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5:56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1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务报告准则;借鉴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泛北部湾经济圈的蓬勃发展,我国与越南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如何促进两国间的经济信息交流、降低两国的贸易壁垒、提高两国贸易效率、减少贸易成本是摆在中越两国面前的现实问题。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商业语言在中越两国经济发展和双边经济关系的深化中有着重要作用。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文件,是所有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经济情况、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越两国财务报告准则差异的研究,有利于深刻认识中越两国会计发展的现状,改进和完善我国自身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中越两国财务报告的趋同,为两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二、中越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比较

越南《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由两大部分共七十四条规定构成。第一大部分为总则,规定了准则的目的和使用范围;第二大部分为准则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由六章共三十五条规定构成,第一章为总则,规定了准则的目的和报告的构成;第二章是对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的列报要求。比较可以看出,中越两国在财务报告目标、名称与定义、报告构成、格式、附注与财务报告说明书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一)财务报告目标的比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可见,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首先是受托责任观;其次才强调决策有用性(黄毅等,2009)。

而越南财务报告目标以决策有用观为主,没有要求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淡化了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更重视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利用。

(二)名称与定义的比较

在财务报告的名称上,越南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称为财务报告,而我国称为财务会计报告,从而使其与我国的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中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称呼相吻合。

在财务报告的定义上,我国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而越南在《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中对财务报告的定义进行了规范,财务报告是根据一定的结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财务报告构成的比较

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准则――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越南的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组成,其中会计平衡表、经营活动成果表、资金周转报表分别类似于我国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而财务报告说明书则类似于我国的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报表方面我国比越南多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原因。越南财务报告不包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并不是忽略股东权益,相反,越南《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中规定:“除了财务报告外,企业还可以编制管理报告,主要是描述和解释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主要特征,以及如果董事会认为在作出经济决策过程中对他们是有用的一些不确定的重要事项应该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要了解越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信息,可以通过管理报告等其他相关资料来获取。

(四)财务报告格式的比较

虽然中越两国在制定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会计环境不同,两国对财务报告的格式要求有较大差异。我国会计制度对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及其附表格式都有统一规定,要求各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严格执行统一规定,不能随意增列或减少表内项目,更不能任意变更表内各项目的经济内容。而越南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并没有我国这么严格,只有指导性的说明,留给企业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大。

(五)附注与财务报告说明书的比较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一般企业的附注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的基本情况;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7.或有事项;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9.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越南的财务报告说明书包括:1.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2.发生重要交易和事项选择和运用的具体会计政策;3.会计准则规定而未能在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任何信息;4.提供未能在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但又被视为必须真实、公允披露的补充信息;5.会计平衡表、经营活动成果表和在资金周转报表中相应金额文字描述和更详细的分析;6.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信息和一些必须真实和公允地披露必要的补充信息;7.列报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附注与越南的财务报告说明书相比,更加具体和详细,涉及范围更广,分类也更明确,通过严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报告编制者弄虚作假的机会,也给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全面、更具体的信息。而越南的财务报告说明书,在披露的内容上没有严格的界定,只是强调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一贯性披露,使之能够与其他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即可。

三、启示

(一)明确财务报告目标,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以资金管理为导向,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着眼于国家宏观管理,受托责任和决策作用同样重视。与其他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够完备(冯俊萍,2010)。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我国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有更高的要求,以便其作出及时而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明确会计目标,扩大财务报告的范围,向国际会计准则看齐,要注重所披露财务报告对于管理者决策的相关性,逐渐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两国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必然性

中越两国在制定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越南对国际会计准则借鉴程度较大,甚至直接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但中越两国都根据本国国情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修改列示。以资产负债表(越南的会计平衡表)的列报为例,越南的会计平衡表中直接略去了国际会计准则中要求列示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等项目(吴志娟,2008);而我国则是在充分考虑本国会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资产负债表中略去了恶性通货膨胀,将国际会计准则中要求列示的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等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此可见,在会计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强的情况下,如果中越两国财务报告准则存在重大差异,双方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必将进行大量调整,从而加大了双方的贸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要真正实现中越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降低贸易壁垒,必须要充分发挥会计这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在两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两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由于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两国会计准则又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这为实现两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家瑗,等.中国―越南会计比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付学,佘晓燕.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及完善[J].东南亚纵横,2009(8).

[3]池昭梅.中国会计规范趋同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2008(4).

[4]何昊.中越会计规范体制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9(9).

[5]梁淑红.中国―东盟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J].会计之友,2008(6).

[6]冯俊萍.中越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东南亚纵横,2010(1).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2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2005年,中国财政部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制定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期间,iaSB多次派专家与财政部会计司团队一起工作。2005年11月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与iaSB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iaSB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为iaSB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2009年11月4日,iaSB了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基本消除了与中国关联方准则的差异。

2010年,iaSB通过年度改进项目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改,允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将改制上市过程中确定的重估价作为“认定成本”入账,并进行追溯调整。此举有效解决了中国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因资产重估引发的会计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金融企业和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目前已扩大到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三年实践证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平稳有效实施,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完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5月,iaSB派专家对中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进一步确认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平稳有效实施的结论。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有效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改进会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并可供其他国家仿效”。

中国香港从2005年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中国内地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并有效实施后,2007年12月6日,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两地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欧盟从2005年开始在上市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有效实施情况评估后,于2008年12月12日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规则,确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底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企业进入欧盟资本市场时直接采用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

以上表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实现了趋同,并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平稳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1月,G20华盛顿峰会深刻分析和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改进iaSB治理结构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2009年6月,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形成的FSB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成立大会,决定设立标准执行委员会以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再次呼吁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加倍努力,通过独立的准则制定程序,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根据G20和FSB的要求,iaSB积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相关会计问题,在完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包括:(1)成立金融危机咨询组,提出了改进财务报告应对金融危机的系统化建议;(2)制定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套统一的指南;(3)推进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复杂性的综合项目,简化金融工具分类、计量、减值和套期等会计准则;(4)全面修订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明确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特殊目的主体会计处理问题;(5)加快保险合同等会计准则项目的制定步伐。上述趋同项目将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

中国高度赞赏和支持iaSB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落实G20、FSB要求所做的不懈努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趋同的基础上,密切跟踪iaSB相关会计准则的重大修改和制定工作,组织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专家等组成若干项目组,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展深入研究;同时与亚洲、大洋洲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反映本地区的情况和建议。中国始终坚持会计准则趋同互动原则,主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3

二、就准则体系的内涵而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同时兼顾了会计记录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规范会计记录,而由企业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自行处理。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比如,什么是资产?判断资产的关键是能否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是资产。什么是负债?负债强调现时义务,也就是说,某项义务形成企业的负债时,表明企业一定承担支付义务。什么是收入或费用?收入或费用突出日常活动,只有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才构成营业收入或成本,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属于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净资产体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利润的实质是净资产的增加,亏损表示净资产的减少,等等。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即在确认的基础上确定金额。会计确认和计量构成了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报告是确认、计量的结果,是连接企业和投资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载体和桥梁。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通过充分披露的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等。

财务报告具有特殊作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基本准则单独规定了财务报告一章,具体准则大都规定了披露要求。这些披露要求与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每股收益等报告类准则,共同构成了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2002年开始,将国际会计准则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①,是从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立场出发,向投资人等提供反映企业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确认、计量结果的财务报告。我国的会计准则虽然没有称为中国财务报告准则,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出发点和理念是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到应用指南,其核心是围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加以规范的,从而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涵上的统一。

会计记录是在确认和计量基础上对经济业务事项运用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形式加以规定,其中涵盖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融为一体。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构成准则体系的正文,从而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作为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附录中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不再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涉及会计记录,主要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我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缺少对会计记录的规范,这样设计和安排,能够使会计准则更具操作性,便于准则体系全面准确地贯彻实施。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三、就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项目的对应关系而言,不仅整体架构保持了一致,而且大多数项目做到了相互对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由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三部分构成,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整体架构一致。

我国的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会计准则中起统驭作用,是具体准则的制定依据,主要规范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内容。

我国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正文涵盖了目前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部结构相同。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报告类准则,主要规范了各项具体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相关条款的细化和重点难点内容提供的操作性规定。

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就实务中遇到的实施问题,将以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形式陆续印发解释公告,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中的解释公告相互对应。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保持相对稳定,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新业务需要制定新准则项目加以规范时,我们将根据基本准则并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具体准则,同时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2005年下半年,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完成之际,我们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多名理事和技术专家就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问题进行了数次全面深入的研讨,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2005年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王军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联合声明主要强调三点:一是中国将趋同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目标之一,旨在使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同,趋同的具体方式由中国确定。二是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②等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三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从全球会计趋同的情况看,大都选择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模式,比如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我国属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具有特定的法律基础、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必须创新模式,贯彻会计国际趋同“四原则”,走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的道路。

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尚存的极少差异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国际准则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这一规定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如按国际准则规定,大部分都是关联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不构成关联企业。因此,中国准则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但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企业,不认定为关联企业,从而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了中国的做法,并借鉴中国准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2007年2月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布了该准则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在年内完成;如果顺利,届时此项差异将随之消除。

2.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国际准则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计入当期损益。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较大的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计提减值损失后,价值恢复的可能极小或不存在,发生的资产减值应当视为永久性减值,所以中国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此类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中国的规定表示理解,希望我们关注国际准则与美国准则的趋同进展,因为美国的资产减值准则对于部分非流动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也是不允许转回的。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规定不同但不构成差异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我国的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准则只明确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规范,没有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我国实务中,因特殊的经济环境,有些企业合并实例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不对其加以规定,就会出现会计规范的空白,导致会计实务无章可循。所以中国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中国准则在这方面的规定和实践将为国际准则提供有益的参考。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4

摘要:分部财务报告衍生于企业财务报告,是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必要补充。与多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研究过于滞后,制定和颁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的确定、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分部财务报告报告分部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确定

现代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制度之上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投资者作出合理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在企业已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当今,从总体上反映一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情况的合并报表,虽然可以展示集团的全貌,但它的高度概括性必然带来其无法披露细节信息的局限,合并报表掩盖了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差异,隐匿了集团中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程度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弥补合并报表的先天不足,需要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国际上通行的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的途径之一便是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本课题拟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影响,分部信息的披露即是如此。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分部信息的披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完全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以前)。在1994年以前,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正式的定期报告内容和格式,因而是否披露分部信息完全取决于各上市公司。在披露分部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披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很大的差异。(2)指导性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1995年)。1994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对公司的分部信息做了模糊的定性描述要求,但并未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规定。在这一时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分部信息来传递对它有利的信息。(3)半强制披露阶段(1996年—1997年)。199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对《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在以附件形式颁布的《财务报表附注指引》中规定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行业和地区分类提供前后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4)1998年开始,强制披露阶段。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经再次修订的《准则第二号》,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二是披露的指标只规定了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毛利三项,不再要求披露分部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1998年12月的《准则第二号》修订稿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未作改变。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也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编报分部财务报告的要求,规定公司编制“利润表”附表2“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年报),并要求公司在该附表中按行业和公司所在的地区披露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指标。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规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

美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39年,美国就已经鼓励企业对国外经营分部作单独的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1969年对在美国证交会登记的公司提出披露行业信息的要求。1976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第14号准则《企业分部的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1977年)、第21号准则(1978年)和第24号准则(1978年)等一系列与分部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第18号准则要求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用于分部财务报告;第21号准则要求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国外经营、主要客户和出口销售披露分部信息;第24号准则规定企业免于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美国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南。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理事会成立了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委员会完成了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有不少篇幅涉及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该综合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走向。

英国是最早提出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国家之一。1965年,英国的股票交易所率先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英国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部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英国原会计准则委员会综合当时的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标准会计实务说明书(ssap)第25号《分部报告》,要求企业增加披露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净资产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1年了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要求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其他经济上重要的单位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而后,该项准则经修订后于1997年公布,把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或债务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其权益或债务证券正处于发行阶段的企业”。

其他许多国家和组织也有披露分部信息的要求或建议。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类似于美国的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欧盟国家有类似于英国公司法中关于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披露分部信息的建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也对披露分部信息予以支持。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已越来越大,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经营的趋势,为分部财务报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同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极大分离,使大量的财务报告用户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分部信息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研究滞后了。当务之急是制定和颁布一项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以规范上市公司和其他多元化企业或集团的分部信息披露。以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

分部财务报告是指企业集团对其内部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披露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解信息的报告。分部的划分和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基础。虽然分部的划分可有行业、地区、客户、组织结构、独立核算单位、生产线、主要产品以及法律实体等多种标准,但由于按行业和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因而行业和地区的分部信息最受用户关注。

行业分部(“businesssegment”,译为产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产业结构几乎是影响所有企业机会和风险的关键因素,故此项信息特别有用。

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s),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在特定经济环境中从事提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报酬不同于企业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部门。由于不同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按地区分部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我国现行规定对报告分部的划分偏重于行业分部标准。《准则第二号》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附表格式则以行业分部为第一级分部,以地区分部为第二级分部。我们认为多数上市公司一般是按行业进行管理并编制内部财务报告的,其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故以行业为标准划分分部是恰当的。但也有一些从事多种经营的上市公司,并不按行业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对这样的公司要求其以行业为标准披露分部信息则并非最为恰当,因为这一做法会增加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工作量和编制成本,同时也不一定符合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的观点是,当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是以地区为基础划分分部时,如果以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公司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公司应按地区分部对外提供分部信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准则时,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第一级分部的划分,除规定行业分部标准外,还应增加地区分部标准,企业在编报分部财务报告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第一级分部的适用基础。

(二)关于应报告分部的确定

对财务报告用户来说,只有具有重要性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不重要信息的披露,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给用户造成“干扰”。因此,为突出重点和保证会计信息的重要度,企业只需对重要分部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其他分部则采用汇总报告。

关于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许多国家都对此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在分部报告中予以披露的分部是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产业分部或地区分部:(1)其对外对内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10%或以上;(2)其分部成果(利润或亏损)占全部盈利部门或全部亏损部门的汇总成果10%或以上;(3)其资产占企业总资产10%或以上。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符合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的行业部门,应列为“应报告行业分部”:(1)该分部的营业收入占整个企业合并收入总数10%或以上;(2)该分部的营业利润占企业所有未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营业利润10%或以上,或者,该分部的营业亏损占企业所有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亏损数10%或以上;(3)该分部的可辨认资产占整个企业合并可辨认资产10%或以上。主要客户信息,凡占企业经营收入10%或以上的单个客户,应予以披露。国外经营和出口销售的信息,凡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总额的10%或以上,或者资产占合并资产总额10%或以上的国外分部(地区或国家)均需要进行披露。

此外为保证分部信息的充分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规定了“75%”的限制条件。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如果把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企业应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则规定,所有应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

在我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的现行规定中,除《准则第二号》提出了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之外(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或以上),对报告分部的确定无其他规定。我们认为,应报告分部的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前提,我国的现行规定过于简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时,应考虑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南。如,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有关规定,采用“10%”的重要性标准和“75%”的限制条件,当某一分部的营业收入、损益和资产占企业合并后的经营收入、经营损益和资产总额的10%或以上时,该分部便作为应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当应报告分部的外部总收入占合并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不足75%时,应确定另外的应报告分部,直至达到75%的水平。

(三)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

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分部报告的内容通常只限于一些关键指标。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以下指标:(1)分部收入;(2)分部成果;(3)分部资产的账面总额;(4)分部负债的账面总额;(5)当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当期分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总额;(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企业从联营、合营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获得的净损益份额(如果这些联合经营实质上均在该单个分部内),以及相关投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要求行业分部披露收入、获利能力、可辨认资产及其他信息;国外经营披露收入、经营损益、可辨认资产信息;符合披露标准的企业从母国外销给国外非联属企业客户的销售收入,按地区别及总额披露;符合披露标准的主要客户,按各该客户逐一披露其销售情况(须注明从事该销货的行业部门,但不必注明个别客户的名称)。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其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建议增加边际毛利、现金流量、营运资本、研究和开发成本、资产的主要类别等指标。

如前所述,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中披露的指标有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我们认为,以上披露要求还有不完善之处,具体体现在:(1)某些指标涉及对共同费用的分配,可能会给管理当局以操纵分部财务信息的机会,容易给财务报告用户带来误导,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三项指标;(2)某些指标的披露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当多个行业分部集于同一会计主体时,该会计主体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未必按各行业分部进行明细核算,从而未必能提供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分部资料,企业若另外搜集有关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分部资料,势必加大会计的工作量和核算成本,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我们建议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的制定机构能对此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①ias14,segmentreporting,1997.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5

二、就准则体系的内涵而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同时兼顾了会计记录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规范会计记录,而由企业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自行处理。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比如,什么是资产?判断资产的关键是能否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是资产。什么是负债?负债强调现时义务,也就是说,某项义务形成企业的负债时,表明企业一定承担支付义务。什么是收入或费用?收入或费用突出日常活动,只有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才构成营业收入或成本,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属于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净资产体现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利润的实质是净资产的增加,亏损表示净资产的减少,等等。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即在确认的基础上确定金额。会计确认和计量构成了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报告是确认、计量的结果,是连接企业和投资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载体和桥梁。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通过充分披露的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等。

财务报告具有特殊作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基本准则单独规定了财务报告一章,具体准则大都规定了披露要求。这些披露要求与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每股收益等报告类准则,共同构成了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2002年开始,将国际会计准则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①,是从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立场出发,向投资人等提供反映企业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确认、计量结果的财务报告。我国的会计准则虽然没有称为中国财务报告准则,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出发点和理念是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到应用指南,其核心是围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加以规范的,从而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涵上的统一。

会计记录是在确认和计量基础上对经济业务事项运用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形式加以规定,其中涵盖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融为一体。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构成准则体系的正文,从而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作为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附录中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不再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涉及会计记录,主要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我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缺少对会计记录的规范,这样设计和安排,能够使会计准则更具操作性,便于准则体系全面准确地贯彻实施。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三、就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项目的对应关系而言,不仅整体架构保持了一致,而且大多数项目做到了相互对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由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三部分构成,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整体架构一致。

我国的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会计准则中起统驭作用,是具体准则的制定依据,主要规范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内容。

我国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正文涵盖了目前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部结构相同。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报告类准则,主要规范了各项具体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相关条款的细化和重点难点内容提供的操作性规定。

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就实务中遇到的实施问题,将以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形式陆续印发解释公告,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中的解释公告相互对应。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保持相对稳定,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新业务需要制定新准则项目加以规范时,我们将根据基本准则并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具体准则,同时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2005年下半年,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完成之际,我们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多名理事和技术专家就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问题进行了数次全面深入的研讨,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2005年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王军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联合声明主要强调三点:一是中国将趋同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目标之一,旨在使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同,趋同的具体方式由中国确定。二是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②等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三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从全球会计趋同的情况看,大都选择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模式,比如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我国属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具有特定的法律基础、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必须创新模式,贯彻会计国际趋同“四原则”,走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的道路。

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尚存的极少差异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国际准则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这一规定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如按国际准则规定,大部分都是关联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不构成关联企业。因此,中国准则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但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企业,不认定为关联企业,从而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了中国的做法,并借鉴中国准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2007年2月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布了该准则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在年内完成;如果顺利,届时此项差异将随之消除。

2.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国际准则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计入当期损益。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较大的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计提减值损失后,价值恢复的可能极小或不存在,发生的资产减值应当视为永久性减值,所以中国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此类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中国的规定表示理解,希望我们关注国际准则与美国准则的趋同进展,因为美国的资产减值准则对于部分非流动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也是不允许转回的。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规定不同但不构成差异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我国的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准则只明确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规范,没有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我国实务中,因特殊的经济环境,有些企业合并实例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不对其加以规定,就会出现会计规范的空白,导致会计实务无章可循。所以中国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中国准则在这方面的规定和实践将为国际准则提供有益的参考。

2.公允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是会计中重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当前的,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广泛运用公允价值,以充分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国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主要是考虑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还没有活跃市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固然重要,但应当以可靠性为前提,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现象。因此,中国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中国的做法,并将如何在新兴市场经济中应用公允价值问题列入其主要议题加以研究,还表示希望中国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3.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单独规定了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的会计处理。非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终止经营是指对企业的车间、分部、子公司等予以处置或将其划分为准备出售对象。根据该准则规定,如果企业管理层准备处置该部分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就应将这部分资产从非流动资产转出作为流动资产,停止计提折旧或者摊销,采用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孰低计量,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单独制定这一准则项目,而是在固定资产、财务报表列报等相关准则中采用其他方式处理,达到类似效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赞同我们的做法。

4.设定受益计划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对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的离职后福利规范了会计处理。由于中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没有类似设定受益计划方面的规定,会计准则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对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等类似于国际准则中设定提存计划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中国的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趋同的。

5.恶性通货膨胀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规定了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要求。我们认为,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期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没有必要制定这一准则项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全赞同我国不制定该项准则,但提出在中国准则中,应当明确境外经营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我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建议,在外币折算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规定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要求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或地区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进行重述,再按重述后的报表进行折算。

三、中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在准则项目上作出了更加合理的安排

中国会计准则在某些项目的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一是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解为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三个准则项目,将复杂的金融工具业务进行细分,以更好地指导实务;二是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分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两个准则项目,对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了比国际准则更加详尽、系统的规范;三是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既符合中国会计实务多年来的习惯,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准则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我们的上述安排表示赞赏。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等效

等效就是具有同等效力。会计准则等效是我国企业在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上市,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再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对个别项目作出说明或者编制极少项目的调节表,毋须再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全面转换。等效还涉及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按照等效的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应当是认可的。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但要完成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等效,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而且进展较为顺利。

一、中国与欧盟的会计合作

中欧会计合作是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领域。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经济合作是双赢的。欧盟从2005年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与欧盟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已有共同的制度基础。2005年以来,双方开展了密切的会计合作。2005年11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06年11月24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欧盟代表就建立中欧会计合作工作机制、欧盟将中国会计准则列为第三国等效准则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认为,鉴于中国会计国际趋同所取得的成效,在2009年之前,欧盟将考虑把中国作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国家对待。如果实现等效,中国企业在欧盟上市,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将得到认可。

二、中国与美国的会计合作

中美建立了联合经济委员会和双边对话机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美国在安然事件以后,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对话和趋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双方加强了会计领域的联系和沟通,随着美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工作的进展,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和解决中美会计准则的合作与等效问题。

三、中国与日本、韩国的会计合作

从2002年开始,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会计领域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每年召开一次三国会计准则会议,沟通三国会计准则的进展,并就会计国际趋同问题进行磋商。2005年,在我国西安召开的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上,三方签署了会计合作备忘录。2007年3月15日,韩国正式宣布了全面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路线图,日本也正在进行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工作。以上进展为中国与日本、韩国会计准则实现等效创造了条件。

四、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会计合作

澳大利亚同样是从2005年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与欧盟的情况相同,目前都在研究和总结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中澳在会计准则方面已经建立了联系和沟通,澳大利亚财政部和会计准则理事会非常关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实施情况,以及会计国际趋同的进展及所取得的成效,中国将进一步加大与澳大利亚会计合作的力度。

五、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会计合作

香港从2005年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6年5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签署两地会计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双方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中国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将有助于两地企业及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2007年以来,我们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问题举行了多次技术会谈,一致认为,实现等效是两地的共同愿望,应当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完成等效工作。内地与香港加强会计合作并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和会计领域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实现两地企业、会计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共赢。

此外,我国还将加强与俄罗斯、非洲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合作。2005年,财政部派出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财政部和会计准则理事会,双方都表示了加强中俄会计合作的愿望。2006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加大了中非合作的力度,会计应当积极配合,开展会计合作。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整体框架、内涵和实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得到了有效实施,将我国会计提升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了基础。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有利于贯彻“走出去”战略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6

绩效考核,也称为业绩考评,是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目标,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工作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财务报告作为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载体,通常是绩效考评指标的主要信息来源,但由于财务报告数据的主要根据会计准则编制获得,与管理人员的实际业绩往往存在偏差,因此在绩效考评中,将财务报告转化成为“管理报告”就十分必要了。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企业业绩指标的差异,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财务报告向管理报告转化应考虑的具体因素。

一、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概念的提出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本文中的管理报告泛指企业对内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以及其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成果的文件。管理报告通常没有固定的格式,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一般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

二、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的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果,是绩效考评指标的数据来源。由于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能够较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因此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和比率通常被用于绩效考评的业绩指标来源。但是,有时候会发现财务报告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和员工实际的业绩情况。这个如果以财务报告额数据和比例计算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可能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和作用,此时管理报告的数据就显得十分关键。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都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状况的书面记录,但二者又是不同的。首先,使用对象不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是企业外部,即企业的投资人,债务人和主管部门等;而管理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部,即企业的主要决策者和管理者。其次,使用目的不同。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即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主要向企业外部相关人员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报告则主要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着重反映企业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改进管理的相关依据。再次,确认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同一个交易或事项,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造成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数据不一致,进而计算的指标也不同。最后,报告涉及的考核期间不同。财务报告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假设编制的,涉及的日期通常是公历年末、月末,涉及的期间一般的是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管理报表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周期的工作计划阶段编制的,没有特定的标准,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

虽然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存在差异,但是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又是紧密联系的。财务报告是编制管理报告的基础。管理报告在财务报告提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后,能使报告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更加吻合。

三、转化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

如前所述,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差异主要源于确认原则和核算期间的不同,因此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过程中应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

1.确认原则不同产生的差异

(1)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收益

库存充足时如果产品销售价格预计增长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由于谨慎性原则的影响,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但是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同理,已签订采购协议以较低价格购入的原料,如果市场价格预期上涨,也意味着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也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企业存在或有收益时由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财务报告一般不予确认,在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2)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损失

材料或服务的采购成本预计增长可能导致企业损失增加,根据历史成本性原则,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潜在损失,但是说明企业采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该考虑这部分潜在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期末时应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但在实际中,财务报告编制报出时企业往往无法获得准确的市价格信息,可能导致不能足额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考虑考核期间的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2.核算期间不同产生的差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对于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核算的期间为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但在大多数企业中,生产经营周期与公历是不一致的,通常需要跨越公历年度。对于周期性、季节性明显的生产企业,不同的季度、半年度的财务报告的数据差别比较大。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按照企业的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生产周期大于一年的大型制造企业,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注意按照完整的生产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予以汇总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报告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7

【关键词】iFRS;财务会计报告;透明度;可比性;有效性

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单一且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005年11月8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签署联合声明,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已经与国际趋同。当然,趋同不是完全等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种互动,一个新的起点。在竞争性、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也更加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从会计差异到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披露要求等都与iFRS有一定的区别和距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iFRS给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带来的影响是积极、迅速而又深远的。

一、iFRS的批露水平要求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报表的透明度

1.iFRS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提出了较高的披露要求

iFRS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提出了较高的披露要求,其中影响较大的例如1:关于公允价值。iFRS将大幅度的引入公允价值,使得财务报告所表达的金额不再局限于历史成本,因此,企业应说明各类资产公允价值的决定方式,所采用的衡量方法及评价模型参数等。iFRS明确将公允价值衡量分类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以明确的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第二等级是能以市场中可取得的资料作为公允价值决定的参数者;第三等级则是采用市场中无法观察的资料作为使用评价技术的参数者。由于第三等级所决定的公允价值不如第一、二等级明确,所以企业需要披露决定第三等级的公允价值的参数信息并披露其对企业损益和权益的影响。例如2,关于金融工具。iFRS规定企业应披露相关金融工具的量化信息,以便财务报表使用者可利用现金流出的金额和时间信息对企业流动风险有更具体的认知而仅非捕风捉影。iFRS对金融工具披露的要求,强调对各类极具风险的金额的量化信息,以提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例如3,财务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iFRS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及营运风险等的披露要求较高,且对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程序以及资本结构的变动均作为强制性披露项目,这将更透明表达在财务报告中,供报表使用者作参考。综上所言,依据iFRS编制的财务报告与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在信息的披露深度和量化信息与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提供上都有较大差别。

2.我国目前财务会计报告在批露中存在明显不足

(1)财务报表披露存在陈述失真的现象。某些公司为了达到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或取悦投资者及银行等特定目的,违背会计制度规定,蓄意歪曲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严重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2)财务报表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的现象。不少公司漠视财务报表披露的相关规定,对应该公开的信息不予公开,造成重大遗漏。另外,对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软性资产”也未能做到充分披露,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报表使用者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

(3)财务报表附注及附表存在信息不全的现象。附注及附表涵盖着丰富的信息,它是报表分析的重要材料来源。可很多公司附注及附表的信息披露过于简单,甚至不予披露的现象较严重。

(4)财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随着通货膨胀影响的加剧与扩展,企业的经济资源被扭曲,资产的账面金额脱离了资产的现行成本,而货币性项目因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却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披露。所以,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财务报表出现了严重的低估资产价值和高估企业收益的现象,不能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3.以充分披露为要求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透明度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求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分别提出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要求,可见,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虽然并未直接将透明度用于评价财务报告的质量,但透明度已基本包含了一个高质量财务报告所具有的特征。而从使用者角度增强财务报告透明度已成为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

财务报告透明度首先应是交易事项的透明。这是指财务报告中是否包含了会计期间所有会影响财务状况和企业业绩的交易和事件。任何欺诈的交易和事件及其在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归类,或者任何明显的遗漏,都将会导致其透明度水平的丧失。这意味着应该对财务报告披露进行公正、完整的而不是有选择的披露;二是会计方法和政策的透明。这是指财务报告中是否对用以确认和计量交易和事件经济影响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进行了充分的披露。如果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不透明,财务分析师和报表使用者就不能确定利用特定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是否在恰当的时间恰当地反映了交易或事件的影响。三是企业管理层营运理念、方法和过程的透明。会计政策的运用通常要求管理层对数量、时间、交易和事件的经济影响等不确定性因素做出估计和判断,财务报告中必须披露关于管理层所做的重要估计的信息及其构成的假设和程序的信息。同时要将公司的会计政策和管理层估计和判断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并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他可供选择的计量方法及运用它们预计产生的影响。四是历史背景及未来预测的透明。这要求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会计方法选择和应用变化的历史、会计估计的假设和程序变化的历史,以及它们分类有明显变化的历史,还有对披露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相关影响。这为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数量、时间及其不确定性提供了基础。五是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的透明。这是指财务报告能为使用者最大化地获得信息和整合信息提供方便。如果缺乏这个层次的透明度,就会增加使用者获得实质性信息的成本,也可能导致使用者错失企业在报表中有意或无意隐蔽的关键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在报表中能通过一些图表、专业术语解释、有逻辑关系的主题等将信息组织起来便于使用者阅读和理解。如何让使用者方便地获得信息以及确保这些信息的可理解性也是保证财务报告透明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iFRS的发展水平要求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由于全球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的多样性,引入了国际财务报表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并发展iFRS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企业会计报告之间的可比性,从而提高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效率,使全球资本更有效合理地分配,进一步降低企业资本的成本。

2011年9月16-18日,国际财联第41届世界大会在北京举办。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杨敏在会上表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促进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改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升他们对外开放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立足国情,实施趋同的策略,切实解决我国会计实际问题。当然,趋同不是让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单方向国际财务报告靠拢,而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与各个国家和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这样既全面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满足了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多项修订,对此我们国家也继续的密切跟踪最新变化,一方面加大准则项目组对重大项目跟踪研究的力度,通过信函、电话,会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另一方面继续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专家来华实地调研,听取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响应20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顺应会计国际趋同的新形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在2010年4月份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线图,进一步的明确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立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格局正在重构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工作,积极做好与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互认工作,积极促进双边和多边资本市场的比较,深化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新兴经济体特殊会计问题的研究,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互动,大力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可比性。

三、iFRS的质量水平要求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的有效性

iFRS的质量水平要求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的有效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的进行职业判断的空间:以原则为导向的新准则体系的内容相对简洁,没有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更注重经济事项的实质而不是经济形式上的细微差别;企业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如计提折旧的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方面使得计量属性更具科学性,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为公允和相关,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在会计政策选择及相关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尤其是作为会计信息集中体现的财务会计报告,更是企业会计政策的综合反映。衡量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基本上就能衡量出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政策水平,即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因此,在“趋同”的大背景下,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才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新兴经济体;国际会计趋同;差异原因分析

一、引言

国际上对制定一套高质量国际会计标准的呼吁已持续多年。国际会计理事会(iaSB)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高质量,易理解,执行力强并且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国际性财务报告准则,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世界上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单一的财务报告准则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国际投资和经济发展等(Daske,2008;erickson,D.,esplin,a.,andmaines,2009)。然而,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新兴经济体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却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与质疑。一些研究发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Zeff,2013)。一些学者指出,虽然一些国家宣称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仍然有部分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没有被采用。另外,国际财务报告在标准上的统一未必能保证会计实践的统一,财务信息表面上的统一可能会隐藏其背后实际会计操作操作和经济制度上的差异(peng,S.,andBewley,K.,2010)。尽管我国曾一度被认为是最不可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之一,财政部在2006年新颁布了一部与国际财务报告高度融合的企业会计准则,意味着我国成为国际财务报告家族中的一员。我国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强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财务报告趋同的进程。2014年,财政部新增了三项企业会计准则并对此前的五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虽然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融合,但仍存在着不小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大的差异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peng,S.,andvanderLaanSmith,J.,2010)。本文通过对比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采纳和实施问题。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采用程度

我国曾在1998年首次允许企业在债务重组,投资和无形资产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然而,由于大量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利润操纵,这一政策在三年后终止了。2006年,我国财政部又一次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比于此前的引用,这一次财政部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采取了更加严谨和保守的态度。2014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修改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并且新颁布了第39号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解释。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41个具体准则。表1总结了公允价值计量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根据表1,在41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中,有27项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应用。其中,有18项准则在初始计量阶段、10项在后续计量阶段、12项在资产减值测试中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另外,有19项准则在会计计量和财务报告的披露、成本分摊等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应用。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的比较

表2列示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14)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会计的融合程度。表2详细地对比了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定义、层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减值测试中的应用,和在公允价值的披露以及在其他情形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根据表2,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融合,特别是在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的应用,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和费用分配等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一致。但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层级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方面二者存在差异,最为明显的差异是在非金融资产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面。造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市场环境不成熟。首先,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我国的市场环境还不足以支撑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应用。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于1979年,至今还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因此,我国的市场竞争并不是完全的。在现实中,我国市场常常会出现市场不活跃或是无序交易的情况。然而,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应用依赖于高度成熟和自由的资本市场,活跃的市场和有序交易是决定公允价值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允价值”不可靠的资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是采用其他更符合我国市场环境的计量方法来保证会计和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例如,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强调,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只有在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并且能够取得可靠的市场价格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却强调,只有在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无法取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第二类,利润操纵。主观的判断和输入值的使用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企业操控利润的有效工具。另外,监管体系不健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为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虚抬资产价值,操控利润和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我国在1998年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大量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操控利润,财政部不得不停止对公允价值的采用。因此,虽然2006财政部再次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对于公允价值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例如,第三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其差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并规定,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以此来限制房地产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虚抬企业利润。类似地,为了防止企业滥用公允价值模式提高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第三类,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由于国际会计理事会旨在建立一套单一的全球通用的财务报告准则,因此,对于一些国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经济事项不能完全兼顾。国际会计准则主要考虑了大型股份制公司的合并问题,并没有考虑到我国大量存在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做出特别规定,所有的企业并购均使用购买法,以收购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而我国的准则制定者考虑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一特殊情况,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使用权益集合法,以财务报表的账面价值为初始成本。第四类,语言差异。除了一些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特殊的经济事项造成的差异以外,还有一些差异是由于语言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以英语制定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者为了使准则的实践者更好的理解,在某些准则的用词上并没有一字一句的翻译,而是使用了更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实践者理解的文字风格或是加上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大部分的资产和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而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般被描述为“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014企业会计准则01号-存货)。事实上,这两种表述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类似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文件———投资性房地产中明确禁止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由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虽然允许公司在转换模式能使财务报表信息更可靠、相关的情况下由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但是在条款后面特别强调了,这种可能性极小(iaS40.31)。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表述不同,但是却给出了相同的倾向性。

四、未来我国会计准则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可能性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9

[关键词]财务报告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局限性

一、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对财务报告规定做出了不少调整,突出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报告制度化建设取得了突破

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报告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财务报告样式和格式的进一步规范对财务会计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报告所要承载的内容也进一步规范化。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常态行为,报告日益经常化、公开化和规范化。

2.信息披露完整性得到加强

(1)分部报告披露内容的扩展。新会计准则中《分部报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企业披露分部信息,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其次,企业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信息。第三,企业披露的分部信息,应当与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总额信息相衔接。

(2)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新准则考虑到某些企业关联关系的复杂性,企业至少应披露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于母公司和子公司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中还扩展了关联方的外延,扩大了合并会计报表披露的范围。

(3)合并财务报表发生变化。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确定纳入合并的范围也应看其实质而不仅仅是以股份比例为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控制权标准。

3.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发生变化

我国财政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了一大亮点。旧准则中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新准则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拓展了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

4.调整了财务报表体系和报表具体列示项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体系新增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取消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并调整报表具体列示项目。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没有实质变化,但报表项目分类名称更为科学。利润表虽仍然采用多步式,但列报的信息有变化。现金流量表变化不大,报表具体格式和项目与原来基本相同,只是了在信息披露方面作了扩展,增加附注披露的内容和上年比较信息的列报或披露要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列报,能够反映企业全部收益,将不通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权益的项目系统地加以披露,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业绩,从而对企业做出更恰当的评价。

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无法满足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时效性需求

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做出了诸多调整,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1)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的原则,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

(3)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并且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2.缺乏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

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企业历史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这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3.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1)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理应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加以披露,成为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缺乏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我国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互融合。另外,相关法律尚不健全或没得到有效执行,使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很少,不能反映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对社会的真正贡献。

4.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政出多门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有两个制定机构:证监会和财政部。两者对基本财务报表方面的规定似乎有默契,前者只指出应披露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后者则进一步对报表的内容与格式做出规定。不过,在表外信息方面,两者的内容规定缺乏必要的协调。在此情况之下,若对双方的内容规定及早做出协调,来日就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三、我国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新的会计信息需求,我国财务报告也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针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缺陷与不足,下面就其改进举措与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

1.未来财务报告方式

(1)采用交互式财务报告取代标准化财务报告。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的形式可以采用如计算机语言执行方式的交互式报告。这一报告系统包括一个通用财务报告基础之上的可定制财务报告系统,它可以按用户需求设定的会计软件可编制出个性化报告。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进行实时报告。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格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2.未来财务报告内容

(1)加强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增加预测性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由解释事后信息为主向解释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并重转变,反映企业下一年度或未来期间的主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

(2)披露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在人力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而有形资产的比重则相应下降的发展趋势下,传统会计必然要转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财务报告的重心。应该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纳入财务报告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报告一般可包括人力资源投资报告、人力资源流通报告、人力资源效益报告。

(3)扩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范围。由于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在新会计准则只是谨慎并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其应用范围会逐步扩大,这是财务报告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3.未来财务报表新形式

(1)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财务报告是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我国应设计符合我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规范社会责任报告揭示的内容和形式。增值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中。

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篇10

[论文摘要]企业财务报告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是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探讨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高度相关的因素,提出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期盼能对我国企业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企业财务报告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是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对不少企业编造假账、虚增利润、内幕交易等问题的披露,像惊雷一样在我国资本市场爆发,而问题的焦点就是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从1999年开始,财政部先后进行了4次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公布了8份公告,抽查结果发现,我国的许多行业无不存在着会计信息的舞弊。另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企业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 

 探讨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高度相关的因素,提出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期盼能对我国企业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一、财务报告质量的涵义 

 

 财务报告质量可以被定义为:反映财务报告(或会计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实际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按照修订后的sasb,美国的审计师、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和公司管理当局正在努力定义“财务报告的质量”。显然,这里所谓的“财务报告的质量”指的已不是该名词的字面意义,而是指一套完整、系统、具体的评估标准。 

 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财务报告是否遵循了规范的操作程序、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财务报告的质量标准等。从财务报告目标的视角看,判断一个财务报告的质量,就是要看它是否达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即是否解除了受托责任、是否提供了决策有用的信息。从内部控制目标看,判断一个财务报告的质量,就是要看它通过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的实施,是否达到了营运的效率效果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高质量财务报告就是能向使用者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它能够能反映出企业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创造出的经营的高效率、好业绩,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完全、及时、可靠、充分、透明和公允的财务信息,使之在解除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决策。 

 

 二、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会计准则的存在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理论上,会计人员都能够根据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但是财务报告的质量也会因企业的不同而异。采纳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中国新会计制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决策有用性,中国的会计改革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与美国相对规则导向的 gaap 相比,加拿大相对原则导向的 gaap 会导致较高的会计质量。 

 2.治理结构与控制环境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一般下设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治理人问题。通常,控股股东和经理等“内部人”会操纵财务报告,侵害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遏制这种行为,治理结构越完善,财务报告的质量就越高。 

 3.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要素。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影响信息与沟通的重要手段。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的发明、各种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

 4.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 

 在我国有些企业,高管人员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公司治理失效,会计人员不敢得罪高管人员,对管理人员监控不力。主要表现在记账的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国家监督制度和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财政部门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再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建议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我国企业素质的重要课题,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笔者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1.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 

 首先,建立以财政部会计司官员为主要力量,通过招标外包、特聘专职技术专家等多种形式吸收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资深人士参与,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研究、起草和解释的技术力量。其次,我国的会计准则应该由政府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讨论与论证,要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避免不确定性对会计准则产生过多的影响,增强会计准则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经验证据证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独立董事比例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把外部董事纳入到专门仲裁者中能提高董事会实现低成本的控制权内部转移的有效性,而且这降低了高层管理者串谋和掠夺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与防范管理当局操纵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意图。 

 3.拓宽财务信息的披露范围 

 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其披露的范围也只局限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在突破上述限制的条件下,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不仅揭示财务信息,还应扩大到非财务信息,应当将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非财务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管理会计信息以及公司对社会的责任等纳入披露的范围,提供“管理当局分析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分部信息”、“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信息”等。拓宽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改进后的会计报表附注应包括已承诺的事项、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和其他重要事项等。 

 4.强化企业法律责任的监管 

 我国应该将董事及高管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立法引入个人破产制度、证券民事赔偿机制和追究最终责任人无限责任制度,加重刑事处罚力度。同时,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时,加大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防止公司内部人恶意利用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操纵公司财务,滥用公司资金,转移公司资产与收益,进行破产欺诈等不法行为。 

 加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监督审查的内容和范围。为降低审计风险和对投资人及时提供公正、透明、有用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对财务报告中的持续经营的能力、关联方交易、异常交易问题、对期后事项的关注和重要性的运用等主要问题进行适当的评价,以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娄权.财务报告质量的决定:理论与实证.企业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