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战略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1:53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1

近年来,各方关心、支持和共同推动农业“走出去”的良好工作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走出去”方兴未艾。2011年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存量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8%;对外投资流量7.98亿美元,较2005年1.05亿美元增长了6.6倍,但仅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07%。根据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5月,我国在境外设立农业企业598个,约占我国境外企业总数的3.7%,已与93个国家(地区)开展了农业合作。出于对资源禀赋、运输距离、东道国国情、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国农业“走出去”企业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按企业数目由

高到低排列)。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缺、人口增长、市场扭曲、农产品能源化、金融化等诸多瓶颈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与其他行业相比,难度大、起点低、增量少、实力弱,处于弱势地位,与农业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作为优势外交资源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农业“走出去”与境外农业资源的丰裕程度尚未紧密结合,与目标国需求尚未统一,结合实际对农业“走出去”思考的深度不够,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亟待加强。三是我国各省(区、市)农业“走出去”的规模失衡、分布不均、措施有限,尚未形成行业部门成体系的支持手段和方式,统筹各方资源和条件的优势尚不充分。四是我国农业“走出去”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对其内涵认识不统一、不深入,国内经验对农业“走出去”的指导仍显不足,企业投资行为与政府工作机制结合的紧密度不高,缺乏整体部署和规划。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思路和方式,研究提炼出相关理念,形成四点思考。

围绕一个战略,下活“一盘棋”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概念

“一个战略”即农业“走出去”战略,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业对外援助等,早期农业“走出去”以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对外援助为主。狭义的农业“走出去”是指我国大陆各类企业以多种方式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在农业领域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早期农业对外投资规模较小,主要是企业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开展国际贸易和加工销售等。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农业“走出去”新的发展趋势。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明确指出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品牌,开展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产品推介活动”。2008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都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为实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国际农业科技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国内政策环境日益完善。2006年,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2008年商务部和农业部牵头成立由14个部门组成的对外农业合作部际工作机制。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牵头、27个部门组成的“走出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农业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农业“走出去”。2011年,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规划合作备忘录,2012年4月双方签署《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合作协议》及《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巩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支持农业“走出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扶持政策和协调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农业“走出去”一盘棋理念的提出

目前,外部环境对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总体有利,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原国家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推动农业“走出去”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示要抓好统筹规划、部门政策协调和重大项目支持等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的讲话上指出,对农业“走出去”要观全局、计长远、算大账,并提出了抓好农业“走出去”一盘棋、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指示精神。

所谓农业走出去“一盘棋”,即整合多方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农业“走出去”,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协调的良好局面。可见,围绕着农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多双边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灵活运用各级政府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机构的金融、保险等政策,培育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设立企业集群、投资集聚的农业投资合作区,将农业“走出去”这盘棋下好、下活,对促进农业“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两种需求,做好两个结合

认真研究国内外两种需求

1.目标国对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需求

目标国对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需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世界各国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均衡,应在全球范围内予以统筹平衡。非洲的欠发达国家面临着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等挑战,需要经济较发达的农业强国向其输出资金、技术、种质资源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亚洲、南美洲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资金匮乏,亟需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恢复经济增长;农业技术遭遇瓶颈,亟需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实现升级;此外,高失业率、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我国对农业“走出去”的需求

农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自然产物。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以动态视角揭示了一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当前是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Gnp达到4610美元,已经进入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表1),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为企业“走出去”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国内部分企业形成了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对外投资大规模增加,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

我国农业“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举措,是作为优势外交资源保有相应权益、维护产业安全的需要,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发两种资源的需要,是缓解国内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实现农产品直接保障和间接保障的需要,是我国农业“产业外扩、产品回国”的需要,是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更是不断开拓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培育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需要。

扎实做好两个结合

1.目标国需求与我国需求相结合

实现目标国与我国农业“走出去”需求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农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密切关注五个结合点。一是外资引进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不断扩大我国有效对外农业投资规模,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境外农业资源,保障两个粮食安全和两个农产品供给。二是技术和人才引进与试验示范相结合,输出我国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有经验、能力强的专家在境外从事农业生产,加强试验示范,优化品种,积累成功经验。三是境外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相结合,推动农业“走出去”逐渐由单一环节、单一品种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在农业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形成主动权、话语权和掌控权,形成农业“走出去”整体战略。四是产品目标国供给与全球统筹平衡相结合,在保障我国适度的利益目标,建立稳定的国际主要农产品供应渠道外,照顾到目标国政府和农业生产者利益,满足当地居民需要的大宗粮食作物,带动就业,在多方合作中赢得更大的利益空间。五是境外生产与产业转型和升级相结合,通过农业“走出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调整国内农业生产和贸易结构,促进整个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企业目标相结合

我国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三个动机。一是市场导向,在国内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为目的,绕开贸易保护主义,维持原有市场或开辟新市场。二是降低成本,企业出于国内自然资源的限制,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汇率和关税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经济利益。三是全球战略,企业在政府引导、政策带动下参与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拓展市场、获取资源的同时服务于我国国家战略。

企业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主体,多年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将国家“走出去”战略目标与企业目标高度统一,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才是促进农业“走出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企业市场开拓与国家开发战略相结合,将企业的市场开拓行为建立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集团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决策部门、金融部门和企业集团之间纵向一致、横向协调的战略体系。二是企业资源开发与国家“走出去”战略规划相结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计划性和长期性,明确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确保农业资源开发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是企业经营与培育跨国企业集团相结合,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对外投资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打造企业集聚效应。

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开展三个层面工作

农业“走出去”一盘棋理念为新时期开展农业“走出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积极整合中央有关部门、部内各行业司局和地方农业部门三方优势资源,稳步开展三个层面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走出去”。

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应做到统筹谋划、协调发展,确保农业“走出去”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农业、商务、税收、海关、财政、外交、质检、保险、金融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要实现农业“走出去”战略,首先要统筹谋划,通过政策、规划、机制等方面创新,清晰构建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框架,形成推进农业“走出去”“一盘棋”格局。

1.出意见。应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把农业“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图,联合对外农业合作工作相关部门上报国务院,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明确要求,以更高的高度、更明确的方向指导和推动全国农业“走出去”工作。

2.健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对外农业合作部际工作机制”平台,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务实协作。我部作为牵头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设置专职化部际工作小组,负责协调、服务和督促工作机制下确定的重要行动部署。着力引导部际工作机制会议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地专题研讨农业“走出去”过程中在管理、公共服务、扶持政策等层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现实问题。

3.促政策。在部际工作机制基础上,促进各成员单位在扶持政策上有更多作为和突破。财政、税务、商务、国资委、农业等政府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信保公司等金融部门应积极研究并推动补贴、税收、企业资本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形成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抓信息。启动“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信息统计系统”,建立“走出去”农业企业数据资料库和信息统计网络,加强信息采集,实现对外投资统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农业“走出去”信息动态采集,困难问题及时了解,政策需求远程掌握,依托数据资源编制《中国农业“走出去”(年度)报告》为各级政府和“走出去”企业研究与决策提供支撑。

从行业管理部门上,应做到强化基础、整合资源,确保农业“走出去”措施落实,效果明显

为更好地挖掘与整合农业部内各行业司局优势资源,提高对农业“走出去”的引导、统筹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行业管理部门推动农业“走出去”“一盘棋”格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机制,整合资源。建立农业“走出去”部内工作机制,与现有“对外农业合作部际工作机制”实现有效对接,在部内实现资源统筹、协调管理和信息共享。确定年度农业“走出去”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等,建议尽快着手召开第一次农业“走出去”部内工作协调机制会议。

2.编制规划,谋划重点。围绕“走出去”国家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总体部署,编制《农业“走出去”发展规划》,分析资源潜力,确立战略主线,设定战略目标,构造空间布局,明确节点步骤。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产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理清农业“走出去”的运作模式;从管理体系的角度明确“走出去”的职责分工(行业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从企业主体的角度划分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梯队;从实施保障的角度提出农业“走出去”的重点项目和政策体系。

3.利用平台,强力推进。积极利用我国和农业“走出去”重点规划区域的现有合作机制和援外平台,以及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部行合作金融支持服务平台,按规划布局有序设计出一批全球协调一致、区域特点鲜明的分区域重大项目,通过机制促开发、援外促开发,强力推进农业“走出去”。

4.突出区域,关注产业。农业“走出去”一方面要突出周边、拉美、非洲等境外重点区域和次区域的空间布局和战略重点,稳定我国粮食进口渠道和价格,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产业链条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支持沿海、沿边省份利用地理区位和地缘优势,与相关合作区域在历史和经贸往来基础上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着重巩固和强化国内重点区域的对外开放战略。

在引导企业“走出去”上,应做到上下联动,确保农业“走出去”引有方、助有力、扶有为

要实现农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目标,就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农业“走出去”的工作网络,中央政府出思路、定方向,加强宏观指导,出台各项政策,注重顶层设计,积极争取资金,着重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总体部署,认真谋划和推动本地区农业“走出去”工作,最终形成“中央带动、地方推动、企业主动”的“走出去”一盘棋格局。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到引有方、助有力、扶有为。

1.设计项目,带动企业“走出去”。围绕建立粮食、大豆等生产加工物流体系,建立天然橡胶、棉花、油棕等战略型产品境外产能调配体系,巩固和提高公海渔业捕捞体系等规划任务,落实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重大项目。对在外发展有基础、承担项目有意愿、能利用项目促开发的企业,鼓励其承担或参与多双边合作机制和领导人承诺后续行动框架下的政府间合作项目。

2.强化手段,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设立境外农业开发合作技术和人才支持项目,重点支持开展境外战略性、紧缺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跨国经营企业。支持内容包括: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研发,聘请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的人员费用;企业驻外员工培训费用;企业向专家技术咨询的费用等。二是加快建立中央和地方农业“走出去”专家信息交流平台,积聚中央及地方农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经济、管理、技术、外事等领域专家人才,为政府间多双边合作和企业“走出去”项目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保障。

3.拓宽渠道,帮助企业“走出去”。一是充分发挥农业援外工作的示范和桥梁作用,利用援外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中心和“南南合作”等工作所具有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帮助,满足其对技术、品种和农业专业人才需求,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二是基于非农企业和农业企业“走出去”的不同特点,积极引导各级农业部门为企业寻求合作渠道,采取企业间合作配套的方式,形成“捆绑式”“走出去”模式。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利用国际交流协会和即将成立的苹果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据自身优势健全服务职能,促进“走出去”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协调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等。

4.注重实效,鼓励企业“走出去”。一是将地方农业部门促进农业“走出去”的绩效作为申请专项的考核指标,对“走出去”推进工作基础好、意愿强、思路清、成效丰、地方有配套的省份给予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对符合农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企业给予倾斜支持。专门设立“骨干企业特别支持项目”。对符合国家战略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农业合作形象、促进国内产业发展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机制保障方面,给予更大力度、长期持续的支持。使一批企业尽快脱颖而出,支撑起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框架和规划布局。

实现四个加强,落实四个推进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供给偏紧、依赖贸易调节供需缺口风险增加、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资源约束等背景下,农业“走出去”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为落实一盘棋理念,开展好重点工作,应以“四个加强、四个推进”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农业“走出去”战略。

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农业“走出去”

加强领导,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中央有关部门、农业部内各行业司局和地方农业部门,整合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农业和非农行业的现有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新的可行资源。通力合作,完善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政策保障机制,出台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宏观引导,实现我国农业“走出去”效益的最大化,强力推进农业“走出去”。

加强研究,制订规划,有序推进农业“走出去”

我国农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规模小,且多为企业个体行为,无序竞争,缺乏清晰的规划和战略思考,造成投资效率低下和资源严重浪费,应在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要高度重视这项基础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一是加强与有关部委和机构的联合研究规划,解决农业“走出去”政策和机制协调问题;二是加强与农业部各系统的联合研究规划,解决我部支持“走出去”的手段和发展方向问题;三是加强与各省(区、市)农业厅(委、办)的联合研究规划,解决我国农业“走出去”规模失衡、分布不均的问题;四是加强与企业联合研究规划,解决企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和产业、区域布局的科学性问题。

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农业“走出去”

农业“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各个层面加强沟通,促进“四个带动”,即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和边境地区带动中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的地区带动资源紧缺地区,比较优势突出、“走出去”起步早、规模大、经验多的非农企业带动农业企业“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同推进农业“走出去”的良好局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尤其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启动“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信息统计系统”,建立“走出去”农业企业数据资料库和信息统计网络,摸清情况,形成机制,实时反应,有序引导,搭建政府、企业和驻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为科学构建农业走出去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全面、权威的投资信息。

加强合作,利用平台,扎实推进农业“走出去”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2

尽管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战略规划可能并不同步。但是到了21世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加上中国入世,外国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益不确定的外部经济环境,战略方向选择的问题自然而然也成为中国企业的棘手任务。如此背景下,生存于基础产业中的中国农业企业,其产品生产周期长,易腐烂性等特点无疑加大了外部环境赋予企业的风险,对于他们而言,究竟应该实施坚持型战略还是调整型战略?其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二、农业上市公司基本特点

在探讨农业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情况之前,必须先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特点,保证样本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关于农业上市公司的选定范围参照国内权威数据库——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的界定,具体数据则是选取各农业上市公司2005年~2010年的数据(数据来源: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作为分析样本。

以上市时间定义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年限,可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经营年限长短相差甚大。经营年限最长的是公司St华圣,截至2011年它的经营年限长达18年(1993年上市)。经营年限最短的是大华农、神农大丰和海南橡胶,它们均为2011年上市,截至2011年它们的经营时间不足一年。如将文章的考察时期2005年作为长期和中期的分界点,将2000年作为短期和中期的分界点,可发现52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年限分布较为均匀,经营年限属于长期的有18家,经营年限属于中期的有15家,经营年限属于短期的有19家,短中长期的公司数量相当,分布较为均匀。

从公司所在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在各省市中,山东省的农业上市公司最多,达到7家;新疆次之,达到6家;湖南省和广东省排名第三,分别为5家;紧接着就是北京,达到4家。上述五个省份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其农业上市公司数加总已超过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的一半。与之相对应,河北省、江西省、吉林省等常规农业大省的农业上市公司数量反而偏少。这也从某个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项目已经越来越脱离传统农业作物,向经济作物等高效益农业产品发展。如果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分布也较为广泛,以华东、中南、西北为主要区域。

从公司经营项目涉及的行业来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业务扩散除了在农、林、牧、渔及其服务项目等大农业里开展,还出现了向食品饮料业、木材橡胶业、园林设计业等非农行业扩散的背农现象。但是从背农程度来看,52家上市公司中仅有8家出现了背农业务现象,而且个别开展背农业务的公司还是因为经营业绩出现问题(被St或者pt),才开始发展房屋租赁等背农业务。另外的40多家农业上市公司则在不同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业内行业扩散及收缩的现象。可见,背农经营是中国小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一个经营现象,但是目前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仍然以涉农行业扩散为主要特点。

通过经营年限、地区分布、行业扩散三个角度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特点进行分析,发现:(1)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已有一定的经营年限,不同公司的经营年限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可作为不同年代的农业企业代表;(2)中国农业上市公司遍布中国各地,涵盖了中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地域特征;(3)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背农业务现象,但涉农业务扩散仍是其主要特点。简而言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各个年代各个地域农业企业的主要代表,它们的经营趋势以相关多元化经营为主。

三、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测量与分布

基于香农指数中的相关多元化程度测算公式,利用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及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的相关数据,便能计算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

2.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分布现状。文章仅考察2005年~2010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情况。剔除了不完整数据及未上市公司数据后,按每个公司每一年为一个样本,共有191个样本。如表1所示,2005年~2010年全部农业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75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1706。另外,如果每一年份分开观察,则2005年样本数26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498,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345;2006年样本数29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376,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9799;2007年样本数29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76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259;2008年样本数30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533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1706;2009年样本数33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925,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417;2010年样本数44个,相关多元化程度平均数为0.4626,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492。

由上述数据分布可知,每一公司每一年的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公司是逐年递增,有的公司是逐年递减,有的公司是增减交叉变化。可见,无论是从六年的整体情况观察,还是从每一年的情况对比,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情况并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也没有统一规律。即同一年份不同公司中有部分选择扩大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有部分选择缩小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综合六年整体情况,不同公司有实施坚持型战略(不断增加或者减少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也有实施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

四、相关多元化战略与经营利润

如前所述,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并无统一的变化趋势,相关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也没有统一规律,这对于公司盈利能力是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是坚持不断提高相关多元化程度或者不断减小相关多元化程度的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还是逐年调整关多元化程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为了考察是否存在上述关系,文章将存在年份缺失数据的公司样本删除,从而保证每一个企业样本都有6年的连续数据,最后得到26个企业样本,156组年份数据,见表2。

1.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2005年~2010年期间:26个样本企业中,有22家选择了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的调整型战略,3家选择了不断扩大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坚持型战略,1家选择了不断缩小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坚持型战略;26个样本企业中,有22家实现了正的年平均利润,其中最高的年平均利润为4.6599亿元,有4家的年平均利润为负的,其中最低的年平均利润为-0.2938亿元。另外,如将每个公司每一年的情况作为一个样本,则156个样本中,有24个样本的利润值为负,即所有公司在85%的时间内都实现了正利润。

2.战略选择与经营利润。通过对比不同公司的战略选择和利润分布情况,可总结如下规律:

(1)调整型战略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实现正利润的概率。如表2所示,从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角度而言,26家农业上市公司中:有69.23%(18家)的企业选择了调整型战略,并实现了正的年平均利润;有15.38%(4家)的企业选择了坚持型战略,并实现了正的年平均利润;仅有15.38%(4家)的企业最后的年平均利润为负。由此可见,通过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是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实现正利润的主要途径和做法。

(2)调整型战略有利于减少农业上市公司获得负利润的概率。如表2所示,样本中有12家企业在2005年~2010年期间,每一年都实现了正的利润:其中有75%(9家)的企业选择了调整型战略;25%(3家)的企业选择了坚持型战略。由此可见,通过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是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保证正利润,减少利润损失的主要途径和做法。

3.理论原因探讨。由前文分析可知,2005年~2010年期间,大部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是通过调整型战略,来保证和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换句话说,相较于不断扩大或者缩小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坚持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更有利于农业企业的发展。其原因可通过竞争理论来解释。

竞争理论强调企业外部环境,提出企业的战略选择应该从企业外部要素进行剖析,当企业外部环境多变时,企业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战略方向,方能持续发展。而农业生产的本质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其产品具有季节性、鲜活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从而使得农业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市场和自然风险。与此同时,2005年~2010年期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这无疑又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上市公司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如此激烈又有复杂的外部环境,通过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自然也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从不同公司每一年经营情况来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情况并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即同一年份不同公司中有部分选择扩大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有部分选择缩小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2)综合六年整体情况,大部分(85%)农业上市公司实施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仅有小部分农业上市公司实施坚持型战略(不断增加或者减少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3)从经营利润角度而言,调整型战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实现正利润的概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农业上市公司获得负利润的概率;(4)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使得其不得不面对激烈又有复杂的外部环境,因而通过调整型战略逐年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也就成为它们理性的选择。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可借鉴农业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农业企业应该定期制定战略调整计划。由前文分析可知,农业企业的生产行为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行为,具有较高的外部风险,竞争环境不确定性较高,调整型战略更有利于它们在激烈而又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为了保证农业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自身应该定期(1年~2年)制定战略调整计划,结合内外部环境有效规划自身资源能力,不断调整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3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4

一、浙江农业境外投资合作的战略意义

1.扩大战略性农业资源储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发展的重要手段。浙江农业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建立战略性的农业资源开发基地,既有利于省内农业拓展国际化生存空间,增加利润,更有利于我省农业长远发展,扩大战略性农业资源储备,保障资源安全,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2.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矛盾,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浙江的人均自然资源匮乏,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2009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56%,人均(按常住人口计算)占有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8%。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农业在与二、三产业进行资源配置和要素争夺中更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资源和市场的双重挤压,我省农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获取和利用国外资源,尤其是战略性、短缺型自然资源,是缓解资源要素制约压力,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农民创业致富新途径。目前,我省农业境外投资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5万人,已成为拓宽省内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解决农村,尤其是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高度正相关。农业“走出去”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农民创业致富的新途径,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4.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农业境外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源配置在小范围区域内封闭循环的格局,克服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局部缺陷,实现我省农业资本、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基地和原材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发挥国际规模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发展更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国际化发展先导的进程。

5.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的有效方式。农业境外投资有利于突破要素制约瓶颈,优化国内外农业资源配置,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我省农业由传统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我省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浙江农业境外投资合作现状

1.总体规模较小,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我省农业“走出去”国内跨区域经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与国内跨区域经营相比,我省农业境外投资总体规模较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省“走出去”跨区域经营的1200多家农业企业和40多万家农户中,到境外投资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总计仅83家,占0.02%,只有全省境外投资企业累计数的2.4%;农业对外投资额累计1.92亿美元,只有全省累计数的6.4%。

2.投资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是重要成员。1982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浙江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了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省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70多家,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1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2家;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专业合作社806家;种养大户21.7万户。目前,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浙江农业境外投资合作的主力军,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是重要成员。

3.投资方式以市场开拓为主,逐步趋于多元化。浙江农业境外投资合作方式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市场开拓、劳务输出,向资源利用、技术合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资本运作等多方向转变。如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追着太阳种西瓜”,从跨省经营到缅甸发展西瓜产业;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在巴西投资4860万美元,实施16800公顷土地开发项目,从事大豆、粮食作物种植以及林业生产。然而,市场开拓仍然是我省农业“走出去”的主流,主要以贸易公司、办事处、产品超市等形式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市场开拓型投资涉及农产品生产的各个领域,项目的数量最多,投资规模差异较大。

4.投资领域和地域分布趋广,涉及五大洲并涵盖农林牧渔各业。当前,我省农业“走出去”虽仅为起步探索,但投资领域和地域分布趋广。投资领域涵盖农林牧渔各业,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设施农业、森林采伐、远洋渔业捕捞、农业机械等;投资地域分布在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8个,包括日韩、香港和东南亚国家;欧洲6国,除俄罗斯外,均在西欧;拉丁美洲5国,北美的美国、墨西哥和南美的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大洋洲仅斐济;最多是非洲,有11个国家。

三、浙江农业境外投资合作的制约因素

1.农业企业实力不强,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目前,浙江现有农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不强。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仅占全国总数的7.2%,占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数的0.7%。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71%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10亿以上的企业仅占1%,航空母舰型的农业企业严重缺乏。多数农业企业反映,企业经营者本身管理能力有限,了解投资国经济、政治、农业、市场和人文相关情况,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优质人才尤其缺乏,已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瓶颈。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农业跨国投资主体培育难度较大。

2.小规模分散经营占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加上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决定了我省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仍占主导地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3/4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上,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全,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实现国际化经营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我省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农业巨头争夺国际市场。

3.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海外项目执行能力较弱。农业境外投资项目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和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等特殊风险影响较大,而目前国内包括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在内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许多农业企业在国内开展农业项目享有的多项优惠政策和支持到海外反而没了。比如,我省现有农业境外投资规模普遍较小,许多项目不符合国家和省级“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中的奖励和资助标准。同时,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涉外项目境外融资能力更弱,加上国内贷款因银行抵押担保条件有限和一些历史性原因很难获得,我省大部分农业企业遭遇资金制约。此外,我国针对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之险种少、范围窄等,尤其是尚没有针对非常风险的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因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这些都不利于我省农业国际化和扩大境外投资。

4.政府管理和服务不到位,难以形成农业“走出去”合力。由于目前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仍处于自发“走出去”的初级阶段,我省政府对农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还不到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包括国别投资规划、产业投资规划、重点产品投资规划等,难以对农业“走出去”统筹规划。同时,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政府部门,相关项目多头管理、难以沟通;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涉农驻外机构较少,相关信息缺乏获取渠道。这样,使全省难以形成农业“走出去”的合力。

四、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宏观指导。坚持“政府扶持、企业为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分类指导,全面提升浙江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拓型投资规模,通过设立名品展示营销中心等方式提升业态层次,加快我省农产品境外营销网络建设。综合考虑我省农业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适应性等因素,以资源开发利用和技术合作为重点,适时宜地实行农业海外投资“基地化战略”,逐步建立海外粮食、大豆等种植基地,橡胶、油棕、剑麻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基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技术示范研发基地等。进一步发挥潜在优势,积极拓展农村能源、生物能源农业等领域,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多地区、多形式、多领域发展格局。

第二,培育经营主体,增强跨国投资能力。以体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培育以农垦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远洋渔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跨国投资经营队伍。实行优势先行的主体发展战略,探索跨国经营的成功模式,在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有条件的省级龙头企业、农垦企业、远洋渔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选择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予以重点培育。积极促进农业组织资源整合,壮大农业企业集团的综合竞争力;鉴于我省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和经营水平,鼓励企业构建战略联盟,探索集群式“走出去”模式。此外,充分利用我省农业教育资源和基地,强化高端跨国经营人才培训,为农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境外资源开发和技术研发合作、农产品加工等提供智力支持,增强其跨国经营能力。

第三,搭建平台,营造企业境外投资合作机遇。在农业“走出去”的起步探索阶段,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的桥梁和平台作用,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把政府开展的合作、援助项目与我省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包括重视大项目合作,把粮食基地、替代种植、天然橡胶基地、生物能源基地等重大境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纳入政府间合作框架;充分利用我省对外援助工作基础,鼓励我省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我国援外已建成的老农场项目,重新整合开发,实现项目再增值;积极争取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边合作资源,积极拓展国际化发展的合作新形式与内容,带动我省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帮助企业妥善解决本地用工比例偏高、粮食等农产品进出口受限、返销国内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等。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5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市经济层次和水平,加速延伸经济产业链建设进程,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现就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实施标准化战略,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标准化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迫切要求,是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纺织业、制造业、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发展规模化和技术创新集约化的优势。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品牌、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尚处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技术/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营销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较为薄弱,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慢。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模式,组织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标准研制,促进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经济建设,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为目的,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科技强力推动、主管部门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技术标准工作体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推动企业研制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掌握先进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全市企业及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减少因技术标准落后而形成的贸易壁垒,保证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进程。

到2015年,力争达到以下目标:1.工业标准化。(1)所有县(区)达到《标准化生产达标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达到100%;(2)80%以上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全市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0家以上;(3)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85%以上,每年新增采标证书3-5个;(4)力争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1-3个;(5)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50项以上。2.农业标准化和食品标准化。(1)培育10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60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积极争取建立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创建10家食品企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依据国家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制(修)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40项以上;全市出口农产品安全指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0%以上;(4)食品生产、加工符合食品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和国家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规范的要求,食品卫生检验合格率不低于98%,卫生监督合格率力争达到100%。3.服务标准化。(1)建立旅游、商贸、饮食住宿、交通运输、物流、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2)发展各类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20家;(3)培育*服务名牌10个;(4)全市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等场所公共信息图形标志规范、符合国家标准。4.节能标准化。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纳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领域,组织节能降耗等相关标准的实施,积极引导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做好我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制定节能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计划,争取制定5项以上省地方标准。5.信息标准化。

依托省三大信息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技术法规数据库”、“wto/tBt-SpS通报数据库”),建立我市完整的标准信息查询平台和wto/tBt预警服务出口企业数据库,向全市企业和部门提供有关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省、市地方标准等信息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在获取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上的严重滞后问题,服务范围覆盖我市90%的重点产业和行业。6.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建立涵盖我市能源、化工、林业、食品、纺织、机械等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专家库,全市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率力争达到75%以上,骨干企业力争达到9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研究和规划,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重点要在纺织、石油化工、新型材料、机器制造、物流服务等领域,初步形成以标准引导产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局面。

(二)积极推动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及各类试点单位。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采标工作,结合我市十大产业(链)集群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纺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推进企业和有关组织研制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标准,逐步将企业标准化工作由追踪国际、国内标准的发展变化提升为有所创新突破,我市优势产业活塞、毛巾、纺织要建立国际、部级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成为技术标准的主导。进一步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瞄准产业发展趋势,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水平。争取在具有前沿研究特征、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工程技术领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标准,掌握在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

(三)建立完善我市技术标准公共信息平台。针对我市纺织、石化、轻工等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以解决关键技术性贸易措施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贸易技术壁垒(wto/tBt)的研究,建立完善wto/tBt信息收集、在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间通报等预警机制,建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根据产业特色,有选择的建立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文献资料库,向全市企业和部门提供有关技术法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信息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在获取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上严重滞后问题。

(四)加快建立标准化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鼓励、引导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我市技术标准科技研究和服务,鼓励与技术标准相关的标准研制、检疫检测、计量、认证认可等机构的发展。加强我市检测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检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广大中小企业检测能力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检测水平低的问题。积极引导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标准服务,构建市场化的资源共享的全市技术标准检测和中介服务体系。

(五)建立标准化科研机构和专家队伍。加大对技术标准后备人才、在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大专院校合作,培养标准化人才,建立标准化专家库,逐步形成一支高标准、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人才梯队。加大标准化工作宣传培训力度,普及标准化知识,在社会各领域形成关注技术标准,重视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和应用的良好氛围。

(六)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积极拓展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创建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在餐饮、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主导服务业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同时加大标准化的宣传实施力度,以标准化手段提升主导服务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大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实施力度,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七)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围绕“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继续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示范乡(村)”;利用农业标准化培育“*名牌农产品”、“省级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标准+农户”的经营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推动农业产业全过程的标准实施,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领导,完善联合推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成立*市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及相关协调工作,指导企业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

(二)加强政策引导。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创建部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区(单位)。科技部门要利用好各类科技资源,加强技术集成和资源集成,把现有科技资源作为技术标准工作良好的基础平台,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加强科研、创新。科技、发改、财政、经贸等部门在计划安排和经费投入上要予以重点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税务、财政等部门对积极采用先进标准的企业在税收和政府采购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扶持;农业科技经费重点支持技术标准应用和推广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把标准化工作作为重要责任目标之一,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服务标准化、节能标准化、食品标准化等示范项目,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加强考核工作,对在标准化工作中成效突出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

(四)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重点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抓紧制定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标准化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充分运用标准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指导,不断提高政府和企业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能力。积极创新标准化知识普及方式。结合“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制发标准化知识宣传手册、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充分利用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活动平台,通过开办标准化展厅或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标准化的认知度。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三生一体服务经济竞争战略

一、导言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因此,休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发掘与开发利用,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亦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农业所得与维持农民生计,其终极意义是要为传统农业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且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应把握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育为重、以农民利益为依归的基本原则外,尚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换言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更应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因此,休闲农业的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利用。及如何取得、累积与培育资源,并利用这种优势的核心资源来发展最适当的战略模式,是休闲农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与能否永续发展的成功关键。

二、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及开发结构

休闲农业的经营战略需先了解资源基础之所在,因此,在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方面,可分为资产与能力两大类。

1.资产区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包括实质资源与财务资产:①实质资源又细分为农场地理位置、农场自然生态景观、农场的动植物、农场的农林渔牧生产技术、农场规模、农场的建筑物、农场的游乐设施;②财务资源包括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2)无形资源区分为农场的农业文化资源、农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农场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场的企业形象。

2.能力区分为员工能力与组织能力

(1)员工能力包括专业管理能力、人力素质。

(2)组织能力又可区分为农场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农场的业务运作程序、农场的信息网络、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集体学习、农场的组织记忆、策略联盟(包括与当地风景区、全国各地风景区及不同性质之企业的策略联盟)。

3.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与结构

从资源基础的观点,分析休闲农场的资源开发与结构,可分类为:

(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实体资源有赏提供给民众来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出租农场、出租果园属于此种类型,台湾省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资源利用外,还需要有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例如培育新种子、种苗等,同时也代为管理农场,及做技术指导。这种经营类型不仅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而且可以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能力,深值大陆发展参考价值。

(2)体验游憩型:这是让民众直接体验农场的自然生态景观,了解农场的动植物生长情形。台湾省有很多观光果园、草莓园,即属此类型。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需着重农场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质量。

(3)场所提供型:这是将农场的实体资源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观光花园等皆属之。其资源利用条件是场地要宽广,环境要优美,而且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农场的员工与农企业的财务能力很重要,农场的形象要好,故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非常重要。

(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利用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教育学习与农场的员工素质等能力做资源开发,让民众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需着重

的是组织与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之能力。

三、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战略可供参考之具体措施

由于休闲农业是结合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更是集合农业生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及生活服务产业的”六级产业“(1×2×3=6),其形式是相加的,但是其效果则是相乘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上述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之际,需要做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效益.在从事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之前,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当先考虑下列事项:要能发挥当地之特色:要有当地之特产,配合当地之风俗民情,特殊之景观等,作为观光农业之主要诉求;要利用当地之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以吸引游客;要考虑当地之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与都市之距离,与观光休闲地点之距离等;要考虑观光旅游之季节性变化:由于农业生产随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如要通年均能吸引游客,则如何安排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题诉求,这是经营休闲农业业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策略要件。

根据上述考虑要点,进行休闲农业区场之战略规划,首先应确定经营理念与目标,其次为现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旅游环境、土地利用、相关计划与法规,以及农民组训等,详加搜集。接着对规划区内外环境分析,探讨内在环境之优势与弱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与威胁,以了解发展潜力与限制,做为确定发展主题与方向之依据。接下来则需研定分期与分区开发计划,以及编制经费预算,再来就要研定经营管理计划,包括:营销、生产、游憩、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计划及教育解说计划,最后则应做效益评估,以确定开发之效益。兹将台湾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策略规划概述如下:

1.善用农业三生一体之资源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是人们抒解身心、生活体验与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必要条件。农业资源之生活性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的企求,农业资源之技术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农业资源之丰富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可满足人们丰收喜悦的成就需求。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生态等三大类别。农业生产资源则包括农、林、渔、牧各项生产性之资源,项目内容广泛。又可分为:

(1)生产性农业资源

(2)民生活特色之资源

(3)农村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充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与农村生态资源,三者互相结合环环相扣,发挥地方特色,达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则此产业可永续经营与发展。

2.结合农村文化活动

台湾省农村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与丰富之内容,无论是各种食物、衣着、住屋、设备、交通用具、娱乐设施、技艺制品、生活器皿、生产器具、等物质文化,或意识、思想、语言、信仰、价值、礼仪、民俗、民德、规范、性格、制度、规定、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都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对都市居民而言,这些文化是过去自己的体验,或是先前代代生活的体验,这些文化是足以令人一方面怀古思情,一方面亲身体验的观光资源。休闲农业若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前来休闲消费都市居民而言,想必是宝贵的体验。

3.配合农村整体发展

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地区农业与农村地域的成长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振兴地区农业的必要战略,主要目的在协助解决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落与农业就业者高龄化等农产经营困境之途径。所以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发展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藉助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来带动农村整体的经济成长为主要规划目标。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与农村整体发展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建设经费不足、建设缺乏完整性,及各类产业发展无法兼顾等问题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教育、社会、环保、游憩及文化等功能达成,可弥补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之缺失,如缺乏产业发展、缺乏景观发展、缺乏农村文化发展,以及缺乏居民参与。因此,农村整体规划建设与休闲农业之发展,有相辅相成、互相增强的效果。

4.合作经营

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二层次,休闲农业区内存在各具特色,经营规模不同之休闲农场、观光果园、观光农园、休闲牧场、教育农园、市民农园、民俗农庄等经营个体,这些休闲农业经营体间之角色既是合作互利也是相互竞争。

由于休闲农业区范围广阔,资源丰富,同时区内资源环境、经营特性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类型及规模之休闲农业经营体,这些经营体如果因活动规划、资源利用不能协调或配合,将会造成休闲农业区之实质效益无法提升,故区内休闲农业经营如何有效合作经营,成为休闲农业推动与否之重要关键。休闲农业区之休闲农场等经营体如何有效整合,成立一强而有力之组织来办理各项诸如广告、促销、住宿安排、旅游日程安排、体验活动,甚至资源调配、教育解说、设施管理、资源维护、旅游纠纷调解与申诉管理,安全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具规模经济性之工作,已成为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经营策略规划的重要方向。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7

[关键词]“民工荒”人力资源管理原因对策

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自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现以来,“民工潮”字眼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报端,尤其在每年春节过后,黑压压的民工挤满了各大汽车站、火车站,着实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2004年初,一种被称为“民工荒”的现象代替了“民工潮”,成了广为关注的现象。

“民工荒”,按字面解释,就是民工短缺现象。一方面,家政业、纺织业、制鞋业等行业缺少不需要丝毫技术的产业工人;一方面,“民工荒”范围从珠三角蔓延至长三角,且出现了中国最发达的两个经济区“抢人”的现象。

作为每年春节之后的“常规节目”,一年一度的“民工荒”在2011年又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的“民工荒”范围从原先的沿海地区扩大到了中、西部各省区,甚至连劳工输出大省,如湖北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由此可见,“民工荒”已成了全国性的问题,因此,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便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民工荒”的原因分析

首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中的五大板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与再配置、薪酬管理体系、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体系。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各版块纲举目张、有序展开,才能使企业成功有效地运转。

下面将从以上这些板块分别对“民工荒”的成因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第一个板块。一个完整全面的人力资源观战略规划应当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基础,预见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由于组织的外部环境在未来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将使组织的战略目标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之中。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要在未来环境和组织目标可能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进行预测分析,以确保组织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使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达到动态平衡。

在中国,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进行较为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的焦点对象往往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或是企业核心技术人员,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只是仅仅保证这些对象的质量和数量,而对于处于企业最基层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又没有系统的知识背景的广大农民工来说,企业总认为是无限供给的,这使得企业从未考虑农民工是否会短缺,从而没有完整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观战略规划。由于雇佣农民工的大多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最为关注短期业绩,缺乏对企业长期经营规划,进而也就缺乏对用工需求的规划,当产品需求增加而劳动力供给减少时毫无准备。

2.获取与再配置

人才招聘是决定企业快速、有效寻找到与企业相适合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而成功的人员招募和配置活动对于构建与维持一个成功的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企业的传统的招聘渠道是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机构、亲友介绍等。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劳动力供求双方信息传递的障碍。中小企业主的大多数还在等待着劳动者自己求职上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招聘网络与渠道,导致企业短期员工短缺,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状况。

3.薪酬管理体系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通常指的是总体薪酬。所谓总体薪酬,不仅包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经济性报酬与福利,还包括对员工创造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组织特征等所带来的非经济性的心理作用。对于劳动者来说,薪酬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便是是劳动者本身的收入来源,是其维持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在大多数企业里,农民工并没有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些不公平在薪酬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农民工所在的一般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缺乏合理的薪酬体系与指导思想,因此农民工在企业中经常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工作环境根本谈不上“舒适”,但他们的基本工资却被想尽办法压得很低;除了基本工资以外,绩效工资很有限,福利基本为空白。农民工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最大的原因便是为了获取比在家乡更高的收入,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甚至他们在城市里基本生活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

4.培训与开发

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固然是留住人才的一个法宝,而培训与开发,作为外在薪酬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是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一个关键。尤其在现代企业,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性越加不可忽视。对企业来说,培训能使员工掌握合适的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同时可以通过培训与开发向员工传达组织期望和要求,强化员工对组织的认可,使员工和组织同步成长。而对员工而言,培训和教育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有助于个人将来的发展。因此,培训有时甚至优于金钱所带来的激励效果。

我国很多企业却忽视了民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把民工真正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对民工“重使用、轻开发”。首先。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及相关技术知识掌握欠缺的限制,无法适应企业招工的要求。而同时,企业不肯在民工身上做过多的培训投资,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农民工培训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农民工培训的技术越高,民工流失的就越快。因此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的贬值,必然导致农民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加速"民工荒"的出现。其次,很多企业对民工的使用随意性很强,过于短视,认为民工可以无限供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企业使用民工时没有考虑民工的长远发展,不愿也没有对民工没有进行很好的职业规划。

5.绩效

绩效考核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在战略层面上,绩效考核对于员工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企业可以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融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使公司的战略得到实施。第二,在管理层面上,绩效考核是公司评价员工表现的基础。公司可以根据绩效考核来确定员工的薪资、奖金以及员工的晋升等问题。第三,在发展层面上,公司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绩效考核的标准不断改善公司的规章制度,同时及时发现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然而事实上,对于民工,企业一方面没有做到完善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实施,在企业的观念里,民工干的工作是“死”的,不需要进行详细的绩效考核;另一方面也没有将绩效考核与薪酬等奖励措施紧密联系,给予民工应得的绩效工资以示激励。这对于民工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看作是第一资源,但在现实中,企业没有认识到民工群体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对于民工的管理不够人性化,管理方式上简单粗暴,将民工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很少顾及民工的心理感受;也没有真正做到尊重民工、公平对待民工、将民工视为企业一员,不重视将民工群体的需要与组织需要想结合。这样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不仅挫伤了民工工作的积极性,更根本谈不上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因此只要机会出现,他们便会弃之而去。于是,“民工荒”现象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三、“民工荒”解决对策

1.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发展战略应该符合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实际经营情况。以确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讲,发展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长期的计划,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时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招不到人而影响生产。具体来说,企业要根据战略目标,对企业生产所需人员做好预测,然后从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个角度做好供给预测,从而制定人员需求的具体计划。

2.建立多渠道人员招聘体系

很显然,企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在缺人的时候,仅仅依靠在工厂门口贴一张招工启事来实现招人的目的。企业应根据相应的招聘计划,拓宽招聘渠道,加大招聘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到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招工,减少中间环节,树立企业形象,从根本上改善招聘效果。另外,要加强在招聘信息方面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与农民工就业中介机构合作,通过与他们沟通,了解最新就业讯息,实现劳资关系的协调发展。

3.提高薪酬福利待遇

企业追求“高利润”无错,但也不能因此忽视民工的薪酬与福利待遇。虽然如今民工的择业动机不仅仅是经济型的,但薪酬作为一种“保健”因素依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重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想方设法提高民工薪酬,从而降低民工流动率。当然,这里的薪酬不应局限于实际工资水平,也应包括福利保障因素和工作条件等。

4.重视民工培训与开发

企业应当把农民工视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加以培训与开发。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将农民工永远视作临时工,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制订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应积极改革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建立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用人制度,改善分配关系和企业成本结构。

5.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应当通过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相联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给予员工激励。

除了上述几点,最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树立科学的用人观,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应意识到,它与农民工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一纸劳动合同关系,要想让农民工爱企如家,就需培养农民工与企业的共同价值取向,形成和谐、融洽、上进的氛围,以维持稳定而可靠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韩旭.中小型企业"民工荒"成因及对策探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入手[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5)

[2]许晓红.浅析金融危机后的民工荒现象[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9)

[3]黄存权."民工荒"现象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11)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8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商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商标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实施商标战略,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和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国全市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区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商标战略的重大意义,将商标战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以推进。

二、实施商标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市政府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商标发展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商标培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努力形成一批代表的优势产业、区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商标品牌,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商标数量显著提升。全区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000件以上;区知名商标总量达到70件,市著名商标总量达到20件;中国驰名商标力争达到1件;注册地理标志数力争达到3件,培育1个以上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品牌基地。

商标布局更加合理。在五金、汽摩、旅游、农业、雕塑、现代服务业中增加注册商标数量。

商标环境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普遍提高,商标文化氛围初步形成,支持商标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商标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实施商标战略的重点培育方向

(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商标品牌。重点围绕五金、汽摩、旅游产业等支柱产业,打造优势商标品牌,推动产业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

(二)加快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商标品牌。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等生产业,以及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居住医疗、教育培训等生活业,着力打造一批服务商标品牌,引领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商标品牌。重点围绕特色养殖、种植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积极打造农产品精加工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努力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商标品牌。以我区具有出口优势或潜力五金工具为重点,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标品牌。

四、实施商标战略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商标宏观规划。将商标战略的主要目标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制定适合相关产业、区域的商标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建立完善商标品牌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将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值纳入统计范畴并定期公布。将商标发展工作纳入各镇街年度目标考核。各镇街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

(二)推进商标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商标宣传力度,公开曝光商标侵权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商标战略工作先进经验,营造实施商标战略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等有效载体,对商标品牌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

(三)加快商标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引进品牌经营、商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商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行政机关商标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商标意识。大力开展面向企业的商标培训,提升企业争创品牌能力和商标管理运作水平。加大与发达地区商标工作交流,学习商标工作先进经验。

(四)建立商标激励机制。制定商标发展奖励补助办法,由区财政在每年的商业结构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协调商标战略的实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的培育发展、品牌基地建设、商标宣传培训、商标维权保护、商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同时对获得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注册商标的权利人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补助。

(五)加快商标政策扶持。对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在融资贷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广告宣传、科技立项、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区内重点培育的出口商标品牌企业在境外宣传、参展和营销等开拓国际市场活动方面给予适当补助。

(六)加快商标品牌培育。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并规范使用自主商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注册防御性商标、联合商标,防止商标被抢注。鼓励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利用商标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引导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注册,深入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按照“知名、全市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加大驰名商标推荐力度,围绕产业发展做好著名商标推荐,发挥驰名、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的带动作用。

(七)强化商标管理运用。引导企业加强商标使用和管理,鼓励企业内部成立商标管理机构。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强商标文化建设,丰富商标内涵,采取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商标的市场价值。

(八)加大商标的保护力度。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建立商标协作保护机制,形成商标执法合力。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商标权的重要作用,加强涉嫌商标违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司法惩治力度,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考核奖惩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商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工商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招商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局和各街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工商分局,负责日常工作,由区工商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商标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组织实施商标战略。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将商标战略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严格考核奖惩

1.根据全区商标战略实施规划要求,分解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区工商分局:负责指导全区商标战略的实施,组织审定知名商标和推荐市著名商标,负责商标注册和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培育指导,依法保护注册商标和查处侵权商标行为,总结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的经验和问题,拟订具体实施方案。

区经济信息委:负责工业企业的商标培育、推荐,负责商标战略奖励资金兑现。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商标战略奖励资金。

区城乡建委: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的商标培育和推荐。

区商务局:负责商贸流通及餐饮住宿企业的商标培育和推荐。

区招商局:负责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企业的商标培育和推荐。

区农委:负责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较大规模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企业的商标培育和推荐。

区质监局:负责对区内企业、农副产品,尤其是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督促商标所有权人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国际质量标准生产产品。

2.深化创牌奖励制度。

(1)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凭国家工商总局认定文件,给予50万元的奖励;

(2)对申报地理标志注册的企业,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受理通知书,给予6万元的奖励;

(3)对获得马德里商标注册的企业,凭马德里商标注册证书,给予1万元的奖励;

(4)对获得“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凭市工商局的认定文件,给予6万元的奖励;

(5)对获得“区知名商标”的企业,凭区工商分局的认定文件,给予1万元的奖励;

(6)对微型企业新申请注册商标的,凭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在区政府计划内按每件2000元给予奖励;

(7)对其他经济主体新申请注册商标的,凭核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在区政府计划内按每件2000元给予奖励。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9

[关键词]新常态;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

所谓农产品品牌,即农产品品质与经营者、产地的综合性识别标签,是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影响企业信誉度与消费者诚信度的关键标示。农产品品牌与其他工业商品或服务品牌相比,其特征在于:第一,独特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健康有直接关联,所以需要标准化、产业化与安全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第二,自然资源的优势,不同农产品存在着特色化的产地资源优势,彰显其产品品牌的差异性与核心竞争力;第三,原创性技术对农产品品牌价值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农产品的品质与品牌价值,都将受科技水平的影响。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农业产业也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外贸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品牌战略管理模式,才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项具有复杂性、持久性与动态化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在于匹配和企业一致的市场理念、企业文化理念、竞争理念与营销理念等,要求企业自身以先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优势产品为主,全面带动品牌战略的发展,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突出优势。创立与发展名牌是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目标,需要透过战略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所以在此背景下,必须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在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额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企业要建立起长久的发展战略与目标,通过充分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产业与产品群,推动产品在市场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第二,强调整体带动。“先谋势,后谋利”是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即企业需要透过打造名牌活动,构建严格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通过全面带动营销战略发展的活动中,提高品牌的声誉度。第三,坚持不断创新。农产品的发展需经过多年的努力,品牌的建设亦是如此。纵观目前市场上的诸多知名农产品品牌,其发展历史并不长久。而想要创立长久的品牌,使品牌升级为名牌,则必须要开展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创新的技术保持名牌的市场吸引力。

(二)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原则

第一,坚持市场导向。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的创立与发展,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流程中,需要立足于现实市场环境,根据市场的导向进行整体战略的规划,通过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发展。第二,注重比较优势。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同质化发展趋势下,尤其要注重特色化的优势建立,借助资源优势创造区域农业特点,打造产品群链,实施聚焦战略,通过顺应政策引导,奠定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坚实基础。第三,轻重结合发展。利用“二八”定律,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对一般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区分,在市场发展进程中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也要维护一般发展渠道。面对重点发展规划区域,要强调新产品的营销战略与规模化的产业发展。第四,坚持科技支撑与动态发展。农产品品牌虽然与其他工业品牌的属性有所差异,但是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通过较高的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进而形成较强的品牌实力。现代科技不断革新,产品不断创新,所以在品牌战略管理中,还要坚持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在保持企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充实品牌的内涵,打造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二、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制约要素

(一)传统思想理念制约要素

新常态背景下,对农产品品牌及其价值的错误认知和理解,相对滞后的传统思想理念,显然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发展的首要因素。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农产品品牌价值的正确认知和全面了解。为了能够扩大生产与推动发展,很多企业竞相贴牌生产。殊不知贴牌生产虽然有助于推动发展,但是却属于国际国内分工的低端层面,利润较低且缺乏持续发展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经营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而重视贴牌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2006年我国山东的一家企业出口创汇高达1.6亿美元,然而却没有品牌商标,所以在几年后就丧失了品牌竞争力,于2010年倒闭。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下,农产品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不仅会影响对外出口贸易额,而且在市场开放化发展的环境下,在国内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二)传统品牌营销制约要素

根据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营销现状可知,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还存在着营销策略的制约。一方面表现为营销意识薄弱,营销主体不成熟。部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没有及时更新营销理念,缺乏整合性的营销理念,更缺乏科学性的分析。在营销策略上,没有结合农产品的整体特点进行发展,无法解决产销失衡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缺乏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表现在品牌营销意识不足,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在现有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策略中,很多产品缺乏品牌性的包装设计与推广,尤其是特色性的农产品品牌,更是在同类产品竞争中缺乏竞争性。目前我国农贸市场内的很多农产品均属于初级产品,在生产加工方面均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在流通、质检与管理等环节,也由于缺少整体性、标准化的监管体系,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非常不稳定。与此同时,缺乏品牌形象的塑造,重视品牌炒作而忽视品牌建设的情况也非常明显。在市场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品牌营销还面临着假冒伪劣品牌的干扰,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大力推广。

(三)新常态下市场制约要素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中,市场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氛围。作为农业大国,在我国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产品市场份额巨大,且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往往存在着多个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在此背景下,为了强化地方经济发展,部分地方政府限制了商品的自有流通,阻碍了农产品的品牌发展。以双汇集团为例,为了能够开展全国化的发展战略,双汇利用十余年的时间才突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围栏”,在全国建立了两千余家销售网点。据我国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我国农产品在20个省市面临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封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品牌还面临着贸易壁垒的限制与阻碍。根据中国海关2016年的关于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数据显示,我国从美国和巴西进口的农产品占我国全部进口农产品50%以上,而由此产生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也占到了逆差总额的47%。我国农产品对外逆差的高度集中产生的原因在于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较高,部分国家对于外来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并且本国的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较强,有着一定的贸易壁垒,美国、欧盟和日本等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限制。与此同时,关税措施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四)政策引发价格波动制约要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重视企业品牌建设发展,并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然而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却始终考量不足。尤其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政策法规的约束力还并不足以推动农产品品牌的持续发展,缺乏整体规划,还需要不断构建具有约束力、便捷性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我国的基层政府在公共财政稳定农产品价格上,还存在政策使用的科学性不足问题。例如,一些地方政府看到有的地区通过建立集贸市场维护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于是在本地区也开始大量建设集贸市场。但这种集贸市场的建设往往缺乏科学的论证,最终难以有效实现对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引导。农产品价格监督的信息化体系与法制化保障不完善,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使用人员。与此同时,我国当前也缺乏农产品价格监督的法律保障体系。导致在农产品市场监督过程中,经常出现违法侵权行为,从而削弱了部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三、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建议

(一)树立农产品品牌的名牌战略理念

现阶段,我国新常态经济正在从粗放型转向专业化、精细化,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在国际范围内,缺少知名品牌,即使在国内也十分缺乏优秀的品牌产品。企业的名牌战略,即在生产、经营及销售等阶段,根据名牌战略严格要求自身。其特点需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其目标在于长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关键在于“名实循环”,就是要实践与名气相等,实践方面包括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等,而名气就是名牌的效应,名牌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名牌战略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树立名牌发展战略,预示着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将有更高的标准与更长久的发展规划。根据《2015年我国农产品行业品牌建设趋势分析》显示,以我国四川省为例,在两千多个农产品品牌中,品牌价值在1亿元以下的占12%,品牌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占37%。由此可见,四川省的农产品品牌价值还有待挖掘,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发展,必须要先建立起名牌发展战略,才有助于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互联网创新品牌营销策略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迎合时展趋势,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可以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与网络技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平台的移动营销形式受到企业欢迎。在此背景下,农村或农产品的销售企业可以采取定制移动营销的方式,联合移动广告平台,借助短信、微信与微博等方式,开展与市场终端消费者的交流活动,传递农产品销售信息,建立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的销售离不开中间平台,很多中小型的农业企业以及一些个体农产品销售商,基本上都是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店铺而后从事互联网销售。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一般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实时通讯的工具,帮助企业和消费者进行销售事宜的沟通。此外,在第三方平台上,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功能,来为农业企业提供相关消费需求信息,帮助其寻找到合适的顾客。而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农业企业也可以在物流、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等问题上减少自身维护的投入。当前我国最为典型的第三方平台就是淘宝(天猫),根据关键词搜索可知在淘宝上的农产品销售企业数量不低于1000家。众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集聚为平台赢得了市场声誉,也为企业增加访问量提供了条件,帮助农产品构建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利用工业思维奠定农产品品牌的物质基础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是农产品品牌的有效支撑。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产品龙头品牌与龙头企业的培育。构建大型标准化的原料基地,以标准化规范化农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内在产品价值,丰富品牌的内涵,树立品牌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策略中,还需要不断重视技术创新发展,保持农产品品牌的活力,无论是生产还是加工,都要注重每一个环节,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借助信息化建设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将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全程把控,无论是在产、供、销的哪一个环节,都可以实时了解真实的市场情况,开展有效的品牌战略管理策略。在信息化的支撑体系下,还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渠道,降低物流成本。

(四)发挥政府职能塑造良好环境

营造强势品牌,除了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之外,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通过政府建立并健全品牌的保护制度,构建品牌推广和促进体系的完善,打造生态型品牌关系,为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策略的开展。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规范化发展,做好标准化的监督;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项目的提供与资金的援助工作,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进程,促进农产品品牌的特色化发展,为农产品品牌发展打造一个多层次、多成分与多渠道的市场流通格局。

[参考文献]

[1]戴程,杨建州.中国农产品品牌结构模型及实证研究——以中粮集团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8-62.

[2]邓贝贝,颜廷武.关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622-626.

[3]李敏.国内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9):165-168.

[4]李敏.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定位和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0(2):90-92+107.

[5]宋志金.我国农产品品牌塑造策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12):1316-1319.

[6]孙巨青.烟台市福山区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4.

农业企业战略规划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品牌战略

一、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战略的互动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基于该地的地区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聚集于某一主导产业的农业生产活动,由龙头企业和大量联系密切的乡镇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组成的系统群体。农业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法国的香槟葡萄酒农业集群、荷兰郁金香农业集群、我国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

提出产业集群“钻石理论”的迈克尔・波特认为区域品牌对与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认为其与基础设施、专业化市场、信息等一样,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共有的一种准公共物品。国内学者指出区域品牌实际上是一种产业集群的形象品牌,是集群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可以看出,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传统行业或优势产业凭借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为该行业或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和使用的统一品牌,此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良好的市场形象。不同于企业品牌的发展路径,区域品牌通常的构成要素表现为“区域名称+特定产业名称”,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为典型方式。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往往依托一定农业区域内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在该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范围内,由大量农业生产企业共同使用,具有较强市场号召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资源共享性。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农业生产企业共同拥有和使用该品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该区域品牌为区域企业所共同创制及维护;其二,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特色农产品是该区域的优势产业,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其三,创建主体多样化。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创建者可能是个别农业龙头企业,也可能是农业企业联盟或者农业行业协会,甚至有可能是农业区域的地方政府。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引入区域品牌战略具有现实意义,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载体,区域品牌反过来促进产业汲取和区域经济发展。无数国外和国内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二、农业产业集群下区域品牌保护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博弈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单位是农业生产个体企业和农户,区域品牌中的保护战略也应该建立在这些农业生产个体的行为基础之上。但目前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农业企业个体对待区域品牌的心态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性:我国从事农产品经营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和进行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个体商户,农业企业较少,尤其是大型的农业企业。但近年来也不乏像“中粮、鲁花、龙大”等等这样的大中型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其品牌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忠实的客户群,品牌信誉度高且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类大型企业面对区域品牌的心态较为谨慎而复杂:一方面,对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乐见其成并享受利益,希冀自我产品在区域品牌的辐射范围内享受其所带来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品牌的品牌战略的实施及市场份额的延伸考虑,又深恐区域品牌的发展及壮大会削弱自有品牌。因此对于所处农业区域内的区域品牌战略的态度总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模糊状态。相比较而言,中小农户、个体商户对于区域品牌的态度就明朗而积极:他们非常乐于在商业行为中使用区域品牌以达到最佳的商业效果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但这类农业商业个体的行为较为分散和自发,在区域品牌的形成和维护宣传方面缺乏热情与动力,更希望坐享其成;在区域品牌的使用方式上较为随意,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布局,不规范甚至有损区域品牌的行为屡屡发生,无法长期有效的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因此,在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制订和形成一个着眼于长期发展、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集群内部成员的积极性、最适合本集群的区域品牌战略就尤为关键。此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区域品牌的贬值甚至衰落。

三、产业集群下区域品牌战略的发展和保护现有模式

分析国内外农业产业区域品牌的成长机理及发展轨迹,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政府主导型。以日本为典型,后后为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大力推广和重点实验。日本在二战后为提升农业水平和规模化生产,颁布和实施了《农业基本法》,于1979年在大分县首次倡导发起“一村一品”运动,即在政府扶持引导下,以地方区域和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每一个行政区域(县、乡、村)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较具特色的能够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独占鳌头的王牌农产品。政府则为“一村一品”的实施提供服务,包括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制订区域品牌发展规划战略、完善政府相关服务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政府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监控体系等。通过持续而有效的长期努力,日本目前已形成了众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如兵库县的神户牛排(KobeBeef)、松阪县的松阪牛肉(matsuzakaBeef)、鹿儿岛县的鹿儿岛黑猪(KagoshimaBlackpork)、京都南部地区的宇治茶(Ujitea)等等。我国有些地方政府也借鉴了这种模式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推广和维护的新疆库尔勒香梨。采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在政策保障、制度建设及公关宣传的优势。对一些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集群而言较为理想。但此种模式需要政府的长远规划、合理布局、配套法规、信息传递、评估监控体系等一系列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与完善,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第二,龙头企业带动型。在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在生产、营销、研发、推广、宣传方面起着“带头大哥”的作用,众多中小企业围绕其开展横向合作,共同构成农业产业集群。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通常会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一个核心企业,与集群外经济主体发生经济关系。在信息不对称时,购买者对于产品的选择总是倾向于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和较大生产规模的大企业,因此龙头企业对于区域品牌的受益程度也会大大高于其他中小型企业,对于区域品牌的使用与宣传维护也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这样会逐渐改变产业集群内部市场结构的变化,由近似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一个或几个寡头垄断的市场,区域品牌成为寡头专用和垄断的企业品牌。此类模式下集群通常缺乏对中小企业的耐心,在配套设施及服务方面较为侧重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未必会对区域品牌的经营和宣传投入过多的热情和精力,而只搭便车或享受集聚经济效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里普遍存在。此种模式在工业产业集群中表现非常突出,如我国青岛地区的家电产业集群。在农业产业集群中也有体现。该模式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龙头企业自有品牌“一枝独大“的情况下妥善处理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众多中小企业品牌协同发展问题,使得龙头企业自我品牌与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行业协会推动型。农业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作为培育区域品牌的自发主体,在制定产品的行业技术标准、品牌发展的总体规划方面发挥积极带头的作用,在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各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纽带和协商机制。该模式较为适用于产业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或高级阶段,集群内部成员发展稳定且行为成熟,集群内部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公共品牌的情况。集群成员经过前期生产和经营,已经切身享受到了区域品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产品溢价及市场扩大等,对于区域品牌的重视及维护具有较强的主动意识,愿意主动宣传或配合相关部门的有关区域品牌的保护措施及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在这种模式下的角色应较为低调,集群发展前期对区域品牌的宣传和推动达到效果后,较为现实和长远的问题是如何制定实施与集群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品牌战略,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对于整个产业集群甚至整个农业行业产生长期而有益的正面效应。由行业协会作为主体,结合本行业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集群区域品牌的发展保护计划,有助于促进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降低品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更为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综合考量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集群成立发展之初,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较为初级;企业品牌较为分散,此时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品牌战略最为有效。而在产业集群逐步成长为成熟经济体,集群成员也已完成各自的品牌树立和推广之后,区域品牌与企业个体品牌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分工与合作,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互带动、整体发展就成为区域品牌发展战略选择中最关键的问题。

四、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保护体系的完善对策

区域品牌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有不同模式,各自优劣和适用类型也各自有别。但无论哪一种发展模式,都可以从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1、品区域品牌保护体系的内部环境治理

(1)集群企业为主逐步建立起区域品牌体系。首先,企业应集聚资源,意识到品牌化发展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将自身品牌发展与区域品牌的维护和发展合为一体,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切入点,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知名度,构建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平台。在企业自我发展中,要摈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围绕自己的核心生产能力,坚持专业化生产,扩大产品影响力,提高产品品牌信誉度。其次,企业品牌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逐步建立和稳定后,可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区域品牌。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加深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他中小生产经营主体会围绕龙头企业、龙头产品聚合生产资源,区域整体知名度会因其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产品质量、优质服务而获得提升,使得该区域成为一种品牌化的象征,完成企业品牌向区域品牌的进化。另一方面,由于龙头企业的企业品牌效益格外突出,也会激励集群内其他企业的争相效仿,采取各种企业品牌创建和保护措施,使得在整个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一种“人人争创自主品牌,人人维护区域品牌”的良好风气,形成龙头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

(2)规划和完善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农产品的产业链可以有纵向和横向发展两种方式:纵向是对初级农产品的再加工及衍生产品,如原生大枣为初级农产品,将其加工为枣片、枣糕、枣汁、枣茶、枣酒等诸如此类的衍生加工品,不仅其生物价值附着于原始农产品,商业价值、品牌价值同样可以由原始农产品折射和放大。横向发展则是将农产品与当地的休闲、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与区域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一个生产经营主体完全覆盖所有的产业链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农业集群中的企业分工协作,对产业链进行切分,将种植、加工、渠道等环节分割开来,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细分生产细分市场,选择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强项产品进行分工生产,并将区域品牌覆盖于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各个系统环节,进一步增强区域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加强内部协调组织。行业协会对于集群区域品牌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是集群区域品牌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作为非营利性社团法人,其以会员制方式将分散生产的企业、农户集合起来,形成区域品牌创建合力。其可作为区域品牌的申请者和拥有者,也同时作为区域品牌的维护者,组织集群企业以整体形象出现在区域品牌的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企业开展行业自律,规范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发展也必须规范和完善农业行业协会的行为。通过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及权限分工,在行业协会内部建立监督机制,由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在集群区域品牌的运转行为进行监督。确保行业协会真正作为企业的代表,服务于集群企业和区域品牌。

2、农业品区域品牌保护体系的外部环境治理

(1)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品牌战略建设前期的引导和扶持功能。政府应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大力支持甚至主导本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首先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区域品牌战略目标(包括总目标、阶段性目标、操作性目标)。其次,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交通、通信、法律法规、产权保护、财政金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支持和促进本区域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力争将科研成果最大程度和最短速度内转化为产品和市场效益;针对本农业集群的特点,提倡和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品牌带动区域品牌,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和声誉;建立区域农业技术开发平台,对创新性农业技术给予推广,保证区域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敦促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同时要重视营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人文环境。政府应全面考虑农产品和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结合所有有利因素,开展区域内企业文化建设、环境改造,为区域品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