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十篇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十篇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21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1

按照**印发《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研讨方案》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9月专题研讨会工作方案》要求,现就9月份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专题研讨会主题

深入学习《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白皮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兵团深化改革和**发展战略部署的政治定力、行动自觉,坚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二、会前准备

(一)认真开展自学

专题研讨会前,领导班子成员要原原本本学习四个白皮书,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当前新疆反分裂斗争特别是涉疆对外舆论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深刻认识党中央关于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新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大政方针、指导原则、实践要求,深刻认识近年来兵团党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战略部署的成功实践,以及兵团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三个摆进去”,交流学习体会,认真检视问题,深刻反思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二)深入检视剖析

领导班子成员应自觉对标对表,对照党中央关于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新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大政方针、指导原则、实践要求,查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战略部署等方面的差距,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深刻反思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三)撰写发言材料

在认真自学和检视剖析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深刻认识当前新疆反分裂斗争特别是涉疆对外舆论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深刻认识党中央关于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新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大政方针、指导原则、实践要求,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战略部署撰写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发言材料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检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班子成员研讨发言材料于9月28日前提交**主题教育办公室。

三、召开专题研讨会

(一)时间地点

2019年9月30日下午,会期半天,机关二楼会议室。

(二)参加人员

1.党委领导班子成员。

2.列席人员:

(1)第二巡回指导组成员;

(2)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

(三)会议议程

***同志主持专题研讨会。

1.党委常委依次发言;

2.***同志作总结讲话。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备课组活动;备课平台;团队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53-03

典型问题

备课组活动是学校最为常态的学科研究活动,其主要形式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让每位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使得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1]。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现阶段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学案讨论、阶段教学测试试题讨论以及学进度安排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完成主要依据学期初备课组制订的分工表,由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在每周的活动时间大家再讨论一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与统一。由于现行教材并没有多大的变动,沿用多年的教学案、测试题也基本成型,大多学校的备课组活动形同虚设,有分工没有协作,有形式而无实效。备课组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没有充分发挥出备课组活动的价值。目前备课组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较为典型。

1.活动前准备不到位

我曾经多次参加一些备课组活动,在活动前,我并没有拿到所谓主备课人提供的材料,偶尔提前拿到的也是上一年的备课资料,问及备课组内其他同仁,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备课组活动前的准备显然是不到位的。

2.活动中交流不深入

活动时大多由主备课人简要说明备课材料,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一般情况,参与讨论者并不多,大多只充当看客角色。我曾事后与老师个别交流,大多反映没有过多的思考,当然也就发表不了意见。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当然是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在活动前没有认真研读、思考备课材料,交流、讨论的内容往往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而且大多为建议性质,要能直正落实到课堂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改动调整内容过多,主备课人有时会难以及时完成。这当然与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也是密切相关的。

3.活动后评价不充分

按照一般惯例,主备课人会对全组同志开设公开(研讨)课,大家听课后再做评估、交流,但限于人情、时间,一般很少有人会对上课者提出合理化的调整建议,即使有人提了,是否接受并做进一步尝试,无人知晓。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提供的教学案实施教学,这样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原因分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载体的备课为什么成为一种“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活动呢?分析可能原因,有人认为是教学任务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2];也有人认为没有健全的集体备课规章制度,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作为没有相应的奖惩,从而导致教师不作为。[3]但个人认为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1.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技能提升是伴随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备课组活动时,主备课人往往把它看作是备课组分配的一个基本任务,只要按时提交相应材料即可,其他同志不少感觉是被动参与,主动发言的不多,有时甚至根本不发言。分析这种现象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参与者认为自己能力、水平不够,发言没有质量;二是问题意识不强,认为主备课者提供的材料很好,没什么可说的。透过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本质: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2.对活动本身价值认识不足

备课组活动理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研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不少教师对此活动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参加不参加活动无所谓,自己水平低,也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只要得到主备课人提供的备课材料就行了,这显然是对备课组活动价值的误读。当然,备课组活动也应不断提升活动质量,让参与者有所收获,这样也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这其中备课组长至关重要。

3.管理与指导常常缺位

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不少学校也有一些管理与指导措施,如安排行政人员参加备课组活动、安排检查人员开展备课组活动检查记载等。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备课组活动质量提升的问题,管理与指导需要解决的是形式与内容更好地统一的问题。

应对策略

1.用好网络平台,让活动前准备更加充分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建立数字化的备课资源是必须的。借助校园网,我们建立了备课平台,并对平台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主备课人必须在备课组集中活动两天前把备课资源上传到备课平台;第二,备课组同仁在集中活动前必须阅读备课资源,并做出阅读修改意见(备课平台提供了阅读修改功能,可以记录每位阅读者所做的修改)。第三,主备课人在集中活动前再次登录备课平台,整理各位阅读者的意见,初步形成讨论稿。主要包括:修改的意见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修改?第四,备课组活动主要围绕大家所提意见集中讨论,能形成共识的,修改形成共识,不能形成共识的可以保留意见,通过课堂实践后再来评估、讨论。当然,每位同仁在实际上课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出调整的可记录下来供下次集中r交流。充分发挥备课平台的功能,让备课组活动前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加充分,这也为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备课平台检查备课组集中活动前的准备情况,为落实管理职能提供了有效抓手。

2.实施团队教学,让公开(研讨)课更有价值

在教师群体中有一个基本共识:认真准备一次公开(研讨)课,自己的收获将是显著的。这一方面充分说明教师平常对自己成长的不满意,或者说感受不到进步;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公开(研讨)教学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推动力。但目前应付校级公开(研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学校管理层面有“一人一课”(每学期每人开设一节公开课)的要求,因而教师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上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因此,公开(研讨)课也成了一种可以应付的活动,一方面拿着去年教学案上课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交流时碍于情面不会多说什么,即使要说也大多是些不痛不痒的话、无关紧要的话,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开课活动价值,让活动能更加深入,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团队教学的尝试。具体做法是:第一,在课表编排上,把团队成员看成一个人来安排,这样就有效错开了团队成员的课务。(注:我校信息技术教师9人,开课班级13个,一周计26节,分成两个教学团队,一个团队14节5人,一个团队12节4人。)第二,主备课人的公开教学不再是一个班,而是团队成员中的所有班级,开课时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并在课下充分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做出修改、调整,再继续在团队成员的其他班级执教,这样就将“一人一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第三,加大交流、研讨的力度,侧重于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修改的?修改后的效果如何?让问题的研讨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加深化。通过近一学期的活动,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3.用好录播设施,让活动过程可视

充分利用现有录播设备,让备课组活动过程实现同步录制,这一方面可以有效保存备课组活动的过程资料,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评价备课组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本学期,我们尝试将部分备课组活动安排到录播教室进行,由于需要在录播教室进行活动的录制,参加活动的教师大多做了较为充分的准洌这为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证。由于环境的改变,活动进行较为顺利,大多教师也都是做了有准备的发言,有了问题讨论也更加聚焦,与活动无关的内容也不见了,在这种“活动过程可视化”的要求下,活动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可视化活动过程视频也为进一步提升备课组活动质量提供一手基础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研判,分析活动情况,并根据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可能由于顾及现场录制,在交流讨论时,大多发言比较谨慎,似乎还不够深入,这还需要后期改进。

4.邀请学科专家参与,引领活动走向深入

管理者参与备课组活动,应该是管理初期对备课组活动质量监控的需要。当备课组活动走上正轨后,可能更需要的是学科专家的同步参与,他们需要既熟悉学科教学内容,能够为备课组活动引领方向,又要熟悉备课组活动交流、研讨、深化等方面的技巧,从而为推进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这里的学科专家既可以是区域的学科教研员,也可以是区域内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一学期安排3-4次有学科专家参与备课组活动无疑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学科专家参加活动前也可以请他们对已经进行的活动过程视频做一些剖析研究,这对有针对性指导备课组活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项目或课题载体,让教师参与研究

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决不限于学进度、研讨教学案、通过阶段测试试题等,要想让一个备课组能够有持久的研究动力,项目或课题应该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在备课组不断的深入研讨中,总会有些问题不是当时就能有效解决的,它就可以成为备课组研究的项目或课题,让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在推进基于平台的教学,而基于平台的教学就需要基于平台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它称之为“电子学案”,那这种电子学案如何来设计就成为我们备课组共同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只有少数教师积极参与研究,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交流,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教师逐步感受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加入,最终全组教师都参与了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电子学案的基本特征,电子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并在平台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为后期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课题就是源于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发现的问题,而且每位同仁都遇到了这一问题,因而所有人都主动或被动卷入了研究。目前,虽然研究两年多了,大家仍然有兴趣在研究,因为他们在研究中,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也收获着研究的快乐。

备课组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提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既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当然也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课题,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王德明.课例研修:让教师成为集体备课的“自由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7.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3

(一)上级会议。

包括省市县级层面、跨部门协调会与会办会。

(二)系统内部会议。

包括全系统会议、全局干部大会、科室(单位)负责人会议、各项业务工作会议和会办会。

二、上级会议

接到上级会议通知后,办公室及时报告主要领导,确定参会人员。办公室根据主要领导安排做好会议通知、会议材料、车辆安排、请假备案等协调工作。

三、系统内部会议

(一)会议安排

围绕全县商务中心工作和年度商务主要工作,办公室会同监察室对各条线各科室提交的会议计划进行审核,形成局机关年度会议计划,报研究同意后执行。系统会议和全局干部大会,由局领导班子研究同意后方可召开。科室(单位)负责人会议、各项业务工作会议以及会办会,由局分管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向局长提出,经同意后安排召开,会议后要向局长汇报。

(二)会议准备

会议负责人根据领导班子研究意见筹划会议方案。办公室根据会议方案安排布置会场工作,会场安排布置要符合规定、细致规范,不能有疏漏和错误。否则,造成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办公室协助会议负责人做好会议通知、会议材料、请假备案等协调工作。参会人员根据会议安排,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做到言简意赅,开短会、高效率会,不开无准备会议。

(三)会议费用

加强会议活动经费管理,实行预算控制。召开会议前须提交会议方案和经费预算。办公室负责协调会期、审核会议相关安排,会同财务科审核会议预算。会议地点应首选局机关会议室,确需在外召开会议的,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会议场所。会场布置要简洁朴素,不摆鲜花,不制作背景板,减少纸质会议交流材料。会议一律不安排就餐。

四、会议纪律

(一)遵守会议纪律。

凡参加县组织的各项会议、观摩、学习等活动,出现违反纪律被通报批评的,依规定接受处理。造成严重影响的,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局纪委监察室负责督查系统内部会议纪律情况,适时通报,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二)保持良好的会场秩序。

把通讯工具关闭或开到振动状态,会场内不得随意接听通讯工具,不准频繁离开座位或久出未归,严禁吸烟、交头接耳、打瞌睡、发短信、看与会议无关的任何材料(报刊)或做其他小动作。

(三)做好会议纪录。

会后要及时主动传达会议精神,落实会议要求;学习性会议,需要做笔记的,要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学习笔记。会议期间如进行讨论,参会人员要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在领导发表讲话时,不得当场顶撞、讥笑、谩骂或采取肢体动作等,如有看法,会后进行交流沟通。否则,要做出检讨或予以追究责任。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4

根据公司《党建工作督导考核办法》,党办于4月下旬、五月初通过查阅资料、实地督导等方式对各党支部一季度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体来看,大多数党支部能够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支部党建工作,主要表现在: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各党支部均安排专人负责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会议记录均比较规范,各项内容填写日益完善;能够认真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结合实际,细化业绩分评分标准,能够按时收缴党费、及时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发展党员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进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各党支部能够认真开展“讲政治、改作风”专题教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均组织党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警示教育,开展了交流研讨。

大部分党支部已完成“对标定位、晋级争星”年初定标工作,明确了年度创建目标。组织生活比较规范,各党支部能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对推荐党员示范岗、发展党员、补选支委等重大事项能够做到提交党员大会或支委会议讨论研究,均能够认真召开组织生活会、严肃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个别党支部制定的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不够严谨,没有与时俱进学习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个别党支部上报的文字材料和个别党员撰写的学习研讨材料中对重要政治名词描述不够准确。

二是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够规范。个别党支部对主题党日活动各项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部分党支部开展交流研讨偏离确定的主题,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按部就班的多,结合工作实际的特色活动少。

三是工作细节不到位。个别党支部对公司党委安排部署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部分规定动作没有做到位,未能及时报送“讲政治、改作风”专题教育阶段性总结和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进展情况。个别党支部《工作手册》中的会议记录内容不够详细。个别党支部召开会议的签到表人数和提供的会议照片人数有出入。个别党员撰写的学习研讨材料质量不高,未能做到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想,甚至存在网络下载、不作修改、生搬照抄的情况。

三、工作要求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全面整改,推进支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一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建基础知识。公司党委下发了《党建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各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反复学习,确保全体党员完全掌握党建基础知识内容。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5

一、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一是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二是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做准备,如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三是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是以“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三个板块来编排教材的,集体备课时,教师务必要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尤其要切实处理好单篇课文学习与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关系,课文文化内涵、表达情感与加强语文基础训练的关系,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教师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关系,准确把握教材与灵活运用教辅资料的关系。

二、集体备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还应该是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集中讨论时,备课组长除了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外,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如我校七年级文科组采用的集体备课程序是这样的: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书讨论稿交备课组进行交流;备课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对教学设计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大家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然后再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备课组成员作为该次教学内容的执行书。这样的操作程序,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发挥了个人与集体的智慧,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底”进课堂,把新课程理念和精神落实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这样的集体备课,既有教案教法的整合,又有教学思想的交流;既有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有个性火花的迸发。这样的集体备课,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提供了保障。

二是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试教后及时组织评课。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如我校各备课组在学期初就将本学期需要备课的内容分配给中心设计人;中心设计人按单元或章节进行备课,并提供教学设计书交集体进行讨论;中心设计人按修改后的教学内容执行书试着上一节观摩课;备课组成员对试讲的课程进行评教,试讲者也对试讲的课程进行反思,修正不足。通过试上,备课组成员也了解到,在正式上课时,什么环节该让学生自主学习,什么节点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出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三是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可以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让骨干教师帮助新教师挑好担子。如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内部优秀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与青年教师结对,每一位青年教师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做指导教师,并将帮扶效果纳入指导教师的年终考核。这样,在外因的促使和内因的需求作用下,双方就会主动协调配合,自觉研究备课,相互听课,一起解决问题。另外就是开展集体备课。我校规定,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做一次中心发言人。于是,新教师就会主动查阅资料、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请教学习,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和建议,再通过上课、评课,找出优缺点。这样,新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少走弯路,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6

ii.问题和建议

自从1996年秋实施全日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教材(SeFC)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在义务教育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成绩和进步

最近,西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他们从30个省、市、自治区首府的首批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中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每校从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样本学生,让他们接受四种测试和一种问卷调查。高三英语教师则全体接受问卷调查。他们还在31个省、市、自治区分六个层次进行了参照性调查,共有10255人参加。四种测试卷中有一种是1985年原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高三水平测试卷。此次测试的成绩与1985年的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加了10-20分,其中边远地区(如甘肃)和非重点中学提高幅度更大,增加了约30分。这项调查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在大面积提高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大纲和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重视培养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人们不仅在理论上承认中学英语课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工具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语行为的训练,而不是单纯操练语言形式,更重视语言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努力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并辅以自己创设的情景,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全国各地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趋势:开始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逐渐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场所。

二、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高中英语教材围绕16个话题编写了丰富的听说读写的材料,在这次调研中普遍受到了好评。大家认为,“课文内容有意义,题材广泛有趣。”教材体现了中外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增进国际理解。许多课文渗透了爱国主义情感、为人类自由、解放、和平、科学献身的精神,相当多的课文渗透着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思想。大量语言材料通过课堂教学赋予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净化和美化他们的灵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我们提倡的不是纯结构,也不是纯交际,而是两者的结合。五步教学法中的pDp(presentation-Drilling-practice)有别于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我们主张,控制无意义的或缺乏意义的机

械性语言形式操练,重视和加强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但绝不忽视操练。也就是说,在保证语言系统教学的前提下,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交际性练习,实现语言的功能,完成大纲的41项

功能项目,培养口笔头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学生的智力--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像力随之提高,而且成功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毅力和信心。

三、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了听说能力,又侧重培养了阅读技能

由于大纲对四会提出了较为明确、具体和量化的要求,高中教材改变过去偏重阅读的做法,为每个单元设计了听、说、写的练习,三年的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98年全国中学生口语竞赛可以看出,专家们普遍反应,学生的语言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学生的自信、创造性都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阅读由过去的精读,肢解课文、语言分析、背记,到现在的用眼扫视、用脑思考,根据语篇的上下文猜测词意,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并能根据语境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写由过去不系统到有系统地练习写,主要是有指导的书面表达,按照句子、段落和成篇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题材多取自单元话题,体裁多样,有巩固性、指导、自由三种写的练习。

四、促进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新的教学目标和新教材有助于改变沉闷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抛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科书介绍了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分排、两人小组,小组活动,提出了多种交际性活动形式,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讲、读、译、背、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听、说、读、写、演、画、讨论、采访、辩论”等,由单一的认知型课堂演变成“认知-活动-情意-任务”型的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活动,加强了情感交流。教师的角色多样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不仅被动答问,而且要主动发问,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经常会处于亢奋的状态。

由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们开始研究起学习策略来,以更好地指导学习学会学习,授之以渔。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吸收了语言习得理论观点,增加了语言输入量

由于认识到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由不熟练到熟练、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要求,对语言知识允许有理解和掌握的不同要求。这样有助于丰富教学材料,加大信息量,增加输入量。例如大纲规定三年要求学习2000个词,但教科书实际上出现了2700多个词,加上配套的材料,大大提高了语言的复现率,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天地,使他们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高中不像初中那样强调区分层次的要求,在词表中未加许多符号,其意图是鼓励学生自然吸收,尽量扩大词汇量。这样做也可为新一轮课程改革铺垫基础。教师认识了语言认知过程

中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容忍性有所提高,这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密切,使学生解除了忧虑和压力。这样做大大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都很有好处。

六、推动了测试和评估的改革

高中大纲对考试、考查做了规定,要求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要包括笔试和口试或听力测试。这与国家考试中心近年来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初中和高中的大纲和教材的实施加速了我国中学测试与评估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由过去的知识型逐渐变为能力型测试,并逐步强调语境化和交际性,以及文化性。近几年,全国各地自下而上地加进听力测试,由中考发展到高中会考,进而发展到今年已有几个省高考加试听力。估计在下一世纪初会加大测试改革的力度。

七、促进了中外语言教学的交流

研究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是具有国际性的。我国近20年中学英语课程和教材发展

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英合作编写教材的举动对中外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此结束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封闭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英语教师协会、英国文化委员会和海外志愿服务社、美国英语学会等组织,以及一些国家的学者对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发生了兴趣。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也不断派出教师和教研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内召开国际研讨会等。而且,中外合作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材已被证明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方向正确,因此正在逐步发展。

获得以上的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仅因教材所致。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中央领导到全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度,中学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要求得到了认真的贯彻,体现大纲精神的教材为贯彻大纲起到了保证的作用。各地教育领导部门和教研工作者努力开展教研活动,培训教师,备课、听课、评优、交流和推广经验,形成了一股外语教学改革的热潮。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不断钻研教学,改进教法;学生以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毅力学习,在家长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已开始研究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切造就了当前中学外语的好形势,使得这个学科领域里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问题和建议

全国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有三年之久,成绩不小,问题和困难也很多。从西南师大的调研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列出以下五个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使用SeFC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课时少,进度快,难以完成计划

的确,旧的高中三册课本约有40课,而SeFC六册共有74个单元,教学分量大了许多。我们这样的安排的依据是大纲的思想:“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SeFC的语言材料比旧高中课本的丰富,信息量和活动量增加幅度大,但知识量有所减少,这样就降低了生词率,加大了复现率。这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的。如果说,旧教材被喻为是压缩饼干,那么SeFC可以比做普通饼干或是面包,岂不好吃得多。

怎样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我们建议:

1.精讲多练大纲四个附表中的语言项目,舍去非重点的语言项目,大胆减少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繁琐讲解;

2.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围绕语篇进行口笔语实践,多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少搞脱离语境的单项语言练习;

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要求他们做好预习,自学单词、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等;

4.熟悉大纲和全套教材,统筹安排课时,不平均使用力量(不必受教参规定的每单元五或六课时的约束),灵活掌握进度。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如集中教学单词或语法等)提高教学的效率;

5.集中力量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任务,不加无效的习题和考题,如有余力,应增加高质量的读物或其他教材;

6.高三下课本可结合复习作为阅读课处理,节省时间集中搞应试的训练,以迎接高考。

二、SeFC的语法缺乏系统性,教学费力

实际上,这套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系统沿用的是传统的语法教学系统,仅有少许变化:

1.JeFC和SeFC中有个别语法结构与功能项目结合较紧,例如情态动词的用法和间接引语等;

2.不区分动名词和分词,统称为ing形式,但呈现时仍按其功能分类处理;

3.比旧教材降低了难度,减去了虚拟语气等项目,并区分了理解和掌握的要求;

4.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共分了四轮呈现中学基础语法,而且相当多的语法项目由初中挪至高中才出现或要求掌握。这种非直线式的语法体系可能是使教师感到不习惯的关键。所谓四轮呈现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轮初一至初三(初中大纲中的语法项目。)

第二轮高一至高二(高中大纲中的语法项目,其中包括初中学习过、高中需要掌握的语法项目,如动词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等;还包括初中学习一部分、高中完成其余部分的项目,如动词的被动语态等)

第三轮高三上(重点复习高中语法项目)

第四轮高三下(以句法为系统综合复习初、高中语法项目)

对于熟悉旧教材的高中教师来说,以上变化真有些令人目眩。可是,一旦了解现行全套教材的脉络就会明白这种安排的意图。许多难度较大的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形式)不是一次接触就能使学生掌握的。也许一次能讲清楚规则,但要能掌握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没有大量的循环往复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必要的语法规则,教科书专设了Grammar一项,放置附录中。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参考了旧课本编写的,主要的区别是较多地利用表格归纳语法,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教材的语言不够规范,教科书中有错

教科书的编写总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中进行,加上不断地修改,又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这几年教科书中出现了不少疏漏。我们得到读者、教师和学生的热心帮助,不断改正、完善我们的教材。在这里,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读者来信所指出的许多语言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中英合作编写的教科书,其语言具有地道、自然、真实等特点。我们的教科书语言文字是力求规范的,即符合传统的语法规则,因为这是基础教学的需要,况且,我们的学生要对付严峻的考试。然而,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对语言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语法家或教师。我们在讨论语言的问题时,往往不能简单地判断是正确或是错误,而要弄清是可接受的或是不可接受的。

SeFC所涉及的许多话题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千年的到来,2000年秋季教材的内容相应做了些小的修改。教材需要不断修订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

四、SeFC的配套教材不够好

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教学用书不是按单元排列,造成查询困难,增加了备课的时间。

2.练习册中的练习形式不够多样,主要是巩固性练习,有些练习的难度不够,缺少启发思维的习题,缺少语篇和综合训练题。

3.阅读训练中的练习题与高考阅读理解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阅读技能检测的深难度都不够。缺乏高质量的说读材料。

4.电子音像教材侧重视听作用,缺少程序化的内容,特别需要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

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修订或新编教材时需要改进的。同时,现有的配套材料怎样能够充分利用也存在问题,如挂图、简笔画、投影片、录像带、阅读训练材料等,在有些地区是闻所未闻,更不知从何处购得。这是出版发行部门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五、相当

多的教师对SeFC的教学要求还不适应

大致有以下表现:

1.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新的教材,仍然以讲、读、译、背记等形式为主。

2.侧重语言形式的练习,课堂设置情境和交际性练习较少。据西南师大调查,这样的课堂教学约占60%以上。

3.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用汉语讲课。这样的教师在重点学校约有47%、非重点学校约占80%以上。

4.相当多的教学时间用于做习题、搞应试,学生无时间扩大阅读量。

5.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课堂不活跃,很少搞小组活动。

当务之急是,组织教师学习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身的素质,即提高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提高语言水平、文化修养、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处理好正常教学和应试的关系,开展教学研究、共同探讨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从长计议,外语师资培训要走法治化的道路。教育部师范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员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在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培训等。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建立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部级、省级和地、市、县级骨干教师。三年可望见到成效。

当我们迈步进入21世纪之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学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满怀信心。可以说:改革虽艰,已见初效,再接再励,前途无量。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远程教育;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

“语言学概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教学内容是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要点提示、重点难点分析、重要名词概念解释,以及教学大纲新增内容的补充介绍。由于本课程主教材是作者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行文比较简略,许多名词概念没有必要的阐释,内容要点没有明确归纳,不少重要问题或疑难问题往往是一笔带过,因此学生自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学习指导书力图在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补充,以帮助学生吃透教材,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并密切关注本学科领域内的新理论、新进展,结合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在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和网络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和群众语文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到本课中讲解讨论,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化教学的转变。

本课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根据本课性质与特点,紧紧围绕国家语文现代化工程和“汉语桥”工程,除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中文信息处理、世界汉语教学以及影响群众语文生活的一些问题结合到有关教学内容中分析讨论,突出本课对现实问题理论解释说明功能外,还通过开设专题研究与实践选修课方式,加强对本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扩展与延伸,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有关要求和本课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大量国外研究成果,我们把握住这一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汉英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为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对学员的要求和传统学校不同:首先,求学者主要借助于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进行学习,学生运用教学的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很重要。其次,由于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传统学校的校园环境,学习者要树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观念,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和适应远程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发挥自身个性化的学习特点。第三,网络教育必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环境。通过e-mail、BBS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已非常方便,学习者要主动利用这种交流方式得到帮助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学员掌握理论,消化知识,完成作业,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在学习和工作中提高语言理论和文字工作水平,经过对学员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我校能够提供的教学资源情况,特制定该课程教学模式为“制订计划―教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作业练习―批改作业讲评答疑”的课程教学模式,具体说明如下:

一、制订课程学习计划

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就是教师研究的过程,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文本、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学情

教情……研究即教师学习的过程,他们在研究中思考、反思、锻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学计划,它应该对教学工作有规范性、指导性,引领教师将眼光放得更宽广、长远一些,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还关注他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教学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动态生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微调”,但它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不变的,切不可随意“偏离”甚至“”教学计划。学习计划包括:

1.按学校课时,面授课为1周一次,分9次完成全书共九章内容。每一堂课教学要点明确,针对性强,重难点分明;教学环节清楚;所授知识点清楚、准确无误;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特点及其知识储备,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让他觉得盲目或没兴趣、没意义。

2.通过教材进行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周。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3.学员利用VoB点播系统和ip课件,根据学习计划观看本课程各种媒体辅助学习材料。这些都好比在教师身边又重新上了一次课,有助于学员将面授课时没有弄懂的问题及时弄懂,掌握知识。

4.登录中央电大、省电大在线平台查阅本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料,每周不得少于2学时。在线平台上有许多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辅助资料,认真查阅后,受益匪浅。

5.参加小组讨论,完成作业、练习。做作业是巩固消化知识,可起到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弥补的作用。做作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养成良好习惯。

二、教师导学

在导学课上,首先要引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要讲讲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该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按照《语言学纲要》课程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导学。在面授中,教师要求学生充分把握吃透主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参考别的教学媒体,尤其是要带着问题学习。主教材阐述问题行文比较简单,有些重要内容叙述很简略,或者没有分出要点来,理解把握有一定难度,这就更需要结合其他媒体来学习。因此,学习主教材如碰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利用学习指导书、ip课件、网络课件中的解释或网上辅导文本的疑难问题分析里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像形态变化的手段,句式变化的方式等,学习指导书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补充说明,查阅这部分内容,就能得到答案。这样,一边学习主教材,一边查阅参考辅助教材,才能取得学习效果。学习中最好不要从头到尾看某种辅助的教学媒体,因为这些媒体内容的系统性肯定不如主教材,所以在学习主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别的媒体,效果会更好一些。又比如学习指导书每章后都有百分制的自测题,没有附答案,但这部分内容和网络课件中的综合练习有交叉,因此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答案。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对于学好语言学概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导学过程中,除了面授教学重点、难点外,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整合、利用教学资源,观看ip电视课,通过网络查看中央电大教学平台的有关内容,并将教案制作成电子课件,提供在电大网页上供学生浏览。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在自主学习中,学员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知识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要求学生按照教材,遵照学习计划学习教材重点、难点,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按照中央电大的直播课堂播课表,按时参加直播课堂的学习;如果学员在直播课播出的时间正好有事冲突,应及时找时间点播该堂课的内容,以免延误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3.按2学时/周定期或不定期登录中央电大网上教学平台(网址是:open.省略)查阅本门课程的辅导资料;中央电大的《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重难点分析、综合练习、自测练习、望远镜四个部分,其中重点难点和综合练习分章编写,自测题每套均是全书内容的综合,以百分制计算,配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在学完全部内容后可以用来检测学习效果。本课件内容结构设计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无论打开多少层次,课件主要内容板块目录始终都在桌面上,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内容链接到另一个内容,而不必烦琐地层层开闭寻找相关内容板块,很受学生的欢迎。课件主页左栏为内容版块目录,右栏为章节目录。使用时,根据需要首先点击左栏,然后在右栏选择有关章节内容。当鼠标指针指向某个部分并变为手型时,即可点击链接到相关的部分。综合练习与自测题两部分上方的题型栏目也可根据需要自由点击选择;要看答案可点击相应题目后面的钥匙图标即可。望远镜部分的三个内容是互相链接的,比如在参阅语言学流派时,点击行文中的语言学名家,可以链接该名家生平事迹介绍,再点击名家中的代表著作,可以链接该著作的内容介绍。

4.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及时通过电话,计算机公告版或e-mail寻求教师的帮助。由于学员与教师不是经常见面,教师应及时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和e-mail信箱,以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学员也可在教师指定的辅导答疑时间进入辅导答疑系统,收听收看教师辅导答疑内容,并可向教师提出问题,或浏览别人的提问及答案。

5.参加小组讨论和网上BBS讨论,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进行交流。电大在线为每一门课程设计了教学平台,除了教学辅导文本和电视辅导外,还开辟了课程论坛(讨论板),大家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论坛中提问,寻求解答。充分利用讨论板的交互功能,对大家的个别化学习进行指导;同时,在网上举行数次定期的实时讨论,就教学疑难问题、作业问题、综合练习问题、期末复习与自测等问题等进行辅导,由于网上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式的过程,所以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网上的相关的教学信息,了解有关教学动态,积极参加网上的教学活动。

四、小组讨论

远程教育中让学员建立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言学概论”课程。所谓小组讨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将小组教学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组合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教学是一种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小组讨论又是小组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小组讨论这种多边互动,学生互帮互教互学,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对他人的承认、沟通、交流,学会求同存异,激发思维和学习动力,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具体的教学形式,处于次要的辅助作用,它反映现代教育发展的某种变革,是与新的教育观念、思想相一致的,它是现代教育观念、思想在实践上的具体体现,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与面授、网上学习、自学同等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在导学教师(班主任)指导下设立由2-5人的富有凝聚力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地域或工作上的便利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应当有本组学员共同喜爱的名字,有富有感召力的小组长,有简明、可行的集体学习计划。实践证明,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员主动的求知会互相感染,产生良好的影响,带动其他思想上还落后的学员,主动的学习,这种影响,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更要有说服力。讨论中可以产生更多的交流,产生友情灵感,活动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比课堂学习更轻松欢快、热烈。学习小组效能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假如某个群体的带头组织能力强、专业水平较高,而且又乐于奉献,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这样的群体一般就能巩固。小组协同学习要达到最好的效益,必须使学习环境与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全体成员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达到协调一致。安排的小组讨论课题,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讨论交流中可以了解别人怎么学,学的怎么样(体会),别人了解哪些资源,互导互补,可以校正个体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理解的偏差,使模糊认识变得明确,讨论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不同的人发表的看法及表现可以反映其学习上的差距,产生压力,及时调整学习安排。学习小组的交流在内容上,不仅是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学习技能、手段方法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包括知识应用、思维、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中的时间、空间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克服开放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见面机会较少、信息反馈匮乏和滞后带来的缺陷。

同时,在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提出些问题让大家讨论;大家把学习中遇见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交由组长反馈给教师。教师定期与所有学习小组的组长会面,让组长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并以抽查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检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补救,巩固、深化,拓宽思路,吸收各种知识。这样,就真正达到了小组学习的目的。

五、作业练习―批改作业―评评答疑

1.每次上课完成教学内容后,将中央电大的形成性考核作业练习册分单元布置,并在下一次课时安排部分时间讲解作业。

2.对学生所做作业进行全批全改。

3.在批改作业过程中,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讲评答疑。这既要求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查漏补缺,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听说训练网络资源优势语言交际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外语教育事业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英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各大高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相关论文课题研究、探讨、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各类考试书籍试题更是种类繁多;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资源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及它所蕴含的巨大优势。如此发展程度是不是说明英语人才培养方式就不存在问题,英语教学改革就已经获得成功了呢?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学英语,有的人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学到大学,我们是不是可以骄傲地说英语过关了,我们能够运用这门语言交流工具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了呢?英语水平是不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运用自如、随意驾驭呢?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尤其针对非专业学生来说,听说能力存在着极严重的问题,而且不会听说英语的人不是少数。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利用它改变聋哑英语的现状,不仅是教学手段,还包括学习手段跟得上现代化的发展,把对于传统方式的挑战变成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你想和他人成功交流的话,你就必须理解他们的语言,同时你所讲的语言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因此准确的发音和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彼此间更好交流所必需的,不仅有助于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这就要求我们听说能力的加强和提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冲击下,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高效地利用它的优势来为教学服务,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听说训练的局限性和弊端,真正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内容落到实处,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传统听说训练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以教室—教师—课本为主线,教师是课堂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学生作为参与者的个体,把所有参与者高效地组织起来达到一个共同目标并非易事,其中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学生处于真实语言环境的机会有限,学习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仅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学习环境完全依赖于人为的设置,通过与老师和他人合作进行实现,因此课外的学习环境可能就造就了学习重点的转移,读写优先,忽视听说。

2.听说材料多为书面,内容有限,而且教学计划安排的主动性不是很大,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兴趣;不能随时随地练习纠正,不利于学生提高发音水平,掌握发音技巧等。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满足不了学生不同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有限。

3.非专业学生班容量大,更多时候是单独练习,教师指导时间有限,而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一致的教学要求,也会阻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学习效果受教学活动时间、内容、配合者的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

4.学习状态是以教师为组织者的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关照”不到或是“刻意”偷懒的学生根本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时间长了可能会失去练习的兴趣,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5.产生聋哑英语的局面是由于学习者缺乏语言的实践环境,在不同语境下不了解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完成交际任务。

6.日益普遍的应试学习心理和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考试就认为完成了英语学习的错误态度,不了解考试只是作为测试方法,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优势

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它在教学领域体现的优势不容忽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网络环境提供给我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随时随地可以选择与他人配合,互相交流沟通,时间安排上能动性大,有利于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材料来源丰富、多样,音频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网站。

3.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水平选取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材料,学习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学习状态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4.网络资源无论视频还是音频,我们都可以重复利用,可以反复练习模仿,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三、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如何相应地做出自身由黑板粉笔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如何通过不断学习补充匮乏的现代化教学技能,真正做到把教学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创新能力为前提,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与学不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而是以提高自身能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

2.学习材料的选取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尽量选取难易适当,选择资料来源可靠的网站。

3.学习实践的合理安排,最好能建立完善的教室定期检查监督机制,通过课堂检验考查学习成效。

4.注意如何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辅助课堂学习以获取最大知识量。

5.是否有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6.在校园网依托下极大地发挥现代化学习手段的优势,自觉进行实践,有意识地运用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7.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辩论、演讲、短剧表演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己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改变聋哑英语状况。

因此,笔者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培养目标,即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听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为探讨的重点。逐步实现英语教学课堂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辅助弥补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不足,充分展现教师的全方位掌控能力和教学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大学英语听说的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2]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李红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9

[关键词]敦煌古藏文文书;汉藏对音材料;唐五代西北方音;声母;韵母;声调

[中图分类号]K8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14-05

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书中有一类特殊的卷子,其中汉字旁边用藏文注音的,称为“注音本”,只用藏文音译全部或部分汉语文献的,称为“音译本”或“译音本”,这种卷子一般统称“汉藏对音材料”。①这类汉藏对音材料不仅是研究古藏语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依据,一直倍受音韵学界的重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很多语言学家和藏学家对敦煌汉藏对音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较早研究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的是罗常培先生。罗氏所著《唐五代西北方音》②是第一部利用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中国古代西北方言音系的专著。他把《切韵》作为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出发点,利用五种藏文对音译音材料③和一种注音材料构拟唐五代西北方音,与现代西北方音进行比较,探讨其语音流变,并结合音理分析,识别并解释了两种语言对音难免的音近代替现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唐五代西北方音》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和研究。他们根据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对《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汉藏对音材料进行了补充和修订,逐步完善了敦煌汉藏对音材料音系的构拟。本文试就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声母、韵母、声调四个方面略作述评。

一、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探讨中古汉语方音,罗氏认为有两个方面的材料最为重要:一是汉字在外国语里的译音或外国语在汉字里的译音,二是保存方音性的汉字注音。④《唐五代西北方音》中用到的汉藏对音《千字文》、汉藏对音《大乘中宗见解》、藏文译音《阿弥陀经》、藏文译音《金刚经》四种材料属于第一类,注音本《开蒙要训》属于第二类。而《唐蕃会盟碑》当时只有劳佛(B.Laufer)与伯希和(p.pelliot)利用其汉译藏音部分讨论过9世纪的藏语音韵,其他材料只是零零散散地被人引用过。⑤罗氏整理这些材料,并拟测出其代表的方音系统。这是国内学者首次利用当时刚发表的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至今仍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日本学者高田时雄根据新发现的材料,对罗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进行补充和修订,著有《敦煌资料による中国语史の研究——九·十世纪の河西方言》,⑥利用14种材料研究其中的音韵和语法现象。他所使用的材料,不管是数量上还是完备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唐五代西北方音》。

其实,除了罗氏和高田氏综合研究汉藏对音材料所反映的河西方言之外,国内外还有许多学者也对这些材料的整理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1920年,法国伯希和与马伯乐(H.masperro)曾引用过对音本《千字文》的一部分。⑦1923年,日本羽田亨的《汉蕃对音千字文断简》释读、转写了汉藏对音,并确定了《千字文》的对音性质及与研究唐代西北方音的关系。1926年,托马斯(F.w.thomas)与柯乐逊(G.L.m.Clauson)比定译音本《金刚经》,并注出了相应的汉字。1927年,柯乐逊比定《阿弥陀经》,且注出了汉字。柯乐逊还为《阿弥陀经》和《金刚经》做了汉藏互见索引。1929年,托马斯参照《大乘中宗见解》的译音本(ch.9,Ⅱ,17号)和重字,补全了其对音本(ch.80.xi号)的空白。财津爱象《敦煌出土汉藏对音の材料と〈韵镜〉との比较》⑧一文从汉语音韵史的角度,把《千字文》、《阿弥陀经》、《金刚经》三种汉藏对音材料分类组合与《韵镜》比较。1948年,托马斯和翟理斯(LionelGiles)合写《一种藏汉词语写卷》,刊布了《藏汉对照词语表》写卷,比定出部分汉字。1958年,西门华德(walterSimon)在《藏译汉文文献释读》⑨中介绍了《妙法莲华经》、《天地八阳神咒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道安法师念佛赞》、《寒食篇》、《杂抄》、《九九歌》等文书,并用拉丁字母转写出了其中的一部分。1960年,陈国(Csongor)著《在敦煌发现的用藏文译写的汉文文书》,⑩再次讨论了罗氏使用的汉藏对音材料。1982年,王尧在其所著《吐蕃金石录》中录写了《唐蕃会盟碑》四面的汉藏碑文,在藏文下注出了拉丁字母转写。111982年,周季文在《藏译汉音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校注》12一文中,比定了该写卷,作了《汉—藏索引》和《藏—汉索引》,第一次为藏文注了现代藏语的安多音和拉萨音。1984年,黄布凡撰《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和《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综录及遗留问题》,对《藏汉对照词语》残卷作了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订正。131992年,郑张尚芳补解和订正了前人研究《藏汉对照词语》残卷中的缺释与舛误部分,并分析了其反映的语言现象。142006年,周季文、谢后芳通过对18种敦煌吐蕃对音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成《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为藏语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财津爱象和匈牙利陈国的研究。罗氏写《唐五代西北方言》过程中看到了财津爱象的文章,对其文章提出了四点批评:没有收入《大乘中宗见解》;与《切韵》只是比较声母,没有比较韵母;没有认识到羽田亨和托马斯藏文转写方式的不同,未加以统一,照搬使用;藏文转写有讹脱之处。15罗氏又对其三种汉藏对音材料和《切韵》注音中的讹脱之处进行补充和订正。而陈国的研究则是建立在罗氏的基础之上,订正了罗氏《阿弥陀经》等材料的读音,是对汉藏对音材料的再研究,而不是音系的再构拟。高田氏评价陈国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原则的,与罗氏基于藏文转写来整理材料不同,陈国认为应当从《切韵》体系出发。他认为陈国有改善之处,但达不到取代罗氏著作的程度。16当然,与高田氏时期相比,二者都存在资料不足的问题。

另外,方言材料方面,因为当时没有敦煌方言资料,《唐五代西北方音》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书后所附《方言字汇》,选取其中的六种,包括兰州、平凉两种甘肃方言,西安、三水两种陕西方言和文水、兴县两种山西方音。罗氏用这六种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音对比,探求从中古到现代西北方言的演变规律。关于高本汉对汉语方言记音的准确性,兰州大学张文轩教授曾经著文归纳了高氏所引兰州方言例字读音的声韵特点,指出了与今天兰州方言的7个共同特点和15点明显差异,分析出差异的原因是“发音人发读书音或口音不纯”,或“考虑古音差异而强生分别造成的”,当然也有记音的错误。17因此,罗氏利用高氏所记方言资料来探讨现代西北方音语音流变的方法是否可取,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罗氏曾经谈到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先拿这几种汉藏对音的材料同切韵比较去推溯它们的渊源,然后再同六种现代西北方音比较来探讨它们的流变。”18耿振生认为,罗氏在研究方法上有几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的地域观念和时间观念,他把这几种材料里的对音都看作是唐五代时期的西北方音,而不是笼统地把研究对象的语音现象说成“汉语”或“共同语”。第二,在汉文典籍与对音文献的关系上,重视汉文典籍中的音韵系统的参照作用,不是一味相信对音。凡是对音与古音文献的归类相矛盾的,有时要从对音的不确定性上找原因,不轻易否定汉语文献的音类划分。第三,对于近似音替代的原因分析比较透彻。他还指出“罗氏在研究中没有注意到西北方音与共同语的区别”,对音材料中“《唐蕃会盟碑》是唐王朝中央政府与吐蕃王朝会盟的文书,汉语这边的语音应该用共同语,不大可能用西北方音。真正属于西北方音的对音材料可能只有前四种”。而高田时雄则把敦煌的对音材料分为中原地区方言和西北方音两部分。19罗氏和高田氏的研究时间前后相差五六十年之久,不可否认前者的研究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会有不完备之处,后者对汉藏对音材料的研究比前者更进了一步。另外,笔者的理解是:这与学者们的思维方式、研究思路及对西北方言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国内学者多用归纳法,如罗氏从汉藏对音材料本身出发,列表与文字相结合详细描述其语音现象,并比对《切韵》系,归纳其语音特点;国外学者多用演绎法,如高田氏,他首先假设当时存在一种语音体系,再以此体系作为比较的基础,利用汉藏对音材料进行论证,得出结论。

二、有关声母问题

罗氏将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声母归为6组29类,认为这一系方言与《切韵》声类最大的不同有七点:第一,舌上音混入正齿音;第二,正齿音的二三等不分;第三,摩擦音的浊母禅邪匣变入清母审心晓;第四,床母大部分由禅变审,但澄母却变为照母的全浊;第五,轻唇音非敷奉大多数变与滂母同音已然露了分化的痕迹;第六,明泥两母因为后面声随20的不同各分化为两类;第七,y化的声母并不专以三等为限。这七点是四种藏音所共同具有的。21高田氏将河西方言声母归纳为5组26个。22另有几个重要问题下面分别讨论:

(一)全浊声母是否送气问题

罗氏发现汉藏对音《大乘中宗见解》里全浊声母字除十一字保持浊声本读外,其余的都变成次清了,算是“特殊的变化”。他又结合《千字文》、《阿弥陀经》、《金刚经》三种藏音里全浊声母读作送气音的情况,推论唐五代西北方音里全浊平声变次清、仄声变全清已经开始了。23张清常先生注意到唐五代西北方言的另一项材料——天城梵书《金刚经》对音残卷中,全浊声母并、定、从、群的对音同次清声母滂、透、清、溪相同,认为可把中古汉语全浊声母拟作送气声。24邵荣芬利用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发现浊音清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并且“浊音仄声字都和全清互代,表明所变的清音都不送气”了。25刘广和先生根据不空的汉译梵咒材料讨论唐代8世纪长安音声纽,考订了全浊声母送气的事实,证明了罗氏的观点。26高田氏则认为,《大乘中宗见解》中全浊声母不分平仄,全部用送气音转写,是例外。同时,他发现在《开蒙要训》注音材料中浊音字有时用清音字注音,但通常是不送气音。27这和邵荣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部分浊音字有向全清发展的趋势。马毛朋先生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分析渭南方言存在的气嗓音现象,结合浊送气辅音和其后元音的声学特性,为唐五代西北方音全浊送气提供了语音学、声学依据。28围绕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的文章还有很多,但各抒己见,目前还未达成共识。

(二)喻三喻四问题

唐五代时喻三喻四是否有分别,也可通过汉藏对音材料进行考察。罗氏发现对音材料中喻母四等除了三个字例外,无论开合都读y,喻母三等开口有的读y,有的变为·(表示喉部破裂),合口写作’w、’u或w。综括大多数例证,罗氏认为“喻三等读’w-,四等读y-”,29即云母、以母是有分别的。与此不同的是,邵氏根据敦煌俗文学的别字异文中喻母云、以互代的例子,结合在汉藏对音《千字文》里云母和以母都有读’w-、y-的情况,得出“云、以已经不能分辨”的结论。30高田氏与邵氏的观点基本一致,他还进一步说明云、以母藏文转写的不同,并不是声母本身的差异,而是反映出后续介音音色的不同。31台湾学者卢顺点根据罗氏书中所用到的四种汉藏对音材料,分析了晚唐喻三、喻四字发生腭化的程度。喻三字20.8%有腭化情形的,喻四则为98%。32当时方言中喻三喻四是否有差别,目前仍存分歧。

(三)精、见二系合流问题

较早发现精、见相混的是罗常培,由于五种汉藏对音材料只在《大乘中宗见解》有一例,他没有确定精、见二系相混的性质。但是联系《开蒙要训》注音里“以从注澄,以照注从,以徹注清,以清注穿,以审注心,以邪注禅及以晓注心诸例”,罗氏肯定了见组声母三四等也开始有腭化的趋势。33后来的研究者对此问题的态度不一。邵氏虽然在敦煌俗文学的别字异文中发现了精系与见系相代的例子,但他认为这些例子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其余的一两个例子不足以判断当时见系字已经腭化。34丁治民、赵金文二位先生几乎穷尽了敦煌诗中的别字异文例,发现了精、见二系合流只有八例,分析了在文献中未见二系合流证据的原因,即五代后敦煌等西北地区丧失了中西文化交流出入口的功能,从而造成历史文献的断层。35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还在研究腭化这一音变现象,但汉语的腭化问题仍是一个老难题。

三、有关韵母问题

(一)模、鱼、虞韵

罗氏研究发现前四种汉藏对音材料里,“模母除唇音字外还没有变u,鱼韵也游移于i、u之间并没同虞韵完全混淆。不过鱼韵在《阿弥陀经》、《金刚经》里i多于u,在《千字文》里i与u不相上下,在《大乘中宗见解》里却u多于i:由这两音的消长上看,恐怕从五代起,鱼、虞渐有混而不分的趋势了。在现代西北方音里,模韵已全变[u],鱼、虞两韵也已合而为[y],不过因为受声母的影响各方面却微有参差”。40高田氏将模韵的情况进一步作了细分,“唇音字全部用-u来写”,《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道安法师念佛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也用-u来写,其余的用-o。鱼韵和虞韵的情况区别得很清楚,鱼韵用-i(-yi)、-u(-yu)两种标记法,而虞韵大多用-u。41而且罗氏认为鱼韵字读-i或-u找不出分化条件,这个观点高田氏也赞同。邵氏所写敦煌俗文学的别字异文中,鱼、虞两韵有一部分字相混,同时,鱼韵与止摄开口字相通,虞韵与止摄合口字。邵氏的解释是“鱼一部分字读-i,一部分字读-u,找不到条件,说明对音不一定可靠”。42另外,美国语言学家米勒也关注了罗氏书中提到的汉语效、流摄字和韵尾元音-i、-u的藏文转写,论述了汉藏对音材料中书面藏语-u和中古汉语-i的对应关系、语素d[a]、藏文的小词尾Cu(即“辅音+u”)、汉语ü的藏文转写等问题。43

(三)入声韵的收声

关于汉语入声韵的收声,罗氏认为咸深摄收-p,山臻摄收-t,宕江梗曾通摄收-k,但是在这四种藏音里它们写作-b、-r(-d)、-g。对于入声收尾到底是不是浊音,52罗氏引用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观点,并推想上古音的入声收尾有浊音和清音两套:浊音的*-b、*-d、*-g比较容易丢掉或变成部位相近的元音,所以在中古时代就渐渐地消灭了;清音的*-p、*-t、*-k在中古时代大部分方音还都照样保存着,但是一部分方音却变成浊音的-b、-r(-d)、-g——现在所讨论的四种藏音就是属于这一系的。他的结论是:如果这种假设可能,藏语译音的-b、-r(-d)、-g就不一定是-p、-t、-k的替代音。53邵先生则认为藏语译音的-b、-r、-g就是汉语-p、-t、-k的替代音,他解释道:“藏语译音用b、g而不用p、k对译汉语的-p、-k,那大概是因为在藏语里b、g可以作尾辅音,而p、k不能作尾辅音的原故。至于用r而不用d对译-t,就更不难理解,因为塞而不裂的-t用r对译实际上比用d对译更切合些。”54

四、有关声调问题

另外,有关全浊上声字是否已经变为去声,罗氏认为《开蒙要训》中上去互注的例字反映了唐五代西北方音里已经发生浊上变去了,并拿唐代李涪《刊误》中“上声为去,去声为上”的例字做旁证。61邵氏肯定了当时敦煌一带方言浊上变浊去的事实,62但是注音本《开蒙要训》不能作为浊上变去的直接证据,其原因为,与浊上、浊去互注的例字相比,清上、清去互注的例字更多一些,并不能说明浊上已经变去,可能如唐代某些诗歌用韵中的上去通押现象63一样。

纵观我们所用到的敦煌汉藏对音材料,尽管它们不能完全详尽如实、准确无误地反映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但藏文毕竟是表音文字,可以记录唐五代西北方音,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地表现了其语音的某些特点。有了这种记录古代方言语音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再结合《切韵》系韵书进行研究,解决现在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敦煌汉藏对音材料是弥足珍贵的。这里我们只是简要概括了敦煌汉藏对音材料对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研究价值,当然还可以利用这些材料研究古藏语,甚至研究日本汉字音,现在已有学者在做这方面的尝试。64

[注释]

①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二,1933年版。

③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自序第1页说“本书里所用的汉藏对音材料一共有五种”,正文第2页又说“有四种汉藏对音的文件”,差别在于后者不包括《唐蕃会盟碑》拓本。这里用的是第一种说法。

④212329333740444953555861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第1~2页、第16页、第28~29页、第26页、第144页、第30页、第153页、第38~42页、第39~42页、第62页、第68页、第69页、第62页、第67页、第122~129页。

⑤18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自序》第1页、第2页。

⑥日·高田时雄:《敦煌资料による中国语史の研究——九·十世纪の河西方言》,创文社1988年版。

⑦法·马伯乐著、聂鸿音译:《唐代长安方言考》(Ledialectedetch’angngansousLest’angBeFeo,XX,2,1920),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⑧财津爱象:《敦煌出土汉藏对音の材料と〈韵镜〉との比较(其一)》,《东洋学丛编》1,1934年。もと《怀德》10,1932年。

⑨walterSimon.anoteonChinesetextsintibetantranscription,BSoaS21.334-43,1958。

⑩B.Csongor,SomeChinesetextsintibetanScriptfromtun-huang,actaorientaliaHung(Budapest)10.97-140,1960.

11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44页。

12周季文:《藏译汉音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校注》,《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

13黄布凡:《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民族语文》,1984年第5期;《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综录及遗留问题》,《民族语文论丛》1集,1984年。

14郑张尚芳:《补〈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民族语文》,1984年第4期。

15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第28~29页。《敦煌资料による中国语史の研究——九·十世纪の河西方言》,第11页,李无未《日本唐五代汉藏对音译音研究》(《民族语文》2010年第5期)对此也有论述。

16222731384145高田时雄:《敦煌资料による中国语史の研究——九·十世纪の河西方言》,第12~13页、第108~109页、第69~75页、第102~107页、第180~181页、第116~119页、第10页。

17张文轩:《高本汉所记兰州声韵系统检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9耿振生:《20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4页。

20声随即韵尾。

2447张清常:《唐五代西北方言一项参考材料——天城梵书金刚经对音残卷》,《内蒙古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25303442485462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1963年第3期,第193~217页、第202页、第204~205页、第210页、第211页。

26刘广和:《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语文研究》,1984年第3期。

28马毛朋:《唐五代西北方音“全浊送气”现象的声学依据——来自渭南方言的启示》,《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65页。

32卢顺点:《论晚唐汉藏对音资料中汉字腭化情形》,《大陆杂志》81卷5期,1990年。

35丁治民、赵金文:《敦煌诗中的别字异文研究——论五代西北方音的精见二系合流》,《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6这里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作n,为藏文字母繴的拉丁字母转写,《唐五代西北方音》的n本文均作。

3950王新华:《唐五代敦煌方音研究》,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论文,2008年。

43米勒(R.a.miller)著、史淑琴译:《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西北方言与文化研究集刊》,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为“SomeproblemsintibetantranscriptionsofChinesefromtun-Huang”,载《华裔学志(monumentaSerica)》第26期,1967年,第123~148页。

46walterSimon.anoteonChinesetextsintibetantranscription,BSoaS21,pp.334~343,1958.

51孙伯君:《12世纪河西方言的通摄阳声韵》,《中国语文》,2012年第2期。

52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带音”和“不带音”,本文均作“浊音”和“清音”。

56w.SouthCoblin.thephoneticValuesofthetibetanLetterrintibeto-ChinesetranscriptiontextsfromDunhuang,Linguisticsofthetibeto-Burmanarea,Volume32.2—october2009.(史淑琴译《敦煌藏汉对音文献中藏文字母r的语音价值》,《现代语文》,2012年第5期。)

57这里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作“’”,为藏文字母纈的拉丁字母转写,《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本文均作。

59王新华:《敦煌变文“一”字的通假与变调的序列》,《文史哲》,2005年第4期。该文引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重写元音的例子”,证明“当时上声字的读音最长”。

60例子详见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关于此问题的进一步论述详见拙文《藏文后加字的语音意义——敦煌汉藏对音材料为中心》(待刊)。

安全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篇10

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幼儿园活动后的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活动后的总结报告1一学年的工作,在紧张的学习和实践中过去了,时光的流逝,记载着付出和辛劳,见证着积累和成长,我们在一学期的努力中,取得了很多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的许多不足,有了一些急待提高的想法。因为爱,让我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着激情,因为激情,我们不断的在努力的学习和成长。在这,就对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1、加强学习,注重教师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学习、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本学期,教研工作以加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作为突破口,分别带领老师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让每一个老师在新观念的收集和吸取中,自觉的转变和更新着教学思路和方法。本学期以来,教研活动不断的在各种工作中加强教师的反思,从每一块工作的落实总结中,让每一位教师注重反思,在反思中提取经验,确立目标。

2、开展课题研究,摸索教育经验。

课题,对于我们教研组来说,是一个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本学期,我园的教学工作围绕课题目标来开展和摸索,就艺术领域这一课题展开了研讨,从最初的大量理论知识的收集和学习中,我们从理论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大、中、小各年级各班的教材、确定、教案讨论、教学准备中,每一个教师从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的汲取着养分,在每一节课外观摩和小结中,又真正将我们各自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新思路、新方法得以交流和提升,每一个活动,都从最初的模式研讨出一份执教的计划,又从执教中总结和反思,得出一个优秀的教学活动。

这一过程,是老师们理论和经验的汇集,也是教学和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最后,我们的教师也从艺术领域之唱歌活动的观摩和教学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用图谱来促进幼儿记忆歌词,在唱歌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图谱,为幼儿创造视、听可感的双白优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这一经验的总结,也就形成了我们教研活动的一个课题,老师们在摸索中收集了许多的素材,并各自撰写了研究报告,真正从教学研讨、观摩中提炼了我们的课题研究。

3、优化一日活动,落实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我们从优化一日生活安排,从时间的安排到各区域的安排上,增加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真正让一日活动更加合理、科学。在教学上,我们从学期计划到制定和日计划、周计划的安排上紧靠目标,用目标做为我们教学的指南,从同年级相同教材的制定和相互交流上,让教学更加规范和准确,另外,期末到各班教学情况测试和总结,也让每一个教师从目标到教学,又从教学对应到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园以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施行更有了方向。

4、精心组织大型活动,增强宣传力度。

幼儿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以家长的评价为标准的。加强幼儿园的宣传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我们精心组织了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汇演和大班毕业典礼的表演。我们教研组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作用,从学期开始的节编排、落实,到六一表演节的编排、训练、项目议程、方案的制度,到表演时各班精心的准备和有序的组织,所有这些都事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真正做到了互帮互学,在家长开放日和汇报表演中,也由老师们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5、安全工作。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首要责任,让幼儿在我们的教育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本学期,我们将安全教育列入课程之中,让幼儿自我有安全预防常识,做为教师,坚持用心上岗,严格遵守上岗制度,以提高责任心为安全要点,使我园本学期的安全事故大大降低,无骨折、缝针事故、轻微的摔伤、碰伤也很少。

总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了老师们交流、学习、成长的地方,就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也清晰的意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结合本园实际,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识;

(2)教材的学习和目标的确定、落实;

(3)教师技能、技巧的培训;

(4)特色教学的经验,在美术及早期阅读方面展开研讨,总结经验。

这一些,将作为我们下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掘每位教师的潜力,真正让教研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幼儿园活动后的总结报告2海硕调进我所带的中一班,我的心悬了起来。听别人介绍,海硕好动,个性强,是个比较难带的孩子。

从海硕迈进中一班这个团体,我开始了对他全方位的观察,因为我明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的细致观察,是闯入幼儿心扉的第一步。

海硕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心,不会拿筷子的小手,握起水笔姿势正确,用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色,超出了中班年龄幼儿的水平。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范画的位置上。海硕经过绘画技能的展示,得到了同伴的掌声。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大家步调一致了。

一天,我发现海硕在拿着一盒水彩笔发呆,我拿过水彩笔劝他去喝点水。喝水后,海硕又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一枝一枝的看,我没去打搅他。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硕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水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硕那麽喜欢漂亮的水笔,我及时与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硕添置了多色的水笔。

又一日,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海硕双手堵耳,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手时,他大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隔了几天,当小朋友又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硕玩玩具,可海硕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子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目发出咯咯的笑声。我明白了:海硕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几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斗的动画片,而今日看的是趣味的“鼹鼠的故事”,不一样的资料,海硕有不一样的反映。

经过对海硕的观察和看到海硕一天一天的提高,我想到:要经过观察,找到孩子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入点,走近孩子,建立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职责感、团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同时,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资料,满足孩子的不一样兴趣,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经过观察,我们还能适时的提示家长,配合教育工作,到达家园共育。

所以,观察幼儿是教师必备的本事。

幼儿园活动后的总结报告3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娃娃家、数学区、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

满足幼儿的需要新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受到家长领导的好评,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活动后的总结报告4作为启迪幼儿智慧、磨练幼儿意志、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项活动。正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所关注。我们认为组织孩子开展棋类活动应当遵循如下的基本特性原则。

一、形象性

国际象棋、围棋是具有博奕和形象性质的智力游戏,,它们的规则要求高,所以,活动中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生动形象的、带有故事性、情节性的谚语进行讲述。例如,在国际象棋中讲到兵的走法时,就突出“兵”之勇敢、不怕牺牲向前冲的特点;讲到“兵”的升变时,强调“兵”经过千难万险冲到对方的底线就应当受到奖赏,所以,它有资格升变为马、象、车和王后。为了让小班幼儿明白围棋中的子是放在交叉点上的,就将十字型比作马路,交叉点就是警察叔叔指挥交通的岗亭,把棋子当作警察,在棋盘上玩站岗的游戏,引导幼儿找准交叉点。

二、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棋类活动同样也应以游戏或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国际象棋,理解国际象棋和围棋的基本规则。例如,经过摸箱游戏,幼儿能够练习在棋盘上正确地摆放棋子;经过“关门”游戏,幼儿理解围棋中的“气”的含义;经过自我扮棋子,幼儿在操场的大棋盘上熟悉了棋的走法和吃法。这些自编的游戏,孩子们爱玩、会玩,在玩中培养兴趣、理解规则、学会坚持。

三、全面发展性

棋艺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孩子表现出有礼貌地和同伴对弈,遵守对弈中的基本规则(轮流走、摸子动子、落子无悔等),棋品即人品,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对自我的行为负责、讲信用、守信用。

另外,棋艺活动涉及到知识本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培养,着眼于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地发展。

四、循序渐进性

学会下围棋和国际象棋对幼儿来说有必须难度,学会最基本的下法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是要把棋盘上的棋子和谐地调动起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和防御。所以,对棋类活动资料的编排就要贯彻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规律。例如,围棋就要先认“气”、“眼”,再做“眼”,学习各种吃法、各种定式,学“打劫”,最终学习布局。同样,学习国际象棋从对棋盘的认识、了解,棋盘的方位到掌握各种子的特点和走法,从最简单的单杀王到联合兵种杀王,从单兵到多兵残局,从简单的中局战术到组合战术等等。

五、因材施教性

棋艺活动是个体之间相互对抗的智力活动。由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就导致了孩子间个体差异明显。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他的现有基础起步,我们就按照施教的原则,根据幼儿现有的棋力水平分班,并随着棋力提高的快慢程度随时调整。这样,孩子们不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不会因为听不懂而分散注意力,也不会因为“吃不饱”而感到无趣。在安排对手时,我们有意识地把水平相近的孩子编成对,棋逢对手能够提高幼儿的棋艺水平,不会使那些水平不高的孩子因老是输棋而感到沮丧。这样使各个层次水平上的幼儿都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幼儿园活动后的总结报告5反思幼儿园春节主题活动,总结完善活动流程,相信此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做孩子学习活动的向导,在情景创设中生成主题(认识新年)

我通过听、看、说及时捕捉孩子的爱好。新年给了孩子们太多美好的回忆,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我尊重孩子自发的生成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孩子以各种方式生成活动,给孩子很大的鼓励。为此,我营造了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充分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让活动成为孩子生活、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如果引导孩子谈论过年经历,唤起孩子的美好回忆,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氛围;然后,下面的小组收集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讨论的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亲子合作、父母援助孩子、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父母的喜好、特长、有利因素分为以下几组:

1、以何妈妈____为首的苹果集团去图书馆查看新年风俗习惯;

2、以____妈妈为首的香蕉团去采访调查爷爷奶奶的过年经历

3、以____妈妈为首的草莓小组上网查看新年历史

4、以____母为首的橘团过年去调查警察叔叔和士兵的情况

活动结束时,各班的报道丰富多彩:有的搜索关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信息和文化:“年的传说”,为什么“福”字贴反了,还有春节的传说;有的讲腊八粥的故事,唱新年的童谣;有报道过年习俗的…让大家认识到以前时代爷爷奶奶和人的区别,各行各业的人过年的不同经历,军人叔叔们有时候过年回不了家在部队是怎么过年的。激发了孩子探索生活的兴趣,让孩子在新的一年里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地方的人以特殊的方式庆祝,感受新年的意义和欢乐的场景,意识到资源可以共享。

我们也要求家长提供孩子小时候的照片,让孩子在过年的时候知道自己大了一岁。引导孩子知道在家里和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第二,做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新年)

孩子们对新年有了更好的了解后,“迎接新年”活动就开始了。我不担心孩子们对活动教室的创造和安排。而是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注意过年用的装饰品,然后收集并要求孩子展示和收藏物品,介绍他们的名字、来历、用途或者相关的过年场景。比如窗花、对联、年画、年卡、中国结、年画、灯笼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手工艺品。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感受着,看着他们,他们永远不会厌倦。因此,我建议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子设计制作巧妙的装饰品来装饰我们的家,祝新年快乐。于是,制作和展览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创作。用各种材料做新年文章。艺术区的孩子们正在制作贺卡,向家人和朋友表达他们的新年愿望。生活区的孩子在串窗帘(各种颜色的珠子和塑料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根据珠子的颜色和形状定期排列。砖厂区的孩子们正在做糖葫芦和包装糖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所有的孩子通过欣赏,帮助他们重新创造现有的表象,从而提高动手活动和沟通能力。利用展览的形式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最后是安排活动。孩子们非常兴奋,一起计划,一起搭建教室,看着他们的成绩,既开心又骄傲。

第三,做孩子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过年)

除了汇报活动之外,这次过年还有助于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孩子虽然才进幼儿园几个月,但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他们主要以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开展活动。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所以加入游戏可以让整个庆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亲子游戏,不仅能让家长观看孩子的表演,还能让家长亲自参与,从而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

在元旦的主题中,孩子的参与是积极的,情感是温暖的。首先是课堂环境。许多孩子带了新年用品来装饰教室。今天孩子们带对联,明天他们带灯笼,后天他们带中国节日。可见父母配合的很到位。当然,除了让孩子从家里带,我们主要还是自己做。作为老师,我们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彩纸、彩珠、创意,制作年卡、灯笼、鞭炮、门帘等。孩子有多种选择,不同层次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内容,比如能力强的灯笼,能力差的鞭炮。而且活动使用的材料都是废品:鞋盒、蛋糕盒、木块、旧面料、废报纸等。孩子们开心快乐,品尝游戏活动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达到了边做边玩,边玩边享受,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其次,“新年快乐”活动抓住了孩子们每天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他们渴望知道人们是如何庆祝新年的。它充分探索了新年庆祝活动的多样性,让孩子们体验新年的快乐,进入新年庆祝活动的氛围,拓展他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