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7:51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

关键词: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08-05

乐先莲,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江苏南京,210097。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国家建构视域下的公民教育发展模式研究”(12YJCZH096)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发达国家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比较研究”(C-a/2013/01/15)阶段性成果。

随着国内德育研究及实践活动的推进及深入,西方公民教育、品格教育日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和概念。然而,当前学界对于两者的意涵及其关系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模糊性和混淆性。毋庸置疑,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同属社会意识教育的范畴,具有历史与文化的特殊性。因此,厘清两者的概念意涵及分野关系是进一步准确深入地探讨、借鉴西方德育理论及实践的前提。

一、公民教育的意涵

公民教育无论如何界定都是关涉公民资格(citizenship)的教育。因此,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是对公民资格的解读。

(一)公民资格

西方公民的形态以古希腊城邦为起点,历经罗马共和国、中世纪城市共和国,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与公民的复杂历史相一致,公民资格理论经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并形成两大鲜明的理论传统:强调权利的自由主义公民资格与强调责任的共和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传统作为当代西方公民风尚的主要形塑者,以个人主义作为立足点,将公民资格看作是一种法律地位以及法律对权利的消极保护,认为公民资格的核心是获得及保障权利,权利的目标在于保障个人自由。自由主义传统塑造的是一种消极公民形象。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marshall,t.H.)在《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中提出了自由主义公民资格的经典范式:“公民的要素由个人自由所必需的权利组成:包括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拥有财产和订立有效契约的权利以及司法权利……政治要素是指公民作为政治权利实体的成员或该实体的选举者,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社会要素指从某种程度的经济福利与安全到充分享有社会遗产并依据社会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等一系列权利。”[1]针对马歇尔关于公民资格的经典架构,斯图尔德(F.Steward)、斯蒂芬・马塞多(Stephenmacedo)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公民资格的内容,即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之外的环境权利,以及宽容、自我批评、节制、义务、责任、忠诚等公民德性。较之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公民资格的共和主义传统历史源流更加悠久,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想开创了共和主义公民资格的先声,强调公民资格是个体在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将美德置于公民资格的核心。公民资格是参与公共讨论和集体决策、超越私利而追求公益等活动本身。理想的好公民必须将公共事务置于首位,将公共利益的考虑置于私利之上,并通过承担公共职位、参与公共事务体现自身的德性与价值。可见,共和主义传统塑造的是一种积极的公民形象。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的概念,公民资格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结构。当代西方社会公民资格已突破公民权利、义务的法律定义维度,呈现立体多维的发展趋势。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地位,国家/多元认同、公民美德、公民理解及参与能力等要素构成了多维立体的公民资格框架(如下图所示)。[2]基于西方公民资格的学术传统、多元定义及社会现实,公民资格内涵通常涉及三个不同层面:狭义的公民资格强调公民资格作为一种法律地位和身份;扩展的公民资格意指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具备参与政府活动、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建设性地参与公共事务和追求公共善的态度;广义的公民资格还包括正义、忠诚、节制、友爱等公民德性。

(二)公民教育

围绕公民资格,当代西方公民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关于公民资格的教育”(educationaboutcitizenship),注重为学生提供作为合格公民必备的知识,强调对国家历史以及政府和政治生活的结构和过程的理解。(2)“通过公民资格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citizenship),强调学生通过行动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巩固强化所学的公民知识。(3)“为了公民资格的教育”(educationforcitizenship),注重公民教育与学生整体的教育生活经历密切联系,强调赋予学生一套可以使其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积极履行公民角色和责任的工具,包括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3]

在具体实践中,西方公民教育主要有两种实施模式:知识传授模式(knowledgedeliverymodel)与实践导向模式(praxismodel)。知识传授模式主张知识本身能够促进理解并产生合适的动机。因此,通过为儿童提供相应的知识信息,就能启发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必要的公民知识,并能促进其公共参与行为的发生。西方传统的公民教育通常采用知识传授模式。实践模式则认为知识来源于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经验,只有当知识转化为个体行为才真正有意义。同时,实践模式很大程度受到“杜威及进步教育运动倡导的经验和协商话语的影响,加之社群主义强调公共生活和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权利的关注,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强调关注社区服务以及为他人负责和共享及公共善的价值”[4]。近年来知识传授模式和实践模式达成共识并相互融合,原因在于公民既需要学科知识也需要协商的经验和技能,课程学习和社区实践在培养公民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为了促进公民知识的学习以及发展相应的技能品性,公民教育试图将课堂学习和社区实践加以整合”[5]。事实上,这也是当前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实践的两大主要领域。

尽管西方各国公民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是基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现实,但当前西方公民教育内容无外乎涵括以下方面:(1)公民及政治知识,如了解民主概念、理解政治决策和立法结构及其机制、理解公民权利和责任、熟悉当前的政治问题等;(2)心智技能,如观察、分析、理解和检视政府及其公共政策的可靠性;(3)社会参与技能,如参与政治讨论并表达自身观点、掌握解决冲突的技能、知道如何游说能影响政策和决策、与同伴组织建立联系等;(4)特定的价值、态度和品性,如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兴趣、责任感、对民主社会正义和人权等价值的赏识。[6]

二、品格及品格教育

从词源上看,character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Karacter,原意是烙印impression,指在硬币上刻下标记或印章的封印等。古英语中的character意指“不朽的符号或痕迹”,现代英语character作为名词的含义包括(事物的)性质、特性、特征;道德力量、伦理力量;性格、个性、人格、品质、品德;骨气、德性;角色、人物;字符、符号等。从中可以看出character与道德有关,含有道德的含义。“品格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并非一个新词汇。从古希腊开始到19世纪末期,教育的主要职责一直都是塑造品格,让人变得更好”[7]。作为一种源自古希腊传统的强调品格训练的道德教育模式,品格教育以德性伦理学为哲学基础。德性伦理倡导通过培养和形成良好品格的方式而指导行为,不仅关注发生的行为,而且推及伴随在行为中的动机、愿望和情感等问题;德性伦理倡导习惯培养、行为训练与理性指导相结合,强调实践智慧的获得、德性养成以及共同体之外无道德等都是品格教育重要的理论渊源。

美国的品格教育兴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政治的剧变以及为了应对青少年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重新引起各界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关注,品格教育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尤其是80年代后期开始,品格教育进入全面复兴时期,品格教育倡导者纷纷著书立说,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各种研究推广机构纷纷涌现。1984年,“长颈鹿英雄计划”(theGiraffeHeroesproject)品格教育项目启动,90年代,“品格教育联盟”(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和“重视品格同盟会”(CharacterCountsCoalition)相继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品格教育运动的迅速扩展,品格教育的范围被不断拓宽,品格教育的外延亦难以界定,涉及一系列宽泛的结果目标、教学策略和哲学导向。

当前西方“在品格教育的定义上存在分歧,在内容上表现出一些折衷倾向,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一致认同的定义”[8]。美国品格教育协会提出品格的全面界定应包括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品格发展在于寻求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发展。“在品格教育的文献中,品格和美德这两个术语时常互换”[9]。好品格就是知善、向善和行善,具体而言,在道德知识方面要了解所处情境的道德维度,了解道德价值及其在具体情境中的要求,能进行道德推理和全面的道德判断;在道德情感方面要有责任感,自尊、同情、谦卑、热爱美德、愿意承认和纠正自己的道德错误;在道德行为方面要掌握倾听、沟通、合作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0]同时,品格教育论者一致认为,品格教育旨在通过培养良好品格来“诊治”面临的社会问题,努力消除社会的道德危机,尤其是转变青少年的不良品行,以弥补日趋严重的道德真空;品格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核心价值观,还要让学生学以践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在具体实践中,品格教育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希冀构建一个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社会。尽管对于品格教育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建立一套核心价值观是切实可行的。作为西方品格教育的主阵地,美国从联邦、州、学区到各种社会组织都提出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八个方面:“‘慎思、勇敢、自律、公正、关心、尊重、负责、诚实’。前四个属于西方传统美德,后四个则针对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其他的描述都可视为上述核心价值的变式”[11]。品格教育的方法多样化且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变化。传统品格教育以灌输、行为训练、示范法、故事法和奖惩法等为主要方法,新品格教育则综合了传统教育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诸如合作学习、班会讨论策略、解决冲突训练、社会服务学习、道德反省、建立关心社区等都是运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品格教育相比,当下西方品格教育实践更强调核心伦理价值,注重启发而非灌输的教育方式,实施方式也更加多元与民主。其教育目标、教育策略及其哲学导向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基于学校K-12年级,旨在促进学生某项品格的发展或是把学生的某项品格作为相关成果变量的任何一项教育方案都是品格教育”[12]。既包括单独的、模块式的课程计划,也包括高度整合的、综合性的学校改革模式。有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品格教育课程和计划;有的学校则通过整合其他教育方案的要素,如课堂管理项目或危险行为预防方案,把品格教育整合到相关课程中。此外,诸如服务学习、情绪学习及危险行为预防等教育项目也都具有品格教育的显著特点。

三、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的“和而不同”

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在西方教育议程中似乎相互分立,学界亦往往将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加以区分,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两者通常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品格教育涉及所有与价值相关的公民行为,公民教育的目标及方法亦与培养特定的态度、价值和行为密切相关。“品格教育强调培养诸如尊重、责任感等基本的道德价值,以及民主社会内在的价值,包括机会平等、正当程序、法治等,这些都是公民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13],因此,可以认为,“公民教育通过有效的品格教育发展基本的道德品性,品格教育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基础”[14]。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从学校层面提出培养负责任的未来公民的目标,到各级政府的相关教育立法、课程体系设定以及教育组织协会等已将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相互整合。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可以通过各自在知识、技能和品性三个维度的交集重合得以具体反映(见下图)。

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在知识层面存在最低程度的重合,品格教育侧重核心价值的传授及美德的培养,公民教育知识基础则更关注政治学、政府和社会生活;两者在技能层面存在部分重合,品格教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反省、情绪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公民教育侧重对公共政府政治的批判、抵制政策游说以及程序性的社会技能,同时,两者都强调有效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技能如参与能力、合作能力等;两者在品性层面则存在高度重合,都强调培养正义、诚实、责任、公平等品性。

需要指出的是,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在知识、技能和品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但远远不是同态的。两者在目标、内容、策略等具体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一,公民教育的自由民主与品格教育的保守教化。当前西方公民教育呈现自由民主的态势,涉及赋权、对社会现状及其核心德性和公共生活价值的批判反思。与此相对照,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对于品格教育的刻板印象是教化的和政治保守主义的。“通常而言,品格教育坚持接受学习者的正确答案,是一种规劝和外在诱导的集合”[15]。品格教育是灌输的、教条的和缺乏反思的,缺乏对行为推理的理解、道德推理以及潜在的民主德性。其二,在内容方面,公民教育注重让学生了解有关政府、法律和政治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的民主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技能。公民教育较少关注个人道德而更注重公共道德,更多关注社区服务和服务性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其三,在教学策略方面,西方公民教育包括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如合作研究项目、公共问题探讨等,具体实践中主要采取公民知识的直接教学和服务性学习两种教学策略。品格教育则具有更多的学习策略。同伴互动、直接教学、家庭/社区参与、建模与指导、课堂管理、学校活动、社区服务和服务性学习等都是普遍使用的策略。而且这些策略本身存在诸多变化,例如同伴互动包括道德困境讨论、合作学习、同伴监督、同伴矛盾协调、角色扮演等。因此,品格教育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且包括公民教育的直接教学和服务性学习两种方式。其四,在课程设置方面,公民教育通常设置为学校的显性课程,或以服务性学习项目的形式呈现。“品格教育的形式缺乏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但是与校外的社区具有更广泛直接的联系”[16]。品格教育在学校独立设置的课程、学术课程模块、课外活动、学校文化、行为管理或改革模式中都有所体现,换言之,品格教育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五,在时段安排方面,品格教育在小学阶段更为普遍,而公民教育在中学阶段更普遍。基于品格教育的核心是形塑个性、价值、态度和习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趁早介入更有意义。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关于政府知识的传授和服务性学习,应该等到学生具备更多的认知能力以能够学习抽象的民主公民资格概念,并且能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换言之,公民教育需要以品格教育为基础。两者的具体比较及其差异如下所示[17]:

四、结语

西方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均与个体德性成长密切相关,在教育实践中两者通常相互融合,但重心各异。公民教育基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传统,注重公民知识技能及公民美德的养成,品格教育则基于德性伦理学,注重核心价值的传授及培养“好人”的品性和技能。“好的民主政府很大程度依赖于见多识广的、有道德的积极参与的公众”[18],很显然,品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为公民教育的实施提供基础;反之,公民教育亦有助于加强和拓展品格教育所培养的基本道德反省能力,检验个体思维的成熟度并使其具备应对复杂事件的能力。总体而言,当代西方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呈现出一种共享与分立的互补关系。事实上,两者的共同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优良品格、积极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好人”和“好公民”,在目标和方法等方面存在重合就不足为奇。更有意义的是,在牢固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确立两者理论、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的综合,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德育实践以培养“好人”和“好公民”。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公民教育、品格教育,西方道德教育的意涵及侧重与我国德育的内涵存在较大差别,且三者之间亦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差异,对于三者的复杂关系有待于另文专述。同时,西方公民教育、品格教育均非一成不变的固定范畴,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不同形式,其普适性毋庸置疑,但也有其历史和文化特殊性。国内学界在研究西方德育理论及实践并反观我国当下的德育理论及实践时亦需对此加以注意及区分。

参考文献

[1]marshalltH,Bottonmoret.CitizenshipandSocialClass[m].LondonandConcordma:plutopress,1992:8.

[2]HeaterD.whatisCitizenship[m].London:wiley,1999:185.

[3]KerrD.Citizenshipeducation: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eB/oL].[2012-11-09].http://.uk/pdf/citizenship_no_intro.pdf.

[4][13]SimJB-Y,LoweeLing.Characterandcitizenshipeducation:conversationsbetweenpersonalandsocietalvalues[J].asiapacificJournalofeducation,2012(4).

[5][6]althofw,Berkowitzmw.moraleducationandcharactereducation:theirrelationshipandrolesincitizenshipeducation[J].Journalofmoraleducation,2006(4):495-518.

[7]DoyleDp.educationandcharacter:aconservativeview[J].phiDeltaKappan,1997(6).

[8]Berkowitzmw,SchaeffereF,BiermC.Character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J].educationinthenorth,2001(9).

[9]Lickonat.Fourstrategiesforfosteringcharacterdevelopmentinchildren[J].phiDeltaKappan,1988(6).

[10]Lickonat.educatingforcharacter:theschool'shighestcalling[eB/oL].[2011-10-12].http://glc.k12.ga.us/passwd/trc/ttools/attach/chared/resources/speech_Lickona.pdf.

[11]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11).

[12]Berkowitzmw,BiermC.whatworksinCharactereducation:aReportforpolicymakersand(下转第18页)(上接第13页)opinionLeaders[m].washington,DC: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6:3.

[14][17][18]HogeJD.Charactereducation,CitizenshipeducationandtheSocialStudies[J].theSocialStudies,2002(5/6).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2

论文摘要:经过查询目前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出现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深入剖析民族地域大学生人品德人格构成的缘由,提出增强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教育和指导的建议。

为协助民族地域大学生塑造调和的品德人格,将他们培育成为介格的社会主义建立者,我们以湖南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情况进行了查询。依据查询,笔者对大学生的品德人格近况进行了剖析,并响应地提出了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近况

青年大学生是故国的末来和但愿,他们能否具有健全的调和的品德人格,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查询显示,民族地域大学生思维品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进步、安康向上的,大学生品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的、安康的。然则随同着社会转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在外在前提和内涵前提的双重挤压下发作焦急剧转变,出现出新旧友替、良荞混同的小确定性形态,并呈现些凸起的问题。

1.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

民族地域大学生酷爱故国,调查国度社会对小我生长成才的主要性,然则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大学生品德认识日益呈现主体化的特征。查询发现,局部大学生对峙自我为中间,崇尚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斗争、自我完成,强调自我价值,注重社会对本人的尊敬和知足,无视小我对社会的水平和应尽责任,社会责恣意识日益削弱。如在查询奉献与报答的关系时,41.5%平均大学生以为该当多讲贡献,少讲报答,还,也有37.7%平均大学生以为奉献与报答该当均等,更有少局部大学生(14%)以为既讲贡献,更讲报答。这标明民族地域大学生在尊敬和听从集体好处的还,并小但愿以牺牲小我好处为价值,品德认识中小我本位认识增强,社会责恣意识削弱。

2.品德认知程度高,品德践行结果差,品德知行脱节。民族地域大学生在社会转刑期间,而对求新与守成、优胜与自卑、求异与从众、奉献与讨取、小我与集体等价值抵触中构成了本人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别与选择上存在“关怀与冷酷相容,但愿与疑心并存,进步与仿徨相拌,认同与丢失交织邻。在实际生涯中就呈现品德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偏离、“实然’情况与“应然’认知的矛后。如在传统品德认知方而,96%平均大学生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精力应该承继发扬,然则在详细的品德理论进程中,局部学生却们们忘失落我国传统美德中的诚信,测验作弊等大学生小讲诚信问题时有发作。

3.小我追求很激烈,社会幻想被淡化,品德选择自我化。民族地域大学生自力自立认识强,他们置信本身实力,过火强调自我开展,主体认识急剧膨胀,全局观念冷淡,对集体社会开展漠小关怀。甚至呈现有些大学生把本人赶过于别人、集体和社会之匕,把自我完美、自我完成和自我开展视为本人的斗争目的,缺乏集体主义精力和民族地域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前史任务感。现代大学生小平}1-把‘完成共产主义’当成唯的最终目的,而是更注重与本人实践好处关系亲密的幻想目的的完成。如现代大学生最为注重的价值目的顺次是事业有成、有所作为;世界和平、国度强大;常识赅博、风致崇高;纯挚恋爱,美好圆满婚姻;身体安康,家庭敦睦。这标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单价值目的和以小我价值为取向的多元价值目的共存。

4传统美德被无视,适用主义品德被注重,大学生品德行为旱现功利化颜色。一力面重义轻利、老实守信、艰}u朴索、节俭节省、敬老喜欢幼等传统品德们们被现代大学生无视。传统品德‘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废除,大学生适用主义颜色越来越浓重。

二、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成囚剖析

1.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经济运动与精力文明运动从政治运动中相对自力出来,然后招致诸范畴运动之品德标准的原品德规范的掉范,甚至呈现定水平的‘空自”,这就为多元品德人格的发生供应了泥土。还,人们史加需求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需求,将经济范畴中等价交流准则扩展到其他范畴,在定水平上招致了金钱升值和品德价值降低。受市场经济追求实际物质好处的驱动,青年大学生勇于竟争,考究效益,他们注重小我的常识才干与社会理论,注重小我的事业成功和有所作为,他们允分发扬本人的自动性和发明性,既要为社会做奉献,又要起劲完成自我价值,在品德生涯出现出双

2.社会文明的冲击。当时,我国止处于社会转刑期间,社会矛后层出小穷,各类新旧观念交错抵触触犯。还,随同着对外开放,在接收、引进国外进步前辈科学技能和治理经历的还,西方各类文明思维也随之而来。小同的社会文明和价值观念交错抵触触犯,为大学生选择符介本人需求,树立本人的品德人格供应了叫能,这必定冲击甚至替代多年来单的品德观念系统。别的,山于国际匀_联网的开展,使得各类文明传递跨越时空,小同的人都叫以在网上自山交流信息。受收集有害信息的影响,良多青年大学生在盲目或小盲目的传染中,承受了西方些小安康的价值观念,这势必淡化多年教育构成的价值观念,冲击他们尚末定刑的价值观念系统,使其品德观、价值观从新分化组介,然后处于动乱小居的杂乱形态之中,甚至叫能会朝着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开展。

3.理论教育的滞后。理论教育的滞后是形成局部大学生呈现小良品德人格的主要原囚。如在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黉舍教育批判否认了传统品德中那些以社会性丧失特性的品德标准,并在此根底上开端盲目的崇尚品德的个别和主体性。但品德作为主体盲目和自山的追求又老是必需介乎社会标准。固然我们以崇尚品德的主体性来批判传统品德片而的强调社会标准性,但山于没能还在主体性和社会标准之间确立个新的平-衡,囚此,在小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青年学生便注定要显示出很多的怅惘和疑心。

4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从主观原囚来看,青年大学生品德人格构成及其问题,与其自身所在的春秋阶段和心思特征,小我阅历等囚索亲密相关。大学生固然生长在变革开放的年月,但囚直在相对纯真的黉舍中生涯又承当着深重的进修义务,这就们们使他们以种远离实际的非凡方法感触着时代的革新,缺乏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涯经历,对传统和实际缺乏深化全而调查,们们把集体主义、为人民效劳思维看作是保存过时的思维。但他们又小主张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思维。囚而在品德认识上显示为对小我与社会关系的从新整介,既小同于传统教育主张的集体主义,也小同于西方典刑的本位主义。大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春秋阶段中人格己相对自力,但又没完全成熟,对末来有美妙的神往和向们,价值目的们们幻想化,目的的完成们们优先思索小我好处,囚而会显示出定的功利性颜色。

三、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

1.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实际社会是动态多元的,置身于个中的大学生在经济情况、思维品德、生涯阅历等方而也是五花八门参差小齐的。所以,对民族地域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就小叫能是个绝对统的规范,而要充沛思索到其条理性。是教育内容的条理性,要真止树立套符介大学生生长成才规则的德育教育内容,防止内容反复。二是品德价值导向的条理性,留意将介法的行为、介理行为与应倡导的行为平x_别开来。该当尊敬大学生的特性及表现特性特征的品德,只需到达了与其个别索质、认知水平、心思特征相顺应的根本要求,就小应吹毛求疵。二是教育对象的条理性,对本科生与专科生,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的要求应区别开来,对小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偏重点应有所区别。只要充沛思索青年大学生小同的特性特征,囚材施教,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月一能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2掌握好教育的思维性,加强教育的常识性。承当大学生品德教育的高校德育任务既有光鲜的思维性,又有很强的常识性,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需将两者有机结介起来。教育任务者应具有广大的眼界、赅博的常识,综介运用多学科常识说明品德的根本常识,夯实品德人格的常识根底。在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根底上,用马列主义,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武装学生的思想,启示教育学生,协助他们树立止确的品德观。只要将思维人品教育的思维性寓于丰厚的科学常识之中刁一能加强思维教育的压服力和吸引力,进而加强教育的实效性。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3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中学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学体育课是中学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1.体育教学的德育内容及任务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和接班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德育理所当然应担负起培养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随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品德的养成将成为学校德育的当然之责,而且是德育工作为社会所负担重要之责。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遵守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5)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2.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父母的溺爱,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3.1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应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并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3.2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等形式,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讲述革命家、伟人的体育锻炼事迹,中国健儿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3.3意志品质的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让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后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在器械体操教学中,有的学生一上器械,就动作失常。对这类学生,教师除了要耐心帮助他们掌握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鼓励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让他们体会自信的重要性。

3.4竞争意识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引入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学生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并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3.5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6良好风气、互助互爱的教育。

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影片和武侠小说中的问题,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值日的学生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学生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课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应该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锻炼。

参考文献:

[1]韩宝昌.体育课中道德激励方法的实践.中国学校体育,2005.1.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4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格教育实施原则实施策略

马丁・路德・金说:“智力加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学校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发展(characterdevelopment)的责任。学校可以影响一个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技能,特别是同伴间社会技能;价值观;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倾向和行为;道德感等等。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教育者发展了许多品格教育方案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发展。

一、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涉及个体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品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努力、关心他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诚实、有担当、有正义感的行为;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社会技能。

而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品格教育协会(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认为,品格教育为学校、地区和国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自己及他人。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认为,品格教育是教给儿童基本的人类价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敢、自由、平等和尊重,以使儿童成为有责任、自律的个体。品格教育国家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onCharactereducation)认为,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变得更有爱心、有原则和责任感。

品格教育的主要倡导者Lickona认为,品格教育是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好品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个体。Battistich(2005)认为,品格教育就是运用学校中所有资源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最佳品格发展的过程。Berkowitz和Bier(2005)提出了一个品格教育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假定:品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即有效品格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儿童一系列心理特质的发展,这些心理特质影响着儿童对待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品格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以对儿童心理特质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和情境因素为基础。

尽管不同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概括来说,品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是使其成为人格健全者。

二、高质量品格教育实施和评价原则

Lickona为品格教育制定了11条原则,要求实施品格教育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必须遵守,并且可以通过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1.提升作为理想品格基础的核心道德价值观(coreethicalvalues)和支持性绩效价值(supportiveperformancevalues)。关心、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自己等核心道德价值观和勤奋、坚毅等支持性绩效价值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品格教育中要立足于这些价值,努力促进儿童形成符合这些核心价值的行为。

2.须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定义“品格”。理想品格涉及到理解、关注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品格发展的研究就是寻求儿童在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品格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榜样来理解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发展移情、形成亲密关系来关注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亲社会行为来践行核心价值。

3.使用全面、系统、积极的方法进行品格教育。学校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坐等时机。要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资源。“单独”(Standalone)的品格教育课程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有益的因素,但必须意识到不能以此取代将品格发展与学校生活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4.创建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共同体。进行品格教育就是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关爱、公平的社会系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在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内,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会充满着关心和尊重。

5.为学生提供进行道德行为的机会。与智力学习一样,学生是道德学习的建构者,为了形成好的品格,学生需要许多机会在日常交往中来应用同情、尽责和公平等价值,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道德实践。

6.包含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尊重所有儿童的学术课程,以促进他们品格的良好发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应包含积极主动式的教与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7.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增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校在品格教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奖励,要让学生主动想成为一个待人友善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同,或提供特定的奖励来赞赏,使学生专注于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8.全员教育参与,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全体教师员工都是学校的成员,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都必须支持、认同、遵守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要利用一切与学生共处的机会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9.争取领导的长期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部分必须要负责品格教育的计划、实施,并提供长期支持。此外,学生也要通过班会、学生会、同伴冲突调解和跨年龄指导等方式参与品格教育。

10.父母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亲密联系以促进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来共同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11.综合评价原则。有效品格教育必须进行质化和量化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评价学校这一社群的“品格”和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者的成长与进步,也要评价学生所显示出的良好品格。

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

Berkowitz和Bier关注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青少年(K-12)的品格教育,认为品格教育既要包含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项目,也要包含把儿童品格作为一个结果变量进行测量的项目。根据这一定义,并依据上面论述的品格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他们共选出54个品格教育项目,进一步选择出符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标准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9个项目。最后,选择那些精细设计的,有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并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3个项目。

这33个品格教育项目的效果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表明,patHS课程有效提高了小学中的普通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包括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能力;提升健康儿童项目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社会胜任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这些项目有一个持续的效应,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发展项目和积极行动项目子小学实施后直到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有显著的效果。

四、有效品格教育项目中使用的策略

总的来说,有效的品格教育能产生多种不同结果,主要包括:头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三个方面,“头脑”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心”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动机方面,“手”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技能方面。

研究者发现,这些品格教育项目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包括:

1.专业化发展。持续的专业训练可以保证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是品格教育项目更加专业化;

2.同伴交往。所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包含同伴交往策略,在班级内或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或合作学习训练中都需要有积极的同伴交往;

3.直接教学。这种策略是较普遍的,Lickona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品格教育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4.技能训练。许多策略用于成绩社会-情感技能和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内技能训练和个体间技能训练,如:自我管理、冲突解决;

5.明确主题。大部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关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道德感、有的关注于价值观等等;

6.家庭和社会参与。通常品格教育项目中都包含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社会成员和机构。其中,有的项目把父母作为培养对象,有的项目让父母和社会成员参与品格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7.提供榜样。许多品格教育项目中提供了同龄人或成人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以培养学生品格的发展;

8.融入学科教育中。把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研究还发现品格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成绩;

9.多策略的应用。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中很少有使用单策略的,一般都会包含多个教育策略。

五、教育启示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和成人,而对中小学生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品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不仅能改善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格的发展。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国内还没有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方案,这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育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Berkowitz,m.w.thescienceofcharactereducation[J].Bringinginaneweraincharactereducation,2002,43-63.

[2]Battistich,V.,Schaps,e.,watson,m.,Solomon,D.,&Lewis,C.effectsoftheChildDevelopmentprojectonstudents'druguseandotherproblembehaviors[J].Journalofprimaryprevention,2000,21(1),75-99.

[3]Battistich,V.Charactereducation,prevention,andpositiveyouthdevelopment.washington,DC: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4]Berkowitz,m.w.,&Bier,m.C.whatworksincharactereducation:aresearch-drivenguideforeducators.St.Louis,mo: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说21世纪的教育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为根本,以科学的教育为手段,以尊重人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完善、天赋与潜能开发为特征的教育。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素质教育条件下对思想品德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一、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观念。

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倾向使学校和学生忽视德育、体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一味应付考试,长此势必误人子弟,造成严重后果。实践证明,应试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达不到使人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因此,必须彻底转变以应试教育为发展方向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观念。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改变单纯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想品德概念、术语的做法,使学生具有真挚的爱党、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将这种情感和信念内化为自觉行动的主体性思维,具有自觉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各种能力与开拓精神。这既是素质教育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改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观念,树立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人格品质的新观念。

在传统应试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被忽视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每个公民都要对自己负责,人人都应该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没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将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被淘汰。这种社会现实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彻底改变忽视主体意识培养的教育观,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

为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注重思想品德理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教育是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高贵的品质、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敢于迎接国际社会激烈竞争挑战的重大问题。因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品质,自觉地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从而达到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三、改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封闭性的狭隘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性的全球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开放式教育,是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具有开放性和联系性。然而,长期形成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观念是封闭的、狭隘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被限制在封闭的校园环境内,不把学生看做社会的一员,关起门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使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理解,找不到答案,陷入彷狭徨之中、困惑之中,进而对从学校所学的理论产生怀疑,厌倦思想品德课。

要发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社会教育功能,让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培养新世纪接班人服务,就必须改变封闭的狭隘的教育观念,树立开放的全球性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打开校门,让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运用理论观点观察、分析、认识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协调,增强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科学地看待各国各族人民对人类精神文明作出的积极贡献,敢于和善于借鉴、吸收国外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积极成果,充实和拓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视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全面创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和缺陷。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遇到较大困难,有些学生对中学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不喜欢思想品德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简单说教,讲课干巴巴,索然无味。

所以,必须创新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也就是在教学中废止说教式,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增强教学的情趣性,以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真挚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将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情通而理达的境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能充分阐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生动事例、富有哲理的笑语、脍炙人口的诗词、诙谐的寓言、小品表演、唱歌等艺术手段,让学生说唱听演,多种感官并用,就可避免说教,把死教材变为活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五、了解国内外大事,适时开展时事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开阔视野,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收听收看新闻节目和翻阅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大事。每节品德课前进行两分钟的“新闻会”,由学生轮流报告最新消息,包括国际、国内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维护祖国荣誉还表现在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内容时,我针对我校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献辞,组织学生开展题为“国旗在我心中”的课堂演讲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由“知国”到“爱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目的,为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符合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课的要求。让我们从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着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四有”新人。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6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

二战以后,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同时,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军事实力强大。世界格局分化为美苏两极,美国开始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并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将学校教育重心转向数学、物理等科学教育方面,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等人文教育。

到了60年代,新的价值观还没有确立。1966年,价值澄清论开始风靡美国,代表人物拉思斯、哈明和西蒙,由他们共同创作的《价值与教学》掀起了美国德育的第二次浪潮。价值澄清论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的价值的过程中去。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在教授学生时,没有帮助他们解释“你应该做什么?”,只是告诉他们”你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灌输,彻底将小孩的价值观成人化,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引导,告诉他们对错之分。这直接造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滑坡。学校面临的问题,包括青少年早孕、吸毒、打架等等,这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托马斯?里克纳针对这种情况,在他的著书中反思价值澄清学派的教育思想“价值中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品格教育”,认为要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将品格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理论灌输为教育方式,通过教学课程和校园文化将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品格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互相关联。道德教育有两大目标:“助人聪慧,助人善良”,品格教育从微观教育环境出发,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提出教育策略,帮助学生达到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成为聪慧、善良的人。

同时,托马斯提出了关于品格教育的11条基本原则,“这11条基本原则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学校和其他组织实施品格教育、策划品格教育活动的准则,又是一个评价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课程等的标准。

1.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2.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

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

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

5.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

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

8.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9.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

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

11.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和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将品格教育作为教育目标,里克纳从施教者角度出发,提出了12条课堂和学校范围的策略。他认为品格教育一定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发挥作用,家庭、社区,尤其是学校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学生向善良乐善的方向发展。这12条策略,从空间上来说,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联结,合为一体;从人群上来说,凝聚了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群体力量,从方法上来说,采用了榜样示范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由不同层次、多种途径全面深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品格思想。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世界处于逐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不同性质和多种层次的思想观念相互交流冲撞。由于学生群体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接受新想法、新事物,但同时也难以明辨是非。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缺失,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亟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当前我们要坚持核心价值教育,反对价值相对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青少年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用社会核心价值占领我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阵地;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其中,进行重点规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二)重视和开展隐性教育

里克纳把隐性教育理念运用到道德实践教育中,认为品格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中,通过学习及生活教育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者、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共同建设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严谨公正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道德教育的课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课程渗入品格教育。在其他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其他课程挖掘到更多的道德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整合和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7

***

当前学校美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的紧迫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乃是基于对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的认识,有着非常现实的依据。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一特殊的历史分界线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正在坚定不移地将人类社会推向工业化的进程,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为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彼此失衡的情况愈演愈烈,高新技术带来的物质奇迹淹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隔膜压抑了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和相互对话的天然需要,日趋精细的劳动分工导致人的能力的片面化、单一化,人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对于物质生活的对抗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反而被物质生活所同化、所收买,文化艺术变成了为物质需要进行辩护和论证的单面领域。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正在奋起直追加入这一世界性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一幅热气腾腾、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同时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所遇到的困惑在我们这里也开始露出端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向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高新技术与深厚感情的平衡,谋求以情感的柔性来调剂技术的刚性,呼吁以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来弥补技术的非个人性质。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但是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教育。约翰·奈比斯特提出学校教育应加重价值观教育的份量,以期“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1],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作为选择目标和决定行动之标准的价值观,以利于在未来生活中技术与价值之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2]路易·多洛指出,当今学校教育“应该再一次回到人的身上来”,使学生有可能选择最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价值观,技术进步只有纳入一定的价值体系,才能全面推动文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决不是多余的。[3]由此可见,当代西方未来学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当然我们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体制不同、国情各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上述西方学者所揭示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方案,对于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显然不无意义。

目前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这是一个大众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市场经济、商品大潮为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大幕。大众文化是一种以经济实效原则为杠杆,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消费性文化,这一文化特质决定了大众文化的许多长处,同时也造成了它的某些缺陷,在大众文化背后起着操纵作用的工具理性、技术统治和市场权力正在严重地消解着文化的精神性而代之以物质性,降低了文化的人文含量而不适当地提高其技术含量,例如商品广告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专断蛮横的侵占和控制正是物质无情地挤压精神这一现状的生动写照。这种物质与精神相互失衡的情况有可能导致物本位倾向的抬头。另外,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一旦失去约束而发展成为商品化的倾向,事情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出于赢利的目的,大众文化往往追求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以提高上座率、收视率、发行量和畅销度,对于人们的官能、感望、原始冲动的过度纵容和曲意迎合有可能孵化出一种浅薄、粗陋、萎靡、弛懈的文化风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将产生严重的消解作用。凡此种种,对于青少年危害尤烈,成为目前青少年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同时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再从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认识已日趋明确、日趋一致。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宏伟战略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郑重告诫全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最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地重申了上述基本精神。由此可见,从中央开始,已经明确认识到,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应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另外,在《纲要》关于美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看作是上述认识在学校美育中的具体化。这些基本精神和思想对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也是针对以往美育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首先,建国以来,学校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几经起落,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况。在50年代初期(1952)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三个《暂行规程》中,都将美育列为与德、智、体育同等

的地位,强调美育在整个教育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但在1957年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却取消了美育的位置,后来在越来越左的政治路线影响之下,导致了当时学校教育中忽视甚至取消美育的后果。在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1961)以后,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针对教育领域中左的倾向,人们又重提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不久后“”一起,美育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而遭到无情的荡涤,在十年浩劫中,美育在教育领域中几乎绝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使得教育领域万物复苏、百废待兴,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当时的教委负责人对该法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要提到的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专节论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美育的内容尚未被列入教育方针,还没有取得立法的地位,目前教育方针仍然采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提法,与《纲要》的精神还存在着不相一致之处。

其次,对于美育的本质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流行的观念还未得到有力的纠正。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从属于德育,美育是实现德育的工具、途径和辅助手段,这种观点过于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但忽视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以至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否认美育在目的、内容、功能、方式上的特殊性,不利于美育的展开。另一种观点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将美育的功能限度缩小和降低了,仅仅局限于培养具体的技能、技巧的范围,而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就美育与德、智、体育的分工而立论的,即认为德育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知识、能力的教育,体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相对于此,美育则是情感的教育。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美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情感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人文品格的丰富内涵并非情感生活一端可以囊括,故仅谈情感教育有以偏概全之弊,有可能取消美育的丰富性。

再次,目前学校美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而目前学校美育之困境的造成,既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又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分不开,同时也是由对于美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所致。其一,目前学校美育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而学校美育的力度与这种干扰的强度不成比例,形成较大反差,学校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对有限,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学期中苦口婆心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可以在一个假期中丧失殆尽,大学教师辛辛苦苦教了四年所达到的效果抵不上毕业分配所带来的思想波动。其二,学校美育在学校中受到智育的排挤,而所谓“智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和升学率,由于目前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升学率成了支配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普遍存在以升学率评校、评教、评学的情况,相形之下,美育变得可有可无,其重要性在思想上得不到确认,甚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证。其三,目前学校美育的目的和内容不明确,一般偏重于初步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人文导向的目标感不强烈,造就新型文化品格的目的尚未真正确立,同时美育的形式也偏于陈旧、落后和单调,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够,严重影响到美育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最后,当前学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如前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建尤显急迫,但是目前学校美育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

总之,明确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并将其落实在培养和造就新型的文化品格之上,这不仅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通过以上关于学校美育重新定位和建构的客观依据和必要性的考察,我们对于美育的本质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更加确切的认识。

首先,美育并不是具体的艺术教育,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教育,美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它是美学这门“人的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美学以对于永恒的宇宙之谜和深邃的人生真谛的思索、追踪和破解为使命,它通过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存在价值的不断追问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而为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为历史发展增添巨大的精神动力,美学关心的是人的本质、价值、潜力、目标、成就等一系列终极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和优化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的问题。美学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美育的重新定位具有了内在的依据,当代学校美育应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以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神圣使命。

其次,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也就把美育与德育区分了开来。德育偏重于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美育则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与德育相比较,美育进入了更为宽广的文化的领域,更富于文化的意味,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性质上的重大差别:其一,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理智力和意志力,使之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而美育则是一种发展教育,它注重在审美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建构力,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引导他们发展个性和人格。其二,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说服、训示和灌输;而美育则是以情动人,重在引导、启发、劝诱,它要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依靠学生精神的自我建构,来达到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在美育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其主动性和自由度。其三,德育注重社会性人格的培养,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服从;美育则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更多关心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更多强调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潜力、健全个性心理和提高个人素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建立一种更加合乎人性的合理完满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准则。总之,拿德育与美育作比较,前者偏于社会尺度,后者偏于个性尺度;前者遵循现实性原则,后者遵循理想性原则;前者持社会本位,后者持人本位,因此尽管美育与德育可以相互渗透、补充和辅助,但是二者却不能相互包容、取代和排斥。

再次,美育的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理性化的,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它常常表现为一种人文理想。这种人文理想只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不完全属于知识的领域,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念、信仰的领域,是一种价值的界定、意义的界定,它通过提供某种信念和信仰的概念、范本以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使得时代精神、社会心理和民族风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得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保持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进而有效地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一般说来,健全的社会价值体系必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现实价值观,一是理想价值观,这二者相互抗衡、相互制约,使得整个社会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也必须有这两个部分,现实价值观讲究功利性、实效性、自主性和本位性,凭借这种现实价值观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导致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良风气的滋蔓,这就需要理想价值观来加以制约,加以引导,以信念、信仰的冲动力来制衡经济的、物质的冲动力,理想价值观并不强求人们必须如何行事,而是靠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感召人们应当如何行事,进而形成一种既讲究实效、又承担道义,既主张竞争,又鼓励互助,既承认利益原则,又强调义利并重,既保护个人利益,又明确社会义务,既重视行为的目的性,又提倡手段的合理性这样一种整体社会价值体系。学校美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便归属于理想价值观的范畴,它通过向青少年提供某种审美理想的概念和范本,对其人生态度、人格境界、心理结构、文化素养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进而培养和造就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

第四,当代学校美育不应全盘照搬西方模式,也不应简单地回归传统,而应立足于当代,立足于中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变革和进展,应善于发现和大力弘扬当代精神结构中那些具有生长性和生命力的因素,那些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的质点,例如当代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风险意识,当代人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优化的知识结构,当代人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务实精神,当代人勇于选择、勇于实现自身价值、勇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当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等等。当前学校美育应以这种新型的时代精神为核心、为基点,去凝聚和整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达到一种既体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又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现代建构,形成一套可供具体实施的新体制、新规范、新内容。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很好解决,其一,要解决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原型深深地凝结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其中许多因素已经不适合于现时代,尤其是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属于死去的东西,如保守主义、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等,但也有不少方面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属于仍然活着的东西,例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重义轻利的人格境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等等,当代美育的一大任务便是以当代新型的精神结构为标准,激浊扬清、去芜存菁,在现代条件下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发扬光大。其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样存在着一个现代转换的问题,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与现代生活和现行体制不相一致的方面,这就需要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使之与新的时代精神相互接轨。其三,对于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应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不应一概拒之门外,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许多负面因素,但同时也有大量正面因素,后者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样是建构当代文化可贵的思想资源,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民族虚无主义固然不对,国粹主义也显然是错误的,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造和运用,这也是当代美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孕育的当代新型文化为本位,在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五四”新文化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多方对话中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在促进其他文化形式向当代新型文化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美育的当代建构,这应该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根据以上对于当代学校美育的再认识,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具体实施意见:

首先,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应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加以认识。当前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需要一个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提倡一种全民重视教育、重视美育的风气,特别要加强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使得学校美育的正常实施得到有力的政策保证。目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尚不明确、尚不一致,我们的文化政策尚不健全,相应的文化法规尚不配套,造成了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种种偏差和失误,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及时的纠正,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以期造成一种有利于学校美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还有待于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基本精神,重新认识学校美育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这一战略目标,在美育中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有力的人文导向,把美育的重点转到提高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素养和精神旨趣的总体水准上来。同时也必须将美育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明确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取得立法的形式,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具体的实施。

再次,学校美育必须依靠教师去实施和完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保证学校美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采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等积极措施,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也面临着提高自身素质的问题,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在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修养、精神旨趣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准,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8

一、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任务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教育面临新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发生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经济利益挂帅,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意识淡化,奉献和索取位置颠倒,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失衡,等等。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这些都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学生不毕业就挣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搞一些违法活动,捞取金钱的不正常现象。假如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主要冲击。

2.在改革开放下,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渗入。

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向世界,实行了巨大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正是这种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带进了许多外国的先进技术,但同时也使西方的一些不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随之而入。表现为: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非理性论、非道德论等。一些学生本身学习成绩较差,更贪图享乐、迷上网吧、迪厅等。因此,如何加强改革开放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了新时期迫切要解决的新问题。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语言文明、待人礼貌;遵守职业道德,公平竞争。要培养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是关键,这就对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好。

二、体育教学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1.由教学特征所决定。

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学生经过一定的身体练习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有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学习动机,喜好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2.由教材所决定。

各种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教师在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教学渗透法。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除了给学生教授教材固有的内容外,还要利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自私吸取或排挤他人竞争,养成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那我们就忽略了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的体育道德、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但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将因未得以充分利用而逐渐萎缩。由于被个人主义学习动机所取代,学生反而会逐渐养成的倾向。相反,体育教学的重心如果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

2.体育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示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拟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拟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做为学生模拟的对象,要注重自身的形体、仪表、风度美,和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保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

3.体育课堂氛围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9

本文将通过对初中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化途径,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加以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体育教学的德育内容及任务

理论上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基本上已经演化为以政治为核心的德育。德育理所当然地担负培养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而且应当作为主要任务。随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品德的养成将成为学校德育的当然之责,而且是德育工作为社会所负担重要之责。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5、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三、体育教学过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体力活动引起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又往往影响和指导着体力活动。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小的东西,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特别是对于课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更应及时抓住好的或坏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学生在课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4)体育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是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体现。课的管理工作越严,各项教学措施越细,课中德育的效果就越明显。

(5)课中严密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全课的组织越严密,不仅教学收效明显,而且课中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

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电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课“开火车”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初中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将通过对初中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化途径,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方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三、体育教学过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体力活动引起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又往往影响和指导着体力活动。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小的东西,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特别是对于课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更应及时抓住好的或坏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学生在课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4)体育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是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体现。课的管理工作越严,各项教学措施越细,课中德育的效果就越明显。

(5)课中严密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全课的组织越严密,不仅教学收效明显,而且课中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

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电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课“开火车”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初中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加以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0

关键词:品格教育;课程为本;核心素养;道德品质;领导力

自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的品格教育经历了由兴盛――衰落一一复兴的发展历程。跨入21世纪,教育目的的时代拷问与重构推动了美国新一轮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thepartnershipfor21stCenturySkills,简称p21)为首,美国研制并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重建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美国新课程研制中心(CenterForCurriculumRedesign,简称CCR)围绕“知识、技能、品格与元认知”,展开了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与重构。在此背景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开启了又一轮改革。本轮改革立足未来社会的人才观,充分继承已有品格教育的优良传统,以课程为切入点展开。梳理与分析这一改革动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从而为我国新一轮品德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21世纪美国品格教育改革背景

(一)新世纪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

品格教育一直都是美国基础教育的关键领域。现代学校产生以前,美国对青少年的品格教育主要由教会和家庭承担,通过学习宗教教义、做礼拜等方式来培养青少年宗教性道德品质。之后,这一场所由教会转向学校,通过说理、规劝等方式灌输美国道德准则、民主价值观和爱国思想。进入19世纪,大量移民涌入美国,品格教育愈益获得重视。20世纪20至30年代,科技迅猛发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引发了教育家们对传统品格教育的质疑、反思和尖锐批判。“品格教育运动”开始由盛转衰,甚至在学校基本消亡。1980年前后,美国青少年道德状况急剧滑坡,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杀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由此,强调政府权威和重建传统价值观、重估传统品格教育价值的改革思潮应运而生。以1985年实施的“蓝带认证计划”为标志,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开始复兴。进入21世纪后,美国品格教育再次遭遇新的挑战。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项名为“千年项目(themillenniumpro]ect)”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一千年里,人类陷入道德迷失的困境,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猖獗、腐败横行、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问题堪忧。而未来公民只有具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够很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其次,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价值导向下的美国教育,不可避免地导致极端利己思想的严重泛滥。恰如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deDuve)所言:“人类演变而来的自私一类特征,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灭绝,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去克服。”因此,必须通过品格教育向青年人“灌输”责任意识,以此控制青年学生的感情和行为。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未必适用,而经过品格教育所获得的品质却永远适用于任何职业并终生受用。相比于知识与技能,道德才是a测成功的关键。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品格教育的复兴,以应对上述挑战。

(二)品格教育的失败与社群主义的兴起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品格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青少年糟糕的道德状况,如少女早孕、学校暴力、吸毒、纪律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反思其教育方法,最基本、最主要的是言传身教,即成人把道德规范通过行为示范和言语教诲传递给下一代。因此,许多品格教育研究者认为,正是社会道德危机以及成人的道德失范给儿童造成了恶劣的道德环境,才导致青少年出现诸多道德问题。事实上,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其生活的家庭、社群、学校乃至社会存在着互动关系。社群是个体道德实践的场所,是品格教育的载体,也是联系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纽带。因此,从社群主义理论出发,品格教育改革研究者呼吁回归传统的品格教育,恢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尊重权威等传统美德。新世纪的品格教育改革旨在尝试恢复个人与社群的张力,控制个人的社会离心趋向,消除道德分歧,达至社会整合。当然,这一次复兴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立足未来社会人才观,基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对传统品格教育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三)课程为本,引领品格教育改革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与美国职场技能标准化运动相呼应,能力为本的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发展。2002年,美国国家教育部联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思科、戴尔、微软等大型企业公司以及国家教育协会,组织成立了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p21),旨在开启“为21世纪做好准备”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该项目针对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提出了21世纪美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内含三个方面:学习与创新素养(Learningandinnovationskills)、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information,mediaandtechnologyskills)、生活与职业素养(lifeandcareerskills)。其中,生活与职业素养又包括灵活性与适应性(flexibilityandadaptability)、主动性与自我导向(initiativeandself-direction)、社会与跨文化素养(socialandcross-culturalskills)、创作与负责(productivityandaccountability)、领导力与责任感(leadershipandresponsibility)几项指标,这也是新世纪品格教育的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托课程。

因此,基于21世纪美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美国新课程研制中心(CCR)从知识、技能、品格和元认知四个维度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重构。该中心认为,所有课程都应包含上述四个方面,且知识的学习需在传统学科知识与现代知识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技能则是对知识的运用,同时又对知识进行反馈,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品格描述的正是人们应如何融入社会以及在社会中的恰当行为表现;而元认知是一个促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学习的是如何学习以及其他三个维度的建设。如此看来,品格教育不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而是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融入学校教育之中。由此,美国开启了新世纪以课程为核心的品格教育复兴之路。

二、美国品格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要素及其实施与评价

社会与个人发展内在要求的变化,新品格教育社群化及新世纪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改革,共同推动品格教育改革开始迈向课程为中心的重构新时期。美国新课程研制中心(CCR)对品格教育课程进行了研究与重构,提出了三大课程目标:一是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基础;二是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增加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其优良美德,以帮助学生可持续性地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世界中。据此,美国新课程研制中心在综合CaeC、p21等十多家机构组织研制的多个品格教育内容体系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品格教育课程框架,包括正念(mindfulness)、好奇心(curiosity)、勇敢(courage)、心理弹性(resilience)、道德品质(ethics)、领导力(leadership)六大方面的品格。这不仅涵盖了国际上诸多机构所提出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在彰显品格教育时代特征的同时,吸收了传统美德教育的有益成分。六大品格内涵丰富,具有可操作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本次美国品格教育改革是以课程为本的改革。此处的“课程”一词外延很广,既包含学校内的学习课程,又包含校外的生活体验课程,既有与品格直接相关的训练或活动课程,也涵盖其他学科课程,甚至还涉及对教师本身的训练课程。同时,由于新一轮品格教育改革目标具有可测性,使本次品格教育改革体现出融课程实施与评价为一体的鲜明特色。以下,笔者分别就六大品格教育目标及其课程实施与评价加以阐释。

(一)正念(mindfulness)

“正念”这一概念来自东方的精神理念,属于禅佛主义,它指的是“在某一时刻,意识只集中于对目标的关注,而不受经验的影响。”最初在1784年由一位英国学者将其从梵文译为英文,此后便在知识与公共领域迅速传播,影响了一大批西方思想家。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使人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提高自我接受、自我管理、自我理解的能力。即使是简单的正念冥想训练也能降低疲劳和焦虑,提高视觉空间处理、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事实上,正念还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如治疗压力、慢性疼痛、焦虑、抑郁、边缘性人格障碍、进食障碍、成瘾癖等等。埃伦・兰格(ellenLanger)曾指出,在当前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是具有重复性、只专注于一个焦点的学习,它应该更为有效。

关于“正念”的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教师自身这门课程。教师个人在生活中践行“正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仔细琢磨、预设和研判教学活动全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消除学生对正念的误解,如认为正念非专家、大师无法做到,或认为正念只是某种放松。其次,开展“正念”训练课程。这类课程有的会通过让学生撰写细节性的生活日记或突出细节的绘画联系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意识,更高级的训练课程则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自我的身w及其感觉。这样的课程一般不涉及发散想象力活动,而是聚焦在学生感到焦虑、遭受打击或生气的时候,结合呼吸技巧展开训练。当然,正念的训练在一天中存在最佳练习时段,即在一天的开始或是在关键的转折期,亦或是在即将面对重大事件时。通过训练,能使学生更专注地投入活动。那么,“正念”又该如何测评呢?目前,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因此,以促进个体进行自我反思为导向的自省式测评依然是主流。

(二)好奇心(Curiosity)

作为品格的一个要素,关于好奇心的探讨可追溯至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前者把好奇心描述成“一种天生的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与任何利益无关”;后者把好奇心看作是内在的对信息的渴望,这种观点至今仍得到广泛认可。已有研究表明,好奇心既是一种特征(通用的能力),也是一种状态(对环境敏感)。同时,它还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平衡的)驱动,是某种对外界线索的反应(刺激驱动的)。一个最近的FmRi研究成功地发现,参与者的好奇心越大,就越愿意把更多的资源(时间或代币)花在接收信息上,而且以后他们记住这些信息的可能性也越大。

好奇心的激发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好奇心呢?研究表明,促使好奇心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觉知。此外,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以及融入背景的程度也能够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最后,教师的中介作用对于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具有重要价值。从一开始受到教师关注更多的学生能增强动机。这些研究都启示老师们在“好奇心”实施过程中所担负的重要责任,以及能够采用的恰当策略。这一课程广泛存在于各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好奇心这一品格的评价目前比较困难,因此,当前美国主要采用的方式并不是测评个体好奇心的一般特质,而是对某一课程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成功性进行测评。例如,一个人花了多少努力(资源或时间)来获取新信息或知识,这能直接反映学生对课堂材料的参与度。

(三)勇气(Courage)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布朗教授(BreneBrown)将勇气定义为“一种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觉得易受到侵犯的时候仍无所畏惧的能力”。当一个人面对不确定因素克服恐惧并且选择采取行动时,勇气也可看作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包含三个要素:经验开放性、责任心和自我效能。这三种积极的内在特质可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缓解因缺乏对特定行动的准备而带来的身心紧张。由于能够预见某些错误会造成明显的毁灭性后果,勇气肯定不能发挥到极致。即便如此,无论是对于个人的职业还是生活,拥有勇气这一品质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生活中,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克服恐惧,面对他人对自己的偏见,以及学习新的知识都是需要勇气的。为鼓励冒险,激发学生勇气,美国教师常使用以下实施策略:1.教师自己作为风险承担者为学生树立榜样;2.鼓励学生将犯错误看作一种学习的机会;3.建立结构化的评分机制以包容错误并鼓励纠正;4.开展案例讨论,分享存在失误但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在校外,教师则主要通过非正式学习任务的布置和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勇气品质,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活动任务,诸如建立关系、挑战身体、发展技能等。通过使学习者“被看到”“被聆听”“受重视”培养他们的勇气。关于“勇气”的评价,目前主要采用隐性手段进行测量,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判断测验展开评价。

(四)心理弹性(Resilience)

一般来说,心理弹性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或一系列让人克服障碍的品质,它包含促使某些人成功的关键能力。有学者将其描述为“一个包括积极适应逆境的动态过程”。这里的“动态过程”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心理弹性能用于多项因素,它影响着一个面临逆境的人能否成功。心理弹性衍生出了“毅力”这一概念。达克沃尔斯(angelaDuckworth)认为“毅力是对长期目标的热情与坚持”,它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有4%的比例。新课程研制中心通过研究确认,心理弹性不仅是学生在高风险条件下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保障所有学生获得成功的p键因素。

由于心理弹性与友情、高期待交流以及有意义参与机会这三个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心理弹性,促进这三者发展,最大机会是在课堂上,而不是在学校层面上。有结果显示,如果孩子在教室中感受到同伴的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更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基于此,课程实施中需要关注的7大要素是:关心和关联、亲社会和支持、投入、包容性、合作、心理授权、专注于学习上。此外,在学校和教室环境之外,家庭和社区的生活是另外两项影响孩子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评价心理弹性:其一,采用回顾式分析,如通过观察分析面临逆境时能够克服困难的个体。其二,采用结构性评价方式,由教师本人完成,其评价包括六个维度:安全、教育、友情、天赋和兴趣、积极的价值观、社会竞争力。

(五)道德品质(ethics)

已有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孩子会自然度过道德发展阶段过程,即从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利益取向阶段)到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再到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然而,道德知识不一定会导致道德行为。因为道德行为与特定的环境背景高度相关,包含了动机、情感以及勇气等品质背景因素。一项关于道德水平阶段与欺骗行为意愿强烈度关系的研究发现,处于习俗水平阶段的个体中,只有26%的具有“强烈意愿”者表现出了欺骗行为,其余74%具有“弱意愿”者并未表现出欺骗行为。这说明意愿与道德行为之间有显著相关。因此,把道德看作一种品格的组成要素而不是学科知识是有依据的。

在美国,道德教育通常安排在中学以后,出现在如商业、医学、法律、公共管理等课程中,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已有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参与的道德教学方法是较为深刻有效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呢?可以通过“民主学校”这一策略,让学生学会对共同做出的影响整个团体的决策负责。负责任会让他们处于符合年龄特征且对道德水平有较高要求的角色上。另外,学校还采用一些渗透性课程,如道德两难的案例分析项目,或是以道德问题为导向的儿童哲学项目。在课堂中,教师小心地支持和澄清学生们的观点,并继续促使学生考虑得比当前的理解更远一步。当然,美国目前有小学或高中也将道德设立为单独的科目课程。此外,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氛围更为重要。至于道德的评价,依然还是采用道德推理判断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推理分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尝试去理解他人的道德推理。

(六)领导力(Leadership)

组织需要拥有好的领导者是毋庸置疑的。对领导力这一概念涵义的认识,目前还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传统的观点将领导力看作一个“系统控制”架构,把领导想象成杰出、有魅力、几乎是超级英雄似的人物。可惜,这样的领导力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且很大程度上是天生而不可传授的。新近关于“沉静领导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领导者并不符合传统的描述,他们可能害羞、纯朴、笨拙、谦逊,但对组织而非个人有着极大的理想抱负。事实上,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已经转向过程关系的新范式,这一范式建基于“组织就是由一系列人与人或人与文化之间正在发生的意义生成与活动类型而组成的社会架构”这一基本认识上。基于此,领导力不再是某一个人的属性或才能,而是一系列的过程、实践与互动。于是,从领导力教学的角度来看,领导力就是“人们一起尝试完成某一积极变革而产生的关系和伦理过程”。这种关系模型的解释使得“领导力”包含了宽容性、自强性、目的性、伦理性以及过程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