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27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笔记;教学策略;学习效率

读书笔记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重点知识点、日常感悟、语文扩展知识等方面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由扩展、选择学习、兴趣收集的重要形式,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在书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汇量、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表达技巧、更多的文字组织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提升读书笔记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主动书写读书笔记,有效地书写读书笔记

在提高读书笔记教学质量之前,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可以有效地融入读书笔记教学的情境中来,对此,老师首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需要了解每个学生在书写读书笔记时的阅读偏好以及写作能力,然后再安排或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读书笔记任务,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书写读书笔记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尤其应该巩固与延伸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学生语文基础能力

老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培训,尤其应该将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关联词等常用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细致化的讲解与梳理,保证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力,使学生准确进行词汇选择、语言组织、段落划分等,读书笔记成为学生锻炼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技巧的重要方式,进而提高读书笔记的书写质量。

三、弱化读书笔记的形式,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写的、愿意写的、能够写的

老师应该弱化读书笔记的形式,也就是不能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敲死,一方面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写随想、写感悟、写体会,总之,就是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写的与愿意写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读书笔记的作用,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促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书写读书笔记的教学情境中来。

四、发挥老师对阅读教学的引导与管理作用,做好学生读书笔记教学的个性化辅导

老师还要主动发挥对阅读教学的引导与管理作用,重点放在对学生写作质量的管理与辅导上,而不是对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的关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写作能力来合理分配读书笔记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有话说、能够写、写得好,让学生个性与个性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让读书笔记不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情绪与心理的释放。

五、组织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开展主题辩论会或者演讲会,让读书笔记活起来、动起来

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尤其是让学生根据生活、情感、人生、理想等读书笔记内容来组织主题演讲会或是辩论会,一方面让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促使读书笔记的内容变得更加立体与丰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享读书笔记内容来激发学生写作的荣誉感与积极性,让读书笔记从量到质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资源进行读书情境的创设,安排学生在课堂上书写读书笔记

老师还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读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来定义读书笔记方向,还可以利用视频来作为读书笔记的目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情感上、知识上、语言上的扩展。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系列视频,让学生对其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更加细腻、更富情感,提高学生读书笔记的综合质量。

做读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书写方法、积极进行读书笔记写作、扩展读书笔记内容与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写作、爱上写作、写好写作,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保证学生从阅读(观看)、理解、语言组织、写作的整个读书笔记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对词汇、修辞、文字逻辑的把握,强化学生的核心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翁珊珊.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6(3):117.

[2]赵秀琼.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6(10):88.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2

关键词:写字教学;习惯养成;规律指导;范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3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明确提出小学生每天练字10分钟。”这无疑彰显了写字教学的重要地位。课标又对写字教学的评价作出详细的建议:“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写字质量。”新版课标更加重视学生书写姿势、习惯的养成,重视写字的质量。2013年1月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了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书写水平。由此可见,加强汉字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写字教学是贯穿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高度重视。

一、抓落实,养成写字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写好字的前提。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更是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的幼小衔接教育来观察,家长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盲目跟风行为,早早地让孩子握笔学写书法,新入学的学生除了能认识汉字,也能书写自己的名字或是简单的汉字。但纵观一年级的新生,我们不难发现新生千姿百态的书写姿势:有的学生大拇指抱着食指,遮挡住笔尖,只能将脑袋侧向左边书写,有的学生二指握笔,书写范写极小,笔尖不能灵活写字,有的学生左手下垂在课桌边,胸口贴在桌沿写字,也有的学生握笔过紧,用笔过重,书写笔画粗、浓,如同一根根小木棒。种种不良的书写姿势,如不及时努力矫正,学生不但不能将字写好,还将严重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还能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疾病的发生。由此,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一定着重落实写字姿势的养成教育。

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态度、书写姿势、书写用具的使用和保持书写环境整洁进行指导,严格要求。”一入学就要让学生认识正确的书写姿势,即握姿和坐姿。利用开学前小学生常规教育学习时间,老师要对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有效落实。坐着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给学生编个朗朗上口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摆好姿:“头正身直脚放平,心中牢记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握笔的姿势是:捏、托、垫、靠。也给孩子们编个口诀记一记:“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后面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边念儿歌,边把手中的铅笔握好了。其次结合出示语文书中常规教育的图片、教师示范、讲解,指导、纠正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坐姿和握姿。书写前将坐姿和握姿进行分解为1、2、3口令,每一次写字前做好:1——坐姿,学生边念口诀边坐端正;2——握姿,学生边念儿歌双手摆弄铅笔握好笔;3——学生开始写字。做到书写姿势反复抓,反复强调,姿势不对不写字。书写姿势的养成同时还要发动家长的积极配合,通过校讯通、家校练习册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书写姿势的重要性,在家落实孩子的书写姿势,及时向老师反馈书写情况。

能否正确选择书写工具也将影响书写的质量。家长在开学初总是会给孩子准备很多五颜六色的各类铅笔,有的笔杆较细且光滑,学生握着较难用力,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的素描用的2B铅笔,笔芯较粗,难以写出笔画的粗细。因此,开学初就将书写工具的准备布置给家长:为孩子准备HB中性六边形或是三角形。(其中三角形铅笔的三个面刚好被拇指、食指、中指握住,学生能紧紧抓住笔,不易滑脱,且手感舒适,非常适合学生书写。)一块普通的橡皮,一个笔袋。(因孩子注意时间不长久,偶尔将笔袋掉到地上,笔袋不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而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良好的书写习惯还离不开书写环境的营造。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不强,课桌上往往堆满了学习用品。每次写字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桌的物品整理一下,理一理课桌,静一静心绪,不急不躁,专心致志地写字。同时通过家长会,告知家长要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书写环境,要求家长督促反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巧指导,发现写字规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新课程标准同时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共300个常用字,附带17个部首变体。这些字字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部分字是合体字的结构成分。先学好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基础,有利于发展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作为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师就要将这些字作为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扎扎实实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及300个基本字,为学生的书写打好过硬的基础。

1.用好田字格,找准字的位置。田字格是小学生开始学习写字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笔画的位置、方向、长短、弧度的变化,比较组成字的各部分之间的宽窄、长短、高低的比例,控制字的大小及字与字的间隔距离等,所以学生能熟记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对学习书写有一定帮助。书写时,给学生编个顺口溜记一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两中线,四小格,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各个方位记心间。”在指导学生书写汉字时,就要引导学生对照例字分析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方”字,学生在书写时,往往做不到点和横折钩的收笔不能写在一条直线上,教学中就让学生对照田字格,发现竖中线上写点和横折钩的收笔,这样写出的字才方正、美观。

2.练好笔画,观察线条的变化。汉字的美是通过线条本身美和线条组合美来实现的。我们如果把写字看作是在一个方框内排列线条,那么千条万化的线条是就是笔画,排列组合的过程就是结构。只有把笔画写对写好,体现出线条本身的美,才能进一步做到线条组合的美。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同时汉字的笔画多变,同一笔画在不同的字中就有不同的姿态。例如基本笔画“撇”就有四种形态——平撇、斜撇、竖撇和弧撇。如“千、手”等字,平撇一般都在字的顶部;“月、用”等字左撇和右竖并存时,左撇要写成竖撇;当长点和撇搭配时,多为弧撇。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发现笔画的变化,掌握笔画书写的规律。

3.找位置、想线条,提高书写能力。汉字是象形文字,笔画组合和部件搭配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第一学段在加强指导学生基本笔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写整个字。从笔画较少到笔画较多的独体字,再到书写简单的合体字,每次书写,教师要作具体指导,和学生一起分析字的结构,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每一个单笔的用笔方法。例如教学“偏左结构的独体字”,这种结构的字由于主笔偏向一方,字形较斜极容易出现重心不稳向右倾斜。教学这类字时不要偏离田字格中心,要根据主笔的位置及形态,调整好重心,使其平稳。如“乡”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撇折起笔要压上竖中线,第二撇折的折角要与上面的折角对齐,撇略有弧度,不得过于左斜,才能重心平稳。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字的位置,想想每一个笔画的用笔方法,提醒学生书写时“看一笔来写一笔,动动脑筋写得像”。在第一学段后期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每次书写时做到“一看位置,二想笔画”,教师只有依据汉字书写的规律加强巧妙指导,才能使课堂的10分钟时间和书法教学的练字真正有效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书写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勤范写,提高写字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第一学段硬笔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为:“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现今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现状中,多媒体电脑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多数老师为追求直观的写字教学效果,直接借用电脑演示生字的笔画顺序及书写的过程。学生在乎的往往是将电脑演示的环节当作是欣赏动画片,看电脑这支笔是怎样慢慢将字由黑色变成红色,却忽视了汉字书写的意义。写字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动作技巧,教师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汉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构美、空间美一定是电脑无法传达的。第一学段的学生模仿力极强,教师一手端正、规范、美观的字一定让学生赞叹并积极效仿,因此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范写是不可或缺的。

1.少粉笔范写,多纸笔范写。在写字教学中,老师们多数在黑板上进行生字的范写。一支粉笔,一个田字格,边观察边用粉笔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大大的字,以便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用粉笔书写虽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但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概念不强,黑板上田字格的字不能和本子上田字格的字进行比较,比例上存在差异,学生书写起来还是达不到规范。在教学中,教师稍作改变,便能带给自己和学生一个惊喜。利用实物投影仪,教师手执一支铅笔,在书写本上一笔一画范写。不论是教师起笔、行笔、收笔的用笔方法,还是生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真实位置,教师都做到了最好的示范。

2.少集体范写,多个别范写。教师除了在全班面前集体范写,讲清生字的结构及用笔方法,还要多留时间进行个别范写。手把手教学似乎是一种传统的教写字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无论从握笔还是书写过程都缺少所谓的写字的“手感”,教师在指导写字中,手把手教学生握笔、用笔,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握笔的正确姿势,体会到笔画的轻、重、提、按,体会到老师在耳边轻轻的鼓励声。书写潦草的学生,手把手地范写,会让学生认识到书写要端正、规范;书写错别字的学生,手把手地范写,会让学生在短时间改正错别字;手把手地范写,会让书写零起步的学生,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紧扣新课标,积极改进、扎实有效地开展写字教学,从教师做起,从学生的每一次提笔练字做起,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重拾汉字之美。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3

(一)学习组织。集中学习分为局党委成员集中学习、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为单位的三种集中学习形式。党委成员的集中学习由党委书记主持,同时,局领导还要按时参加各党支部的集中学习;各党支部的集中学习要根据《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由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统一时间,统一学时,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确保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

(二)学习计时。每次集中学习要进行学习计时,每位党员详细记录学习时间、地点、内容。

(三)学习要求。党员要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旷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督促检查,注意发现学习典型。

(四)学习考评。集中学习的考勤情况以党支部为单位上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作为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二、作笔记制度

(一)学习笔记由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购置,统一标准。

(二)凡有书写能力的党员,根据学习进度和内容要求,认真作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三)读书笔记要字迹清楚,内容充实,认识到位,体会深刻,每学时不少于300字,切实达到提高理论水平、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

(四)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组织检查一次,并组织不定期抽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展览和评定,对书写认真、质量较好的党员予以通报表扬,对态度不端正、敷衍潦草的党员予以通报批评。

(五)笔记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考勤制度

(一)建立集中学习、集体活动考勤制度。各党支部确定一名考勤员,对党员出勤情况进行统计。每次集中学习、集体活动都要进行认真考勤,并按照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要求填写《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表》,由各党支部书记签字后,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各党支部严格请销假制度,一般情况不能请假。凡有特殊情况,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要向党委书记请假,一般党员要向党支部书记请假,并办理有关证明手续。事后,按照程序及时销假,按规定进行补课。党支部人员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必须集体补课。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各党支部的考勤情况。对党员个人无故、多次缺勤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出勤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四、补课制度

(一)缺课党员要自觉主动地向支部报告缺课的时间和内容,接受补课。

(二)对因故缺课的党员,各党支部要指定专人,安排适当时间进行补课

(三)各党支部负责对缺课党员进行补课的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耐心详细讲解补课内容,并进行补课登记。

(四)各党支部要将缺课及补课情况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党支部落实补课制度的情况进行抽查,防止走过场。

(五)补课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五、督查制度

(一)各党支部每周进行一次自评,找出存在问题,认真加以改进。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对每名党员的督促检查。

(二)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检查各支部的学习、活动、工作情况,对照《实施方案》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中的规定,按照时间限度和进度要求,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党支部提高工作水平。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阶段召开一次由各党支部书记参加的总结督促会议,总结本阶段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措施,指出工作努力方向。

(四)督查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重要依据。

六、学习交流制度

(一)各党支部要建立学习交流制度。各党支部要对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每学完一个专题,进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每一阶段结束,进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

(二)各党支部的每位党员要根据专题内容、阶段性任务目标,准备好发言稿件,认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收获。

(三)各党支部党员的学习交流情况以及发言稿件,要及时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地抽查发言稿件。

(四)学习交流情况将作为先进党支部评选和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七、责任制度

(一)党委书记、局长任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负总责。

(二)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党支部书记负责日常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日常工作。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4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想让这些学生喜欢读书、写字,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小学低年级主要进行的是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的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深地知道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其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

几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得出结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放在了首位。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快乐、轻松中灵活掌握了以下几种识字的方法:

一、游戏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教师在教学生字时,可采用一些游戏方法。比如:教师先出示基础字“十”,让学生先加一笔,可组成“土”或“千”,继续加一笔、两笔,可组成“王”“主”“玉”等字;教学“日”这个字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学,加一笔可以变成“白”“目”“田”“电”“旦”“旧”等字。这样,学生学起来能够比较有兴趣。

二、比较识字法

在汉字教学中,观察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学生在开始识字时,往往被字形蒙骗,如“大”“太”和“犬”不分,“石”和“右”不分,“天”和“夫”不分,有好多学生学习了“今”和“令”很长时间也记不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在他们具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以后,把这些形似而音和意不同的汉字放在一起,结合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三、换偏旁加偏旁识字法

教学中,笔者常常让学生根据熟悉字换偏旁这类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抢”和“枪”、“纪”和“记”、“级”和“极”、“逃”和“桃”等。在教学“伙”这个字,是通过“火”加上单人旁来学习的,同样“伴”这个字也可以用加单人旁来学习。当然,有好多生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进一步巩固旧字,体会识字成功的乐趣。

四、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结构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字的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村、材、枝”等形声字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即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教学“情、清、请、晴、蜻”等这些字时,由基本字“青”加偏旁来组成新的形声字。由于在这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就易学、易记、易掌握了。

五、猜字谜识字法

学生最喜欢猜字谜法。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中学习生字,可以让他们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有两个动物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山上――鲜;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也;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团。像这样的字谜有很多,学习新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猜字谜,这样能使他们记得更牢固。

六、编顺口溜、儿歌识记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人门闪,土里埋,山石岩,白水泉,鱼羊鲜,田里男”,“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三日晶”,“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用儿歌认识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学习“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有嘴”。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识字也能变得快乐、轻松。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5

关键词:基层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好习惯

1.关注体育教学

1.1游戏集,要积累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游戏而烦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更是让体育教师“煞费苦心”!笔者在1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上看到河南李吉敏老师所写的《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游戏集》,深受启发,于是将经常用到并适合我校实际的游戏进行收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修改与创编,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更多可行性的新游戏,比如笔者自创的“小鸡斗老鹰之贴名战”、“挤占呼啦圈”等游戏为笔者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也因此更受学生的爱戴!

1.2重过程,有详录

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和教学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常规的检查,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记录!在常态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对授课班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登记,同时也对所授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在各项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活动方案,过程记录和具体结果,并将这些资料及时整理和存档,为日后使用这些资料提供方便。比如笔者学校进行趣味体育活动,笔者将趣味活动方案、班级报名表、活动照片、成绩登记等等这些都进行了详细的收录,以此证明笔者学校举行过这样的活动!

1.3公开课,需珍惜

众所周知,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发扬体育人“敢拼”的精神,珍惜公开课的机会,通过上公开课来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体育公开课不同于常态的体育课,它需要教师精心的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从内容的选择到精心备课,从认真上课到教后反思,整个过程不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自身对教案的执行能力,更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师生的互动性,如何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得到最大发展!体育教师应正确看待公开课、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执教,进一步熟悉公开课操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些公开课的实际操作要领与技能,从而提高公开课的驾驭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常态课教学。

1.4改教案,写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体育教学也是!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后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质体育课之间的距离!笔者上完体育课,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休息,而是对本节体育课进行有效的再回顾与再思考,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与意见感想记录到教案上,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案进行修改,提升教案有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二度修改教案的目的!比如笔者在低年级站立式起跑中,通过不断的修改,将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口诀归纳为“左(右)脚上前站线后,手臂弯曲右(左)在先,身体前倾眼看前,快快反应就出发”,使站立式起跑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于此同时笔者积极撰写教后反思上传至体育博客中,与其他体育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2.关注学生发展

2.1爱学生,有记录

教育,爱为先!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一个“争分夺章”计划,将爱体现在记录当中!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分数的加减进行记录,并配套记录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以分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达到关爱学生的效果!学生也因为笔者的“争分夺章”计划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常会问笔者:“老师,我这节课表现怎么样?”“老师,我这节课认真吗?”。通过爱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沟通,通过记录促进学生针对性的发展,努力促使体育教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多的快乐。

2.2析成绩,找问题

随着教学的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业质量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考试后,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判定学生学生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查出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些发现经验和问题有利于今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比如笔者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达到了培优辅差的效果!对于“差生”,笔者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努力提高其体育成绩;对于“优生”,笔者将其作为运动苗子进行培养,努力引导其在体育方面更好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体育潜能!

3.关注自身发展

3.1好读书,完自我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更加努力的通过读书来改变外人对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通过读书,体育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思考和加工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转为己用!笔者自费订阅了《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两本体育杂志,并经常浏览各种教育类的杂志和论坛,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享受与他人思想碰撞所带来的快乐,之后加入自己的反思,并努力将这种反思融入自己的体育教学中,久而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3.2好文章,需收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许多经典文章特别能激起我们的共鸣,但更多时候却仅限于这种共鸣,不能一下子全盘吸收,更做不到马上就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对待这些精华文章,我们要经常拿来推敲,努力吸收经典句子中的经典养分,促使这些思想真正为教学所用!笔者有个将所看体育杂志中较好的文章进行分类登记的好习惯,包括杂志名称、期号、页面、作者资料,并对杂志做上相对应的记号,为今后查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笔者曾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高年级女生体育教学的问题!于是马上翻看自己的登记表,一下就知道这篇文章来自于10年第三期《中国学校体育》!这样有针对的查询提高文章的使用率,更加深了对文章的二次理解!

3.3建档案,促发展

体育教师的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为自己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分类存放自己的成长足迹!笔者电脑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自己的成长档案,比如体育文件、各种比赛、体育教学、体育视频、自我反思等各大类文件夹,再在大文件夹中建立小文件中,比如体育文件分为乐清市文件、温州市文件和浙江省文件,对各种自己用到的文件进行分类存放,将自己体育教学中的点滴成长都存入成长档案中,让档案见证体育教师的成长。

3.4善发现,收灵感

体育教师的成长,单靠体育教学中的收获显然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善“动”的体育老师,我们应该善于观察我们身边“动”的事物,在观察中收获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学灵感!笔者喜欢在没课时观看其他体育老师上课,观看学生的“自由活动”,并及时记录下自己观看的收获!比如,笔者通过观察二年级年级同学抢凳子的游戏,开发出了“抢呼啦圈”的游戏,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并且这个游戏被我校其他体育老师所效仿!无论是教学中还是平常生活中,只要体育教师认真去观察,那么教学灵感是取之不尽的!

3.5常锻炼,保健康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6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听取意见,注重工作实效,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不要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不要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避免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不要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简报来衡量工作成效。

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在现实当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各类教育活动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麻痹情绪,行动上存在形式主义。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注重实效,提出了“三个不要”,可谓点中了教育活动中易犯的毛病,值得我们谨记之、慎思之、笃行之。

首先,不要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不可否认,在一些干部的心目中,存在着“搞活动就是写心得”的错误认识,以为只要多记几本笔记,多写几篇心得,就算把活动搞好了,就算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有的甚至连笔记、心得也懒得写,干脆由下属或秘书代劳,这实在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不管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记笔记、写心得都是必需的而且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记笔记、写心得,才能加深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才能提升对业务知识的理解,才能把一些零碎的、感性的概念,上升为系统的、理性的分析。记笔记、写心得是形式,提高素质、促进工作才是目的。如果仅仅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就会导致“为记笔记而记笔记、为写心得而写心得”的现象,学习便会失去意义,学习效果自然难如人意。

其次,不要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避免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一些干部在调研活动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犹如“一窝蜂”赶场子,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足不出户,单凭网络和电话来调研,有的即使下去了,心还是在“上面”,不能真正沉到基层,真心倾听基层呼声、真情体味基层疾苦、真诚反映基层难题。急急匆匆地下去,慌慌忙忙地上来,调研报告一交,就算万事大吉。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真正沉下去,到群众中间,和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坐到一条板凳上,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加强和改进工作,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最后,不要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简报来衡量工作成效。长期以来,文山会海,文牍主义,“用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惯于搞形式主义假大空,也是一些党政机关多年来的陋习。于是,把落实工作当成会议批发、文件传递,大会小会应接不暇,文件简报漫天飞舞,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毫无意义。对此积习,群众早就怨声载道。群众最讨厌的就是花架子,最反感的就是走形式、走过场。群众路线教育必须革除此积弊,力戒形式主义。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投放到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践载体和有效抓手,干实事而不做表面文章,求实效而不图浮名虚功,尽职尽责,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行乐民之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7

一、让生活实践“语文化”,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自然,让生活实践“语文化”。

笔者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学习《小溪流的歌》时,笔者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笔者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小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小溪、如何保护好自然环境。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以引起全社会群众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二)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笔者经常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这样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克服学生认识发展水平不足和时空的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二、开发语文资源,让语文教育与生活教育和谐共进

笔者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寻找生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活教材。

(一)开发校园学习资源。

校园报栏是语文学习资源,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期。笔者要求学生把每一期中自己特别喜欢的抄写在《采蜜集》(读书笔记本)上,并背下来,看谁抄写和背得最精彩。制作古诗卡片,课前朗读、背诵。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在班上交流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利用课前十分钟播放学生喜爱的故事、诗歌、演讲等录音资料,让学生静听,并展开想象。每周四的下午自习,笔者在场指导,开展学生自主组织的演讲比赛,对家庭、学校、社会最近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二)开发家庭学习资源。

在家庭进行“餐桌话题”交流很有裨益,进餐时,诱导孩子把一天里学习、生活中的见闻感受讲出来,也听听家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家长根据孩子在“餐桌话题”时的表现,给孩子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指导。笔者经常建议家庭给孩子设立专用书柜,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雕刻藏书图章,家庭一定的图书藏量是孩子课外丰富阅读的保证。要求学生在家每日读半小时课外书,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每人要有一本《采蜜集》,摘抄积累优美词句,并写读书笔记,配插图。提醒家长引导学生在家健康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和有关信息。

(三)开发社会学习资源。

笔者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写好者给报刊投稿,并为他们办小记者证,让他们持小记者证,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社区进行采访,成为语文学习的活跃分子。鼓励学生记录个人生活,以“我看见”、“我想象”、“我爱”、“我恨”、“我的悄悄话”、“我只对你说”为主题,把生活中所见,所想写在自己的“生活记录本”上。组织学生,每周二至周五轮流到县图书馆、博物馆阅读和参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提供了机会和广阔空间,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考察习惯起到很好的作用。开展关注社会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我爱春天”、“关爱老人”、“水――生命的源泉”、“参观工厂”等主题活动,这不仅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8

关键词:教学语言;幼小衔接;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28-02

一、尝试一种探究

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学两个月的体育课以课堂常规、体质测试和广播操教学为主,如何有效、快速地让孩子适应课堂?笔者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尝试,关注教与学中最重要的桥梁――语言,尝试用互动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帮助孩子们实现幼小衔接的无痕,顺利过渡和适应小学体育教学节奏和模式。

1.课堂常规教学语言,体现互动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体育课而言,必要的规矩更是不可少,规矩是提高课堂效率,确保课堂练习安全的重要保障。

课前常规语言:刚开学,上课前笔者都会去教室接孩子们,然后和孩子们互动课堂常规语言,“坐如-钟、站如-松、排队-静齐快!”体育委员整队后,笔者及时评价孩子们的表现,“表扬11班能干的小朋友们1遍就完成指令,可以去上体育课喽!”同时又会和孩子们互动,小手-牵一牵,走路-静齐快,在去操场的路上,我又及时评价哪些小朋友走路走得静齐快,哪些小朋友走路精神。如“表扬1、2小组的小朋友走路很整齐”“表扬小琪、小昊走路很精神”到达操场,笔者和孩子们相互击掌,让好的行为及时得到肯定,然后一起等待铃声上课。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孩子们在多次课前常规语言和评价语言的双重引导下,孩子们的常规做得越来越好!

课中常规语言:脚尖-碰线,小手对队伍;谁的眼睛看老师-我的眼睛看老师;请你和我这样做-我就和你这样做。对于课中,绳子的摆放和外套的摆放,笔者也会做出相应的要求,引导孩子们给绳子和外套排队伍,细节的要求给孩子渗透规矩意识。同时对于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肯定,“大拇指”奖励章的运用也是法宝,“学会安静地听,真好!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

课后常规语言:排排队-回教室,别忘记-洗洗手、喝喝水。

互动的常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也在快乐的互动中,让常规要求变成童谣式的顺口溜,记忆方便,同时也引导孩子们进行自我约束。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们的自我管理意识逐渐提高。

2.广播操教学语言,体现形象性

广播操按动作方法先讲解再示范来教,笔者认为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还有更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动作的标准名称他们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容易记忆的,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模仿能力特强,喜欢贴近生活的游戏情境或语言,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创设情境的生活化教学,引导孩子们快乐模仿,快速记忆,高效掌握。

如广播操《七彩阳光》,结合图解,在示范引导,让学生模仿的基础上,用语言“1-2八拍-迎接太阳、向太阳招呼、拥抱太阳,握握手。3-4八拍-阳光下,一起做做机器人操,踮踮脚让自己快乐长高”进行情境串联,结合教师示范,慢动作练习,关键动作定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广播操。

3.体质测试项目的教学语言,体现生活化

体质测试对于孩子们来讲,都是新的项目,而且孩子们的心里没有测试的概念,都觉得是新的游戏,好玩的游戏。所以笔者也尝试顺应孩子的心理,把测试项目当成好玩的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对于项目的讲解,示范以及规则的讲解,都用顺口溜的形式方便孩子记忆和实践中的练习。

例:50米跑教学

(1)站立式起跑学习

教法:为引导孩子们不同手同脚站位好,笔者在讲解动作后,提示了孩子们自查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小左配小右,或者是小右配小左,两脚蹲一点,马蹄顶顶紧,等待听号令,若是一边倒,那就不公平。”用“马蹄”来代替前脚掌表述和示范,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了,也喜欢这样的表述,同时通过顺口溜的形式串起要领,既交给孩子们站立式起跑的自查方法,同时也将体育精神公平、公正、公开精神进行了引导。

(2)发令

教法:熟悉发令,并跟随老师一起操作,边喊“预备-跑”,边用拍手代替跑步,一起来训练反应力,建立快速出发跑的概念。孩子们练得乐此不疲。

(3)跑步中的规则意识传递

教法:在跑之前,笔者向孩子们传递了道次意识,并告诉孩子们“跑要跑在跑道里,等要等在白线上”,几次强调下来之后,孩子们对于跑步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样细节化的引导后,也将安全意识及时渗透给孩子们。

(4)快速跑的秘诀口诀

教法: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究,然后笔者和孩子们总结秘诀,“要想跑得快,直线来跑步,手臂摆得大、步子跨得大,频率快又快。”孩子们对于朗朗上口的口诀觉得很好玩,记忆就特别快,再经过几次的操练,孩子们快速跑的意识增强。

结合生活化的语言设计,简约而不简单,一方面将动作要领进行了点拨,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渗透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礼仪知识、体育知识等,融入教学中,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以及教学的融合性。

二、收获一点感悟

1.语言拉近了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贴近孩子生活和心理的语言,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体育课,孩子们越加积极地投入体育课,而老师也因为孩子们的喜爱,越加充满教学的激情和动力,互相努力,师生关系的正能量循环在课堂,产生更大的学习能量。

2.语言滋润了体育课堂

体育课堂,通过语言的设计,课堂充满了趣味,拥有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也因为语言的熏陶,体育的知识技能、运动素养以及同伴人际交往等目标容易实现,提升了体育课堂的品质。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9

【关键词】英语学习;有效;习惯

新时代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得。而如今,英语教育的主要场所仍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的要求也愈加严格。笔者认为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达到更好的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显得十分重要。从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创造力和英语语言使用能力都十分重要。然而,当前在中学英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理论教育、课本教育,忽视了实践运用和英语学科工具性的教育方式。但是,从总体看来,中学生英语教育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较低、生思路不明确、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便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别谈高效学习。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浅陋意见。

一、情感教学,事半功倍

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似乎如今用言语无法表达,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丁・霍尔说:“空间会说话”。课堂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思维时,我们教师不妨积极参与到学生中来,有时候把自己的角色改变一下,把自己不再当作一个老师,而是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一起解决问的合作伙伴。对待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对他们要多鼓励,哪怕一个眼神的肯定,他们也能够感知的到。

二、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众所周知,任何教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始终包含于教育者与受教者两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始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多种有效学习方法得指导,多种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教学任务化难为易。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养之有素

中学英语学习重在科学的规划,良好的规划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有头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应当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并且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养成习惯,以至于能够使学生养之有素,获益匪浅。

1.课前

课前自学通常我们称之为预习。关于预习,不单是泛泛地浏览一遍上课的内容,而是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知晓那一块内容是自己上课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要认真听得。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掌握学习是主动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的过程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次上课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紧跟着老师走,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人教学真正的主体。

3.笔记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强调了笔记的重要性。笔记不仅是当堂对知识记录的体现,更是课下复习的良好参照。通过记录笔记。学生可以对知识形成系统永久性的一种记录更利于课下的巩固和对知识的掌握。

4.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z忘曲线,所以如果想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更长久的记忆,就要做到及时复习,反复复习。所谓熟能生巧,也便是这个道理。

5.练习

任何语言的掌握并不是单单是别人怎么教会的,而是在实际的交流运用中渐渐习得,然后更加熟悉掌握的。因而学生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说,去训练。比如说参加英语俱乐部,参加英语兴趣小组,参加英语角等等。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练习,不断的给自己创造机会。要做到胆大,要有即使说错也不怕丑的精神。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任何一种方法似乎都有相似性有相通性,但是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孜孜不倦地指导学生,并引导他们把这种看似简单的习惯做到极致,便可以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和老师协调配合,有效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国芬.交际能力和交际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

小学教育教学笔记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写作水平与课外阅读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从加强课外阅读入手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对四、五年级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课外书?”在5个备选答案中,90人中有32人选择故事书,占35.6%,而其他均不足25%。由此可见,故事书是学生对课外书的首选,所以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可以组织一次名为“故事会”的班会,让学生人人准备故事,在“故事会”上带有表情、动作、声调地来讲故事,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应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讲《王子与乞丐》的故事,讲到王子为了好玩,与小乞丐换了身份,在外面过着辛苦的流浪生活,受到其他人的欺负,而且经常受到小乞丐父亲的虐待,而小乞丐却在王宫里过着小王子的生活,受万人景仰,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出示《王子与乞丐》一书让学生课外阅读。

二、师生共读,营造氛围

教师应该成为阅读的先锋,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阅读滋养底气,阅读能让教师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和教育境界,更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也是老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师可以从阅读中寻求教育思想,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语文课堂不再僵化、刻板、生硬和枯燥。但据调查,教师中每天读书2小时的人不足20%,一些小学老师的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一本教案走天下的语文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育思想还非常普遍。很多教师还是在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课堂和书本内,把学生关闭在乏味的说教中,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使他们感到语文阅读枯燥乏味。

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调动自身阅读优势,打造动情的、个性化的阅读课堂,用教师阅读来引领学生阅读;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倡导良好阅读风气,用课堂的阅读引领课外阅读。有的教师就以评书的形式组织教学,如“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等精彩故事,常常让学生舍不得下课,进而引领他们走进四大名著,欣赏和品味名著带来的精神愉悦。

三、指导方法,强化兴趣

1.多读

读有三种方式,一是泛读。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或报纸,可采用这种方法,只要了解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还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些知识点记下来。比如:指导阅读报刊,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对价值不高的内容只要看看标题就可以了,而有价值的内容可以仔细看看,并简要地做些摘记。二是速读。我们看书只要看有价值的书,而对自己有价值的书也有很多,因此要快速查阅资料,必须“一目十行”。快速阅读,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节约时间。三是精读。对于名篇或者名著等阅读价值高的作品,我们要静下心来细读,体会其构思,欣赏好句,体味其意境,使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

2.多思

读完书,我们对书本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本书。因此,我应采用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等形式进行训练,目的是使自己多思考,以便真正了解这本书。

3.多记

即多做读书笔记,笔记随时可记,好处很多,又可分为许多种,如:疑问笔记,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进行,可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疑问等记下,以后再看这本书时体会就更深了;摘录笔记,可将读书时发现的好的词句整理成册,时常阅读,其好处不言而喻;创作笔记,即在读完一本书后对其内容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写读后感等形式的创作。这样不仅能读书,还能锻炼写作能力。

四、展示成果,巩固兴趣

1.读书笔记展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小学最为常用的是摘抄型,即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我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要让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为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每周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获胜者和进步较大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并把得奖的作品贴出来,在班级中展示给同学们看,使同学们能够向获胜者看齐;还可评出最佳改写作品、最佳扩写作品、最佳读后感等单项奖,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奖,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希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继而不断提高读书兴趣。

2.开展游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