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理论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0:17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1

【关键词】产品整体理论市场竞争内部营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各类企业的不断涌现,各种各类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品销售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传统的产品营销手段已不足以应付目前的市场竞争态势。企业要想生存并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运用以客户满意度为指针的产品整体概念的营销策略去参与市场竞争。

一市场营销的产品整体理论由四个重要部分组成

广义的产品是指人们通过购买而获得的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和欲望的物品的总和,它既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实体,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利益,这就是产品的整体概念。通常理解的产品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物质形状和用途的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市场营销学认为,广义的产品是指人们通过购买而获得的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和欲望的物品的总和,它既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实体,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利益,这就是产品的整体概念。

产品的无形特征和有形特征是相辅相成的,无形特征以有形特征为基础并包含在有形特征中,而有形特征又需要通过无形特征来完善和强化,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产品价值大小由顾客裁决就是产品有形特征和无形特征参与市场竞争的体现。根据市场营销的产品整体理论,产品可以分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和心理产品四个部分。

核心产品能够提供给购买者的基本效用或益处是购买者所追求的中心内容。有形产品是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时的具体物质外形,产品的形体、外壳。核心产品只有通过有形产品才能体现出来。产品的有形特征主要指质量、款式、特色、包装等。附加产品指顾客购买产品所得到的各种附加利益的总和。它包括:产品安装、产品使用指导、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维修等售前售后服务等。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展开和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附加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获胜的重要手段。心理产品指产品的品牌和形象提供给顾客心理上的满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品牌和形象看得越来越重,因而它也是产品整体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整体概念的四个部分清晰地体现了一切以市场要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成功的企业除了努力使核心产品、有形产品等满足市场需要外,还会对附加产品、心理产品等产品的无形特征给予充分重视,这种无形特征是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可能从一个侧面决定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价值和成败。

二产品整体概念包含三个层次

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其中任何一个层次都可能使产品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

核心产品是产品整体概念中最基本和最实质的层次,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把握产品的核心内容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有形产品,在核心层次的基础上,产品的款式、包装、特色等完全可以突破原有的框架,开发出一系列新的产品。

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顾客之所以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购买冰箱,为的是这款产品对食品保鲜这一基本效用及由此所带来的消费者避免食品浪费的利益和方便。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利益的冰箱就是核心产品。但在在营销实践中,冰箱只有核心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在满足冷冻冷藏功能的前提下,冰箱的形式产品概念成为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重要形式,是冰箱的核心功能所展现的全部外部特征,表现为冰箱质量保证、外观特色、式样、品牌名称和包装等。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西奥多?里维特曾经指出:“新的竞争不是发生在各个公司的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而是发生在其产品能提供何种附加利益(如包装、服务、广告、咨询、融资、送货、仓储及具有其他价值的形式)上”。根据西奥多?里维特的理论,满足了核心功能和形式功能的产品只完成了营销实践中的产品整体功能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消费者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附加服务和利益。这种被称为延伸产品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送货、质保、安装、售后服务等。

由于不同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在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上越来越相似,以服务为主体的延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用户购买力增强和对产品需求趋向变化的今天,延伸产品在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并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

三营销实践中产品整体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可以不断外延的概念

当产品整体概念的外延再外延一个层次时,市场竞争又将在一个新领域展开。为了把产品整体概念的外延再外延一个层次,比较知名的专卖店会精心选择店面,美化和改善包括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内的购物环境,使之成为大家逛街、约会、办事的集合点,成为大众公认的地理标志;设置大幅的pop广告宣传,播放有助于减慢顾客的购物步伐,延长购物时间的动人音乐,多角度、多方位地努力增加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从众性和趋同性,不断烘托人气和买气等。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把产品整体概念的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及外延的外延发挥到极致。

四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运作构架及战略要素

1.环境

环境指影响和制约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的各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方针对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的影响巨大,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的市场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需要和规定才能顺利开展正常的产品整体营销管理工作。微观环境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整体营销生存、发展及获利能力,更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需要研究和面对的重点所在。任何一个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都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和协调。不断适应环境、开展的营销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

2.内部营销

随着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针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促销”的内部营销已成为整体营销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满足员工需求的各项措施来吸引、发展、刺激、保留能够胜任的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其实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把雇员当成顾客的营销哲学。内部营销的有效实施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实践成功的先决条件,也为整体营销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内部基础。

3.服务型企业互动营销与感知服务质量

在服务行业中,产品技术质量的差异性不大,使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满意,获胜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员工与顾客互动过程中的过程质量。为保证服务过程质量,需要开展互动营销活动。互动营销中顾客不再是被动的顾客,而是作为一种决定质量的资源直接参与服务生产系统。

4.整体产品理论在营销实践中能否成功决定于整个企业链条

事实证明,消费群体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获利的决定性因素。消费群体忠诚度对利润的影响较市场份额更为举足轻重,而消费群体满意度的提高能促进消费群体忠诚度的提高,消费群体满意度又取决于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因此,从设计各种新产品到提供快速、准确、便捷、周到的服务都要坚持方便客户和有利于客户的原则。高价值源于企业员工的高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又直接取决于企业的内部营销。企业员工除了按常规分为管理者和生产者外,本人更倾向于按联系性员工与支持性员工划分。联系性员工直接与顾客打交道,与消费者产生许多“真实瞬间”,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形象和服务水平。而支持性员工为联系性员工更好地与顾客接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内部营销把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企业内的领导者必须把雇员看成消费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服务意识,使内部市场的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使员工对企业信任和忠诚,为企业互动营销和传统营销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产品整体概念是市场经营思想的重大发展,它对企业经营有着重大意义。现代经济环境下,运用产品整体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参与市场竞争,必将使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越做越好。把市场营销的产品整体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发扬和发展的企业必将进入名企的行列。

参考文献

[1]许彩国.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经济,2003(1)

[2]冯丽云.品牌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市场营销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一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传载符号系统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想,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知识应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或群体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一站式”传授而获得,学习是一个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建构意义的复杂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我国传统教学法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诸多实践也证明了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法未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学生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和更新。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实际应用的亲验和探索,就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而且,由于这一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它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新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开放性和主动性,将无法及时更新营销理论和知识,其知识体系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原理,扩展传统教学中的“三尺讲台”,使教学的时间、空间、方式得到延伸和拓展。

(一)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即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主动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探索性解决问题,还应当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和条件,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和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捕捉营销理论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对知识进行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地消化吸收,从而使其营销知识体系得到拓展和更新。

(二)协作学习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习的协作化是指学生在团体中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而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组织实施的互助或互动学习模式,进行交流合作,组员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优势互补,不仅使学生验证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扩大了个人对问题认识的视野,从而完善了营销知识认知体系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三)情境学习提高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

建构主义主张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使知识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更广泛地迁移。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如营销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对营销实战进行亲验,不仅参与其中,而且能学于其中,从而提高营销实战能力。

二、建构主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决定了高职系列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宗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基于此,笔者认为,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原理进行高职系列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验,这对于学生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一)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基本是“满堂灌”的“机械式学习”,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改革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索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应结合理论知识及时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还应适当讲评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知识,鼓励学生对一些市场营销的热点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例如,笔者在讲授市场营销调研时曾向学生提出思考题:针对潮汕人内敛的性格特征以及潮汕地区浓厚的人情文化,小型企业应采取什么有效方法搜集某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了“探索式学习环境”,启发和诱导他们主动发现实际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业务技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善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引进课堂,丰富课堂教学信息,如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理念融入到营销实践活动中,并加以讲解点评,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还应能把握好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充分考虑思维的多样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尽量激发其思维创造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的市场营销实战案例,师生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总结营销理论,提炼营销观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营销实战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情境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者共同体”,使学生能在协作的团体中亲验学习,使他们能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新的营销知识体系。在培养企业营销人才过程中,案例分析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营销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案例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企业营销实战经验,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案例分析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总结分析法。即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进行提炼,总结出案例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最后针对以上案例和营销知识点再向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营销问题或营销热点,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二是个案分析法。即选取规模较小、事件较简单的案例,就某一侧面进行重点分析,把相关知识融入到案例中,通过对案例的深化和知识扩充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把握和透彻理解。如对爱多VCD价格战进行个案分析,可以从企业实施价格竞争的优缺点入手,层层剖析推进,一直涉及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三)开展实训教学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 市场营销 创设情景 协作学习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应的营销实践,缺乏必要的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索,就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营销知识。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利用情境、协作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展。

一、建构主义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主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只能是一个协助者,只是协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展示成果、效果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完成对市场营销知识的意义建构。

1.创设情境或任务背景。教师应通过教学的前期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中提供真实的情境或任务背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或任务背景中发生。

笔者以学校每年5月中旬举办的“技能节商品销售活动”为任务背景,将市场营销各个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与商品销售活动联系起来,确定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商品销售活动是每年学校在技能节当天为展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成长风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实训活动。由于任务背景与营销专业学生直接相关,学生感到他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实践,他们学习营销知识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会大增。

2.确定问题。在真实的情境或背景下,要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在商品销售活动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市场营销教材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确定了学生探究的问题,如“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制定促销计划”、“如何开展促销活动”等等。

以“如何制定促销计划”这一问题为例,笔者在商品销售活动正式开展前,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促销活动的目的、对象、具体活动内容及所需物资等等,分析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便在商品销售活动正式开展时能够有效地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进行销售。

根据“如何制定促销计划”这一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许多小问题扩展学生思维,而这些小问题应尽量使教材中相对应的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学习到的新知识。比如:“促销活动要怎样创造浓厚的参与氛围,增加促销现场的人气?”这一问题可与教材中“以奖励为核心的促销方式”的内容结合起来,由于大部分学生以往或多或少都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或旁观过一些促销活动,所以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以奖励为核心的促销方式(如抽奖、竞赛等)的优缺点及具体如何实施,并指导学生在制定促销计划时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3.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课题,如市场调研、营销环境分析、制定促销计划、促销活动的组织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展开具体的讨论和实践。

以“如何制定促销计划”这一问题为例,在商品销售活动的背景下,学生按4—6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促销活动。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每组学生选择一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统筹小组的任务,并负责组内分工与协调合作。在进行正式的销售活动前,要求学习小组提交各自的商品促销计划方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对如何撰写促销计划方案并不进行详细具体的讲解,而是只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组内讨论得出符合小组实际而且切实可行的促销计划。

由于在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就已经组成了小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组内分工。此时的组内分工可以参考企业的岗位设置,如销售主管、前台促销、收银员等,这样的分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活动,提前感受企业员工的工作职责。

4.展示成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经过协作完成的作业。

比如:各学习小组根据“如何开展促销活动”这一问题制定促销计划方案,完成促销计划方案之后需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制作成ppt课件进行展示。各组选派同学作为代表,用课件展示的方式,上台展示该组制作的促销计划方案;其他小组成员在听取展示的过程中如有疑问或持不同意见可以随时向该小组进行质疑,该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对其他小组成员所提问题的解答。

通过全班集体交流,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对于促销计划如何制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完成了知识的全面构建。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意义构建者和意义展示者,从而形成了对某些问题的初步共识。

5.效果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三、市场营销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分析

1.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和探究学习的理论是相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讲到底、自导自演,学生充当观众,结果是老师费劲、听者无趣、师生互怨。市场营销课程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真实的情境或任务背景,并以此布置每一次的作业。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可以培养学生为解决某一营销问题,搜集查阅资料、处理数据和综合运用营销知识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

2.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每次的任务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挖掘了自身的创新潜能。比如在一次展示促销计划的作业中,笔者要求学生将计划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要求学生上台演讲。一开始学生纷纷表示没学过ppt,恳求作业以书面形式上交,有较强烈的畏难情绪。在笔者的勉励下,学生自学了ppt,后来以ppt展示的促销计划书图文并茂,制作精美,而学生也在这种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

四、建构主义理论在市场营销教学实施中的要点

1.创设真实情境(背景),提高教学实效

建构主义的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教师提供真实的情境或任务背景,使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进行知识的构建,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2.创设参与氛围,培养参与意识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本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注意发现学生发言的合理部分,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营销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市场营销方法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是否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人物上用了适当的方法,因此只要学生的回答具有合理性,能够自圆其说,就值得肯定而不应该抹杀。当教师把学生回答的合理性与其他的正确方法融合起来时,学生就会为自己的创造性见解而自豪,与此同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3.加强课堂管理,掌握学习情况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散提问”,又要“收敛总结”,从而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准备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比如:运用建构主义进行营销模拟情境教学(比如推销模拟)时,学生的演绎是即兴式的,往往可能因为没有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随意想象、偏离主题或者出现冷场等种种“意外”。这些都是教师之前无法预见的,这些“意外”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协作学习中应防止搭便车现象的产生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学生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经验,但也要特别注意防止“搭便车”现象的产生。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有个别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团队学习、建构知识的效果。教师应对协作过程进行适当监控,并制定公平的成绩评定方法,以改善这些状况。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与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强调学习情境设计的教学理论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1(7)。

[3]周晓虹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7(1)。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显要义务理论;营销伦理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87-03

[基金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选科研项目“中小企业营销伦理研究”(批准号:CRF200839)

[作者简介]袁 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四川成都610103)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个别方面还表现得尤为尖锐。就营销领域而言,当前我国企业营销行为中不道德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类问题,大企业有之,如2008年导致乳制品行业“地震”的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印象。在我们对三鹿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看到,像三鹿这样的大企业一般来说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施此恶行,那么,那些我们关注度不够,而数量又极其庞大的中小企业在营销伦理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显得更为普遍,造成的影响更大,对社会的伤害更深。因此,如何改进和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伦理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并且,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相较而言,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比如,如美国国会2001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

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详见表1。

中小企业决定一国经济活力和实力,进而决定国家命运,这是很多国家发展经验反复证明的一个规律。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这么评价的:“中小企业在所有国家的经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就业,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创新,减少贫困和增加社会机会等领域,中小企业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也指出:“中小企业创造了本地区大多数的就业,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脊梁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关乎一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切莫因“小”而不为。

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这些中小企业吸纳了75%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强调利益驱动,重视竞争,这本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理所应当。但单纯的利益驱动和狭隘的竞争意识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唯利是图、恶性竞争、假冒伪劣、坑骗顾客、虚假广告……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无数的现实表明,以上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是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部分中小企业见利忘义,置营销伦理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致使企业营销活动中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合作者和竞争者利益以及危害环境和社会的不道德行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存在的不道德问题,给社会、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营销伦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中小企业的营销伦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

二、营销伦理及显要义务理论认识

营销伦理乃是企业管理伦理的一部分,它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伦理。营销伦理是营销主体在从事营销活动中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企业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经济关系,直接表现为某种利益关系。这种关系的正确处理,除依靠法律外,还需要正确的伦理观念指导。

国外对于企业营销伦理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基于如下理论:其一,两大伦理评判理论,即功利论与道义论;其二,三大营销伦理判定理论即罗斯的显要义务理论、加勒特的相称理论与罗尔斯的社会公正理论。

显要义务理论由当代英国哲学家罗斯(williamDavidRoss)提出。他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显要义务(theprimaFacieDuty)”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承担“显要义务”。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理的行为。正如罗斯所说,理性的企业营销人员在多数情况下要非常明了自己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但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道德义务承担起来。

更多内容见表2。

选择显要义务理论作为中小企业营销伦理建设的依据,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

1.中小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比较狭窄,就单一个体来讲社会影响面较小。相比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受社会关注程度低,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建设压力也较弱。因此,中小企业营销伦理的建设更多地依赖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伦理责任和自律水平。显要义务理论将企业的伦理责任“人格化”,确认一个具备“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人格的企业,其营销伦理必然是符合社会的普遍要求和价值取向的。它虽然将企业的营销伦理水平归结为正常人的直觉和意识的反应,难免带有主观性的色彩,但毋庸置疑的是,显要义务理论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它鼓励营销人员抛弃单纯从功利角度来判断市场营销行为是否可取的观点,并强调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应当审视和决定承担那些无处不在的显要义务。

2.罗斯提出的显要义务能够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企业营销行为的道德问题。他提出的最基本的六条显要义务为: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其中,既有企业营销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低端义务,作为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如诚实、不作恶、公正;也有高端义务,作为对企业在履行低端义务之上的更高要求,如感恩、行善、自我完善。这些显要义务基本囊括了企业营销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

3.罗斯鼓励经营人员在经营活动中重新考虑,并决定应

当承担哪些道德责任,并且如实履行那些凭直觉就可以意识到的道德责任。这一理论强调的是经营活动中无处不在的义务,而相对淡化对行为结果的预测,从而有助于减少那些从单纯功利观点看某些经营行为似乎可取,而实际上并不符合道德的做法;提醒每一个企业领导人要注意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在经营活动中的道德直觉和判断水平,以减少和避免不道德的经营行为。

4.六条显要义务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符合人们普遍的价值认知和生活体验,易于理解、采用和评价,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较为适合囿于规模而在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不甚健全的中小企业的营销伦理建设。

5.罗斯明确说明了六项显要义务存在优先次序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排序。明确的顺序使得我们在面临不同的显要义务发生冲突时,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从而为企业面临“两难”或“多难”困境时的选择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

6.显要义务理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营销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根基的儒家伦理,其思想与显要义务理论有诸多相同、相通之处。传统儒商作为中国早期企业家的雏形,在其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伦理,“守信重诺”、“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等经营格言明显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以信为本,以义生利,以和为贵”等伦理观念也是这一思想的重要表现。从现代市场营销的角度去诠释,儒家伦理的“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伦理之德,也是营销之道。我们把罗斯的六条显要义务与儒商的经营理念相比较,就会很自然发觉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7.显要义务理论对企业所提出的六条显要义务也符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八荣八耻”是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八荣八耻”和显要义务的承担,能够正确地处理企业、顾客、竞争者、社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有利于和谐营销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基于显要义务理论开展中小企业营销伦理建设

1.加强员工的伦理教育。现实生活中,由于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关系企业的经营效益,中小企业普遍较为重视,也在不同程度上提供和创造一些条件来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而对员工的伦理道德教育却由于种种原因,如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占用时间、效果难以衡量……而被忽视,导致中小企业员工的营销伦理水平普遍不高。员工整体营销伦理水平的低下必然导致企业营销伦理水平的低下。而这样的一个企业是注定不能长久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采取理论讲授、案例警示、角色换位、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来对员工进行营销伦理教育,加强员工对营销伦理的认识,从而自觉履行伦理规范。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企业伦理准则。企业伦理准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从自我约束的角度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进行规范,是企业所承担的“显要义务”的制度表现。通过企业伦理规则的制定,把原来相对模糊的、感性的“显要义务”以企业上下所必须遵守的制度形式予以具体化、明确化,从而使中小企业营销伦理建设有可靠的制度保证。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顺应现代社会企业伦理发展趋向,树立社会责任、诚实守信、顾客至上等现代营销伦理理念,并且依据这一理念来制定企业具体的营销伦理准则。

3.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形成在营销活动中注重营销伦理的自觉意识。企业营销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每一种新的营销观念的出现都包含着积极进步的因素,企业的营销伦理也在新的营销观念指导下不断地提高和完善。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要把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企业营销伦理的实质就是协调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系。企业遵循良好的道德标准就应该不仅以追求利润或满足消费者直接需求为目标,而且还要切实关心与维护所有消费者及社会的长远利益。中小企业一旦树立了社会营销观念并在营销实践中一以贯之,显要义务的承担就成了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菲利普・科特勒,著.洪瑞云,梁绍明,陈振忠,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甘碧群.营销道德研究[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一江.中小企业决定国家命运[J].企业家天地,2008,(1).

[5]陈爱清、李红兵.浅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和解决途径[eB/oL].,2007-03-29.

[6]喻后勇,倪中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J].商业时代,2006,(27).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市场营销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一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传载符号系统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想,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知识应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或群体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一站式”传授而获得,学习是一个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建构意义的复杂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我国传统教学法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诸多实践也证明了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法未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学生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和更新。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实际应用的亲验和探索,就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而且,由于这一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它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新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开放性和主动性,将无法及时更新营销理论和知识,其知识体系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原理,扩展传统教学中的“三尺讲台”,使教学的时间、空间、方式得到延伸和拓展。

(一)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即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主动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探索性解决问题,还应当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和条件,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和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捕捉营销理论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对知识进行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地消化吸收,从而使其营销知识体系得到拓展和更新。

(二)协作学习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习的协作化是指学生在团体中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而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组织实施的互助或互动学习模式,进行交流合作,组员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优势互补,不仅使学生验证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扩大了个人对问题认识的视野,从而完善了营销知识认知体系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三)情境学习提高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

建构主义主张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使知识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更广泛地迁移。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如营销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对营销实战进行亲验,不仅参与其中,而且能学于其中,从而提高营销实战能力。

二、建构主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决定了高职系列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宗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基于此,笔者认为,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原理进行高职系列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验,这对于学生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一)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基本是“满堂灌”的“机械式学习”,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改革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索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应结合理论知识及时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还应适当讲评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知识,鼓励学生对一些市场营销的热点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例如,笔者在讲授市场营销调研时曾向学生提出思考题:针对潮汕人内敛的性格特征以及潮汕地区浓厚的人情文化,小型企业应采取什么有效方法搜集某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了“探索式学习环境”,启发和诱导他们主动发现实际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业务技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善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引进课堂,丰富课堂教学信息,如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理念融入到营销实践活动中,并加以讲解点评,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还应能把握好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充分考虑思维的多样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尽量激发其思维创造力。(二)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的市场营销实战案例,师生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总结营销理论,提炼营销观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营销实战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情境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者共同体”,使学生能在协作的团体中亲验学习,使他们能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新的营销知识体系。在培养企业营销人才过程中,案例分析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营销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案例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企业营销实战经验,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案例分析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总结分析法。即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进行提炼,总结出案例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最后针对以上案例和营销知识点再向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营销问题或营销热点,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二是个案分析法。即选取规模较小、事件较简单的案例,就某一侧面进行重点分析,把相关知识融入到案例中,通过对案例的深化和知识扩充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把握和透彻理解。如对爱多VCD价格战进行个案分析,可以从企业实施价格竞争的优缺点入手,层层剖析推进,一直涉及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三)开展实训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尽量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教学过程除了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嵌入更为丰富的信息。

实训教学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建设和使用市场营销摸拟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某个具体企业的整个经济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基本活动为主线,设置多个摸拟营销活动模块,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从各个角度分析实战案例,进行营销决策,探索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亲临其境,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组织开展与营销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可考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如市场需求调研、促销策划等,并撰写专题报告,教师对实践过程进行事前筹划、事中督导、事后交流、检查和评估。通过实践,使学生参与了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中,可以综合运用和融合贯通所学知识,达到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运用建构主义原理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客观上要求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有鉴于此,课程知识体系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市场营销学理论的动态性和多样化,正如专家所言:“市场营销所倡导或培养的是这样一些企业家——他们不象工程技术、会计、金融那样专门化,却又在各类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中无所不至”。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不仅应有基本原理的阐述,更应注重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性研究,还应积极采用多媒体知识载体来丰富教学资源和信息。教师则应关注国外新的理论和学术领域的动态,参加学术交流,捕捉营销新信息,将最新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引入校园和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晓虹.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7(1).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6

关键词:范式争鸣营销范式商品主导逻辑服务主导逻辑

引言

在科学研究中,理论与范式是两个支撑学科发展的重要支点。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回答事物之间的因果问题,有助于研究者对其观察进行系统的解释。与此相对应,范式是研究者用于指导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艾尔・巴比,2008),是一个学科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Kuhn,1970),是一种人们看待问题的思考模式(黎耀奇,谢礼珊,2013)。总的说来,范式提供了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理论能够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Scott,2000)。在营销学领域,学者们在理论问题上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著作颇丰,如上世纪50年代的营销组合理论,60年代的4p理论,70年代的Stp理论,80年代的关系营销理论,90年代的体验营销理论,2000年的品牌资产理论等等(Kotleretal.,2010),都为营销理论界和实践界作出了极大贡献。反观,营销学的范式问题受到的重视并不多,在已有文献中,甚少关于营销范式的讨论。在为数不多关于营销范式的研究,也往往只是将范式看作理论的某个视角,如Gummensson(1998,2002)强调的关系营销范式(relationshipmarketingparadigm)、Reibstein等人(2009)强调的营销组合范式(marketingmixparadigm)以及Quinton(2012)论述的社区品牌范式(communitybrandparadigm)。这就导致范式在营销研究中往往成为理论的附属品,范式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失去了指导研究者对营销问题进行观察和理解、从而修正或发现新理论的作用。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营销学者关于“营销范式”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有学者尝试从范式的高度探讨营销问题。如Lusch和Vargo(2004,2008)从范式的高度,对商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进行分析,并借此探讨营销学科的历史与未来(LuschandVargo,2006;Vargo,2008),为同行关于营销范式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借鉴启示。

为了营销学者对营销范式问题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本文首先会对范式概念进行澄清和界定;然后会对比自然科学的“范式革命”与社会科学的“范式争鸣”理念;并借用“范式谱”,以营销学科为例,分析范式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范式争鸣在营销学科的重要性;最后,对营销学科的范式发展作出结论与展望。

范式概念的界定与发展

早在1962年,科学哲学家Kuhn便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提出“范式”这个概念,并认为范式是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Kuhn认为,范式包含有两个核心的思想。第一,范式是一个学术指南,是指导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帮助学术共同体理解事物的发生机制与发展模式。第二,从范式的发展历程看,不同的范式之间存在着互相更替的关系,范式之间存在着优劣、并且不可兼容。这种互相更替的科学范式革命,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范式,取代了之前“地心说”范式,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又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从Kuhn的互相更替的科学范式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在讨论范式问题的时候,有可能涉及到两个不同层面的范式范畴,分别为广义的范式观和狭义的范式观。与广义的范式不同,狭义的范式只包括研究共同体所共享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或技术,并不涉及学术共同体的信仰和价值。在Kuhn论述“范式革命”的时候,他采用的是狭义的范式观,表达了自然科学范式的不可兼容性。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是知识的连续性积累,而是范式的间断性转换。当一种范式视角获得普遍认可时,该范式便进入了“常规科学”状态(如日心说、相对论已经成为了现在的常规科学)。由于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反常事例无法用现有范式加以解决,当反常事例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并取得霸权地位(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科学研究进入新一轮的常规科学状态。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科学得到了不断的进步(蔡汀・沙达,2005)。

社会学家Guba和Lincoln(1994)通过对社会科学发展史的深入研读指出,基于自然科学的狭义范式观并不适用于社会科学。他们认为,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自然科学领域的范式不可兼容性和互相取念在社会科学中并不适用,相对于狭义范式观,广义的范式观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科学的范式革命。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外在于人类社会,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自身。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证实或证伪,不同的社会科学知识,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区别的只是不同理念受到的认可度不一样。此外,Guba还倡导学者可以回答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方法论(methodology)三个问题去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范式的概念。其中,本体论回答被认知的研究对象的性质为何的问题,认识论探讨的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的关系性质为何,方法论论述研究者如何获取研究对象相关知识。在本体论方面,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本身,就存在社会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分歧,在认识论方面,韦伯的价值无涉观点与田野观察的深入研究对象也各有各的观点和支持者,在方法论方面,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均有大批支持者,在不同问题上也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在社会学科中,不同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如自然科学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后实证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建构主义范式等。不同的社会科学范式有着与之对应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前提假设,范式之间并不能相互替代。比如,倡导可以通过不断的研究可以无穷接近真理的后实证主义范式和以认识事件背后的意义为目的的建构主义范式共同支撑着目前主流的管理学研究,两个不同范式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两者间并不能相互替代。因此,相对于Kuhn基于自然学科发展史提出的聚焦于技术层面的狭义范式观,Guba基于社会科学史提出的“三论一体”广义范式观更适合社会科学,范式争鸣理念也比范式革命理念更适用于社会科学。

下面,将会以营销学科的范式发展为例,结合营销发展史,论述范式争鸣在营销学科的过程与现状,以期帮助营销学者及实践者对营销范式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营销范式争鸣

为了更好地理解范式争鸣,本文将会借助社会学家alexander提出的科学连续谱(continuum)以及陈丽坤倡导的范式连续谱(paradigmcontinuum)理念进行分析。alexander(1987)认为,科学思想存在着一个连续谱,该连续谱以先验的理论为一极端、以经验的事实为另一极端,两端之间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社会科学思想连续谱。在alexander连续谱基础上,陈丽坤(2013)提出了范式连续谱的设想,认为使用范式连续谱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中多范式并存、相互争鸣的存在状态。根据范式连续谱的概念,笔者根据现有文献整理了营销范式连续谱,如图1所示。

根据管理学批判理论,一切管理学科知识是随着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是社会建构的特殊产物(罗珉等,2013),营销理论与营销范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在演变。从图1可以看出,在前营销时代(1950年前),还不存在严格的营销范式和营销理论。在这个时期,营销的理念主要是来自于早期的经济学理论和视角(Smith,1776;marshall,1890;Shaw,1912),以及管理学的产品学派(Copeland,1923)、制度学派(nystrom,1915;weld,1916)以及功能学派(Cherington,1920)。营销学者和营销经理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营销活动或功能来促成交易。上世纪50到60年代,是营销管理崛起的年代,也是营销奠定自己学科地位的时间。经典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以及4p理论等营销理论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的。随后,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Stp战略管理、服务营销、关系营销、全球营销等理念都得到了发展。在这四十年里,现代营销理念慢慢被建立起来,营销学者和经理认识到营销应该以消费者为核心导向,价值由市场决定,市场营销的主要职能是形成让消费者满意的决策(Drucker,1954;mckitterick,1957;Levitt,1960;Kotler,1967;Gronroos,1984;Berry,1983)。在1990年后,随着体验营销、顾客资产、社会责任营销、价值共创等观念的提出,营销理论慢慢进入了新的时代(KohliandJaworshi,1990;nornannandRamirez,1993;Hunt,2000;Gummesson,2002)。营销学者在批判旧有框架的基础上,慢慢建立了新的营销范式,即认为营销不仅注重产品交换,更应该关注服务、技术、知识等无形产品的交换。基于有形产品的营销观念,不仅不利于对服务作用的理解,甚至还会导致对营销理念的误解。在此阶段,服务营销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为了对不同阶段的营销理念进行区分,Vargo和Lusch(2004,2006,2008)提出了商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的概念(由于篇幅的关系,关于服务主导逻辑的具体内容不在此处详细论述)。他们指出传统的营销范式是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提出的(webster,1992),伴随着关系营销的日益壮大,关系营销渐渐成为了营销的主流范式(Shethandparvariyar,2000)。在当今市场竞争中,营销已经超越了以往基于交易和关系主导的商品主导范式,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社会和经济过程,一种新的营销范式―服务主导逻辑―正在形成(VargoandLusch,2004)。Lusch和Vargo(2006)认为,由于服务主导逻辑并没有本身特有的世界观,服务主导逻辑是一种观念模式(mindset),该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透过社会和经济交易现象的本质,服务主动逻辑能够作为前理论(pre-theoretic)和范式层面起作用,目前而言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范式,但其应该在范式层面(paradigmaticlevel)进行探讨分析。在看待范式这个概念时,Vargo(2008)指出,“范式是十分强大并且富有争议的,它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理念,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与此同时,它限制了我们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起码限制了我们从对立范式看待事物的能力”。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研究者而言,如何摆脱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范式,从新的视角去看待新的营销现象,是十分困难的。他总结了三个理解和发展服务主导逻辑范式所面临的三个挑战:第一,如何摆脱传统基于商品主导逻辑范式的影响力,包括使用该范式描述服务主导逻辑的陷阱;第二,需要更宽泛的观点去理解价值创造的问题;第三,目前大多关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认知,是将其置于商品主导逻辑范式的对面进行理解的,如何脱离已有商品主导逻辑范式的分析框架理解服务主导逻辑是十分困难的。

本文将会结合营销实践和营销观念的发展,尝试对商品主导逻辑范式和服务主导逻辑范式进行区分。Hoseinzadeh等人(2012)指出,传统的营销管理学派由经济学科的生产理念所支配着,早期的营销学者大力地发展、延伸和批判了该理念(KotlerandLevy,1969;KotlerandZaltman,1971;LevyandZultman,1975),这时期的营销观念是短期的基于交易关系的营销理念。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增强,Kotler和webster分别提倡营销界需要一场Kuhn式的范式革命。Kotler(1991)指出,企业必须改变目前的思维,从基于短期目标的交易营销观念转移到基于长期目标的关系营销观念,从营销组合导向转向关系营销导向。webster(1992)借用Grnroos(1991)的“营销战略连续统(strategycontinuum)”的概念强调了这种从交易观念到关系观念的转变正在发生着,他进一步指出,在关系营销阶段,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质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取代产品质量,成为主导消费者评价的因素。Lusch等人(2007)进一步对营销理念的演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划分,并提出了“tomarket-marketto-marketwith”营销发展范式。在tomarket阶段(1950年以前),企业的营销重点在于发现市场,主要解决产品、市场结构和市场功能的问题;在marketto阶段(1950-2000),企业开始重视市场管理,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致力于发现消费者的潜在价值和开发最佳的营销组合;在marketwith阶段(2010以后),是价值共创阶段,此阶段强调了价值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消费者作为操作性资源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价值。然而,Lusch和Vargo(2006)更倾向于将tomarket和marketto作为商品主导逻辑范式下的两个流派,并将marketto中的关系营销观念作为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变的过渡概念。

目前而言,对服务主导逻辑的认识,大多是将其放在商品主导逻辑的对立面进行深化理解的,这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了Vargo(2008)提出的第三个挑战,“如何脱离已有商品主导逻辑范式的分析框架理解服务主导逻辑”。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服务主导逻辑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VargoandLusch,2006,2008),还不是严格意义上成熟的范式。正如Guba所说,所有成熟的范式都不是一时一日的灵光闪现,而必须经过有志同道合的一大批学者前赴后继,不断地完善该范式的基本假设、理论、价值、技术等,并最终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形成一种人们看待问题的特殊思考模式,培养出共同的世界观,塑造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至此,范式便被最终确立。

因此,服务主导逻辑范式的进一步确立,需要营销学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该范式,为营销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更有意义的分析框架。

为了对营销范式有一个更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借鉴Guba的“三论一体”理念,从基本观点、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四个方面对商品主导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商品主导逻辑强调的是产品的交换价值,其本体论认为人们交换的对象是商品、交换价值是商业活动的基础,认识论强调价值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为人们提供价值;与之相对应,服务主导逻辑强调的是使用价值,本体论认为人们交换的对象是专业技能所带来的利益或服务、使用价值才是商业活动的基础,认识论强调了价值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企业只是价值的主张者、产品只是价值的媒介。

结论与展望

与自然科学不同,对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程度,很少会被完全抛弃,社会科学范式没有对错之分(Guba,1990)。理论范式之间并没有论出高下低劣,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替换是暂时的、相对的,范式间的争鸣激发了社会科学理论的丰富发展,推动了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如图1所示,商品主导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重叠部分,比如关系营销、体验营销。

事实上,服务主导逻辑范式的建立,并不是要取代商品主导逻辑范式。即便在未来服务主导逻辑范式完全建立起来,商品主导逻辑范式也不会被完全抛弃。两种不同范式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他们解决的问题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营销研究的发展。正如关系营销的建立,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交易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的使用,并没有使得传统的4p营销组合被完全抛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和营销环境的变迁,商品主导逻辑会日渐式微,服务主导逻辑会日益强大,但是,商品主导逻辑必然会在营销发展史上留下璀璨的研究成果,服务主导逻辑也必定最终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将来也必定有新的营销范式出现并且主导学术界。营销范式争鸣是科学不断发展所必要面临的阵痛,是营销研究和实践必不可少的元素。

对于营销学科,范式争鸣有助于学者们更好地看待人类商业社会的营销事件,能够有效地开发新的理论。在服务主导逻辑范式提出来之后,学术界已经利用该视角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新理论。比如micheal(2008)等人指出,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宝贵的理论视角。他们在服务主导逻辑范式视角下,对传统的创新文献进行一个重新审视和评价,提出了不连续创新(discontinuousinnovation)概念。

基于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范式的创新理论,都是强调企业通过不间断的创新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如可口可乐、本田汽车、大不列颠航空等知名企业。然而,传统的不间断创新观点,难以回答谷歌、苹果、宜家等新兴公司的创新问题。这些公司的创新,往往不是由企业,而是由顾客所驱动的,通过消费者的参与、互动进行的创新活动。这种不连续创新既改变顾客和企业在价值创造中的角色,也改变了资源在企业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的研究丰富了已有关于创新的研究,为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创新研究视角。

总的来说,在目前阶段,正如服务主导逻辑的提出者Vargo和Lusch(2004)指出,服务主导逻辑并不是一个理论,因为它没有回答事物的因果关系的问题,服务主导逻辑不是一个完备的范式,因为它依然没有自己完善的世界观依旧缺乏系统完备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是,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努力,服务主导逻辑范式正在形成,拥护该范式的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正在逐渐丰富和完善。服务主导逻辑范式在未来必定能够有效推动营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指导营销学者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为营销学术界和实践界输出源源不断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8

2.Kuhnt.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m].Chicago:ChicagoUniversitypress,1970

3.黎耀奇,谢礼珊.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管理学报,2013,10(1)

4.ScottJ.Socialnetworkanalysis:aHandbook[m].2nded.newburypark,Ca:Sage,2000

5.Kotler,Kartajaya,Setiawan.marketing3.0:Fromproductstocustomerstothehumanspirit[m].wileypress,2010

6.Gummessone.implementationrequiresarelationshipmarketingparadigm[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98,26(3)

7.Gummessone.Relationshipmarketingintheneweconomy[J].JournalofRelationshipmarketing,2002,1(1)

8.ReibsteinDJ,DayG,windJ.Guesteditorial:ismarketingacademialosingitsway?[J].Journalofmarketing,2009,73(4)

9.QuintonS.thecommunitybrandparadigm:aresponsetobrandmanagement'sdilemmainthedigitalera[J].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2012

10.VargoSL,LuschRF.evolvingtoanewdominantlogicfor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2004

11.LuschRF,VargoSL,wesselsG.towardaconceptualfoundationforservicescience:Contributionsfromservice-dominantlogic[J].iBmSystemsJournal,2008,47(1)

12.LuschRF,VargoSL.Service-dominantlogic:reactions,reflectionsandrefinements[J].marketingtheory,2006,6(3)

13.VargoSL,magliopp,akakama.onvalueandvalueco-creation:aservicesystemsandservicelogicperspective[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2008,6(3)

14.蔡汀・沙达,金吾伦(译).库恩与科学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GubaeG,LincolnYpetingparadigmsinqualitativeresearch[J].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1994,2

16.alexanderJC.twentyLectures:Sociolog.theorySinceworldwarii[m].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7

17.陈丽坤.“范式争鸣”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本真性”旅游研究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

18.罗珉,甘元霞.管理学批判理论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1)

19.Smitha.aninquiryintothewealthofnations[m].StrahanandCadell,London,1776

20.marshalla,marshalla,marshalla,etal.principlesofeconomics:anintroductoryvolume[m].macmillan,London,1890

21.Shawaw.Someproblemsinmarketdistribution[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12,26(4)

22.Copelandmt.therelationofconsumers:Buyinghabitstomarketingmethods[J].HarvardBusinessReview,1923.1

23.nystrom,p.theeconomicsofRetailing[m].newYork:Ronald,1915

24.weld,LouisDH.themarketingofFarmproducts[m].newYork:macmillan,1916

25.Cherington,pt.theelementsofmarketing[m].newYork:macmillan,1920

26.Druckerp.F.thepracticeofmanagement[m].newYork:Harper&Row,1954

27.mcKitterick,J.B.whatisthemar-ketingmanagementConcept?inBass,F.(eds),thefrontiersofmarketingthoughtandscience[m],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Chicago,1957

28.Levitt,t.marketingmyopia.HarvardBusinessReview,1960.38

29.Kotler,p.marketing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andControl[m].newJersey:prenticeHall,1967

30.GrnroosC.aServiceQualitymodelanditsmarketingimplication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984,18(4)

31.BerryLL.Relationshipmarketing[C].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1983

32.KohliaK,JaworskiBJ.marketorientation:theconstruct,researchpropositions,andmanagerialimplications[J].theJournalofmarketing,1990

33.normannR,RamirezR.Designinginteractivestrateg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71(4)

34.HuntSD,LambeCJ.marketing’scontributiontobusinessstrategy:marketorientation,relationshipmarketingandresourceadvantagetheo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00,2(1)

35.Gummessone.practicalvalueofadequatemarketingmanagementtheory[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2002,36(3)

36.websterJrFe.thechangingroleofmarketinginthecorporation[J].theJournalofmarketing,1992

37.parvatiyara,ShethJn.thedomainandconceptualfoundationsofrelationshipmarketing[J].Handbookofrelationshipmarketing,2000.3

38.Hoseinzadeha,Hooshmandm,Ghasemia.Discourseanalysisapproach;aFrameworkforDeterminingthe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JournalofmanagementResearch,2012.4(3)

39.Kotlerp,LevySJ.Broadeningtheconceptofmarketing[J].theJournalofmarketing,1969

40.Kotlerp,ZaltmanG.Socialmarketing:anapproachtoplannedsocialchange[J].theJournalofmarketing,1971

41.LevySJ,ZaltmanG.marketing,society,andconflict[m].prentice-Hall,1975

42.Kotler,philip.marketing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andControl[m],7thed.,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London,1991

43.GrnroosC.themarketingstrategycontinuum:towardsamarketingconceptforthe1990s[J].managementdecision,1991.29(1)

44.LuschRF,VargoSL,o’Brienm.2007.Competingthroughservice:insightsfromservice-dominantlogic[J].Journalofretailing,2007.83(1)

45.Gubae.theparadigmdialog[m].BeverlyHills,Ca:Sage,1990

46.michelS,BrownSw,GallanaS.anexpandedandstrategicviewofdiscontinuousinnovations:deployingaservice-dominantlogic[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08,36(1)

47.argoSL.onatheoryofmarketsandmarketing:frompositivelynormativetonormativelypositive[J].australasianmarketingJournal,2007,5(1)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7

关键词:新媒渠;整合营销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2)04-0015-05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蔓延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之信息渠道越来越复杂,企业对信息传播的可操控性越来越低,产品同质化之后的传播同质化成为众多品牌营销传播的困惑。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同时传播内容的海量化导致消费者注意力高度分散。这些都要求广大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必须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经历了从概念到话语,再到理论前范式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理论。如何进一步地深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使其更加适应当今环境的变化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而“新媒渠”理论[2]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它突破了传统整合营销传播“媒介整合”的概念,是将传播和渠道整合到一起所形成的一种创新模式,是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整合营销传播。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简称imC)一词出现在营销传播界,至今已有30余年的时间了。

对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描述,下面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各有侧重点,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

美国广告业协会1989年对其下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从事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确认整体的传播计划有其附加价值存在。这个计划应评估不同的传播手段——如广告、直销营销、促销活动和公共关系——在战略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将之结合,提供清晰一致的信息,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益。”[3]

唐.e.舒尔茨在《imC:也许定义就是一种视角》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通过长期发展和应用对顾客和潜在顾客多种形式的说服性传播项目的过程。”[4]

JerryKliatchko教授在2005年分析了历史上存在的六个imC定义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一个新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战略管理受众导向的、渠道中心的、长期品牌传播项目驱动的概念和过程。”[5]

韩国学者申光龙(2001)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益关系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开展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地提出合适的对策。”[6]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汤姆?邓肯(tomDuncan)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管理实现品牌价值的用户关系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功能交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战略性地控制和影响所有传播至上述群体的信息,鼓励信息流动、目的性对话以建立和维护彼此间的有利关系。”[7]

我国学者卫军英2005年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与其说是一种操作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操作观念,而且从应用层面上讲它首先不是方法而是观念。整合营销传播所带来的首先是观念的变革,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手段,这种观念转化几乎改变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有关营销传播的各种思维定势。”[8]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8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具有六个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第一:营销理念。

经典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是竞争。以需求导向,以发现和满足需求为动力,以竞争为手段,以利润为目的。为了扩大需求,赢得竞争,获取利润,现代市场营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鼓励消费,奖励花费,甚至不惜浪费。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杀人放火都屡见不鲜。在天然资源日益缺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过去那种无节制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快要走到尽头。现在营销大师们纷纷提出,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考虑,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越来越接近了。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动力,以合作为手段,以幸福为目的。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现代市场营销必须努力创新,从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基准,在为大众服务中获得自己的利益。一旦思想理念发生转变,市场营销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从而不会陷入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等低端竞争,而是开辟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顾客既不是企业的奴隶,也不再是企业的上帝,而是与企业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顾客不能无限制地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企业不顾原则和公正,牺牲生态环境和大众利益,对企业提出不正当的过分要求。因此,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可以休矣。经典市场营销的口号是:竞争,超越,自由,极限。现代市场营销的口号是:和谐,平等,合作,创新。关于和谐营销的具体阐述,请看本人原作《和谐营销——理论与实践》。

第二:营销战略。

在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经典市场营销的道路越走越狭窄。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矛盾上。1过剩的生产力与有限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2无节制的欲望与有限量的资源之间的矛盾。3极端的利己倾向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具体表现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精美绝伦却销不出去的“废品”;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极少数人却消耗最大部分的资源;各类工业和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将很多城市包围起来;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商品,转基因、激素、化肥、农药无处不在。因此,现代营销理论纷纷提出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知识营销等新战略。市场营销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如网络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全球营销,形象营销,互动营销,定制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等。在营销战略的创新的广阔空间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大有作为。有句经典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庞大丰富,里面可以用来增加商品和服务附加值,提高品牌含金量的元素,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于这一点,人们普遍都认识到了。这也是当前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现实价值的主要观点。

第三:营销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在制定具体的市场营销规划时,也有非常具体的指导作用。以大型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为例。在和谐营销的理念指导下,采取与医院合作,成立产-研-医三位一体,进行临床科研和产品研发的模式越来越常见了。在这种合作模式当中,一切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如4p,4C,4R,细分,定位,整合营销等都失去意义。这种模式生动真实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重要原则。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从来没有对立竞争,零和游戏,你死我活,损人利己的概念。相反,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利人就是最大的利己,助人就是最好的助己,行善积德必有善报,作恶损德必有恶报,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在成就他人同时自然就会成就自己。即使在经典市场营销活动中,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发挥指导作用。如设计产品时采取中庸之道,制造产品时务必保质保量,在选择渠道时重视诚信道义,在开展促销时注意文明礼节。选择市场目标人群要照顾弱势群体,产品定位要兼顾小微购买力,满足特殊功能需求。只要怀着一颗仁爱助人的行善之心,不要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以为天下造福为大众谋利作为最高宗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那么在制定具体营销策略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胸坦荡,思路宽广,游刃有余,财源广进。因为这样,信誉就跟着品德而来,市场就跟着信誉而来,利润就会跟着市场而来。关于这一点,请阅读本人原作《开心营销法则——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乐意》。

第四:营销技巧。

有了市场信誉和形象口碑,营销技巧的来源就会很宽广。无论是上门推销,电话营销,直复营销,电子商务,门店坐堂,甚至根本就没有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不愁没有市场。中国古话里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为现代市场营销创造新的销售模式,中华传统文化本身也提供很多思路。如举办各种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活动当中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吸纳人群,将产品和服务自然融合到活动当中。比如在祭祖朝拜活动中,在节日庆典活动中,在论坛讲座活动中,在养生保健活动中,在书籍音像出版中,在旅游观光活动中,都可以找到宣传吸引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就必须具备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否则就只能望洋兴叹,临渊羡鱼了。因为不能与人找到共同话题,相互之间缺乏共同语言,甚至无法与顾客和经销商沟通。未来中国社会里,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强盛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自己还是一个门外汉,无形中自然会错失很多商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还要学习领悟古圣先贤的大智大慧,从易经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生克中吸取力量,树立全局求胜谋谈判的大眼光大格局,赢得谈判的权力战、博弈战和心理战三大战役。关于这方面的讲解,请看本人原作《全局求胜谋谈判》系列讲座。

第五:个人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利益,在于对市场营销人员自身的成就。这是最关键同时又是最被忽视的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有非常丰富深刻的做人处世行事道理,孔子给仁的定义——恭宽敬敏慧,就足够人一生去学习领悟。简单的几本书如《孝经》《弟子规》《了凡四训》《二十四孝》《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就可以让销售人员一生受用不尽。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好,前面的一切都如同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一个人如果连启蒙的《弟子规》都不知晓,就不要妄谈什么中华传统文化。销售人员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穿着打扮,气质形象,名声信誉,都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恩惠。良好的人品不仅对工作有利,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朋友交往也有很大好处。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销售人员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拒绝社会上一切不良诱惑,避免杜绝违法乱纪的可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范围。每个从业者要以这十个标准时时衡量自己——爱国,守法,敬业,护家,健身,合作,团结,公正,平等,创新。这十项标准,代表当代人的大善大德。中华传统文化里的许多典故传说,都为销售人员成长具有启发意义。如十二生肖故事里面,鼠代表善于沟通,牛代表长于坚韧,虎代表富于激情,兔代表谦于言行,龙代表志于高远,蛇代表敏于行动,马代表勇于担当,羊代表勤于学习,猴代表智于应变,鸡代表严于自律,狗代表忠于职守,猪代表仁于内心。这十二生肖动物性格,就是销售人员必备的十二种基本素质,而且其顺序排列也非常符合销售人员职业特点。关于这个方面,请看本人原作《销售人员现代圣经——十二生肖演义》。

第六:团队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的伦常关系,强调团队集体作用,强调领导对下属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些都为营销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确立的做人道德标准,对销售人员招聘选拔培训也有指导意义。忠孝节义应该是考核的首要标准,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能只强调业绩说话,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这种重能力轻品德的选人用人,在实践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品德修养的锤炼。要求市场营销必须在仁义礼智信的前提下进行。选拔团队领导,应该按照智信仁勇严五德标准。要在营销管理中贯彻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按照古圣先贤的经典制定条条框框,实施严刑峻法围追堵截,关键还是要依靠个人的修心养性,包括从领导到员工所有人。只要每个市场营销人员都能做到《弟子规》,营销管理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9

《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视角新颖。众所周知,我国零售业正面临着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国内学者对此更多地从产业政策、政府规制等角度出发,宋思根博士则从消费者决策行为人手:按照消费者的决策个性将消费者划分成若干类型,再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的适应性变量和控制性变量的关系,从而使得零售企业可以运用这些变量去影响或引导消费者行为,提高营销效果。《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使用了“消费者决策型态”这个核心概念,它被定义为“以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方法为特征的心理定位”。这个定义有三个重要内涵:其一,对个体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决策型态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或服务时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或心理定势,它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具有消费者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强制作用,这种心理强制作用会在根本上支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二,从本质上说,消费者决策型态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心理类型,不同决策心理类型的消费者呈现出可以相互区分的消费者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就成为零售商细分市场的标准,制定营销方案的依据;其三,消费者决策型态是一种相对持久的消费者个性,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所处的文化和消费者个人导向的制约。心理学认为,个性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也会有所变化。因此,社会个体作为消费者的个性也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决策型态的这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较好地反映了它对于零售营销的重要意义。可见,消费者决策型态不失为研究零售营销的理想视角之一。

内容充实。全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的历史文献,比较了美、英、德、印度、希腊、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决策型态,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以上海市居民为对象,通过调查法对中国城市消费者决策型态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中国城市消费者具有完美主义型、品牌认知型、新潮时尚型、休闲娱乐型、经济实惠型、粗心冲动型、困惑不决型、忠诚习惯型和寻求多样型等九种决策型态。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得到的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商营销组合变量和人口统计等传统营销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消费者决策型态应用的实证支撑。研究表明,不同决策型态的消费者对不同类别产品的属性偏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对各种零售业态的惠顾意向和零售形象的反应也有显著差异。不同购物时机条件下消费者表现出的购买决策类型有所不同,不同决策特征的消费者具有不同消费价值观和人口统计特征。数据分析表明,消费者价值观、人口统计变量与部分决策型态有显著性关系。基于消费者决策型态,作者将样本分为娱乐至上者、忠诚实惠者、困惑固执者、完美主义者和冲动购买者等五个细分市场。第三部分,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为主要标准进行多阶段市场细分,一方面考察不同细分市场对营销组合变量的反应以及适应性变量的特征,以此作为对细分市场的详细描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决策型态研究促销策略,这里既强调第二部分的研究结论,又总结相关文献对不同决策型态促销所得到的结论。结论应用还体现在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研究结论对零售系统构建的意义。

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不规范,其研究结果可能就不可靠,也不利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综合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营销学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与零售营销组合和人口统计等变量的关系。有效消除国内长期缺乏实证研究的负面影响,也是国内营销研究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有益尝试。《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较好地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组合关系为主体的研究假设,并进行抽样设计。在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其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2)定量研究法。在消费者决策型态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细分市场的详细轮廓,例如性别比例和市场规模等。(3)比较研究法。作者通过比较研究法,较好地归纳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差异,为实证性地研究我国消费者决策型态提供了较好的规范分析基础。

营销理论的意义篇10

一、以顾客为中心的需求管理真的是营销管理的实质所在吗?

与科特勒一起早期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基本都是经济学出身,很自然的一些经济学思想就构成了营销管理大厦的地基,所以科特勒在世界营销学大会上声称“经济学是市场营销学之父”。然而我们发现当时构成地基的经济学思想目前业已过时,使得上面赖以屹立的营销大厦几成比萨斜塔。

“科特勒营销”的“顾客中心论”实际上来自于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的一条著名定律: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科特勒强调“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也与凯恩斯学派的论点如出一辙。从某种意义而言,营销学领域的“科特勒革命”是经济学领域的“凯恩斯革命”的翻版,前者以“顾客导向”代替了传统的“产品导向”,后者以“需求创造供给”代替了传统的“供给创造需求(萨伊定律)”。

鉴于“凯恩斯定律”已经被证明缺陷甚大(被认为是七十年代造成西方经济“滞胀”的主因),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下与之一脉相承的“科特勒定律”到底还有多少现实意义?

事实上问题已经很大了。首先“顾客中心论”不合情理,根据责权对等的原则,顾客并不对公司的经营承担任何责任,因此顾客根本不可能拥有对公司的权力,西方消费者权利的滥用现象正是“顾客中心论”的流弊所在。其次“顾客中心论”缺乏可行性,营销理论一直吹嘘“营销能使推销成为多余”,然而现实中你见过哪家企业能够如此?原因并不是营销学者所说“未能真正地进行营销”,而是“顾客中心论”根本不可行,事实上顾客需求是不确定的(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而变),更糟糕的是顾客并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许多根据“谁也弄不清楚的顾客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最后以失败告终。最后“顾客中心论”会导致畸形经营,营销理论中一直存在着片面夸大营销功能的倾向,在实践中甚至产生了“做产品不如做营销,做营销不如做概念”的畸形现象,中国保健品堪称这方面的典范,然而这种“强烈的营销导向”产生的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宿命。

我更加怀疑的是,从1998年宏观经济开始的“通缩”其微观基础是否就是“科特勒定律”?因为“凯恩斯定律”的确能够造成“滞胀”,从理论上而言也能够造成“通缩”,果真如此的话,“科特勒营销”的确难辞其咎。

二、营销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吗?

尽管“科特勒营销”在需求管理上沿用了“凯恩斯学派”的结论,但这绝不妨碍他是“自由市场”的信徒,从《营销管理》的字里行间里无一不散发着这样的气息:市场是确定的并可以被彻底认知的(几乎所有的营销模型都有着对自身精确性的自豪),市场是完全的并合乎理性的(只要有好的产品、定价、促销和渠道任何企业皆可成功)。一句话,市场是完美的所以营销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

然而“看不见的手”果真如此灵验吗?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实际上市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其结构是不完全的,营销不能仅仅只依靠“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看得见的手”更有必要。

出于对“纯粹市场”的推崇,在“科特勒营销”那里你几乎找不到政府的位置,政府只是一个孤立的“不可控的环境变量”、一个营销组合和营销流程里都没有地位的因素。然而这显然是对实践的麻木不仁,众所周知日韩企业的成功绝离不开其政府积极干预的力量,在中国很多大企业也得益于良好的政府关系。到了八十年代,科特勒也感觉到“非政府营销”的说服力不足,于是新推出“政治权力(political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加入原有的4p营销组合予以完善。

然而这新增的2p依旧无法令人满意,首先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缺乏政治导向,迄今我们仍然无奈的发现政策依旧是一个战略问题而不是一个营销问题;其次着眼点停留于被动地化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不是积极主动整合社会资源;再次这政治性的2p缺乏明确的内涵,没有给出类似于传统4p那样具体的操作工具与操作方法,难以把握的结果自然是难以执行和控制;最后这政治性的2p不属于传统营销的职能,因而营销部门不可能独立对其负责。

由于不加思考地沿用了“政治缺位”的“科特勒营销”,近年来“广告战”、“标准战”和“价格战”一发不可收拾,尤值得我们再三注意。

三、对竞争和竞争战略的漠视能保证营销的成功吗?

很明显,在科特勒的营销学体系中竞争远比不过顾客来得重要,其地位不过是八十年代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兴起之后“与时俱进”的反应而已,所以尽管“科特勒营销”也考虑竞争者的分析与评价,但粗陋之处不胜枚举。

首先和政治因素一样,科特勒仅仅是把竞争者当作一个营销环境变量来考虑,环境变量的相对固定性使得营销不可能全面、深入和动态地分析竞争局势,最终做出来的方案常常是有竞争分析之名而无竞争策略之实;其次没有系统性地将竞争与营销融合,对波特的“五力模型”在营销中的运用是生搬硬套的,对竞争者的分析没有建立起一套周密完善的框架,竞争战略如何与营销组合结合存有断层,“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营销情报系统”的关系也语焉不详,这一切使得营销学中的竞争部分更多地象是一种知识介绍而无法真正地用于实际;最后由于竞争导向的“妾身未明”,使得实战中的营销规划常常只考虑竞争者的现状和战术层面,很难对竞争者的发展和战略层次做出思考,更为致命的是营销策略的拟定常常是“旁若无人”的,只单方面地考虑自己何时最优却不考虑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可能使得最优变成最差。

事实上,企业的营销绩效不仅取决于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被竞争者的行为所决定。很明显竞争者的策略能够抵消或者加强企业“正确”的策略的实际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顾客的需求常常会受竞争者的影响甚至发生改变,所以忽视竞争的营销观念是难以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尽管科特勒在《营销管理》里专辟一节“平衡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来讨论这一问题,并且认为“能够在消费者和竞争者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公司才是实行真正的市场导向”,然而具体如何平衡、发生分歧如何处理等等科特勒却语焉不详。同时他依旧不放心地强调“一家公司可能过分强调以竞争者为中心,以至于会忽视更为重要的以顾客为中心”,可见在科特勒的营销世界里,依旧认为竞争导向会“没有预定目标的常常造成过多反应”,而只有顾客导向才是“能更好地辨别新机会和建立长远意义的战略方案”。

这种三心二意的“竞争导向”,使得中国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沉疴缠身。

四、营销中的理性模型到底有多大实际意义?

营销学创自西方,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理性主义色彩,在“科特勒营销”中有三个极为重要的模型,第一个是“理性认知模型”(有关顾客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第二个是“理性决策模型”(有关营销组合的制订),第三个是“理性管理模型”(有关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流程)。这些模型乍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和茅塞顿开,然而细究下来会发现是建立在“主体的认知世界与真实世界一致”和“完整的资讯供给和无限的心理能力”这两大假设基础上的,再进一步细究下去会发现这两大假设在现实中都不存在或者说与现实的吻合程度相当差。

拿“理性认知模型”来说,90年代以来顾客需求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渗透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因素,个人化认知、无规律动机、冲动性购买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从理性的角度认识顾客则顾客必不能被正确的认识。“理性决策模型”更是如此,不仅存在着“消费者黑箱”,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能力有限使得模型的作用大打折扣,现在连广告的效果都无法有信服力的衡量,更勿庸谈营销组合的效果了。“理性管理模型”把原本密不可分的营销管理过程分成一个个孤立的单元,又没有阐明如何进行系统思考,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规划与实施的脱节,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的恶化。

近年来,业界的“学院派”与“实战派”之争,企业内企划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分歧,皆滥觞于此。

五、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真能“放之天下而皆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特勒一再强调“营销无国界”、“营销基本的观念方法是通用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首先“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我们知道西方经典营销理论源自于美国,他带有深刻的美国特色和文化烙印,比如从某种意义而言,西方营销实际上是“中产阶级营销”,而在中国中产阶级尚处发育之中,这注定了“科特勒营销”不可能象美国一样成为主流营销;另外美国的经济整体性和文化统一性非常强,而中国则存在着更为多元的结构,发达市场、欠发达市场、不发达市场并存,产品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同在,“马斯洛的五种需求”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而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相对而言西方营销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套用于如此复杂的场合。

其次“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所有的行业,简单的说象服务业营销就与产品营销大相径庭,产品营销是4p而服务营销是7p,产品营销通常是外部营销而服务营销除此之外还有内部营销和交互营销,产品营销强调物流管理而服务营销基本没有,服务营销注重排队管理而产品营销根本不存在。除此之外,尽管科特勒论述过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营销战略,但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营销战略却若有若无,更令人吃惊的是,不同属性的产业,如零散型产业、集中型产业等理所应当有着不同的战略和组合,然而科特勒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最后“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不同资源禀赋的企业,在“科特勒营销”里面,你看不到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战略有而营销组合没有),你也看不到资源充裕的企业和资源匮乏的企业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你更看不到执行能力强和差的企业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一句话,“任你千般计,我自一条理”,这不能不说是营销理论的一种苍白!

就某种意义而言,营销理论的直接顾客是企业,如果连企业都无法满意的话,哪里谈得上让企业的顾客满意。

六、到底有没有专属于营销范围的目标和战略?

明眼人的确能够看出,“科特勒营销”在前面的营销分析部分和后面的营销组合部分都相当丰满,唯独中间承上启下的营销目标和战略部分含混不清,而这恰恰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一环,因为没有这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否在前进。

不少人都有一种疑惑,销售目标好定,传播目标也尚属能定,然而高居其上统辖其伦的营销目标如何拟定却是一个大难题。如果营销目标采用销售目标的话,营销的独特意义何在?营销人员的绩效和销售人员的绩效又如何区分?现在有一种说法是“营销的目标就是顾客满意”,但这种目标也有相当的问题,如主观性太强、操作复杂、顾客满意与利润的关系不明、并非顾客满意度越高越好等等。不仅如此,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如何区别界定,甚至目标与战略的分野,更是模糊令人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