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8:32

行政制度建设篇1

第一条为保障和监督建设行政执法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建设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处罚是指建设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建设法律、法规、规章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实施的行政处罚。

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执法机关(以下统称执法机关),是指法取得行政处罚权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系统的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依法取得委托执法资格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是指依法从事行政处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行政处罚包括: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四)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停止执业业务;

(五)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吊销执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许可证、执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四条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辖

第五条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六条执法机关发现应当处罚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执法机关。

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的管辖权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级机关或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执法机关认为确有必要,需要委托其他机关或组织行使执法权的,执法机关应当依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与被委托机关或组织办理委托手续。

第三章行政处罚程序

第一节一般程序

第七条执法机关依据职权,或者依据当事人的申诉、控告等途径发现违法行为。

执法机关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立案,但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

立案应填写立案审批表,附上相关材料,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八条立案后,执法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可依法进行检查。

执法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第九条执法人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应当收集以下证据:

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只有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处罚的依据。

第十条执法人员询问当事人及证明人,应当个别进行。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逐页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如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补正。

第十一条执法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书证。调取原始凭证有困难的,可以复制,但复制件应当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出具书证人签名或盖章。

调查取证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对所提取的物证要开具物品清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各执一份。

对违法嫌疑物品进行检查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并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应当在现场笔录中注明。

第十二条执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必须当场清点,开具清单,清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各执一份。

第十三条案件调查终结,执法人员应当出具书面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调查终结报告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建议等。

第十四条调查终结报告连同案件材料,由执法人员提交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由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书面核审。

第十五条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接到执法人员提交的核审材料后,应当登记,并指定具体人员负责核审。

案件核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案件是否有管辖权;

(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

(三)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四)定性是否准确;

(五)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六)处罚是否适当;

(七)程序是否合法。

第十六条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对案件核审后,应提出以下书面意见: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的案件,同意执法人员意见。

(二)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处罚不当的案件,建议执行人员修改。

(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建议执法人员补正。

(四)对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建议执法人员纠正。

(五)对超出管辖权的案件,按有关规定移送。

第十七条对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提出的意见,执法人员应当采纳。

第十八条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与执法人员就有关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时,给予较轻处罚的,报请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决定;给予较重处罚的,报请本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或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召集的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九条执法机关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必须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包括: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

(二)违法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和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处罚机关的印章。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处罚决定确有错误需要变更或修改的,应当由原执法机关撤销原处罚决定,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第二节听证程序

第二十一条执法机关在作出吊销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责令停业整顿(包括属于停业整顿性质的、责令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得承接新的业务)、责令停止执业业务、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较大数额罚款的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对听证范围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自接到听证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执法机关提出。执法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自听证通知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不要求举行听证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执法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日期、地点;听证一般由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人员或执法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规则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制定。

第三节简易程序

第二十四条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第二十五条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处罚决定书并交付当事人。

第二十六条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执法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

第四章送达

第二十七条执法机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有关文书,应当直接送受送达人。送达必须有送达回执。受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有关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见证,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有关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即视为送达。

第二十八条不能直接送达或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按下列规定送达:

(一)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二)受送达人已向执法机关指定代收入的,由代收人签收;

(三)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以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即视为送达。

第二十九条行政处罚决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当事人不服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章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行政处罚终结后,执法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登记表、案件处理批件、证据材料、行政处罚决定书和执行情况记录等材料立卷归档。

上级交办的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终结后,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将案件的处理结果向交办单位报告。

第三十二条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定程序从事执法活动;超越职权范围、违反法定程序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三十三条执法机关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应当自觉接受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上级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对当场作出的处罚决定,执法人员应当定期将当场处罚决定书向所属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或指定机构备案。

执法机关作出属于听证范围的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应当向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备案。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执法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的案件进行逐月统计。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的2月底以前,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报送上一年度的执法统计报表和执法工作总结。

第三十五条上级执法机关发现下级执法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确有错误,可以责令其限期纠正。对拒不纠正的,上级机关可以依据职权,作出变更或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

行政制度建设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前言

自古以来,掌握权力的部门发生的内部贪污、腐败、受贿、徇私的现象数不胜数,对于此类现象的发生可以将其概括为“祸起萧墙”,是指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源头是从内部开始腐败,慢慢的扩散和侵蚀。形成此类现象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疏于控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内部管理工作无章可循,造成大量国家资产损失,严重的冲击了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开展中能够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保证财务信息完整,规避内部的现象发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有效于段。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内部管理存在的缺陷,加强内部控制是必然选择,将风险消灭于萌芽中。

二、内部控制制度概念以及作用

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按照内部结构特点划为两种控制,一种是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另一种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中,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针对会计业务、报表以及日常经济活动记录等真实准确性没有影响的事务进行管理,诸如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内部会计控制是指针对会计业务、财务报表以及经济活动记录等真实准确性进行内部控制,诸如不允许财会人员保管经济活动凭证,就是会计内部控制,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来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少控制,导致腐败的现象出现,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终日的是为了保护行政事业单位财产安全,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科学合理配置单位资产,提升利用效率。

2.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规范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深入贯彻政策要求,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切实的履行自身职责。其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少国家资产流失,科学合理的配置资产,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再次,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会计信息准确和完整,为管理者决策和外部监督提供依据,改善内部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用不足,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知程度不够,尚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并且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日前,我国国有资金流动均通过财政国库,物资采购以及工程开展均是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同时国家审计部门对下属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专项审计,以致于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认知存在偏差,盲日的认为只要审计工作通过了,一切经济活动就符合法律规定,甚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过于忽视制度健全和完善,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2.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局限

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较晚,并且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主要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制定了一系列财务会计以及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制度是针对某一方面问题而制定的,只能用于内部常见的经济管理活动,适用性较差。纵观我国各个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行内部控制过程中无章可循,难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财务同其他业务管理脱节

我国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支付以及流向都需要经过国库集中凋配,进行管理和监督,由于对“三公”经费流向的公开,以致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流向缺少管理和监督,控制力度不足,以致于造成大量国有资本流失。最为突出的现象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财会认知程度较低,仍然将其归结为处理内部账日的部门,同其他业务部门缺乏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中心只负责核查账日,而会计主体部门只负责物品资产,此外,财务由于只负责账日核算以及经济活动款项支付等职责,对单位内部企业业务流程以及决策不够了解,导致账、物分离,难以有效的对其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4.外部监督力量不够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少相关制度支持,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同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控制同样存在缺陷,作为外部监督机构,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最主要的监督机构,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只是针对单位领导或者专项环节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单位资金运转情况,使用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过于侧重于某一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工作的实际开展重视程度较轻,由此导致单位领导以及其他部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少重视,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改善措施

1.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意识

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全和完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保证国家资本的正常流通。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大力宣传,普及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认知,明确其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知程度极大影响单位内部对其认知态度,单位负责人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负责,以此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并同单位负责人带头对财务部门实行内部控制,优化会计流程,进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2.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中能够起到突出成效,首先应强化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前提首先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监管,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规范资产计价方法,促使单位资产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健全责任人落实制度,对资产使用存在违背法律规定的现象予以严肃处理,及时调整措施来降低国有财产流失。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明确经费的使用情况,诸如用途和经费支出多少等,对资产使用进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本,提升资本利用效率。

3.强化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

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支持,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明确相关政策规定以及注意事项,切实的履行自身职责,同时需要和单位内部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共享信息,保证财务审核处理过程中能够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会计处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作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4.加强外部监督部门监管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我国国有资本的大量流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开展过程中缺少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外部缺少监督部门的制约,以致于经费支出不够规范,部门领导人获取私利。由此应强化外部监督部门监管力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两相配合,来全面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五、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以及特点为切人点,遵循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从会计控制以及管理控制两方面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其中包括财务规范、预算管理以及收入支出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避的风险发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2(01):57-62

[2]魏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18(03):73-75

[3]杨长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西部财会,2013,04(11):2730

行政制度建设篇3

【关键词】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政府行政领域,最受人们关注的无非是屡屡出现的行政人员等行为失范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现存的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行政伦理失范又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终原因。

一、行政伦理与行政伦理制度化

所谓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和从事公务活动中,所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理念、伦理行为和伦理规范等。

伦理不同于道德它包含了道德而又高于道德,道德起源于人的内心,是一种来自于个体内心的自我约束,具有内生性、主观性和个体性。而伦理则是内在道德的外化形式,体现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规范,伦理具有外在性。同时,行政伦理是行政部门的伦理,它不同于公共伦理和其他的职业伦理。就其约束的客体来说,行政伦理有其特殊的、固定的约束客体,即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就其内容而言,包括政府组织伦理、行政人员伦理,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行为观念和规范,以及行政机关实行行政管理内容和方式的规范。因此,行政伦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或者行为规范。

行政伦理必须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行政管理活动是以运用行政权力为前提,行政权力本来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所涉及的对象是公共事务,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公共利益。因此,作为对这样的行政管理活动制约的行政伦理,就必须以行政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为导向,即追求公共利益,追求行政过程中的公正、公平的价值。

但是行政伦理是一种价值追求,表现为一种价值体系,是作为一种对于行政管理行为价值衡量和评价的工具,它并不会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自发的约束和控制,也不会自发地转化为行政人员个体内在的道德要求。因此,就需要将行政伦理制度化,有效发挥行政伦理的作用,从制度方面确保行政伦理对行政人员发挥积极作用。

所谓行政伦理的制度化,就是把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中所应确立和遵守的基本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规章制度,并根据这种规章制度建立起来行政秩序。也就是将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融入行政人员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守则之中,从制度层面规范伦理道德,将道德的非强制性转化为以法律和制度为后盾的强制性,突出法律和制度对道德的外在约束。

二、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行政伦理制度化是抑制腐败、消除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此时社会体制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社会的分配和调节机制也不健全,这会导致对政府机关人员的工作监督不力。同时,现实的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和现存的价值多元化现象对公务员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这些都极易引发腐败现象。现今,我国行政人员内部出现的寻租、贪污受贿的现象屡见不鲜,行政权力成为少数行政官员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行政伦理对其失去了本该有的约束作用。而要消除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对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必须使行政伦理成为对行政主体行为有强制约束作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在行政主体行为失范时追究行政主体的伦理责任,也就是要实现行政伦理制度化。

(二)行政伦理制度化有利于克服传统行政伦理的不良影响

我国传统的行政伦理主要是强调以官员个人为主的个人修养道德伦理。这种行政伦理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个人的内在修养,而不会自发地对行政主体的行为形成约束,因此,对于这种行政伦理的实行和实现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行政行为主体不一定都是品德高尚者,在没有外在约束和规范的情况下,其在行使的行政权力时就拥有了更大的变化空间,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违法行政伦理的行为的发生。而行政伦理的法制化,有利于将行政伦理转化为强有力的外在约束力量,从而保证行政伦理要求在行政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弥补当前行政伦理建设存在的缺陷

当前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力量的保障。行政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伦理,在没有制度化的情况下,它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行政伦理法制化不仅便于公务员知道行政伦理建设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加强了对公务员的外在强制性约束,可以促使他们遵守行政伦理规范。

(四)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有助于树立新的行政伦理原则与规范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行行政伦理建设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多元化。这样的伦理多元化很可能影响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行政伦理法制化,可以有效地抑制公务员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冲动净化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弥补已经弱化了的社会舆论的力量。这就有利于新的行政伦理原则和规范深人人心,促使公务员尽快形成遵守行政伦理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五)行政伦理制度化有利重塑人们对政府的信任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而在当前的现实社会情况下,行政伦理失范行为屡见不鲜,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指数不断下降,在加上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社会民众间的“仇富”“仇官”心理不断加剧,这不仅影响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使得人们心理上抵触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同时,也可能直接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成果,如果这样的不良现象一直存在,最终将导致政府的行政管理无效、紊乱甚至瘫痪。而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将行政伦理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约束行政人员的行为,保障政府的良序有效的运行。

三、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思路

进行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伦理对行政主体的约束性不强,因此,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最目的无非是使行政伦理外化为一系列的具有明确规定的法规制度,从而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体来说的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行政伦理立法

由于我国的法律建设尚不健全,对行政伦理的监督也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行政伦理立法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内容。

所谓行政伦理立法,实际上就是把伦理行为上升到法律行为的高度,使得伦理在约束力上具备和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等相同等的法律效力。伦理立法实质上是一种集体性的道德裁决,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最低道德标准。不管是道德还是伦理,实质上只是一种软约束,它要发挥实质性的、良好的作用必须借助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的硬性的、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体系。

在现实的实践中,有再好的伦理体系,如果相应的制度保障缺失的话,也很难在社会上产生实际的影响。一方面,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具有局限性,行政人员不可能永远无偏差的正确行使权力,他们对于行政伦理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行政人员行使的公共权力将成为谋求个人自身利益的手段,而非公共利益。正如博登海默说过的那样,“法律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己”,法律的完善必然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将以自律为主的伦理体系尝试着纳入以他律为架构的法律体系之中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可以维护伦理的存在和运行。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在行政伦理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行政伦理以公共利益为最终追求的目的,制度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国家意志的行政法律宝典。

(二)设立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专门机构

建立推进行政伦理建设的专门机构是推进政府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在中国缺少的不是有关行政伦理的法律法规,而是缺乏对这样的法律法规的现实执行。在现实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于所规定的有关的行政伦理规范的执行检查都是来自于组织内部,这种缺乏统一指挥的、各组织部门自我检查的形式不仅违背了检查监督的原则,也不利于政府行政伦理的建设。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即建立专门的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部门。美国国会在“水门事件”之后,设立了专门的伦理道德委员会,其职能是对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的道德操守予以有效监督,凡是违背道德法案者,皆由伦理道德委员会督促其主动辞职。除美国外,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设有对专门对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的道德进行监督的机构。这样的机构应该包括这样的职能,如政府的伦理制度设计、政府行政伦理制度立法、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失范行为进行监察和惩处,切实地对行政伦理失范行为严厉惩处。

(三)完善我国的监督机制是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行政伦理是一种的软约束力,它不会自己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所以需要将行政伦理制度化,是行政伦理变成一种硬性的具有强制性的法规制度,以实现其行政主体的约束。但是制度再好,没有人去执行也是徒劳,所以要更好地进行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就必须对行政伦理制度的现实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完善对行政伦理制度的监督机制。

我国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公众的监督监督等方面。在行政机关内部,不仅要提升行政人员的素质,同时还有明确上下级的监督意识,确定其监督的内容、形式和责任,上级对于下级的行政伦理失范行为具有相应的责任。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检查监督的责任,要规范其对行政机关和人员的监督的内容、程序。公众的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决定了人们是行政权力的最终所有者,行政权力行使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行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应该完善公众的监督机制,扩大公众对行政机关和人员的监督范围,拓宽公众监督的渠道,切实的听取公众的要求,从而更好使行政机关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行政伦理制度化是将行政人员自身的伦理道德约束和行政规范相结合的对行政行为约束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行政人员将行政伦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有利行政伦理的建设,同时还有利于防止和纠正行政失范行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制度建设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建设最终还只是外在的强制的约束,需要与内在的道德信仰形成有机的结合,不断地塑造行政人员的良好人格和伦理道德,使其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济君.基于权力制约的行政伦理制度化研究[J].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董建新.解析行政伦理[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3]沈海燕.我国行政伦理立法内容浅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李春玲,周开宁.论行政伦理法制化[J].法治与社会,2010.

[5]祝建兵.试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2.

[6]肖勇.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

[7]郑国宁,行政人员伦理困境及化解对策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8]姜起民,政府论与若干行政法理论基础关系探析[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9.

行政制度建设篇4

1管理部门繁多,缺少相互配合高职院校行政效率低下与机构臃肿、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少则十几个部门,多则二十几个部门,主要采取院长领导系主任,系主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一级管理一级,导致了管理层级过多,职能部门管理幅度过小,机构重叠,顶层权力过干集中,也使系部作为重要教学单位自很小,有问题需要层层请示,这也是髙职院校行政效率过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升迁,不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难以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需要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不主动承担责任,导致工作完成延时或者搁置。

2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沟通不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日常运作主要依靠于领导者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各职能部门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在规范管理秩序,保证政令畅通方面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会使下属职能部门一味的听命于领导的安排,没有精力去创新和研究,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这种管理方式在决策时更多考虑的是领导满意,而没有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髙职院校行政管理应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部门,各项决策都应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当前存在的民主和监督流于表面的形式,阻碍了有效沟通机制的形成。

3管理制度落后,相关政策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改革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方面,对行政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行政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过于落后,目前许多高校现行的行政规章制度都不能充分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简单的把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看做是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这也会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4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事务性较强,工作繁杂,工作通常得不到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人员的认可,且一旦在工作中有所失误,就会受到责备。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难,进修机会少也成了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髙等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应,也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制定规范以及制度执行、监督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效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也可以有利于依法治校,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健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使所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做到依章办事,逐步使高职院校的建设与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三、促进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提高,重点抓好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应该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为依据,治人、治校,最大限度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完成全员定岗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将每个岗位上固化的工作职责确定好,保证岗位职责有承办者。完善各类考核和奖励机制,将职称评定、考勤考核、奖励评优等具体办事程序、要求明确,这样既可以提髙效率又可以避免人事纠纷。

(2)加强管理信息沟通,提高办事的时效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在决策中广泛赢取各方意见,充分与师生沟通交流。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应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领导提高详实的材料。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证校内信息的畅通。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各项工作规定具体时限,不拖拉、不推诿。

(3)端正服务态度、构建服务型管理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政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明确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强化对系部工作的指导,实行目标管理。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把一定的组织人事、资源分配、财务收支权力适度下放,提高基层行政管理能力。

行政制度建设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必要性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关系着其日常工作的基本实施和工作效率的保证,对于完善和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利

良好的制度应该同样具备良好的制度监督体系。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节缺乏有效监督,大都没有明确的内部监管部门,在财务方面依赖会计人员的自觉和总会计师的过问进行简单的财务监督,在行政事务方面亦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案与措施。由于监督检查机制的欠缺,单位内部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公务人员便对日渐丰富和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显示出抵触和不满的状态,表现在工作过程中的低效率和不作为,相关的情况在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中恶性循环,造成单位在相关事务中整体效率和功能性的缺失。同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监督方法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实处,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控制和事务办理效率改革态势的疲软。

(二)会计报表编制的内容完整性不高

当前事业单位施行统一的会计表格样式,已经对过去不同业务部门使用不同会计报表的不合理情况做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完整性依旧不高,缺少必要的表格如收支明细表和现金流量表。对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核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核算基础与企业单位不同,同时在一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大额现金交易量不大,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们相对于企业单位的会计而言,具有明显的业务迟滞现象,该核算的事项没能及时核算,相关的财务报表长期缺失,对单位系统内部的财务和资金周转状况造成了不利影响。会计报表完整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对相关财务指数的漏报与错误核算,会计报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各项数据和指数都对财务报表分析其整体财务状况有较大的帮助,目前事业单位对会计报表中相关指数分析的缺乏代表着其财务分析体系的不完整,这将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财务系统的完整和效率程度。

(三)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较差

良好的内部控制观念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良好运行的基本前提,与企业相比,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缺乏基本的内控意识,认识不到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在,更严重的是罔顾内部控制条例而在实际的财务或者行政工作中各行其是,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贯彻。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机制是事业单位制度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具体做法如下:1.将单位内部监督小组设立为常驻机构,接受单位各级各部门的投诉和揭发检举。对财务和行政乱象进行有奖举报,并保护举报人的信息。以此做到单位内部团结为一个整体,将内部控制工作做到实处,进而对单位的发展和决策进行积极的协助和帮扶。2.内部监督机制直接由领导层进行设计和执行,监督管理的结果也需直接向管理层报备,做到对单位事务管理的直接把控,明确行政工作运行的最新状态,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可从根本上杜绝内控乱象,营造制度强硬、执行有力、监督及时的现代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二)加强管理,发挥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

会计报表是事业单位中一项重要的事务性报表,发挥其重要作用就要求会计人员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转变对会计报表的传统观念,加强对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审核和管理,事业单位应责成专门的会计事务巡查人员定时地对会计报表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进行检查,明确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将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都明确管理细则,做到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被放过,全面提升会计报表的编制水平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对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进行发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较差

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更为专业化的团队,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人员配置标准仍不统一,彼此间业务水平差距较远,难以有效的协同工作、提高效率。这对于准确贯彻单位相关财务政策的要求无疑十分困难,这也造成了单位内不同职位的职能不明确,行政管理低效率的现状。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转变传统工作观念,树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这要求单位内部经常组织相关业务的培训和讲座,根据单位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条例,及时更新行政、财务、人事工作系统中的弊病和不必要的人员或者能力不达标的人员。其次,单位上下全体要明确相应部门的准确职责,做到积极配合、全面协调。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和改革也逐渐变得重要,在现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对于我国整体的财政规划和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管控的缺乏、事业单位会计的不作为、能力的缺乏等导致现行的事业单位工作体系松散、办事效率差等问题都急需要针对内控制度的改进工作来完成对其财务以及行政工作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从源头上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武骞.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现代商业,2014(30):17-18.

[2]王晖.对我国事业单位现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15(6):36-39.

行政制度建设篇6

关键词:公民意识;治理;公民参与;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现状分析

开放性的行政管理环境给予民间社会更多的入口参与到与己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中,这种模式打破了政府封闭的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文化,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政府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同时政府也从人民的参与中得到支持和理解,在政策的输出与反馈的环节中把握政策的生命力,然而尽管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公民参与行政管理的现象,但是就具体途径所反映的效果来看,公民参与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意识以及能力不足

行政管理中相关的行政事务虽然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并不代表着公民对事务运行的逻辑以及宏观方面的洞察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而且由于事务的专业性程度较高,在行政程序上与其他事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以及政策宏观布局的培训,公民参与虽然体现了民意,但是公民参与下形成的众意依旧不能有效的科学的解决行政管理事务。[1]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需要公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当前的公民参与在多数人的表态之下容易形成集体心理,这种心理趋向将改变个别人的观点,最终虽然是参与到行政管理中,但是公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公为民的服务意识与态度。

2、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制度化建设滞后

行政管理中公民政治参与需要有较完善的制度保障,保障公民参与的权利实现,保障公民参与的程序完整。虽然行政管理中的听证制度、咨询制度以及公示制度初步建立,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相关制度化规定还不是很健全。首先是关于公民参与到行政管理中的一些意见反馈以及措施建议,对于这些内容虽然是从程序上得到了认可并举行了各种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内容是否已经完全的落实,在制度上规定公民有权参与行政管理,但是对于权力运用之后效果的制度化规定不明显,特别是在中国行政官僚主义较为严重的政治生态之下,如何避免公民参与的意见不被领导个人意志抹去,就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对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实效性进行谨慎的管理。

3、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程序化程度不高

公民参与到行政管理,这从预期的效果来看,无论对公民来说还是对行政管理本身而言都是有所裨益的,但是在实际中公民参与是有限的,公民与行政管理缺乏有机的联系,在城乡之间公民参与的力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行政管理来说,公民参与很大程度上是事后性的,事后的问题引发矛盾才会导致公民参与到行政管理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在事前由于渠道以及公民自身的意识等问题都将影响着公民参与的展开。[2]公民参与到行政管理中并不是完全的按照程序进行,在不透明的行政体制以及行政管理过程中,公众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措施去诉求利益的实现。

二、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制度化建设路径

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长期效果是有益于行政文明的进步,同时提高行政效率,但是短期的问题仍旧困扰着预期效果的实现,无论是人还是机构都需要有完整的制度约束,保证其在程序范围内展开活动。制度的搭建将有效的弱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在有序的线性发展中保证行政效率的提高。文章就公民参与现状以及行政发展的阶段性提出几条路径。

1、加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当前的行政管理并非完全拒绝公民参与其中,早已存在的途径给公民一定的表达空间,但是公民参与行政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首先是公民参与意识的问题,大多数公民没有思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强相关性,官民之间缺少互动,公民忙于自己生活的事务,因此就不会去主动参与到行政管理中,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要开展各种活动,模拟行政管理参与的场景,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只有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机会参与制定出高水平的政策,才使得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的质量有所改善。

2、健全公民参与机制,破除参与行政体制障碍

公民参与意识以及能力都达到的前提下需要满足最基本的参与机制,公民参与需要了解到详细的行政信息,为此信息公开就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公民参与需要与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官本位的政治环境下,官与民之间的沟通需要有机制保障,同时也要能够加强公民在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后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以策应公民参与的实效性。[3]公民参与肯定存在着各种体制性的障碍,这些或多或少的影响公民参与的效果,加强公民参与制度化建设的前提就是要破除旧有体制,破旧才能够立新,推动公众参与的程度。

3、拓宽多种渠道,实现公民参与渠道的宽口径

网络化时代下,信息来源的途径较广,但是有价值的信息较少,特别是对于行政机构相关的信息,涉及到与保密相关的文件,更是很少人知道,对于公民参与行政管理过程中,其实也没有必要指导机密性的文件,但是至少需要拓宽沟通与信息传递的渠道,使各层级的公民都有机会接触信息,都有可能参与到行政管理中,这是提高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度的前提。当然对于参与渠道的增多可能会存在着信息过载,参与质量降低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保证多渠道公民参与的有序性。

三、结语

行政管理中公民参与是公民表达意见,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契合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时代强音,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将为公民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需要有制度化的保障,有序的公民参与将在制度的护航中得到实现,并推动政治文明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田进,杨正.网络公域政治参与合法化的机制研究:一个合作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行政制度建设篇7

(一)局党组交办的工作任务和局务会议决定的事项,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的,要采取措施按时办结,不得推诿和延误。

(二)服务对象来局机关办事时,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承办人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及时办理;因故不能及时办结的要说明原因。

(三)凡法规已明确办理时限的,能提前办结的,应尽量提前;难以提前办结的,必须保证在规定办理时限内办结。

(四)局机关对外明确承诺了办结时限的,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五)凡尚未明确办事时限的事项,承办科室应及时补充明确,以便监督检查。无故超过承诺服务时限的,追究相关人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健全了效能告诫制

行政效能告诫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局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诫勉的一种方式。局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尚未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应给予行政效能告诫。

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给予行政效能告诫:

(1)对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事项应该办理,无正当理由而拖延不办理,政令不畅通的。

(2)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故意制造、纵容、庇护不正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3)利用管理和审批权限“索、拿、卡、要”的。

(4)执法行为和处罚行为不规范、不公平、不公平、违法规定乱执法、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

(5)工作作风生硬,态度蛮横粗暴,办事故意叼难,推诿拖拉和不负责任贻误办事、造成不良影响的。

(6)对行政相对人存在巧立名目收费和增加企业和群众负担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派人及时调查处理的。

(7)为了部门利益存在重复检查和交叉检查的。

(8)在执法中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行政相对人财物的。

(9)刁难、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10)生活作风腐败堕落的。

(11)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妨碍机关效能监察的。

2、对需要给予行政告诫的,由考核组报局党组作出决定,并制作《行政效能告诫书》与被效能告诫的对象谈话时,应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发给《行政效能告诫书》。

3、本局工作人员一年内被效能告诫一次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被效能告诫两次的或跨年度累计被效能告诫三次的,年度考核应评为不称职,并调整其工作岗位;一年内被效能告诫三次以上(含三次)的或因效能告诫原因调整岗位后又被效能告诫一次的,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

三、健全了绩效考核制

为了加强机关建设,促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制定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1、组织领导

(1)设立局考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2)设立考核工作小组,由纪检组长任组长,考核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2、考核办法

(1)采取百分制,政治工作20分,业务工作60分、行政管理工作10分、局领导考评10分。

(2)采取分项考核的办法,各项考核累计扣分不超过该项分值。

(3)以月度考核为主,年度集中考核为辅。办公室日常分别考核相关内容,并按月通报考核情况和考核结果,年底由办公室汇总。

行政制度建设篇8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坚实的基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的大厦就不可能永久屹立于世。“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不言而喻,法治政府要求有法可依,没有“法”,法治政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改革需要法治护航,发展需要法治保护。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其核心在于解决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规范、不透明,执法行为不严格、不文明及执法过程记录不全面、不标准,法制审核机构不健全、审核力量不足、审核工作不规范等问题。

2019年3月27日,X省人民政府印发了《X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正式在我省拉开序幕。

下面是结合我县实际,对如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司法力度的粗浅思考。

一、强化制度建设是基础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坚实的基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的大厦就不可能永久屹立于世。“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不言而喻,法治政府要求有法可依,没有“法”,法治政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处的“法”应作广义解释,既包含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时还包含国家为实现行政职能而根据现行有效的上位法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及有关制度等行政执法的依据。

由于我国的法治建设起步较晚,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传统领域的相关法律制度亟待更新和完善,当然这也是受制于法的滞后性的原因,一些新领域目前尚缺乏科学的法制来加以规范,即使有相应的制度规范,由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违法成本较低,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频发,加上行政执法人员对相应的法律制度等执法依据理解不深刻、不透彻、不全面,违法行政时有发生。

如何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我认为首先必须从完善制度这一基础性工作入手。一是完善与行政执法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从源头上实现依法行政有法可依。原有的法律制度与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要及时清理、更新和废止;而诸如大数据等一些新的领域当前法律法规等制度规定处于缺位状态的,要及时结合实际开展立法等制度规范的建设,及时补位,让行政执法有法可执,让依法行政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二是完善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比如当前的工作推进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通报制度、问责制度等。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驾护航,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就很可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不是落实在行动上;改革就可能只是改而不革,不彻底、不全面。

二、强化人才培养是核心

行政执法是由行政主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好发展,法学教育进步较快,高等院校培养出许多法学人才,但我们得清醒的认识到,我县高素质的法学人才并不多,尤其在乡镇基层甚是缺乏,同时也是违法执法、执法不文明不公正的高发区。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行低进低出教育模式,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法学教育后专业素养偏低,教育质量不高;

二是基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法学毕业生为解决就业问题只能选择非行政执法的行政事业岗位或公司企业,专业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导致人才资源结构性流失;三是行政执法人员得到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的法学培训机会较少,继续教育和再教育缺乏有力保障,行政执法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

四是由于重实体轻程序的法治传统,一些执法人员往往只注重实体公正,忽略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公平正义的法治国家要求“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得见的正义,即程序正义。

三、强化观念转变是关键

观念即想法、思想,思想决定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方式和方寸,一个人的思想即是其行动指南。作为行政执法人员,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决定其执法行为合法合理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尽管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等,但仍然有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糟粕根植于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心中。

一是官本位观念。官本位是与民本位相对立的为政观念,民本位也即是权利本位,强调民贵君轻,民为国家的根本,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人民将权利授予国家机关,由国家机关代为行使,为民服务;官本位强调官的至高无上,官贵民贱,民为官用。官本位观念容易助长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忽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不符合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是人治观念。人治与法治相对。法治,顾名思义,依法治理之意,即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应当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开展行政工作,尤其是行政执法工作更应如此;人治强调依靠人而不是依靠规则制度来开展行政工作,将法律制度抛诸脑后,行政决策由个人意志决定,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与法治政府的建设背道而驰,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之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彻底清除方能确保改革一路顺风。

三是管理观念。所谓管理观念,是与服务观念相对应的行政观念。就行政执法而言,服务观念注重柔性执法,更加强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更倾向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平等性与和谐性,站在为民服务的角度开展执法。

而管理观念则注重刚性执法,过于强调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忽略执法的社会效果,忽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平等性,站在管理或控制的角度来开展执法,缺少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缺乏人文关怀,容易产生不和谐因素,引发执法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诸如复议与诉讼等一些列的行政争议。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建设至关重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势必要求我们要迅速转变为政观念,摒弃官本位思想,抛却人治观念,消除管理的理念,重新树立符合法治政府建设的法治观念、民本观念和服务型政府观念,从源头上根治违法执法的乱象。

我想,站在人民合法合理利益的立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同时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那么合法行政才能形成常态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才不至于是吹一阵风,完整的全面的法治政府才能真正实现。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依法治县的重大任务。各行政执法部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践行者、推动者、保障者,行政执法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的关键所在。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全面推进能够大幅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与其他法治改革部署在改革成效上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行政制度建设篇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改进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非盈利的政府机构,属于国家的职能部门,如财政局、税务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保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正常运转的强力工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加快,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新的体制。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改制的关键时期,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有重大意义的。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原则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目的是改善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发挥其维护市场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职能。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经济原则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最小花费创造最大利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目的虽然不为自身创造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出于社会效益考虑。但是在内部控制建设时也应该注意其经济性,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2.制衡原则

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前提。内部控制就是要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一项业务活动,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构成,在具体实施中相连的两个环节要有不同的部门完成。每个环节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人员完成,必要时还要设置部门领导审批程序。

3.适应性

内部控制是一个概念,他提供给管理者的仅仅是一个构架。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以这个构架为基础,结合事业单位的规模、性质、风险等特点,建立适合的内控制度。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也应该及时的做出调整。

4.整体性

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都要纳入内部控制的监管范围。他贯穿于各个活动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他既重视单位的短期目标,由结合单位的长期规划。他是保证事业单位按照规划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5.重要性

虽然单位的各项活动都纳入内部控制的监管范围,但是对于那些无关紧要或是对单位发展影响不大的活动的监管力度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单位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易发生的领域,做到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所处环境也是比较安逸,管理层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许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些单位领导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限制自己的权利,拒绝内部控制的建设。有些单位错误的将预算控制认为是内部控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单位虽然引进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领导意识不强,没有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实施环境,这样就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内控的作用。

2.机构设置不合理,制约关系弱化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引入现代公司治理理念。机构的设置、岗位的设置、人员的配置等一直保持原有特征。事业单位虽然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但是单位内部带有浓重的官僚气息,职责重复,管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一人多职,越权管理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个人或是小集体的利益,部分管理人员干涉会计部门工作,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3.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完善的内部控制应该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部分。目前事业单位所谓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后控制,没有建立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环节。只有事后控制的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事后控制有很大的滞后性,不能方法与未然,达不到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单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单位存在的问题被发现时才会启用事后控制程序,而单位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都会被发现,因此会有很大比部分问题逃出内控的监管。而且事后控制时,单位已经遭受重创,内部控制没有避免损失的发生,作用效果不显著。

4.信息反馈不流畅,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臃肿,内部岗位设置繁多。单位内部信息传递需要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会导致相关领导无法及时的了解具体情况,无法及时做出处理批示,降低信息的及时性,弱化内控质量。由于事业单位一人多职现象严重,信息在单位内部传递时,信息的保密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些信息可能被相关利益团体截留,无法传递至相关领导:一些信息可能被当时人先于来领导了解。当事人及时停止危害活动或是及时掩饰真实情况,导致真实问题不能被领导发现。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实施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强化内控意识,优化内控环境

强化内控意识,使得员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优化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因此强化内控意识和优化内控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第一步。单位领导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学习,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并将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传达给全体员工,让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再有就是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一个好的文化应该善于接受新的知识、可以形象员工的意识和行为。

2.完善机构设置,加强部门间的约束力

按照公司治理的理论设置单位机构,做到权责分明、权利义务对等,部门之间职能无交叉、无重叠。部门内部在设置岗位时,要注意执行岗位、审批岗位、监督岗位相分离,不同职责的岗位使用不同的人员。防止一人控制整个活动情况的出现。定期进行轮岗,制定离岗交接程序,必要时进行离岗审计。这样无论是在部门之间还是在工作人员之间,都此形成一种强大的制约关系,防止舞弊现象出现。

3.规范内控流程,加强事前、事中控制

按照内部控制的规范,单位应该加强事前、事中控制。第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明细内部控制规章。第二、各项活动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开展,定下内控基调。第三、各项活动实施时,要注意进行书面汇报,明确责任人。第四、部门领导要承担起监督职责,监督各项活动的流程。

4.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及时性

设置专门机构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信息及时的传递,令一方面能够强化信息的保密性。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信息的反馈工作,这样增加信息反馈工作的独立性。

行政制度建设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第一,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比如政府部门,检察院等机关部门,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经济建设等;第二,具有一定管理职权的事业单位,比如卫生防疫、档案局等机关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建设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质量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减少管理风险与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上也有重大作用,所以对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和定义好像有点出入?能否再查证?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不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内控制度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整个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存在很大缺陷。行政事业单位对内控制度建设上的偏差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失去本身的重要意义,同时会计核算工作和内控制度建设之间的重要联系被忽略,最终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和管理问题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所以由此可见,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控制度建设不足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员工,导致整个单位的主观认识都出现偏差,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就会失去有效的作用,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应有的管理水平。

(二)内控制度结构不完善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使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而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并没有直接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体制改革的速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的内容与结构上,以及对工作任务的适应程度上都没有较强的适应性。另外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虽然进行了建设,但是并非真正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成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一项“产物”。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结构上的缺失使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是人为的、还是其本身的问题,都在不同方面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中,内控制度建设意识的不足与缺失,包括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与使用不当,都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就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从而可以将重要性灌输到单位的每一位员工,保证整个单位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都有一定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举办关于内控制度建设的讲座和培训班来教育培训单位的员工,保证员工在工作中落实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达到保障资金使用高效率、规避风险和保护财政安全的目的。

(二)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需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我国国家机关或者其下属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所以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和工作执行能够得到制约与控制,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安全保障,更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2]。为了适应内控制度建设,还要建设完善的检查机制,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对需要优化的内控体制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

(三)改进会计工作

对于改进会计工作,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加强授权控制建设,首先要对各个部门授权批准的具体权限范围、责任、程序流程等各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具体工作有相应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其次要将授权批准与集体决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手段,在对待经济事项时要通过事前决策审批才能决定;最后,个级别的管理层领导要在自己所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而具体事项的办理人也要在单位授权的具体范围内办理相关业务,禁止出现各种越权行为。

第二,要加强对实物资产的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实物资产是整个单位固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对实物资产控制的手段包括:首先要对实物财产进行合理科学分配,在实物财产的采购、入库、使用、检测、维修等方面建立具体责任制,保证实物财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负责人;其次要对实物财产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对财产进行清查处理,保证财产清查的具体范围、组织流程等方面的正规,对财产清查制度的完善就是为了完善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清查应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对财产的具体盈亏、报废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原因,然后根据统计的结果按照固定流程来处理。

第三,要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对关键物件进行保管,比如银行票据、购买物品的发票等[3];其次要对单位的关键部位进行把握,比如资金调度、审批流程、交接手续等;最后要对单位的关键工作岗位进行控制,比如凭证的核批、银行出纳、现金、实物负责人等。

(四)加强审计部门工作力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关或者其下属机构,所以需要一定的监督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这样就需要建立以监督为职责的审计部门。

首先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对组织机构进行合理设置,在选用审计人员时要挑选那些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诚信可靠的人员担任,同时还要加强审计培训工作和健全激励措施,保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彻底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不被审计单位控制,而是直接属于预算委员会负责,保证审计部门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全面审计,向事业单位反映真实的内控情况;再次可以加强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适应科技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4];最后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可以借鉴美国的督察长制度,对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且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评,对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不足、内控制度结构不完善、会计内控的失误等,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加强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改进会计工作、加强审计部门工作力度等方面进行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