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4:13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1

关键词:绩效;财政支出;财政科技支出

引言

财政科技支出由于其支出活动的特性,其绩效内涵与企业绩效有许多不同之处。要进行有效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有必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试图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中国学者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进行了一些研究。袁志明、虞锡君(2004)认为,反映绩效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技术成效、管理业绩、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1]。陈丽佳、卢进(2005)将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绩效界定为目标绩效、组织绩效、政府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谢虹(2007)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界定为财政支出合理性、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效益四个方面。张衡等(2008)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征,认为其特征包括: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科技计划绩效不同;不确定性,即科技研发可能会失败;外溢性,科技项目会带来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胡兴旺、曹武军(2008)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点总结为:公共性,即财政科技支出应以满足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共同需要;间接性,包括财政科技支出的带动效应、服务效应和持续效应;时滞性,指科研项目立项到产出稳定时的时间范围。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界定还十分零散,且带有一些随意性,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内涵体系。

一、绩效

绩效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的概念,其英文单词为“performance”,对绩效较为常用的解释是业绩、成效。管理学的绩效可以划分为人力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面。人力绩效衡量的是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目前对于人力绩效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结果观和过程观。绩效的内涵为“三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指的是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是否取得了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则是指所取得的成果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组织绩效的内涵表现为效果、效率和协调。效果指的是企业是否实现盈利,是否达到财务目标。效率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是否最大化,是否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多盈利。协调指的是企业是否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如完成战略任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员工表现等。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对信息特别是预测信息的掌握至关重要,而作为其中重中之重的盈利预测信息,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净流入量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还能减少上市公司和外部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市场公平和效益。但是,盈利预测信息作为一种前瞻性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如何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便成为会计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盈利预测信息的内涵

1.盈利预测的涵义

根据《盈利预测报告编制指南》,盈利预测是指新股发行公司对预测期间的经营成果所做的预计和测算。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阐述,认为盈利预测是预测主体(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或财务分析师)在对企业一般经济条件、营业环境、市场状况、自身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以谨慎性、稳健性为基本原则,根据所预计的企业可能会实现的发展速度,采用适当方法对对外公开披露的企业未来预测期间的经营成果所做的预计和测算。

2.盈利预测信息的涵义

盈利预测信息是企业财务预测类信息的一种,是企业按一定格式披露的有关盈利预测的所有信息,反映了企业在预测期间内可能达到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水平、市盈率等重要财务事项。与反映过去财务成果的历史财务信息相比,盈利预测信息提供了对企业未来获利能力合理预期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进行正确评价,进而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内容

在我国,盈利预测信息主要通过盈利预测报告反映,包括预测基准、预测假设、盈利预测表和盈利预测编制说明四个部分:

1.预测基准是公司盈利预测的编制基础,它包括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前三年经营业绩、预测期的生产投资计划、采用的会计政策等。因此,预测基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公司历史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又要掌握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要对未来作出合理估计。

2.盈利预测表是反映预测期间利润来源和构成的预测报表,它按利润表格式编制,应分项提供上年实现利润数和本年预测利润数,本年预测利润数还应分栏列示已审实现数、未审实现数、预测数和合计数。

三、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是投资者据以决策的基础。现行的会计模式提供的信息多是历史信息,已不能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投资者更为关注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信息,特别是盈利预测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在不断向国际趋势发展的同时,依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披露意愿低、可靠性较差、信息含量不足等。

1.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意愿程度不高

1.1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公司要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两类:(1)处理和提供盈利预测信息的编制成本、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费用等;(2)当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与实际盈利有较大偏差时,公司还可能遭受法律诉讼而承担诉讼成本。另外,盈利预测信息是一种未来信息,当发现编制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或预测期客观因素发生变化时,还会产生更正更新成本。但是,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带来的价值却难以用可靠资料或数据来衡量,效益不确定,因此相比之下上市公司对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比较冷淡。

1.2可能泄露企业商业机密。上市公司在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时,涉及到公司的管理状况、发展方向等,这很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或战略目标,也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披露公司竞争优势的丧失、竞争能力的下降,致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国外学者研究也表明,当企业披露有较高盈利时,会鼓励潜在的对手进入该领域,从而增加竞争。

1.3缺乏相应的更正、更新机制盈利预测信息是一种前瞻性信息,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当发现编制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或预测期客观因素发生变化时,为尽量与实际数接近以保证其可靠性,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正或更新。我国目前还没有对盈利预测更正、更新的标准、次数和处罚做出明确规定,只在《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有一些宽松的原则性表述,致使发现错误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盈利预测信息的更正不及时或次数过频,影响了信息的质量。

四、盈利预测报告

1.预测基准及预测假设合理性不足

进行盈利预测需要合理确定预测基准,其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盈利预测的可靠性。完整的预测基准应包括经审计的公司前三年经营业绩、预测期生产投资计划和会计政策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仅对会计政策与历史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做出简要申明,而不具体列示相关会计政策,有的甚至不提及会计政策。

2.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不灵活

目前各国对盈利预测信息的认识并不一致。(1)在披露内容上,美国只规定了披露内容的下限,其余可由上市公司自定,而我国则规定的较为具体,要求对影响盈利预测实现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内容也不完善,在表述方式上也采用的是单一金额表述,比较死板。(2)在披露格式上,我国只能按照相关规定以历史财务报表的格式披露,而美国企业却有选择披露格式的权利,可以以报表形式披露,也可以只披露几个项目。

3.财务分析师作用有限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盈利预测信息一般由公司管理层和财务分析师共同提供,为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当发现财务分析师的预测与公司发展情况有较大偏差时,公司管理层会主动披露高质量的盈利预测。同时,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对比两种来源不同的盈利预测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五、完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多角度的采取措施以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质量。

1.公司层面的完善

为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质量,首先应规范信息的生成系统,从上市公司自身开始完善。

1.1尽量降低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成本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上市公司才有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动机,而其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应尽量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以提高披露积极性:一是规范盈利预测信息的生产机制,合理控制编制成本;二是预测期不宜过长,预测项目不宜过多;三是积极配合注册会计师对盈利预测信息的审核,对盈利预测信息生成时所依据假设的合理可靠性,以及盈利预测信息编制与假设的一致性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盈利预测信息附加警示性语句,以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成本[10]。

1.2建立盈利预测信息质量内部保障机制

企业内部的盈利预测信息质量保障机制由相关部门和生成、披露预测信息的各个环节组成,目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健全盈利预测的内部基础工作,特别是预算制度,为盈利预测信息的生成提供必要保证。(2)执行科学的盈利预测信息编制程序,确定预测基准和假设、界定预测期间、正确运用会计政策和预测方法等。(3)提高信息编制者的综合专业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信息编制工作,必要时还可以请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和其他管理人员代编。

2.市场曾面的完善

由于我国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我们在监管预测信息过程中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尽快构建以“中国证监会为核心,社会中介机构为两翼,财务分析师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2.1充分发挥证监会的政府监督职能。在证监会下成立专门委员会,不定期抽查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报告,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采用先进的监管手段,提高发现违规行为的能力,加大违规成本;加快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分析师的再监督,保证其执业质量。

2.2加强注册会计师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审核。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中介机构越是有效,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质量就越高。社会中介监管的主要力量是注册会计师,因而需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对其的管理与监督,使其作为独立第三方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2.3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务分析师。我国应努力培养一批权威的预测机构和高素质的财务分析师,培育竞争性信息供给机制,通过不同渠道信息提供者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得信息商品的价格机制和信息提供者的信誉机制发挥作用,提高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分析师预测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促进财务分析师之间的竞争来提高盈利预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蔡文浩.ipo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D].上海:上海大学,2009.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managementinListed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accountantoffice,Lishui,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collectcapitals,escapetaxes,obtainpoliticalcapitalsandevadetheobligationsofcontracts.earningsmanagementhasvarioustype,anditcanbekeptawaythroughperfectingtheaccountingregulations,enhancingtheauditingandcontrolandsoon.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aim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

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

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patriciam.DechowandDonglasJ.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oners,andRegulators[J].accountingHorizons,2000,14,(2)

[2]paulm.HealyandJames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北京:《会计研究》,2000,(11)

[3]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武汉:《财会月刊》,2001(14),25-26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4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

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新晨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5

   1.关于自有资金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也可以称为权益资金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润率等,该指标的作用是反映自有资金的获利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指标有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和解释,那么到底该指标应该按期末净资产计算呢?还是按平均净资产计算呢?二是无论上述指标中的净资产按平均数计算还是按期末数计算均包括了本年增加的净利润和本年增加的所有者权益,这部分非本年投入的资金是否应包括在指标计算的内容之中呢?根据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分子为时期数时,分母也应为时期数,这样指标计算的分子分母才能匹配。净利润是全年的发生额,属于时期数性质,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分母也应当为时期数,若分母采用期末净资产,显然违背了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但是,该指标分母若按期末或平均数计算均包括了当期增加的净收益或当期增加的其他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当期增加的利润或所有者权益自己按自己的金额计算了收益率,显然不合适,因为有关收益率指标应当是反映当期投入资金所实现的收益,所以从投入和占用资金的角度看,似乎以期初的的净资产作为分母更合适。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对占用资金的理解问题。大家知道,一定时期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每月实现或创造的净收益累计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1年中,l月份创造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显然1月份并未占用这部分资金(属于1月份增值的部分),2月份及以后月份的道理相同,也就是说企业占用的净资产不仅有年初的净资产还有年度中间逐月实现或增加的净资产,只有占用的时间不同而已。即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1个月,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0个月,以此类推,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当年并没有占用。因此,在计算权益净利率时其分母既不能按年初的金额计算,也不能按年末的金额计算,应按全年的平均数计算,只是计算平均数时不能简单地(年初数十年末数)÷2,而应当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十(l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l+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10……+1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0)÷12,按照该平均数计算的平均净资产确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该指标的内涵。

   2.关于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是指净利润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十每股净收益。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l)该指标中的每股净收益按准则一号的规定有两种计算方法:加权平均和全面摊薄,那么股利支付率计算时到底按哪种方法处理呢,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说法。由于每股股利是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的,所以在计算“股利支付率”时相应地其分母每股收益也应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即按全面摊薄的方法计算。(2)股利支付率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留存收益与净利润的比率称为留存盈利比率。将股利支付率与留存盈利比率的含义及公式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应有以下等式成立: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比率=l。这就涉及留存盈利的内涵问题,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公式及定义本身来理解,留存盈利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但是这又与会计上一般意义的留存收益不相符,因为会计核算的留存收益是指未分配利润。留存盈利与留存收益之间是什么关系至少在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资料中没有明确。同时不管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该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的胜利支付率与利润分配的顺序是脱节的。按照(公司法)第177条的规定,股份公司净利润的分配顺序是:首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最后是分配股利。也就是说,在提取公积金以前可能存在用当年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那么即使留存盈利中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等,也可能出现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率不等于1的情况,即留存盈利不一定等于净利润减全部胜利。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提法应当是股利支付率是股利占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记入可供分配利润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余,留存盈利比率=每股留存盈余。每股盈余,其中,每股盈余是指当年的净利润计入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另外,留存盈利比率应当是当年末分配利润占每股盈余的比率更准确。

   3.关于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与期初总额的比值。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一般说来,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增加,小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损失产

   该指标同样存在两个问题:(l)若保值增值率大于或等于1是否真正意味着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呢?保值增值的原意是指通过经营活动实现利润使资本保值或增值。但若按该指标的公式计算,可能会出现企业亏损而资本仍然保值或增值的情况。因为引起当期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除了实现利润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存在未分配利润外,还有股票发行或配售溢价。法定资产重估、投资者增资等非利润因素。显然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资本公积等增加额等于亏损额,资本照样“保值”,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大于亏损额,企业甚至会出现资本“增值”的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和考核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认为在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必须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这样才能真正反映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2)该指标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期末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并没有反映资本的“值”保与增,因为该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若真正要反映资本的值的保与增,则应将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按考虑了通货膨胀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后再与期初数比较,才能确切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保值与增值情况。考虑到全年都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在折现时可以简单按半年期限折现,即保值增值率二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其中,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首先应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即: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l+i)-0.5十期初所有者权益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现值,i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后的折现率,也可以将i调整为半年期的,相应地折现期按1年计算。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6

盈余管理是国外学和学广泛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动机对盈余管理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特定的动机,管理当局就会本着公允地反映经营业绩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

1、资本市场动机。由于会计信息被广泛地来进行股票估价,盈余信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因而促使管理当局操纵盈利以试图影响短期股价业绩。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显示出一个稳定增长的每股盈利额,以此刺激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气氛。另外,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资格,避免St、pt等,企业也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2、契约的推动。在构成企业的契约关系中,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签订的契约称为债务契约。在订立债务契约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企业经理层采取损害其利益的行为,如增加举债的规模,将借款用于风险较高的项目,发放大量现金股利,往往会在契约中订立一些保护性的限制条款,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进行限定。企业为了获得债券人的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违反或将要违反契约规定的限制性条款,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违约风险。

3、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其依据在于政治成本假设。所谓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这是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成本高于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企业规模愈大,所得税税率往往愈高,即使税率不变,高盈利企业的税基高也要交更多的税。因此,为避免高额所得税,管理人员有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本期盈利的动机。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的帮助或保护。如Jones发现美国国内企业为了减少国外同行的竞争,取得进口救济,往往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进口救济调查时通过盈余管理低报利润,以显示受到了进口的伤害。在我国,一些盈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少交税,更是不择手段的低报利润。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

盈余管理主要是一项会计行为,但其手段并不只局限于,会计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利用应计项目的管理。现行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产生了很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增利润;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应计项目的确认将具有更大的弹性,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利用关联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进行交易,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唇齿相依、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

3、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为了“美化”当期的业绩,可能进行一些有盈余的一次性业务。一次性冲销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把损失和费用在本期予以确认,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如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

4、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管理。一般地说,由于企业及其所面临的环境各不相同,对有些业务的处理,会计准则给了企业管理者一定的变通机会(如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给企业政策的“再选择”设定太高的“门槛”,能让企业获取额外的收益。这种高收益、低成本的机制驱使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点及审计策略

根据实证表明我国四类上市公司基本存在管理舞弊: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ipo(首次发行股票)及没有三分开的上市公司;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同时,通过对上述盈余管理方法的,注册会计师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需找准审计风险点,如关联方交易,非常交易,非货币性交易,资产或债务重组,会计方法及会计估计变更,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等都是重点审计领域。

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害的,但是大规模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注册会计师高质量的审计必须有能力辨析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并根据其程度提请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关注。美国证券市场的安然、世通财务丑闻及我国的“银光厦”、“郑百文”事件,都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操纵的漠视和无效监督,甚至与管理层勾结舞弊有很大关系,这些事件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了盈余管理对外界判断审计质量的重要性。那么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审计上市公司的管理舞弊呢?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应深入了解客户及其经营情况,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的特点,以及通过与企业管理当局和内部职工的交流所获得的信息、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年度报告和以前年度报表反映的信息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如果发现企业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存货异常增加,固定资产大量增加,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性交易所带来的利润占较大比重时,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更大。

2、要加强审计力度,提高不同盈余管理手段下的审计质量。针对经营性应计利润和非经营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有两种:一是日常经营活动中操纵产品收入和成本;另一种是通过一次性的非经营活动来操纵净利润。徐浩萍在2004年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独立审计质量会受盈余管理手段的。对操纵非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较高,而对操纵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较低。为了提高操纵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以专业怀疑的态度对被审计单位深入了解,衡量其内部控制结构是否健全,评估管理层的诚信,以确认其提供的有关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从而获得大量强有力、鉴别性强的内部财务信息。同时要不断提高相关的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使在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下都能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3、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估计及变更,注册会计师要根据相关证据判断其合理性。虽然有个别估计及变更产生的差异并不重要,但这些差异的累计效果很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综合起来很可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及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例如有些企业对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作出变更或对其他应收款及关联方的款项由不计提改为计提坏账准备,这些都是应值得重点审计的。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7

一、收益与收益质量

(一)收益

收益是一个看似明确实则含糊不清的概念,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中指出收益是指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第一次提出了真实收益的概念,所谓真实收益是指经济财富的增加。1946年,约翰。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把收益表述为期末保持期初同样好的前提下个人可消费的最高数额,这种表述引入了资本保全的概念,即期末资本维持在期初水准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收益。悉德尼。S亚力山大进一步把希克斯的定义引申为公司年度收益的概念:公司向其权益所有者分配的数额,能保持公司年度的境况与年初的境况一般好。以上是经济学对收益内涵的论述,它力图计量企业的实际收益而非名义收益,经济学收益又称为“真实收益”。

经济学收益的理论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经济学收益以预计为基础,可靠性低,影响了其在会计学中的应用,同时,会计的效应是双重的,会计收益既要为财富分配提供依据,同时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其他特定决策需求,在实务工作中,会计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配比原则通过对企业日常交易和事项确认、计量和记录从而计算会计收益。可见,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确定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收益根据期末期初净资本的差额确定,基于实物资本保全观念,所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会计收益的确定基于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历史成本的配比,所体现的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的“收入——费用观”。由于会计计价原则的局限性,并且在会计收益的计算过程中涉及会计人员一系列的主观职业判断,因此会导致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出现偏离,会计收益又被称为“观念收益”。

(二)收益质量

关于收益质量的涵义有多种理解,陕西财经学院吴华茵认为:“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江西财经大学余新培认为:“收益质量是指报表被认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损益数额能由报表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广州商学院艾健明认为:“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以上对收益质量的界定从特定的角度,主要是从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匹配程度和会计收益与实际现金流转匹配程度角度揭示了收益质量的一些基本特征。

FaSB在其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明确指出: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及其他用户提供信息,所提供信息有助于他们估量有关企业期望的净现金流入的数量、时间和或然性。在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出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指会计报表信息必须与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信息应及时并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别是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收益作为会计的核心信息理应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净现金流入的数额、时间和或然性。所以,会计收益质量应包含两层含义:1.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对比可反映在过去的会计期间账面收益的真实性,体现收益信息的反馈价值,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取决于会计计价基础的适当性和会计收益确认过程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中立性和适当性。2.会计收益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数额、时间、或然性的匹配程度,体现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尽管会计收益的有用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但西方学者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收益信息能解释证券报酬。FaSB在1979年的《关于报告盈利的讨论备忘录》提出一种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两步法”:(1)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必须先预计未来盈利;(2)为预计未来盈利,需要历史盈利信息。因此,历史盈利对未来盈利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主要取决于历史盈利的现金保障水平及历史盈利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收益的质量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收益应包括真实性、现金保障性、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五个基本的质量特征。

(一)收益的真实性

收益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次:1.收益的确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并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是收益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否则企业所报告的收益是虚假收益,不但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相反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会计收益尽量与经济学的收益即真实收益接近,这需要对目前的会计模式进行改进。

(二)收益的现金保障性

会计收益的确认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之上,是某一会计期间账面收入和账面费用配比的结果,体现为应计现金净流入的概念和可能财富的增加,并不直接等同于实际现金净流入与真实财富增加,只有当应计现金净流入成为实际现金净流入时才表明收益的真正实现。如果会计收益不能转化为足够的实际现金净流入,高的会计收益也仅仅是“账面富贵”,蕴含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会计的财富分配效应,这种“账面富贵”不仅不能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可能会损害企业价值。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8

关键词:主题公园;盈利模式;旅游文化

abstract:throughappraisesandanalyzesthedomesticandforeignthemeparkthedevelopmentcondition,hasdiscussedthethemeparkdevelopmentmechanism.theauthorthoughtthattheuniquetravelingcultureisthethemeparkdevelopmentcoreandthesoul,proposedtothethemeparkexistingsoleprofitpatternhowtoperformthesuggestionwhichimproves.

keyword:themepark;profitpattern;travelingculture

一、研究背景

我国主题公园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不低,成功的典型不少;它们已经在我们这个旅游资源大国里大放异彩,成为丰富我国旅游产品、满足海内外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一支生力军。

自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到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相继取得成功。www.133229.com大型主题公园在中国开创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园”、江苏苏州的“苏州乐园”、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乐园”、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广西桂林的“乐满地”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已达到较高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这几年冰雪节期间创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称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大型主题公园,其策划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大体与国际接轨。

二、问题的提出

十多年前,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移动(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包括各种影视城)走到游客面前。遗憾的是,中国的游客还没有见到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主题公园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产业发展问题。

在盈利模式方面,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由于经济效益不佳,主题公园产业正走向衰退。

当前,中国的主题公园群落正在面临一个艰巨的转型期,拥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和土地资源是主题公园转型的物质基础,通过对主题公园的再认识,重新制定主题公园的发展战略是实现主题公园转型的基础。

三、主题公园发展机制

我们可以将主题公园理解为以经济盈利为目的,根据选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体验的封闭性景点和景区。

1、主题公园分类

根据主题公园所能提供的旅游体验类型(产品形态)对其进行分类,我国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情景模拟型:各种影视城类型的主题公园,比如三国影视城(无锡)。

②游乐型:比如苏州乐园、锦江乐园(华东)、梦幻水城(珠海)。

③观光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深圳)等。

④主题型:基辅号航空母舰(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各种水族馆。

⑤风情体验型:各种民族村、民俗村,比如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

以上分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分析,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分类来说,主题公园的“主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关于文化的命题,可以衍生出许多类型的主题公园。

2、主题公园文化特色探析

主题公园是文化企业。从国内外主题公园成功的运作经验可以得出:独特的旅游文化是主题公园成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迪斯尼乐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们也看到迪斯尼乐园在法国一度遭到失败,这正好应证了主题公园是以旅游方式经营文化产业的判断。美国式的快餐文化与法兰西文明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导致游客对主题公园产品的选择差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风险所导致的运作失败。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题公园首先是一种文化企业,其次才是旅游企业,主题公园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以旅游方式被消费的文化产品。

如果把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或体验的制造商来分析,我们会发现主题公园应该,或者能够提供给游客的产品或体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功能:

(1)教育传播功能(比如向游客宣传民族文化和光辉历史)。

(2)审美或者情绪满足功能(体验一种氛围或者说与游客特定心理需求相吻合的环境,如:投身影视剧环境)。

(3)娱乐或者游戏功能(尤其是游客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比如竞技体育活动)。

(4)文化活动展示功能(关于人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所表达出来的行为,比如观看表演)。

按照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以上功能可以归结为:爱、自我认知、自我实现三个层面的心理需求,而各种文化对如何满足这三种需求的形式乃至相应的文化行为是在一个共性基础上的极端差异化。比如教育: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试验,甚至是通过行为本身来表现的。所以,主题公园应该是一个提供文化产品的组织,或者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产品和特殊体验制造商。

现在以著名的迪斯尼乐园为例来说明这一推论:迪斯尼乐园的投资者是世界知名的迪斯尼公司,迪斯尼公司本身就是一家文化企业,它以提供文化产品(即美国风格的动画片)而闻名,而游客来到迪斯尼乐园所体验到的正是游客认为自己进入迪斯尼动画(卡通)世界所应该体验到的东西,这是迪斯尼乐园所提供产品的核心,其余关于游乐、购物等辅助服务都是为了完成或者加强这一核心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盈利方式有:门票、餐饮、旅游商铺租金、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销售,以及其它收费的服务构成。整个盈利模式的架构是:以不断提升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获得门票收入的同时,通过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获得二次盈利,又由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售进一步扩大迪斯尼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盈利模式使迪斯尼乐园具备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基于主题公园是一种特殊的以旅游为经营形式的文化产品制造商,反观我国主题公园的经营模式,没有文化或者通过文化来设计、提供游客愿意购买的旅游产品(体验)从而实现盈利的方式和手段不足正是其致命缺陷。其次,关于文化的滥用是又一国内主题公园设计和经营的硬伤。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文化产品应该具有鲜明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应该具有可以被欣赏的群众基础,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就是:文化影响力以及对应的文化消费人群是决定主题公园“文化主题”的关键因素,也是架构盈利模式的经济基础。

3、主题公园盈利模式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而其盈利模式就是这几种盈利方式的混合。

①提供初级体验(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

②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本身,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③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

④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

⑤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

⑥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以上六种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来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区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过游客的到来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

首先,从收益的角度看,用以上六种盈利方式来分析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这样来看主题公园产业的衰退就并不奇怪了。

其次,从投资的角度看,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而设立在主题公园内部的各种固定资产,在没有客流的情况下几乎一文不值。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主题公园。

四、结论

主题公园所提供的产品可规定为一系列可以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核心功能的组合,以此为基础,产品能够满足游客个性化要求的能力(机会),将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游客需要从主题公园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他可以通过听讲解、看展板,或者自己找资料的方式来满足这一需求,但游客最喜欢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游戏来达到被教育的目的。因此,主题公园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在于此:将所有可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方式排列组合为主题公园的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这种满足程度将决定游客愿意支付的门票价格,或者购买哪几种(产品)服务,尤其是游客愿意在购买主题公园门票之后,购买相关服务产品(体验)的需求正是主题公园产品的溢价能力。当然在现实中,经营者完全可以通过门票将这些内容打包出售。

综上所述,主题公园是一个以旅游方式提供文化产品(体验)的文化企业。从旅游经营的角度看,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大致有: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游客体验的服务(包括基本服务和特殊服务)、出让面对游客的盈利机会(商铺出租)以及出让游客的注意力本身(商业赞助)、设计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纪念品。

主题公园应将旅游业与文化紧密揉合在一起,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要将文化作为旅游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性地发展旅游;以经营旅游地方式多方位地展示文化,赋予旅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

不少主题公园顺应新世纪旅游业发展需要,以其高超的策划、精致的建筑、丰富的内涵和一流的管理服务水平,很快轰动海内外。他们的成功给人们提出启示:一个成功的主题公园,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建设主题公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对资源、产品的重要补充,在旅游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则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建设好主题公园,关键在于搞好市场调研和项目策划,选准主题、创出精品;经营好主题公园,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涵、推陈出新,使其吸引力长存。

参考文献:

[1]何建伟.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特色探析【j】.旅游学刊,1999,(5).

[2]王新民.主题公园的高效益奇迹和价值导向【j】.旅游学刊,1994,9(6).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9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口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少、缺乏统一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从现阶段尚存在一定争议的基础设施内涵入手,归结了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方法,构建相应的投资决策模型,建立了相关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以解决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投资决策分析标准的问题。本文的核心思想在于修正传统的财务盈亏平衡点,考虑了各项收入、支出的货币时间价值,并将其引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决策;另外,将弹性系数法引入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决策,以测定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

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务、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许多专家、学者对基础设施的内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其中对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是以下观点:1994年世界银行召开“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主题会议,会议上提出“基础设施是永久性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以及它们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煤气、电信、供水、环境卫生设施和排污系统、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公共工程(大坝、道路、灌溉及排水用渠功能)以及交通设施(城市交通铁路、海港、水运和机场)”。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钱家俊、毛立本将“基础结构”引入经济、财务等研究领域,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向社会上所有商业部门生产提供基础服务的那些部门,如运输、通信、动力、供水、以及教育、科研、卫生等部门”,并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主要是指运输、通信、动力、供水等部门,狭义主要是指为以上部门提供服务的教育、科研、卫生等部门。

本文将基础设施的内涵归结为:基础设施是为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提供有形的物质基础和无形的公共服务的总称,其主要包括交通、电力、水利、市政等有形基础以及教育、信息、科研等无形服务。

本文从投资决策的角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其所属的经济特性主要划分为:经营性基础设施、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其中,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具有盈利性质,能够回收全部初始投资,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商品化生产方式运营的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既能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又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回收投资,实现盈利。经营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力、水利、能源等生产部门。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回收投资,不能实现盈利,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提供无偿的公共产品,以获取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几乎没有任何现金流入,很难直接的表现为经济效益,主要是满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经营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绿化、环卫、公园、防灾等部门。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和公益性质,能够回收部分投资,需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又不能以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具有双重的性质,既要考虑到投资项目的公益性质,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该项目的经济收益,保持二者的均衡。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部门。

一、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分析

经营性基础设施具有盈利性质,可以通过日常经营回收初始投资,并实现盈利,因此主要考虑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采用内含货币时间价值的财务盈亏平衡点来做投资决策。

假设基础设施的初始投资额为F,分k年进行投资,每年的投资额为f0,f1,f2……fk,在该基础设施的经营期间内每年的付现费用为ck+1,ck+2,……ck+n,年平均付现费用为C,因为基础设施每年的现金流量相对稳定,每年的现金流量均为nCF,所得税税率为i,单价为p,单位变动成本为V,财务盈亏平衡点为Q,基础设施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金额为U,净残值为R,则:

案例一:某市燃气公司拟准备进行煤气工程改造,计划用新型天然气代替现有煤气,若进行改造需要三年时间,每年年初需分别投入1500万元,1200万元,1000万元,天然气的单价为3.5元每立方米,单位成本为2元每立方米,预计该基础设施投产后可使用12年,预计净残值为30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因为天然气管道后续的维修支出比较多,预计前5年的付现费用为50万元,后7年的付现费用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资本成本为10%,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该案例的投资决策如下:

所以,只有当天然气的需求量超过641.35万立方米时,才可以考虑进行煤气工程改造,用新型天然气代替现有煤气。

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分析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回收投资,不能实现盈利,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提供无偿的公共产品,以获取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不应过多的考虑经济效益,而应该重点关注当地对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需求量,切实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可以采用弹性系数法测定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以决定是否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及其投资规模。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额对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变化率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率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弹性系数;

iR――经济指标增长率;

ie――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

对于这个弹性系数大小的测定,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研究,比较权威的是使用中国1978―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也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大致可以增加0.152%,则弹性系数为0.152。通过弹性系数可以测算出当地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资规模。

案例二:某市拟进行市政、环卫等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经过统计得知:当地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6390万元,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投资额为256786万元。当地今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为121280万元,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该案例的投资决策如下:

假设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投资额分别为GDp0、a0,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投资额分别为GDp1、a1

由弹性系数公式得:

所以,该市今年需要进行市政、环卫等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了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1280万元的预期目标,需要投资非经营性基础设施493226.4万元作为支撑。

三、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分析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具有盈利性质和公益性质,能够回收部分投资,需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做投资决策时应综合权衡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可以将准经营性基础设施按照其内含的结构比例划分为经营性部分和非经营性部分。对于经营性部分可以参照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内含货币时间价值的财务盈亏平衡点来做投资决策;对于非经营性部分,可以参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弹性系数法来做投资决策。

假设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内含经营性部分的比例为X,非经营性部分的比例为1-X,则可以将内含货币时间价值的财务盈亏平衡点公式和弹性系数调整为:

案例三:某市拟向建筑施工企业招标建设垃圾处理厂,进行建设需要两年时间,各年初需要投入2500万元、1000万元,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为0.86元每吨,单位成本为0.45元每吨,预计垃圾处理厂可以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因为设备后续的维修支出比较多,预计前3年的付现费用为20万元,后7年的付现费用为5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资本成本为10%,该垃圾处理厂经营性部分所占比例为30%,某市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69307万元,对准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为126400万元,今年的计划国内生产总值的预计目标为667096万元,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该案例的投资决策如下:

经营性部分:

年折旧额=(2500+1000-200)/10=330

年平均付现费用=(20*3+40*7)/10=34

所以,当该市的垃圾年处理量超过459.45万吨时,该市可以考虑建设垃圾处理厂,该市为完成今年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需要准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269239.1万元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一九九四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4.

[2]HishamSaid,Khaledel-Rayes.optimizingtheplanningofconstructionsitesecurityforcriticalinfrastructureprojects.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10:221-234.

[3]Zhang,p.,peeta,S.ageneralizedmodelingframeworktoanalyzeinterdependenciesamonginfrastructuresystems.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2010),doi:10.1016/

j.trb.2010.10.001.

[4]刘宏,谢海娟.财务盈亏平衡点在项目投资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5(9):40.

[5]钱家俊,毛立本.要重视国民经济基础结构的研究和改善[J].经济管理,1981(3):12-15.

[6]胡仁柯.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盈利能力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开放资源;版权;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盈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09—0

引言

“开放”的理念起源于自由软件(FreeSoRware)和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SourceSoftware),之后又先后出现开放存取(openaccess)、开放内容(openContent)、开放课件(openCourseware)以及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等开放资源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各类资源的建设。资源用户(消费者)能够自由地获取更多资源,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开放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大众智慧不仅推动知识社会的进步,同时推动商业进步,引领商业新模式。

本文从开放资源的开放性、版权问题以及盈利模式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对开放资源建设中如何处理相关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一开放资源的开放性内涵

1开放内容(openContent)

Davidwiley于1998年提出“开放内容”的概念,建立开放内容项目(openContentproiect)。“开放内容”是指在满足一定许可协议约束下,可以自由修改、使用和重新的任何对象。开放内容包含的对象广泛,包括文本、音频、视频或其他多媒体形式的对象,其关于“开放”的含义为:授予他人版权法中标准许可之外的权限许可。用户在使用内容时,受到的版权约束越少,该内容就越开放。

对于开放内容的主要访问许可或使用权利可以用“4R框架”来表示:

(1)重用(Reuse)。以未修改的方式重用内容的权利(例如,制作内容的副本);

(2)修改(Revise)。修改内容本身的权利(例如,将内容翻译为另一种语言):

(3)混合(Remix)。合并多种原始内容或修改后的内容建立新内容的权利;

(4)再发行(Redistribution)。共享原始内容、修改内容以及合并内容的权利(例如,把内容的副本给朋友共享)。

开放内容项目目前已经关闭,并由CreativeCommons取代,但其关于“开放”的内涵对于开放运动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2开放存取(openaccess)

学术作品的相关研究主要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其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大多数观点认为这类资源应该贡献给社会,提供自由、开放的在线访问,不受不必要的许可协议、版权和订阅的约束。这就是开放存取运动(openaccessmovement)的主要目标。

“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宣言”(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Boai)、“百斯达宣言”(BethesdaStatement)以及“柏林宣言”(BerlinDeclaration)是开放存取运动的三大里程碑,共同形成对开放存取的定义,包含以下特点:

(1)开放存取的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获取:

(2)允许基于所有合法学术用途的使用(包括使用、下载、复制、发行、演绎等),使用时必须对作者署名和致谢;

(3)主要针对学术作品,不包含小说、通俗杂志等:

(4)不向作者支付报酬。

开放存取的定义去除了价格和访问许可障碍,使得作品可以在最小的约束下获取,而仅仅是去除价格障碍这一点就已经满足了大多数开放存取倡导者的大部分要求。

3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oeR)

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是开放课件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2年的会议上,首次提出oeR的概念。2006年UneSCo关于oeR论坛的总结报告把oeR定义为:“oeR是指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素材,人们在教育、学习和研究中可以进行自由、开放地使用和重用这些素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oeR的目标人群,即教育者、学生和自学者,这也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定义。

oeR运动最初是受开源软件运动成功的影响和鼓舞,因此其关于“开放”的内涵也沿袭了开源软件的许多要素:

(1)资源可以自由获取、使用和重用。人们可以自由地贡献资源(新增或修改)以及可以自由地共享资源,即人们可以不受到个人能力限制、地理因素限制访问资源,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和共享资源。

(2)在使用资源时尽量减少约束,包括技术、社会和价格方面的障碍。技术领域的约束(如缺乏互操作性、缺乏标准技术规范等)将限制开放性;另外某些技术措施也限制了用户的使用(如在学习管理系统中登录后才能访问学习资源,因此限制了外部用户的使用)。更广义地看,技术约束还包括物理约束,如地理空间上的距离或时间上的约束。社会领域的约束可能来自组织机构或经济方面(如版权和价格都将限制对资源的访问),也可能来自与研究和学习有关的道德标准方面(如出于隐私的原因限制对资源访问)。

综合以上各类开放资源的“开放性”分析,“开放”的内涵是指资源可以自由获取、使用和重用,而不受(或尽量少受)社会、经济、法律的约束,人们在使用资源的同时,也对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得资源的整体价值增值。

二开放资源的版权与许可

大多数开放资源都具有版权法规所保护的作品属性,因此将受到版权保护,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才能保证开放资源的自由访问与使用?

1版权与许可

版权法规对于保护的作品范畴、权利、保护期和访问方式进行了具体规定。各类开放资源均属于版权法规管理的范畴,具有至少七十年的保护期,而保护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等。

根据目前版权法对作品保护的权利和保护的时间来看,如果作者不许可作品使用,那么开放资源的“开放”目标(自由使用、修改、重用)无法实现。但是版权法赋予作者许可和转让作品使用的权利,根据这一规定,为了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出现了多种开放共享许可协议。

开放共享许可是在版权体系下,由作者先保留对于该作品的版权,然后再运用版权法赋予作者的权利,由作者授权,允许他人在满足特定条件的限制下,使用其作。开放内容许可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版权,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将自己的作品的某些权利提供给公众,让这些作品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在期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

除开源软件外,大多数类型的开放资源主要采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CommonsLicenses,CC)。该许可协议由四种基本选项组合而成,这四种基本选项为:(1)署名(BY);(2)非商业性使用(nC):(3)禁止演绎(nD):(4)相同方式共享(Sa)。通过上述4个选项的组合,可以形成CC的6中主要协议:BY,BY-Sa,BY-nD,BY-nC。BY-nC-Sa,BY-nC-nD,以及CC0和CC+两种拓展方式。采用CC0许可,意味着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权利,作品属于公共领域,从而最大化共享;CC+则可以在6种许可协议基础上许可更多权利。

2开放资源的合法访问方式

根据资源当前的版权与许可状况和应用场合,对于版权作品有几种合法访问方式:(1)版权人许可和转让版权;(2)版权人开放共享许可;(3)合理使用:(4)版权人放弃版权。

开放资源则主要采取其中第(2)种方式,由版权人主动声明其作品的开放共享访问的条件和约束,使用者在遵循开放许可协议的前提下,可以自由使用这些作品。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可以采用合理使用的方式(如教育领域的部分应用)。而作者或版权持有人也可以通过CC0等方式声明放弃版权,从而给予用户最大程度的使用自由。

版权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关系如图1:

不同类型作品之间的关系如下:

(1)开放资源与版权作品的关系。采用开放共享许可的开放资源属于版权作品,不是没有版权的。在版权基础上,添加开放资源的版权许可约束,使每个人在遵守该许可条款的前提下,有权复制、修改和发行资源或其演绎作品。

(2)开放资源与公共领域作品的关系。大部分开放资源不是公共领域作品,虽然可以自由获取,版权持有者并没有放弃其对于作品的权利。他们仍然保留对其作品的版权,采用许可协议确保对作品的自由访问和修改。而公共领域作品,则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欣赏、修改。

在使用开放资源时了解清楚这些关系,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更大程度上共享资源。

三开放资源的盈利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根据前面两节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

(1)开放资源的定义,都不把重点放在“免费”上,而且绝大多数没有禁止资源的商业应用;

(2)开放资源采取的开放共享许可协议也大多为商业应用排除了障碍。

虽然对于开放资源,盈利不是开源运动的主要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开放资源的更广泛和深入的使用,同时也是开放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方式之一。

1开放存取的盈利模式

开放存取主要针对学术期刊,关于开放存取的争论最多的是它们会不会造成传统出版的萎缩。但有证据表明,开放存取出版可以为出版商提供一种手段,继续满足成本,并获取利润。开放存取盈利模式主要有:

(1)作者付费。这是开放存取最知名的模式,通常由作者的基金赞助方或机构支付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Charge,apC)。各个期刊的收费标准不同,在660至2350美元/篇不等,不同的会员资格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例如SpringeropenChoiceprogram目前允许作者将其论文作为开放存取作品,收费3000美元。

(2)机构赞助。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是由协会、基金会或研究组织直接赞助,这类期刊面向作者和读者是免费使用的。例如BiomedCentralJournals中的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Chinesemedicine等期刊。

(3)由企业和学术图书馆支付其机构成员发表文章的费用,例如:BiomedCentral按照机构的规模每年收费1550至7750美元。这是许多期刊目前采取的方式。

(4)开放存取的混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作者有权选择付费发表以换得文章的免费获取,或者放弃付费并同意文章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订阅读者获取。如Floridaentomologist、theScientificworld、CompanyofBiologists等采用这种模式。

(5)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和广告收入。这是比较传统的盈利模式。

2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教育资源根据其“开放”和“教育”特点,通常都是非盈利的。但是要制作这些资源,仍然是具有成本的,要长期维护这些资源,并提供用户访问,更是oeR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Davidwiely在oeCD的报告中将oeR项目的可持续性定义为:oeR项目完成其目标的可持续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1)资源的持续生产与共享。生产oeR需要人力资源、工作流过程和支持技术,具体包括获取内容、将其数字化、检查相关的版权问题、解决版权问题、提供质量保证等。在人力、工时、开发工作流策略、购买计算机、上网、获取和管理软件等环节都发生成本,解决这些成本是可持续性挑战的一部分。最终的oeR必须能够分发给最终用户。这就需要在互联网上数字副本或利用物理媒体(如硬盘、DVD、USB等设备)数字副本,或打印副本。所有这些方法都产生成本,包括在线的带宽费用、媒体库存、物理媒介和纸质副本的制作和运输费用等。解决这些成本是可持续性挑战的另一部分。

(2)资源在教育社区中被最终用户(教师或学习者)持续使用与共享。oeR项目应该避免的一个风险是制作和的资源不易被教师和学生使用。为实现最大程度的可用性,资源必须采用与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格式。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本地修改。

经费保障和质量保障是oeR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保障,其中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同行评审、内部资料检查、开放用户评估等方式来实现,本文主要谈谈经费保障途径。目前各oeR项目获得经费支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捐赠、捐款、赞助模式。通过建立专门的基金会、获得外部赞助等方式维持资源建设。许多开源和开放内容项目采用这种方式,williamandFloraHewlett基金会和andrewwmellon基金会资助了mitoCw、openLearn等一大批oeR项目,其他还有wikipedia和apache基金会等。

(2)机构模式。类似赞助模式,由机构本身负责项目的维护。mit的开放课件主要采用这种模式。由学校对项目进行资助。不过这种方式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大多数机构无法采用这种模式。

(3)政府支持模式。主要由政府机构对项目进行资助,如加拿大的Schoolnet计划。

(4)伙伴交换模式。合伙人之间交换资源,即大家都提供自己的优质资源,共同形成开放教育资源(交换的结果就是oeR)。如英国开放大学的国际合作伙伴。

(5)会员模式。由有兴趣的组织共同出资。Sakai教育合作计划是一个向教育开放的收费社区,成员捐赠1万美元,就可获取一系列权利,包括优先访问路线决策、的代码和文档等。

(6)转化模式。免费提供一些资源,但从使用资源的客户中获取其他方面的收入。这种方式在教育社区中比较流行。如Linux的者,通过订阅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获得收入。LamS也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方式是目前教育部门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在获得外部经费支持和收入的同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降低成本,鼓励更多的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参与oeR资源生产。例如75%的mit教师对oCw有贡献,其中49%贡献了两门以上课程。

四小结与建议

本文从“开放”、“版权”与“盈利”三个方面分析了开放资源的理念、如何在遵循版权法规的前提下,使得开放资源可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