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7:03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1

>>浅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浅析我国互联网领域的行政监管主体的现状及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风险与监管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及体系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现状及对策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徐鹏飞.互联网融资监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2015.

[4]郑舰.互联网金融态势分析与政府监管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对比分析角度[D].山东财经大学.山东.2015.

[5]许莹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云南.2015.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2

>>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探讨湖北省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浅谈云南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云南省政府网站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及展望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青海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992年――2008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差异研究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云南省县域经济竞争研究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县域经济金融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路径探析广西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云南省县乡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偏好及完善措施浅谈云南省水产品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分析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文新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07).

[3]刘光溪.县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云南样本[eB/oL]..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现状;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4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弱势群体的现状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在经济学上,弱势群体被定义为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依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之所以称之为“弱势群体”,一是因为弱势群体的收入低,满足不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二是因为弱势群体的竞争力较弱,他们的学历、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社会其他阶层人群的水平,因此在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

(二)弱势群体的分类构成

1.低收入农民工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进行非农工作的劳动者。农民工在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中占主要地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2014年我国农民工数量约为4.4亿人,2015年农民工数量约为27747万人,比2014年增加352万人,增长比率为1.27%。

2.贫困大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校在逐年扩招。因此,贫困大学生数量也是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显突出。

3.失业人员及下岗职工

一般来说,失业人员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工作的人员,学术一般定义为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与用工方解除劳务关系,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下岗人员指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有就业要求,尚未就业的人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原因,导致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化。

4.残疾人、孤儿、单亲家庭及重病患者等

弱势群体的构成中,除了以上所列之外,还有一些残疾人、重病患者、孤儿等人群。残疾人面临的问题是就业难问题。一方面,部分残疾人缺乏劳动能力,工作涉及面窄,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不到位,不能为所有残疾人提供足够的基本生活保障。

(三)弱势群体的特点

1.经济困难,人均收入低

贫困是弱势群体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人群,经济收入基本低于人均收入,甚至有些弱势群体的收入徘徊于贫困的边缘。以农民工为例,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农民工收入显然较人均收入水平低。2015年农民工人均收入为3072元,比2014年增加208元,增长率为6.77%。

图1:农民工人均月收入

图2:农民工各年度人均月收入增加比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在逐年上升,但人均月收入增加比例却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在我国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弱势群体仍然处于社会生活底层,或者说在未来几年、几十年仍将无法改变现处状况,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大力发展金融支持弱势群体,改善弱势群体低收入、低水平的现状。

经济上的低收入问题造成了弱势群体生活上的困难,使其难以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支出。而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难以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在基本物质生活不能满足的同时,也更加难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弱势群体中,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在其消费结构中,弱势群体的收入90%用于基本生活需求,没有精神生活的追求。

2.能力不足,社会地位低

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基本处于底层,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方面表现出能力不足,地位低下。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难以接触到社会权利的中心,因此,在保障自身合法利益方面,就难以摆脱困境,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弱势群体社会身份地下,所以经常不被社会其他阶层的人所重视,甚至会被歧视。以农民工为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农民工问题也日渐突出。比如“三农问题”,农民工的利益保障力不从心,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较为严重。农民工在工作中身体受到意外伤害,却难以得到工伤保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3.文化水平低,就业压力大

弱势群体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化水平低,就业压力大。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基本为初中水平或初中水平以下,甚至有些人从未受过教育。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占60%以上,而在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高达90%以上,文盲者占25%以上。文化教育的低水平限制了弱势群体的就业范围,降低了其就业率。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中,弱势群体的文化水平已难以满足科技快速进步的需求,因而,他们只能从事底层工作,从而使其难以在社会立足。由于能力不足,一些人会从原先岗位撤下来,成为下岗职工,失业率不断增大。

4.心理承受能力差,压力大

弱势群体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要低于社会其他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生活上的贫困,使他们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表现为职业安全感较低,受挫感较严重,自卑情绪较强烈等方面。同时,由于经济上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在面临大灾大难(如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疾病,车祸等意外灾害)时,难以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二、我国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现状

(一)农民工金融支持现状

相比于过去几十年,农民工将工资以现金的形式带回家而言,普及的银行卡成为农民工较为喜爱的金融产品。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银行也仅仅只是存款、取款的机构,他们依旧不会使用或者说较少使用其他创新型金融产品。与当地城市居民相比,外来务工的农民工享受的金融产品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银行对农民工进行金融知识宣传较少。据相关调查,农民工对现代金融知识基本了解只有25%,不太了解的占76%。而91%以上的农民工表示,对其他金融产品的了解需求达到90%以上。而这也说明了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宣传力度较低,使得农民工不能及时了解当前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现状以及创新。再者,农民工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对于农民工而言,金融机构只是存款、取款的机构。虽然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比重较大,达到60%以上,甚至100%,但是对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却很少有人购买,而这其中的原因多是因为农民工保险意识不足,且其支付能力有限。

(二)贫困大学生金融支持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了一系列补助与奖励政策,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的问题。例如,国家实施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然而,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阶段,贫困大学生却对银行金融产品使用单一,主要集中在银行卡和存折,较少使用其他金融产品。

(三)失业人员金融支持现状

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处境尴尬,金融机构对这类弱势群体的贷款,大多局限于定期储蓄存单等质押贷款或抵押贷款,渠道较窄,手续较为复杂,金融服务未达到全面支持弱势群体的阶段。

(四)残疾人、孤儿、单亲家庭及重病患者等人群金融支持现状

目前来说,我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为残疾人等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建立了为残疾人提供金融服务、设立优先为残障人士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提供便利设施。同时为不同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例如北京为视障人士捐赠的首批“金融助盲卡”,可以让视障人士轻松办理金融业务,保障了残障人士的权益。

三、改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现状的建议

(一)创新基层银行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改善弱势群体的现状

各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各种问题,全面落实弱势群体各项发展的相关政策,深度强化基层银行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同时,基层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研发创新适应弱势群体需求的金融产品,并进行广泛地宣传,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今后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以低成本、高便捷、集中经营的优势,构建适用于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与居民进行深入广泛地接触与沟通,建立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客户信誉情况,避免了复杂的程序,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构建普惠型金融发展体系

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体系。而建立普惠型金融体系,推进普惠型金融体系发展,是提升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改善弱势群体低收入现状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信贷补助机制、利益补助机制,设立由政府出资或承担风险的贷款担保机构,以财政贴息、信贷补贴政策,改变金融机构独担风险的现状,从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弱势群体。在这种机制下,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得到了保障,避免了金融机构因贷款得不到偿还的风险而不贷款给弱势群体。同时,还可以发展资金互助社,缓解资金短缺,提供资金合作的组织载体。

(三)政府搭建创新金融服务的平台

政府应该针对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制定一系列政策与法律,从根本上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例如,政府可以创建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信息的平台,可以让弱势群体及时了解当前市场上金融产品的最新信息,多方面选择金融产品,享受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巩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的同时,创新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边忠平.关于金融支持弱势群体的调查与思考―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

[2]郑安安,刘湘琪,庞金波.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体系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河南;优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则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本文对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对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内涵

关于金融生态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看法:①比喻论,认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环境,主要是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及经济环境等;②内外因素综合论,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信用传统习惯,和金融业内部结构和运行主体、组织行为、机制、产品等内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因素的相互牵制和影响;③价值论,认为金融生态反映金融业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④仿生论,这一观点来自于生态经济学并借鉴了生态学的观点,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仿生学概念,是一种社会状态,与自然界的生态相类似,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呈网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中的其他要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本文基于经济生态学或经济演化理论,将农村融本身视为一种生态,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决策及监管机构)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种动态平衡系统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农村金融主体的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影响甚至决定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况,反过来,后者通过提供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农村金融信息生产与导向功能、风险规避与管理功能积极反作用于前者。

二、金融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的效应

(一)宏观效应

首先,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基于人们相互信任、互相交换各自的产品,到今天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金融不能合理有效运行,金融社会经济活动就不会有效运转,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就不能自由地流通,社会资源也就不会合理配置,国民经济就不能顺畅运转。因此,金融发展到高级阶段,已不是仅仅从属于经济,而是成为了经济的核心,起着联系各行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经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发展,要实现新农村的发展,金融也需要加快发展。

(二)微观效应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核心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金融业自身改革外,更有赖于金融业的外部“生态环境”。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由其自身条件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者共同决定一样,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与核心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以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金融企业也是一个生命系统,不断地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其周边的社会系统形成发展模式选择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其自身通过“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了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的目的。当金融生态环境良好、金融资产安全有保证时,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金融支持的重点,进而带动各种资源聚集,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的动力,形成农户、银行、政府的多赢格局。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由于连续几年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退出的力度加大,国有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分流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非农化”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比较脆弱。

1.农村正规金融中介组织仍不健全。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发放贷款;只剩下农村信用社,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

2.农信社独自难当“支农”重任。目前正规金融提供的贷款仅为河北农村资金需求的25%,乡镇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也只有52%;在农村信用社获取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信贷支持的农户数仅占河南省农户总数的30.8%。

(二)农村金融立法不健全

199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法律规章对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规定的效力等级都比较低,没有权威性,一般是部门规章,至高是国务院制定的法规,还有不少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比如,对待在农村金融组织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信用社,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关于合作金融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性质、组织形式以及权益,未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依法的扶持和保护。

四、发展策略建议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改善

1.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力度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金融风险防范;实践战略;论述思考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历史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全世界物质空间之内的金融活动正在现实性地呈现着稳步扩张的客观趋势,全球化环境之下的金融事业领域正在现实性地逐步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向。当代世界发展环境中,金融事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以及微观层次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现实影响,金融事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枢神经作用正在稳步提升,以及日显关键。

然而,近年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金金融事业在发展路径中的风险元素不断增多以及逐步加剧。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加之其逐渐增强的破坏性能力,使得当代世人对金融事业发展体系的安全性程度产生了逐步增强的质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世人对金融事业发簪展的现实性恐慌。

金融风险向着金融危机的方向进行演化,以及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表现的外在的破坏性特质,本身具备着重的复杂性,其中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方面就是。伴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金融事业发展路径之中的渗透以及应用,当代金融事业在发展实务中的时间性,以及空间性特征都相应性地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客观性变化,世界金融事业发展场域中单位时间内信息处理量的日渐增大,使得金融事业发展实务中的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现实破坏性。本文将针对金融信息化,以及金融事业发展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战略问题,展开简要的探讨,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一、金融信息化简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缘于世界经济事业的发展引致货币流通量的成倍增加,引致种类多样的金融机构接连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银行现有的手工操作模式与实际的金融事业运作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性。并且还现实性地面对着多种类的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力量。

1.金融信息化的必然性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实践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源于金融事业本身具备的发簪特性,使得其本身比其他的相关产业更容易,也更需要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形态,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金融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现实性地发出了较高层次的欲求水平。

第一,源于现代生产力特征的发展,使得金融事业在发展成长运作路径中产生了剩余资本,而想要实现剩余资本有效再利用,则切实需要创造一种正式化的融资易行为实践模式。在这种环境背景之下,应当切实致力于提升金融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及时性特征,而这样的发展趋势,只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对相关实践需求目标的有效满足。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发展客观要求资本对象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是实现自由流动,而不能仅仅地单纯性地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金融活动务必有效消除地理层次的环境障碍,要建立虚拟化的线上金融交易市场,逐步确保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扎实而充分地得到最为高效的配置。

第三,金融事业与通常性的一般性产业发展形态之间具备着明显的客观差异,它并不具体生产或制造某种特定的产品,而只是单纯地提供一种进行交易的形式,以及支持环境。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之下,完全可以使用虚拟化的技术形式,利用网络货币或虚拟货币实现金融活动交易行为的实践目标。

第四,金融产业一直都具备着较大规模的回报率,并且在发展的实践路径之中,总会现实性地具备着较为雄厚的资金基础,以及支持条件。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发展的客观背景之下,金融产业现实性地具备着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充分经济实力,能够实现对世界性产业发展体系的有效引导。

信息技术产业形态,尤其是其自身的研究实践工作场域,本身就现实性地具备着较高实践层次的风险性特征,其实际发展过程中的资本资源投人内容,不可能由政府财政部门或者是某几家独立性的企业集团来进行负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产业在资金资源的筹集以及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地面对一定程度的困难性特征以及风险性趋向。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给当代金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充分的支持作用,并且金融事业的发展反过来也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风险投资。

2.金融信息化的内涵分析

金融信息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金融信息技术化,也可以被称为金融电子化。就是要基于计算机设备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网络,建立电子化的资金结算技术系统、柜台基本日常业务服务系统,以及现代金融信息管理实践系统。

第二,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化,就是要基于之前已经建立的金融事业信息产业化运作和发展系统,完成对金融产业基本社会服务功能的系统化建设。

在金融事业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首要应当保证在金融业务的日常化运作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技术实践背景之下的数据处理以及通信技术实现模式。要基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使用电子化的信息传递模式,实现货币实物的流通以及支付功能,以实现对县现金以及支票等实物化的货币传递对象的充分取代,并通过电子化的网络技术实现对金融决策信息的充分处理。在网络化和电子化的信息实务运作平台之下,能够有效实现金融决策事业的正确性、及时性,以及可行性水平的有效提升,金融信息化不仅表现在金融事业日常业务的处理阶段,还切实参与金融机构的日常化生产经营决策进程,对独立金融机构在现实市场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

金融电子化是对金融机构内在发展能力的修炼和提升,而且伴随着我国当代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切实实现,我国当代金融产业的日常化交易过程中的有关描述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设备以及网络化的通信链接设备,已经实现了经营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对象的事实化发展。实现了现代金融事业交易市场的无国界化发展状态,并切实提升了现代金融事业交易市场的高效率建设和发展状态。随着金融产业交易量水平的提升,金融客户对相关服务的要求逐步提升,我国金融事业相关实务机构在实际的业务运作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信息数量逐步提升,金融事业应当切实增强对现代化的嘻嘻管理实务技术的探索以及应用,并实现金融事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二、金融信息化与金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1.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以及类型分析

截止到目前的发展阶段,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领域尚未就金融风险问题形成一致性且通行性的概念界定表述。有部分学者基于当代金融机构的收益视角,将金融风险的概念内涵界定为发生预期性收人损失事件的可能性,也就是有待实现的货币收人流量规模,以及可用于转化为未来货币收人流量之间,可能出现的在收入流量角度上的现实差异,并且还要关注在这一具体实务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性经济损失。这里给出的关于金融风险学理概念的概念界定表述,具备着较为明显的微观层次的观念特征。

而在宏观性观念界定的实践视角之下,可以将金融风险认定为:在金融事业的相关活动的实际进行中,源于各种现实存在的经济变量,主要是金融变量的不确定性特征,而具体引致的独立性经济实践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实务运作状况。

基于不同视角的原则性理论分析,金融风险可以被划分为具体化的不同类型。

依照风险产生的源性差异,可以划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内容;

基于金融风险的对象性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银行风险、证券风险、期货风险,以及外汇风险;

基于风险在实际表现过程中的强度特征,可以划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以及低度风险。

以上几种划分方法给出了从事金融风险研究实务工作的理论切入点,但是笔者在研究工作的实际进展过程中则更加侧重基于金融风险事件的属性视角,将其划分为五个基本的类型:运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人类开始进行金融活动的实践过程,金融风险就相伴而生。而在实践层面上,引致金融风险事件的原因本身就具备着复杂的多元性,其中现实性地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价值观、经济体制、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的现实层次。然而,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现实加快,信息化发展趋向在引致金融风险的实践过程中,正在逐步展现着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

2.金融信息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金融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切实运用到现代金融机构之中,并针对具体的业务实践运作环境,对实际的金融产业业务运作流程进行针对性的改良,金融信息化在现实层面实现了现代金融事业运作效率的充分提升,但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之下,一旦在资金结算、证券交割、担保管理等环节发生操作性失误状况,势必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广泛蔓延,并发生币信息化发展建制之前更大规模的经济实践损失。而且源于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在接触信息的过程中具备着较为充分的便捷性,使得这些人比较容易因对有关信息的不良使用而发生职务犯罪行为。然而,如果业务人员实际运用的信息管理和运作系统,具备充分的系统完善性,将会直接保证技术性实践力量对人工性实践力量的充分替代,减少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因为心理或者是生理性因素而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并将职务性犯罪的发生趋势切实性地扼杀在萌芽状态。

金融信息化切实帮助金融机构通过对内部业务流程的切实再造,实现了金融机构内部若干彼此独立的业务实践环节之间的有效结合,以及稳定配合。并实现了相关业务实际办理熟速度的有效加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外部影响效应。切实实现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客户群体之间在信息化建制实务背景之下的有效结合,金融业务产品的变现以及交易清算行为变得日渐容易,实现了信息和资本对象流通速度的有效加快,由于资本的转移过程比以往具备了更加深切的便捷性和迅速性特征。对于独立的金融产业客户主体而言,其实际持有的流动性资源对象越多,其面对的金融事业开展风险也就越强烈。

除此之外,由于金融信息化加快了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使得金融机构在现存的金融事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具备了切实实现对抗和规避金融管制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空间,这种现实趋势对各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现实性地提出了减轻金融管制事业实施力度的现实性实践要求。金融资源在现存的相对自由的世界性市场实践环境之内,实现了对有效配置格局的建设目标,提升了金融事业历史发展的现实潜力,并在现实层面上不可避免地会引致一定程度的现实问题。

金融信息化现代金融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切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融单位实际面对的客户数量已经客观性地呈现出逐渐增多的现实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旦出现某一个独立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在金融市场实务中出现违约行为,势必会引致金融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风险性事件,以及发展趋向,这里也给金融事业在发展实践的现实过程中,提出了找寻风险状况规避方法的要求。

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身具备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使得我国现有的金融事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文,无法实现对现实实践欲求状况的充分回应,由于法律条文在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客观局限性,使得如何在金融信息化的历史背景之下,找到应对金融风险的实践路径,已经成为现有实践背景之下金融事业深远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

三、金融信息化发展进程风险状况的防范

1.扎实维护金融系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

金融信息化事业在初始的展阶段具有着明显的摸索性,并没有成型化的行业实践标准供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参考。因此我国现存的各类金融机构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都是依照着其在相应时点的财力发展状况,以及业务运作机制,实施相应的金融事业信息化发展的实务过程,相应地导致了我国当代金融企业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建制和应用实践中,产生较为强烈的差别性。如果金融机构在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保障在技术标准以及业务规制的角度实现充分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但是这些做法会在实践的层面上较大幅度地提升我国当代现存金融机构实体在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且在金融事业发展信息不对称的客观背景之下,金融业务实体将会现实性地面对着深切的实务风险。

与此同时,多样性是我国金融事业现实发展体系稳定发展的最有效保证,只有在多样性的视角下实现对金融事业发展状况的稳定维持,才能切实为抵御金融信息化进程中的实务性风险发挥充分的现实力量。

2.切实实现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再次建造行为

为了切实保证信息技术在现代金融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作用,应当对相关单位的内部结构层次展开充分的再次建造实践,要运用全新发展形成的管理性实践理念与方法,对现有金融机构的内部业务实践流程进行重新的组合再造。在纵向上,致力于实现我国当代金融机构的扁平化发展目标,使得相关业务流程的实际运转路径具备充分的规范性,在在横向上,按照整体化原则,以及信息流设计工作的标准实践流程,规避工作流程在衔接环节的人为因素,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制目标,促进我国当代金融产业的基本性业务对象的一体化办理和管理实现,之后网络技术与其它金融机构、客户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相联系,切实实现对虚拟业务运作市场的现实建制目标。

四、结束语

在金融事业信息化的发展建制背景之下,想要实现对金融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就应当切实做好对相关产业市场发展现状的有效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有针对性的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丽明.金融信息化与金融风险防范[J].宿州学院学报,2006,03:22-25.

[2]孙天琦,焦琦斌.信息化与金融安全:开放视角下的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02:166-172.

[3]彭建刚.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01:2-6.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金融发展城镇化发展

一、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城镇化建设居于首位。单靠政府预算是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还需要有效发挥金融的融通功能。金融作为当代经济的中枢,是促使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呼和浩特市的金融产业不断发展推进了经济的增长,进而使城市的结构、规模都有所改变,城镇化迅猛发展。但与其他发达都市相比,该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加速城镇化建设仍需要经历长期过程。因此,将呼和浩特市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支持作用做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Chowu&Boggess(2003)对美国五个州进行了金融水平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得出金融的发展会提升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投资及开发。tiffen(2003)通过对美国城镇化历程进行研究后察觉到,美国交通建筑的快速发展是其金融发展供应强大的资金所致。Changmiao(2004)从水资源开发的角度指出了金融的发展能够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pradhan(2010)对印度1951~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伍艳(2005)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得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郭璇(2014)研究得出,城镇基础建造、乡村剩余劳动力移动、产业升级是金融发展影响的主要方面。凌江怀、姚雪松(2015)研究广东省面板数据发现,金融规模的扩张可以促使城镇企业的发展、拉动就业等进而促进城镇建设。

国内外文献大部分研究的是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中设施建设及二者的关系,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涉及较少。本文选取产业比率代表城镇化发展,运用计量软件做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金融规模指标,一般是由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即地区生产总值中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所占的比例。金融规模FiR=金融机构存款总+贷款总额/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结构指标,一般是由该地区的资产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确定,本文的资产总额由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来代替。金融结构FS=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金融效率指标,一般用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来表示。金融效率Fe=金融机构中贷款期末余额/储蓄存款期末余额。城镇化水平指标,本文选取产业比率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产业比率iR=第二、三产业总和/国内生产总值。

(二)数据说明

以上指标所需数据均从《呼和浩特市统计年鉴》、《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呼和浩特市统计局网站整理所得,时间跨度为1980年~2015年。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现实中大多数经济数据都属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倘若对数据直接分析,容易出现虚假回归现象,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平稳性检验。本文选择aDF检验,如表1:

从表1可得出,各指标在其原序列中5%概率水平下都不显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各概率水平下都显著,所拒绝原假设条件,因此认为此时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模型,检验分析金融发展与iR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

表2的迹检验法看出,有一个协整关系。对协整向量进行标准化如表3:

由表3得出协整方程:

VeCm=iR-0.001819FiR-0.013509FS+0.073379Fe(1)

从公式(1)可以看出,长期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产业比率产生正向影响,金融结的推动更大。而金融效率与产业比率的发展并未成同步,这结果与理论不相符,原因可能是金融效率的提高没有满足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层次和深度。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ΔiR=-0.214533Cemt-1-0.175894iRt-1+0.000348FiRt-1-0.062185FSt-1+0.068628Fet-1+0.011426(2)

公式(2)看出误差修正项系数是负数,也契合反向修正机制的规定。VeC模型的均衡调整系数为-0.214533,表明短期内当系统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以-0.214533的力度将系统调节到均衡状态。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结构的支持作用最为明显,就现状来看,2015年央行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进普惠性金融,呼市金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11年以来,呼市金融机构的贡献水平呈稳步上升的状态,说明该市的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说明该市投放于城镇化建设的贷款较合理,发挥了应有的功效;金融规模对产业比率产生正向作用,就现状来看,近年呼市的金融规模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011年后更为显著。2015年该市的金融规模在3.5左右,说明呼市经济货币化水平处于较高的状态。

金融效率对产业比率产生反向作用。可能的原因:一是呼市的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效率上比较低,不能很好的将已有的存款转化为投资。二是呼市的金融效率明显超过了央行规定的警戒标准75%。就近况看,二元化特c是呼市的都会的特点,农村金融资源被二元金融结构配置,来支撑城市工业发展。金融效率的提升使城市金融效率增加,向农村输入的资金变少,对城镇化建设不利。

(二)对策

1.优化金融结构助力城镇化发展。呼市金融政策向城市倾斜,金融资源过度的投入城市发展,使农村和城镇地区获得的金融资源变少,导致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受到了限制。政府应集中更多城市资金输入到乡村城镇化发展中,均衡金融结构体系,实现金融资源在个人、部门、地区间的有效流通,更加公平有效分配金融资源。

2.扩大金融规模推动城镇化跨越。金融规模是推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呼市农村和中小城镇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数量不足,使得金融机构的规模不能满足城镇化的需要,也无法帮助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企业融资、上市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呼市政府应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培养企业利用金融体系获取资金扩大发展潜力。同时要鼓励群众扩大投资意识,提高股票、债券数量,使金融市场更具活力。

3.提升金融效率促进城镇化飞越。金融抑制是当前呼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呼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是金融抑制形成人口市民化过程当中融资工具的欠缺。所以,消除或降低金融抑制,提高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工具,真正解决好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的资金困境问题,从而促进呼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pradhan.thenexusbetweenfinance,growthandpovertyinindian:thecointegrationandcausalityapproach[J].asianSocialScience,2010,(6).

[2]郭璇.甘肃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分析脚.兰州商学院,2014.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7

   一、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应当说相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

   2.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主权”。这种“金融主权”是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1.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货币金融市场现状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货币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现有货币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及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初步探讨了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不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不统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到位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金融市场不统一

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体制因素的制约,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市场容量有限,目前为止货币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割裂的状态,整个货币市场不能真实的反映货币供求状况,难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足够的“冲力”。就整个货币市场而言,货币市场包括很多子市场,由于货币各个子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大多数货币子市场仍然处于分业经营阶段,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进程。加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分裂,不同市场上的利率不同,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较低。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金融结构类型偏商业银行机构、银行所有制结构偏国有银行,银行贷款对象结构偏国有大型企业贷款等,金融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导致金融水平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

(三)金融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还处于事后监管的阶段,金融监管的总体水平不高。另外,我国货币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体现监管的客观性以及有效性,影响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作的效果。

二、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对货币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可以从统一货币金融市场、健全货币金融体系和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货币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统一进程成为当代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主流,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统一货币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成为一个整体,保证各个货币市场之间的相通与相容性。在统一金融货币市场中,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货币市场应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应以利率统一为切入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放松管制达到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促进货币市场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效发挥货币市场的作用,并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货币金融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构成了金融活动的总体框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健全货币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很快,交易迅速扩大,健全货币市场结构,首先,市场需要多元化投资主体,要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政府应放宽对货币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查,加强货币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其次,就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彻底改变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工具单一的局面。最后,就是在金融工具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各个金融工具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货币资金在各个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

(三)加强货币金融监管

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是一国金融稳定的前提条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一方面要尽快出台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应尽快成立一个专业的货币市场监管机构,实现对金融机构及其从事的金融业务持续有效的监管。其中,制定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立足当前的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使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监管机构对货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在公共、公平、公开的前提下依法处理。

三、结语

总之,货币市场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为进一步发挥货币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尽快制定出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健全货币市场结构、统一货币市场以及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顺畅。

参考文献

[1]闵晓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王冬吾.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下旬刊).2011(06).

金融学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金融抑制

由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经济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明显,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以及农民贷款难的现状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十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县域金融机构,有效遏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积极动员县域居民储蓄并促进其向投资的转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同时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1中国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的说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是农村人口,基本上居住在县域经济范围之内,因此,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

(二)县域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关于县域金融的功能,有这样的表述:“金融的最主要功能是将社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获得金融支持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投资回报的潜力……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主要依靠财政资源,金融资源的使用必须坚持回报性和可持续性,前提是市场化运行……所以对‘三农’的支持或‘反哺’从根本上讲必须依赖财政力量,其他人力、物力、金融的支持都需要财政的补偿……我国农村目前虽然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但和城市一样,也需要所有家庭都具有创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都需要金融支持。”2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货币金融变量在实体经济中只充当“面纱”角色,经济增长完全由实物部门决定;现代经济学派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关系,或是促进或是阻碍,在二者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上存在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面对的是高度开放的环境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来研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外没有县域金融的概念,但对可以构成县域金融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研究较多。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基本上无区分,因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弗农・拉坦认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是逐渐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生存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苏布拉塔・加塔克认为,发展中国家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活动的正规性、乡村银行数量的不足以及营运成本等使其一般不会把农民视为有信誉的顾客,致使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同时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当前我国县域金融的基本情况

目前,认清我国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找寻金融支持的新思路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大国,而县域经济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一种弱势经济,要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找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用不到全球3%的GDp生产能力解决占全球1/9的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任重道远。

(一)资金制约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或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解决资本约束的最有效途径都必须重视和发挥金融的调节作用。在中国,偏颇保守的金融管理制度使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使“三农”发展全面搁浅,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危机。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例1995年为7.10%、1996年为2.90%、1997年为4.40%、1998年为5.10%、1999年为4.90%、2000年为5.10%,这同农业15%的GDp贡献以及62%的人口、66%的劳动力和90%以上的国土维持面积不相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目前,不仅县域企业融资困难,而且县域‘资本失血’和‘资金倒流’现象非常严重……县域内的某些自有资金由于趋利性流向大中城市……财政出资太少,自我积累太慢,银行贷款太难,社会集资太险,唯一的途径是外力突破-招商引资,但是县域招商引资的环境无法同市辖区相比。”3资本准备不充分、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抑制现象明显

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到城市,造成“失血”,使县域资金供给的来源短缺,并且长期不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一方面和我国金融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经济、轻农村经济的思想偏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的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县级政府财政单薄、金融抑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收缩涉农业务的现象。例如,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承担县级以下农业贷款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截至2010年10月,邮政储蓄银行仅在全国29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办小额贷款业务,县域覆盖面积微乎其微。

三、现行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马克思说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高度融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的经济不可能有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我国县域金融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行金融运行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金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金融机构设置与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单一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多样化金融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供给的矛盾;国家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倾斜与金融操作歧视的矛盾。

形成目前县域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局面的原因既有经济、金融方面的,也有社会、政策方面的,还有体制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上国家对县域金融重视不够。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对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重视不够,政策扶持不力,使县域经济及其结构调整在金融支持上遇到了障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二是金融企业本身素质限制。我国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而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使我国金融业疲于应付,没有精力来认真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问题。加之目前县域金融机构信贷

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差,导致政府、银行和企业关系紧张,阻碍了县域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部分金融体制改革措施给县域金融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五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受产业政策的限制,金融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无法作为,一些较好的项目因规模较小而批不下来,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因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前景黯淡。

综上所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筹集资金,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目的。要解决金融抑制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很重要,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县域资金的回流机制并扩大渗透力度,综合治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国家财政、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长期农业发展债券,对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等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3,(07).

[2]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韩守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南、安徽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2,(09).

[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6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许桂红.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脚注: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