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十篇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十篇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18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1

沟通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运用艺术,尤其对于90后高校辅导员而言,由于这些年轻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欠缺,加之自身也处于性格张扬的年纪,因此在与年龄差异较小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易出现一些矛盾问题,这对高校辅导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90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要点探究十分必要。

2熟知学生时代特征,强化沟通基础

在90后高校辅导员与00后甚至同样为90后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辅导员为了能够构建良好的沟通基础,就必须要更加清楚熟知学生的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提升沟通效果。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将现下的大学生时代特征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是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现下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由于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因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于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但是这些学生又十分张扬个性,渴望独立独行,因此90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要明确学生这一特征,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打扰,但是要教会他们如何与同学室友相处。其次是热情、开放、沉默性格并存,现下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热情奔放、能言善辩的,但是也还存在部分学生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因此90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最后是追求新鲜,介绍新事物能力强,现下的大学生处于智能化时代,网络、通讯伴随学生成长,因此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也要注意采用一些新手段,这样将会实现更加良性的沟通效果。

3掌握良好沟通方法,提升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种语言艺术,尤其的对于90后高校辅导员而言,若是想要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沟通,就必须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这样才能在有效的沟通技巧下,实现最佳的沟通效果。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三种沟通技巧方法,首先是委婉批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90后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批评过程中必须要找对技巧方法,要在批评中对学生的优点做出认可与赞扬,从而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保障批评的客观性,并且要在批评中为学生指明正确方向,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在批评中得到受益。其次是适度赞美,良言如同春?L暖,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因此90后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善于运用赞美,从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将这种情感化为动力,从而推进90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最后是巧用幽默,幽默是人格特征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对此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就曾经说过,幽默是智慧、教养、道德的重要体现,对于90后高校辅导员而言,能够巧用幽默,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辅导与管理。

4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提升沟通能力

对于90后高校辅导员而言,由于自身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技巧,这对院校辅导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终身教育背景下,90后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沟通交流手段,从而实现自身沟通能力方面的提升。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实现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当下时代多种思想充斥严重,学生受到的不良诱惑不断增多,为了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90后高校辅导员要学习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武装自身的思想,明确自身的政治辅导作用,例如能一针见血的道破普世价值本质,能够准确的向学生阐述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引导学生回归正确的主流思想。其次是强化道德修养学习,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建设者与开拓者,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作为一名90后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在辅导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好“身正为范”的榜样,这样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强化沟通效果。最后是加强新事物学习,现下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十分强,因此90后高校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更多的新事物,比学生更快一步的掌握潮流信息。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对于90后高校辅导员而言,QQ与电话是沟通联系的两大法宝,但是对于95后和00后学生而言,微信、ins、twitter等新媒体才是他们活跃的平台,为了能够在沟通中有更多的话题交流,90后高校辅导员就要掌握更多的潮流知识、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2

【论文摘要】近年来,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以有效实践,其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加强师生交流、提升工作效率、传承先进经验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载体作用。而要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高校需要在提高博客质量、建设开放性平台、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以期通过博客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传播价值理念,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辅导员博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辅导员博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高校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辅导员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辅导员传达的信息,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而且这种沟通模式的效果会因时间、学生人数的限制而大打折扣。而博客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交互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想要传达的信息,以日志、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回复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环境转换成平等的“网友”关系。辅导员与学生可以在博客中敞开心扉、自由交流,而不用太受时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博客,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辅导员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到辅导员是生活在学生周围、跟学生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的“益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板着脸训人的“严师”。同时,博客也为辅导员开辟了详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窗口,便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做好学生工作。

(二)辅导员博客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远没有达到1∶200的标准,许多辅导员一个人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繁杂的事务牵扯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精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进程。而学分制的普及也导致学生自然班概念的弱化,导致“辅导员—学生干部—宣传栏及口头通知—学生”这一传统工作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博客的即时传播功能则可以实现“辅导员—学生”的直接传达。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及时将各类管理规定、通知、文件等信息实时公布,学生上网就能浏览阅读,获取各类动态信息,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留言咨询并得到回复、解决。如此,辅导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辅导员博客可以有效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高校会不定期举行辅导员交流活动。传统的交流方式往往以座谈、开会、讨论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严重,而且一般仅限于高校内部之间交流,校际之间的交流则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先进学生工作经验的传播和借鉴。而博客的资源共享性和交流异步性特点则能克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经验和教训在博客上公布,其他辅导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学习,有问题可以在线留言;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不受地点的限制,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博客而丰富起来。多渠道的沟通可以使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得到有效传承,避免年轻辅导员走弯路,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二、如何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

辅导员博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博客的教育引导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博客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把握教育艺术,将深刻的教育意义融入到博客之中。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内容新颖、立意明确的博客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浏览辅导员博客。要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应在“求短、求实;求新、求活”几个方面下功夫。

求短求实,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内容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网络快餐时代,冗长的文章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微博”能够短时间内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其内容精练、简短,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效果,一些通知性内容简练,直接列出即可;而一些个人感悟则可在文采、意境方面下功夫,使之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求新求活,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生动活泼、易于接受。一些名人的博客点击量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的博客有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很多辅导员发现某些文章、资料质量比较高,觉得可以给学生看,则直接将其复制过来,殊不知,网上信息很多,学生可以从多渠道得到相同的信息,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化,可以多发表一些点评类的内容,通过一些活灵活现的例子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另外,博客内容要力求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博客的吸引力。

(二)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

提高辅导员博客实践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博客的交互,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辅导员博客不能仅满足于被学生浏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种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与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对博客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同学生平等、耐心地交流;也可以在博客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广泛地进行讨论。辅导员博客内容只有经过学生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本人也会在学生的不断探讨与辩论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提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在学生的言论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还要注意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经常去浏览其他辅导员的博客,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

辅导员博客不仅是辅导员个人展示个性、抒发感想的舞台,更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服务功能的前沿阵地。因此,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辅导员博客的质量和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机制,形成学校评价、院系主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将辅导员博客的运行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并适时进行评比表彰。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辅导员博客系统备案,有关负责人应定期登陆辅导员博客,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维护较好、运行正常、学生反响比较热烈的辅导员博客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对形式单薄、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辅导员博客予以提醒和改进。

另外,要完善辅导员博客激励机制。除对优秀辅导员博客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外,调动辅导员主动建设维护好博客的积极性才是最关键的。很多辅导员因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博客质量不高,学生不感兴趣,进而又影响到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废,这是值得引起学校重视的。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撰写博文进行指导,成立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支持,从辅导员开始撰写博客开始便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保证质量,提高吸引力,增强辅导员主动维护博客的积极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积极探索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文化现象,精心打造优秀辅导员博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对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华.博客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9-21.

[2]何雪梅.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1):194-197.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创新方法;探究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一个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环境,学生们从管理比较严格的初、高中进入到高校,思想环境跳跃比较大,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尤其是高校环境如半个社会,学生们在思想上面临着非常多的诱惑。而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很容易在思想上出现偏差。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思想不偏离轨道,使其成长为一个三观端正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对辅导员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生活管理。很多学生可能会在网上吐槽辅导员的管理行为,比如查寝、生活电器检查等行为。其实这些不过是辅导员对学生生活管理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其实可以发现,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管理频率是逐年递减的,大一最为严格,大二开始降低标准……因为学生们在大一时刚从高中进入到大学,很多学生甚至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学生们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非常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辅导员也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管理。3.课堂管理。高校的教学氛围相较于初高中而言比较宽松,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有选择自己喜欢课程的权利。初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的课程安排都是固定的,并且时间安排很满,学生们往往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是高校不一样,高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所以,每个专业、每个班级的课表安排都不一样。而且教室都是轮换的,可能这节课在这个教室上课,下节课就在另一个教室上课,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够熟悉。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逃课的现象。作为辅导员,需要负责课堂管理,引导学生按课表上课。4.考试管理。考试伴随着人的一生,尤其是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考试是检验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初、高中阶段时考试比较频繁,学生们整体处于严密的学习环境下,对考试习以为常。但是在我国高校,大多数高校只会在期中和期末进行考试。所以,学生很多时候会因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导致对考试不够重视。甚至有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作弊,形成了非常不好的习惯。所以,作为辅导员,需要告知学生考试纪律,并且引导学生们诚信考试。

二、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上面临的挑战

1.辅导员工作定位边缘化。众所周知,教师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并且工作成绩很容易得到社会认可。但是辅导员在社会上的工作定位是比较尴尬的,辅导员和高校教师在工作的范围上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工作范围集中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在社会上一直有“安全员”的认知,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并没有很大的作用。这样的社会定位,导致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得不到支持,工作非常难以开展,工作积极性遭到很大的打击。2.辅导员工作琐碎,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升。很多辅导员都反映自己的工作非常累,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琐碎,并且基本上都是“幕后工作”。在高校里,只要和学生沾边的事情辅导员都有工作职责,无论是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辅导员都需要去解决。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要负责管理班级事务,班级学生和谐相处问题、班级评比活动公平公正问题、班费透明化问题等都需要辅导员去负责。加上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工作也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像学生问卷调查、辅导员工作总结、辅导员工作日报等都是考核辅导员的重要方式。工作的让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专业水平无法获得提升。3.人员结构分化大,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开展。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创新工作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可以直接完成的,这是一个大范围的,涉及整个行业的创新工作。所以,需要一个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团结协作。但是在我国高校里普遍存在辅导员年龄结构分化大的情况。新进的年轻辅导员很多,并且对创新工作很有热情,但是工作经验不足,创新容易头重脚轻。而年龄比较大的辅导员虽然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思想出现固化的现象,对管理创新兴趣不足。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不利于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4.学生思想变化大,管理工作越发困难。我国近些年来无论是在思想开放上还是在经济环境的发展上无疑是极为迅速的,但是较快的发展速度也带来了非常多的后遗症。首先,文化环境的发展和发展速度不匹配,我国优秀文化遭到外国文化的巨大冲击,年轻人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思想出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都是正面的。其次,在教育环境的变化上,素质教育的出现无疑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家庭教育却一直保持着原本的状态,甚至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当下变本加厉,学生们的自理能力极度缺乏。因此,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不仅是学生思想上的极大变化,还有学生自理能力上的巨大缺陷,这些无不影响着辅导员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创新方法

1.引导法。对于初入高校的学生而言,最需要的是社会对自我个体的承认和尊重,所以单方面的说教已经无法进行学生的管理,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创新管理方法,引导学生们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方法是给学生们上思政课或者对犯错的学生进行说教等形式。但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来给学生们上思政课,比如给社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并且对学生造成终身伤害的裸贷事件。这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可以作为很好的课程教材。教师们可以举办辩论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发动学生们对社会事件案例进行解析,广泛地收集材料,之后进行想法表达。在尊重学生自我思想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2.交流法。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最希望辅导员能够了解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所以,每个学生都是非常渴望辅导员和自己交流的。在过去的管理方式下更重视管理,而新的管理方式下更加重视的应该是交流,通过交流,辅导员可以很精确地获知学生的所思所想,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学生。这种平等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更加具有意义。比如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班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达成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建立班级的聊天群,也可以通过添加学生QQ、微信的方式完成线上交流。还可以建立班级或者个人的微博,完成与学生的互动,以一种年轻化的方式建立与学生的交流体系,会使交流变得更加真诚、有效。3.激励法。虽然高校辅导员有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责任,但是并不是必须要通过批评的方法,很多时候通过激励的方法更加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比如想要获得学生们成绩提高的效果,可以通过多举办知识竞赛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自己的知识。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减少批评的频率。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班级定期举行创新设计大赛、环保设计大赛、专业知识应用比赛等,比赛结果不仅与学生的期末成绩挂钩,还需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和参与激情。4.案例法。很多学生都有追星的爱好,因为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喜欢参照着成功人士进行努力。同样的,想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样需要选择一些多元化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典型化的,也可以是小众化的。比如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或者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

四、总结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教师,也是管理干部,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方法也应该进行创新,为学生的高校生活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4

关键词:辅导员博客;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04-02

博客作为网络交流的工具,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场地,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2006年7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高校辅导员博客是辅导员以真实的个人信息采用博客的方式,分享辅导员工作经验、成功的典型工作案例、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有关的信息,是辅导员的在线工作日志,是与大学生和其他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高校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现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和门户网站转型加快、自媒体不断涌现,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的规模达6.20亿。网民年龄结构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最高,达29.9%;学历结构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25.2%[2]。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使用者,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认知、丰富情感的首要工具。高校辅导员博客的产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大学生自身需求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巩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有利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但辅导员博客发展也存在问题和困境。

(一)大学生甄别真实信息的能力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应用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借助LBS、兴趣、通讯录等功能,以解决用户沟通、分享、服务、娱乐等为立足点,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82亿。2015年新网民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的占比分别为46.1%、46.4%[2]。“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蜂拥而至、纷繁复杂,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而大学生只注重问题的表层,忽视对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并且在各种观点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认同多数人的观点,容易被错误的信息、不良的言论误导。

(二)辅导员博客内容脱离大学生生活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辅导员博客在数量上不胜枚举,在内容上牵涉甚广,但质量较低,偏离了博客的根本目的。通过对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事迹进行文本分析得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角色是爱的守护者、专业指导者、“舞台搭建者”和理论探索者[3]。辅导员在博客上掌握天然的话语权,有大学生心中学校态度代表人的“主场优势”[4]。但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博客严格坚持博客的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缺乏灵活运用博客的能力,只注重教育功能纯理论的文字表达,或者是简单地各类通知,或者转载有明显说教内容的文章,并且形式单一,缺乏视频、图片等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内容,忽视了其实最容易引起大学生期待和向往的往往是辅导员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文字。

(三)辅导员博客内容缺乏更新,学生关注度下降

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网民的不断增长,让互联网与高校深度融合的基础更加坚实。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逐渐被激发。由于互联网的隐秘性,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理念的冲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洪流中失去价值判断,削弱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导致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遭遇挑战。一些辅导员博客内容缺乏更新,甚至一年内写的博客篇数屈指可数,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内容没有更新,语言不生动,势必造成追求新颖、好奇心强的大学生对辅导员博客的关注度下降,点击率、阅读量和互动频次降低,影响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博客是“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提升高校辅导员博客实效性需要高校、辅导员个体和团队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高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微时代”背景下,掌握互联网话语权被提上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一方面依靠辅导员博客内容潜移默化地宣传,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

1.高校为辅导员博客功能的发挥提供政策保障

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颁发有关辅导员网络技能培训的文件和通知,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例如运用网络语言的培训、网络技术的培训。辅导员灵活运用网络工具是吸引大学生阅读博文的前提基础。同时,完善辅导员博客评价机制,开展辅导员博客评比,并纳入辅导员绩效考核,调动辅导员参与博客写作的积极性。

2.高校设置有关辅导员的公共主页

公共主页是由学生处管理的,而辅导员是最接近学生的一线工作人员,通过转载和编辑学生处的学校新闻、通知,用最接近大学生的语言巧妙传达学校的相关事宜,增强高校主页公信力,培育大学博客文化。而且高校辅导员可以将学生处公布的信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给予传达,例如积极向上的歌曲、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使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情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巩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二)辅导员提高自身运用新媒体能力

辅导员博客成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辅导员博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有利于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细微化和针对性;有助于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使高校及时、广泛、深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

“微时代”辅导员博客是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也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辅导员博客是连接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桥梁,为大学生向辅导员袒露内心困惑提供有效途径,为辅导员向大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这些心理问题和困惑的有效解决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反之则造成心理障碍。辅导员用键盘和互联网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最平常、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真实的人和事,用最真挚的语言将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大学生,在情感上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加强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

2.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博客的版块有: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与咨询、网络思想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方方面面,博客内容集知识性、实效性、互动性、趣味性、贴近性于一体,充分发挥了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育人的职能,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博客通过图片、音频、动画等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方式,将传统教育与自我教育、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保护大学生隐私,加强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实现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5]。在各个版块的留言、评论和回复中,辅导员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理想,而且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辅导员博客给高校辅导员提供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彼此的了解,化解不必要的冲突和隔阂,促进辅导员工作、学校运作和大学生发展,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3.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辅导员博客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契合大学生的需要,不仅博客的标题符合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博客的内容也注重细节。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研判,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批驳,用独特的视角发表正确的言论。大学生视辅导员为高校态度的发言人,辅导员博客是大学生确定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标杆,这就要求辅导员提高甄别信息、引导舆论导向的能力,通过简单、朴素并且具有内涵的语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淡化说教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挥博客的功能,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

(三)加强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

将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纳入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提高对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的重视,一方面可以发挥辅导员博客的辐射效应,推进校内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辅导员博客的群聚效应,加强区域间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提升博客的实效性。

1.发挥辅导员博客的辐射效应

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职业化基本形成、专业化已建平台,而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辅导员博客学术沙龙,有利于辅导员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其他辅导员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博客的质量。这无形中增强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丰富了辅导员队伍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理论素养,提高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善于应变的灵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化方向发展。

2.发挥辅导员博客的群聚效应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面临数据庞大的大学生信息,解答大学生关于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问题,回复留言与私信,任务较重。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博客团体建设,并将其视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辅导员博客的群聚效应。辅导员博客团体包括技术组、新闻组、服务组、策划组和拓展组等小组。各个小组分工明确,相互联系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团体。辅导员博客团体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的影响力,指导每一位辅导员管理博客,定期交流学习和借鉴,形成良好的辅导员团体氛围。辅导员博客只有接受多方面的反馈,面对多方面的群体沟通交流,适时改进,用心经营,才能维护辅导员博客的实效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整合校际间、区域间辅导员博客资源,形成高校或者地区博客联盟。联盟是辅导员博客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够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能让更多大学生受益,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化方向发展。

高校辅导员博客是一个便捷、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检验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标准,而辅导员博客的出发点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分析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现状,提出提高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建议,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拓宽大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突出大学生主人翁精神和为学校、社会、国家做贡献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http://nic.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

htm.

[3]周谷平,王胡英.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及其特征――基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的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1).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5

[关键词]朋辈辅导会心团体培训模式实验研究

[作者简介]钟向阳(1975-),男,湖南耒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人本主义视野下高校朋辈辅导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jk214)、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大学生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体验式培训课程研究”(项目编号:JG12077)和华南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朋辈辅导培训课程及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4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90-03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60年代始,直到90年代,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简称“朋辈辅导”)在西方学校教育的运用到达高峰。90年代中后期,朋辈辅导被引入我国大陆。至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60%的高校建立了朋辈辅导员制度。朋辈辅导员具有信任、理解、情感以及时空的优势,使得朋辈辅导具有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特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朋辈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教育模式。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迅速推广,但也存在发展瓶颈。首先,科学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督导工作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朋辈辅导的发育不良和整个朋辈项目的成长挫折。其次,团体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朋辈团体人数众多,又是专业性很强的组织,因此,团队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朋辈辅导课程培训的设计,但是在内容上,主要是从培训者所擅长的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出发组织培训内容,而且在形式上和时间设置上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管理上,普遍采取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缺少对成员人际交往和心理成长的关注。因此,在高校朋辈辅导模式被广泛应用的形势下,高校亟待解决朋辈辅导员的培训督导和团队管理上的发展瓶颈。

国外的朋辈辅导员训练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发展出20多种教育课程。Vincent和peter(1983)对美国122所高校咨询中心负责人的调查发现,在朋辈培训中运用最广的是Carkhuff和ivey的模式,其次是罗杰斯(CarlRogers)的人本主义培训程序和基于egan研究的系统。Carkhuf(1967)在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人际关系训练模式。ivey(1971)将Carkhuff模式中的语言行为转成行为反应,而且增加了非语言的向度,发展出微格咨询模式。egan(1975)提出了现实主义“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强调依靠当事人内在资源,并聚焦当下的问题,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正如thorne(2003)指出,Carkhuff和egan将罗杰斯的核心态度性条件化解成结构化的便于操作训练的步骤。

因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就是朋辈辅导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早在1951年,罗杰斯提出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将辅导视为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成长过程。他还提出帮助者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对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非常重要,称之是促使求助者积极改变的核心态度性条件。到了19世纪60~70年代,罗杰斯将来访者中心理论从个别咨询扩展到团体咨询,发展出个人成长团体――“会心”团体(encounterGroup,也称“交友”小组)。所谓会心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真实自我的链接与交流。他假设在一个彼此尊重、彼此以诚相待,大家有感同身受的理解的环境下学习时,自身的积极性能得到调动。本研究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框架,采用会心团体的方式构建朋辈辅导员培训模式,即会心团体的培训模式,旨在提高组员经验的开放性和自我觉察敏感性,进而促进自我的和谐发展;同时,创建良好的氛围,增强团队交流和归属感,使组员在体悟中学习和提高建立咨询关系的核心态度性条件。

二、朋辈辅导员会心团体培训模式的实验

(一)研究对象

华南地区某高校朋辈辅导员经过自愿申请和面试,最终20人参加培训,其中男生2人,女生18人,一年级10人,二年级9人,三年级1人,来自10个不同的学院。同时,随机抽取每位参加者的同专业同年级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组成对照组。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工具

1.自我和谐量表(SCCS)。用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因子。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可以得出SCCS总分。SCCS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2.情绪智力量表(Sei)。用来测量个体的情绪评价、表达、调节和利用,共含有33个条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含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利用4个分量表。Sei得分高者更少出现情绪障碍和抑郁,更倾向于乐观和善于冲动控制。

3.治疗关系量表(tRi)。用来从治疗师的角度评价人本主义辅导关系中的态度性的条件,共含有20个条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含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共情理解、积极关注、无条件关注、真诚以及辅导者心理可接近性5个分量表。tRi得分高者说明在辅导关系中态度性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求助者出现积极的人格发展。

4.团体气氛自评量表(SRGCQ)。用于评定团体的凝聚力,包括真诚、了解、尊重和接纳四个因子,共16道题,按5级评分。总分越低,说明团体气氛越佳。

(三)程序

整个课程依照罗杰斯“会心”团体模型设计,每单元不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固定结构。主持人在团体中创造安全、信任和真诚的气氛,努力做到移情式理解每个成员在团体中的“此时此刻”的交流。团体课程共6个单元,2.5小时/单元/周,广泛采用自我描述、定睛对看、盲人散步、信任练习、“热座”和正负反馈等常用方法,以及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知识串联等形式。整个课程由一位心理老师担任主持,配置两位学生助理,而学员随机分成两小组。实验采用前―后测一控制组设计,实验组接受团体培训,控制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所有的学员在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SpSS17.0整理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朋辈辅导员的自我和谐和情绪智力的发展。从SCCS来看,实验组前后测差在SCCS总分以及自我刻板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可见,会心团体促进朋辈辅导员的自我和谐和情绪觉察的发展。罗杰斯将自我概念视为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在自我发展变化中,首要表现就是个体经验的开放性。经验的开放性意味着个体不会采用僵硬刻板的态度来面对世界。经验开放性强的人,心理防御自然没有用武之地,能够觉察当下瞬间的体验。随着经验开放性增强,体验更加敏锐与丰富,面对各种刺激都能自我觉察,包括对人际交往中知觉力和敏感性的迅速发展。这样的个体会创造性地促进人格整合,达到自我和谐。

2.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和团体气氛的发展。从tRi来看,实验组前后测差在无条件关注、可接近性上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可见,会心团体能促进朋辈辅导员的团体气氛和态度性条件的发展。会心团体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特别是在尊重和接纳方面,为参与者创造了安全、信任的氛围。这样,参与者就更容易放开自己,更愿意让别人接近自己,对别人更容易表现出无条件关注,整体上态度性条件也提高了。正因为参与者有了良好团体气氛和辅导态度性条件的提高,自我和谐和情绪智力也才会得到促进。正如罗杰斯所言:“小组成员的态度会从僵死刻板转向灵活变通,他们的生活方式会从一成不变转向寻求发展,从依赖他人转向依靠自己,从墨守成规转向富有创新精神,从谨小慎微转向接受自身的现实。”

三、朋辈辅导员会心团体培训模式的推广性

由于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学院,培训只有6个单元(15小时),相处时间相对少,而且也没有对共情和真诚等开展系统深入的培训,只是在活动中自然而然链接人本主义理论而展开讨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在真诚和共情、了解和关注等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变化。但本研究整体上结果显示,会心团体培训模式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促进了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的形成,而且也提高其自我的和谐发展,达到了培训督导和团队建设两大目标,这证明该培训模式是有效的。会心团体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都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其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在协助人们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罗杰斯看来,会心团体能够创造一种关爱、尊重、宽容、理解、安全、自由、支持、鼓励的心理氛围,参与者就能自然勇敢地表现出真诚和开放,能够完全探索和表达自己所有的情感,对别人的情感即可做出回应,最终达到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灵敏度。正如Kirschenbaum(1989)指出,对于罗杰斯的工作,广为人知的是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和冲突解决的技术,然而最为影响深远的是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和以这种理念为基础的治疗方式。当然,会心团体也被运用在朋辈辅导中的训练与督导中,并收到积极的效果。Gourdine(1974)等人还利用会心团体培训成功培养出朋辈辅导员促进者。会心团体可运用于朋辈辅导员的培训督导和团队管理中,有效推动朋辈辅导工作的持续发展。

首先,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提供心理成长和人际交往新途径。会心团体帮助参与者变得“更主动、更灵活,更理解自己的感情,对自己的经验持开放接受的态度,与别人更加接近,更能表达出亲密之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首任主席布根塔尔(Bugental)在总结会心团体的经验时指出,在人际关系日益疏离的社会里,会心团体是使“人际关系重新具有人性”的一条大道,也是“针对当代生活的隔绝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尝试”,进入会心团体的人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他们感受人际关系带来的惊奇与兴奋、充实与满足、激动与成长。

其次,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提供持续有效的培训与督导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主要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咨询方法主要强调帮助者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由于人本主义的贡献,几乎所有的辅导理论都强调确立辅导关系是决定辅导成功的第一要素。但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建设性的心理气氛放在了首位,帮助者的态度第一,技术其次。本研究结果证明,会心团体培训促进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发展。这种在会心团体获得的积极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实际朋辈辅导工作和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去,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三,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加强内部交流创建一个共同平台。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一般由校级―院(系)―班级―宿舍等层级组成,人数众多,有些学校多达几千人。除了专业老师的督导相对缺乏之外,朋辈辅导员不同层级之间、同层级之间也急需加强交流。如按照会心团体的基本要求,将朋辈辅导员团体合理划分为不同的“会心”小组,每个小组配置1~2位优秀的朋辈辅导员担任组长(促进者)。促进者是经过系统的会心团体的训练和精心挑选的,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并能按照会心团体的基本原则安排小组的聚会的次数和频率,形成交流的共同平台,为每个成员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这样,朋辈辅导队伍就形成了有层次结构稳定的充满凝聚力和人文关怀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会心团体也可能被误用,特别是由没有受到训练和相应资格的人来担当促进者更容易使团体偏离方向,甚至导致参与者严重和持久的心理伤害。在团体成员的筛选过程中,Hartley等人认为应先考虑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加以筛选(screeningforpsychopathology),精神病患者、特定的神经病患者、歇斯底里症患者、处于危机中的个人等皆不适合参加团体。这就要求会心团体在小组成员的选择、促进者的素质培养以及专业老师的督导等方面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使其在合乎职业伦理和法律的气氛中有序地进行。

朋辈辅导员的督导培训和团队建设是长期的和全面系统的工程。在培训督导方面,一方面,要将团体的和个体的培训督导有机结合。phillips(1962)等人发现在督导过程中,督导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管理整个面谈个案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并强化更多的面谈技巧。另一方面,还能将核心态度、辅导技能以及伦理规范的培训督导有机结合。myrick(1992)认为培训要注重辅导朋辈所需要的技能。Lewis(1996)认为要注重保密、双重关系、风险评估、建立界线、清楚能力范围等方面监管。在团队建设方面,高校既有利用会心团体强化团队的归属感和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还要提供朋辈辅导员团队足够的物质和制度的保障,如充足资金的投入、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齐全设施的配置等。

[参考文献]

[1]黄建刚,包陶迅.心理委员工作的发展报告――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卡尔・R.罗杰斯.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张宝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英)索恩.人本心理学派代言人――罗杰斯[m].陈逸群,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6](美)文森特・J.丹德列亚,彼得・萨洛维.朋辈心理咨询:技巧、伦理与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中心,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8]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9](美)夏洛特・布勒,埃伦.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陈宝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Hartley,D.,Roback,H.B.,abramowitz,S.i..Deteriorationeffectsinencountergroups[J].americanpsychologist,1976(31).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6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日常管理的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就业指导的执行和引导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教学秩序、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等等无一不与辅导员工作息息相关。同时,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这应是一支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较强的辨别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果断的决策能力的高素质队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由此可见,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优秀的管理能力

一名辅导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因为辅导员是学校学生事务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学生事务管理者而言,管理能力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一个具备优秀管理能力的辅导员能轻松地驾驭学生日常管理的各项事务,一个管理能力差的辅导员会整天忙得团团转,工作效率低下。优秀的管理能力让辅导员不仅能处理好日常各项学生事务,也能管理好手下的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干部队伍分担工作,从而减轻工作负担。

(二)较强的辨别能力

辅导员每天面对的都是繁琐的学生事务以及各种学生问题,而学生的各种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面对复杂的的学生问题,繁琐的学生事务时,辅导员必须具备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辅导员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事物发展的各种矛盾,特别是抓住主次矛盾,什么工作该先做,什么工作可以暂时先缓一缓;哪个学生的问题需先解决,哪个学生的问题可以缓一缓再解决等等。辅导员只有分清在实践中的主次矛盾才能理清工作思路,认清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

当今社会人才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就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老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在学生中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因为辅导员面对的学生众多,他们生活背景、成长环境、性格脾气等各有不同。各种不同背景、性格、品性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在相处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特别是在评定奖助学金的时候。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化解学生的各种矛盾,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辅导员在做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时候往往需要与学校各个部门做沟通,如教务、图书馆、物业等,这也需要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各部门做好沟通,顺利解决问题。

(四)果断的决策能力

辅导员在应对繁琐的学生事务及复杂的学生群体时,除了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外,还需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决策能力尤为重要。辅导员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时,针对事件的具体情况,能做到临危不惧,有步骤,有计划地处理问题,这方能保障校园稳定。

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备以上的四种能力,这即能高效率解决工作问题,同时也能在学生中树立起优秀模范的榜样。有一位辅导员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干部总是在她面前说:“老师,我好喜欢你!”这名辅导员觉得很奇怪,然后就问为什么。学生说,你总是能“镇得住我们”,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还能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有什么事找你肯定行!由此可见,这名学生在肯定这位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辅导员具备以上能力能让学生觉得你有魅力,是可靠的伙伴!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武装人的头脑的秘密武器。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执行者,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这才能指导自我分清形式,认准方向。辅导员各项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理论,只有先进科学的思想才能指引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辅导员各项能力的顺利开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思想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最科学的理论,能指导辅导员不迷失方向,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虚心向有经验的老辅导员学习是制胜法宝

辅导员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仅仅靠自己的摸索是远远不够的。“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是更应该虚心向有经验的老辅导员请教,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自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的高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广西幼专,全校30多名辅导员,全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仅有4-5人在辅导员岗位工作过3-4年,剩下的几乎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但是广西幼专充分利用外出学习经验,校内经验交流,内部老带新,内部导师制等让新的辅导员快速上手。这些新的辅导员在工作中也很虚心地学习先进经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基本要求

辅导员是倾听学生内心世界的心里导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辅导员的基本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同时自己的沟通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具备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是必然要求

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繁琐性势以及校园时不时有突发事件发生,这就必然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具备豁达乐观的心态。否则,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乱阵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内部骚动。有一名女辅导员在分享工作经验时提到一个案例,有一名女学生在约网友时被网友了。事发后,这名女学生情绪激动得来找这名辅导员请求帮助。这名辅导员首先稳住女学生的情绪,对她进行了很好的开导,当女生情绪稳定后鼓励她报警,向警方提供这名网友的作案证据;同时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个事件,当然要做好严格的保密工作,最后坦诚与家长沟通。如果这名辅导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怎能把这起突发事件处理好。

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7

关键词:辅导员;知识结构;素质修养

一、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及意义

辅导员是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大学辅导员的基本素质

新时期大学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储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浓郁的教育亲和力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是: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还必须具备地较强把握全局和整体规划能力。

三、大学辅导员素质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能力不强

现阶段大学辅导员专业化还没有真正的开始,辅导员还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业务。有些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责任认识肤浅,对工作缺乏认同感和被认同感,存在“过客”思想,倦怠现象日益凸出。同时,辅导员整体陷于日常的学生管理的“琐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掌握,不能及时与学生交流,从而不能主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2.工作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

在新形势下,部分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处理日常琐事,经常串着扮演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等多个角色,常常还在用说教、灌输等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忽视了与学生互动交流,从而造成学生处于被动的等待管理状态。

3.知识结构单一

著名管理学家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目前大学辅导员基本上以本科学历为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和科学管理知识,甚至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部分辅导员也没有具体的读书计划,这一系列问题严重的阻碍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四、大学辅导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1.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大学生是一个文化水平较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辅导员需要抽出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青年群体新理论、新问题,因此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理论上不仅要站在当论学术前沿,更要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育人效果。所以大学辅导员必须具有再学习、再思考、再锻炼、再提高的能力,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目标体系并坚持不懈的付诸实际,以达到提升自我,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

2.加强辅导员个体间的交流,互相学习有利的经验理论

在一定范围内,加强辅导员间个体的交流,互相学习,会更快地提高辅导员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包括工作能力、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等方面。辅导员个体间的交流,能加强辅导员责任感的形成,同时在新老辅导员间进行经验交流,新进辅导员能更快的熟悉工作环境,加深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树立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以达到自身成长的目的。

3.注重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辅导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提高各方面能力。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应养成“一记二思三分析”的好习惯,做到遇事作记录,记录后多思考,思考后再分析。同时,做好工作的量化,善于总结,善于积累,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多重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是多维度的。所以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交流,积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完善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做个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研[1999]10号.1999,(8).16.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8

【关键词】少先队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74-02

“少先队”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的队员简称为“少先队员”,全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第十一条规定: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学校少先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影响着小学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网络全面覆盖、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少先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

一、学校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网络时代,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新要求

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全面覆盖,信息以爆炸的状态呈现,人们的思维受到无处不在的信息影响,我国的少年儿童也深受影响,这给学校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学校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挑战。在网络与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少先队员的思想比以前开放和活跃,知识来源渠道广,所受知识丰富和多样,所见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负责学校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花更多的时间接受新事物,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少先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到新旧的完美融合,才能更好对网络时代的少先队员进行辅导和教育,才能适应少先队员活跃的思维。

2.少先队员人数与辅导员人数不成正比,增加了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难度

根据《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有15个教学班以上的小学,应配备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课任教师兼任。”但由于少先队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按《管理办法(试行)》里的配比,现有的辅导员人数与少先队员人数不能成正比,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多,强度大,在教学任务与少先队管理工作两者间,有时不得已倾向于教学任务,忽视了少先队的建设与管理,使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陷入尴尬。而且,有部分学校愿意将少先队工作安排给新教师担任,新教师工作虽然有热情有干劲,但缺乏经验,不能很好的开展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少先队辅导员缺乏专业性,影响了少先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由于时代的特点和少先队员们的特性,对少先队辅导员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辅导员们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但由于学校里的少先队辅导员大多是由教师兼职,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理论培训,也没有专业的辅导员传授经验,辅导员们在工作中摸索,有些甚至将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带到少先队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不但不能创新的开展工作,还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

4.少先队员们对少先队缺乏了解

很多小学生和家长对少先队不了解,孩子进入小学后,只知道戴上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了,特别是基层少先队,几乎没有少先队应有的仪式。所以,很多少先队员们不知道少先队为何物,也不知道少先队员应该做些什么,更不知道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很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戴红领巾,安排老师或高年级学生检查每班学生戴红领巾的人数,随后进行通报并考核班级。而少先队大队部的组成,都是来自各班班主任挑选的班级中表现出众,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队部的功能单一,只负责学校里的卫生、课间纪律、早操等检查,没有建设性的活动。

二、少先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1.增加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人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

少先队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要按少先队员人数增加辅导员人数,减轻工作强度。少先队员们具有年龄小,价值观不成熟等特点,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少先队员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辅导员应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上追求进步,生活朴实,工作作风正派,有耐心,热爱和关心少先队员,活动组织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较强的抗压能力。并不是每个辅导员都具备以上素质,辅导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的专业培训。学校要做到坚持对少先队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辅导员提高综合素质。因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任务,有必要定时召开辅导员培训会,组织辅导员们交流工作,分享心得,取长补短,使辅导员能有效的高质量的完成少先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培训方式做到多样化,如校外参观、校内评比、班级交流等,丰富辅导员工作方法,使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和科学。为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每学期评比优秀辅导员,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优秀辅导员奖励。

目前,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流动较大,队伍不够稳定。管理学家认为,教师持久的工作动力来自于事业的成就感、社会和领导承认的荣誉感、被委以重任的责任感、能永远从事自己所酷爱工作的一种满足感和不断地得到个人提高和发展的上进感。科学的激励机制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手段,据了解,定期举行表彰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大会的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要高于其他学校,而且调动了辅导员和队员们的积极性。

2.重视少先队的干部队伍建设,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在少先队队伍中,队干部一般被认为是学习好,活动能力强,表现优秀的队员,队员们普遍将当选队干部等同于被认可,是学校给予的荣誉。队干部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每个队员都有权利参与竞选,也有权利选择自己认可的队干部。通过自愿报名,自由投票,树立队员们的民主意识。当然,由于少先队员的特性,辅导员在竞选前与队员们讨论应该选择怎样的队干部,明确当选一名队干部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需要为少先队员服务,引导队员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队员们的责任感。

少先队的建设是否顺利,队干部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队干部的管理中做到有安排有计划,通过安排和计划明确队干部的工作责任,约束队干部的行为举止。为发挥队干部的作用和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对队干部的辅导和培训,从工作内容、个人思想、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辅导员经常与队干部交流沟通,了解队干部的思想,关心对干部,以达到稳定干部队伍的目的。帮助队干部在队员中树立威信,支持队干部的工作,为队干部解决遇到的难题。要求队干部定时进行工作总结和汇报,在总结和汇报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定期对队干部进行考核,以督促队干部,对表现好的队干部进行表扬,对表现一般的队干部进行鼓励和督促。在对队干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队干部的自我管理,为队员的成长树立榜样,为少先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3.立足于学校特色和队员特性,创新和丰富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方法

当前少先队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各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的现象,所呈现出来的活动形式大同小异。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成绩大多是以工作模式和活动效果来表现,不同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和活动都有所不同,应具有各学校的特色。这需要少先队辅导员能深刻理解少先队管理工作的性质,将学校的特色与少先队的建设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创新少先队的建设的管理方法。

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发挥队员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尊重和爱是激发队员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基础,在教育中如果缺少尊重和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辅导员学着给每个队员尊重和爱,照顾队员们的心灵,与队员平等交流和相处,常与队员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引导和关注。在辅导员的引导下,给予队员们足够的空间,让队员发挥自主能力,培养队员们在组织中的主人翁意识,比如在特定的节日,可让队员们自己设计活动,辅导员把关即可。在活动中,尽可能让队员们表现自己、挑战自己,培养他们自信、大方、开朗的人生态度。

利用队员们的特性,激发队员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定期带领队员们到大自然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让队员们懂得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为引导队员们在学习、家庭、社会中都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在活动中设定角色,让队员用他人的身份来思考,教会队员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达到体验教育的目的。在进行体验教育时,还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只有家长配合和支持才能顺利进行。

4.利用互联网,提高少先队建设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的普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突,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网民呈现低龄化,少先队员们年纪虽小,但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玩网络游戏,使用视频网站看视频,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交工具账号。少先队的辅导员应改变传统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主动将互联网运用到少先队的建设和管理中,使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建立学校少先队网站,网站用于宣传少先队的章程,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少先队的特色工作,有意识将平时的工作和活动摄录并上传到网站,便于传播,提高少先队的知名度,也能激发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应借助社交网络平台与家长建立关系,可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在群里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队员在家中的表现和近期的思想情况,辅导员可在群里贴出队员在活动中的照片,在群里解答家长的问题,或是将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放在群里,号召家长一起讨论,家长可从群中及时了解孩子在队中的表现,辅导员也能以此方式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拉近与家长的关系。对于高年级的队员,辅导员可建立属于队员的群,在群里与队员沟通交流,由于避免了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有些队员在网络上能畅所欲言,把自己想所说的顺利表达,辅导员能及时掌握队员的思想动态。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交流,队员更容易说出自己的秘密或心声,辅导员应尊重队员,不能因为队员年纪小,而忽略队员隐私信息的保护,把队员的心声大肆宣扬。

网络之所以能普及,是因为它的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利用网络平台能为辅导员更好地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辅导员可利用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个人的工作心得、生活体会等,向学生公开,让学生更了解和理解辅导员。辅导员在利用网络时,应做到能认真回复队员的每条信息和每则留言,及时回答队员提出的问题,帮助队员解决困惑,取得队员的信任。否则,会让队员觉得不被重视和关注。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9

西电科大依托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辅导员中大力推进博客建设,建立思想教育新渠道,充分实现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成效显著。

建章立制,稳步提高辅导员博客建设的水平

该校学校党委把辅导员博客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成立了校党委领导,学生工作处统管,各院部监督审核,各辅导员具体负责,学生、广大家长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该校制定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博客管理办法》,明确专职辅导员必须建立工作博客,主要服务于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达到了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做到思想教育工作立体化和全覆盖,在现实和虚拟两个空间实现了与学生的“无缝交流”和“亲密接触”,实现了“一对一”的深度辅导。

该校建立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每年举行“辅导员十佳工作博客评选活动”,制定《辅导员“十佳博客”评分细则》,细化考核指标,通过专家评审、辅导员互评、学生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对博客进行评比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自身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提高辅导员建设博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该校各学院(部)选派一名辅导员担任院(部)博客联系人,负责对辅导员发表博文进行审核,保证博文思想深刻、文笔隽永、可读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开设“辅导员精品博文赏析”专栏,定期对选取优秀博文进行宣传展示,每学期对优秀博文进行汇编。

丰富内容,努力增强辅导员博客的育人功能

该校在辅导员博客建设中,注重顶层设计,推进不同类型、内容的辅导员工作博客,将辅导员在全国各个知名网站建设的工作博客统一链接在学生工作处网站和“中国大学生在线”上,尽最大化的建立学生和辅导员博客的联系,凸显其教育功能。

该校辅导员工作博客建设除了做好学生事务的和通知公告,还要结合学校长期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辅导员自身工作长项,打造“特色博客”,使学生“悦读其文、静思其意、践行其言”,达到针对性教育功能。

一是打造红色博客,在博文的选取中,将革命传统教育贯穿于辅导员博客建设中,在博客中广泛分享《永远的西军电》、《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视频资料,辅导员博客对学生假期重返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足迹等社会实践活动跟踪报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通过红色博客的教育引导,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不断增加,每年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大一新生近90%,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二是打造日常管理教育博客,辅导员利用博客建立班级网上家园,建立学生网络交流平台,加强辅导员和学生的实时沟通。辅导员将学校专业课教师发表的有关专业课程学习、学习方法、相关知识拓展等博文进行转载,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了解专业发展动向。鼓励学生家长利用辅导员博客参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建立“辅导员—家长—学生”闭环交流,为学生的快乐生活保驾护航。

三是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博客,辅导员利用博客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与学生广泛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的博客日志、心情状态签名等,实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困惑,通过在线指导及时干预。建立心理健康网络平台预警机制,成功干预数起学生心理危机,辅导员工作博客已成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近年来,该校没有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每年都有30名左右学生经过多途径的心理咨询后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四是打造就业指导服务博客,辅导员利用工作博客在线传达校内外各项招聘信息,建立学生求职面试交流论坛。通过优秀简历模板,普及网络流行“面经”,分享经典职场励志摘录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当下就业形势,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特点,针对学生特点做好求职辅导和职涯规划,促使学生顺利就业。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西部和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该校各院部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创建“团队博客”,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一是针对新生,以共性教育为中心,建立“新生博客”,通过专题博文、优秀学长风采展示等形式重点做好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夯实基础。

二是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建立“领航博客”,辅导员博文重在选取班级优秀学生成长的点滴事迹和学生所在专业课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全面发展。

三是针对毕业班学生,建立“专题博客”,针对毕业生考研、出国、就业等不同需求,以分类指导博文为重点,涉及考研经验交流、出国信息共享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

精心培训,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在博客建设中,该校坚持专题培训和日常创建相结合,博文原创和博文转载相结合,教育效果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通过博客的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

一是将博客建设纳入学校“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中,通过博客建设带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中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工作,展示风采”的作用,进而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博客建设”为专题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辅导员培训,每学期举行多场辅导员工作沙龙,分享博客建设经验。

二是督促辅导员平时不断对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博客文章,在博文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出一种“多思考、勤动笔”的工作氛围,对博文质量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促使辅导员加强理论研究,提升自身文字写作能力,利用博客以“以文会友”的形式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工作的实效。

三是利用博客平台帮助新入职辅导员与有经验辅导员“线上结对”,开展线上交流,完成辅导员队伍的“传帮带”。通过博客展示了辅导员工作,树立了典型,在辅导员之间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增强了辅导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平台软件开发

1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的主要力量,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高校历来是以教学为主,因此高校辅导员成为了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受重视[1]。同时高校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是他们的工作职责,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琐碎的日常事件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果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会对辅导员个人及整个学校正常运转产生不良后果,但是目前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认知不足。本根据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特点,设计六大功能模块,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块,来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自主调节和管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2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一群人,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自身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事业渴望成功,同时他们还是家庭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工作性质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冲突会使辅导员产生急躁、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2]。①辅导员专业素质欠缺,经验不足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辅导员还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本身欠缺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在大学里具备一定的组织才能,当过班干部,但是面对不同的对象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没有及时转换,还以学生时期的经验来管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得与失,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焦虑情绪,导致心理出现问题。②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机制。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入校时进行心理测量,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而且各所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中一般都建有心理咨询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在这一方面,学校没有建立针对于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有些辅导员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也不好意思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而且虽然高校辅导员本身对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

3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是在对十堰地区高校辅导员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心理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相对完善的服务于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通过用户的相关模块,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自我测试、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可以进行情绪反思,通过几大模块的测试与评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得到正确的评估,从而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

(1)系统分析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与学生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这一群体心理健康情况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相关问题,将本系统分成管理员和用户两大模块,管理员模块主要是对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对网站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用户模块分成六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部分进行测试,比如,自我情绪分析,人往往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情绪方面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就可以借助于我们提供的平台,进行自我情绪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该平台运行一年多,根据各大高校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情况来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功能比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高校辅导员的需求。

(2)系统设计目标

高校辅导员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及时消除不利的工作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同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且在使用该平台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的相关案例和知识,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系统设计

①模块设计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员和用户平台。管理员平台主要是管理员进行登录用户管理和后台数据库更新。用户平台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组成,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对应学习。②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直接印象,良好的设计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直到导向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用户主要是辅导员,因此本平台界面的设计所遵循以下原则:(1)易用性。(2)合理性。(3)规范性。(4)美观与协调性。

4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是microsoft公司于2012年的软件开发工具产品,是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中最常用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C语言、C++等编程语言。本平台操作系统选择win7操作系统和内嵌于windows7操作系统的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服务器来开发,有利于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①系统模式的选择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以及当前软件体系架构的发展趋势,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B/S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用户不需要安装专业的客户端软件,任何操作系统只需要该操作系统运行weB浏览器即可。另外,B/S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提供各种接口以便于对该平台进行后续升级和改造[3]。②系统所采用的开发工具、语言及后台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公司提出的.net框架下的一门技术,该框架是一个支持多种用户端与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环境,并且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程序员编写的代码编译与中间语言,通过即时编译器编译为机器语言,这种代码编译方式可有效提升weB应用系统的执行效率,提高系统运行性能[4]。本平台采用的数据库生成软件是SQLServer2008,SQLServer2008功能强大,能灵活实现对各种类型数据的管理。并且对运行的硬件要求较低,是一个可扩展、可管理、灵活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③系统运行环境运行该系统的web服务器只需支持aSp,用户终端只需标准的web浏览器即可。

(2)系统模块设计

①基本知识模块的实现自我情绪分析模块主要是试用相关的情绪理论让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情绪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自己情绪能力的计划,情绪管理模块主要是让高校辅导员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②相关案例模块的实现本模块分为心理知识、情绪管理案例和心理调适以及心理书籍介绍几个环节,高校辅导员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的情绪管理案例来分析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调适。③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本模块为用户提供了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一些测试,其中包含有测测你是否心平气和;测测你的情绪是否稳定;pStRi压力测试问卷(psycho-Somatic-tension-Relaxationin-ventory);人际关系问卷等。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心理测验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给提供的心理测试题进行心理测验,从而得到自己目前的心理特点。④在线交流模块的实现高校辅导员之间比较有共同语言,可以就出现的学生问题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实时的交流,通过交流,高校辅导员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

(3)平台的初步测试与使用

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运行性能与功能的完整性,在十堰地区组织两所高校的部分辅导员进行了试运行测试,并且在运行之初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系统化的讲解,并且发放了《平台运行问题记录表》,方便操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们发现了一些小的系统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内容方面得到了我校心理学方面教师的悉心指导,内容更加完善、条理、有效性更高。两所高校的辅导员在试用之后反映较好,称该平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有较大的帮助。

5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设计是基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需求,以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而设计的一个情绪管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随时对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并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评估,科学有效地管理,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

[2]朱萌,苏世江,张炜.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

[3]刘劲武,刘辉,梁英,王海龙.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