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3:06

医疗建筑规划篇1

关键词:医疗建筑 前期策划

abstract:Comprehensivehealthcarepre-designprocessplaysacriticalroleintheprocessofprojectdesign,construction,andthehowthehospitalfunctionsoverall.Understandingthetechnicalcomponentsoftheprogramandtheirrelationshipwilldeterminethefunctionalityofthehealthcarefacility.State-of-the-artHealthcarefacilitiesinamericawhichpushthelimitsofadvancedtechnologyandinnovatingarchitecturaldesigntrendsareanexcellentsourceforhealthcaredesigninChina.

Keywords:Healthcarearchitecturepreliminaryplanni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持续加快,以及社会老龄化日趋加剧,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有别于其他建筑形式的专业领域。美国的医疗设计事务所进驻中国,带来了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设施建设的成熟经验,其医疗设施规划设计研究方法科学、独到,尤其在建筑方案前期的建筑策划阶段,对整个医疗建筑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中美医疗建筑策划领域现状概况

医疗建筑策划属于建筑策划范畴,是对一个客户机构、设施使用者以及周边社区内在相互关联的价值、目标、事实、需求全面而系统的评价。美国医疗建筑策划阶段,是为项目提供建议书和任务书的关键阶段,它从医院的使命、愿景、市场定位等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讨论,由建筑设计机构与院方管理者联手为项目指引发展方向。

中国医疗建筑策划才刚刚起步,医院设计多采用竞标的方式来选择设计机构,这种方式会因为前期的商业规划(Businessplan)不足和后期设计时程过短,致使院方和设计方不能有效沟通。对于并不熟悉建筑专业的院方而言,由于不知道作为设计师需要什么信息才能帮助医院实现愿景和目标,因此对于提供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所需要改进的内容以及医院现有设施条件所需改善的问题和症结等关键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就造成了经过投资建设之后,医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二、美国医疗建筑策划的详细步骤及方法

(一)医疗建筑策划的步骤

(1)明确医院的使命

包括支撑慈善事业、帮助低收入群体、为退伍军人提供终身医疗服务、支助教学和科研活动等。这些将影响建筑类型、建设标准、空间氛围等重要因素。

(2)愿景

即业主投资所希望得到的实体医疗环境,满足其功能、审美、服务效率和经济方面的各种需求。

(3)市场策略

在医院的管理运营上,需要针对患者以及各类医疗人才制定一套市场策略。策略建立在对医院的准确定位和所在区域市场环境、需求条件的基础上。例如,用“医疗环境优雅宜居”以吸引需要静养的康复治疗患者;加入文化因素,以增加服务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调高新科技和高端护理服务以及高质量的治愈效果,供高要求患者选择等。

(4)设施需求

包含了医院每一级部门机构的需求和实现需求的必要空间大小及类型的数据。例如,从每个临床部门的医疗服务工作量中将住院、门诊、检验及急诊的划分比例,即可大致划定这几个部门的空间大小和布局。

(5)需求量化

医院员工和建筑师之间对设计要求及设计目标达成共识的文本,包含了医院中每个科室或每项服务按其当时具体的操作管理对设计提出的要求。

(6)量化数据实体化

设计机构将依据任务书各阶段抽象的和量化的前期信息,具象化到建筑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场地功能分区、组织交通、出入口与停车场、绿化用地与建筑的关系、分期建设建议、朝向与节能、防灾预警、市政工程设施等。在以上这些重要因素都得到充分的考虑之后,设计机构将出一套表示建筑在场地中的空间布局、出入口设置、市政设施利用情况的总图及建筑各层部门分区图。它作为总体规划设计的文件提交给业主。

(7)方案的评估报告

策划工作的末期,建筑机构依旧会和业主沟通,对所选方案的优势和潜在的劣势做进一步分析,单就将来建筑建成后如何保持优势、转换劣势等问题,为业主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二)医疗建筑策划的方法

美国医疗建筑策划团队主要有两种有效和科学方法运用到策划过程中(以美国医疗设施规划设计团队的HKS公司为例)――

(1)工作会议

同样是在项目前期与院方管理者的沟通会议,不同的是,美国团队将就每个部门空间(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等)与相关科室分别进行工作会议交流。例如,眼科门诊的空间需求,以及各类人员使用动线的安排是与眼科医护人员沟通确定而得到的。这种细致程度的工作,直接对应着需求量化的准确性,为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2)循证设计

循证设计是在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基础上诞生的一种设计思想,强调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数据来证实建筑与环境对健康的实证效果和积极影响。这正是需求量化的原因所在,依据这些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来组织安排医疗空间。这种方法对于医疗空间规划的意义在于不再依靠“经验”来主观判断这样的功能平面是否合理,而是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杜绝了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或是由于遗忘而导致的设计问题。

三、美国医疗建筑策划团队构成

美国医疗建筑策划流程的推进和循证设计方法的实施,涉及医疗政策、医学模式、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建筑、医疗环境等多个学科系统,为多学科合作。这种实现医务工作者与建筑师沟通、衔接医院管理与医疗设施建设的工作,是由团队中的专业化人才来胜任的。

(一)医疗建筑设计专家“aCHa”

美国建筑师专业化程度从其建筑师资格种类可得到佐证。美国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americaninstituteofarchitects,简称aia)是美国建筑师的专业组织,相当于中国一级注册师的资格。美国医疗建筑师学院(americanCollegeofHealthcarearchitects,简称aCHa)是在aia之上,旨在提高全美医疗建筑设计服务的质量的高阶机构。通过提供医疗建筑专业领域的资格认证,向公众证实建筑师已经成功完成了学院的进阶教育、通过了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评估(包括资格考试、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作品集等)。作为为数不多的“aCHa”头衔的建筑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来胜任其使命。在建筑类别分工的部门系统中,大大提升了专业化的程度,成为高质量医疗设施规划设计的保障。

(二)绿色建筑设计专家“LeeDap”

LeeD机构(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在医疗建筑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医疗绿色建筑指南(GGHC)的规范指导作用,使得美国医疗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体系。在建筑前期策划阶段,拥有节能设计专家(LeeDap)做专业设计,能够就能源流向、节能措施、节能预算等问题做合理规划。

(三)医疗设施的使用者

医院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在概念上有差别,使用者是长期在医院工作的人,为患者服务,并且受医疗建筑的影响大、时间长。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说明中国医院中使用者人数最多的是护士。美国的护士比例比我国标准更高,在执业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数量一般仅稍稍少于病床数量。相关调查显示,护士每天至少有40%的工作时间用在访视患者上,需要往返于护理站和病房之间看护患者、观察病情、照料患者日常生活。由此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医护人员在策划过程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美国,从医疗建筑策划的阶段开始,护理人员的想法和意见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识。HKS医疗设计团队中的高级注册护士(advancedpracticeRegisterednurse)和护理专家(nursepractitioner)是发挥重要作用的特聘专业护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在项目中,她们会参与医疗规划设计这一部分的工作,参与沟通和策划,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她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提供高质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护理服务的保障。

(四)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

HKS团队中还聘有酒店设计部门的专家,为舒适性医疗环境提供设计依据、经验和方法,使医疗设施空间从实质上脱离“病房”概念从而营造出“家的氛围”使患者得到身心的康复。另外,科技发展和医学模式变化使得机电设备成为医疗建筑中的重要部分,这一学科的专业人员将协助规划设计人员对机电空间的要求和空间布局进行准确的把握,以实现医疗设施设备的与时俱进。

四、结束语

医疗建筑策划是融合各方信息、真切满足患者和使用者需要,同时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的有效措施。由于这个过程的缺失,我国医疗建筑设施很难解决医院管理决策和运营方式与建筑规划设计的沟通协调,即使有国外优秀的方案予以借鉴,由于未能实现根据实际情况为客户“量体裁衣”,依旧难于建设出真正符合医院发展需要的建筑。从美国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科学的管理学方法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和策划医疗设施及医疗服务是医疗设施领域的发展趋势,需要以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医疗设施建设的策略,从而实现投资的减少和医院的长远发展。

另外,行业“专业化”是实现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从美国注册建筑师aia到医疗建筑规划设计专家aCHa,从助理护士Cna到护理专家np,美国行业呈现出向深度、高阶领域延伸的“专业化”倾向。这些专业人士将合力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科学而有效地以整体的方式来实现高质量的服务。(编辑许译心)

参考文献

[1]张维,李弘远.美国医疗设施建筑策划特点评介[J].华中建筑,2008.10

[2]DavidRhodes.医院运营管理与建筑设计一体化[C].200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8.15

医疗建筑规划篇2

“理想的医院建筑建设程序应包括完善的前期策划、细致的工艺设计和实用的用后评估体系。我们国家恰恰在这几个环节有所缺失。”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格伦对中国、英国、美国现行的医院建设程序进行过比较。美国的常规建设程序是:设计前期工作—场地分析—方案设计—设计发展—施工文件—招标或谈判—施工合同管理—工程后期工作(按建筑师服务范围)。英国的常规建设程序是: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大纲或草图规划—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或施工图—生产信息—工程总表—指针—合同(项目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工程反馈)。而我们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是: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编制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交付使用。

我认为理想的建设程序应该加上一个前期策划,让过程细化一些,再加上一个工艺设计和使用后评估的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方案设计—工艺设计—设计发展—施工—交付使用—使用后评估。这样就把整个程序固化下来并且在发改委制定的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医院建筑特殊性形成新的建设程序。

工艺设计实际上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从前期策划到交付使用。不是说在方案设计步骤之后突然进行工艺设计,而是说一开始就做整体的医疗规划。比如我们做天津泰达医院项目的时候,医疗规划或者说功能设计一直伴随着设计全过程,各科室的功能空间需求都有详细的房间清单,但也有部分滞后(比如引进设备的型号和厂家还不清楚),这部分设计先预留空间,安装时用最小的改变达到最终要求。这当然不是建筑师一个团队就能完成的,而是多个团队共同合作。在德国也是这样,有专门的咨询团队和建筑师团队共同工作,解决每个阶段提出的医疗需求,建筑师只负责做建筑设计,这样才能使好产品得以实现。在国外,咨询服务的收费和设计收费是差不多的。

我们在朝阳医院调研中还发现新旧建筑联系的问题。新建的几栋建筑之间以及它们与旧建筑之间的交通联系解决得还不是很好。因为老医院本身流线就有问题,再加进来新建筑,又产生新问题。我认为在新旧建筑之间加一条“医疗街”就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患者从门诊到住院部是通过影像中心的信道过去,所以导致大量人流的交叉。其实完全可以加建或者改造一个公共通道,通过新建筑把老建筑的问题一并解决。

“广义上的绿色医院,就是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包含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维护和拆解等各个环节,对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降到最小,对资源的消耗做到相对较少。”

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许常吉:要建设绿色医院,从设计开始就要突出4个特性。首先,规划设计必须达到科学确立医疗功能的目标,以充分满足医疗需求为最高原则;要有思想方法确定平面功能布局、医疗流程、保障流程、各部位的构成与面积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等要素,确保投入使用后能够顺畅、高效运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观念;功能分区合理,解决好医疗与生活分区、洁污分区,体现人文关怀;要实现交通分流,病人及家属与医务人员通行分流,外来车、内部车、救护车、物流供给车、污物运送车等交通分流,确保良好秩序;要把规划作为法规,确保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依据总体规划进行。

要全过程把握建筑安全。绿色医院建筑,从选址就要考虑医疗建筑场地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在建筑场地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及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建筑构造设计必须能抵御、承受强风、暴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过程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按规范施工,避免为省钱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从建筑安全上成为患者放心医院。

要全方位节地、节水、节能、节材,避免盲目追求越大越好。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做到适度规模、合理布局、节省土地资源。

要注重建筑的环保生态。绿色建筑的环保就是要通过选用环保设备、环保材料、环保涂料和环保技术,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了使绿色建筑达到生态效果,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与相关因子(如阳光、空气、降雨量、绿地、树木等),以满足需求,降低能耗,避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任何环境因素,有效保护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中国医院建设最大的问题,第一是如何建立系统化、集成化综合系统,第二是要思考怎样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优地易国际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涛:医院建设其实包含了从最初定位到未来发展的一个过程,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系统化、集成化,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资源的集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型综合医院不停地建、不停地扩,还是人满为患的原因。我们实际上重复了交通问题的解决模式———堵车就拓路,拓路反而更堵车。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控制不了人数。

我曾在2000年去调研日本的医疗体系,发现他们以前和中国一样,后来做了改变。日本有一个“医疗圈”的概念,首先在第一个医疗圈里筛一遍,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直接前往大医院就诊;凭着第一个医疗圈里医生的转诊推荐,才能进入第二个医疗圈;第三个医疗圈实际上就是日本相对高端、集中型的大医院,以此来控制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医院相应进行设计,才有可能预见到今后发展的规模。就诊人数控制不了,就永远无法对医院进行合理的定位。这是我认为目前中国医院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能几乎所有的大医院都面临这个问题。

医疗建筑规划篇3

前期规划范围及内容

*医院定位

类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

规模:床位数、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手术量;

标准:医院级别等次、学科划分、专业设置及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设置等;

服务:区域卫生规划所赋予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管理

体制:包括产权关系以及财政体制、医院治理结构等;

管理:包括医院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方式及后勤保障体系等。

*医疗工艺

专业结构:医院功能单元(科室)设置和业务设定;

工艺流程:一级流程(科与科)和二级流程(科内流程)设定;

业务标准:卫生学标准和各科业务标准的设定;

指标体系:医院质量和效率各种指标的预设。

*信息系统(HiS)

HiS结构:HiS、CiS(paCS、电子病历、LiS等)、oa;

HiS作业流程:与医院服务流程和医疗流程相匹配的HiS作业流程设计等;

HiS网络结构:HiS综合布线方案及信息点位设置等;

HiS管理:编码管理、权限及数据管理等。

*专项设施

洁净室:洁净手术部、血液净化病房、生殖中心等方案;

医用气体:气体种类、终端设置及技术要求等方案;

物流传输系统:物流传输方式及点位设置方案;

标识系统:医院导向方案及表达方式;

无障碍设计方案。

*装备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配置及机房条件等方案;

护理装备:各种护理装备配置及房间布置要求;

医院家具:各种家具配置方案及标准。

后勤保障:餐饮、洗衣、物资供应、保安、物业管理等工作。

建设前期的界定

鉴于医院建设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医院管理、医疗工艺、信息系统、医疗装备等诸多方面均需反复详尽的规划。为此,将医院建设前期界定在建筑初步设计完成前较为合适。主要包括5个阶段: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项目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建筑初步设计。前期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详见图示。

前期规划技术要点

*医疗工艺规划要点

医疗工艺设计包括专业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指标和系统能力等。工艺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条件设计两个阶段。工艺方案设计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依据。工艺条件设计是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并与建筑设计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

医疗工艺设计两个阶段的要求,见表1。

医疗工艺设计成果,主要为工艺系统说明,任务量计算书,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装备、配置及说明(含技术条件及参数),用房配置要求(含用房条件)及相关系统配置(医用气源、洁净室、物流传输等)。

*医用专项设施规划

医用气体系统。三种基本医用气源为:氧气(o2)、真空吸引(Vac)、压缩空气(air);氮气、氩气、二氧化碳可按实际需要配置;手术室应设置手术废气回收装置。

呼叫对讲系统的规划要求,见表2。

物流传输系统。宜采用气压管道传输方式,每个物流传输站点终端应配备标准计算机接口和电话机接口。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应建立符合责任要求的管理措施。

标识系统。应具有定位、指引、服务、管理等功能,也是医院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可综合采用标牌、专用符号、专用色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体现。

此外,常用房医用家具基本配置,也应纳入规划,如诊室应配置诊查床、诊桌、座椅、屏风、观片灯等,治疗室应配置药品柜、器械柜、操作台、治疗车、抢救车等。

*医疗设备规划

医疗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医院总体医疗能力和各医疗专业需求而定。设备配置计划,应根据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设备选型,并结合投资能力来确定。

设备机房规划应根据医疗工艺流程和设备技术要求而定,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房间尺度、结构要求;机房条件,包括给水、排水、温湿度、电源及电负荷、综合布线及信息点设置等;设备定位,包括机房布局和布置要求,以及设备通道要求;防护要求包括各种射线防护要求和电磁波屏蔽要求等;卫生学要求按GB-15982标准。

医疗设备机房条件应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加以明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医疗设备机房全部技术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HiS)规划

HiS需求分析:主要是应用范围、应用能力和条件;

医疗建筑规划篇4

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趋向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几方面的系统化协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未来医疗建筑的发展也需要在掌握医学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使医疗建筑从片面的功能性设施回归其内在本质:即人们所熟悉、适应、安心、信任甚至乐在其中的场所。这种发展趋势要求以一种综合的方式来统一处理各种问题和需求,各个方面的解决方案都围绕着中心目标展开,从而形成具有高度完整性、一致性,功能、内涵相互融合和转化的总体设计概念,这就是医院规划和建设的系统化设计思路。

关键词

医院建筑?系统化?融合?转化

abstract

Developmentmodeofmodernmedicineisthesystematic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spectsofbio-psycho–social.thereforefuturemedicalbuildingdevelopmentneedsforward-lookingsystematicsolutionsbasedonthemedicalscientificdevelopment.makethemedicalbuildingacomfortable,secureandfunplacedespiteafunctionalfacility.thisdevelopmenttrenddemandsacomprehensiveapproachtodealwithallkindsofissuesandrequirements,allsolutionsarefortheobjective,andformamasterplanningconceptwhichiscomplete,consistent,anintegrationandtransformationoffunctionandconnotativemeaning.thisisthesystematicdesignapproachofhospitalplanningandconstruction.

Keywords

Hospitalbuilding?Systematize?integration?transformation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2.08.001

医疗建筑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使用的特殊性,使业主与建筑师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首要前提就是满足医院的医疗功能需求。从许多医疗建筑的最终实施结果来看,这一特性成为医院是否符合要求的衡量标准。

在从事医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中,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一种是集中精力于医疗功能布局是否得当,以合理的医疗工艺流程为设计的首要内容,其次才是建筑空间形象、环境品质甚至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表达;另一种则是以建筑形式为主体,强调建筑自身的特点而将医疗功能被动地顺从于建筑空间、形象。

这样两类设计方式和思路,都是独立、片面地对待医疗建筑的各类关系,仅满足某方面需求,而建筑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并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

在具体的医院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系统化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围绕医院预期的发展目标和既定的医疗功能需求,互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实现医疗功能、促进患者使用、传达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提出设计思路,采用适宜的建筑技术与措施,并创造性地归纳整合为一个精简、明确的表达形式,能够涵盖各个方面,使医院建筑的不同特性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化设计思路和方式要求建筑师对医疗建筑的基本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建筑设计的多种方式充分表达设计意图。在医疗建筑中,建筑形象、空间环境及文化内涵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除了实现核心医疗功能外,好的医疗建筑在使用上满足高效、便捷、安全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轻松的环境,也能够相辅相成地发挥促进治疗的作用。

因此,医疗建筑的设计起点,应采用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视角,采用系统、全面、互动的方式,视点互换、兼顾全局,从功能流程、使用环境、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提出和检验设计思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就能够在设计的各个层面和阶段保持建筑功能、形式、内涵等方面的整体协调性,达到形态自然、有机融合,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也会比较全面、成熟。

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号综合楼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将系统化设计方法贯穿了方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最终形成建筑个体与城市环境、医疗功能与医院形象、使用要求与心理感受协调一致的整体化方案。

一、项目概况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医院北临黄河风景线,南面市交通枢纽,地处兰州市的中心地带,院内建筑历史久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要建设的新住院综合大楼位于一号综合楼西侧,计划新增住院床位1600张,同时包含医疗、教研、学术及后勤综合服务等功能,总建筑面积超过120000m2。

项目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建设用地狭小局促且有较大高差,周边环境复杂,周围建筑的日照遮挡、视线干扰、安全间距等限制较多;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内容复杂;总体解决现有院区存在的交通、卫生控制、使用混杂等问题,并由此带动整体医院环境品质的提升;医院历史悠久,在现展中传承文化精髓并确立新的医院形象;人性化医疗环境如何在紧凑复杂的功能格局中得到体现并形成鲜明特色。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设计中归纳出几个方面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目标,全面、互动地进行系统化设计。

医疗建筑规划篇5

许常吉先生,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台湾医疗建筑暨医务管理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台湾医院建筑设计行业的泰斗级人物、台湾医疗建筑思想者、中国低碳建筑领军人物,在医院建筑设计领域耕耘了近40年,自台湾长庚医院开始共设计了70多所医院,总床位超过了9万床,是迄今为止医院设计床位最多的华人设计大师。许常吉先生,在自然山水中启蒙,年少时期特别钟情于希腊神话情境,喜爱欣赏古典音乐,而登山、摄影的兴趣更是持年不辍。许常吉先生长期专业从事医疗建筑设计,擅长以全史观的视野,探究时代的演变、历史的累积,从哲学、心理、艺术、美学和环保等层面,思考医院建筑与环境生态、生命现象、科技文明,文化理念等的关系,并对所有与人的健康相关和与医疗建筑相关的课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成立于1975年,长期专业从事医疗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作品涵盖各种类型的医院、医学院、生物科技实验室、医学院校建筑与医疗健康园区规划等专案,是台湾医疗建筑最专业的事务所,在台湾及北京拥有150多名员工。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重视理念沟通和永续服务,努力满足业主需求,立足于与业主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积极开创并主导台湾医疗建筑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曾经荣获台湾“内政部第一届杰出建筑师奖”与“2010年卫生署卫生奖章”等殊荣。立足台湾、整合国际先进医疗建筑的新技术和新观念,创造出既有全球视野又具本土可行性的建筑形态。许常吉先生还创办了“台湾医疗建筑暨医务管理交流协会”,促进了医疗建筑、医务管理及艺术人文三者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医疗建筑之传承与创新。自1995年起他参与多个大陆大型及重点医院项目设计,联合投资成立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公司,并成为少数拥有两岸建筑设计执照的台湾事务所,其业务涵盖全中国,多次获得中国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中国工程鲁班奖等。

许常吉先生作为当代知名建筑设计大师,为人十分谦和,再次采访他的时候,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为了接受这次采访,许常吉先生还专门准备了数份翔实的材料,由此可见其对工作严谨和一丝不苟。此次采访主要围绕“绿色医院”这个话题展开的。

许常吉先生介绍,狭义的绿色医院仅指节能减排。广义上的绿色医院,就是在医院的全寿命周期内包含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维护和拆解等各个环节对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降到最小,对资源的消耗做到相对较少。但是在节省资源,比如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情况下并不降低医院内部使用人员,包括病人、医务人员以及访客的良好体验,并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境品质、生物多样性、运行维护、拆解循环利用等方面,对医院进行综合评价。它必须创造一个好的医疗环境,包括方便病人就医,让病人、病人家属、医务人员感到很温馨,很放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医患关系。随着医院挂号系统的改进,医院将到处都可以挂号,时间到再去就诊。病人来到医院,要挂号、就诊、检查、拿药尽可能在一个小区域里完成。同时也要兼顾急诊病人的紧急性。在规划设计医院时要兼顾到医院内部结构上下前后左右的六合关系,方便病人就医,以节省人力和时间,降低医院成本,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好的医院效益。

医疗建筑规划篇6

关键词: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医疗智能化;建筑设计

abstract:themedicalandarchitecturaldesignmasterplanandthedesigncontentanddesignfunctionalrequirementsatthisstagearemorecomplex,medicaldevicetechnologyupdatefaster,morechange,andcreatethenewhospitalbuildingpatterntoadoptthesocialdevelopmentisanewtopicthearchitectsfaced.thisarticleanalyzedthestepsofthehospitalbuildingsintheoverallplanninganddesignstages,types,characteristics.Keywords:hospitalbuildings;overallplanning;medicalintelligent;architectural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关于医院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

步人21世纪,随着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各地医院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与日俱增,医疗建筑已经成为医疗环境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速度最快的建筑类型之一,也是设计内容和功能要求最复杂的建筑类型之一。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的配置、建筑水平、硬件软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如何面对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的跨越和适应时展的要求,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医院建筑模式将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医院建筑已经成为了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类型。它融入了医学科学、建筑科学、人文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卫生工程、医院管理、工程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是一门综合的系统工程。对一个医院的建筑设计而言,医疗建筑的前期策划工作对医院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师应深入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与医院方进行全面交流,做好医院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工作。

1.参与并协助做好医疗建筑物策划工作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的类型,相比其它民用建筑具有其特殊性:一是医院的组成部门较多,不同的部门都有各自的设置标准和使用要求,不同部门之间还要有相应的联系.二是独立运行的体系较多,如医院的污物和清洁品都需各自独立的运行体系等。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的发展与更新速度较快,医疗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根据其特有的属性,在落实一个医疗建筑项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进行前期的策划和调研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医院是在计划经济政策指导下随着经费的划拨而逐渐建成,建设全过程并无完整而详实的整体规划,医院总体布局杂乱无章,功能设置迷乱无章,有时候还会应付对、付对进行救治,对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如果建设计划不完善,即使资金划拨到位,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往往被压缩得很短。尤其是近十年建成的大部分医院,有的刚建完就要改造,给医院的运营管理造成了很沉重的负担,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病。

大多数医院在建设项目竞标前不能提供完整的资料,没有医疗各科室明细表和发展设想,也没有包括各部门面积以及医疗设备设施的要求的项目设计任务书。如果完善这些,必须要通过医疗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和进行确认,如果设计师或者设计单位不能意识到其社会责任的话,进行闭门造车,没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设计,满足眼前的需要,过几任领导后,医院方面在总结后还是表示并不满意。

因此,为满足医院不断发展的新需要,就要求建筑师拥有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周密的工作方法.建筑师应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与医院管理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探讨现代化医院建筑的特点,协调医院建筑与医疗技术发展的关系,多方案论证比较,使建设方案具有实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前瞻性,从而提出一个远近期逐步发展、过渡、切实可行的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医院建设的前期策划工作对医院整体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个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2.人性化理念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医院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经凸显在这个让人人惧怕的地方,看病的心理变化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已是无可争论的。人的需要,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这里的人不仅仅是指医院的病人还包括医护人员,医院的管理者以及陪护探视人员。从病人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良好宽松的就诊环境;从医护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考虑的则是花费有限的物质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及对医院方便的管理;从陪护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简洁清晰的陪护环境,同时病人良好的就医环境也对陪护人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如果几种人的要求产生矛盾时,笔者认为病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现在的医院设计方案,尤其是大型医院投标,建筑外立面造型越来越有噱头,装修越来越豪华,医院建筑设计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功能关系,而注重建筑的堂皇与华丽,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殊性的考虑。比如:

一是病房没有办法界定个人领域空间,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千扰,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如果在多床间病房的设计中,变化平常布局形式为病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就能更好地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要求,大而宽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的考量,一点点人性化的改造,都无疑会给病人的身体康复创造康复价值。

二是提供公共交流空间,病人也是社会的人,医院也是社会场所,只是人群特殊罢了,同样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特别要明白: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情感的寄托,如果创造一定的空间,无疑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早日康复就不光是医生和病人的事情了。

三是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的创造,给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需在病房内有效的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扰。目前有些住院病房楼追求立面效果,外墙多开玻璃窗,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我们的病人都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的一份子,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有的人怕住院,不愿意住院,或者在医院里生活不下去,这个不是病人的问题。

四是便捷的就医,治疗程序,有的医院完全不顾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也不关心是否让你产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绪。一楼挂号,四楼就诊,一楼缴费,二楼化验,三楼采样,四楼复诊,转来转去,上来下去,复杂的交通路线,迷宫般的医疗就诊环境,为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康复。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合理的医疗配置和就医引导不但消除了病人的焦虑,还可以减轻医疗人员不必要的来回奔波。

3.智能化的医院建筑体系

由于综合布线和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一些综合性医院改变了传统的集中挂号和收费方式,采用分散挂号和收费方式,简化就诊手续,减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门诊,挂号大厅的布置方式随之改变。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电脑技术的不断普及,医生的处方电脑化便捷方式的实行,大大缩短了病人取药、就诊时间。因此,信息中心真正成了医院建筑设计的心脏环节。它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的保护,成为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医院的智能化建筑系统一般包含: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病房呼叫系统;病房监护系统;医院排队管理系统;医用多媒体示教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多功能报告厅、数字化会议系统(含远程医疗);安全防范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大屏幕显示及多媒体查询系统;机房工程;UpS集中供电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等。逐渐向现代化的建筑靠近,建筑智能化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能化正逐步改变着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医疗习惯,也影响了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设计要求。

二、目前国内外现代化医院总体布局的几种类型

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人们来说,医院建筑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建筑类型,因为在所有建筑类型中,医院建筑是功能内容最综合庞大、设备设施要求最复杂的一种;同时它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建筑类型。而医院的总体规划既是设计前期策划阶段工作之结论,又是进入具体建筑设计之前提,它既强调分析论证的精确数据,也不排斥建筑艺术的灵感体现,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建筑师综合能力充分体现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现代化医院总体布局的几种类型和各自特点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医院建设也逐步融人世界医院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中,由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且又因为设备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建设的国内医院的概念、风格与过去已经是天壤之别。现代化医院随着住院周期的缩短以及医技部门的中心化、诊疗手段的多样化,要求住院部的每个护理单元和门诊部的各科室,都应对医技部门有方便出入或连接途径,由此建筑的总体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不再是传统的根据不同功能和流程分别由许多栋独立分散的单体建筑组成,而将被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密集型的综合体建筑,这些密集型的综合体又根据具体形式的区别通常被分为几类,主要有集中型、多翼型、组团型和中庭型。

1.“集中型”的主要特点是医院垂直向上发展将门诊、医技等置于体量底部,用电梯将它们与上层病房相连,成为有基座有塔体的布局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优点是充分利用有限用地、降低密度,但不存在自身发展的能力――即难于改扩建,不适应医院持续发展。就是医院的发展受到建设用地的制约,门诊医技建设、发展相对不足,无法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或扩大,因此将增加的功能内容一次性建设在有限面积的地块中,可以划片、分区、多流通构成“集中型”特点的布局形式。

2.“多翼型”的布局特点是将住院部在垂直方向发展其他功能科室(门诊、急诊、医技、核医学科室、手术部、监护室等)则布局成多栋低层建筑彼次相互连接,并且在这些低层建筑的端部予留出可扩建的接口(特别是设备的接口),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此种布局的长见做法是在医院的主轴(主要人流流线)设有一条联系各功能科室的中央通道,并以次通道做为水平、竖向分配人流物流的主干道,各功能科室并联分布在中央通道两侧突出成翼状,故被称为“多翼型”。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北区医院,主要特征在医院的中心设有一条联系各功能科室的“中央大街”。

3.“组团型”也被称为“多光庭型”是一种将门诊住院医技做为各个组团,以组团组合的方式集簇式发展的布局形式,由于各组团之间常以内院或采光中庭分隔或相接,所以被称为“多光庭型”。

4.“中庭型”的布局类型是非常普遍的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形式,也有人称之为服务大厅型近几年建设的国内外现代化医院中相当数量属于此种类型。顾名思义,中庭型即为以中庭为中心组织联系各功能科室,并以中庭作为水平、竖向交通核心的布局类型。这种布局类型的出现是医疗建筑要求注重情感和人性化服务的必然结果,优点是以中庭为空间的组织中心,使迷宫式的走廊被清晰的解释成明确的组织结构,人们容易明白到那里去和怎样去,具有良好的可辩识性和方向感,除此之外,中庭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绿色空间,改善了医院的内部环境,大大增强了医院的“治愈力”。

参考文献:

[1]赵翔.环境世纪的医疗建筑[J].世界建筑.2002年04期

[2]安庆新,朱莉.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场所――现代医疗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年11期

[3]罗彦昕.现代医疗建筑空调设计方法探讨[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医疗建筑规划篇7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levelsofmodernmedicine,oldoriginalbuildingshavebeenunabletoadapttotherequirementsofmodernhospital.therefore,thefunctionrenovationofoldbuildingsisimperative.theinteriorfunctionrenovationofoldbuildingsisanimportantaspectinmodernmedicalbuildingtechnology.thispapertakingpuyangmaternityandChildCareCentersforexample,explorestherenovationmeasuresabouttheoverallrenovationsoftheoldbuildingsinsideandoutside,andachievesauniquecombinationofhospitalbuildingsandspace.

关键词:浅析;医院老建筑;功能改造

Keywords:analysis;oldbuildingsinhospital;functionre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27-02

0引言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试想,80年代的设计理念和当时的抗震设计规范,显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请有关专家对我院建筑现状认真把脉、详细分析做出了合理的规划。在原址上拆除了原有的行政楼和辅用平房,依据业务需求,先后建立了产科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然而,还有一些建筑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建筑记忆,使老一辈的医院建设者非常怀念,因此,在追求医院现代化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老建筑进行了功能改造或布局调整,这样既减少医院投资,又达到了医疗流程要求。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造,建筑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医院发生了较大提升,使得医疗流程更规范、就医环境更优美。

1医院现有老建筑的特点

1.1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小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病房楼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设的,砖混结构,局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多是3层,局部4层,整个建筑呈“八”字布局,占地面积大,房间面积小。

1.2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流程要求医院的原有老建筑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结构简单,装修简单,布局不合理,医疗流程不达标,楼房结构不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新扩建的部分又与老建筑连接,所以,对于现有的老建筑应该加以改造。

2医院老建筑改造理念

2.1就医环境综合提升医院老建筑大都存在装修简单、颜色单调、标示不清、不符合人性化要求。需要通过改造装修来提升就医环境。

2.2符合医疗流程要求老建筑布局不能符合现代医疗流程和感染要求,检查不能达标。通过改造,使之做到“既改造,皆达标”的改造理念。否则,改造无意义。

2.3不得影响正常就医秩序医院不同于其他单位,不能停业待诊。故要求做好施工期间的就医人流、物流的通道畅通和感染、安全的全面保障。

3在原有的老建筑上功能改造

3.1合理调整业务用房布局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很多科室业务用房面积受到制约,新设备无处安置,新技术无法实施,新业务限制开展。通过认真分析,结合医院综合实力,对医院要有一个准确定位,要做出详细发展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在此情况下,对门诊科室做了全面调整和改造,区域明确了,标示清楚了,候诊、就医方便了,人性化突出,就医环境改变,使之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医疗流程。

3.2新老建筑功能结合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门诊楼相连,调整原人流室位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室连为一体,成一个区域,作为新门诊手术室。这样调整后既满足了原功能需要,又符合医疗流程和感染要求,达到了资源共享。

3.3改造装修住院部病区原住院部装修简单、陈旧,病房墙体脱落、霉变。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前提下,逐步粉刷墙面为淡粉色抗菌涂料;改造规范强弱电配电线路;更换医疗专用门;使用抗下陷防潮高钙板加防潮石膏板吊顶;配置人造石台面护理台。请专业净化设计施工企业对手术室规范改造装修。经过一系列改造装修,使医院患者就医环境大为提升。

3.4加建轻钢结构接层请设计院专家对原结构设计进行荷载复核计算,局部加固接建轻钢结构接层。原建筑楼层较低,三层局部四层,为扩大业务用房需要,在设计人员精心的规划下,最终采用新建部分轻钢平台,屋顶的楼面主要采用压型的钢板进行支撑,墙面采用轻质隔断,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荷载,满足顶层空间的需求和符合医疗流程要求。

3.5原建筑外墙装饰提升改造原建筑外墙采用陶面面砖局部磁面面砖装饰,历经20年风雨侵蚀,大部分脱落、起皮、开裂,严重影响外观效果。经考察研究,采用造价低廉,效果显著,施工方便、周期短的喷涂工艺。用专用瓷砖腻子找补挂网打底,避免普通腻子开裂、脱落弊端;面层涂刷优质外墙涂料,颜色浅白色;突出的造型墙面作砖形分格喷涂真石漆,颜色砖红色。并通过安装改造建筑物轮廓灯和庭院灯亮化组合,同新建产科楼达到色彩一致,形成整体,效果明显得到提升。

4对医院室外配套设计进行改造

4.1合理规划各种流向停车紧张是医院的通病,科学规划车位,合理调整流向布局,导向明确清晰是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通过改造医院主入口大门宽度、坡度,改造中心花坛直边角为弧形角,把影响停车位的庭院灯柱移位靠边,打通影响形成环形通道障碍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人、车、物的合理有序分流。

4.2修建地下管线通道院区管线挖沟改造在所难免,势必会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修建宽大整齐的地下管线通道,把所有管道、线路有序敷设在内,做好分区隔离、防水排水措施。一旦出现问题,维修人员进地沟内维修,绝不影响地面正常交通秩序。

4.3扩建室外绿地面积医院的绿化环境非常重要,医院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情以及病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扩大医院的绿化面积,营造休闲休息场所,当患者在外进行散步时,也能够改善心情。绿化面积扩大了,医院空气也得到净化,患者吸入良好的空气,对于自身病情的恢复也有着重要作用。

4.4改造围墙透亮透绿根据院区建筑整体格调,改造院区围墙。可做与建筑物装饰一致的墙垛,安装较显大气的黑色铁艺栅栏围墙。透出了院区建筑,透出了院区绿化,与路边绿化景观形成整体,相互呼应。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几年来,医院建筑已经得到了各方的重视,特别是政府,同时对于医院的建筑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了使医院的建筑能够符合现代医疗的需求。对于有价值的老建筑,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保护,或者是进行功能改造,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的为人们服务,也实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建平.医院老建筑整修与改造再利用[J].医院建筑,2010(4):69-70.

[2]沈倍义.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建筑改造工程管理实践[J].规划与设计/工程,2011(6).

[3]陈国亮,邢国和.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J].新建筑,2002(1).

医疗建筑规划篇8

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医院建筑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该方案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使分期建设具有非常灵活的可操作性。

平面布局中由两条轴线分成的4个诊疗模块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根据医院管理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一期建设5层门诊楼的4个诊疗模块,满足200床的使用要求;二期建设17层的外科住院楼,满足500床的使用要求,屋顶设置停机坪,同时将门诊楼的病房模块置换为办公模块;远期建设13层的内科住院楼,最终形成1000床的住院规模。

诊疗模块内部形成庭院空间

通过建筑的架空处理和连廊穿插,形成各具特色的开敞式庭院,与不同层面的屋顶花园相呼应,塑造了立体化、多层面的绿化空间。在诊疗模块之间,诊疗模块内部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外渗透的庭院空间。

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

门诊医技楼以门诊大厅为中心,以两条交通轴为纽带,以门诊、急诊、医技、办公等为诊疗模块共同组成一个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院建筑。

宽敞的医院街与室内交通轴贯穿整个建筑,将各个模块串联起来,既方便患者到达,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之间的联系。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概念(贯通地上5层和地下1层,设回廊及天桥),改变了传统医院拥挤、狭窄、低矮与嘈杂现象,换之以宽松、开阔、高大、明亮的大厅,使人们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采用“医疗港”的设计理念

门诊空间设计采用了“医疗港”的设计理念,由交通主轴联系各个独立的门诊单元模块,门诊单元前区都有一个类似候机区的候诊区,人流通过交通主轴到达各科室候诊区,路线清晰明确,距离较短。这种候诊方式为就诊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充满阳光的候诊环境,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工作空间。

医疗建筑规划篇9

院区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

*尊重当地气候特点和基地的现状

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在规划中,需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通过对基地自然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包括用地的地形、地貌、日照、风向、土壤、水资源、植被等,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建成后的能耗,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比如在利于接受日照的部分规划住院部,将污物出口设置在下风向,等等。

*节约土地与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

规划时应理性分析基地和城市的现状,结合周边道路情况合理规划院区内部的交通流线,尽量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简短各流线。这样一来可减少人员、货物流动的距离和时间,从而节约能源;二来可以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三来可以提高患者就医的舒适度。

进行院区规划时,还应考虑医院扩建的可能,基于生态理念的规划应在基地内预留发展用地,并在建筑设计时优先考虑可生长平面,为未来的进一步建设打好基础。

*重视绿地的规划

医院院区中的绿地不仅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医院的治疗环境,在规划合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实现降噪和夏季降温的功能,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节省能源。

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

*适度原则

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和普通医院不同,挂号通常采取预约方式,医院的人流量也明显少于普通医院,因此不会像普通医院一样在门厅处积聚大量人流,过于高大豪华的酒店式门厅其实并无必要。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少门厅面积,通过提升患者等候区、住院部的空间品质来传递高端医疗服务的含义。在装修时也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材料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设计优先原则

提及生态建筑,很多人就会想到各种生态建筑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生态化设计不应停留在技术应用这个层面。

建筑师应明确,技术只是帮助我们实现建筑生态化的手段之一,利用基本的设计方法,有意识地对太阳能、自然通风等环保因素进行利用,并将适合的生态技术有机融入设计方案,才是完整的生态设计策略。

自然通风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高端医疗机构对空调的依赖,也可以减少病患间的交叉传染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自然通风可通过来自室外风速形成的压差和建筑表面洞口间位置及温度形成的温差,来造成室内外空气流动,从而带动自然通风。

早在19世纪中叶,法国蒙彼利埃的国民与军人医院(CiviiandmilitaryHospital,montpellier)在设计时就已经采用了这种手法。为了控制通风,在病房首层地面下设计了有效的地坑系统引入新鲜空气,走廊上面为了增加通风效果,设置了苜蓿叶形的通风孔。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这种病房可以明显减少医院内部感染。在现代医院的设计实践中,常采用中庭的抽拔效果促进自然通风。

高端医疗建筑还可以通过对阳光的利用来实现生态功能。在设计中综合考虑朝向选择、护构造与材料、通风措施等方面。除此之外,在夏季通过与立面整体结合考虑的遮阳处理,包括挑沿、遮阳膜、百叶等以及对天窗遮阳处理,可以控制进入室内的阳光,在夏季减少阳光进入室内;在冬季则充分利用太阳能,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通过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型与平面形式,减少热量损失。

近年来,我国兴建的一些高端医疗服务机构为了突出高端和豪华的特质,在建筑中设置了全玻璃天窗的中庭。在炎热的气候中,这种将阳光引入室内的做法带来的能耗是巨大的。适当的遮阳处理,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提升医院的空间品质。如西班牙马德里的胡安·卡洛斯医院在中庭处理中,以木制格栅为主要元素,遮挡了西班牙强烈的阳光,又突出了圆形的天窗设计,整个空间典雅肃静。而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则是通过遮阳棚的设置,减少了来自侧面的阳光。

*可生长的整体设计原则

医院随着患者需求的增加、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往往会面临改扩建问题。和其他建筑类型不同,医疗建筑在扩建时各功能部分需要整体、系统地增长,而在改扩建的过程中原有建筑通常还要同步使用。如何保持医院规模的持续发展、保证良好的就医环境、避免现有功能模块的浪费是设计师应考虑的问题。

位于英国怀特岛的圣母玛利亚医院是nucleus体系结合地形和自然环境的杰出范例,4个十字形单元沿医院主街呈放射状布置,与原有建筑联成有机整体。各单元间形成的楔形庭院为医院提供了较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并能抵御寒风。南向展开的平面布局获得了更多的太阳能,加上高效的节能材料和景观处理,使建筑整体节能达到50%。由此可见,一个借助自然生长模式、整体考虑的平面布局不仅仅利于医院的未来扩建发展,也对其生态、节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节能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在医院的所有能耗中,电力约占64%(其中空调约占50%),其次是照明,约为34%。如果能通过实施有效的节能技术、利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的过分依赖,就会有效减少医院的能耗。

*表皮技术

医疗建筑规划篇10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意识。

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建筑设计和装备是由多方面体现的。诸如建筑选址、设计风格、整体布局、医疗流程、环境绿化、色调装饰、照明噪音、空气洁净度、车辆管理、通讯抢救、现代化医疗设备和管理设施等。这种现代化的医院建筑设计和装备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温馨、方便环境,使医疗环境与医疗功能相适应,开发空间资源,体现出分享与关怀。

门诊是病人最集中、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病人心态情绪最多暴露的就诊阶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意识,让病人一进入医院就能感到亲切、方便、舒适、信任的愉快感观。因此,门诊的建筑设计装饰格调和布局流程是医院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区域。

二、医院建筑设计和装备与医疗功能相适应。

医院的使用功能复杂,专业性强,医院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医院功能的复杂要求。要力求做到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备相对集中,流程简洁快速。对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部门要相对集中形成多个独立分体单元,并留有一定规模,为其发展留有余地。我院原急诊与创伤中心在门诊楼内,这种设计布局和流程满足了医疗功能的需求,方便了病人,同时也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医院建筑设计与装备要适应病人心理的需求。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人希望一是能得到医院以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为载体的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二是通过合理的医疗布局和快捷的医疗流程,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三是医院营造的温馨医疗环境,使病人得到精神和心理的安慰;四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医院发展的基础条件。

(2)改造旧门诊、改善医疗环境。

(3)减少医疗流程,缩短病人就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