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营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9:02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1

一、营销渠道的概念与重要性

1.1营销渠道概念所谓营销渠道,就是现代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生产的产品或者是推出的服务项目,使其能够被消费和使用而采用的一种促进客户与企业间相互联系的组织。从营销渠道这四个字的字面意义上来看,其属于人为构建的一种带有一定关联性的组织,带有一定程度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主要体现在了运营商与客户两个层面,运营商需要通过营销渠道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输送给消费者并从中获取利润;消费者则需要通过营销渠道将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反馈给商家,以促进运营商更满面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营销渠道的构建以目的为导向,形式可以以虚拟和实体两种形式存在。

1.2营销渠道的重要性首先,营销渠道是运营商运营的重要基础,由于不同客户的个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运营商在为客户提品与服务时,一定会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差异,为了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这种差异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运营商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选择恰当的时间和营销模式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营销出去,从而实现运营商生产和设计的最初目的;其次,渠道具有桥梁的作用,在4G网络逐渐发展的现代,营销模式具有将运营商与客户二者连接到一起桥梁作用,营销渠道为运营商不断亲近客户创造条件,来了解其使用产品后的感受,并获取到客户对于产品的一些建议,从而使运营商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而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要,而客户也可以在运营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后,渠道能够提升运营商的生产利润。在即将过去的2G和3G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营销渠道构建的好坏,对于运营商是否可以维持稳定良好运营的发展局面,能否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运营情况与市场份额也正是决定一个移动运营商是否能够获取更多生产利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4G网络时代,构建一个良好的营销渠道,对于提升企业的生产利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移动运营商在渠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较强的终端营销能力4G网络发展依托4G终端的销售,只有4G终端的普及和推广,才能带动移动在新一轮4G网络营销战中取得胜利。受到传统的终端营销理念和模式的长期约束,一直以来,我国移动运营商都缺乏整体性的终端营销意识,使得其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营商整体的营销模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移动运营商整体的营销模式都是“发传单吸引顾客,顾客进门后进行销售”,几乎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扫街”或者是“扫楼活动”[1],由于并没有多元化的销售平台和渗透性的营销方法,使得运营商在客户渗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够充分的挖掘出潜在市场。第二,销售人员专业技能较低,销售达成率不高。由于运营商在招收销售人员时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为节约销售成本,其聘用的人员大部分也并不是市场营销专业人员,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店员并不具备高效的话术营销能力与终端临柜销售技巧,在运营商没有根据产品和服务制定配套推介策略的前提下,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服务的营销推广必然无法顺利的实现。第三,终端售后服务缺失,用户购机后,终端没有完善的支撑,仅仅依靠销售人员或分销商来解决售后问题,即使因终端返厂,用户也需要长时间等待,售后周期过长,直接影响到移动终端销售的口碑。以上问题至使移动终端销售能力滞后,不利用当前4G发展工作的推动。

2.2缺乏足够的驱动力从当前我国现有的移动销售渠道中商家实际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其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并没有足够的内部驱动力来推动其产品和服务相关营销活动的发展,其原本制定的酬金策略同当前开展的4G网络业务之间并没有较高的契合度,使销售渠道中商家当前的酬金结构呈现出来一种直线化、固定型的物质形态。以此同时,由于现阶段运营商开展的营销活动缺乏刺激性,普通渠道的销售人员被排除于以构建的酬金机构之外,而一线的销售人员又没有主动销售的想法,这使得其成单率一直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很难实现突破。此外,由于运营商制定的单笔业务的酬金相对偏低,这导致销售人员与商品的商无法明显的感知到新业务带来的高效益,从而使得其在推介这项新的产品时,往往缺乏动力,而且无法抓住推销的侧重点,使用户不能及时感知新业务的特色,进而导致新业务的营销渠道一直无法被全面的打开,抑制了新业务的发展。

三、4G新竞争形势下的移动运营商销售渠道建设

3.1电话营销的创新项目模式通信产业发展早期,无论是的电话营销还是移动团队的电话营销其内容大多都是对目标用户的业务维系,针对目标用户需求而采取维系的办法,举办优惠活动是当时最主要的运营手段,譬如说赠话费、赠流量以及限时优惠等等。而进入4G领跑的新时代,新的竞争形式层出不穷,要对电话营销这一模式进行创新,就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特别是针对新出现的形式的营销。作为一个移动运营商,要审时度势,积极推出适用于商运营操作的智能终端app等;与此同时,商要学会对运营商的发展模式实施有效跟进,从而开展终端的营销新渠道,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户既能接收到商的推荐,又可以进行适当地体验,从而实现双方共同盈利的目的。

3.2发挥出分销商应有的作用在4G的新型竞争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对分销商的地位也开始逐渐重视,使其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首先,在对分销商的选择方面,运营商需要保证分销商的4G商品价格优于通信市场,并且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会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帮助运营商进行市场业务的开拓;其次,最大程度的实现分销商之间的价格平衡,重点是对市场内部的占有份额拓宽。例如流量等业务,分销商如果在业务价格控制方面出现混乱局面,就会对后期的发展形成不良的影响,所以运营商要重视自己的分销商终端营销的状况;再次,运营商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在旗下的分销商与分销商之间设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评估的制度,对于业绩好的分销商要实行业务的奖励,从而调动分销商业务开展的积极性,最后,在分销商开展业务时,运营商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运营商既要定期的对其营销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某些业绩不合格的分销商要予以警告,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分销商的替换;又要运营商给予推销方式方法上的扶持,使其在业务推广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准确、全面的方法。

3.3完善软件等技术支持在4G网络运营时代,运营商应该根据现实的营销渠道,来不断的加强相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技术,不同的营销渠道类型要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维护与管理。在进行营销渠道构建的前期,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确定智能终端,并根据营销渠道针对的人群和产品、服务自身的特性确定智能终端的功能及开发目的;在营销渠道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开展常态化终端指导;在营销渠道建成后,运营商应对内部进行强化管理,对内部制度进行相关调整,加强力度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实现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更新,使其最终符合新型4G网络发展模式下的业务营销模式以及数据流量等业务需求。

3.4电子营销渠道的建设在4G运营模式的竞争形式下,电子营销渠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运营商的特性,安排相关管理与领导人员,使其在其他工作人员配合下可以进行电子营销平台的建设。建立新型的电子营销平台,实质上是对传统营销平台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所以在制定其预算的方案时,并不需要过多考虑支出方面,而应该将对移动运营商的终端配套产品设计作为考虑的主要方面,使平台的建设水平和发展方向满足电子营销的具体要求,在电子销售的渠道是由运营商自行构建的情况下,酬金方面的支出较少,更应该不以设计为重点;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出来的产品如果要通过电子渠道进行营销,就必须具备较好的独特性,以往的实践看来,假如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销售能力基本不是很理想,在进行电子营销行为前就必须对这些产品进行功能的升级与改造,使其先升级为功能性产品,然后再将其进行打包融合,进而采用电子影响的模式进行销售。与此同时,要保证线下线上的产品的各项内容以及政策的一致性,比如说酬金、资源等等,假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就会容易引发串货或者是暗分销等阻碍营销行为正常开展的现象,给日后的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只有在建设电子营销平台的过程中尽量的保持政策的合理公平,才可以在促进电子营销的同时平衡线下销售等渠道,从而获得较稳定的市场发展前景。四、结论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虚拟运营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竞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6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6)09-0013-05

1引言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话音、短信等业务正受到ott业务的冲击,造成用户信息化与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陆续颁布以及后续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的陆续发放,再到首个虚拟运营商170号码实现通话,作为新一轮电信改革的新生事物―虚拟运营商应运而出。在此形势之下,它以注入新鲜血液、增加竞争主体的方式,提升了竞争层次,变革了电信运营模式,揭开了电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虚拟运营商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更是合作的关系。

2国内虚拟运营商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合作的环境分析

2.1政策颁布成为促成合作的外在驱动力

从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中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资源共享。”,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2]。再到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3]中指出,获得试点批文的转售企业可以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服务内容,以自有品牌开展包括移动话音业务、短信/彩信业务、移动数据业务等在内的移动通信业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灵活、创新的优势,鼓励业务和服务创新,满足移动用户个性化、差异化的应用需求。

截至2014年1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分5个批次向42家民企发放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同时虚拟运营商放号已突破百万,标志着虚拟运营商在国内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运营阶段。

2.2资源互补成为促成合作的内在推动力

针对虚拟运营商,由于没有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只能通过转售方式提供通信服务,这一限制条件使得虚拟运营商不可能与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直接正面的竞争,而必须通过聚焦细分市场,或整合虚拟运营商的资源,采取交叉捆绑或互补等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以获得生存空间,海外的虚拟运营商的生存发展形式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体现在具体的运营实践上,不仅仅是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运营商的支持,两者的合作同样对基础运营商自身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

针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通过合作,借助虚拟运营商的能力,弥补自身短板,进军无暇顾及或还没有能力进入的市场;借助虚拟运营商的资源,如渠道、客户群、品牌效应等,开拓增量市场;借助虚拟运营商的内容应用和创新思维,盘活“流量经营”,提升存量客户市场的价值等,这一点对于基础运营商解决国内增量市场日益饱和的现状、深化4G运营尤为重要[4]。

因此,基础运营商选择与虚拟运营商积极合作,是上述内、外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和虚拟运营商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加强合作,是实现共赢的最优策略。一方面,虚拟运营商可帮助电信运营商提升用户份额、收入规模;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融合移动通信业务完善了自有产品和服务,提升了用户黏性。

3国外虚拟运营商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合作的案例分析

尽管虚拟运营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许多年,但真正成功的例子并不多,由于他们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竞争关系,因此通常会遭到打压。虚拟运营商在构建业务时,受制于运营商的开放程度和价格策略,尤其是在法规、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运营商的风险比较大。由于受运营商的限制,业务的开发难度通常也导致了虚拟运营商难以发展[5]。但目前,英国Virgin公司与英国的移动蜂窝通信运营商one2one的合作是最为成功的。

3.1英国维珍(Virgin)运营模式介绍

英国维珍(Virgin)集团成立于1970年,经营范围涉及交通、零售、金融服务、旅游等领域。1998年,Virgin与德国电信公司的英国子公司one2one各出资1.5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其移动虚拟运营商的生涯。Virgin向网络运营商one2one公司承租网络,并由one2one公司负责全部移动电话的硬件建设,Virgin则以自己的品牌推出移动电话服务在市场上行销。2001年4月,Virgin移动被英国权威杂志mobileChioce评为“2000年最佳网络运营商”;2002年上半年Virgin已开始赢利。目前,该公司正打算以mVno的身份进入亚洲市场,并与新加坡电信公司合资,提供相关移动电话业务的服务,通过自己知名的品牌开拓市场。另外,Virgin还将在香港和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区或国家开拓业务。Virgin通过这些合作,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复制自己的运营模式,以争取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移动通信品牌。

Virgin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

(1)以强大的品牌进行市场推广。Vigrin有非常好的品牌效应,人们对Virgin有一种信任感,认为选择Virgin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正确的选择。同时,Virgin通过塑造“价值创新”的形象使其品牌得到提升。

(2)基于资源互补的营销策略保证服务增效。由于Virgin集团旗下娱乐事业居多,一旦成为Virgin的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电话享受到诸如购物、旅游、订票与客房预定等多种服务。在Virgin手机上预定“维珍太阳”和“维珍假期”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可以享受10%的优惠,通过手机还可以购买和租借Vigrin唱片零售店的录像带和DVD。Virgin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这些产品实行捆绑打包服务,形成有Vigrin品牌特色的服务产品。

(3)Virgin利用其自身市场影响力,与电信运营商、终端供应商、软件及内容提供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发产品。如将预设的“无钱币”零件装配在某品牌手机里,只要打个特定电话号码,罐装可乐就可以送到顾客手里,收费自动记在话费单中。这项业务被形象地称为拨号有得喝(“DialandDrink”)。这种无钱币的消费模式将随着移动电话的全面普及而更加流行。这也说明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对虚拟电信运营商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4)Virgin的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Virgin整合各种服务的一个终端。(“这不仅仅是一部移动电话”更是Virgin的服务理念)。Vigrin的全部投资都用在客户服务上,因此它的核心竞争力就集中在客户研究和服务的不断改进上。

(5)Virgin移动是Virgin集团与one2one的合资公司,这一关系建立了虚拟运营商与网络运营商合作的坚实稳定的双赢基础。双方的合作具有互补性,one2one是英国第四家移动运营商,需要在成熟的市场中争夺市场份额,且one2one网络拥有空闲容量。而Virgin的价值在于拥有良好的品牌和成熟的分销渠道。one2one本身提供移动网络并定位于高端市场,而Virgin移动的定位为年轻人市场。

3.2对我国虚拟运营商的经验启示

(1)政府对虚拟电信运营的政策非常重要。国外许多国家对虚拟电信运营商都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国外虚拟电信运营商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相关部门的认可。英国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一个虚拟电信运营商如果向基础运营商要求服务,基础运营商不得拒绝。在香港则规定:基础运营商必须将30%的网络出租给虚拟运营商。这对国内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虚拟运营商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向政府要政策,尽快明确虚拟电信运营的市场定位”[6]。

(2)在新兴电信服务领域,以新的、有特色的增值服务来开辟市场。由于传统运营商在原有电信服务领域具有多年经验,市场和客户群根深蒂固,虚拟运营商要在此争夺市场很难。所以,虚拟电信运营商要着眼于新技术和新电信服务领域,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拓新服务内容和领域。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并根据市场目标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从而开辟新的市场。

(3)和基础电信运营商结合形成利益统一体。利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资源提供电信服务,必须获得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而利益捆绑是获得基础电信运营商支持的最佳组合方式。国外成功的虚拟运营商一般都是成立合资公司,这能够充分调动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的积极性。

从国外现今的经验来看,虚拟运营商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作关系也发生着微妙变化,运营商最初视虚拟运营商为竞争对手,并怀有抵制情绪,后来逐渐开始接受虚拟运营商的存在,最后运营商发现引入虚拟运营商虽然会使aRpU略有降低,但可以降低客户获取成本并大幅提高eBitDa率,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从此开始主动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开展积极的业务战略[7]。

4运营商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竞合策略的分析

移动运营商mno对于mVno的态度和合作模式对于mVno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上一章节的分析,移动运营商对于mVno的发展持相对开放和支持的态度,这一方面离不开电信监管部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市场化竞争的需要。相比较在移动运营市场的市场领先者,市场跟随者往往会采取更积极的mVno策略,和mVno保持更广泛的合作,通过这种模式来获取更多的用户市场份额和降低用户获取模式。

(1)充分实现合作双方线上线下渠道协同

无论对虚拟运营商还是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而言,营销渠道作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电信运营商获取用户的成本与效率。

虚拟运营商可充分发挥自身渠道资源优势助力电信运营商完善渠道体系,扩大用户群体覆盖范围。如虚拟运营商Giffgaff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优势,采用社区模式打造在线运营模式,通过在线社区为用户提供购卡、充值等服务。同时,加强与用户在线互动,用户通过在线社区直接参与公司的销售、客服、营销甚至产品研发,提升用户有效性,基于新颖的在线模式,Giffgaff在第二年营收达到1900万英镑。

在移动转售业务即将上市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需加强线下渠道协同,理清双方渠道定位,激发移动转售商渠道活力。从全球虚拟运营商发展来看,线下渠道是虚拟运营商深耕细分市场的重要法宝,Virginmobile通过下属超市、旅行社、书店等3万多家零售渠道实施业务拓展;tracFone通过6万多家零售店销售;家乐福、tescomobile等mVno依赖连锁零售渠道网络进行销售[8]。

(2)在电信运营商标准化服务基础上拓展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在账单服务、培训服务、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面对个性化的用户服务,虚拟运营商可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提供灵活的账单服务、分期付款等灵活的付款方式、一对一的用户消费指导、面对面的贴身售后服务等,形成“灵活、细心、贴心”的服务标准。如润迅通信提出的“包干管理、分类跟踪和定期联系”的服务理念,通过定期与客户沟通联系,为用户提供业务介绍等服务。并且,润迅通信根据客户的规模和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为团体客户、高信誉客户及高端客户提供窗口服务、上门服务、跟踪回访服务、电话预约服务等更优质的售后服务。

目前,电信运营商在服务内容方面主要基于自有主营业务,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可延伸服务内容,不断形成“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如全虹通信,用户可在全虹通信门店中一次性完成移动通信服务、电子产品消费、互联网应用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一体化、便利化的亲切服务。

(3)共同确定行业标准,合理参与市场竞争

在虚拟运营商参与的电信市场中,原有的行业标准不能完全适用当前市场状况,因此需要重新确定新的行业标准,包括行业准入门槛、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行业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主导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在行业准入门槛方面,严格确定行业进入标准,对合作的虚拟运营商进行严格选择,限制不合格的企业进入虚拟运营商队伍。同时,制定严格行业规范,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对违规的虚拟运营商及时进行清除。虚拟运营商也应积极参与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积极维护自身利益,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同时虚拟运营商在业务运营中也应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标准,合理参与市场竞争[9]。

此外,基础运营商还可以在虚拟运营市场开发新的收入来源。多数虚拟运营企业不具备系统支撑能力(包括计费能力、客服能力、经分数据等),而这是业务有效运营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基础运营商最擅长的领域,因此基础运营商可以将这些能力产品化,打包出售给虚拟运营企业,既能提高虚拟运营企业的运作效率,也能增加公司的收入来源。

5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相关政策以及各自生存特点的推动下,电信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将迎来新的合作机遇:作为移动通信市场主体的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应借鉴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及维系成本,在获取用户、用户服务两方面积极探寻合作,形成互补型渠道和服务体系,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R].2010.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R].2012.

[3]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R].2013.

[4]石靖宁.积极合作、适度管控――基础运营商对待虚拟运营商的明智之道[J].移动通信,2014(13):14-15.

[5]侯智勇.Virgin移动成功因素分析[J].中国新通信,2005(7):60-61.

[6]毕微.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

[7]刘克飞.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

[8]陈健.虚拟转售迈出实质性一步运营商寻求合作将成常态[J].新变革,2013(30):21.

[9]张志峰.牵手虚拟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挖潜渠道与服务[J].通信世界,2014(7):25.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3

采用包括iptV在内的三重/四重播放业务正成为大多数运营商的选择。

对于运营商而言,要想重新占据优势地位,采用三重/四重播放业务正成为一条公认的途径。为此,很多运营商都选择了向基于统一ip协议的单一网络架构或下一代网络(nGn)演进,以便更好地支持这一服务。

大势所趋的业务

所谓三重播放,是指一种捆绑了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在内的业务。如果给这种业务添加上移动的特性,就成了四重播放。这类业务被许多传统运营商视为对抗具有竞争力的本地运营商的得力“法宝”,并由此驱动了扩展DSL容量及Skype、Vonage等Voip运营商的投资。

多重播放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包括通信、信息和娱乐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只由一家运营商提供,而且只需要定期支付一张完整的账单。将这些服务“打包”意味着其价格会比用户为电话、宽带、有线或者数字电视业务等单项服务所支付的价格总和要低。此外,当iptV这一三重播放业务被采用时,与之类似的VoD(按需点播)和移动电视等业务的服务也会相应地得到改善。对于运营商来说,他们的客户在享受更多服务的同时,就会有“物有所值”的感觉,这有助于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减少可怕的客户流失。

Ut斯达康公司产品市场经理丹尼尔•马库斯(Danielmarcus)将三重播放业务的核心价值用“粘性”一词加以概括。具体来说,就是减少客户流失量或增加客户忠诚度。成功部署这一业务后,运营商希望“三重播放服务能够为用户传达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用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相应的各种服务,支付更为简单明了的账单。”马库斯认为。

美国Visiongain咨询公司在对2006~2011年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时,预计美国和欧洲的移动电视广告市场将在2009年超过10亿美元。四重播放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固网运营商利用基于wi-Fi的Voip技术或者取得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许可证就可以便捷地提供移动电话服务。而移动运营商利用宽带批发也可以很轻松地提供固定线路的Voip服务。”汤姆逊集团下属的Cirpack公司智能网络解决方案部营销主管费比•麦修(Fabienmaisl)说,“总有一天,所有的运营商都会既通过固网也通过移动网络支持语音和电视业务。”

杀手级应用

在目前的情况下,坚持只提供一种服务――单一播放的运营商前景无疑是黯淡的。“带宽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商品,‘价格战’使得整个电信业的商业模式陷入危机之中,特别是话音收入持续下降已成为可怕的现实。在一个解除管制的市场,服务提供商必须通过提供多重播放服务,而不是价格,才能取得差异化的特质。”麦修说。

马库斯对此深表同意:“坚持单一播放业务的运营商将会遭遇入股、收购或被收购的命运。”

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切入话音服务领域的压力下,固网电信运营商目前已经确立了融合语音和数据服务的双重播放模式,这一点为恢复既有的电信世界的平衡起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在拯救电信世界的处方上似乎遗漏了一样重要的成分,即运营商希望借此重建统治地位的业务模式――iptV。

很长时间以来,这一被视为“杀手级”的应用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而且各大运营商都将其列入了议事日程。迄今为止,只有日本和中国进行了大规模部署。不过,即使是在这些相当领先的地区,用户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中国香港的电信盈科有大约60万iptV用户,而日本的SoftbankBB公司则只有20万用户。

在欧洲,一个潜在的障碍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1989年颁布的《电视无国界指令》(televisionwithoutFrontiers,tVwF)进行修订。该指令本来是针对传统的广播服务而出台的,在此次修订后却有可能延伸到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对iptV的内容提供作出规范。此外,对于内容的提供者和业务模型也将会引入相当多的限制。

为了让iptV进入竞争业已十分激烈的广播市场,必须赢得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付费电视和免费的地面电视的用户的支持。只有这样,电信企业才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就这点而言,内容和价格如何结合就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

然而,即使发现了内容和价格间的平衡点,业界对这项期待已久的服务仍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西欧总共的注册用户数是330万。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70万,收益将会达到30亿欧元。虽然这一预期的收入已经不是非常具有说服力了,不过与之相比,另一家市场调查公司ForresterResearch提供的数据就更加令人吃惊。该公司在其实施三重播放业务的赢利可能性系列报告中指出,10年之内,西欧的iptV电信运营商将会在每个注册用户那里累积损失3742欧元。

对此,马库斯认为:“iptV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与以前的技术相比,它能更快地叠加新的服务内容,而且互动性更强。不过,只有在与现有的业务相比,这一特点十分明显时,这一优势才能被觉察到。”

毫无疑问,彰显iptV优点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其内容同时以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的方式传输。pirelli宽带解决方案公司接入产品部高级副总裁克拉多•罗克(CorradoRocca)认为,带宽的需求是关键的因素,“iptV所需要的不是一般的高速宽带,它至少要与每秒达到4mbits传输速率的宽带相连接,才能提供标准清晰度的内容。”

“在许多国家,iptV服务刚进入市场时所使用的宽带接入网络仍旧处于建设的初期。基于普及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以及在提供对称高速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的考虑,光纤接入被视为网络建设的首选方案。”马库斯说,“不过,DSL技术也已经有了良好的表现,而且部署成本相对低廉。现有的网络基础、法律框架和用户复杂性都会在决定每个地区最后一公里的传输方案时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欧洲,相关的管制规定会影响到包括DSL在内的网络投资,这使得有效部署多重播放业务成为可能。以德国为例。这是一个移动设备被大量使用的国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德国电信计划投资建设一个高速网络,以传输语音、宽带和iptV内容。然而,相关的管制政策规定,为了有利于竞争,德国电信必须为其他运营商提供带宽批发服务,使其能接入到自身的网络上去。这促使德国电信开始重新审视原有的投资计划――花费30亿欧元,将网络扩展到40个德国城市。考虑到投资的规模和进一步加剧的竞争,德国电信的这一举措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对于类似这样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运营商必须找出一条突围的路径。

“iptV需要在网络上做大量的投资。”罗克认为,“不过,对于电信企业而言,这是必须采取的行动,因为固话运营商的话音收入已经直线下降,而移动运营商的赢利状况也开始受到了影响。”

满足客户需求

排除投资和管制方面的因素,多重播放服务是运营商在未来必须提供的业务内容。而且毫无疑问,为了支撑这一服务,与之相应的网络建设也必须着手进行。然而,电信界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并非只有iptV这一项服务。运营商如何能够保证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呢?

“ip技术和imS技术为提供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创新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可能与机会。这些服务与用户的生活有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罗克说,“让人们接受类似iptV这样崭新的创新服务的关键是用户体验的质量。”他建议,为了达成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易用性、内容和安全。

“传统的以电信企业为导向的服务非常简单,让用户接受它们也不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在内容方面,iptV需要从现有的视频服务中区别出来,主要针对VoD、移动视频会议和移动电视来展开,具体的内容也要根据这些应用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细致地设计。”

“不管是对用户而言,还是对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来说,安全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罗克认为,“互动性是iptV有别于其他业务的关键特质,然而,这一特点也为个人安全、服务的法律权限和内容威胁敞开了大门。”

马库斯指出,多重播放服务的质量、价格和易用性同样是这一业务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新业务的成功都和低廉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这需要多重播放服务能够提供类似会议检索、节目指南这样的实用,并在可携带性、更强的互动性上多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有‘质优价廉’的感觉”。他认为,“这些改进在提高用户对多重播放服务质量的体验方面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体现出与其他业务相比的优势,使之能被用户成功接受。”

发展中地区的进展

iptV和多重播放业务只能在发达国家才能部署吗?这些技术能否进入广大的发展中地区呢?非洲、南亚和东欧能够提供与美国和西欧同样的传输速率吗?

“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北非和东欧,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了。”罗克指出,“对Cpe的远程管理允许运营商开始部署能够支持三重播放服务的网络基础建设,但一开始仅限于数据连接,以减少Capex的投资。”

近年来在中国和印度这类地区经济差异显著的国家也开始部署宽带和iptV业务。这一点意味着,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创新型服务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整合多重播放服务意味着部署一项全新的三重播放服务并不是很困难的,而且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马库斯说,“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如果与有服务经验和硬件解决方案的伙伴合作,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上马三重播放服务。”

只有语音、视频、数据吗?

虽然有相当多的障碍需要克服,但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之所以建设一个融合的ip网络,近期的目标仍然是提供三重播放服务――语音、视频和数据,并为之引入移动性特质。不过,是否这样就足够了呢?在运营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后,这些服务真的能够产生足够的收益,或者保留住足够多的用户吗?

“在iptV的业务模式中,第一步是在新兴运营商努力与主流运营商展开业务竞争的情况下,减少客户的流失。然而,一旦内容整合和数字版权管理(DRm)的问题解决之后,iptV的魅力就会释放出来。服务的差异性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也会更加迅速。”马库斯说。

“因此,虽然短期目标是减少客户流失,但是基于iptV传输平台的融合型和差异化服务一定还潜藏着很多尚未被发现的营收模式。”

很明显,融合服务蕴涵着更多深入到用户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中的可能,而此前运营商的服务并没有触及到这些领域。“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会为运营商带来很多与以前传统的电信业务不同的内容。”罗克预测,“以新的ip架构为基础,电子政务、金融交易和银行业务、保健管理和远程教育等新的内容也会为运营商带来收入的机会,并使其投资效益最大化。”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nFV技术运营商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运营商的短信、电话等业务都受到ott等应用的冲击。全新的竞争模式使运营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并且用户的需求、行为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那么就要求运营商在商业、营销、运营、研发及服务等模式中进行全面的创新,这些改变及创新需要一项技术作为支撑,nFV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运营商网络转型中,nFV技术有着促进的作用。

1浅析nFV技术的含义

nFV全称为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技术是以现代化互联网虚拟技术为基础,通过相关软件实现专有硬件中的传统网络设备功能,以此促进归一化硬件能够运行。在实际应用中,能蚋据实际需求进行迁徙、实例化及部署。在运营商中引入应用nFV技术,能够促进运营商的转型。

nFV技术能够解决业务创新难、复杂的运营维护及网络硬件种类多样等问题,在通信网络重构的过程中引入nFV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运营商业务的上线成本,缩短业务上线、创新的时间。比如缩短业务上线成本,能够通过nFV技术中解耦软硬件进行实现。在替换原本硬件的过程中,nFV技术能够使用云计算技术使网络服务器及设备实现云化。

2nFV技术在运营商中的引入应用

2.1nFV技术在运营商中的应用表现

2.1.1nFV架构的网络结构

传统运营商网络运营维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处理设备的故障,整个过程是通过软件及硬件两者相结合实现的。为了能够实现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就要对其进行全天实时监控,以此降低故障的发生机率。nFV架构网络运营维护的重点为上层虚拟化电信软件,重点关注软件的可用性。如果nFV架构网络出现软件故障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动恢复对业务进行快速重建,以此降低故障恢复时间。对于运营商来说,其主要关注重点为上层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及资源的分配,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nFV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2.1.2nFV技术在应用层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运营商中的话务量也在不断的变化,nFV架构的网络就需要实现弹性伸缩。比如应用层,要全面考虑应用软件业务的可靠性及集成性,以此能够使其满足nFV架构网络对弹性伸缩的需求。在同网元中,业务低谷期资源占用大于高峰期资源占用,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对业务的影响率,就要在应用层云化的过程中使用nFV技术。

2.1.3运营商组织架构及流程

从运营商组织架构及流程方面分析,运营商应该根据对应的网元,设置前端业务监控。在运营商中引入nFV技术之后,运营商要对其业务整体的编排、管理进行重视。要想使nFV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及优化传统组织结构。在运营商中引入nFV技术,能够改变运营商角色内涵。从运营商流程来说,引入nFV技术能够改变网络组织及维护等。

2.2提高运营商中nFV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提高运营商中nFV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具有以下对策:

2.2.1引入路线

nFV技术引入路线包括逐步演进及网络重构两种。逐步演进引入路线中的重点为单系统单节点,通过单系统单节点能够使nFV技术进一步发展。网络重构引入路线的重点为面向多业务的电信云方式的引入。

2.2.2引入领域

传统是通过核心网虚拟化中的epC生成VoLte网络以此缩短网络部署周期,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节约资源,降低资源的浪费机率。在引入虚拟化之后,就要全面考虑SaeGw等媒体面。

2.2.3引入顺序

首先,在控制到转发的整个过程中,人们对于业务控制面的全新功能有着强烈的需求,那么就要全面部署这个部分。从转发面来说,其对于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于转发面的部署可以延后进行;另外,在核心到边缘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虚拟化能够有效保证业务的创新,并且能够积累nFV经验;最后,在增量到存量的整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目前成熟业务的冲击,要延后处理存量网络虚拟化。

2.3运营商的转型目标

对于生产工具的创新,生产者也要升级,以此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面对it的影响,运营商要从运营理念、管理流程、员工技能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生成转型。

3结束语

ntV技术是运营商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从Ct转型为iCt的技术基础,能够提供给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机遇,但是其对于运营商传统的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由于其标准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运营商要积极与it厂商及供应商密切合作,以此研究有效的实现方案,培养更多的储备人才,使其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童俊杰,苗杰,赫罡.nFV基础设施建设策略的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6(11):21-24.

[2]邬宏,耿燕.nFV技术在运营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6):112.

[3]王福荣,郑凯,林实践.城域网迈向nFV需过几道技术坎[J].通信世界,2016(14):45-46.

[4]孙彪.核心网虚拟化nFV技术在虚拟运营mVno应用探讨[J].移动通信,2016(09):9-12+17.

[5]胡立强.运营商nFV引入关键问题分析[J].电信技术,2016(03):64-67.

[6]解冲锋,胡晓娟,李晨,谷欣.nFV对于运营级ip网络的影响及挑战[J].电信技术,2015(07):14-18.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随着国内全面加快3G的商用进程,基于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得到了全面提升。并且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处理能力的持续提高,搜索、博客、电子商务、Voip、定位、邮箱、下载等以往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业务,正在移动终端普及和应用,一个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方便接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融合的同时也使通信产业的业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通信行业中,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和价值链的角色价值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行业价值链的冲击,成为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状分析

1.1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弱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给原有的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通信行业价值链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服务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基础网络对业务的影响作用正在减弱,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开始降低对电信运营商的依赖,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接触。而新浪、腾讯百度等传统互联网领域的巨头,基于在传统互联网领域累计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也加速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渗透,它们开发的手机QQ、网络电话、米聊等更是直接对运营商原有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带来的挑战。

1.2产业链创新的主体和方式在变化

在通信行业中,电信运营商已经不是技术进步和业务重组的核心力量了。不管是设备制造商,还是服务提供商都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的重要竞争主体。以往的通信行业中,运营商处于主导地位,各种服务提供者必须通过运营商才能够提供给终端用户,创新方式主要是通过基于对运营商的应用服务进行创新,而当今的创新已经超越了移动运营商,更多体现在对具体的商业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你可以定制手机地图软件,就可以即时了解自己的出行路线和位置。针对这一服务,你只要付很少的流量费,而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向运营商支持较高的服务费。

1.3运营商被管道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作为电信运行商的增值业务来运营。在这种体系下,网络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提供,标准和管理都是由运营商来执行,由此运营商也同时主导了整个产业链。符合运营商要求的服务商和内容商,才能够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达给用户,然后从用户那里获得分成。现在以苹果、谷歌等为代表的内容和服务的提供者逐渐参与到价值链中,他们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获得价值增值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许多内容提供和服务提供商通过硬件的形式提供内容和服务,电信运营商和服务商沦为服务和内容提供商的管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4原有的业务模式受到了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也使原有的通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收到了很大冲击,原有的业务模式和业务体系均遭到破坏性创新的威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移动通信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基本的业务体系、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移动智能终端的融合使移动实时信息、移动Voip与互联网服务融为一体。很多低价格的服务应用正在不断替代运营商的原有的最基本的通信服务。例如现有运营商最基本的语音业务正在面临着QQ视频、米聊、微信等创新性业务的挑战。原有的最大的增值业务如短信、彩信等正在受到各种服务应用的替代。

2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策略

2.1做好角色定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应该抛弃以往以我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运营商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直面挑战,选择自己最优出路。首先,电信运营商要能够了解移动互联网产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成长趋势,并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优势,能够明晰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定位。只有找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角色,才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壮大自己,以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扮演好下列三个角色:移动信息化的引领者,平台运营的主导者,职能管道的提供者。

2.2担当平台运营的主导者

平台运营是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需的最基础的能力,并能够利用该平台为价值链上的企业提供服务。作为电信运营商应该针对价值链上各个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进行分析,并结合价值链各企业进行合作,不断开发创新服务和产品。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终端用户和产业链各方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应该聚焦以下几类平台并形成核心优势;一是核心能力开放平台,包含定位、短信等基本网络功能的开放;二是内容和应用聚合平台包含打造服务门户、应用客户端、应用商店等;三是终端管理平台,把握与用户交流的第一界面,降低终端门槛,让终端更容易接触到聚合的服务。

2.3以用户为核心发挥接触面优势

管道资源是运营商在2G时代最重要的资产,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管道的重要性依然能够体现出来。电信运营商应该发挥自己在用户基础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用户资源。由于在以往的运营中,电信运行商都有大量的客户,并保留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挖掘用户的爱好兴趣和需求,并且能够根据需要为客户推荐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为此电信运营商要尽快改进传统业务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整合,建立强劲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实现基于整个产业链的自动化营销和数据化营销。

2.4做好智能管道

智能管道是相对普通管道提出的概念,智能管道就是提高管道的价值和网络的承载能力,对于用户而言就是能为用户提供无线、有线的一体化融合的最优接入。第二就是能够基于流量、业务和用户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就是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更有效地调度电信运营商的资源。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服务提供商和硬件制造商对移动互联业务的蚕食,电信运营商要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获得持续优势,就必须在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上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发挥自己传统优势,才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相关企业的博弈中取胜。

参考文献: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基础电信竞争策略趋势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会出现新的特点。这次电信行业的整合,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效果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显然现在还不能做出断论。基于此,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以往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重组后的电信市场竞争提供借鉴,对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的特点

(一)同质化竞争为主

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特征是同质化,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竞争手段同质化,价格战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历史原因,除通信法规的限制外(不同通信公司,业务种类有所限制),电信运营商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由于经营许可的限制所造成的通信技术差异,被相互进入和替代所模糊,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利用2.5G、3G技术进入互联网市场;其他电信运营商,通过ip电话进入固定长途通信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价格竞争激烈

各种通信业务市场以同质竞争为主,各电信运营商的营销重点是以资费下降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特别是争夺低端用户市场,主要集中在价格战上。在电信业务领域,一直以来都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并没有形成电信市场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不正当竞争

任何市场竞争应当遵守规则,但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夹杂着许多不正当竞争内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在广告宣传上,内容虚假或含有诋毁竞争对手的内容;在业务推广上,采用不正当手段挖走竞争对手的用户;在互联互通上,人为设置技术障碍;在通信建设上,阻挠竞争对手的工程;在通信资费上,大打违规的价格战。

电信市场竞争主体的变化

电信技术的进步促进电信业务全球化,这又促进形成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随着电信市场参与竞争的主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主体范围越来越广泛,趋于全球竞争。

首先,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铁路、能源、电力等部门也加入电信市场竞争。其次,以前许多运营商一直希望能提供集固定、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于一身的“三合一”业务,如今“四合一”服务(即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加上无线服务)也具有了现实的发展基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领域的运营商开始参与到融合服务的队伍中,其中包括固网运营商、无线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尽管其间有管制的因素,同时,不是每个地区、每个领域的运营商都有机会开展这种“四合一”的服务,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白热化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融合类服务将为运营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发展趋势,这将促使更多的行业有机会参与电信业务市场竞争。随着我国电信行业的逐步开放,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信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也将进入我国通信市场,参与通信市场竞争。

电信市场竞争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引起了运营商、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国外投资者的共同关注。运营商们一方面痛恨价格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以降低价格为手段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电信收入结构表明,新增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过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企业增量不增收,每客户的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客户平均收入)值迅速下降。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很明显,高端用户越多,aRpU越高。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Rp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投资者不仅看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aRp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恶性价格战,不符合国家通信发展规划,随着3G时代到来,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由目前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差异化服务、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和渠道竞争。

(一)通信差异化服务和产品竞争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丰富、消费需求多元的时代,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由从众型向个性化发展。电信市场竞争重点将转向细分市场,要求实施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各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其核心价值相同,所不同的是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市场竞争重点体现在差异化的产品上。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目前移动和固定通话业务发展相对成熟,运营商们为了提高aRpU值,纷纷致力于开发电信增值业务,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各运营商试图不断开发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从而使产品差异化竞争,成为电信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如韩国SK电讯公司,在进行市场细分时,以5岁为一个客户群进行业务设计,从18岁以下到60岁的客户都有专属的业务。其中nemo项目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地铁票,也可在指定餐厅、百货公司刷卡消费,费用与手机账单合并计算。SK电讯公司在推出此业务的一年时间内,客户就发展到300万,占韩国移动客户总数的近10%。可见,通信业的竞争已开始由网络技术、价格竞争,逐步演变为差异化服务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二)通信市场品牌竞争

品牌要完全摆脱价格战的阴影。目前电信运营商在品牌战略方面,还是以资费要素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新的品牌就是一个新的资费套餐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不会产生溢价,反而成了价格竞争的精美包装,目前,公认比较成功的“动感地带”品牌,也没有脱离价格的影子。未来电信市场的品牌竞争,就是要通过建立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摆脱价格战影子,让通信品牌给企业带来品牌溢价。如韩国SKt是品牌经营的典型,SKt的资费在韩国三大运营商中最高,但是,其用户流失率很低,这得益于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运作要处于战略层面,而非战术层面。电信企业的品牌分为企业品牌、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运营商的品牌运作,目前更多放在战术层面上,宣传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品牌上,目的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运营商的品牌运作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品牌建设,重点是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意义上的品牌,不是推出多少种业务品牌,因为业务品牌会随着业务的升级换代消失,而企业品牌可以长存。

品牌要体现独特个性。在市场品牌竞争中,各个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其目标用户群应该互相避开。业务品牌内涵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名称”和“品牌内涵”两手抓。运营商打造品牌,进行新业务宣传,既要强调品牌名称,还要增加用户体验传达品牌内涵。如中国联通公司品牌图标是中国结,其品牌内涵是情感沟通。

可见,品牌战略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信运营商要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领先战略,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但是,电信市场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通信渠道竞争

渠道是宣传业务、发展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渠道的优劣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渠道竞争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造自有营业厅。电信运营商的自有营业厅承担了对全部渠道体系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现有主要运营商均有自有营业厅体系,这些营业厅除销售之外,还承担了客户服务功能,在视觉信息传播、市场信息采集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对现有营业厅进行VmD(可视化营销策略)的改造。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种类多,结构复杂,因此运营商需要付出大量的营销努力以构建品牌忠诚。业务设计和资费吸引,只是用户造访店面的必要条件,而VmD则是促成这一行为的关键。VmD不仅仅是华丽的橱窗与装修,更重要的,它是渠道,是促销体系,是差异化营销战略体系,能够提高营业厅和产品形象,营造令人愉快的店内气氛,并能提高销售效率。

体系改造。体系渠道占据了目前销售体系的最大比重,它们数目众多,且在形式、规模、紧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渠道的所有权不在通信运营商。商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供销合作关系,经济利益决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运营商需要通过这一类渠道,增强渠道竞争力。商通过业务获取销售收入。商行为是否规范取决于商的素质。素质较差的商,甚至不惜在电信业务上降低价格,其目的促进终端销售业务增长,这样可能导致通信价格体系混乱,损害电信运营商的声誉。

另外,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变化速度快,结构和功能复杂,不易被用户理解,用户要求提供服务咨询活动,这是产品延伸价值,即服务价值。为此,要求对以销售为主的渠道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造,并转化到销售和服务并重的经营形式。

增值合作商渠道。体系仅仅在业务下游与运营商合作,而增值合作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其范围不仅包括销售和用户服务领域,还包括业务设计、内容提供、网络运营、市场运作等。最早的移动通信业务主要针对行业用户和公众用户,通信公司为他们提供无差别的服务,此后通信公司逐渐与其他行业联合,共同开发新业务。如中国移动在动感地带业务上与麦当劳合作,中国联通在BRew上与建设银行合作,这些是品牌和业务设计上的联合。在未来大融合时代,各个行业实际上是趋同的,针对用户需求,广电、传媒、金融、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完全可以提供相同的用户解决方案。借助于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银行业务,也可以在银行办理电信业务,目前的手机钱包业务已经表现出这一趋势。这种渠道类型实际上更是一种战略资源,适合所有的电信运营商。

直复营销渠道。所谓直复营销,就是消费者通过非人员的媒体接触商品或服务后,通过电话、邮件、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来完成订货和购买的销售方式。直复营销的形式有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个性化营销、关系营销等,其共性是利用多种途径,针对个体沟通进行非店面式的销售。目前的电信运营商均具有成熟的客户服务热线体系,客服热线作为渠道,既方便了用户,又为现有的渠道体系做了有效的补充。

未来市场渠道竞争中,直复营销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互联网将起重要的作用。用户强调电信需求的个性化,企业为用户所选择的业务组合千差万别。不同的业务对手机终端的配置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互联网较好地支撑了这一销售目的,同时,很多数据业务依赖于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渠道由于对现有渠道体系冲击较大,因此更适合具有创新意识新进入者加入。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局面被打破,电信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电信市场陆续对外开放,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为我国通信事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电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电信实践经验需要总结,并上升到理论。这就需要人们观察分析电信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探讨新的问题,促进电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俨.试论分销渠道策略成为企业主要竞争策略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8(3)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7

3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均已实现全业务运营,而不久,三家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也将由2G向3G演进,网络带宽将得到极大改善。由于网络技术的重大进步,信息业务提供者与终端间的“天堑”将变为“通途”,电信运营商的角色作用可能快速被削弱。在这一背景之下,运营商需要尽快成为业务提供者与终端之间渠道的掌控者,重新建立自身的关键性作用。iBm中国区电信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经理王培元认为,BoSS营销系统升级,、SDp、云计算等全新it支撑概念的实际应用,正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这一角色变换。

开辟业务创新的“经济特区”

王培元认为,目前的BoSS系统是一个大而全、完全紧耦合的系统,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风险非常大,所以nGBoSS从业务上主要关注:将CRm从BoSS系统中分离出来,解决系统藕合问题,降低BoSS系统整体风险;在CRm中彻底解决管理流程的问题;解决业务服务重用的问题。

nGBoSS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四方面。第一,系统架构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业务变化。第二,统一数据视图,避免数据分散和数据孤岛问题。第三,业务流程梳理,最大化利用现有系统服务流程,避免重复建设,同时提高流程自动化程度和实时性。第四,松散耦合,能够即插即用,增强系统扩展性、维护性。

SDp、云计算等新形式的it支撑同样可以帮助运营商消弭3G短板。王培元表示,如同SDp中文名称――服务交付平台所指,这一平台的真正作用在于交付、传递服务,因为未来运营商“渠道”角色要做的就是业务的配销,而非业务的再加工。在他看来,虽然电信运营商目前也在做一些业务的再加工,但绝不会成为重点,唯有业务配销,能将运营商的竞争优势最大凸显。

因为要做的是业务配销,所以运营商的核心工作在于捆绑业务,形成统一的业务关系,最大效益地提供服务、内容与应用。王培元指出,SDp在成本和业务方面均有优势。

从成本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SDp能够实现很好的成本管理,吸引业务伙伴加入。由于信息服务的库存与运输成本几乎为零,因此SDp能够实现新产品的管理边际成本为零。

从业务角度来看,因运营商和业务伙伴各自都仅专注于业务能力,更低的技术门槛意味着产品更短的开发周期,从而可以更早进入市场。

目前,电信运营商正面对日益激烈的全方位市场竞争,而融合网络将带来的业务数量、种类的剧增,将会使电信市场竞争变得越发复杂。可以说,运营商若想克服原有语音、基础信息服务业务日益饱和的压力并保持增长,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增值业务的新一轮竞争中胜出。

王培元认为,运营商需要打破现有垂直建设平台、垂直部署业务的模式,采用水平整合,统一数据、流程和接口的框架来规范业务平台的建设,支持新型业务的创新,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系统、网络复杂化。目前电信设备制造商和it业界共同倡导的SDp(业务交付平台ServiceDeliveryplatform)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精细支撑

电信运营商实施SDp的确要考虑电信政策、竞争环境、业务范围和发展历史等自身特点,而iBm的SDp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实际上考量和吸纳了iBm多年来服务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实际项目经验和教训。

王培元介绍说,iBm的SDp解决方案在设计上突出了很多针对我国电信运营商需求的设计意图,其中包括了业务计费点和计费方式标准化,对各厂商技术依赖的降低,发掘旧用户,旧业务的新价值,纵横发展新用户,交叉发展融合网络业务,灵活对原子化的基础业务打包、跨省共享,与商业智能紧密结合等独特亮点。

iBm的SDp解决方案全面基于Soa设计,实施周期很短,并可面向细分了的任何一个省级电信运营商客户定制化地实施,根据其特殊情况删减或增加组件,并将有普适性的需求纳入到今后的SDp新的组件设计中。iBmSDp解决方案越来越好地服务于电信运营商客户,不断地朝着他们新需求的发展方向成长。

记者了解到,采用Soa思路建设的iBmSDp,能够最有效地改善业务交付流程;同时,电信运营支撑平台从过去与业务捆绑的紧耦合方式转变为了符合nGoSS项目成果所倡导的松耦合方式,从而增加业务组件的复用度,灵活地配置新业务。

此外,iBmSDp平台还具备了很多针对新业务开发的自动化生成工具,能够双向地支持it和业务人员的创新项目。

在流程方面对新旧业务全面提供精细运营级别支撑;同时,在架构方面对技术支撑平台全面实施Soa设计。这是iBmSDp技术设计思路的两大特色。

王培元指出,iBm根据其服务电信行业多年来对电信运营商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其SDp平台并不只是局限于简单地对业务各层面进行支撑与维护,而是将其提升到了对业务运营做支撑的层面,跟踪性地提供完整的业务视图,这有助于精品业务的发现、开发和交付,有效地支持了深度运营。

同时,王培元还告诉记者,iBm的SDp解决方案中,支持各省分公司SDp平台服务能力共享,可以进行跨省(SDp)的业务编排和组合,这种省际分公司之间横向的业务战略协助,再辅以上文中谈到的计费点归一、计费策略标准化的自顶向下部署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电信运营商集团战略的灵活实施和集团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

松耦合与建设标准

总体看来,通过这一系列运营级支撑,iBmSDp平台可以协助电信运营商客户全面实现集团整体的规范化的业务运营,提升业务集中管理能力。

得益于iBm在Soa领域长期以来的领导者地位,iBmSDp技术支撑平台全面实施了标准化,并可实现各组件的复用,从而达到支持增值业务长期快速发展的目的。

王培元介绍说,平台建设采用了Soa的标准化设计方法,消除了传统的黑盒子建设方式的诸多弊端,其优势在于全面减少了电信运营商对各领域供应厂商的技术依赖,有效地减少了平台架构的复杂性并提高了平台的可管理性,实现了各层面业务资产的长效积累和业务管控能力的增强。

采用Soa思路建设的iBmSDp,能够最有效地改善业务交付流程,通过Soa化的业务交付平台设计思路,电信运营支撑平台从过去与业务捆绑的紧耦合方式转变为了符合nGoSS项目成果所倡导的松耦合方式,从而增加业务组件的复用度,灵活地配置新业务。

王培元告诉记者,基于此,iBmSDp平台还具备了很多针对新业务开发的自动化生成工具,能够双向地支持it和业务人员的创新。

云计算是3G与全业务时代电信运营商it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又一个话题。谈到云计算,当前电信行业中有专家认为,云计算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应该区分内部和外部。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8

地铁是现代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对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地铁运营企业自身的运营工作将会对地铁的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对于地铁运营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十分重视。物资采购是地铁运营企业重要的工作环节,但是该工作长时间存在工作方法不规范以及缺乏全面有效的管理而导致物资采购不能合理进行,不仅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严重时会阻碍地铁的正常运行。物资采购的规范性问题是企业需要深入研究,进而加强对该方面工作的管理,推动企业更加健康有效地运营。

二、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采购计划不够完善

地铁运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必要的物资采购,而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管理,这样才能实施更有效的物资采购。地铁运营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时进行的预算管理不够有效,导致整个采购过程不能受到相应的计划约束。首先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之前对企业的物资需要了解不足,所以对需要采购物资的数量、型号等都不能具体的管理,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存在盲目而混乱进行的问题。在实际的物资采购时企业没有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经常出现采购的物资不仅数量还是类型都不符合企业运营需要的情况,超出企业的采购预算而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

(二)供应商的考评工作不足

地铁运营企业的物资采购需要选择相应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提供相关物资来达到采购的目。现在地铁运营企业对物资供应商的考评工作进行不足,存在相关物资的质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地铁运营企业为了控制运营成本,会更倾向于选择物资成本较低的供应商,但是企业缺乏对物资供应商全面深入的考评工作,对供应商的了解不够彻底所以很难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企业对供应商招标工作还存在不足,招标信息不够公开所以竞标的供应商数量不足,企业能够进行选择的范围较小,无法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进行物资采购。

(三)采购物资的信息管理不规范

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地铁运营企业需要及时了解该工作的状态以及物资有关的数据。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没有对相关工作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虽然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企业对采购的物资进行相应的档案建立,但是由于企业对信息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同时管理方法落后,所以企业很难及时了解物资采购的相关过程。企业对采购物资的信息披露不足,所以很多采购工作不够公开透明而存在违规行为。企业无法掌握真实的物资状态,所以物资采购容易不符合企业真实需求的问题,当采购物资过多时会产生浪费,而采购物资不足时不能满足企业的运营需要,对地铁的运营也会产生相应的不利影响。

(四)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地铁运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涉及资金的使用,并需要将相关物资应用到企业的运营工作中。地铁运营企业对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不足,首先是在采购方案的制定监督检查不足,无法确保相关计划方案能够符合企业的运营需要,所以现在混乱采购的问题较多。其次是对物资采购的过程无法有效监督,采购过程没有受到企业监督而导致采购信息公开程度不足,企业的物资使用和管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容易造成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而影响自身发展。

三、物资采购的规范性管理措施

(一)完善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

地铁运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更需要完善采购计划不够完善的问题。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计划制定标准,明确采购信息类别来使采购工作更加规范。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同时提升对企业需求的研究工作,通过资金的预算投入来规范企业的采购工作。在采购的时候需要对物资的使用项目以及数量、规格等参数明确说明,同时对采购的时间进行明确规定,确保相关物资能够及时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工作当中。对于物资采购计划需要进行必要的审批工作,个人不能因为自身原因随意更改采购计划,保证采购工作的规范性。企业还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罚措施来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相关工作。

(二)加强对物资供应商考评工作

地铁运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直接与物资供应商有关,企业提升物资采购的规范性需要从合理漩涡供应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考评上实现。企业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扩大招标范围,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供应商的信?u考察,并且对供应商的物资进行深入的质量检查工作,确保相关物资能够符合企业的工作需要。企业需要更多选择物资质量良好同时产品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合作,并且对合作的供应商采用质量考评工作,在物资购置过程进行物资的检查,确保相关物资能够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根据供应商的工作资质以及产品质量等参数对供应商进行考评评分,一旦出现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就要马上停止与其合作,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保证相关物资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合理管理物资采购信息

只有在准确把握物资采购信息的情况下地铁运营企业才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采购工作,这需要企业加强对物资采购信息的管理。首先企业需要对采购人员加强培训,使采购人员掌握全面的信息档案制定和管理方法,并且能够根据采购工作独立进行信息收集工作。现阶段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对物资采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和管理,并且根据相应的属性特征进行分类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物资在企业中的应用和管理状态,对后续的物资采购工作起到规范作用。地铁运营企业需要加强对物资采购信息的披露工作,使物资采购更加公开透明,减少因为采购中出现的信息不准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四)提高物资采购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地铁运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企业需要解决监督管理工作实施不完善的问题并增强采购工作的规范性。针对企业物资采购的流程,企业需要制定对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从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到物资的购入以及信息的管理都需要在监督管理工作下进行,保证相关工作的真实有效。企业需要加强对物资质量的监督工作,物资是应用在企业运营工作中同时也与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有极大的关注,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质量的控制工作。企业需要加强对采购结果的分析力度,并利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物资采购责任的落实,严格处理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并能够自觉合理地进行采购工作,使企业能够保证物资的质量并合理控制相关成本。

四、展望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2010年4月“新国四条”和“新国十条”公布后,地方政府也逐步推出了调控新政。转瞬间,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政策高压的态势,尤其是住宅类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势头暂时得到了有效遏制。就在消费者观望、地产商等待的背景下,转向商业地产的呼声日嚣尘上,商业地产此时倍受业内业外的普遍关注。事实上,房地产新政已促使部分开发商决心加快转向商业地产开发的步伐以应对当前经营利润不足的困境。可是,国内商业地产目前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广受关注的开发运营模式方面。

一、商业地产的概念及其实质

(一)商业地产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商业地产指各种非生产性、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办公楼、公寓、会议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业运营场所等。而狭义的商业地产则专指用于商业服务业运营用途的物业形式,主要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休闲设施等,其开发运营模式、融资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功能用途都明显有别于住宅、公寓、办公楼等房地产形式,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

(二)商业地产的实质

商业地产是由地产、商业与投资复合而成,兼具地产(开发)、商业(运营)、投资三重特性,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如证券)和单纯的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实质首先是商业,然后才是地产,其开发运营的难点不在于地产开发,而在于商业运营管理,尤其是开发运营模式的选择。

二、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分析

(一)从投资回收的角度划分

1、纯销售(只售不租)。由于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多是从住宅地产转变过来,对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在开发运营模式上的差异认识不足,使得他们仍沿用住宅地产的短期运营模式,而不是靠商业地产增值获得长线投资回报和长期现金流的获利方式。开发商一旦为了快速套现采取纯销售模式将商场分割出售给业主,就会给后期营运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商业地产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都被彻底分割而失去了整体性。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开发商尽快收回投资,减少商业风险。其劣势则是难以长期保证及提升商业物业的价值,不利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持续运营。

2、纯出租(只租不售)。开发商在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出租运营,以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投资并获取投资回报,并通常由开发商自己拥有的商业运营公司或其委托的专业商业管理公司来对商业地产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对招商权的控制,来达到控制进场业态种类以形成自己运营特色的目标。这种模式是商业地产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欧美比较流行。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产权保留在开发商手里,可以抵押再贷款,还可在增值后出售,甚至可以将商业物业进入资本运作,而且开发商通过招商权可控制进场业态种类,实现商业规划布局。其劣势就是需要长期占用开发商大量资金并且风险集中,可能导致开发商资金链的紧张,此时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平台对于商开发商则显得尤为重要。

3、过渡形式。开发商为了快速套现而采取纯销售模式,由于产权的过于分散难以整体协调和管理,将逐渐为开发商所摈弃。而以出租为主的纯出租模式对于融资渠道和自有资金的要求极高。所以,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更多采用的是介于纯出售和纯出租之间的“售后回租”和“租售并举”的过渡形式。

第一,售后回租。所谓“售后回租”,就是商业地产开发商将商场分割成小商铺进行销售,并承诺以一定的收益将售出的商铺从投资者手中租回,整体委托专业商业运营商进行统一运营。商铺的购买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只能收益不能运营,实行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这就是“产权式商铺”。产权式商铺的优势:一方面,由于面积分割从而降低了投资的门槛,而且开发商回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开发商能在短期内快速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但是,开发商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或者对商业地产的运营风险估计不足,往往在销售时承诺较高的回报率,这可能给后续运营管理埋下隐患。

第二,租售并举。租售并举也是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较为灵活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开发商的利润要求。租售并举的运营模式中开发商根据前期制定的销售比例和招商情况进行调控,制定销售范围并明确运营范围;但大部分物业仍然采取出租的模式,以便在现金流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保持物业的持续运营,开发商通过产权出售和租金收益获得双重利润。最著名的就是“万达订单地产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租售比例的控制上需要谨慎。一般租售比例应该控制在73之内才能较好地维持资金回笼和持续运营。

4、其他模式。此外,还可采用不租不售,自己运营,同时获取投资开发利润和商业运营利润;或者还可与商家联营,以物业为股本,成立专业商业运营公司,合作或合伙运营;更巧妙是,与其他人共同建立商业运营公司,专门运营其开发的商业物业,并以租赁方式租用其商业物业,同时享有租赁收入、合伙运营收益、物业增值三部分利益。

(二)从运营主体的角度来划分

1、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的运营模式。所谓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地产开发商除完成地产开发外,还参与商业选址、商业运营商的选择,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从功能上讲,地产开发是商业地产运营的基础和表现。地产开发是阶段,而商业地产运营是长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地产开发商并不适合整体运营的主导地位。但地产开发商却具有资金雄厚、土地储备丰富、建设和销售流程熟悉等先天优势。万达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类型的代表,但万达模式要求地产开发商同时拥有商业运营、资本运营方面丰富的资源。

2、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运营模式。所谓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商业运营商除完成商业运营外,还参与地产开发(主要是商业选址、商业设计和商业规划),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商业运营商承担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有以下优势:商业运营商主导商业选址和前期规划,为后期商业运营提供保证;商业运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资产运营可与商业运营耦合,可拓宽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渠道和手段。

三、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的选择

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具体采用哪一种开发运营模式应根据自身的长期战略、运营特点以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具有商业优势的企业大多以专业化商业开发为中心、以商业价值最大化或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单独开发、长期持有的方式。单独开发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以承担大量的开发资金和长线回收的压力,也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商业运营经验。目前采取单独开发并且运营良好的商业项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拥有较强的商业资源和商业整合能力,以商业为资源和优势,进行“商业+地产”复合开发,寻求整体项目最大化,如华润“万象城”和香港瑞安集团“新天地”。二是专门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形成了专业化的开发运营能力,这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较少,如万达地产等。就一般开发商而言,目前尚未具备上述两种情形的优势条件,所以单独进行多个大体量商业项目的开发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第二,更多开发商开始从注重单纯的开发、运营、持有等环节转移到注重股权设计,以实现商业地产的快速增值与套现。很多开发商目前对商业地产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开发、持有,获取长期缓慢的现金流,而是更注重寻求该部分资产的增值与回收,主要有以下原因: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积累的商业资产较大,而其招商、运营的经验相对不足,导致很多项目的租赁、运营情况不乐观;在紧缩的政策调控下,企业资金压力大,而投资大、回收慢的商业项目积聚了一定的风险;外资不断涌入,境外资本和具有商业运作能力的资金对国内的优质商业物业态度积极,它们具备资金优势,在商业运营上又具有专业化优势,同时它们还有增值、套现的成熟方式和资产产品。目前,国内商业地产股权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层面:一是由集团层面合作,引入合作者持有集团部分股份,或者由集团引入合作者,由合作者分别入股旗下多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二是在具体项目层面,由开发商针对某些体量大、投资高的项目引入资本,合作开发。三是项目公司按照规划的业态,再细分为若干小项目公司,分别与相对应的意向商家合资开发,降低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

四、小结

商业运营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驻地网、公平性、完备性、执行偏差

1前言

08年电信业重组后,各运营商在宽带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用户驻地网是争夺重点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重复建设导致了大量投资浪费,维护难度也逐年加大,业主单位索要高价进场费等现象也与日俱增。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工信部和国资委出台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工信部联通[2008]235号)及《关于2010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204号),提出了共建共享的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驻地网共建共享的模式,重庆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城市。

2.重庆驻地网情况

重庆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以三大运营商为核心的驻地网共建共享工作,以通管局及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组织三大运营商签署驻地网建设公约进行自律,并推动市住建委面向地产商下发了驻地网建设规范。在重庆模式中,开发商负责按照规范要求投资建设住宅小区建筑群红线范围内驻地网设施,由行业协会及运营商联合验收,红线内驻地网设施归业主共有,对所有运营商平等接入。运营商根据市场业务需求,提前跟踪了解信息,配合协会检查验收并及时入住负责用户通信保障。

这种开发商投资建设,电信运营商参与设计、检查,电信设施产权归业主共有的模式,符合《电信条例》第46条和《物权法》第73条法规,有效的规避了第三方投资或运营商投资而产生的电信设施产权归属法律风险。2009年至2012年四年时间,开发商建设驻地网设施的楼盘覆盖用户规模共计125万户,仅某主流运营商就节约了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约6.7亿元。

3重庆驻地网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为期5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既有政策层面本身的问题,也有各大运营商在执行环节的偏差。具体有:

3.1公约缺乏跨行业约束力

尽管重庆市建委制定了驻地网建设规范,但驻地网质量验收未纳入房屋售前验收环节,因此在边远地区部分开发商依然存在拒绝建设或建后未通过验收却依然实现交房的情况,进一步导致用户入住后无法享受通信服务。究其本质,是由于重庆驻地网公约属于通信行业内约束性条约,不是政府的规章制度,仅对签约的通信运营商有约束力,对开发商缺少强制力。

3.2部分运营商未纳入公约范围

现行自律公约缔约单位只有三家主流运营商。非缔约运营商可不按规则行事,破坏了行业整体利益。如:采用擅自占用主流运营商设施,擅自割接线路等违规方式进行接入;与物业单独签订保密协议,给予超出常规的条件,导致物业向其他运营商提出了种种不正当要求,一旦不予满足,就采用种种方法阻挠正常运营(如偶尔将其设备停电)。上述行为引起用户对缔约运营商不满而转网,非缔约运营商和物管从中得利。这对重庆的驻地网公约形成了实质破坏,扰乱行业竞争环境。

3.3条款亟待完善

比较典型的两个领域有:

第一,驻地网设施维护职责没有落地

公用部分(设备间、管道等)的维护主体职责没有落地。出现质量问题时,原本应承当责任的开发商或物管以种种接口规避责任,而肩负用户服务职责的运营商不得不主动将维护职责承担下来。

第二,转网或拆机后原被占资源释放问题突出

公约中,针对用户转网时对原运营商占用资源的拆除时限不明,实际过程中出现了原运营商依旧占据资源,新接入运营商无法施工的情况。

3.4运营商执行不到位

3.4.1新建楼盘信息信息掌握不足

在此阶段,运营商应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本区域内的新建楼盘信息,便于规划建设资金,准备营销方案。但执行中部分单位出现对片区新建楼盘信息了解不充分的情况,对其投资规划产生了较大影响。某运营商的R县分公司,2010年底网络规划中对辖区楼盘信息收集不准,就直接导致后续建设资金不足,影响了自身业务发展。

3.4.2跟踪驻地网建设力度不够

当片区内有新建楼盘时,运营商应通过与开发商衔接,了解驻地网红线内部分的建设方式、器材采购、施工质量等事项,主动提供驻地网设施方面的技术支持。不定期到现场检查,提前发现问题,便于开发商整改。但实际运作中,有运营商的属地分公司跟踪驻地网建设力度不够,如2009年某运营商B分公司辖区内某小区,开发商建设的驻地网模式与运营商自身标准制式不同,导致无法对接,直接影响了通信服务及其自身业务发展。

3.4.3参与驻地网验收程度不够

运营商应参与驻地网验收工作,对驻地网建设质量进行把关;对于驻地网建设有问题的小区,应及时提请行业协会,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

但有部分运营商的属地分公司未积极参与验收环节,致使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如某运营商的Y区分公司,验收工作基本由市联合工作组负责。而市里检查多采用抽检方式。其辖区某居民区就是由于验收工作不足,在接入施工时才发现大部分皮线光缆质量有问题,需要整改。造成用户无法及时享受通信服务。

4对重庆驻地网模式的建议

4.1加强公约对房地产行业的约束力

现有驻地网建设行业自律公约,仅对通信行业具备约束力。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强制性不强。为进一步提升公约的强制力,建议由通管局(或经信委)牵头,与建委协商,在综合平衡通信行业及房地产行业利益的基础上,出台相关强制性规范。如把驻地网设施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专项审批事项申报条件(类似消防、供水等),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将通信基础设施验收纳入房屋销售的必要条件。

4.2扩大公约在行业内的适用范围

现有的重庆驻地网自律公约是由三家主流运营商通过签署行业自律公约而建立的。中小运营商并未加入到其中。为让中小运营商平等自愿加入到其中,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通信管理局或通信行业协会要牵头,以便让中小运营商相信自律公约组织主体的公平性,从而愿意加入;第二,公约本身内容要进一步调整,确保各运营商的平等接入权利,让竞争主要体现在客户服务及红线外的网络品质,消除中小运营商的各种顾虑;第三,政府监管部门扩大对小运营商的行为监管,与其他运营商平等接入。保护行业整体利益,进一步优化行业环境。

4.3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审批监管职能

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的专业管理职能,重点做好如下事宜:

(1)根据公约中各运营商接入施工的较高水平,合理调整驻地网接入施工的保护期,确保快速响应用户通信业务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做到在接入平等的情况下,谁施工快,谁先放号,避免一刀切。

(2)加强驻地网办公室对开发商上报方案的审核力度

开发商在建设驻地网工程时,会尽量避免因方案缺陷导致后续验收或接入施工障碍,导致开发商交房后将压力转移给运营商。

(3)组织各运营商协商资源占用及释放规则

组织各运营商对共享部分的资源占用及释放规则进行梳理。尤其是对用户离网后的拆机拆线时限、流程等进行明确。避免空占资源现象。

4.4引导运营商提升对公约的执行力

4.4.1信息收集

运营商的属地分公司应调动所属相关资源(如一线营销人员、政企部相关人员),充分协助网络部收集辖区新建楼盘信息,确保网络规划能力充足。也便于网络部及时了解开发商相关情况,及早跟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同时,积极通过各个层面加强与行业协会、住建委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获取规划信息,在规划阶段提前了解楼盘信息。

4.4.2跟踪开发商建设:

网络部门应提升对小区接入项目的快速响应,加强驻地网建设的跟踪和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发动基层相关人员做好配合工作。尤其是要加大与市驻地网办公室(区县为联合小组)的沟通,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4.4.3加强验收:

在开发商建设期间就开始加强质量管控;可采用多种手段提升质量管理(如向开发商推荐优秀施工队伍,开发商驻地网建设过程中及时跟踪等)。避免问题累积到最后。同时加强网络部专业人员、一线维护人员参与驻地网验收的力度,减少问题在后期的发生率。

5下一步展望

重庆模式目前只是解决了主流运营商之间的平等接入问题,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今后将继续跟踪重庆驻地网建设过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盂祥磊,用户驻地网的分析与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20(1):83。

[2]高仰止,论第三方模式与用户驻地网发展,邮电经济,2012,35(4),23-27。

[3]龚新平、黄廷博,推进驻地网联合建设、降低通信网络建设成本,广西通信技术,2012,25(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