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39

现代工业体系篇1

2008年12月1日,川威集团提钒工程一期点火,钒钛战略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2012年6月29日,四川省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投资106亿元的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功点火。

2013年11月22日,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式授牌,成为四川省第十八批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一。

这是川威集团钒钛项目的成功,也是川威集团近年来不断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攻坚成果。

集团下属厂里的一名技术员回忆道,“2008年钒钛项目上马时对环保要求特别高,厂里成立了专业项目小组,每年进行技改,降低能耗污染。比如每生产一吨片钒产生废水约32方左右,技术革新至今,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实现了排放量为零。产生的钒渣也是‘零浪费’,通过回收利用、委托加工的方式,成为用于生产片钒和瓷砖的新原料。”

“森林式工厂”,是当下对川威最好的描述。有别于传统钢铁厂环境脏乱冒浓烟的景象,川威集团厂区整洁,错落有致的厂房上空冒着蒸汽。“煤气都被回收利用了,排放出来的都是水蒸气,不会污染空气也不会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未来,钒钛新区生产所需原料将通过封闭式的皮带从火车站直接传输到厂区。一进一出都绕开场镇,真正实现原料和成品的清洁无缝对接。”川威集团董事袁勇告诉记者。

正建设“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的“绿色川威”,已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2013年10月举办的西博会上,川威与中铁信托、国家开发银行、北新建材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强强携手在铁矿资源合作、贸易物流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综合金融支持等方面紧密合作,以此实现“建设千亿川威”的目标。

“川威集团投资130亿元的钒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顺利实现达产达效,与美国惠普集团合作的惠普(内江)it软件人才能力基地实训中心已正式启动运行,西部新型钢结构研发制造基地、渤商西部物流中心、中国钢铁风情旅游小镇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川威集团董事长王劲对于川威的前景信心满满。

杨先国(四川省统计局工业处处长)

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11.1%,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资源开采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13.2%,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5.6%下降到4.0%。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25.8%,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13.3%,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17.2%,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长,6个行业负增长。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聚集发展效应凸显,增加值增长20.7%,占全省比重达7.1%;汽车制造业进入上升期,增加值增长31%,占全省比重达5.7%。

出货值快速增长。全省有659户规上工业企业有出口业务,实现出货值2687.1亿元,增长30.7%。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出货值增长30.6%、四川长虹增长49.3%、成都仁宝电脑有限公司和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出口增幅超过2倍。

利润增量集中在少数行业。1~11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6.2亿元,增长9.3%。25个大类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增长,16个大类行业利润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19亿元;利润总量居全省第1位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利润258.2亿元,较上年下降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实现利润160.9亿元、152.1亿元和12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4%、56.7%和32%。以上三个行业利润增量占全省89.5%。

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是四川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继续做大工业总量的同时,努力建设绿色、高端、协调的现代工业体系,是推进工业强省的根本取向。2014年,有以下趋势值得期待和关注:

汽车产业进一步壮大。2013年,全国汽车市场增长12%,其中,城市越野车市场增长77%。据有关机构预计,2014年,汽车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持续增长。四川汽车产业近两年才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汽车产业链还有很大的延长空间,零部件外购局面亟需改变。据调查,2014年全省汽车产业项目计划投资200多亿元,预计新增产能300亿元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2014年,该行业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时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市场包括网络、导航、电子商务等都还处于不断扩张的时期,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发力值得期待。

白酒行业度过难关。2013年度,高端白酒市场受阻,中低端市场温和增长,白酒行业逐渐陷入量价齐跌、库存大增、利润下降的局面。2014年,白酒行业将开始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尽快适应市场变化,值得关注。

资源行业提质增效。2013年度,资源开采行业利润陷入全面负增长局面。煤炭开采洗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整体下降28.3%,利润总额占全省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四川工业的资源性特征在短时期还难以改变,资源行业提质增效值得期待。

倪方平(四川省统计局能源处处长):

能源经济运行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

2013年,全省能源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加快,全社会用电量增幅继续提高,工业能源消费量平稳增长,能源经济运行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8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31%,均超过目标进度。

从能源产品生产来看,一是发电量增速加快,2013年四季度,全省发电量达2448.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2%,增幅比前三季度增幅提高12.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受溪洛渡水电站投产影响,发电量大幅上涨,同比增长32.59%,增幅比三季度提高了18.55个百分点。二是原煤生产逐步恢复,自2013年5月全省大部分原煤生产企业停产整顿以来,原煤产量同比大幅下降。四季度,全省原煤生产企业715家,其中停产企业311家,比前三季度减少203家,产能恢复80%以上。截止2013年,全省原煤产量累计同比下降29.66%,比前三季度回升2.99个百分点。

从能源消费来看,一是全社会用电量下半年增幅逐月提高,2013年下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增幅逐月提高,从上半年增长5.46%、前三季度增长6.06%,到四季度增长6.46%,逐月逐季提高,全年累计用电量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二是全省工业用电量增幅第四季度回升止跌,全年回升至5.26%,比前三季度提高0.99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9.67%,创今年单月最高增幅。

三是大部分工业行业用电量增长,从分行业用电量来看,统计的29类工业行业中有23类用电量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行业有:黑色金属采选业增长21.2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4.55%,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9%。

四是高耗能行业能耗有所回落,2013年四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161.46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规上工业能耗的72.35%,能耗增长5.6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49个百分点。

五是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四季度,全省规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7%,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反映出全省工业能耗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

就2013年全省节能走势判断,预计2013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左右,能够完成全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根据全年全省用电量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分析,在GDp增幅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虽然用电量增幅有所提高,但单位GDp电耗仍呈现下降趋势,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超目标任务完成,预判全年单位GDp能耗降幅在3.5%左右,超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左右。除个别地区外,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均呈现良好态势,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可望顺利完成。随着明年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全省能源生产与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盛毅(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

构建稳中求进的现代工业发展新体系

稳中求进将是工业发展的基调。对四川来讲,稳的水平必须更高,速度要力争比全国高出20%以上,总体要求是保持经济在高速“换档”过程中不“失速”,是在打一场难度更大的攻坚战。这两年最难的问题,是比重如此高的传统工业如何“进”,原材料和初级加工的产业比重如何顺利地降下来。

要在稳定工业增长速度前提下,充分把握和全面体现“进”的内容,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迈进,向工业制造的高端环节迈进,向先进技术支撑的品牌生产迈进,向工业与服务业融合迈进,向循环绿色低碳方向迈进,迈出建设现代工业发展新体系征程上至为关键的一步。

推动工业“进”的难度在做加法上。首先,有意愿到四川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基本上已经进入四川投资,还想继续来的大项目数量不多,投资意愿也不够强。其次,过去引进的产业中还包括较大比例的一般制造业,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的产业,目前,这类产业许多都进入过剩产能或者限制行列,发展的空间不大,甚至可能成为包袱。第三,工资上涨过快,已经使四川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明显削弱,引进项目的层次,必须向偏重资金和技术的产业领域转移,从而缩小产业发展的选择空间。

但四川工业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引进速度下降了;可以承接广泛的产业门类能力没有根本改变,只是要求提高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表现在: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深入实施,还会推动许多区域乘势而上,而成都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建设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又进一步增强了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和支撑现有企业运行的承载能力。

产业规模的扩大和门类的增多,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重大装备等跨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增强了区域配套协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协作的方便性和降低协作成本。

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使四川成为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作为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将迅速提升。

自贸易区的建设尤其是四川为争取建设自贸易区的努力,将倒逼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工业领域“精耕细作”的成份增加。从总体上看,四川工业将开始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许多地区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更多地要通过发展一些细的门类、进入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改善企业运行环境、深化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等来实现。

毛中根(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

消费规模将稳步增长

在贯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指导下,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相当,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为消费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年消费总体增长情况较好。

信息消费成为新热点。2013年1~11月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7814.5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815.9亿元,同比增长55.1%。单“11月11日”这一天,四川就以超过10.3亿元的交易额排名全国第6位。另外,据省统计局调查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川消费者对当前网上购物安全可靠性的综合认可率为82.2%,认可率较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有所增强。据西南财大民生指数研发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分别为110.8、108.8和106.9,均位于中值以上,同比分别上升5.7、4.2和3.3个百分点,明显强于上一年。但环比显示,2、3季度总指数分别下降2个、1.9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现状、未来预期以及自身消费意愿等并未发生实质改变。

商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据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商品服务质量继续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其中,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在上半年占总投诉量的56.67%,第三季度占总投诉量的53.09%。

2013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是做好2014年全省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一个重大问题。提出要改善消费预期、扩大大宗消费、巩固传统消费领域的优势地位、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型业态、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消费规模将稳步增长。全省国民经济将稳中求进,持续健康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得益于此,预计传统粮油、肉禽蛋类、餐饮、茶叶以及旅游、文化消费等将稳步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健康养老服务消费进一步繁盛。2010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880.5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10.95%,四川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消费市场必将繁荣,其中涉及到的健康饮食、医疗保健等健康养老消费将成为主流。居民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也将推动健康消费进一步繁荣。

餐饮烟酒消费持续转型。2014年餐饮烟酒消费的主体将由高低端消费为主向中低端消费为主转变;消费方式将由大批量的集团采购向个人零售消费转变,由传统的商店购买、商贸批发向网络下单、定点配送转变;从名酒名烟名饮向民酒民烟民饮转型。

现代工业体系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培训对策有效培训

当前,金融海啸又一次波涛汹涌地席卷全球。作为我国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能否经受这场考验、继续发挥支撑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抵御金融海啸的能力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继续平稳运行。作为国企的基石——员工,其自身状态和能力,又直接关系到国企的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因此,构建有效的国企员工培训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培训重视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呼吁要加强培训,重视知识与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国有企业仍未脱胎于旧的组织模式,不但没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及人员,甚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入到企业行政或后勤事务中,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到管理者,有些人思想上还停留在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上而不向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往往注重设备、人力、工作时间而忽视员工素质及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方法。除此之外,一些企业领导还将培训看成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来看。

2.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大幅减少的不良趋势,根据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加强对员工人力资本投入的国有企业只占5%;2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人均只有10元~30元;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花费一点培训费,年人均不足10元;其余的就是一些亏损的国有型企业,已停止了人力资本投入”。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归纳以下几点:(1)管理者的错误观念。一些管理者将聘用看作为培训,当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时就直接去市场招聘来满足要求的员工,用解聘和招聘来代替培训。很多人认为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培训不仅是提高员工技能,更在于让员工感受到本企业的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对国有企业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渐趋融合、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是极其必要的。(2)员工的流动性高。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对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的员工实施培训。国有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流失率高达60%,这的确是企业投资培训最苦恼的事。(3)传统培训体系的缺陷。国有企业的管理受原先计划经济的影响,通常会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简单的培训以应付当前需要,导致企业培训失效甚至中途流产。培训计划的失败会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有些国有企业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效益下降从而阻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据国家经贸委1999年统计,全国6.78万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有3万家,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亏损面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奖金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道难题,培训就更是日程之外的事情了。

3.培训机制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在培训评估机制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当员工回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培训效果并不能从中体现,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其次,考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都惯以考试成绩来说明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再作跟踪调查,使得培训效果很难延续在实际工作中。第三,评估记录缺乏专业管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员工培训记录,使培训效果分析缺乏数据依据,在下一次的培训中也不利于查漏补缺。

4.培训师资不符合要求

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相当多的培训学校条件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培训层次低,整体效益差,有的培训人员所教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多而操作技能课教师缺乏,有时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会影响培训效果。

二、对策与思考

1.培训观念的转变

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提高培训的重视度,这是建立任何一种培训体系的思想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和开发等方面一定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事”相宜,用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各尽其能,把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造就出色的人才,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增加培训资金和建设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需的岗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地提高以适应企业变化。“据1999年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薪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培训费用的投入上,75%的外企每年的培训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5%,其中企业内部培训预算每人每年1636元,外训3384元,其中高科技企业在人均培训费和培训时间上都排第一。有的管理者会担忧: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非常高,要是再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必定会有一定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部分成本已由员工承担,反映在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奖金、福利的减少,现行政策也鼓励企业采取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的做法,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由于员工流失而产生培训损失的风险。

培训的资金除了投入在员工自身的软件建设上,还要加强培训实体的建设。“职工培训学校也好,职工培训中心也好,都是培训实体,是员工培训的载体”。实体建设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员工培训的质量,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精干有效的专业化培训中心。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弊端,充分利用现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布局结构调整,按照专业性质分类,建立适应培训需要的专业化专业培训中心。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使大纲内容与员工岗位职能要求和考核标准相一致,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第三,加强员工培训两支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要聘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优秀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切忌将各单位的富余人员“优化”到学校。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第四,要注重实习培训,这是培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根据培训需要,可开展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培训高质量人才创造条件。第五,努力拓宽员工培训经费来源,鼓励开展有偿培训,既减轻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现代工业体系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19

1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点

早在1964年,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就在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的引导下诞生。之后,又有很多学者从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本文主要是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把知识型员工分为研究型、管理型、技术型、销售型四类来进行研究。

知识型员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它与一般员工相比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一是在素质层面上,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在心理层面上,知识型员工需求层次高,渴望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对专业领域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三是在具体工作上,知识型员工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创新性劳动、自主性劳动,其过程难以监控,其成果难以衡量;四是在职业层面上,知识型员工更忠诚于提升自我能力和职业生涯的规划,知识型员工的发展趋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流动频繁的阶段。

2知识型员工在现代企业中的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发展历史短,管理经验相对欠缺。加之,一些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分工日趋专业化,又导致各职能部门协调困难,多头领导现象极易发生,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具体现状如下:

2.1没有适当的员工培训系统,对员工的职业规划也较模糊

不适当的员工培训系统和模糊的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必定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或者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短期工的现象,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导致员工流动性的增加。

2.2奖惩制度不够新颖,企业员工激情不高,办事效率降低

现代化的企业多以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从而忽视了员工,不注重员工奖惩制度的多元化,而只注重一些量化指标,如生产效率、市场占有率等等。然而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业非常激烈,较之其他行业更虚注重目标的多元化。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由原来金字塔状的职能型组织向扁平化组织的转移,传统的奖惩制度,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

2.3员工流动管理落后,流动率居高不下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大重要资源,知识型员工在市场上越来越供不应求。由于企业内部对这类员工的忽视,导致他们有着较低的忠诚度,所以,他们也更愿意到处流动。据报道,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率都在30%以上。

2.4内部沟通效果不佳,部门间协调水平不高

科技企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比传统产业更加注重沟通,更加重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然而,事实上很多现代企业内部却常常因沟通不畅引发企业内部矛盾激化,协作效率下降,工作盲目无序。一些企业销售额下降时,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在企业中是最优秀的,不应该为业绩下滑负责,最终导致互相指责而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2.5激励机制单一

在大多数现代的企业中,激励仍然是以金钱奖励为主,缺乏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

3知识型员工柔性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3.1知识型员工柔性化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知识型员工柔性化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把企业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基点,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知识型员工柔性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人本化原则,将“以人为本,尊重人性”贯彻到体系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之中;二是坚持系统化原则,从细节上进行把握,保证它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坚持动态性原则,时刻保持最新的、最适合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周边环境发展的需要。

3.2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

3.2.1工作设计柔性化

柔性化的工作设计要注意从心理学、工效学、技术学的角度,始终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工作设计中注重向知识型员工授权,根据不同工作任务的特性,以充分授权、分布式的团队为核心,形成扁平化、半渗透性的组织结构,打破制度、部门的刚性束缚,促进纵向沟通和横向协作效率的提升。

3.2.2员工培训柔性化

柔性化的员工培训要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突出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训。通过提升他们的耐挫能力和承受力,促使其首创精神的发挥;通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提升其协作意识;通过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通过学习能力的培训,从而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3.2.3激励方式柔性化

柔性化的激励方式主要是根据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朴的调查研究,以个体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8%)、金钱财富(约占7%)为基础,实行多元化的激励员工的方式。

3.2.4薪酬、福利柔性化

柔性化的薪酬和福利要把个人绩效和利润相结合,实行多样化的薪资结构;把企业的个性化发展和员工薪资的个性化相结合,成立新型的薪酬、福利制度。

3.2.5职业规划柔性化

柔性化的职业规划要以员工的个体成长为中心,注重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加大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各项能力,让他们能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最终能够顺利地在企业发展下去。

3.2.6企业文化柔性化

柔性化的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的自身的文化为背景,通过不断地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价值观及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使重要信息的传播畅通无阻,还要使企业文化保持对环境的适应性,符合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长远利益。

4结语

在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带动下,知识型员工应运而生,最终渐渐地成为企业里不可缺少的一类人才。相应的,这类人才也成为了企业人力管理的一大难题。企业在处理这一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员工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从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这类员工的发展,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他们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现代工业体系篇4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9-02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对今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指导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宏观改革、中观上提高服务产业的能力、微观上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各职业院校准备乘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东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跨越式的大发展。

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原因

(一)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呼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新

为什么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同样这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找到答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进入21世纪10年代,我国之前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新行业、新兴态、经济新模式的发展,呼唤新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呼唤倒逼职业教育改革。

包括应用本科在内,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机制,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但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李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原有的产业结构有的要调整,有的要升级,而从事该项工作的劳动者所需的技能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这就倒逼职业教育面向产业进行革新。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场选择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俗地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暨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迫使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校教育办学思想、职业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有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给予明确引领的因素,为此,教育部发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解决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群众对……教育……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群众的不满主要是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地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各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与美国、欧洲等发展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层次结构尚未理顺,创新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清晰,人才的培养尚未系统化……,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院校借助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建设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院校的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领会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对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改革有引领作用。

(一)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去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稳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按照总理的部署,接下来由企业主导生产、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在企业设置企业、学校共管共赢、良性运转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达到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二)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整合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导向,各职业院校之间资源相互衔接,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融通共享。用人单位的优秀员工可以到职业院校任教,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到用人单位工作现场实践性教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形成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大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基于大职业教育的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类型特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可以围绕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全程性、办学形式的全方位性、教育学制的全贯性、教育体系的全套性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通性等几个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不仅要注重国内的职业院校,也应放眼全球,将目光投射到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一是走出去,去学习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与模式。二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将国外的职业教育引进来,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意后工业化的来临、全面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悄然改变着现代产业体系。职业教育是服务于产业结构,服务于国民经济,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培植现代职教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国民经济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互联网+”新业态、“中国制造2025”等对人力资源的新需要为导向,职业教育紧贴产业结构,使现代职教体系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二)社会服务能力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良性互动

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宗旨就是要有效整合政校企资源,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健全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由政府主导或由nGo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交流机构,微观上为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宏观上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构建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的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已明确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职业院校应进行招生制度改革,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研究生职业教育(包括博士和硕士)、本科职教教育(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上升通道,实现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技术、技能和创意是产业和职业创新的三大驱动轮。而职业教育是三大驱动轮的发动机和原动力。在创业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理念和功能。”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教职工的号角、是用人单位的冲锋号、是青年学子的福音、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火车。

参考文献:

[1]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19-22.

现代工业体系篇5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71-03

1前言

h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领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后,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始提出试点转型的申请,“引导一批普通院校建为应用型大学”的课题摆在了中国高校教育者面前。在高校转型时期,其德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必须充分借助高校德育工作,充分满足高校改革、开展和稳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对德育工作存在认知偏差由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一边是企业面临招工难的情况,另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巨大,这就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一些高校开始向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向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高校对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存在认识误区,例如: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视度不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也就无法得到具体落实;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认识不足;忽略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等等。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有才无德。

德育工作内容传统、方法落后目前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大多数是按照教育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安排或指令,内容一般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转向应用型并非简单的高职化,这种德育内容没有贴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无法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以及生涯规划发展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从德育方法上来看,重视说教灌输,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缺乏感召力。即使也有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是仅仅局限在照搬课本的层面上,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完善德育工作方式,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德育工作者素质有限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其素质高低对德育工作质量以及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示范作用。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师片面地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授文化知识,而忽略德育教育;许多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更多的是机械传授德育课程的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就导致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生源更加复杂多样化当代高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宠溺,大多比较娇气、较弱,独立能力较差,比较骄傲,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容易产生矛盾。所以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帮助学生恰当地处理同学关系,引导学生处理日常琐事。2014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闻会上提出,高校转型要逐步扩大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以及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转型后的高校生源不再只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日益复杂化,学生兴趣广泛,实践能力强,充满个性。这就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复杂化,应该努力避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入“重专业、轻素养”的误区。

3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更新高校道德教育理念新时期我国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倘若一味地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那么将会顾此失彼。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落实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育人观,这样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才有希望,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爱心、耐心、诚心”平等对待、关怀每一位学生。如今德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一门实实在在的学科,所以评价考核环节应该给予重视,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树立应用型的德育教育理念,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相契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回归生活既是满足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创新德育工作内容与方法新时期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为此应该辩证地看待,明确主流思想文化,将其渗透到高校德育工作中来。

首先,引入比较实用的思想道德指导理论,如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文化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优秀革命传统教育。

其次,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法制、文明礼貌、心理等为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刚踏入高校的学生适应新环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重点进行励志和理想教育,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最后,运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德育工作方法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强创新。例如:建立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德育的社会实践性;运用信息技术,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密切关注学生上网动态,教会学生辨别与运用网络资源;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网络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就业;观看电影视频,从电影中感受其中传递的德育内容;等等。如此通过多方面的德育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都要贯穿人文关怀、情感激励等,达到以情感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高校德育工作开展要与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就要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形成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由校长总负责,副校长为德育教育顾问,政教处团委操作执行,德育部门为具体实施部门,形成完善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当然,高校其他部门也有德育责任,且责任需具体落实到位。

其次,构建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机制,明确高校德育工作范围,需要开设一些必要的活动,如“安全教育周”“体育文化节”“法制宣传周”等,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再次,要完善规章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为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最后,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选拔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实德育教育队伍;将班主任管理业绩纳入考核体系,激励班主任德育工作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条件,改善其工作环境;重视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执行力,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育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影响学校全体成员的做事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当前一些不良的风气对高校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在高校转型时期,应通过创新德育工作的理念,寻找与高校转型的契合点,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一方面,塑造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择“鲁班文化”为该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象。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文化品牌的有效载体,如通过走廊、橱窗、花草树木等传递文化信息,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新媒体传播文化理念,增强德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

4结语

总之,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从德育教育理念、德育工作内容与方法、德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校园德育文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金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6):158-159.

[2]Y春艳,等.基于伙伴教育的“学长制”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62-163.

[3]肖曦.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25-27.

[4]傅新禾,李菩菩.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3(23):160-161.

现代工业体系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作业体系精益制造

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形成的企业现代制造体系是支撑这些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采用现代制造体系标志着企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引进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制造体系。

一、企业现代制造体系发展背景

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劳资关系模型(newDeaimodel)是资方掌握经营权,而劳方通过工会组织获得团体交涉权,由此形成某种均衡。这个模型支持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为各国所仿效。该模型的优点是具有稳定性,而具献点是具刚性。这种刚性限制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由于劳资关系在对立和妥协中反复,影响了生产效率。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劳资关系模型逐渐失去效能。

80年代后,美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工会组织的衰退和资方权利的扩大。由于受到高质廉价的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内的竞争,工会的交涉能力大大减退,使资方掌握了劳资关系的主动权。

美国工人的工会组织参与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35%逐年减少,到2000年达到13.5%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劳资关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导毁工会组织的衰退。20世纪80年代后贸易和财政的大规模双赤字,以及经济上的不景气和高失业率,迫使企业减少雇佣进行结构调整。

传统作业体系是泰勒制,在大批量生产体制下普遍采用。泰勒制的主要原则是设计和执行的分离,通过动作研究设计分工明确的作业过程,而工人只能被动地执行细分的作业指令。

由于大扎[量生产体系受到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开始出现新的替代作业体系(alternativeworksystems)。替代作业体系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这里我们引用appelbaumBatt的分类:瑞典的社会技术体系、德国的多样化品质生产、意大利的柔性专业化生产、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日本的精益制造。

1、瑞典的社会技术体系

瑞典的社会技术体系是以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泰羽股票研究所(tavistocklnstitute)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基本关注对象是技术层面和劳动的社会层面如何获得最佳协调。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瑞典就关注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System),为了实现劳动的人性化,促进了通过自率作业组织(autonomousworkgroup)的作业组织革新。这是顺应劳动者的人性化和民主化的作业体系的要求,在资方主导下进行的。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为了解决高离职率和高缺勤率问题,资方想方设法满足职工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瑞典的作业体系改革从追求人性化向追求效率的方向改变。瑞典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通过小批量的定制生产占领缝隙市场,所以,作业体系更富有弹性,强调分权化和柔性。

工人之间有能力差异,每个成员也没有必要熟悉所有工种。但是,各个作业小组有较强的各种能力,可以完成许多不同的作业。为此,工人们要持续地参加各种职业训练,资方也提供各种诱因鼓励工人们参加职业训练。新职工每年要参加几周的职业训练,其费用由企业负担。由2-3个作业组组成的作业集团按其成果得到不同的报酬。

同泰勒制的生产线相比较瑞典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不管是标准产品还是非标准产品,通过作业组都可以组装出来而不需要追加的生产线。第二,由于合并了生产和维修功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返修率。第三,在个别成员暂时缺位时,没有必要追加替代人员,可以在作业小组之内自行解决。第四,团体劳动要比生产线劳动更有魅力,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企业来工作。第五,大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组织的分权化和简化管理层次而对作业组体系更感兴趣。

2、德国的多样化高品质生产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需求向多样化和高档化发展,信息和技术变革加快扩散,所以德国的许多大企业采用了占领多样化和高档产品市场的战略。即通过多样化的高品质生产(DiversmedQua㈠yproduction)细分原来的大批量生产市场。通过卓越的性能和顾客化的设计可以维持较高的价格,获得高价品市场分额。为此要有高度训练的员工队伍,依靠匠人精神和微电子技术可以生产多样化的高品质产品。员工的工资取决于产品中的附加值,通过这种高附加值战略可以在高工资体系下维持竞争力。

虽然有高工资和强力工会组织,但德国的汽车产业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通过设计的质量、产品选择上的顾客化和产品的差别化追求了品质敏感性市场。德国企业在汽车和其他产业上,通过劳动力开发和柔性配置实现了顺应顾客需求的柔性化生产。大多数的德国工人通过训练可以适应多种不同作业,经营者可以根据需要安排不同的工作。职工容易学会新的技术,适应新的作业。所以德国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小批量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3、意大利的柔性专业化生产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变动开始加快,需求的可变性开始扩大,柔性专门化应运而生。由于市场变化加快,原有大规模集权化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过去,柔性生产的需要已经出现。柔性专业化有以下特征:第一,多样化程度高的小规模生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规模生产单位的价格竞争力显著提高。第二,通过专业化实现高效率,通过合作实现柔性,通过小规模生产单位之间的合作网络实现了柔性专业化。第三,在区域内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第四,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原材料和服务降低企业费用。在这种网络系统中,企业之间既具有竞争关系又具有合作关系,针对顾客相互竞争,针对技术市场又共享信息、相互信赖、互相合作。结果网络中的企业可以获得范围经济。这种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网络的企业既具有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又具有柔性生产的适应能力,称之为柔性专业化(flexiblespecialization)。这一

概念是在研究德国和意大利特定区域网络化小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时提出来的。今天企业规模已经不再是重要因素。大企业采用分权化结构,与合作企业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顺应市场波动和需求变化,不断革新产品,组成不同的合作关系。所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网络化合作,通过网络化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对小企业而言,柔性专业化要求采用作业小组形式。因为企业主依靠员工的技术,员工的自率性很高。企业间临时性合作关系带来了学习机会,为了开发新产品需要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员工们在企业间频繁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训练机会。

4、日本的精益制造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汽车工业开始学习日本,对以Jit(Justmtime)为代表的丰田生产方式、全面质量管理的某些做法进行研究。著名学者womack、pJames和Daniel丁Jones于1996年发表的GLeanthinking))一书奠定了精益制造的基础。精益制造是在大家熟知的“丰田生产系统”基础上发展来的,但在范围、理念和应用上都超出了丰田生产系统。“精益制造”的原文是Leanmanufacturing或Leanproduction。Lean原来是“瘦”的意思,“精益”是中国学者根据其内涵创造的新术语,对精益制造较严密的描述是:通过杜绝生产全过程的一切浪费以持续地改进生产系统、实现客户最大满意的一组原则、观念和技术。精益思想包含五个基本观念:第一,价值观(Value)。精益思想认为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第二,价值流(Va,ueStream)。指从原材料到成品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按照最终用户的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第三,流动(Flow)。精益思想要求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步骤)流动起来,精益将所有的停滞作为企业的浪费。第四,拉动(pull)。让用户按需要拉动生产,而不是把用户不太想要的产品强行推给用户。保证用户在要求的时间得到产品,实现拉动的方法是实行Jit生产和单件流。第五,尽善尽美(pedection)。包括三个含义:用户满意、无差错生产和企业自身的持续改进。用精益思想的基本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现代工业体制,就会发现企业中到处都存在着不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生产,原材料、在制品和产品的停滞和积压,管理业务的重复、等待,精益思想将这些都作为浪费。精益思想提出改进作业系统的途径是杜绝浪费。

5、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式人力资源模式(humanresourcemodel)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产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行为科学及组织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源模式重视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心理关系,强调人力配置上的柔性原则,但并不根本否定大批量生产模式。组织行为理论对此的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的“一元论”。这种理论强调组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把矛盾和分歧归结为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上,认为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可以解决所有分歧和矛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是重视个人的动机,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并设计不同的诱因。通过提供职务多样性、挑战性和学习机会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现代制造体系的理论背景

1、作业组织研究的基本脉络

(1)早期的案例研究。作为泰勒作业体系的替代方案,著名的霍桑试验,否定了把人看作是经济人的看法,发展了人际关系运动(humanrelationmovement)。注意到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二个重要研究是以英国的矿业为中心进行的。这里涉及到新技术与作业体系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后来发展成为社会技术体系。

(2)个别水平的研究。过去的研究注重于工人间的人际关系或技术与工人间的社会关系,之后的研究则放在心理层面上。这种研究是从发现作业体系不能满足工人的个人需求开始的。这种研究包括贺芝伯格(Hezberg)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研究成为主流。这种研究大都把职工的决策权和职务满足作为变量进行研究。

转贴于

(3)组织层面的研究。90年代以后作业体系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作业体系研究成为更加理论性的研究。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现代作业体系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高效作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的个别人事管理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与其他要素相结合组成高效作业体系。

三、定义和理论框架

1、现代作业体系的定义

现代作业体系(highperformanceworksystem)有多种名称,如作业场革新(workplaceinnovations)、专心型惯例(Highcommitmentpractices)、参与型惯例(Hghinvolvementpractices)、柔性惯例(Flexibleworkpractices)、转换型作业场(transformedworkplace)等。不同的学者对现代作业体系的定义有所不同。包联德(Bohlander)把现代作业体系定义为“把职工的知识、技术、专心及柔性最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惯例、作业结构及过程的特定组合”。韩国学者金东元则定义为“把人力资源、职工团队、作业场革新、科学技术等多种要素结合起来创造最大效益的组合”。那德乐(nadler)认为,现代作业体系是“有效地应对顾客的需求和环境需要和机会,为了取得高效率而把人、作业、信息等要素合理组合的组织结构”。

2、现代作业体系的基本原理

(1)信息的共享和赋予参与机会。信息共享是指经营者和职工共享组织内的信息。信息共享与高效作业体系内的其他要素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例如,为了获得人力资源战略上的柔性机能,通过共享信息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共享也有助于加强劳资之间的合作关系。资方主动提供经营信息有助于使企业的目标和职工的目标一致起来。

信息共享保证了参与机会,是职工努力提高经营效率的必要条件。把经营成果、经营计划等战略信息持续提供给职工,使职工了解企业效率提高的过程,职工就能更好地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机会。生产一线的职工只有在能够对组织施加影响,具有提建议、解决问题的权限时才能对组织的效率提高做出贡献。

(2)知识和技术。现代作业体系中的知识和技术,使经营者把职工当作财产而不是成本。在高效作业体系中职工是有价值的财产因而

会不断投入。在现代作业体系中,对职工学习的认识有了根本的变化。从特定职业训练的观念转变为提高职工综合能力的投资观念。学习不是一时的训练而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持续过程。职工有机会参与同自己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任何决策。同信息共享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职工得到更多的职业满足,会更专注于提高质量,消费者也将得到更大的满足。

泰勒式的作业体系把职工当作机器的一部分,把分工细分到极端。而高效作业体系是以对职工的信任和长期投入为基础,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其能动作用。

上述的信息共享和提供实质性参与机会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组成部分。

(3)提供诱因。现代作业体系对职工提供的诱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钱的或外部的诱因,二是内在的诱因。外在的诱因与企业的报酬体系相连。现代作业体系将薪金同个人、作业组或企业的经营成果连动。利润分配、职工持股、以组为单位的报酬或以熟练程度为基础的报酬体系,促使职工努力持续地学习。但是,只有外在诱因还不足以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还要有内在的诱因。职工参与所带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平等主义。在传统作业体系下,经营者和职工之间是对立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现代作业体系下,强调经营者和职工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从组织结构角度来看,平等主义意味着权力下放和向水平结构转换。

3、现代作业体系的组成要素

现代作业体系是由专心型人力资源管理、职工参与型作业组织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

(1)专心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作业体系本身有着重要影响的构成要素,并对作业体系有效运转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同的作业组织所要求的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是不同的。所以作业组织革新的成功与否取决与能否成功地转换职工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规定职工的角色定位,并赋予职工履行职责所必要的能力和诱因,使作业体系有效运转。在现代作业体系之下,职工的自发努力要通过雇佣保障、能力开发和晋升得到补偿,才能使职工专心于本职工作,才能使系统有效运转。

专心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创造职工专心于组织的诱因,使职工更加努力工作。专心的程度越高,职工努力程度就越高,才会带来职工的创造性劳动,才会使职工具有责任感。所以,专心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参与型作业组织运转的前提。

(2)参与型组织。参与型组织(participativeworkorganization)是构成现代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现代作业体系把决策权下放到组织的最底层,促进参与和权力下移。简化决策层次,使组织扁平化,就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现代作业体系又打破了传统的职能界限,能够更有效地提供产品或服务。例如,企业可以把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者结合起来开发新产品,把预见到的问题事先解决。通过这种结合,职工可以更好地理解从设计、生产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更好地体验自己的决策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现代作业组织重视作为生产基本单位的自率作业组(self-directedworkteam)。所谓自率作业组是企业内承担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全部作业或部分作业的由5叫5人组成的职工团队。团队成员每天共同劳动,处理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善作业过程。自率作业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具有进行各种管理的权限;计划、控制和改善作业过程;自行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检查业务;制定团队的日程安排计划并随时检查其成果;订购原材料,管理库存,并与配件供应者进行交易;进行必要的职业训练;自行招聘人员并对新进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训练;对团队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承担责任。

所以,现代作业体系是减少企业内部决策层次的水平(flat)组织,是去除不必要的人员和组织的精练(1ean)组织,是能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柔性(0exible)组织,而且也是重视学习的革新(㈩novative)组织。

4、现代制造体系的适应性

适应性分为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两个方面。内部适应性是指组成系统要素的各个部分互相补充、互相支援,形成协同效应。而外部适应性是指现代作业体系与企业目标和战略的协调性。如果现代作业体系同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目标和战略相适应,那么就会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每个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所以确定的目标和战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作业组织。例如,以低价的大众市场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就不适合采用现代作业体系。从大的方面看,各国的具体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现代作业体系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才会有前面提到的各种作业体系(瑞典的社会技术系统、德国的多样化品质生产、意大利的柔性专业化生产、日本的精益生产样式)。

四、现代作业体系的效果

1、现代作业体系与经营成果

现代作业体系对经营成果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效率提高、费用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利润率提高等。

现代工业体系篇7

一、现代公共关系的具体内涵

现代公共关系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公众,同时公共关系研究的内容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研究公共外部关系,另一类是研究公共内部关系[1]。在企业中的现代公共关系研究的内部关系内容,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分析,使用研究内容在企业内部需构建和谐员工关系,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现代公共关系中研究的外部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企业和公共媒体之间关系,企业公共外部关系同样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有效处理公共外部关系。

二、现代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一)运用企业现代公共关系缓解企业内外部矛盾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该种体制下要求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能力[2]。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好现代公共关系,把以前只对企业局部重视扩展到全局关注上,这种关注能促使企业对消费者关注,对政府关注和对新闻媒体关注。企业增加关注量,减少企业闭门造车的情况出现,比如使用现代公共关系对消费者关注,企业会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从而促使企业销售模式的改变,这种改变由传统的销售型改变为服务型,服务型销售更能够获得市场满意度,以此来获得市场竞争力。企业同样可以运用好现代公共关系,缓解企业内部矛盾。企业利用现代公共关系对员工关注,缓解企业内部矛盾。首先企业可以采用公众使用的QQ平台、微信社交平台等,了解员工的真实需要,积极解决员工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以此来增进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其次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对员工的了解,合理分配员工岗位,充分挖掘员工的个人潜力,促使员工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最后企业可以利用公众社交平台,对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特别是新一代员工,喜欢企业采用社交平台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二)利用现代公共关系为企业解决危机

企业管理时会出现管理危机,造成该种危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企业在遇见管理危机时,企业需要使用现代公共关系来化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危机事件[3]。比如在某酒店管理时,出现某位旅客在网上爆料,该酒店的卫生条件不达标。该处事件经互联网媒体传播以后,对酒店造成很大影响。而该酒店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是采用寻找爆料人资料,并且把爆料人资料公布在互联网上,还拒绝爆料人员再次入住酒店。采用这样的公共关系处理方式,造成酒店在社会的形象是一个不诚信,卫生不合格的酒店,使其酒店在社会上的口碑瞬间土崩瓦解。对于该种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酒店采用正确的做法是,利用公共网络,首先开展问题的自查,并且把实际情况公布到网络中,让大众有知情权;然后是对爆料人资料审查,怀疑爆料人的真实目的,并且和质量检测机构取得联系,在公众的监督下认真检测自身的不足之处。只有开展这样的公共关系维护,才能够挽回酒店的社会形象,有效化解管理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现代公共关系,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企业产品信息,质量检测报告信息等,以此来树立良好的企业质量形象,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企业使用现代公共关系不仅能够解决管理危机,还可以利用公共关系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比如企业通过现代公共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中来,为企业提升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三)现代公共关系使用在企业决策参谋

企业运用现代公共关系,可获得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信息,企业需和消费者主动沟通,了解企业产品在消费者使用后发现的优缺点,当然优点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使用后发现缺点,可以根据消费者实际需要,对产品的性能提升,以此来优化产品,实现产品的物美价廉,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才会获得较好的发展。而且在企业使用公共关系获取企业社会形象信息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社会公众对于企业自身经营决策、管理水平、决策决议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真实评价,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工作予以全面评估,进而根据运用现代公共关系获得的各项企业形象信息,为企业领导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决议发挥至关重要的参谋作用,以便可以切实保障企业各项决策决议的科学性、有效性。

现代工业体系篇8

关键词:现代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应用创新

0引言

工业工程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在工业工程理念中,世间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工业工程中找到原理,通过工业工程原理进行优化,进而找到达成目的的最佳途径[1]。工业工程学说诞生在20世纪的美国,最初是以工程类学科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工程得到全方面发展,并且在很多工厂管理中普及开来,经过长时间的时间和研究,时至今日,欧美国家的工业工程系统发展相当成熟,协助众多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管理和优化。工业工程在其发展情况上又分为传统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传统工业工程是对时间和动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进行活动优化,现代工业工程是利用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以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运筹学来进行管理活动的优化。总而言之,现代工业工程是对于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的高度融合,进而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优化、精简及合并,达到工作简化、多快好省之目的。

1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学一样,都是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优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本质上,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又存在一定的差别。1.1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的差异现代工业工程以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带有很强的技术性质,主要目的在于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由于现代工业工程带有的技术性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师也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属于技术型人才,服务于管理人员,对其提供企业相关的可行性方案。管理学则是以管理技术为理论基础,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指挥和监控,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管理学则属于顾问性人才,接受并参考现代工业工程师提供的建议,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员工等方面进行控制、管理和领导。1.2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相辅相成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联系相当紧密,管理者听取现代工业工程师对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并加以实施,现代工业工程师的优化建议通过管理者的决策才能加以实施,而且,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对于企业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加以研究并进行优化,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存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企业管理中两者相辅相成。

2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现代工业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围绕市场进行的,不论是建设工程项目方面还是开发新产品方面,都是通过市场导向对于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合理化,进而创造更高的企业收益,这恰恰是现代工业工程的工作基本原理,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生产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现代工业工程都可以对其进行优化,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投资前阶段中,现代工业工程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情况进行合理化分析,帮助企业合理规避投资风险;在投资阶段,现代工业工程为企业设计谈判方略、拟写生产合同等等,在生产阶段,现代工业工程协助企业进行项目各个环节设计,通过对于企业自身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达到产能最大化,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资本,可见现代工业工程对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现代工业工程进行项目建设优化不仅能够节约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合理规避竞争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人员管理成为最为核心的问题,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进行改革和结构调整[2],因此会出现员工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员工流动性增大,对于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使得很多企业在日常经营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诸如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产品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等等,这是很多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通过现代工业工程体系进行企业生产活动研究,对于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控制,有利于企业的定岗定员,减少人员流动情况的发生,降低企业员工的心理波动。一般而言,现代工业工程系统中控制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种。2.2.1作业指导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作业指导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研究,在操作上,作业指导对于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员工抽样结果的调查研究,确定员工工作的标准,制定员工工作的标准时间,以此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减少员工在生产时间上的浪费,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量。2.2.2工作研究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工作研究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方法的改进,通过对于员工的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最合理、最高效的工作方法,进而得出工作标准时间,利用工作研究法来进行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能够节省企业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并且有利于企业的定岗定员,合理进行员工安排。

2.3现代工业工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现如今,很多国外的优秀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被国内的企业管理人员所接受,现代工业工程一般在国内企业中普遍认为可以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企业采购环节等等,企业的现代工业工程意识越来越强大,国家推行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就是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成产质量管理的体现,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使得企业生产活动有规则可依据,通过最合理和高效的方法来改进生产工作,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管理和保障,能够稳定企业生产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竞争力。

2.4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工业工程与传统工业工程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及完善,现代工业工程已经具备完整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具备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能够对于企业情况和需求进行整体把握和研究,对于不同企业、不同生产情况下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优化企业的生产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现如今的企业普遍采用人机一体化生产模式,现代工业工程对人、机器、环境之间进行优化与重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企业内部营造出高效、平衡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企业实施现代工业工程中的问题

现代工业工程作为一种优秀的企业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国内很多企业也进行了现代工业工程研究并实施,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了解和实施现代工业工程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认识不够充分和全面,国内的企业管理专家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也不够,导致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理论依据不够充分,同时在专业人才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工程管理体系专业人才不足,以至于企业实施现代工业工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内的理论支持和相关研究比较少,一些国内企业选择照搬国外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和研究,但是国内外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的侧重与要求也不尽相同,导致企业在实施现代工业工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打击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自信心,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1培养现代工业工程相关人才

通过现代工业工程相关的课程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由于我国目前的现代工业工程人才缺失,导致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缓慢,因此应根据企业不同的规模和需求,制定相关的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现代工业工程理论[3],通过多种培训手段和方式,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现代工业工程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找到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现代工业工程方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2准确分析企业的相关需求

在进行现代工业工程体系构建之前,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找到企业的需求并加以分析,了解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并展开调查;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并给予建议;了解企业组织结构和员工安排情况并进行调整;了解企业业务开展流程并给出创新性建议等等,通过了解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分析,给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4.3企业与高校共同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建立缺乏一定的相关理论人才支持,而高校中的科研人员又缺少实践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的机会,因此企业可以与高校之间联手发展,高校为企业提供理论研究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研究项目,两者合作进行发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科学、有效管理成为很多学者和管理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现代工业工程对于现代企业的优化和改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我国在现代工业工程方面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找到适合我国环境的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和方法,与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樊乐.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创新[J].化工管理,2015(1):140.

[2]刘昕.现代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6(6):47.

现代工业体系篇9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接续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1.5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决策,对解决我国经济结构现存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涉及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据统计,中国20世纪中期建成的资源城市中,有50座出现资源衰竭,导致300万职工下岗、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创新,无论对资源型城市本身,还是对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资源型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的重要举措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没有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就失去了载体。对于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及利用中后期,往往是发展接续产业最有利的时期。若错过这个时机,到资源递减阶段乃至资源完全枯竭后,再研究城市转型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和高昂的成本。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规划包含“接续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有序转型的重要保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新跨越的重要举措,而且对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衰落的资源型城市往往“资源依赖型”产业一业独大,并形成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从而形成高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最终陷入“资源陷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资源型城市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产业升级战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产业升级战略”的核心内容。

二、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概念,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理论界、中央和地方各级政策研究咨询部门对现代产业体系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引用较多的定义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界定。该决定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自然生态健康、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本研究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应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二)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

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具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主导产业有序接替、产业向高端化延伸、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的特征。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思路为: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在巩固提升特色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水平、强化能化产业的优势地位的同时,强力推进高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主导产业有序升级。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主导产业有序升级的局面,接续产业与主导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不断增强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比较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转变,积极抢占产业国际分工体系的中高端位置,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完善的配套产业。

――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实施“整合链接提升”的产业发展策略,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夯实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保障完善的支撑产业。

综上分析,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包含“主导产业、接续产业、配套产业、支撑产业”四大层次。

三、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路径

(―)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型

1.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定其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确定其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

2.以接续产业为重点,实现产业的有序升级

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接续产业,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接续产业就是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二)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决定接续产业、配套产业与支撑产业的关键,也是构建资源型城市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出发点。

根据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主要有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准则、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等。目前,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一般从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和市场潜力三个方面进行选取。但这些方法由于仅仅依靠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忽略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地区产业的情况。因此,本研究结合定量分析、案例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典型地区的案例分析和产业要素未来竞争力的全面比较,来确定资源型城市各阶段的主导产业。

资源型城市选择的具体程序为以下四个主要步骤:

1.产业选择的历史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部门是在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市产业的历史分析,可以了解资源型城市市各产业的变动情况及与全国的比较,从而确定资源型城市市产业结构现状,并分析各产业的现实基础,推测各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资源型城市市产业历史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包括:主要产业的结构变动;主要产业的比较增长速度;主要工业的历史竞争力分析;最后综合以上的分析结果,发现发展基础较好或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的产业。

2.典型地区的案例分析。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成功的实现了城市转型,其产业升级路径其

经验值得资源型城市学习和借鉴。本部分重点考察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地区都发展了那些主导产业。

3.产业竞争要素分析。本部分落脚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对产业各要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各产业未来具有的竞争能力和可能的发展态势。本部分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由相关研究人员在调研的基础上,为资源型城市各因素对产业的影响进行评估。由此可以发现各产业在资源型城市具有的优势和缺失的条件,为产业的发展思路及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本部分的分析范围,集中于前两部分所发现的具有较好发展基础或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的产业。

4.产业选择的综合评价。结合产业的历史分析、案例分析和竞争要素分析,得到资源型城市各阶段主导产业选择的结论。

四、陕西榆林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一)榆林主导产业的选择

1.榆林主导产业选择的历史分析

(1)产业地位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榆林市能源经济的迅速发展,榆林市的产业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榆林市各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和发展趋势。榆林产业地位分析反映了当前在榆林处于支柱地位的产业。

――煤炭、电力产业在榆林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其产业规模和赢利状况均处于榆林前列。化学工业规模较大,但其赢利状况并不理想。

――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业服装业处于较低位次,但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饮料产业的赢利能力较强。

(2)比较增长率系数

主导产业必须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该产业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相比具有较快的扩张速度,且扩张速度有稳定上升的趋势。可以采用比较增长率系数的指标反映行业的扩张速度。

比较产值增长率系数为地区某产业的平均产值增长率与全国该产业平均产值增长率的比值。如果比较增长率系数大于1,说明地区该产业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数;反之落后于全国平均数。榆林市应当重点选择比较增长率较大的产业。

――榆林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大部分产业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饮料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说明榆林现代农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榆林煤炭开采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化学工业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增速基本持平,说明榆林引入了一批大项目,但这些项目的营运状况并不理想。

(3)主要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使用产业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行业的竞争力状况。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就是某一地区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该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反映了某地区该产业在的规模及抢占市场的能力和在全国产业中的影响能力;销售利润率是某地区产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反映了地区该产业的获利能力;劳动生产率是某地区销售收入与全部从业人数的比值,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竞争能力。

――榆林市煤炭开采及电力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榆林大部分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呈现上升趋势。

――榆林市煤炭开采业、食品加工业和饮料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

――榆林纺织工业、造纸业的竞争力较弱。

(4)榆林市主要产业的综合历史分析

以上部分从榆林市现有产业地位、产业的比较增长率系数及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角度分别对榆林市主要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我们可以对榆林的产业总体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煤炭开采和电力产业在榆林市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各行业的历史分析中居于前列。饮料工业、农副食品工业显示了其在榆林市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历史分析结果较好。

――纺织服装、造纸等工业的评级结果较差。

2.榆林主导产业选择的竞争力要素评价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榆林的实际情况设计,使得对产业要素得分析更加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

地区的产业要素包括产业需求、本地生产要素、市场开放程度、产业内的企业状态、产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环境和政府八个方面。地区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优势,才能具有竞争力。榆林的产业选择,必须依据榆林具有的各产业要素的特点。

(1)产业需求

产业的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多数产业在榆林具有较为广阔的需求空间。未来十年是中国化工产品消费量最大的黄金期,也是煤化工技术真正实现在技术上创新突破的关键期,因而也是榆林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本地生产要素

本地生产要素又分为不可移动要素和可移动要素。

榆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榆林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盐卤、特别是土地在今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使榆林发展制造业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但榆林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压力较大。

榆林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有的优势行业培养了一批普通劳动力,积累了一定资本。但榆林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员和知识还比较缺乏。

(3)市场开放程度

产业竞争优势的创造与持续,往往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开放的市场是营造竞争氛围的先决条件。榆林要素市场的开放程度较好。开放的榆林逐渐被世人看好,榆林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榆林实施了大招商、大开放的政策,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批重大在建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投产,大规模的投资将进入回报期。榆林市贸易投资政策对各产业的发展具

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榆林的要素市场建设还有待提高。

(4)产业内的企业状态

榆林产业内的产权结构较差。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较为滞后。

(5)产业组织结构

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产业内的企业能否发挥创新能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条件。榆林产权组织的全球化程度、上升趋势及进入门槛等方面各有侧重。

(6)相关产业

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提升效应”,相关产业的互补形成的产业集群将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持续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地区产业竞争力优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榆林煤炭及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具有一定的相关产业支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7)环境和政府

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考虑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将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要素考虑在内,保持榆林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政府在营造产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一个缺乏基本竞争优势的产业,政府的效应微乎其微,但对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适当的政府行为会推动产业的发展。

(8)榆林产业竞争要素的综合评

3.榆林主导产业的选择

综合对榆林市产业状况的历史分析和产业竞争力要素的评价,可以对榆林市主要产业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择榆林的主导产业、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

(二)榆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依据榆林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可以得到榆林各发展阶段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榆林主导产业沿着“以煤炭采掘和煤化工、盐化工为主一煤炭采掘、煤化工、盐化工与精细化工、新能源并重一以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一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的路径转变。

――煤炭采掘业在2050年后将主要起配套产业的作用,榆林的化工产业将整合全中国乃至全球资源,进行生产。

现代工业体系篇10

关键字: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条件

1.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合理而有力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持。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属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范畴,所谓区域创新体系是指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新知识、技术、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

所谓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是一种用科技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内容就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技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具体来讲,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现代服务业科技推广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科技,改善现代服务业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2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优势

2.1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9%。2008年全省生产业增加值1250.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6.3%;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点,已形成以关中为核心、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圈的布局。另外,第一、二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关联度较高,第一、二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工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带来了现代服务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

2.2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目前,陕西省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部级别的重要研究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部门专业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普通高等院校85所,两院院士49人,为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2010全省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0.69万人,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达到8.83万人,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11.13万人。2008年,陕西省确定了第一批包含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金正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东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共365个高新技术企业。总体而言,陕西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2.3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

2011年,陕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57.31%,比上年提高了2.07个百分点,在全国位居第5位。全省共有17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居全国前6位。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专利授权量达到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139件,居全国第10位。2010年,陕西省已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8家,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17家,新批准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2011年,我省共有13546篇论文被三大权威国际论文检索系统收录,居全国第5位;专利授权量达到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139件,居全国第10位。

3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劣势

3.1科技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全省的科技活动经费逐年增加,但是从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这一比重偏低且出现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2.24%下降至2010年的2.15%。2011陕西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6.31%,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52%),在全国排第8位。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在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2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弱

陕西省的科技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与此对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却较弱。2010年,全省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9471项,成交总金额102.59亿元,连续四年增幅超过40%。但是与广东、上海等省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科技产业链中,陕西省上游产业的市场化能力与上游产业的研发能力不能相匹配,从而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在当地进行转化。

4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机遇

4.1国际国内环境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

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使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为主要特征的支撑技术成为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制定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必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4.2西安被列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的机遇

2011年10月,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之一,试点期限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紧密结合西安的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在文化、科技、旅游和现代物流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三大体系,在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物流、卫星应用等领域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业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个背景下,更加有利于研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进程。

5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沿海经济特区相较于我省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陕西省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起省份,在国内的竞争中相对竞争力差。其次,同样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陕西省在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人才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尽管陕西省高校林立,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服务业人才,但是对于如何在陕西省建立更优化的服务业发展环境,以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有志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人才,对陕西省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琪.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4).

[2]宋丽莉.大庆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