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职业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0:27

幼师职业计划篇1

一、职业规划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职业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同化,相互发展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相对同化的过程。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自身因素的发展与外界因素的制约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成长,相辅相成。正是这种矛盾促進了教师专业的发展。”[1]从我们调阅的《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规划表》以及对教师近十年获奖统计分析中可以清晰看出,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目标的实验组甲组,经过努力,大部分慢慢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而乙组教师职业规划不够明确,获奖率也比较低(获奖类别为教学基本功、教具玩具制作、科研论文、读书心得体会、其他社会活动五大类)。我们从获奖类别、参与积极性、获奖等效果分析看得出,具备职业目标的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加快了教师职业也规划与专业发展的同化过程。 

(二)职业规划让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是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要素[2]。职业生涯规划让教师清晰地认知自己,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对自我的学历、能力、家庭情况、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整个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工作中爱幼儿,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除此外,职业规划要求教师进行终身学习,这也是教师职业素养之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幼儿教师学历普遍不高,这就使得很多专任教师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但通过相关部门引导和监督幼儿教师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幼儿教师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技能,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三)职业规划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形成 

专业的教师会用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和处理幼儿的日常事件,更多地从其行为对幼儿的发展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细心而谨慎地选择与幼儿互动的策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地发展[3]。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金斯伯格首先论述了人们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认为,就职业心理发展来看,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个体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4]。幼儿教师职业规划,属于现实期,他们制定职业规划中的内容,和自身专业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教师们通过基本功提升、教案设计、教玩具制作、教学科研等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能力,专业自我形成,并用专业教师的处事方式对待职业生涯中面临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经过系统的职业规划培训的教师在学历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遥遥领先,因此,职业规划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目标形成,这种目标意识又不断地促使幼儿教师提高能力,积淀专业素养。 

二、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规划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评价,通过对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展趋势,从自己的职业倾向来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具体实施步骤的计划[5]。农村幼儿教师,其专业发展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村幼儿教育,因此,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开展全面的、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自身优缺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做好职业思想、知识技能、学历提升等准备工作,具备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自我认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关注外部激励专项提升内在需求上,即以教师的自我认知为专业发展的基点,从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维度、职业生涯即达成等视角来分析教师的自我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外之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近年来,有关职业生涯的研究中,生涯自我效能是常被探讨的因素之一,我们从一些专家的著作和作品中可以领悟到,生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其生涯选择和适应有关行为效能的判断,也即个人对自己生涯能力的自我评估。笔者认为全面地了解和评价自己是认识自我的表现。釆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己”。农村幼儿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剖析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从自身的性格、专长、兴趣、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道德素养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等来全面的剖析自己。这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成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键。 

(二)确定目标 

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卢梭也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7]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职业目标有助于帮助幼儿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树立现实的、科学的职业目标,也是促进他们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提升职业认同度 

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心里认可和接受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而且能对职业的各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评价[8]。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高低,关系到他们对本职业的热爱和肯定程度,既是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又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当前幼儿教师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既有幼儿教师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这种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问题,在全球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瓶颈,职业规划是解决这一瓶颈的关键。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在职幼儿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信息,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凸显职业的社会价值。作为幼儿教师职业,提升社会认同度的根本出路只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以此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四)职业匹配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不同的职业队人格的要求也不同,只有当职业和人的人格相匹配,人工作时才心情愉快、干劲足、效率高[9]。每位教师同样需要关注人格与职业匹配。人格与职业匹配对于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专家研究表明,个人对职业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人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在确定职业时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技能,更需要个人的人格与之匹配。当个人人格与职业匹配时,工作得心应手,态度积极,富有成就感,不仅所学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还会感到轻松愉快,产生很高的满意度。 

三、基于职业规划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凭现有的学历和知识技能,远远不能达到幼儿园教师的标准,因此在学校阶段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在学生进入幼儿教师岗位后,其职业规划的作用才慢慢体现,并与教师专业共同发展。 

(一)在校期间,落实职业规划教育各项内容 

1.切实落实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 

早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落在对专业认知和专业发展的介绍上,首先在招生宣传上,就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宣传,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日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专业发展的流程都应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充分宣传,避免一拥而上、随波逐流式的专业选择,造成学生日后因发现自身不适合这个行业而放弃对于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努力。 

中期职业规划教育,应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课程,在日常课程中专门开辟职业规划课程,从心理辅导、个别分析、意愿引导三个方向,建立职业规划,实施职业规划,修改职业规划这样的流程,让学生在离校前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一步一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对于中期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来确保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晚期职业规划教育,应将其理解为学生真正以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身份或者幼儿园正式教师的身份进入幼儿园后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仅仅停停在学生在校期间的,而是应该伴随着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生命周期的,始终按照先规划再执行的模式一步一步实现专业发展。 

2.拓展职业理想与目标教育的途径。 

职业理想与目标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理想与目标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可以就职业理想与目标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3.打破常规教学机制,引进生本教学体系,激励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和热情。 

生本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充分地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以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而这正是职业高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传统的应试式和师本式教学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失败者,如果在职业高中的各种教学中还是要延续这种教育和教学方式,学生继续成为失败者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引入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尝试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活力,变传统的“教为主”为“学为主”,改“好教”为“好学”,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专业发展让农村幼儿教师成为幼教专家 

1.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种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对农村幼儿教师发展阶段提出了重新定位的要求。要根据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整合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高校资源,完善幼儿教师的资格和培训制度,以此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10]。高校、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三者各有其优势,是互补的关系:高校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力资源优势,但是缺乏实践性,而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需要共享高校人力资源与先进教育信息,同时也是是高校教育理念的优质实践场地。此外,城市幼儿园具备一定的区域示范性,可以为农村幼儿园提供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组织、家园联系、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帮助。农村幼儿园也为城市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技能展示的平台。因此,高校、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基于职业规划,建立多维度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规划表”的研究,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是有层次的,个人目标上,有的教师想成为专家型的幼儿教师,有的教师只要过得去就行,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学历不达标,教育教学能力弱面临转岗或辞职的边缘。因此,实施教师分层培训,制定基础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依托课题研究和园本培训平台,积极争取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着力构建点、线、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教师,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制度和经费的保障。职业规划属于理论意识形态,只有真正落实到教师专业发展上,职业规划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促进作用。为此,建立有效的组织、制度、经费保障体系,是基于职业规划的教师专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 

总之,职业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加快教师成长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增进对职业的认识,明确目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本文为“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一般课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规划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YJ20140615] 

参考文献 

[1]李黎波,纪国和,李国佳.浅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08):104 

[2]古蓬勃.刍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师成长,2010,(12):75 

[3]刘占兰.重塑专业自我,做专业化的幼儿教师[J].学前教育研究.2007,(08):85 

[4]杨晓萍,李传英.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管窥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18 

[5]李浩.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6):85 

[6]殷凤.自我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26 

[7]赵英兰.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18 

[8]高晓敏.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8):44 

幼师职业计划篇2

【关键词】油田矿区;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与创新

随着油田社区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如何,对于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同时加强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也成为是否能够成功培养改革发展需要的一流青工队伍的关键。

一、加强油田矿区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职业修养、树立高品质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问题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热爱幼教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是教师首先必备的职业行为准则,因此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的同时,结合《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员工守则》,让全体教职工树立为人师表、自强自爱和奋力拼搏的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竞赛,有效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保教工作的关键

坚持学习、乐于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有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才能有现代幼儿教师的智慧,才能稳稳地接着孩子抛过来的球,再漂亮地抛过去。

一是园本教研,培训是给予教师最好的福利待遇。一所幼儿园给予教师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和优厚的待遇,还应该为教师生命质量提升提供有效途径。我们的理念是:把培训当作给予教师的最好待遇!幼儿园教师有幼师专业教师、也有部分转岗教师。因此,园领导除亲自带头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外,还鼓励教师进行不脱产的专科学习,并在经费、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让每一位教师取得专业执教任职资格外,还要继续进行知识的深造。在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各科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和开展各种练兵活动,为保教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二是团队建设,教师发展的沃土。以集体学习、研讨、竞争的方式,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师带徒一对一的老帮新结对子形式,通过听课、评课、学理论、学技巧等教研活动,将老教师的好经验、好方法、系统的传授给新教师。在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友好竞争中,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在团队这片沃土上,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使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建立健全教养工作规章是提高管理,促进保教质量的制度保证

一是建立工作计划与考核制度。计划是指根据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制订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在幼儿园中,任何一项活动都应有相应的计划,而考核制度是保障计划实施的有效武器。建立计划体系,将全园各项工作全面组织起来,如依时间系列;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空间系列:全园计划――年级计划――班级及个人计划。计划一经制订并公布,就坚决执行。领导要深入班级,随时掌握动态信息给予有效指导,着重破重视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针对每一项工作进行逐一检查考核。

二是落实保教人员工作考核制度。园长及年级组长深入教学第一线,采用随机性,分散性,阶段性和集中全面性检查等形式,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方法,端正教育思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期开展家长半日开放日,每周张贴周计划,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检查。这些工作,都要纳入平时工作考核,考核与工作奖金挂钩。并将每位教职工的平时考核资料、年度考核资料整理入档案,作为日后评优,评定职称的依据。

四、改善师幼环境,依托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方法

幼儿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重视环境的教育功能。要集上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园条件,添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玩的大、小、中型室内外玩具、配置和更换新的桌椅、配置便于教师上课使用的电视机、VCD、录音机、投影仪、电脑等硬件设施,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充满童趣、充满人文关怀的整洁、温馨、舒适而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备资源为幼儿的生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教师的工作创造了清新优美的环境,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园设条件的改善,是幼儿园进行管理的开砖石。

五、加强幼儿家长工作的管理是幼儿园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桥梁

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子。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位家长就赢得了一百位家长,放弃一位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位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幼儿园和家庭常被喻为车子的两个轮子。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来说,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

一是开办家长学校。每个学年幼儿园都要为新生家长开办家长学校,聘请有关专家讲解幼儿心理、卫生、教育的知识,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同时召开家长咨询会,指导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让家长不再为幼儿择园而感到困惑,让孩子更快更顺利地融入到幼儿园的大集体活动中来,安全度过焦虑期。

二是定期向家长开放,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半日家长开放活动,是幼儿园通过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奠定了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造协调教育条件的基础。

幼师职业计划篇3

【关键词】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教师资格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6-0046-05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期经验对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94年,根据《提前开始法》(HeadStartact)的重新授权,美国国会开始实施专门为低收入怀孕妇女和婴儿、学步儿及其家庭服务的早期提前开端计划(earlyHeadStart,简称eHS)。早期提前开端计划通过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健康、营养、社会及其他服务,改善孕妇的健康状况,促进婴幼儿身体、社会、情绪和认知的发展,提高父母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能力,帮助父母实现经济独立等目标。〔1〕

早期提前开端计划从实施起就受到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极大关注。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为提前开端计划和早期提前开端计划拨款10亿美元,用于扩展对3岁以下婴幼儿及其家庭的早期教养服务,这极大地推动了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扩展。截至2011财政年度,该计划已在美国50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和维京群岛设有1027个服务站点,为147000名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服务。〔2〕

早期提前开端计划有三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一是以托幼中心为基础的形式,以托幼中心为0~3岁婴幼儿提供早期教养服务为主;二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形式,以家庭访问员对婴幼儿家庭进行家访服务为主;三是混合形式,提供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服务。此外,还有少数根据本地特色形成的地方方案,如一些社区的家庭日托等。〔3〕其中,以托幼中心为基础的形式与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形式较为接近。因此,本文讨论的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限定为以托幼中心为基础的早期教养机构中的教师。早期提前开端计划规定,早期教养机构的幼师比最高为4∶1,每个活动室最多8名婴幼儿,配备2名具有合格资质的教师。教师没有教师和保育员之分,均作为主要照顾者,为婴幼儿提供连续的保教服务。〔4〕若是州、部落或者地方的相关规定更加严格,则参照当地规定执行。

教师是决定儿童发展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前开始法》(2007)(HeadStartactof2007)、《提前开端计划执行标准》(HeadStartperformanceStandards)、《美国联邦行政法典》第45号《公共福利法》(45CFR,2008)等,均对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资格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完善的教师资格标准是早期提前开端计划取得成功并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相关规定值得借鉴。

一、早期提前开端计划教师入职标准

1.身心健康要求

第45号《公共福利法》规定,所有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基础健康检查(包括肺结核筛查)才能录用,就职期间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复审,以确保没有传染病。此外,工作人员应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早期教养机构必须留存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信息。〔5〕

2.犯罪记录审查

《提前开始法》(2007)规定,全美所有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工作人员在就职前必须通过州、部落或者联邦的犯罪记录审查,还必须通过机构所在地行政管辖区法律所要求的州、部落或者联邦的犯罪记录审查或联邦法律规定的其他犯罪记录审查。〔6〕通过犯罪记录审查的人员才有被录用的可能性。

3.语言文化要求

第45号《公共福利法》规定,所有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工作人员在服务于非英语母语儿童及其家庭时,必须熟悉儿童的民族背景和传统,必须能直接或者通过翻译与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尽可能为没有英语基础或英语水平较低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良好服务。〔7〕此外,当活动室中大多数婴幼儿讲同一种语言时,至少要有一名教师会用这种语言与婴幼儿及其家庭进行有效沟通。〔8〕

4.经验和培训要求

第45号《公共福利法》规定,所有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婴幼儿发展、婴幼儿安全护理、与婴幼儿家长以及其他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等。教师必须具有必要的经验,以便与婴幼儿建立连续的、牢固的、支持性的关系。教师还必须具有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理论和原则、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培训经验。〔9〕

5.资质认证要求

《提前开始法》(2007)对早期提前开端计划教师的资质认证有明确要求。

(1)截至2010年9月30日,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直接服务的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至少要获得儿童发展助理证书(ChildDevelopmentassociateCredential,简称CDa),并已接受过婴幼儿早期发展培训(或者其他等效培训)。

(2)截至2012年9月30日,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所有教师均应接受过重点针对婴儿和学步儿发展的儿童早期发展培训(或者其他等效培训)。〔10〕

随着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不断扩展,全美范围内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急需大量教师。一些地区很难招聘到符合《提前开始法》(2007)要求的具有儿童发展助理证书的教师,师资缺口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提前开端办公室(officeofHeadStart)在2011年了《提前开端计划教师的法定学历和资质要求》(StatutoryDegreeandCredentialingRequirements),对早期提前开端计划替补教师的招聘作了明确规定:若早期提前开端项目已用尽各种方法仍无法招聘到符合资质的教师,则可以雇用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人员。一是具有相关领域的证书而且经过了婴儿和学步儿教养的课程培训。二是在过去的5年内,完成了至少120小时的儿童早期教育培训,内容必须包括与0~3岁婴幼儿发展相关的内容。三是在托幼机构的0~3岁年龄组工作,具有至少480小时的专业工作经验。〔11〕

二、婴儿/学步儿儿童发展助理证书资质认证标准

如上所述,《提前开始法》(2007)规定截至2010年9月30日,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至少要获得儿童发展助理证书(CDa)。CDa由早期儿童专业认证委员会(theCouncilforearlyChildhoodprofessionalRecognition)管理。CDa在美国的幼教领域受到普遍认同。目前CDa细分为学前(preschool)、婴儿/学步儿(infant/toddler)、家庭育儿(familychildcare)、家庭访问员(homevisitor)四种类型。其中,婴儿/学步儿CDa(infant/toddlerChildDevelopmentassociateCredential)是特别针对早期提前开端计划设定的,其资质认证标准如下。〔12〕

1.基本要求

申请者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或就读于学前教育职业学校的初中或高中,具有基本的语言、阅读和书写能力。

2.能力标准

这是对婴儿/学步儿CDa申请者进行现场评估时采用的国家标准。标准包括六项内容:建立和维持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水平,支持婴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并为其提供积极的指导,与家庭建立积极有效的关系,制订并实施一项适合于婴幼儿需要的活动计划,致力于持续化的专业发展。

3.学习培训要求

申请者需要获得正规培训机构提供的5年内120个小时的儿童早期教育培训证明。培训必须包含8项内容,分别是:规划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支持婴幼儿的社会化和情感发展,和家庭建立良好关系,有效管理项目运行,持续推进专业发展,观察和记录婴幼儿的行为,掌握婴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原则。在120个小时的培训时间里,这8项内容每项至少要占10个小时。

4.实践经验要求

申请者需要在过去5年内,在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中有480小时直接面向婴幼儿的工作经验,且必须包括分别针对小婴儿(出生~8个月)、爬行儿(9~17个月)、学步儿(18~36个月)的工作经验。

5.现场评估要求

申请者需要在过去的6个月内,接受一名早期教育专业顾问的现场评估。在现场评估中,申请者需要与至少3名婴幼儿进行互动,且小婴儿、爬行儿、学步儿至少各占1名。早期教育专业顾问会根据能力标准的要求,利用《教师技能测查表》等工具,对申请者进行一次或者连续多次的观察评估。

6.考试与面试

申请者达成上述要求后,可以正式提交资质申请。早期儿童专业认证委员会通常会指定一位代表处理这一申请,包括收集与资质申请相关的文件,安排申请者完成两小时的有关早期教育研究文献的多项选择题考试,面试申请者有关早期婴幼儿护理和教育的实践能力等。顺利通过考试与面试后,符合要求的申请者可以获得由早期儿童专业认证委员会颁发的婴儿/学步儿CDa。这一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之后每5年更新一次。

三、对我国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要是为3~6岁幼儿教育机构培养教师,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师资培养不够重视。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资格标准,抓紧制定我国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标准。

1.教师入职标准内容全面,以保护婴幼儿的身心安全

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资格标准不仅对教师的教育资质、经验及培训经历等有明确规定,而且要求教师必须身心健康,没有犯罪记录。这是因为0~3岁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教师的身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也是因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如果教师心理不适或修养不足,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会直接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限制有犯罪记录的人员进入婴幼儿教师队伍,也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了对婴幼儿身心安全的保护。我国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标准时,也有必要对教师的身体状况作出详细规定,还应引入教师职业测评机制,考察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能力倾向等,以保证招收合格人员从事婴幼儿教养工作。对教师进行入职前的犯罪记录检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婴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

2.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体现保教合一的理念

早期提前开端计划要求每个班级配备2名具有合格资质的教师,且2名教师没有教师、保育员之分,均作为主要照顾者,为婴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综合服务。此外,早期提前开端计划要求教师在入职前必须接受过与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相关的培训。这些规定都表明早期提前开端计划对教师兼具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大多采用与幼儿园类似的配置,有教师,有保育员。教师主要负责教育工作,保育员主要负责保育工作,保教各行其事。事实上,这种分工不太适用于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工作,因为与3~6岁幼儿比,0~3岁婴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更为密切地交错在一起,日常的生活照料正是促进婴幼儿发展的好机会,而不是局限在一些所谓的教育活动上。因此,我国在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标准时,可以借鉴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经验,尝试打破保育人员和教育人员的区分,强调教师要兼具保育与教育能力,以体现保教合一的理念,全方位促进婴幼儿发展。

3.避免学历门槛过高,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培训经历

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规定教师的资质下限为获得儿童发展助理证书(CDa),而CDa对学历的要求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近年来更是放宽到就读于学前教育职业学校的初中或高中生也可以申请。尽管对学历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教师入职标准、替补人员招聘要求及CDa资质认证标准等均对教师的培训经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教师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有研究者建议,在设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教师的学历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到早期教育的定位。若过分重视0~3岁婴幼儿的早期机构教育,可能会对婴幼儿早期的家庭教育形成冲击。〔13〕此外,从事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的劳动强度大,但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却不高。如果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过高,不利于吸引对这项工作有热情的人员参与。我国还是一个并不富裕的人口大国,盲目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教师入职时的学历标准并不现实。更可行的或许是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以吸引更多有志者从事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可以直接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不过,由于专业设置的局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少涉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内容。因此,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养机构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应要求申请者必须通过与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相关的科目考试。此外,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资格认证标准中必须体现对申请者实践经验的要求。与此相对应,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保证学生有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实习的时间,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资格认证标准的考核中,除了常规考试和面试外,还应有现场评估环节,以考察申请者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

4.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十分强调教师要熟悉婴幼儿的民族背景和文化传统,具有相应的外语能力。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是有效开展早期教养服务的前提。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语言、民俗和育儿习惯有很大不同。0~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办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若能适当任用双语教师或少数民族教师,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婴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还可以有效减轻家长在接受早期教养服务时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标准时,可适当放宽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要求,重点培养双语教师,通过职前培训和在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可以依托高校的办学优势,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形式,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从事少数民族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

5.建立教师资格更新制度,形成教师终身学习激励机制

美国早期提前开端计划适用的婴儿/学步儿儿童发展助理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此后每5年更新一次,以确保教师及时获取最新的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资格终身制确实不利于激励教师终身学习,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职业氛围,会阻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另一弊端是因为缺乏后续认定程序,很难淘汰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胜任的教师。在我国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的教师标准时,可以考虑实行教师试用期制度,在试用期前、后均考核合格者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还应该明确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建立相应的再教育机制,规定教师在资格证期满后必须完成规定的培训后才能重新申领,也可以考虑将教师再教育机制与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相结合,建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6〕〔10〕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CF.HeadStartactof2007〔eB/oL〕.〔2011-12-15〕.http://eclkc.ohs.acf.hhs.gov.

〔2〕earlyHeadStartnationalResourceCenter.earlyHeadStartprogramfactsfiscalyear2011〔eB/oL〕.〔2012-02-11〕.http://.

〔3〕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CF.earlyHeadStartresearchandevaluation(eHSRe)study(1996-2010)〔eB/oL〕.〔2011-09-22〕.http://.

〔4〕〔5〕〔7〕〔8〕〔9〕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CF.HeadStartprogramperformancestandardsandotherregulations〔eB/oL〕.〔2012-03-03〕.http://eclkc.ohs.acf.hhs.gov.

〔11〕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CF.Statutorydegreeandcredentialingrequirements〔eB/oL〕.〔2011-12-15〕.http://acf.hhs.gov.

〔12〕CouncilforprofessionalRecognition.ChildDevelopmentassociateCredential(CDa)〔eB/oL〕.〔2011-11-02〕.http://.

〔13〕何敏.中外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与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388(12):28-33.

theteacherQualificationStandardsofeHSinUSa

anditsenlightenment

DongSufang

(CollegeofpreschoolandSpecial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幼师职业计划篇4

摘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需要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幼教师资整体数量不足、质量较低是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作者从学前师资管理体制、职前职后一体化学前教师教育体系、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和质量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湖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湖南省;学前教育师资;建设

“十二五”以来,伴随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幼师国培”1项目计划的推进与实施,湖南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规模逐年增长,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幼教师资整体数量不足、质量较低仍然是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0〕41号)“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争取每个乡镇和城市大型社区建好一所公办幼儿园”的要求,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在“十二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三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笔者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整体思考湖南省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湖南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湖南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幼儿园教师规模逐年增长,2013年全省幼儿园教职工总数已达143739人,其中专任教师71164人。二是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随着“幼师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的颁发,广大幼儿园教师在职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提高。教师的学历逐步改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三是学前师资在职培训网络基本形成。自2002年始,湖南省学前师资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计划,省、市两级幼教师资培训体系初具雏形。2011年“幼师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以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为龙头,高校示范引领,地方幼师中专协同参与,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园为依托的省、市、县、园四级教师培训体系正逐步建立。同时,全省各地的公办园和优质民办园尝试建构园本培训和园本研修体系是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补充。四是学前免费定向培养、招生优惠政策初见成效。2014年6月,长沙师范学院第一批五年制学前教育免费定向生毕业,走向全省,开始服务幼教基层。这一湖南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面向农村的免费定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年招生计划已增至800人,为全省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补充优质学前教育师资作了很好的探索。而省教育考试院从2010年起,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行的提前录取政策,也较好地保证了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和数量。

但是,与不断增长的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相比较,湖南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和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2013年,全省在园幼儿1912383人,幼儿园在职教职工143739人,师约比达到1∶13.3,离教育部规定的1∶5~1∶7标准差距较远教师队伍数量整体不足制约着学前教育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湖南省(以下简称“我省”)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学历不到50%,具有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则不到20%。虽经过四年培训,专任幼儿园教师队伍学历、职称仍然整体偏低,无职称者甚多。农村新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2.原因分析

(1)学前师范教育市场化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大幅下滑。学前师范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应该由国家开展。历史上我国师范教育生源较好、教学质量较高主要是因为定向和公费教育政策。由于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较低,尤其是2000年开始学前教师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取消了对学生原有的优惠政策,改为全额收取学费和不包就业,导致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考生报考意愿不足,素质大幅下滑。幼师中职生都是注册制招生,基本没有门槛。这些学生中有30%不适合当幼儿教师,另外70%也因为基础差,培养起来有很大困难。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素质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

(2)幼儿教师列编比例低,待遇无保障,幼儿教师行业吸引力下降,教师队伍整体不稳定。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游离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幼儿教师长期被遗忘、被忽视,其地位得不到认可。我省公办园列编比例低,且近10年列编比例呈逐年降低之势,而占我省办园规模89.2%的民办园则根本无编。在没有编制保障的情况下,我省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福利无保障,职称评聘不到位。部分民办园教师和公办园非编内教师工资甚至赶不上保姆和农民工,公办园在编与非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我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大多选择考研深造,专科生70%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30%在长沙等本省大城市就业,中专生多数只愿意到本省中小城市,毕业生“下不去”现象较为严重。即使下去了,也“留不住”。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幼儿教师队伍最不稳定,教师流动频繁。据调查,我省部分地区58%以上的教师在本园工作的时间不足3年,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仅11.57%2。

(3)国家对学前教师教育管理和投入不足,影响学前师资培养规模与质量。近10年来,国家对学前教师教育的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建设以及就业等方面缺乏专门的管理办法,投入更是严重不足。这种低投入使各培养机构对学前教育专业设施购置、师资培养、人才模式研究等方面缺乏热情,带来学前教师教育低层次无序发展格局。以湖南省情况看,2010年全省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有38所,其中本科院校13所,以学前教育为主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所,高职专科院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9所,成人高校3所。全省共有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37217人,但中职占了32439人。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7184人,但专科以上仅1795人,占13%,其他为中职生,导致未来几年的毕业生数量多但层次偏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学前教育的需求,造成人才的低层次浪费。

(4)学前师资培训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培训渠道不畅通,影响培训规模与质量。湖南省学前师资培训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未明确培训经费来源和分层管理职责。过去四年里,虽然湖南省的“幼师国培”项目经费逐年递增,但由于市州等地缺乏经费和制度保障,造成省、市(地)、县(区)三级培训覆盖面并不宽广,部分教师反复参加省级培训,各地州市和县培训机会则很少,个别地区几年未组织教师培训;民办园教师待遇无保障,不少老师在培训结束之后便跳槽,进入待遇更好的园所,这使得民办园管理者不愿组织教师培训和不愿选送教师参加培训;偏远农村地区真正渴望培训的教师更是无法获得机会。这种局面不利于教师系统持续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公平和我省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湖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脑科学、心理学,尤其是童年社会学等研究成果的不断引入和刷新,国家和社会对“童年”这一人生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不可跨越的发展时期的重要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由此,幼儿园教师也被国家和社会赋予更高的责任和期待。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标准之后,教育部先后出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等文件,在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师资质量标准的同时,也明确了专业化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准入、使用的标准。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在中国,“教师”正在作为一支专业队伍,进入行政管理的视野。与不断翻新的教师专业标准相对应,要建设一支适应湖南省《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08〕31号)》和省委省政府“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要求的,数量满足需求、质量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我省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

1.“教师知识”与“教师学习”新认识

随着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知识”和“教师学习”已成为老师们所熟知的概念。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是,“教师知识”是教师关于自己教育教学的认识,是一种存在于教师个人头脑中的、以默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知识。通俗地说,“教师知识”是跟随着教师个人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型态的知识。与“教师知识”相应,“教师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实践行动中,是教师对自己如何成为教师的行为动作的实践反思性学习。有了上述两个基本认识,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教师培养就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更不要企望通过职前几年培养一个合格的教师。湖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一个长时期里通盘考虑,尽快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化教师培养机制,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效应。

2.信息社会“教师学习方式”

信息社会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之相对应,教师在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也与过去大相径庭。电脑、手机、网络、空间等等,已经成为教师时时处处可以利用的学习平台,mooCs、微课、云,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基本方式。湖南省必须尽快建设全面、系统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包括适应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门机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人员、教师培养培训资源等,以满足不断成长的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3.物欲社会教师职业信念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教师是否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职业操守?如何维护“教师队伍”的光辉形象?面对家长的压力、社会的挑战、金钱的诱惑,低收入的幼儿园教师又应该如何把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如何从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到“守护童年”的伟大的事业价值?湖南省必须加速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用专业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手段引领教师,使广大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快乐的同时,增强职业幸福感,提升职业理想与信念。

4.现代学校制度下的教师管理

现代学校教育,强调优质、公平与均衡,通过教师定期注册、教师流动与支教等制度,打破“铁饭碗”,鼓励教师在区域间沟通与交流。这种理想的教师管理格局,目前虽然还没有在湖南省普遍形成,但它必然是未来教师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总结湖南省过去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统筹考虑政府、高校、幼儿园和教师从不同身份、不同角度所应担负的专业发展责任,并思考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大家主动迎接挑战,共同努力,探索专业化教师成长之路。

三、湖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设想

1.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建立科学运行、规范操作的学前教育师资管理体制

目前,湖南省公办园、民办园管理部门分设,教师管理的业务部门和办园、教师培训与幼儿园课程行为管理部门分设管理各行其是的不良格局,也使很多幼儿园教师有“找不到娘家”的感觉。这种分散管理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厘清职责,明确各级教师工作与教师教育部门为学前教育师资管理的专门部门,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完善和健全幼儿园教师管理体制和机制,将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形成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

(1)制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要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准确掌握未来十年全省学前教育师资需求情况,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健全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维护幼儿园教师权益,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2)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各地要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逐步形成根据在园幼儿人数调整教职工人数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编制标准的实施。两三年之内,所有公办幼儿园教师具有事业编制,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民办幼儿园按公办园编制标准核岗和核定教师待遇最低标准,以保障教师工资与社会福利。

(3)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制定湖南省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充分利用幼儿园办园审批、资格评定、收费标准审定等对民办园教师工资与社会保障作出硬性规定。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明确规定将民办园教师培训纳入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保障民办园教师在继续教育、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的权利。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园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4)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新进幼儿教师必须从具有合格学历和资格证书的自愿应聘者中择优录取。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对已在农村幼儿园任教,但学历及素质不达标的教师,须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通过培训限期达标;限期内不能达标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5)建立幼儿园教师注册登记管理制度。由各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注册登记。对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终身职业发展提出规范性要求。通过实行教师培训证书管理和学分登记,建立健全制度,为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专业发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先评优以及有序流动等提供制度保障。

2.以“能力和德性提升”为核心,努力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前教师教育体系

在终身专业发展的视野里看待教师教育,我们需要做的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培养教师的能力和德性。因为,“能力”是“教师知识”的外在呈现,“德性”是教育育人的核心与根本。因此,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都应将教师能力提升和德性升华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适应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和我省实际需要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前教师教育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公办为主,免费定向培养与自费培养相结合。学前师范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只有由国家举办,才能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考虑到专业学习特点、专业理论和专业信念形成的规律、毕业分配和师资稳定的特殊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应主要招收初中毕业起点生源培养。今后10年,要继续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将年度培养规模扩大至2000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免费为农村乡镇幼儿园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在稳步实施五年制专科免费计划的同时,从2015年开始,在专门的学前师范院校探索初中毕业起点六年制本科免费培养模式,并逐年增加培养规模,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与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自费生,及时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

(2)师范院校定向型培养为主,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放型培养有效补充。在省内遴选一批学前师范教育培养培训点,充分发挥省属师范院校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培养需求,支持办学基础好的本科院校培养幼儿园园长、骨干幼儿园师资、学前教育研究和管理人员以及中专层次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选择1~2所学前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一般幼儿园师资;指导具有培养资质的市(地)中专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培养保育员。同时,通过公开招聘、资格考试等方式,吸纳有志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学前教育行列,经过培训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

(3)教师终身专业发展为指导,

高校、地方政府与幼儿园共同培养。以长沙师范学院和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为主要研究基地,对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教师终身专业发展为指导,探索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一体化培养。加强初中毕业后五年制专科免费定向培养模式研究,开发课程资源,实行学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由学校、地方政府和幼儿园共同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创建学校、地方政府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合作共建模式。同时,启动六年制本科免费定向培养模式研究,为本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积累有益经验。

(4)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省、市(地)、县(区)幼教师资培训机构为主体,学前师范院校参与的开放式培训体系。继续在高水平师范院校和优质幼儿园建设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推动教师培训机构职能转变。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对培训承担机构的培训内容、教学安排、管理服务等情况进行评价。

3.加大学前教师教育投入,建设全面、系统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

要保证学前教师教育质量,首先应保障政府对学前教师教育的主导和控制,明确政府在学前教师教育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培养培训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师教育投入。学前教师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学前教师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和湘发〔2010〕22号文件“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5%用于教师培训”等规定,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设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用于全面、系统建设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包括适应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管理需要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专家、免费师范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学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学前师范院校建设、幼儿园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等。

4.加速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建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

以“幼师国培”为契机,切实加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对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终身职业发展提出规范性要求;加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尽快研制确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与大纲;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研究,尽快制定继续教育课程研制、审定的程序与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课程开发制度,避免培训课程的随意性,切实增强实效性;加强幼儿园教师质量标准研究,尽快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学前教育师资准入标准,严把入口关,提出遴选省级优秀园长、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标准和操作办法,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幼儿教育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我省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注释:

1.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幼师国培”)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对中西部23省(自治区)幼儿园教师给予培训。

2.黄建春,陈幸军,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建议,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黄建春,陈幸军.湖南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1(2).

[2]彭世华,伍春辉.湖南省近中期学前师资培养需求预测[J].学前教育研究,2012(5).

幼师职业计划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国培计划;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1-0019-04

国培计划是指专门为基础教育教师设计的部级培训计划,包括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该计划于2009年提出,2010年正式实施,中央财政配套投入专项资金作为保障。国培计划是我国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首个出台实施的重大项目,〔1〕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四川幼专)2011年通过竞标承担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国培”工作,共培训了来自四川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巴中五地的320名教师。笔者是项目申报和培训成员,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实施部级培训有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培训方案制订前的调研

参加四川省2011年转岗培训的教师来自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或幼儿园和当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里所指的转岗教师是指农村幼儿园新入职的尚未从事过学前教育的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转岗教师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培训方案极其重要。为此,四川幼专成立了相应的专家团队,并专程到所在辖区江油市的3所乡镇民办幼儿园和3所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办园规模、师资条件、职后培训、教学管理、经费来源等几个方面,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办园不规范,运营不合理

1.园所条件简陋

本次调研对象中有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公办园的经费靠政府供给,条件尚可;民办园的经费自筹,条件相当简陋。这些民办园的园舍都是租借的廉价民房,普遍低矮潮湿,采光和通风条件极差,连幼儿专用的饮水和洗手、入厕等基本设施都缺乏,更别提玩具、图书和多媒体设备了。很多转岗教师正是来自于这样的幼儿园的。

2.运营不合理

当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导致了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由于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幼儿园收费较低,生源也较少,因此大多为村办园,规模普遍较小。但有一所小学附设的幼儿园有一幢四层楼房,却只有66名幼儿就读。一方面资源浪费极大,另一方面办园者收益甚微,因此办园者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能减则减,久而久之,幼儿园运营越来越不合理,当地的学前教育发展也因此整体滞后。

(二)师资条件差,缺乏专业性

1.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不对口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某民办园有近200名幼儿,却只有5名专职教师。就这5名教师而言,2名是中师毕业的,2名是本地职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剩下1名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可见,该园没有一位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这些教师不但专业不对口,学历水平也较低,平时更缺乏学习培训机会,保教质量可想而知。

2.办学不规范,“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都因缺乏合格的师资和专业的管理,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和“小学化”倾向。有的幼儿园直接以赢利为目的,教学内容根据家长的需求设置。在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作为主要照看人的祖辈父母基本不懂学前教育,大多希望孩子上幼儿园能学写字、做算术。为了迎合这样的要求,当地多数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即以小学的授课方式教孩子学拼音和数学,有的幼儿园还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完全违背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的幼儿教育规律。

二、培训方案的制订

培训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转岗教师的培训质量。在充分总结分析调研的前提下,四川幼专培训团成员与本地省级示范园园长一起讨论制定了转岗教师的培训方案。

(一)科学确定培训目标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实施国培计划的要求以及转岗教师的特点,我们确定的项目培训总体目标是:对从事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型的15天培训,以增强这类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适应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认同幼儿园教师职业并尽可能掌握科学的幼儿保教方法,从而提高其保教能力和水平。

(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转岗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以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需求、幼儿园的发展规划以及四川幼专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依据;在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重要性、常用性。〔2〕

重要性是指有些知识和技能虽然不一定是常用的,但非懂不可。如有关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幼儿的安全防卫知识和技能等。

常用性是指这些知识和技能会经常用到,并且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日后的继续学习有积极意义,如农村幼儿园游戏的组织及其材料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我们设置的课程内容涉及师德及人文修养、基础理论、专业能力、教学实践等四个方面。

1.师德及人文修养课程

转岗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基本没有学习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相应的人文修养也很欠缺,因此,与此相关的内容就成为培训的首要内容。鉴于此,相关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幼教法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内容,以期提高转岗教师的师德及人文修养。〔3〕

2.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

转岗教师大多缺乏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为此,我们采取必修课形式,要求这些教师参加有关幼儿心理及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以保证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方面内容。为了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上述学科内容细化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幼儿园工作规程》解读、农村幼儿园游戏的组织及其材料的开发利用、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整合、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留守幼儿的家庭教养、农村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艺术、农村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等。

3.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能力具体包括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4〕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转岗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培训对象分为师范生(以前从事过小学、初中教学的转岗教师)与非师范生(初高中学历、非师范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两类。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两类培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各有侧重地确定课程与课时。对于“师范生”,主要加强其学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训;对于“非师范生”,则侧重于帮助其获得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活动等方面能力的培训。

4.教学实践课程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的统一,教师唯有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因此,教育实践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来看,国培计划最终的价值就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5〕

为提高转岗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设计的相关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与家长沟通的策略、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创设、教玩具制作、乡土游戏开发、专题学习与案例研讨、领域教学实践、在岗实践等。此外,我们在培训中还设置了一日生活活动组织、五大领域活动组织、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一日游戏、户外活动组织等内容。

(三)灵活选取培训方式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转岗教师由于专业素养较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讲授式培训较难接受。为此,我们尽可能避免程式化培训方式,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建立学习共同体。为此,我们灵活采取问题研讨、案例剖析、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经验分享、专家讲座、学员论坛等培训方式,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三、培训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一)培训方案的实施

1.打造具有宽广视野的省内外培训专家团队

为确保培训团队的学术水准,有效促进转岗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展他们的知识与学科视野,我们特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多位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指导我校培训方案的制订,并为学员开设专题讲座。

2.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本地培训专家团队

为有效提升培训对象的教育实践能力,确保培训质量,我们精心打造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本地培训专家团队。该团队包括两部分成员:一是四川幼专多年来担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二是本地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均为幼教高级教师)。这支队伍既参与培训方案的讨论制订,也参与对转岗教师的培训。

3.较为有效的教学管理

为提高学员自主学习与管理的能力,我们在培训班建立了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文艺委员组成。我们还以组为常规活动单位,每组选出愿为大家服务的教师作为组长,与班委会一起组织和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培训任务。

在班务管理方面,培训班实行双班主任制,即一个培训班配备一名学科专家为教学班主任,重点指导学员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另配一名工作人员为生活班主任,重点为学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另外,为切实提高转岗教师的专业技能,我们推出了“小导师制”管理模式,即选拨本校学前教育专业高年级大专班的优秀学生担任每个小组的小导师,负责组织和指导该组学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以帮助转岗教师提高相应的教学技能水平。〔6〕

(二)培训评估

为考察培训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如:即时评估,让学员现场展示基本技能;结业总结设计,在培训结束时,让每位学员写一份1000字左右的反思性总结报告;成效评估,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等对培训成效进行跟踪了解。

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事关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事关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国培计划”刚刚开始,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这将有助于切实促进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7〕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

〔2〕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1,(3):75-79.

〔3〕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36.

〔4〕王攀峰.论教师的专业素养〔J〕.成人高等教育,2007,(4):24-26.

〔5〕葛建中.科学统筹着力创新打造湖南“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特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6):8.

幼师职业计划篇6

[论文摘要]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在其《实习三年》一书中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了他关于实习的意义、原理、阶段、内部及指导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习应当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实习应当是经过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的;教育实习的范围和内容应当既广泛又深入;教育实习应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教育实习应重视师范生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品性的形成。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于1961年8月在台湾出版了一本专门论述幼儿师范教育中实习问题的著作—《实习三年》。这本书完整地反映了他关于教育实习的思想,其论述涉及了实习的意义、原理、阶段、具体内容及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问题。他根据自己的办学经验,用生动的案例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完整而深刻的阐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论实习的意义

(一)实习是解决师范生与儿童和社会的隔膜的‘准一出路

张雪门对实习意义的论述是从当时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存在的问题人手的。他指出当时的幼儿师范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了解儿童;二是不了解社会。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在师范教育中增设关于儿童和社会的课程是无计于事的,“除非师范学校全部课程按着师范生实际行动分作不同的阶段。”[ll于是他进一步指出:“要想克服这些教学上、教师业务上以及行政处理社会辅导上存在的种种困难,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实地上实习。n}Z}为了便于实习,张雪门认为:“重要的还是在于师范学校能设立幼稚教育实验区。”这种实验区的模式是“凡区内学前儿童人数、居民职业、有关机构、公共场所、以及招生、设备、组织课程、指导活动工作都由师范生自行担任调查统计研究与试验,这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而且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中获得各种不同的社会经验。

(二)实习是幼儿教育师范生获得真实知识和增进时职业的热爱的重要途径

张雪门认为:“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的经验(就是书本的知识),才会融会贯通……知识能使人知其所当为,但愿为和不愿为,却是由于感情……(而)感情必须在于行动的锻炼。;}4}他将上述对实习意义的认识具体阐述为:}}1.在实习中常会体验到学理的意义,使你不但可以印证学理,有时还可以找到新学理。2.在实习中始能切实注意到儿童教育问题而求其解决。3.实习是师范生加人儿童队伍唯一的机会。4.实习是培养师范生忠实负责,详于计划,坦率和平,谨慎有恒,勇敢果断等习性的开端”。

张雪门先生对实习意义的认识,虽然是基于50,60年代台湾地区的师范教育状况,但其实他所发现的问题,在我国大陆当前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而且问题还比较严重。

二、论实习的原理

张雪门指出:“会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离开了马背,尽管念一辈子的骑马术,如果跨上马去,还是会从马背上翻下来。那末,专从书本讨经验的人,无论对教材或教法的研究下过多深的功夫,一旦实际与儿童对面,那几十双小眼睛,就可以使你‘丧魂落魄’‘手足无措’了。rr}b}这就是他“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理论,由此他认为实习如果不能根据正确的原理去组织,也会导致畸形发展。“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门但是如果做的法子不正确,也会导致全盘皆输。而正确的做的法子就是要坚持生活教育的观点。生活教育中的生活应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生活。‘最有效的生活法就是“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实习如果没有计划和准备,那就是与教学做合一的原理相抵触的。同时他进一步指出,系统组织的实习包括四个要素:有步骤,有范围,有相当的时间,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张雪门对幼师三年的实习计划从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规划,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应该由广泛的人来担任师范生的实习导师,如幼稚园教师、教导主任、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会计等都可以成为师范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导师。

三、论实习的阶段、内容及指导

(一)实习的阶段

张雪门主张实习应当提前到第一学年开始。根据其应当有步骤地开展实习的观点,他将实习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参观,时间为一个学期;二是见习,时间也是一学期;三是试教,时间是二年级一学年;四是辅导,时间是三年级一学年。[8]实习的阶段贯穿了师范生培养的全程三年,《实习三年》一书也因此而得名。

张雪门有关实习四阶段的思想是在总结其早年在北平幼稚师范时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且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已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师范生进行全程实习,对于早日形成他们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能力十分必要。这四个阶段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观摩到参与、由参与到负责的层层递进的安排,完全符合师范生的学习规律,而且其中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他认为实习应当是有系统、有组织以及有步骤的思想。

(二)实习的内容及指导

实习的四个阶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指导策略都有所不同。张雪门对此从如何准备、具体内容、实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

1.参观阶段的内容及指导。

张雪门认为参观是实习的开端,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幼稚园的基本观念。参观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人学的第一学期。最好在理念一致的学校中心幼稚园进行,以利于保证师范生形成正确观念,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旨在进一步坚定和充实学生已经形成的基本观念。另外为保证实习的系统化和组织化,张雪门十分注重参观前的准备,详细地列出了两个阶段的参观应注意的事项。关于参观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他认为参观的范围宜拓展到各种类型的幼稚园、小学低年级、社会教育、地方教育行政以及各种的社会建设。根据参观的阶段,参观的范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于幼稚园行政及教学的参观,应当包括设备、教师与儿童、儿童与习惯、各科教学的过程、整个的设计以及行政等,其中每一项都详细地列举了具体内容;二是对小学、托儿所及其他机关的参观。他认为“师范生更应该参观社会……以增进社会的知识,明白社会的真相,唤起改造(或建设)社会的兴趣与决心。”[9]对社会的参观可以从家庭和机关两方面人手。参观后还应组织讨论和报告,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2.见习阶段的内容及指导。

张雪门认为:“见习是把师范生从参观中所得的经验,再经过一次行为的表演,使得他们的认识更清楚,观念更坚定,而且加深他们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应当仅仅以为是一种知识,并应有相当的热诚和技能”。yob他强调对见习的准备,认为见习必须有步骤地进行。见习内容具体分为两大部分:幼稚园行政和事务的见习以及教导见习。前者可见习的事项包括:供招生用的各种簿册、供测验用的各种工具及材料、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制作教室用气象日历及检查卫生、出勤等的表格、填写每学期儿童成绩并通知家庭、协助布置教室、预备儿童餐点、协助检查清洁、协助种牛痘、协助量儿童体重及身长、参与外出旅行时的管理、协调各种会议的列席和出席日程等。!川后者可见习的内容有:参与各种教学材料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对各种教学行为的学习和参与。见习结束后要进行讨论和报告。可以看出,张雪门所说的见习实际上要求师范生不仅要“看”,而且要有一定的“做”,即见习应是一个边看边做的过程。3.试教阶段的内容及指导。

张雪门认为试教是给师范生一个较长时间的独立负责的机会,所以他提倡师范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一些闲置的资源,办不收费的平民幼稚园,作为试教的场所。平民幼稚园的一切工作由师范生承担,教师起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师范生的试教事项包括招生、开学、编制课程、课程实施、月终报告、学期终了。oz}每一项目下面都有许多具体的事宜。对于师范生在试教前关注的事项,如教材的选择与排列、教具的使用、教案的编制与实施等问题,教师除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辅导,阐明具体的方法和标准。除上述试教内容外,还应包括向社会试教的事项,如种牛痘、通俗讲演、参观教育、举行扩大儿童节、创办新平民幼稚园。此外,他对试教的计划、讨论和报告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一些范例。

a..辅导阶段的内容及指导。

张雪门认为:“一个师范生从参观开始,完了试教,可说对教育已经打定了一个基础。可是这一种基础是非常脆弱的:教育的情感不高,而教育的态度又不够积极,所以更需有一个阶段—辅导,使之实际辅导社会的建设,方能从实践中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一个教育学者坚贞卓绝的人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不断的努力中始能长大起来”。[13辅导的内容分为纵横两部分。纵的部分包括儿童、家庭、托儿所、小学低年级。横的方面与社会相联系,如社区调查、营养站、卫生站、辅导会、导生班。这些工作全部由三年级的师范生自己计划、分配工作和检讨改进。在这一阶段,师范生不仅要了解儿童,更要了解社会,从事整体的社会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辅导阶段的设立反映了张雪门把幼儿教育事业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大幼儿教育思想,反映了其对师范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殷切期望。

四、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张雪门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整个实习过程,使得三年实习计划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理性与情感分离以及幼儿教育与社会相隔膜等问题。我们认为,其至少对我们当前的幼儿教师教育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教育实习应当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关键一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实际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在实践这一环节,必须要有时间上的保证。}.ya}当前,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来说,仅仅在职前培养后期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并不够,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只有借鉴张雪门关于“全程实习”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类课程对师范生的全方位培养功能。

(二)教育实习应当是经过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的

教育实习作为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它不仅应当贯穿师范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且必须基于幼儿教师成长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张雪门在强调对教育实习的宏观规划和组织的同时,也强调对每次教育实习的具体组织和精心安排。而在当前对教育实习的组织和计划普遍存在不足的形势下,如何依据职前幼儿教师成长规律,科学地组织教育实习,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深人研究。张雪门有关教育实习的思想和实践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三)教育实习的范围和内容应当是既广泛又深入的

“从实习内容看,张雪门先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工作。.>ys}他认为实习应当是全方位的,师范生的实习范围.不应只囿于幼稚园这个相对狭小的天地,而应以幼稚园为中心,兼顾到社会中与儿童相关的各种事务。这种教育实习思想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当前对实习范围和内容的固有思路。我们通常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仅局限在托幼机构内部,同托幼机构中保育员和教师一起工作的实习。张雪门不仅认为教育实习的范围应当拓宽,还认为教育实习的内容应当深人。他在实习的各个阶段不仅为师范生安排了教师工作的实习,还为师范生安排了幼稚园行政和事务的实习内容,这对我们当前仅将教育实习局限在保育和教育工作两部分的观念有很重要的启发。另外注重通过实习来培养师范生的创业能力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教育实习应当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被称为教育的‘第五目的”,。[16]张雪门始终把幼儿教育看作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认为只有通过服务社会才能使未来的教师更加认识到幼儿教育的价值和身为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他提出的诸如让师范生办不收费的平民幼稚园,以及鼓励师范生做社区调查,到营养站、卫生站等处去辅导社会等的理念,体现了其对师范生能力的充分信任。目前我们比较强调通过实习使师范生更加了解儿童、了解幼儿园的教师和各项_l作,至于如何通过实习培养师范生的社一会责任感则关注较少。因此,在当前的幼儿教师教育中重视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给他们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使未来的幼儿教师更了解幼教事业的价值,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幼师职业计划篇7

(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前教育越发显得重要。市场上对学前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多。对此,国家针对学前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2)》等等。我省也出台了《贵州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学前教育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的目标。我省在2011年在全省各个地区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分别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新增了许多幼儿园,这就需要大量的幼儿园教师。贵州省教育厅,先后扶持和指导41所中职学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3所高职(专科学校)举办学前教育大专教育,13所师范学校开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部分,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主要的教学机构,关系着幼儿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我省中职学校学前专业课程设置,探查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在幼师培养上面临困境一方面,幼儿园师资的严重短缺,到2013年底,我省公办幼儿园幼儿专任教师缺额达2717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缺口较大。近年来虽新增了不少教师,但转岗教师的比例达到了45%,由于待遇不同、需重新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等问题,这部分教师不安心、不稳定。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培养出的学前教育师资不能与幼儿园所需要的幼儿教师相匹配,或者说是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的考量上与中职学校培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中职学校学前专业毕业的学生难就业,甚至一定程度上专业岗位就业难,导致师资的闲置和浪费。此外,转岗教师因专业局限,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够高、队伍不稳定仍然是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最主要的基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上,课程设置的科学和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当重要。

二、金沙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概况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前称金沙县二职中,从2010年开始办幼儿教师专业。主要是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和金沙县第二职业技术高级中学,主要采取联办的方式,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和毕节幼师联办、金沙县第二职业技术高级中学主要是和贵阳幼师联办。2013年金沙进校和金沙县二职中、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广播电视学校合并组建金沙县职教中心,并取得了幼儿教师专业的办学资格,开始招收幼师专业。至2013年迁校以来,为学前教育专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统计幼师专业的美术、钢琴、音乐等师资力量雄厚,成为职教中心的一大亮点。

三、金沙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校生205人,毕业生95人。此次调查共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问卷回收率为93.33%,无效问卷占0.67%。根据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到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计划缺乏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学前教育专业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重视而不断发展壮大,各个中职学校纷纷竞相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但是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课程开设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来取证,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例如:许多中职学校在纷纷开办学前教育这一专业时,极度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老师,金沙县中职学校在师资方面,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就1-2个;贵州省经济贸易学校、省贸易与经学校等等存在同样的问题,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多为转岗或者其它专业的老师。同时学校在对企业或者幼儿园招聘人才的就业需求缺乏有效的把握,而且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及时的管理和监督。

(二)开设的课程类型之间所占课时比列严重不平衡针对金沙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表、课程表(这里主要是针对2014级)进行采集、分析,发现开设的课程类型之间所占课时比列严重不平衡,课程之间所占课时分配落差较大。主要表现在重专业技能课程、忽视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表现有两点:第一,文化基础课程薄弱,特别是基础性课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22.5%,与发达国家基础性课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40%相比,比例明显偏低。第二,重视专业技能课程,忽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仅占30%左右。这些现象会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欠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教育理念和对幼儿的态度是否科学,是否正确,也使学生难以内化关爱幼儿的教育理念,缺乏教育的热情。

(三)学期之间、学年之间的课程缺乏有效衔接金沙县中职学校课程结构按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个模块进行课程设置。各个学年之间、甚至各学期之间课程设置时大多缺乏连续性和衔接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了幼儿生理学,第二学期应该开设幼儿营养与保健、幼儿护理等等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中职学生由于基础差,第一学前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时难度有点大,后期可以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把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有效的梳理和强化。

(四)缺乏实训、幼儿营养保健、手工制作、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系列课程通过问卷分析,74.5%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手工制作等课程。在实训、实操课程安排上,学生认为大多采用见习的形式,一般是见习一个周。由此了可见,见习时间较短。学生在保育、幼儿安全事故、急救处理、与家长沟通、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在问卷调查和收集课程表中发现,学校基本上没有开设与幼儿园政策法规等相关的课程,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规划纲要》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访谈,85%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幼儿营养与保健等。

四、金沙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解决对策

科学、高效的课程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幼儿师资,为地区幼儿教育做好保障。因此,针对金沙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制定统一的标准,参照实施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贵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细则》这些都是国家和我省近年来最新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标准》很好地指出了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和需要考核的能力;《指南》则进一步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幼儿应该具备和掌握的能力。如:《标准》中明确了幼儿教师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在基本内容中通过三个基本维度,每个维度又进行详细的标准划分,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标准。可以通过这些文件,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计划表、课程表。使我县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有据可循、有理可查,从而培养出优质的学前教育师资品牌。

(二)调整课时比例,合理分配课程之间的课时数针对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可是比例的不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有技能缺专业理论知识和通识知识。所以应该提高专业核心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比重,适当缩减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数。可以参考《贵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细则》中的部分评价指标,调整课程之间的比重,增加学生薄弱和被忽视的课程知识。见表2:表2贵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细则部分指标体系

(三)查漏补缺,及时完善课程门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社会需要高水平的幼儿教师,因此,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幼儿教师培养质量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应该把握学前教育相关的前沿政策法规,及时更新学前教育相关课程,如:政策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完善课程设置,及时弥补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使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能把握学前教育的前沿政策和相关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幼师职业计划篇8

关键词:顶岗实习国培计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64-03

目前,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缺乏,学历和素质状况偏低,幼儿教育中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观念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2011)”,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园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幼儿园教育工作不规范,如教学活动常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园缺乏儿童操作材料,环境创设的理念落后、形式单一,教师对当前幼教新理念和新要求缺乏了解等。鉴于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四川省启动了“国培计划”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对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进行的短期集中培训,使其成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种子”教师,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在培训中,方案采用“两个捆绑”(将承担培训任务与派出实习学生进行捆绑、对市州教育局:将选派学员参训与接收师范生实习进行捆绑)、“三方联动”(联动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四维对应”(实习时间与研修时间对应、实习基地与学员地区对应、实习人数与学员人数对应、学生专业与学员学科对应)的方式,确保师范院校和市州教育局按照要求选派参训教师和接收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确保项目实现双赢目标。

内江师范学院在承办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项目的同时,实施了“学生顶岗实习,师资置换培训”的办法,让学前教育师范生到幼儿园去顶岗实习,深入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相对于教育实习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范生与幼儿老师身份的置换,实习生全权扮演教师的角色,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对师范生的技能、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为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尽管“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对提高农村幼儿教育以及高师院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诸多益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1“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现状调查

1.1调查样本选择

2010年和2011年,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分别赴简阳市、资阳市、广安市、内江市等多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任务。为了对“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了解,本文对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两个年级(2010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和2011级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做了初步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1.2调查结果

1.2.1实习前相关问题的调查

(1)职业态度的调查:对问题“实习前,你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的回答有41%的实习生是比较喜欢,37%的回答是没感觉,其中回答非常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是12%和10%,由此可见在顶岗实习前实习生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不强。

(2)心理感受调查:对问题“实习前你的心态是怎么样?”有46%的实习生的回答是既好奇又害怕,好奇的是幼儿园的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害怕的是自己在高校所学习的知识技能难以胜任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

1.2.2实习过程中的调查

调查发现实习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师生交往能力等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生初登讲台,心里发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语调平淡,缺乏肢体语言,注重传输知识的结果,不太重视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组织教学方面,不清楚幼儿的需求,不能顾及全班幼儿的需要,课堂情景知识匮乏,任意加深知识难点。

1.2.3实习后相关问题的调查

(1)调查对象对问题“通过本次实习,你的能力?”的回答情况如下:有17%的实习生认为通过顶岗实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有42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自己的能力较为提高,占样本总数的42%;能力提高一点的有38人,占样本总数的38%;另外,能力没有提高的仅3人,占样本总数的3%。这些数据表明,“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很好的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2)调查结果表明通过顶岗实习,实习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在访谈中,在问及“既然不打算当幼儿教师,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回答是“父母认为当幼师好”、“本以为当幼师要求不高”。而通过顶岗实习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实习生没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有些实习生甚至根本不打算当幼儿教师。

通过表1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的人数提高了2%,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深入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和实践,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爱。但是,通过实习对自己专业比较喜欢的人数降低了14%,相对的通过该实习对自己专业没感觉或不喜欢的人数分别提高了1%和11%。因此,通过顶岗实习,实习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

2对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顶岗实习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教育见习的方式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解。然而,在见习环节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如高校在安排学生教育见习中指导不够积极,学生多是走马观花式地完成任务。通过访问,这次顶岗实习前,高校只系统安排过一两次教育见习,而且见习内容单一,只是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进行参观和旁听一些幼儿教师的课,导致了实习前学生的经验储备严重不足。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实习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态度。由于顶岗置换的地点大多数在农村,实习生面对农村幼儿园落后的教育环境而情绪低落,一些实习生甚至想到以后的就业可能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而产生很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实习与就业形成矛盾。出现这些的问题的原因就是顶岗实习前高校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出问题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与心理准备不足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顶岗所在的幼儿园大多在乡镇。幼儿园领导更为看重的是实习生的艺术技能。然而高中入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实习之前只学习了一年的键盘器乐、视听练耳和美术。因此,在顶岗实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实习生组织教学的能力挺强,但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却表现得不足,例如,在美术教学时只能照着原图画;歌唱教学时不熟悉曲子,教学过程中唱不准音,听不出幼儿歌唱时音准和节奏的不准确等。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

一些实习生对实习幼儿园的期望过高,大多数实习生给自己在实习中的定位是幼儿教师,并希望能够在顶岗实习中系统提升专业知识,可以受到系统的培训,学到更多专业知识。用实习生的话说就是工作要有“技术含量”。而实际上一些幼儿园认为实习生能力不够,不让实习生带班上课,这让实习生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另外,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师资少的情况,50~60人的幼儿班级是常见现象,部分班级的幼儿人数甚至有80、90多人,而一些实习生独自带班,甚至兼做其他班辅导工作。幼儿班级人数过多使实习生工作强度大,体力不支,心力交瘁,一些实习生在顶岗初期出现身心疾病的症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3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存在缺漏

部分幼儿园对国培工作态度敷衍,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只是让学生负责打扫卫生、维护安全这一类的工作,学生接触不到幼教的核心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使实习活动流于形式。

此外,教学分配不合理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幼儿园将实习生当成是义务工,给实习生安排了很多的课时任务。另外,有的实习生不仅要上自己本班的课,还要帮其他的老师代课。从表2可以看到:上过40次课以上的学生有83%,上过20-40节课的学生也占了11%,另外,有6%的学生只上过1-4节课。由此可见,实习生的课时任务普遍比较繁重。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让顶岗实习生更好地完成顶岗,结合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从顶岗高校、实习生和幼儿园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完善课程结构,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就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依托,针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职前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应加大幼儿园急需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另外,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更新,众多早教机构的出现,应该在课程设置中设置0-3岁幼儿早期教育的相关课程,使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学龄前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此外,加强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理论,了解幼儿园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安排学生每个星期半天到幼儿园见习,帮助学生及早的接触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教师的职责,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质量的见习报告,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并将该成绩记入学生总成绩之中,以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1]另外,在学生学习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指导等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学,将书本知识及时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针对当下的大学生不能吃苦,受挫能力也差的现状,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轮流去贫困山区进行义务支教,让学生体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在吃苦中找到快乐。另外,高校也可将吃苦耐劳的道德精神贯穿于课堂,例如,增加实践课,让学前教育师范生去帮助幼儿园的环创和编排文艺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这种精神并做好随时吃苦的准备。

3.2增强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2]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3]在职前师范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即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要担任的角色,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有了职业认同感,即会将其表现在优秀的专业行为中。如面对学前专业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表现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为了能够更好做好实习,实习生的言行举止、教学技巧,基本功练习等方面都应该做好准备,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实习工作做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加紧巩固基本师范

技能,例如:同学之间一个月内可以准备1-2次的师范技能训练,练好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还可以组织微格教学并观看小组的课堂录像,同学之间相互提出问题、互相学习,注重教学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的协调,找出自己的缺陷并改正自我,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3加强幼儿园对实习生的指导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生的接收单位,要积极做好对实习生的管理、指导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为师范生提供生动实际专业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实习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中,并使其基本上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地进行教学。而并积极挑选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与高师院校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加强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状况、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指导。

此外,“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相对于一般的顶岗实习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范生与幼儿老师身份的置换,实习生全权扮演教师的角色,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但是,师范生到幼儿园只负责“顶岗”,而一些老师的活动与实习生无关,这让很多师范生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容易造成师范生对实习工作的厌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实习生和其他老师一样参加学校的其他日常活动,如教职工会议、家长会及其它工作,让实习生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一分子,充分参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另外,幼儿园在积极配合高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的同时,可安排幼儿教师与实习生互动,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提出教学中的主要难题与困惑一起探讨。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教育理论上已有一定积累与自己的认识,与幼儿教师一起分析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为自己将来的顶岗实习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深化了一线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幼儿园也获益匪浅。

“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是进一步探索适宜于农村幼儿教师实际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开发优质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层次和水平的创新尝试,在培养“种子型”的教师同时,推动师范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是,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生个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离不开师范院校专业教师的指导,实习基地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分析现状,解决问题是为了通过顶岗实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学前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学前教育师范生实习,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师范院校服务学前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报,2006(4):22.

[2]BeijardD,Verloopn,VermuntJD.teachers’perceptionalidentity:anexploratorystudyfromapersonalknowledgeperspectiv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0(16):749-

764.

幼师职业计划篇9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入职教育课程建设

一、我国幼儿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

我国新教师参加工作后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也被认为是“任职培养”,具有“入职教育”的含义。但是,幼儿教师“试用期”的着眼点,基本上是从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的角度来讲的,而不是着眼于新任教师的专业提高。幼儿园的新教师一般是一上岗就被看做是正式教师,没有专门的培养计划。有些幼儿园对新教师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帮教,这种“手把手”的传授方式,一是受到老教师个人经验水平的影响,二是难以满足大量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新教师的成长往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摸索过程:没有人指引他们形成独立的心态和负责任的意识;没有人告诉他们学生与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没有专门的辅导,只凭感觉做事,做错了,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等。幼儿园工作头绪多、责任重,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适应远比其他行业困难得多。据统计,新教师的流失率为老教师的五倍多。

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师教育尚未形成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局面。我们急需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结合起来,改革职前教育的培养方式,加强联系实际;规范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建立促进幼儿师范院校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一体化的机制;借鉴人才市场管理原理,总结过去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动员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基地幼儿园三方力量,形成供需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驱动、同谋发展的伙伴关系,联合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平台。

二、师范学院与幼儿园联合打造幼儿教师入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我们的研究,还仅是试图站在幼儿师范学院的立场上,打破幼儿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分离状态,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摸索出一套规范的、适合我国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尝试架起幼儿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桥梁。

1.基本思路。本研究在技术上沿着两条思路同时进行:一条是研究入职期教师掌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工作技能的实践历程;另一条是研究幼儿教师适应新环境的心路历程。

2.目标定位。从幼儿教师终身教育的角度着眼,以入职一年的新教师为研究对象,建立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帮助幼儿园形成有效的岗位培训机制,形成不断进取的教师团队;保证幼儿园高品质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效帮助新教师顺利进入教师职业的岗位技能适应期和心理适应期。

3.课程形成的步骤。第一阶段,采用访谈、问卷的调查方法,了解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需要及情绪反应;了解有经验的教师在“传、帮、带”上的可贵经验;了解幼儿园管理层在这个方面的想法和认识,从而为课程的编写提供现实的依据。第二阶段,进一步查阅资料,补充和完善写作提纲。第三阶段,在实验幼儿园组织相关活动,对课程的相关章节做实践的检验。第四阶段,通过循环,进一步完善课程。

4.组织机构。由幼儿园和师范学院联合成立入职教育领导机构,共同编制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建立幼儿园入职教育的组织管理网络,具体指导并实施幼儿教师入职教育工作。

入职教育的组织管理网络的塔尖是幼儿园园长、师范院校的专家;中间部分是总教练;下面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练团队。

管理网络的运行方式:园长聘任业务骨干充当总教练、教练担当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并与他们签约;总教练对教练的阶段性培训进行检查和验收;入职教育结束,园长组织对新手进行考核,并据此对总教练和教练的工作进行评定。

5.课程内容。入职教育的培训课程大致包括如下方面:(1)教师素质训练:包括职业定向强化、教师行为管理、成功教师心理素质、教师礼仪、适应新团队训练等。(2)班级工作技能训练:包括集体教育技能的训练;个体教育技能的训练;与配班教师、幼儿家长沟通技能的训练;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训练等。(3)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制订课程计划,教学时间最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中的技术,环境布置、评价和等级评定技能训练等。(4)保育工作技能训练:环境卫生,意外事故,疾病等的训练。

6.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入职教育课程分为“入职集体培训”和“实习期同步培训”两部分内容。

“入职集体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也包括需要强调的重要工作内容讲座。“入职集体培训”应起到唤起工作热情、激发斗志、奋勇向前的作用,主要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精神文明、园所文化。“入职集体培训”课程可以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形式是总教练邀请幼儿园相关人员或园外专家对新教师进行集体讲座,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渗透相关内容,如“入职宣誓活动”等。

“入职集体培训”一般在每学期开学前进行,具体内容涉及:(1)园所文化宣讲;(2)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3)幼儿园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职责;(4)幼儿教育理念的确立;(5)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规章制度;(6)安全教育;(7)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卫生护理;(8)高效工作法介绍与幼儿园物品定位管理;(9)教师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介绍;(10)保育员工作技能以及评价标准讲座;(11)教育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

“实习期同步培训”课程以时间为顺序,将新手在一年中应掌握的保育、教育技能分解在每一个工作日中,形式为“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

“实习期同步培训”中的“个别训练”是由新教师所在班级全体教师充当教练,负责按照教程每天对新教师重点进行技能培训,主要是以结对的方式在班级中进行。教练每周要与新教师谈话,主要内容是鼓励新教师的进步,分析新教师在本周即将学习的内容方面的不足,讲解技能要点,提出改进的建议,交代评价的方法等。示范讲解后,每天细心指导新教师的工作;新教师则要将教练所教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揣摩,对自己的工作体会要及时记录并加以反思。

“实习期同步培训”中的“小组训练”,由总教练负责组织,每两周进行一次对新手的心理辅导或技能强化。目的是为新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或者针对当前新教师的心理状况,组织一些心理游戏,舒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等。

7.考核评价。教练对新教师进行分期考核,最后综合评价。具体方法采取专项业务考核、综合量化考核、技能评比、个人述职和协商评定等。总教练对教练的评定主要参考新教师的进步及新教师对教练的评价。按考核成绩状况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8.总结反馈。师范学院的专家、总教练每两周要与教练一起分析总结阶段带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商定解决的办法。每期入职教育课程结束后,幼儿园与师范学院要作一个大的总结,修订下期培训方案。对于涉及职前教育培养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师范院校,加快职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改革。

三、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策略

1.规划。幼儿园必须在新教师进入岗位前就对新教师的成长有所规划。这种规划首先取决于对新教师能力与特质的分析,在与新教师坦承交流的前提下,指导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规划,并制定出时间表。

2.辅导。幼儿园的工作头绪多,并需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全部涉及,新教师应付这样的日常工作很困难。教练对新教师的学习活动要注意观察、分析,提出适当的建议。教练要特别注意抓住每周的重点学习内容,采用指导、研讨和考核的方式,强化培养。教练还要注意培养新手的整合教育能力,引导新教师关注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儿童的关系,关注是何种方法促进了教育效果的产生和优化。

3.示范。教练应当有准备地将每周学习重点呈现给新教师。示范是准备的重要内容。通过示范,让新教师清楚地了解工作技能的每一个细节及其原因;知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教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更重要的是获得对教学策略应用情景或条件的理解,获得对职业文化的理解。

4.谈话。教练与新手积极的、鼓励性的谈话,有助于帮助缓解新教师的心理紧张。教练的谈话内容包括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幼儿园的政策、资源、活动程序等;介绍幼儿生活管理、教学策略、压力处理等新教师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某项比较专门的技术或策略上为新教师提供帮助等。

5.同伴互动。两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就是为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经验交流的平台。新教师被分配到独立的教学班级,所处的同事是自己的教练,在工作和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自己远不如人的自卑。新教师彼此的交流会使他们产生归属感,通过听取别人的学习体会和总教练点睛的话语,还会使他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关于构建入职教育课程的再思考

1.入职教育的处所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新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更是专业态度形成的过程。幼儿园应当成为“个人成长的学校,心灵寄托的家园”,幼儿园应当有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协作的团队精神、正确的工作理念、合理的工作目标和铁的工作纪律等,这些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2.教练团队建设是影响入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师徒制”的培训方式是目前培养新教师的基本方法。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方法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选拔“师傅”的标准仅限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忽视了“带教的经验”,加之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所以,在实施有效的入职教育前,一定要培养一支能够领会教练课程,善于施教的教练团队。

幼师职业计划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探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所谓专业化,就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些有影响的讲究报告相继出台,1993年全美幼教协会发表了《早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体系》。它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没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埘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

二、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994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的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但是,对照职业专业化标准,我国教师专业发育还不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近年来,虽然幼儿教师的学历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大多数幼儿教师是初中毕业后开始学幼教,文化基础不够厚实,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幼教工作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幼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很多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幼儿园跟风现象严重;依赖团长和专家,乐于开展园本课程研究但实际上没有新意;幼儿园跟着家跑而不是引导家长等等。(2)利学合理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中等幼儿师资教育与培训机构主要注重专业技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较成熟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重理论轻专业技能。两者兼顾,既注重理论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幼儿师范专科教育发展历程不长,相关的教育规律还在探索中。这种格局,说明科学合理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3)幼儿教师缺乏自主权。基层教师要组织教学活动,接受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以及为教学活动准备教具等.很少有时间能进行深人性的研究。虽然有丰富的教学案例,但是往都浮于表面,应付了事。基层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防止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等。在正常的上班期间很少有时间进行专业化研究,而下班后由于个人及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很少柏精力和时间静下心米进行研究。(4)对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理论还缺乏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例如: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是什么,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是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幼儿园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幼儿教师要不要分类定向培养,如果要分类定向应该分哪些类,各类学校应该怎样分类定向;各种学历层次和类型的幼儿教师的素质标准是什么;如要分类培养,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要做哪此调整:哪种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最好;幼儿教师教育与幼儿教育实践的关系如何处理等。这些问题处理好,也是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

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对策

1.走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各方面酌共同努力。最关键的是,政府要重视幼儿教育,把幼儿教育作为政府的责任,真正纳入当地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设置幼教管理机构、将幼教财政投入制度化、实施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把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编制等措施来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当然,各类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自身更要大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2.更新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幼儿的童年充满快乐、充满探索和发现,获得成功的体验。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1)从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看,教师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理解者和欣赏者。2)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美国教育家丽莲·凯兹提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要经过四年的磨练性挑战和四个基本发展阶段:为本专业生涯的生存而适应的阶段;具备了适应本专业能力的阶段;开始厌倦与儿童一起做同样事情的阶段:本专业的相对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