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9:06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1

[关键词]社会网络特征;知识转移;KiBS企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043―04

一、引言

回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虽然国外学者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对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以下简称KiBS企业)社会网络角度如何提高知识转移水平,以及知识转移在KiBS企业社会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起到什么作用则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尝试从社会网络特征角度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希望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

wiik(2008)认为:企业社会网络为知识获取提供平台,其作用方式主要依靠企业网络的特性来进行。本文对KiBS企业社会网络的特征分析采用“关系一位置”分析方法,将社会网络特征分解为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两个维度,并进一步从联结密度、网络中心度、结构洞来分析结构维度,而从联结强度、互动频率来分析关系维度。

1社会网络特征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中心度是分析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Granovetter(1992)的网络结构观。他认为任何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中心度是关于主体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何种位置测量概念,以此区别主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优势,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更可能得到知识。Burt(1992)认为结构洞促进了企业间知识、理念、资源的流动,进而会提高知识获取、消化吸收的可能性。结构洞即当存在甲与乙存在联系,乙与丙存在联系,而甲与丙之间无联系的情况时,甲、乙、丙之间有着非冗余的联系,也就是甲、乙、丙之间存在一个结构洞,乙是这个关系结构中的中间人,乙在这一关系中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的假设:

H1:网络中心性对KiBS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

H2:联结密度对KiBS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正向作用;

H3:KiBS企业在网络中处于结构洞节点位置对其知识转移有正向作用。

2社会网络特征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KiBS企业的特点决定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因此,大多数KiBS企业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类企业可以称为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之间往往存在技术创新的竞争剧烈,不容易建立关系紧密的强关系,更多的是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的弱关系。一方面,创新需要多样化的能力和更加全面的信息,员工之间的弱关系决定着个体的异质性强,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网络成员间的交流越多越频繁,就越容易产生亲密信任的氛围。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联结强度与KiBS企业知识转移负相关;

H5:互动频率对KiBS企业知识转移有正向作用。

(二)知识转移与KiBS企业创新能力

miles等(1995)将KiBS企业定义为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是KiBS企业的核心。一方面,企业除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以外,发现、获取并使用企业外部的知识,也成为企业创新性资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创新也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另一方面,知识转移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技术资源,是企业将知识整合为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知识转移对KiBS企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三)社会网络特征、知识转移与KiBS企业创新能力

很少有研究关注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过程。KiBS企业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企业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越中心,与周围的联系越多,越占据有利的位置,其在网络中就越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这些资源和信息通过交流和分享,进而使行动者与其他的行动者有更好的绩效表现。企业社会网络特征和知识转移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并影响KiBS企业的创新能力。

本文大胆提出假设,验证知识转移在社会网络与KiBS企业创新能力中起中介作用,即:

H7:知识转移在社会网络特征对KiBS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数据收集。本文对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和在线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91份,占回收问卷的75%,占总发放问卷的22.75%。

2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信度检验,判断不同题项是否能准确反映观察变量的特性,CitC相关系数全部都大于0.30,Cronbachseα系数都大于0.70即可。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模型可以被接受。在信度分析的基础上,对量表进行效度检验,预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特征、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的Kmo系数都处在较好水平,所有变量量表的Kmo系数均高于0.7,均通过了Bartlett's检验,证明本研究量表结构效度非常良好。

(二)数据分析

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可以考察变量是否相互影响,初步判断模型假设是否合理。表1给出了社会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的Qap相关分析结果。联结强度与知识转移呈现显著水平为0.01水平上的负相关,研究将以此资料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2回归分析以及假设验证

(1)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假设,将网络特征的五个层面:网络中心度、联结密度、结构洞、联结强度、互动频率逐一带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进一步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模型一检验网络中心度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显著,对应的标准化系数达到0.001显著水平,R方调整为0.230,说明网络中心度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假设H1成立。

模型二加入自变量联结密度后,对应的标准化系数达到0.001显著水平,解释能力达到0.424,说明联结密度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假设H2成立。

模型三加入自变量结构洞,对应的标准化系数达到0.001显著水平,解释能力达到0.542,说明拥有越多结构洞的组织,知识转移效率就越高,即假设H3成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14。在社会网络特征的5个指标中,结构洞对模型的贡献最大。

模型四加入自变量联结强度,结果表明强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是负向的,因为强关系带来的是知识的重复,即假设H4成立。

模型五加入自变量互动频率,结果表明互动频率对知识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假设H5成立。

(2)知识转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知识转移对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其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001,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38,即假设H6成立。

(3)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为了验证知识转移在网络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是否起着中介作用,本文对社会网络特征、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见表4。

加入知识转移后,网络特征对创新能力仍具有显著性影响,由此可以断定,在网络特征对创新能力关系中,知识转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7部分成立。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北京91家KiBS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验证网络特征的五个特征中,除联结强度外,与知识转移均有正向相关关系。知识转移在社会网络特征与KiBS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从而假设H1、H2、H3、H4、H5、H6、H7均得到支持。

(二)提升KiBS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KiBS企业通过社会网络互动促进知识转移;另一方面,知识转移为KiBS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KiBS企业决策者应积极运用以下两种策略: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2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4-0085-03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正成为目前又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学习型企业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为我们对探讨学习型组织与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联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peterm.Seng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来的,其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以此改变组织的行为(peterm.Senge,1990)。因此,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渗透于组织之中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主要有以下七个特点。

1.提倡团队工作而不仅是个人工作。传统的直线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这是不能够适应时代挑战的。

2.提倡项目工作而不仅是职能性工作。当组织成员从静态工作转向解决一系列问题时,他们将工作组织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这些小组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一起学习。

3.提倡创新而不仅是重复性的任务。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重复性工作将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处理,人的工作是创新和关心他人,这是计算机所不能做到的。

4.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知识共享。学习型组织着力于形成一种宽松的、适于组织成员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以利于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知识共享。

5.保持组织的知识更新和不断深化。学习型组织提倡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鼓励组织成员学习,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6.有利于组织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学习型组织将一些在知识和经验上互补的组织成员集中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加快知识的商品化过程。

7.组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不断地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学习型组织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组织所处的大环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适应能力。

二、组织核心胜任特征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组织核心胜任特征主要由与组织愿景、价值观和战略相适应的核心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构成,随时间和组织的发展而积累,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组织核心胜任特征是组织保持竞争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其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一)核心胜任特征的本质是知识、技能与能力

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核心胜任特征,而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关键是与组织愿景、价值观和战略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群,是一种能使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创新为动力源的动态知识、技能和能力系统,具体体现为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和组织学习与创新等方面,是决定组织间业绩差异的主要因素。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获取相关知识,完善各种核心技能与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取成功的一种组织。反之亦然,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生成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不断创新、培育新的核心胜任特征,完成核心胜任特征的主动性改变,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学习是组织核心胜任特征产生的源泉

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关键是知识、技能与能力,而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积累、传播、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都必须依赖于学习过程。正如peterm.Senge所言,组织之间的竞争,体现为组织学习能力的竞争,竞争的优势来自于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因此,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组织学习与核心胜任特征构成了组织发展的一种递进关系。组织要获取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创造多个战略业务单元(SBU),在这背后需要有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作为支撑,而核心胜任特征是由一系列知识、技能和能力群所构成的,技能和知识群,又必须通过组织的学习获得。通过层层递进,可以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源泉,组织的竞争最终是学习的竞争,其关系(如图1所示)。

(三)组织的三项核心胜任特征推动组织变革

Lado,Boyd和wright(1992)认为组织的变革能力包括学习、创新和组织文化提升三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学习型组织所必须具有的核心胜任特征要素。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是创新、持续的创新。组织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将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若无现成可借鉴的经验和知识,就应勇于突破和创新,依靠创造新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型组织面对竞争和变化的适应能力,提升了组织创造未来的能力。同时,组织的学习能力是组织中个体学习能力的融合、整合和整体反映,而不是个体学习能力的简单相加,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既需要组织创建条件激发和提高个体学习能力,也需要组织通过一系列机制有机整合个体的学习能力,形成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此外,在学习型组织中,强调的是在组织内部营造学习氛围,组织成员能够进行知识的分享和信息交流,由此构成了组织中的一种学习的文化,组织文化能降低战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Jones,1983),培育有价值的领导力,协调工作和控制组织成员的生产能力(Schein,1985),为了获取竞争优势,组织有必要提升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组织文化。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组织核心胜任特征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利于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形成。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组织中,80%已经按照“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进行了组织再造;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组织中,已有40家(包括福特、微软等)公司进入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轨道;中国的宝钢集团、海尔集团等部分大型组织集团也开始注重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不断地培养和积累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

(一)加强知识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

组织要做到以知识领先带动组织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必须对知识加以管理。知识是组织中的各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组织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探索、挖掘和认知组织和组织环境的框架总和。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应当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如设置知识主管,加强职业培训和团队建设,优化管理艺术,通过不断学习培养全新、开阔的思维方法,掌握、创造新知识、新技能等。

(二)提高学习能力

对企业来说,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在科研开发、经营决策、生产组织等方面对市场的变化、用户的需求,应有敏锐的触角,对新的知识、新的变化要善于学习,学习的速度应当大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应当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拥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专有技术、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产品、有自己忠实的用户和稳固的市场,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习的一切转化为行动,将学习所获取的新知识和新观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重塑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最能持久地影响整个组织,组织文化铸造了组织精神,使组织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是一个组织的个性与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为促进组织学习,组织应建立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使全体组织成员都能认识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使“学习、共享、创新”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行为指南与价值观。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宣传组织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同时应当在收益分配上体现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作用,使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成员脱颖而出,承担起组织核心胜任特征培育的中坚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价宝.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6).

[2],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

[3]梁建春,时勘.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理论及其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李兴奎,马力.组织学习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J].东岳论丛,2002,(5).

[5]陈劲,,许庆瑞.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1999,(5).

[6]方统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7).

[7]郭岚,任改玲.解析企业核心能力知识内涵与层次结构[J].商业时代,2005,(23).

[8]解冻,唐宁玉,李效云.试论基于个体胜任力的组织胜任力[J].科学・经济・社会,2003,(21).

[9]张含漪.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2004,(1).

[10]prahalad,C.K.,‘theRoleofCoreCompetenceintheCorpor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

[11]prahalad,C.K.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79-90.

[12]Rafaelandreu,ClaudioCiborra.organizationallearningandcorecapabilitiesdevelopment:theroleofit[J].Journalof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s,1996,(5).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3

1.内涵“企业家”概念起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的观点,后以弗兰克·奈特为代表的学者将企业家共同具有的某些特征统称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在英文表达上常常互用。企业家精神内涵综合可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勇于承担风险与不断创新的心态、观念、思维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2.特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独有的、显著的、共同的精神特征,该特征使其与其他群体区别开,其主要特征是:(1)创新。对企业家创新的认识始于熊彼特,他把企业家界定为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这个观点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在继承熊彼特思想基础上,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特征,其本质就是“做不同的事”。(2)冒险。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是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条件。理查德·坎蒂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风险紧密相连。很多著名企业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凭着企业领导者冒险精神发展起来的,如iBm、海尔等。(3)合作。合作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方式。艾伯特·赫希曼认为,企业家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尽管企业表面上表现为企业家一个人在管理,但企业家在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上,采用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4)敬业。马克斯·韦伯提出,企业家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事业,生存不是他们经营事业的原因,获得财富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强烈的事业心是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不竭动力。(5)执著。英特尔总裁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名言表明,在目前信息指数级爆炸的时代,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无论经营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家都必须积极面对。(6)诚信。无数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配置社会资源效率最佳的经济运行方式,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强大的法律制度和信用保障。任何商业活动缺乏诚信,都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和很高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真正的企业家十分重视商业活动中的信用问题,并将遵守法律制度与信用关系当成自己应遵守的责任,在公开自由竞争和不能有欺瞒和诈欺的商业规则下,运用资源开展商业活动。

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建立在企业家精神内涵、特征分析和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先进经验基础上,以及国内目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更精确要求,基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1.客观认识学生个性发展企业家精神首要是创新精神,个性化特质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性条件。个性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品质常常与创新素质密切相关。由于在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轻视个性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差异、特色。工商管理教育不仅要在学生自主意识、自由探索热情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保护,而且要关注知识视野的拓宽、持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不断探索问题意识的引导,从而使更多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质。2.立体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围绕企业家精神,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立体设计。对专业和基础课程建设,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素养类课程,并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范围,以形成宽厚而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还应因学生兴趣不同实行分方向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系即提供了创业管理方向、生产运营方向和商务管理方向。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能力导向为中心,根据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特点,打破现有课程的狭隘框框界限,基于“能力导向型”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不同系列课程的架构和组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不断审视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强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过于理论化,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学生不能将书本上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亲验性”的教与学的方法,对目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目前,国外比较倡导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试教学模式是根据将认知过程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该方式基本特点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与实际相似的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思维、判断、技能方面得到主动性的成长。4.培养创新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关键问题。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教师来匹配。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教师基本特征主要有:具有较强的进取、敬业和开拓精神,以及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才能;具有善于启发学生求异、创造的能力;能掌握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知识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为培养适应工商管理教育特点的教师,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充实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新老师。5.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模仿,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学生思维、行为等出现极强趋同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因此,新的评价体系必须在两方面做出重大改变:一是用过程评价代替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特点在于,对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评价的核心方面,而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量、知识授受对与错的评判,这种评价极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是用多元评价标准代替单一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从课堂讨论、专题宣讲、课程主题设计评价、知识竞赛、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考察,最终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实质性评价。具有颠覆性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三、结论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4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宏观思路具体措施

中学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对教学和全校师生进行相关服务的一个重要机构,同时中学图书馆是链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基地。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了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日益受到社会信息化的挑战,不断面临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冲击,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诸多挑战,使中学图书馆具备新的特征。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握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更好地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

一、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已经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从而使中学图书馆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具备新的特征。中学图书馆所具备的特征,是进一步探索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基础。笔者认为,信息化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1.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是所有图书馆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学图书馆概莫能外。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学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

2.学科特征

中学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中学相关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中学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中学图书馆最重要的特征是教育功能,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中学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学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师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是中学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的基本服务。因此,中学图书馆加强文献知识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发挥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信息容量呈井喷式发展,中学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各种知识不再局限于纸本文献,多媒体和光盘管理成为中学图书馆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增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

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分析看到,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既有传统的文化特征、教育特征、学科特征,又被赋予新的数字特征和信息特征,新老特征相交织、相结合,尤其在信息时代下,日益呈现出知识信息化、信息知识化的特点,这些都给中学图书馆的相关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下面从改革管理观念、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建立起信息一体化管理等角度,对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相关分析。

1.改革管理观念

传统的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收藏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主要围绕纸张文献的借阅服务,图书管理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法简单。并且图书馆以藏书为主要目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存在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单一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新要求。因此,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并依据信息化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2.突破传统服务模式

中学图书馆是服务于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过程中,通过筛选甄别,科学思考,挖掘信息资源,寻找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从而在反反复复的科学思考、论证、演算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中学生的自我学习离不开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学习。如何有效地为师生提供需要的文献资料,帮助师生科学有效地查阅文献,是信息时代下的中学图书馆管理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图书馆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师生推广介绍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帮助师生掌握文献检索系统方法,提高文献检索效率,加强文献检索和使用的服务工作,真正突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

3.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时代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图书馆文献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变革到图书管理制度变革,全新地思考应对信息环境下图书文献管理的新模式。文献信息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就要在图书馆管理中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式,增强文献管理的创新意识与知识技能,提高能力素质,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图书文献的加工编辑、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使文献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之间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快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要针对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科学管理系统模式创新,使文献知识更新和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信息时代下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举措

在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了分析。下面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相关管理、增强现代服务业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创新相关管理

中学图书馆的管理是以管理机制为依托,以图书馆馆员为渠道,通过图书馆馆员落实的,因此在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创新就要从管理机制和图书馆馆员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地进行。

就中学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来说,创新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对馆员的管理看,在信息时代下,对馆员的管理要侧重馆员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中学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服务。对于已有馆员,中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的培训,提高馆员的岗位技能,使馆员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2.增强现代服务理念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其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开拓新局面。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化服务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走出封闭的圈子,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书为本”的理念,中学图书馆的受众是全体师生,而非仅对教师开放或仅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开放。

3.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中学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人才队伍老化,人才组合不够合理。这就要求中学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引进些图书专业以外的各种人才,如计算机、外语、历史等各种学科人才,进行图书专业培训之后,如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交换馆员、派出进修、做访问学者等,逐步改变目前中学图书馆人才单一、匮乏的局面,逐步完善中学图书馆人才结构,以此提高整个中学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从尊重人的个性化特征出发,了解人的所能所长,结合培训结果,大胆起用新人,合理配置部门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能力,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互相配合,最终达到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新水平。

总之,在科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从宏微观的多个层面,通过观念的改变、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发扬图书馆精神,使中学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理念的转变等相关具体措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2]余胜.“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效与发展思考.深图通讯,2006,(4).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5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

[作者简介]顾亦鸣(1972-),女,河南郑州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版画与设计研究。(广东广州51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及培养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tJK18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04-02

工业设计产品满足消费审美是设计师能力品质的直接反映。面对日益增长和丰富的审美需求,培养优秀的、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工业设计人才成为教育单位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当前教育单位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和输出的人才的胜任特征准备显然不足,即相当部分学生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就业或创业的困难。因此,本文以胜任特征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分析华南地区在岗工业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企业入职要求,建构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模型,并通过细化教学对象、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对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索和思考,为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一、胜任特征的范畴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能够区分绩效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可测量的、且较为持久的、并能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个体特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特征的主要内容,且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动机。为此,1973年mcClilland(麦克利兰)针对此内涵提出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冰山的“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冰山的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层特征,即为显性特征,是比较容易了解与测量,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且培训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冰山的水下部分”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深层次的潜在特征,称为隐性特征,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评估和改进的部分,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变化,但能对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变化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能在广泛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中预测人的行为,因而对人才选拔最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应用胜任特征评价和预测绩效优秀以及岗位所需的相关技能、智力水平或学业等级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和创作训练方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二、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

本课题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设定了68个项目作为胜任特征内容,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龄长度和绩效等级等不同层次的在岗工业设计师共443人进行抽样调查。具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式进行,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105页表所示)。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等四个结构维度构成了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属于外在特征,是知识、技能等显性特征。专业知识就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就是执行有形或者无形任务的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属于内在特征。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隐性特征的综合体,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坚持对某种事物拥有的渴望并为之行动的欲望或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人格特质在胜任特征结构中处于核心基本位置。职业品德就是一个人的态度、价值及自我认知。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涵盖美学专论、工业产品设计学、工学、设计软件、艺术设计论、文学概论、历史文化、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传统习俗等;工作能力涵盖美学鉴赏、造型创意设计、形式与功能表达、逻辑思维、问题情境应变与解决、观察与思维判断、产品开发想象与创新、学习与沟通、抽象与概括、产品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决策等;人格特质涵盖成就欲望、敏锐力、洞察力、意志力、职业兴趣、乐观精神、合作精神、自信心等;职业品德涵盖团队意识、学习和研究意识、专业意识、自尊自重意识、责任感、诚实守信观念等。属于显性特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易于培养和开发。通过合理的教育指导,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形成工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设计与实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目标。本文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设计培养目标,改进与改革课程设置、训练与实践方式,探索工业设计教育内容、模式、方法和策略,奠定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培养设计

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业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业务方面素质的培养,确保毕业学生在专业发展上成为设计部门或单位的专业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设计教育必然专注市场发展与研究,设计产品的形式美和功能美必然成为个人、家庭、社会关注的内容,并且必须把这种“关注”带入设计教育的课堂。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维度结构要求,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设计、设计组织管理及策划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实施

胜任特征范畴以及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结构维度研究表明,作为外显特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途径实现培养的目的。因此,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与实践成为改变和发展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有效途径。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实施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设置理念,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研究。因此,一要加大美学课程学分,强化学生审美观点和塑美能力,根植于工业设计产品外在形态的形式表达,满足个人、家庭、社会的审美需求;二要优化课程设置,着力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提升通用技能而非某一类具体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设计创新思路,促进专业发展;三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视实验设施利用,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增强授课效果。因此根据培养设计目标,适当调整艺术、工程、综合和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并引入工业设计课程知识群,即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培养学生审美及审美评价能力,以及形式表达能力;工学基础知识群,培养学生在产品物质功能、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力;工具及综合知识群,培养学生掌握产品及环境的虚拟展示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造型设计表达,获取造型设计表现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2.训练与实践。训练与实践是深化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人格特质、强化职业思想品质的主要方式。(1)认识实践。包括参观和金工两部分的实习。认识实践就是让学生在美学、工学基础两个知识群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机器的运用、材料、加工、工艺、构造等,加深背景认识,建立牢固的知识平台,增长实际经验,避免设计作品“纸上谈兵”。参观实习应以民俗采风、专业考察为主,并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文化,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绘画、摄影、构思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金工实习就是让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深入实践,而且还要有实习心得,力求通过实习使学习获得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能深刻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解决问题,并能正确检验成效。(2)专业训练。建立校办企业或建立实践基地是专业训练的最佳途径,既可提供教学课题,也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研究,以及为学生提供技能操作的真实实践环境,拓展专业发展能力。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实际岗位实践模式,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预测和评价学生绩效与技能,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确保专业训练在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3)毕业创作。毕业创作是学生接受胜任特征培养成果的一次实践总结。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发明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从事企业的课题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开展学生课题组调研、设计方案演讲、学生科技训练、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创意竞赛以及企业产品设计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胜任特征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杭悦,宋长林.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报,2004,24(2).

[2]顾亦鸣,曹玉华.基于胜任特征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3]顾亦鸣,曹玉华.工业设计知识群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4]江建民.工业设计专业的技术课程设置刍议[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

[5]马欣川.人才测评――基于胜任力的探索[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金军,黄海波,吕冰.理工科工业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设计艺术,2002(2).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6

关键词: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构想

创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对一个人来说,其创造行为的实现,既依赖于认知过程的各种能力品质,也与个体的动机、兴趣、信仰、价值观、性格和气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创造力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机遇,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又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亦显得更为重要。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影响中,人格因素被看得举足轻重,因为人格对幼儿的影响是自然的、全面的和深刻的。幼儿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人格优势,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能,而且可以为其终身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将有利于21世纪我国社会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了解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想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将为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必将有助于幼儿创新教育实践,为人的全程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国外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翻阅文献资料,国外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迄今为止。多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

1.创造性人格的测定

1950年以后,心理学家已不是只凭借智力测验来测定创造力了,大量的人格问卷问世。例如:1952年,格夫(H.Gough)研究出的《形容词检查表》,经后来的多米诺的补充完善,成为很好的创造力人格测验工具,信度和效度均很理想,被广泛应用;1965年,托兰斯(e.torrance)编制了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通过测试,可获得被试创造性人格特征以及创造性水平,因其简便、易行、有效而应用甚广;1976年和1980年,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也研究出来了一种测试创造性人格的方法《发现才能团体问卷》,该测验的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到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社区、不同社会地位及不同能力的儿童,且效度、信度很理想;另外、像《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梅伊斯——布里格斯的类型指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等等,也都反映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征。

2.创造性人格结构

创造性人格的组成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显示个体差异的特征也明显地表现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趋向,由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人的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认知特性时,发现发散思维中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与创造有高相关,也发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有高相关,从而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点;戴维斯(G.Davi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条创造性人物共有的人格品质;克尼洛的研究是在对已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元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12个项目:①智力属中上等;②观察力;③流畅性;④变通性;⑤独创性;⑥精致性;⑦怀疑;⑧持久性;⑨智力的游戏性;⑩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1]

3.不同实践领域创造性人格特征

不同实践领域的创造者,他们的人格特征组合也会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对这个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像美国的卡特尔(K.Caattell)、艾杜生(t.eiduson)、产柏斯(a.Chambers)、麦金农(machinon)、巴伦(Barron)、克里奇尔德(R.Crutchfiled)等,利用人格测验、面谈、观察记录、自传写作等方法,初步揭示了经济学家、数学家、工程学家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关于教师创造性人格方面的研究,除美国的比夏普(w.Bishop)、塞林(D.Sellin)、史密斯(R.Smith)、哈尔曼(R.Hallman)等人的研究外,日本学者恩田彰的研究也比较著名。比较起来,塞林、恩田彰对教师特征的概括相对较全面,比夏普采用教师特征量表,对109名被超常少年确认为是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进行研究,基本印证了塞林、恩田彰的结论。从上述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可以将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创造活动,有创造力;②有强烈的求知欲;②乐观、幽默、热情、自信;④兴趣广泛、好奇心强;⑤尊重学生;⑥言谈自由、开放;⑦富有学识;⑧上进心强,职业态度端正;⑨有正确的教育观点;⑩善于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这些特征涉及到教师的个性倾向性、教师的职业态度、教育观点、教育能力等许多方面,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

4.不同年龄阶段创造性人格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有玛克(mark)、格内费士、贝里对幼儿的研究,[2]托兰斯对中、小学生的研究,盖策尔斯(w.getzels)和杰克逊(w.Jackson)关于青年的研究等等,在概括儿童、青年创造性人格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一万面教师可以促使儿童将创造力发展的巨大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又在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在SmSC的合作下设计的实验,强烈地说明了这一点。

5.不同性别创造性人格特征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性别这个变量也被注意到,虽研究不多,但却具有代表性。如:美国心理学家雷弗娜·赫尔逊(R.Helson)曾研究了“女数学家的创造个性”问题,提出富有创造性的女数学家的特征。另外,美国的心理学家路易斯·巴赫托勒(m.Bachtold)研究了女科学家的个性特征,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女科学家的个性特征。

6.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托兰斯、莱姆布赖特等人提出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人的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影响,强调重视在学校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美国、日本在此方面的教育实践成果丰富而卓著。他们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格,需要创造型的教师,创造型教师之所以重要在于他们有其特殊的个性特征,他们所做的实验,验证了创造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方面优于一般教师。另外,关于有助于创造活动的心理品质(创造动机、思维灵活性、思维敏捷性、独创性、自信心)的培养也都有很好的研究。在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研究中,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幼儿解决问题的特点在于他们是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是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来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尽管这是自发的、幼稚的、没有经过训练的,也是没有什么社会价值的,但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不要压制。要以这种人皆有之的创造性火花为基础,引导和培养儿童特殊的创造性才能,强调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进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创造力培养是幼儿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开拓创造空间,如何创设有助于创造的气氛以及教师如何发挥创造性人格优势去影响幼儿等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

二、我国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概况

尽管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指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经典《大学》也主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这只是创新的思想而己,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封建文化传统的束缚,对创新的认识还相当浮浅,也没有创新教育的实际行为。在我国,真正的创新教育行为是从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开始的,他边实践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943年,陶行知发表了《创造宣言》,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他提出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教,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要真情实意地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加入到儿童生活中去,从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可以说是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一种认识。1960年以后,台湾学者贾馥茗开始对教师创造性人格进行实验研究,认为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将易于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1980年以后,我国大陆心理学界开始研究创造性人格问题,虽起步晚,但成果却相当丰硕,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①注重翻译、介绍创造性人格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研究动向;②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全面而趋于深入。内容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培养问题,力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人格理论。如:高玉样、周昌忠、杨仲明等。高玉样根据国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提出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热爱创造活动;有创造动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善于创造性气氛;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观念;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内容相对较全面,对我国教师创造性人格塑造提供了理沦依据。③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的工作:一是研究方法多样,如问卷、调查、访谈、作品分析法、文献法等等;二是涉及领域广泛,有对科学院院士人格进行研究的、有对一般科技人员人格研究的、有专门对女性研究的、有专门对儿童研究的等等。王极盛、董奇、夏应春、李繁、刘海燕、张爱莲等人的工作较有特色。

三、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构想

综合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国外研究涉及的领域及人群是广泛的,而且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同时注重实际应用。但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尽管成果较多,但研究的方法却不够多样,表现为:思辩住的研究多,实证性的研究少,且未曾见到专门研究幼儿教师群体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成果。国内方面,尽管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快、成果多,但教师这一特殊人群创造性人格的研究,依然是相当薄弱的部分,表现为综述国外成果,进行的思辩研究不多见,实证性的研究尚未见到。从教师创造性人格研究的意义来看,目前之形势下,必须将教师创造性人格研究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只有研究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持征,提供培养、塑造教师创造性人格策略,才能有助于创新教育实践。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奠基重任,认真研究这一特殊人群,不仅可以丰富教师人格研究的内容,而且能够提高幼儿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从而为幼儿终身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内外关于教师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资料,考虑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富有探索精神,责任心强

这是人格的意志特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应体现出幼儿教师勇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权威、敢作敢为的精神,并有恒心、有毅力积极地尽职尽责,把创新工作做好。

2.和蔼可亲,有耐心

这是人格的态度特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应体现幼儿教师特有的工作态度,只有和蔼可亲、耐心细致,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创造性“心理安全基地”,使创新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3.观察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才识

这是人格的认知特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应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高水平的能力积累,才能有高水平的创新活动。

4.自信、独立、当机立断

这也是人格的意志特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不可缺少这些特征,它在具体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保证其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就。

5.适应性强

这既是人格的能力特征,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幼儿教师具备这一特征,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调动其创造能力,主动适应环境,降低焦虑水平,使自己与环境协调一致。

6.理想崇高、目标远大

这既是人格的认知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动力特征。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就会使幼儿教师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就会自觉地抑制私利和牺牲自我。它不仅有别于个人进步而且能保证创造活动的社会意义。

7.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

这是人格的动力特征。兴趣与人愉快地情感体验相联系,对人的活动起始动和定向作用。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求知欲则使兴趣更加深刻。这一特征能使幼儿教师更加热爱创造性活动,进一步推动创造性活动的进程。

8.移情能力强

这既是人格的能力特征,也是其重要的态度特征。具有这个特征,教师就能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敏感地觉察幼儿的反应,使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更易于被幼儿所理解,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与热爱。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7

(一)管理动机指标的趋近

档案管理单位为了竭尽全力迎合社会综合发展需求,其决定联合知识管理核心价值进行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完善,特定知识必将同步传输到特定人群之中,为了将内部决策调试到最佳状态,档案管理的落脚点识别工作将全面遵照知识细节衔接特征做好相关掌控。两者日常学习生活中都会给予用户知识服务,要知道文件与知识管理存在多方面交织迹象,只有经过精细化筛选控制才可确保单位成员获得有关信息。档案管理可说是高度停驻在知识服务顶点,在促进共享能效上与科学教育机制广泛交接,具体的差异效应不过是广度、深度的异质结果。

(二)管理流程的趋同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围绕基础资料接收、整合、科学鉴定、长效保管与重编服务等流程进行系统调试,力争发挥文件的集成管制特征。知识管理则主张将创新机理内涵实施科学存储与整理,对象归属方向上没有精准设定,强调集中化存储,确保彼此衔接秩序化特征,真正为后期人员利用开拓广泛引用价值,并且深度开发中仍旧会产生新文件格式类别,这无疑是开启后期创新知识延展力度的最佳手段。

(三)技术应用形态一致

透过数字化文件格式与档案流转功能鉴别,有关计算机操作背景下的资料接收、传递与保管活动都不可从中脱离而独自运行。知识管理可说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核心产物类别,其中网络通讯活动广泛交织,档案、管理必须全面掌控数据库整编、检索媒介、门户系统以及信息安全推送要诀。由此便可清晰判定,无论是档案或是知识管理都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予以统一掌控操作的。

二、档案、知识管理行为的差异效果解析

利用管理界面认知,档案管理活动归属于专业技术项目行列;而知识管理则借助管理模式与创新价值理念进行人民思想结构完善,同时延展更高等级管理体系以及方法论渠道。实质上档案处置需要明确载体格式;知识管理明确将侧重点向基础信息角度偏移,其将档案结构显性要点梳理,并向图书馆员工大脑内部隐形架构灌输,确保日后多元材料规划与日常服务的实效价值。综合来讲,档案管理始终注重维护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价值,力求稳定程序、制度的规范化特征,希望各类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效应,促使政策良好定义结果;知识管理在管理体系上一向宽松处置,希望发挥内部情报传播功效,力求服务大众,督促其掌握更多实用情报,杜绝认知混乱结果的滋生,偏偏这种不受约束特征会相应造成对传统组织格式辅助功效的忽视结果,这点应当引起现场规划人员的强效关注。

三、档案与知识管理衔接特征细节补充

(一)知识管理能够有效拓宽档案管理整体认知功效

首先,知识管理能够尽量延展档案规范空间,过往企业标准化档案搜集、整编强调与情报文件的区分,经常会对一些图书资料排除职责界定范围,基本与现实服务方向偏离,企业存在价值长期受到质疑,这对于其今后长远综合化发展势必造成重大创伤。知识管理需要将各类文件进行多重载体形态的划分,做好日常知识细节集成工作,力求借此开创相对完善的资源架构体系,其充分注重企业在不同生产流程下的共享、应用的知识要素,希望企业价值创造能效就此得到有机彰显。长期坚持此类策略,档案管理也会顺势被自然纳入到一个较为宽阔的领域之中,期间先进组织战略以及业务活动充分融合,为企业秩序创新调整提供不少协调经验。其次,知识管理进一步提升档案规划工作的基础价值地位。过往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经常忽视综合利用价值的呈现特征,基本就是利用广泛借阅、复印等落后手段实施浅层服务,这对于各类用户即时性补充需求难以深度满足,致使企业各类生产、管理活动严重脱节,生产动力自然饱受限制。由此,知识管理活动开始主动开辟先进技术实用格局,根据智能化、人性化手段提供给用户更加深层的知识服务成果,争取将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彰显完全。这部分管理活动可说是有效强化了知识开发潜质,令文件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知识规划专家辅助意见,加快档案开发利用效率,日渐提升内部统一管制能效与机构存在地位。

(二)档案管理进一步为知识管理提供疏通机遇与适应空间

第一,档案管理可以将创新知识挖掘、交流工作进一步协调。创新知识传播主要借助语言、书面交流形式拓展。其中前者秉承随意、简洁特征,希望透过单一话题挖掘更多知识创新经验,但是由于内部时间、空间限制效应影响,信息知识传播范围不大,并且经过多重层次交接之后,难免滋生损耗或失真效应;另外,语言交流过程中会同步滋生相对应的书面记录结果,组织阶段沉淀、记忆能效付诸东流。书面交流由于程序规范力度加剧,涉及单一问题的讨论上难以即时开展,并且会对员工创新思维产生一定的约束。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将一系列时间、空间限制效应清除,有效遏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反应。由此可见,电子文件已经成为先进知识传输、共享的必要媒介,相对地提升文件流转效率,促进知识的高度传播与交流能度。

第二,档案管理可以进一步稳固创新知识的挖掘、理解程度。档案管理长期以来秉承来源最高识别原则,过往定义标准为文件的形成主体,而目前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广泛交织,这类定义结果已经朝向鲜活动机指标过渡转移。其实就是强调文件需要运用标准数据以及明确衔接结构予以调试,此类信息了解与管理程序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电子文件的高度延展价值。上述强调的背景知识原理可以有效促进创新知识原理的衔接进度,适当方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知识应用拓展依据。具体来讲,文件管理工作者可以使知识管理者对信息的生成和管理具有敏锐而深刻的理解。

第三,档案管理可以为知识产权维护做足补充贡献。企业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它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件、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它们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凭证作用。

四、结语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8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创新;战略设计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16-04

创新是企业的竞争力的首要决定因素,“在今日的商业环境,没有什么比创新和对变革的管理更为重要和迫切的了……为了在新环境中竞争,公司必须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流程……他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公司生存的一种方式。”随着企业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创新也成为供应链的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这吸引了学者们对供应链的知识创新管理如隐性知识的分析、知识管理与竞争优势的获取等展开了研究。

知识的内在规定性,即知识的分散性和知识的互补性决定了知识创新的实现方式。知识的分散性,即知识只能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广泛地被独立的个人所分别持有。知识的互补性则反映了知识在观点相互关联的情况下才有价值,彼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观点会产生共振效应,带来更多的观点。知识的分散性和互补性表明知识创新要通过多样化的知识互动来实现,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在个体、部门和公司三个层次上进行的。供应链的创新则是在更加复杂的供应链这个企业网络中进行的。供应链的知识创新管理要通过有组织地强化供应链成员的知识创新来实现供应链知识的积累,建立供应链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供应链成员们通过战略的引导来实现。

1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的特征

对于供应链和企业来说,知识的创新都是通过知识的互动进行,但是供应链特有的构造又决定了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的特征:

(1)由于供应链产品的复杂性,也就是供应链产品往往包含多样化的特征的部件,这些部件背后的知识有的已经非常成熟,有的却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之中,因此,决定了供应链知识管理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

(2)供应链产品和供应链的运作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知识的系统性表现在知识之间的依赖性。依赖性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表现就是,如果企图忽视相互依赖性,就可能导致混乱,因为只要改变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产生对其他部分的各种副作用。然而由于有限理性和激励因素等方面的束缚使得供应链难以完全穷尽各种因素和各种可能性的考察,因此供应链的知识管理必须注意解决知识的互补依赖问题。

(3)和互补依赖问题相联系,供应链产品系统之间的联系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子系统和母体联系紧密,有的联系松散,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程度也不同,知识管理要区别对待。

(4)同样和互补依赖问题相联系,供应链中的知识运用尤其强调成员之间知识水平的协调,包括成员间的知识存量、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的协调,其目标是保证最终产品在各个环节上能在知识上得到保证、实现功能的协调与优化。

(5)供应链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市场地位是不同的,有的技术领先,占据市场优势,有的技术相对落后,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因此,供应链的知识管理也要加以区分。

供应链的知识创新战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知识创新管理的这些特征。我们主要从系统层次的战略和企业层次的战略分别进行分析。

2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的系统层次的战略

系统层次的战略设计主要考虑供应链知识的系统性特征,从供应链知识的互补依赖特点出发,在考虑复杂性特点的前提下,设计供应链的知识创新管理战略。包括以下内容:

2.1层次化、模块化管理战略

由于互补依赖性造成了系统内部某一部分知识的变化带来整个系统的连锁反应,使得知识管理过于复杂,因此,必须设法降低知识管理的复杂性,减少知识的互补依赖性。因此,系统的管理必须区分层次、区分模块,通过每一层负责下一层的管理降低管理的复杂性,通过模块化规定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规则,从而制约各个部分的设计者的选择范围,排除了在部分之间循环往复、难以决定的因素。通过重视各部分之间界面的管理达到优化整体系统的目的。

层次化和模块化的目的是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内的知识互动有序化。此时系统知识互动的重点从整个系统范围的互动变为一定层次以及模块之间和系统之间界面的互动。

供应链的知识管理还必须考虑系统和不同分系统之间的互动水平是不同的,视所涉及的知识性质而定。查尔斯•佩罗指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知识技术进行考察:①任务的多变性(taskVariability),即成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例外数目;②问题的可分析性(problemanalyzability),即为寻找妥当解决例外问题的有效方法所采用的探索过程的类型。这个两维变量区分了四类技术,即常规型、工程型、工艺型和非常规型,见图1。

组织和协调的方法要依知识技术的类型而异。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越是常规的技术,各层次、各模块的互动水平越低;越是非常规的技术,各层次、各模块的互动水平应该越高。供应链成员要充分考虑互动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

2.2双环反馈式管理战略

组织学习中的双环学习强调了系统动力学的反馈特征。供应链中的反馈管理也要通过系统的反馈实现供应链的知识创新。

由相互依赖性产生的复杂性仅仅依靠降低依赖性来解决是不够的,它只是部分缓解了这一问题。供应链的知识管理战略必须充分考虑供应链系统性特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性稀缺资源是信息和知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人们的选择往往总是次于最优选择。有限理性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二是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有限理性使得系统各部分的运作往往存在改进的可能,由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系统其他部分的人员可能具有对此改进的能力,这是由于不同的人理解认知能力的不同以及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不同。因此,和传统供应网络由核心厂商提出要求和指示,供应商执行的模式不同,供应链必须建立知识反馈机制,以使得整个系统能够不断改进。一方面核心厂商提出产品结构设计和部件性质定义并做出运作安排,供应商分析、执行并提出优化建议反馈,核心厂商据此分析并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的部件设计和运作安排,核心厂商也进行分析和协调,提出建议和要求,从而构成了不断的反馈过程。

由于通过层次化和模块化规范了系统内的知识互动,使得双环反馈对系统带来的振荡大大降低,因此双环反馈才具有可行性。

2.3类似知识模块之间的互动强化战略

供应链中的许多知识模块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很多相似性,例如生产类似产品的供应商之间就是这种情况。供应链知识管理必须安排这些知识模块之间的强化的互动,这是因为:

首先,知识关联性越大往往越有价值,彼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观点会产生共振效应,带来更多的观点。

其次,由于供应链中的知识运用尤其强调成员之间知识水平的协调,当某一模块和某一成员知识创新能力弱就会形成网络中的薄弱环节,妨碍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而通过互动强化可以使低水平成员获得高水平成员的帮助。当然,为了避免破坏供应链成员创新的积极性,避免搭便车现象,这种互动强化战略安排必须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安排,以鼓励成员之间的创新竞争。

供应链知识创新的系统级战略安排涉及的互动模式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为了支持系统级战略,供应链在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设施等方面的安排也必须兼顾互动模式的多样性特征。

3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企业层次的战略

供应链知识创新既要考虑供应链中的充分互动,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知识创新管理的合理安排。企业既要维护自己的核心能力,又要不断创新发展。企业层次的战略主要考虑系统中不同企业成员市场地位、产品知识特性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的战略。

学者在对知识管理战略进行分类时,采用的变量与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必须考虑到几项基本的知识战略属性,诸如企业必须拥有的知识内涵(着重于隐性或显性知识)、企业应如何获得知识资产(由企业内部研发或从外部取得)、知识环境的稳定性(是否需要不断更新并创造新的知识)、企业希望创造的竞争优势(低成本、差异化或其他),等等。

在内涵方面,Hansen,nohria和tierney(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系统化战略”与“个性化战略”。对于前者,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主要以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档案为主导,企业只要将所创造或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的编码、储存、利用,即可维持本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活动,并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一般而言,这种战略多出现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需要依赖于大规模生产来创造最大的效益;反之,若企业内存在着大量难以言喻或只能通过个人心智模式(mentalmodels)认知的知识,就该采取“个性化战略”。我们知道,新知识大都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且往往不易予以系统化编码,产品创新多在这种知识管理战略中诞生,所以企业会着重以具有独创性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顾客,以获得较好的绩效。

在态度方面,Zack(1999)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可分为“积极战略”与“保守战略”。采用保守战略的企业,其核心知识大都来自企业内部。企业对内部知识严加保护,希望利用其强大的内部核心知识产生排他效果以构建产业的进入障碍,与其他企业的互动较少;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深化、强化自己的内部知识。反之,采用积极战略的企业,产业内同业互动密切且知识交流十分频繁,企业擅长整合内外知识,并将其发展为一套最适合该企业的知识,知识的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维持优势。

从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特征看,供应链内部具有如下特征:一方面各成员企业产品背后的知识有的已经非常成熟,有的还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各组成成员的市场地位是不同的,有的技术领先,占据市场优势,有的技术相对落后,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由此决定了知识创新管理的战略选择,见图2:

(1)成员企业技术领先,同时产品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选择保守系统化战略。因为企业技术领先,所以可以通过保守化战略保护核心知识,同时在知识成熟的情况下,将知识资源效用最大化是必要手段,所以知识资产的属性必须具有易标准化、易存取、易传递的特性。企业一旦将知识系统化地保留下来,便可以广泛地、重复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创造或改善产品及服务。

(2)成员企业技术领先,同时产品技术还在不断地创新发展的情况下选择保守个性化战略。由于企业的产品技术还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中,企业就存在通过个性化、差异化手段来实现知识创新,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空间,为企业取得有利的战略定位。企业以提供顾客化服务来创造价值,“创新”、“顾客化”是该战略对知识的需求。所以知识管理的重点不在“量大”,而在于“质精”,因此企业应营造适合隐性知识发展的知识环境,以协助知识的内化与共同化。

(3)成员企业技术处于劣势,同时产品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选择积极系统化战略。由于企业内部知识资源有限,企业倾向于利用外部知识搜集的方式来加速知识的吸收与学习,同时由于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仍然是将知识资源效用最大化,因此系统化战略是适合的。通过整合与标准化程序将外部知识转化为最适合自己的知识,并系统化地储存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库中,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竞争力。“高效率”仍是其知识管理的重点。

(4)成员企业技术处于劣势,同时产品技术还在不断地创新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积极个性化战略。积极个性化战略的目的是通过积极的知识交流吸收外部新知识,创造“新典范”并建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知识来源不限企业内外,重点是知识的附加价值与实用性。在与其他企业交流隐性知识时多以契约合作的方式进行,使知识传递具有合法性。

4总结

供应链的知识创新战略设计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知识创新管理中的复杂性和互补依赖性特征,要注意成员知识水平的协调,区分产品系统不同的联系程度和市场地位。在供应链层次的战略设计中,通过层次化、模块化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内的知识互动有序化,通过双环反馈克服供应链成员的有限理性,通过类似知识模块之间的互动强化来协调成员不同的知识创新能力。而在企业层次的战略主要考虑系统中不同企业成员市场地位、产品知识特性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的战略。可以根据成员的技术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技术本身发展的成熟度区分采取保守系统化、保守个性化、积极系统化、积极个性化四种战略。

参考文献:

[1]JohnStorey.themanagementofinnovationproblem[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0,4(3):3.

[2]martinChristopher.Logisticsand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iesforReducingCostandimprovingService[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2-85.

[3]RichardHall&pierpaoloandriani.managementFocusanalysingintangibleResourcesandmanagingKnowledgeinaSupplyChainContext[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1998,16(6):85-97.

[4]C•w•Holsapple,mSingh.theKnowledgeChainmodel:activitiesforCompetitivenes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1(20):77-98.

[5]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奥托•卡尔特霍夫,野中郁次郎,等.光与影――企业创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28.

[7]戴跃强,等.基于总体性思维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4):9-12.

[8]王冰.基于知识视角的三种组织形态与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28.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竞争情报(Cti) 体系建设 对策研究

[分类号]G350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明显前移到了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能力建设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左右着竞争的格局。技术竞争情报(Competitivetechnicalintelligence,Cti)作为竞争情报科学的重要分支,已在创新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增强科技管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力地推动着竞争情报服务产业化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累计引进外资达6000多亿美元,使“引进来”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主要方式,在促进经济与技术创新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许多企业不仅在经营规模、资本实力和研发能力方面尚有较大差距,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完备的Cti能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始终处于研发与应用的“信息不对称”劣势,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60%,极大地削弱了其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不少跨国公司则利用Cti能力的优势,以全球战略为目标,以资本、技术、品牌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等实力整合中国的产业、企业和资源,已在国内一些重要产业领域形成由外资控制着研发、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等效益增幅较大环节的垄断地位,而内资企业则常常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空间和技术进步受到极大限制。为此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批评道:“中国对外国专业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与日本、韩国不同,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技术创新没有多大进展,在创立世界级创新企业方面也没有多大建树”。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对外技术高依存现象,使发展面临巨大潜在威胁。

由于以专利技术保护和产品标准体系构建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对创新发明成果扩散的垄断,客观上阻碍了人们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和简单模仿来消除知识、信息和技术上的差距,从而造成了在情报工作中创新信息来源及其搜集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等特征,这就使得以模仿和跟踪为特征,单纯基于学术文献交流共享的科技信息服务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全球科技一体化竞争和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要求。近年来发达国家相继掀起的“知识产权侵权”和“食品安全”等风波,不断以专利许可、质量标准等知识产权为核心,精心构筑起“技术贸易壁垒”,已使我国在引进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中付出了沉重代价的现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基于自主创新的Cti体系,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控制,将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2 技术竞争情报的内涵与特征

2.1Cti的基本内涵及认识差异

通常Cti是指在竞争环境条件下“能给企业或组织的竞争地位带来重大影响的外部科学或技术的威胁、机会或发展的信息和知识,以及这些信息知识的获取、监控、分析、利用和前瞻与预警过程,是竞争情报理论和方法在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应用与深化,正成为了当今竞争情报研究与实践的新热点。”由于Cti能够为创新行为提供帮助,并支撑其战略意图的实施,影响着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或流程。因此,Cti对于企业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所以,Cti活动不仅涉及到研发部门,而且市场细分、并购重组、战略联盟等经营行动中也需要Cti专家参与。

由于对情报本质理解的不同,或者在研究与应用中出于对“情报”这一敏感名词的忌讳,造成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Cti内涵及外延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产业领域中,Cti活动往往是以不同称谓出现的。如美国政府及企业进行的“技术预警”和“技术监测与评估”;欧盟国家开展的“技术环境扫描”、“技术预见与创新绩效评价”;日本企业和情报机构所从事的“技术跟踪”和“专利情报分析”;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开展的“技术调查”、“反求工程”等。归纳起来,上述活动均与竞争环境下R&D和技术创新中的数据、信息、知识的搜集、甄别、评价、分析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在本质上与Cti研究与服务的内涵是一致的,都应当看作是不同形式的Cti活动。

由此可见,Cti活动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科技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而是在竞争环境下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甄别、评价、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创新机会及其竞争策略的新认识与新知识,并在创新中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2.2Cti活动的基本特征

2.2.1 Cti搜集的信息多样性特征在Cti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除继续重视传统科技文献和网络资源等二手信息的开发利用外,还强调通过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和实施“反求工程”,构建技术联盟和人际关系网络等非传统渠道来及时有效搜集各种形式的第一手灰色文献信息和隐性知识。随着科技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程度的加深,在实施“开放存取”原则下而导致的公共信息获得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如何增强灰色文献等一手信息的搜集、甄别和分析研究能力也就成为了衡量和评价Cti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Cti的搜集呈现出信息多样性的特征,对其信息源的分析,需要就各种信息获取渠道、特征以及如何与科学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建立人际情报网络,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识网络构建与利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2.2.2 Cti研究的方法多样性特征 由于Cti的研究要适应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以及不同阶段对情报的需求,不仅在实践中广泛应用Swot、定标比超和竞争对手分析等常规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而且还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要求,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专门技术,如技术环境扫描、技术监测与预警、专利情报分析和技术路线图绘制方法及其分析软件工具等,从而使Cti的研究与服务呈现出方法多样性的特征。

2.2.3 Cti利用的价值多样性特征由于实践中的Cti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应用综合性和复杂性,不仅在微观上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和装备更新改造等具体经营管理行为紧密地融为一体,宏观上则与重大关键技术选择、技术预见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交织在一起,其研究与服务目标不仅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还与创新主体的文化背景、主观愿望和努力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Cti利用呈现出价值

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反映出Cti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给Cti价值的科学评价和绩效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自主创新中Cti体系建设的架构分析

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内生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分工、创新要素竞争流动等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这要求Cti体系的建设除拥有竞争情报系统的一般功能外,还应当在架构中具备以下拓展功能:

3.1 Cti体系的技术环境扫描功能

即根据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与实施重点等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专业搜索引擎、人际网络和学术交流等各种信息搜集形式及工具,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环境信息扫描机制,对创新竞争过程中来自不同渠道的政治、行业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扫描、过滤、分类和整序,对影响创新的产业科技发展信息(基础研究趋势、“破坏性创新”动向、技术竞争态势、替代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等)以及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等研究信息进行定点、定期和持续跟踪扫描,并且对可能“颠覆”企业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信息进行重点分析。

3.2 Cti体系的创新动向监测功能

即在技术环境扫描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行业管制等的变化信息进行定点监视;预测相关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和产业“技术轨道跃迁”的可能性;重点监视与自己从事相似领域研究的组织与专家,确定自主创新中的重点竞争对手和利益相关者,对其创新战略、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策略等竞争信息进行长期跟踪分析;识别威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动向的情报,为R&D活动以及研发成果寻求技术商品化的机会。

3.3 Cti体系的R&D竞争分析功能

由于R&D(尤其是自主创新)研究及其商业化的竞争不仅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隐蔽性,而且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还有“赢者通吃”的垄断性等特点,所以在创新中应根据对确定的竞争对手特征进行的动态信息跟踪与分析,预见与企业自主创新相关领域R&D活动的走向以及对行业技术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识别谁是其创新竞争中的现实竞争对手、谁是潜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可能采取创新行动的实质及成功希望;并研究竞争对手企业的未来创新目标、战略意图和自我的看法;客观评估其技术的优劣势,以发现自主创新面临的威胁,寻求最佳反应模式和时机。

3.4 Cti体系的技术战略预警功能

在创新动向监测和R&D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影响技术创新竞争态势变化的“敏感信息要素”,建立技术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反应模式的信息预警评价指标和系统;对产业技术发展及其变化做出早期战略预警;通过对技术威胁或“技术轨道跃迁”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的监测,认识和理解自主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机遇与威胁,发现R&D竞争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为预先采取相应措施,,避开竞争对手的威胁,争取反应时间。

3.5 Cti体系的技术竞争策略制定功能

通常技术竞争策略是指企业为谋求和/或保持创新竞争优势所制定实施的整套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与原则、阶段与步骤、重点与一般、战术与方法等,可分为战略竞争策略和战术竞争策略两类。这项工作是在上述四个方面的Cti活动的基础上,把来自自主创新过程中自身、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情报分析成果转化为相关的竞争知识,以满足决策者为制定和实施获取和/或维持其自主创新领先优势的战略规划或战术计划,适时对竞争对手的创新行动做出快速反应提供可靠依据。

3.6 Cti体系的知识产权运用功能

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作为自主创新中开展Cti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在进行技术环境扫描和创新动向监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主创新的态势和技术发展特点,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用反竞争情报技术构筑起有效的知识产权壁垒,将竞争对手企业拒在产业门槛之外;结合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的实施,强化Cti成果的应用,并且根据自主创新竞争的特点,推进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为一体的分级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

4 加强自主创新Cti体系建设的对策

随着我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加快推进企业Cti体系的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Cti研究与服务发展的基础,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4.1 将Cti体系建设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企业作为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技术发展模式面临着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并承担着通过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历史责任,也应当尽快成为Cti服务的主体。由于自主创新活动涉及到技术、产业、投资、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必须将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在科学严谨的Cti研究和效果预测评估基础上,并按照不同层次创新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Cti活动。如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时,应通过对不同国家及公司的技术扫描,实施定标比超后,寻找和抓住企业技术引进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再创新;推进集成创新时,应通过技术创新动向监测和R&D竞争分析,研究不同技术的优点和缺陷,积极整合已有技术,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针对性和效率;在重点开展原始性创新时,应制定有前瞻性技术竞争策略,通过实施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做出正确抉择,以充分体现Cti服务的价值。

4.2 通过Cti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早期战略预警

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无论在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面对其技术垄断造成的“不对称竞争”状态和中外贸易摩擦冲突,决定了我们开展的自主创新必须是在跟踪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基础上的跨越式创新,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针对强大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根据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跟踪学习与原始创新两种方式并举,创新信息来源正处在多样性高峰期的这一特点,通过Cti体系建设来建立起技术早期预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清晰的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技术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以避免创新活动的盲目性和有效规避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才能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不对称创新竞争中保持主动。为此在Cti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市场范围和发展潜力,把技术早期预警功能作为Cti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针对主要竞争对手、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和技术竞争环境三个层次的预警情报系统。

知识创新的特征篇10

关键词:服饰设计;工匠精神;审美能力;培养模式

一、工匠精神引领服饰设计“匠人”培养

在制造服务业中凝练出的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中国服饰历史源远流长,从粗布麻衣到锦绣华服,不仅是物质材料的极大丰富,还是无数匠人孜孜追求卓越、不断改善细节的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反观现代服饰设计业,受利益驱动盲目追求“快”与“市场化”,导致服饰产品设计风格大同小异,缺乏融合创新,工艺简单粗糙,产品质量和功能的体验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服饰设计业亟待工匠精神的回归。

1.精益求精的设计精神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突出特征是精益求精[3]。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精益求精才是取得优良水平的上策。精益求精的过程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本质,是曲折上升的过程。纵观现代服饰设计行业,尽管现代工艺先进,制作手法完善,材料极大丰富,却少有精雕细琢之作。手工制作或许无法满足当下的快时尚需求,但在设计过程中极尽细致、不厌其烦地推敲、平衡、完善服装装饰也是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如在绘制服装效果图时,创作者画出具有艺术美感的一款图后还需深入推敲这款服装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配色是否能够进一步美化等细节问题。精益求精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曲折上升的动态过程。工匠只有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肯定—再否定的循环往复,注重细节,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

2.工匠精神中技艺结合的实践观

工匠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磨炼技术[4],工匠精神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能够孕育经验智慧,而经验智慧又会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服饰设计是技与艺的结合,传统的服饰设计教学中教师偏重艺术设计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在平时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过从图纸到实物的实践和相关知识积累,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实物与设计画稿相差甚远。即使实物与画稿基本吻合,但实物也经不起审视,存在做工粗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创作者只有通过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才能将技与艺完美结合,纯技术和纯艺术的学习都无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服饰设计审美能力的培养

尽管我国的服装行业发展迅猛,服装经济体量巨大,但服装品牌难以在国际上立足,审美能力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时代要求。服饰设计是把服装、箱包、头饰等服饰配件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在特定条件(材料、设备、生产技术等)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工作,是人类使用一定的装饰品来对自己进行美化的一种艺术[5]。从服饰设计的概念可以看出,审美能力是从事服饰设计的重要能力,是成功地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审美能力具有高级心理能力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它包含知觉、感觉、注意、记忆、想象、理解、情感等诸多心理要素,是一个各部分相互关联、渗透融合的整体。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表现力与审美理解力是审美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6]。审美能力的培养经过知识积累、模仿、理解与创新实践四个训练阶段,随着这四个阶段的展开,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理解力将分别得到锻炼。

1.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培养能力的第一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因为知识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大量的知识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石。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7]。知识来自于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系统特征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导致形成的知识具有片面性、孤立性。因此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有意识地整合知识,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即把分散的“知识点”转化为“知识面”,形成符合某能力要求的“知识树”。(1)捕捉审美特征。在审美活动的前经验阶段,审美主体需要充分调动审美感知力对客体的审美特征加以把握。审美感知力是对审美感觉与审美知觉的统称,即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对事物整体结构特征和外部形式进行抽象把握的能力。通常我们从服装的外形、色彩、图案三个维度来把握其审美特征。服装的外形轮廓因时代的变化和地域的变迁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内涵。服装外形轮廓依据人体的基本特征和设计意图也呈现出丰富的造型,如X形、H形、t形、a形和o形等。服装的色彩与图案具有清晰的审美特征,它们有的甚至被赋予了时代和地域的烙印,如苗族的动物纹饰、彝族的黑虎图案等。我国北方天气寒冷,不适宜植物的生长,那里的人多着色彩鲜艳、饱和度高的服装。服装的审美特征不仅表现在其外部形式上,它背后的文化、寓意也是我们获得审美客体完整形象和稳定意义的重要考量维度。(2)积累审美经验。就服饰设计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审美经验的获得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充要条件,审美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再现性想象。再现性审美想象是一种知觉想象,通常出现在审美欣赏阶段。它是指当审美主体直接接触审美客体时,主体将客体与前经验阶段形成的知觉印象中的记忆表象建立联系,获取愉悦的审美体验的过程。在欣赏优秀的服饰设计作品时,不仅需要对其所蕴含的设计手法、元素、风格和表达等进行分析揣摩,还要从服装的动态走秀展示中分析其所采用的模特形象、舞台设计、灯光变化风格等,从观察静态店面橱窗各款式的陈列特点到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和设计语言,通过多维度观察和思考品牌设计中所蕴含的思维形成规律。(3)获得整体审美知识。首先,培养审美能力不仅仅要获取美学知识,而且要积累关于服装的材质、设计、制作、陈列、营销、穿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服装的审美元素,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掌握审美规则,明确什么是美的、合理的。其次,选择获取知识的途径,根据知识属性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例如学习服装的制作知识,可能更适合到工厂、制版车间参观,然后在自己动手做衣服的过程中体会服装是如何从平面的裁片变成立体的服装;学习服装的营销知识,则可考虑到销售点进行实地的观摩、实习,体验如何将服装成功销售出去,以及把握不同消费者的审美观。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知识树干的同时务必考虑知识的分布情况,有些知识可以略知一二,有的知识则要深入学习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2.模仿

模仿是传承和学习优良技艺的关键,在服饰设计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及积累审美经验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能够激发个体审美表现的欲望。最初进行服饰设计时,个体还未建立完整的审美系统,所以其创作一定是通过模仿某一类或某几类服饰设计风格来完成的。模仿不同于了解,它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动手实践的行为。模仿分为三个阶段,即完全性模仿、欣赏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8]。(1)完全性模仿即复制。例如将某时装周上一件服装的款式图画出,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学生首先需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服装的各部位比例,比例掌握得好,一件服装的框架就完成了,然后从细节出发绘制服装各个部件,领型、袖型、纽扣大小、门襟宽度等细小处都要仔细琢磨。完全性模仿能够促使学习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2)欣赏性模仿则是培养学生“眼高手高”的能力,欣赏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或大赛获奖作品,在大脑中梳理出服饰设计美学法则。在欣赏的时候,积极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欣赏过的作品、设计元素或者新奇的想法就会不自觉地积淀成各种图式存储在大脑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3)创造性模仿是最高阶段,这时模仿源就不仅仅是设计作品,可以是自然界的花草、优秀的油画作品,甚至是日常的生活经历等。学校对设计专业开设写生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零距离接触大自然山水花草以及写生地特色建筑、民俗、民风等的过程中汲取灵感和模仿源。创造性模仿的关键是抓住模仿源的特征,即对设计元素的提炼。例如皖南地区的徽式建筑,其白墙青瓦的配色是设计元素,翘起的屋檐角也可以是设计元素。创造性模仿的审美范围变大,在这一阶段设计者能够宏观把握“美”,并将各式各样的“美”融入到服饰品设计中。

3.理解

这个阶段需要审美主体在大量的模仿和实践基础上,完成对大量审美客体的总结、对比、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能力则体现为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即从思维加工的角度出发,将理解看作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9]。在大量的作品中按照风格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能加深我们对于不同类型风格的理解。考察不同设计者的相同风格的作品,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如设计元素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图案创作等的共性,找到这些共性就可以明确某一种风格的特征。而分析同一设计者创作的不同作品的相似点,则可以理解某设计者的个性和创作风格。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训练,对于后期的独立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审美理解力。

4.创新实践

审美个体在这个阶段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系统,该审美系统可以体现创作者的个人审美风格和审美特点。每完成一次“理解—创新实践”的循环,审美能力就会得到一次提升,其审美系统就会得到一次完善和更新。创新实践与模仿的不同之处在于,创新实践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进行独立创作的过程。例如为某个品牌设计服装,该品牌的风格、目标消费者、定价等都是固定的,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审美、如何创作,创造性想象和审美表现力协同作用实现审美主体对审美意象的创作。创造性想象是指主体脱离审美客体的情境下,在大量感知、观察获得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将大脑中储存的各种记忆表象、意象、图式、素材等调动出来,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则进行组合,创造新的审美形象的能力。创新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审美原则及审美经验不断检视设计作品,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每一处细节加以斟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