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数字化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5:33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1

近年来,社区党支部以“行为居民,思为社区”的效劳理念,勇于探究、勇敢立异,在社区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疏通的效劳平台。应用数字城乡社区治理平台,立异“四知四清四把握”任务机制,推进社区信息化深化展开。

立异观念动态治理建立数字平台。依照社区—小区—楼宇—家庭—居民五个层面和四类治理任务法,数字平台对辖区内各类信息进行了注销,可清晰地查询房子信息及地点的企事业单元信息、党建信息、营业信息以及家庭信息等近百项数据,建立了一致、标准、共享的数据治理平台,成为社区各项任务最齐备的材料库、最具体的进度表。在数字平台中,有辖区劳动保证、城市低保、医疗保险、廉租房等数字化社会保证系统;有以辖区警务室为主,小区物业和社区综合管理为辅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系统,经过研判剖析、数据比对等社会治安情势,为安全社区创立奠基了坚实的根底。

立异理念便民利民做实效劳平台。跟着“数字社区治理系统”的建成,将辖区依照人口寓居情况和散布,科学划分红多个网格,网格内一切单元、楼栋院落、贸易店面、公共设备、主次干道和全体寓居人口均为效劳治理对象,减少了效劳治理的单位。效劳平台以社区党支部为中心,楼院长治理为主体,社区片警、物业、意愿者、信息员等本能机能协同参加的一体化治理形式,由社区各网格担任人与种各楼栋长及社区片警、物业治理员等深化群众进行零间隔效劳,使社区效劳由曩昔群众“走上来”变为干部“走下去”,第一工夫调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立异对等合理治理建立一卡通效劳。为把活动人口治理效劳任务开好头、起好步,具体摸清辖区活动人口底数,做到活动人口“底数清、状况明、信息清、管控实”。由社区书记和社区治保主任各带一队,将任务人员进行分组。社区治保主任、综治专干和活动人口协管员构成一队,对辖区内活动人口及租赁房子承租人员有重点、有针对性走访,对近期入住的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并要求其实时到社区处理寓居证,对寓居超越必然工夫的活动人口发放喜欢心效劳治理卡,活动人员凭卡可享用社区各项效劳。

立异高效效劳通明建立政务平台。依托社区效劳与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将当局公共效劳延长到社区,构成各类底层社区建立治理、社会事务、便民效劳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效劳系统,完成了社区任务无“裂缝”治理,“零间隔”效劳。在一站式效劳大厅内,执行“亲情效劳、政策解答、一站式办结”的任务形式,全力打造“全程代办式效劳”优化治理效劳的方法和内在。履行社区党务、政务、居务三公开,将社区简介、人员分工、机构设置、准则建立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公示,辖区居民可随时调查社区根本状况、处理事项、做事流程以及年度任务目的执行状况、政策律例落实状况、救灾救助款物发放状况等相关信息,为具体展开社区各项任务奠基坚实根底。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2

【关键词】区民小区数字化社区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技术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近年来“数字化社区”构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对于“数字化社区”建设已经处在计划阶段,而有的城市已经开展了“数字化社区”的实验工程,可见,“数字化社区”构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构建数字化社区的主要目的

要想真正了解“数字化社区”的构建目的就要首先了解“数字化社区”的概念,“数字化社区”的含义是由“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引申而来的。“数字城市”一般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对城市的设施建设进行实时的动态采集、动态监测的信息技术。是一种具有分辨率高、检测范围广、跨时空的综合技术系统。其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数字化社区”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对社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在社区范围内在政府、物业机构、以及物业服务、居民和各种中介组织间构建互相交流服务的网络平台。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基础设施基本要素中的重要要素。而数字化以及城市化的构建目的也必须是统一的,就要对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使社区规划逐渐趋于数字化,对社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要把数字化社区做为一种服务手段,为促进社区高效发展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数字化社区的功能和需求状况分析

数字化的社区建设综合服务网络具有行政管理、信息采集、便民利民信息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法律、气象状况、医疗设施、教育培训、旅游、家政、娱乐等的一系列服务。能够不断的对各级的政府电子政务、网上的办事服务以及社区的公共服务进行推进。对重点的政务信息、就业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区保障、失业救助服务等服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结合当下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的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家政服务以及文化教育等的信息资源开发。

在数字化社区建设过程中,信息源的建设是主要任务,通过对数字化社区的相关功能的分析,要对数字化社区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并可作为数字化社区的基本需求。

(1)提供便民利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在对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可以通过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方式,对社区信息服务网络进行构建,以使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得以满足。

(2)对于特困居民以及失业居民的信息数据。开展社区就业活动,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提高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社区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3)退休人员的信息数据处理。在社区的数字化构建过程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社区管理人员要配合社会保险部门做好养老金的发放和领取工作,能够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

(4)社区的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文化体育场所是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用数字化的技术能够对社区的文化建设进行实时的监控并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还可以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让社区的居民能够在活动中提高知识水平。

(5)对于疾病的预防信息。做好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一般的常见病的诊疗预防方法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对居民疾病信息的收集可以使社区的居民健康得以保证。

(6)外来人口信息。对于小区的人口流动过大,加强人员的管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外来人员的信息一定要进行准确的核对,并做好登记工作,是促进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社区治安信息。社区的治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是切实保障居民安全的必要手段,在社区数字化构建过程中,要对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进行有效的建立,积极推广运用各种先进的安保技术,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措施能够有效的对社区居民的安全进行保护。

三、数字化社区的构建框架

(1)对于社区综合平台的构建。社区的综合平台是一种信息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网络构建的,服务的对象是社区的居民。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便民服务、慈善捐赠服务、助残救困服务、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务进行有机组合和有效管理。这种平台可以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网站,以及社区居民的求助热线和智能呼叫系统进行构建。

(2)社区的综合化管理系统构建。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按照社区地理信息以及人口信息,对涉及社区基层社会治安、社区劳动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社区组织、社区党建等日常事务的应用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这种综合的管理系统适用于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还要根据需要调用公安、民政,计生、环保、房产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使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的实时、在线、使社区管理和决策更加准确规范。

(3)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是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居住区的公共场所、视频信息、住宅安保信息、住宅内部事故报警信息、以及火灾报警信息等统一到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上,以使社区居民的安全得以保障。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居民小区数字化社区构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信息技术对于小区各项建设都带来了便利的服务,极大了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使社区管理更加的科学、高效,有效的体现了构建社区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3

一、深刻认识蒙古语文事业的地位作用,切实增强新形势下蒙古语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认真贯彻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加强蒙古Z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新形势下加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在我区社会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在推进文化强区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蒙古语言文字事业,是自治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大局,在自治区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区蒙古语文工作者,是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执行者,是维护各族群众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合法权利的捍卫者,是保护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的推动者。必须正确认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对蒙古语言文字工作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抓好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制定推进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加大蒙古语文培训、测试和科研力度,加强对社会市面蒙汉文字并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蒙古语文的社会应用,推进蒙古语文的规范管理,加快蒙古语言文字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积极搭建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蒙古语言文字应用平台,使蒙古语言文字事业在服务中心工作中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契机,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机遇,紧紧抓住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这一社会的关注点和工作的切入点,集中精力推动《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当前,我们要推动出台《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社会市面蒙汉文字并用管理办法》,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和《自治区民委、民政厅、交通运输厅、旅游局关于对社会市面用文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整顿的通知》精神。

我们从2014年提出,要利用3年时间,以12个盟市所在地为重点,辐射全区旗县,对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进行规范整顿,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2016年是3年治理整顿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对全区开展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治理工作和公路两侧各类标牌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情况治理进行考评验收。检查各地区贯彻落实《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开展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治理工作的效果,检查全区各地是否实现自治区确定的全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率要达到100%,规范标准率要达到98%以的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精心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提高治理的成果,确保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考评验收,不断提升全区蒙古语文工作的水平,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新形势下蒙古语文工作管理水平

加强蒙古语文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法规,落实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区蒙古语文工作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基础。蒙古语文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必须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提升业务能力,规范执法程序,加强依法行政,这就要求各级蒙古语文工作者既要懂业务,也要懂技术、懂法律,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蒙古语文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将加强蒙古语文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抓,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要加强培训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数量适当的蒙古语文工作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蒙古语文工作提供雄厚的人才支撑。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4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质量指标。提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起源于农业发展中土地结构的更新改造,任何一项农业更新改造规划与实施,都需要对更新项目进行空间准人审批和空间管制决策评价。基于对农业更新改造的评价,建立了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构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质量指标体系。

1.前言

农业空间管治是强调控制和协调,对农业地域空间资源的计划性配置的新理念川。跨人21世纪,国家正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构筑数字农业。农业空间管治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数字农业可为农业空间管治提供多元、分散、网络型和多样性的农业管理和控制决策支持信息流,利用数字农业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农业管治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科学化的最佳决策。对现代农业这一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的自然与系统施行科学管理,对农业问题做出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对农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断与预测,使其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对农业空间管治决策进行科学论证。另一方面,经济的网络化、全球化,使农业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农业构造单元的活动已不再局限于本物理空间。若不采取新的农业空间管治模式,即没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平台支持,农业空间管治就会失控失调。

农业空间管治是以农业空间资源分配为核心,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虚拟四维时空中的数字化实现。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可为政府部门和非组织管治决策提供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的农业自然、生产、社会与经济信息,使其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农业空间管治目标。

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是农业空间管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数据组成部分。农业空间管治所涉及的信息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置于统一管理之下,使农业空间管治工作有一个规范标准化的高质量数据基础。信息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间管治分析评价与决策结果的可靠程度和空间管治目标的真正实现。对于农业空间管治,由于其操作对象具体,功能目标明确,应用范围集中于农业区域,空间信息的尺度变化较大,数据质量对应用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在数据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在数字农业空间管治研究中,信息数据质量体系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2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数据主要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图形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如土地测量数据、地图数据和遥感图像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各种数据源都带有一定的误差因素,并将之引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管理的数据库中。另外,数据源在时间精度(即现势性)和数据空间范围与数据内容方面,若不能满足农业空间管治应用的需要,也会严重影响农业信息数据应用的质量。

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伴随着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应用过程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第一个阶段是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保存;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包括数字化、数据录人和必要的数据转换、数据处理;第三个阶段则是在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分析评价和决策。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前一个阶段所带来的原有误差,并增加了本阶段所引人的新的误差因素。因而,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可以数据获取和应用过程的这三个阶段为线索来考查。

(1)数字城市空间管治数据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数字农业空间管治的数据源,通常包括外业测量、勘丈、调查记录的数字化数据、图纸、图像和文档材料等。数字农业空间管治数据源的质量问题,包括这些数据源的采集和生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测量中由测量方法、仪器及人员操作带来的误差,遥感的系统误差及干扰误差,文档材料在社会调查和统计时产生的误差,地图本身固有的误差(包括数学基础的展绘、编绘、清绘、制图综合、地图复制以及套色误差),遥感解译过程中产生的定位和分类误差等等,以及数据源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图纸变形误差等。

(2)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数据库建立中对数据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根据目前的技术方法和设备条件限制,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还是来自土地利用规划图、外业测量和调查、统计资料等。这类数据源,必须经过数字化和数据录人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配准,也许还要经过一定的格式转换,才能进人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成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

这一部分数据质量问题,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数据获取、数字化和数据录人以及数据格式转换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影响这部分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在于数字化采集仪器的精度、数字化方法以及数字化操作精度、统计数据录人中的差错等。这类数据质量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影响因素容易发现,可控制程度相对较高。

(3)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分析和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质量问题

在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评价和决策过程中,运用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分析和处理,可能影响其数据质量问题的因素包括计算、拓扑、叠加。这一部分的数据质量问题,是由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过程引人的问题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隐蔽,产生的误差也比较难估计。

3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的质量指标

3.1数字农业空间管治评价与决策指标体系

数字农业空间管治是一项起源于农业发展中土地结构的更新改造活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从任何一项农业更新改造规划开始,到更新方案实施,农业空间管治都需要依据国家的各种法规对更新项目进行空间准人审批和空间管制决策评价。从规划控制的系统结构来看,评价对农业更新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业空间管治评价类型与结构。根据农业空间管治评价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农业空间管治的评价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现状评价:分析和评价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结构和环境质量优劣程序,确定现状综合评定值。对现状息信进行评价是农业更新规划控制的起点。一方面,总体上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在整个农业区划范围内界定更新的对象,排列土地结构更新的先后次序。另一方面,针对具体更新区域的不良因素进行罚分评价,为下一步制定更新目标提供充分的现状信息。

空间准人评价:针对农业发展目标,评判农业更新改造项目对现状的改进程度,确定更新方案的综合评定值,是确立正确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所依靠的有力手段,它不仅可以对单一的目标进行评价,以确定它是否符合农业区划建设,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原则和农业更新的实际需要,而且可以对多种土地利用方案和目标进行比较和优选,从中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和目标。

空间管制评价: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确定更新后的综合评定值,是对于更新以后的土地利用所进行的检测。它一方面对前一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的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提供新的决策信息。

其评价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程序的框架和基础,也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空间管治评价指标体系,使农业空间管治的评价在内容上趋于客观和全面.在结构上趋于系统和严密,使得农业空间管治的决策更为科学和合理。

(2)农业空间管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空间管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家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政策,国家的经济实力,农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社会对土地利用规划更新的期望值,以及更新区域的社会物质条件等等。其中,对农业空间管治最具直接影响的因素是土地结构更新区域的物质和社会状况,农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土地结构、建筑建造、农业基本设施、道路交通等,也包括社会组织、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农民收人等经济文化因素。它是土地结构更新地区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现代化的尺度和标志,也是农业土地结构更新评价指标的原始素材。因此,需要根据国家现行的各类相关法规和规程规范,全面综合地考虑农业空间管治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不同内容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空间准人评价体系和空间管制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均以统一标准的位置(坐标)、高程、面积三种几何物理量作为评价指标。无缝镶嵌于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分类体系中。图1为空间准人评价指标体系之一:农业生产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3.2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数据质量指标确定

数据质量指标是农业空间管治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根据对数据误差来源、性质、类型和大小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指标确定思路。

首先,数据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甚至衡量数据质量的标准也会随具体应用的特点和要求而变化。其次,数据质量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除了可度量的空间和属性误差外,许多质量因素是很不明显或是很难确定的。因此,数据质量问题中,有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的误差,也有很难检测和控制的因素。本文研究数字农业空间管治信息的数据质量控制,先仅针对其中可度量和可控制的质量问题而言,主要集中在数据源的信息采集、数字化处理和过程部分。数据质量不确定性另设专题研究。例如土地使用与管理单项空间管治数据质量指标确定,土地资源调查质量指标确定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确定的空间管治信息质量分类指标,可将空间管治信息质量分类指标归纳统计于表1.

从表1可确定出数字农业空间管治各种信息质量需求及数据采集所适宜的必要精度、方法与等级。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5

关键词:民族出版;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必要性;困境;发展策略

一、民族出版的定义、属性及发展的必要性

本文所论的我国民族出版,主要指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图书的出版。

(一)关于民族出版的几种说辞

关于民族出版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民族出版指以各种文字为载体的关于民族题材和向民族地区介绍外界的出版活动及出版物;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少数民族文字和题材的出版。笔者认为,合理的民族出版界定,应该从传播方向的两个维度划分,一种流向属文化输入,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物,这类出版物的读者对象通常是民族成员自身,他们以此为媒介来认识社会和形成世界观,学习本民族以外的先进事物,达成民族社会系统的自我完善。另一种流向属文化输出,民族地区引进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资金人才等,外界资源流入的动机和理由便来自于少数民族自身的推介,向外界介绍本土的资源、优势、现有基础、独特的文化以及自身的价值所在。输出印象,谋求符合自身的形象确立及发展。

(二)我国民族出版的属性

我国民族出版是基于多民族国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出版事业,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物在民族地区承担着瞭望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在民众思想上维持政治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出版物体现的政治政策属性和民族工作属性更多一些。综合以上因素来看,民族出版无疑还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其性质属国家非盈利性机构,实行事业单位管理,并在制度上保证其生存。

(三)民族出版发展的必要性

1.政治需要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汉族居住区交错穿插。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实行了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政治工作方面,民族出版机构更是不可多得的有利工具,其本身也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各地民族出版单位肩负着用出版物配合党和政府,进而对民族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进行马列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任务。每年的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及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各个少数民族文种的出版物都能与汉文同步推出,可见民族出版社对于及时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指导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倡导文化多样性是我国一贯的文化政策,保护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国有计划地组织了一系列对各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由国家组织的3000多名专家学者,在大量收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等五种少数民族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合计403册,达9000多万字,共计发行50多万册,自此,各少数民族都有一部文字记载的简史。

3.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民族地区严重的知识垄断,文字的普及率很低,很多人只会说不会写,文盲率极高。新中国建立后,尚无文字的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对不够完善的一些民族文字体系做了完善和规范,同时也展开基础教育和扫盲的工作。全国人代会、全国政协会等重要国家会议都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会议使用语言。此外,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讯联系及社会交往中,少数民族成员使用本民族语言同样受到尊重,并得到法律保障。

二、我国民族出版现状分析

(一)民族出版社发展数量、分布及种类

我国少数民族出版社是宣传和执行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我国民族类出版社的数量、出书品种、册数和出版事业经费的投入,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目前,我国有38家民族出版机构,分布在14个省、市、自治区,出版23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按照出版社的业务范围分类,大致有四种:

综合性出版社:如民族出版社,地处北京,成立于1953年,始终致力于传播一切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用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民族文字出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门类图书、期刊和音响制品,是我国少数民族读物的权威出版机构。

高校附属出版社: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此类出版社为教学科研服务,秉承社会效益优先,在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基础上,优化图书结构,以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人文图书为读者服务。

专门领域出版社:如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12月,是部级涉藏图书专业出版社,隶属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藏、汉两种文字从事有关古籍史料整理、藏学研究专著的出版工作,以藏文版《中华大藏经?丹珠尔》、《中国藏学史料丛刊》、《现代中国藏学文库》等形成了经典图书阵容。

民族文字版教材出版社:如蒙古教育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东北地区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此类出版社是编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和汉语文各级各类教材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以基础教育、民族教育为宗旨。

(二)出版物种类

宣传类书籍。民族出版机构十分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图书的出版。

历史文化类书籍。这类书籍是传承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载体,尤其对于历史时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壮语词典》、《彝族文学史》、《阿肯弹唱》、《中朝辞典》等一批典藏图书的出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科教文卫和调查类书籍。如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知识丛书》(40种)、《畜牧业基础知识》、《兽医药理学》等实用科普图书。社会文化类书籍中,著名的有民族出版社与新疆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收入了250篇神话传说,1786篇民间童话和寓言,9000多条谚语,9500首民间歌谣,1550条民间谜语等,总字数2000万字,被誉为“一部维吾尔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三、我国民族出版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族出版面临的困境

1.图书产出与受众需求脱节

据统计,在近几年出版的民族类图书中,仅教材的比例已超过50%以上,其余的大多为整理和抢救民族文化类图书。普及科学技术的图书和日常生活实用类图书都十分稀少,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民族地区实证研究和调查的图书与日增多,如民族出版社的《瑶族调查报告文集》、《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及综合类的《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这不仅保护了民族民间文化,也对提升该民族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驱动力有很大帮助,但是,这些调查书籍还不能覆盖全国范围的民族地区。

2.民族图书市场萎缩

目前,我国民族专业出版社的数量虽已可观,但其出版物在全国图书出版中只占有很小的份额,相关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出版图书20多万种70多亿册,而23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每年仅出版3000多种,1500多万册。其中汉文每年新出版的新书多达12余万种,民文新书只有1000余种,约占汉文的0.8%。原本基数就很小的民族出版总量日趋减少。1980年民族图书的品种在全国图书总量中占8.9%,而1991年只占到4%,2005年下降到不足2%,此后每年全国各类题材图书都有大幅度增长,而民族内容书籍却一再下降。

3.民族类图书成本高,发行少

从23个少数民族文种来看,民文出版物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着单个品种印量太少的事实。通常民族题材出版物印数在1000~3000册,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册。

(二)民族出版落后的原因分析

1.经济落后的制约

毋庸置疑,少数民族地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滞后,经济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必然会受到经济落后的制约。

2.资金不足

全国38家民族出版社出版资金不足的超过30家,很多优秀的选题因没有出版资金而流失。据不完全统计,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民族出版社有31家,对于某些出版社来说,有限的财政补贴用于维持生存都很困难。

3.汉语阅读习惯的形成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有些年轻人更是从小学习汉语,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母语,形成了汉语阅读的习惯。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年长者,由于早先的知识垄断,他们只是会说少数民族语言,而看不懂文字,这也导致了民文出版物的受众发展受限。

四、发展民族出版事业的策略

(一)政策扶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强调对民族图书出版工作的扶持和帮助。图书的商品属性特殊,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互为前提的。民族类图书如果无法摆脱只有高额投入而无相应经济产出的现状,那么以优秀的读物占领民族地区思想文化阵地实际上只是一种空谈。

1980年11月,国家民委和国家出版局在京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座谈会,研究了扶持、发展民族出版工作的措施,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选题计划。会后,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的报告》。198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又专门指出:“要认真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出版工作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工作,推动他们为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全国出版工作的繁荣做出贡献。要切实考虑他们的特殊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又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和盲文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国家对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在农村发行出版物,实行优惠政策。”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表明了党中央对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

(二)谋求资金注入的多元渠道

1.政府补贴

国家已经明确了人民出版社和少数民族出版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就意味着国家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做好图书出版策划,以免重复选题导致资源浪费。

2.寻找政府补贴以外的驱动力

首先,在观念和行动上都不能一如既往的只是单纯依靠政府补贴,积极筹划吸收社会上的集体和个人投资,甚至是海外资金。有了资金便要细化市场调查以贴近受众。民族出版业的多元资金注入就是使其资本所有从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为社会集团资本形态或融合资本形态,为民族出版注入新鲜血液和更强劲的活力。

如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和民委在20世纪90年代已联合发起了创立民族出版基金的倡议,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共募集资金一千余万元,建立了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图书出版基金。

此外,民族地区出版社要积极谋求与东部发达地区出版单位的横向合作,借助他们的先进设备、市场运作程序以及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经验,不断的学习并完善自身软件建设。西藏人民出版社就曾借此“东风”获得了好的收效,自1997年以来,该出版单位开始了与发达地区的出版协作,由发达地区出版社出资,西藏人民出版社提供出版资源,风险由发达地区出版社独家承担,利益双方共享。目前已协作出版35种图书,并有多种图书获奖。

(三)使用市场运作的方法

出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特殊实际和民族出版单位的特殊性质,不参与广泛的市场竞争。然而,想要发展民族出版事业,却不得不使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将读者受众作为图书策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到底是怎样的生活形态?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非民族地区又想了解到关于他们的什么情况?如是种种,只有通过市场调研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出版活动策划。目前民族地区农村、牧区的群众图书购买量很低,问题之一是现有图书形态为纸质印刷文字。识字的能力作为门槛客观上屏蔽了一大部分受众。所以,民族出版在选题上要涵盖生产、生活生计、知识娱乐、民族文化等,载体形式也可拓展为有声图书,用通俗的、口语化的民族语言刻录于电子音像载体,从而用“听”书打开市场。

(四)培养人才是关键

具体到民族出版的实际,培养民族新闻人才极为重要,他们熟悉地方文化、深谙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发挥作用。长远来看,培养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编辑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有助于突破民族出版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业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相互学习和交流,强化理论和业务素养,以提高整体素质。此外,政府应出面鼓励有志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为民族地区出版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五)加强管理和完善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制度是民族出版社规范化的前提。民族出版单位内部管理松散也是牵制其发展的一个因素。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政府扶持的影响,疏于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突出。出版社内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竞争与激励机制,以及对出版管理的全程监控。完善制度是加强管理的前提,它严肃、公正,不以个人感情为判断准则。制度一旦形成,绝不允许任何人越位、特殊或有章不循。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文出版社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促进民族出版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毅立特,李海燕.全国民族图书出版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彭新良.民族出版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J].中国出版,2006(7).

[3]李志荣.关于民族出版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6(7).

[4]禹宾熙.民族出版改革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09(2).

[5]白立元.民族类图书的出版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2).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6

这是国内首款依托区块链底层技术、基于可信数字空间构建的大规模民生应用。

加快简政放权步伐

2014年3月,禅城区开始了“一门式”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共享难和群众办事难的“两难”上取得突破,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探索试点样本。

“一门式”改革将政府部门的服务信息沉淀为大数据,形成全区统一的政务大数据资源池,初步实现了政务大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禅城区政府积极推进大数据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行政决策、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步构建起大数据开放共享和发展应用的统筹新格局。

刘东豪对区块链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发现要证明“我就是我”的问题,需要通过身份证、护照证明,但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可以通过时间、地点等多维角度去证明,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我就是我”可以用数字来证明。

imi平台的名字寓意“我就是我”,是依托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基于禅城区一门式政务服务平台和禅城区综合治理云平台基础上构建的真实自然人和法人信息的区块链电子标签。其作用不光证明了“我就是我”、解决了人和人之间、法人和法人之间、人和法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并且围绕真实身份的证明,构建一个包括信用生成、信用授权、信用共享、信用共建、信用经济化等一系列新型信用相关生态体系。

智信禅城平台以imi和智信信用体系为核心,可以保证没有个人授权,其他方无法查相关数据和信用信息的;平台上的数字身份是被政府权威机构证实的身份信息或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件;区块链保存的是信用真实性的结果,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数据征信中的各种数据。

刘东豪表示,截至到6月21日,“一门式”改革已经审批490万件涉及公权力的事务,服务160万人,累积接待700批以上的参观学习团,获得了国务院的点赞。“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认证上,已经从1.0进化为2.0。”他表示,区块链技术保障下的信用系统,是多点稳定的信用体系,可以相互记账、信用累积,此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望推动“一门式”改革继续方便群众办事,减少交易中的摩擦,提高办事效率。

应用场景是关键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表示,未来世界呈现人+机+物混合的三元计算形态,政府部门具有最大动员能力以及最强执行力。

个人数据空间应用有怎样的发展空间?陈升认为,未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微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将彻底改变生产、物流和消费。当“我是我”的信用系统提升到一定程度,一年后禅城就可能出现基于“我是我”的数据化的生产。

世纪互联将推出speak项目,将基于区块链数字身份的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用户信息,推出边缘信息基础设施如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的应用,而佛山禅城是这个计划的实验基地。

作为世纪互联控股旗下提供高附加值网络服务的核心业务集团,光载无限了“智信城市”的百城计划。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07年2月27日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入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2010年主要预期指标。

1.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保持现有水平。

2.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3.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

4.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0%,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

5.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占在业人口比重比2005年提高0.5%,基本接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6.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5%。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草场围栏、人畜饮水、电力、通信、乡村道路、广播电视、贸易集市、清洁能源、民房改造等中小型公益型项目。

优先在条件具备的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扶持开发能源、矿产、农牧、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支持、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就地加工水平和产品增值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治理风沙源、石漠化和荒漠化,妥善解决群众生存环境问题。

(二)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

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优先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继续执行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税收、金融、财政等优惠政策,建立必要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国家储备制度。建设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流通交易市场,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重点生产企业,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和传统手工业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制订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指导目录和传统生产工艺抢救计划。

(三)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农村牧区、偏远山区、边境地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女童受教育的权利。采取可行措施,逐步提高民族自治地方中小学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教师定期到大中城市进修学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编写适合当地实际的“双语”教材。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继续推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地方搞好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县对县”的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入学率,有条件的州(市、地、盟)、县(市、旗、区)要办好普通高中。继续办好内地中学(班)、新疆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结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重点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现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体相当。

适当扩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招生规模。改善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快推进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按照新机制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远程教育和多样化继续教育的发展。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帮助民族自治地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建设,大力培养科技推广人才,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宣传品的翻译出版,鼓励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科普栏目,建设乡村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等科普设施。创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机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继续开展智力支边活动。

(四)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疾病防治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

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优先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改造,逐步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设备、人员、技术四配套。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农牧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牧区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医务人员培训。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民族自治地方服务,鼓励发达地区医务人员到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医疗扶贫,组织大中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地方。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降低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妇幼保健工作,大幅度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着力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大力推进改圈、改厕、改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宣传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疾病预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实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工程。开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研究与保护性开发,建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野生资源保护区。大力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培训力度。加强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扶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各类艺术人才的定向、定点培训。

国家在安排补助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建设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等时,要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倾斜的力度。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改扩建一批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影剧院,提高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开展文化服务的能力;发展乡、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立综合性的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选择少数民族文物史迹丰富地区,建设民族、民俗博物馆。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努力实现民族自治地方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事业,实施精品战略,重点推进部级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载体建设。在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更多更好符合市场需要、满足群众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

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报刊出版。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队伍建设,建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加强跨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协作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能力,提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覆盖率。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和展示宣传。营建少数民族文化社区和文化生态区,有计划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生态区。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文物和珍贵实物资料的抢救保护,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队伍培训网络基地,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少数民族重大传统节日集会。

(六)稳步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险工作,切实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力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居住条件。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以扶贫、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国家在安排社会福利事业项目和慈善救助项目时,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

大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有序流动。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发展和规范各类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实施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权益保障、法律援助、文化交流、特殊需要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保障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加大对民族乡、民族村和城市民族社区发展的帮扶力度。

(七)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

制订和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少数民族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数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继续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继续做好为、新疆选派干部工作。加大民族高等院校选调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力度。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办好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重点做好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妇女的干部培训工作。加大各级行政学院和国家重点大学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选派少数民族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强化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八)继续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

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提高民族工作领域的对外交流水平。实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合作工程,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多边合作。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少数民族外向型人才培训。开展涉及民族问题的国际人权对话。做好与旅居国外的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联络工作。推进沿边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扶持边境贸易区建设,加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边境口岸功能,提升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水平。加大我国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办好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

(九)逐步健全民族法制体系。

制定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实施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工程。加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推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完善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管理以及少数民族丧葬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订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办法,推进依法行政。

(十)不断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

加强民族问题研究,推进民族理论政策创新。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深入研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和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思路与政策措施。重视民族理论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理论比较研究和国际社会重大民族事件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民族问题自身规律、世界民族问题变化规律、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研究,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推动民族理论应用研究和民族政策研究的创新发展,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和特殊困难。加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队伍建设,建设一批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决策专家咨询机制。实施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程,研究制订少数民族经济社会调查及统计指标体系,开展全国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作。

(十一)继续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环境。

加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订实施宣传教育规划和“五五”普法规划,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用品。加强对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发挥大众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建立一批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社区)建设活动。筹备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建立民族关系监测系统,制订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加强台湾少数民族研究,加大文化、教育交流力度,增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间的互相了解和友爱,广泛团结台湾各界少数民族爱国人士,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三、重点工程

为适应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需要,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以下工程:

(一)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框架内,为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群众温饱问题,优先将尚未纳入国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的特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特困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或草场的目标。扶持少数民族特困县发展支柱产业和开展劳动力培训。对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地区、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少数民族特困群众,具备搬迁或安置条件的,按照统筹考虑、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因生态保护失去生存资源或失去劳动能力,无法通过扶贫措施解决温饱的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通过社会救助等方式解决温饱问题。

(二)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

开展以民族自治地方中小学教师为重点的培训、轮训工作,选送骨干教师进修学习。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总额的5%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切实加强管理,把民族自治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做好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双师型”教师培养。强化民族自治地方“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工作,组织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巡回讲学。有条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积极探索异地办学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寄宿制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

(三)民族高等院校建设工程。

重点改善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加强民族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创办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医药等新兴学科,建设好重点研究和实验基地。推动民族高等院校与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四)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工程。

重点建设若干民族医医院、民族医特色专科。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改善乡村民族医药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条件。加大少数民族医诊疗方法、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保护抢救力度,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发掘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献资料,建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名录及其数据库。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野生资源保护区、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Gap)、医药研发基地和医药推广培训中心建设。制订民族医诊疗标准、民族药药材标准、民族药药品标准和民族药炮制规范,编制民族药基本药物目录。开展民族药药用资源普查工作,制订民族药注册分类管理办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人工种植养殖业,建立若干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人工种植养殖培训基地。

(五)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

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推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建筑、风情、服饰、饮食等文化艺术品牌;制作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广播影视作品;扶持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出版项目;实施民族自治地方送书工程,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旗、区)图书馆和中小学校赠送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图书、杂志,向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牧区的村赠送“三农”实用技术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科技图书;保护、发展和培育少数民族特色表演艺术,支持民族特色艺术表演团体建设,开展大型民族特色文化艺术活动。

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基地、少数民族文化社区。依托民族文化遗存丰厚的城镇、村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或文物资料保护展示中心。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少数民族古籍,按民族分卷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加大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和收藏力度,建立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调查、收集、研究、整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建设部级民族语文翻译培训基地,建立少数民族“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实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译制工程,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播出能力。建立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挖掘整理并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器材并制订相关标准。

(六)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编写干部培训教材,建立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培养一支长期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地、县级少数民族干部进行轮训,对民族工作系统的干部进行现代管理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县(市、旗、区)、乡镇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接受各种形式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选派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环保等系统进行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少数民族专家学者、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骨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七)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工程。

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立法,以及国家法规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民族法律法规执行与监督机制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组织对国外相关立法的考察,进行有关立法可行性论证。

重点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条例,指导帮助尚未制定自治条例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研究起草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加强民族工作实践急需的专项法规制定工作,制定清真食品管理、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管理、少数民族丧葬管理等法规。

加强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民族法规宣传教育“五五”规划,指导、帮助普法经费困难的民族自治地方开展普法活动,编写和出版民族法律法规系列丛书,并将有关法律法规编译为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

(八)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合作工程。

建设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平台和网络,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外文图书、期刊,摄制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外语电视片,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国际论坛,培育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展览等部级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国际艺术节、文化月、文化周、文化节活动,加强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基地建设。中国少数民族白皮书。

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参与式扶贫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文化生计开发与减贫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人文特殊性的艾滋病预防和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村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九)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建设民族事务管理网络系统。建立联系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立联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立国家民委委员单位及综合统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建立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建立以信息资源集成为基础的统计、分析、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咨询系统。

依托公共网络,建设少数民族事业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建立覆盖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事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制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研发、推广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和交互检索技术;建立集群式“中国民族网站”。

(十)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工程。

研究制订中国少数民族调查及统计指标体系,结合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农业普查和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对55个少数民族现状进行调查。

(十一)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的职业培训、就业咨询、急难救助、法律援助、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把少数民族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要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事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要把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少数民族事业与国家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规划实施目标责任。

建立健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协调监督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相关内容纳入本部门、本地区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委员单位和兼职委员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和完善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少数民族事业的支持,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贷款需求,加大信贷投入,采取优惠政策,优先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继续搞好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口支援,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事业建设。

(四)加强民族事务管理和监督检查能力建设。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8

以“消除数字鸿沟: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六届年会上,“信息化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互联互通与信息化惠民”、“信息化促进公众参与”以及“信息化促进商务发展”成为来自世界34个国家、69个城市的436名代表聚焦的话题。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为人民服务?”2006年10月19日,在本届年会公报新闻会上,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公共行政与发展管理司司长基多・贝图西的这句颇为中国化的话,立即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同时也引起了新闻发言人、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秘书长周卫东的共鸣。

周卫东说,近些年来,上海在普及信息化、信息化惠及全民等方面作了很多努力,比如由政府出资推动的“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市民信箱”、付费通等,让上海市民充分体验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和欣喜。

记者获悉,在数字魅力点亮的上海,电子政务正在向街道社区延伸。以35岁到60岁的社区妇女为主要培训对象的“百万家庭网上行”,通过“培训一个人,影响一家人”的方式,使72.6万名市民获得考试合格证书,初步掌握了信息化的基本技能;而又一个“百万级”政府实事项目“市民信箱”,则在全市19个区县的街道(镇)设立了209个固定受理点,至去年底,注册用户累计86.98。与普通电子邮箱不同,通过“市民信箱”,市民除了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政府公告、一些个人相关信息,还能通过信箱完成网上办事、投诉;另外,“付费通”平台与12家银行实现联网,通过此平台,市民可以缴付15种公用事业费。

目前,上海97%的街道拥有社区政务管理平台,覆盖市、区、街道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在信息化以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姿态为市民提供贴心、周到的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凸现了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独特优势。

比如在徐汇区,GiS综合平台如同一张电子地图,只要你输入有关地址信息,包括道路、人口、法人的分布,都能很快显现出来,这比起传统的文字描述来,不仅直观,而且更有说服力。某街道多为旧建筑,且人口密集。在旧房拆迁中,有关部门通过查询GiS,很快便全面了解了该地区的相关情况,拆迁工作在居民配合下顺利完成。

“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

松江区是个导入型城区,50多万流动人口和13万多的私房出租户给城市管理、人口居住、义务教育、社会治安等,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为了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2005年9月,该区综治办联合区信息委、松江松讯公司投资20万开发建设了“松江区外口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分流动人员管理、私房出租管理、综合统计分析、基本信息管理四大版块,内容涵盖流动人员的47项信息录入、16种查询服务,私房出租的10项信息录入、6种查询服务,流动人员“两大类三级”的统计分析报表和私房出租统计报表。该系统启动后,不仅为该地区的治安防范和刑案侦破,为“平安松江”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咨询服务找到了就业机会。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9

年初组织召开2015年全区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年重点工作,做到了提前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为全年工作顺利开展开好局、起好步。

组织召开两期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培训全区民委系统科级以上干部500余人,掀起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新高潮。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命名65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制定《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向国家民委推荐了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有5个单位成功入选。

顺利通过“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考核验收,全年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48亿元,确定和实施各类项目898个,发展壮大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内升动力,加快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围绕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扶贫攻坚部署安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向兴安盟扎赉特旗沙日格台嘎查投入扶贫资金370万元,以服务民生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为导向,实施文化活动室、危房改造等6个项目,大大提高了嘎查村的人居环境、出行条件,促进了种养殖业发展。

承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此次运动会共设17个竞赛项目和178个表演项目,参会运动员6300余人,参会总人数7700多人。我区总计获得132块奖牌,27块一等奖奖牌、5个表演项目金奖,并获得大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大会的圆满成功,诠释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内涵,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五十六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传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区数字化治理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xx书记对XX区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紧扣江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目标,强化规划引领、智慧赋能、绿色发展、建管并重,以做靓城市名片、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路网、完善公共配套、精细城市管理、提升空间品质、筑牢生态防线、优化营商环境等8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率先推进XX区城市能级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思路和“年年有变化、五年新跨越、十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总体实施方案+行业指标体系+实施项目库+实施保障措施”的工作体系,突出重点工作,注重功能提升,加大补短板力度,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在影响力、承载力、保障力、吸引力、数字力、服务力、持久力、软实力等8方面的提升。

——2021年,重点滚动推进一批在建实施项目,健全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保障措施、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到“十四五”末,6张名片靓点初步呈现,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步,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公共配套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全市“示范区”。

——到2035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地位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为全市实现“两高”目标提供示范、作出贡献。

三、主要任务

(一)精心雕琢城市名片,扩大城市能级的影响力

一是高品质打造长嘉汇大景区的文旅新名片,建设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坚持聚焦高质量、国际化、前沿化发展,围绕城市“主轴”定位和“百年工程”要求,提升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金融能级,全面推进长嘉汇大景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水空间。

二是高标准打造广阳岛风景眼的生态新名片,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一带一廊两屏”绿色生态格局,立足重庆东部生态城核心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广阳岛协调管控区、“两江四岸”拓展区等四大战略支点,全力推动广阳岛江北片区26.79平方公里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围绕林相改造、森林抚育、水体修复等重点环节,巩固发展“四山保护”提升成果。

三是大手笔打造寸滩国际新城的产业新名片,建设产城功能联动区。推动寸滩港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果园港转移,按照“一港三区”总体规划,围绕我市将寸滩国际新城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城市形态展示新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的总体定位,牵头功能联动区16.85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结合园区转型增效,紧扣产业迭代升级及战略转型,引进总部企业、头部企业、产学研一体化高端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着力打造创新科技引领的智慧湾区和产城融合的生态示范区。

四是全方位打造中心都市区的消费新名片,建设观音桥商贸极核区。瞄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形成“一核两轴四片”的观音桥城市空间格局,即形成1.5平方公里国际消费旅游极核,到2035年,观音桥商圈面积由3平方公里拓展至6.8平方公里,保持社零总额、销售总额、新型生活性服务业总额全市商圈排名第一,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

五是高质量打造高端科技智创的智慧新名片,建设玉带南桥智慧港湾。建设国家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园,按照“一园多区”进行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建设进度,分期实施推进,力争“十四五”率先建成成渝地区数字化创新发展先导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示范区、大数据智能化典型应用聚集区。

六是精细化打造承载美好生活的宜居新名片,建设五宝生态小镇。充分利用五宝片区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践行“两山论”,走实“两化路”,优化发展布局,按照“一轴两带四区六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小组团大分散城市布局,打造高品质生活承载地。

(二)优化完善交通体系,提升城市能级承载力

一是努力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从抓线路落地,抓站城融合入手,重点深化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研究,促进人口、产业、资金等资源向轨道交通场站集聚。

二是全力构建路网完善的组团城区,抓好市级主骨架通道建设、区级市政道路建设,逐步缓解交通堵点,提升公交站点覆盖率。

三是着力打造山城特色的慢行街区,按照串“文脉、商圈、绿地、民宅”的思路,以轨道出口到公交站点的换乘需求和居民小区至轨道站点十分钟步行为目标,搭建我区山城步道主骨架,构建江北步道体系。

(三)改善延伸公共配套,添加城市能级保障力

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升我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标准和服务能力;升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可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推动机构养老品牌化运营;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功能,全力打造“1+20+n”的书香江北“悦读空间”,改造升级区文化艺术中心服务效能;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是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配套性。强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街镇级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社区级市民健身房覆盖率不低于50%;合理规划公园布局,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5%。提升公园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

(四)着力提升空间品质,提高城市能级吸引力

一是优化完善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以内涵式集约发展为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存量用地,在XX区现行控规1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基础上,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约4.9平方公里。

二是大力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以“一个核心区、三大公园、两段湾区”为建设重点,完成高家花园大桥至塔子山公园约18公里的沿江岸线治理提升,提升面积约8平方公里。

三是有序实施老旧街区城市更新。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四个主要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四是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记忆。大力实施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完成区级以上文物全覆盖修缮,让江北有根有魂有魅力。

(五)统筹建设“智慧名城”,激活城市能级数字力

一是智慧城市全面统筹。坚持“八个统筹”,力争到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二是信息设施全区连接。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达100%,“双千兆”在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诊疗等重点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三是数据资源全域赋能。以政务数字化为前提,数据入湖为基础,通过数据主题联接并提供服务,建成全市领先的数字政府标杆。

四是城市治理全网覆盖。坚持“一网统管”,构建全区风险防控一张图,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联网率、生态环保领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100%。

五是数字经济全面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六是智慧生活全民共享。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开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试验场模式,构建数字现实共生体。

(六)持续加强精细管理,提高城市能级服务力

一是全面深化大城三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以智慧化提领贯穿“大城三管”,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完成“泛感知、智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精细化、云共享”六大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区综合城市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全面建成“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二是着力提升物业管理。建立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物业管理优质品牌,力争到2025年,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上市2家,住宅小区自治组织覆盖率达到50%,物业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三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成果,深化“五社联动”协同治理;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实现“区—街镇—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覆盖。

(七)坚持推进生态建设,实现城市能级持久力

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积极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机制,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合力。

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指标同向发力。抓饮用水源地管控,抓空气质量,控制工业污染,抓危废管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

三是坚持清水绿岸保护久久为功。狠抓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管网建设短板,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率保持100%。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025年建成区海绵化设施覆盖率不低于40%。

(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城市能级软实力

一是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接入服务,提升融资便利度,规范政府采购,推动招标投标开放公平等方面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

二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立足线上“一网通办”,立足线下“只进一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智能ai审批”、智能引导、数字政务地图等“渝快办”平台优化提升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创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城乡建委,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创新实践举措,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探索有效举措;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调度机制、重大项目矛盾隐患排查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区级各相关部门、各街镇、各重点片区工作机构是责任范围内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细化实施方案、行业指标和重点项目库,确保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