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环境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1:10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1

[关键词]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因素战略目标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体育产业证券市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市场、体育产业基金市场、体育保险市场、体育信贷市场、体育产业赞助市场,以及体育等诸多融资渠道。综观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就没有现代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环境条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与环境的活跃程度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从2003年北方五环退市的原因看,一方面是由于北方五环创业能力不强、创业技能缺乏,同时也与北方五环创业环境的制约紧密联系。对创业体育企业而言,培育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是保障其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的需求和环境资源的供给所具有的有机联系。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看成一个组织,它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可以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自身资源不足时获取其所需要的资金资源,而这就要求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外部环境能提供这些资源的主体建立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顺利创建和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环境资源来讲,如果环境资源的需求大于环境资源的供给或者环境资源的供给大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如果外部环境对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这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环境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环境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外部环境资源供给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环境资源需求,同时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状态下,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依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主要包含四层涵义,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体育企业资源需求;依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分析,并比较现有环境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功能是分析研究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环境对战略目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所处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二、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与资源需求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世界上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产业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产业企业奇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联合体,具有实体企业的完整功能,因而无论其生命周期长短,都与实体企业一样存在战略管理问题。技术、资金、人才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备的三种初始资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然对这三类初始资源有需求。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的来源渠道实际上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考虑自身资本结构的融资战略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需求往往影响到资金需求和人才需求,比如说创业体育企业在早期要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得技术,它必然会对资金和研发人才有大的需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从资源的自身属性特征和资源的获得途径两个角度来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需求。通过对体育产业资本市资源需求分析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现有的资源,就可以确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的资源。三类资源的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三类资源需求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从获取途径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资金和人才需求分析还须从需求量来反映,而技术类型和人才类型分别是分析技术和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需求与环境要素资源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要想从环境中顺利获取必要的资源,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供给这些资源;第二,能够保障资源的获取。依此,我们把提供资源的环境称为直接匹配环境要素;把保障资源获取的环境称为间接匹配环境要素,这两类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之中(如图3所示)。在图3中,技术、资金及人才环境要素是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直接提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的资源;政策法规、中介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信息化等环境要素是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我们认为技术环境要素包括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技术市场环境,一方面,研究开发主体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金的供给。人才环境要素对风险体育企业人才需求的供给主要体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的人才储备。文化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对风险体育企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容忍失败的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风险体育企业的灵魂,保障创业体育企业资源的获取。政策法规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出台的与创业体育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创业体育企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保障了创业体育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体育企业的创建和成长。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分为三类:人才政策法规、技术政策法规和融资政策法规。

图3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和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用图

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是融资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而环境主体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承载者,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构成要素对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即:(1)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的映射机理;(2)环境主体的构成体系;(3)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我们认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承载主体主要包括大学及科研机构、关联企业、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它们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中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及科研机构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二是大学及科研机构能够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关联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上。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是为体育资本市场提供所需的初始资金。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人才交易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创业体育企业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获取。

五、结论

1.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需要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外部环境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调整自身战略目标,主动地去适应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归为11个方面,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人才市场。也就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现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环境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本研究找到了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口,构建了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本关系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以环境主体为创新点提出了研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实质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把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结合起来研究,使环境问题具体化、环境研究系统化,也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政策扶持找到立足点并保障其可操作性。环境主体的研究,尤其是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机理、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未来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2]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3]任保国赵文胜李建臣: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1):52-56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2

一、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企业产品和销售环节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分析的需求情况,从而组织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活动,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销路。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市场环境中获得各种生产原料供应,促进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市场环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客观条件。市场环境的各种变化会引起不同的效应,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威胁到企业的经营,阻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企业开展活动之前,必须对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市场环境主要分为以下六种:1.政治环境。其主要是指企业面临的政治形势、制度和状况。包括国内,国际政治环境。2.法律环境。指企业在展开经营活动时,应该遵守的各项条例、法规、法令和法律。3.经济环境,指企业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情况。主要包括经济条件、运行状况、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自然资源。4.市场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信仰、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等等。5.市场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气候、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地理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6.市场竞争环境。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来自社会经济的竞争,其中经济环境是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art)也称为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是我国仍在发展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由于环境艺术的崛起较晚、发展缓慢,因此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著名的环境艺术家RichardDober说过:“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环境艺术是一门绿色的艺术学科,也是创造和谐和持久的艺术。其主要包括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壁画和城雕等。这一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的标准下产生的一门艺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上升,对居住水平和各种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要求推动了我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进步,使得环境艺术成为了我国科学文化艺术的重大成就之一。环境艺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功能,对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装饰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环境艺术对市场环境的推动作用的逐渐深入,其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促进这一艺术的更好地发展、培养市场上急需的环境艺术专业人才,这一艺术被编入我国大学的专业课程。1985年,中国建筑学会于北京召开了青年建筑师的座谈会。座谈会上,为人们讲解了环境艺术的性质,让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环境艺术。座谈会后“,环境艺术”这一概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7年,《中国美术报》也特意开展了以环境艺术为主题的座谈会。从此,建立了环境艺术学会。1988年,《环境艺术》问世。1989年,由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筹办的“中国优秀环境艺术作品评选活动”在全球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92年,成立了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其创建目的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创建我国当代的环境艺术,保证社会和谐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我国的环境艺术尚未成熟,仍需要得到更大地进步。

三、市场环境和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

1.环境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环境的稳定环境艺术是一门以城市建筑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学科,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一项热门的专业。这一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当代建筑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进步都需要和谐和稳定的市场环境。稳定的市场环境需要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企业能够正常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市场环境也会随之趋向稳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逐渐上升。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消费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环境艺术,培养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类的专业人才。作为一门艺术,环境艺术主要结合城市建筑的设计、城市的规划、造型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类人才,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也发展了我国现代的环境艺术,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学科,环境艺术也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由于我国环境艺术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因此我国的环境艺术没有得到较好地发展。但却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艺术,其发展空间较大,社会上对这一类人才的需求较大,所以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优秀的环境艺术,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的要求,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居住环境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满足了该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能很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同时,环境艺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市场环境的稳定。一旦拥有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能正常有序地进行,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供应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2.市场环境的和谐也促进了环境艺术的发展环境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现实价值的艺术学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地推动作用。市场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相当有利的,为企业展开生产经营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氛围。环境艺术的发展能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当代建筑、城市的高要求。一方面,利于提高居住环境和建筑物的质量,促进我国当代环境艺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和谐的市场环境。要想发展环境艺术,必须先稳定我国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主要包含四个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竞争因素。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从这四个因素展开分析。首先,分析消费者的状况。掌握属于自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消费者,通过对消费者的状况和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扩大消费者市场;其次,分析当时的经济状况。国家的经济形势对市场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当经济增长时,市场相应扩大,反之,市场缩小。技术因素也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元素。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制造出功能齐全、高质量的产品。此外,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最后,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如今的社会经济状况下,社会竞争力愈来愈激烈。为了能站稳脚跟、不被社会潮流所淘汰,企业可以通过好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价格、良好的售后服务等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市场环境和环境艺术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和环境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环境的稳定利于环境艺术的发展,环境艺术的提高也利于市场环境的和谐。随着经济逐渐趋于全球化,国际环境也成为了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应该从市场的各个环境和因素进行分析,扩大消费市场,增加市场竞争力。此外,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培养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发展我国当代的环境艺术。市场环境和环境艺术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的市场环境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有序地展开。而环境艺术也是当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前景较大。同时,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就业前景较广,可以为社会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都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效果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将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因此需要将企业的一切活动纳入企业战略发展框架下进行管理。只有正确认识企业战略管理,紧抓环境分析、战略制定及效果评估三个关键环节,并充分考虑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点,才能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与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现阶段,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产权制度和融资渠道,被授予了超越商业利益以外的经营目标,造成了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权受到一定限制,企业的积极性和经营效率相对较低,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国有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的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相对较弱。国有企业自身的这些特点导致了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

通常来说,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首先起始于管理方式的转变。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管理主题也曾经经历过以生产管理为中心向营销管理为中心再向战略管理转变的过程。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按照战略的思维来管理企业,将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纳入战略管理的框架之下,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改革开放至今仅经过了3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迅速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对外开放,跨国企业的大量涌入给国有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可以说,中国国有企业转型所面临的环境,是前所未有的剧变的环境。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没有战略性的企业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构建企业的战略管理系统是国企转型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具有许多完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绝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而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战略选择。

二、正确认识企业的战略管理

中助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及实质,抓住其精华的核心思想,针对自身情况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企业的战略管理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决策者实时的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有针对性的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从而使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其强调的核心内容无非是“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和“效果评估”。

企业的战略首先必需建立在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了充分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脱离了对环境的全面深入的分析,是不可能制定出合理有效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既包括对企业所处市场中的消费者和竞争者、机遇与挑战以及会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科技、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的分析;也包括对企业的财政状况、技术优劣势、劳动效率及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管理要求对环境的分析要具有全面性,既要分析企业目前所在的市场,又要分析潜在市场;既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还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不仅要分析现阶段静态的市场环境状况,还要分析自身或竞争者采取了相应战略选择之后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以及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企业战略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战略的选择。在完成了环境分析之后,企业将能够确立明确的战略目标,并且得到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一系列执行选项。能否在众多选项中选出最优解,关系到企业战略规划实施的成败。企业战略的选择有三个关键性的判据,即:适宜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三个标准。适宜性标准,即所选择的战略能否奏效;可行性标准,指的是战略方案能否实现,是否超出公司的能力范畴;而可接受性,则需要考虑具体执行战略的人能否接受这样一个方案,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执行工作中去。这三个要素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战略选择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企业战略的效果评估机制,是企业战略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企业往往容易忽略的一环。西方跨国企业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能够对自身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系统且细化的评估。只有持续不间断的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评估,企业管理者才能够及时掌握企业战略真正得到执行,以及目前的战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且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

可见,企业战略管理并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而是强调制定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只有正确地认识企业战略管理,抓住其核心要点,才能根据具体环境制定出成功的企业战略。

三、适应国情的企业战略选择

对于处在转型中的中国国有企业来说,市场情况要更为复杂,不应该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理论方法。现行的西方管理学理论是建立在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商业环境存在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生搬硬套的结果必然是将企业推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作为转型期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抓住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关键过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系环境中进行长远考虑,来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

从环境分析的角度来讲,中国市场具有许多不同于完全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特点之一是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行业市场开放程度、参与者、竞争压力和游戏规则都相差极大。这要求企业战略要有明确的市场针对性。另一个特点是,市场中的非市场因素不可忽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府是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企业发展战略会受政府发展政策的影响,其自身在承担政府所赋予的功能性任务同时,也能够从政府方面获得额外的制度和资金的红利。因此,在进行战略环境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角色所带来的优势,同时要避免企业发展受到非正常影响。第三个特点是市场的参与者具有非典型行为。由于不少行业发展不成熟,相应的游戏规则和制度也不完善,市场参与者往往会寻求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来获取商业优势,这些行为给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很大隐患。在进行环境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这样的风险计算在内并进行备案。总的来讲,国内的市场经济制度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步与世界接轨,但转型期国有企业在不得不适应新制度的同时要受制于就制度。因此,必须综合的动态的考虑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的特点,有预见性地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才能正确的把握企业所处的环境,才能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在战略制定的环节,必须紧紧抓住三个关键性判据,即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许多国有企业往往忽略以此来衡量自身的战略决策,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战略选择缺乏适用性会导致企业战略规划脱离实际、缺乏重点;可行性缺失往往导致企业战略行为实施不力,执行效果差;而缺乏可接受性,则造成员工士气涣散,战略执行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战略目的的实现。从现实来看,这一点的确是国有企业的短板。由于国企领导层更换频繁,每一任领导上台后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导致企业发展方向经常变动。这不仅使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积累,也使得执行者感到无所适从,造成执行能力低下。因此,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长远而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内、外部环境分析,依照三个重要判据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路线,同时强化企业战略的执行能力,才能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最后就是要抓好企业战略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估工作。这里面也有三个要注意的方面:一是做到实时连续的评估。企业在实施了企业战略之后应尽可能的了解反馈信息,从而为下一步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二是切忌报喜不报忧,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心胸来接纳战略决策的缺陷,并及时作出调整和补救。三是要以更科学的方式去分析评估结果。优秀的评估方法能够通过多种的渠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评估数据进行分类分析。从不同角度去看评估结果,不仅能从中确认现有企业战略成功与否,还能发现企业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及预测潜在风险,给企业战略的调整提供充分而科学的依据。因此,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估手段也是企业战略评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四、结论。总而言之,目前国有企业所面对的是非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制定企业的战略管理规划时,要抓住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即环境分析,战略制定和效果评估,并且在这些过程中过程中充分考虑具有中国特色市场,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红,宁向东.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宏观与微观权利关系的渐进式变革.财经科学,2007,(1):81-88.

[2]贺亮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的特征分析与实践探讨.当代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4

1.1熟悉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系列的内外部因素,包括间接市场环境: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以及直接环境:如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新闻媒介、竞争对手等。这些因素均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密切相关。首先,企业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以此组织生产,当然也需要找出自己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产品才能适销对路,其次,企业只有从市场环境中取得各种原料的供应才能进行生产;最后,产品生产出来后,还要通过外部各种渠道才能到达用户手中。所以市场环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客观条件。

1.2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进行营销决策的基础,是指为了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等而系统地、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营销信息的工作。目前国内知名大企业在组织机构配备中都市场调研部分,足可见市场调研在具体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在运行和管理中需要很多的市场信息,为了收集信息,各大公司和企业都会花大力气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其方法主要以深入调研法为主。深入调研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根据具体调研目的制定出调研内容、调研方法,拟定出较为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调研时间、地点、人员、费用等等。当调研组成员超过三人时还要进行具体分工,选出临时负责人以提高调研效率。在调研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附赠小礼品等方式调动受调研者的积极性,以提高调研的准确性。同时,还要结合运用一些科学的调研方法作为补充,如: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电话咨询等。深入调研法的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市场,确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市场调研的组成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收集,另外一个是调研分析。前者是为后者提供原始数据,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分析,是对前者进行的深入研究。市场调研的最终目标是写出调研报告,并据此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管理计划。

1.3人才准备。市场上营销人才的需求分为三类:(1)具有市场营销管理知识的人才,即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市场调查、战略策划、市场开拓等方面技能,其中也不可忽视创新和开拓精神,目前国内不少企业无法做到可持续性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缺乏创造性,故这方面对人才需要显得尤为重要;(2)了解当地语言及风俗的人才,国内许多畅销商品进驻国外却没达到预期销售目标,很大原因均出在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3)懂法律的人才。目前的市场营销对于法律的的了解也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跨越国界的营销,不仅要了解本国的法律,更要熟识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人才基本是需要培养和引进的,人才对市场营销十分重要,所以企业必须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公司可以设立一套培养系统,制定一系列的营销计划,给营销人才制定一定的目标,来锻炼人才,人才培养好对以后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巨大帮助,所以必须做好人才准备。

1.4战略战术规划。营销战略在市场营销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制定一套营销战略时机基础,为营销人员做好销售的准备,在营销战略标准选择方面同样需要做好准备,在营销中诚信十分重要,以及产品的质量也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国内外知名企业往往都是质量和诚信做到位,才获得了消费者的长久支持,比如海尔公司,他的企业文化就是高品质高服务,当然做好营销一定要做好长期投入和发展规划,这是做好长期营销的必经之路。

2、企业市场营销的进入方式

中国企业的感性营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制度向以计划经济市场调节为辅的制度过渡,最后到了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位置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活动中市场化成分的不断加大,企业开始寻找合自己的进入营销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门户开放以后,营销已经进入到国际市场模式,首先要契约授权,企业经过许可协议然后特许经营,后直接投资,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所指的主要就是投资模式,投资模式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两种形式。最后还有国际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了相互需要,分担风险并实现共同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国际战略联盟是弥补劣势、提升彼此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可以迅速开拓新市场,获得新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营销成本,谋求战略性竞争策略,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这就是企业营销的进入的主要方式。

3、企业市场营销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对思想观念、产品、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分销来创造交换,并满足个人与组织目标的计划和执行的过程,其实通俗地来讲就是以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所有工作的总称。卖出东西只是营销的终极目的,营销涵盖着以销售为目的所进行的所有工作,包括市场分析、政策研究、消费定位、价值判断、制定策略等一系列的工作。就像无论做任何事情总要讲究个方式方法一样,营销也一定要找对了自己的道。得道者赢,失道者败。市场营销的营销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企业在制定产品的经营策略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产品策略要明确企业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占领市场。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他所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所采取的营销策略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产品市场的开发。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产品是指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即实体产品的转移以及转移过程中相应的辅助。企业在确定其产品策略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细致而具体的组合策略,包括包括商标、品牌、包装、产品组合、产品生命周期等。企业的产品策略是其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策略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生产、销售产品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品牌策略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运用策略。

3.2价格策略。所谓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潜在顾客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成本,选择出一种能吸引顾客,完成市场营销目标的价格策略。价格策略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者,因此要研究所售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对于目标消费群的了解以及熟悉程度决定了产品是否可以顺利地销售。给产品一个准确的定位,它适用于哪种层次的人,适用于哪个区域的人,适用于哪种年龄段的人。这些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及购买欲望的情况如何。依据所掌握的客户分析资料,对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客户的消费观念来说,情况比较复杂,它因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程度,地域差别,生活习惯、受传统影响等等的不同而不同。而对于消费能力,就比较简单了。富裕的程度决定着购买能力的高低。购买欲望,说得普通一点,就是看一个人的虚荣心有多大。最后,在充分认识目标消费群的基础上,有针对行的制定出相应的价格策略。

3.3促销策略。促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或促使顾客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借助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将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给顾客,帮助顾客认清产品和服务的性能、特征及带来的利益,进而引起顾客的注意,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和欲望,最后实施购买行为。促销的核心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向顾客传递各种有利于销售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所谓促销策略,就是选择和运用最能促使顾客接受的促销方式和促销手段。企业促销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行为,不是孤立的、零碎的四处出击,而是各种促销手段组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互相配合运用、加强效果。促销活动是企业整体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是点和面的关系。快速的促销反映机制及管理体系能决定促销活动的成与败。在彼此产品在品质、价格、品牌力都很接近时,促销战往往会衍变为一场企业实力之战,要市场占有率就不得不参与促销战,明智的做法是加强促销活动的监控,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管理效果是不一样的,一方面合理的利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另一方面有效的节约了促销费用,作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3.4渠道选择策略。市场营销学告诉我们,产品要能销售出去,要能卖得好,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销售。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如何选择,就是市场营销中的渠道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新诞生的小品牌在与强大的行业领先者进行较量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实力与资源,要生存与发展,渠道策略的运用十分关键。实力弱小的竞争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避开正面交锋,另辟蹊径,找到既适合于自己又能有效满足顾客的渠道。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营销决策,如产品的定价。它同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一样,也是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实现销售及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包括渠道的拓展方向、分销网络建设和管理、区域市场的管理、营销渠道自控力和辐射力的要求。

3.5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对于国家制定的政策,也是营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张瑞敏曾这样说过:企业要有三只眼,一只眼盯紧产品,一只眼盯紧市场,另一只眼盯住国家政策。盯住国家政策,对于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产品,不但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更要适应国家的政策。例如,可不可以达到国家的环保要求,属于食品药品的还要达到国家的卫生要求等。

4、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注意的问题

4.1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一个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作为一个销售人员,首先要做到诚信和个人素质,对自己和产品都要做到自信。要对将要实施营销的产品、服务(当然,服务也是一种产品)有足够地认识和了解,做到能流利地解答客户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营销人员对于自己所销售的产品都不能了解透彻的话,客户是不会相信你的产品的。

4.2市场营销的环境影响。营销的环境对产品的销售业有很重要的影响,上文提到的七个方面就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影响因素应该进行一定的考虑。

4.3市场营销中的语言技巧。有时候一句话可能就决定一次推销或者销售的成功与否,所以要锻炼营销中的语言技巧很重要。所以在选拔营销人才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人才的培养。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5

关键词:营销环境;Swot分析;peSteL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与特点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战略和营销活动相关的影响企业计划与盈利的各个因素的集合,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国际的文化交流、企业的竞争、政治法律的颁布而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合作者,一个具有优秀文化底蕴的企业可以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营销环境的变化也会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两者合作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与制衡才能真正地决定企业的命运。通常情况来说,市场营销环境由微观环境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两部分组成。微观环境包括渠道商、客户、竞争者、企业自身和社会公众,是企业运营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区域变化,是影响企业市场延伸与扩大的间接因素。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相互合作,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战略目标,进而影响企业采取相应的营销活动。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因素形成的组合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客观性。企业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一定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有些企业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闭关锁国”,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诱惑”与“挑衅”。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到这个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面临营销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2、相关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由不同因素组成的复杂多变的整体,这个整体中的各因素可以相互控制、相互调节、相互依存。企业所在的环境不是一直只有一个因素,也不是长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受一系列有关联的因素影响。企业市场开拓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特点。市场开拓不仅需要企业本身具有强大的财团支持,而且受竞争者和区域文化、消费群体、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3、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指的是不同的企业面对相同的环境所做出的决策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企业在同一时刻也不一定受相同的环境影响。每个人受国家、民族、区域的影响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更何况现在的国际环境不断地鼓励不同国度的人相互交流学习,在经济、政治、法律、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下生活习惯成立方次变化。面对这样的差异,企业必须划分不同的客户群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激烈高强度竞争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4、变化性。营销环境是企业做出决策的前提条件,只有对市场营销环境做出详细的调查与预测才能够确定营销活动、组织目标、战略目标。但是市场营销环境是随着科技进步、国际关系、政治法律、自然因素、企业经营情况等条件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可分为内在变化和外在变化。内在变化指的是企业本身的变化,例如资金周转情况、品牌经营效果、管理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等因素。外在变化指不受企业控制的其他因素。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性也体现在作用时间长短上的不同,这种变化跳跃性强。

5、不可控制性。企业所面临的营销环境不受企业本身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宏观环境。现在的交通便利,国际交流频繁,人口变动加快,社会文化习惯也在不断地改变,这些都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控制的。除此之外,一个国家政治法律的颁布时期、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有可能给不同的企业带来外在的机遇与威胁。

6、局限性。营销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一直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有些外在因素对企业的作用是负相关的,对企业的影响小,甚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丝毫的影响。企业本身的优势可以规避宏观环境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外在环境与企业成为两个不相关的整体。

二、营销环境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是企业常用的基本模型,企业通过对各地区的调查研究,划分成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而确立相应的分析模型。

(一)peSteL分析模型。这个模型分析的主要是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这几个因素是影响企业获利和存活的首要外在因素,企业只有正确掌握了解这些外在条件,才能够使企业有正确的走向。

(二)Swot分析模型。这个模型又称为态势分析模型,主要分析的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运用企业本身的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同时,通过外部机会去减少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

三、营销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一)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营销环境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企业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国家法律法规,随时关注竞争者的信息,同时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竞争者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顾客需求就可以在国际大环境中生存,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1、经济机会。在我国改变经济政策之前,一直在国内发展,资金受限,不能更好地利用智慧去研究新产品,科技水平一直维持原状,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全面小康遥遥无期。而今,我国已成功地加入wto,大量的资金注入我国企业,使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而且各企业对于目标市场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逐步涉足渗入,吸引更多的顾客,开拓更大的市场。

2、市场机会。市场在不断地扩大,需求呈现多元化,企业可以研发新的产品提升竞争力,延伸产品生命周期,吸引老顾客的注意力,减少购买周期,同时可以利用广告、报纸、杂志等宣传企业,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产品、文化,使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更大范围的传播。企业可以引导顾客需求,让顾客意识到自己的潜在需求,增加市场的覆盖面积。销售部门制定计划,组织销售活动,减少企业的产品循环周期。

3、人才机会。在国际市场环境下,国家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挑选优秀人才去学习了解掌握外国的知识文化,学成之后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做贡献。各个企业也把人才看成重中之重,不断支持员工去自修,争取为公司的经营提供更多的帮助。企业可以聘用外国公民为员工,进一步将外国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与我国的结合,形成新的体系,迎合现代人的需求。

4、技术机会。从国际环境变化之后,各国对于基本的技术已经普及,各企业通过引进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研究成本,提升竞争力。手机现在成为大众产品就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现在的手机不仅仅能作为通话的工具,也可以上网了解最新的国际动态,查询需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有现在的环境一体化,随时掌握最新信息。因为技术的进步,我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对自然灾害能够提前观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二)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威胁。营销环境的变化可以使企业遭到毁灭性打击。至今为止,不可计量的企业因为难以面对环境的变化而消失,也有一些企业因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存活数百年之久,最后形成品牌,备受大众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面对可能的困难,企业必须对环境有一定的关注,预先制定相应措施,力图减小威胁,以免在环境改变之时措手不及。

1、风险问题。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大量的仿制品出现,影响市场稳定发展,造成市场混乱,有些企业辛苦投入大量资金才获取的研究成果被竞争者简单的窃取,以低质量低价格投入市场,占据市场,影响企业的品牌,降低企业的收益率。此外,小企业受宏观环境影响严重,如果没有适应市场环境,可能一夜之间就在社会大环境中消失,大企业也可能因为一时的决策失误而陷入困境,资金周转困难,最后只能清产或负债累累。

2、人际关系问题。在商界就像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商场没有永远的敌人,亦没有永远的战友。人际关系混杂,在交往的过程中最注重的是利益关系,这样的合作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将合作者推向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之间的较量也会引起价格战,市场价格跌宕起伏,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3、品牌问题。品牌经营花费大量流动资金,品牌的好坏主要由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本身的公关环境影响,一旦企业公关处理的不好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形象。企业必须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注重售后服务,对消费者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让企业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是企业建立品牌的第一步。

四、应对营销环境采取的措施

(一)营销观念转向绿色营销。科技进步,经济水平稳步增长,消费者更注重于健康安全的产品,即绿色产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正规企业都有安全许可证,让客户安全放心的消费,同时产品的介绍中介绍大量的中草药成分或者人类身体所需的常规营养维生素等。基于对社会的责任,消费者也愿意选择绿色商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薄力。

(二)开发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企业的心脏,有了难以被人复制的核心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企业就可以守住老顾客,面临外在的威胁时可以使企业本身在波及的范围圈外侧。所以,企业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开发核心产品。如加多宝,在与王老吉的品牌之争中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它有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味道,受大众的欢迎,产生了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核心产品。

(三)正确认识营销环境。营销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威胁还有机会,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返回农村发展就是因为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众所周知,现在的就业机会越来越严峻,有些人选择颓废的过完一生,有些人就很快的适应社会环境,在这里找到适应的角色,演一场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种骄傲。同时,对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面对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该辩证的认识环境的变化,从中找到市场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转变为企业机会。

(四)建立品牌。消费者对于生活质量要求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品牌已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在特殊的场合需要特定的服饰,特殊的节日送特定的礼物,这就体现了品牌的特效,通过品牌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眼光,对别人的尊重程度。品牌可以给顾客一定的信任,创造更多的收益。建立好的品牌需要企业在款式、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严格把关,同时在有影响力和相关的传播媒介上投入相应的广告,以使产品和品牌被更多人了解。通过品牌策略和成熟的营销手段就会占据一定的市场。

(五)注重关系营销。经调查研究表明,企业每年投入到新顾客成本大约为留住现有顾客的5倍,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新顾客固然重要,但是企业必须注重与老顾客关系的发展。老顾客忠诚度高,帮助宣传企业的品牌,提出自己的问题与需求,给企业带来的是利润和机会。老顾客易于满足,他们需要的是一份尊重,只要企业给一点点的好处就可以赢得顾客的忠诚度。企业必须建立顾客信息系统,动态的关注客户的信息,按客户对企业的影响力划分不同的层次,找出客户的抱怨与不满的主要原因妥善处理,特殊节日回报老顾客的支持。

(六)正确认识网上交易。现在的市场是国际市场,网购成为一种潮流,企业通过网上交易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淘宝网成立到现在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每天的货流量均达上亿件,不仅节约了库存成本,店面成本,还成功地走进了消费者心中。上班族、学生、企业工作人员休息的时候就会上淘宝网浏览,进而刺激需求,产生购买行为。网上购物讲究的更是诚信,消费者网购最不放心的是产品的质量,服务人员的态度,企业必须认识到售后评价的重要性,对消费者提出的异议及时解决,售后态度与售前态度一致才能让消费者信服。

(七)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与判断能力。领导者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领导者的能力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优秀的领导者,做事果断、冷静、条理清晰,面临选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是智慧与直觉的结合体。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所获取的信息,及时处理,做出决策,面对环境的改变做出衡量与估计预测才能使企业有正确的走向。对此,作为领导者必须了解企业的现状,关注国家的政策法规,对营销环境感知灵敏,正确做出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品牌设计业的环境分析、以及对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Swot分析归纳出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提出了新的适合公司发展的营梢战略规划。

一、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营销环境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是独立于企业之外而又同时影响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总和。企业的发展必然要和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首先得从分析环境入手。所谓环境分析就是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资源的现状,研究制定出最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战略。

1.品牌设计的概念

品牌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就是指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产品或劳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别开来。品牌包括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等内容。品牌的价值在于品牌形象就是企业通过营销活动建立的消费者对品牌所产生的心理认同与情感认同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品牌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品牌设计指品牌名称、商标、包装、装演等方面的设计即企业视觉系统设计也是企业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广义的品牌设计则包括企业战略设计、产品设计、形象设计和Ci设计。广义的品牌设计是个大概念是设计的战略思想,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动态环境设计、静态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等等涵盖了品牌设计的每一个层面。这个概念要求设计师以品牌战略规划理论为指引透彻研究企业的管理、生产、渠道、服务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经过消化后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把企业的真正优势通过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全方位铸造企业坚实的基础建立强势品牌。大设计概念是企业发展品牌提升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随着创业风潮在中国大地的持续弥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意识到创建品牌、争创名牌的重要性。对相当一些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来说如何更加完善本公司的品牌形象,让受众对公司的品牌形象更深刻、更加鲜明那就要依赖高水准的品牌设计了,因此品牌设计对企业品牌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2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环境分析

一个行业(或产业)的经济特性和竞争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往往决定了该行业未来的利润前景是低下、一般还是看好广告设计无疑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至2007年9月,常州市场大大小小的广告类公司主要有四类公司从事与企业品牌设计服务相关的业务,现作出比较如下表所示

此外还有一些广告公司是兼营上述业务或者全面经营的由此看出常州的广告设计市场格局尤如战国时代,门户众多竞争激烈,在品牌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品牌设计公司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广告市场全面开放后中国广告业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无论是具有媒介、媒介购买优势的广告公司r还是以独特的创意能力见长的广告公司抑或是负责企业全程策划的咨询服务类广告公司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设计公司必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战略、营销、品牌经营等方面重新制定适合公司长远发展的策略。

(2)企业竞争力(环境)分析

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说过:一个行业中的竞争状态是各个竞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战胜竞争对手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资金实力、人力资源情况、营销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产品实力等等。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广告公司,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目前常州市场主要广告设计公司的竞争手段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价格竞争、创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目前常州市场上获取中国广告协会权威资质认定的企业只有两家,它们获取的最高资质是三级资质,分别是常州市红红火火广告装磺有限公司与常州市杰人形象企划有限责任公司。其他的公司均属于小规模的广告设计公司。根据笔者相关调查分析常州市场主要的广告设计公司竞争形势分析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分析.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常州广告设计市场的领导者是常州杰人形象企划有限责任公司。而奥美和加与减都属于市场挑战者;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属于市场追随者,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战略,争取主动制定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创新营销策略,大胆作为争取在常州市场上形成品牌设计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在为别的公司设计企业形象的同时,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

3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1)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简介

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简称tG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原名wZ艺术设计工作室主要经营喷绘、样本设计、企业标志设等业务。公司一直专注于品牌设计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意与创新。由于公司由设计师出身的经营者经营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开拓方面存在一定的疏漏因此业务拓展一直不是很快。2006年5月更名为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将业务范围拓展至企业形象设计及营销策划,现在经营范围主要为组织形象策划与设计、品牌设计与制作、展览与展示设计等相关业务。目前公司急需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常州策划设计市场。

(21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目前的管理问题

虽然公司成立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始终存在不少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在具体管理制度方面还没能做到很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内容。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缺乏监管体系。

②市场定位不明确

作为专业广告设计公司tG公司没有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细致的市场细分,只是盲目的寻找客户丧失了自己的业务特色也造成营销效率的低下,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拓展。

③公司形象不鲜明

公司形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塑造企业形象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价值观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益转化来的经济效益。由干公司管理者认识的重要性不够公司的企业形象目前还未能在市场上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

④缺乏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员

tG公司的营销部

经理是由销售业绩好的销售人员担任缺乏营销管理方面知识令其很难有所作为而作为专业广告设计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同时具有设计服务营销经验、设计、印刷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还很缺乏这样的员工。此外,在营销人员培训方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完整的培训体系也会影响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tG公司运作虽然基本顺利但是在常州市场的渠道建设还没有形成体系营销工作开展缓慢,又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急需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Swot分析与市场定位

1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就是指对公司自身经营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以及威胁(threaten)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从整体上概要地说明一个企业的竞争形势,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Swot矩阵组合表如下:

鉴于tG公司规模较小,所占市场份额较低公司战略重点在于发挥自身的设计人才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将业务进一步扩张。当前的战略研究重点主要应该从品牌建设、营销队伍建设等角度出发,然后基于这些发展战略确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2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市场定位

菲利普·科特勒为定位下的定义是:企业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从而在目标顾客中确定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地位。tG公司适宜将目标锁定常州地区中小企业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形象设计(Vi设计)及相关设计市场。其中以Vi设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目前的位置应该属于守得住的市场竞争地位,然而要改变这种非上游的竞争地位则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明确公司的市场定位合理进行资源调整与配置,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以期在竞争中改善被动的地位取得有利竞争者的位置。

三、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的战略调整措施

根据前面的分析综合tG公司应采取的战略调整措施包括:

1.明确公司核心业务

公司要使业务做得比较出色,首先要对用勺需求进行准确分析然后充分整合与发挥自有专长,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tG公司必须以自己的所长确立自己的核心业务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因此根据前面的分听公司应当确立以企业形象设计中的Vi为公司核心业务利用自身的设计人才优势加强基础工作的监控,把好质量关,将企业形象设计市场做到专业化、品牌化

2强化营销部门工作

由于公司历来重视设计而忽略营销部门的工作进入常州市场五年多来,没有进行多少促销活动。尽管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然而在目前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市场形势下,最终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是营销队伍的实力。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型服务企业必须加强营销部门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训.采取有力措施将营销部的职能发挥到最大,使公司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公司品牌的影响力。

3.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作为给其他企业提供形象设计服务的公司,tG公司显然不能忽略自身的品牌建设。据国际权威评估机构统计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的四至五倍品牌价值可以是营业收入的二至四倍。据前面Swot分析公司应当集中创意优势将有效资源汇集于品牌设计市场力争成为常州地区的优秀品牌设计公司。奥美等优秀国外品牌广告公司成功之路是值得借鉴的,作为常州策划与设计市场的追随者,tG公司责无旁贷地要争取成为常州本土市场的优秀品牌设计公司,运用高级俱乐部式的市场定位,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

四、对内加强管理对外进行战略合作

tG公司目前急需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内部员工大多属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尤其在激励措施方面要制定有效的、利于执行的措施。鼓励全员营销。对非业务人员给公司带来的业务也要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多方招聘兼职业务员,以支付提成的方式激励其帮助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还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制定有吸引力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愿景,最终形成吸引、留住人才的原动力。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7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

一、房地产开发前期存在的问题分析

前期工作是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基础。它涉及到各种职能部门和专业领域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全碰到各种困难和矛盾。

(一)技术资料与实地出入的矛盾

开发商通过协议、招标或者拍卖获得土地,地块四至(红线)与土地面积大小等均由职能部门给定。但由于红线调整,或测绘资料的时滞,往往导致图纸与实地状况有出入。特别是旧改地块,其上居民密集度高,地下隐蔽管线众多,而图纸上往往不能准确反映。

(二)效益原则与方案优化的矛盾

项目开发的基本出发点是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以此为基准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但是,这往往受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是《选址意见书》,它对项目基地退界、间距、高度等技术指标给出具体要求,包括容积率、绿化率和采光曰照要求等。从开发商角度,为了方案成本控制和优化,容积率最好做足,但采光、日照等技术要求往往形成瓶颈限制。

(三)市场变化与开发进度的矛盾

大家知道,市场信息干变万化。在不同时间,由于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顾客对房地产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房地产开发往往需要一个周期,一般至2~3年,项目一经定位就很难改变。这样,很容易造成当时设计内容和现时市场需求相违背而脱节,造成项目租售困难。

(四)不确定因素较多,很难进行量化控制前期工作很大程度上量个平衡协调过程。它受到政策、经济、技术和现场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房地产开发前期有效管理的对策

(一)研究投资环境。

环境因素是项目开发的前提条件,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土地条件的一次性、政策环境的复杂性等特点,只有对环境因素做出正确的研判,房地产开发项目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投资环境主要是指政策环境和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研究从宏观上研究当地的国民经济状况和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走向,微观上研究当地的房地产现状、分析和展望。谁能“嗅”出新动向,谁就能把握市场的“先机”。回顾前几年的发展历程,取消福利分房、允许房改房上市、允许“购房入户”、改变土地的市场供给方式由协议转让转变为公开招标或拍卖、允许商品房按揭贷款,以及房地产市场税率的调整政策、商品房契税的降低和房地产交易手续的调整等政策大调整都大大地改变了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改变和引导了市场走势。地理环境研究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包含特有的地理位置、天然的山水组成的固有的生态环境等自然环境,以及业已形成的外部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它看似具有先天性,却与政策环境关联并受其后天刺激而产生转化,影响深远。比如城市区划调整,可以改变名义上的地理环境,享受不同的政策环境;城市基础设施诸如轻轨、地铁、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与规划,可以改变相对的地理空间;河道的疏浚与开发、开发区的建设都可以塑造固有的地理形态;大学城、体育场馆、大剧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品质的改善,则扩展了地理的人文内涵;商业中心甚至行政中心的迁移,则可以改变地理的商业价值。相反,环保条件包括尘、气、声、光、污染物等都可以制约甚至直接决定房地产项目的成败。因此,人们在谈论某区块或板块的开况时,热衷的话题不外乎“现有自然条件”、“现有交通条件”、“未来交通条件”、“配套条件”、“现有楼盘及未来开发热度”等。不乏看出,人们始终关心的永远离不开环境因素,而对开发商来说,环境研究是确立本项目是否具有竞争上的绝对优势。

(二)进行市场调研

市场因素是首要因素。所以首先是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分析业已存在的市场情况。市场调查主要是消费者调查、房产品调查和市场竞争状况的调查。其中消费者调查是指购房者数量、物业面积大小、总价多少、习惯爱好等购买力调查,广告影响力、价格敏感度等消费影响力调查;房产品调查是指供求状况、市场容量、销售趋势、房产品发展趋势等调查;市场竞争状况调查是指项目周边地块的竞争对手市场定位及操作,潜在消费者的市场争夺压力等调查。通过对购买者或潜在购买者的经常性调查,及时把握需求动向,同时可以不断更新数据库资料,为调整房产结构、开拓新市场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市场需求决定一切,市场需求决定开发项目选择的取舍。没有需求,就没有项目。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有需求状态下,摸清房产品的具体需求,确定项目规模档次。只有确定合理的规模档次,才会产生集聚效应,确定项目房产品结构,提高市场适应力。只有生产出适合市场的房产品,项目才会成功。然而面对多变性的销售市场,这并不是积极适应的过程,仅仅是被动性适应。

(三)经济分析

首先必须仔细计算土地价款。其次是对一些地方规费等前期建设费用以及交付使用前必需发生的费用,要有正确的预测,包括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质监费、大配套费、水电气绿化等贴费、散装水泥“限袋费”、墙改费、白蚁防治费、竣工资料保证金、地方教育费、环境影响补偿费、房屋维修基金、验收检测费等。另外,还要测算建设单位管理费、营销策划费等。这些费用与建安费用一起构成工程投资估算。所以在可行性分析时,必须要有灵敏的信息、灵活的方法,投资估算才会严密并且具有时效。

(四)财务分析

根据前述的投资估算拟定项目筹资方案,估测资金回笼计划,确定合理的资金运用表。当然必须运用资金运作技巧,考虑部分垫资施工、预售回笼、滚动开发。根据资金运用表计算项目财务费用。考虑国家利率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以及资金运用的复杂性等,还必须另列不可预见费。根据销售收入按规定计取营业税。

工程投资估算加上项目财务费用和税金即为项目总投资。销售总收入与项目总投资的差额即为项目利润。差额越大,项目效益越好。没有利润的项目一定为不可行。

三、结语

总之,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分析必须从维护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严肃性出发,仔细收集各项数据,认真运用各项数据和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性意见和项目选择建议,为决策者确定项目提供可靠依据,从而避免决策失误,避免盲目投资,也避免投资决策的“长官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秋雁房地产投资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8

关键词:绩效技术;高职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084-03

作者简介:管楠楠(1988-),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刘晓明(1959-),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1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

绩效技术(Humanperformancetechnology,即人类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成就[1]。目前,它更多地被应用在企业培训中,关注的是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近几年,如何将绩效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许多教育学者正在探讨的问题。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过程”或“程序”[2]。

绩效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两者有独立、有叠加、有补充。本文从两者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

1.1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互相融合、相互促进

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等方法为绩效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绩效技术人员发现,组织中的教学(或培训)系统缺乏效率,需要综合考虑教学(或培训)之外的其它因素(如组织发展、人事选择、环境等),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变革,而不仅仅是教与学这个子系统。绩效技术反过来又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也开始关注,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引入绩效技术的思想,更加关注在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成本效益比和教学绩效的结果。

1.2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相互补充

尽管绩效技术起源于教学系统设计,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更多地关注教与学这个系统,从教与学的角度解决教学问题,较少考虑问题解决方案的成本。绩效技术主要是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绩效水平,注重教学和培训中非教学因素的影响。努力以低成本实现高价值,促进个人和系统的共同发展[3]。

无论是教学系统设计和企业培训,都存在教学问题和非教学问题,比如环境、动机等。只有将绩效技术的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思想互相补充,从组织、环境、个人等方面分析绩效产生的原因,实现与教学系统设计的优势互补,达到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融合,才能超越长期以来教学系统设计对微观“教”与“学”的关注,优化现有的教学系统设计。

2基于绩效技术的《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教学系统设计

2.1Hpt经典模型分析

根据本文介绍的绩效技术的定义,以及现实中利用绩效技术模型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本文将采用国际绩效促进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performanceimprovement,简称iSpi)于1992年公布的影响工作绩效的Hpt经典模型作为指导,以此展开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教学系统设计问题的绩效分析。图1是Hpt经典模型。

2.1.1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能力得出组织的绩效要求,确定员工为实现组织的战略和完成组织的使命而需达到的能力和竞争力与目前状态的竞争差距。

2.1.2原因分析

确定造成绩效差距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原因,原因分析是绩效分析与最后确定绩效差距的关键步骤。

2.1.3干预选择与设计

在绩效分析和原因分析完成以后,绩效技术人员应选择一些干预来改善当前状况。干预是一种计划措施,目的在于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由此提高绩效。

2.1.4干预的实施与变革

模型的第4个阶段需要真正的实施,将选择出来的干预付诸于实践,在这个阶段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2.1.5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生成能实现两个成果的信息:帮助组织机构评价或判断一种绩效干预的结果和引发或支持一个关于绩效执行者或组织机构本身的决定。评价并不是线性的,而是贯穿整个绩效技术模型的始终,是循环往复的。

2.2《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课程特点

2.2.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培养连锁经营企业商场管理员、部门主管、项目经理(或助理)的必修课程。

2.2.2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通过对《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营销策划、管理学、消费行为学、商场管理法规等知识,及时、有效地处理目标商场市场项目信息,准确把握企业商机和顾客需求,制定营销策划服务方案、实施准确的营销服务,具备从事商场营销管理策划的综合职业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

2.2.3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

《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主要以商场、超市为教学平台,通过现场考察、方案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答辩等情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组织教学。通过真实的项目驱动、全程分组教学、真实商场考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目标性。

2.3Hpt经典模型在《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Hpt经典模型,将绩效技术的5个阶段融合到教学设计中,如图2所示。

2.3.1绩效分析阶段

绩效分析主要包括4个阶段:提出课程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职业分析、市场需求分析。

(1)提出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由高职院校组织专家所确定。为更好地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创新和地方的市场需求,《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行业调研、专业委员会论证、毕业生交流会、毕业生成长轨迹追踪等来共同确定。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学习理念、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课程教学构思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这也是绩效技术整体性思想的一种体现。

(2)学习者特征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提出课程教学目标后,要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兴趣、动机及学习风格等进行系统分析,了解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认识,为教学策略和学习情境的制定提供依据。

(3)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对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里技术领域的相关层次人才所具备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化的描述,以确定专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4]。由于《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连锁经营企业商场管理员、部门主管、项目经理(或助理)的必修课程。所以需要通过分析企业商场管理员、部门主管、项目经理(或助理)等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此得到能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设计提供服务的更为实际的案例。

(4)市场需求分析。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投放到市场中使用,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制定好的教学目标传授知识,而不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时改变教学设计,那么最终培养的人才也只能是被束缚在知识的框架里,而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应根据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来随时改变教学策略。

总之,绩效分析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者、职业、市场需求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现有目标的差距,并为缩小这些差距所需的方案提供相应的依据。

2.3.2原因分析阶段

原因分析就是确定并寻找引起绩效差距的各种因素。根据绩效技术的相关模型及《市场营销与实务》课程的特点,本文将原因分析分为两点:知识技能问题和环境动机问题。知识技能问题主要考虑在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上,《市场营销与实务》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否既满足学习者的理论知识的获取,又能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环境动机问题主要考虑在安排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个人绩效是否达到最大,职业能力是否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兴趣动机是否被最大化地激发。

(1)知识技能问题。知识技能问题的分析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主要了解在学习《市场营销与实务》这门课程时,学生对《市场管理入门》、《连锁经营与管理》、《零售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实务》、《商品陈列技巧》等专业课程的掌握情况。《市场营销与实务》是一门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只有在掌握了相关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已有的动作技能,了解他们是否具有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否对真实情景的学习感兴趣等。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施教者的知识技能问题,也要从他们身上找原因。

(2)环境动机问题。既然《市场营销与实务》是一门核心技能课,它就必然脱离不开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必须探讨既有的环境是否会对教学情境提供帮助,是否有利于开展各式各样的案例教学等是分析的重点。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类,即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市场营销与实务》这门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就业岗位上,所以在真实的商场或者超市进行模拟和演练非常必要。但是作为学校,不能将所有实践课程的学习归到企业中去,也应该有自己的实训中心,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方便开展案例教学。

2.3.3设计干预阶段

影响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便是设计出一种干预,在实施阶段,又会出现其它因素来干扰计划的进行,这就需要重新选择干预。虽然本文是将绩效技术融入《市场营销与实务》课程中,但是在绩效分析和原因分析阶段,还不能得出这门课程的目标和绩效目标差距,因为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理念和教学环境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人员在运用绩效技术的思想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原因分析的两个方面,力求将绩效差距缩到最小。虽然具体的干预无法设计,但是绩效最大化模式原则可以力求一致。对于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定教育成本投入的条件下,要以最优化的资源设置,力争专业教育的最优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营销人才。

2.3.4干预实施阶段

在干预实施阶段,应本着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互动的原则进行干预的实施。虽然无法预知每个学校关于《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的具体教学设计,但如前所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互动的实践教学肯定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将《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一课分为五大项目教学并在各个项目教学中开设情景教学,这样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思想。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仅是笔者将该课程中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整合互动的一个小小的案例设想,在实际开设的课程中,教学设计人员要本着绩效最大化及理论和实践知识互动的原则进行干预的实施。当然,干预的实施不是静态的,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因素的干扰随时改变干预,力求差距的最小化。

2.3.5评价阶段

评价的作用是为了改进课程教学设计,评价后,再重新对课程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如此往复,不断缩小绩效差距,达到个人和组织绩效的最大化。《市场营销策划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性课程,应该采用能力本位式的评价,既要注重评价者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学习者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前的教学系统设计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指向最后绩效的结果,所以,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对每个项目和情景进行评价,力求使绩效达到最大化。

绩效技术主要应用在企业员工和组织培训中,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而言,高职教育正是将学生从学校引入社会的桥梁,要培养出企业满意的、社会期望的具有“创新、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的21世纪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式,并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系统设计。将带有系统论思想的绩效技术引入到高职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同时还能将学生的个人绩效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9

【关键词】保险服务;营销管理;营销市场;机会分析

前言

进行市场机会分析的目的,旨在寻求企业发展的全新机遇。通常来讲,市场分析主要由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两部分构成。在保险行业中,由于各个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较内部环境分析而言,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主要由环境、消费者、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分析四部分组成,通常也被称为4C分析。在下文中,我将从这四方面对现代保险服务营销管理的市场机会分析进行简要阐述。

一、保险营销环境分析

首先,就市场营销环境而言,它受到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以及潜在关系的影响,作为各种外部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体存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受其影响。同时,保险影响环境也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多层次相互纠缠以及不断变化的综合实体,因此呈现出客观性、动态性、相关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保险营销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首先,就保险营销的宏观影响而言,受到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法律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环境的影响。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保险企业的影响产生的影响较大,顾客的收入水平是保险企业跟踪消费者保险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国的保险营销活动起步较晚,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而且,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以及变化的趋势,也是制定切实可行保险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最后,科学环境的变化,新的保险方式、定价方法、促销方式都在产生变化,因此,需要保险服务营销不断跟上潮流和趋势,在营销中赢得一席之地。其次,就保险环境的微观营销环境而言,受到企业、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和竞争者、公众诸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保险企业实现影响目标的作用影响巨大且直接,但是这些要素在一程度上也受到企业自身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又是可控的,企业通过努力便能达到盈利目标。这五种影响力相辅相成,构成了保险营销环境的微观环境。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是实现保险产品营销顺利展开的重要步骤。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险消费者需求类型、消费心理、保险消费者的类型、影响消费者需求等主要因素。在消费者需求类型和消费心理的过程中,一般来讲,消费者的需求分为长期需求、短期需求、特殊需求三种,在各种需求类型中,消费者投保的心理也不同,分为保障心理、实惠心理以及投资心理三种。营销人员在消费者需求类型和心理的把握中,才能实现营销目标。而保险消费者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独立型的投保者、顺从型的投保者、保守型的投保者、节俭型的投保者、谨慎型的投保者、计划型的投保者、冲动型的投保者以及投保型的投保者。这些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进行投保时,又受到文化、社会、经济、企业营销、个人因素的影响。保险营销者应当细致分析消费者心理,让消费者变成忠诚的顾客。

三、目标市场分析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目标进行精确的定位。而保险行业,想要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深入消费者心中,就必须要对市场进行目标化的细分,从中选择适合的保险行业为目标顾客服务。在进行市场细分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针对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竞争优势、企业优势以及增长率进行评估,并作出最后的选择。比如说究竟是选择无差异的市场战略、差异性市场战略还是集中性的市场战略,都值得思考。

四、竞争优势分析

保险竞争是保险市场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当不同的保险公司提供同样的保险产品时,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变大,就会出现竞争的状况。一般来讲,针对竞争优势的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报保险竞争者的层次,是品牌竞争者还是欲望竞争者,这种区分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竞争层次。就竞争优势的分析而言,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保险企业内部的产品组合、营销地位、经营规模、新险种的开发能力、财务实力、管理能力对外界的反映能力以及营销渠道情况和公众形象等要素。另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的管理密不可分,价值链不仅能够分析竞争优势,也能够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价值链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分类,从各个环节对经营活动加以分析,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加利润。而当代的保险营销服务,必须要以客户为导向,用客户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才能提升企业的资产和核心能力,实现竞争优势的提升和价值链的再生。综上所述,当今的市场,是国际的市场,更是竞争的市场。竞争的形式不是传统的价格战争,它要求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保险服务行业在承保的技术和组织结构上也应当顺应历史变化的潮流,进行宏观布局和微观的调整,以适应多样化的保险需求,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玉杰.中国保险营销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

[2]张环宇.浅谈保险中的服务营销[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2)

人才市场环境分析篇10

外商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开放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十几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吸收外资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但是,当前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仍旧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加强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是当前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掌握福建省投资环境的变动情况,对各设区市投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量化考核,对涉外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福建省外资办从2001年起建立了外商投资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制度,每年以问卷方式开展一次测评调查。测评工作以全省及九个设区市和有关涉外职能部门作为测评对象,通过考察外商对投资软硬环境及投资相关要素的评价,籍以衡量测评对象的投资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并就各职能部门的施政行为进行满意度测评。本文借助测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评估福建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

1.1对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总体分析

测评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对福建省投资软环境的满意度,2001~2007年期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1~2004年,得分区间在6.66~6.94。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近三年得分均超过7分,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全省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12分,较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一些全国性的客观因素影响,诸如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货币政策越来越紧、出口退税率连续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较强、“两税合一”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之福建省业已存在的劳动力紧缺、用地紧张等老问题,对于多数以外向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来说,矛盾和困难比较突出。测评调查结果是在闽外商对现实困境的真实反映,同时也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竞争力还有待于提高。

从投资软环境期望满足程度看,在全省九个设区市被访的外资企业中,认为目前本地区投资软环境已超过预期期望的占12.8%,基本接近预期期望的占67.7%,未达到预期期望的占19.5%,全省投资软环境期望满足指数为5.78,处于“基本接近期望”的水平。这表明,目前福建省投资软环境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外商的预期期望。

调查数据显示,外商对福建省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抱有信心,对海西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调查中,认为投资软环境会继续得到改善的占66.6%,有八成多的被访者对海西发展前景表示比较乐观,仅有1.5%的被访企业感到不太乐观。外商在闽继续投资的意愿较为强烈,有六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将会继续在本地区投资,有四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还会推荐亲友或同行来本地区投资兴业。

1.2对福建省外商投资政务环境的分析

政务环境是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政务工作的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化、便民化。在投资环境测评中,对各设区市政务环境满意度的评价设置了6个项目,分别为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奉公、政策稳定性、政策透明度、执行公平性,其中后三项为近两年新增评价项目。根据我们的分类,同时为便于跨年度的比较分析,我们以前三项作为政务环境的评判依据,而把后三项作为政策环境的评判依据。

测评数据显示,2001~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政务环境满意度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1年为5.74,2005年达到峰值7.11后,在高位整理,有所回调。具体分析近三年政务环境分项评价结果,外商对公务人员服务态度较为满意,对政务部门办事效率较不满意,办事效率满意度指数下降幅度比较大。对政府职能部门施政行为满意度进行分析,被访企业近几年普遍对外经贸部门、海关、对台部门、税务部门和侨务部门评价较高。在2007年全省9个设区市的政务环境评价中,总体满意度较高的依次为三明市、龙岩市和南平市。从总体上看,外商对内陆地区政务环境满意度的评价要高于沿海地区。

外商投资企业大多属于“两头在外”类型,因此比较关注通关环境的优劣,这是政务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测评结果显示,近几年福建口岸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工作,改善通关环境卓有成效。2003年以来外商满意度指数大幅提升,2004~2007年平均值高达7.43,比同期政务环境得分(6.86)高出8.3个百分点,也高于其他投资要素和条件的测评得分。2007年测评数据显示,6个设区市的通关环境满意度指数在各项可比测评数据中排名第一。

1.3对福建省外商投资政策环境的分析

外商投资政策环境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关于吸收外资的政策规定,诸如鼓励外商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劳动人事政策等。这些政策规定是否适应外商投资变化的需求,其稳定性、透明度和执行公平性如何,则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根据测评调查数据,2005~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政策环境满意度指数分别为7.41、7.36、7.01,政策环境满意度指数在2005年达到阶段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相较而言,外商对政策稳定性的评价较高,对政策透明度还有疑义。主要原因是,福建省政府于2005年集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吸收外资的政策规定,其后政策出台力度则有所减弱。各设区市的情况也与此类似,近两年很少推出新的扶持政策。

从2007年各设区市政策环境评价结果看,满意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依次为:三明、龙岩、宁德、漳州、南平、莆田、厦门。山区地市更加注重通过营造较好的政策环境,以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明,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开始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过渡。具体考察政策执行公平性的满意度指数,尽管2007年全省平均水平略高于政策透明度,但有6个设区市满意度指数低于政策透明度,反映出大多数地方在政策执行方面还不尽人意。

1.4对福建省外商投资市场环境的分析

外商投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与外商投资行为相关的市场体系健全性、运行机制健康性、市场信用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在投资环境测评调查中,2001~2003年指标设计为市场秩序,2004年采用市场开放性、竞争平等性、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平均,2005~2007年直接采用“市场环境”来衡量上述要素和条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投资环境测评调查指标体系中,“市场环境”与“融资环境”并列作为调查内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市场环境”并不包括资本及其他要素市场,而把这部分内容归并到“投资要素配套环境”。

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外商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指数呈现波动性较强的特征,2001年得分为6.06,2002年得分最低(为5.91),2006年为得分最高年份(得分7.1)。2007年,外商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指数为6.74,低于政务环境得分6.92、政策环境得分7.01,说明福建省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有所滞后。

分析比较各设区市的市场环境,2007年外商满意度指数除三明、宁德外的其它七个设区市比200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得分居前的厦门、泉州、龙岩的降幅较大。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相一致,各地市场环境进一步趋紧,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

1.5对福建省外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的分析

如上所述,我们把与外商投资行为相关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条件统称为投资要素配套环境。为便于直观分析,投资要素配套环境主要考察土地供应、劳动力供应、资金供应(融资环境)、能源及原材料供应、产业及技术配套的变动情况。

根据测评调查数据,我们整理形成2005~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满意度指数及其构成表(见表1)。由此可见,近三年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满意度指数逐年下降,而且每一构成要素均呈回落态势。同时,外商最不满意的依次为劳动力供应、资金供应和土地供应,三个年度无一例外。特别是劳动力供应满意度指数仅6.17,是所有投资软环境测评指标的最低值,而且在6个设区市测评结果中排名倒数第一。

2007年测评调查还表明,目前影响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几大难题分别是:人才招聘与稳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资金筹措困难等。其中人才招聘与稳定问题尤为突出,9个设区市的外商都把它作为最主要的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测评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近几年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改善不力,既有自身在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有所松懈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有所恶化带来的结果。因此,能否有效解决外商反映突出的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问题,必须引起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改善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事关福建对外开放竞争力的提升,事关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成效。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进一步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大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

2.1营造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政务环境

2.1.1完善外商投资审批管理制度

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现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进行重新核准定位和规范,从职能设置上界定各职能部门施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权限、管理事项和相应的操作办法。对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管理解决的问题,可不设立行政审批,并要加快向中介组织转移有关涉外管理职能;对确需设立的行政审批、审核事项,也要明确条件,精简层次,缩短时限,强化服务,增加透明度。

2.1.2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在项目选择、项目审批、企业设立、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政策咨询等方面为外商当好参谋,主动帮助外商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积极为外商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入户、就医、子女入学等提供方便。改进外商投资企业人员出入境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2.1.3加强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以规范执法行为为目标,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承诺制来明确管理和服务要求、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公开评议来强化民主监督、效能告诫来严肃工作纪律,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当前特别要进一步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收费、检查、评比等活动,由各级政府纠风部门负责加强监督和管理。清理现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推行“收费许可证”、“项目上网公示”、“一个窗口”收费等制度。各类检查必须实行检查报备、登记制和检查许可证制,严禁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同一部门多级重复检查或同项目重复检查,无正当理由及法定手续不得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禁止对外商投资企业搞各种达标或评比等活动。

2.2营造更加统一、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

2.2.1清理调整涉外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现行的地方性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努力消除政出多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从省里有关部门入手开展清理政策法规工作,做到政策规章条文明晰,表述准确,避免部门间交叉和矛盾,各地政府也要依据省里清理政策规章的要求,调整各地相关的政策规章,废止不统一、不规范的政策文件。新制定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必须和国家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特别要注重从制订实施优惠的激励性政策转向制订实施基于规则的规范性政策。

2.2.2落实兑现涉外扶持政策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兑现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涉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应。对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除省政府已用正式文件作修订的条款之外,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执行。对于有些与外资企业订立的合同条款,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而难以执行,或由于合同条款不严密、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产生矛盾的,必须主动与外商协商,采取过渡性措施或以其他方式予以补偿。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保证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

2.2.3完善政策信息咨询服务

成立专门的省级涉外政策咨询机构,统一国家和省里的涉外经济政策法规,并适时向社会提供涉外经济政策的咨询服务,促进政策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各级政府与省直涉外部门要协同配合,建立相应的机制,交流信息,提供数据,为外商投资提供全面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影响涉外经济政策的法规和措施,要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杜绝靠印发内部文件、红头文件来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做法。

2.3营造更加公平、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

2.3.1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机制

加强市场自身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为外商和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经济封锁,打破部门和行业对市场的垄断,纠正以任何行政手段歧视或阻碍外商投资的行为,建立统一、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以价格或收费形式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

2.3.2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继续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外商对市场环境存在问题反映强烈的地方,要组织开展涉及外商投资企业专项治理活动,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当权益。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经济鉴证服务市场的整顿,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

2.3.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信用环境、规范信用秩序的治本之策。抓紧研究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理顺监管体制,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依托“金税”、“金关”、“金质”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偷逃骗税记录,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2.4营造更加符合外商投资需求的配套环境

2.4.1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研究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办法和有关配套法规,创建新型的人才流动和吸纳机制,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用工的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贯彻这部法律。在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的同时,积极构建若干人才制高点,着力培育若干吸纳人才的重点载体和人才创业基地。要把引资工作与引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为主体,大力引进留学生、海外学者来闽创业。加强与四川、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和宁夏、重庆、新疆等对口帮扶地区的合作,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流机制,定期相互通报劳务合作计划,广泛引进经过当地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

2.4.2积极改善融资环境

推进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企业债券、股票融资、风险投资的规模,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可靠和宽松的融资环境。金融业要牢固树立服务外商投资的经营观念,适时调整信贷策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规模。有关金融部门要围绕外商投资企业进行金融信贷创新,对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和循环信用业务,为其提供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等多种信用品种服务,推选各种金融中介业务,探索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金融工具创新,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为外商投资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改进信用管理,建立以企业、企业法人、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各级政府要推动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资金可由地方政府出资,各类基金和私营企业介入,或采取向社会公共募集资金等多种形式。

2.4.3有效破解用地难题

福建省人均耕地仅0.6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用地短缺问题尤其突出。目前,项目用地存量少和土地使用费大幅提高,直接影响到福建省外资项目的落地。各级国土部门要落实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外资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予以重点保证,同时设立省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专项用地指标。规范地产交易行为,完善工作流程,实行全程制,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外商以收购、兼并、租赁、产权置换、特许权经营等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鼓励外商采用Bot或tott基金方式投资基础设施以及投资证券业等,缓解用地的压力。引导外资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努力提高土地容积率,提高外资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柳勇,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用外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1-199.

[2]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7-285.

[3]张蔚,徐晨,陈宇玲.国际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