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41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1

关键词:定性;定量;学科体系结构;系统工程思想

作者简介:魏萍(1975-),女,河南新乡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讲师;许亚岚(1977-),女,湖北襄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讲师。(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48-02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实际是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专业开设选修课“系统工程导论”,共有32学时。而系统工程涉及知识范围广,需要基础理论多,为了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工程“导论”任务,有必要首先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然后具体思考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确定“系统工程导论”教学目的

作为系统工程的“导论”型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和一些系统工程具体方法。“绪论”是关于系统工程的基本介绍。“系统工程理论基础”部分介绍少量基础科学内容,如: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等;另外介绍少量技术科学部分,主要是运筹学中的数学规划、图与网路、系统优化等。“系统工程具体方法”主要讲述系统分析与系统建模、系统评价、决策分析、网络计划法等。教学内容包含方面较多,容易给学生形成杂乱的印象,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明确学科体系结构,突出系统工程思想。

1.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系统工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清系统工程是什么,对系统工程有一个全面整体把握。这要求从横向、纵向明确系统工程学科归属,理解系统工程理论基础;明确系统工程发展状况,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意义。

2.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工程技术思想及方法

系统工程强调宏观研究,兼顾微观研究,“宏观调控,微观搞活”是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对大小系统普遍适用。在处理工程问题时,不能只顾局部,忽略全局,必须至少上升一个层次考虑问题。系统工程方法一贯体现“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对于理工学科的学生,一定要避免过多倾向定量研究,忽略定性研究。

3.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综合的思维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特点:进得去,出不来。也就是,太专注于细节,而忽略了整体掌控。这样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更不利于独立钻研习惯的形成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而系统工程可以使学生养成全面综合的思维习惯。

二、“系统工程导论”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明确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理解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科学。所以“横向”看,系统工程属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系统科学。[1]

另外按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钱学森框架,不同学科门类可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其中,最接近社会实践,直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工程技术;给工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知识体系是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给应用科学提供理论指导的知识体系是基础科学。所以“纵向”看,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中的工程技术层次,且三个层次间有自上而下的指导关系。[1]

掌握了系统工程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中的“横向纵向”关系,相当于理解了系统工程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位置,从而能进一步理解层次间的指导关系。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属于系统科学基础科学层次的系统学,另一个是属于系统科学技术科学层次的运筹学、控制论等内容。关于系统学,由于当前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在认识上不太统一。在很多教科书里都会介绍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等等产生于其他学科的具体自组织现象。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层次包含物理学、生物学等,参照来看基础科学表达和描述的是研究对象本质上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即系统本来的属性和功能,如:系统的基本概念、动态系统理论、线性及非线性系统理论、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等。而那些具体的自组织现象多产生于其他学科,是系统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如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体现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以及自组织他组织能力,可作为具体例子。系统科学技术科学层次包含控制学、运筹学、博弈学等内容,在教科书中一般都这样认为(自动化专业一般以介绍运筹学为主)。[2]

2.体会“综合即创造”的系统工程思想

系统工程的著名范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该工程包含三百多万个部件,耗资244亿美元,参加者有两万多个企业和120个大学与研究机构,整个工程在计划进度、质量检验、可靠性评价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采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向各层决策机构提供信息和方案,供各层决策者使用,保证了各个领域的相互平衡,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3]负责“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的总指挥韦伯先生说:“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全部工作都是现有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综合。”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相关成果,协调一致,解决复杂环境的复杂问题。

钱学森院士曾指出“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4]涉及的工程问题越大型,越复杂,就越能体现系统工程的“综合即创造”思想。

体会到系统工程的综合思想之后,就不会认为系统工程只是简单包含一些具体工程技术方法,甚或将系统工程直接等同于具体的工程技术。

3.认识复杂与简单的关系(复杂与简单的相对性)

如果研究对象是结构良好的系统,即,系统具有可以精确观测的特征量,可以获取完备的数据资料,且这些特征量之间关系可以用明确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来,原则上这类系统属于简单系统。反之,若系统存在一些无法精确观测的特征量,不可能取得完备的数据资料,或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要么两者兼而有之,这就是结构不良系统,具有无法简化的复杂性。[1]这样比较来看,简单系统相关问题为简单问题,复杂系统相关问题为复杂问题。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可以依据的基础理论和客观具体的方法,则为简单;反之,则为复杂。理解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系统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点所在,正确认识系统工程技术中的主观定性内容。例如在系统决策和系统评价中,相关方法步骤比较简单,但方法中与主观、定性有关的量的确定,则比较复杂。

4.强调系统工程中的定性与定量关系

定量是指数量指标和数学方法的应用,定性是指借助非量化的途径对研究问题做分析、判断等。系统工程中无处不体现出定性和定量的密切结合。1987年,钱学森院士就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并把处理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命名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表述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技术。1992年,他又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体系,进而把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与使用这种方法的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5,6]

在具体研究应用中,一般是科学理论、经验认识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从而提出经验性假设。通常这些经验性假设很难以严谨的科学方式证明,只是定性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实质上就是将专家群体、数据和信息资料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门科学理论与人们实践经验知识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此方法论的特点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而后上升到定量认识;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人与计算机相结合。[5,6]

系统工程教学中,注意强调系统工程中的定性与定量关系,避免学生注重定量,忽略定性的思维习惯。

5.清楚系统工程与具体工程技术的关系

“系统工程”中的“工程”是指把各种科学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原理用于研究,创造和设计各种系统。从系统看工程――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从工程看系统――用工程的方法建立系统和解决系统问题。系统的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法;工程的方法是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包括原理应用和结构构思,确定技术、经济原则,对结构材料、参数和整体进行计算。系统和工程的结合,即系统的方法和工程的方法融为一体,使人们能在系统思想指导下以工程的方法作为工具,从定量角度描述系统元素间的关系、设计、建造和管理人们需要的系统。[7]

与一般工程相比较,系统工程是一种知识体系,不是工程实践;是普遍适用的方法,一切工程都适用;是工程技术,不是科学理论,讲究实际工效;系统工程的精华是系统观点,强调从总体着眼构思,从局部着手实现,从全局出发用好局部,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个阶段。[1]

“系统工程导论”教学课堂中讲授一些具体系统工程方法,如:系统模型技术、系统网络分析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等。一些学生会认为系统工程只是包含类似的一些具体工程技术方法。只有真正清楚了系统工程的概念与意义,才不会造成这样的误解。

三、结论

上面关于“系统工程导论”教学中需关注问题的几点思考,更要注重教学中的落实。首先在绪论中要表达清楚,其次在各章节教学中涉及部分要做课堂提示,使学生真实体会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其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能够对系统工程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掌握系统工程技术强调宏观研究、兼顾微观研究的思想,以及定性到定量的综合过程。另外,期望该课程能够影响学生建立全面综合的思维习惯,提高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魏萍,邓先瑞.《系统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探讨与教学实践研究[J].煤炭技术,2010,(2):222-224.

[3]夏绍玮,等.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王众托.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2

【关键词】系统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随着二十世纪中后期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理论、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成果蔚为壮观。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系统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具有元科学,横断科学性质的科学群,是有一批学科组成的,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基础理论学科,系统工程学、系统分析等应用学科以及系统自组织理论、泛系统理论等更一般的系统理论在内。”[1]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方法论特征的科学,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在于确立适用于系统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交融性等。

要想更好地把系统科学运用到教育实践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因此,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系统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系统科学虽然是在二十世纪之后诞生的,但是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它的萌芽与壮大,从简单到深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就渗透着朴素的系统观念,《尚书.洪范》中就有相关记载,它的“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构成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人们还通过对实物系统直接经验的观察发现了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这就囊括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对客观世界统一性的直接猜测是我国最原始的系统思想。除此之外,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的“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一章》)等思想都体现了朴素的系统观念。同时,西方也较早出现了系统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成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他在其代表作《宇宙大系统》中最早使用了“系统”这个词语。十八世纪,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长期深入研究,提出了“单子论”的观点,他认为“单子”是“组成复合体的单纯实体”,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的“单子论”对现代系统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系统思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二十世纪,随着机械论和还原论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一般系统论主要研究系统的普遍原理,以系统为中心概念,以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目的性等为基本原则。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在未来科学中的作用,将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在古代科学中的作用。”[3]

系统科学论的诞生在为我们带来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系统性思维。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应具备系统头脑和系统眼光,把物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着眼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先综合,后分析,再到更高层次的综合的方法,以求得对物质系统的准确全面把握。目前,系统科学方法已经广泛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发展。同样,系统科学方法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方法论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它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认为这个整体的性质和特征只存在于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机械相加。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基础,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包括明确培养目标、研究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制定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等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调动其立志成才、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宏伟理想;教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方法有说理启迪法、调查研究法、情感交流法等;实施主体包括专职辅导员、党支部、团组织、任课教师等。这些要素都服从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由于思想政治的目标、对象、内容在一定时期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其落到实处,就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调动专职辅导员、党支部、团组织、行政机构、任课教师、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克服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仅仅是学生工作者的事的思想。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发挥出来的潜能远比部分要素发生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潜能更为有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校党委行政部门的领导部署下,着重理论研究,树立旗帜方向。团、工、青组织、辅导员、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社团。任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一方面是因为和专职辅导员相比,教师的队伍更为庞大。从数量上来看,教师人数是辅导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从质量上来看,“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要高于政工干部,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有些教师还是专家、学者,人格魅力很大,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也很大”。[4]不同学科的教师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分析问题,给学生全面、精辟的见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作为重要使命来对待。高校应该把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之中,鼓励教师通过校园活动、访谈、专题讲座等形式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学生社团是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主管部门也要做好对学生社团的监管引导工作。

总之,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原则,以系统思维的眼光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各级部门、教师、辅导员、学生社团等组织要形成合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蒸蒸日上的新景象。

2.系统科学的层次性原则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抓主要矛盾,分层次和分级思考。层次性指的是系统与要素或者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系统不同的层次、要素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高级层次在系统中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系统整体的性能主要是由其最高级层次的结构和性能决定的。同时,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的层次关系,既要考虑纵向层次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还要考虑横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

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有不同层次构成的,各层次在整个系统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根据层次性的原则,我们可以按照政治素养高低及知识能力结构的差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觉悟较高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政治觉悟一般的群众;另一类是知识结构不同的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看,文科生的接受消化程度要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分级来进行,抓主要矛盾。基于文科生中党员同志的思想状况、政治觉悟比较高这一事实,针对这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自觉学习、自由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相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则是理工科学生中的一般群众,对于这个群体则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合力。

系统的开放性和交融性原则,启示我们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科学中的增熵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系统的开放性原则。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热不能自行地、不付代价地从冷物体传向热物体,熵与无序性是相互联系的,在自然过程中,系统的熵趋向于增加,即系统的无序性是趋向于增加的。因此,开放系统只有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吸

负熵,才能克服内部的增熵,从而保持自身的有序性。换言之,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是处于一定复杂环境之中的,也只有在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广泛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才可能保持保持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需要与社会其它子系统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在全社会汲取有效的信息与能量,以确保系统的有序运转。把这个原则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校内部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又不可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会实践等方式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强化,这一新情况启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运用各种手段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面对一些重大社会突发事件,专职辅导员更要站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层层分析,深入浅出地启迪教育。同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随着年龄、知识结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动态开放中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教育,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系统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沟通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绝对不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的唯一法宝,面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些非系统性的因素,系统科学理论就显得无能为力。同时,由于系统科学自身也还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它对教育领域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花朴.系统科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

[2]王有英.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3

【论文摘要】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建构而成的。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人们习惯认为,既然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诚然,历史唯物主义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但它只是一种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问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很有必要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笔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

随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在19世纪中期的正式形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系统而全面地展开。在100多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积极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温奇、吉登斯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科学家系统创建的两对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及对它们所做的种种有益的综合研究。就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而言,后一种研究的积极成果意义更大,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史上,韦伯、温奇、吉登斯等社会科学家试图将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尽管韦伯将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作为其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但他也试图同时综合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作为其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补充。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的社会学定义就体现了他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倾向。他说:“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简言之,社会学或理解社会学就是一门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的科学。也就是说,理解社会学除了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之外,还要对社会行为进行因果性说明,即将对社会行为的解释性理解通过与具体的事件进程相比较而证实主观的理解。因为在韦伯看来,社会行为需要理解,但仅有理解还不够。因为无论理解有多高的明确性,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只能作为一种特定的假设。因此,理解社会学就是要将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相结合。很显然,韦伯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视为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结合,其中,解释性理解就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因果性说明则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因此,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由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论。

温奇对于韦伯的这种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在其名著《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中集中探讨了韦伯有关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即“获得对一个行为的意义的‘阐释性理解’,与提供了导致这个行为及其后果的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然而.温奇对韦伯综合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统计学方案”,即“理解是一种在逻辑上不完全的东西,它需要另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补充,即统计学的收集方法”f31(p123)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温奇看来,“如果一种给定的阐释是错的,那么统计学——尽管能指出它是错的——也决不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是评判社会学阐释之有效性的决定性的、终极的法庭。这时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阐释,而不是在类型上不同的东西。”网(p123)尽管如此,温奇仍然沿着韦伯的思路,尝试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只不过他不像韦伯那样仅仅局限于以方法论来谈方法论,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基础探讨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互综合的方案。

首先,他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做了“内”和“外”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论,而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则是一种内部的方法论,因而理解必须在内部关系中进行。其次,论述了说明和理解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理解是说明的目标和成功的说明的最终产物,但不能认为理解只有在已经存在说明的地方才存在,“除非存在某种不是说明的结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则说明之类的东西就是不可能的。说明之所以被称之为说明,仅当存在着,或至少被认为存在着理解中的缺陷,而这样的标准只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进而,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是表达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构成了我们所关心的题材的形式。另一方面,这些概念也表达了应用它们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征。”总之,尽管温奇主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即社会科学研究既要“说明”(explanation)又要“理解”(understanding),但是“温奇的此种‘说明’和‘理解’的结合仍然强调因果说明(逻辑)空间与理解(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存在边界,因此,在关于因果空间与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关系的辨析上仍然晦暗不明。”

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中,立足于解释学立场也尝试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研究。吉登斯同意温奇对韦伯的质疑,即认为韦伯“错误地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可以采取一种逻辑上与自然科学特征相同的因果关系形式(如果不是在内容上)”,并进一步以他称之为“能动者因果关系”的理论探讨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他说:“因果关系并非以永恒联系的‘规律’为前提(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肯定是相反的),而是以①因果间的必然联系,和②因果效力的观念为前提。行动是由能动者对他或她的意图的反思性监控所引发,这种意图不仅与需要有关,而且与对‘外部’世界的需要的评价有关,这为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行动者自由的充足解释;我并不因此以自由反对因果关系,但更愿以‘能动者因果关系’反对‘事件因果关系’。由此,在社会科学中,‘决定论’涉及任何将人类行动完全还原为‘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论方案。”很显然,在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之间关系的看法上,吉登斯不同于温奇,因为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无边界的。

吉登斯又通过建构“结构二重性”理论来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认为,“结构二重性”(dualityofstructure)指的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为,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为的生产与再生产。”因而“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

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么‘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这一点当然不妨碍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征在时空向度上延伸开去,超出任何个体行为者的控制范围。它也不排除以下可能性,即行为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复构成却正是得益于这些行为者自身的活动。”很显然,吉登斯将“行动者和结构”这一“二元论”化为“二重性”,尝试在具有反思性和连续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解决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具体化为“个人行为的自主性或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制约性”之间的对立。这一具体的对立关系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中得到了统一,其统一基础就是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

韦伯、温奇以及吉登斯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研究。韦伯强调综合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来开展社会学研究,但他认为因果性说明只是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因为他所主张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质上还是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温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出发深刻阐释了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但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还是有边界的。温奇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找到综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论的现实基础。吉登斯从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立场出发来综合或统一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最终将它们的综合或统一建立在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但他仍然在方法论的漩涡里打转。总体而言,他们的努力都加深了人们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综合它们的基础的理解。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二、基于唯物史观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或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或哲学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人们对于社会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就是所谓的社会哲学,以这一社会哲学指导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就是所谓研究社会的方法论,即社会科学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社会哲学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对相互对立的科学方法论,即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它们分别以两对对立的社会哲学为基础。首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社会独特论”和“社会类似论”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独特论”认为社会虽然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社会一旦产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从而与自然区别开来。社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种人文或文化现象,是人的主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社会独特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独特的人文或文化现象。那么不应照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实证的方法),而应运用人文科学方法(理解的方法)来研究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社会类似论”认为社会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自然的~部分,社会是一种“类自然现象”,具有类似于自然的客观特点和规律。因此,在“社会类似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与自然相类似的现象,那么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对于研究社会现象也应是十分有效的。其次,“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对社会具有先在性,个人是先于社会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离开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便不复存在,社会或集体仅是“个人的聚集”。因此,从社会唯名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个人主义”,即认为只有从个人行为角度,以个人为分析基点,才能对于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社会唯实论认为尽管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生活形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个人的聚集”,而是“自成一类”的,它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塑造个人意识与个人行为。因而社会并不源于个人选择,相反,个人选择假定了社会的先在。因此,从社会唯实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整体主义”,即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角度,以群体、制度和社会为5J-"析基点,才能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无论是“社会独特论”、“社会类似论”,还是“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它们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片面认识,因而都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哲学。“社会独特论”只看到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独特性,即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人文科学方法论而忽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之相反,“社会类似论”则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而忽视了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论而忽视人文科学方法论。“社会唯名论”只看到了社会中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及其客观性、物质性、整体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个人主义”而忽视“方法论整体主义”。“社会唯实论”则看到了社会及其客观性、整体性、物质性,而忽视了社会由以构成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整体主义”而忽视“方法论个人主义”。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4

系统理论是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用逻辑的方式逐步推演,寻求并确立适用于微观、宏观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它研究各种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律,推论并指导对系统内在知识的认识及建构、甚至于解构。系统理论的这些凸显特征及其指导性,已经在各种学科中得到明显体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系统理论的应用上更应如此。

一、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基因、分子、细胞等微观知识和稳态与环境等宏观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概念多、层次多、结构复杂,各种物质转运机制、代谢方式均有不同的特点并密切联系,整个高中生物呈现出复杂性特征。特别是长期以来高中生物教学采用学科为基础,考试为导向,教师为核心,传统讲授,单线沟通的“被动”教学模式。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课程时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物的意义,没有建立起生物学的系统概念、模式概念,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造就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正好与系统的复杂性完全切合。正如普利高津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上都遇到复杂性,必须“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这一传统信念,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建立复杂性科学。”

二、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性

高中生物贯穿微观、宏观,经历细胞与生态系统等各种知识,各种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多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科。也就是学高中生物的教学离不开整体性。而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指导高中生物的教学的这种整体性。把系统理论引入高中生物教学,首先它强调生物知识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摸清知识的基本发展脉络,从整体设置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建构生物学习的一种系统。学生通过建立这种系统,掌握该学科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及其整体结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这种建模方式,引导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整体性学习,从而深刻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这才真正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当教师把系统的这一思想引入生物教学时,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到这一属性,正如著名学者贝塔朗菲所言“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

三、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

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复杂性与整体性,其本身应当是一个系统。而作为一门学科,高中生物无法确定所有生物未知领域的知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物的各种知识均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所具有的知识应当逐步更新,呈现出开放性、动态性。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实用性极强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系统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指导可概括如下:生物学系统由于其内外部联系复杂的相互作用,总是处于无序与有序、平衡与非平衡的相互转化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都要经历一个系统的发生、系统的维生、系统的消亡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也就是说,生物学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动态过程。

四、系统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方法论导向作用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5

关键词导航系统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9.029

Graduates'navigationSystemCourseteachingReform

peiFujun

(Collegeofelectronicinfor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

abstract"navigationsystem"courseisanimportantspecializedcoursein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subject.inthispaper,for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characteristicofthe"navigationsystem"course,thereformandexplorationweredevelopedbyimprovingthe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teachingconditionandappraisalmechanism.thenthestudentscanmasterthefundamentalandpracticetechniqueinthiscourse,andgetreadyforthefollowingresearchwork.

KeywordsnavigationSystem;masterDegreeCandidate;teachingreform

0引言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导航系统这类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不仅是教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传授科研方法,培养和塑造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的过程。近年来,传统的行业学校对导航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了很多探讨工作,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部级精品课程卫星导航系统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用双语教学、用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传统板书+电子教案+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等实践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国防科技大学的硕士生课程导航系统作为“十一五”重点建设课程,开展了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其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核心,通过参与式教学和专题研讨式教学来改善教学效果,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来增加教学深度,通过增加实践性教学来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是在学校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探索对“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考核机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将“导航系统”课程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导航系统的原理,掌握导航技术的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法,全面培养研究生对导航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最终把该课程建设成为教学水平突出、有创新理念、教学效果优秀、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的优秀研究生核心课程。

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尝试改善研究生课程重理论缺实践的问题,但对于并不是传统的行业学校的北京工业大学来讲,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众多问题:(1)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内容过多过细,与研究生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需求不符;(2)教学过程中仍教授导航系统基础知识,与最新的科研发展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3)由于导航系统设备昂贵,很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4)教学方法落后,不适合研究生教学过程;(5)考核方式不合理,多为考试或报告模式,缺乏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这些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教师仍然按照本科生教学的思维和方式教授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仍以老师讲解基本理论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有教师仅讲授课本已有的基本理论内容,而并不涉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虽然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缺乏对导航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的了解。二是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合理。因此,依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考核机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改革和探索是改进导航系统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2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导航系统课程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航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它是保卫飞机、舰船、火箭等载体能顺利完成导航与控制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在军事上着重要的地位,在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导航技术已在航空、航天、航海和陆地车辆的导航和定位中得到了应用,还在大地测量、海洋勘探、石油钻井、航空测量等国民经济领域里获得成功的应用。

导航系统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导航系统课程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更是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核心课程。建设好“导航系统”课程可以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建设部级重点学科提供有力的支撑。

导航系统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迫切要求。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有多支科研团队从事自主导航方面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每年招收近百名硕士研究生中,有大约30名研究生将从事自主导航相关的科研工作,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导航系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导航技术领域相关科研工作的分析与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导航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的基本技能。

3改革的主要内容

3.1教学内容

在进一步明确导航系统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面向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更新,在保证课程基础性、应用性的同时,着重体现出“前沿性”和“研究性”的特色,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力图在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方面体现出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在教授基本的导航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晃动基座初始对准、高动态环境下组合导航等研究热点领域以及非线性滤波、粒子滤波等前沿性理论问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国际顶级期刊上最新研究论文的解读,将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

在实践环节中,注重及时将最新学术发展动态及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并邀请企业工程师或领域专家参与部分章节的课程教学,通过开设系列讲座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

3.2教学方法

导航系统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力学基础理论。若直接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数学公式,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更会使学生陷入从数学公式到数学公式的误区,而缺乏对实际物理含义的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理论公式及其物理意义的阐述,注意避免陷入从公式到公式的理论推导,使学生能从实际物理世界的角度理解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表达观点,采用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构建导航系统案例教学优秀案例库,引进国内外领先的导航系统案例,尤其是将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实际案例展示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建立自组织的研究组,分工研究,内部学习经验共享,然后再通过老师引导达到融会贯通,教学结束后形成个人小课题论文组;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真实工程项目实践,有效加强课程效果反馈。

3.3教学条件

现在的导航系统课程教学中,教材内容过于偏重基础理论的介绍,无法满足研究生教育对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的要求,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参考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并且不断丰富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内容,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满足研究生教学的需求。

紧密结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开发导航系统教学实验仿真平台,通过完整实践教学的训练,提升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的知识传输的便利,利用当前博客技术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的沟通渠道,让学生与教师通过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实时互动,拓展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加强研究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4考核机制

研究生课程考核的本质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方法。因此,考核方式不但要重视课程结束时最终考核的结果,更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阶段结果。因此,单一的最终考核方式不适合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

本课程将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二维考核机制。一方面通过课堂实践、论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平时课堂学习情况,并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评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依托学校的研究生公共实训平台,安排学生完成导航试验系统,通过实验报告、口头答辩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总结论述能力进行考核。最终,从考核方式上约束和强制学生全面掌握导航系统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4结论

本文结合多年研究生导航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了目前导航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探讨了导航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对导航系统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探索,改善导航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全面培养研究生对导航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耿成轩,鄂海涛.中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264-265.

[2]李玉兰,彭青青,何仁斌.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1(3).

[3]袁本涛,延建林.中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

[4]卢丹,王颖,崔铭等.基于matLaB的《导航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2012.58(S2):257-260.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客观物质或过程,而社会科学则截然不同,其研究对象是有意识、有目的人,这种特点就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复杂性、困难性和难预测性。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个体的人组成的极其宏大的系统,而人的意识性与活动性又决定了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极端复杂性。社会现象中表现出的个体性、偶然性、随机性,又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不小难度。社会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社会科学研究要考虑到社会历史现象中人的主体参与性。而社会科学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更要受研究者个人的阶级立场、利益倾向、价值取向,及其所处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对研究结果的科学预测也比较容易“失真”。

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并不统一,尚存在着诸多不同定义。

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应以承认社会机体论为前提。所谓社会机体论,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出发,把社会视作一个各方紧密联系的、互动发展的、系统的有机整体,从系统的角度观察。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指正确进行社会科学这一庞大系统研究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这是社会系统说。

又有一些学者从主客体的角度观察,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其一般的含义来说,是指主体认识和改造社会客体的手段或途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之间通过物质手段和理论工具等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步骤和规则。社会主体、社会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质手段和理论工具等),就构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步骤和规则,就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是社会主体说。

还有一些学者从本质规律的角度出发,简而视之地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关于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规律性的理论。

概括来讲,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各种研究社会科学的一般或具体的方法、途径、原则的归纳和总结,是关于方法的理论。

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克服辩证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以唯物史观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彻底唯物研究方法、社会实践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必须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唯物史观,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会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而上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借这些作为中介的原则来实现对各种具体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具有最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功能,对社会科学其它方法论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同时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其它各种具体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取消论”的倾向,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二是“取代论”的倾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取代其它具体方法论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正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性。

我们这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一个简要的探讨。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彻底唯物研究方法

所谓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就是“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马克思恩斯格选集》第4卷,第238页),“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同上)唯物主义的方法,要求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客观性的原则,从事实出发,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原则出发。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就必须如列宁说的,“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

这就是说,在研究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入手,区别开社会关系和物质关系(即生产关系),看到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关系决定,又进一步看到生产关系归根到底又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是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才能看到社会历史发展虽然离不开微观上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参与,然而宏观上看它却是一个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地、客观地剖析各种社会现象,找到各种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才能发现它们运动变化的规律。社会经济关系便是社会物质关系的具体表现,它们的运动变化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且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基础的地位、起决定作用。

因此,要了解任何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宗教教义、艺术观点、哲学思想等社会现象,都不能仅仅从剖析它们本身来理解,归根到底要从经济根源上、物质根源上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所以,对任何社会问题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唯物的观点和方法,只有做到用唯物的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才能扫除在社会向题研究中的一切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真正对有关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也才可能建立和发展有关的社会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的三大基本实践。

这里,社会调查,便是社会实践方法的重要基础性环节。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实践重要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深入实际的周密全面的调查,就谈不上是真正“接地气”的社会科学研究。

要研究社会科学理论,还必须立足实践需要。社会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如是说。通过调查得来的实践经验总是具体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我们必须经过理性思考,把这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理性加工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科学系统,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往复,推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所有事物本质上是作为矛盾而存在的,正是矛盾的开展、同一斗争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要对事物从本质上加以了解,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的综合分析。在社会领域中,要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要对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了解,就必须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矛盾的综合分析。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两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社会矛盾虽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社会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适合本对象的研究方法。既要注意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中移植、借用、吸收行之有效的方法,又要创造性地发现适合本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这要求必须做到把握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深刻地揭示各类社会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承担者的主体和作为主体指向对象的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把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体现于客体的客观规律有机统一。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钥匙。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就必须研究人的作用,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承认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认识人的本质,必须科学地认识个人同社会的辩证关系,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社会作用与社会历史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研究社会历史,还必须坚决反对英雄史观,坚持群众史观。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乃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的。系统科学所揭示的系统方法是既适用于自然科学,又适用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优化和形态演变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计算思维;任务驱动

0引言

1989年,aCm攻关组提交了著名的“计算作为一门学科”报告,报告认为,“计算机导论”课程要培养学生面向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学生领会学科的力量,以及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价值所在[1]。2001年,CC2001将计算机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信息技术五个分支[2]。2005年,CC2005进一步指出,该课程的关键是课程的结构设计问题,aCm和ieee-CS分别为这五个分支学科设计了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要求“计算机导论”课程应该以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能力,即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学生的大学课程打好基础[3]。2002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推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阐明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思想,对学科的定义、学科方法论、学科知识体系和内容、教学计划制定以及课程组织方法、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设计,并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组织成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其中知识领域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次,共14个领域,下设132个知识单元[4]。

目前,我国国内的学科分支及课程体系一直沿用CC2005和CCC2002,“计算机导论”设计5个知识领域,涵盖12个核心知识单元,分别是信息技术史、程序设计语言概论、软件工具和环境、语言翻译简介、人机交互基础、软件演化、通信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社会环境、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风险和责任、知识产权、隐私权和公民自由。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引导性课程,开设在学生第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数据表示方法学和数据加工表示方法等,最终对本专业各个学科的核心内容、各个学科的关联有全面、概要的认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入门的基础。同时,“计算机导论”该课程也是一次对学生具体而详尽的专业思想教育,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启蒙作用。因此,依托学科课程体系,对《计算机导论》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打造精英团队、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计算机学科体系发展背景、计算机导论课程大纲设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导论实际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意义认识不足

随着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学生对网络资源获取日益增多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学生和教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地位认识不足。学生将“计算机导论”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为一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对大量的专业名词感觉枯燥,理解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学生学完后感觉不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没有起到为后续课程打基础的作用。

1.2教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教学内容简单化

“计算机导论”课程信息量大,教师很难做到每个章节分配合理,重难点掌握恰当,没有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计算机学科体系结构。教师在面临繁多的学科体系要求下,很难贯彻执行计算机学科体系的核心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只是对核心内容进行简化和压缩,生搬硬套教学大纲,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

1.3教学方式陈旧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学生习惯了依赖网络、依赖手机电脑,这时,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将黑板的“人灌”简单的改成了ppt的“电灌”,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激情,教学效果不理想。

2课程改革的思路

2.1依托学科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向导构建课程的教学大纲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是指通过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5]。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的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008年6月,aCm在网上公布的对CS2001(CC2001)进行中期审查的报告(CS2001interimReview)(草案),开始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倡导的“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绑定在一起,并明确要求该课程讲授计算思维的本质。根据aCm和ieee-CS的要求,“计算机导论”课程应该以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能力,即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学生将来的大学课程打好基础[6]。

“计算机导论”在课程大纲设计中,依托学科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向导,力求以严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中,为学生正确认知计算学科提供方法,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的课程做铺垫。下面列出“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如表1所示。

如表1所述,“计算机导论”课程的课程大纲中包含了学科的宏大视野和学科各分支领域具有的共性的核心概念、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社会与问题,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思维,认识学科形态,培养专业基础素质。课程大纲体现了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求解能力的训练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色,将计算思维应用到各个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去。

2.2教学内容模块化,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改变教学表现形式

依据3.1中构建的课程大纲,将“计算机导论”的所有教学内容分模块以不同的课堂形式表现。下面列出分模块的“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及教学表现形式。如表2所示。

2.3打造可持续发展、创新型的教学团队

“计算机导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学科最新发展方向,职业基本行为规范和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能够融会贯通的对“计算机导论”所设计的计算机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能够跟踪学科的科研动态,了解目前的重大科研成果,通过对前沿科学内容的讲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计算机导论”教师团队的教师必须教学经验丰富,“计算机导论”中所涉及的知识映射的单门课程需要有循环教学2-3遍的教学经验,能够非常清楚后续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准确地把握各类课程的引导性内容和重要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团队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型专业人员担任课程负责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教学团队中有教学效果优秀、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

课程负责人熟悉各个教学环节教育改革趋势,能够协调和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指导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或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果。

“计算机导论”教师团队的教师要求掌握各种课堂技巧,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特色,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繁杂的专业内容,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导论”的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团队成员要求具有创新性思维,在间教学过程中进行专业学术探讨与论争、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沟通等,产生教学实践改革的创新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实施,形成通过教学团队成员的创新精神来促进课程发展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教师的良性循环。

2.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交互式课堂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理论、实践(2:1)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理论课堂以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帮助学生运用学科数学思想梳清整个学科脉络,建立系统化的认知模型。实践课堂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考核。课堂教学方式是:①教师引导组长运用关注点的计算思维指导组内的分工,将一个复杂的题目演变成一系列的子模块;②各组员定期交流各自完成的情况,对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进行抽象、分析;④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自主检索、探究、思考、讨论;⑤最终形成问题的求解思路;⑥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并演示、讲解和答辩相结合进行总结评价,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通过这种课堂组织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1/3的时间课程教学中,除去需要用实验验证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学科形态外,如: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在最新的计算机产品中的应用问题,第三次数学危机,职业道德,计算机未来的形态等问题均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授课。学生需要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范围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形成小组总结性文字,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前学习效果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计算思维的方式构建学科脉络,拓展学科视野。

理论教学与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对知识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3小结

论文通过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课程大纲梳理、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在当前“计算机导论”教学中注入了新的思路,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DenningpJ,etal.Computingasadiscipline.CommunicationsoftheaCm,1989,32(1)[J].

[2]aCm/ieeeCurriculum2001taskForce.ComputingCurricula2001,ComputerScience.ieeeComputerSocietypressandaCmpress,2001[J].

[3]theJointaskForce.ComputingCurricula2005.theoverviewReport.acooperativeprojectofaCm,aiS,andieee-CS.Sept2005[J].

[4]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中国财税法学理论创新

【正文】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内涵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发展的规律、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标识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态度。[1]发展观作为意识形态,其正确与否,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与基本方针。我们党历来重视发展观问题,也在不断探索科学的发展观,但一直没有将之明确表述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充分估量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高度对发展的内涵进行的科学凝练,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揭示了发展的核心和实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谋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适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良性发展形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崭新发展理念,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3]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概括说来,新的发展观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和核心理念,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5]

2.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对重大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对重大社会关系进行“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核心是“统筹”,充分体现了完善之意。这“五个统筹”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二个基本要求。要科学地把握、正确地认识、全面地理解“发展”的内涵,就要做到“五个统筹”。“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不仅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的认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要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解决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基础性工作。[6]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财税法理论创新的指导

(一)中国财税法理论研究之现状

中国财税法研究在老一辈以及新兴一代财税法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财税法学的理论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7]其基本范畴体系也已经提出并对某些核心范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8]在具体制度研究方面,也具有诸多建树。从中国财税法学近些年来出版的学术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来看,[9]可以说,中国财税法学已经初步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财税法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严峻挑战。从数量上来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的确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印象,但从质量上来看,就不是那么令人乐观了。中国财税法学界仍有一大批文章是照搬照抄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其文章与其说是法学论文,不如说是财政税收学的论文,但作为财政税收学论文又明显感到理论层次不够,达不到经济学论文的水准。中国财税法学界的研究大多是应时之作,能够对中国财税法学的发展进行高瞻远瞩论述的论文仍是凤毛麟角。关注财税法具体制度建设的论文很多,但真正具有财税法理论味道并能够窥探中国财税法理论之精髓的论文数量仍然不多。中国财税法学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找准方向并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中国财税法学的发展与繁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选错方向,中国财税法学只能在表面的繁荣景象下原地徘徊。在我们已经迈入新世纪征途上的时候,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给中国财税法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财税法理论创新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哲学,也是指导社会科学发展的哲学。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定会对学科的发展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财税法学发展到今天正需要一个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财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门尚不成熟的学科,其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财税法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以人为本对中国财税法研究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财税法学的发展也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现代国家从获取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都是税收国家,税收是联系现代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税收是国家得以存在并能够履行其提供公共物品职能的必要条件,税收也是现代国家的人民得以享有政治权利并获得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必要条件。现代财税法作为规范财税关系的法律,其本质既是国家获得财政收入之法,又是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法。而现代国家的纳税人与公民的范围是大体相当的。因此,财税法学贯彻以人(纳税人)为本的思想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财税法学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实际上也体现了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视与追求,从“税收权力关系说”到“税收债务关系说”从某种意义就是财税法学发展从以国(国库)为本向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但中国财税法学从整理上来讲,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真正全面贯彻。中国财税法研究仍然是以国家的税收权利为核心,仍然以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为重点,对于如何依法制约国家课税权的滥用,如何更好的保障纳税人当家作主的权利,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中国财税法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以现代城市人为本,而没有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纳入财税法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中。由此,农民的众多财税法问题也就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比如我国长期工农产品2.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对中国财税法研究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对中国财税法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

中国财税法学近些年来的研究虽然有重大突破,也初步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也呈现出零散化、个体化和孤立化的倾向。中国财税法的研究往往体现在一个一个问题的突破,一个一个制度的研究,非常零散,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度与制度之间的逻辑结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就问题研究问题,就个案研究个案,没有从整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来审视财税法所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将财税法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正好为中国财税法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统筹要求财税法学研究必须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具体制度研究结合起来,必须把财税法学的长远问题研究与当前问题研究结合起来,必须把国外财税法学研究成果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必须把财税法学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必须把财税法学研究与相关部门法的研究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以上这些财税法学研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宏观的、长远的全面统筹和协调规划的发展观的指导。唯其如此,中国财税法学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才能走上通向光明的发展道路。

(三)在科学发展观下创新中国财税法理论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它对各门学科的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中国财税法学来讲,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化为财税法学理论创新的思路,否则,谈论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有空谈之嫌。

1.创新中国财税法学研究方法

方法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途径、手段和规则的总和。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学科,没有方法论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学科发展的突破。

财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整个财税法学的学科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处于空白,许多具体制度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财税法学的学科建构需要财税法学界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学科建构的过程中,方法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科学史上的大量史实证明,任何规律的揭示、理论的创造都得益于恰当方法的运用,没有方法的科学运用和创造,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加快财税法学研究的步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财税法学的方法论问题,财税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税法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没有财税法学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就很难有财税法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没有财税法学方法论的发展与成熟,就很难有财税法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成熟。[10]

近些年来,中国财税法学引进了很多先进的财税法学理论和著作,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著名财税法学著作的大量引进大大拓展了我国财税法学研究的视野,这些财税法学著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莫过于方法论上的启示。[11]从宪法、行政法和民法角度研究财税法,结合判例研究财税法,从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研究财税法,从法认识论和法实践论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财税法等等,这些研究方法逐渐在我国财税法学的研究中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在财税法学研究中,特别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分析法、个案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等。在财税法学研究中,既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运用某种方法,更需要多种方法的交叉和综合运用,以期更全面地把握被研究对象。

2.构建中国财税法学的范畴体系

财税法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财税法现象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认识财税法现象的过程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定型化的概念和术语。范畴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和基本形式,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构造科学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学科和理论的标志,是学科和理论发展的动力。范畴的研究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财税法范畴概括和反映财税法现象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把财税法范畴分为一般范畴、基本范畴和核心范畴。财税法的核心范畴、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构成了财税法的范畴体系。[12]

有了完整的财税法范畴体系,进行财税法研究才能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全面协调。至于我国财税法学的核心范畴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范畴?有哪些一般范畴?这些问题需要中国财税法学在发展、创新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财税法学范畴体系。

3.转换中国财税法学的研究范式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是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核心。库恩所说的“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13]研究范式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的包括规律、理论、标准和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理念和信念。它是某一领域的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这一领域中的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模式与框架,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在财政法学领域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国家分配论范式和公共财政论范式。在税法学领域中也存在两种研究范式:权力本位范式和权利本位范式。目前中国财税法学界正在进行着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两种研究范式在财税法学中分别体现为两种学说:税收权力关系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税收债务关系说的提出及其发展与完善直接导致了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一致以来处于低水平研究和封闭研究的状态之中,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团队精神和财税法学术共同体。研究人员大多缺乏财税法学的学科意识和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财税法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而存在,没有意识到财税法学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和研究框架,没有对传统财税法学研究予以批判性的审视并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造。归根到底,就是缺乏财税法学研究的范式意识,没有意识到财税法学研究中进行范式转换的革命性意义。

财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在理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财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带来了财税法学的革命与财税法学的重生。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的财税法学是建立在公共财政学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的基础之上的,公共财政学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是现代财税法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根基,是现代财税法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公共财政学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就不可能有现代的财税法学,甚至根本就不会产生一个独立的财税法学。[14]

中国财税法学已经有不少学者在推动着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但仍然遇到了不少的阻力,将来中国财税法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沿着学界的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道路走下去。

4.拓展中国财税法学的理论空间

在完成了创新中国财税法学研究方法,构建中国财税法学的范畴体系,转换中国财税法学的研究范式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之后,所要进行的就是拓展中国财税法学的理论空间。

中国财税法学的空白之地仍然很多,财税立宪、财税民主、财税法的基本原则、财税法的主体理论、行为理论、责任理论、救济理论等等仍然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范畴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基础之上去拓展这些领域必然能够统揽大局、推陈出新,迅速攻克财税法学上的一个个难题。

5.加快中国财税法学的制度建设

中国财税法学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中国财税法治建设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理论发展的源泉在于实践的推动,恩格斯的那句名言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响——“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然,中国财税法学要想获得巨大的发展也必须关注实践,必须能够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给实践以理论指导。

中国财税法学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对财税法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合并、个人所得税法由分类所得税制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转换、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化、农业税的改革、城乡二元税制的统一、遗产税的开征、税收基本法的制定、税务法庭的设立等等,都是需要中国财税法学界予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一股春风,它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包括中国财税法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带来了希望。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中国财税法学界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必将在不远的明天迎来中国财税法学发展繁荣的春天。

【注释】

[1]参见刘福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载《党建》2003年第12期。

[2]参见朱正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3]参见朱正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4]参见刘福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载《党建》2003年第12期。

[5]参见朱正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6]参见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载《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7]具有代表性的财税法学理论体系可以参见张守文:《税法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参见翟继光:《论我国税法的核心范畴与基本范畴》,载韦苏文、陆桂生主编:《世纪论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财税法学界的近期动态可以参考中国财税法网(/)的相关报道。

[10]参见翟继光:《经济法学方法论论纲》,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翟继光:《税法学方法论》,载中国财税法网(/)2004年3月16日。

[11]参见翟继光:《独具特质的“北野税法学”》,载刘剑文主编:《财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参见翟继光:《论我国税法的核心范畴与基本范畴》,载韦苏文、陆桂生主编:《世纪论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库恩”辞条。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9

关键词:系统科学;金融系统;理论创新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各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探寻各金融理论的适用范畴。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认知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探寻促进金融系统稳定有序发展的方法,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不断革新,深受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影响。从当前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来看,现代金融理论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资产组合理论等假设基础上的,然而对金融系统的实证检验证明,其假设基础具有局限性,不能对如日历效应、新股谜团等“异常”金融现象作有效解释[1]。此后,行为金融理论借助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研究范式,对“理性人”假设作了有条件的放松,并解释了部分“异常”金融现象,但这一研究范式也存在缺陷(如运用心理偏差过于随意等),受到现代金融理论支持者的质疑。实际上,这两种金融理论研究范式都已经不足以解决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始,相关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等问题的研究中,并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他们以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为研究任务,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理论研究范式,代表未来金融理论研究创新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统科学范式下金融理论与应用”(项目批准号:11BJY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a90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04902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09HL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超(1969-),男,北京大学研究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系统科学、制度经济学。孟涛、刘丽,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梳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简称系统金融理论)框架,阐明了其理论基础、核心思想观点和体系结构,并将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与系统金融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系统金融理论的优越性。

二、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的文献梳理

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一般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力学性,系统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序和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系统科学不仅将揭示这些规律作为其基本任务,还要以揭示的系统规律认识系统,并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控制系统。系统科学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分析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属于一种方法论学科,可以作为新的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提供金融理论研究技术、方法。

通过对当前系统科学理论的梳理和综合,可以依据相关理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当前系统科学理论划分为非线性科学(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分形理论、混沌论、突变论、协同论等)、复杂性科学(包括CaS理论等)系统动力学等三大组成部分[2]。为清晰的了解当前系统科学在金融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下面将按照上述理论体系,进行简要文献梳理。

(一)非线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混沌学以及分形理论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复杂事物的规律性,采取的方法是非线性的,因此将这些学科统称非线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1.耗散结构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GeorgeC.philippatos和CharlesJ.wilson(1972)最早将熵作为风险的度量。他们用熵函数代替方差,来计算最优投资组合系数,建立了对非正态的概率分布同样适用的均值一熵模型代替均值一方差模型。GulkoL.(2002)将最大熵原理和无套利资产的定价相结合,分析了熵在资本定价市场中的经济学意义[3]。

国内主要有:雷华(1996)从系统科学耗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系统现状,指出宏观调控手段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负熵流的输入和涨落机制的作用,改善系统自组织功能,从而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李华、何东华、李兴斯(2003)等则改进了马可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提出用熵作为风险的度量方法,建立了新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张世晓,王国华(2010)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运用“金融熵”指标建立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分析了武汉市金融集聚系统的演化趋势及演化机制[4]。

2.分形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peters(1991)运用R/S分析方法检验了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市场的分形特征[5]。Ghashghaie等(1996)对美元/马克的汇率数据的标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汇率变化的概率密度与两点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类似,进而认为在外汇市场中也存在信息级联,必须用多重分形理论来研究汇率的变化。Lux和marches(1999)、ausloos(2000)则利用DFa方法分别研究了金融市场和外汇、证券市场的标度不变性,证实了分型特征在当今金融市场的存在性。

国内主要有:胡雪明、宋学峰和王新宇(2003)利用DFa方法计算了沪深股市收益率的标度指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标度区域,上证指数标度指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深成指标度指数的变化幅度沪深股指在中短期显示出状态持续性,长期表现出状态反持续性。曹广喜(2007)利用R/S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均证明了我国股市的长期记忆性的存在。徐文坤,张卫国(2011)进行了金融时间序列分形维参数方法估计方法的比较,认为whittle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并对沪深市场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实证应用。

3.混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DayR.(1983)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具有混沌性,单一的货币政策非一般或非正常操作能够导致整个系统行为产生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复杂变化和整体涌现性。m.a.torkamani(2007)研究表明:可以用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利率、进出口等经济变量来描绘汇率时间序列,认为某些非线性因素导致汇率运动对初始条件和特定参数的取值敏感,从而导致混沌现象的产生,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汇率的巨大波动[6]。

国内主要有:李玉锁,齐中英(2006)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Kolmogorov熵值,认为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具有混沌特性,从而不可能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做出长期预测[7]。唐雨丁(2010)运用混沌理论和分形市场理论,探讨了汇率政策的有效性,认为汇率波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一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汇率的记忆性以及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4.突变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perron(1989)把突变点作为外生给定,运用结构性突变单位根检验,对美国经济变量作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发现美国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大部分为结构突变趋势稳定。oskooee、BrookS(2006)使用结构突变技术考查了二十个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发现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满足传统购买力平价。

国内主要有:南旭光,罗慧英(2006)根据金融体系的非线性及出现的突变现象,将突变理论应用到金融脆弱性的分析和评价中,并且构筑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综合评价突变模型,定义了金融脆弱度。刘磊(2009)采用突变级数法对贵州省遵义市14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得出了经济较差的农村生态环境水平普遍较低,但经济好的地区不一定高且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马太效应。贺凤羊,刘建平(2010)从结构突变的视角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序列进行了内生结构变动的单位根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序列的数据生成为两次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而非一阶单整过程[8]。

5.协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Fields等人(2007)研究了美国等几个国家银行保险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并且认为这种效应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并购双方的地理位置显著相关[9]。Chakraborty等人(2008)应用协同理论研究了并购中反收购、金色降落伞和讨价还价问题,认为目标公司股东实施反收购行为不一定总是最优行为。

国内主要有:鲍丹(2008)分析了金融创新的要素协同机制,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序参量。罗嘉(2010)将协同学引入金融监管的研究中,运用开放系统分析法和协同分析法系统分析我国的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我国的金融监管在宏观上处于相对无序的发展状态[10]。黄先可,张伟(2011)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认为应当创造条件使系统进行协同运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序参量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金融创新。

(二)复杂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science)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复杂行为、特性与规律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复杂性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主要有:1993年,圣菲研究所的阿瑟、霍兰、勒巴伦、帕默和泰勒等人建立了人工股票市场模型研究,它不但可以产生满足有效市场假说的理性预期均衡的结果,包容经典理论,而且也能够显现出主体与系统的协同进化及复杂度加深等复杂适应系统的性质,结果也表现出与真实数据相似的统计特征,这种方法逐渐发展为基于主体的计算金融学。tesaftsion(1998,2001)建立了一个多主体的劳动力市场模型用于分析市场结构、雇佣关系、工作行为和福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内主要有:刘洪(2004)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中部分绩优公司与停牌或已经退市公司在管理活动、R&D、市场营销、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企业形象6个方面的多样性、自发性、融合性、适应性、超越性和变形性6个复杂性指标的分析与比较,验证了公司成长与复杂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和沿着复杂性增长路径发展的复杂性理论观点。应尚军等(2005)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巾场仿真模型,运用分形结构特征变量和稳定性变量来刻画股票巾场的复杂性特征,考察了投资者从众行为这一投资心理与巾场复杂性特征变量的相关关系[11]。石丹(2008)指出金融创新系统具有聚集(aggregation)特性,系统的主体通过相互作用而组成的聚集体可以形成更高一级的主体,比如涉及多个创新领域的金融集团,比如金融中介与研究机构联盟,比如拥有固定客户群体的创新网络联盟等。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动力学(SD)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结构—功能分析,研究解决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问题的仿真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系统动力学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主要有:DeLong等人(1990)明确提出了正反馈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由理易者、理性投机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这三类交易者在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ozdenoren和Yuan(2008)从正反馈交易行为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来影响公司现金流的角度研究正反馈交易对资产均衡价格的影响,结论是强烈的正反馈交易导致市场的过度波动[12]。alessandroVaglio(2010)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复杂性以及人口“成熟”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表示为一种过程,外生地产生技术创新,从而增加了劳动分工并使社会机构更复杂[13]。

国内主要有:巴曙松与栾雪剑(2009)应用系统动力学工具,建立模拟模型,对不同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下的经济周期发展进行模拟,得出了对比数据,得出了一些对政策组合效果的评价结论,并据此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14]。罗天勇(2009)把经济运行系统作为货币动力学系统来研究,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运动的数学物理模型。据此提出应控制货币总量,确保货币供给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一国经济的稳定高能运行,达到国家输出价值观的目标。李敏(2010)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并应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复杂性[15]。

(四)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较早的应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金融问题,注重进行数量技术层面的实证分析,但他们大多将自己的研究范式看做是物理学、统计学以及热力学等其他具体科学研究范式。因此,这种研究存在范式归属上的混乱,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是不自觉的应用了系统科学理论。

由于我国较早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因而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优越性,认识到混沌、分形、协同等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但总体上,国内学者大多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具体的角度来研究一个具体的金融问题,在范式归属上也同国外学者一样,往往将自己的理论归于物理学、信息论的研究范式。

综上,国内外已经开始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还不系统,理论范式归属还不清晰,因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金融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的概念的界定

构建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首先要对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概念予以界定。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以下简称系统金融理论)以系统科学研究范式为指导,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手段,结合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优化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研究金融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金融系统与金融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以及金融有序与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问题,通过对金融系统的实证/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金融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复杂性建模和仿真,深刻认识金融系统的运作规律,并据此提出预测与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创新、设计和实施金融管理政策等优化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全面认知、优化与控制。

(二)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

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金融系统。金融系统是指所有金融要素围绕着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聚集而成的具有跨时期资源配置功能的整体,包括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三)系统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系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具有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因此,应当将金融问题放回到复杂的金融系统及其环境中,应用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等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核心观点有:

1.金融系统具有耗散结构、混沌、分形、协同、突变等非线性机制。金融系统的耗散活动是其有序运作的基础,也是其演化的动力源泉;金融系统的相体积在耗散因素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收缩,产生混沌吸引子,并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呈现出混沌状态;耗散性破坏了宏观运动规律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导致无规则运动的混沌吸引子产生,因而具有相空间的分形结构;金融系统以混沌和分形的方式不断演化,在吸收足够多的负熵流后,就到达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必然通过协同作用走向高级有序态;而金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态走向高级有序态,主要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实现。

2.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多样性、非线性、流、聚集、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性和机制,系统组分、子系统具有自适应性,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金融系统的演化。基于自适应主体(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技术,可以研究金融系统从微观行为到宏观行为的演进规律

3.金融系统具有多重反馈特性、时滞性等系统动力学特性,是动力学系统。金融系统的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正负反馈作用。金融系统的金融监管、金融政策、金融参与者等各系统或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的因果反馈环路。

(四)系统金融理论的框架体系及主要内容

依据当前系统科学的发展以及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划分的,与系统科学理论体系相对应,可以将系统金融理论体系划分为非线性金融理论、复杂性金融理论、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三大部分[16][17]。

1.非线性金融理论主要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的耗散、混沌、分形、协同等非线性特征,并研究如何应用非线性建模仿真技术对多目标交互行为进行优化、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耗散结构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与金融熵运动的规律。金融系统耗散活动是其有序运作的基础,因此要:分析系统的开放性及其与环境的熵流交换;分析金融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熵值耗散;建立金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研究、评价系统,进而实现对相关参数的调控。

(2)混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混沌性与混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的相体积在耗散因素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收缩,产生混沌吸引子,呈现出混沌状态,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计算其李雅普诺夫指数、关联维等,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时间演化的非周期性等特征;应用混沌模糊逻辑控制方法(t-S模型)对金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控制。

(3)分形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分形特征与基于分形测度金融系统控制策略。耗散性破坏了宏观运动规律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导致无规则运动的混沌吸引子产生,即相空间的分形结构。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研究金融系统中金融信息传导的时滞性,对相关指标进行R/S分析;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重构系统相空间,研究金融系统的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采用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实施控制。

(4)协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协同性与协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以混沌和分形的方式不断演化,在吸收足够多的负熵流后,就到达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此时可以用协同金融理论来研究支配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原理。因此要:研究不同开放条件下的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序参量的产生条件及作用;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控制参数与控制系数。

(5)突变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与突变控制策略。金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态走向高级有序态,主要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实现,可以用突变金融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行为,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产生突变的条件和基础;研究金融系统突变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模拟,找到相关控制参量。

2.复杂性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复杂适应系统金融理论,非线性自组织金融理论(该理论在非线性金融理论部分进行研究)、复杂网络金融理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金融理论和综合集成金融理论等。主要研究金融系统复杂性特性及机制(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运用模糊认知图、复杂适应性系统的maS建模仿真和复杂网络建模仿真等复杂性技术手段构建多agent模型,采用Swarm等复杂性仿真平台研究各子系统间的交互协调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多样性、聚集、流、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征和机制;分析系统的层次性,识别系统中各类自适应主体agent,从而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复杂性认知。

(2)研究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仿真模型。研究金融系统的消费类、投资类、监管类、决策类、金融类等agent主体的agent属性集、agent货币政策交互事件表、agent货币策交互规则库;应用multi-agent建模技术(简称maS建模技术)、模糊认知图(FuzzyCognitivemap,FCm)、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建模仿真原理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系统仿真模型。应用大型复杂仿真系统的VV&a技术(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仿真监控技术)体系优化仿真模型,调整各agent主体交互规则,研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优化措施。

(3)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使金融系统多目标协调运作的控制环路。金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的双重特性,会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应当运用复杂适应性理论构建agent模型,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技术的协调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的研究。

3.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的主要包括:系统反馈金融理论和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金融理论。主要采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金融系统中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分析研究金融系统的正负反馈、作用平台和关键点,探寻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并通过仿真预测来预测金融系统未来的演化方向[18]。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结构,划分子系统;深入研究系统的构成因素,并对变量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研究反馈回路的正负极性。

(2)研究金融系统的多重反馈特性、时滞性等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金融系统的相关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金融系统的流图以及流图中各变量间的方程;应用Vensim仿真平台对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交互行为进行仿真和预测。

(3)研究相关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分析金融系统对不同参数(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的敏感度;研究最优的参数调控(包括参数的选取和数值确定),最终实现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的三大部分,虽然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间有着相互联系,见图2:

因此,应用系统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问题时,不仅仅要注重某一理论的应用,还应当看到各理论方法的优势和适用研究范围,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因此,系统金融理论本身也是系统的,也强调理论应用的系统性,注重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五)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1.强调采用系统科学综合集成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综合以及不同理论方法研究的集成。当前金融理论过于偏重于定量研究,而系统金融理论认为,对金融系统的定量研究固然重要,但也不应忽视对金融系统的定性研究。系统科学理论采用定量研究技术(R/S检验、复杂性建模仿真、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也注重以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动力学行为,认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对金融系统的正确而全面的认知。

2.采用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非线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分形、协同、突变等特性,因此可以应用混沌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等仿真控制方法对金融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复杂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多样性、聚集、流等特性,因此可以设计金融系统的agent模型,应用maS建模技术,建立maS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借助Swarm等仿真平台进行主体模拟仿真等;系统动力学着重分析系统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进行仿真预测,因而主要通过Vensim等系统动力学软件构建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模型和结构流图进行实证研究[19]。

四、金融理论的演化路径及各金融理论的比较

金融系统是不断发展和演化着的,并且越来越强烈的显现出其非线性、复杂性。从现代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再到系统金融理论,其演化是有路径可循的,符合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如图3所示:

可见,系统金融理论可以成为未来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它提供了认知金融系统规律的全新思维方式,其理论、技术和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是实现对金融系统认知、优化和控制的有力工具。它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如表2所示。系统金融理论完全摆脱了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假设基础,具有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其结论的可靠性更高,主要表现在:

1.系统金融理论直接采用非线性、复杂性和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金融系统问题,承认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力学性等行为,研究基础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其结论也就更有意义。

2.系统金融理论以金融系统为研究对象,注重运用非线性理论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的非线,而不简单地做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处理,能够更彻底和有效的处理非线性问题。

3.系统金融理论充分揭示了金融市场的演化运行机制,能够达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系统金融理论完全以金融系统的实际运行为基础,不进行特别的假设安排,提出了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的科学研究范式,这是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所不能触及的。

4.系统金融理论强调采用系统科学综合集成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综合以及不同理论方法研究的集成,致力于实现建模人员、决策者和专家群体的融合,能更全面、深入的解决问题。

5.系统金融理论借助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直接以现实金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无需做任何线性化、无摩擦化假设,因而研究结论更为可靠。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相比具有很高的优越性,更趋近于现实,必然会使其成为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宪容,黄少军.现代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37-177.

[2]李士勇.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3-8.

[3]GulkoL.theentropytheoryofbondoptionpric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andappliedFinance,2002,5(4):355-384.

[4]张世晓,王国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2):76-78

[5]peterse.ChaosandorderintheCapitalmarket[m].newYork:Johnwiley&Sons,1991.(03):112-113.

[6]e.panas.LongmemoryandchaoticmodelsofpricesontheLondonmedalexchange[J].Resourcespolicy,2001(27):235-246.

[7]李玉锁,齐中英.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同业拆借利率混沌特性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6):140-143.

[8]贺凤羊,刘建平.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的路径分析一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01):106-113.

[9]JanFrederikSlijkerman,DirkSchoenmaker.Riskdiversificationbyeuropeanfinancialconglomerates[eB/oL].,2005.

[10]郑宝安.重新审视混业经营风险及其监管模式——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分析[J].新金融.2008(12):40-43.

[11]应尚军,魏一鸣,范英,汪秉宏.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市场复杂性研究一投资者心理与市场行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2):18-24.

[12]emreozdenoren,KathyYuan.Feedbackeffectsandassetprices[J].JournalofFinance,2008,4:1939-1963.

[13]Koutmos,SaidiR.positiveFeedbacktradinginemergingCapitalmarkets[J].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2001(11):291-297.

[14]巴曙松,栾雪剑.经济周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系统工程,2009,(11):14-19

[15]李敏.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系统动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6]刘超.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8,24(10).

[17]刘超,刘丽.系统金融理论研究——兼论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系统金融理论的比较[J].南方金融,2011(12):9-18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篇10

>>四川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四川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四川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