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55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1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

深圳龙岗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也就是强制性变迁,政府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优势、资本市场、城市化进程以及借鉴国内外经验,运用自身的权力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规模经济,缩短了制度变迁的时间,减少了制度改革的费用,同时抑制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产生于民众间的制度变迁模式,也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居民自治、居民自发组成的协会等组织都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社区土地资源整合优化

龙岗区政府通过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土地整备,有效推进社区集体用地集约化利用;引导社区按照城市区域规划,通过置换、土地物业入股等方式,整合社区内非农建设用地资源和物业资源,形成连片可开发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经营;支持社区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采取回购、合作、租赁、入股等方式,高效、集约利用社区土地特别是重点产业园区内的土地。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合作,将旧厂房转化为优质物业,以稳定的租金收益替代异地安置,持续增加社区经济收入,同时保障产业规划项目及时落地。

(三)采取资本联合方式探索转型新模式

资本的积累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资金投入不足,资产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龙岗区采取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联合、港资不断投入的方式处理资金投资和使用的问题,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合作改造旧工业园区、旧屋村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为辖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管理人员交叉挂职锻炼等16种合作方式,并在政策上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倾斜,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地铁三号线等项目的融资及购买街属企业改制后退出的物业,壮大了集体资产。

(四)让“物业管理进社区”形成普遍态势

搞好社区物业管理,不仅能优化社区环境,还能给原居民带来就业机会。社区的环境、治安等交由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负责,可理顺社区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居委会的关系,进而减轻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负担。龙岗区结合实际创新模式,在全区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主要采取政府扶持与股份合作公司投入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社区物业管理。目前,龙岗区“物业管理进社区”已实现“全覆盖”。

二、龙岗社区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为推动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方面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在小农经济意识作用下,为增加原籍居民就业,同时防止因引进“外员”而被“分享”了经济成果,社区集体企业往往堵塞了人才进入渠道,最终造成了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乏力的被动局面。

2现代法人治理意识不强。许多社区集体企业实行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治理架构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形成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

3经营风险意识不强。社区集体企业的管理层缺少对法人治理民主性、组织形式合理性、投资经营多元性、内部管理科学性等状况的审视评估,加强综合管理、增强风险防范的动力不足。

4经营观念保守陈旧。一是没有长期发展规划意识。不愿意尝试非租赁经济的发展模式,错失许多发展的大好机遇。二是持有错误的分红观念。不关心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且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影响社区集体企业的积累和发展。三是缺乏政策意识。对现有政策研究不透,没有充分用好已有的政策资源。

(二)管理体制方面

1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区集体经济独立发展空间受限。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与社区集体企业不脱钩,政企、居企不分,造成大部分社区集体企业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使得企业的经营带有浓厚的行政干预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化、效益化运作。

2企业管理机制难以适应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要求。一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决策、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科学治理机制。二是没有适当的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缺少对组织形式和股权分配的改革动力。

(三)政策制度方面

1产权政策不完善。面对众多社区集体土地和物业产权不明的状况,在发展的压力下,许多社区为寻求“出路”,干起了“违建”勾当,不仅加大了政府管理和执法成本,还使得新老产权问题交错,让明晰社区土地和物业产权的探索陷入困境。

2土地补偿机制不足。在土地功能规划定位上,通常政府部门处于主导地位,而社区集体企业则是弱势的,加上管理层缺乏熟知土地功能规划政策的专门人才,造成了社区集体企业在土地利用上的被动局面。

三、龙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龙岗区社区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管理体制、政策制度等瓶颈,而这同样也是其他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推进社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逐步将基层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让社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经济上与社区集体企业相脱离,彻底实现社区集体企业与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经济脱钩、机构分设、人员分离,确保社区集体经济走上独立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二)深化社区集体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推进社区集体企业组织形式改革。由现行的“总分公司制”改革为“母子公司制”。子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利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母公司规避防范经营风险。

2探索推行大社区股份合作制。由现行的以单个社区为单元的社区集体企业转变为由多个社区联合组建的股份合作制集体企业。这种打破村界地界,实现跨区域、社区、居民小组的联合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整合,增补优势、取长补短。

3探索社区集体企业股权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对社会开放一定比例的股权,通过股权的流通来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流转,让外部的人才、资本能参与到社区集体经济的经营运作,为社区集体经济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2

关键词: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41-04

中国是一个“五年计划”制国家。建国以来,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在历次的编制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区域规划思想为指导,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作出调整,实施效果也是各不相同。通过对各个时期“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规划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十一五规划”将以前的硬性指标、指令性任务等“计划”调整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规划”,进一步把区域规划的指导思想运用其中。本文将从历次“五年计划”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区域规划的作用体现等方面进行相关计量分析和阐述。

一、历次“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考察

为了对过去十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一方面考察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演变情况,另一方面对各个时期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对第一个方面,即不同时期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变化情况,选取了GDp、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和钢产量等5个指标,分别对他们的完成情况以不变价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见表1、图1)。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统计的指标不尽相同,有部分时期的某些数据无法统计。工农业总产值和GDp均是表示国民经济总收入的宏观指标,因此,放在一个图中,能够表示从“一五”到“十五”各个时期执行程度的变化特点。粮食产量和钢产量可以大致代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

从表1、图1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某些计划的执行中,不同经济指标的执行程度走势很不一致;而另一些计划时期其走势比较一致,这可以说明计划并不能将各个指标综合考虑,是孤立地而不是相互联系地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反映了大多数经济发展计划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拍脑袋”制定计划方法的不科学性。

2.改革开放后,指标的数值设定与执行情况的差别比改革开放前要大,这与政府对指标值设定的保守考虑和体制改革后经济发展的迅猛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指令性指标的制定之间的矛盾。

3.“九五”时期及其以前的发展计划主要以具体数值体现发展目标,而“十五”计划则更多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显示发展目标,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

对第二个方面,即不同性质和不同方面的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由于数据可获得性限制,考虑选取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为分析时段,这样的分析对得出结论也更有意义。本文选取GDp代表经济增长指标,用第三产业的比重代表经济结构调整指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代表社会人口指标,用公路里程代表基础设施指标,用新增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社会经济宏观调控指标,并且加入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比例、入学率等)的相关指标(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资料,本文采用“未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超额完成”来定义)。经过对计划与执行情况的对比,得出结果(表2)。

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基础设施、人口、就业和教育等代表经济环境、宏观调控、劳动力素质、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执行情况比较稳定,且稳步上升,把握得相对较好;对于经济结构、城市化程度等结构性指标,也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基本上能够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而对于产品产量和经济增长等指标,执行情况的差别相对较大,计划对本该由市场调节的这些指标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五年计划”中区域经济规划的思想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后,从“三五”、“四五”计划提出和进一步实行“三线建设”,到“五五”计划提出“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2],这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区域规划还只是政府指令性的政治部署和历史沿袭的现成的区域划分,所提到的“区域协作”、“协调发展”等也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主要强调“均衡”和“安全”。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动力逐渐认识清楚,这以后的五个“五年计划”分别对区域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其发展模式的制定也有着逐渐演变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

在“六五”计划中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要利用和发挥相对优势,促成合理分工,大力发展区域间经济协作的战略设想,开始强调和重视投资效率的地域差别。这个时期的区域经济规划是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开始。“六五”计划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将我国划分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区划思想出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沿海对外贸易产业的支持和促进。计划中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提出“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沿海地区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和出口创汇率高的产业,积极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进料加工成品出口,同时,有计划地利用一部分国外资金和引进一批适用的先进技术。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出“加快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有机械工业进行调整、改组和配套。在保证完成棉、毛、麻、丝、糖料和烟叶等外调任务的前提下,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有计划地发展消费品工业,提高日用工业品的自给水平。充分发挥内地农业生产潜力。”[3]这个时期的发展计划是由以前的均衡发展转变为非均衡发展的开始,让内地作为资源、原材料、农业等产业的基地来支持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

“七五”计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20世纪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4]“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了区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该计划分别对三大经济地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由东到西、由沿海向内陆的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以及资金的雁行梯级模式,并同时重视横向联系,形成技术、资金和资源的转移。计划中基于对三个地带不同的发展目标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支持和措施,政府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上起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模式。计划中还专门提出了地区协作和经济区网络的构建。地区协作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原则。鼓励地方、部门之间联合兴办国家急需的建设工程。提出了三级经济区网络,即一级经济区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五方”;二级经济区为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为以省辖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虽然提出了网络的发展思想,但是,基于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各个经济区都是有各种发展优势的增长带和增长极。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对三线建设的调整和改造。

“八五”计划继续“七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出“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这一时期是按照“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来区划,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也分别提出了发展计划。对于沿海地区,提出“要在加强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出要“发挥内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和农牧业的开发,特别要注意发展本地有特殊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行业和产品。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和新兴产业。”计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的协作和联合,提倡“各地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十年发展纲要中提出未来十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指标,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5]值得注意的是,计划还提出了编制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合理确定重点经济开发区、各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和生产力布局。这个时期虽然继续沿海和内地的不均衡发展指导方向,但更多地重视到了地区间的协作互补,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路。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区际差距和区际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围绕解决区际差距,“九五”计划把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提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三者结合起来考虑,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形成。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上,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发展政策上按照东部、中西部的区别提出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6]。

“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政策手段强力推进中西部的发展方式和速度,以形成东、中、西共同协调发展的局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进行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并深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十五”计划倡导重塑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扶持,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和调动地方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二是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先行在生态功能保护区、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经济区等方面取得突破。政府在这一时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宏观调控的平衡作用,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利用市场调节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对区域间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和产业政策手段,促进各经济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我国历次“五年计划”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以总结为:从强调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和谐;从强调经济产量到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为:从平衡布局到效率优先再到协调发展。

1.规划的预期目标和具体的执行情况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尤其是总产出、经济结构、重要产品等计划指标因为市场作用的决定而更加不易预计,因此,没有必要对政府职能范围以外的发展目标进行硬的计划设定。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发展产业等并不应该干预,但却应注重区域调控,我国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现实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在于:资源环境的压力、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区域协调发展的困难和矛盾,等等。所以,国家的经济计划指标应逐渐变为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不仅再是单一的发展高度制定。应该重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很难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制度变革和制度环境建设的领域,让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公共品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了市场经济足够的弹性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区间差异显著,发展尚不平衡的国家,做好区域经济规划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地区分工和资源的分配流转,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和动力源泉。合理有效的区域经济规划是平衡增长、社会稳定、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发展的保证。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由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如中西部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国民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带动了全国的经济高增长;在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下,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分配,在市场的作用下可以健康发展,而如果政府因为财税制度等原因过多地干预,则很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减慢落后区域追赶的速度。由此可见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间的流动和协作将更加频繁,但也有一定的进一步“极化”的可能,因此,政府必须在这里起到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全国经济整体发展,在全国的发展规划中,区域经济规划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关乎全盘规划成效的关键部分。

(二)几点建议

通过对历次“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区域规划的解读,本文提出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如下:

1.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其中,使规划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同时,应重视公众参与,积极吸收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改变过去一些不科学的计划手段,更多采用科学的计量分析手段和区域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提出专业的、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目标。

2.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有些指标适于用数字来表示目标,如资源开采和保有储量、耕地面积、人口、环境等长时期较稳定的,或者存在控制底线的指标;有些则更适于宏观的定性目标,如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等。

3.在规划内容上,要提出以集约化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指导方向的政策指标,有助于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实现自主创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区域差异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可以考虑把区域经济规划作为整体规划的线条脉络,在把握各个区域的基础上制定总体的规划,同时,在整体的政策制度基础上分区域给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政策制度,两个层面结合,从而制定出通盘考虑的、区域间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规划。

参考文献:

[1]新中国经济五十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Z].北京:红旗出版社,

1987.

[3]国民经济和社会“六五”(1981―1986)发展计划[Z].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5.

[4]国家统计局,“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5]陈锦华主编.第八个五年计划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6]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讲话[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7]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五”(2000―2005)发展计划纲要[Z].中国经济研究信息网,2005.

theperformanceofthe″Five-yearplan″evaluationandtheStrategicthoughtofDistrictDevelopmentinourCountry

weiLe,wUDian-ting

(CollegeofGeographyandRemoteSensingScience,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3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间的关系

为理清思路,有利于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顺利进行,先对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整治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二十字”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全面性综合性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各级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中国农村。

落实到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四位一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村区域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深化细化各项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实施。

(二)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是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各级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资源,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社区、改造旧村落,改善村容村貌的具体工作。

落实到成都市,村庄整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现有村庄的整改,而是建设部门按部门职能承担的统筹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参与农村“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转移和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绝不是把村庄整治与推进城乡一体割裂开另搞一套。

(三)新居工程

“新居工程”,是特指成都市在中心城区、14个县城、30个重点镇本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按“六统一”的方式,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城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并实行统一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满足被安置农民和进镇落户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居工程是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的创新性实践,是组织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最终转变从业方式、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市居民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是按照成都实际,在农村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符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求,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规模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把农民尽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对仍以农业产业为主,需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提高农民聚集度,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农村区域农民居住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是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内容,是改变农民居住方式的基本形式,也是村庄整治的主要模式。

(五)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几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任务;村庄整治是总体战略任务中的部门工作任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在总体战略任务中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已不再属农村范畴,而是统筹城乡建设,在特定区域将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建设项目,是成都市建设新农村的最高层次。

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新居工程建设

新居工程是成都市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身份的综合性工程。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民变市民中心城区达到100%,14个县城和13个优先镇达到70%。实施新居工程建设政策性强,各区(市)县政府要制定专门的办法,由政府组建“新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公司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多渠道筹资、融资,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征用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收益,返还其土地整理成本。新居工程实施方案要经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符合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建。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村范围(即县城、重点镇之外的区域)到2010年,农民集中居住度平坝地区达到60%,丘陵地区40%。农村新型社区按乡(镇)总体规划布局定点,并确定其聚居规模。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为载体组织建设,其实施方案,经三分之二村民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建,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组织分步骤地实施建设。

(三)旧村落(场镇)改造

旧村落(场镇)改造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形式,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按规划予以保留,但环境较差、设施不全的现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和院落,以及已撤消建制的原场镇片区,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对环境、设施和建筑实施综合整治,并吸收附近农民进入建房居住,成为符合宜居要求的新型农村居住社区。旧村落(场镇)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四)移民新区建设

是我市边远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形式,即不宜集中居住,也不宜发展二、三产业的山区,农民无法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在较大的区域内,统筹区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迁移到适宜集中居住、有利产业发展和创业增收的片区,按规划和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移民新区建设,到2010年山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40%。移民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按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基本措施

1、以规划为先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

按照区域“三集中”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整个村域为单位,对农村生产生活各要素、各项设施全面统筹,综合整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予以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帮助和指导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进行相关的专项设计。依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终极发展目标一步到位,而建设按产业集聚程度,分区域梯次推进,分步

2、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集中。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同步进行,在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实施中,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步跟进,配套实施,抓好项目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的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在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风貌协调的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小区,引导农民改变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转向城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没有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区域暂缓实施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成都特色。

3、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控能力。

通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新增的耕地,所有权归全体村民共有。但不分配到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统一流转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其经营收益,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一部分用于村农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在现阶段,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和存在的矛盾。农村社会调控主要靠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就需要有基本的经济调控能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管理的措施

1、以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新农村“五化一配套”(道路硬化,公共场所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社区洁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的内容,各部门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指导、配合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强化村内主要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县级统一组织处理、乡镇负责组织清运、村级组织收集);配建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2、以农村危房和私搭乱建清理整治,消除农村建筑安全隐患。

各区(市)县建设局组织力量,指导和配合乡镇政府,对村内危房和私搭乱建进行清理整治。教育和帮助农村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向规划的新社区集中居住。

3、以延伸城市建设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项目均由县级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予以业务监督和技术服务,统一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各区(市)县建设局改革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当前城乡建设二元分割格局,建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统筹联动的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建设局村镇科(办)的综合作用,协调各相关科室,把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建立新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式,以“统规统建”为主要方式,淡化“统规自建”,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执行。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现有工匠队伍维持现状,不再新增村镇建筑工匠,鼓励和引导村镇建筑工匠向建造师转化。

4、以加强技术服务,塑造多样化的新农村建筑风貌。

新农村建设防止“村村一张图,村村一个样”的现象,各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和房屋建筑要结合实际,依据当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分别进行设计,使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市建委组织专家免费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各区(市)县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市、县二级建设部门免费为各地提供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和完善设计,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4

一、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园区开发建设22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0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2亿元,增长11.7%,税收占比达93.6%,国地税总收入达564亿元;进出口总额7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增长7.5%;R&D投入占GDp比重达3.35%,万元GDp能耗为0.254吨标煤,人均GDp约4万美元,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跃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二、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园区经过22年的发展,制造业方面基本形成两个核心支柱产业和三个新兴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制定了“2+3”产业发展计划,提出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服务型经济方面,重点发展金融、文化、物流、外包、总部等现代服务业,提出服务业倍增计划。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已成为园区第一、第二大制造业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汽车及零部件三大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it和iC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和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8.4%。

新兴产业方面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华为企业业务总部暨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2015年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80亿元、280亿元和280亿元,增长27%、37%和40%。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超亿元,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服务业方面累计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园区已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试点区域、全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和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并成功获批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试点。

三、园区开发建设主要做法

(一)坚持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

科学的规划建设是园区成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园区成为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无规划、不开发”是园区首要的开发原则。始终坚持规划设计超前于开发建设需要,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加强规划的编制与设计。20多年来,园区累计投入2亿多美元,先后编制完成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建设控制详细规划等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并且每隔5年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全区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检讨和调整。为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园区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实行“规划一支笔”,行政管理层不得干预,保证了规划的权威性。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22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园区坚持“四先四后”顺序推进开发建设(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二产后三产、先基础设施开发后商业地产开发),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先启动工业区,再以二产促三产,以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使开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与此同时,园区按照“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大规模集中建设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即:市政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电信、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所有建设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所有建设工程全部进有形市场招投标,所有建设工地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了滚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协调布局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了开发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和落后产能淘汰制度,累计否决不符合园区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300多个、投资额约20亿美元。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源厂设施,形成了“污水厂―污泥干化厂―热电厂―集中供热制冷中心”四位一体的循环型基础设施生态链,实现区域污水管网100%全覆盖,污水处理污泥100%全收集和资源化处置。

(二)构筑亲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园区紧密结合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构建了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央和省市各级十分关心支持园区发展,在开发初就明确赋予园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充分授权园区在土地、规划、环保、外事、项目审批等方面享有特殊管理职能,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和行政管理职能。园区坚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人员,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和区域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高效,园区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均面向社会公开竞聘、择优录取。今年初,园区根据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实施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基本构建了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了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效率。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园区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和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学习借鉴新加坡招商和企业服务经验,提出“亲商”服务理念,并建立了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投资运行成本、赢得最佳投资效益。创新完善了更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新型海关监管体系,包括进出口陆路口岸以及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p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建立了“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机制,定期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帮助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园区主动对接复制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经验,全面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积极探索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中新金融合作创新,稳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多元化等试点,营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三)推进创新驱动的转型模式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开放创新取得突破。2015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赋予园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园区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支持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明确赋予园区省辖市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限等14项政策支持。首次专家咨询联席会议成功召开,首个部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获批挂牌,开放创新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坚持“合作中有特色、学习中有发展、借鉴中有创新”,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在物流通关、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作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落地,中新金融合作创新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成效良好,跨境贷款合同余额超32.3亿元,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综合保税区贸易功能区封关运作,贸易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稳步推进。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战略,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涌现出博世汽车部件、宝时得科技等一批智能工厂。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部级创新基地20多个、各类研发机构920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人才规模保持领先。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累计有27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入驻(其中中外合作项目11个),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累计入选国家“”135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37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9人,继续保持省市第一。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已建众创空间53家,集聚了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基地、蒲公英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其中9家列入“国字号”序列,占全省22%;累计吸引孵化项目7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元,吸引带动了约7600余人创业就业,“金鸡湖创业长廊”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5年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0%,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99件,保持全省第一。累计拥有各类科技企业38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5家,50家重点科技自主品牌企业销售额增长14.5%。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主板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15家、72家。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5

区政府: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明年工作思路及保障措施如下:

一、依据市、区政府的要求和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和下达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计划,并做好经济运行综合统计分析工作。

二、结合区情区况,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地、客观地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__年5月拿出规划初稿。

三、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继续施行进企业解难题、保增长,充分利用资金扩大内需政策,争取上级下拨的国债资金,推动我区经济发展。

四、加强重大项目管理和调度工作。20__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开工项目65个,同此增长6.6%;竣工55个,同比增长3.8%。进一步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建设上有新进展,管理有新提高,服务上有新成效,融资上有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调度工作。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区经济工作的重心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按照10%增长,力争实现280亿元。

六、认真做好物价工作,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收费许可证发放,对收费单位的收费内容进行年度审验。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认真稳妥解决群众的价格上访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七、围绕‘一城三区两线’发本文来源:文秘站展战略,做好投资审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规定审批工作的备案制、核准制、审批制。按程序、依法依规做好项目审批工作。坚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

八、全力做好医改改革工作

20__年是医改工作重要一年,落实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大举措。

九、继续加大国债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加强中央投资的项目管理,坚持保配套、保续建、保重点的原则,做到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资项目尽快落实,推动我区经济发展。

十、做好县域经济工作,为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省市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思路,为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出谋献策。继续做好“周上报、月调度、季综合”工作,及时完成市县域办布置的各项临时性工作。继续做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跟踪调查以及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__年主要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局集体领导作用,抓班子带队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发改局“参谋部”“协调部”“服务部”作用,为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服务经济发展。

2、完善项目入选机制,确保重点项目质量。重点项目的确定,应突出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必须符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3、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机制,确保重点项目需要

一是优先配置土地资源。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重点项目涉及的规划调整、用地报批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事项优先办理。二是对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对已完成规划环评的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和审批手序从简。需报国家、省、市审批的,要全程跟踪服务。三是优先保障建设资金。对政府全额投资、重大招商引资等项目,按一事一议的方式,优先保障资源配置,确定税费优惠政策。

4、完善各项机制,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成立区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发改局、招商中心和服务业办等单位做好项目的招商、签约、审批、建设的推进工作。二是设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督导协调职能。及时、全面地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定期向区政府汇报。三是坚持重点项目建设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办公会,听取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大专题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突出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分类督导和现场办公。四是完善重点项目配合联动机制。各部门要在项目谋划、前期工作、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等各个环节,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上下协调、配合联动、形成合力。五是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督办制度和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制度。

5、继续实行月调度办法,指导指标单位切实推进固投工作。每月中下旬下各指标单位督导检查、统计数据,掌握情况,每月统计并下发全区各指标单位固投进展排名通报。

6、掌握和监控全区固投进度状况,根据每月深入基层调研督导情况,及时汇总形成全区固投分析报告,并报区政府提供第一手固投运行资料。

7、配合区政府适时召开固投调度会。针对全区指标单位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及时为政府提出措施和建议,由区政府适时召开调度会,推进固投工作。

8、收集各方面资料,深入调查,充分论证,聘请有资历机构,撰写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十二五”规划,通过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提出政策措施,分步实施,有序发展。

9、在认真分析二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体系,制定二一年各项国民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以区政府名义下发。

10、认真监测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准确把握全区的经济运行态势,按月对主要国民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及时上报到市发改委和区政府。

11、通过多方途径争取农业和社会事业资金,重点抓好卫生、计生、文化、农机等国债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6

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体会议后,***街道党工委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了传达贯彻,并对2011年的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三个核心区,突出六项工作重点,强化一个保障”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重大主题,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这一目标,加大投入,优化结构,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打造“三个核心区”:就是加大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科学投入力度,立足***、对接青岛、面向海外,高端定位,重点突破,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和汉麻纺织服装业核心区。一是以集群化建设为中心,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业核心区。全面加快杨春国际汽贸城、佳和世纪城、杨春数码科技广场和东升国际物流城二期的建设进度,将西环路为中轴线、规划5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园区,打造成半岛地区综合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丽华城市广场等4个首批重点项目加快规划设计和手续流程办理等工作,确保按计划进入实质性开工建设;新龙海水产城异地搬迁项目7月份开工建设。发挥服务经济总量大的优势,积极面向半岛、对接青岛,大力优化布局,提升规划水平,加快发展新兴业态,实施信息化改造,突出抓好现代商务、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商务、现代物流高端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提质扩量。二是以恐龙、名人、湿地为媒介,打造生态旅游业核心区。按照“打恐龙牌、唱名人戏、做生态文章”的发展思路,以国家恐龙地质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等高境界开发建设为载体,加大旅游资源统筹整合和产业开发力度,加快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优势。启动占地4平方公里的龙泽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招商工作,将大源园林的规模扩展到5000亩,与万兴植物园、臧克家、徐会沣故居等一起纳入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旅游体系,打造新节点,增添新景点,做大做强旅游业;三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汉麻纺织服装业核心区。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向园区集结,根据市里的规划,重点做好汉麻纺织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将汉麻纺织产业园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汉麻纺织服装业核心区,实现纺织服装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聚集度。

突出“六项工作重点”:就是突出转调主线,切实把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大工作措施,在工业、城市经济、社区化发展、镇域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上实现跨越发展。一是以科学投入为重点,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核心、加大投入是关键、提升品质效益是根本的理念,明确项目建设方向,千方百计增上新项目,集中精力推进大项目。按照产业集群化要求,集中力量抓好投资16亿元的瑞麟祥汽车空调压缩机系统总成项目,在完成基础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后,10月份投入运营;投资4.2亿元的福海机械汽车配件项目,争取6月份竣工投产;投资12亿元的昊宝高档西装项目4月份开工建设。年内新建续建大项目13个,完成工业投入50亿元。立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机械、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打造区域性产业发展集群区,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利用三大高端集群,推动工业链条式、集群集约化发展。二是围绕建设宜居城市,加快旧城改造。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新建小区开发结合起来,提升规划设计的品位和境界,实施片区规划、片区拆迁、组团开发,全面加快旧城改造改造步伐。年内完成辛庄子居、岔道口居、西冯居的旧城改造任务,加快范家庄居、安家崖头居、店子园居、邱家庄居、曹家庄居、刘家庄居、小栗元居等7个居的片区拆迁和建设进度,启动沙戈庄居、孔戈庄居、南三里庄居的旧城改造,力争完成拆迁土地1200亩;加大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完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物业管理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保障体系,实现拆迁、安置政策区域性相统一。以发展高端房地产业为载体,实施名企名盘战略,年内启动沙戈庄、岔道口、杨春、小栗元等四处集商贸、商务、餐饮、住宿、生活、生产、消费、交易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大项目建设。另外,按照市里的总体规划,着手实施三里庄水库周边高端住宅、高端商务、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新区的规划设计,为未来五年打造集生态、商居、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三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特色社区。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产业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社区。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元康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玉元蛋鸡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吸引更多的居民从事现代高效种养业,提升现代高效种养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发展的新突破。继续扶持、规范园区带动型、商贸推进型、资源开发型、协会促进型等社区特色经济的运行模式,将13个社区培育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骨干社区。稳步推进聚集融合区建设,加大配套公共设施投入,打造新的经济载体,年内建成多层居民楼70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6月底完成谭家庄、***、***三个社区的服务中心建设。坚持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推动聚合居住取得新成效,力争入住居民2000户。除新建社区外,对其他社区的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便民快餐店等商业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拓宽社区服务范围,提高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发展要素在社区范围内流动,公共服务在社区范围内覆盖。四是围绕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按照城乡统筹、全域***的发展战略,加快街办驻地提升改造,增强承载功能。将街办驻地按现代化城市标准进行新一轮高端规划,有序推进,拉起南北互动、“四区”并进、全面发展的建设框架,提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秩序化水平,营造优美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吸聚能力。年内街办驻地新开工建设高层楼宇12栋以上,多层20栋以上,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善士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源园林等特色产业园区功能,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生产力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城乡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镇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问题。继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将建设与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背街小巷,提升品位和档次。五是着眼于提高承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是涓河、旭光河的综合整治,道路建设主要是棉织街改造,土墙工业园、汉麻纺织产业园和社区道路。结合潍河、涓河治理改造,架起涓河东西跨河大桥,拉起“八纵八横”道路管网,实现涓河以西与中心城区的成功对接。未来五年,高标准规划建设涓河大道与206国道立交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新上热电联产项目,解决城区西部工业和居民用电、供热问题;提升街办驻地和聚集融合区水、电、热、气等管网的覆盖率,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六是高度关注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兴办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认真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建一处4000平方米的初中教学楼、一处41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一处5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中心城区完成邱家庄小学、杨春小学和沙戈庄小学建设任务,在***、水泊、大源、谭家庄四个社区新建四处标准化小学,13个社区全部建设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拓展为民服务领域,深化为民服务内涵,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低保、社会治安等热点问题,年内在杨春、岔道口等居委会就养老保险、城市居民生活保障等工作进行试点。

强化“一个保障”:就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注重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主题贯穿始终,以创先形成规模效应,以争优激发党员内动力,真正使创先争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务实工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激励工程”、群众得实惠的“满意工程”;二是深化完善社区党建。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能力,重点在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对社区领导班子管理上同街道干部一样,每年两次评议考核,实行公开承诺和双向述职制度,让社区群众来监督评价社区干部,对连续两次民主评议不合格或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先进行诫勉谈话,后进行组织处理。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把群众路线、群众立场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依靠群众的力量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社会化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工作常态化、本能化。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时刻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贯彻“一线工作法”和“首问负责制”,对工业、服务业等大项目落实专人包靠,实施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督查、评估、考核和奖惩机制,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落实好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全街道叫响“认真就是能力、扎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成绩”的口号,形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7

苏锡常地区是全省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农村经济最发达、农民最富裕的地区。

(一)苏南城镇化总体特征。苏锡常地区通过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积累与繁荣,通过90年代外向型经济快速推动与促进,城镇化发展从加速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驱入稳定发展期。2002年,苏州、无锡两市的城市化率分别突破60%,2005年,又分别上升到65%,年均上升1.5和1.8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快速上升态势。至2009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城市化率分别为66.3%、67.8%和61.2%,平均超过65%,高出全省近10个百分点。苏州5个县级市城市化率平均在60%以上,无锡2个县级市平均为59%,常州2个县级市平均为46%。从2005年至2009年的城市化率来看,苏州市年均仅上升0.3、无锡市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苏锡常地区已基本步入城市化稳定期。

(二)苏锡常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的演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苏锡常地区在“三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背景下,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积极参与沿江城市群发展,构建和完善以大市为核心、以县级市为枢纽、以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布局体系,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区域交通、区域供水、区域绿化系统一体化规划,改革创新就业、就学、保障等同城化机制,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有实质性进展。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上,按照城乡一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等多种居住模式,用规划引导农村集居点建设。坚持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即“三集中”),实施“三置换”改革举措,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苏南地区经过城乡空间要素整合,经过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工程”和大批农民进城的变化,带来了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乡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民建房和农民居住方式的新变化。

二、苏南农村集居建设面临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推进比较快,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镇村建设计划修编滞后。苏锡常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已历经五个年头,原有规划的一些村庄(集居点),在近几年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村庄和农房面临动迁安置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有些村将面临需要调整村庄选址、集居规模以及耕作半径等问题,原有的镇村建设规划滞后,与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也不能有机衔接,亟待修编调整,更好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在实地调研中,基层对农村集居区建设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是土地指标不能“落地”。启动一个300户左右的集居区建设,至少需要60亩土地,但由于农村建房土地预留指标、先期土地周转指标、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3年期偏短,跨村组建设集居区土地流转操作困难以及土地指标紧缺等等,都是制约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集居区管理制度不顺。虽然苏锡常地区农民集居区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但相当数量的集居区管理,却存在着多头混乱的状况。集居区基层组织,有的叫社区管理会,有的叫社区居委会,但多数仍以原村委会为主体维持运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的职能及管理方式,没有脱出村委会职能和管理方式;同时,由于管理范围拓展,管理对象增多,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管理能力薄弱,物业、环卫管理借助城市居委会管理办法,行政、经济、党务、财务、征兵、治安等事项,都依然按原来行政村的归属管理。一些集居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管理主体多头,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居区,管理难度更大。苏州市5000人至3万人左右的农民集居区有200多个,居住着全市1/3左右的外来人口。不少集居区存在外来工子女入学难、老年管理难、社区管理费缺口大问题,还有些集居区偷盗和群体性事件出现增多倾向。

(四)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06年《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出台后,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功能逐步增强,实施逐步配套。近几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集居区先期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置显得偏小偏少、有的明显不足,与农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比如:居民对美容美发、养身健体、道路车位、商业服务等需求越趋多样,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档次,已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与村民需要存在明显差距。

(五)集居区建设投入不足。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一般以“市扶持、镇奖励、村投入”为主要形式,但资金投入大头主要是村级经济。虽然苏锡常地区村级经济相对较强,但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以奖代补额度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集居区建设资金的需要。况且,集居区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不少镇村反映,因资金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集居区建设的进度、标准、功能配套和规划实施,在极个别地方,也多少影响到对动迁农民的补偿标准和水平。

三、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的对策举措和建议

当前,苏锡常地区正进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新发展时期。农村集居区建设,为苏锡常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了有效路径,为基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实际困难,我们感到,进一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处理好规划统筹与协调、文化继承与创新、规范管理与改革、集居规模与合理布局的关系,真正把农村集居区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引导农村集居区建设。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苏南农村更加科学集聚集约发展,依据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和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相互衔接,合理确定保留、扩建、撤并村庄数量,优化镇村空间结构;要合理确定集居区建设规模和耕作半径,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在规划实施中,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严格农房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有序实施村庄规划,稳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

(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形成集居区建设用地等保障制度。当前,苏锡常农村正在进一步探索“三置换”改革、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集中”,急需对农户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偿、农户宅基地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等事项进行规范引导。省里应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政策意见》,指导各地稳妥推进集居区建设。要明确农产宅基地年度用地计划、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政策;要允许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先占后补、先用后征”,适当放宽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周期限。

(三)坚持立足乡村实际,努力提高农村集居区规划设计水平。农村集居区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定位相适应,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条件和需要相适应。要在提高现代化水平、保障安全便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成有乡村特色的空间布局、内部功能和风格色彩。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个性与多样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地方建筑特色与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关系。要田地制宜,根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位条件,设计不同类型的农村集居区,提高农村集居区设计建设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8

蓼阳村辖2个自然组485户2126人,耕地面积2130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设1个党总支和3个产业型党支部,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2名,蓼阳村蔬菜产业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今年以来,蓼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把党组织组织优势和合作社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增效益,为促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支部功能,回收复垦土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10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让群众党员齐参与、出主意、共决策。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包抓动员、逐户走访、带头拆除、划区复垦,不到2月时间,发动群众对全村2008年灾后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迁后遗留的176处旧宅基地进行拆除复垦,平整土地97亩,收归村集体所有,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抢抓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武山县名蓼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以集体97亩土地和5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方式吸纳52户252人群众参与合作社,收益后按章程明确的比例进行分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套种模式确定传统和技术优势的蔬菜、果树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年内收益达12万元以上。首茬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已实现收益5万,复茬种植的草莓目前长势良好。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9

关键词: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规划

1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全国农村小城镇已发展到49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8316个,集镇31000(97年末统计数字).100%的建制镇,98%的集镇通了电,20000多个集镇用上了自来水,新建小城镇道路26.5万公里,安装路灯近90万盏,铺设排水管道81379公里,建设自来水厂21040个,日供水能力1752万吨,受益人口9186万人,还建成公共绿地28490万平方米,建成公园1568个,公共厕所l3.8万个:小城镇职工人数已占全国乡镇企业人数的50%以上,小城镇企业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上;改革20年间,小城镇累计吸纳转移农业劳动力3000多万,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大大缓解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也避免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改善,融资渠道拓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中,银行贷款占l0%,地方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占20―30%,社会集资占50%,其它占l0%。众多的小城镇已呈现出文、教、卫、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同增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我国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小城镇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滞后。1992年底全国的建制镇中,东部地区占40%,中部地区占48%,西部地区占l2%,目前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城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布局,致使布点分散、规模小、重复建设、盲目建设、随意建设、小城镇发展速度忽高忽低。三是从整体上看,小城镇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特色不突出。四是小城镇自身建设规划不合理、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资金周转不灵,建设用地周转不开,技术人才欠缺和相关政策不配套。五是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没有理顺,不协调的现象时常发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建设事业的良性、持续、协调发展。

2小城镇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2.1充分认识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就是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快速增长,这既满足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迫切要求。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各类生活用品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变革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丰富“菜篮子”产品,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工业品的供给.这两个新的农村经济增长动因,既符合社会需求变化,又满足农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要求。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数农产品出现了供给有余、价格低迷的局面.而乡镇企业在以工业为主和企业布局高度分散的格局下,发展到现在的总规模后,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下降,一是说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因,二是说明仅仅局限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已难以形成新的增长动因.此时加快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可一举多得。①可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②可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布局,提高其集聚规模效益,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可带动新一轮的投资需求,为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创造条件;④可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最终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协调地向前发展。

2.2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

搞好小城镇建设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首先要做好市域和县域的城镇、乡村体系规划,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科学合理分布小城镇,使之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群体,引导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完善规划体系,即我国已形成一套由国土规划一城镇体系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分区规划一城市详细规划等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相对于小城镇建设规划来说,其空间规划系列应为,县域(市域)发展规划一县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一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一集镇建设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严格规划程序。小城镇建设规划首先从搜集基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人手。即:搜集集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集镇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发展方向,以及集镇在区域中的位置图和集镇现状图等有关资料,并进行实地勘测,熟悉现状情况,以便合理布局各项建设用地。其次,确定集镇各项用地的布局方案.第三,进行道路网及纵向规划。第四,进行各项用地的详细布局。第五,根据集镇建设需要,制定各项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六,对集镇风貌和环境进行规划.最后编制集镇建设规划文本及说明书。最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综合布署,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在小城镇发展,统一纳入小城镇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规划建设工业小区,以形成规模效益和节约用地。规划中要安排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量大面广的居住建筑和学校、托幼、医院、卫生院、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生活设施更要精心安排,为广大居民创造功能健全、清洁优美的居住环境。规划要统一安排供水、供电、电信、排水、道路、桥梁、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和增强物质基础。小城镇的各项建设都要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小城镇建设必要的用地应当保证,规划中要注意合理紧凑布局,以利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特别要抓好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和污染治理。

2.3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突出地域特色和自身特点

全国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很不相同,在建设类型、规模、标准和发展速度上,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切不可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一套,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逐步实施,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第一,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影响,西北干旱少雨区,多风沙,房屋设计应考虑挡风沙和利用日光曝晒粮食问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水网密布,集镇规划就应突出这一特点,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规划建设旅游休闲型集镇;盛产蔬菜果品的地区,可规划建设体现田园风光的蔬菜果品型集镇;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规划体现矿区特点的工矿型集镇等。第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快,乡镇企业力量比较雄厚,农民生活富裕,集镇建设规划标准应高些,并留有相当余地;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少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有待解决,集镇建设规划标准就不能过高;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农区、牧区、渔区、林区的集镇显然也应有各自的特点。第三,由于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各地民居建设、聚落布局、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人文地理特点应在集镇建设规划上加以体现,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对浓郁民族风情、宗教寺庙、古代特色民居、手工艺品、地方戏曲等人文景观加以发掘整理,有的可作重点文物或名胜申请保护。第四,由于区位条件的不同,可规划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集镇,如邻近市区的集镇,应积极发展成为城市服务的一、二、三产业,规划建设成城郊型集镇;位于交通干线的集镇宜积极发展物产加工、物资集散、旅游等产业,规划建设成交通干线型集镇;处于市区边缘交汇线上的集镇,应大力建设集贸市场,规划建设成为边界贸易型集镇等。

2.4规划的管理、实施、修改要法制化

小城镇规划管理就是依照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小城镇规划.依据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的小城镇规划管理有关法规和具体规定,采用法制的、社会的、行政的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小城镇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控制,引导和调节小城镇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有秩序地协调发展,以保证小城镇规划的实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违规操作,违章建设,盲目建设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顺口溜“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划)、墙上挂挂,领导一句话,拉倒重来吧”,少数地方官借故经济发展目标调整随意修改规划,进行违规操作.这些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实施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实施、修改,必须依法执行,具体可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颁布的《村镇规划标准》、《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镇用地分类标准》、《村镇规划定额指标规定》、《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规条文执行。

2.5逐步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即资金投入问题,因此应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市场.组织受益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小城镇的公用设施,如自来水厂、医院、学校等.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允许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收回投资。尤其是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个体私营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投入小城镇建设,并按建设项目投资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允许和鼓励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进行拍卖,收入用于小城镇建设,广开资金渠道.政府应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和滚动开发,以地生财,所得收入主要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工作;金融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借贷;同时乡镇政府还可设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进行有效调节,高效运作。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篇10

北京:2008年前办奥运2008年后建新城

北京市的“十一五”规划已初步完成。新城建设和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办好的两件大事。不过两件大事在具体操作中会有所侧重,2008年前的工作重心将致力于奥运会,2008年后将全力投入新城建设。

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之前,国务院已经在今年初批准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这样,北京市的“十一五”规划就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的五年规划。秉承总体规划思路,北京市有四个定位:国家首都、国际性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未来5年,北京市将把重点放在城市均衡发展上。长期以来北京市为人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城市功能过度集中。政治、文化、金融、医疗、教育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市区,导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矛盾突出,同时北京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不够。为此在未来5年内,城市功能疏散将作为北京市发展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北京将重点建设通州、顺义、亦庄三大新城。未来15年内计划兴建11个新的卫星镇,把市中心的500万居民迁移到城郊,到2020年,90%的北京居民将住在郊区。

上海:保持硬功能的同时突出强化城市软功能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在继续保持城市硬功能建设力度的同时,突出、强化城市软功能开发,形成强有力的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功能。考虑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十一五”上海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上海市“十一五”战略提出了双重发展目标的思路,即功能性目标和协调性目标。所谓功能性目标,是指在经济能量积聚与释放的互动过程中,继续加快城市功能尤其是软功能的开发,力争在“十一五”末建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框架,为把上海最终建成全球性经济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协调性目标则是指要基本消除重大的结构性矛盾,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关系比较合理,并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经济与社会体系,为上海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提供稳固的支撑平台。

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将贯彻以下三个战略思路:第一,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切实解决好城市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全面创新角度深化科教兴市,将创新扩展到整个城市。第二,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升级。在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城区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最重要的是,在发展中要集中体现结构升级和功能升级。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加快城市功能建设的同时,把上海建设成和谐城市、人文城市、生态城市和安全城市。

天津:依托滨海新区迁动整个环渤海

国家“十一五”环渤海区域规划的关键落子,就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继6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天津滨海新区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庆节期间也专程到滨海新区进行了考察。

从去年2月起,滨海新区管委会就开始编制《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年6月初天津市政府通过的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200亿元以上。”实现上述目标,滨海新区需以每年17%以上的增幅,在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

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规划列入国家战略之后,天津市对自己的定位也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不想当老大,愿意做老二。所谓“老二”,就是与北京“优势互补”,发展天津港等优势产业,增强天津的服务功能。新修订的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中,其中重要的一项修改是增加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提出要“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服务环渤海区域经济、服务北方地区区域经济、加强与先进地区合作、增进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

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根据重庆市上半年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编制情况,该市“十一五”规划设定了四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未来5年GDp达到4900亿元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初步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基本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配套体系。

至于“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据了解,“三中心”包括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两枢纽”中第一个枢纽是“长江上游综合交通大枢纽”,第二个枢纽名曰“长江上游通信枢纽”,主要以发达的信息网络、西部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国际出口局为核心。“一基地”则是指重庆将形成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

转贴于

山东:“十一五”瞄上经济总量第一

2005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近29%,首次超越广东居全国第一位。除了出色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山东对“十一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的规划,体现出其谋划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雄心。

预计未来的5年内,山东将投资2万亿元到制造业中去。按照这个规划,山东将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七大产业链,到2010年,7个产业链销售收入将达到22万亿元,年均增长18%。同时,山东将形成钢铁、装备制造、医药、盐化工、煤化工和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集聚区。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动向是山东对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规划。山东省给胶东半岛的定位是“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半岛制造业基地的GDp将达到人民币1万亿元,在2004年4811.61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多。

浙江:以“有形之手”推动发展模式全面转型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部分指标回落,被指“浙江模式面临危机”。以政府“有形之手”推动浙江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显然已经成为浙江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浙江“十一五”规划研究也因此被称之为寻找“有形之手”的金手指。

在未来的“十一五”期间,浙江发展战略的重心和发展任务的中心是“三化”促“三转”,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以实质性启动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三方面的转型。其中初步研究的目标进程为:2010年浙江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三个转型”具体为: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双循环、低效益的外延粗放的方式,向少投入、低消耗、低排放、良性循环、高效益的内涵集约的方式转型;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的体制,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社会结构由有所失衡、城乡二元的结构,向更为和谐、城乡一体的结构转型。

浙江“十一五”将以大力鼓励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模式转型的第一推动力。为鼓励技术创新,浙江在今年8月份已两度强势出手——先是下发项目达974项、总投资为1245.4亿元的今年第一批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后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该省的特色产业。

广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珠三角逼近欧美

广东省提出未来5—15年的宏伟目标是:2010年,广东人均GDp要超过35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领先全国10年;2020年,人均GDp再翻番,超过7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珠三角达到1.8万美元,逼近欧美水平。要实现两阶段的发展目标,预计广东省GDp年均增长速度应达到9%左右。“十一五”广东省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车、汽车配套产业。新兴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

服务业是广东“十一五”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十一五”期间,广东服务业发展要全面提速,结构逐渐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

目前广东经济已经到了阶段转换的时候,即由投资导向向创新导向推进,依托自有技术、自主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竞争力。今年9月,广东省召开了一个高规格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会议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第一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广东发展后劲之所在,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前途命运之所系。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未来。会议提出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创新型广东的目标。

河南:寻求制高点争当中部崛起新高地

河南省在谋划“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编制“十一五”规划中,更趋于理性和科学,政府不仅仅只确定GDp增长目标,而是考虑自己能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想办法减少市场竞争主体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快速发展。

一直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并非河南的强项。2004年,河南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0.73%,外向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的规模还抵不过有的省一个地级市。另外河南省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很少。为此,河南省有关领导强调“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要把培养一批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中之重。

陕西:扮演西部大开发“排头兵”

陕西预计“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0年,突破5000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十一五”期间,陕西将把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高新技术作为三个支柱产业来抓。“十五”重点项目如基础设施、环保等方面将继续加快发展。与“十五”不同的是能源的转化,陕西将从纯粹资源型经济转变为资源加工型经济。同时陕西还将在“十一五”期间培养三个产业亮点:旅游、文化和现代物流业。

与东部地区的改革进程相比,陕西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未来陕西将着力推进三方面的改革。首先是以促进农村产业改革为重点,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实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农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其次是以加快国有企事业单位制度创新为重点,真正有效地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创造水平;最后是切实使整个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辽宁:“做大三点做粗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