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8:09

智慧消防定义篇1

【关键词】消防;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网络构架;原理;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各方面产业不断革新,城市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且高度也日益增加,这给我国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消防工作要想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发展进步,如何利用现代社会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与城市发展同步的智慧城市消防物联网平台,将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北京、天津滨海、深圳、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了消防物联网的建设;同时,还有很多城市的消防工作也面临着已建项目的转型。消防物联网一旦建立,将面临如何向社会各个层面提供信息,如何进行数据共享的问题。

因此,在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服务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加强我国消防部队的综合战斗力,满足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需求,进而更好地为人民和城市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行服务是我国消防事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智慧消防与消防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智慧消防在现代社会仍然处于一个发展初期的阶段,其概念对人们来说还有一些陌生,目前我国尚未对其进行统一的定义,各方面的标准也没有一些权威的依据。作者认为,智慧消防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公共安全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在城市消防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

智慧消防就是立足于满足火灾防控“自动化”、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日常执法工作“系统化”、部队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实际需求,大力借助和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消防管理模式,实现智慧防控、智慧作战、智慧执法、智慧管理。

消防物联网是指挥消防中“智慧管理、智慧执法、智慧防控”的准确体现。是利用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思想,采用专用网络、宽带网络、GpRS及3G移动数据网络等多种通讯模式,将城市中各消防重点单位建筑内部的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水系统、电气火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巡更系统、消防设施RFiD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联成网络,实现对联网重点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远程的、集中的监控管理,确保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

这个系统主要的目标就是对城市的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应急方案以及各个区域的消防装备进行统一的采集,然后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将所有的可靠的信息在平台上,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进而为我国城市火灾的防控、消防部队管理以及对突发状况的指挥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物质的支持,对城市的消防安全进行管理,确保其监控、预报、处理以及指挥调度等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我国的消防部队的综合战斗力的提高和消防监管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促进我国消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城市对于火灾的防控能力。

二、消防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的功能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中国信息化时代的脚步随着中国高性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全面走向信息化应用层面。而社会经济建设的科技需求也越来越离不开高性能科技的设备支持,云计算中心成为满足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化服务、高性能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数据挖掘、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科技应用需求的重要科技设施。

而随着消防物联网的建设,庞大的用户群逐渐成为消防服务的对象。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有近12,000余个消防重点单位。以每个单位2000条静态信息计算,则有24,000,000条静态数据。以每个单位每天有300条动态数据计算,则每天有3,600,000条数据。每月有108,000,000条数据,每年则有1,296,000,000条信息……

如此庞大的数据量,需要实时更新、实时共享,需要面向不同阶层各类人员,为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畅通,必须要建立云计算中心。其意义在于:

1.能够基于云计算系统对外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

2.能够以高性能计算能力为基础面向各界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

3.能够实现全息图的信息共享;

4.能够充分利用系统资源进行数据挖掘,为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线索;

5.能够共享资源,节省社会投入。

三、云计算的主要特征

1.资源池化

平台中的各项资源都会以共享资源池的形式整体进行管理,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结合虚拟化的技术对资源进行不同用户之间的分配,从资源的安放管理,一直到分配的对策和实施,用户完全可以了解到这一工作进行的全过程。

2.按需分配

实现平台的自动化管理,将平台中的各项基础设施、数据保存以及应用程序等资源用服务的形式呈现在用户的眼前,系统管理员无需干涉就能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资源的自动分配。

3.服务测控量化

在对客户进行云服务时,要根据客户的实际服务类型,运用计量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自动控制和优化配置,做到即付即用。

4.访问便捷

用户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手中的各种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对云中心进行访问。

四、消防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网络架构

针对于目前我国实际建设智慧消防物联网的实际情况来看,将整体框架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

基础设施层:主要是由服务器主机、路由器、互联网设备、安全设备、储存和其他的一些设备组成的,其中还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平台等。

数据层:主要是一些资源的数据,如用户及其权限的数据、静态信息数据、动态信息数据、GpS轨迹数据、用户名称及地址数据、影像数据、导航数据、专业的空间数据以及基础地形数据等。

服务层:将分布式数据库作为系统构建的基础,weB服务作为系统的中心,以ReSt或者Soap的形式将每项服务推送至云端,进而就能关联起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内的每项信息。weB服务作为一种分布式的服务系统,并不是一个被置于云端的孤立的系统,它实现了信息数据和用户之间的零距离,有利于系统本身应用功能的拓展。weB服务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是利用众多的访问接口来实现的,并对操作中的细节进行屏蔽,更容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完善的网络条件,对消防物联网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用最节约的方式将weB服务应用到消防系统中的各项信息管理系统中去。

应用层:主要是由各种应用系统组成的,比如,信息处理系统、消防演练系统、授权管理系统、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用户认证访问控制系统以及专业数据维护系统等,还有可能会拓展到更多的应用系统。系统的客户端运行平台主要有两种,一是以B/S结构为主的客户端,主要面向各级的领导和业务人员,为他们提供一个一致的应用环境,对业务的处理借助ie浏览器来完成。二是以C/S结构为主的客户端,适用于对数据进行维护个管理工作的人员,一般会对数据处理有较多的需求。

五、结论

城市智慧消防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是我国社会发展对消防工作的需求,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心构成了这一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了各项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以及共享,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可靠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我国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展城市智慧消防物联网的建设,实现消防管理工作与城市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钟辉.服务智慧城市的云计算物联网络架构――智慧泉州系列之一[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6).

智慧消防定义篇2

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数据跟踪分析统计、即时发送预警信息……防范电气火灾用上了物联网技术,“智慧用电”最近在衢州市成为了一个大“热点”。2013年以来,衢州市逐步推广应用“智慧用电”,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衢州市共有200多家企业安装使用了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使得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逐步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主动应用。

危则思变试点推进

近年来,依托山林众多的传统优势,衢州市竹木加工、造纸等行业发展迅猛,但“低、小、散”现状突出,安全隐患较多与排查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明显。通过近几年的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一些普遍性、集中性的难题逐渐呈现但未根本解决,特别是企业电气火灾事故多发成为全市性“顽疾”。

“我们发现70%以上的企业,特别是纸制品企业和竹木加工企业,电气火灾隐患普遍存在,但动态监测和事故防控能力十分薄弱。”衢州市安监局局长黄孔森说,“借力智慧安监实现隐患动态排查、预警预报和事故防控,是当前安全监管人少、面广、量大等现实困境下的唯一出路。”而杭州家和物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和物联”)研发的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智慧用电系统”)正好契合这一需求。

智慧用电系统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线缆温度、电流和剩余电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统计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电气线路相关参数的数据分析,判断故障发生原因,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治理,消除潜在的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智慧用电系统就是电流世界的‘医生’,能对电气线路进行在线‘体检’,全面分析病源,开出诊断报告,及时提醒治疗。”家和物联董事长方正平介绍。

如何把“电老虎”关进“智慧”的笼子里,早在2013年,衢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充分肯定了智慧用电在事故防范中发挥的作用,并要求衢州市安监局牵头抓好推进。同时,结合智慧安监项目建设,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智慧用电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衢州市安监局积极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系统性能,摸清底数,根据各地行业企业特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安装使用智慧用电安全隐患排查管理系统试点工作的通知》,与开发公司合作,深入开展试点。

“推广使用智慧用电系统,是引导企业树立安全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技防、物防建设,强化硬件基础,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衢江区安监局局长朱国明说。2014年,衢江区选择在网吧、菜市场、企业等场所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据一家企业负责人反映,安装当天,就接到系统报警线路温度过高,经现场排查发现了一处电线接头处接触不良,绝缘层都已经发黑,企业主立即关闭总闸,安排专职人员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安装上这个系统,用电安全方面有什么情况,在电脑上、手机上都能看到,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晚上也睡得踏实了。”衢州市三叁泡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安全员张海波说。

同时,在“木门之都”――江山市,智慧用电系统正在竹木加工行业试点推进。2014年3月,江山市作为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在贺村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在江山市各竹木加工企业集聚地推广该系统。家和物联针对当地企业的需求,对产品功能进行调整优化,增强相应的服务,并将改进后的14套系统,免费提供给江山市腾龙木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试用。经过3个多月的试点运行,7家企业反映良好,其中有3家发现了电气隐患后,在专业人员的协作下及时消除,避免了事故发生。

多措并举做深做实

温岭“1・14”大东鞋业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更加印证了火灾隐患技术防控的必要性。衢州市市长杜世源、分管副市长汤飞帆强调,要建立隐患滚动排查机制,依靠科技力量强化安全支撑,并多次在现场调研中对“智慧用电”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2014年11月,为做大做强“安全产业”,衢州市安监局结合现有的“智慧安监”项目,主动对接家和物联公司,在衢州建立后台呼叫中心,并大力引导推进,带动各行业全面推广应用。衢江区在取得较好试点效果的基础上,以区安委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企业推广使用智慧式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排查监管系统的通知》,全力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企业使用;江山市安监局联合江山市消防大队印发了《关于在全市企业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的通知》;开化县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危化企业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试点工作的通知》。2015年6月,衢州市安委办下发了《关于推广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火灾事故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各行业领域和企业推广使用智慧式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排查监管系统。

同时,安监部门对家和物联的产品改进和后续服务提出意见建议,引导企业由“卖产品”转变为“做服务”,持续增强“智慧用电”的生命力。2015年4月,衢州市安监局组织江山市安监局与家和物联多次商谈,决定在贺村和清湖两个竹木行业重点镇开展用电托管服务试点,进一步强化该系统的后续服务。家和物联加大了研发投入,扩大系统终端适用范围,使系统同时能广泛适用于危化企业等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协助企业做好事故预警预防、加强过程管理,从源头上防控安全事故发生。

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同时,系统应用的实效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2015年6月18日,系统发现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锻造车间2号动力柜发生剩余电流报警,终端设备自动发送短信报警信息至企业电力人员、车间主任、安全员的手机,经过现场排查发现2号动力柜零线断裂导致地线带电达1230ma,并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原来都是靠肉眼和传统工具巡检,一些隐患难以及时发现,现在心里感觉更踏实了。”浙江亿洋工具制造公司动力部负责人袁惠君对此感慨万千,“装个系统每天花费几块钱,仔细算算非常值,企业安全保障比以前大幅提高,抓安全就是抓效益。”

智慧消防定义篇3

【关键词】nB-iot;智慧社区;物联网;应用场景

1研究背景

近几年,社区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也需提供安全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智慧化生活环境。智慧社区不仅为独立社区,还需为街道级管理提供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新型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些问题:①空洞的智慧化,未考虑精细管理的智慧化;②项目开发量较大,很多成熟社区改造重新布线困难;③缺乏稳定的新技术支撑,数据采集量大;④街道对于社区进行管理,需光纤组网,成本高、周期长。

2研究意义

针对目前社区的痛点、难点问题,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把社区内重要设备状态数据及时收集、分析、管理、运行,尝试解决社区管理中常规的技防及人防所不能及的实际问题[1]。提高社区管理的精细度,破解社区治理的困难度,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社区平台对安全、养老、服务等方面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的管理形态社区,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打造创建“净畅宁和美”的宜居社区。为居民营造一个科技、智能、安全、舒适的智慧社区。提高社区——街道——区——城市级别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政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

3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及解决方案

3.1智慧社区典型应用

基于社区安全防护、社区居家养老、物业管理服务等神经元部署,全方位感知物联、车流、人流,整合每个社区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在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平台上展示辖区内各社区的人口信息、房屋信息、网格信息、设施设备、环境卫生、治安状况、突发事件、报警信息及消防应急预案等信息[2]。3.1.1智能安全防护1)云监控监控前端设备统一管理、统一上云,可在手机、paD等移动端,通过社区公众号或app查看所具备权限的视频。①对接公安综治平台。②ai识别分析,如,车辆违停,人员聚众闹事等。③防高空抛物,对楼层高、中、低层进行视频全覆盖。④陌生人轨迹追踪,在社区外部出入口、单元出入口设置人脸抓拍摄像机,通过后端人脸抓拍分析设备进行ai分析,识别社区未登记人员的行动轨迹,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物业管理人员[2]。⑤电动车进入电梯行为报警,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智能分析摄像机,通过ai识别电动车,一旦发现,可联动本地声光报警器,同时通知物业管理人员。2)云停车管理进出社区出入口及机动车库出入口管理、收缴费、对账结算、发票处理及云锁车增值运营服务,并上传街道中心管理平台。①云门禁、云对讲:通过社区app或公众号,实现云对讲,可远程呼叫小区业主;社区入口人脸识别闸机、单元门口人脸识别机可实现无卡通行,同时进行人员全抓拍。②智能梯控:对电梯停层进行控制管理,业主通过电梯专用卡、人脸或蓝牙等方式认证进行乘梯,仅可进入被授权楼层,防止外来人员随意乘梯,提升社区的安全等级。③智能井盖:主要对社区直径800mm以上的窨井盖进行监控。主要监控井盖是否丢失、开启等。同步发送井盖状态值至管理中心,主动推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维护[3]。④电气火灾监控:主要对社区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状态进行监控,避免安全隐患,并即时向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⑤可燃气体探测:主要设置于厨房或燃气管道旁,需要根据燃气种类的密度,调整探头安装位置。3.1.2社区居家养老主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及身体健康参数进行监测。①用水数据计量:根据用水量,监测老人是否有正常的生活活动。②入侵及紧急求助装置:安装在社区内高龄老人的房间,以便发生突况时能够及时报警。③电气火灾监控:避免安全隐患,并即时向子女及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④可燃气体探测:避免安全隐患,并即时向子女及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⑤火灾探测:避免安全隐患,并即时向子女及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⑥健康参数监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生命参数监控,老人需佩戴随身监测模块,包含但不限于血糖、血氧、血压、睡眠情况、摔倒报警、心率等[4]。3.1.3物业管理服务①供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全电量参数、环境参数。②给排水:生活水池水位、生活水泵压力状态、渗水检测。③消防监测:主要包含消防水池水量、消防管道压力、消防末端管道压力、室外主要消防通道占道探测。④电梯监测:对电梯实时状态进行监控,电梯发生故障时故障及时报警,保障业主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分析,预诊断电梯保养时间和故障,电梯全天24小时运行状态的监控,对实时数据记录进行分析,若发生安全隐患或有可能发生安全隐患,提前预警或及时报警,以便提前排查故障或实施快速救助[5];⑤智能门锁:无需与家中wi-Fi连接,无需联网设置,不用考虑门锁掉线等问题,即使停电、停网也能上报安全风险。⑥智能垃圾桶:对社区内的垃圾桶进行满溢报警等,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或环卫人员。⑦智能充电桩:对社区内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充电桩进行管理,无需通讯线缆布线,即可完成数据上传等工作。⑧智能路灯及公区照明。

3.2各类无线组网的分析对比

基于以上应用需求,新建社区可选择的组网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诸多老旧小区的智慧化升级会给智慧社区建设带来极大挑战,选用合适的无线组网方式显然比繁杂的重新布线更加灵活、方便,也可尽量避免对现有居民造成困扰。①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称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需求较高等设备的高效接入,可带来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接入覆盖[6]。②wi-Fi:多用于智能家居系统。③蓝牙技术(bluetooth):在智慧社区应用中多用于门禁、梯控等系统。④ZigBee:在智慧社区应用中多用于智能家居系统。⑤LoRa:也是较为适合智慧社区使用的协议,但需使用方自行组网。当单个社区使用且社区规模较大时,前期投入预算较充足,且管理人员维护能力较强,可以采用LoRa。笔者认为,相对于nB-iot,LoRa更适用于智慧办公园区。由上表可以看出,nB-iot能够很好地解决新型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能够满足智慧社区的应用需求。nB-iot网络架构特点有几方面。①海量连接:每社区可达约20万设备接入。②超低功耗:电池寿命长达10a。③低功耗特性:前端探测器不方便经常更换电池,需功率尽量小,通过电池供电可几年无需充电或更换电池。通信设备消耗的电量通常与数据量/速率相关,即单位时间内发出数据包的大小决定了功耗的大小。数据量小,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和功放就可以调到较小水平[8]。nB-iot模块及传感器的功耗可以做到极小,通常可保障5-10年无需更换电池。④深度覆盖:考虑到街道级多社区的管控,对于距离的要求更高,而且还有地下机动车库、地下室机房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故深度覆盖也是大部分通信架构无法企及的。⑤安全性:继承4G/5G网络安全能力,支持双向鉴权以及空口严格加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9]。⑥稳定可靠:能提供电信级的可靠性接入[9],可有效支撑物联网应用和街道级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3.3智慧社区组成架构

nB-iot整体网络架构主要分为4部分:终端(传感器及模块)、无线网侧(传输层)、物联网云平台及应用服务器(见图1)。1)终端:主要是通过空口连接到基站[9]①终端侧——主要包含行业终端与nB-iot模块。②行业终端——主要包含芯片、模组、传感器接口、终端等[9]。在智慧社区中,主要包含摄像机、门禁、闸机、报警探测器各类探测器及井盖、垃圾桶、烟感、空气探测等传感器③nB-iot模块——主要包含无线传输接口、传感器接口等。2)无线网侧:包括两种组网方式一种是整体式无线接入网,包括4G/5G以及nB-iot无线网[10];另一种是nB-iot新建组网。主要承担终端的空口接入处理等相关功能[10],并通过接口与物联网云平台进行连接。3)物联网云平台包括HLR(Home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pCRF(policyControlandChargingRulesFunction,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则功能单元);m2m(machinetomachine,物联网)平台。4)应用服务器:分为两个级别进行管理一级是街道级服务器,设置于社区服务中心,对街道内多社区进行集中监管;二级是独立社区服务器,设置于安保中心,对本社区数据进行集中监管。

4结语

智慧消防定义篇4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智慧化

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好坏是衡量高校安全环境的重要标准,对于日益多元复杂的高校安全环境来说,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物联网以及智慧化趋势、物联网的概念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以及中心计算机群也能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这样一种技术手段,人类就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物联网在高校安全管理与教育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物联网时代到来,给高校安全管理与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物联网可以将各种事物处于其智能状态下,实现智慧互联,本文讨论的就是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如何更好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紧跟时代,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教育工作。

客观方面,首先,高校规模的扩大给安全带来新的压力,校区规模不管扩大,贵重器材、财务增多;社会考生及其培训课程的增多;新建校区位置偏远,周边环境复杂。其次,高校内部改革、后勤社会化,校内人员成分复杂,矛盾激增。再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严重,抗挫能力欠佳;社会负面网络传播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冲击。

主观方面,大学作为年轻人密集的地方,高级知识人才聚集,在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中运用物联网技术,能迅速被师生广泛接受和运用。且目前很多高校都拥有多年的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网络建设,已拥有校园网及校园无线网络。这些都为物联网在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安全管理与教育中应用

(一)应用于校园治安管理方面

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对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实时进行监控,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全地域智能保卫。在校园安全预防措施方面,引进物联网技术带来了安防方法的改变,通过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无线传导网络、遥感技术,结合日常视频监控的系统,全面的校园环境感知、人与物的变化,计算机系统将总结这些感觉信息,处理和及时的提示或报警。例如:将分散在整个校园独立的图像收集点网络,实时远程监控,尤其学生安全全方位监管,实现统一的校园安全监控、存储和管理;在一些特殊校园区域,如湖边、楼顶、校园施工工地等或者校园的一些治安防范盲区设RFiD阅读器,当学生进入这些特殊地区时对学生身份进行识别并及时自动发出声音警报,并反应在校园监控系统通知安保人员及时处理;在高校的教学区、学生公寓等限制外来人员进出的地区安装多个感应器,当不能识别人员进入时会实时语音报警并通知校园保卫活公寓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这将使得高校的安防管理轻松不少,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加快突发事故的反应和处理速度。

(二)校园交通管理方面

在学校内部的机动车上安装RFiD阅读器,在校园的门口进行识别并控制车辆的进出,将停靠时间、准确停靠地点等信息与管理平台及个人手机绑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区内车位利用率及车位使用状态的动态管理,对进出学校的所有车辆信息进行综合调度管理。整个校园的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实行中央电脑集中监控,并采用红外检测器检测车辆的进出,使用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识别登记过车辆的进出信号,使停车管理建成方便,安全,高效的控制体系,还可以通过主机实行联网控制多个门口的车辆统一进出管理情况。

(三)应用于消防安全方面

物联网技术能够全面了解使用单位消防系统的运行状况,实时反馈火灾报警信息,它为消防管理、器材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高校里大量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存在着分布离散、管理难度大、无专人管理和保养等情况。通过给各类设备粘贴RFiD标签或安装传感器,分配专人管理,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有效防止仪器设备的丢失及使用率低下等问题。当仪器出现高温、断电等问题时,传感器可以自动报警通知专人处理。在学校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安装密集的传感器节点,监测自身周围温度和烟雾浓度等参数变化,通过状态感知模块,采集火灾报警系统运行状况、火灾报警信息及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等,经传输模块,将信号上传至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器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和处理。一旦出现异常,即可启动喷淋系统,并将所处位置的信息和火势等相关参数传送到管理控制中心,实现火灾的实时报警、准确定位和及时控制。

(四)应用在安全教育方面

改变过去被动、灌输形式的安全教育方式,建立一种智能化、宽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即泛在学习。这种方式与以前的传统授课不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根据自己时间、空间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自己手持或者电脑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空间范围内学习下载安全知识,与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互动等。

四、结束语

以上是阐述物联网在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实际上物联网在高校安全的应用还有很多。笔者认为,物联网技术与高校的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应用场景及需求不谋而合。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高校建立起无线巡防预警体系,实现对校园“智能、高效、精确、安全”的一体化管理和控制。可以预见,物联网技术将会在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科技与企业》,2013年韦一凡

智慧消防定义篇5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智能;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18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又一新型成果,它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对校园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原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校园建设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如何智慧高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环境的优化、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校园管理的科学高效、校园安全的有效保障,挖掘出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多更强大的潜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射频识别(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1]。

2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2.1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科研、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2]。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引入到校园的各应用和服务领域;二是给校园师生提供一个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三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建立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感知和交流的接口[3]。

2.2意义

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新型学习教育方式,实现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提供给师生智能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保障了校园师生安全。

3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3.1实现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及教学环境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智慧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协作互动的灵活学习方式;满足师生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师生的健康;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3.2校园生活丰富化、智慧化、高效化

传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一,怎样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校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已成为迫切的需求。另外,随着各个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必定加大藏书量,因此传统的图书条码的查询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图书归架错误等问题也席卷而来。

3.3校园管理科学、高效、智慧化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管理在设备管理、校园安防及学生考勤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安防智慧化;教师对于学生的动态状况更为掌握了解,有效维护学生的在校安全。

4物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前景

4.1智慧校园教育

4.1.1实现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协作灵活的学习方式

首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有了新的运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备“无痕化”,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准备教案,只需要在课堂上用语言和相应指令实现对物联网技术控制下的任何设备的操作,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计算设备,学生能无论何时何地进行学习。它的特点是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高效地呈现出与学习有关的全部内容。移动学习设备有移动通信功能,通过开发数据处理模块来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读取。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面对面学生之间信息传输效率,加大信息传送的灵活性和移动性。因此,通过物联网的连接点、基站和RFiD等相关技术,可以构建理想的移动学习环境,将学习资料连接到移动学习设备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实现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协作互动的学习方式[4]。

再次,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它与移动学习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终端设备种类多,能由数码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各类智能设备充当,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全面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4]。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设备只要能接入网络都能实现智能化操作。它的的思想与物联网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物联网能更好地支持泛在学习的实现。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地点以及人与资源的连接。泛在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传感器自动操控电子教材等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智能化、尖端化设备来构建智能化无纸教室,利用传感器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4],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地丰富、智能、灵活。

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教学拓展活动有较强的可行性。将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教学理念相互融合,通过课外教学拓展活动,学生能得到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将实践与理论做更好的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1.2优化教学环境

(1)光线的自动调节

在教室安置光线传感器,利用光线传感器并且根据学生的位置变化来改变光线的亮度。实时监控光线亮度进而自动调节教室灯光亮度和多媒体设备的亮度,利用传感器和多媒体设备,根据室外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窗帘的高度。

(2)噪音的实时监测

对于噪音的监测则是放置一些传感器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并进行实时监测,若检测值超过预定值则会以警报形式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所以,物联网的技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和舒适的学习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和老师的健康,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更好地教学。

4.1.3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

物联网技术为资源共享和跨区域交流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各校之间的远距离实验和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区域内的各校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可以构建“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连通、学生互动、资源互补等,极大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

4.2智慧校园生活

4.2.1智能化生活

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等方面。校园一卡通作为智能化生活的核心,使用此卡实现食堂就餐、用水用电、借阅图书、体育馆及复印社等校内消费等功能。

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主要有三部分:

(1)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学生老师都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内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

(2)RFiD阅读器:在各食堂售饭窗口放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取的信息转到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相应消费金额;

(3)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6]。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能够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有如下主要功能:

(1)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显示卡上余额,然后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2)消费模式:采用实时计费模式,即读卡就出水,并且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实时扣费;

(3)计费方式:按所使用的流量计费,即外接脉冲流量表,可根据计算产生的流量进行计费。[7]

4.2.2智慧图书馆

(1)图书定位能有效解决查找和归架错误等问题。图书智能定位即在图书上贴有RFiD标签,在馆内安置多个阅读器,由阅读器坐标确定图书的方位信息然后传送给定位服务器,管理员和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登录定位服务器查询图书信息,方便了新书上架、图书归架的整理工作,寻找丢失书籍和盘点文献资料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2)自助还书机设备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识别和归还处理的设备系统,有效地帮助读者自助归还、续借图书,节省了排队时间。

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效率,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图书的管理流程,实现了更为快捷便利的图书借还和查询服务。

4.2.3智慧校园管理

(1)设备管理和智慧安防

1)设备管理智慧化:给物资、设备安装含有型号、数量、类别等信息的RFiD标签,方便和提高了物资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将RFiD标签嵌入所用仪器设备,出现设备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它会自动发出警报,相关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做出相应处理。RFiD标签可以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跟踪设备所处的位置,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设备的丢失。

2)校园智慧安防:在校园的一些重要区域(特别是相对比较隐蔽和容易忽视的区域)安置摄像头和感应点,利用RFiD、图像识别无线传导网络等技术,全面感知监测校园环境,跟踪监控进入这些相关区域的人员,有效地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保证了校园安全。

(2)学生出勤及安全管理

利用物联网的RFiD技术对学生出勤安全的管理,主要有学生考勤管理服务、在校学生跟踪通知服务、危险区管理服务。教师能利用物联网掌握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和所处的位置,有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动向,保障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如果学生进入学校顶楼、施工现场、停车场等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物联网系统能改变RFiD的感测范围,感测学生所在区域的危险度并发出警报,告知相关人员做出相应处理。

5智慧校园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智慧校园给我们的校园教育、生活、管理等带来了智慧化的变革,但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而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因此也面临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第一,相较于国外而言,物联网在国内分布的ip地址范围还相当具有局限性,分布范围还有待扩张;

第二,物联网技术仍没有统一标准,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不同领域得以发展应用,但当不同领域相互融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第三,物联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未能得到有效保证,信息资源和师生隐私安全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研究;

第四,物联网技术运行成本比较高,投入资金大,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实际而又重要的问题;

第五,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物联网的维护、管理、使用也都是问题。

6结束语

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让校园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智慧校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了校园教学环境,加强了校园管理,保障了校园安全。虽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仍在不断摸索当中,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所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建设这条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7-39.

[2]雷光临,李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

[3]宗平.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5-18.

[4]王洪艳.物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久菊.教育教学中物联网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6]何印,刘施羽.浅谈RFiD技术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6):212-213.

[7]王斌.基于RFiD的水控管理系统[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28.

作者简介:王洪艳(1978.12-),女,讲师,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严王莎(1994.05-),女,浙江诸暨人,本科在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智慧消防定义篇6

关键词:智慧旅游;松江;发展策略;物联网

1.智慧旅游的含义和外延

1.1智慧旅游的含义

智慧旅游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资源、经济、活动和游客等旅游相关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共享和游客服务部门的业务协同,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智慧旅游的外延

智慧旅游的建设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基础环境,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应协调联动,智慧旅游可以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可以产生科技旅游项目。智慧旅游本身强调智慧低碳,其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引导游客关注低碳,在建设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低碳化。

2.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2.1松江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上海都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经验和特色。松江是上海之源,在松江开展智慧旅游,不仅符合上海市“智慧城市”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带动松江地区及周边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智慧旅游模式的开展可以将很多原先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起到最大程度利用的作用。近年来,松江区也在积极筹备,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在优化松江区旅游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旅游扶持政策兑现。其中包括2011年出台的《松江区加快旅游发展若干意见》和《旅游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以及2012年政府兑现奖励经费498万元。

二是景区服务水平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近几年来,松江区多个景区评级得到上调,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醉白池公园,区内4a景区数量达到5家,位列全市郊区县之首。此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荣获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公园发展三十周年――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的部级公园。

三是松江“会议谷”初具规模。纳入会务统计的18家酒店,全年接待住宿客人87万人,其中会务团队占接待人数的50.2%,为43.7万人数。

四是依托松江历史文化优势,松江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山水生态环境,有上海唯一的部级旅游度假区和最早的历史遗址,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区,十二五”期间,松江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努力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的跨越。2014年第一季度,中心城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别接待游客123.97万人次和99.35万人次,占全区景区(点)游客接待量的51%和41%,大型旅游功能性项目欢乐谷、辰山植物园、城市景观泰晤士小镇及文化景区方塔园、醉白池等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2.2存在问题

1)信息资源共享度低、整合力度不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还很困难;由于分散在各旅游企业、景点、商户的大量数据信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产生信息壁垒,导致信息利用率下降,资源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相关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缺乏系统接口标准,难以互通,产生了信息孤岛,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2)旅游公共信息供给途径少。对于散客和自驾游市场,需要拓宽旅游公共信息的供给途径,实现丰富、多样和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且单向沟通的指示牌、人员讲解和张贴海报,或者依靠传统、分散的途径,如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或者服务中心,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触摸式旅游咨询机、移动客户端等高新技术,打造系统、高效、便捷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发展。松江旅游网旅游产品的定制方面还有欠缺,尚未形成目的地营销体系。

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松江的无线网络覆盖率还较低,这大大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其他一些在配套设施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2.3松江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1)社会功能方面。发展智慧旅游,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扩大就业。体现科学发展、创新城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松江区品牌和知名度,有助于可持续性发展。

2)经济方面。智慧旅游在带来社会价值的同时,还会带来经济价值,带动城市的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交通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内需,推助当地经济稳步发展。

3)民生方面。推动智慧旅游所带来的服务业提升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仅会使当地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更会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达到多赢的效果。

4)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旅游承载力管控等方面综合应用多种智慧旅游的手段能够均衡游客的分布,降低游客对资源的破坏,有效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对缓解景区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5)产业方面。通过智慧旅游的建设,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游客的行为模式,实现旅游产业链上各个系统的协同运作,从而逐渐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

3.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3.1构建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1)整合有关松江旅游的旅游信息资源,完善松江旅游网,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智能服务,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完善在线或者电话咨询服务,使游客随时随地进行旅游咨询。建立评价体系,使游客在游完可以对景区、餐饮、酒店、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参考。

2)建立3D虚拟景区旅游平台。通过3D虚拟景区旅游平台,摆脱单一的门票经济,开拓绿色环保的网上在线旅游,同时,利用全新的三维全景技术,全面展现景区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吸引全球的游客到实地旅游,将推动松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得旅游信息的传播多元化。

3)建立旅游信息触摸屏,建立景区自助导游平台,为游客提供资料检索、触摸查询等服务。

4)提高无线宽带网覆盖率。

3.2完善物联网建设实现人性化智慧旅游

旅游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参与的客观因素受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的影响较大,变动性也大,而游客的心理、生理现象也呈多样化,使得整个旅游过程要多方位应对才能尽可能使活动服务完美。物联网的加入可从组合、监控、及时三个方面优化服务过程。组合旅游目的地优质接待旅游企业,通过平时物联网的监控,收集游客对各类旅游企业反馈,将旅游目的地优秀的旅行社、酒店、购物中心组合推荐给消费者;动态化监控整个旅游过程,跟踪整个行程,防患于未然,安排好旅游途中的每个环节,以防因为天气、交通变化等带来的消极影响;运用物联网信息流可及时有效处理旅游中的矛盾,维护旅游质量与市场秩序,使愉悦的气氛贯穿整个游程。

3.3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准确的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的转变,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

1)制定旅游信息标准,建立基于旅游信息标准的旅游云计算中心,按照统一的规则获取采集旅游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集中存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基础信息、统一地理信息、统一交换接口、统一技术平台,使旅游信息的智慧化,让项目融合和跨平台合作成为可能。

2)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数据监测分析、旅游品质保障、旅游诚信管理、旅游互动评价管理、游客消费行为数据收集分析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以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智慧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4.1政策支持

在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出台和落实相关奖励和补贴等支持政策,引导并推动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商和科技企业等相关方积极参与智慧旅游的构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深度应用。

4.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在智慧旅游的建设中,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特色,政府所有,企业经营,多方受益”的经营模式。确定政府独自投资、政府投资引导、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合投资、政府与旅游信息化企业联合投资以及企业独自投资五种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开放智慧旅游市场的开发,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实现多方投入,多方盈利。

4.3优化环境,全面发展智慧旅游

发展智慧旅游,还要全面发展松江的旅游产业的外部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区容区貌等。借助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加强旅游产业同其它产业、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加强各级旅游局同相关部门的合作。除政府、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传统旅游服务环节外,要广泛组织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松江智慧旅游的建设。推进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智慧酒店试点建设、智慧旅游试点建设,为其他景区、酒店、旅游社做出示范引领作用。

5.总结

2012年12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智慧旅游建设会上,提出争取在10年内初步实现“智慧旅游”的总体目标。智慧旅游的建设对于松江旅游业乃至上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智慧旅游的理念融入到松江旅游产业发展中来,通过发展策略的研究,为松江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思考。在提升旅游服务、优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为旅游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推动松江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智慧旅游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详细的规划和计划,也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撑,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使松江的智慧旅游事业能沿着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为松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睿仙,乔晓梅,刘军.发展唐山智慧旅游的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4:44-47.

[2]金江军.智慧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2,11:22-23.

[3]陈胜容.智慧旅游体系下的旅游环线资源整合研究――以京东旅游环线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42-144.

[4]廖维俊.基于物联网架构下的“智慧旅游”探究[J].生态经济,2013,07:98-101+104.

[5]张凌云.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旅游学刊,2012,02:3-5.

[6]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02:5-6.

智慧消防定义篇7

事实上,我国养老的产业化虽然早在1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却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以及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通过产业及市场解决社会问题,逐渐重新得到了重视。

近年来,我国正在扶持智慧养老产业。并连续多年在政策上获得支持。2015年是智慧养老产业相关的政策、意见出台的爆发期,这一年多次出_了多个部门联合的指导性意见。一连串的政策的提出表明:智慧养老是一项需要汇集多方资源,多部门合力统筹发展的产业;同时,智慧养老产业涉及行业众多,且市场潜力巨大。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导向的明确将引导产业正常发展。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多个产业将纳入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中,并得到资源的充分融合和发挥。

在各地,已有不少值得推介的养老模式。宁波2015年已经逐步建成了适合江东区情和老年人需求的“家院互融”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养老”向“智慧养老”的转变。创新的“家院互融”服务体系被民政部评委优质服务品牌。目前,宁波江东区享受“家院互融”服务的老人共计6600余人,占比全区老年人总数超过12%。

2016年10月,“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上线,标志着上海智慧养老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的介绍,自2014年开始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上海一直着力推进“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已达7000多家,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等多种养老服务业态日益丰富,但服务资源相对分散、信息不对称。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立后,作为各类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桥梁,可望有效地消除服务获取的障碍。

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智慧养老项目中,北京朝阳区团结湖智慧社区采取团结湖街道发起,多种力量参与的方式,汇集医疗、技术、社会资源。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帮助街道建立了智慧养老助残中心,并在辖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使用。

智慧消防定义篇8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消防信息化;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82-0180-02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实现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智能信息自动化已成为顺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趋势和方向,由此,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其中物联网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在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物联网的由来和发展方向

物联网可初步理解为物物相联的互联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最早的物联网概念是在二十世纪末期提出来的,中国科学院1999年组成的传感网技术研究团队在微型传感器、传感终端设备、网络通信技术、芯片开发以及无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发水平居世界前列。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国际信息社会峰会wSiS对物联网的概念下了定义,随后物联网概念得到普及。2009年,物联网得以大力发展,国际商业机械制造公司公布了“智慧的地球”策略,将智能化理念带入基础建设执行中,拓宽了物联网的发展空间。

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和进步,物联网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并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均以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消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农业、智能司法、智能文博以及m2m平台等相继出现,这些都为物联网提供了发展方向。

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际电联报告将用以感知的传感网络技术、用以识别的RFiD技术、用以思考的智能技术以及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提为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性应用技术。

1)传感网技术。传感网络是在诸多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使用传感器对不同空间地域的物理和环境状况进行监控,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通过对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网络等的综合,实现了采集、传输并处理分布式信息的一体化,利用微型传感器对个空间环境及监测对象进行实时感知和监测。

2)RFiD技术。RFiD可在无人工干预的各种恶劣环境中利用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数据信息,RFiD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的电子标签、能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写操作的阅读器以及用以传递标签机阅读器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天线三部分组成。

3)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利用相关技术和手段将只能系统植入物体以实现物体的物体智能化,进而与人或其他物体进行沟通交流。

4)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将单个原子或分子制成有优良性质且可投入应用的微型纳米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物联网的产业实践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智慧尘埃”,主张实现各类传感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功能的网络;二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网,主张通过物品物件的标识,强化物流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同时通过信息整合,形成智能信息挖掘;三是被称作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认为互联网造就了庞大的数据海洋,应通过对其中每个数据进行属性的精确标识,全面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既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

3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具体应用

《武警消防部队“十二五”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提出,消防部队的广泛业务涉及面及庞杂多样的装备器材,需要对物联网的规划作出统筹设计,实现对物、事、人的高效一体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消防安全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消防监督、灭火救援、部队管理的动态化、智能化、网格化管理。

3.1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防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消防水源的动态管理。传统的工作方式是定期派出专人对城市消防水源进行实地巡检,然后将检查情况录入相关数据库。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不能动态地、及时地获取消防水源信息。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消防栓制作电子标签,设置触发传感器,将位置、水压、管网等关键信息实时通过3G网络传送至消防信息中心,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实时动态的水源信息。

2)建筑设施的消防智能化管理。目前大部分建筑的均安装了内部消防设施,检查这些设施的好坏,通常是通过消防检查来定期对其检测,这些行为都受制于检查人的精力、专业素质、能力高低,往往出现失控漏管的现象。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消防设施与消防信息中心的联网,可以实时掌握建筑消防设施工作状况,监控消防安全通道的是否占用等。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减轻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3)重点单位、危险源的实时管理。我们可以在重点单位的重点部位、危险源安装传感器装置,实时采集易引发火灾的大气、水、浓度、压力等环境信息,采集的信息传送至消防信息中心,由专门的信息系统立刻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过短信、语音实时报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对致灾因素进行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智慧消防定义篇9

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中国”、“四个全面”等国民经济的发展纲要和建设思路,其主要创新内容都与“智慧城市”密不可分。如果把“智慧城市”分开理解――“智慧”是指各种智能技术不断的应用,“城市”则指大量人群聚集、生活水平先进的地区。而“智慧”既是对城市最终状态的描述,也是达到该目的采用的主要手段。

在“智慧城市”提出之前,“平安城市”的概念已经耳熟能详。“平安城市”不仅是社会治安一项内容,还包括到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消防服务,以及各种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处警等内容。从城市建设层面,平安城市不仅是安保的需要,更进步扩宽到城市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管理、数字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等多个城市领域的应用,通过平安城市建设,使得人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续满足,从而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智慧城市奠定了信息数据基础。而安防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产业全面升级和制造规模提速。从中国安防市场的发展来看,从平安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是安防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涉及到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

高清ip监控产品广泛应用

近年来,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每年都在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随着平安城市等大型联网监控项目的普遍建设,高清ip监控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系统点位容量和行业需求不断激增,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安防监控平台软件是整个系统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功能上,绝大多数平台软件都具备视频预览、录像回放、设备管理、地图显示等功能。标准上,主流平台软件均支持业界成熟标准,除了通过私有协议兼容多种主流品牌的设备接入外,onViF和GB/t28181已经成为平台兼容前端以及不同品牌平台互联的主要依据。规模上,虽然大多宣称支持上万路摄像头的大型组网,但由于各家软件内部底层设计和存储转发转码等技术水平差异,还需要实际应用案例和运营状况的事实支撑。

毋庸置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已经树立了在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并得到从用户、工程商到厂商的广泛认可,特别是以ip监控和行业解决方案为市场战略的今天,很多硬件生产厂商纷纷开始重视平台软件产品的配套,或合作或自研,以提高前后端产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监控管理平台软件除了要具备最基本的音视频操作功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面向应用服务的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包括:对大型网络环境下分散场所的视频监控设备统一管理,对统一系统不同类型的视频采集设备、报警设备和门禁设备统一管理,对不同部门不同权限用户不同业务需求统一管理。

安防管理平台软件的发展历史是随着网络化的进程呈现爆发性增长。将传统的视频信息通过ip的方式进行互联互通,使得原先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形成视频数据的资源池,与其他业务信息融合贯通,才使得安防管理平台焕发出更具价值的生命力。但移动互联网和高清视频的快速应用和发展,缩短了安防管理平台进行普及推广和市场积淀的过程,使得两极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互联网、物联网、广电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类网络;应用载体是数量众多、功能齐全的各种高级终端;部署对象是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智能小区、智能交通、智能学校、智能电网、智能物流、应急指挥、智慧政府oa;注重提高处理突发时间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经过多年发展,管理平台逐渐形成两个趋势――中大型软件向行业化应用垂直深入,整合的功能和业务越来越丰富;中小型软件向轻量化应用演变,界面功能和交互操作越来越简捷。这两个趋势本质上都需要依托先进强大的底层架构。

在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深入的带动下,管理平台软件的作用也在重新定位,不但要实现安保监控系统内部的横向集成。除了原先传统的巡视录像回放,以及对音视频报警等数据统一处理,还要向用户提供针对管理和业务的应用服务,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推动流程透明化和机制创新,这就是所谓的安防行业化,它使得安防系统朝着业务部门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管理机构的多层次,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和系统规模向不断扩大的方向转变,一个大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普通的联网软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要,必须选用支持多业务应用、灵活的系统架构、易于管理维护的管理平台软件来运行和操作,不同的行业其应用软件也有较大的区别。

面对不同领域的用户,管理应用有比较大的区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定制需求提出来,因为涉及具体行业特征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业务逻辑和管理模式,需要软件平台能够根据行业的特征量身重塑。

综合管理平台不但要支持大容量数据并发和存储,还要支撑更专业的业务应用,这就要求平台架构支持模块化扩展。为解决上层复杂应用和底层稳定接入的矛盾,需要更先进的中间件技术作为技术支撑。中间件屏蔽了操作系统底层的复杂性和异构平台的差异性,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讯服务,通过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开发人员可以不必关心系统平台的移植性,用户程序不必关心框架结构、执行流程、对系统级api的调用等,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层应用的业务逻辑实现上,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技术难度、减轻程序员的负担。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的接入部分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从而保护了联网平台在设计实施和运营维护的投资成本。基于中间件,不但软件厂商自己可以统筹资源,统一架构,第三方厂商也可以根据协议接口快速应用部署。中间件使得以业务为导向,快速构建差异化的软件应用平台成为可能。

轻量化应用

智慧消防定义篇10

关键词:智能消防系统;问题及不足;方法与对策

一、基于建筑的智能消防系统概述

所谓的智能消防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智能消防系统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智能”,借助智能消防系统,建筑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得到极大提升。对于建筑的消防系统而言,智能化消防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空间范围内火险的自动检测和预警,同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并借助自身内部庞大的数据库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根据楼内火险程度或者火灾强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紧急应急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建筑的智能消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消防员”的角色,它可以记住相关的硬件设施以及精密的软件程序对火险、火灾做出预警和应急,通过信息的产生和输送实现对建筑工程中消防工作的完成。

二、当前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局限

智能消防系统在当前建筑建设行业中的使用已经较为广泛,对于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以及建筑后期用户居住使用体验有着明显的效用。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渐成体系,方式多元,当然这一过程也存在诸多短板,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优化和夯实。

(一)当前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从现代管理学中的项目管理概念出发,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过程在宏观上可以分为建设、使用和维护三基本阶段。从建设的阶段来看,智能消防系统十分重视消防系统线路设置、;消防系统重要硬件安装,比如感应器、救火阀等的安装;消防通道的设计,比如通道的宽度、消防通道在建筑整体布局中的位置等、从使用的阶段来看,智能消防系统的使用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具体操作和实践,同时需要无线通信网络、建筑信息汇总中心、信息数据处理和评估平台等作为支撑和保障;从维护的阶段来看,智能消防系统对于电力、水源、维度、线路稳定度等有着较高要求,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需要定期检要元器件、管道通常度、无线信号通信是否正常以及季节变换等可能带来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影响。

总体来看,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带来了建筑在消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消防工作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的耗费,更加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在消防安全隐患面前的应对能力和预警能力,并且提高了建筑消防系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例如某大楼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楼高12层,地下1层。配套消防设施有: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事故广播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专用电源、消防电梯等。这就是非常安全的消防系统配套设施,可以提高建筑消防系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二)当前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应用中的现状与不足

智能消防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局限,存在着较大的更新和优化空间。对于建筑的智能消防系统的更新优化工作也是建筑自身在建设、维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一工作应至少覆盖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智能消防系统运作体系的稳定程度问题。智能消防系统由于在运作过程中十分依赖对电子信息、电子信号等传输信息,所以如果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程序不够及时、快捷和严密,就容易产生误差,造成消防系统工作的错误预警或者险情应对工作不够及时有效等问题的出现。尤其对于政府建筑、高层建筑等特殊建筑种类来说,气压、温度、安全系数要求等都不同于传统建筑,所以这种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就会更加明确地凸现出来。

其次,智能消防系统运作难度和成本过高的问题。智能消防系统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关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安装要求、施工规范等有着更加细致和高端的要求,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智能消防系统安装使用和运行的成本耗费。此外,安装完毕之后的使用也需要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专业的技术维护团队等作为保障,同样耗资不小。

最后,智能消防系统自身更新和优化过慢的问题。智能消防系统在技术更新和使用体验的提高方面应提高重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智能消防系统自身的更新和优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在预警、应急等方面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三、如何强化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建设和使用中的应用与价值

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代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当然,这种巨大意义和价值的发挥需要响应的措施和方法加以强化和保障。从实践积累的经验以及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强化措施和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一是借助技术更新,实现智能消防系统的软硬件优化和升级。智能消防系统作为当前信息技术、光纤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集中应用,其自身在体系优化和升级同样需要借助技术的便利和更多技术新成果的取得。比如关键硬件设备生产的规模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广泛使用,进而对智能消防系统的成本进行削减;比如智能消防系统在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预警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程序和信息处理器的优化,提高预警和应急的精度与效率。

二是充分发挥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对于消防工作而言,对建筑工程基本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对特殊区域进行重点关注的保障是信息的畅通。而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作为一种信息的即时沟通技术,能够保障建筑消防团队对整个建筑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把握。此外,在灾情面前,信息的交流尤其是建筑内外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直接影响着外部消防抢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成立专业性的系统运行和维护团队。智能消防系统的安装只是初步工作,后期的维护工作还需要有专门的团队作为人力支撑。智能消防系统的运行工作对于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成立专业性的系统运行和维护团队是智能消防系统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保障。

此外,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和行业规范对建筑的消防通道建设、消防器材安装、消防警示牌安装、备用照明系统安装等工作进行高标准要求也是保证智能消防系统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方面。

四、结语

智能消防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虽然在当前阶段面临着成本较高、稳定性欠缺等问题和局限,但是通过技术更新、团队建设以及重点应用技术的强化等方式,智能消防系统的意义和价值还是会在智能化建筑、智慧城市等宏观布局中逐渐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l]张志刚,徐海炜.论新型职能消防系统在大空间建筑中的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2011,28(8):31-33.

[2]陈鹏.淡谈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田[J].生产与安全技术,2013,35(2):110-111.

[3]李亚楠,王风轩.浅谈楼宇智能消防系统田[J].技术管理,2013,3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