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0:10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1

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指导各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约束性环保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快规划实施,不仅对改善流域水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流域各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规划实施的重要性,进一步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

二、努力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建设进度

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规划批复的要求,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帮助解决治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在计划时间内竣工投产。二是抓紧启动开工一批社会和环境效益明显、前期工作完备的规划项目。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对还需要完善开工条件的项目,采取特事特办,通过部门会商、联合审批等方式,推动一批项目尽快启动。三是优先安排流域环保基础设施等拉动面广、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项目。四是抓紧准备一批对改善流域水环境效果明显的备选和后续项目,前期工作成熟的,可以优先实施。

三、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流域各地有关部门要制定加快规划实施的工作计划,对各项措施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要强化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的监督检查,按部门、按市县、按进度、按任务指标、按责任人抓好落实。各地环保部门要扎扎实实搞好规范、高效服务,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同时,对规划的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水利等相关部门间的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和协调,统筹配置资源,积极推动规划实施。

四、认真做好水污染治理资金的筹集工作

在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同时,重点流域各级环保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当地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将项目纳入各级计划或财政部门资金支持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将地方财政资金和中央资金配套使用,形成合力,确保规划项目按期实施。同时,要按照财政部《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资金到位、工程进度、竣工运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我部已商相关部门制定了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暂行办法,将于近期印发实施。自*年起,我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每年上半年组织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重点流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省辖重点流域规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定工作,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2

一、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展土壤基础调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污染源监管、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土壤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统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

二、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以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和人员,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五)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实行防治结合。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防治土壤污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同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积极协调国土、规划、建设、农业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六)主要目标。

到2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有所提高。

到20*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七)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耕地提出调整用途的意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八)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

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加强对化工、电镀、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区域性或集中式工业用地拟规划改变其用途的,所在地环保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的结论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审查规划环评文件;对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区域,环保部门依法不得批准该区域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

造成污染的单位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其所承担的修复和治理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造成污染的单位已经终止,或者由于历史等原因确实不能确定造成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关人民政府依法负责修复和治理;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修复和治理。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九)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质量管理,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调查的进度和质量;在搞好调查成果集成的基础上,组织对调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做好数据、文件、资料、报告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好实施。组织制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判别、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等标准,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专门人才。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编制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应包括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十二)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重点支持一批部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十三)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地方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每年有所增长。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壤污染防治,保证资金逐年增加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地方也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我部将协调中央财政部门视情况对地方土壤污染防治给予资金补助。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3

一、《水污染防治法》对“渔业水体”的相关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渔业水体”的表述有三处:

一是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根据这条规定,渔业水体可以划分为重要渔业水体和次要渔业水体,对重要渔业水体应当划定保护区,给予特别保护。

二是第二十七条“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这条是对重要水体(包括重要渔业水体)保护区及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

三是第六十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五)‘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这是对“渔业水体”含义的解释。

以上三处有关渔业水体的表述,并没有污染了渔业水体该如何处理(处罚)的内容。

二、适用《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误解。

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在依法行使渔业污损案件的调查处理权,尤其是相对管理人不服渔业污损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中,通常遇到的异议,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是否为“渔业水体”的异议。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的解释,“渔业水体”应当是“划定的”,没有划定的就不是渔业水体。二是是否归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的异议。即:渔业污染损害事故就是发生在“渔业水体”中的水污染损害事故,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调查处理;不是发生在“渔业水体”中的水污染损害事故就不是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就无权调查处理。笔者认为:这是对《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误解。主要理由是:

1、如前“一”所述,分析《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渔业水体”的三处表述,并没有污染造成“渔业水体”的渔业损害该如何处理(处罚)的规定。

2、《水污染防治法》其他条款没有关于造成第六十条(五)项解释以外的水体(即非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水污染渔业损失不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能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

3、《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是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处理渔业污损事故的法定依据。①《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是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的国家标准,自一九九o年三月一日起实施,其法律地位勿容置疑。②《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制订目的是“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质量,特制订本标准。”③《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适用于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可见,其适用的范围并非《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解释的“渔业水体”,而是上述阐明的“渔业水域”。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4

为完成“*”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要将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任务,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针,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法,将减少污染物产生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径,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措施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手段。

2009-2010年要努力完成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毫不松懈地抓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扎实做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工作。继续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调整工作,2010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深化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在城镇调查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调查评估典型乡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二)编制和实施饮用水源保护规划。认真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完成《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审核报批并督促落实。逐步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三)强化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工作。建立健全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的评估与报告制度,各级环保部门每年要向当地政府报告辖区内重要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结果。环保重点城市每年要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检查评估情况要及时报送环境保护部。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违法排污行为,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二、加快实施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规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四)加强重点流域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考核评估暂行办法。自2009年起,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对重点流域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适时向全国通报。

(五)建立完善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国家对所有流域的跨省界断面进行考核,各省区市要对跨市、县界断面水质进行考核。

(六)深入开展湖库生态安全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九大重点湖库生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各地要组织开展辖区湖库生态安全评估,提出相关治理措施,实行“一湖一策”。

(七)大力推动海洋污染防治。沿海省区市要编制实施辖区内碧海行动计划。推动实施重点海域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研究重要海域环境容量,开展重要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监测,防范陆源污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洋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监管水平。

三、建立区域联防新机制,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八)在重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组织划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编制防治规划。继续做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达标。

(九)全面开展氮氧化物污染防治。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开展工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新建火电厂必须同步建设脱硝装置,2015年年底前,现役机组全部完成脱硝改造。研究扶持政策,提高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十)推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2010年年底前,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按标准要求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全面禁止在居民区内露天进行喷漆、喷塑等生产作业。加强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限期达标。

四、严格环境准入,构建工业污染预防新体系

(十一)加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出台产业政策,促进“两高一资”行业结构调整。研究产污强度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准入制度。继续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环保达标公告,限制不达标企业产品出口。

(十二)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继续公布“双超”、“双有”企业名单。全面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和验收。清洁生产审核与实施情况年度通报。加大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将实施清洁生产的减污成果与总量减排挂钩。

(十三)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与监管。继续开展上市环保核查培训。规范核查工作程序。加大对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力度。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工作指南,建立健全环保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试点。

五、深化城市环境管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十四)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扩大公开公布范围,加大曝光力度。逐步扩大“城考”范围,到2010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都要纳入考核。开展“十二五”“城考”指标修订工作。各省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城考”工作指导力度,加强数据核查核实。

(*)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巩固创模成果,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确保模范城市先进性。完善警告和摘牌制度,形成“能上能下”机制。2010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新要求进行考核与复查。

(十六)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继续达到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新生产机动车型和发动机型公告。严格实施机动车环保生产一致性检查。加强在用车环保检测,推行环保合格标志。加大高排放车辆淘汰力度,研究相关经济补偿政策。严格车用油品和清净剂的环保监管。

(十七)推进噪声污染防治。2010年年底前,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完成全国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六、强化管理,推进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

(十八)全面推进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落实国家和省级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能力建设规划,健全地市级固体废物管理体系。《进口废物管理办法》,完善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加强重点地区的环境监管。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加快建设处置设施,规范管理医疗废物。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技术交流和环境监管,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十九)完善电子废物环境管理。贯彻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建立电子废物回收体系,规范拆解利用。在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开展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二十)深入推进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工作基础,摸清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地点,继续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建立污染源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完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和新化学物质登记审批程序,建立地方环保部门前置审批和后期监管制度。

七、推进全国环境形势分析评估,谋划“十二五”工作

(二十一)开展全国环境形势分析评估。推动建立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分析污染现状,预测变化趋势,提出对策措施,全国环境形势评估报告。分析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情况和发展趋势,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评估报告。

(二十二)开展“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前期准备和编制工作。评估重点流域、海域、酸雨和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研究“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和程序,建立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库,探索完善“以奖促治”等政策措施。

八、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二十三)修订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新化学物质和持久性有毒化学物质等环境管理办法。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5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防治;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tV68;X820.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18405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其中,东线工程是在现有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基础上延伸和扩挖的,与沿线河流平交,并利用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调蓄。工程除供水外,还兼顾防洪、排涝和航运等多种功能。东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四横三纵”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2年12月27日率先开工建设。从工程规划论证到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沿线水质及治污工作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东线十年治污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治污经验,以期对其他重点流域治污工作提供借鉴。

1东线工程沿线水污染状况

由于位处我国东部淮河流域下游江苏的里下河地区和山东的沂沭泗流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该区域集中出现,并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东线治污既是全国水污染防治的缩影,又有明显的局域特征;既有流域治污的特点,又有线型工程保护的要求;既包括河流的治理,又涉及湖泊和湿地的保护。治理东线沿线污染,实现输水干线“清水廊道”目标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功的关键。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1],2000年规划水平年,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山东两省化学需氧量(CoD)入河总量343万t,氨氮入河总量28万t,分别超出要求CoD、氨氮入河控制量63万t和053万t的44倍和43倍;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仅1个断面水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达标率3%,有3个断面水质为Ⅳ类,其他32个断面水质均为V类或劣V类,骆马湖以南段水质优于骆马湖以北,山东段全线水质总体为V类或劣V类。入南四湖各控制断面水质均严重超标,主要指标超标倍数在10~150倍。

按照规划要求,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前,全线CoD入河量须削减280万t,削减率82%;氨氮入河量削减23万t,削减率81%;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有31个断面水质要达到iii类,5个断面水质达到iV类。这些污染必须“就地消化”,而且治污完成后干线还将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廊道。

2东线治污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参考“九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基础上,东线治污伊始就在治污思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防控体系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设计和探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南水北调东线实际的治污道路。

2.1应用控制单元规划理论,制定实施方案

控制单元是在流域治污规划制定中,根据水环境控制目标及污染分析,在综合考虑水域特征、行政区划、污染源分布等特点,将污染源所在区域及受纳水域划定为特定控制区域,建立污染源与水质控制目标的输入响应关系。流域治污规划可以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完成流域和区域总量控制和污染负荷的分配,以实现水质目标可达性和总量控制[23]。

以往控制单元的理念更多停留在规划编制层面上,规划执行层面则多侧重于具体项目的实施,常出现流域级规划、区域级方案及项目实施的脱节,实施过程中不能充分体现规划制定的思想,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东线治污规划实施之初(“十五”期间),在总结、吸收、借鉴国内外流域治理的经验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确定了以控制单元为基础的重点流域治污规划实施的总体方向,并在国务院批转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意见》(国函[2003]10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将其确定为治污工作的基本思路,予以明确,并一以贯之。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制定治污实施方案是对规划执行的细化、补充和延伸,是水质、总量目标的再分配过程,是对具体项目、投资、责任的细化和落实,属分区域的详规。

根据东线治污规划,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江苏、山东两省分别制定了41个控制单元实施方案(其中江苏14个,山东27个),对规划确定的治污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了船舶污染防治项目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调整了部分截污导流项目和工业水污染治理项目,共安排了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流域综合治理和截污导流等5大类项目426项,总投资153亿元[45]。

通过实施方案,将“以支流保干流,以区域目标实现、保干线清水廊道”的规划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控制单元,将国内流域治污规划中首次采用的流域综合整治及截污导流等系统工程项目,融入控制单元治污体系内;将“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的规划治污措施,细化对应到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率先将水域纳污容量的核定和污染物总量减排进行了有效对接;同时,将“水质、总量、项目、资金、责任”五位一体的治污管理目标,对应到责任辖区和责任单位,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实现治污责、权、利的统一,开创了重点流域治污的新模式。

“十一五”期间,东线治污以控制单元实施方案为抓手,全面推动规划措施落实,2010年实施方案确定的426项治污项目全部开工,并完成404项,完成率948%;淮河流域控制片CoD实际入河量为531万t,氨氮实际入河量043万t,分别较“十五”末的2005年削减了706%和778%,基本达到控制目标要求;黄河以南实测的35个控制断面中,有26个断面水质达到规划治理目标,达标率为743%,治污初见成效。

“十二五”初期,针对江苏复新河等3个水质不稳定达标控制单元,山东洸府河等9个不稳定达标和不达标控制单元,又组织江苏、山东两省对各控制单元水质目标、容量总量、项目配置进行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控制单元补充实施方案[69],采取针对性的“一河一策”措施,深化达标治理。

2.2建立健全体制规制保障治污措施的落实

2.2.1建立协调、有效的治污管理体制

治污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充分发挥协调职责,变“九龙分治”为“九龙共治”,建立了“职责清晰、责权一致、考核完备、监督有力”的东线治污管理体制。

(1)理清治污职责。东线治污规划批准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确定指导思想,明确部门分工,确定目标责任,理清投资渠道,并与江苏、山东两省签订责任书,落实治污目标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南水北调办统筹协调下,打破行业壁垒,围绕治污目标,发挥各自行业和专业优势,通力协作,合力治污。江苏、山东两省分别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环保监管、企业治理、舆论监督、公众参与”和“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监管、部门配合、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大治污、大环保”工作格局。

(2)实现责权一致。项目资金落实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实施意见》规定,除截污导流项目投资纳入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外,其他治污项目资金由南水北调工程基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等多渠道筹集。为加快项目实施、简化审批程序,2006年国务院对东线治污资金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明确江苏、山东两省征收的用于治污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不再上缴中央,由两省包干使用。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截污导流工程审批方式进行调整,权利下放,资金定补,进一步落实了项目、资金、水质“三包干”,实现了责权的统一。

(3)完善考核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组成的东线治污考核机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有关部委分阶段对东线治污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国务院。“十二五”期间,又将东线治污年度考核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体系。在地方层面,根据治污要求,两省分别与沿线14个地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将治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体系,实行“河长制”、“断面长制”,“约谈问责制”、“区域限批制”,“水质达标抵押金制”、“区域水环境质量补偿金制度”等。

(4)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治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协商,半年一检查”,及时掌控治污进度。两省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摸查暗访,有关部门定期督查、通报治污进展,监察部门对行政效能进行监察,组织部门对干部绩效进行考核,媒体对治理效果进行监督,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为治污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保证。

2.2.2健全治污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江苏、山东两省结合治污实际,不断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从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排放标准,提升准入门槛、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实施水系生态建设,推广退耕还湿、建设环湖湿地,规范湖区养殖、加强航运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全面治污提供了有力的法规和政策保障。

在管理设计上,将污染物排放标准转换为环境质量标准,实现了流域水污染控制管理的创新。山东省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分时段、分区域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CoD排放标准最于当年国家行业标准6倍多,氨氮排放标准最于国家行业标准7倍,此举取消了行业污染排放“特权”。同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将“治、用、保”策略上升为法规层面进行规范。2013年起,执行更加严格的水环境质量修订标准,将重点保护区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调整为50mg/L、5mgL,一般保护区分别调整为60mg/L、10mg/L,将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有效对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标准引领”,提升了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

2.3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撬动环保市场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是东线治污工作的重头,投资占规划治污总投资的61%[1]。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可运转、能达标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投资运营机制。

按照“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原则,两省率先启动城镇污水处理机制的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开发、竞争、有序的环保市场。“十五”期间沿线县市污水处理费分别调到06~08元/t,“十一五”期间提高到08~10元/t,“十二五”全面达到10~12元/t,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和配套管网建设资金问题。同时,实行企业化改革,推行Bot、tot、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污水处理的投资多元化、运营企业化和管理规范化。

2.4探索建立全方位污染防控体系

根据东线工程特点和沿线污染特征,东线工程逐步构建和完善了点、线、面,内、外源,全方位、立体化的“全防全控”的污染防控体系。

2.4.1点源污染防控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容量控制和浓度控制为约束,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工业治理“再提高”工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推广中水再生利用。

针对沿线造纸、发酵、印染3个行业CoD排放量占工业企业的80%以上,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的特点,“十五”期间山东省率先关闭沿线5万t以下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和所有5000t以下酒精生产线,“十一五”期间共淘汰造纸产能90多万t,酒精产能21万多t,印染产能近2亿m。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2010年山东全省纸制品总产量为2002年的25倍,利税增加了37倍,而造纸行业CoD排放量却同比减少了62%,吨纸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了416%,较《全国“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确定的“淘汰单条产能小于34万t的非木浆生产线”提前了8~10a,山东造纸行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快车道。江苏省也于2008年底前,淘汰沿线所有草(棉)浆化学制浆、年产5万t以下废纸造纸、年加工80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年产1万t以下的酒精和淀粉生产线,并通过提高化工行业准入门槛,实施搬企入园,加强园区内工业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沿线通过环境质量标准倒逼机制,有力的推动企业污染治理水平的“再提高”。

2012年,江苏省沿线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4座,日处理能力达208万t;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113座,日处理能力2565万t,建制镇设施覆盖率达到73%。山东省共建成污水处理厂90座,日处理能力达430万t,其中达到1级a处理标准的占50%,中水日回用能力达979万t,回用率达到20%以上。2012年东线沿线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较2002年提高了10倍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7%,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的目标。

2.4.2线源污染防控

防控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绿色航运为指导,岸、船结合,综合防控。结合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沿线淘汰水泥船04万艘,拆改挂桨机船24万艘;建成岸上废油水和垃圾处理(置)设施69座;全面清理取缔沿线小码头和小堆场,将港口、码头逐步退出输水干线,实施集约化、环保型建设,仅济宁市在梁济运河沿线清理、拆除小码头34个。同时规定,航行于京杭运河段的船舶,须送交油废水和生活垃圾,严禁中等毒性及以上的危险化学品运输,并在船舶上强制性加装生活废水处理装置,试点油改气(LnG燃料)混合动力船舶,航运污染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2.4.3面源污染防控

主要是以调水源头和沿线调蓄湖库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退耕还湿,建设生态屏障。江苏省将调水源头的江都取水口划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引江河道与湿地保护、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等建设,建成生态防护林667hm2,并在输水沿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00多万hm2,化肥使用量较2000年减少了15%以上。山东省以南四湖、东平湖区域为重点,实施“两减三保”(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推行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并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实施规模化退耕还湿,建设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削减面源污染,增加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2012年底,山东省已在沿线建成人工湿地面积9733hm2,修复自然湿地面积10867hm2。

2.4.4内源污染防控

以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湖休养生息为目标,提升河湖生态功能,恢复受损河湖生态健康。江苏省结合运河城市环境治理,实施城区河道清淤和河岸水系的综合整治,运河城区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生态、绿化、美化功能的绿色通道和景观隔离带。山东省清理取缔和改造南四湖、东平湖投饵性围网、网箱约2067万hm2,建立净水型增殖水域约7万hm2,实现渔业休养生息;同时,利用季节性河道和闲置洼地,建设21项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对经治理达标排放的中水进行截、蓄、导、用,在保证调水期中水不进入或少进入输水干线同时,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年可利用中水21亿m3,消化CoD449万t,氨氮3121t,有效改善农灌面积达13万hm2。

2.4.5水环境安全防控

建设功能保护区。按照清水廊道要求,沿线关闭清理了输水干线所有排污口,明确今后输水干线不得新设排污口的要求。山东省还在沿线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省际徐州市在辖区重点控制断面设立水质达标保护区,实施分区保护。

建设环境监控体系。在重点治污控制工程安装在线视频控制系统,在重点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口设置生物指示池,安装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委托第三方管理,实行县、市、省三级联网监控。山东省还在部分区域重点排污企业试点安装电子闸门、总量控制iC电子卡,对企业排污进行浓度、总量控制管理;在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上,加装特征污染物和重金属自动在线监测。目前,东线黄河以南实有监测的35个控制断面,已安装3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22个断面提升为国控断面,初步实现了东线治污控制断面水质监测系统的网格化。

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3个环节,两省已在制定和完善东线环境安全应急预案,通过建立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建设应急事故池、排污口拦截闸、应急拦截坝等应急设置,确保事故状态上,污水不出辖区、不入输水干线,构建环境安全防控、环境监督预警和突发应急管理体系。

3东线十年治污的成效分析

经十年努力,东线治污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的426个治污项目均已建成投运,实际完成投资174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13%,规划确定的“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的治污措施全面落实。因此,在沿线经济十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情况下,进入输水干渠污染物入河总量持续减少,2012年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入河总量比规划的2000年减少了85%以上,超过规划要求削减80%以上的任务目标,减排效果显著。据两省监测,自2012年11月枯水期起,东线沿线各控制断面水质均已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并保持稳定,输水干线达到Ⅲ类水标准。治污重点山东省黄河以南22个控制断面,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较规划实施前分别下降了746%和918%;通过治污和生态修复,南四湖已恢复水生高等植物68种、鱼类52种,物种恢复率分别为92%和67%;栖息鸟类达200多种,其中包括白枕鹤、大天鹅等国家珍禽;绝迹多年、对水质敏感的小银鱼、毛刀鱼、鳜鱼等再现湖中,白马河还发现了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昔日鱼虾绝迹、“一湖酱油”的南四湖又重现了昔日生机和活力,总体生态质量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1012]。

4总结

(1)东线治污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实施点、线、面,内、外源,“全防全控”的污染防控体系,变过去单纯污染源控制为结合恢复生态健康和生态功能的水环境控制模式,实现了规划确定治理目标,成为流域治污的范例。

(2)经十年治污,山东探索出了一套“治、用、保”并举的治污体系,在实践中践行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其中,“治”是指通过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安全防控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控制,落实生态监管措施,使流域内所有排污单位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用”是指因地制宜地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加大再生水回用,减少废水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辖区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是指依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退耕还湿,建设环湖沿河大生态带,打造生态屏障。

(3)作为议事办事机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发挥“穿针引线”职责,将调水工程建设与治污环保工作有机结合,调动和发挥了各职能部门作用,实现了以工程建设促治污、以治污成效保工程运行的目标。

(4)通过制定标准、法规,激活市场机制,东线治污将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效结合,调动了沿线治污的积极性,驱动治污减排整体进程,为其他重点流域治污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规划院,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R].2001.

[2]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总量控制技术手册[K].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R].2005.

[5]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R].2005.

[6]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南水北调东线复新河单元沙庄桥断面达标方案(20102015)[R].2011.

[7]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南水北调京杭运河邳州段张楼断面水质达标方案(20102015)[R].2010.

[8]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高邮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达标方案(20102015)[R].2010.

[9]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补充实施方案[R].2012.

[10]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20112015)[R].2012.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6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治理、控新减存、示范先行”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全面实施我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依据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开展我县土壤环境污染详查。2018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对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有色金属加工、铅蓄电池企业及其他土壤潜在污染企业用地展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农经局、经信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以下均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新城区建设管委会落实,统称为各地区政府且不再列出)

2.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成我县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省控点位布设工作。(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发改局、经信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

3.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化管理水平。完成我县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录入工作。依托省、市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对土壤环境风险变化作出预警,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并持续跟踪后续风险管控效果。按照国家和省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所明确的共享权限和方式,充分发挥我县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规划国土局、农经局、林业局、卫生局等部门配合)

(二)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4.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及时限要求,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完成重点区域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按照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划定结果经县政府审定后,上传至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县农经局牵头,县环保局、规划国土局、林业局等部门配合)

5.加大农用地保护力度。将各地区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保护,确保农田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项目不得占用。(县规划国土局牵头,县农经局等部门配合)

推行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秸秆还田、作物轮作等措施。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保护责任,避免因过度施肥、滥用农药等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县农经局、农机局牵头,县环保局、林业局、发改局等部门配合)

6.控制企业污染。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石油开采与加工、铅酸蓄电池、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制革等重污染行业企业。(县环保局、发改局负责)

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内现有的重污染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县经信局牵头,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7.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安全利用类耕地的各地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到2020年,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及我县农用地划分情况,完成我县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标。(县农经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等部门配合)

8.加强严格管控类农用地监管。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防止原有污灌区禁耕农用地复耕,禁止复耕农产品流入市场;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地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相关措施。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到2020年,完成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指标。(县农经局牵头,县发改局、财政局、规划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等部门配合)

9.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优先将重度污染的牧草地集中区域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加强对重度污染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的质量检测,发现有害物质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县农经局、林业局负责)

10.控制农业污染。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至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至90%以上。(县农经局牵头,县供销联社、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工作,到2020年,建立符合我县特点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模式和监管体系。(县农经局牵头,县环保局、供销联社等部门配合)

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到2020年,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应指标要求完成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县农经局牵头,县发改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供销联社等部门配合)

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减量。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要求,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县畜牧兽医局牵头,县发改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开展灌溉水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县环保局牵头,县农经局、水利局等部门配合)

(三)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11.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监管责任。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完善我县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度,全面推行污染地块收储和流转前的调查评估工作。(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自2017年起,对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有色金属加工、铅蓄电池企业及土壤潜在污染企业用地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由土地使用权人在土地出让前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收回土地使用权的,由县规划国土局负责开展调查评估。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县规划国土局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由县规划国土和环保部门备案。(县环保局、规划国土局牵头,县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自2017年起,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建立污染地块管控名录及其开发利用控制清单。将地块调查评估结果上传至县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根据污染、敏感程度划分风险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规划国土局等部门配合)

规划国土部门编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土地再利用安全。(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牵头,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12.严控环境准入,防范新增污染。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原则,防止新(改、扩)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污染。对于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新(改、扩)建工业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落实。(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13.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日常环境监管。自2017年起,各地区政府要与本区域内在产的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有色金属加工、铅蓄电池等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县环保局负责)

环保部门要实时动态更新重点监管行业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和周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监控,监测指标要涵盖企业生产涉及的所有特征污染物,监测频次每年至少1次,形成长效机制,调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县环保局牵头,县经信局、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环保部门对重点监管行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用地和周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县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财政部门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14.强化重点监管行业企业空间布局管控,实现污染源头预防。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敏感用地周边新建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石油开采与加工、铅酸蓄电池、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制革等重污染行业企业。(县环保局、发改局牵头,县经信局、规划国土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

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要求,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县发改局局、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15.强化企业关停过程污染防治监管。对于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有色金属加工、铅蓄电池等重点监管行业企业,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前,要根据国家的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止拆除活动污染土壤。(县环保局负责)

16.加强涉重金属工业行业污染防控。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企业要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总量控制指标,推动涉重金属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坚持重金属污染物“等量置换”和“减量置换”原则,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县经信局、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等部门配合)

17.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场监管。建立污泥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造纸、印染、河道清淤等污泥处置设施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的监管。2018年年底前,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禁止处理处置后的污泥进入耕地。完成历史堆存污泥无害化处置。组织开展简易垃圾填埋场和无渗滤液处理的垃圾处理场排查工作,加强综合整治。(县环保局、行政执法局、住建局负责)

(四)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维护生态功能。

18.严格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防止造成土壤污染。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县规划国土局要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各地区要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未利用地,有关地区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不得违法开发利用,影响生态功能。(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规划国土局、农经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配合)

19.加强未利用地污染防控工作。依法查处向沙地、滩涂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农经局、水利局、公安局、林业局、辽河局等部门配合)

(五)开展耕地和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减少存量。

20.明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责任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区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21.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我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库并报送市环保局备案。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要与各类规划衔接,确保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农经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22.开展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建立农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依据农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治理修复的重点区域,综合利用农艺调控、种植结构调整、化学钝化、植物修复等措施,选择连片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加强治理效果评估,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理修复技术和模式。2020年底,完成国家和省、市要求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指标。建立我县农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实现污染耕地筛查和风险等级自动识别、信息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撑服务。(县农经局、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23.强化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转运污染土壤的,有关责任单位要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向县环保部门报告。(县环保局负责)

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防范措施;县环保部门要对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

修复后风险评估满足住宅用地标准的地块,可用于居民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场所等项目开发。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的,禁止开工建设与治理修复无关的其他项目。(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六)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24.强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县环保局定期向市环保局报告我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进展;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县域内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每年至少组织1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县环保局牵头,县农经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25.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动机制。县规划国土部门要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监管。县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活动监管。建立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环保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县环保局、规划国土局牵头,县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26.加大土壤环境执法力度,强化土壤环境监管能力。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工作,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县环保局牵头,县公安局、安监局、经信局等部门配合)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环保监察机构要配备专门土壤环境执法人员和现场执法装备,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监管人员的培训,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27.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深化工业污染源环境监测,重点围绕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土壤污染源头,在重点污染物防控区、工业企业聚集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规模化养殖基地周边,设立长期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分析土壤环境风险。(县环保局、经信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财政局、农经局、水利局等部门配合)

28.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各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土壤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县环保部门监督推进潜在土壤污染行业企业编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土壤环境污染。突发土壤污染应急事故时,要将突发环境事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和应对措施作为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的重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对土壤造成污染的,责任单位应在属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土壤环境损害评估,及时调查和评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防止污染扩散,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县环保局牵头,县政府应急办、公安局,安监局等部门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9.成立组织机构。县政府成立康平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指导、协调全县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各项重点任务要建立台账并逐月进行动态更新。自2018年起,各地区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每年1月底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县环保局牵头,各地区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30.明确责任主体。各地区政府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负总责,要于2017年底前制定、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并报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地区政府负责)

(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土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

31.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建立受污染地块修复过程监理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管理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32.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力度。借助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以及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基础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先进适用装备和高效低成本功能材料(药剂),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科研基地建设。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技术研究。(县科技局牵头,县发改局、经信局、规划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农经局、畜牧兽医局、农机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33.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物快速检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等风险管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县科技局牵头,县发改局、经信局、农经局、财政局、环保局、规划国土局、畜牧兽医局、农机局、水利局等部门配合)

34.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从业单位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县环保局牵头,县发改局、科技局、规划国土局、住建局、农经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

(九)拓宽投资渠道,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

35.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资金支持力度。县级和各地区财政要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风险防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36.统筹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县财政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农经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为切入点,在重点区域探索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生态补偿制度,合理确定补偿标准,采取实物补偿或现金补贴等方式,对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或自主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农民进行补偿,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农产品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土壤质量不恶化、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规划国土局、农经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统筹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企业对涉重金属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规划国土局、经信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37.完善激励政策。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相关企业参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有机肥生产有关政策要求。在农药、化肥等行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环保领跑者制度试点项目。县政府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地区予以适当奖励。(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经信局、规划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农经局、地税局、供销联社等部门配合)

38.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为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和业务培训。引导、支持开展重点监管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县环保局牵头,县国金办等部门配合)

(十)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39.落实企业责任。有关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县环保局牵头,县经信局、国金办等部门配合)

40.严格评估考核。根据县政府与各地区政府签订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地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各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县环保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41.依据规定处罚。对年度评估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各地区政府,要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不到位的,要约谈有关地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约谈有关各地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按照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县环保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等部门配合)

(十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

42.引导公众监督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住建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7

苏坂乡位于市新罗区东北部,东南与漳平市的基太、拱桥镇交界,西南与雁石镇相邻,气候温和,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0838亩,林地面为15万亩,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较为丰富。近年来,我乡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融合的新格局,我乡养殖业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在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详尽细致的工作部署。

乡目前养殖业污染现状

我乡除了一家达标养殖户以外,其它的畜禽养殖都还处于粗放养殖阶段,普遍存在污染能力治理弱、缺乏统一规划、养殖布局不合理及“重养殖、轻防治”等问题,一些养殖户对污染治理不重视,存在着偷排、漏排的现象。村庄内有大量的散养户,对村庄内环境造成很多污染。

我乡现有养殖业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

我乡是农业大镇,全乡污染治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农村环境为题突出的主要原因,全乡农业人口多,人均收入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项目投资偏低,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了全乡的环境污染整治压力,很多农户都是要靠养猪养家糊口,这对治理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不利于整体环境改善。

2、我乡环境保护和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由于我乡财政比较困难,无力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全乡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资金来源上缺乏必要的投资渠道,政策上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

3、我乡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基础薄弱,治理难度大。各村养殖户分步很散,污染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相关的污染治理等环保体制也极不完善,一些大型养殖户对环保设施不重视。

4、我乡是农村占主导的乡镇,对农村环境污染和治理的重视度和社会关注度不够,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不够,意识不强。

在“十二五”期间我乡环境保护和养殖业污染治理的规划原则、规划时限及目标

1、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对全乡养殖业综合整治进行规划,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和环保及污染治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突出解决全乡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集中养殖模式,选择发展前景好、有典型意义的村进行示范点治理。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规划中力求实事求是原则,根据上级部门对我乡的关心,完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美山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3)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引进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治理设施(现阶段已有多家养殖户开始使用海荣技术和aBS生物固氮技术),有效解决我乡面临的环境问题,并结合本乡实际,创新机制,保证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保护和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制定有利于我乡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优惠政策。

(4)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乡政府及乡相关智能部门、单位的主导作用,落实环保和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维护群众的权益,加强对全乡群众的环保及污染防治教育,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本乡的环保和污染防治。

2、规划时限及目标

(1)规划时限

规划时限为2011年至2015年,其中分为2011年-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3年-2015年为第二阶段。

(2)规划目标

①到2012年底,对全乡11个村的环境连片整治综合治理基本上完成验收,并开始投入使用,这一部份上使部分养殖废水得到处理,各村庄生活区内实现无猪,2012年底对全乡所有养殖户建立长效的干清粪管理模式,一些大型的养殖户(16家),完善其处理模式,使其污染设施必须达到深度处理工艺的要求。

②2013-2015年,属于保持期,对全乡养殖业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后,对2012年取的成绩进行巩固,其本上拆除关闭掉一些处理设施不合格的猪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争取所有养殖户实现达标排放和零排放。

到2015年底,要达到全乡人居环境和生态明显改善的要求,环保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全面提升,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全镇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

我乡“十二五”期间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方案、措施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1)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宜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合理布局,推行种养结合,走生态养殖道路;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进人畜分离和圈舍改造,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域,改变传统人畜混居现象,全面开展养殖业的污染监测和防治。

(2)实行村村集中养殖模式。各村因地制宜,实现集中选址,集中养殖,这样使资金更加集中,使处理模式更加规范,也可以使处理设施更加完善。当然也可以使村庄生活区内过到无猪,实现人畜分离。

(3)创新机制,综合治理。按照区、乡养殖规划,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养殖区域规划,控制养殖总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两违”整治和畜牧业发展有关政策兑现,削减养殖总量。鼓励和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和支持新发展林果业实现林牧结合,对自觉开展猪粪配送到果蔬基地、苗木基地、果园等田头的生猪养殖场给予一定贴补,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实施。积极探索推广新的环保机制。拟确定一个村为试点,组建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社员内部自律和互相监督实现废物废水零排放,呈请区政府给予批示。

(4)严肃纪律,强化考评。严格按照区里丈量要求及补偿标准测量己关闭拆除的养猪场,杜绝和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坚决落实村环保“一票否决”制及干部问责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和责任人,将给予“一票否决”及通报批评、效能告诫。

(5)强化耳标管理机制。对耳标分配采取层层管理审批。对不配合或治理不过标的养殖场,乡兽医站不给发放。对需要耳标的养殖场应提前书面申请,由包场干部实地检查其排污设施后在签字,在交由分管领导审批,审批后由党政办开出证明给乡兽医站,然后才能发放耳标。在发给耳标时,养殖户必须按他耳标发放数量缴纳排污费,确保不漏掉一头猪。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8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国家决策在“十二五”期间的具体安排,规划的实施顺利与否,将直接体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进展与成效。评估《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是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的需要,是落实规划“编制-调度-评估-考核”机制的需要,也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推进《规划》顺利实施,实现规划目标的需要。

 

1.推进规划实施的主要做法

 

1.1积极构建重庆市“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有力推动国家规划实施

 

为贯彻落实《规划》,重庆市组织编制并印发了《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涵盖了国家规划在目标、任务、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对重庆市的要求,并结合重庆市实际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了扩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重庆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等19个子规划,编制印发了各区县“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重庆市实施方案》、《成渝地区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推动未来五年环保工作,编制了《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这些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重庆市“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有力推动了国家《规划》的实施。

 

1.2建立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和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全力保障规划实施。

 

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在国家《规划》和重庆市《规划》印发后,第一时间起草并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任务分工的通知》,将环保规划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区县,确定各相关部门和区县为第一责任人;将环保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年初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区县;根据国家《规划》的重点任务,市政府和相关区县、部门分别签订了主要污染物削减、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了年度目标任务,明确了工作责任。

 

强化督查考核。每年将规划目标、任务纳入年终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每年年初将国家《规划》指标纳入重庆市环保局系统目标考核。

 

1.3建立完善重庆市环保规划的“编制-调度-评估-考核”机制,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度、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规划下一步实施的重点和思路。

 

2012年底,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印发了《关于评估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年度实施情况的通知》,对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开展了《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调度工作;2014年1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工作,并开办全市规划中期评估培训班,对区县环保局进行了技术培训。

 

2.规划实施总体进展分析

 

“十二五”以来,重庆市坚持将环境保护作为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生态文明建设、总量减排和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和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进展顺利,削减进度超过规划预期;二是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三是基本建立了环境风险防控全过程管理体系,未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四是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五是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得到较好实施并发挥环境效益;六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制、体制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经评估,重庆市总体上完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中期目标,7项约束性指标中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外(受评价标准提高影响),其余6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中期进度要求。

 

3.规划实施问题原因分析

 

3.1空气质量新标准达标任重道远

 

2013年,重庆市主城九区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新增了pm2.5、o3、Co三项评价指标,严格了pm10浓度限值,评价结果不容乐观:颗粒物污染仍然较重,主城空气中pm10、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浓度分别超标0.51倍、1.00倍和0.01倍。重庆市空气质量改善面临着污染物存量削减和增量控制的双重压力,区域性雾霾、酸雨、臭氧超标问题短期难以解决,空气质量新标准达标任重道远。

 

原因分析: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给空气质量改善带来更大压力。火电装机容量持续上升,2013年,重庆市燃煤火电装机较“十一五”末增加18%以上,且耗煤量持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增大、交通拥堵、油品品质较差等原因导致重庆市机动车污染呈加重趋势,“十二五”期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近三年年增长率达21%。重庆市正处于城市建设期,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交错混杂,主城区各类施工工地多达3000余个,尘污染源量大面广。二是单一行政区大气环境管理模式尚未转变,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尚未建立完善,输入性污染控制难度较大,而重庆市周边城市群工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周边省市火电、水泥企业排污等均对重庆市空气质量有不利影响。三是重庆市重型化特征明显的工业结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以低品质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等不利形势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四是重庆山区河谷地形特征明显,地面风场受河谷地形影响,先天地理气象条件不利于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扩散;重庆夏秋季特有的高温、高压、强辐射、低风速等气象条件容易导致臭氧超标。

 

3.2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任务艰巨

 

重庆市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库区水质保持稳定压力大,重庆部分湖库和次级河流污染较重。原因分析:一是上游来水输入污染和流域水电开发等对重庆市水质影响较大,上游来水水质下降已成常态。二是“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但因地方财力有限,污水管网、基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已建基础设施,因运行管理长效机制不完善,运行效率较低,部分基层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治理不到位,导致“三江”重庆段污染强度加大,部分断面出现总磷浓度增长现象。三是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尚未建立。

 

3.3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环境改革试点省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环保工作,致力于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但因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欠债多,地方财力有限,重庆大部分行政村还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未建立完善,已开展治理行政村的部分治理设施后续运行困难;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较弱,缺乏基层环保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不能适应农村环保工作实际需要。

 

3.4环境保护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

 

重庆现行环境政策仍以命令控制型为主,经济激励型政策尚未建立完善。排污收费费率和环境违法处罚标准过低,对企业起不到充分的减排激励作用和环境违法行为约束作用。排污权交易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摸索中尚未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污染治理方式主要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市场治理”模式尚未推行。长期以来靠财政转移支付所形成的单一补偿机制已不能适应重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和五大功能区发展需要,科学有效的不同功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补偿机制亟需建立完善。

 

4.推进规划实施的后续工作

 

4.1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扎实推进“蓝天行动”,强化燃煤及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和餐饮油烟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开展污染预警和联防联控,增强大气污染监管手段,组织开展pm2.5来源解析、臭氧形成及消除机理研究、大气复合型污染研究和区域污染源影响研究等空气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使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4.2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全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项目实施,扎实推进“碧水行动”,加快推进主城区建成区56个重点湖库、9条重点次级河流整治,巩固已完成治理河流整治成果。推进小城镇、撤乡并镇环境基础设施设建设,加快管网建设及改造。完善污水、垃圾基础设施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污水、垃圾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运营经费,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已建成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率。推进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工程及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治理工程建设,加强工业企业日常环境监管。继续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4.3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编制并实施《重庆市2013-2015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方案》,2014-2015年,力争完成纳入规划行政村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对已建农村污染治理设施,强化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已建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4.4加快建立完善环境市场机制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结合重庆环保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环境基金,健全资源环境交易市场,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和绿色信贷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运营,完善环境经济激励约束政策,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完善环境市场机制。

 

5.结语

 

两年多来,重庆市《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较好,基本符合规划中期进度安排。但是全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新标准达标任重道远,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环境保护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为保障《规划》目标的如期完成,重庆市应继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抓铁有痕的行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规划任务和工程的落实,全面提升全市环境保护水平。预计到“十二五”末期,重庆市四项总量指标、两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和一项空气质量指标能顺利完成,《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能得到落实。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9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淮河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第四条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有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行使国务院授予的其他职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第五条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以下简称四省)人民政府各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本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分解到有关市(地)、县,签订目标责任书,限期完成,并将该项工作作为考核有关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第六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行政区域内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第七条国家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第八条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妥善做好淮河流域关、停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

第九条国家对淮河流域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计划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商四省人民政府,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拟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经由领导小组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十二条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确定的排污总量控制区域、排污总量、排污削减量和削减时限要求,以及应当实行重点排污控制的区域和重点排污控制区域外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等内容。

第十三条向淮河流域水体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凡纳入排污总量控制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同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排污申报量,确定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排污单位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削减量以及削减时限要求,由下达指标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商同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核定。

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

第十四条在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确定的重点排污控制区域内的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控制区域外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并在排污口安装污水排放计量器具。

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以及四省的经济技术条件,制定淮河流域省界水质标准,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十六条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负责监测四省省界水质,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领导小组。

第十七条淮河流域重点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责令限期治理。

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决定。中央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限期治理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四省人民政府拟订,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公布。

第十八条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一切工业企业向淮河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

第十九条淮河流域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按期完成污染治理任务,保证水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制定的和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保证其排污总量不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未按期完成污染治理任务的排污单位,应当集中资金尽快完成治理任务;完成治理任务前,不得建设扩大生产规模的项目。

第二十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部用于污染治理,不得挪作他用。

审计部门应当对排污费的使用情况依法进行审计,并由四省人民政府审计部门将审计结果报领导小组。

第二十一条在淮河流域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管理范围内设置或者扩大排污

口的,必须依法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二条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

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

严格限制在淮河流域新建前款所列大中型项目或者其他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该类项目的,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禁止和严格限制的产业、产品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拟订,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时,不得突破本行政区域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四条淮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十五条淮河流域水闸应当在保证防汛、抗旱的前提下,兼顾上游下游水质,制定防污调控方案,避免闸控河道蓄积的污水集中下泄。

领导小组确定的重要水闸,由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有关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污调控方案,报领导小组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六条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组织四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等采取下列措施,开展枯水期水污染联合防治工作:

(一)加强对主要河道、湖泊、水库的水质、水情的动态监测,并及时通报监测资料;

(二)根据枯水期的水环境最大容量,商四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各省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总量,由四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逐级分解到排污单位,使其按照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方案限量排污;

(三)根据水闸防污调控方案,调度水闸。

第二十七条淮河流域发生水污染事故时,必须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时起24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向相邻上游和下游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

第二十八条淮河流域省际水污染纠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调查、监测,提出解决方案,报领导小组协调处理。

第二十九条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的授权,可以组织四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等检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三十条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者停业:

(一)造成严重污染,又没有治理价值的;

(二)自1998年1月1日起,工业企业仍然超标排污的。

第三十一条在限期治理期限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量排污,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者停业。

第三十二条擅自在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管理范围内设置或者扩大排污口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和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或者未经批准建设属于严格限制的项目的,由有关县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关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超过本行政区域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方案超量排污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者停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本条例规定的责令企业事业单位停止建设或者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止建设或者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罚款额,以不超过1万元为限;超过1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罚款额,以不超过5万元为限;超过5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八条违反水闸防污调控方案调度水闸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因发生水污染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拒绝、阻碍承担本条例规定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承担本条例规定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拒不履行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水污染防治规划篇10

毒地之上,何物不毒?整个大地,浸在重金属、化肥农药、化工废料之中,土地污染严重至极,消费大众只好被练成百毒神君,百毒入侵,死而后已!尽管社会舆论反复要求、代表委员多次呼吁,然而,至今我國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仍未有专门立法。土地污染防治,是关乎政治、经济、民生的大事,而监管的空白,到底动了谁的健康?

谁为民众健康买单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却是:在种子变得越来越优良的同时,全球的土壤却越变越糟,如果不根本改良土壤,整个世界都将深陷粮食危机。不仅如此,近年来在土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集中多发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病死率上升,在全國多个地区出现“癌症村”。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该报记者在湖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调研时了解到,我國环境污染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因土地污染地下水质量较差,造成砷中毒、氟中毒等地方病较为严重的情况。辽宁省锦州葫芦岛一带,土地主要受锌厂污染影响,污染元素以镉、铅、锌为主。此类元素攻击人的肾器官和骨骼,造成骨质疏松。在日本,这叫“骨痛病”,属比较常见的职业病。

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全國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其中浏阳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镉超标。

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地质、科研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性污染物也开始进入到土壤中,这些放射性污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体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据媒体报道,近年来,血铅超标、尿镉超标等时有报道,重金属污染出现了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从水土污染到食品链转移,由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进入突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的爆发阶段。

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无锡胡埭电镀厂重金属铬污染修复费用890万元,苏州化工厂需数亿至数10亿元。

不可盲目追求GDp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國对國家经济发展有很多规划,各种改革措施十分强劲,因而带动了國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相应的措施。

当前我國正处于产业带向中西部转移的阶段,一些中西部省份正在快速崛起,但由于当地环境容量和环保规划的空缺,一些村镇正在无选择地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一些高污染产业正在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专家表示,中西部地区土壤质量差,环境容量其实比大部分东部地区低很多,这样没有计划性的转移,对于土壤保护而言,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举动。因此,如果只强调发展,不考虑环境的风险,是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科学发展,应先有规划,后有发展。不能盲目追求GDp。

据调查显示,造成生态和环境破坏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污染源头是企业。数据表明,我國工业企业污染约占总污染的70%,其中工业企业污染中的50%是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有关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周围环境和群众健康的保护,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方政府责任缺失。从中石油松花江污染,到云南曲靖铬渣污染,再到紫金矿业汀江污染,都反映出自律不足、监管乏力、管理缺失的问题。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当人们呼吸的空气、引用的水源、食用的粮食、蔬菜和肉类都遭到严重污染时,这种发展就背离了初衷,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需反思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否有法可依?

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预防作为中长期目标。随着我國被污染的土地日益增多,治理费用高昂,如果所有被污染的土地都做修复,成本太高,无法接受。与此相比,采用法律手段加强对土地污染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尽管如此,但目前我國并没有关于土地污染的专项立法,关于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规定,大多散落在各个部门法中。

在我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从不同侧面、不同途径、不同种类对土地污染的防治问题作了一些规定,对防治土地污染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相关法律条款都是原则性、概括性规定,并未形成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加上其在执法上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土地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工作更是难以执行。而这些部门法主要侧重于单一类型破坏行为的规范与治理,对慢性、隐性的土地污染规制不够明确,对土地生态破坏的预防性措施规定不够具体,而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土地生态环境并无有效的治理与监督机制,缺乏整体性与综合性法律保护对策。

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规范中只能找到单一类型的规制,对由于大气、水、固体废物在许可范围内的排放所可能导致的土地污染没有明确规定,不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土地污染。同时,适用于大气与水污染的“超标罚款”“排污收费”等法律制度在土地保护中很难有效实施,因为土地污染的潜伏期相对较长,滞后性特别明显,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土地污染的有效预防治理。

我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其中提出了土地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对于如何保护、未予保护的后果如何、如何防止破坏性后果的发生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而在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中也没有具体落实防治污染的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