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保洁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3:16

村庄保洁制度篇1

为深入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根据我镇《关于2014年度全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2014年村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考核单位,整体推进、全面整治。对已创建达标的行政村,要围绕长效管理,抓巩固、抓提升。朝阳庄村要确保通过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村考核验收,孙王村、薛杨村、茅山北村、姜太村等4个行政村,要对照“一星级康居村”和环境整洁村创建标准,确保通过考核验收。

二、考核内容

1、为民办实事(15分)。按照党委、政府总体要求和各村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管理,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得全分。完不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分。

2、长效管理制度落实(25分)。具体做到“五有”:即有人员,每500人配备村庄保洁员1人(5分);有合同,与保洁员签订书面合同,落实管护责任、工资报酬、奖惩措施(5分);有责任,村明确专人负责村庄环境管肪,落实岗位责任,巩固创建成果(5分);有考核,村与村庄保洁员、村庄环境管护员进行考核,每季一次,并有考核记录(5分);有效果,运行有效、管护到位、群众满意(5分)。有一项不达标扣基准分。

3、村庄垃圾集中收运(15分)。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员队伍,落实垃圾填埋场和保洁员责任制,签订保洁清运合同。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转运。上述措施有一项未落实扣5分。

4、村庄河道清洁(15分)。落实河道保洁员及保洁责任制,做到村庄河道岸边无垃圾,水产无水生植物和漂浮物,桥头及码头无杂物。河道保洁率达95%以上,有一项不落实扣5分。保洁率按达标标准加减分。

5、村庄绿化、亮化、美化(15分)。村旁、宅旁、河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并落实绿化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制作;村庄道路硬质化,并合理配套照明措施;村庄房层墙面等无乱画乱贴;村庄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三线”整治有序。上述措施有一项不达标扣3分。

6、卫生厕所普及(15分)。完成确定所户改厕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5分);加强公厕管理,落实保洁人员及保洁责任制(5分);无露天粪坑(5分);卫生厕所普及按标准加减分。公厕管理不到位扣5分。发现一处露天粪坑扣1分。

7、对往来已创建达标的5个行政村,通过市复查、验收的得全分,对今年按标准创建5个行政村并通过市考核验收的得全分,凡未通过市验收的,对照考核项目按比例增减得分。每项加减分不超过基准分。

村庄保洁制度篇2

一、总体目标

以苏南基本现代化、加快五大城区建设、打造美丽为总要求,巩固我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构建“政府推动、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坚持重点整治创建和长效管理并重,结合两整两创和市容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形成覆盖全区各村的长效管理网络,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资金保障,严格督查考核。同时要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群众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措施,把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具体要求为:

(一)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指导意见,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

(二)村内道路环境干净。对通村到组道路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及两侧、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环卫保洁,做到道路路面干净、两侧整洁,无垃圾、无积水、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滋生。

(三)河塘沟渠清洁卫生。建立健全“河长制”责任机制和保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河塘沟渠的清淤和卫生保洁,做到水面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无白色垃圾和漂浮物;坡岸生态美观,无陈年垃圾,无乱建乱堆;河道水系畅通,水质清澈无臭味。

(四)房前屋后院落整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参照城市管理“门前三包”的方式,引导村民各自负责房前屋后和院落的环境卫生保洁,做到垃圾入桶,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不随意堆放杂物,无露天粪坑。院落墙面整洁,无乱涂乱画,院内堆放整齐,及时清理和修缮破败房屋。

(五)绿化种植养护到位。保护村内古树名木,爱护花草树木,村内公共绿化由专人负责养护管理;村道两侧、公共活动场所、房前屋后等地带要做到应绿尽绿,引导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和垂直绿化,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六)公共设施配套完好。村内路灯、公共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和公共休闲场所等必须有专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缮,保持各类设备设施的完好配套和正常开放使用。

(七)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杜绝乱搭乱建、整治乱堆乱放和乱涂乱贴等行为,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民房屋出租给他人的,村规民约中必须明确房东职责,加大对承租人的管理和教育,强化承租人的家园意识,自觉维护周边环境,保持村内环境整洁有序。

(八)田园风貌整齐美观。要引导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按规定搭建农业生产用辅助用房,杜绝影响田园风貌和整体环境的乱搭乱建,保持农田整齐,棚舍规范。同时要加强对重要窗口地带及村庄周边抛荒地、废弃地的整治,通过绿化、复垦等措施改善农田环境,美化田园风貌。

三、工作措施

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制度建设和工作创新,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关于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明确区城管局为我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全面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村庄环境管理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分工。区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区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1.区城管局是全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对全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工作;并具体负责对农村环境卫生及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检查考核工作。

2.区建设局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村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监管的指导。

3.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指导和监督各相关工作,确保提升和保持村庄环境质量。

4.各镇、开发区、街道参照城市管理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明确每个管理网格(片区)1名片长,实施分片管理、并分别明确各管理队伍负责人。

(三)落实资金保障。坚持多措并举,分级筹措和落实管理经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村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的资金多渠道筹集机制,确保长效管理的持续运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落实日常管护经费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支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倡导志愿者、义工等形式开展村民的环境卫生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格局。

村庄保洁制度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坚持高效能管理,把建立和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城市市容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好违法建设源头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构建规范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机关部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牵头组织对各村(社区)城市管理的日常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常考核机制,明确一名干部负责日常管理、考核工作。

三、目标任务

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庄道路养护、河道管护达80%以上,村庄绿化管护合格率达80%以上。环境卫生保洁覆盖率达100%;保洁合格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收集率达95%。数字化城管处置率和及时率达95%以上。新生违建发现率、拆除率达100%,所有村(社区)实现“零违建”。

四、考核内容

考核具体以下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一)、组织领导。各村(社区)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到位,人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按实配备保洁、管护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经费保障。各村(社区)设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用于处置责任交叉、上级部门交办和市容环境整治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做到问题解决,经费到位。设立专门资金用于违法建设防控,把违法建设保证金的交纳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三)、违法建设防治。按照市区以“新生违建设归零,历史违建消肿,重大案件突破”为目标,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加大城市管理法规知识宣传,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建立快速查处、打击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违法建设防治长效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街道所有村(社区)实现“零违建”。

(四)、村庄环境整治与管护。按照“统筹规划、责任到人”的原则,落实“四定一包”(即:定路段、定经费、定人员、定时间、包质量)的工作机制,实行村庄环境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村庄主(次)干道保洁,及时清理村域内的暴露垃圾和乱贴乱画,定期整治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等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加大村庄绿化覆盖,健全村庄河道保洁制度,定期对河面进行卫生保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推进依法依规管理村庄环境。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管护。认真落实省市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切实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大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真正把市民反映的问题落实好、解决好。

村庄保洁制度篇4

7月17日,本刊记者邀约城市管理领域专家对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进行了深度采访。在考察过程中,王东书记谈到,巨各庄在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坚持“环境先行”的巨各庄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精致巨各庄,绿色国际休闲梦”,他们在守护“绿水青山”掩映的精致乡村生活中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环境保障机制。

巨各庄镇位于密云县城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镇域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5.13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2.67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京承高速在该镇蔡家洼村与金鼎湖分别设有出口。依托区位优势,巨各庄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城镇,吸引了一批优质产业入驻。在巨各庄,我们看到了环境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也看到了经济发展推动环境提升的良性循环。“干净、整洁、路畅、村美”,简单的标准成就了巨各庄的精致乡村生活;“宜居、宜业、宜游”,朴素的愿望承载了巨各庄人的美丽“乡村梦”。王东书记用简练精到的话语,为大家回放了巨各庄镇的环境建设与提升之路。

种树栽花环境先行

“乡村就是要像乡村,有花有树,年年种花栽树”,王东书记简练精到的话语道出了巨各庄镇“环境先行”的发展理念。

王东书记告诉我们,巨各庄镇是密云县的经济重镇、工业强镇、生态大镇,过去的砖厂矿厂等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环境怎能名列全县前茅?2013年,巨各庄镇组织全镇26个村支部书记、主任及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到怀柔区、延庆县等地实地学习考察,组织专题培训,全镇上下形成了“重视环境、建设环境、提升环境”的思想意识。有了这种观念,环境怎能好不了?巨各庄的科学定位首先体现在整治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上,其“环境先行”的第一步就是“绿化”,平原造林,沿京承高速造林3300亩,村庄绿化1万亩。种树选用适合本地的树种,做深层绿化。“美丽巨各庄,山水林田路”,巨各庄镇在坚持不懈种树栽花及美化环境的过程中,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城镇。

如果说绿化是巨各庄镇环境建设的基础,那么“精致乡村”的“精致”又如何体现?王东书记告诉我们,2013年以来,巨各庄镇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即:以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无漂浮物、无暴露积存垃圾和无非法小广告为主要内容的干净指数工程;以统筹推进村庄绿化、民居外立面油饰、主干街道提档升级、景观节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化提升工程;以完善保洁员管理机制、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环境建设奖惩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规范化工程。镇域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老百姓也积极响应。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能够积极响应呢?拆除农户的私搭乱建没有难度吗?王东书记告诉我们,镇里给农户进行民居外立面油饰也不是无条件的,只有积极配合拆除私搭乱建、不乱堆乱放的农户才能得到集体油饰其民居的机会,2013年就有4个村因为工作被动、不予配合拆违而没有进行集体油饰。先进带后进,这些村的村民看到其他村的民居都漂亮了,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不满意了,村里有了压力,也主动积极起来,镇里的工作就好推行下去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换”思维,让巨各庄镇的村民们认同了“环境先行”的理念,让这里的村庄亮了起来、精致了起来。

在豆各庄村、蔡家洼村以及后焦家坞村,所到之处几乎都是花园式的景观节点、典雅的徽派建筑风格、美观整洁的文化墙以及两旁开满鲜艳的玫瑰和月季花的整洁舒适乡村小路。据王东书记介绍,村里栽种的玫瑰花和月季花,都是镇里自己培植的,平均每支只有1元钱,与购买相比节省了不少成本。

此时已是酷暑时节,而村里自行购置的洒水车却能为道路两旁绽放的花儿及时补充水分,为乡间小路降温。

机制引领创新驱动

在巨各庄镇豆各庄村的中心小花园休闲走廊前,记者看到一位在亭子里纳凉、身着黄马褂的保洁员大姐,这位大姐告诉记者,她现在不叫保洁员了,今年镇里给她们改了新名字,叫“环境建设员”,而她所负责的区域就在自家门口。透过她爽朗的应答声与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记者感觉到了这位大姐对自己这份工作的满意。

王东书记告诉我们,2014年以来,巨各庄镇在继续坚持各村作为本村环境建设责任主体、各村主要负责人作为本村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改革完善了原有村级保洁员管理机制。

首先,村级“保洁员”统一更名为“环境建设员”。巨各庄将全镇范围总共划分为127个责任网格,对应127名村级环境建设员。过去,保洁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村内各类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的清扫捡拾。现在环境建设员的工作可远不止这些,在原有保洁员的工作基础上,还增加了以下主要职责:对村内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的清理、劝导和报告;对违法建设现象的发现和报告;对村内公园、文化体育器材、景观节点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定期管护和损坏报告;对村内绿化成果的日常管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对生活垃圾分类初选及就地无害化处理等。显然,环境建设员的职责相对保洁员的“保洁”工作更增加了“监管”的职责。

那为什么之前的保洁员甚至连单一的工作都不一定能做好,而现在的环境建设员却能一人多岗担负网格内的所有责任?王东书记告诉我们,村级环境建设员作为“全职化”的公益性岗位,实行每日7小时工作制,岗位补贴标准也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1300元,实现了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此外,巨各庄镇政府还坚持“以奖代惩”原则,每月根据每名环境建设员的实际工作成效相应给予绩效奖励,年底再统一发放绩效考核奖金,部分优秀环境建设员甚至每月可以领到1700元的岗位补贴。环境建设员的责任重了,岗位补贴增加了,“高补贴”“全职化”与责任“全面化”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了解到环境建设员的职责之后,记者不禁发问,环境建设员发现问题后的报告渠道、方式是什么?谁来考核、监督他们的工作?

王东书记告诉记者,巨各庄镇改革了管理模式,引入专业化市场监管力量。巨各庄镇选聘了专业保洁公司,将全镇127个责任网格划分为5个监管区域,由该公司派出5名监管专员根据镇政府制定的管理制度,全程参与所在区域环境建设员的“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辞退”等各环节的管理。同时,环境建设员采用竞聘上岗的办法选用。以往,巨各庄镇的保洁员是由村里推荐直接上岗。今年年初,镇里把村级保洁员升级为镇级环境建设员,并作为全职化的公益性岗位,严格按照任职条件,通过推荐、培训、面试等程序竞聘上岗,实现了公益性岗位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网格化、专业化、管理无缝隙化”的环境建设员管理机制与“镇、村、专业保洁公司、环境建设员”四方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为镇域环境提升提供了常态化保障,形成了镇域环境建设的责任“全覆盖”。自年初新举措实施以来,全镇各村在环境建设上形成了各个有干劲、村村争当样板村的良好氛围,全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那么,在“四方”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中,镇、村的作用与责任怎样体现?王东书记告诉我们,除了环境建设员管理制度,巨各庄镇同时还有环境建设定期督查评价机制及环境建设工作责任制为保障。

其一,巨各庄镇党委、政府在做好日常环境监管的基础上,坚持每季度组织各包片领导、包村组长和各村负责人共同参与全镇环境建设拉练检查,并把检查考核结果通过镇机关大屏幕滚动播放,通过镇有线广播“村村响”平台通报等形式向全镇公开,通过专题座谈会、上门主动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形式引导各类社会力量来监督评价,形成倒逼机制,增强了各村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巨各庄镇政府与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各村书记、主任签订专项责任制,明确将各村开展环境建设的成效情况,与年底对各村的绩效考评、年内对各村的镇级财政资金及项目支持等重大事项挂钩;镇纪委对此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有责任、有监管、有落实,全环节保障了镇域内环境水平的提升与守护。而与责任相比,奖励似乎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巨各庄镇“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激励办法显然印证了这一点。王东书记告诉我们,巨各庄镇设定的“环境优秀奖”、“突出进步奖”及“优秀典型奖”,有效促进了“抓两头、带中间”的镇域环境建设工作思路落实。

三个奖项的设置也体现了镇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其中,环境优秀奖,为基础性的绩效奖,以各村在全镇年度环境建设考评中的具体排名情况为依据,分等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几乎覆盖全镇各村,保护了各村“共同建设”的积极性。而突出进步奖是用于奖励那些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村。该奖项规定,考核排名较上年度进步5个名次的,奖励3万元;进步10个名次的,奖励10万元,调动了后进村“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优秀典型奖则用于奖励长期以来工作积极、成效显著并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的村,维护了先进村“引领示范”的积极性。

务实管用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巨各庄人参与环境共建的积极性,他们在建设环境、守护环境的过程中得到了实惠,收获了快乐,更看到了美好未来的美丽蓝图。

依托产业追逐梦想

途经巨各庄镇“北京特色沟域产业带”上蔚为壮观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蔡家洼玫瑰情园以及连片的葡萄种植基地时,王东书记告诉我们,今年,巨各庄将加快推进葡萄基地标准化进程为依托,对天葡庄园、8号、酒韵河谷、润之都等6个规模葡萄种植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产品展示区、地下酒窖、接待服务大厅等,对已有的13个葡萄基地进行了绿色产品认证,成立镇产业发展办公室,对葡萄基地标准化建设规范进行服务指导,以确保实现“一个葡萄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点”的目标。

村庄保洁制度篇5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五美四和谐”的要求,采取“清扫--入池--清运--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以干道沿线、乡镇圩镇、新农村建设点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目标。

二、工作重点

1.干道沿线的卫生保洁

结合105国道沿线乡村改造提升工程和江兴线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百里示范长廊巩固提升工程,在全县着力抓好323国道、江兴公路、麂田公路、梅湖公路、105国道、沙园公路及其他进乡镇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公路、村庄、河流、水塘卫生保洁工作,形成干道沿线和谐秀美新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干道沿线清洁工程工作常态化管理。

2.乡镇圩镇的卫生保洁

结合镇村联动建设、圩镇“六要素”建设等,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开展以“五整治”(即环境卫生整治、违章搭建整治、临街建筑整治、占道经营整治、集贸市场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圩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干净、整洁、优美、文明集镇。

3.2014年新农村建设点的卫生保洁

紧紧围绕2014年度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新农村建设布点到哪里,清洁工程就跟进到那里”的工作思路,同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工作。2014年,集中抓好82个省级村点和44个市县自建村点卫生保洁工作的组织实施。

4.自然村庄的卫生保洁

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区域内其他自然村庄(以历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和农村清洁工程村点为主)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进行部署,因地制宜地探索垃圾处理有效途径,促进区域内其他自然村庄环境卫生有明显改善。

三、资金保障

坚持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公共事业来抓,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奖补、乡(镇)村共担、农(居)户适当出资”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的资金投入。

1.全县农村清洁工程重点范围内的干道沿线、乡镇圩镇、以及其他自然村庄保洁员工资(具体人员安排见附件1)由县财政按照每月100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助,茅店、江口、吉埠、南塘等4个乡镇统一由县里负责配备一辆洒水车,保洁员补助资金和洒水车采购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不足部分由乡镇负责解决。

2.乡镇要根据财力状况,安排一定的农村清洁工程补助资金。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村(居)理事会适当收取卫生管理、垃圾处理等费用,用于补助保洁员工资、添置保洁工具以及建设维护环卫设施等。

3.2014年省级新农村建设点每个点补助农村清洁工程资金1.8万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4:1:4的比例分担,即省级财政补助8000元、市级财政补助2000元、县级财政8000元;市县自建点补助农村清洁工程资金8000元,由县级财政负担。上述清洁工程各级分担资金均不包括在省级点3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和自建点2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之内,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2014年新农村建设点县财政不另补助保洁员工资。

四、工作要求

1.制定工作方案。各乡镇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方案要做到目标明确到村组,时间明确到月,责任奖惩明确到人。镇、村、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完善硬件设施。各乡镇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好本乡镇区域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池(圩镇可合理设置若干环保垃圾桶或车载式垃圾箱),根据村庄空间布局和人员分布情况等因素建设若干个垃圾填埋场,本着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垃圾池,并按照“一支队伍、一部以上垃圾清运车、一部环保巡逻车”、“一车(手推车)一铲一钳一扫斗一扫把”的要求购置更新垃圾日常转运处理设备和保洁工具,于3月底前完成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清扫--入池--清运--填埋”垃圾处理模式有效落实。

3.建立保洁队伍。各乡镇要加强环卫所建设,进一步充实环卫所人员,负责本乡镇垃圾处理等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和工作制度,选聘善动脑、能吃苦、肯实干的同志担任环卫所所长;要按照要求选聘好干道沿线、圩镇和村点的保洁员,保洁员统一纳入乡镇环卫所管理,并按照附件2的样式于2月底前将保洁员名单及责任区域划分情况上报县清洁办汇总存档。及其他进乡镇主干道沿线配备保洁员64名,具体负责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公路、村庄、河流、水塘的日常保洁;乡镇圩镇原则上按照重点示范镇10名、建制镇5-8名、乡3-5名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具体负责乡镇圩镇范围的日常保洁,保洁员人数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014年新农村建设点要求每个点至少要配备1名以上保洁员,具体负责新村点内的日常保洁;其他自然村庄根据村庄规模大小,原则上按照常住人口的3‰配备保洁员,具体负责自然村庄及责任范围内通村庄公路的日常保洁。

4.规范操作流程。各乡镇要按照“清扫--入池--清运--填埋”模式进行垃圾处理,具体流程为:以自然村为单元,由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日常清扫保洁,并将垃圾倒入垃圾池;由村点保洁员把责任范围的进出道路、公共场所等地进行日常清扫保洁,并将垃圾收集后倒入垃圾池;由乡镇环卫所安排垃圾清运车,定期将垃圾池内的垃圾统一清运至本乡镇区域内的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5.严格清扫标准。各乡镇要按照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要求,坚持垃圾入池,及时清运处理。乡镇圩镇等重点区域和地段实行“每天两清扫两整治”作业制,每日至少清运整治两次,实现圩镇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违章搭建、无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设、杂物乱堆、店招广告设置规范统一、集贸市场归行划市。干道沿线、新农村建设点、其他自然村庄实行垃圾“日产日清”作业制,每日至少清运一次,实现垃圾清理“五无”,即无卫生死角、无垃圾污物、无人畜粪便、无渣土堆积、无果皮纸屑。

五、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设乡镇生活垃圾设施,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机制,在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清洁办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查考评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对照自身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县环保局负责指导乡镇做好垃圾填埋场、垃圾池的规划、选址、垃圾处理技术指导等;县城建局、城管局、工商局、交警大队负责乡镇圩镇“五整治”任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县教育局负责抓好农村中小学校的清洁工程落实;县供销社负责做好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收购和有害垃圾的封存;县卫生局负责管好农村医疗机构的卫生和医疗垃圾的处理等;县财政局负责做好农村清洁工程的资金筹措等工作;县农粮局负责抓好农村沼气建设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县“三送”办负责组织“三送”工作组深入农户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各乡镇负责做好农村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工作。

2.加大宣传,浓厚氛围。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把农村清洁工程与“三送”工作、新农村建设、爱国卫生运动、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相结合。要通过组织上户宣传、印发公开信、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召开村民会议、组织培训、开展评比活动等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做法措施、典型经验;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村容整洁意识,让农民真正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习惯,携手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村庄保洁制度篇6

一、重要意义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近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镇片大面广,既有环城村屯、也有山区村落,区域性环境特点明显。环城村屯占道摆摊、私搭乱建、房前屋后杂物乱放;山区村屯地多粮多秸秆多,饲养畜禽多、粪污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是各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对各村“两委”干部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发动群众能力的严峻考验。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的一场“歼灭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力有序地开展村庄清洁整治,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明确职责高度重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村庄清洁整治纳入“两委”日常工作,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增强村集体组织动员能力,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同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开展环境整治。要消除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已承包给大连明日集团,环境整治与村里无关的这种思想误区,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避免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镇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各村及社区卫生清洁整治情况并监督指导大连明日集团具体工作,协调运用好我市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第二,全面清理越冬垃圾。开展春季大扫除,以村为单位,充分利用机械设施设备优势,将冬季积存下来的垃圾污物以及雪堆融化后污渍、杂物等清理干净。重点对垃圾池、散倒垃圾、生产废弃物、林带沟渠、城乡结合部等公共区域及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治。

第三,综合整治农户庭院。各村普遍存在私搭乱建、乱摆乱放、乱泼乱倒、畜禽乱走等突出问。要以春季村庄清洁行动为载体,以家庭为单位搞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和乱堆乱放的各种物品,拆除废弃的房屋、仓房、圈舍、厕所、棚架、院墙、板杖子、残垣断壁等建筑物,做到应拆尽拆。要积极迁移柴草垛、玉米楼子,实行统一堆放。针对没有能力自行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老弱病残人员,村里要召开专门会议解决并形成管护长效机制。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小组长以身作则做表率,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再打造一大批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

第四,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重点是解决粮食秸秆综合利用、散养户畜禽粪污治理、废弃菌袋有效治理问题。要通过教育引导、建章建制、加强监督等多种措施,规范和落实散养户清理畜禽粪污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杜绝随意堆放、粪水横流,防止污染农村环境。同时要抓好贫困村村庄环境整治,抓薄弱、促平衡,实现农村环境整体提升。

第五,尽快改变农民不良生活习惯。全民动手、人人参与,使每个人都成为爱护卫生、爱护环境的倡导者和模范执行者。积极教育引导农户定点倾倒垃圾,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落实农户门前包卫生管理、包路面清扫等“三包”责任制等。疫情期间,要引导村民少出门、少聚会,勤打扫、讲卫生,带口罩、常消毒,掌握日常保洁、健康卫生等知识,加强安全防护。要建立经常消杀消毒习惯,定期对村庄垃圾点、厕所、畜禽圈舍、室内外等重点部位的消杀和消毒,及时消灭病毒病菌,消除农村蚊蝇等孳生繁殖,切断传染源。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监督执行,引导多方参与。镇辖区各村主要负责同志为“村一线总指挥”,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二)村牵头组落实,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村为单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各村民小组负责组织动员本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层层落实到户,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主力军意识,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保持村庄内部清洁。

(三)突出重点问题,全面统筹推进。重点整治农村垃圾围村、围河、围田、围路,解决好畜禽粪污露天、农村污水横流问题,改变农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等不良习惯。统筹推进农村改厕、道路、栅栏、排水沟建设、绿化美化美丽乡村、文明村屯创建活动,整体提升农村面貌。

四、主要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三清一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任务,镇将积极推进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等5个方面24项任务。围绕重点任务开展各类清理工作,结合当前疫病防治工作,各村屯要减少集中清理,化整为零,以农户为单位,做好自家庭院环境卫生治理,规范生活垃圾堆放、物品摆放。乡村保洁员要充分发挥作用,定期清理生活垃圾,清扫村内路面、沟塘,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抓好具体实施。镇、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镇、村“清洁指挥长”,负责辖区的村庄清洁行动。要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实施村庄清洁行动。

(二)督查考核,强化调度。加强对村庄清洁行动的督查考核,形成层层抓、层层推进、层层落实行动的大好局面。制定村庄清洁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整治标准,对标对表验收,突出问题导向考核。建立工作情况调度制度,掌握进度,把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加强明察暗访,拍照片和视频资料,反馈给各级领导,督促整改。

村庄保洁制度篇7

一是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大幅提升。大力推进集镇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造提升,计划全面消除农村半截子旱厕。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及建设,推广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全镇共改造建设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65座,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111座。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治理。采取组收集、村转运、集中处理模式,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在5个行政村分别建设中型生活垃圾焚烧炉5座,购置垃圾收集清运车17辆、垃圾收集箱20只,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镇54个村(社区)均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全镇共落实保洁员164人,实现保洁员制度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规范。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马街镇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方式,计划推动东片区13个行政村污水管网建设。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开展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目前。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集镇污水处理厂和郭家村污水处理站计划春节后启动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四是村庄规划不断健全。马街镇按照省市要求,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大力度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配套完善乡村公厕、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计划3月底全面完成54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了村庄规划100%覆盖。

五是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马街镇把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作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的重要任务来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村庄“三清一改一提升”和“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动村民打扫庭院卫生,定期清理村组周边环境卫生,进一步推进水域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及村民小组巡查员,设立各级河长名,巡河员名,年内开展巡河次;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

村庄保洁制度篇8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构建和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并通过“政府推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提高农村环境管理的高效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努力创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

二、考核范围

全镇所有环境整治的村庄、非规划保留村庄、安置小区、村级道路(区、镇级公路另行考核)、河道及田容田貌。

三、考核办法

1、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对行政村、环卫站、镇物管会实施属地管理责任制。

2、成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督查考核组,由镇爱卫办、村建办、环保办、农林中心、土地流转中心、环卫站、水利站、交管所、城管中队等单位组成联合考核组,镇长效办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和召集检查。

3、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对各行政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兑现的依据,同时列入镇对各行政村实施的百分考核。

4、采用不定时间、不预先通知、随机抽查的检查方法,负责对各行政村所管辖的区域实施检查、考核、评分,镇级检查每月不少于3次,涵盖所有考核范围内的自然村。区定期检查每月1次,随机抽查多个自然村并检查沿途风貌。

5、针对上月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各村按要求进行整改。若在本月检查中发现问题未整改到位,则在总分中扣除相应的分数。

6、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查考核的依据。设立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投诉热线,将群众投诉次数和投诉处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7、上级部门对本镇各村的考核考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内容。

四、考核内容

1、组织管理

(1)各村按照“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各村责任区内村庄、河道、道路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建立村主任为组长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明确片长、巡视员、保洁员职责,制定村环境卫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2)各村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考核检查机制,每天负责对本村村庄保洁质量、村庄秩序进行检查、登记。对片长、巡视员、保洁员实行分片包干,明确责任区域和工作内容,并公示上牌。实行定人、定段、定区域、定标准。各行政村要与片长、巡视员、保洁员签订责任书。

(3)各村要按规定配足环境卫生管理人员,配套经费足额到位,管理有序。保洁人员的人身意外保险由镇统一购买。

(4)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设置、宣传内容更新、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入户),开展卫生清洁户、文明新风户评比活动,提高群众环境整治参与率。

2、村容环境

(1)村辖区内环境整齐、清洁,无暴露垃圾,无违章搭建,无乱堆乱放,无乱涂乱贴,无乱拉乱挂。

(2)村辖区内主要道路硬化、平整,无坑洼、破损,排水畅通,无污水横溢两侧无暴露垃圾,无证车辆修理铺和废品收购站整治到位。

(3)村辖区内商店、饮食店内外环境清洁,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有封闭的垃圾存放容器。无店外店,无占道经营等现象。

(4)村庄和小区的绿化、草坪养护良好,绿化、草坪内无垃圾、杂物,无枯株缺株。

(5)村庄道路两侧、农户家前屋后、河滩河岸两侧无暴露垃圾和露天粪坑。

3、家园卫生

(1)农户室内清洁卫生,窗明几净,有卫生设施。庭院场地平整、清洁,家前屋后、房屋夹弄内无暴露垃圾。

(2)农户家前屋后物品(如柴草、建筑材料、缸瓮等)堆放整齐,无占道堆放、乱堆乱放。

(3)农户化粪池按三格式标准建造,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家禽家畜圈养,禽畜粪便管理到位,无随地排放现象。

4、河道卫生

(1)河道水系通畅,无违章坝基,无沉船堵塞。

(2)河道清洁,无漂浮垃圾,无水生植物。

(3)河滩河岸两侧无暴露垃圾。

5、道路卫生

(1)道路沿线路面平整、无坑洼破损(公路的维修由路权单位负责),公路路面及路基两侧清洁卫生,无暴露垃圾,两侧垃圾箱(桶)管理良好,有门、有盖,箱(桶)体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周围无垃圾倾倒现象。

(2)道路沿线两侧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无无证车辆修理铺和废品收购站。

(3)道路沿线两侧行道树、绿化带养护良好,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

6、公共设施

(1)道路硬化无破损,下水道畅通,无污水横流。

(2)垃圾箱(桶)布局合理,有门有盖密闭存放,箱(桶)体清洁,周围无垃圾污迹。

(3)垃圾中转站有门有通气设施,垃圾密闭存放,墙面光滑,地面硬化不积水,有冲洗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容器(垃圾箱(桶)、中转站)内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定期消杀,无蝇蛆。

(4)村公厕水冲设施完好,地面无污水积存,便槽内无尿垢,无积存粪便,无明显臭味,化(贮)粪池密闭无满溢,管理良好。

(5)社区服务等公共场所环境整洁;村内小游园、公厕、停车场、污水处理、室外健身、路灯等公共设施及休闲场所必须明确专人负责,保持设备正常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配套和正常开放利用。

(6)加大农田、抛荒地、废弃地的管理和整治,杜绝影响农田风貌和环境的乱搭乱建行为,清理抛荒地、废弃地乱倒的各类垃圾和杂物。

7、安置小区管理

(1)外环境整齐、清洁,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无偷倒乱倒建筑垃圾、无违章搭建、无乱拉乱挂、无擅自破开门窗;

(2)绿化养护到位;

(3)道路平整,无坑洼积水,无卫生死角。无证车辆修理铺和废品收购站整治到位。有垃圾收集容器,设施维护良好,垃圾日产日清,有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4)有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

(5)有除四害设施和措施(设置毒饵廊等)

五、资金拨付

1、镇政府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通过考核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1)按区核定的村庄保洁员人数,村庄保洁员每人每月工资报酬,区、镇两级每人每月各补贴300元。

(2)河道每年按千米实施补贴,镇、村两级河道补助经费5200元/公里(区2200元/公里、镇3000元/公里)。

(3)为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实行专项补贴,镇将按实际农户,每户每年补贴360元。

2、资金拨付方式

村庄保洁制度篇9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美化家园”建设新农村验收规范》(修订版)地方标准为主要内容,以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为主要抓手,以形成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环境,优化人居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2、工作目标。通过三年计划,全面推行服务标准,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2011年,先选择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中的18个村作为县级试点;2012年,全县推广美化家园服务标准200个村,具体安排为: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必须推广70%(即50个村)以上,已创建小康村、本年度有意向创建小康村及县级确定的中心村共60个,港大桥沿线靓丽带17个村和面上15个乡镇环境整洁示范带共90个村;2012年,全县各行政村落实地方标准率达到100%,实施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率达到100%,各村建立一支以上致力于村庄建设的稳定的志愿者保洁队伍和服务管理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运作体系,确保“门前三包”取得实际效果。

1、制订一套制度。各镇乡(街道)、村出台系列“门前三包”推广制度,保障其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执行。着重建立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工作领导制度。成立“门前三包”推行领导小组,专设工作指导人员,落实细化责任,包区包干到人。二是建立保洁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专职保洁队管理制度和庭院保洁监督制度,对区块保洁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制度。制订“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制度,明确评比主题、参评人员、参评对象、评比方式、评比奖励等内容,形成以评促建、以建促评的浓厚氛围。四是建立检查落实制度。各村要加大对农户庭院“门前三包”的检查力度,督促批评落后户,适当奖励先进户,确保“门前三包”制度见实效。

2、建立一支队伍。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做好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致力于村庄环境长效保洁和服务管理队伍。着力发挥五个群体作用:一是建立专职保洁队。主要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打扫,定时、定点、定人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堆放区负责清理。二是建立党员干部监督保洁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行“门前三包”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行划区包干监督卫生。重点督促保洁人员及时清理“脏、乱、差”现象、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状况和督查妇女评星队上门入户评星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妇女保洁队。充分发挥在家“农嫂”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引导妇女参与村庄整治和保洁,当好宣传员、评星员和保洁员。组建以妇女骨干、女党员、女干部为主的庭院环境卫生保洁队。四是建立青年团员突击队。青年团员既是美化家园的生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由各镇乡、街道团委负责组织发动,组建青年团员突击队,利用假期节日时间,负责清除村内牛皮癣、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等三大难题,同时不定期针对区块性、比较集中的脏、乱、差地块进行集中清理。五是建立雏鹰保洁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的家园我美化”活动,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带动父母、亲戚共同参与村庄环境保洁行动。

3、设计一个载体。为营造村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精心设计一个创先争优的激励载体,充分调动在家妇女、学生、老年人等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村庄长效保洁。各镇乡(街道)、村必须设计一个“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庭院美化示范户”等评比活动载体,庭院环境卫生评星队定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星、奖励、总结活动,并表彰奖励一批推广得力的先进典范,总结完善一批推广工作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一批推广工作的体制机制。

4、形成一项机制。着力构筑以“指导、督查、评比、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整体推进机制。一是增加下村指导频率。结合“一线工作法”,定期和不定期下村指导“门前三包”推广工作,每月下村数不少于4次。二是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以明察暗访的方式,督查各村是否制度上墙、人员落实、环境整洁等情况。邀请县人大、政协实地视察长效保洁管理成效。三是办好创优评比活动。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为目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形成你追我赶、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提升地方标准。做好年中、年末总结工作,通过实践经验积累,逐步完善提升地方标准,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服务标准的新标杆。

(二)注重四个结合,提升幸福美丽农村整体形象。

1、与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相结合。2011年底,我县环境整治村创建已全面完成,为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必须推广以“门前三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管理机制。着重抓好“三个实现”工作:在庭院环境整治方面,实现农户内外门壁无污染积尘、无乱挂贴、无乱堆放杂物,无乱搭建、无杂草、无垃圾污物;在村内环境整治方面,实现无柴草堆、乱石堆、垃圾堆,全面拆除危险房屋、私搭棚屋、占道房屋,全面整治柴蓬基、旧宅基、粪坑基;在村庄周边整治方面,实现无倾倒物、田野无破烂棚屋、无农药瓶、无白色污染,主道两侧墙面无商业广告、无剥落或残破现象。

2、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既要使“门前三包”制度服务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时的环境保洁,又要使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时便利于“门前三包”制度的推广执行。在村庄“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必然会影响村庄整体环境,通过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及时清理整治建设垃圾,长效保持村庄环境清洁。同时,在村庄建设基础设施时,注意建设材料的堆放管理,建设垃圾的集中堆放,垃圾清洁设施的规划等,能够更好的便利于“门前三包”制度的执行。

3、与中心村、小康村、靓丽带、精品带各项创建活动相结合。充分整合在示范创建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规划、无缝衔接、整体推进,把推广“门前三包”工作有效融合到培育中心村、创建小康村、靓丽带、精品带等示范创建活动中。强化服务标准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示范创建活动要以全面推广“门前三包”为前提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为全面实现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4、与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城镇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两城创建契机,结合“门前三包”推广工作,提升村民人文素质。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结合:一是将两创宣传工作与“门前三包”宣传工作相结合,借助两创宣传资源,善于植入“门前三包”宣传内容;二是将开展“迎大桥、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我行动”系列活动与推广“门前三包”工作相结合,借助两创活动平台,善于植入“门前三包”评比活动;三是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与推广“门前三包”相结合,借助两创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将“门前三包”制度推广至城市经营主体,以“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为要求,指导商店规范经营,全面改善街市形象。

三、落实保障

(一)强化领导,合力推进。建立“门前三包”推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推进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建立分管领导联系一片区、联村干部指导一个村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联络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形成在服务中做好推进工作,在推进中提升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村庄保洁制度篇10

在2013年岁暮天寒的时节,《城市管理与科技》编辑部一行再次来到素有“夏都”之称的延庆县。不同于5月桃李芬芳时前往探访的生态小镇千家店,此时林寒洞肃,不知将要前往的位于延庆城乡结合部的“出城第一镇”——沈家营会是怎样的风光?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加之雾和霾的阻碍,我们行驶在能见度极低的道路上,驶向目的地沈家营。

也许是太阳冲破了云层及雾霾的阻碍,在“夏都”入口处,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下洁净如昔的迎宾环岛;呼吸着自然山水中的清新空气,我们一行人刹那间忘记了寒冷。汽车继续前行,向东驶出县城不过4公里,在结冰的妫河旁,沈家营镇安静地等待着我们。

沈家营镇辖22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3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39户11822人。近年来,自然大环境优势并不明显的沈家营镇,以延庆县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北京示范区”为契机,以环境优美、和谐宜居为目标,结合镇域发展实际及区位优势,创新“1435”环境管理体系并推广为“延庆模式”,环境工作始终保持在全县前列,连续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乡镇。这些成绩的背后,又凝结着沈家营人怎样的辛勤努力与智慧创新呢?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记者:我们知道,沈家营位于延庆城乡结合部,自然条件不是非常优越,环境管理难度大,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实现沈家营环境建设攻坚克难的管理机制吗?

姜言泉书记(以下简称姜书记):沈家营是延庆出城第一镇,交通四通八达,但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使环境治理困难重重。为此,沈家营镇经过摸索创造了颇有成效的环境管理模式,延庆县在此基础上开始在全县推行,并逐步形成了延庆“1435”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即一网、四定、三落实、五查。

“一网”指网格化管理。2013年,沈家营鉴于以往片面地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村内大街小巷的责任划分上、忽略了农村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入网问题,进一步细化了全镇的责任区划分,将进村路及村周边等容易被忽略的区域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四定”即通过定工作岗位、定工作职责、定工作标准、定奖惩机制,实行保洁员、片长、监管员的环境工作连带责任制,将环境工作与村干部绩效奖金挂钩。

“三落实”具体包括落实管理机构和责任人,除镇村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外,各村均配有1名环境监管员,负责监督指导。落实环境设施设备,各村都设有专业保洁队伍,镇政府出资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并负责定期维修保养。落实包括村干部环境建设奖励及垃圾清运奖励在内的专项经费。

“五查”指各级监管员到保洁员一级抓一级,日巡查、周检查、月抽查、季度拉练检查及年度考核检查。

记者: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与制度的落实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是“人”,沈家营镇的保洁队伍是怎样建设和管理的?

姜书记:目前全镇有环境管护员共533人,包括片长、村级专管员(兼任垃圾分类指导员)、村庄保洁员、公路沿线保洁员、公厕看护员、垃圾房看护员、垃圾分类收集员、建筑垃圾清运员和渣土点管护员九类。

全镇明确了所有保洁人员的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每村设立一名村级监管员负责检查监督管理本村保洁员、垃圾房管护员、建筑垃圾清运员和垃圾分类收集员工作情况;将公路沿线及村庄分为五片,片长负责监督片内检查监管员;市政市容所管理五名片长。保洁队伍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沈家营,从监管员到保洁员,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规范着他们的工作。比如垃圾分类收集员,必须穿着标志服上岗;正确指导农户的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分类收集、清运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后密封运输;垃圾分类收集后,分别清运到指定地点。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为灰土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五类。保洁员按照分类规范将灰土垃圾进入渣土填埋点、可堆肥垃圾进入堆肥点、有害垃圾进入垃圾房集中存放、其它垃圾进入垃圾房内的垃圾箱。保洁员每天收集完垃圾,将车辆及收集容器擦洗干净后存入指定地点。

当然,保洁人员的选用也是有标准的。首先,其所在家庭垃圾分类必须合格,同时还要符合县级生态文明户的标准。每日必须按要求收集一次,上午未收集到的下午须进行补收,由村环境监管员负责日常考核并进行相应罚款;处罚的同时也有奖励机制,比如,垃圾收集员入户收集后,送垃圾房一车垃圾,奖励5角钱;市政清运车拉走一箱垃圾,奖励垃圾房管护员5元钱等。

建设优美村庄打造一村一品

记者:我们知道,沈家营发展生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劣势,如地势平坦、缺少特色景观,自然大环境也不占优势。村镇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

姜书记:的确,在特色景观及大环境上来说,沈家营不占优势。但是沈家营镇村环境干净整洁,“三乱”现象基本消灭;环境保洁队伍建设规范;环保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

作为县城窗口及通往东部乡镇的通道,环境工作是沈家营镇的重中之重。在现有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沈家营坚持建管结合、以管为主原则,以“1435”管理模式、推动垃圾分类为重点,实施“公园化”战略,深入整治路边、村边、河边,推进镇区变公园、村庄变公园、田园变公园、果园变公园的生态大公园建设目标的实现。

环境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带动产业发展。在现有环境整治基础上,沈家营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全镇村庄的环境档次,打造环境优秀村庄,打造一村一品,建设优美村庄。在巩固环境成果的同时实现村庄发展、农民富裕。

沈家营的环境建设规划原则,主要依据三个指导。

一是以法律规范为指导,充分考虑镇区、村庄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特色,构筑镇村生态环境特色。

二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充分利用镇村特色及现有环境基础,创造特色的景观空间。

三是以人居环境学为指导,充分考虑办公、居住、公共服务等公共设施及绿地等空间的创造。

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同时,沈家营更加注重处理好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谨慎选择投资商及投资产业,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小镇。目前22个行政村已有19个达标成为优秀村,现有的特色村有以下几类:

一是建设文化创意型村庄。如依托曹官营文化墙、兴安堡九曲黄河灯等文化创意资源,将冯庄厚德村、上花园御花园、下花园元仁宗故里等打造成为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村庄。

二是建设产业景观型村庄。如依托西王化营村的千亩有机甘薯基地及八里店村千亩金香玉梨园的建设,将前吕庄杂粮基地、下郝庄和河东设施农业等打造成集采摘、休闲、体验农家生活为一体的产业景观型村庄,为农民开辟增收新渠道。

三是建设生态环保型村庄。如以沈家营环保村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废旧物品再利用,将东王化营现代小区、新合营垃圾分类先行村、妫河公园、香村营河域等,精心打造成节能环保型村庄,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水平,提高群众低碳、节能的环保意识。

记者:这些特色村的建设,“特”色在哪里体现?

姜书记:就说说沈家营环保村吧,24名保洁员在村庄保洁之余,天天扎堆村委会大院,做起了废旧物品利用功课,先把自家的瓷片、饮料瓶、易拉罐、铁皮饮料罐、塑料瓶盖、光盘、磁带、轮胎等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撮落起来,大家集思广益,破解再利用课题,然后发动村民捐献,再分类存放,一种一种的开发,一次一次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一个月时间,终于琢磨出门道,旧光盘变身闪光球、瓷片粘贴变身青花瓷“北京精神”表述语、易拉罐变身电线杆灯笼串水帘,废旧轮胎切割变身环形花带、轮胎盛土变身花盆,花花绿绿的塑料瓶盖变身文化墙上环保宣传标语,树干上用草绳、饮料瓶制作成花瓶,各色牵牛花随风舞动,绿荫下一个个圆凳则是废旧轮胎、水泥、铁皮饮料瓶混搭的杰作,个个独具匠心,样样精致环保,沈家营村通过废品开发利用,实现了村庄环境美化从平面向空间拓展,用实际行动率先开展环保村建设。

再如文化创意村曹官营。围墙本来是一种围合的用于隐蔽自我、保护自我,使敌人不能侵犯,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建筑形式。一般由墙帽、墙身、基座等几部分组成。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勤劳质朴的曹官营村人留下了种类繁多的民居围墙,创造了丰富的围墙文化。据初步统计,曹官营村现有四大类15种围墙,总长度约5488米。这些围墙分布于全村各处。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直接地改旧换新,而是将不同时期的围墙刻意地保留下来,借以记录曹官营村发展的历程,用围墙这种载体保留历史的记忆。

记者:谢谢姜书记。祝愿沈家营越来越美好!

记者观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