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4:36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体系

随着近几年的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在不断地发展和建设中积累经验。目前,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已融入到各行各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将在信息化科技的影响下进行创新和改革。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及时全面地了解工程建设的相关状况,进而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推动工程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工程质量和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相关概述

工程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中对于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质量所涉及的方面众多,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于适用性、可靠性、经济型、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能力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需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对于工程有着不同的功能性要求,所以,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求而言,并非是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工作质量是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含了社会工作质量,即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维护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即整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作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保障和基础,而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当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监督机构,对当地所有工程的质量安全行为实施监督,且有一定的处分权力。监督的对象分别为建设方、勘察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主要精力在于施工方,其次在于监理方。开工、验收、竣工等程序、步骤是否合规合法;各方资质、岗位、证件是否齐全有效;质量管理资料、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整、真实、有效性;对质量安全技术的违背规范违背当地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进行制止,甚至处罚。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的相关分析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将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进度、情况进行网络信息的传输。但它又不能单纯的作为信息传递系统,还应结合相关的信息管理方案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协同工作,进而达到对于质量和安全信息的监督的时刻管理,完成对于各类下属部门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出规范化的监管。而系统的管理流程则是由最初的监督申报,到接下来的日常管理、日常监督、执法检查,最后竣工备案。监督申报是在工程建设工作开工前,建设单位向监督管理部门所申报的质量和安全相关的具体监督内容。其中包括了工程概况和参建各方的相关信息,施工计划、资金预算、人员管理等相关内容。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包含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对于工程质量进行评优,检查相关工程质量,对于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理以及质量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了对于施工工地的安全性检查,安检信息档案管理等;日常监督工作包含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安全性进行监督,在质量监督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工程种类,往往是从业务分法开始,到首次分发,之后的工作中分为定点监督和动态监督,随后进行竣工验收监督,提交监督报告,最后将质量信息归档,完成竣工备案。

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工作意义

首先完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将全面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化建设也将彻底地改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工作体系。从安全监督部门极为烦琐缺乏条理的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将监督管理工作变得便捷高效,所涉及到的各部门监管信息也在网络信息中变得简明有序,进而更好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监督和管理密不可分。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如果说,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监督和管理,工地里全是工程师,只关心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那么工地会一塌糊涂,因为工程的目的是将物资和能源的特性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做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工程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员,也需要进行劳务工作的工人。此时就应结合工程中的监督经验,运用管理科学技术去将工程系统的管理起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的方式,组织人力资源、调配建设资金、处理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建立工作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安全、采购管理体系,结合相关管理措施,让所有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工程师、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将脑力、劳动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从而做到让工程里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资金最大化地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这就是工程中监督和管理的价值。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监督也应加强对于监管单位的内部监督工作,规范监督部门的工作模式,强化安全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完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设施建设,在高效准确地监管其他部门的同时,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吃拿卡要,在不合格的工程的监管中放水,给相关的监管工作带来障碍。现阶段监管部门的核心骨干往往年纪较大,对于网络信息知识了解较少,为满足信息化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改革,还应在单位内部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培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也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当下信息化的社会体系中,网络信息的时代已然来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转型已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信息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将是推动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相互结合,吸收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大幅提高监管工作质量,进而推动工程领域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421-421.

[2]史敏磊.强化数据分析,提升质量安全监督能效——区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升级方案浅析[J].工程质量,2013,31(9):39-40.

[3]林尧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信息分类与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质量,2013,31(9):80-81,93.

[4]乔军志,谢良球,张焱君,等.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监管[J].工程质量,2014(11):66-70.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监督体系;企业管理;人身安全;生产工作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232-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116

1安全监督概述

安全监督体系是一套对企业的领导阶层直接负责的体系。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确立之后,为了保障这项制度的执行力而设置的一套监督体系。所谓安全监督,作为发电企业的第一责任者,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企业的监管人员、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员。从上到下,分级进行,形成一套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监督体系网。负责此项监督的部门即为安监部门,并且安排专职人员担任此部门中的岗位。安全监督体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改革: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

在发电企业中,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章违规的操作和设备环境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监督体系就是从企业的各个层面入手,着实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一套有制度、有规模、有监管、有奖惩的体系。而且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制度是任何生产环节的前提。只有通过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才能使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以及操作步骤都达到安全标准化,使企业得以实现生产目标,提高经济实力。

2认识企业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安全监督体系是企业生产工作的一层实质性的保障,其落实程度关系到了企业的生产是否可靠。在发电企业中,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章违规的操作和设备环境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监督体系的实施力度是任何生产环节的前提。只有通过科学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才能使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以及操作步骤都达到安全标准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若想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效益,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安全监督体系。在中国企业壮大自身力量,发展国家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为了全面细致地确保安全工作的运行,就必须把监督范围缩小到每一个企业班组。从班组做起,由下到上依次到车间、企业管理层,每个层次都做好安全监督工作,才能为企业的生产工作打好基础,使企业的生产力全面解放,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实现企业的进步理念。

3目前企业安全监督体现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监督体系展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制度建设问题、安全意识问题、安全定位问题和队伍的建设问题。以下便是对监管制度和人员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详细的描述:

3.1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某些电厂的实际生产中,安监系统的负责人是生产部门的领导,生产和监督全部是自己,这就无法保障安监实行的力度,无法使其他工作人员信服,工作也势必会出现疏漏。此外,负责安全监督的部门监管范围也会出现死角。一人独大,难以在全厂范围内形成全面的监督。除此之外,某些企业的安全监督制度并不完善,只是针对基层的员工,以及对于设备的检修,把责任完全下发到了生产操作人员上,而对于企业的领导,监督范围却无法触及。而恰恰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领导的职责疏忽。

另外,目前安监制度规定的人员隶属关系存在问题。领导层管理专职人员,车间则负责自己车间的班组中的安全问题。这样的制度就会使执行力降低,容易出现状况出现后知情不报的现象。一套科学的安全监督体系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汇总等方面。有的企业安监制度所涉及的管理范围不全面,比如安检人员在发现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并没有进行考核以及跟踪检查。这样一来即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安监人员也不能及时了解情况的进度,长此以往便会暴露出相关的问题。

安监制度的制定不标准问题。即使现在大部分的发电企业都制定了一些关于安全监督规定等政策,但大部分都不标准,且只是表面工作。具体表现在只是对安监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了传达,而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标准却没有具体规定,这就会使安监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迷茫。

3.2人员的安全意识

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仅仅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操作人员本身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安监人员除了现场监督工作之外,大部分是在办公室处理数据的汇总、报表的制作等问题。由于长时间的文案工作,使安监人员疲于奔波在车间内部进行安全考察。对于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与较为薄弱的环节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并不能找到工作的重心,监督工作缺乏主动性。体现出了其安全意识的欠缺。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关系网复杂,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安监人员在处理问题时会较为圆滑、八面玲珑。即使发现问题,也会将事态的严重性主动降低,并不能遵守国家电网提出的“四不放过”原则。在对存在安全问题的人员的警告处罚上工作不到位,如此一来,即使有人犯错,也不会重视起来,安全生产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归结起来,还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再加上一些安检人员对最新颁布的安全生产规定没有全面的了解,在掌握新的技术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工作也只是表面文章,并不能解决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4建设安全监督体系的措施

如果想为企业的生产工作确立一层保障,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无后顾之忧,就必须根据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具体表现在完善政策的制定,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领导的监督指导。以下便是改进措施的具体提议:

4.1相关政策的制定

电力企业如若想真正落实安全监督体系,必定要有政策的支持。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安全建设通力进行的后盾。制度的\划要涉及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员工,企业全员参与建设,会大大提高协调性和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成立负责监督的小组,领导并协调全员,及时进行设备检查、制度落实率检查和监督。安检人员要有切实可行的领导能力,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并且相关的合同签订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在完善制度的范围内,明确规定每个员工的责任,从而保障安全管理建设顺利进行。

制度在确立的过程中,要保证安监体系具有独立性,由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并保证其公平、公正、公开,这样才能加强监管的效果力度。涉及到安全工作的业务,由安监机构直接负责。并且要保障由下到上层层监管。班组人员由车间人员负责,车间人员由企业领导负责。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经由上级同意。从制度上规范每一层次人员的职责范围。

4.2企业设备安全管理

在发电企业中,有许多大型设备,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检查。重视每个安全方面的问题,了解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修改措施。设备的问题排查要由专业的检修人员负责,确保工作细致,检查到位,并在发现问题后提出有效的检修措施。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备用物品,要进行系统的编排统筹。每个备品都要被纳入到电子目录中,有特定的编号。不管是出库入库,都要登记检查,并由安监人员进行跟踪记录。此外,对零件的性能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维修成本,提前排查出问题的零件便不再投入使用,也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会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安全管理有巨大的作用。

4.3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加强安监人员的安全意识,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工作培训。发电企业开展员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开始,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多种实际情况,确保每个员工都要对安全生产有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做到能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培训,例如每个月固定的日期进行培训。培训不只是表面的开会,要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工作。

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的进行,要依靠安全监督人员意识的提高。要加强各级之间的沟通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出谋划策。定期给工作人员开展安全交流座谈会或者安全意识培训讲座,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完善,对他们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使每个员工都有责任感。此外,安全意识培训也会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进行更新,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安全规定。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全面过硬的人才。安全监督人员的意识提高,促使安全监督工作上升一个档次。

4.4企业监督指导作用

企业领导也是安全监督工作关键的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到真正投入到安全生产过程中,并负责安全制度的更新,派专业人员对企业的安监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及时召开安监分析总结会。企业的领导是企业的标杆,领导要以身作则,保障自己的安全工作不出题,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后,要对其的整改问题全面负责,并对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员工进行责任的追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规范自己和其他员工,不放纵任何事故的发生。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安全考核,既是对他们责任的加强,也是对安全监督工作有效进行的支持。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家的感觉。只有员工具有了归属感,才会调动工作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变得更加细心谨慎,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合格的企业领导,要在员工面前建立一个亲切而公正的形象,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也要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5结语

安全监督体系是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保障。一项完善的制度会对企业的员工生产指明方向,合格的安全监督人员则会与制度相辅相成形成双保险。目前我国的许多发电企业还存在着安全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制度和人员培训上的改进优化。还要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全面的保障。在这些方面做够努力,不仅能解决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还能提高员工的技术与素质,解放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并且在行业的竞争中具有全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光辉.发电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19).

[2]杨兵.电力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4,(2).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消防监督;安全管理;标准化;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和产业都在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越来越集中,面对这种快速而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老旧的消防设备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需求,难以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容易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建立高水平的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提升,对消防监督设备和技术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预防火灾事故,维护社会和谐意义极为重大。

一、消防监督标准化必要性分析

(一)是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各个生产领域,都在转变发展模式,力争实现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化升级,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很多火灾的发生原因都是过分的追求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最终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像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12.6恩华大厦火灾都是由于安全管理疏忽造成的重大火灾事故,针对日益严峻的安全防火形势,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和工商业企业必须深刻转变工作思路,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建立标准化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安全保障。(二)是实现现代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安全消防监督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任务更重,需要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消防安全监督需求,而标准化建设能够根据实际进行量化指标分析,形成有力的指导规范和标准,解决区域安全监督设施投入不平衡,管理标准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使消防安全监督体系发挥出保证人民生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积极突出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作用,使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朝着更加平衡协调的方向发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标准化消防方针与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要落实消防标准化方针与目标,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标准化方针目标包括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消防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消防宣传培训等,消防目标应具有量化指标,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形成指导性文件。(二)标准化管理程序。消防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建设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各个管理过程,监督管理单位应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设施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权限,确定火灾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确定特殊场所、特殊设备的操作规程,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过程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所有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状态下,尽量提高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三)标准化火灾危险评估。火灾风险评价和危险源识别是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此项内容对消防安全目标的实现、火灾的预防和隐患的整改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火灾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国家颁布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方法》为指导依据,对各类场所进行分类,并确定不同类型场所的风险等级,评估出可以量化的火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防控措施,形成标准化评审文件。在技术操作层面,火灾危险性识别可通过安全检查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树分析等方法进行。(四)标准化防火监控设施建设。消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监督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消防主要基础设施包括消防防火门、安全逃生通道、防火连廊、消防灭火器材设备、火灾紧急备用电源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应该根据建筑高度、人口密度等因素对各类建筑进行分类,明确各类建筑场所的基础设施标准,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分类监督管理,为安全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建立扎实的基础。

三、实现消防监督标准化的主要手段措施

(一)深入落实消防安全监督责任制。在消防监督标准化建设过程,要利用安全监督责任制来实现消防总体目标与方针,要坚持从政府领导,专业单位监管到企业负责全民参与的监督理念,政府规划部门应该将安全消防标准化纳入民生保障建设规划中,并交由专门安全监督分管单位负责,确保消防监督体系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同时,要联合公安、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进行联合监督,认真开展消防检查工作,确保被管理目标处于完善的监督管控中,各个单位和部门均应建设消防监督责任机制,将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防止责权混乱,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防监督体系标准化建设要根据消防法的内容和实施要求开展,充分利用《消防法》中的实施办法和具体要求解决消防管理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根据火灾的扑灭情况根据消防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定消防监督检查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火灾原因鉴定、消防产品监督管理部门规章制度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加强执法的标准化管理,各部门应认真遵守消防法具体要求,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推进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三)隐患排查绩效标准化。首先,应建立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消防隐患排查范围、目的与方法,严格按照预案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建立火灾隐患汇总登记台账,对火灾隐患进行评估分类,采取综合调查、日常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和节假日重点检查等方式,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检查对象表,确保检查表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其次,隐患整改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整改方案应严格按照既定制度实施,重大火灾隐患应当采取临时整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第三,消防绩效考核应当每年对本单位消防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过程中,要完善评价内容,保存完整的证明材料,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对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最后将考核过程和结果形成正式文件并上报。(四)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标准化建设。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信息化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措施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优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对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对象的各项数据和图像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存储,为消防监督部门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是: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实施数据实现预警,从数据集成统计辅助决策,利用信息过程控制监督对象行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具,有助于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安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打通从管理目标现场到政府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之间的渠道,形成完整的一体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中,现场级的安全管理系统是核心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目标对象和已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利用网络系统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将各个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职能嵌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通过管理流程显性化和数字化来促进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实现。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是由管理人员、监控设备和信息网络三个部分结合而成:人的部分包括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政府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监控部分包括现场传感设备与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硬件、软件、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等;信息网络的部分监控现场就地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络。三部分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物和物、人和物、人和人之间高效流畅的信息采集和通信系统,彻底打通从防火安全管理现场到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方便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时动态化的了解和掌握监督对象的安全状态。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的显性化和标准化,并突破了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时空限制,从而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粗放式监督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造成了诸多隐患,因此,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深入分析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利用消防监督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并利用创新性的管理思路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入到消防安全监督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去,通过更加高效优质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减少火灾发生概率,避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几起典型性火灾原因分析及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10):67-69.

[2]陶琦.浅析如何做好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0,37(6):318-320.

[3]葛良玉.基于公共安全理论的城市消防管理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4]郑慧颖.企业消防安全投入内容及现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293.

[5]韩智.用智能化、信息化来打造互联网+的消防安全治理平台[J].智能建筑,2015(7):60-62.

[6]胡晔.等关于消防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0):18-21.

[7]韩玉祥.关于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与实践[a].武汉: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2007.

[8]王昭亚.消防安全指标的实施与监测控制探析[J].管理学家,2012(8):502-505.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安全监督现状;坦克模块化;安全监督模块化

我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正式起步于1995年,至今已17年,在这17年里,各级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勇担重担,克服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尽最大力量,较好的确保了我省安全监督工作的整体稳定;在这些年里,我省各地虽然也时有出现一些较大的建设安全生产事故,但随着国家、省在建设安全监督工作方面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我省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总体是呈受控和减少趋势,特别是我省推行安全生产动态扣分管理体系和细化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以来,我省各地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呈逐年减少态势。

1当前安全监督现状

我省安全监督工作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我省安全监督体系内部,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如:县、区级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监督办公条件大部分较差,交通工具缺乏,经费拮据;安全监督架构里的人员技术构成不合理,缺少电气和机械专业的安全监督人员,现有的这类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通过自学、短期培训等形式,应急上岗;安全监督人员组成、年龄架构较杂,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安全监督体系建立不完善,责任意识模糊,工作思路不明确,整体管理不协调,工作方式只表现为工作上的“见招拆招”、“责任推诿”、“架构缺陷”,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安全监督力量尤其捉襟见肘;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对安全监督工作的不重视等。

以上种种这些,除了受当前政治体制、人事体制制约有关外,在具体管理上更大的原因还是存在于管理架构的完善和系统化管理的缺陷方面。

针对管理架构、系统化管理缺陷,首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何时才能建立起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模块化管理体系。模块化管理能有效的明确责任,完善管理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和系统化的管理效果,对工作压力大的监督机构尤其合适;笔者较喜欢浏览军事类的书籍,并从德国“豹2”式坦克的模块化构成的工艺和理论,受到启发,认为我们当前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体系完全可以借鉴此理论;为此,笔者就引述德国“豹2a6”式坦克的模块化改进,以作进一步对安全监督模块管理理论的引子、敲门砖,只想用他山之石以攻我们安全监督管理之“玉”。

2坦克模块化思路的借鉴

提到德国的坦克,读者朋友们一定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豹”2坦克的名字。近年,“豹”2坦克开发出了从操控、装甲防护、火力、动力等坦克一系列的模块升级方案(tVm1),发展出“豹”2a5.“豹”2a6等,车型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模块操控方面:针对自身用途,德国陆军确定了两个升级改造阶段(KwSi和ii),KwSi阶段为武器升级;KwSii阶段是为防护和车载设备升级。(二)模块防护方面:1.防护升级组件中的地雷防护组件能够提供附加全宽度防护能力。2.德国戴森罗特工程公司为“豹”2主战坦克提供了模块化被动防护系统组件,已有多种陶瓷复合装甲组件安装到改进型“豹”2主战坦克上。(三)模块火力控制方面:“豹”2坦克L44毫米滑膛炮的反装甲能力能够通过升级而得到提高,“猎-歼系统”体现炮瞄发现即攻击特性。(四)模块动力控制方面:“豹”2a6eX演示坦克安装了改进型1213千瓦的欧洲动力传动装置,这套装置能够降低15%~20%的燃油消耗,也节约出较多的车内空间,机动使用。

由以上可见“豹”2主战坦克以模块化组构技术,适应新技术条件下更加残酷的战场环境,它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豹”2系列坦克模块化组件的理论和经过战火洗礼,证实了它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是正确的;“豹”2系列坦克在使用中,如果是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或受创,均可以迅速发现和维修,不会因为局部不利情况,影响整车的使用,自身便利的后勤维护和升级体系,高度的模块化集成保证了该战车在现代化战场的生存和制敌。

3安全管理六大模块

我们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为确保高效、便捷、务实、责任到位,同样可以建立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架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报监督管理办公模块化

1.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业务办理模块化。如:我们在安全资料审查、意外保险办理、安全机械设备检测手续办理、安全文明措施费办理及在建立安监档案:安监登记表、前提条件审查表、安监通知书、安监交底计划、重大隐患登记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登记表、填写安监手册、站派项目安全监督机构表及相关备案资料、设置专用资料盒等均在电脑中设置电子文档,利用网络流通技术建立安全监督信息平台;2.落实负责人专项管理,所涉及的电子、书面资料发放、办理手续、内部相关人员资料完全可以内部共享;这样就极大的增加的办公的透明度、便捷性和高效。

(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模块

具体体现了安全监督的检查、处理、跟踪、反馈各个环节中,但它们是一个相对闭合的模块系统,具体有:

1.现场进行安全前提条件核查:确定具有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2.日常安全巡查:检查工程实体和相关方管理行为并填写安监手册;各监督组对分管项目开展日常安全监督,落实跟踪安全隐患整改及专家论证方案的实施等工作,定期上报(月报)日常工作情况给安监室,对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和处理;对分管建设项目承担安全监督责任。3.各级组织的专项安全检查:按通知要求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专项检查中要做好图像和文字记录;对各级发出的整改意见书、通知书等文件必须要有跟踪落实,及时存档上报;对安全隐患处理的情况要定期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总反馈。

(三)安全教育管理模块

安全教育既具有战略性也具有战术性,体现了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总体需求和即时的需求;建立好该模块对我们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能起到管理效能倍增器的作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建筑技能学校、行业的专家、建筑研究部门的学者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良好的“智库”,既能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技术所长,又能较好的提高安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知识水平;安全教育跟不上,在客观上就会给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隐性的威胁,既我们常说的“安全隐患”,这个行业的建筑施工行为也就只能停留在一个危险的、较低的水平上,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是要必须考虑增强安全教育和监督的工作。

(四)安全设备检测模块

安全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是保证安全监督的基础,科学规范的检测数据是安全监督人员正确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的重要保证。该方面的模块控制重点要做好对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对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和问题落实跟踪整改。该模块必须要专人进行管理,建立系统化的安全检测管理体系;特别是对起重机械的管理更要注意有资质、规范检测、及时整改和复查工作。

(五)安全内部及工地项目部安全考核模块

安全监督情况的考核和项目部的安全考核,在原理和程序上基本大同小异,既从情况汇总到分类考评,再到总结及工作的整改落实;安全考核工作是定期查找问题、检查工作、督促工作绩效、管理水平比较的重要方法;这方面的工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具体落实,不要把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如果流于形式那将是一种负担,一种自我的不尊重和对工作的敷衍。

(六)安全中央自动化集成监控模块

安全管理自动化和高度的集成化管理在提高监督效率,提高监管的即时性,节约监督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人监管的个别工地就有局部使用网络视频监控现场施工的监控系统,在试连接使用中效果很好,但还未能与我站安全监督系统保持常态化的连接;目前,安全监督系统还未能在工地普及,原因有四:一是投入的成本较高;二是设备仪器的维护及使用还有较大的局限性;三是大部分工地在意识上还未能理解和支持该管理手段;四、一些施工和监理单位有“家丑不能外传的心理”。

4结论

以上是对六大模块的概况叙述,这些模块可以根据具体的单位需求和特点要求,随机进行相关的组合,但这些模块所体现出的务实、依法、创新、高效、灵活的特点,对于当前我们安全监督工作的整体性提高和管理上台阶,具有实际的意义,本人作为开发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室负责人,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已试行了这样的安全管理模块系统,在管理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下,取得的较好的实际效果,我站连续两年获得了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考核第一名的佳绩,当然不是所有的业者都同意我的说法和观点,在此提出,也是本人一家之见,但求“抛砖引玉”吧!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吉欣编著《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国内外的实践与进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1月

[2]北京建设协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常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5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坚持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强化“负面清单”和“底线红线”意识,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全面落实“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创新强安”的工作举措,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力度,加大安全生产随机抽查和巡查力度,规范安全监督行为,提高安全监督效能,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三化”工作系统升级,确保我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工作方针及目标

1、努力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努力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力争“零死亡”目标;

2、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不少于20个,绿色工地不少于20个;

3、加强争先创优管理,确保各类绩效考核排名前列。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廉政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工作重点,“一把手”要带好班子,领好队伍,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做到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和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大对机关效能建设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统一安全执法标准,公正平等的对待服务对象,安监员下工地认真执行“三不准”,树立清正廉洁,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全面推行“让广大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工作,确保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2、采取计划与随机检查监督模式和远程监控手段,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根据监督计划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各监督科于每周五提前利用QQ群或短信平台将下周监督检查任务的具体检查日期、重点及部位告知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被列入差别化管理对象的项目等实施随机抽查式监督检查;成立远程监督科,充分发挥远程监控作用,利用远程监控检查各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状况,通过新的监督模式和利用远程监控,做到安全监督“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全面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

3、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规范化和监管信息化工作升级,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一是着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对全县所有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阶段性评价,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督促项目各责任主体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监督规范化工作。根据省市监督规范化工作要求,每月对一线监督人员进行监督规范化工作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实时讲评和通报,切实提升监督规范化水平。三是大力推进监管信息化工作,加大对日常监督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力度,对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达标、不到岗履职、重复押证、现场安全隐患突出以及整改不落实的项目及时查处,对监管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全面的督促整改落实。

4、加强安全监督人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安全监督人员培训计划、考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监督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作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等有关方面培训学习,考试等,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到站绩效考核,考试不合格的将调离监督工作岗位,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工作高效的高素质安全监督队伍。

5、强化建设、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并将周边环境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周边环境交底;加强标后履约管理,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机构,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支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理各项制度,认真编制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加强分部分项工程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认真履行项目安全生产监理职责。

6、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的管理。督促施工企业加大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力度,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现场公示制度,强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实施专家论证,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严格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认真落实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严格按审批方案组织施工、检查和验收,将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在实处。

7、重点突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的同时,今年重点突出开展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高大支模、临时用电专项整治。通过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企业和行业自律行为,扎实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施工人员要认真落实专项整治措施,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突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专项整治工作实效,全面总结在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经验,提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企业管控水平。

8、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一是根据我县实际,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科,配足、配优管理人员,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综合监管。二是继续推进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四项制度”,确保检验检测质量,保障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三是完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周期预警提醒,利用信息平台、QQ群、月报表等方式完善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告知、安装、检测及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四是加强对设备基础、构配件进场的检查与验收,加强对设备安装、拆除、顶升加节等工序过程的安全监管,杜绝安拆过程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做好联合验收和使用登记工作,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模式

伴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工程逐步在国内部分城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它解决了城市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有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涉及到的专业和工艺较为复杂,没有形成一整套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再加上地铁事故频发使人们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不断总结现有问题,加强监督,才能促进地铁工程的发展。

1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1.1没有明确的监督机构

在现有的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机构不是很明确。以我国某市为例,该城市属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在对已经建成的地铁线路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时,一般是由省建设厅统一领导,由专业质监站成立的监督办公室对地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但是,通过对其他拥有地铁交通城市的调查发现,各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管理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督机构。

1.2监督模式较为混乱

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不同,在监督过程中所侧重的方面也不同,监督机构在监督模式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城市中,而且也出现在城市监督站中。例如,部分城市把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交给房屋建筑监督站,部分城市则交给市政工程监督站,但由于这些监督站的质量安全要求不同,且其与地铁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极为不符,所以对地铁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监督站的管理模式来完成。

1.3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不统一

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的时候,质量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分散在不同的监督站,加上两个部门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信息交流,导致地铁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不统一。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现场的永久性结构和实体结构,对临时辅结构的重视度不高;而地铁工程的安全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忽视了施工结构对地铁工程安全的影响。

1.4缺乏专业的监督人员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造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且危险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地铁建造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材料等。但是,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地铁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现有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监督管理经验,甚至部分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部门仅有不到5个人员,导致该部门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下去,直接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效果。

1.5报监手续存在滞后的现象

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监督部门应当把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施工方法、出现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措施、对岩石工程的勘察审核报告和施工图纸设计的审核批准书等作为安全报监的首要前提。同时,由于监督部门的不同,报监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报监中,安全报监的手续往往很简单,报监手续也能及时上交给监管部门。然而,在质量报监过程中,由于监督部门对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的审核文件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但地铁工程建设会受到征地拆线和地下管道线路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勘察和图纸设计单位会根据拆线和迁移的进度更改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图纸。一般来说,我国很难有城市能够做到在地铁工程建设之时就向工程监督部门上交完成的工程勘察文件和施工图纸,甚至有部分城市直到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才能把质量报监的手续正式办理完成。因此,在我国的地铁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先把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完毕,质量监督手续却迟迟未办理的现象,而相关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及时对出现类似现象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或勒令停工。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基本要求,也会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2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的优势

2.1科学配置监督资源

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分离和信息不通的局面,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地铁工程监督机构,抽调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一个专业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站。专业监督站的成立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地铁建设标准滞后的问题,完善相关的建设法规,建立健全系统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同时,还能够通过已完善的监督模式,实现对地铁建设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和较危险分项工程的监督。

2.2统一了监督模式

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之时,通过借鉴现今成熟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监督模式,根据地铁工程项目自身的状况,取其精华,逐步形成一整套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相适应的监督模式,把铁路工程从报监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为止这一系列流程都作统一规范,从而有效解决地铁工程长期存在的监管分散问题。

2.3统一了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

201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联络员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各城市要逐步在轨道建设中加强对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的探究。而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地铁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就必须有效管理施工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密不可分,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基坑的挖掘和钢支撑的架设工作等无法简单地归结到工程质量或工程安全中,而且大多数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质量和安全这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在地铁隧道的挖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盾构机始发、掘进和旁通道挖掘等风险较高的环节。如果把控不好安全风险节点,盾构机就很难继续顺利挖掘下去,会对管片的拼装质量和防水性能造成影响,一些城市也存在因隧道推进不平稳而导致地下水倒灌,最后不得不废弃地铁工程隧道的案例。因此,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督站应当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使监督站工作人员既具有一定的质量监督知识,又掌握了有效的安全监督方法,并使两者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此外,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监督时,既要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也要重视工程的安全。当勘察完施工现场后,要给施工单位签发地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两份监督文书。

2.4引进了专业人员参与监督工作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专业和技术较为复杂,同时,由于自身性质的限制,监督站很难拥有所有与地铁工程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引进专业人员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监督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弥补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另外,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建立数据库,记录相关专业人员的特长,然后根据特长分类管理人员。通过引进专业人员,使他们参与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既能发现地铁施工现场存在的深层问题,又能通过细致的讲解,丰富其他监督人员的见识,逐步壮大质量安全监督队伍。

2.5优化了报监程序

2.5.1实现了质量与安全共同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质量与安全报监要件的有机结合,把地铁项目工程作为一个监督单元,从而实现了地铁工程施工前质量与安全报监的同时办理,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报监程序,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报监时间。

2.5.2实现了分段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地铁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工程勘察和图纸审核阶段性的实际情况,以项目工程为一个报监整体,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报监阶段,从而实现了分阶段的报监。

2.5.3实现了提前介入

对于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审核文件齐全的施工单位,由于在其他手续上存在问题不能办理报监的,可以经过建筑单位向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递交申请,然后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主管部门的批示意见提前介入到项目工程实施的质量安全监督中去,从而避免了因报监滞后而埋下的质量安全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而地铁的出现减轻了地上人流量的压力。但是,由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地铁事故时有发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报监程序,完善了监督模式,从而提高了地铁工程的安全性,使其质量得到了保障,促进了地铁交通业的发展。

作者:戴锦韬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

参考文献

[1]任新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0).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农村公路;质量监督;质量保证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公路采取了多项扶持政策,旨在构建技术等级分配合理、出行便捷的农村公路网。质量是工程建设永远的灵魂,是衡量一切工程的硬指标,只有坚持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切实加强政府监督职能,组织构建和完善一系列质量体系,才能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最终推动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存在问题

(1)从业单位问题。近几年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技术、管理、施工人员资源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技术等级低、投资也低的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着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普遍现象。项目经理(建造师)、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难以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要求到位,施工组织混乱、施工随意性较大。监理单位普遍素质较低,履职能力差。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合同协调管理基本要求难以达到。(2)管理理念问题。施工组织计划往往闭门造车,执行性和操作性不强。行政干预大,盲目赶工期的项目比比皆是,工程建设中必要的养护和养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公路工程建设还停留在追求“量”,亟待转变为“质”和“量”并重。(3)工艺操作问题。工序交验执行不好,上到工序未交验便进入下道工序,必要的试验检测和中间交工验收不能严格执行。标准试验结果不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原材料(砂、碎石)随机取材。水泥混凝土拌和计量设备、振捣设备不齐全,水泥混凝土强度得不到控制。施工过程试验检测执行不好或不执行。(4)交通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监督视野窄,市州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大型项目(高速公路、独立大桥、隧道)机会较少,接触新工艺、新做法的机会较少;县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正在建立,政府质量监督网络为得到有效拓展;交通建设工程行政执法还在路上。质量监督还往往停留在实体监督层面上,质量监督体系和制度亟待完善,政府监督职能未得到有效发挥。(5)程序缺乏规范性。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工程立项、初步会审、招标投标、开工完工质量检测及其验收等一整套完整的建设程序。然而,一系列的复杂建设程序要真正实施起来是极具困难性的。此外,虽然在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中可以优化其部分程序,比如将其交工、竣工合二为一,又或者是方案决策和施工图纸设计相结合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在保障建设程序符合施工标准规定基础上才可。然而,在缺少施工监督管理的情况下,施工质量皆难以保障,更何谈确保公路施工按照规范化进行。

2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改进措施

(1)推进依法监督。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行立法,推进质量监督执法化进程。目前,贵州省颁布了《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条例》,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立法。质量监督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完善质量监督制度,质量监督工作才能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也是质量监督工作提升的重要途径。(2)完善体系建设。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和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行业管理文件,规范和指导从业单位行为。督促相关从业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将监管质量的内容细致化,逐步落实到每个施工部分甚至到个人,健全质量控制奖惩制度,必须以严密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机械设备,严格按照规划、标准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认真治理质量通病,使工程保质保量完成。(3)政府调控。建立完善质量监督网络,履行政府监督职责。质量监督人员必须熟悉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业务,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按规定参加行政执法岗位培训,方可按照核定的岗位行使行政执法权。质量监督工作要对从业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是否各个层面都落实了工程质量责任制。(4)建设监理队伍。必须加强对公路监理队伍的建设,以确保工程质量。聘请具有高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充实监理队伍,以此缓解公路工程量及其监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此外,必须加强监理队伍的业务培训,让其人员充分掌握公路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选拔人员时,必须严格查看《农村公路建设现场监理员证》是否具有真实性,确保监理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相关的监理程序,确保整个工程的监管到位,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3基于质量监督的公路工程管理方法

(1)编制监督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计划,实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全覆盖。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行为、规范化施工、工程实体质量三个方面。从业单位合同履行情况、执行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情况、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情况,从业人员素质,工程自检、抽检资料,防治质量管理通病的效果等。(2)倡导标准化建设。推广标准化建设和首件工程制,实现标准化建设低等级路上推广,最终实现创建“平安工地”。施工单位执行标准化建设和首件工程制,一方面能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强化精细化管理,降低产生质量安全事故风险,另一方面能总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3)加强试验检测。继续加强试验检测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规定,开展好标准试验工作和施工过程检测。监理单位至少要按照不低于10%的施工检测频率开展好独立抽检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在巡查、督查工作中对关键项目随机抽检。严格通过试验检测数据的判别,保证建设质量。(4)建立诚信体系。从国家到省到市,逐级建立农村公路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利用信用评价方式,对从业单位的失信行为进行扣分,在招投标阶段根据其信用评价等级加分、减分,甚至是限制进入建设市场。

4结论

总之,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作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至关重要的一项,要严格执行和加强。虽然农村公路建设在技术及其项目整合标准要求上相对较低,但在工程质量上决不能降低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的标准质量要求,否则,将会造成极大的工程危害。因此,只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并以政府监督工作为牵引,统筹带领从业单位加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才能把农村公路建设好,才能充分体现公路工程综合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涛.堆场工程水稳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6(7).

[2]潘阳.公路常用材料的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

[3]王琪.浅议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6(7).

[4]刘泽富.公路建设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5(3).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8

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道路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源耗费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工作计划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范文120__年,在市、区建委的领导和关怀下,我站始终坚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不断加大施工现场动态监督管理力度,使得我区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__年,我站新监督工程项目40项,面积91万m2,竣工工程34项,面积71万m2,工程监督覆盖率1000/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共处理工程质量、安全投诉25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在市建委组织的质量、安全大检查中,受检工程合格率100%。

一、深化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为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我站不断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完善,清理并规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1、明确了质监站各岗位职责及建设工程有关监督程序。

制定了站长、副站长、监督科、综合科等岗位职责,让大家真正做到各司其责,各尽其事。明确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程序,各工程实行监督科项目负责制。推行了关于安全生产等级核定的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等级核定实行施工企业申报,站统一安排交叉打分的方式。通过各职责和程序的完善,将质量安全责任真正落到了实处。

2、完善内部监督

为加强内部监督,我们推出了政务督办制度、站务巡查制度、安全核验与竣工验收内部监督制度。对交办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对各监督科、检测中心、西部分站...

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水利工程质量更上一台阶这一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忠实地履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碰硬,把好工程质量关。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规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立足对每个受监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做好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巡回检查工作。

3、把好工程的质量关,做好工程验收前资料的审查和质量评定工作,出具准确,客观、公正的质量评定报告。

4、督促和帮助县级质量监督站开展工作。

5、突出中观管理,加强前期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加大监督力度。

三、工作重点

1、全市中型水库和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2、仙局县城市防洪工程、临海市城市防洪工程、温岭市东海涂围垦工程、永宁江二期治理工程、台州市供水二期工程和椒北供水一期工程等省、市重点水利工程的质监工作。

3、抓好海涂围垦、城防等工程项目的质监工作。

4、做好新受监工程的相关准备工作。

5、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后的质量检测和评定工作。

四、实施计划

1、1~3月,督促和帮助各县(市、区)级质量监督站开展工作。

2、4~6月,重点抓好全市中型、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抓好各在建工程度汛前的安全检查,保障各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

3、7~9月,做好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员的培训和资格审核。

4、10~12月,做好各完工工程的验收工作;

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并探索明年质监工作的新思路。

5、每一季度对所受监的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对于重点工程定期的开展质量监督活动。

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范文3为认真做好20__年全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全年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两创三比”活动,创新监督方式,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一)开展“__”前两年全市交通工程“两创三比”活动总结、考核、评比、推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再掀“两创三比”活动新高潮,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20__年3-4月份,全面总结我市“__”前两年(20__~20__)交通建设工程“两创三比”活动工作实效,做好“两创三比”活动典型评选工作,协助市局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和推广“两创三比”活动经验,认真分析我市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典型的指导示范作用,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制定活动实施意见,继续推进“两创三比”活动在我市交通工程建设中深入开展,再掀“两创三比”活动新高潮。在落实工程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再出精品、再上水平的质量工作氛围。树立创品牌工程理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创新监督方式,加大处罚力度。

调整工作思路和监督模式,加强对项目法人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以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为主要内容,把工程实体和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行为作为监督重点。

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督查,深入工程一线,针对不同建设阶段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督,重点做好技术风险高、质量安全隐患大的桥梁工程和路面结构层监督,加强对工程关键部位和环节以及关键指标的的质量抽查。充分发挥交通信用体系的积极作用,对信用差的单位实行差别化监督管理,重点放在落后的、问题多的企业和项目上,把主要人员的主要精力扑在这些项目上,把检查的对象集中在这些单位的这些项目上,加大处罚力度,推进诚信交通建设步伐,促使交通从业单位形成认真履约的自觉行为,保证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行为、从业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按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总要求,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坚持依法监督、严格执法,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肃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和权威性,开展对工程质量违规行为的惩治,具体体现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力,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工程质量,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重拳出击,果断出手,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明真相,严肃追究,把查处结果与施工、监理单位的业绩信誉挂起钩来,与招投标挂起钩来,对质量差的单位通报批评,严厉经济处罚,亮黄牌甚至红牌,直至清除出我市交通建设市场。

二、进一步做好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一)加强工程现场安全检查,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检查,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桥梁、高边坡和码头等结构物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落实重大风险源辨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等安全措施,逐步把隐患排查和治理纳入施工过程管理,形成监管规定和督查标准。

(三)建立工程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会同市局安全处,每季度组织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大检查。加强安全生产巡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落实整改。确保工程项目不发生因监管不力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责任事故。

(四)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形成制度标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法制化。

(五)加强监理单位安全、环保监理工作质量的检查,落实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

(六)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安全基础公巩固年”、“安全生产月”、“夏安塞”、“冬安赛”等各项安全专项活动,有计划、组织、有落实,在市局考核中,确保评为先进单位。

监督科制定细化的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计划。

三、强化工程试验检测管理,规范交通建设工程现场试验检测工作。

(一)继续开展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工作。在第一阶段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制定《淮安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加强对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监管、处罚力度,有效杜绝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实现全面规范我市公路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从业行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目标。

(二)严格执行《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实施细则》和《淮安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严肃工地试验室合格证核发工作,母体无资质的单位,工地试验室必须完全委托有资质且通过计量认证的试验检测机构建立,母体试验室必须对工地试验室履行管理职责,并承担责任。促使从业单位切实加大质量检测投入,确保检测工作有效开展。对伪造试验数据行为决不手软,严格“打假”。确保质量检测工作规范,试验检测资料真实、准确、齐全。

(三)下半年组织一次全市试验检测机构能力比对试验。

四、逐步落实创新工作任务

(一)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全覆盖,兼顾建设质量和养护质量。

1、适应交通建设形势发展需要,及时介入我市铁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研究铁路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根据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省交通厅《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加强对我市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水运建设工程,督促水运工程建设单位及时申请质量监督。

2、主动参与站场建设质量管理,对每个站场项目组织2次质量督查。

3、扩展交通建设工程监督范围,加强对养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养护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办法,适时将我市大、中修等公路、水运养护工程纳入质量监督范围。

(二)加强和完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的信用体系和从业队伍管理。

1、会同市局招标办,加强施工、监理中标单位履约管理,配合做好履约考核工作,充分发挥交通信用体系的积极作用,对信用差别单位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督管理,重点要放在落后的、问题多的企业上,推进诚信交通建设步伐,促使交通从业单位形成认真履约的自觉行为。

2、做好和市局招标办、公路处、农路办等工程行业管理部门联系、交流,将站检查结果及时向他们通报,做到我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共享。

(三)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建立质量监管新机制

1、对干线公路重点工程,充分发挥质量检测机构独立检测能力,提前确定检测单位,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预先明确各项检测指标和检测频率,要求检测单位掌握工程进度,及时完成分部工程检测指标的检测,保证检测频率,真正实现工程完工交工检测数据齐全、详实,评定意见完全以检测数据作结论。

2、及时传达部、省下发的质量管理文件,提出贯彻要求,必要时,制定我市相关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文件,并加强对上级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年底完成现行主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文件汇编,形成我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认真开展上级部署的各项质量活动,注重活动成效,认真做好活动总结、评比、考核工作。结合我市交通建设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和特殊工程建设实际,组织开展新规范、新标准的宣贯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加强对监理市场管理,组织对工程现场监理机构定期考核,公开考核结果,建立监理机构奖惩机制。

加强对监理人员执业资格证书管理,严肃处理拿监理证书到处投标,人员不到位情况。随着我市交通监理企业的发展壮大,适时成立淮安市交通监理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四)加强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1、加强我市交通工程造价队伍培育和发展,积极组织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考试,发展我市造价队伍。

贯彻《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规定》,执行造价文件编审人员持证签章规定,规范我市交通工程造价管理。

2、积极履行工程造价管理职能,采取经济与技术措施,参与工程造价文件的审查工作和由市局负责管理的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标底审查工作,监督检查招标标底和中标价的合理性;

做好本地区的交通建设工程材料价格和其他造价信息的调查、整理工作,按规定上报省交通厅工程定额站。

五、继续做好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行业管理服务工作

1、3-4月份,开展我市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继续教育和安全考核证书年检工作;

2、做好20__年度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第二、第三、第四批安全许可证年检工作;

3、做好我市交通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信用信息收录工作;

4、做好我市交通监理企业资质定期检验和复查工作;

5、做好我市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建造师注册指导初审工作,实现项目经理向建造师的过渡;

6、做好监理工程师、试验检测人员执业资格报名组织工作。

六、做好内部管理各项工作

1、推进依法行政,实行重大处罚报告制度,继续做好行政执法公示,适时调整执法公示内容,提高站质量监督受理效率,方便服务对象。

利用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继续教育机会和“安生产咨询日”等活动,组织法律法规集中宣传2次以上。

2、3月中上旬,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完成20__-20__度公开信息整理工作,对20__年度业务工作中形成的信息及时进行公开。

3、利用市局政府网站“质量监督”栏目,继续将我站历次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结果和对相关单位处理情况在网上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打造质监工作的“阳光工程”。

4、利用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写质量、安全监督信息;

及时填报各种统计报表及监督信息;做好省交通厅网站“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中“市站之窗”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整理、归档文书、监督档案。

5、继续做好质量监督费、定额测定费、质量检测费收缴工作;

6、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加强与新闻宣传媒体联系,做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宣传报道,争取全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不少于30篇,做好20__-20__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

7、做好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市局各项工作规定,做好单位治安防范,及时解决内部矛盾。

七、加强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

1、加强党建工作,开展党务活动,全年召开民主生活会1-2期,积极组织站全体党员参加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各项整治学习、教育活动。

2、做好站和润淮公司职工党员发展工作,把符合条件的1-2名同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完成在岗人员执法培训,培训率100%,法律、法规学习不少于15天。

加强质监人员专业业务培训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项业务培训和资格考试工作,不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9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独特特征

⑴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执行者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属于政府行为。

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则是项目组织系统外的监督管理主体对项目系统内的建设行为主

体进行的一种纵向监督管理。

⑶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则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⑷政府工程质量监督以国家、地方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它的重点主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阶段性的监督、检查、确认。并且在工作方法上更侧重于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从工程建设的主导地位上退出来,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更超脱地、更客观地行使监督职能,才能建立起更权威的监督者形象。质量监督机构从直接管理变为重点监督,变保姆式的具体指导为超脱的宏观把关,质监员不再是工程建设场上的运动员,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裁判员、监督者。具体而言,质量问题的出现,不应视作是质监员的过错,而发现质量问题应是质监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善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同时,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用运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监管的方式由重视事先审批转化为强化事后监督,而工程质量监督正是事后过程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工程质量监督在建筑市场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应该是监督管理的事业单位,而不是中介组织。

3.立足点在于结构安全明确质量监督的重点是结构安全,这是十分正确的。结构安全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个建筑物,连结构的可靠性都保障不了,其它的什么功能、什么环境也就如空中楼阁。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3.1检测结构的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安全度通常指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实际上只是对结构截面强度安全的一种度量,与此相关的还有荷载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取值。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因素大多,安全度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有些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抗偶然作用和防倒塌能力差;或者计算图形和受力路线不明确,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消弱了结构耐久性;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3.2检测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并要对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现在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重视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视旧建筑的维护。设计人员不能只套规范,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来应由设计人员自己去解决的各种问题。此外,不同的结构体系针对其特点需有特殊的布局与构造,例如预制预应力多孔空心板的楼面结构,板端应考虑墙的嵌固约束,并配置负钢筋以防止端部开裂而造成脆性剪切破坏,可是过去多按简支设计而出现端部裂缝,造成大面积隐患。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中,有许多专门技术需有专业公司合作配合,如有特殊防腐蚀要求的后张预应力筋或混凝土等。现阶段,质量监督机构在注重桩基工程、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的结构质量的同时,还应对有关安全的电气和电梯工程的质量予以足够的关注。

4规范质量行为和监督管理

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除极少部分是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极大部分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规范人的质量行为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质监的职能要求质量监督机构不但应当监督工程的实体质量,而且应当监督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这是监督工作的经验总结的结果,其内涵是很深刻的,监督质量行为的本质是监督各方主体责任到位,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操作施工管理处于质量标准的受控状态,使完成的工程实体质量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在具体监督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监督相结合的思想,把质量投入要素、质量转化过程和质量的过程产出、中间产出、最终产出的监督相结合,以投入监督和转化过程监督为重点,保证产出品质量,体现事前主动控制的监督思想,并且着重是对公众和社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预控监督和中间监督。

针对目前的建设现场,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质量行为的监督应当在这样一些方面多下功夫:建设单位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各方主体的资格是否与工程相应,各类上岗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监理人员是否到位,建筑材料使用前有否试验、管理,施工技术资料是否与工程进度同步,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总的来说,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地基基础质量验收监督、主体结构的验收监督和随机抽查监督为主要形式,把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环境质量的监督渗透于各个监督全过程,也是质量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中的监督,保证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规范,质量活动结果有效,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5监督新模式

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建筑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大关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的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质量状况。同时,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和全社会的质量意识,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中,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综合抓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行机制建设,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机制

1、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辖区内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信用基本情况调查,选择基础较好的县(市、区)进行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组织在其它县(市、区)推广。各县(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辖区内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完成食安委下达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应任务。

3、各行业协会对其会员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

4、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单位内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5、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监督。

(二)落实食品安全征集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行业和社会三个方面。信息征集应坚持依法、客观、公正、完整、高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合法权益的原则。信息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记录的监管对象基础监管信息、其他有关部门记录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行业协会记录和收集的会员单位信息、行业评价等、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委托要求征集的信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信息、信用调查机构的调查情况、认证机构的认证情况,消费者的投诉情况等。各单位职责如下:

1、市经贸委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畜禽定点屠宰厂(场)监督检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经贸委,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市工商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信息、监管等级及消费者投诉等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工商局,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市质监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备案、监管等级、检验、监督检查及认证机构的认证情况等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质监局,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市卫生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单位(含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发证情况、量化分级管理分级情况、监督检查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卫生厅,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市农业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农业厅,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生产经营单位畜禽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7、市建设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市政供水、二次供水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建设厅,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8、市水利局负责收集本系统全市乡(镇)、村以及部分县集中供水、二次供水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省水利厅,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收集本辖区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0、龙岩车务段负责收集境内各车站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报送福州铁路办事处,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1、各行业协会负责收集会员单位的信用信息和行业评价,报送省行业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2、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收集中介机构按照委托征集的信息,新闻媒体舆论监管信息,信用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报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信息通报与

1、各监管机关应严格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07]120号)和有关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要求,遵循依法、客观、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守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各监管机关应相互及时做好本部门监管信息的沟通、协调和通报工作。

3、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关信息。

4、农业、畜牧兽医水产部门负责有关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渔药残留等检测信息,定期农产品产地质量状况信息。

5、质监、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联合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

6、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7、质监、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信息,由四部门联合;其中一个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独立开展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信息前应通报其他三个部门,三个工作日内无异议的可以。

8、对涉及多部门交叉管理、重复或内容矛盾的信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一致后,由相关部门联合。对于内容难以协调一致的信息,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有关部门应暂不。

(四)开展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的工作

1、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全省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数据和本行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对所主管行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的基础工作。

2、市、县(区)经贸委(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卫生局、建设局、水利局、质监局、工商局、出入检验检疫局及铁路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级对应部门制定的本部门对监管对象实行信用分类的标准和程序,开展对本部门监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评价的基础工作,根据省里的评价结果,采取不同的监管力度,实施分类监管。

3、市、县(区)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良好农业生产规范认证的基础工作,市、县(区)农业局负责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基础工作。

4、市质监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开展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的基础性工作。

5、市经贸委负责培育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的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服务。

(五)实施食品安全信用奖惩机制

1、市、县(区)经贸委(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卫生局、建设局、水利局、质监局、工商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对应部门制定的对本部门监管对象的信用激励和惩戒办法,落实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单位给予扶持措施和对失信单位依法进行信用提示、警示、公示、降低等级、行政处罚等惩戒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省级对应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行业内从业单位信用奖惩制度,根据行业内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落实奖惩措施。

三、工作步骤

(一)试点阶段(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

1、开展试点工作。根据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要求,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选择龙岩中心城区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市、区食安办应抓紧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为全面实施提供借鉴。

2、制定工作方案。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摸清食品安全和信用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经营状况、品牌特点、履约能力以及资质是否合法,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等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知晓度,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等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辖区内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监管部门要结合职能,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监管和指导,抓好方案的落实。

3、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级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工作原则等组织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

1、全面动员部署。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狠抓落实,分步推进,确保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2、抓好企业信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结合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食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等认证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重视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加强生产经营行为自律,把维护自身形象和提升企业价值有机联合起来,筑牢信用基础,树立食品企业良好形象。

3、加强行业管理。各食品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本行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有关制度,通过发倡议、签公约、向社会承诺等有效形式,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依法依规生产经营,自觉保证食品安全。

4、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督查,定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和食品安全信用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三)总结阶段(2009年10至12月)

1、各县(市、区)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经验。

2、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省里的部署,组织成员单位对县(市、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

3、推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由省里进行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职责。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食用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加快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息披露、信息惩戒、信用标准等制度规范,以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