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6:23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1

关键词:联立方程模型宏观经济学识别性判断iLS参数估计

一、引言

联立方程是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对于实际问题,联立方程模型是描述变量间联立依存性的方程体系。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阐述了国民总收入与消费、投资的经济关系。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为了定量分析总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本文引进联立方程的理论知识,对宏观经济模型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进行识别,得出都为恰好识别。然后再根据1978年-2003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间接最小二乘估计法(iLS)进行恰好识别的参数估计。又考虑在宏观经济活动中,当期消费行为还要受到上一期消费的影响,当期的投资行为也要受到上一期投资的影响,因此,在上述宏观经济模型里再引入滞后一期变量Ct-1和it-1,然后进行过度识别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从而得到内生变量的系数,即总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程度。本文将联立方程运用于宏观经济学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二、联立方程模型的假定及推导

(一)模型的设定

依据凯恩斯宏观经济调控原理,建立简化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型。经理论分析,采用基于三部门的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总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设理论模型如下:

其中,Yt为GDp,Ct为消费,it为投资,Gt为政府支出;内生变量为Yt,Ct,it;前定变量为Gt,即m=3,K=1。

(二)模型的识别性

首先,用阶条件判断。这时m2=2,k2=0,因为K-k2=1-0=0,并且m2-1=2-1=1,所以K-k2=m2-1,表明消费函数有可能为恰好识别。

其次,用秩条件判断。在(B,Г)中划去消费函数所在的第二行和非零系数所在的第一、二、四列,得。显然,

,则由秩条件,表明消费函数是可识别。再根据阶条件,消费函数是恰好识别。

由于投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结构相近,判断过程与消费函数完全一样,故同理可得投资函数也为恰好识别。

综合上述各方程的判断结果,得出该模型为恰好识别。

三、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

本文采用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均为恰好识别,因此,可用间接最小二乘估计法(iLS)估计参数。选取GDp、消费、投资,并用财政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替代变量。

(二)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1.恰好识别模型的iLS估计。

根据iLS法,首先将结构型模型转变为简化型模型,则宏观经济模型的简化型为

其中结构型模型的系数与简化型模型系数的关系为

其次,用oLS法估计简化型模型的参数。其中,GDp表示Y,Com表示C,inV表示i,GoV表示G。得到三个简化型方程的估计结果,写出简化型模型的估计式:

最后,因为模型是恰好识别,则由结构型模型系数与简化型模型系数之间的关系,可惟一地解出结构型模型系数的估计。从而得结构型模型的估计式为

2.过度识别模型的2SLS估计。

考虑在宏观经济活动中,当期消费行为还要受到上一期消费的影响,当期的投资行为也要受到上一期投资的影响,因此,在上述宏观经济模型里再引入Ct和it的滞后一期变量Ct-1和it-1。这时宏观经济模型可写为

用阶条件和秩条件对上述模型进行识别判断,结论是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均是过度识别。需要运用二段最小二乘法对方程组的参数进行估计。运用eviews,写出消费函数的2SLS估计式为

其次,估计投资函数。同消费函数的估计,得到投资函数的估计式为

(三)模型结果

最后,写出该方程组模型的估计式为

四、主要结论及意义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2

赵德海教授、和淑萍副教授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已于2010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是第三版。该书基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引入大量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案例、特别是引入了我国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以中国实际发生的经济事件为主要阐释对象,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该书受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是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系统性强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实中,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翻阅《宏观经济学》一书时,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赵德海、和淑萍为首的编写团队甄选相关案例的良苦用心。其实对读者来讲这更是抛给我们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相信此书无论是对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对政府工作管理人士,都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3

一、前言

从整个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出发点来看,可以将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和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1]。所谓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是,在整个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的雇佣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比资本更重要的地位。资本品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资本,劳动更基本。尽管现代经济将劳动雇佣简化为通过支付货币工资来实现,但是货币的使用并不是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劳动雇佣可以存在于以货易货的经济环境中,甚至在理想化的克鲁索经济体中,克鲁索•鲁滨逊还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与此同时,甚至在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中,工资支付在整个国家收入中也占相当高的比重。大量的失业和收入水平的下降说明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而且,劳动力的收入和支出也对整体宏观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宏观经济理论的构建中超出了货币和资本而受到了最先关注。而从凯恩斯开始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后续的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假设,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2]。但是,整体来说它们都没有超出以对劳动力雇佣作为重心的理论构建模式。所谓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来源于对货币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的思考。现代经济,货币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换媒介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系,很多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会由货币的动态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供应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3]。货币作为一种传递机制和冲击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货币也是理论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货币主义就是这种思路的突出代表[3-4]。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且严格的,因为现代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都试图结合其他学派的合理假设以获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两种理论基本的出发点在一个宏观经济理论中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为了简化,本文拟不对以上两类宏观经济理论进行详细的评判。简单来说,上述两类宏观经济理论的视角,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考虑资本结构,或者说没有将资本理论融合到宏观经济分析中。都表现为更注重总量的分析,隐含假设社会的资本结构不变(基于劳动的),或者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机制由于太复杂无法分析,只能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虽然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在理论方法上试图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微观主体的一些假设出发,然后通过加总推广到宏观层面,从形式看似乎有了微观的基础,而由于忽略了微观主体的多样性,只是通过设定几个代表性的微观主体的特性,然后进行加总,这从本质上还是一种总量方法。总量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一些总量之间的关系缺乏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数据运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进行实证,但是这种实证一方面缺乏理论的普遍性,因为历史数据都是特殊具体的,无法获得一般的理论关系。另一方面,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多宏观量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比如菲利普斯曲线的朝向问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从短期看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关系和长期看消费和投资的负向关系等等。同时,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功的引入内生的时间和货币的因素,这两个都是作为外生的变量而任意引入到分析框架以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就无法有效解释宏观经济的商业周期现象[1,5-6],从而把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的经济变化分开处理[7],把长期的经济变化专门用相应的增长理论来考察,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而要完善以上的不足,就应当考虑社会经济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资本,应该将资本理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这方面,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展出了相当完整的资本理论。而跨期资本结构可以自然的将时间和货币作为内生因素引入整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来架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8-10]。本文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所建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首先对分析框架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该分析框架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介绍

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可贷资金市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这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作为最一般的基本概念,当市场达到大家共识的利率的时候,其供求达到均衡。可贷资金的供给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借贷意愿;需求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对资金需要的迫切程度。对此,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如下。由于引入了新的分析内容,相应的要对这里的分析框架进行不同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1]:

第一,消费者的信贷不计入可贷资金的供给一方,因为一方的储蓄相应由另一方的负储蓄所抵消。在本分析框架中,净信贷是整个储蓄中用于金融投资、货币形式的资本积累,以及维持和改变整个经济体资本结构的那部分储蓄。

第二,虽然没有将消费信贷计入该分析框架,但是将存留的收益和购买各种金融资产的部分计入分析框架,因为自我存留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经济主体对自己的借贷。通过这样的处理,可贷资金就单纯可以看作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即强调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行为目的。

第三,至于凯恩斯划分的流动性偏好,因为这部分储蓄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进入可贷资金市场,如金融市场投机,或各种短期投资产品等,因此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为了和上述的可贷资金的供给相一致,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方也限定为购买各种资本品和人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而排除用于购买各种金融工具,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购买其实是可贷资金的供给方,金融工具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技术安排来提供用于实际生产的资金。为了简化,本文不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商业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在各个生产阶段支付投入品的价格并以未来预期的产出价格出售产品,他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反映了这种生产投资的意愿。而消费者通过把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并把剩下的用于储蓄即形成了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当市场利率和生产投资的投入产出价差出现较大偏离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获利的机会,而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又使得这种偏离逐渐消失。从理论上讲,当达到均衡的时候,市场的利率和实际生产中的价差比趋于一致,或者说呈现比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样,通过可贷资金市场更易于协调生产计划和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贷资金的需求方在市场上获得资金,目的是为了购买资本品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也就是用现在的消费(资金)来交换未来的消费(未来产出)。理解这种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需要我们重新简单考察关于利率的概念。在最广义的情况下,均衡利率反映了均衡的跨期交换率,或者说均衡利率反映的是人们在市场上达到普遍共识的时间偏好的表现。进行这样的界定,在以后的政策分析中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相应的政策从逻辑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个分析框架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可贷资金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含义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都代表了各自的行为目的,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因为放弃了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供给方具有时间偏好;需求方通过具体的生产投资,借贷资金被看作预期产品的未来价格和现在的投入品价格的差,可以获得不低于可贷资金利率的收益率。这样的分析和传统宏观经济学不同的是,可贷资金的双方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其背后通过市场过程,将跨期资本结构的变化和各自的行为目的联系在了一起。为了将市场过程的考察也纳入这个框架,就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p#分页标题#e#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简称ppF)。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贸易理论所阐述的不同,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在不同最终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而这里我们把资源的分配划分为消费品(或者现在的产品)和投资品(未来的产品)。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的点说明了在一定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和投资组合,亦即消费和投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的投资包括原有资本的折旧和新增的投资。而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增长;反之,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萎缩。运用ppF于混合经济中要考虑政府支出(G)和税收(t)。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将ppF局限于私人部门,假设政府征收人头税,并且政府在预算内的支出和私人活动没有关系,并且坚持平衡的预算,即G=t。这样的简化不会影响我们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而且也很容易扩展到将政府行为也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同时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可以分析在赤字预算条件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为在赤字预算下,政府的借贷也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一部分。ppF将现在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联系起来,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来。但是,这只涉及到对投资总量的分析,并且是非常粗略的两期的分析框架。没有涉及到在生产中的资本品的异质性,也没有包含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动。在奥地利经济学派所提出的资本理论中,用高阶产品和低阶产品两个概念来刻画整个社会生产的资本结构。所谓高阶产品就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商品远的中间资本品,包括最初的原材料。低阶产品就是在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些中间资本品。或者说,高阶产品需要经过更多的生产阶段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这样就补充了ppF过于简单的两期的总量分析的缺点。这就是本分析框架的第三个部分即跨期的生产结构。

3.跨期的生产结构。注重跨期的生产结构是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对这方面陈述最具特点的就是哈耶克最著名的生产结构三角形[10]。哈耶克最早在他的《价格与生产》中第一次用图示的方法来阐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论。本分析框架在“哈耶克三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1,11],以形成整个分析框架的第三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三角形的底边是时间轴,代表生产的不同阶段,从距离消费者最远的高阶产品到距离消费者很近的低阶产品。所有的竖线为价值轴,代表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售出后所获得的价值。

最长的竖线代表最终的消费品的价值,其他的代表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表示的是实际值,而非名义值。斜边代表了不同生产阶段价值的增加比率,这包括每个阶段新增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时间的贴现。这种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划分,而并非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说明生产结构的时间因素的内生性。虽然实际中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诸如生产过程中有耐用资本的消耗,有资本品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各种反馈环节和多重的产出等,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理论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出整个经济行为中的逻辑关系,因此三角形的理论概括并没有丢失最基本的行为逻辑关系[12,13]。同时,这个三角代表的是社会整体的生产结构,需要从社会经济体系总体来理解这个跨期生产结构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时间轴和价值轴是紧密联系的,时间轴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和生产过程的价值变化相结合才具有经济分析上的意义。既然理论分析是要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逻辑关系,而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那么,将该三角形纳入整个分析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逻辑和概念上分析社会生产结构,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资源分配模式和跨期的资本结构的变化。4.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将上述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得出整体的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图4表示了整个混合经济中,公有部门预算平衡情况下私有部门经济的一个均衡状态。ppF和可贷资金市场由共同的衡量投资的横轴而相联系。ppF和跨期生产结构通过共同的衡量总消费的纵轴相联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3]。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结构和可贷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那么明显。“哈耶克三角”的斜边反映了可贷资金市场的市场出清的利率。这里所说的反映并不是指相等,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投入和离散产出,三角的斜边(即每一生产阶段的价差)所包含的内容要多于利率。

某一生产阶段的价差决定于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的价差。换句话说,是由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高于可贷资金市场利率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可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过,相对于私有部门和在一定制度的条件下,斜边的斜率和可贷资金的市场利率应当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利率越低三角的斜边斜率越小,反之亦然。在均衡条件下整个的斜边应当趋近一条直线,因为如果某一个生产阶段的收益率或投入产出价差高于其他阶段,反映到图形上应当是这一阶段的斜边更为陡峭。此时,收益率最低的阶段就会将资源转移到这个阶段,从而增加了这一生产阶段投入的需求和产出的供给,竞争的结果使收益率趋于一致,使得在均衡条件下整个“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是一条直线。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充分就业或者称为“自然”失业率。三个部分的共同均衡意味着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自然”利率。(注意:可贷资金市场本身的利率并不完全是“自然”利率)。当可能性边界不改变,那么图4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就是平稳运行的处于动态均衡的经济,其中没有新增投资,投资ife只是用来补充资本品的消耗。可贷资金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时间偏好。

三、宏观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可由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就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消费者时间偏好降低,更倾向于储蓄,那么可贷资金的供给将增加;反之亦然。第二就是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货币的注入也同样会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这两种因素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根据以上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货币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见图5。当货币当局执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图5中看由r1下降到r3,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两个效应:第一,增加的货币一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第二,由于利率的降低,按照原有的市场预期和价格结构,投资周期更长的生产计划则具有更大的预期收益率。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使得离消费者近的生产环节暂时具有更大相对价格差,因此暂时具有更高的收益率。#p#分页标题#e#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向低阶生产环节(更接近消费者)转移。在图5中,“哈耶克三角”中的eF就是过度消费导致的消费品部分价格上涨。在图5中,货币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投资组合在ppF上由b点趋向a点。另外,低的市场利率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率先上涨使得企业家觉得时间更长的或者说更高阶的生产环节的投资会有更好的收益率。这样以来,同样会导致社会资源向更高阶的生产环节流动,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环节趋于更长。图5中在ppF上会导致消费投资组合由b点趋向d点。CD就是由于货币扩张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图5中Ba虚线部分表示,利率的降低单纯是由于储蓄的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随着生产环节的加长,整个社会资本结构也相应发生重构。社会分工增加,生产环节增加,整个社会具有更大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下一期获得更大的产出。但是,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生产结构的两端都要求加大投入,这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资源在生产结构的两端争夺,而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在三角的左侧,更高阶的生产计划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原材料和一些高阶投入品价格上涨;在三角的右侧,同样会使得消费品和低阶的投入品以及该生产环节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左侧的生产投入价格的上涨会逐级传递,继而推动右侧价格的整体上涨;而右侧的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形成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而刺激左侧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价格轮番上涨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由一个机制得到的两个结果。进一步,当新增的更高阶的投资随着生产环节逐渐传递到消费者的时候,由于这些投资并不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变化而导致,而是由于有外在的货币注入所导致,也就是说生产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此时就会导致这部分投资在消费品市场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率。由于高阶的投资周期比较长,等到发现不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品,而这些资本品又会形成投资路径要求更多的资金注入和增加其他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又无法最终在消费市场实现价值,而由于已经积累的资本品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导致整体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并对这些投资进行强行清算。

四、结语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4

通过建立相适应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假设、识别,进而运用eviews软件,基于iLS法对方程进行估计,为了估计的准确性,考虑到当期行为还要受到上一期的影响,进一步用2SLS法进行估计,得出相应模型估计方程。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联立方程模型iLS2SLSeviews

一、引言

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来达至经济计划的四个基本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总水平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中国在2005年以前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方案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然政策的的实施往往与其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开始,中国一直以凯恩斯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为基础,因为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并且其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在于国家可以为了合理的干预经济,以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有效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运行。

而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就是关于国民收入变动中的问题,同时任何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加以测度,测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等。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研究一个国家的收入如何决定,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开始。本文就根据凯恩斯宏观调控原理,建立不存在进出口条件下的简化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型来研究国民收入对消费投资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与符号系统

1.模型假设

针对本问题,建立以下合理假设:假设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2.符号系统

三、联立方程模型与案例分析

1.模型建立

通过引言的描述,经理论分析,采用基于三部门的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总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设理论模型如下:

(2)投资函数的识别性

由于投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结构相近,判断过程与消费函数完全一样,故投资函数的阶条件和秩条件的判断予以省略。结论是投资函数也为恰好识别。

综合上述各方程的判断结果,得出该模型为恰好识别。

3.案例分析

由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均为恰好识别,因此,可用间接最小二乘估计法(iLS)估计参数。选取GDp、消费、投资,并用财政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替代变量。这些变量取自1978年――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历史数据。

四、主要结论以及意义

通过iLS估计得到的结果,可以得知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且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更大,每增加1单位的收入,将分别增加0.5776单位的消费和0.3940单位的投资,同时可以从方程中看出,当收入为零时,消费函数为正值,投资函数为负值,这意味着当收入为零时消费行为仍然存在,但投资行为可能不存在,或者投资收益为负,这一点与现实相符。

通过2SLS估计得到的结果,可以得知在考虑上一起消费和投资行为对本期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减小,对投资的影响增大并且大于对消费的影响。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上一期消费与本期消费正相关,上一起投资与本期投资负相关。

从模型的角度看,通过模型的建立以及估计,将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定量化便于分析比较,对研究有一定的好处,更有利于客观的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分析。

从政府的角度看,研究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可以通过调节政府购买来调节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投资,也可以根据消费投资的现实状况对当下经济运行做出判断,进而制定一定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363-399.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5

一、模型构建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列的联立方程模型共包括有4个方程,分别为3个行为方程,1个定义方程。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支出法GDp核算恒等式,并把等式中的涉及到的统计指标作为联立方程的内生变量,分成了消费模块、投资模块及真实货币供应量模块,并从其他核算账户中引入外生变量,具体如下:

其中,C(1)~C(7)为待估参数,Y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R为利率、m为货币供给量、p为价格水平,G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消费方程的最后选定来自凯恩斯所提的绝对收入假说,而投资方程则依据凯恩斯和克拉克分别重视利率和收入因素而提出,真正的货币供应量是受产出和利率作用。

二、模型估计与解释

联立方程的估计首先要对模型进行识别,通过内生变量个数及外生变量个数对比,方程个数的多少等因素来确定模型是否可识别,通过检验发现本文模型为过度识别,故可对模型进行估计。在对整体模型进行估计前,对每个行为方程进行协整检验,采用e-G两步法得出相应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行为方程的设置具有合理性,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对具体结果进行展示。在联立方程模型的整体估计上,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联立方程模型的结构参数。3SLS方法的思路为:第一阶段中,首先估计联立方程系统的简易形式。之后,采用所有内生变量的拟合值得到联立方程系统中全部方程的2SLS估计。计算出2SLS的参数后,各个方程的残差值就能够估计方程间的方差和协方差,类似于SUR的估计过程。第三阶段,将会得出oLS的参数估计量。本文用eviews7.0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出结果如下:

由上述消费方程可见,各系数显著,估计效果较好。我国居民平均自发消费为1166.7元,消费额对产出的斜率为0.45,每增加1元的社会产出,就会有0.45元用于消费。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视角来说,最终消费由当期产出水平决定,而在支出法核算的GDp恒等式中产出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及净出口决定,因此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依存。

由上述投资模块方程可见,投资额与产出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不过产出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且滞后一期具有正向的作用,滞后二期具有负向的作用,同时,投资额同样受市场利率的影响。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视角看,与消费方程同样,投资额与产出水平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同时外生变量利率的影响则体现了经济总体账户间的互相影响,投资来自收入分配与支出账户,利率来自金融账户,两者之间长期的协整关系体现两个相关账户间的联系与相互依存关系。

由上述真实货币供应量模块方程可见,货币供应量由当期产出水平和利率共同决定,并且与产出水平正相关,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上述结论符合经济学原理,属经济学常识范畴,但带入到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中就会发现不同账户间的联系,产出水平处在核算的生产账户,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水平则在金融账户,从而发现两账户间的联动作用。

当我们得到了联立方程模型后,十分重要的应用就是对模型进行模拟,本文基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可对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进行模拟,同时更好的体现我国宏观经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下文利用情景分析方法,模拟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假设情景1:从2008年开始,一年期存款利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在此假设下,带入到已建立的联立方程模型中,得到利率变化后的各经济变量对应的变化值,表中计算公式为:(模拟结果-拟合结果)/拟合结果*100,得到结果如表1: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08年开始,如果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即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GDp、居民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紧缩作用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对控制多度投资可以起到较有效的作用,从而说明适当升高存款利率能够显著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各指标处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从这种联动机制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正是利用不同账户指标间的作用传导机制,达到保证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结论说明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6

关键词:经济学;商学素质;课程体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具备商学素质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基于此,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提出加强学生的商学素养,并付诸于实践,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经济学课程。本文在实际教学的基础上,研究构建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完善专业课程结构,拓展专业发展方向

合理的课程结构应是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调整,拓展专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讲授经济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论,普及市场经济基本常识,掌握各种具体经营管理方法的课程。开设本课程对于非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拓展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在外语系、计算机系、人文艺术系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此门课程,经过多年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外语系的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济学基本知识相结合,可向国际贸易方向发展,拓宽了专业领域。计算机专业学习相关的经管知识,可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文艺术系的新闻专业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经管类知识相结合,向财经新闻方向发展,能更好的胜任今后工作需要。由此可见,在非经管类专业普及经济学教学不但能强化专业技能,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二)培养学生商学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强化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为目的。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开始从单纯的具体岗位的单项技能,扩展为管理者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商学素质等合一的综合能力。这要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将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经济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调控经济的方针政策,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环境。

(三)课程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各高校对实践性教学越来越重视,这必然要求调整传统的课程学时结构,做到在较少的理论学时内,高效率地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从而使课程综合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此类院校的天然优势,明确经济学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经济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非经管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经过简化处理之后,也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建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培养经营管理意识;二是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三是提高学生的商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今后就业领域。这三方面教学目标是有机联系的,层层相扣的。第一方面目标是课程的直接首要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论,形成初步的经济思维。在第一方面目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学生内在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自己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在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之上,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商学素质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安排

各个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分布特点,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例,本课程安排16课时,每次2课时,分8次上完。学生可以以系别、专业为单位编排上课班级。具体上课可采用讲座形式,把本课程内容分解成八个有机联系的部分,每一部分以案例、原理、方法论贯穿起来,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这样做既考虑到了非经管类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也兼顾到了课程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为了突出经济学的实践应用性,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以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为主线,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应用经济学知识相融合,介绍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微观经济内容、宏观经济内容、国际经济学内容,按照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新体系,如图1所示。分为微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基础三大板块,总共八个部分(对应八次讲课),并据此组织编写教材。

第一,通过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微观经济学的4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在第1部分中,提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就是从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经济资源开始的,因而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出市场经济价格理论,分析供求关系。由供求关系联系到供求双方消费者和生产者,并在第2、3部分中分析他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价格和利润成为调节货币和资源流动的信号。据此展开第4部分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内容的论述。通过微观经济学4个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的层面上把握经济问题,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经济理论支撑,达到培养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结合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经济理论的阐述不是照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站在企业的视角进行阐述,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学以致用。

第二,通过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整个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阐述开始,介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评价指标及其经济意义,引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使学生对宏观经济整体的运行有较好的理解。同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复杂的因素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使整体经济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产生宏观经济的波动,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由此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的从企业经济学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企业的视角,介绍有关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重点探讨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外部环境依据。企业经营者只有深入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预期经济政策对企业诸方面的影响,才能用战略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制订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三,国际经济学基础先介绍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性。首先,由国际贸易产生了国际收支问题,从而引出贸易保护内容,进而分析从企业角度如何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其次,简单介绍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基本常识,探讨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与进行国际投资时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时规避风险等问题。

上述三个部分内容并非简单罗列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中每一部分不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完整,但整合以后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新的内容体系,形成企业角度的经济学。从南昌商学院的实际教学来看,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符合“必需”、“够用”的原则,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也符合“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教材建设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教材,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并以上述第三部分内容体系的构建为指导,编写一本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对于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南昌商学院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得出了课程教材建设的几点体会:

第一,根据财经院校非经管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编写出版适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按照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必须突出经济学教育的特色。既要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也要应着眼于企业经济管理岗位的诸多实际需要。

第二,改变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为主线的传统教材结构形式,采取以主题或讲座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突出经济学的实用性,并兼顾趣味性。例如,阐述某一理论时,用案例分析引入,或介绍了理论之后,用案例来论证等。在叙述上,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的相结合,即除了在文字上论述理论、思想、方法外,尽可能地运用流程图、示意图、例表以及模型等加以规范,以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第三,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即在教材中附上案例分析题和实训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10).

2、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杨加强.普通高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4、古丽孜拉.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7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8

国庆一过,国务院各部委的负责人就聚在了一起。召集他们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议的主题是“部署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在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并不十分如意,2014年还剩下两个多月时间的背景下,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情况备受瞩目。李克强提出“六大措施”为经济后半场加力,并特别强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以及支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而对今年经济目标的完成进展等情况,总理表示要加强督查,最终结果年底要盘点交账,对尸位素餐、违法违纪的严肃问责,做到勤政廉政两手抓。他强调,要确保今年经济社会目标如期完成。

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

10月8日,李克强在国务院部门负责同志会议上谈及经济形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效应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

“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李克强说,“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增长的统计数据更是超出预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增长幅度。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增长。”

“今年来讲,我认为提出的7.5%的目标应该能够达到,但是我们大可不必过度强调数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表示,今年中国经济新常态步入新的阶段,经济增速换挡期出现拐点,使得下行压力态势明显。不能简单看经济增速是7.5%还是7.4%的具体数字,而是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考虑。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预调微调,突出三大取向,着力以深化改革的办法稳增长、促发展,着力以调整结构的举措补短板、添后劲,着力以改善民生的成效增福祉、加动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我们的货币没有松也没有紧,但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微调。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李克强说。

在刘元春看来,目前连续性稳定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明确了重点难点以及中长期的着眼点,是中国三期叠加(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时期相对科学的宏观哲学。

“既防止大的刺激,避免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此外,又与经济新常态的状态相匹配,利于形成稳增长、调结构的契合点。”刘元春说。

国务院部署推进六大举措

为促进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李克强表示,要落实国务院部署.推进六大举措。第一项便是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并抓住有利时间窗口,有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环保等价格改革。

在部署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时,李克强说,当前简政放权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等现象。

“说实话,我们产能过剩的几个行业,哪个不是审批出来的?”李克强说,“我不是一概否认审批制度,但一些纯商业、纯经济的事项还拿来审批,很容易造成寻租、腐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还明确,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更好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新产业,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成长。

在刘元春看来,此次提出支持上述产业很有意义:小微企业能够吸纳广大就业创业;新产业是下一步新的消费增长点;包括“三农”在内,三者均是中长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能够激活整个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几个方面。

刘元春还表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一个点,会使传统金融中融资难、贷款贵、成本高等问题被打破。”

除上述两项外,其余举措还包括,瞄准群众急需、迟早要干的薄弱环节,年内在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领域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推开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模式,鼓励社会投资。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并且,还要用好用活财政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运用定向举措,推进普遍性降费,支持实体经济,缓解“融资贵、融资难”;研究出台扩大开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措施。

李克强最后强调,对今年主要目标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要加强督查,最终结果年底要盘点交账,对尸位素餐、违法违纪的要严肃问责,做到勤政廉政两手抓,欢迎社会舆论监督政府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出实招、治懒政、求实效,在完成好今年任务的同时,谋划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9

【关键词】宏观调控;总量平衡;市场机制

马克思的恢宏巨著《资本论》博大精深,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和“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资本论》在研究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总图景中,不仅在微观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如何利用资本雇佣劳动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且在宏观上,透彻地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及其内在矛盾,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从而为后人创立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宏观调控的概念,但是他在《资本论》中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的分析和论述,在经济科学史上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科学地说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关于宏观调控的宝贵思想,对于我们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资本论》中的宏观调控思想,主要包含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价值理论和危机理论中。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保持总量平衡

再生产公式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数学表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指出,在简单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是:Ⅰ(v+m)=Ⅱc[1]。这实际上就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式,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在这里,两大部类的平衡不仅表现在价值形态上而且表现在实物形态上,否则,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简单再生产只是作为理论的一种抽象或假定,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或者说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式是:Ⅰ(v+v+m/x)=Ⅱ(c+c)。即,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必须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相等,在使用价值上也应相互适应。否则,社会扩大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范畴,但他揭示的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其实质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再生产公式不仅指出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从而也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实现条件。公式的本质意义在于:要使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均衡关系。

马克思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公式,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标准范式。公式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它科学的地方在于,同时考虑到了密切相关的最终产品(价值)和中间产品(价值)的实现问题,即第Ⅰ部类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与第Ⅱ部类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消费资料的不变资本的实现问题。比之仅从国民收入部分去研究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说,马克思的公式显然更为完整而科学。

二、价值理论:宏观调控的根本使命是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马克思在他的价值理论中,详细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中,供求的均衡是怎样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实现的。

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中,揭示出价值规律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内在规律。价值规律作为按需要分配社会总劳动的规律,意味着一种商品的价值总量,或者说,该种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全部劳动量,应是社会按该商品的需要量分配给该商品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量,即一般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而该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则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量除以该商品的单位量,或者说,取决于生产该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劳动量,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2]

正因为如此,当商品按价值出售时,或者说,当价值和价格一致时,就显示出供求的均衡。马克思在价值决定上的这一全新的说明,回答了古典经济学提出而没有论证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商品按价值出售就能实现该商品的供求的平衡。

马克思在揭示价值规律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的基础上,又依据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证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阐释了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供求变动引起的价格形态,而是价值的原则上的变形。由此,马克思说明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波动的基础和中心,不再直接是价值,而是其转化形态――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能补偿生产费用并使生产要素得以投入生产的供给价格。正是由于价值规定没有脱离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正是由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而,商品的市场价值才会与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出售价格一致,才能补偿该商品生产时所付出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在这里,价值规律既保证每一种特殊商品再生产的条件,即它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供给,也保证社会对每一种特殊商品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它就成为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还进而考察了价值规律本身的实现机制,指出:价值规律是通过“竞争,同供求关系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实现的。[3]价值实现,即商品按价值出售,是以供求一致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而且偏离到一个方向的结果,会引起另一个方向相反的偏离,――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不过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4]按照这个观点,价值实现,或者说,供求平衡,是供求矛盾、供求不平衡的不断运动的结果;供求变动引起市场价格变动,因而供求不平衡的不断运动,就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价值的不断波动。可见,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表现为不平衡的不断运动的结果,而且是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马克思对均衡的实现机制的分析,使他的总供求均衡模型具有了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并奠定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基石。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学派开始,也是把价格机制作为市场调节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并未提供正确的说明。在他们看来,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斯密,1776年)或“均衡价格”(马歇尔,1890年)是一致的,背离只是偶然现象,因而在市场上总是存在商品的“出清”。后来的经济学家看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市场不能“出清”,又以为是价格机制的失效。这表明他们具有形而上学的观点,要么“出清”,要么不“出清”。其实,价值实现,或者说,供求平衡,如马克思所揭示的,是价格不断波动的结果,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因而任何时候市场都不可能“出清”,但又总是处于趋向“出清”的过程中。显然,这个结论是和市场的现实相符合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科学说明。

综上,马克思在分析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时,不仅分析了价值规律的微观调节作用,即商品价值围绕价格运动,使单个商品生产者自发地调整生产行为,而且分析了它的宏观调节作用:“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用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的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5]

三、危机理论:宏观调控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均衡与非均衡作为对立的统一,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就基本要素资本来看,它们的关系表现在,“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6]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通常会存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急剧发展,就引发出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7]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中,对“现实买卖”超过“社会需求”、对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前提条件和形成原因,做出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多层次的分析。

1.商品形态变化过程中的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时,抽象地分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客观地潜伏着矛盾的一般可能性。首先,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职能时,统一的商品交换过程(w-G-w)将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过程,即卖(w-G)和买(G-w)独立行为。在这个条件下,如果“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这样,“统一就要强制地通过危机显示出来”。[8]

其次,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执行职能时,又要求商品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出售,否则,支付的分离必将打乱支付的锁链,无法支付的情况就可能接连不断地出现。

当然,上述两种矛盾的可能性也仅仅是抽象的推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9]只有在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才获得它们赖以表现出来的基础。

2.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供求失衡的现实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时,强调了矛盾的可能性将通过资本再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以进一步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就单个资本来说,它将经历G-w…p…w′-G′这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过程,并作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承担相应的职能。资本循环表明,资本生产是一环扣一环的运动的流,其中任何一环发生堵塞,整个循环就会陷于停滞。同时,在这个资本运动的流中堆积着大量商品,即使资本循环顺畅进行也潜伏着危机。因为,这时“商品的一大部分只是表面上进入消费,实际上是堆积在转卖者的手中没有卖掉,事实上仍然留在市场上”。[10]一旦支付发生困难,就会引发危机。

在进而考察资本周转时,马克思揭示了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固定资本因折旧和技术变化而需更新,而每一次更新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但一次更新之后,周转的周期又要相隔若干年,而有关生产部门都还在盲目地继续扩大再生产,这样,就使危机具有周期性。所以,“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11]就社会资本来说,它是由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各个资本的循环构成的。要使这种在交错中形成的社会资本能够顺利地周转,或者说,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基本的条件就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处于均衡状态。换言之,即各部门的再生产只有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从而也就是在各部门保持恰当的比例的条件下,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然而,在现实的资本运动中,再生产的条件又有可能遭到破坏。例如,固定资本的价值折旧和实物形态更新,时间上是分离开的,由此出现的买卖时空的分离以及价格波动,就会破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见,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会“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12]

事实上,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阶段,都不存在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现代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危机是在1815年,但仅具有局部性质。真正普遍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在1825年即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时才开始的。“大工业只是从1825年才开始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13]可见,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也就没有生产过剩的危机。

四、启示

虽然马克思考察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仅就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来看,主要是着眼于(下转第65页)(上接第59页)对商品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的分析,特别是着眼于对“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只要存在信用,就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存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可见,生产过剩,总供求失衡,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而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资本论》阐述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有关宏观调控的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宏观调控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宏观调控不能凌驾于市场机制之上,相反应该是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服务和保障。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它客观上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只有理解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关系的论述,只有认识到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摆正宏观调控的位置,才能真正明确“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一提法的欠妥,才能真正为落实“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平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六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该建议中,中央明确指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保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价值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平稳放在速度之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我们的速度才是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速度。

第三,宏观调控是短期的政策措施,但是要为长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保证长期发展战略能够得以实施的短期行为,它重在当前,它要通过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反周期调控,来获得更全面的、长期的发展。对某一个领域发展的抑制,是为了全局的更大发展;对于短期速度的控制,是为了获得长期的更快发展。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中的每一次周期波动,都会造成资源浪费,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通过反周期操作抚平波动,减弱周期波动的负面作用。

第四,宏观调控不仅要调控总量,而且要促进结构平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根据经济失衡的复杂性,坚持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并在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取向上没有采取简单的总量控制,没有简单地判断总量上是否过热或过冷,而是采取结构差异性调控,有保有压,尽可能避免总量上的一刀切。这种结构性差异调控主要体现在:(1)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地区之间有所区别,比如特别强调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2)不同产业之间有所区别,在明确指出限制某些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发展规模的同时,明确提出鼓励并积极支持电力、石油、煤炭、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证明,突出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总量政策的机械性。当然,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本身的主要任务或者说首要目标是避免经济增长中的过度起伏以及由此而来的资源浪费,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是,正如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时所指出的那样,短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并且应该服务于长期的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2][3][4][5][7][8][9][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1、444、444、443、545、536、153-154、154、328、3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简述宏观经济学篇10

政治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论文

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深入地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着保障生产消费的资本的流通,还包含着保障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即如何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执行的结果即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部类Ⅰ和生活资料部类Ⅱ两大部类,按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实现条件i(v+m)=iic

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扩大再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马克思认为,同样的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实现条件i(v+m)>iic

扩大再生产是对简单再生产的发展与扩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实现对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的等价交换,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适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从而确保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为保障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国家进行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缺乏强制性难以产生有力的调控效果;错误地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故而要正确地处理好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实际来看,从供给端发力迫在眉睫。

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也要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以及实际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施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的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仅仅是指价值量上的机械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集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体的整体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依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指出的要想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参照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便于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社会宏观经济的合理运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性逻辑演绎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逻辑演绎体系得出要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这种理性逻辑演绎体系有助于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简化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这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安排与布局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却以私有制为基础,寻求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把马克思的经典经济理论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来,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逐步转为质量高效型;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劳动力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概念是对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全新认知,也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以及落脚点。供给侧改革尽管意味着宏观着力点发生调整,但并不代表全盘颠覆所有经济改革的举措,而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明晰、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出来。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得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消除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障碍,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差异入手,从社会商品部类的平衡角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到了立足于实际,发展中高端生产力、提振科技创新的结论。以期能够由远及近的保证我国市场能够繁荣稳定。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旧放在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减少低端生产或无效供给,发展振兴有效的中高端产业供给能力,在维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全力提高商品的生产能力。经由政策手段、科技创新、实业经济等措施,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现存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不同

1.西方供给学派的现有观点

西方供给学派片面性的强调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意图从单纯的供给方面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1]。增加供给和生产动力,最终使用的手段就是减税政策,通过振兴人民储蓄理财的积极性。西方供给学派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突出税率在经济中的错误,特别是注重供给侧而对需求侧市场的忽视,只能说是一种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例如在今天如果生产大量的机械打字机,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猎奇者之外的市场存在的[2]。

2.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在考量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给方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政府经济部门在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配置上的领导作用,从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调的情况下发挥长效的经济振兴作用。

二、社会总商品部类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会总产品能够分为两类:其一为能够进入或必须进入生产消费之中的生产资料商品,其二为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3]。在商品部类的平衡性上,生产资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产资料,生活商品则必须向生产商品提供消费资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举例来说,工人需要买菜做饭来维持工作,生产出的商品换得工资来进行买菜做饭。这之间的比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生产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使得工厂能够消化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业维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让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消费商品。如果生产紧缩,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率大幅度跃进,就会出现供给拥塞的情况,这时的工厂倘若进行人力优化,工人失业或薪水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消费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规模的供给拥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链式经济反应,需要保持平衡稳定的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理论的宗旨思想就是部类比例平衡。为了维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控制再生产和部类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够使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4]。

大的消费生产部类进入平衡阶段,也就意味着各个细分部类也进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证在各个小类之中的生产和需求达到了平衡,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正常运转。如果某些小类出现了产品过剩,另一些小类出现了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生产资料浪费,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转。

部类供需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产能失衡是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合理问题。但是如钢铁、煤炭、石化方面产能严重拥塞,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因为技术问题,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但是一些轻工业、新兴产业的产能仍然不足,民生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发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就面临着国防与民生经济的严重失衡,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巨大混乱。这种最深层次的产品部类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角度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计划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部分干预下的自主经济。当前世界,除朝鲜、香港与美国外,全部国家或地区都使用带有政府管控调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为目标,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和产出结构,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和国家福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长效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是唯一出路。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無论是货币经济、资本经济或许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都无法在长效上与科技经济比拟,这才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方法;中期角度分析,促使低端生产力转型为中高端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制定创新型的产业计划从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步骤;中短期的角度分析,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治这些年经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维护生产力的不失衡是主要任务。因此,从微小市场入手,建立完整的中高端产业链,淘汰低端产能,振兴教育,提振创新,从宏观经济态势梳理当前形势下的微观小循环是由近及远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