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十篇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十篇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0:08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问题,学者们往往是基于各种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评论的,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直接研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章并不多见。师萍(1997)运用层析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对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盈利能力。蒋麟凤(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偿债能力次之。这些研究都是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但都没有直接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数学家t.L.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该对象的性质、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要素间相互关联程度将要素组合为不同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在每一层次按照一定准则,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标度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相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计算要素的权重,确定每一层次中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总目标层次的总排序。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

盈利能力分析体系包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和收益质量分析,具体由一系列反映企业盈利指标构成。

三、构建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

(一)构建层次结构图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a)、子目标层(B)、具体指标层(C)构成(见表1)。

(二)建立判断矩阵

请财务管理专家对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构造判断矩阵。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评定标度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见表2。

(三)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确定判断矩阵各因素的权重。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3。

(四)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其次,计算Ci的值,Ci=(λmax-n)/(n-1),CR=Ci/Ri(如果CR

由以上结果可得企业综合盈利能力评价模型:

Y=0.1254X1+0.3543X2+0.0654X3+0.1351X4+0.0303X5+0.0536X6+0.014X7+0.0152X8+0.08X9+0.0427X10+0.084X11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

四、案例分析

通过计算中国石油公司2007-2011年的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盈利能力做出评析。相关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见表5。

从上例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公司在2007-2011年这5年中,2007年盈利能力最强,2011年盈利能力最弱。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从表中数据可知,企业的营业净利率和营业毛利率逐年递减,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本费用利润率也逐年递减,说明该企业的成本费用逐年上升,而利润却逐年减少。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企业管理层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财务现状,扩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入,尽量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以此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五、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文章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但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层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专家的主观评价,这将导致结果不完全可信。因此对于现有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蒋麟凤,王红英,黄小梅.层次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97-103.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2

开题报告

1.毕业论文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研究背景

八十年代以利润和产值为主要的盈利分析,评价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单一,考虑的因素较少;九十年代以后综合性的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开始应用,它对复杂的市场分析更加客观和真实。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良好的盈利能力来吸引股东投资,很多公司每年都会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面对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而且国外的企业的产品也进入到中国国内,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壮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证企业能够盈利,持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动力。盈利能力,是企业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是通过企业利润率来体现的。不管对经营者还是投资者来讲,进行盈利能力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经营和投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对策,促进利润率的提高,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不管是企业的债权人还是股东,进行盈利能力分析,能够防止投资失败的出现,从而实现投资资本的回收及增值。因此,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是对企业进行客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帮助企业对财务数据上的企业收入和利润分析,量化企业短期内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并且通过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企业长期的盈利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成长性以及持续性进行重点描述,从而得出企业在长期的盈利能力的情况,对企业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绝大的帮助。另一方面,

盈利能力是企业外部和内部利益关注的方面,通过对其的分析对公司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本选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文首先对我国格力电器的盈利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了格力电器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盈利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发现格力电器经营中的问题,进而制定出更可行的格力电器运营政策。可以为其他企业盈利能力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2)研究意义

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帮助企业对财务数据上的企业收入和利润分析,量化企业短期内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并且通过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企业长期的盈利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成长性以及持续性进行重点描述,从而得出企业在长期的盈利能力的情况,对企业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绝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是企业外部和内部利益关注的方面,通过对其的分析对公司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本选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文首先对我国格力电器的盈利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了格力电器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盈利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发现格力电器经营中的问题,进而制定出更可行的格力电器运营政策。可以为其他企业盈利能力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3)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盈利能力问题是一个企业管理重要核心之一。这一问题在西方国家较早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外学者对于盈利能力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盈利能力进行了研究。

K.

Krausa(2017)在《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一实证调查》中出现了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即投资报酬率。他通过分析美国30多家跨国大型公司的业绩状况,总结出了企业绩效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投资报酬率[1]。

Jun

Ye(2017)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观点,即给可持续增长率下的定义为“公司销售在不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该观点的出发点是基于财务管理的角度[2]。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不少学者在吸收和学习国外盈利能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孙语诺(2018)提出了“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3]。每一个评价内容由若干个指标构成。这些指标最终反映的经营成果体现在“超额利润增长率”上。

李明明(2018)选出4个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利用主成分法对其进行综合得分评价[4]。

王海林(2018)中提出:将企业周期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以中小企业(奇瑞)、房地产行业、资产重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与研究对象盈利能力及生命周期判断有关的不同指标,建立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5]。通过财务、非财务指标最终能够判断企业处于哪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老化期。

俞旭芬(2018)从电力上市公司的市场背景和盈利现状出发,依据盈利能力分析基础理论,设计了一套适合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利润水平、现金流量和成长性三方面[6]。

王玉伦(2018)认为,“在企业的财务评价体系中,盈利能力是核心。盈利分析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重要内容[7]。”由此可见,盈利能力分析在企业财务分析体系中具有关键重要的地位。

易文学(2018)认为盈利能力分析主要目的有三:从企业的角度看,经理人员可以利用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投资者可以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从股东的角度看,股息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盈利能力提升使股东们获得更多的资本回报[8]。

李慧玲(2018)阐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不论是所有者、债权人,还是企业的经营者,都非常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利润是所有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来源[9]。

苏欣(2018)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率均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0]。

田宇(2018)采用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为公司业绩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负债水平越高,但其与行业并无明显的关系

[11]。

以上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能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中小型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分析盈利能力的形成原因,从而制定有利于改善这一现象的制度,有利于公司对盈利能力这一环节的科学管理,从而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际经营利润,以此来稳定甚至扩大公司自身的市场份额。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杜邦分析体系理论和盈利能力理论为指导,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盈利能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格力电器盈利能力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而对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改善格力电器盈利能力管理的主要对策。

(2)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步骤

文献资料法:查阅的文献资料,收集有关资料格力电器盈利能力的现状。

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总结归纳法:根据论文的整体资料,提出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存在问题对应的对策。

(3)进度安排

2018年11月25日前:师生见面、确定论文选题;

2018年11月26日—2018年12月05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8年12月06日—2018年12月25日:文献资料查阅,提交开题报告;

2018年12月26日—2019年03月31日:毕业论文初稿撰写,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9年04月01日—2016年09月10日:毕业论文修改、定稿;

2019年05月11日—2016年09月01日:毕业论文重复率检测,毕业生答辩资格审核;

20196年06月04日:毕业论文答辩;

2019年06月05日—2016年06月10日:成绩评定及优秀论文评选,根据答辩意见修改毕业论文,形成终稿,完善相关资料、存档。

3.本课题的重点、难点,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课题的重点:

1.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2.格力电器盈利能力的现状;

3.格力电器盈利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4.完善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研究难点:对格力电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完善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形成“杜邦分析体系下的盈利能力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的论文。

4.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5.所在院(系部)审查意见

院(系部)主管领导: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盈利能力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一、问题的提出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以利润表为基本依据,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进行。这些指标虽能从一定角度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不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为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传统的评价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因而不能反映公司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规律。三是分析方法综合性差,不能确定各指标对盈利能力的重要程度。这些比率指标虽能够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当各指标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分析者就难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且单项比率指标也难以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比较排序,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到构成整体都必须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构造的各指标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要求。二是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盈利能力的各侧面,并且各侧面都有若干个代表性指标来解释。三是层次性原则。设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能为进一步分析盈利能力因素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能够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中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并能够有效测度或统计。

(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设计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方面。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遵循前述构建原则,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三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1)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分别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2)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销售现金比率和盈利现金比率分别反映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之问的比率关系;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获取现金的能力。(3)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比率增长率、营业利润比率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这些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取公司三年或以上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净利润。以上各项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评价信息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评价目标与指标特点给每一指标确定权重。一般与评价目标关系越密切的指标,应该赋予更大的权重。因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是目前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这个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计算各决策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而评价指标权重也正是一种重要性的量度。所以,将层次分析法这一决策分析方法引入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可行的。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盈利能力重要性权重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建立评估对象的递阶层次结构(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的层次结构。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记为m)。根据所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体系,以上一层元素为准则,将下一层受其支配的各元素按其对上一层准则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一定分值,构成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以便从判断矩阵导出这些元素从上层支配元素分配到的权重。通常采用的标度准则为t.L.Saaty教授提出的比例九标度法,如(表1)所示。根据九标度法,笔者广泛咨询有关财务专家,综合大量专家的经验判断,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如(表2)~(表5)所示(注:各表中符号表示的内容与(图1)中的对应)。第三,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的权重w。求解权值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方根法,其计算步骤是:逐行计算矩阵(m)的几何平均值 即为所计算的权重向量;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mw表示判断矩阵m与权重向量w相乘后得到的新向量,(mw)i为mw的第i个元素。第四,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构造判断矩阵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在对各元素重要性的判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如在判断元素 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判断元素 的矛盾状况。为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此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般是利用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计算公式为:CR=CиRi。式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部分随

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见(表6)。当CR

根据方根法,求得上述构造的四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由CR的计算结果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以认为前面所构的四个判断矩阵及由之导出的权重向量均合理。最后,计算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上述判断矩阵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利用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其对应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出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计算公式为:某个具体指标在目标层中的合成权重=该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不同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单位和数量级别。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评价指标的不可公度性,需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采用广义指数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因为前述评价指标都为正指标,所以其采用百分制形式的无量纲化值计算公式为:Kxi=100×xi/XiB(i=1,2…,p),式中,Kxi为第i指标的无量纲化值,xi、xiB分别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其中标准值有多种取法,本文的模型可采用极值化法、均值化法和理想法。极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最优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XiB= 。均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统计平均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理想法: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根据历史最优值(如前三年的先进平均值、前三年的历史最优值)来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值。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根据上述构造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和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分配结果,建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用于不同的评价要求。

模型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单一准则下的排序权重,先建立准则层B1、B2、B3的评价模型,然后再建立总目标层评价模型。

式中,F为某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值,B1、B2、B3分别为该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值,KX1~KX9分别为上述9个评价指标(X1~X9)的具体无量纲化值。该模型一方面可以计算每个准则层的具体评价值,便于投资者在各上市公司之间进行三个子目标的比较,确定各上市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某一准则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其次是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再次是盈利的持续稳定性,而影响这三个子目标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销售净利率、销售现金比率和主营业务贡献增长率。

模型二:直接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总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

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投资者可以直接利用最终评价值对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销售净利率,其次是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现金比率,其它几个指标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模型的局限性:一是虽然综合考虑了影响盈利能力的三个侧面,但每个侧面只选取了一部分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虽然各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但在构造各判断矩阵时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确定的指标权重可能不够精确。

四、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价能合理反映评估目标的综合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各个侧面,并确定各评价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程度,克服了传统比率分析法只考虑单一侧面及单一指标的局限,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投资者可以利用上述评价模型进行公司纵向和横向的盈利能力比较分析,一是将公司多年的F值进行动态分析以评价公司的财务发展状况,并可以进行前景预测;二是将公司某一年的F值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行业平均F值进行比较,F值越高说明公司的盈利状况越好,投资的有效性越高,反之亦然。构建的评价模型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公司盈利状况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

莫生红(197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建材行业 盈余质量 评价体系

一、引言

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的爆发,会计盈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思考。由于上市公司盈余获取和现金流入并不同步,加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有必要加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但目前盈余质量的研究大多只限于定性描述,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余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出了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可见,盈余质量应包含两层含义:与真实盈余的匹配程度,以反映过去会计期间账面盈余的真实性;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数额、时间、或然性的匹配程度,主要取决于历史盈余的现金保障水平及其持续性、安全性和成长性。会计盈余不仅要对历史业绩进行客观反映,而且应作为企业“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指示器”,为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净现金流人的数额、时间和或然性提供适当基础。但现行会计盈余与未来现金流并没有建立直接联系,需要对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变动净额进行预期,增添了许多非定量因素,同时由于真实盈余不可测定,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所确立的评判标准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盈利保持现有盈利水平,或在现有盈利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增长的能力或可能性”,简称为“盈余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二、盈余质量单项评价指标

(一)盈余持续性指标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既包含经常项目带来的盈余也包含非常项目带来的盈余,然而,经常性业务带来的盈余具有持续性,而偶发交易和事项带来的盈余不具有持续性,因此,不同的盈余构成项目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企业盈余持续性指标主要有:(1)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100%。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净盈余、营业外收支和补贴收入等构成,其中营业利润属于持续性盈余,营业外收支则属于一次性盈余,不具有持续性。投资盈余是否有持续性要看具体情况。一般而言,短期投资盈余、长期投资转让差价盈余属于一次性盈余,不具有持续性;长期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在债券持有期限内有持续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盈余的持续性取决于被投资单位盈余的持续性。根据以上分析,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大,企业盈余持久保持的可能性越大,盈余质量越高。(2)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主营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利润总额×100%。该指标是衡量盈余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所创造的利润,是期间费用得到补偿的基础,也是企业净盈余的源泉。因此企业要能持续发展,只有立足主业,锻造核心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3)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净利润)×100%。非经营盈余的来源主要是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资产处置不是企业的主要业务,不反映企业的核心能力,证券交易取得的盈余有其偶然性和高风险性,因此,虽然非经常性盈余也是“盈余”,但不能代表企业的创利“能力”,其质量也不能同经常性盈余的质量等同。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高,则盈余质量越低。

(二)现金保障性指标会计盈余的确认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之上,是某一会计期间账面收入和账面费用配比的结果,体现为应计现金净流入和可能财富的增加,但并不直接等同于实际现金净流入与真实财富增加,只有当应计现金净流入成为实际现金净流入时才表明盈余的真正实现。因此,盈余质量还指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这些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在扣除了税费以及相关资本性支出之后的现金流量。企业现金保障性指标主要有:(1)净利润现金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净利润来源于损益表,反映应计制下的经营成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制下的经营成果。该指标可大体上反映会计盈余的现金保障水平,该比率越高,盈余质量越好。(2)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摊销)×100%。该指标衡量实际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水平的程度。由于折旧和摊销是属于非付现费用,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在1左右。如果该值为负数或远低于1,则属于严重的不正常状态,降低了盈余的质量。(3)销售现金流入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现金流入比率=营业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净额×100%。该指标可反映企业销售的收现水平,该比率越高说明应计现金流入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收入质量越好,从而盈余质量越高;反之,则意味着企业收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要么企业处于过度经营状态,要么有利润操纵之嫌。

(三)成长性指标盈余的成长性是指企业盈余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如果企业某一期盈余水平很高但缺乏稳定,这并不是良好的财务状况。盈余的成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盈余水平围绕在某一水平线上下小幅度波动;二是随时间延续,盈余水平不断上升。各利益相关者更愿意看到后一种的情况。盈余的成长性取决于企业业务结构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稳定性。稳定的或逐年增长的盈余水平是企业活力的保证。企业成长性指标主要有:(1)销售增长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销售增长率是体现企业成长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指示器,销售增长率的高低可大体反映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一般而言,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企业有较高的销售增长率,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销售增长率较低,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销售增长率为负值。显然,销售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未来盈利增长的空间越大,盈余质量越好。(2)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100%。该指标体现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历史增长态势。从中短期的眼光看,企业的未来很可能是过去的延续,除非外部环境出现影响企业的重大变化,或企业拟进行根本性的业务、资产、制度、管理重组,如果缺乏这方面的佐证信息,可以合理推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仍将延续历史的增长态势。

(四)安全性指标风险是影响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对企业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必须充分关注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大

小。报酬与风险对称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规律,企业在高风险状态下运行而获取中等甚至低水平的盈余显然不是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企业安全性指标主要有:(1)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长期资产,总资产×100%。经营杠杆系数能较精确的衡量由于成本习性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经营风险水平差异,但由于企业损益表对成本费用是按其性质分类列示,而不是按习性分类列示,因而增加了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难度。由于一个企业的固定成本大都是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转化而来的,因此其资产结构就大体决定了其成本习性结构。(2)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企业所支付的利息费用中有一部分已资本化,并没有在损益表所列示的财务费用中完全体现,影响了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资料可得性。资产负债率可作为财务杠杆系数的替代指标,衡量企业由于负债融资程度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水平。

(五)盈余真实性指标盈余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盈余的确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并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是盈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如果企业报告的是虚假盈余,不但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相反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二是会计盈余尽量与经济学的盈余即真实盈余接近,这需要对现行会计模式进行改进,如盈余确认原则的改进,由于权责发生制确定的盈余是一种主观评价,并不能盈余的真实性提供保障。还要提供补充的真实盈余信息,对现行盈余确认模式下生成的信息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基于真实盈余概念的调整;二是考虑物价变动、商誉等因素的调整。

三、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一)指标的选取从会计盈余质量的核心要素出发所设计的单项评价指标体系,为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Qi)的构建提供了基础,但并非每个指标均需纳入综合评价指数。在构建会计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时,从理论上分析将对会计盈余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变量,而不同行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本文以我国建材行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建材行业的特点,筛选了五个相对差距较大,且从理论上对会计盈余未来可持续增长能力有较强解释力的因子指标,即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销售增长率、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总资产周转率五个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盈余的持续性、盈余的现金保障性、企业成长性、盈余安全性、企业综合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

(二)权数的赋予所谓赋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和确认的过程。如果某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上观测值的变异程度较大,说明评价对象达到该指标平均水平的难度较大,因而该指标可以明确区分各个评价对象在此方面的能力,应当赋予其较大的权数;反之,则应赋予较小的权数。以2005年至2007年我国建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变异权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为:w1=0.220;w2=0.429;w3=0.165;w4=0.084;w5=0.102。

(三)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根据上述分析可将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Qi)设计为:eQi=0.220X1+0.429X2+0.165X3+0.084X5+0.102X5。其中,X1为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X2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X3为销售增长率;X4为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X5为总资产周转率。本文根据上述盈余质量的评价体系,结合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对冀东水泥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单项指标分析和综合指标分析。

四、冀东水泥公司的盈余质量分析

(一)单项指标分析冀东水泥公司是一家建材企业,对其盈余质量的单项指标进行整理汇总见(表1)。可以发现:(1)盈余持续性分析。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和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持续上升,三年均值超过了50%,且在2007年实现了大幅增长;而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2005年至2007年升降交替,但变动幅度不大,均值为9.67%,盈余质量表现一般。这表明从整体看,近三年冀东水泥公司的盈余质量表现出较高水平,并有一定的持续性。(2)盈余现金保障性分析。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净利润现金比率分别为398.25%、86.08%、143.45%,虽然与2005年相比,2007年该指标下降,但三年均值为209.26%,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至2007年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分别为111.19%、158.79%、138.39%,均在1左右,且均大于1,属于正常状态;2005年至2007年销售现金流入比率分别为106.81%、111.84%、165.51%,均值为128.05%,有了持续较大增长。通过上述指标分析,表明公司会计盈余的现金保障性水平较高,公司近三年整体盈余质量表现良好。(3)成长性分析。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销售增长率分别为25.19%、25.33%、32.58%;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9.57%、30.00%、55.45%。可见,公司近三年的业务量、主营业务利润均呈现出历史增长态势,这表明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空间较大,盈余质量较好。(4)盈余安全性分析。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75.67%、75.62%、68.89%,逐年略有降低,表明该公司盈余不确定性减弱,安全性提高;但同时该公司2005年至200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54%、61.04%、67.10%,略有上升,表明2007年该公司盈余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前两年略有增强,安全性减弱。盈余安全性的两个指标变动趋势虽然相反,但幅度并不大,即盈余安全性比较稳定。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从2005年至2007年三年整体看,冀东水泥公司的盈余质量表现良好。

(二)综合指标评价根据上述盈余质量综合指标,并结合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主要财务数据,得到冀东水泥公司的综合指标,可以据此对其盈余质量进行了简单综合评价。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会计盈余质量综合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根据选取的五个单项指标,以及对该五个指标根据变异权数法所赋予的权数,得出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2005年盈余质量综合指标为:eQi=0.220×31.57%+0.429×840.41%+0.165×25.19%+0.084×75.67%+0.102×35.06%=301.59%;2006年盈余质量综合指标为:eQi=0.220×47.72%+0.429×672.67%+0.165×25.33%+0.084×75.62%+0.102×43.63%=314.06%:2007年盈余质量综合指标为:eQi=0.220×71.19%+0.429×665.51%+0.165×32.58%+0.084×68.89%+0.102×67.10%=319.17%。如(表2)所示,2005年至2007年冀东水泥公司的综合指标分别为314.06%、301.59%、319.17%,均表现较高值,表明该公司盈余质量水平很高,且持续增长。而实际计算的冀东水泥公司2005年至2007年净资产报酬率(分别为5.87%、8.48%、13.78%)较高,也是持续增长,这种财务表现与该公司良好的盈余质量水平趋势相吻合。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核算eVaRaRoC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行,金融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商业银行业正面临着越发激烈的银行业竞争新挑战。商业银行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原有的经验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过去追求规模效益逐渐转型为创造价值增值。管理会计是转型变革的重要依靠手段,构建多维度盈利分析与评价模式,是建立价值经营导向的银行盈利分析应用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盈利核算分析是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精细化管理。

构建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应用,首先,需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对多维度盈利核算进行合理定位。其次,构建多维度盈利核算应用要以管理会计为基础,根据各责任单元职责构建责任中心,将各项业务收支和成本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内部管理需要设计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模型。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盈利核算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银行经营目标是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实现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是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维持现有优势地位,解决不良贷款率、资产质量等历史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研究和改善经营,联动销售和产品覆盖能力、客户关系定价和成本收益匹配能力,为产品和客户的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围绕价值目标,优化业务流程,促进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二、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总体设计

(一)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体系建设,从客户维度数据可加强客户营销和优化客户结构,从产品维度数据可加强产品定价能力和调整产品结构,从而创造价值增值。本文研究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维度设计与划分机制。维度,是指一种视角,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概念。维度划分需考虑为盈利核算、成本分摊、指标分析奠定基础,是设计多维框架的起点。在银行的维度总体设计中,从传统机构维度拓展延伸,逐渐形成了以机构、经营主体、条线、客户、产品和渠道为基准的报告维度,不但提供多个维度的盈利报表,还提供基于以上报告维度的交叉组合的拓展维度盈利核算的研究。

产品维度设计目的是满足银行业务部门对产品管理信息提取的需要,对产品的盈利性核算分析在以前的财务会计中没有体现,这是维度设计中首要的基本任务。

客户维度设计目的是为为盈利核算与分析,为满足银行客户管理信息的需要,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实现价值增值。客户维度划分原则要考虑便于识别客户的共同购买和风险,划分的度以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基准。

维度与维度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规则,将多种单一维度组合派生维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实现多维度组合下盈利核算与分析的基础。多维度划分如图1所示:

2.盈利核算指标与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盈利分析主要是结合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经营目标,盈利分析指标全面反映各维度的业务情况和综合贡献度,包括规模类(如金融总量、金融资产、存贷款、客户数、有效客户数等)、效益类(如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经营费用、税前利润、经济增加值等)、盈利能力类(如收益率、付息率、成本收入比等)三大类指标。在盈利指标的设计上从传统的利润层面衍生到价值管理指标:经济增加值(eVa)和调整风险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进行价值增值计量分析。

本文将eVa盈利核算方法分为三步骤:

(1)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息收支+中间业务净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

中间业务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净利息收支=外部净利息收入+内部转移净收支

(2)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费用-减值损失支出

减值损失支出=贷款准备金+非信贷准备金

经营费用=员工费用业务管理费和折旧+其他营业支出+监管费+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

(3)经济增加值eVa

经济增加值=净利润-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成本系数

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

(4)调整风险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

RaRoC=eVa/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RaRoC作为相对指标,不受规模限制,可以很公平地在不同规模的机构之间进行评价使用,但若单纯使用相对指标RaRoC进行业务决策,机构会选择放弃一些收益率虽低但仍高于银行整体成本率的项目,损害银行整体利益。eVa作为绝对指标,采取了包含风险在内的经济成本的概念,因此,只要eVa大于0的项目都可行。

(二)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模型设计

从图2中可看到,核算方法以单一账户、逐笔交易流水为最细粒度基础数据,自下而上构建了eVa盈利为目标的多维度核算分析模型。原则上各项核算指标以客户账户为基准,然后通过客户账户上各维度属性值归集汇总得出不同维度的报表数据,结合收入和全面成本要素进行分别核算分析,计算各报告维度的存贷账户利息收支、转移收支、中间业务收入、运营费用、减值损失、经济资本成本等,从单一账户汇总到单一客户的利润,从单一客户汇总到客户细分群的利润;根据产品分类和条线职责,从单一账户归集汇总到产品或条线的利润。以此,对多维度组合进行盈利核算。

三、多维度盈利核算应用研究

商业银行内部从多维度的盈利核算应用中,能使价值增值和内部协同盈利的目标,实现对客户、客户经理、产品、机构和网点等维度盈利核算分析与评价。

(一)客户盈利核算应用

客户是银行利润的来源,要提高盈利能力,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价值的挖掘分析。

核算应用起点是对客户进行分层,按客户类别分对公客户和对私客户。通过设置客户维度,从对公客户可以衍生出行业,规模等维度;从对私客户可以区分Vip客户和普通客户等维度。然后,通过eVa和RaRoC两个角度,将指标组合分析,形成二维空间。在eVa一定的情况下,RaRoC越高越好;在RaRoC一定的情况下,eVa越大越好。在这个空间中,eVa和RaRoC越大的客户越具有挖掘潜力,是优质客户,以此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不同等级客户。接着可对客户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交易粒度着手,如产品渗透性、业务偏好,量化业务数据分析为选择和制定营销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客户盈利核算应用还能够支持效益导向的客户经理考核,促进客户经理营销目标与银行整体利益的趋同。

(二)产品盈利核算应用

产品是商业银行联系客户的纽带,也是实现营收的载体,在客户维系和价值创造中起到重要作用。产品设计的核心是围绕客户需求,合理科学衡量产品投入产出比,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创造价值增值。通过产品盈利核算应用,商业银行可以准确计算产品的资本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及其他收支情况,从而在不同风险利率情况下,实施差异化定价,提升产品定价与盈利能力。

在对产品维度盈利核算应用前,首先需编制完整的产品清单,清单中应涵盖产品和产品分类。产品必须具备明确的划分界定,产品维度划分以独立性为基准,便于对各产品进行独立核算。商业银行产品维度分类具体为存款、贷款、中间业务、资金、信用卡等,从产品维度的设计中可衍生出产品明细组合,条线等扩展维度。然后,通过对各类产品盈利核算,比较分析各产品的RaRoC指标,衡量无风险产品的真实回报水平,商业银行可将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收益更好,以及具备战略意义上的产品上,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发展策略,合理制定新业务发展规划。

(三)机构/网点盈利核算应用

机构/网点维度盈利核算应用,在支持商业银行条块结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为事业部制改革奠定基础。机构维度包括物理机构和虚拟机构,其中,对物理机构盈利核算可与组织结构相匹配,即各级分支机构及网点;对虚拟机构盈利核算是直接考核各工作团队。通过对机构或网点经济利润的剖析,商业银行可对经营中的长短板进行盈亏平衡核算,有利于机构或网点调整经营业务,增强成本效益理念,提高定价水平,优化客户经理和团队的绩效评价。

四、多维度盈利核算发展预期

目前,商业银行已通过管理会计手段实现机构、业务线、产品等多维度盈利分析运用与探索。但是,受限于组织结构、数据质量、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等外部因素影响,多维盈利分析发挥的作用还相对有限,随着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多维度盈利分析模型必将随着管理会计基础平台的优化而发展变化。另外,多维度盈利核算模型具有局限性,盈利核算指标eVa注重于财务核算,对于不易量化的非财务方面的管理资源考虑不足,盈利分析内容尚需改善。多维盈利核算应用还需要与经营战略高度契合,分析侧重点从账户为基础发展到交易为基础,向比较分析、绩效考评、价值增值全方位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应用,此核算模型主要通过维度建模的思想,将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核算自下而上划分为多维度,形成了机构、网点、客户经理、客户、产品、机构等维度的研究。结合以eVa和pRpoC为核心的盈利核算指标与分析应用,实现了商业银行多维度准确计算利息收支、转移收支、中间业务收入、运营费用、减值损失、经济资本成本。通过实现盈利核算应用,商业银行可高效地管理和执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增值导向的经营理念,这有利于改善内部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产品,提升盈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郁国鹏.《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曹国强.《管理会计也时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demingucKunt,HarryHuixinga.DeterminantsofCommercialBankinerestmarginsandprofitability:Someinternationalevidence[R].theworldBankeconomicReview,1999.

[4]秦业保.商业银行组织创新中的管理会计应用[J].金融会计,2011(10):16-19.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盈余持续性;盈余质量;主成分分析法

企业的会计盈余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信息,它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还为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在关注企业盈余的时候,不仅要注重盈余的数量,更应注重盈余的质量。盈余质量体现在三个方面:盈余持续性、盈余可预测性和盈余变动性。其中盈余持续性是盈余可预测性与盈余变动性的基础,没有持续性就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看出其中的变动状况,因此盈余持续性是衡量盈余质量的关键指标。

一、相关文献

尽管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在国外开始的比较早(1972年),但是对它的计量确至今并未统一。目前根据所查阅的文献,有时间序列法、基本面分析、利润核心指标分析和一阶自回归模型来对其进行计量。

三、盈余持续性得分计算

在SpSS中,数据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说明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且前四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2%。说明提取四个主成分是合理的。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四个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表达式。设标准化的原始变量为zx1到zx10,四个主成分设为f1到f4,那么表达式为:

(二)具体分析

经计算得到盈余持续性每年得分均不小于零的公司有26家,分别为湖北宜化、美的电器、云南白药、格力电器、双汇发展、金陵药业、凯迪电力、大杨创世、恒瑞医药、安琪酵母、烟台万华、龙净环保、燕京啤酒、新兴铸管、盐湖股份、宗申动力、宇通客车、同仁堂、特变电工、云天化、重庆啤酒、兴发集团、雅戈尔、康美药业、贵州茅台和安徽合力,这些公司中至少有一半能在年盈余持续性排名前五十中上榜。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在本领域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公司,比较符合大众对企业的认知,说明本文所计算出的盈余持续性得分比较符合现实情况。但是每年盈余持续性得分前五十名排名变化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盈余管理。某些公司为了保持上市地位,不惜采用盈余管理、粉饰报表等行为。例如可能会在当年将盈余做成负数,而在下年通过减值准备转回等方式,增加盈余数额,因此会出现某些年度盈余持续性被高估的情况。(2)数据选取问题。为了是结果更加符合现实状况,本文未剔除净利润为负数的公司。(3)市场竞争。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大多在本行业所占市场份额都较低,这就造成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使上市公司不能每年维持其盈余持续性,这也比较符合现实。

经过研究发现,排名靠前的公司盈余持续性得分计算指标基本均为正数,这说明它们无论是在历史盈余表现、现实盈余能力还是在未来盈余潜力上都发挥良好。排名前十的公司也均为每年盈余持续性得分为正的公司,除贵州茅台和盐湖股份以外,其他公司均不是每年盈余持续性得分最高的公司。一些在某年盈余持续性得分靠前的公司并未出现在总排行上,如中电广通在2005年盈余持续性得分最高,但其盈余持续性变异系数为-38,该公司2004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经营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为负数,2006年Roe与每股收益又为负数,这就说明一方面该公司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给也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即未剔除负净利公司的缘故。总排名中为出现该公司,说明用变异系数法解决盈余管理和数据问题带来的排名问题是可行的。

五、结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历史盈余状况、现实盈余能力以及未来盈利潜力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盈余持续性水平偏低,且两极差异明显;2)只有在历史盈余状况、现实盈余能力以及未来盈利潜力三方面均表现良好的公司才能在盈余持续性评分中胜出,因此说明本文建立的盈余持续性得分指标是具有综合性的;3)本文还发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Lipe.R.therelationbetweenstockreturnsandaccountingearningsgivenalternativeinformation[J].theaccountingReview.1990,65(1):45-71.

[2]SloanRG.Dostockpricesfullyreflectinformationinaccrualsandcashflowsaboutfutureearnings[J].theaccountingReview,1996(71):289-315.

[3]RichardFrankel.earningspersisten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9(47):182-190.

[4]李卓,宋玉.股利政策、盈余持续性与信号显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70-80.

[5]allanS.ashleyet.executivecompensation[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4(50):369-382.

[6]孙世攀.盈余持续性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1):40-45.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企业价值;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局限性

在证券市场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这就涉及到企业价值的分析。作为普通投资者,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如果仅依据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价值是不够的,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错误。本文就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的局限性展开讨论。

1、企业价值的理解

企业价值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有取得价值、经济价值及市场价值等。取得价值是指企业在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表现为报表上的账面价值;经济价值是指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所承担的风险;市场价值是指企业产权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作为普通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不是为了获得公司的资产,而是为了通过购买股票获得回报,包括企业股息及股票差价。因此,我们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价值,并通过与市场价值对比之后做出决策。

企业价值关键在于经济价值,在于企业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盈利越多,企业价值越高,但是在盈利的同时,如果面临的风险过大,也会使人望而却步。因此,企业盈利能力与面临的风险水平是企业价值分析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

2、财务报表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

2.1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现实的盈利能力和潜在的盈利能力。财务报表通常反映现实的盈利能力,用如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进行反映,而潜在的盈利能力却反映的很少。潜在的盈利能力主要指行业的市场潜力,技术领先优势,企业管理层综合素质等,这些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充分体现出来。

2.2财务报表不披露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现行的会计收益概念以权责发生制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为基础定义的,只能确认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其采用的是实现原则,对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不予反映。但从企业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其未来的潜在盈利或者风险所在,是对未来进行判断的重要信息。

2.3会计政策与方法的选择使盈利结果呈多样性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确认方法等,还有在会计估计方面主观性较强,如坏账的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等。这些原因造成同一企业在选择不同的政策与方法或改变会计估计时造成盈利结果呈多样性。假如上市公司业绩达不到预期,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企业的核算方法,假如上市公司业绩超过预期,也有可能为考虑以后业绩波动而有所保留。

2.4会计造假的存在严重影响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会计造假都在利润上下功夫,比如通过虚增收入,将预收账款作为收入,在会计决算后冲回,或者虚列应收账款等手段致使账面利润增加,但它实际的盈利能力可能很差,这些虚构的数字严重干扰分析者的判断,根据这样的报表进行分析会造成严重的错误。

3、财务报表在企业风险水平分析的局限性

3.1、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大致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包括经济大环境、财政与货币政策及政府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等;市场风险是指竞争对手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法律风险则是指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内部风险则包括企业战略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等。财务报表侧重于反映财务风险,至于所处的行业风险、企业战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运营管理风险等却不能涵盖,但是这些风险有时会比财务风险要重要的多。3.2财务风险披露存在缺陷

财务风险披露不全面

财务报表侧重披露财务风险,但也并非都能全部涵盖。一般财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而财务报表主要反映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反映,而信用风险与投资风险在财务报表上却很难反映。

‚财务风险指标存在缺陷

财务风险中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但这些指标本身存在缺陷,如流动比率中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不具有变现能力,即使流动比率很高也不一定代表具有很高的偿债能力,还有速动资产,虽然不包括存货,但是包含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偿债能力。

4、提高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作用的对策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多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一个或多个指标与标准指标进行对比来判断企业情况的好坏,然而企业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一两个指标能正确评价,甚至非一两张报表能够充分表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来提高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的作用。

4.1提高分析者的素养

财务报表虽然存在局限性,却是我们分析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分析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会计学知识,能够将会计数据转化成会计信息,不但能读报表,更能够辩证的分析报表。除此之外,还要求分析者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仅仅依赖报表分析很可能会一叶障目。

4.2重视企业背景分析

价值分析不应该被财务报表数字束缚,应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入手。如果缺少对企业的背景的了解,分析者很难能够透彻理解财务数据。总体来说需要掌握的背景资料有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如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技术特征等;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企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繁荣期还是衰退期等;企业的竞争策略,如企业是成本优势策略、技术优势策略、差别化竞争策略等,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财务报表。

4.3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一个稳定发展的企业,不但要有足够多的利润,而且还有足够多的现金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现金流量比账面利润更为重要。在企业价值分析过程当中,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评价获取现金的能力、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收益质量、评价投资与筹资活动等,这些信息实实在在体现了企业的质量。

4.4重视非财务资源分析

企业除了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之外,很多优秀的资源不能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如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销售渠道、产品的质量、市场占有率、顾客的满意度等。虽然这些资源无法在报表上反映出来,但却可能正是企业价值的核心所在。作为分析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非财务资源对于企业作用,将它们与报表结合分析,或许使我们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企业真实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因子分析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参与,使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普遍不高。为了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很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作一全面系统的分析。

一、盈利质量的概念

在研究盈利质量时,笔者参阅了相关文献,从而发现了几个相关的概念,如盈余质量、利润质量、收益质量等。笔者经过分析总结后认为,这三个概念与盈利质量实质上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因此本文未对其进行区分,并且在本文中统一使用盈利质量来进行表述。

“盈利质量”的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财务分析专家奥特洛弗(o'glove)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投资咨询报告《盈利质量》(qualityofearnings),从这个时候开始盈利质量在证券业就日益受到重视。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盈利质量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种观点各有其侧重。现金流量观点:它强调了盈利的可实现性,但却忽略了盈利的持续发展能力。真实性观点:较之于现金流量观点,它更加全面,但仍然忽略了盈利的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性观点:它强调了盈利的持续发展能力,但却忽略了盈利的真实性。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盈利质量是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的内在揭示,它是对当期企业盈利的盈利性、获现性与成长性的一种评价结果。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这样定义既明确了盈利的作用和目的,又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盈利质量的本质,从而有利于综合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盈利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潜能。因此,一个良好的企业盈利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二是盈利有现金流的保障;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出发设计盈利质量的评价指标。

二、研究指标研究方法的选择

从盈利性、获现性和成长性三个方面出发,选择了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盈利现金保障倍数、销售现金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但是每个指标对于盈利质量的作用是不同的。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关键是如何确定指标权数,权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结果的正确性。目前权数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专家意见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各有其利弊。经过比较分析后决定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研究。

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学变换,消除了指标间的相关影响,消除了由于指标分布不同、数值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性,从数据源头保证了评价的质量。应用因子分析法,既可避免信息量的重复,又克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所用权数属于信息量权数,它与根据评判者对指标自身重要程度的估价而确定的估价权数不同,信息量权数是从指标所含区分样本的信息量多少来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伴随数学变换过程生成的,并随着样本集合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人为调整。采用信息量权数有助于保证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提高综合评价的效度。因此,本文选用了因子分析法。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2007年巨潮40家披露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其中样本的选择包含了银行、房地产、电力生产、机械、信息技术硬件、旅馆餐饮及休闲、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证券、通讯运营、汽车及配件、化工、家用电器、航运等诸多领域和行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大智慧软件、巨潮资讯网(http://info.com.cn)、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http://list.com)以及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所公布的年报资料和数据。

四、数据的处理分析

(一)指标的调整

笔者使用拟采用的六个指标,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巨潮40家上市公司2006年和2007年数据进行检验,2006年的kmo值为0.478,2007年的kmo值为0.465,它们的kmo值均小于0.5(kmo是用于检验因子分析是否适用的指标值,若它在0.5-1.0之间,表示适合;小于0.5表示不合适),故不是很适合使用六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为了保障分析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经过检验和分析,笔者将评价指标做了调整,调整为销售净利率(x1)、盈利现金保障倍数(x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3)、净利润增长率(x4)来对巨潮40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可以通过kmo检验的结果,2006年的kmo值为0.513,2007年的kmo值为0.507,它们的kmo值均大于0.5。

(二)对2006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

运用spss13.0软件里的datareduction一factor功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一开始先输入2006各项指标,得到以下结果(见表1)。

因为当初在extraction对话框设置提取公共因子时采用了系统隐含设置,即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个数提取。由表1可知,取前两个公因子时累计贡献率只能达到70.295%,如要达到符合要求的85%的累计贡献率,需要提取三个公共因子。

故再次回到factoranalysis主对话框,重新计算得到表2。

从表3反映的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三个因子的变量共同度都在0.8以上,四个变量都能很好地被三个因子解释。

  

         

再利用transform下拉菜单中的compute进行分析,将数据文件中通过上述统计分析步骤产生的三个新变量即第一、二、三因子得分fac1_1,fac2_1,fac3_1及第一、二、三的方差贡献组成表达式:(41.757×fac1_1+25.315×fac2_1+25.049×fac3_1)/92.121。

在numericexpression下端矩形框键入此表达式,再点击ok按钮,得到的综合得分如表4。

(三)对2007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

与2006年数据处理相同,取前两个公因子时累计贡献率只能达到66.3855%,若要使累计贡献率达到85%,需要提取三个公共因子。重新计算执行结果如表5。

从表6反映的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三个因子的变量共同度都在0.75以上,因而四个变量都能很好地被三个因子解释。

再利用transform下拉菜单中的compute进行分析,将数据文件中通过上述统计分析步骤产生的三个新变量即第一、二、三因子得分fac1_1,fac2_1,fac3_1及第一、二、三的方差贡献组成表达式:(37.639×fac1_1+25.149×fac2_1+25.017×fac3_1)/87.805。

在numericexpression下端矩形框键入此表达式,再点击ok按钮,得到的综合得分如表7。

五、结果分析

从2006、2007年的总体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一)上市公司行业间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综合这两年的数据来看,以证券等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均较高,如中信证券的排名一直遥遥领先,保持第一的位置;而以化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行业如s上石化、四川长虹等的盈利质量情况则较差,行业差距凸现出来。

(二)同一行业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差异明显

1.银行业:就2006年来看,深发展a、华夏银行分别以0.70848、0.70607的得分位居第3和第4,而招商银行也排名第6,但浦发银行却以-0.32102的得分排名30,其他银行的排名分别为建设银行11名,工商银行13名,民生银行14名,中国银行26名;再分析2007年,招商银行排名第4,最差的华夏银行却排名倒数第一,而其他的银行在排名中呈现均匀分布,并没有形成“扎堆”的局面。可见,银行业这个行业的差别明显,盈利质量参差不齐。

2.交通运输业:从2006年可以得出,盐田港排名第2,上海机场排名第8,但中海发展和上港集团的排名分别是23和24,差异明显;2007年的情况是盐田港排名第3,而上港集团排名21,差异仍然存在。

3.电力生产:2006年长江电力排名第10,深圳能源排名17,申能股份排名28,国电电力排名32,差距很明显;而2007年的顺序虽然有所不同,但排名情况基本没变,差异明显的情况仍然存在。

(三)我国上市公司两级分化

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2006年最高分的中信证券得分为2.9656,而最低分的中兴通讯得分仅为-0.77786。差距明显,2007年第一和最后一名的差距也很明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呈现“金字塔”的分布格局。

以上是从整体情况进行的分析,从纵向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略微有所下降。

由于2006年和2007年的上市公司都使用了相同的财务比例指标,这就使得这两年的得分情况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得分大于0或小于0的上市公司数目没有变化,就相同名次的得分情况来看,2006年上市公司得分与2007年的得分差距不是很大,但除了19家,即47.5%的公司名次得分稍微有所改善外,其他的即有52.5%上市公司的得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稍微有所降低。

第二,银行业排名波动幅度剧烈,行业竞争空前加剧。

2006年华夏银行还是排在前5名之内,但在2007年迅速被挤出,甚至排名倒数第1,深发展a被挤出了前5的“宝座”,招商银行则在一年内的时间里占据了前5名的位置;而浦发银行也不甘示弱,迅速从2006年的30名跻身第7名。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了银行业的竞争出现了“白热化”的程度,竞争异常激烈。

【参考文献】

[1]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研究,2000,(9):31~36.

[2]秦志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透视策略[j].会计研究,2003,(17):45~46.

[3]刘胜军,张静.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j].资本与金融,2005,(6):19~22.

[4]倪敏.张华.关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问题的探讨[j].江苏商论,2003,(10):115~116.

[5]由宇.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资金财会,2007,(8):30~31.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9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及特点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途径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客观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动力,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盈利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不仅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满足投资人的利益需要。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特点

1.增长性。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能力可以用斜率图表来显示,斜率为正,则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的上涨,则该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有较多的成长空间。而斜率为负,则表示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滑,有较大的经营压力。

2.常规性。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如何的时候,要尽力排除不可抗力因素,做到客观、公正看待问题。

3.平稳性。企业盈利能力尽量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区间,大起大落对企业的发展都无益处。

(三)企业盈利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投资理财、股票买卖所赚的钱不能算入企业盈利能力,我们在计算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要把这部分的盈利收入排除在外。二是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经营成果,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但是,很多企业都将未来利润作为本企业的追求点,因此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的当前利润,比如现在很多手机通讯公司在产品还没有上市之前,就会花大量资金进行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利润就不能客观的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三是会计利润要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在计算企业营业能力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风险的因素,因此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应动态的比较分析。

二、盈利能力内容的分析

(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经营能力是指企业所有者对经营所投入的注册资本,从而获得利润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都是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资本利用率的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指一定时期企业的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活力能力较低。

企业在进行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时,要注重将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相结合。资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资本经营是资产经营的最高层次,两者互相依托,构成了企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的关键。

(二)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经营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的指标。反映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

1.总资产报酬率是指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运用资产取得报酬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正常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构成企业的总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所有者的资本投入或增加负债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总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受多个指标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净利润和平均资产总额,因此,要想提高?资产报酬率,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增加企业的净利润,同时提高资金的周转率,提高资产利用率。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单位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该项指标值越大,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主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始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目标。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企业有三种方式提高盈利能力: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或者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的净利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扩张或者改善内部运营水平来改善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使用财务方法建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理想模式

在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甚至高于企业的盈利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提升负债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收益提高,其经营风险也随之提高。因而企业需要使用财务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日益增强,企业要想提升盈利能力,就必须在提高销售收入的同时,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降低成本。首先,企业需要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制度影响企业生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因而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在企业盈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核算企业成本,才能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可靠计量,合理的控制。因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对于提升企业成本控制力具有重要意义。

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竞争力;实证分析;因子分析

1引言

国外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相关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绩效的影响。Smirlock1985年曾对美国270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对于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影响。maudosJ.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效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也用时影响利润率,证实了有效率的企业具有高级管理技术或生产技术,从而降低了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相应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有关银行业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献虽然为数不少,但广泛地集中于两类。一类是运用包络分析测算和评估银行效率,或者在此基础上以效率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作进一步的因素分析,从侧面考察银行的盈利能力状况。第二类则将重点放在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考察。第一类的研究文献比较常见,比如,魏煌、王丽(2000)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97年12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赵旭、凌亢(2000)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运用我国某地区19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993年~1998年面板数据进行简单的oLS分析。第二类的文献大多采用规范分析法和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法。比如,刘渝东(1999)通过对四大国有银行1991年~1997年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发现由于非利息支出增加过多、利差缩小、营业税率调高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下降。他认为要扭转四大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的趋势,一方面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注意对税率、利率的结构调整,鼓励国有银行的创新。

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考察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就必须先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有个清晰的了解。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表现在:首先,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且其运用资金中的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负债。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次,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所具有的扩大性和传染性特征使商业银行必须满足安全性要求,即要求商业银行经营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抵御风险的能力,而盈利能力则是满足安全性最基本的底线。所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特殊性。

对于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国内的各种关于研究银行盈利能力的文献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使用了不同的因素架构。顾正阳(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给出了分析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因素的选取原则,即全面性和重点性原则;逻辑性原则;接轨性与特色性统一;可操作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方芳则给出了理论框架,从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内部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内部经营管理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找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保持优势,弥补不足,以崭新的姿态接受外资银行的冲击。

3盈利能力主成分分析

3.1分析的样本和指标

3.1.1样本选取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时选择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3.1.2指标选取

本文把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用来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7个指标作为变量,这7个指标分别是:

资本收益率X1:资本收益率Roe又称资本利润率,是指净利润(即税后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总额减负债总额后的净资产)的比率。用以反映银行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

资产费用率X2:即营业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营业费用包括了员工费用、管理费用和折旧,该指标反映了银行的管理能力。

财务杠杆系数X3:DFL=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经营效率X4: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支出总额。

呆账准备金系数X5:贷款呆账准备与总贷款数额的比值。呆坏帐准备金的充足程度,一方面可以反映国有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附属资本。

非利息收入系数X6: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系数X7:利息支出/利息收入。

通过2006年度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计算得样本原始指标的数据如下:

将样本的各个指标值输入SpSS软件,得到指标的相关矩阵。

3.2主成分的取舍

取舍:通过spss软件,我们得到特征根骤降图,从特征根骤降图可以看出从第四个公共因子的方差(特征根)几乎等于0,所以由特征根骤降法可知有三个主成分,即Y1,Y2,Y3,运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主成分的协方差,从主成分协方差阵我们得知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这说明主成分之间没有重叠。

主成分得分与贡献率。

运用spss软件得到因子得分阵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得出三个主成分对原始指标的解释有几乎100%的可靠性,其中Y1解释能力最强为53.797%,Y2为23.954%,Y3为22.249%。

主成分得分方程及综合评价方程。

为了消除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我们对样本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得综合排名表如下所示:

4样本综合分析

4.1主成分的经济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