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0:10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1

   人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的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无数个家庭组成。家庭是否和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实际上,家庭是否和睦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因此,作为每个家庭的组成人员就必须努力、互相配合,有时要尽力克制自己,来达到家庭的真正和睦、团结。

   我们现代家庭不同于以前,一般都不与双方的父母住一起。因此,一般均为三口之家。夫妻双方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孩子。有的做父母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经常脏话满篇,不堪入耳,一点教养都没有,在孩子的教育上一点耐心都没有,动辄拳打脚踢。殊不知,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会将孩子推向危险的边缘。有的父母只顾自己快乐,不是看长篇电视连续剧,就是打麻将、打扑克等,他们均制造了强大的家庭噪音,全然不顾正在学习、正在聚精会神的思考问题的孩子。还有的父母不惜重金去歌舞厅等游乐场所、购置高档衣服,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比如各种补习班、资料油印费)上斤斤计较,生怕学校和老师赚了多少钱。

   拿我们家来说,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是没有缺陷,更不是作的十全十美。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里只把我认为还可以的地方推荐给大家,仅供参考。

   我们家电视开的时间很有限。除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之外,就很少开电视了。这也是别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这样做很好,因为现在有的电视连续剧就象懒婆娘的缠脚布一样又臭又长,一演就是几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沉迷于电视剧的家长把看电视看作一项任务一样看待。这样做把时间全部荒废到电视上,而且电视声音、音乐直接影响到正在做作业的孩子而你全然不知。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2

一个人除天性之外,他的成长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的。其环境的影响最具有造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工作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开拓性的教育,使良好的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爱子不当或爱子无方,加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增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先的特殊地位,父母们又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视子女为“皇帝”、“公主”。在家庭越来越富裕的今天,孩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父母对孩子缺乏良好的教养态度,任孩子养成专横任性的性格。这样一来,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在父母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许多坏习惯,这不但给自己今后带来痛苦和烦恼,而且会使孩子走上邪门歪道,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乐园。这乐园是由父母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因此,父母也就是子女的第一任领导和老师。在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身教,身教是最具有影响的隐性教育,是心理学中有关“自我意象”的理论。不管人们认识与否,人都有一幅自我心理蓝图,也就是自我肖像,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或什么人,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那种样子、那种人行事。因为,环境中的那个人影响着他,使他心理中理想人物得以在自身的行动上去实现。所以,自我意象既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也是一个基础。每个人的全部个性、行为,乃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感受到的美好形象。以此为基础,孩子在对父母的为人和行动上敏感程度,常常激发孩子去想、去做,其影响远远胜出直接对孩子的管教。家庭中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教育,是以父母的品质、修养、能力、习惯和作风等,来形成的家庭环境教育,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模特儿”和描绘心理蓝图的样本。因此,良好的家庭是由父母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品质等促成的环境氛围。孩子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受到的影响和感染是任何一个显性教育所不及的。这影响和感染就是一种潜意识的熏陶或无声的教育。

   目前,在农村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忙于兴建家庭,注重经济,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进了校门,一切教育都依赖于老师,自己的责任只是改善孩子的经济条件,让孩子的衣食住行得到保证和尽量满足。二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力不从心。三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教育孩子没有正确的方法,一些家庭便出现了“棍棒教育”。四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无微不至的关怀,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事事依从孩子,样样顺着孩子,孩子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使孩子难以教育。五是不少父母尚未意识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根本不注意在各种场合中自己的言谈举止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也无法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在当今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迫切需要提倡的:一是勤劳朴素,诚实为人;二是忠厚善良,礼貌待人;三是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四是作风正派,教育后人。由于社会的安宁,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家庭也发生了建设性的变化,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沉没海底的船,有漂泊不定的舟,也有航行于波涛中的舰。总之,为人父母者,不光是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子女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以及教他们如何做人和促其成才。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3

关键词:不良家庭环境负面影响弥补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家庭环境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做一些浅表层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一缺陷的弥补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单亲家庭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不论是因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单亲家庭在社会上占一定的比例。这是典型的残缺家庭,而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有更多的缺陷。在学校,这种孩子甚至成为双差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我封闭型。其表现为沉默不语、忧郁、沮丧、悲观、苦闷、没有活力、自卑感强、自信心弱、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不感兴趣。这些性格缺陷主要是家长的心态、性格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单亲家庭因家长一人承担家庭,父亲或母亲由于家庭变故、工作不顺心、心态不好等,无法给孩子细致的关爱,使孩子缺乏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温情,因而总有一种不如别人幸福的自卑感,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老师问家事,形成一种自我封闭型的孤僻性格。

第二种是脆弱型。性格上有这种缺陷的学生承受不了小挫折、小失败,顺心时开心快乐,不顺心时就沮丧失望,一蹶不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地让学生谦让、迁就,很容易与学生闹矛盾。这种性格缺陷的形成,正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父亲或母亲因孩子失去一位亲人而对其更溺爱,以弥补孩子父爱或母爱的不足。殊不知,这样反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很可怜,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父亲或母亲有诸多无理的要求,遇到困难抬不起头来等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是品德不良型。这种类型学生的家长一方因工作繁忙,社交频繁,或双方离异后对孩子互相推诿、指责,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导致孩子丝毫感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温暖与关爱,于是对家没有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更有吸引力,“找朋友”、浪迹网吧、游戏室,沾染不良风气、习惯,产生对道德规范的错误认识。某些学生知错不改、明知故犯,逆反心理极强,不易接受学校、家长的正面教育,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令老师、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学生”。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盲点。“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教育对象的一个新群体,由于父母亲外出务工,或在外地工作带孩子不便,要么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要么交给祖父母代管,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出现盲点。

单独留守的孩子,缺乏亲情关爱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学生有时也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但他们毕竟缺乏家长的教育引导与管束。因而在放学离校时段就会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一旦交上不良的“朋友”或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很难自拔,觉得学校外面的世界更“自由”、更“精彩”,于是逃学、上网、打架斗殴,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因缺少生活上的指导和约束,父母给他(她)们的生活费、零用钱不能恰当使用,加快他们学坏、学差的速度。

那些交给祖父母代管的学生,看似有人照料,但隔代亲,祖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严管不足。孩子有错,不忍给予严厉的批评指正,无原则地通融,甚至不分是非地庇护,更助长孩子放纵自己的行为,使家庭教育陷于盲区。

(三)不和谐家庭给孩子成长留下阴影。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好榜样。孩子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都是从父母日常表现中获得的。夫妻之爱能让孩子学到关爱别人,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等美好的品质。反之,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夫妻吵架,家长行为放纵,既不能让孩子从家庭成员身上学到美德,又不能给孩子一个文明、温馨的成长环境。有些问题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吸烟酗酒,逆反偏执,除了与家长疏于管理有关外,也与家庭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关系。父母关系紧张,让孩子经常处在“会被遗弃”的恐惧之中。家庭暴力使孩子心头蒙上阴影。父母亲行为放纵,迷醉于、醉酒闹事。孩子成长缺少一方“净土”,这样家庭的孩子怎能不出问题?

二、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关注家庭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是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教育工作不是万能的。无论怎样的家庭,都应当承担起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家长无论大人之间有怎样的矛盾,都应当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把大人之间情感上的恩怨和缺失加诸在孩子身上,尽量把家庭变故带给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

其次,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约束。即使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用充满关爱的语言给孩子关爱与鼓励。当然,孩子做错时,要及时地给予批评,不能心软,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既关爱又严格要求,使他们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再次,为人父母,家长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自己的行为要检点,不要把暴力行为和自己不健康的业余爱好潜移默化地加诸在孩子身上。加强对孩子校外行为的监管,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4

儿童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更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宣武区某小学的1~6年级的在读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方法学生一般情况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心理状况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量表由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殊情况等8个子量表组成,共80个项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ikert3分法(0=没有,1=偶尔,2=经常)计分,量表的总评分越高,说明存在的心理问题越严重。问卷填写方式为家长自填,然后由学校收回,经专人审核后将填写不完全和雷同的问卷发回重填,再限期收回。

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合格问卷232份,应答率为98.31%。232名小学生中有138名男童和94名女童,平均年龄为9.26±1.94岁,学生的性别分布在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家庭结构与量表评分的关系由表1可见,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量表总评分及各子量表的评分都低于非独生子女,其中量表总评分及学习障碍和不良习惯两个子量表的评分在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及量表总评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高于其它两组,其中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品德、不良习惯和行为障碍等子量表的评分与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的心理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

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其中情绪障碍、性格障碍、不良习惯和行为障碍等子量表的评分与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的心理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组。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学生的量表总评分及各子量表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有研究表明,儿童少年的人格类型受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显示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意志及情绪状态方面要优于来自扩大家庭的儿童。来自扩大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任性、娇气、不合群等问题,而且更容易受到挫折,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差。这与扩大家庭在监护上存在着放任和溺爱的问题有关。由于在扩大家庭中,几代人的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不同而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在家庭中同一受监护对象接受几种不同的教养态度(或方式),结果势必使儿童处于不稳定的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久而久之发展成多重心理品质,易形成人格或行为上的畸形。但是,在本次研究中,来自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的学生在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究其原因,目前由于在城市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非独生子女多来源于由农村和郊区迁移到城市的外来务工家庭,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多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到子女的学习,与子女的日常沟通也比较少,因此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5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十分令人担忧,甚至有的让人痛心。有一次我到一位学生家去家访,她家的情况就让我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她家的经济条件,而是那位学生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实在让我震惊。该学生在校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对学业基本上完全放弃了,几次提出想退学。我和班主任到她家里一了解才发现,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几乎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在父母看来,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孩子却不听话,把责任全推在孩子身上,怪孩子不争气,对孩子失望到极点,动不动就对孩子动粗。而在孩子看来,父母从来就不知道理解和关爱自己,无视自己的存在,甚至当众说“只当没有这个女儿了”。于是孩子便自暴自弃,放弃了人生追求,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怨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叛逆心理。这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结果。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千差万别,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成为培养孩子的专家。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从他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要用心呵护他、关爱他,当他对这个世界开始认知的时候要时刻关注他、支持他、尊重他。因为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世界——一个他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定要让孩子看到的时刻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有希望的世界。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他自己的,说他不爱孩子是不可能的。当初孩子从出生到长成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这个过程一定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和喜悦。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点一点变成失望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孩子的路也越走越窄,越走越弯。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多是父母的不良心态造成的。教育的出发点不正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完成,另一种是“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在作怪,父母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孩子就应该言听计从,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才孝顺,把孩子听话作为对自己付出的回报。这两种错误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教育孩子必须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成长的需要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努力做了,成也是自己的孩子,败也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支持,需要尊重。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家长和老师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尤其是在孩子刚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这是最关键的。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说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的错误往往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不少家长常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没法管教,严也不是,宽也不是,轻不得,重不得。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一点也不知道珍惜。想当年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发奋读书。如今这代孩子忘本了,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孩子能继承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记得有一本书上介绍一位母亲为了给女儿上一堂“忆苦思甜”课,花了四百元买了两张《白毛女》的舞蹈剧票陪女儿一起看,看完后母亲问女儿有何感想,女儿说:“没什么感想,就是觉得杨白劳太不像话了,欠黄世仁的钱老拖着不还,害得女儿去抵债。不过这喜儿也太傻了,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就嫁给他算了,何必要躲到山里去当白毛女?”听了女儿的话,母亲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事例就告诉我们,现在孩子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十几年前已经没法比了。现在的电视、网络等媒体那么发达,孩子们所接受的信息量,能跟十几年前比吗?现在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早已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了。培养孩子千万不能停留在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这个层面上,必须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注重孩子心理的健康。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的今天,心理缺失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及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方式,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缺失,价值观扭曲。在这物欲横流的复杂社会里,孩子们所接受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孩子们的视界,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确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或三年五年的事情,必须从孩子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开始,一直到走向社会,甚至贯穿孩子的一生。所以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6

关键词:家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14-02

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幸福、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问题发生机会高,此时家庭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父母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父母之间的融洽关系也会对孩子形成一种鼓励。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青少年在平常生活中的各种习惯都深受父母的影响,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青少年也会主动模仿父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良好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的好坏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之中,父母的与人和谐相处、勤劳勤俭、乐观、礼貌的性格品质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青少年难免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良行为,只要父母多用心鼓励孩子,孩子就会慢慢地爱与人交往,就会形成关心爱护别人的良好品质。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人的最初道德观念、为人处事的准则是从家庭中获得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庭成员良好的道德观念将会对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消极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家庭中,这个家庭是否幸福和睦,家长是否真正关爱和理解孩子,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过:“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然而,很多家庭的父母却做不到这一点,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这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不良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成员间经常公开表露愤怒和攻击的场面如夫妻相互争吵、打骂孩子等,可作为一种精神应激而增加儿孩子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如恐惧、伤心、愤怒等,行为上则表现为焦虑、冲动、易发脾气等,会使青少年处于“生死线的边缘”,对青少年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残缺型家庭结构的消极影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家庭结构残缺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司法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区18所少管所6495名少年犯的问卷调查发现,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上海市对工读学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来自破碎家庭的工读生逐年增多,1988年工读生中来自破碎家庭的占16.31%,1994年上升到40.28%。在这种状况下的青少年,会对未来绝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研究表明,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不负责任的排斥和放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五年内会感到压抑,甚至会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消极影响。近年来,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所引发的家庭悲剧和青少年犯罪案件令人惋惜、发人深思。由家庭环境造成的少年杀母案更是让人叹息。2008年,上初三的王升亮由于忍受不了母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和不尊重而杀死了母亲。他说父母对他整天打,他曾自杀过,可是母亲越来越严厉,绝望之中才拿起菜刀朝母亲砍去。而2000年的“徐立杀母案也”也是由于父母对他的期望急切,施加给他的压力过大而造成的。使他产生心理扭曲,而灭绝人性地杀了生母,而且杀死母亲后竟移尸灭迹,实在令人深思。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子女过于严格反而会事半功倍,不仅不能如愿,也会使子女形成逆反心理,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非常重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家庭德育的重要功能,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家庭教育的地位,巩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家庭基础。

二、发挥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力的对策

一个人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一生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其子女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马克思也曾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塑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心理和品德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如何,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家长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动和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次,家长要认真学习,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根据青少年的接受程度,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第三,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是非分明,不能颠倒是非。第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撒谎,要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危害性。第五,家长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各项法律制度,并适时地通过各种方式让子女了解我国的法律知识。

(二)塑造良好的家风

优良的家风是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家风的养成要求家庭成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如,健全的心理品质,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与人和睦相处等。可以带动青少年参加各种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家长多鼓励他们,使其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并逐渐学会愿意与别人一起合作。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家庭气氛对青少年性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生活在亲密、友爱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同一个生活在分裂、经常争吵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其性格、心理各方面绝对不一样。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和,甚至经常打骂孩子,都会使孩子产生恐惧、烦恼的情绪并常常表现为自卑和焦虑。孩子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敏感,家长要与他们进行朋友式交谈,而不是任享家长专制的权力而打骂孩子。否则会使他们有心理压力,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丰富青少年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可见,家庭的精神文化氛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想要青少年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家长首先要具备这种素质。要尽量建立文化浓厚的氛围,培养青少年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让他们在获得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五)及时地与青少年进行心理沟通

沟通是父母与青少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父母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就要及时地其交流,走进他们的心里,引导他们逐步走向正轨。例如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少年讲述一些道理,这种方法比较有说服力,还能增强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避免青少年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而导致地不良后果甚至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姚建龙.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8):101.

[2]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111.

[3]张健.家庭关系变化与青少年犯罪[a],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C].(2001年・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8):803.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7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同伴地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43-04

一、问题的提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1―2岁的幼儿就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亲社会性不断发展。以往的研究表明,幼儿期高的亲社会性水平可以促使儿童自我接纳和自我满足,也能防止儿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抑郁情绪或犯罪倾向,从而有助于儿童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换言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系到其成年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获取学业、事业成就,以及心理能否健康发展。而已有的很多研究均表明,亲社会行为具有可塑性,因此,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儿童主要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成人世界,另一个是同伴世界。儿童出生后最初几年主要在家中度过,父母及其他养育者对其影响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同伴一起生活的时间大大增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同伴这两个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系统对儿童的发展均影响重大。有时这种影响会重叠或交叉。为此,有研究者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因素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多是对某一因素的单项研究,很少有综合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影响的研究,且多以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有鉴于此,本研究拟综合探讨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就如何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提出具体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大连市2所幼儿园共240名幼儿作为被试。按年龄将被试分为3岁组、4岁组和5岁组。其中3岁组66人,4岁组77人,5岁组97人;男孩122名,女孩118名。

(二)研究工具

1.家庭环境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FeS-CV)》原由moss等人于1981年编制,共设90道是非题,需要大约30分钟完成。该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因素。本研究采用的是沈其杰、费立鹏等人修订的该量表第三版(见表1)。

2.同伴提名

采用同伴提名法来考察每名被试的同伴关系。施测时把被试单独叫到活动室一角,让被试看着班里其他幼儿,告诉主试他(她)最喜欢的三名同伴和最不喜欢的三名同伴的名字。根据Coie和Dodge的分类方法,将每名被试所得到的“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提名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转换,并根据标准化后的“最喜欢”(Lmz)和“最不喜欢”(LLz)得分来计算每名被试的“社会偏好性”得分(sp=Lmz-LLz)和“社会影响力”得分(si=Lmz+LLz)。由此,将被试根据同伴关系分为五组(见表2)。

3.亲社会性测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邓赐平自编的《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中评定亲社会行为的测试题。该测试包括11个条目,其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24,采用3点计分法,由对幼儿情况最熟悉的班里教师根据幼儿平时在园的行为表现对每名被试进行评分。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以年龄和性别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显著,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3岁组幼儿与4岁组幼儿差异不显著,5岁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4岁组幼儿,由此可以推断4―5岁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见图1);女孩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男孩。

(二)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以家庭环境的10个评定因素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各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家庭亲密度与家庭矛盾性这2个因素可以有效预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家庭亲密度水平越高,家庭矛盾性水平越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就越高。

(三)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同伴地位的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差异,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不同同伴地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极其显著。经LSD法事后检验,被拒绝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受欢迎组、被忽略组和普通组幼儿。

(四)家庭环境与同伴地位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的交互作用

分别以家庭矛盾性、家庭亲密度和同伴关系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家庭矛盾性与同伴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家庭亲密度与同伴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结果见表6。

为更具体地揭示交互作用的效果,对各同伴地位分组的幼儿分别进行亲社会行为水平对家庭亲密度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亲社会行为对家庭亲密度因素的回归方程中,受欢迎组幼儿的标准化斜率B=-0.160(t=-1.178,p>0.05),被拒绝组幼儿的标准化斜率B=0.437(t=3.536,p0.05),有争议组幼儿标准化斜率p=0.509(t=3.551,p

而被拒绝组幼儿、有争议组幼儿和普通组幼儿的家庭亲密度越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就越高,特别是有争议组幼儿和被拒绝组幼儿,其家庭亲密度对其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影响尤为显著(p

四、讨论与分析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3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与4岁幼儿无显著差异,而5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则显著高于4岁幼儿,可以看出,4~5岁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这与国内外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岁是幼儿很多心理特征发展的关键期,如执行功能、心理理论、自我控制等,对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又一次证明了4岁这个年龄段的关键性。这也提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幼儿4岁前后要多关注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注重创设互助的情境,让幼儿体验到助人后的积极情感,或者从认知角度帮助幼儿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以帮助幼儿获得亲社会行为。

(二)家庭环境与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与家庭矛盾性可以有效预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被拒绝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幼儿,家庭亲密度与同伴关系交互地影响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

家庭矛盾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属于家庭中消极的环境因素。本研究发现,家庭矛盾性越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矛盾性高的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亲子关系不融洽,导致家庭中积极情感的匮乏,致使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不高。也可能因为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从而使幼儿学会了这种负,并把打人、骂人等负带到同伴交往的环境中。导致其亲社会行为水平很低。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8

【关键词】个性;双生子研究;儿童;遗传;环境;横断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1.010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34-06

个性,即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对成年后人格障碍的发生起着主要的作用[2],而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形成也有不同程度的作用[3-5]。国内对个性的现状调查有的是针对某一相关因素(仅研究环境或者仅研究遗传)进行探索,如李晶等对双生子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个性内外向性格(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掩饰性(L)的遗传度分别为0.6942、0.2434、0.3816、0.2525[6];汪韶洁等利用双生子法对卡特尔人格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卡特尔人格中的敢为性(H)、忧虑性(o)、紧张性(Q4)遗传度分别为0.46、0.45、0.44,世故性因子(n)DZ的相关系数大于mZ,提示因子n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7]。有的研究着重于父母教育等环境因素,如王中会[8]报道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王江洋[9]认为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是影响情绪稳定性表现的重要因素。国外研究多是倾向于对个性测评工具的探索[10]或将个性作为研究目的的考虑因素(如个性与行为、疾病的关系[11]),或是研究病态的个性或个性和其他疾病的共病,而对个性很少进行单独研究。

6-16岁的儿童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也是品发生并导致成年后易患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12]的高危时期。所以,关注6-16岁儿童少年的个性形成,同时探索遗传的贡献大小和环境,尤其是家庭的再加工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经教委途径获得双生子学籍资料,争取学校支持,招募重庆市6~16岁双生子56对及其父母和教师。双生子纳入标准:6~16岁的全民教育在校学生;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无法参加测试者。在家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参与调查和采集颊黏膜标本。本研究得到重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共收回55对(110个体)的有效问卷。

1.2方法

1.2.1儿童版艾森克个性测验(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13]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儿童版epQ,评估儿童少年的个性特征。共88项,分为4个分量表:神经质量表(n),测量情绪稳定与否;外向-内向量表(e),测定性格的内外倾向性;精神质量表(p),测定被试的精神病质;虚假、掩饰量表(L),为效度量表。每个项目进行是和否2级评分。

1.2.2家庭环境因素评定

1.2.2.1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HealthQuestionaire-12,GHQ-12)[14]

该问卷是目前国际上了解心理健康状况敏感度较高的一个问卷。主要了解父母最近1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情绪、社会功能受损、缺乏自信等。共12项2级评分(其中包括6个反向评分项目),分值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肖世富[14]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测定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可靠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1.2.2.2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arentingStylesandDimensionsQuestionnaire,pSDQ)[15]

该量表一式两份,父母各填一份,要求父母评定自己和配偶对孩子表现出某些行为的频率。量表共62项,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分为3种,即权威型养育、专制型养育和自由型养育,并细分为11个因子,权威型养育方式共包含27个条目,分为4个因子,即热情和专注、理性/引导、民主参与及温厚/随和;专制型养育方式共包含20个条目,分为4个因子:言语间的对抗、体罚、非理性/或惩罚性的策略及命令。自由型养育方式共包含15个条目(其中包括3个反向评分的条目),分为3个因子:不能坚持到底、忽略不恰当的行为及缺乏自信。每项5级评分(分别为:从不,偶尔,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经常,总是)。

在重庆市6-16岁人群中测得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系数:父亲版为0.925,各分量表分别为0.780、0.929、0.935;母亲版为0.915,各分量表分别为0.786、0.926、0.926;重测信度为0.681-0.832;题项区分度示各题项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75~-51.841,p

1.2.2.3macmaster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GeneralFunctioningScaleofthemacmasterFamilyactivityDevice,FaD-GFS)[16]

该量表共12项4级评分(其中包括6个反向评分项目)。主要了解家庭的一般功能,包括活动计划、危机支持和相互信任等。分值越高,家庭功能越差。

在重庆市6-16岁人群中测得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系数为0.741;重测信度为0.789;题项区分效度示各题项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73~-2.267,p

1.2.3应激生活事件(stressfullifeevents,SLe)[17]

该量表共10项2级评分。主要了解儿童所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分值越高,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就越多。

在重庆市6-16岁人群中测得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系数为0.763;重测信度为0.854;题项区分效度示各题项均有统计学意义(t=-6.247~18.128,p

pSDQ、FaD-GFS、SLe量表的中译本回译与原量表比较三次,至回译本基本接近原量表后方正式运用。

所有评定工具由经过培训的两名精神科专业人员在统一指导语下施测。一致率为100%,Kappa为1。

1.3卵型鉴定

采用口腔拭子法采集颊黏膜并抽提Dna:清洁口腔后,用消毒棉签采集颊黏膜,并保存在buffer缓冲液中,7天内送到实验室抽取唾液斑Dna。本研究采用StR分型法进行卵型鉴定(省略)。该鉴定方法的排除率数值超过0.999998。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同卵双生(mZ)组和异卵双生(DZ)组用双变量的spearman相关分别估计每对双生子个体之间得分的相关系数,并采用Fisher函数法将r值转化为Z值(Z=1/2(1+r)/(1-r))。估计mZ组Z值的95%的可信区间(1/2(1+r)/(1-r)±1.96×1/n-3),看DZ组的Z值是否落在该区间内以比较mZ组和DZ组的相关系数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将110个双生子作为对象,用Spearman等级相关研究个性与家庭功能(FaD-GFS)、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一般健康状况(GHQ-12)、父母养育方式(pSDQ)的相关性。

2结果

2.1个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2.1.1双生子的基本构成情况

50对双生子的卵型鉴定显示:同卵双生(mZ)24对(48%),异卵双生(DZ)26对(52%)。mZ组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平均年龄(9.8±1.9)岁;DZ组中男性占43.3%,女性占56.7%,平均年龄(10.8±2.3)岁。mZ组和DZ组双生子性别构成(χ2检验,p>0.05)、年龄(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1.2mZ组与DZ组艾森克个性测验评分比较

将双生子分为mZ和DZ组,分别作精神质(p)、内外向(e)、稳定性(n)、掩饰度(L)4个因子分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均得到p>0.05,符合方差齐性要求,按mZ和DZ分组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间个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1.3mZ组与DZ组对内的相关系数比较

将森克个性测验得到的内外倾向性、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度的标准分经统计检验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故用双变量的Spearman相关分别估计每一对双生子个体之间得分的相关系数,并采用Fisher函数法将r值转化为Z值(Z=1/2(1+r)/(1-r))。估计mZ组Z值的95%的可信区间(1/2(1+r)/(1-r)±1.96×1/n-3),若DZ组的Z值落在mZ组Z值的95%的可信区间内,则mZ组和DZ组的相关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比较mZ组和DZ组相关系数(r)的大小。表2显示:mZ组的内外向、稳定性、掩饰度三个因子分每对双生子个体之间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Z组仅有稳定性因子分在每对双生子个体之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且相关系数小于mZ组。

2.2个性的环境因素分析

将110个双生子作为对象,研究个性与家庭功能(FaD-GFS)、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一般健康状况(GHQ-12)、父母养育方式(pSDQ)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3),显示:个性的内外倾向性与家庭(FaD-GFS分值)呈负相关(p

3讨论

环境和遗传对于儿童个性的影响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18]。对个性大量且长期的研究和观察认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环境因素中的家庭环境是个性形成与发展中最初且最重要的环境[19]。

双生子资料是研究遗传与环境因素对人类性状作用程度的理想素材,对于共同生活的双生子,由环境和遗传所造成的相关程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遗传贡献大小的不同引起的,即由同卵双生组和异卵双生组个性的相关性大小可以定性地了解某种人格特征遗传因素影响的大小。

本文用双生子法定性地了解遗传对儿童个性的影响,从父母最近1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选择的养育方式、家庭的一般功能,个体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等角度来了解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全面地解析遗传和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本研究得出:个性的稳定性(儿童是善于控制情感抑或是易激惹,受外界影响易波动),内外倾向性(儿童是善于交际、喜欢参加聚会、寻求刺激、好出风头的外向型,抑或是表现安静、待人接物严肃、生活有规律的内向型),掩饰性和虚假等(儿童在社会交往环境中或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为某种目的而去加以掩饰的倾向性)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相对来说精神质(焦虑、担忧、郁郁不乐、遇刺激情绪反应强烈、行为不理智等特质)受后天环境影响相对大些。结合十多年前的研究,如李晶等用双生子法得出结论e量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n、p和L量表得分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6],eysenck用双生子法研究个性[20]也有相似的结果。胡纪泽[21]的调查表明,n量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e、p和L量表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本研究的结论有出入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亲子关系和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社会对儿童的塑造能力反而有所减弱;而国外的大多数以幼童为对象的研究都认为个性由遗传影响更大,和本研究结果接近,可能是本研究选择的年龄偏小的儿童,而年龄越小,个性形成受环境的作用更小些、遗传的效应更大[18]。DeFruyt[22]认为大多数人在儿童早期的人格特征维持至青少年期基本不变,这主要是用个性主要接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来解释的。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因素产生影响:儿童个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个性不良者易发生行为问题,甚至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8]。在对个性的4个维度e、n、p、L进行单因素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个性的内外倾向性与FaD-GFS的分值呈负相关,提示健康的家庭功能,如家庭经常组织全部成员都参与的家庭活动,在活动中建立亲密关系,在某一成员遭遇挫折、困难时其他成员给予家庭的支持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等等均有利于孩子形成外倾性的个性特征;反之则易形成内倾性的个性特征。个性的精神质与母亲一般健康状况(GHQ-12分值)呈正相关,提示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如情绪低落、担心,遇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常常感到压力等等,孩子个性中的精神质得分越高,可能会出现孤独、不友好、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关心他人等个性特征表现。个性的神经质与父亲的专制养育分呈正相关,提示对孩子施行打骂、体罚或惩罚的养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焦虑、担忧、郁郁不乐、遇刺激情绪反应强烈、行为不理智的个性特征。国外大样本的针对非孪生儿童研究也发现:患抑郁症和人格的母亲对儿童的成长不利,是儿童发生心理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23],神经质的母亲培养出的小孩有害羞、环境适应障碍等特点[24],而经常的负性的教养方式(如打骂、责备)和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也会让孩子出现适应不良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心理障碍[25],Johnson[26]等调查研究了593个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及对子女人格影响的纵向研究显示,父母缺乏情感、惩罚严厉教育等负性的教养方式与子女以后形成、偏执、回避、分裂等人格障碍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和本研究双生子群体中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类似,认为双生子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与其他家庭无大的差异。所以,为了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为了保证其个性发育正常.必须努力创造适合儿童个性发展的良好家庭环境[24],功能积极健康的家庭更容易塑造个性外倾的孩子,果断,独立,开朗,快乐且情绪平稳的母亲更能培养出友好,适应力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儿童,而成功地以朋友身份出现的父亲更能容易养育出开朗,快乐,理智的孩子。

本研究虽较全面地考虑了环境和遗传对个性的影响,但样本量不大,尚需扩充,对个性的纵深研究和多重比较是目前对个性探索较为欠缺的,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属横断面研究,但个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认为,年龄越大,遗传的印迹渐渐淡化,受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且个性的外在表现有其物质基础[27],所以,本研究尚需向纵(追踪随访)向深(分子水平)探索。本研究对环境的探索,虽尽可能全面地选择测试问卷把握家庭,但研究对象是双生子群体,引入其他家庭类型儿童(如独生子女)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比较,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所用的统计方法是基于共同环境假设(即认为共同生活的两种双生子受相同对内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是相等的)的双生子相关系数法,是经典且公认的方法,但估计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精确度有待提升,待样本量扩大后,可用结构方程模型(或称通径分析,隐变量分析)及相应的软件mX[28]分析,以期获得更精确的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作用。

致谢: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医学研究所李涛教授团队对本研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个性品质的形成,理论与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

[2]纪文艳,胡永华,黄悦勤,等.人格障碍遗传度双生子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2):137-141.

[3]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288-290.

[4]甘景梨,吕存生.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相关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1996,9(1):21-24.

[5]赵红英.论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5,(5):88-89.

[6]李晶,陈莉,贾娜,等.儿童个性特征的双生子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98-199.

[7]汪韶洁,逢增昌.双生子卡特尔人格因素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4(1):9-11.

[8]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l4(3):315-317.

[9]王江洋.工读男生与普通男生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47-149.

[10]meijerRR,egberinkiJ,emonswH,etal.Detectionandvalidationofunscalableitemscorepatternsusingitemresponsetheory:anillustrationwithHarter'sSelf-perceptionprofileforChildren[J].Jpersassess,2008,90(3):227-38.

[11]SansoneRa,SansoneLa.Childhoodtrauma,borderlinepersonality,andeatingdisorders:adevelopmentalcascade[J].eatDisord,2007,15(4):333-4.

[12]FanousaH,KendlerKS.thegeneticrelationshipofpersonalitytomajordepressionandschizophrenia[J].neurotoxRes,2004,6:43-50.

[13]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2-49.

[14]肖世富,毕华.一般健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3,5(3):185-187.

[15]RobinsonC,mandlecoB,olsenSF,etal.theparentingStylesandDimensionQuestionnaire(pSDQ)[m]//perlmutterBF,touliatosJ,HoldenGw,eds.HandbookofFamilymeasurementtechniques:2001,3:319-321.

[16]BylesJ,ByrneC,BoylemH,etal.ontariochildhealthstudy: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GeneralFunctioningScaleofthemacmasterFamilyassessmentDevice[J].Familyprocess,1988,30:116-123.

[17]Goodyerim.Lifeexperiences,DevelopmentandChildhoodpsychopathology[m].Chichester:wiley,1990:10-11.

[18]ivorra-martinezJ,Gilabert-JuanJ,molto-RuizmD,etal.thegeneticsofchildtemperament[J].Revneurol,2007,45:418-423.

[19]王耘,叶忠根.小学生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52-323.

[20]eysenckH.thenatureofextraversion:ageneticalanalysis[J].JpersSocpsychiatry,1983,(45):499.

[21]胡纪泽,张思仲,刘协和,等.用双生子法对几项行为特性的遗传学研究[J].华西医大学报,1988,19(2):196-199.

[22]DeFruytF,Bartelsm,VanLeeuwenKG.Fivetypesofpersonalitycontinuity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J].JpersSocpsychol,2006,91(3):538-52.

[23]Kim-CohenJ,Caspia,Rutterm,etal.thecaregivingenvironmentsprovidedtochildrenbydepressedmotherswithorwithoutanantisocialhistory[J].amJpsychiatry,2006,163:1009-18.

[24]CoplanRJ,arbeauKa,armerm.Don'tfret,besupportive!maternalcharacteristicslinkingchildshynesstopsychosocialandschooladjustmentinkindergarten[J].JabnormChildpsychol,2008,36(3):359-71.

[25]DeClercqB,VanLeeuwenK,DeFruytF,etal.maladaptivepersonalitytraitsandpsychopathology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themoderatingeffectofparenting[J].Jpers,2008,76(2):357-83.

[26]JohnsonJG,Cohenp,ChenH.etal.parentingbehaviorsassociatedwithriskforoffspringpersonalitydisorderduringadulthood[J].archGenpsychiatry,2006,63(5):579-587.

[27]衣明纪.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因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2):145-146.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9

[论文摘要]:家庭是儿童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始点。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评价传媒的影响,家长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中介作用",是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家庭是生活的据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点。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影响,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来。大人都一度经验过家庭生活中的“儿童”阶段。然而,现在儿童的生活与30年前大不相同,与10年前相比恐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或许就是家庭传媒环境的变化。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艺6.2分钟。周末则时间更长,大约花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艺1.6分钟。周末大约花122.8分钟。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

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掌握礼仪,接受规范,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儿童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丰富的、灵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果一个儿童每天只是不断进行听课、复习、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不难发现,儿童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里自发地看电视、打游戏、看电影、翻课外刊物、玩电脑,既能学得某些知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充分展示其个性色彩。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正式生效,其中第17条指出,缔约国“应确保儿童能够从不同国家和国际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应鼓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料”。因此,媒介有教育儿童的作用,“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将使现代儿童更加国际化和个性化。如互联网络就是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儿童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网络给学会求知带来机遇和挑战。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其次,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习惯养成更具选择性。随着传媒的发展,现代儿童逐渐形成了媒介需要。研究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以及消磨时间的需要。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可以满足儿童多种内在需要。广大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自主选择所需媒介。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对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作了研究,表明儿童对暴力镜头的模仿具有更大的倾向性。可以这样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它传播的内容以及对观众的引导是否恰当,而不在于传媒本身。因此,必须妥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为积极有效的因素。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儿童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歌星、影星、球星等或其它的人或事,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从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节目到成人的电视剧直至广告片等,都在影响儿童的视听觉,为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提供了广阔的大地。

第三,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价值观形成更具自主性。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从家庭中开始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他们开始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意义来衡量许多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增多,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正面信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使儿童获得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其独立性,培养其创造性,学会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过渡。

可见,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众传媒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

首先,在内容方面,被法律、法规禁止的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仍然通过录像、书刊、电子游戏及计算机软件等为部分青少年儿童所接触;一部分不适合儿童的成人媒介内容为多数儿童所接触。即那些适应成人,但儿童不能很好理解的并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如性爱、战争暴力、与主流社会相悖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念等;儿童广告中存在违反广告法或广告审查标准的问题。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而某些传播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同样生动、突出、新奇,因而,儿童常出于好奇而盲目模仿,这样一方面容易模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使儿童不能正确区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其次,在个性的形成中,大众媒介往往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增加了儿童自我封闭的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淡化了儿童与父母、与学校老师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以及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效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与家庭居住环境过于封闭,与邻隔绝和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目前,单元房、独生子女构成了儿童孤独的客观条件。在封闭、狭隘的空间里,电视成了孩子们不可分离的伙伴。电视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惊险刺激的画面极易使他们着迷而过分依赖……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整日迷恋电视,对周围事情毫无兴趣,看起电视来不让人打扰,并边看边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好像自己就是剧中人一样。他们能把电视广告语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严重时还可能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此外,儿童过分地迷恋电脑,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并可能受到网上垃圾和一些消极信息的腐蚀,这不利于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

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儿童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客观、全面地评价大众传媒的作用

如果把当今这个时代称作传媒时代,我想一点也不为过。电视、互联网等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更早地、更多地接触他所处的社会,我们再也无法将他们从成人的真实世界中隔离开来。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亲子间的交流方式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人们论及传媒的影响时往往认为,电视、互联网是一种消极的媒体,至少对儿童是这样,它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社会暴力的上升。电子游戏则更令人担忧。许多成人认为,与电视相比,电子游戏是一种更为浅薄、愚昧和充满暴力的媒体。而且,电子游戏的普及使得儿童逐渐脱离社会。因此,电子游戏几乎成了成人世界人人喊打的对象。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我们和儿童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正如,车祸频发的原因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人们的驾驶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70年来的传媒与儿童研究说明,儿童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使用传媒,不同的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媒及其内容,结果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儿童也不是生活在单纯的某种传媒环境中,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是儿童的传媒偏好与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更需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将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传媒看作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改善传媒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节目制作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要求

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渊源和前提,而且又都会为后来的发展阶段作准备。发展心理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尽管他们对于划分阶段的标准不同。例如,弗洛伊德是以某种生理发展线索或占优势的生理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是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标准;格塞尔是以生物发展与文化影响相结合的实际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是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等等。无论以什么作为标准,都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无疑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在传媒节目制作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然而儿童传媒制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成人化。据卜卫(1998)对来自30个省市的39位儿童节目制作者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4%的人认为“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成人化”、孩子的参与是“被动参与”、“说教太多”、“站在成人的角度,不能表现儿童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孩子讲大人话”。成人的需求、成人的期待和愿望、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成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儿童有限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儿童传媒。因此,如果不考虑、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只根据成人需求来构造儿童传媒内容,那么所产生的只能是成人化的传媒产品,而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内容在有关传媒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内容甚至是空白。

(二)切实加强父母在儿童传媒接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儿童对传媒的理解可能强烈受到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对儿童在电视或录像中看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或烦扰的场面进行解释,这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单独观看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父母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中介作用,最简单的情况是,父母作为儿童观看节目的同伴出现。这跟将电视作为儿童保姆(即,父母将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然后使自己可以不受影响地做家务或其他活动)是相对应的。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可能受到电视中暴力、性、攻击和其他不适宜镜头的不良影响,而且在某个年龄以后,儿童可能足以能够主动选择和播放被粗心的父母遗忘在一边的“淫秽录像”。如果成人跟儿童一起看电视,就有机会对其中某些干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解释,并增进亲社会或教育性的内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担心"淫秽录像",儿童跟成人一起看电视时,更可能看成人节目。换言之,看什么节目是由成人决定的。

许多父母认为,阻止儿童接触不适宜传媒的唯一方法是简单地禁止。圣.彼得(St.peters)等人发现,在他们所抽取的样本中,受到限制的观众一般来说什么节目都看得少一些。换言之,采取限制措施的父母不是控制孩子看电视的质,而只是简单地控制看电视的量(只看一个小时,不能再看了!)。

当然,由于有这么多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电视机,而且能够自己操作影牒机,因此当今家庭传媒使用的模式千差万别。父母跟儿童分享观看经验比过去更为重要。当然不是简单地一起观看。奥斯汀(austin,1993)指出,有效的父母 中介作用要求父母跟儿童一起讨论节目内容,解释有歧义的或干扰性的材料,或探究节目中的概念。

Valkenburg,Krcmar,peeters和marseille(1999)鉴别了三种不同的中介作用形式:共同观看型,即父母与儿童共同观看但不讨论节目内容;限制型,即父母限制儿童观看某些内容;指导型,即给予讨论与解释。可以认为,只有第三种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介作用。

austin,Bolls,Fujioka和engelbertson(1999)在一项对255名成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更深层次地考察了中介作用,并鉴别出四种中介作用的形式。“非中介作用者”,父母可能跟孩子一起看电视但从不讨论电视内容。“乐观者”,其中介作用主要包括对电视内容的正面评论,一般对电视表现出信任(甚至将它看作孩子的保姆)。“悲观者”,对电视内容作出总体负面的或怀疑的评论,通常不信任电视,更少观看黄金节目。"选择者",能或多或少地平衡正面和负面评论。因此,父母-孩子间关于电视的讨论,其性质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对传媒的态度。它还可能依赖于家庭中现有的交流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Gunter&mcaleer,1997)。

参考文献:

[1]GilesDC.mediapsychology[m].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2003.

[2]SchwartzLL.psychologyandthemedia:aSecondLook[m].washington: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9.

[3]KirschnerS&KirschnerDa.perspectivesonpsychologyandthemedia[m].washington: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7.

[4]HarrisRJ.aCognitivepsychologyofmassCommunciation.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1989.

[5][美]安妮.萨瑟兰,贝思.汤普森.儿童经济——为什么孩子意味着商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家庭环境的影响篇10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影响的分析

性格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的影响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家长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长不同的教养态度是形成孩子不同性格的重要原因。家庭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对孩子的性格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和睦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积极影响,争吵的家庭气氛会给儿童性格留下很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爱猫扑.爱生活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如果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就会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技巧。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由此可见,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众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是最基本动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具体说来,关于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可以得出几点简要结论:

(1)父母越多使用惩罚,限制,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及道德形成越慢。

(2)精神鼓励优于物质奖励,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举足轻重。

(3)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温情和慈爱的关系,对儿童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的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4)父母不宜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教养方法。

(5)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家庭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民主型家庭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分析

不同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溺爱型

溺爱型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孩子需要爱。但这类父母首先应当认识爱与溺爱之间的区别。如果可以使他将来发展成身心健康的人,即使这种行为看来是冷淡甚至是“残酷”的,实际上也是爱。反过来,如果性足以妨碍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那么,即使看上去实际上就是溺爱了。

〈2〉专断型

专断型的教养方法塑造了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人格,是完全不可取的。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勉强孩子做他所不能胜任的事。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要理解孩子,善于发展孩子的特长。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态度与效果。

〈3〉纵容型

我班的袁康小朋友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因殴打他母亲被判刑入狱,他母亲抛下襁褓中的他远走他乡,他爷爷奶奶又管不了他。他打人、偷拿幼儿园和小朋友的东西、上课时自由散漫、跑来跑去、爱说谎,每天都有孩子告他的状。我们对他万般教育,他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作为他的监护人,他的爷爷奶奶没有对他进行管教,而是放任自流,不能不令人痛心。

〈4〉民主型

纵观当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生长在民主的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既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父母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爱猫扑.爱生活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

从家长行为看孩子心理发展的后果,无疑,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值得推崇的模式。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要求父母自身心里健康,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对孩子施以民主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形成现代教育观念。

二、改变家庭教养方式的策略

1.提倡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

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说:通过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发现,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分为六种类型: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综合来说,专制的父母为孩子规划所有的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助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终究不能包办孩子一切的时候,那时放手就太迟了。放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往往使孩子面对挫折无法适应。唯有民主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爱猫扑.爱生活而有自信的人。可以肯定地说,民主型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们提倡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2.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

要培养孩子的健全性格,首先不要训斥、打骂孩子,即使孩子有了错误,或者能力较差,也应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拳打脚踢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有时是难以弥补的。

但是对孩子也不能过于溺爱,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去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却是苦涩的果实。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为孩子做出,如果父母热情好客,豪爽要强,乐于助人,工作积极努力,从不与别人吵架,这些性格也会传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