特点在于,不管是农村哪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只要认可特许加盟企业,能够拿出开店的资金,就可以进入特许加盟体系;不管是竞争能力强弱,只要遵守加盟契约,通过总部的企划、培训、营运等支持,企业就能正常运作;不管是经营规模大小,只要纳入总部的运行系统,通过品牌整体促销策略,企业就能降低成本,取得明显发展。连锁经营的统一配送有利于保证农村市场商品的质量。农村加盟连锁店通过总部统一配送商品,既能保证商品的品种、规模,又能享受优惠价格,保证商品质量,在购物环境上,由于装饰统一,标志醒目,灯光明亮,设施先进,使其成为农村理想的购物场所。国外的沃尔玛超市就是从农村的连锁经营中发展起来的,国内苏果超市等或通过投资、联营、合作等方式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基地一加工一市场”产业链,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接起来,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或通过合同订单、产品开发、品牌定制等方式,与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企业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相互促进发展;或通过自身连锁网络、流通渠道,为农村各种生产者、经营者提供购销服务,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万村千乡工程的流通模式。200598月国家八部委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贵州的万村千乡工程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所建乡级点多,村级店少,交通便利的地方多,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方少。

(四)国内农村商品流通模式的经验教训。

1、成功案例的经验。浙江推广“七统一”模式,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具体措施是推行“七统一”模式,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核算和统一服务,有效监控直营连锁。安徽采取四种建店模式,推出“万村千乡”工程。具体措施是积极引导各类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连锁超市、便利店);鼓励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通过吸引小企业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改造“农家店”;吸引其他类型企业和个人投资建立、由大中型连锁企业直接进行物流配送的“农家店”;支持各类中小企业以自愿连锁、自愿结合、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建设“农家店”。河南建设三级网络,推进供销社改造工程。具体做法是: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公司牵头,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骨干网络建设区域网。对原有经营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建立起商品购进、配送、运输、结算、管理的细分体系;建设终端网。实施超市进乡村、进社区工程,鼓励各地供销社发展农村小超市、农产品直销店。

2、失败案例的教训。海南“农改超”是用超市化的模式改造现有的低层次的农贸市场,给百姓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和便利的购物方式。但由于各地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出现了超市竞争不过农贸市场的现象。海南“农改超”遭遇尴尬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基础设施和摊位费等导致高成本,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有较大的劣势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乱批滥建,重复建设,造成市场闲置和市场摊位过剩管理难以跟上。县域连锁经营应汲取山东德农超市教训。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所有店铺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经营,采取“八统一”经营模式,以此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大型仓储式农资超市设在地级城市、县或县级市的城乡结合部,中型农资超市设在乡镇,小型农资连锁超市设在乡镇以下,8~10个自然村,3公里商圈半径。同时,还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把农资连锁超市搬到田间地头,设有“坐堂医生”。由于受到德隆事件的影响,资金链条的断裂坐拥500多家连锁店铺的目前已偃旗息鼓,面临清盘。问题就出在上。

三、适合贵州农村商品流通的新模式探索

由于受限于贵州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完全照搬大连锁企业经营模式和其它地区模式无法适应贵州农村地区现状,再加上目前的万村千乡工程无法最大程度满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的商品流通需求,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总结其它地区经验教训,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在贵州农村重点发展农村本地物流企业,搭建大连锁企业和商品生产采购企业与农村村级店之间的商品流通桥梁,具体是建立大连锁企业和商品生产采购企业与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之间批发与回购以及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与乡村连锁店之间终端零售相结合的层级分销运营模式,建立日用生活消费品、农资产品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的双向商品流通模式,建立商品流通消费梯度模式。

(一)贵州农村商品流通的层级分销运营模式。具体讲就是由大的连锁企业或者商品生产采购企业只在农村地理区位比较中心的县市或中心城镇建立经营点进行配送,由农村本地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进行配送乡村连锁零售网店进行配送并返销乡村零售网店收购的农副-产品到县市和中心城镇经营点。在农村地理区位比较中心位置建立网点一方面可以减少大连锁企业和生产采购企业在广大贵州农村地区进行商品销售和采购的店面运营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一方面减少了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销售成本。而在乡村实行连锁零售店可以规范和统一商品质量和购物环境。中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参与可以极大的发挥中介企业的资金参与和运营,扩大商品流通的规模。

(二)贵州农村商品流通双向物流模式。本地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在将日用生活用品和农资产品运送到连锁乡村网店的同时可以采用易货或者销售方式将农村农副产品运送给大连锁企业或采购企业。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把质优价低的日用消费品送下乡,另一方面把农副产品收上来进入超市销售,搭建起农副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解决农产品卖难。还可以将农户农副产品生产、销售风险与采购企业挂钩,转嫁农户的生产销售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降低物流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空车返回率,降低运输成本,在此农村商品流通模式中,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应该特别重视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作用,使无法深入农村的连锁企业的商品能够运输到农村偏远地区,又能够使农村地区农产品有效的运出来卖出去。

(三)从贵州农村家庭消费的结构来看应该采取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就是在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利用网店销售终端贴近农村市场、贴近农民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本地农村的不同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贵州农村不同地区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同时针对农民新需求在综合服务、拓展经营领域上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原来传统日用消费品销售范围,既开展科技培训、信息咨询、文化娱乐、收费代缴等公益项目,又相继开展电话卡代卖、销售、保险和医药、图书、建材、家电、种子、农机等新型经营性业务。

[参考文献]

[1]周庆举,贵州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征分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5.

[2]王淑静,对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乡村物流现状篇9

贴近生活、家庭⑹隆⑶嵯簿缭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讲师杨慧如此总结《乡村爱情》系列长青的原因。

生活化表达

第一季中爱情遭遇家庭阻挠的男女主角谢永强和王晓蒙已经结婚生子;村长王长贵去世,象牙山“第一女神”谢大脚过上独居生活……9季故事以来,《乡村爱情》主角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面貌的发展也得到充分体现。如在第九季中,象牙山的女人们争相涂起口红,并且开始用修图软件美颜、在朋友圈晒照。

“我们谈创作理念时,首先提到一个字――真。如何平衡影视戏剧中的真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这个分寸很难把握。”本山传媒影视中心副主任、《乡村爱情进行曲》导演孙博告诉《综艺报》。有一场戏,谢大脚在梦中向去世的丈夫哭诉女儿婚姻遇到的磕绊。对于这场戏的处理方式,孙博的师傅赵本山指出了不妥之处,“谢大脚可以在梦里跟王长贵打一架,抑或是发生其他更加匪夷所思的情节;但如果她跟王长贵哭诉,就会变成把现实故事放进梦里。一旦把梦境当现实来拍,梦境反而不真实了。”

以象牙山人们的情感事业变迁为主线,将刘能家、赵四家、谢广坤家、谢大脚家、徐会计家等家庭的故事在观众眼前铺陈,一个家庭一个状态,一个人一个状态。没有大开大合的剧情,但“象牙山人”在小桥流水般的生活中渐渐与观众产生情感联系。“生活当中,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生活当中,没有那么多大喜大悲、没有那么多故事。我们希望能在家长里短中展现东北农村真实的生活状态,让观众觉得《乡村爱情》中的人物与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孙博说。

杨慧分析认为,《乡村爱情》表面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但其吸引力也在于讲述了中国百姓家庭故事。“家庭叙事是国内电视剧特别有生命力的一条主线,很多历史题材、玄幻题材的电视剧最终也会还原到家庭故事中去呈现矛盾。《乡村爱情》一样,在东北农村的大环境中,表现的仍是人们的恋爱婚姻、邻里关系以及子女的工作问题等,能够引发一般观众的共鸣。”

喜剧加减法

要将这平凡生活表现得有滋有味并抖出包袱,很考验主创团队创作功底。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关键,它是一部喜剧得以成立、发展的基石。刘能小心眼,谢广坤爱叨叨,赵四窝囊却又爱逞能……《乡村爱情》几大主角性格分明,形象深入人心,带来很多喜剧效果。“有些东西不是外在的,像师傅(赵本山)的小品都是穿同一身衣服,戴同一顶帽子,观众却并未觉得乏味。《乡村爱情》只要把一门东西研究清楚,把人物的心理研究明白,把刘能、赵四继续演下去就行。”孙博表示。

孙博介绍说,拍摄《乡村爱情》系列时,主创团队只准备了“大致的故事”,很多金句、爆笑桥段都是临场发挥、即兴创作的结果。在正式开拍前,演员和导演会有很长的对戏过程,包括用不同的状态说同一句台词,看看哪一种方式更好玩;在没有包袱的台词中怎么说出个包袱来,以及如何在推动事件发展的台词中加入人物的包袱。“拍戏时我们总是先增加包袱,把这场戏拍得热闹、气派,之后再把不符合情景规定和人物走向的内容删掉。有很多戏可能观众觉得画面没那么考究,是因为我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喜剧层面。有时候如果拍得过于细致,可能会把喜剧的东西淹没掉。”

全年龄段受众

乡村物流现状篇10

关键字:乡村城镇化景观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一、乡村城镇化问题及研究现状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发展,城镇地域扩大,农业用地转用为工厂、住宅等非农业用地;农民由专业农户转化为兼业农户,进一步脱离土地成为非农户;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趋同等。

由此看出,乡村城镇化不仅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自然、文化发生嬗变的复杂过程。它在带来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免因人们过于强调经济生产价值而产生一些问题。从区域内城镇化现状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城镇化问题

1.城镇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则是规划设计缺乏超前性,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

2.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这个问题尤以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地方,乡镇企业一般布局分散,规模小,甚至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况,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因此环境污染程度严重。

3.城镇及城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同时,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4.城镇地方特色丧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当地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城镇化研究现状

目前,对中国乡村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乡村城镇化与我国城镇化道路,区域乡村城镇化特征,乡村城镇化与农业的非农业转化,乡村城镇化与小城镇,以及乡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等方面。乡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已达一定水平,为城镇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因此,只有融合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站在一个更高、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研究乡村城镇化,才能揭示小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演变、发展的规律,并藉之合理规划和建设小城镇,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小城镇既能跟上现代化步伐,又能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保持原有的传统风貌。

二、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科学。

(一)城镇的景观结构

景观由景观元素组成,景观元素指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拼块、廊道、基质三种类型。城镇体系中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包括村),本身便可看作一个景观单元,它们由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建筑物、街道、农田、河流、公园等)组成,彼此之间既具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分布格局和不同的职能。但在更大尺度的空间地域内,它们又可被看作为镶嵌分布的同质性景观斑块,相互联系,互为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镇体系,担负起区域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任务。从此意义来讲,某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便构成了一个更高等级的景观单元,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功能和空间格局。因此,研究乡村城镇化,可从城镇、城镇体系的景观结构入手,分析城镇化引起的空间效应和对地域发展的意义。

(二)城镇的景观功能

1.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景观的功能包括了能量流、物种流、信息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等在景观元素间相互迁移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具体表现为:

(1)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的空间运动等;

(2)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土和其它物质的流动;

(3)人文过程,包括人类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能流、物流、和价值流。

城镇的流通职能、生产职能、消费职能等在此都可理解为是一景观元素内或几个景观元素间流的交换。受景观格局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如一城镇兴起后对周边乡域的经济牵动作用,其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扩散,信息的传播,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在城镇的集中,商品的流动等。此外,城镇化带来的自然植被和野生物种消失、农田被占等也是景观元素间生态过程改变的结果。

2.城镇景观的自然性和人文性

景观生态学依人类对景观的影响程度不同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单纯就某点状要素而言,无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人类进入后的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正反映了从自然景观到人工景观的过渡。传统城镇景观的各种特征都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合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习俗而形成的,仅从住宅形态、建筑材料、构筑形式上我们就能辨出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建设新城镇或改造旧城镇,都不能脱离这种自然性和人文性。

3.城镇景观的演化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城镇占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的实质性改变等。因此,城镇化即意味着一个城(镇)景观单元内部斑块-廊道-基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也意味着由不同规模等级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在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和功能变化。这种变化在时空上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对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基地的城镇而言,人类活动无疑在其中起了重要主导作用。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土地状况,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建筑物扩张等。这些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对自然界起着破坏或建设作用,从而决定了城镇景观的演化方向和演化速率。把握住这一点,从城镇的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来分析乡村城镇化内外促动因素,可以预测城镇化发展动向,为建立城镇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4.城镇景观的价值

城镇景观及其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都属于一种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兼具经济、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规划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民族特色丧失等,都是因为只重视城镇的经济生产价值而忽视了其它价值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