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十篇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十篇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2:41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1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名用户进行了新媒体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用户在基本属性、消费观念、效果偏好、行为轨迹、广告观念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用户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都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心理表现,进而将这种心理表现与传统媒体的用户心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本研究也从另一个视角,间接揭示了新媒体用户的主观评价和满意度,从而更好地给出新媒体传播优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心理;传播;优化

一、研究问题

新媒体用户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因此,“新媒体用户心理”这个课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为了研究新媒体用户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新媒体传播优化的方式,本研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试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重新探究新媒体用户心理,研究者拟从受众、传播类型、传播过程、传播者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的分析来探究如何有效促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优化。调查的内容包括新媒体用户的基本属性、消费观念、效果偏好、行为轨迹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等具体因素。

二、研究发现

这个稳定、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的新媒体用户群体,也渐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新媒体用户心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忙于隐藏身份、渴望成为意见领袖、偏好自主选择以及热衷传播互动等特征。

(一)基本特征

参加本次调研的新媒体用户平均年龄为24岁。61%为男性,39%为女性。76%的学历为大学以上,16%为硕士研究生学历,6%的学历为博士研究生。46%的新媒体用户的月收入为2500元以下,占所有样本的主体;其次为2500元-6500元之间,占35%。74%的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4年;48%的玩家每周上网的时间超过5天。

新媒体用户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新媒体传播优化且被用户接受,就需要实现对用户的年龄段、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传播接受方式等进行研究。由于国家经济制度安排或者用户在动机、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新媒体在社会各阶层或人群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不同的用户在对新媒体的近用、使用和采纳上往往存在差距。[1]研究发现,年龄偏小、学历偏高、收入偏低、网龄偏长、兴趣爱好广泛是现阶段新媒体用户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也是新媒体用户最为真实的关键词。

(二)忙于隐藏身份

一般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必公布其合法姓名和有效住址;更多的情况是,采用网名形式,它不再直接指向现实的社会身份,而类似于上述“可追踪的假名”和“不可追踪的假名”,由上可见,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匿名功能。[2]换言之,网络匿名意味着新媒体用户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71%受访者对“网络匿名”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此举保护了个人的隐私和言论自由,也让其获得了安全感。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化来说,合理利用网络的匿名功能将会实现更为真诚的人际交流,具体途径有匿名举报、情感倾诉、心理辅导等等。

(三)渴望成为意见领袖

受访者中,表示曾主动充当意见领袖的有126人,占总人数的63%;选择通过留言、评论、发文等形式支持过意见领袖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84%;可见新媒体用户中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没有“发声”欲望。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用户利用社交网站、论坛,微博,以及博客进行评论的行为,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甚至会产生舆论风波。如今,已有越来越多代表公共利益的议题正在媒体平台上出现,议题通过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博客、网站等新媒体进行传播,不同媒体之间又形成互动与共鸣,最终民众的表达对于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影响。这些议题也意味着,中国传媒的传播特征正在发生变化,新的传播模式已经出现,传媒与社会参与力量的关系也在经历调整。[3]这种传播特征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热点新闻事件的讨论、社会不公的声讨以及对政府执政理念的监督等方面。当然,由于“意见领袖”自身的盲目性,这种新媒体传播并没有传递出积极的效果,反而更容易引发舆论恐慌和外部矛盾。

(四)偏好自主选择

新媒体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偏好的内容或服务,也就是说,新媒体摆脱了在媒介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供用户选择的资源过于单一的困境,不必再根据传统媒体的时间、空间限制来重新调整自己已有的安排。本次调查发现,86%的用户更偏好于接收新媒体传递的内容或服务,其中,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坦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呈现出疲软态势,并逐渐呈现出被人遗忘的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新媒体上,12%的用户表示,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新媒体,是由于新媒体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获取传统媒体上信息的扩展内容,使得他们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五)热衷传播互动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在于受众的分化程度上,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写,“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真正的个人化’”。新媒体时代,用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直接加入到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它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而且是双向流动的信息传播回路。简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用户的身份更加复杂,他们不仅是新媒体的受传者,同时也是新媒体生产传播过程中的一种隐性力量。

三、总结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用户投入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其传播分众化和传受同位化的传播特点,还因为新媒体的传播满足了用户自身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动机。

因此,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明晰了新媒体用户的心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心理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优化策略,即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针对新媒体用户具体的心理特征来优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内容来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既反映出了新媒体用户自主选择的心理特征,又为新媒体传播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钟智锦,李艳红.新媒体与nGo:公益传播中的数字鸿沟现象研究[J].思想战线,2011(6)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新媒体;出版传播要素;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9-0010-02

过去的主要媒体就是广播电视和书刊报纸等,而随着我国当前已经开启的信息化时代,并在新媒体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出版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直接转向数字化型。出版传播的要素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出版传播业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体和传播途径等,所以探索现代的新媒体业给我国出版业所造成的影响,并且为出版业的创新升级改造提供指导,还成为了现在传播学界重点分析之一的领域。

1新媒体领域的概述

与当前的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更加彰显一个“新”字上。媒体就是传媒和传播媒介的代称,其传播重点的中介就是信息进行传出、接受,它包括了相应载体、机构和技术等方面[1]。同时媒体也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就是指所的信息是需要依靠载体来承载,就是以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介方式;其次就是指信息所需要的媒体机构,像电视台、杂志社和报社等媒体机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其信息的载体功能还是媒体机构全都与最新出版传播观念相融合。所以我国的新媒体重点就是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并且采用现代的营销传播办法来贯彻执行,还有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全新方式以多元化的方式数字化终端来实现信息数字化服务,让信息的显示形式通过多样性来完成。随着我国新媒体的诞生发展,出版业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其传播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内容在传播途径上都是多样性的存在,但同时也满足不了阅读受众连续上升的阅读要求。

2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对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就以其传播内容、接收方式、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等等内容来进行探讨研究[2]。

2.1融合新媒体传播内容

媒体传统流程比较僵化而且在审核时的限制很多,但是新媒体内容可以非常自由丰富,在制作其文字、图像和声音时特别简单明了的并有多媒体化特征。特别是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更让手机不再是只为打电话而生存,让手机实现了传统媒体传播限定的突破,同时也不会受到来自地区的干扰影响,这都是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时反映出的融合化特征。

2.2接受方式实现了移动化

当前我国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获取相当大的发展,而当前的新媒体移动特征也在不断显示出来[3]。尤其表现在现在我国智能手机的普遍性和功能多样性,让人们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下多功能带来的乐趣。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时间不再受到时空、时间的制约,可以时时的收看视频、收听广播等互联网功能。现在的人们几乎手不离手机的玩,特别是随着当前移动4G技术的发展,让手机不再是以前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时代了,而是全方面智能化的走进生活的各个

层面。

2.3传播速度有着实时化的特征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新媒体技术可以完全的实现音频、视频和图文的播放,让传播的形式非常具有实时性。而传统媒体所要对面媒体的产品剪辑和后期制作时的工序特别复杂,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就让剪辑和后期制作变得方便简洁了许多。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媒体机构都能够满足日常音视频的实时性传播,还可以让传播事件进行每时每秒播放并减少了时空距离。

2.4传播方式有着多向化特征

媒体的传统传播方式就是依靠电视广播和书刊报纸等媒介,其传播的形式也是特别的单一固定,让人们很难有选裥浴K以人们接收信息时,只能是固定时间来接受,其形式是特别被动的,让人们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很难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有效反馈。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就让传播形式有了流动性发展,人们和媒体、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完成多向交流。并且还可以实现信息传播一对一或是多对多的互动方式。

3传统传播要素所受的影响分析

第一,多元化性传播的主体方式。从新媒体出现就让许多的出版新型主体获得发展[4]。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低入门槛和高开放性,加之其应用广泛的博客、播客和文学网站等模式形成的网络出版社,因为其发展讯速就让个人成为广泛的出版群体主体。其次,通过技术平台商与电子书进行了资源整合。让众多的传统出版公司都用新媒体技术完成图书编辑、出版和销售工作。在电子书出版时,只需要让传统出版单位和制作技术公司提供内容及制作技术,就可以完成电子书的编辑制作。最后,电信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进行主导手机版本电子书出版。现在因为终端技术成熟和手机便捷隐私等,让手机出版变为重要的新媒体模式。

第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比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更具有时效性与多样性[5]。以电话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三网技术融合让新、老媒体完成了融合创新。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渠道,其融合了两代媒介的发展,让传播方式多样化,使其传播能力提高,让传播的内容有了新途径与保证。现在我国新媒体主要有信息产业、电信产业和民众化传播等产业群,互相联系的各个产业群可以使内容传播方式有融合的可能性。

第三,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现代的新媒体技术时代让出版观念也更加有了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发展,也让传播者与人们之间更加频繁的交流互动,人们进行的个性化搜索与阅读的变化需求可以及时反馈给传播者。因此,当前多样化阅读体验发展及数字化出版实现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出版单位要调整营销方式,强化对新媒体销售投入。

4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新媒体可以为大家提供便利,同时其具有技术标准非常落后和不太盈利的模式等缺点。而传统出版业又渐渐消失,当前垄断的格局还存在着滞涨现象,因此要顺应当前的新媒体潮流,并强化对新媒体出版业的管理工作,探索其商业盈利模式的运行。在出版印刷时,要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减少其库存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在新媒体的管理工作上,避免进行硬性规定,政府需做好与监督工作,用平台来管理个人出版,并强化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亓国,张宜军.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J].出版科学,2014,6(12):70-73.

[2]阮珍珍.新媒体对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2(11):116-117.

[3]张鹏飞,侯慧颖.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与创新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7,3(10):93-95.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3

新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形式,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的传播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则是在以往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越来越便捷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自己的信息传播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之中,调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相互合作。如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继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在求创新。这种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可以更加快捷的为人民搜寻以及传播各种新闻信息之外,还更加有效的辅助人民开阔了视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甚至还深刻的改变了群众的思想方式。这些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最为传播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信息技术光放的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诸如商业、教育、管理业、文化业等等领域。与此同时,它也更加成为当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度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能力进一步激发出来。长此以往,这些能力对大学生会逐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的会对他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会产生相应深刻而又客观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为当下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新颖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机遇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最为独特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伴随着这种新技术的面世,它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实践要求。这种新型的技术也逐渐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渐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逐渐被扩大优势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具体说来,新媒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说来:

(一)新媒体所独具的权威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在继承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正继往开来的为国家以及人民传播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舆论监督力量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媒体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继成为国家进行宣传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阵地。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覆盖性的特征。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于的新媒体的覆盖性特征是指新媒体在面向社会公众的环节上,它充分的实现了向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大众,更大面积的传播相应的信息,伴随着这个过程,也逐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强覆盖性以及强辐射性。众所周知,各种媒体类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各有所长,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这样不同的媒介之间可以充分彼此搭档,优势互补,促进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新媒体充分受这一与特征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的年龄夜店、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使其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做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新媒体以及自身所独具的信息技术优势逐渐扩大了信息在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所接收到奥的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以及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等特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更为乐于接受和主动乐于尝试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一)将新媒体作为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将新媒体这一媒介广泛地应用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节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创新,在通过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网络群体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展,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育人、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引导学生突出和强化自身的主体性学习观念,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渐培养出相对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先锋,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及时地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感觉到时代竞争的压力,在充分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合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双管齐下,做好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通讯新媒体形式,诸如QQ、mSn等等通讯形式,都可以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实时性。例如email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助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出现。它同样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交以及传播软件而在新媒体领域极度活跃的。伴随着社会上对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优点也在切实的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大学教学菱悦的话,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极其明显的。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大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在充分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点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互动发展。通过广泛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优秀课堂的广泛传播。

(二)着力扩建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校园相关负责人可以结合本校的特征,将本校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甚为流行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充分的时间内,与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沟通交流。积极调动起学校的其他组织机构。采用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念。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分析

一、前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新闻播音主持工作形式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创作环境、创作内容以及创作资源的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主要是通过声音、图片、文字的形式向社会传递信息;而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需要在传统的方式上,加入有声语言与体态言语,使播音主持更加专业化。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要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才能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电视新闻媒体的要求提高,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要求电视新闻媒体与时俱进,加强与受众的交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移动设备等获得新闻资源,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社会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单方面信息传递的方式已经被打破,诸多互联网新闻平台主要采取互动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交流,并且重视受众的信息反馈,更能够表明社会大众的心声。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能够影响节目的收视率,网络点播量可以反映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以及受欢迎的程度。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需要结合网络节目的特点,创新播音主持方式,打破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局限,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用专业的语言传达节目的文化思想,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特征

(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即时性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技术与传统的传播技术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具有明显的优势。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共享。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电视新闻传播,能够扩大新闻的信息量,确保节目播出的实效性,高清的画面视频和语音播报使节目的质量得以提高,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而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技术主要是记者在现场进行资料搜集、编排,再上报给节目组进行审核,待通过之后,再由新闻播音主持进行播报。[2]此种新闻播报方式能够降低新闻的误差率,但是却延误了新闻的播出时间。新闻节目播出时,一般是事件发生几天之后,受众已经从网络渠道了解了事件的内容,导致电视新闻播报失去即时性,严重影响节目的收视率。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需要满足即时性的特征。对于热点事件的播报,主持人员可以在节目中与专业人士连线,传递专业的思想观点,从而引起受众的讨论,制造节目热点。

(二)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广泛性特征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要有广泛性,要拓宽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空间范围。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融合多元化的信息以及各个领域范围的人士,通过视频、声音等方式,引导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突破电视新闻空间的界限,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具有广泛性。[3]社会对于新闻的态度与讨论,需要主持人员的引导,主持人员需要将正能量的思想传递给社会,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需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通过对交互式新闻演播室的应用,创新播音主持的模式。交互式新闻演播室的应用,能够加强主持人员与受众的交流,有助于主持人员对受众的引导,能够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可以通过屏幕、场景的互换,提高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将主持人员、屏幕图像、数据等形成统一的整体,提高节目的质量,满足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三)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趣味性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要有趣味性。随着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普及,人们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度提高,各类节目的娱乐性逐渐凸显。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媒体主要涉及微媒体、受众以及新媒体交互方式等。[4]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普遍增加有奖问答、礼品派送等环节,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而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需要融入趣味性,激发受众参与的热情,调节受众与节目互动的气氛,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扩大节目的受众面。

四、新媒体时代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方法

(一)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素养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素养,更新其传统的主持观念,结合时代的特点,创新主持方法,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要正确对待主持改革和节目形式的改革,要深刻认识到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的产物。[5]而播音主持人员要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打造更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为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作能力,主持人员需要学习新媒体技术,了解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学到的知识,创新主持形式、方法,从而提高播音主持水平。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增强自身采写、编辑等能力,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打好基础。

(二)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创新水平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需要提高创新水平,丰富主持风格,以保证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主持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将创新能力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6]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要深入了解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创造出新的主持形式,从而提高播音主持能力。例如,山东卫视的《早安山东》节目在录制时,主持人可以通过语调、语言等内容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播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同时可以通过平板、手机、视频等进行连线,从而表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实时进行新闻播报,提高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提升节目的质量。

(三)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技能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电视媒体行业对于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因此,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满足行业的需求,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的普及使媒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共性。在媒体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要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打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要提高专业技能,需要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在主持过程中,加强与嘉宾的互动,增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力,提高主持技巧,能够及时解决节目的突发问题,从而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得到良性发展。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主持人员可以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扩大节目的受众面。若是主持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也会发展受阻。因此,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播音主持人员是节目的形象代表,代表节目的文化与内涵,提高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是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特征主要有趣味性、广泛性以及即时性。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方法主要有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创新水平,以及提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欣欣.新媒体技术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发展之路[J].新闻传播,2017,8(04):40-41.

[2]王茜茜.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6,8(17):172.

[3]敖峥嵘.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7,8(05):46-49.

[4]程勇.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发展思考[J].科技传播,2016,8(06):29-30.

[5]杨晶,李振明.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2(13):177-178.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后现代主义;新媒体

在媒体形态上,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包括网络和手机两大部分。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第一次将网络媒体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近几年来,手机媒体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继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何谓新媒体

当下我们日常用语中所指的“媒体”其实指信息载体的输出终端。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三大类。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互联网络、触摸媒体等。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新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如此理解新媒体: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即刚刚出现并即将走向成熟的媒体新形态;其次,新媒体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往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所具有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裂变式传播”能力;最后,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们不能机械地定义新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的内容也将更为广泛。

“后现代主义”新媒体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挑战

虽然被称为一种“主义”,但“后现代”的明确内涵为何却至今没有定论。或者说,它的批判和颠覆精神注定了它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内涵。大致来说,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否认整体性和同一性,提倡碎片化与相对性;其次,对现代性的精神内核进行“消解”,反理性,崇尚人文精神;再次,消解主体性,推崇自主性和主体间性;最后,反对中心与真理,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新媒体充满了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因此也显现出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依旧是传统媒体,也正是因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后现代”式的超越和颠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本身也正面临着挑战。

1.“自媒体化”——动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力图突破权威和同一性的束缚,使事物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在新媒体传播角度,这种对相对性的崇尚主要体现在对媒介信息传播主导权的瓦解上。这种瓦解以新媒体使用者的“自媒体化”为表征。在传统媒介的“独白式”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具有鲜明的角色划分。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的主客体出现了新变化,即传播主体由单一的讲述者、灌输者向讲述与被讲述、灌输与被灌输二元角色转变;传播客体在第一次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倾听者的同时,有可能马上转变为第二次传播的传播主体。这样,新媒体完成了对传播权“碎片化”分解。

“自媒体化”虽然满足了传播者个人强烈的信息传播欲求,却在无形中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都以传统媒体为渠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量的不对称很容易使虚假信息、伪造信息、恶意煽动信息未经证实就在大众中传播。这一方面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

首先,“自媒体化”使大众掌握了信息传播主动权,那些大众最关心最敏感的事件经新媒体传播后都会将影响放大到极致。近几年,新媒体频频曝出政府官员的负面新闻,如贵州习水官员嫖宿案等一系列公职人员违法渎职行为的揭露,一次次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大众因为对某些政府官员不法行为的不满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不信任的成见。

其次,当新媒体把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重新夺回到人们手中时,人们也许无法保证自身信息传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媒体信息渠道因为“自媒体化”而变得多元,但传播者个人的媒介素养又参差不齐,造成了新媒体信息总量严重饱和而信息的准确性却无从考证。例如今年3月网络上热议的“北京育英中学高二女生沈禾被副校长裸身跳楼身亡”事件,经过死者同学联名证实后被认定为虚假信息。

2.对“星腥性”的热衷——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引领具有不可撼动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大众接收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信息。反观新媒体,由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控制难、监督难、管理难”几乎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由于传统媒体缺少“交互性”,人们被压抑的主体选择需求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极大释放。久而久之,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重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滋长,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新媒体平台上大众对星闻八卦、血腥暴力、黄色信息的过度关注和大众对“恶搞”的热衷,都撼动了传统媒体所极力提倡的社会主义伦理,同时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对“星腥性”与“恶搞”的热衷,是对中国当代社会伦理价值的蓄意颠覆。它不仅消解着我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伦理进行了后现代的解构。但是,这种解构的过程本身也伴随着风险,首先就是对社会犯罪的诱发。2008年,有新媒体研究者曾进行过新媒体传播引发犯罪的社会调查,他们在对500名犯罪人员进行的调查中看到:由媒体信息传播引发犯罪行为的前三位是手机、电脑和电视,分别占25%、21%和20%。据统计,仅在2008年我国的至少有上千个。除此之外,明星八卦、名流隐私、血腥暴力等新闻充斥着网络,“虐猫”、“B哥日记”等变态低俗的视频疯传网络。这一方面反映了网站建设者利用不良信息拨人眼球来赚取点击率的逐利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大众道德标准的日渐低下。

3.“交互性”与“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主体间性”,看重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而新媒体传播正是“主体间性”在传播领域的鲜明代表。这种对“主体间性”的看重体现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上。网络尤其是web2.0应用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介难以实现的传播主客体之间即时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向传播形式——“交互式”传播。博客(Blog)、微博客、社交网络(SnS)、维客写作(wiKi)等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应用,都体现着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事件的具体信息,还可以通过转载和评论参与事件的整个传播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和信息传播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这种传播的交互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问题,那就是如何激起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媒体平台得到更迅速有效的传播。新媒体平台是大众交流的窗口,只有马克思主义传播“去精英化”才能够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

首先,“去精英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范围要大幅扩展。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原理的受众都以学生、学者和政府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使用的术语和抽象词汇较多,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其次,“去精英化”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平民化”。网络是一种更为平民化、娱乐化的传播媒介,网民不再满足于枯燥的“灌输式”传播,渴望接受更为生动、新颖的传播形式。虽然“去精英化”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但实现它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的改革要经历多次实践,而改革也是对传统的一种考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

4.“去中心”“非本质”——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

1972年,麦克姆斯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能够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这种理论的提出,以媒介信息传播权的垄断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虽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也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政府通过主流媒体渠道消息,调节信息的曝光频率,使信息传播的热点与政府的行政意见保持一致,有利于党和政府发挥在文化方面的先进性作用。

具体来说,在两会召开期间,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供分析、讨论,并寻求最后的解决。而媒体记者首先从会上获悉这些议题内容,然后结合实际的问题及相关案例,迅速采访并制作成新闻,面向公众出去,继而获得公众反馈,以形成舆论力量,促使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但是,新媒体传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早在新媒体成形之初,它就开始了“去中心”的进程。“去中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媒体信息“把关人”的隐藏直至消失。把关人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调控者,被认为是传播的“中心”。新媒体使受众的主动性得到提升,消解了传统媒体的“权威中心”。但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门槛极低,任何人几乎都能在任何时候信息,影响了其真实性与公信力。

新媒体除了呈现“去中心”趋势,还呈现“非本质”倾向。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大众对传统媒体信息的不信任感加强。这一方面来自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信息量上的极端不对称,另一方面来自于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声音=政府声音”的成见。这种“非本质”倾向的核心内容是“真相不只有一个”,当政府声音呈现“一边倒”时,人们会在头脑中自动闪现出信息被政府控制的成见,进而转向新媒体寻求事件的最新进展,甚至更愿意相信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新媒体的“非本质”倾向为“恶意势力”、“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打开的信息缺口。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张倩红委员针对现在中国青年存在的问题,呼吁国家要谨防西方社会以新媒体为载体,推进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她指出:在2011年,无论是从中东国家的政权更替到英国的社会骚乱,参与的人员大部分是属于青年人群。某些国外媒体、国内不法势力、一些不谙世事的“愤青”也在新媒体上极力煽动不良情绪。新媒体对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推崇,有可能对大众造成误导,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威胁。

虽然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仍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抓住新媒体时代提供的“黄金机遇”,才能更好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略传播策略[J].科技传播.2012(7,上).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新闻媒介受众媒介生态受众分析

引言

信息时代,人们交互联系以及文化形态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随着各种媒介终端的升级,按传统地域划分的媒体边界逐步被打破。这种新兴的感知模式也迅速融入民族地区,逐步占据着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渠道。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成为主流,对少数民族地区受众而言,其影响也不例外,媒介接触特点,生活、思维也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受众也依赖民族地区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介生态变迁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民族地区新闻媒体技术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点,民族新闻的传播也从单一的传统媒介逐步向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拓展,民族新闻传播的媒介生态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内容侧重碎片化和视觉化

民族新闻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新闻媒介,缺乏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民族新闻的传播主体增多,传播渠道丰富,使得更多的传播主体介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介对民族新闻传播的垄断,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门户网站,例如在线网、中国网等,以及他们在微博平台的宣传推广。此外,民族新闻传播的内容也已经进入碎片化和视觉化的样态,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机构在输出新闻产品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新闻内容以碎片化和视觉化来呈现更利于信息的迅速抓取。

(二)由单一的反馈机制到信息的对称参与,信息交流呈现移动化、社交化

新媒体技术在民族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点对点的通信技术与点对面的广播技术的结合,使得原有信息传播的单一机制趋于双向的对称反馈机制。所谓的“对称参与”,即是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伴随着信息的发出,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传播的中心枢纽。可以发现,在民族地区媒介的传播生态也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特点,人们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时间逐步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就产生了。转发、评论,是社交化的两大体现,这就意味着媒介产品已然不是由媒体本身及其渠道所决定,社交化的媒介无法预知用户量的多少,但是可以产生足够多的交流,因此也是一个信息对称参与的过程。

(三)民族新闻传播媒介也开始注重定制化、用户生产化

当今社会,私人定制已然成为流行,从服装到家具等各个方面,媒体产品也出现了这种动向,例如,关注在线这个微博的同时,就定制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媒体产品。微信订阅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设置自己的爱好标签,还会推送相关的微博等等。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纷纷转变发展路子,不论报纸杂志还是电视节目,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账号,主流媒体也推出了app与读者互动,这样一来就摆脱了你发我读、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渠道。事实上,民族地区的受众也已经进入了用户生产内容的时代,他们在这类媒介平台上评论转发,其参与性的过程使得民族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畅通。

(四)民族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新闻媒体依然处于主流地位

民族新闻的传播渠道固然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其传播的主流渠道依然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这与民族地区的传播实际息息相关。民族新闻带有关乎民族发展、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的信息传播,但依然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民族地区,只有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有合法的采访权,这样的行业准入制度决定了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下,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受众生态变迁特点分析

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受众成为媒介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多元的传播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又使得受众除接受信息以外,还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受众由此演变为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生产者、传播者四重角色。民族新闻,其主要传播的对象是广大少数民族受众,近年来,这些受众也逐步实现了上述四重身份的转变。

(一)民族地区新闻受众的主体和个人意识由茫然走向崛起

在新媒体技术介入民族新闻传播时,成就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的传播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每一个民族受众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自主的接受、生产、信息。这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导致民族地区的受众也逐步走向分化,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苏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可以主动的选择接受信息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进行多渠道的反馈。此外,他们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实现再次传播,既能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还能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外,民族地区受众个人意识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不断地挖掘和延伸,他们对个人媒介产品的消费趋势异常显著。例如在地区,原本聚集在小广场的跳舞观众,逐渐变为电视观看成员,最后成为手机和平板等个人终端用户。民族地区受众逐步出现细分,虽然这个细分还不大明显,但依然能够看出在渐变地发展。其主体更加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

(二)民族地区新闻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和分享意识显现

受众在“接受者”和“消费者”这两个角色中实现了主体意识和个人意识,而且在“传播者”和“生产者”这两个角色中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和分享意识。在民族地区,新闻受众参与和分享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特权被打破的情况下,受众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愿意借助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快捷的新媒体工具来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的实践,甚至主动设置议程,根据自身实际去解读新闻信息,就重大议题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真切体会到在信息传播的实践中的存在感。

民族新闻受众在获得这种“存在感”之后,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此,还会把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实信息进行转发,以期分享给更多人。早在2004年日本就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形态提出了分析模式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笔者在暑期赴就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媒介使用状况进行调研时发现,本地区的受众社交软件使用较多的是QQ、微信,少量人使用微博。除了使用聊天工具最基本的功能以外,他们也从这些软件里浏览推送的信息。而且在此过程中,分享、转发、互动等交流形态基本得以体现。在新媒体的这种匿名的环境下,他们的分享无需有压力,更多的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成果”进行展示,从中来获得更多的传播主动权,以及更大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三)民族新闻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也逐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在传播效果的轨迹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受众从“子弹论”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他们在信息接收过程中逐步成为能动性的主体。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受众依然对媒介有着高度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得异常强。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受众中,这个特征也较为明显。而乡村受众则显得不大明显。但是还是能够明显地看出,这种变化在少数民族新闻受众群中正在发生。

在本次暑期进藏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这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他们对媒介依赖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大量的时间被消费在媒体产品上,借助这些社交媒体去认知周边世界(他们也在吃饭的时候拍下照片,上传到相关的社交网络)。这种在新媒体时代的依赖特征是不同于以往的,其媒体接触行为相对更加主动。

民族新闻的受众群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由被动的接受媒体转为主动的使用媒体。以往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都充当了信息的过滤器,民族新闻工作者按照自身特定的价值标准对事实进行加工,然后以特定的方式来呈现给具体化的受众,受众能做到就是被动地去接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本位”信息流通机制的多样化,被赋予了更多自主选择和接受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喜好也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民族新闻的受众对媒体的态度也由敬畏转变为怀疑。早期的民族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相对有地位和金钱的特权阶层,所掌握的信息相对较为匮乏,此时的受众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他们在阅读一些新闻报道时怀着敬畏的态度,表现出强烈的信任感。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民族新闻受众群的媒介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对媒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怀疑态度。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途径获得关于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并通过自媒体这一渠道来发表对一些事件的看法。

(四)民族新闻的受众群信息获取习惯从封闭固定到开放多元变迁

何谓信息获取习惯,指的是受众所习惯了解信息的方式、时间、地点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等等。以往民族地区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信息的呈现方式也较为单一。基于这种受众活动空间的狭小,受众对这些信息获取习惯也相对封闭和固定。而今,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信息无孔不入,民族地区受众的生活半径也相对有了延伸,所以信息的获取渠道和习惯也变得丰富多元。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生态已经向多样化发展,民族新闻的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初具多样化的发展形态,受众也已然有了分化的趋势,媒介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催生了多样化的信息接收终端,诸如手机、ipad、移动电视、车载广播、户外彩屏等等。而这些又加剧了信息获取方式的移动化,传统的信息接收模式被打破,了解信息的时间、地点界限已经变得模糊。

我们在暑期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的调研中发现,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大多数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成为“碎片化”的个体,原本的“大众”传播媒介逐渐裂变成终端平台,其受众也成为“小众”媒体的使用者。因此,民族地区的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选中的是“碎片化”的信息,他们很少去阅读一些长篇大论的报道,从一而终的受众逐步流失,多数是浏览一些新闻软件、网站的短新闻,甚至有的只看标题。因此,民族新闻传播者也开始加工这种瞬时新闻、毛坯新闻。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新闻受众也开始接受这种信息传播的“浅表化”。他们喜欢利用多媒体来解读新闻,包括图片、视频、表情等,而非通过独立思考。

(五)民族新闻受众的审美心理由理性趋于感性

民族新闻的受众群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基于此,来考量这类受众的审美心理可能过于牵强。但毫无疑问,民族地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这种审美取向已经有了明显的痕迹。而由理性到感性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新媒体本身就具有交流性强、反馈渠道多的特点,这就赋予了所有受众一个新的审美世界,包括民族新闻的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理性的、批判性的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单纯的接受信息到享乐信息,这是所有受众都具有的共性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下,多维度的传播关系网络形成的发达的媒介技术,使得民族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由传统媒体建立起来的强大话语权被弱化,一定程度上有被平民话语所淹没的可能。受众借助多种媒介终端,在一些社交软件上,也会积极发声,拥有自己的粉丝,通过个性的话语体系来证明自己亦是传播中的一份子。同时,我们还发现,民族地区受众对戏谑话的审美内容也显示出极大的关注兴趣,受众趣味逐渐呈现出“平面感”(深度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等特征。

艺术化的审美和生活化的审美边界模糊,成为新媒体时代受众审美的又一特征。例如,新媒体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个人生活搬上公共平台,创造出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草根色彩的“生活化”艺术,这时候受众的审美兴趣也出现了泛化的倾向。“受众在此影响下的每一种行为、话语习惯和意识形态,都是在全媒体视野下的表征。”

三、基于媒介和生态变迁下民族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随着民族新闻的传播媒介和受众的逐步变迁,民族新闻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传播发展机遇,民族新闻传播就应该利用多平台传播信息,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优势得以发挥。

(一)媒介技术中心论转为价值论

民族新闻传播应该突破旧的媒介技术中心主义,转向公众提供价值增量为追求。民族新闻的传播理应是多渠道的,专业媒体本身含有技术要素、政治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因而不能片面地认为新媒体在传播民族新闻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取代旧媒体。笔者认为,不论何种传播媒介,都应该为受众提供一定的价值增量。

(二)小规模探索发展

在民族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专业新闻媒介发现价值增量的过程一定经历了大量的调研与实践。在前景不明显的情况下,多传播民族新闻的媒介进行整体性的方向调整,风险大、成本高。此外,传播民族新闻还有诸多需要考虑的民族性因素。但是,在这些传统的媒体中应该开展小规模的实践来发现价值增量,为今后新媒体传播民族新闻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张书婷.现代新闻传播中受众地位的变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孟彦.媒体如何坚持受众本位[J].军事记者,2004(5):26-27.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7

传媒融合的本质是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信息社会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一方面通过产业内部融合的方式形成资本化、集团化、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逐步发展成为信息社会的中枢产业。在这一视野下分析广播的媒介革新,不难看出,广播媒体机构一方面在经营的资本化、集团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产业内部融合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又担负着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中枢产业的社会责任。这就给广播的媒介革新提出了适应新时期产业竞争和产业发展环境,以及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双重要求。

广播节目作为广播媒介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广播媒介革新的主要发展动力,可以说广播的媒介革新就是由各个单一的节目革新共同完成的。广播是听觉的媒介。具有时效性强、自由度大、受众接触门槛低的优势,但同时广播也有表现形式单一、信息保存性差的劣势。当今社会的媒介市场充斥着多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媒介传播的信息呈爆炸的态势快速膨胀。媒介融合的同时。受众却被多样化的信息接触方式不断细分,在传媒产业大众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受众小众化的特征。广播的这些媒介特点以及现阶段的媒介市场形势体现出了广播节目创新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也提出了广播节目创新的具体要求。

广播节目创新要体现广播的媒介特征

广播节目是依托于广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广播节目创新的目标是带动广播媒体的媒介革新,因此广播节目的创新在体现出革新性的同时要严格切合广播的媒介特征。广播媒介借助电波传递信息相对报纸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征;广播信息通过收音机接收,具有受众接触便捷的特点,受众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在汽车、商场、校园等场所中随时收听:广播信息诉诸受众的听觉,无须占用受众更多的感官,相对于多媒体媒介具有受众占有性低的特点,广播节目创新就要发挥广播媒介时效性强、接触便捷、受众占有率低的优势,使每一个节目都能体现出广播的媒介优势和媒介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广播的节目创新更直接地服务于高一层次的广播媒介革新。做到由节目创新出发带动媒介组织形式、信息内容、受众构成等一系列革新,最终推动作为整体的广播媒介革新。

广播节目创新要以产业化为方向

广播媒介革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广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媒介的产业化经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必然要求。广播节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单位,实现在上一级媒介组织的整合下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是广播节目发展、创新的趋势。不断适应市场、实现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是广播节目组织形式、运营机制创新的首要要求。目前,大多数广播节目都有相对独立的广告收入,在节目的组织形式、运营机制方面也朝着越来越独立的方向发展。但广播节目的产业创新不仅仅体现在节目广告收入方面,应该更多地体现为由媒介经营革新带来的广告收入和非广告收入并重的多元化媒介收入构成,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多元化媒介效益构成。

广播节目创新不能忽视受众构成创新

在信息社会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信息膨胀、媒体多元化都使得受众的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传媒产业也更多地带有了注意力经济的特征。如何将受众的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吸引到自己的媒体上是各个媒介机构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广播媒介这一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受众分流无疑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广播媒介革新所要改变的现状之一。通过广播节目创新,创造出对受众更具吸引力、对市场更具竞争力的新型广播节目,是广播媒介革新的重要途径。在受众细分的市场大背景下,收听率和听众构成、分布范围无疑是一档广播节目市场价值高低的核心因素。因此广播节目的创新就要合理分析目标受众,以受众构成特征引导节目创新策略,做到最大化吸引目标受众、最大化获得注意力资源,从而更快地推动广播媒介的产业化进程。

广播节目创新应该是持之以恒的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广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念创新也是广播创新的核心内涵。广播媒介的革新所要达到的不是一次两次节目改版所带来的短期的直接的效果,而是广播媒介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过程中的长期的间接的效果。要保证广播节目创新最终能给广播媒介带来长期有效的积极效果,单一节目的创新就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由正确观念统一引导下的创新。这就要求广播节目的创新不能仅仅是节目内容、播出形式等表层创新,而应该是由理念创新引导的深层创新。广播媒介的革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广播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广播节目的创新在坚持理念创新的同时还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水平、社会环境、受众因素作出适时的调整,是一项长久而持续的工作。

以上的四项不足以全部概括广播节目创新的方方面面,只能从媒介革新的宏观环境下粗略分析作为微观因素的节目革新,还有不少未涉及的地方。但从广播媒介革新看广播的节目创新,不难发现,节目创新始终是以媒介环境为主导的。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就成了“新广播”的发展方向与特色,而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利与弊也给广播节目的创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8

   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它所依据的选择标准来源于对媒介特征、受众心理的把握,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良好的传播社会效果,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与专业性的特点。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交互性,即传受两者角色的重合,受众同时充当传播者,受众的选择既是传播的终端,又是其发端,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在选择性理论的描述中,受众对信息的接收、认识和存储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环节。③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三道关口,受众借此对感受到的刺激加以选择、组织并解释,将之构建为具有一定意义的现实世界图景。

   在受众看来,其构建出的这一图景是“现实的”,同时也是“合理的”,因为他在理解接受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合意性的理解和阐释。在这个过程里,“把关人”的角色是缺失的,受众选择行为依赖于个人的兴趣与价值判断。在网络传播中,存在于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群,由某一共性特征结成各种群体,不同群体之间又相互交集,最终形成了一个个数量众多、成分复杂、特征模糊的网络传播群体。同样不同于大众传播中居于“把关”地位的具体的职业传播者,网络群体传播的行为主体是非职业化的,群体的选择成为决定传播内容、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而群体的兴趣与价值判断则是信息选择的标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当人们聚集成群,其感情和思想就会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自觉的个性消失,代之以一种集体心理。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④。心理群体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心理群体的成员一旦形成一个群体,就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并由这种心理支配,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作为孤立的人独处时非常不同。其次,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人的天性极为对立的一种倾向,如果不是成为群体一员,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最后,群体易于接受暗示。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群体成员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行动。⑤

   总之,有意识人格的丧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转向一个共同方向,以及立即把暗示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群体中的个人表现出的特点。网络群体同样具备心理群体的特征。在网络群体传播中,群体的选择具有相当显着的情绪化倾向,易于激起集体心理的带有负面情绪的信息很容易成为群体传播的对象,经由群体选择进入群体传播渠道,进而得到大量传播,这也成为反向社会情绪在网络群体传播中的发端。

   二、碎片化内容:反向情绪的加剧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介形态的出现与应用使信源日益个人化,随之而来的则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当个人传播能力被放大之时,被打破的不仅是“传、受”边界等传统传播模式特征,传统媒体所构造的大众传播意义也遭到解构。分散在无数传播网络结点上的散乱受众享有了空前的传播权力,但其传播活动的盲目与茫然也随之增加,社会传播活动的整体意义并未相应提升,人们发现,“大众传播”的特征正在慢慢偏离,“自我表达”的特征则表现得越来越充分。以“微博”为例,这种即时、便捷的自媒体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传播欲”,成功地使每个人都拥有了“随时随地,自主报道”的能力。微博用户追求的是“分享”与“发现”,这种个性化十足的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以传者的自由意愿而非受者的需求为传播行为出发点,更较少考虑传播行为的社会意义,这就使其传播内容因缺少限制而呈现出某种散乱无度与个人情绪化特征。这种特征,加上140字左右的篇幅限制,前后不相连贯的断点式传播形式,都使微博因内容无法完整系统地呈现而成为“碎片化”媒介,而这种“碎片化”在构建信息传播应具有的完整性与逻辑性方面显然先天不足。

   完整性与逻辑性的缺乏,使在网络群体传播中的反向情绪在“碎片化”内容的承载下进一步加剧。首先,“碎片化”内容语焉不详,无法提供关于事实的全面信息,因此也很难给客观的判断提供充分的依据,尤其是面对负面事件时,当无法进行详细的描述时,情绪化的表达就可能成为主要内容。其次,对事实呈现的不充分,使人们对于事件的关注容易聚焦在情绪化的语言,并据此发表急迫的评论。前《纽约时报》执行主编比尔?凯勒指出,在人群中———当然,互联网就是最大的一群人———有着一种大喊大叫以被听到的冲动。这点在评论不被过滤的时候表现得尤其明显,而人群中大多数声音代表着彼此之间的争斗,奚落和嘲笑。社交网络的性质就是让志同道合者彼此交流,然后巩固彼此的观点。在这里,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对挑战自己偏见的人嗤之以鼻。没人质疑的偏见又很容易简化成口号和标签。⑥相较之下,对信息呈现更为完整系统的传统媒体就少有这种弊端,如报纸的深度报道与评论可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空间来理解事实或清楚地表达观点,其中很多评论相当具有权威性。比尔?凯勒认为,《纽约时报》上的评论栏能过滤掉twitter上常见的粗话、人身攻击以及各种毫无节制的发泄;twitter不会让人更恶毒,但社交媒体会让每个人心中的恶霸天性暴露无遗。⑦网络群体传播中内容的“碎片化”是导致负面情绪加剧的原因之一,这也更证明了由宏观传播理念所维护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意义不容忽视。正如纸媒从业者在使用微博后的感受:“也许,只有当我们发现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当我们习惯了微博的散乱无度时,我们也许才能更懂得‘杂志’这个固定装订的传统阅读方式,才是联系我们个人情感与资讯情趣之间的最后一道用心打造的装订线。”⑧

   三、多向传播:反向情绪的扩散

   由大众传播所具有的明显的单向性决定,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信息传播一直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流动,受众对传播过程的参与主要以拉扎斯菲尔德所提出的“两级传播”模式来实现,即媒介信息首先由人群中媒介接触较多的少数意见领袖接收,再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向更广泛的受众。⑨“两级传播”论后来发展为“多级传播”论,它揭示出媒介信息从传者到受众的完整的扩散过程,以及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大众传播的“告知”环节,而在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的二次传播,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及观点态度的形成,主要来自在人际传播中占据信息优势地位的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展示出处于大众传播终端的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进一步补充与传播,呈现出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多级性特征。在新媒体技术应用之后,由交互性所形成的传者与受众角色的重合,以及网络人际交往圈子的出现,使信息的多向传播成为传播过程最显着的特色。信息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发出,形成发散型的多向传播,信息朝向四面八方成几何级倍数扩散,以惊人的速度与广度完成信息覆盖。

   与人际传播的编码与译码环节中意义的增减与变化相一致,在网络群体对信息的多向传播中,信息所承载的意义也表现为一个不断被改造的过程,每个节点都可以通过内容的增减、评论的添加等方式对意义进行扩展,即使纯粹的转发,其对象的挑选也包含着转发者对意义的判断。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意义的传播意味着情绪的交流,在进行意义扩展的同时,转发者的情绪也不断加入其中。尤其在正面或负面意义明确的信息传播中,网络群体更易迅速形成极端情绪,有时情绪膨胀的程度远远大于信息自身的意义强度,即出现“弱信息、强情绪”⑩现象。在当前竞争与压力无处不在的背景下,人们对负面信息变得更为敏感,因此负面信息更易于获得传播并走向极端。在负面信息传播的同时,负面情绪也通过多向传播被极大地强化。负面情绪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令人陷入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使心理状态变得抑郁,而在抑郁状态下,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又是消极的,由此又引发对社会事件的负面解读,因此,即使是正面事件,也可能被人们暴力解码,解构出与传播本意完全相反的意义来,形成社会情绪的反向。

   四、媒介互补:反向情绪的疏导

   反向社会情绪的存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它随时可能由偶然事件所引爆,形成恶性的群体事件,造成严重后果,遏制这种社会情绪,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网络群体传播自身的特征并不容易被改变,因此,在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充分实现媒介互补,发出更为理性的声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缓和极化情绪,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几率。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9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信息社会;新闻观念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即众多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服务的方式上趋于一致。这为我们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实践基础,因为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形成,也就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本质特征得到了凸显。

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分析,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浪网搜索引擎的资料,中国网络新闻媒体总量为5959家,其中包括一家新闻网站不同频道的单独登录,但是根据一家新闻单位出版多种媒体出版物的做法,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家新闻网站的不同频道是不同的媒体(见表1)。

虽然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媒体门类庞杂、数量众多,并且良莠不齐,还有很多登录的新闻网站处于“死亡”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研究——我们将选择真正有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分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媒体模式进行研究。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地方性、全国性分类,还可以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分类。但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所以本文采用将网络新闻媒体分为传统新闻媒体举办、商业实体举办两类。本来产权并不能决定新闻媒体的本质差别,但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网站无新闻采访权,只能够全文采用传统新闻单位的新闻,并不得进行编辑(删改)①,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产权差别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差别:新闻采访编辑权,即所谓的原创新闻权利。而这样的差别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极有意义。

“专题/热点新闻”包括: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3)中美撞机事件(11)反腐倡廉/大案要案(10)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41)揭批“”(24)申办2008年奥运会(24)

“出版”包括:出版信息(14)出版社(654)

资料来源:新浪首页〉探索首页〉新闻媒体searchsinacomcn/search_dir/nm/2001/6/11

依据这样的思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细分为如下类别:(见表2)

在这些种类的网络新闻媒体中间,真正有影响力的是有独立新闻系统的由传统新闻媒体举办的网络新闻媒体和大型商业网络新闻媒体。它们信息量大,新闻持续稳定快速,在网民中已经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因而访问数量大。依据传统新闻媒体本质研究中往往采用有巨大影响的媒体为实践基础的惯例,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媒体中亦将以这些有巨大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实践起点。鉴于网络新闻媒体众多,本文具体以表2所列出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蓝本。

①这类网络新闻媒体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版本的电子化版本,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没有什么意义,故不列为本文研究对象。

②③这类网络新闻媒体影响小,新闻量小、更新缓慢,并且大多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所以本文不列为研究对象。

这些网络新闻媒体的详细情况如下:

中国主要网络新闻媒体详情一览表

频道:以网站首页设置的频道、栏目名称为准

新闻搜索:指新闻搜索引擎

滚动新闻:指以滚动的方式更新新闻的板块

相关新闻列表:指每一条新闻的详细内容页相关新闻的列表

新闻排行:指依据网页点击数排列的访问最多的新闻

新闻专题集纳:指对重要题材设立专题,将众多的新闻信息汇集到一起

新闻调查讨论:指点击答案或简单回答的新闻调查、每条新闻在页末设有入口的讨论区

新闻图片:图片新闻报道

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动画新闻报道方式

直播:指对重大题材进行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即时直播

通过表3(见下页)相关项目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相互比较的一个详细情况。关于“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的设置,笔者是在充分浏览9家网络新闻媒体内容的基础上,并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设立的。当然,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设置本身是值得探讨的,这种探讨与对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其探讨的过程就是认识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过程。

10项变量中,趋同率最高的依次是图片新闻、新闻搜索、相关新闻列表、滚动新闻、新闻调查和新闻讨论,趋同率较低的是新闻排行、直播和多媒体。其中多媒体和直播虽然不是网络新闻媒体常规性的新闻方式,但是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播放过多媒体新闻、直播过新闻。比如新浪网播放过2002年中美撞机事件的视频节目,人民网在2000年两会报道中采用了即时连续的文字和图片报道方式进行直播。由于视频节目技术的特殊性限制、直播节目本身的选择性,使该两项的常规趋同率较低,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具有代表性。

9家网络新闻媒体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的趋同勾勒出了网络新闻媒体现阶段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此我们也可以探讨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page_break]

①a代指audio音频。

②R代指Realplay视频播放。

③F代指Flas。

④⑤多媒体和直播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有过,此处只列出每天都有的多媒体播放、常规性的直播。

⑥⑦该两项在新华网上只有项目名称,没有实际内容。

二、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涉及到社会性的根本转变、新闻观念的转变并决定网络外在特征的核心特征。从上文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模式背后的核心特征:1.新闻搜索是为了受众快速准确地获得新闻,这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阅读方式是天壤之别。传统媒体是依据传者有什么新闻就什么新闻,受众及时阅读或收看,表现为新闻的及时消费。而建立在搜索引擎基础上的网络新闻媒体是受众需要什么新闻就依据搜索命令提供新闻,受众的新闻消费则是根据自身需要的时间来进行,不是及时消费;2.网络新闻媒体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基础是大量(不仅数量巨大,还形态多样)新闻的汇集,这必须是远远大于传统新闻媒体信息量的极度丰富性,并且它是以网络数据库这样的技术为基础的;3.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同样是为“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思路服务的,通过列出相关新闻、汇聚专题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更多满足的可能性,并具有拓展受众需要从而扩大受众利益的可能性;4.新闻排行、新闻调查和讨论一方面使传者获知受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意义的是使受众个体通过参与调查和讨论获知社会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意见,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体现在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解围绕一条新闻形成的舆论比了解一条新闻本身更有价值;5.滚动新闻、直播则承续了传统媒体即时阅读新闻的方式,但在时效性上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这些特征使网络新闻媒体超出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模式,更加类似于信息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②信息咨询服务与网络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信息咨询服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解决某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它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最新的新闻,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及相关的多种信息;而所有的这些信息受众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全部获得,表现出接受的巨大灵活性。

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而不仅仅是新闻的机构。此处“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于信息咨询的多种信息,有区别于传统新闻媒体强调“新鲜”的新闻(网络新闻媒体没有对“明日黄花”的鄙弃);“服务”既区别于信息咨询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仅仅最新新闻(网络新闻媒体的搜索引擎使“废旧报纸”的说法失去意义)。(见表4)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形成有社会的根源,也有对于新闻观念的影响,还通过一些外在特征表现出来。

1.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基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社会中,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表现为厂房、设备、原料等因素决定了生产的过程,其技术基础是蒸气化、电气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在生产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以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而不断增长,直到电脑、网络技术成熟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超过了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工业社会也就转变为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首先是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其次是信息的快速传播,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应用。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利用并不是主观愿望能够达到的,特别是应用的效率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为基础。比如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工业尚未充分发展,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尚未充分释放,那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获取的丰富快捷的管理信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没有效益。由此,我国很多企业的电脑网络主要成了职工进行网上娱乐的工具因而成了网络扫盲的工具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我国在总体上离信息社会尚有距离,本文对生产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也持谨慎态度,但是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文化艺术、公共领域和个人娱乐消费等)却有光明的前景。我国当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虽然资金底子薄,但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证明。非生产领域首先步入“信息社会”,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存在与发展的根源。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还必须为生产领域进入“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是人的认知能力的延伸,而网络新闻则是人的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人的认知能力的第一次延伸是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延伸的结果是近代新闻业产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当生产、生活向人的认知能力提出进一步延伸的要求的时候(信息咨询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延伸的需要),人的认知能力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开始第二次延伸,延伸的结果是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产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使人成了信息的寄生虫,这些虫只有在丰富的信息包围中、在高效率获取有用信息并高效率利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毫无疑问,网络新闻媒体使这些虫快乐了:新闻信息极大丰富,数量巨大,多种媒体一应俱全;搜索引擎、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新闻排行使高效率获取新闻信息成为可能,而这在传统新闻媒体中是不可想象的;滚动新闻、直播满足了高效率获知最新新闻信息的需要;电脑的强大处理能力满足了高效率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目前还停留在copy和传送上,将来必然有大的发展);新闻调查和讨论、新闻排行在获知公众舆论从而为个体提供公众信息参考方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利用效率。

2.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观念:新闻向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

由于信息社会塑造了人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和传者的新闻观念相应发生了变化。

(1)新闻软化、泛化

我国近年来先后兴起的晚报、都市报、专业报,以及电视中大量服务、娱乐节目,都说明了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一项由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l新闻服务华盛顿局主持的对美国16家主要新闻媒体1977—1997年的6,020个新闻报道进行的研究显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主题正在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和名人犯罪及丑闻,而离开政治和国际事务”。③这说明,传统新闻的精髓——以关心政治为荣耀的硬新闻正在淡化。淡化不是说减少或消亡,而是说别的类型的新闻信息在增多。显现在新闻媒体上,就是媒体的功能多样化,除了让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国际事务、制造引导舆论外,它还提供娱乐、信息、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媒体新闻报道的这种变化,当然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决定,它只能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使新闻的软化、泛化有更精彩的表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杜骏飞对网络新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网络新闻向人民展示的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高到一种泛信息的高度。就像我们在论述泛传播的原理时所描绘的那样,今天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并通过多元化甚至达到了实在化。它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受众对世界的外观下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讯息都确知无疑,这正是信息化社会能够赋予这个世界非常强大的实在的动力的重要原因。从媒体运作来说,有关新闻内容的服务工作(包括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都已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所谓的硬新闻上,而要把眼光投射更远,远至社会形态的各个侧面。在网络时代,你所看到的最令人称奇的传播画面是,多元化的新闻广泛涉及我们的教育、医疗、娱乐、商务……以及一切生活。④

新闻的软化、泛化使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在信息的种类上拓展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新闻也就转变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2)时效性观念的拓展

传统新闻观念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今天该发而没有发的新闻,等到明天就成了所谓的“明日黄花”,而永远不能编发。过期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废旧报纸”,播出过的广播电视新闻更像逝去的清风不可追寻。但是网络新闻媒体似乎永远只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没有边际,一切过时的新闻都不擦去,新的新闻一个劲地往上添加。于是,“明日黄花”依旧在这份报纸上。由于只有一份,也就没有所谓的废旧报纸。

但这又不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不讲究传统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恰恰相反,在绝对快速的时效性方面它有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被杜骏飞誉为“全时性”:

(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一个独特的优势,被我们称之为“全时性”,今日网络新闻也往往被视之为“全时新闻报道”。⑤

滚动新闻板块、新闻的及时更新使网络新闻媒体的全时性传播得到生动实现。

这样,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观念在传统新闻观念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一方面要求新的“新闻”传递更快(即时传播);另一方面旧的“新闻”又不失去意义。

(3)受众利用新闻的方式发生转变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并不特地界定自己是在看新闻、还是在使用新闻,是单纯接受信息、还是在全方位地生活。⑥总之,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是自由、轻松、随意的。在时间上,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没有时间限制,不像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定时、持续收看,比如报纸就必须每天阅读,电视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收看才能了解一个主题的发展过程。而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他方便、想去看的时间登录网站,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时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更有意义)可以了解到此前该主题发展的详尽过程;在利用新闻的动机上,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完全的自利,可以随心所欲,看不看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形成传与受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人民网也不拒绝刊登名模内衣秀的照片,就是放下了《人民日报》高高在上的党中央机关报的架子,以平等、自由的传受关系争取受众。在传者与受众两个主体的关系上,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新闻信息,并且自主地形成对于新闻信息的判断,而不再是被传者“灌输”和支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增强,因为既破除了对媒体的迷信和依赖,又有很多途径可以对其真实性权威性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比较其他信息源的信息、搜索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参与讨论、发送e-mail求证等。

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方式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受众新闻观念的变化。

(4)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削弱,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商业网络新闻媒体没有新闻原创(采访、删改)的权利,但是仍然生机蓬勃。很多人就对新浪网靠“粘”新闻而获得极高访问数表示不满和疑惑。其实,撇开原创新闻的旧框框,我们就会发现令人不满和疑惑的事实下面的规律:原创新闻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或许并不重要,而“粘”的水平倒很可能对网络新闻媒体至关重要。

正是这一点揭开了环绕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各种面纱,露出真实的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成为网络新闻媒体的生命。曾经被报纸视为生命的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失去其独特的重要性,退居次要地位(不是不重要,只是退到了第二位)。

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要、受众高效率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的程度。信息社会使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在量上大大突破,大量的需求使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黯然失色,而大量“粘”在一起的新闻信息以其“大量”而熠熠生辉。当然,“粘”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它是极需要水平、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的一项复杂工程。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问题也就是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新闻信息的汇编质量,网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并对很多专题信息进行集纳;为了提高检索质量,很多网络新闻媒体不惜花费巨资开发高效搜索引擎,使受众检索更加全面、快速、准确,以期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个性化的汇编和检索服务,如订阅相关新闻邮件。但是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展尚不充分,这可能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比如娱乐、商务、招聘网站,登录进入个性化页面的服务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图书馆系统的个性化检索也有一定发展。相信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会出现根据访问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新闻信息的动态网站,以及个性化的新闻信息的检索服务。

新浪网在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中占尽先机,正是源于它那长长的相关新闻列表、详尽的相关信息以及那准确、丰富又便于阅读的检索结果。而人民网、新华网在早期是不保留“过时”新闻的,也不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和相关信息,检索功能极弱。不过,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一批网络新闻媒体很快在新闻汇编和检索方面迎头赶上。(见表5)

3.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是由其核心特征决定的。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信息社会是其社会性的根源,它还与新闻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相联系,并受信息技术的支持得以实现。(见表6)

1995、1996年网络新闻媒体在中国发展以来,国内关于网络新闻媒体外在特征的描述已经相当丰富,故本文不再作详尽的论述。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

②陆笑:《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特点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4期。

③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10

一、信息特点

信息是物质世界的一种普遍属性,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信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依附性的特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有如下几个特性:①平台开放,每个注册用户都是信息源,可以大量信息。②信息及时,其信息速度甚至超过传统媒体。③信息碎片化,较短的文字撰写对信息的完整性产生破坏。④匿名与实名共存,通过实名认证的名人与无名小卒的草根异同活跃在微博的平台中。

二、信息传播特征

在《传播学导论》中,作者认为信息的传播特征可以从一般信息、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3个层面对信息的传播特征阐述。其中,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具有客观性和可识别性,具体表现在存储性和可处理性、转换性和可传递性、时效性和可共享性、价值性和可开发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除此之外,信息还有依附性、相对性、对立性、长期性、继承性等特征。

作者还认为,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信息是交互式地传播的,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角色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转换;换句话说,在网络上的个体或组织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因此网络信息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在多源性、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平民性、平等性、不可控制性这七个方面。当然,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也具有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

作者提炼这些传播特征是在将一般信息和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三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的,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

三、信息传播模型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型,这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科学、详细、完整的传播模型,但是,拉斯韦尔的模型及其以后的改进模型都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传播的影响。后来,德福勒、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等人提出许多“双向循环模式”,传播模式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社会系统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传播结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邵培仁提出的整体互动模式。这个模型是对人类全部传播现象的整体反映,既客观地再现了各个传播要素的活动特征,又真实地突显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外联系。

四、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四个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由此,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和传播环境。

传播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传播者的身份、所传信息的质量、对信息传播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就身份而言,传播者拥有的职权会对受传者构成压力,使受传者被动接受信息,即压力效应,二者地位越悬殊,其越显著。传播者的身份还产生可信性效应,即传播者本人处理信息,造成信息的无意失真,影响受传者接收的信息质量。此外,还包括把握好信息传播的时机、适当选择传播方式、熟练使用信息传播工具。

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理解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传播效果的直接指标,具体包括受传者的智能(理解力和批判力)、背景(历史情况、现实条件等)、个性和心理等。

传播渠道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渠道越迂回曲折,传播的效果越差。传播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模式、群体规范、人际关系、各种传播噪声。

五、信息传播效果评价

关于信息传播效果评价研究,国内学者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周巍(2010)提出在传播理论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第三人效果理论、反第三人效果(第一人效果)等基础理论研究;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新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分众传播效果研究等。而田芬(2010)提出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肯定了媒介强效果理论。而李金玲(2010)对于传播失效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定义。黄朔(2010)提出对于微博的传播形态属于大众传播,张放(2010)认为web2.0网络平台传播的研究呈现出基本框架、主导范式和多学科传统,而数据挖掘也将成为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新方向。

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可以将信息传播效果按照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林若男等人应用层次理论将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构建出四个维度:信息、信息到达、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范围。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影响维度:维度一:信息——微博数,更新频率;维度二:信息到达——转发数,评论数,回复速度;维度三:信息质量——新闻,图片,评论,生活;维度四:信息传播范围——粉丝数。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周庆山:《信息法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3]孙蕾.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家天地

[4]周巍.《2010年度“传播效果”研究综述》,《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

[5]田芬.《从第三人效果的角度透视人肉搜索》,《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期

[6]禹卫华.《“第一人”效果:现状、问题与应用》,《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

[7]李金玲.《传播失效如何界定》,《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9期

[8]郭力华.《试论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效果》,《当代传播》2010年第1期

[9]黄朔.《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

[10]张放.《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与多学科传统》,《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