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4:49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1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随着医学高度专科化,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展社区医疗,将卫生资源调整至趋于合理化是改革城市卫生问题的突破口,而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社区医疗的关键。

1社区医疗的作用

社区医疗注重基础医疗,着重点在于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给居民更贴心、便捷的服务。医院应负责疑难重症的治疗,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社区和医院的明确分工,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理想的医疗模式。社区医疗的建立可避免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带来的“看病难”的问题。

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却不能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这是由于医院节段式治疗及医院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造成的。社区医疗的建立,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就医途径,医生能够根据居民的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健康保健和早期治疗,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对于慢性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连续性治疗弥补了医院节段式治疗的弊端,并避免了到医院治疗的繁琐手续和昂贵费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2社区医疗信息化的意义

社区医疗服务应在医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状却并不容乐观。由于社区医疗机构软硬件发展落后,不能发挥其“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功能,大多数群众还是倾向于在大医院就医。社区医疗要真正发挥其在医改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建设,其中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社区医疗是发展社区医疗的必要途径。

2.1信息化管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卫生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构建了国家卫生防疫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卫生部和部分省级各职能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84%省、部属医院、40%地(市)属医院和34%的县级医院在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1]。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可以说是对医院传统管理模式的整体性变革,是经验管理向信息化的理性管理的重大转变。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社区医疗机构也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建设。

2.2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意义

在英国、荷兰等国家,全科医生是专科医疗的“守门人”。在全科医生认为必要时,会将患者转诊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后专科医生再与原来的全科医生沟通[2]。共享医疗信息的医生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影响共享医疗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系统,保证了数据交换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体现了医疗过程的整体性。社区医疗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背景下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整体、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信息化途径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保证了医疗保健的整体、连续性。另外,信息化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统计数据为医疗卫生决策、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3社区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和医院的功能有所区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所不同,社区医疗信息化应从面向管理、面向医疗的临床信息化系统(CiS)朝公共卫生、面向预防保健信息的方向发展。

3.1建立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

2003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发展摘要》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要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建立健康档案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健康档案,它能反映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记载了个人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的总体情况。全科医生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要对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正确理解和判断居民或患者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其本人和家庭的背景资料,而只有通过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才能做到这一点[3]。

3.2建立信息系统,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动态的健康档案不仅给医生提供了预防治疗依据,信息系统的统计功能还给医疗保险费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医保改革中,医疗费用偿付形式是其中比较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按病种制定出门诊中、西药处方金额控制标准是常用的方法。我国某些城市已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单病种医疗保险控制体系[4]。病种实行动态均值定额结算的支付形式是建立在疾病种类核算的基础上的。而疾病种类核算离不开病案信息,以往是通过抽样调查计算来推算病种的医疗费用。而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地从统计结果中获得,并且可以确切了解一定区域内慢性病发病情况分布及居民卫生状况需求,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和改善居民健康措施。

3.3实现信息共享,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医疗服务主要用于实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的功能,治疗范畴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医院则负责疑难重症的治疗。当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中心查出超出其治疗范围的疾病时,社区应及时将患者转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将患者的个人档案交给医院,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及时准确诊断。当患者从医院治疗出院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或慢性病的治疗,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能获得患者在医院诊治的全面信息,并获得医院医生的康复治疗指导,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双向转诊的实施中,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负责同一个患者,充分体现了医疗的整体性,即共享医疗。转诊患者的共享医疗对社区医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与专科医生的信息交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研究显示,共享医疗的医生之间的数据交换很容易出现延迟、残缺不全或出错的情况,这样会延误治疗或造成误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网络,集中存贮患者的健康资料和医疗数据,社区与医院之间互相传递、交换信息,充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3.4应用计算机网络呼叫系统和数字远程保健咨询系统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日俱增,这跟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密不可分。老年人属特殊群体,也是慢性病的多发人群。多数子女忙于事业,疏于照顾老人,社区医疗服务应在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上起到重要作用。在社区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呼叫系统不失为对老年患者的良好照顾手段。另外,还对在家恢复患者、残疾人、高发病人群、孕妇等的监护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远程医疗”是指异地间通过电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声音、数据、文件、图片甚至学术活动和彩色图像的医疗活动。通过“远程医疗”可以和相关专家建立联系,进行疑难问题咨询,解决社区医疗资源缺乏问题。

4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4.1资金的投入

在我国,三级以上的大型医院有财力购买大型HiS(医院信息系统),但对于社区医院来说,要建立一个庞大的社区医疗网络显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社区医疗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应面对社区里的所有人群,如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和“空巢”家庭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且都是无偿性的,资金的来源是一大问题。目前我国的社区医疗补偿机制还不健全,政府缺乏足够的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5],资金的来源问题已成为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难题。由于社区医院不是营利性机构,主要的资金来源还应来自于政府,国家财政应拨出专门款项用用于信息化的建设;另外,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医院,也可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此外,应加强社区医院和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实用、价廉的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4.2医疗政策的支持

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提出,到2008年底,县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应有60%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鼓励社区医疗发展,社区医疗在规模建设上已有明显进步,也有一些地区进行了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从技术上来说,社区医疗信息化已不是大问题,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障碍。基于社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社区医疗信息化要求医疗信息共享,以实现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然而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并不足以支撑信息共享。每一个医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获利单位,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分工不够明确,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社区医疗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守门人”,所以要实现信息共享十分困难。要解决社区、医院的矛盾,实现双向转诊,重要的还是改革我国的医疗体制,强化落实“首诊制”,规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首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借鉴国外的模式,使社区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医疗的“守门人”。在“双向转诊”的落实上,政府出台明确的政策是最重要的措施。规定社区医院和附近大医院之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并在转诊的标准上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实现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无缝式转诊。

4.3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需要集医疗、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这对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也是一大挑战。建议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实现“双向转诊”的同时,大医院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到社区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指导。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进入社区医院,为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家应,金鑫.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8.

2包含飞,郑学侃主译.医学信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0.

3张开金,荆瑞巍,李森,等.居民健康档案软件开发与应用探讨[J]全科医学杂志,2000,3(5):371.

4符庆丹.病案信息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J]病案.2004,5(11):13.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2

【关键词】医院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新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其中大型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并结合临床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也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存在着密切的双向转诊、指导培训、信息反馈等关系[1]。这就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尽快满足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1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

HiS是由计算机和一系列通信设备组成的,支持对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并满足各授权用户功能需求的医院局域网络。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欧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引入到医院管理方面。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分布式医院计算机程序、日本北里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信息医院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些医院信息系统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大多以大型机或微小型机为主机,采用集中形式处理。医院计算机网络设施齐全,通讯方便,同时,还可与院外局域网、广域网互联,主要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支持医疗信息的实时处理[2]。

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事物处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3]。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医院大部分的事务性的管理,但是,它目前只是以医院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还需在功能上不断地完美和扩充,并逐步过渡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如可加入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科研管理子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等,并为社区、医疗保险等其他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标准规范的接口功能。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可概括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信息系统,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及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我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地域性强,条块分割,多头开发严重,各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和数据元素标准。

分析以上两大信息系统,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在总体设计时没有考虑共网设计,造成目前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格局,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2)两大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够,系统的数据格式大都采用自己的格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3)两大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各异,运行平台和数据库不统一,而且系统之间也没有为对方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无法直接互联实现信息共享。现有系统不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因此,研究双向转诊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探讨如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一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储性、经济性和信息可共享性。信息可共享性是指信息在输出的过程中,只能使输入一方的信息量增加,不会使输出一方的信息量减少,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领域和管理层次都可共同使用同一信息。所以,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性程序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应该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一般系统的特征,并应遵循以下原则[4]。

2.1面向用户原则这是系统目的性的体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为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服务的,建成的系统要由管理人员(用户)来使用。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系统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2.2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目标的一致性和系统结构的有机化。为此,首先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严格按阶段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其次,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管理集成、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

2.3相关性原则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1+1>2。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因此,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个子系统。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的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但它们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2.4动态适应性原则医院和社区自身条件及其外界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这两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能够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超前性的眼光,应立足当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兼顾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2.5工程化、标准化原则系统的建设管理必须采用工程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即科学划分工作阶段,制定阶段性考核标准,分步组织实施。所有文档和工作成果要按标准存档,以便修改、升级、维护和重用。

2.6系统数据库的统一性为了使两个系统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必须对两个系统中的共同部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格式,以便使两个系统通过最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接口,便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3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与实现

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高性能的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采用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组件程序设计。C/S结构是构成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良好方式。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将应用分工,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有效地发挥了客户机的处理功能和作用,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形成了多CpU分工处理的环境,提高了速度和效率。数据库采用oRaCLe,操作平台则采取跨平台方式,能够在多种平台上(如windows,Unix,Linux)运行,支持微机系统、小型机系统等多个硬件平台,采用光缆、10/100mb网络线路、pStn、DDn等多种通讯手段,以形成高速交换带宽,达到快捷的网络速度,建立以城域网为骨干的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结构,客户端分布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机构部门。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能与各种开放网络良好衔接。

软件开发必须依照医疗行业规范,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趋势,严格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各子系统互相连接、交织成网,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拆卸性,模块接口简单清晰,充分考虑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统一规范,提供与医疗保险系统的收费结算系统的良好接口,便于医院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采用诱导式编码输入法,并提供编码查询功能,具有完备字典功能。采用的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国家、行业及系统级的信息分类与代码。

4资源共享系统的内容构架与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速度也在迅速提高。我国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医院规模、地理位置、管理部门等差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千差万别。较完整的和先进的系统较少,大多数仍处于部分网络化,部分手工化的低水平、小规模层次,还仅限于信息的输入、统计阶段。虽然国内有众多家it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医院在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时还具有一定难度。

医院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miS)在医院环境的具体应用,因此,具有一些其他miS系统共有的特性,比如它们均是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环境,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化的系统;都是以经营业务为主线,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和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可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系统内部按一定原则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等。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推出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miS系统的独有特点,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实现又具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例如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具有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具有可剪裁性和可伸缩性,能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具有开放性与可移植性,能适应不同硬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可扩充性等。参照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的要求[5],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从而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见图1。

图1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内容构成

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患者信息为核心,将整个患者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院中所有科室将沿此线展开工作;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经济管理部分属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与医院中所有发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外部接口部分包括医疗保险接口、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和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

社区卫生作为三级预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参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建设社区卫生管理系统。我国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内容是居民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针对居民需求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3个层次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与主要针对疾病的医院服务有明显的差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管理、医疗管理、预防保健和综合管理四大功能子系统,见图2。其主要特点是把医疗同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把费用使用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把行政管理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该系统能够为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能够为科研机构获取包括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信息[6,7]。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医疗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就医模式。由于具有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社区网络医疗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新医改方案倡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事业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单位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途径加强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有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此外,新医改方案鼓励城市大医院带动当地社区实现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将医疗、社区、网络三者相联系,利用当地三甲医院的带动作用,建立社区网络医疗服务体系,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使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到缓。

1关于当地三甲医院与周边社区联合方案

1.1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一般三甲级医院具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过硬的医务人员,而社区医疗机构由于条件简陋、设备落后,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大多数患者仍会选择到大医院就医,造成了医院资源利用紧张,患者就医难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三甲医院带动社区医疗单位的方法,双方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并赋予法律效益。医院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病情,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转交到所在社区进行康复护理,社区的急危重症病人则及时转交医院,并提供患者的基本发病信息和治疗过程,以便医院快速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得社区、医院双方对病人的病情都能有更具体的了解。大大优化了就医模式,缓解了医院患者过多、社区诊所门可罗雀的两个极端现象。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回社区”的就医构想。同时,三甲医院可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社会影响力,推动社区医疗单位建设,宣传双方的合作关系,以此鼓励更多的居民放心的到社区就诊。

1.2三甲医院带动社区医疗单位共同发展

好的社区医疗必须有好的专业医师,由于社区条件有限,所以要更加注重培养优秀的全科型医师人才。社区医生通过定期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更新医学专业知识,确保社区的医疗工作能够稳步进行。促使社区医生与患者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社区医疗单位可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来促进医院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经验不足的医务人员可以到社区参与社区医疗工作,巩固专业技术,丰富工作经验。医院定期派出专业医师走访社区,开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宣传多发病、慢性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常识,普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生活技巧,增强社区居民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观念。努力实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的科学理念。同时提高居民对医院的认知程度,扩大了医院在当地周边的影响力。

2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平台,社区医疗可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社区内的每个家庭与社区医疗单位构建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居民与医生的互动。如医生可每天定时在网站上一些流行病的预防措施;患者有疾病方面的疑问可以给医生网上留言;甚至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的问诊治疗。具体的社区网络医疗服务系统可分为:1)社区网络医疗综合管理系统;2)网上诊疗咨询系统;3)社区居民电子档案系统;4)信息反馈系统;5)社区疾病分类论坛系统等。通过社区网络医疗综合管理系统,社区中以家庭为单位完成网上注册,注册后的用户便可通过网上诊疗系统与社区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医患之间实现预约、咨询、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的功能。医生及时在电子档案系统建立患者的病例档案,对于有反复发作病情的患者,医生可以及时调阅电子病历档案进行严格掌控。经过治疗后的患者,可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将病情恢复的状况及时反馈到社区。而通过社区疾病分类论坛系统,可对整个社区的患病人群进行规划,按疾病的种类将患有相似疾病的患者划分至同一论坛中,患有相似疾病的患者可相互讨论病情的救治方法及康复情况,从而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做出对比评估,帮助加快群体居民的疾病恢复。

3社区网络医疗的特征分析

3.1社区网络医疗的优点

便捷性。相对于医院排长队而言,社区网络医疗有着极大的便捷性,患者可直接在家网上预约挂号,打破了时间、地点、区域的限制,可根据患者意愿随时随地就医,使患者起到了主导作用。经济性。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来说,重复多次的挂号、辅助检查费用是其沉重的经济负担。社区网络医疗由于其经济实惠的医疗费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开销。合理性。社区网络医疗平台将一大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吸收进去,缓解了城市大医院患者众多,床位紧张的局面。有效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同时缓解了患者就医困难的问题。

3.2社区网络医疗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网络医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的同时,由于其发展的局限性,目前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社区网络医疗无法对重症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和治疗,患者仍需到转大医院就诊。由于社区网络医疗借助的是网络平台,虽然现今的网络使用已得到普及推广,但仍有一部分老年人无法实现网络平台就医,需由他人代替完成。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4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与当前的发展水平矛盾突出,且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薄弱。可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1回顾电子健康档案发展历程

1.1国外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研究美国电子健康档案是以国家卫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病历是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可跨区域共享。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使得两大公共医疗保险难以承受美国日益增长的卫生费用,政府、企业和个人负担也不断加重;加上医疗质量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促使美国将卫生服务重点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重视健康的管理,通过横向多部门合作及结合纵向健康的记录,实现信息共享,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卫生费用、改善健康素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开始建立电子医嘱系统,90年代开发电子健康档案,并且得到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但医疗机构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同样,韩国医疗机构也于90年代纳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使用率较高的仅限在社区诊所,公立医院次之,而非公立医院的使用率非常之低。澳大利亚早已建立以电子处方和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并且实现全覆盖,通过系统获取患者健康档案的概率为63%,更新档案资料的约为65%。加拿大只有17%的人口实现电子健康记录共享交换,其他信息系统实施进度比较缓慢,比如影响系统、检验系统、药品系统等等,加拿大致力于2016年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全覆盖。

综上,国外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起步较早,覆盖范围较广,系统功能集成性高,但是各国的系统信息无法实现高程度的共享。

1.2国内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研究20世纪80年代,源于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改变,由网络直报替代传统的逐级邮寄方式,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在卫生领域。至21世纪,我国的卫生信息网络构架基本形成,并向卫生系统的各个领域发展建设。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特别指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以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同时为了研究可行性和统一标准问题,在上海的多个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并于同年5月份,《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被制定并推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版)》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控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5年版)》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列入基本卫生服务对象之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史、医保信息等)、就诊记录、体检记录、慢性疾病记录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应该是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医疗记录,是一个贯穿整个生命,具有动态性、综合性、个体性的录过程。因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素质、促进医学研究与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根据“全国城市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资料”报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80%已经建立健康档案,65%已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虽然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目标差距较远,存在建设系统不够完善,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2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势在必行

随着卫生信息化发展,以及我国政府对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的高度重视,建立集社保部门、医疗机构、公安部门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电子健康档案是必然的趋势。

2.1诊断疾病更准确电子健康档案全面记录居民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等等,医生只需查看健康档案就能够一目了然,并对患者(尤其是急诊患者)作出正确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及医疗质量,减少甚至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2实现就医实名制居民的个人信息会在电子健康档案中详细记录,包括基本信息、照片、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及医保信息。患者使用身份证或医保卡看病就能与电子健康档案联网,因此可以避免冒用他人医保,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

2.3报销手续简单化由于医保的属地化管理,对于医保报销手续繁琐,尤其是异地就医,需要复印住院病历的相关资料才能办理报销,并且每个地区要求的资料不尽相同。而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能实现信息共享,患者就无需为报销来回奔波。

2.4缓解看病难现象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分享,无论综合医院或是社区医疗机构,医生都能查看病人的档案记录,利于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小病转社区,大病进医院。既能利用到社区的方便、快捷、低价的医疗费用,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又降低了医疗费用,并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5档案保存简易性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智慧医疗的推进,纸质化的居民健康档案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相较于纸质档案而言,电子健康档案在保存、统计、共享方面,前者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而后者不仅保存时间长,利于统计学者分析居民的健康状况指标,而且能便捷准确地实现档案信息跨部门跨地区共享,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3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对策建议

虽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根据我国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去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1统一信息化标准鉴于国内外发展现状,虽然我国政府极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各地区也纷纷开始试点,但是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另外,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以及不同开发商的软件系统不兼容等问题影响了电子健康档案的正常使用与信息共享。因此,我国政府应以建立全国的卫生信息网络为平台,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系统要求与发展规划,做到档案信息跨部门跨地区地共享,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卫生资源的同时,减轻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3.2健全双向转诊机制虽然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共享可以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执行,但反之,双向转诊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制约着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两者相互协调、促进与发展。它的建立不是仅仅独立于综合医院或者社区医疗机构,必须实现三级医疗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健全双向转诊机制,才能更大的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

3.3多部门联合监管集成多功能于一身的电子健康档案需要社保、公安、卫计委等多个部门共同筹建,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全国医疗机构联网实名就医。而电子健康档案不是建立与投入使用就已结束,它是一个不断更新以及循环积累的过程。因此,电子健康档案需要多部门的监督管理,实现全国联网,实名就医,杜绝重复参保、骗保的现象,真实准确有效地完善电子健康档案。

3.4健康档案隐私保护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健康档案的隐私权,档案中包含的个人信息多而全面,如个人信息、社会背景、财务状况、既往病史等等,确保个人特性信息是否被保护,直接p系着电子健康档案的未来发展。其内容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应法律规章去保护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隐私权,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职业素质。

综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于居民健康保障、医学统计学发展、社保机构、医疗机构等等大有裨益。因此,解决目前国内电子健康档案发展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卫生信息化,促进卫生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党露希,赵阳.国外电子健康档案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6):373.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3.17.http://.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成果,借鉴国内外医改先进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在贯彻落实国家、区和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原则下,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加大投入,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基本目标

(一)改革总目标:到年,全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近三年工作目标:到年,区初步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框架。医药卫生基本制度、基层体系、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得到完善、健全、普及,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从年开始,根据市的统一部署,调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划,立足现有医疗资源,设置一至二个功能完善、设施达标、规模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满足社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需求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要求;重点争取国家、区建设项目完成区朔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将区人民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依托的二级医院,将其服务功能下沉,面向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层设施建设任务。年开始,重点争取国家、区项目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3、全面完成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任务。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卫生部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争取国家、区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采购配置任务。

(二)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1、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站基本医疗服务包。根据市统一部署,年起,扩大试点范围,细化试点内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全覆盖,年底实现城乡基层卫生服务均等化。

2、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模式。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双向转诊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完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3、探索建立以辖区为单元的医疗服务联合体。从年开始,争取区、市的支持,重点调整辖区医疗卫生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辖区现有医疗资源不分隶属关系,以辖区为单元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确定一家三甲医院作为龙头,辖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实现辖区居民就近获得社区卫生全科服务到二级、三级医院专科服务的一体化就医新流程,提高社区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中医药(回医药)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医药“三进、三名”工程。

4、扩展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年,重点完成了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全面总结试点成果,科学研判试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试点实施方案。年开始,在总结完善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新模式,探索在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方式和内容,科学合理扩大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包内容和标准,提高参合农民对乡村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5、科学确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辖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基本医疗技术限定在二级医院以下基本诊疗技术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站重点解决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至种常见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县级医院重点解决本地区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服务和提供急危重病人抢救等急救服务,基本医疗技术与二级甲等医院诊疗技术相适应。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农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诊疗技术限定在浅表有创技术范围之内。村卫生室重点解决本村农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小病基本诊疗(至种常见病,诊疗技术限定在无创技术范围)。

6、建立基层卫生服务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年开始,完善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制度和规范。在全区范围内的各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选择2至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举办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机构以内部支援为主)、1至2所乡卫生院(二级医院不少于1所、三级医院不少于2所)作为对口支援单位全天候实施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援指导,协助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半年和一年的规定,保证对口支援质量。

(三)全面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以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以上。

2、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县、乡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以上和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以上。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

3、积极争取中央和区资金支持,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实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探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等问题。

4、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和付费方式改革机制,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

(四)全面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调整乡镇卫生院分配方式。严格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一年一聘工作制度,激活分配机制,拉开分配档次。

2、修订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以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基本考核评价指标。落实每半年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对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实行费用总额预付制。

3、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社会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乡镇(街道)人大、人代会和村委会(居委会)及村民(居民)定期评价基层卫生机构、乡医村医、社区医护人员制度,通过群众参与和评价,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逐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卫生服务机构退出机制。

(五)探索建立医疗费用支付机制

1、探索建立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病种付费及基金总额预付机制。按照统一筹划、探索总结、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年开始,扩大新农合付费机制试点范围和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自负比例,实现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名义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统一,切实解决参合农民住院大病费用负担过重问题。

2、探索建立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门诊就医支付新模式。年开始,在总结完善年村卫生室利用新农合基金实施基本医疗服务包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面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包试点工作。年,总结试点成果,科学合理调整基本医疗服务包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支付结构。通过改革看病付费机制,减少医患之间看病现金支付机会,逐步增强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宏观费用控制能力,建立就医新模式和新秩序。

3、全面实施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对辖区各级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经济业务核心指标控制机制,核定任务和业务收入合理增长比例,限定药品占总收入比例,制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结果阳性率控制指标,控制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定期公开公示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科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六)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执行落实好区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改水改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五项任务。

2、年重点做好、做实试点项目,推广试点项目成果,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一至三级服务包和基本医疗四至五级服务包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全覆盖,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

3、落实国家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区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政策。年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以上,农民健康档案建立率达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区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年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国家标准。

(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年开始,严格执行区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并使用基本药物,二、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比例严格执行区规定标准。

(八)全面启动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选聘计划

积极争取国家、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依托区全科医师(护士)培训基地和医科大学成教培训基地,全面启动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培养计划。年开始,探索以项目方式公开招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实施项目合同管理体制,解决基层卫生人员能进能出问题,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

(九)完善建立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强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局长担任。

(二)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负责制定与国家、区和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相衔接的具体操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配套实施方案。

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政策研究、组织协调等工作,完成全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

经发局负责做好全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中央、区、市专项资金争取及项目督导督察等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财政局落实各项改革配套资金投入、相关资金管理及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等工作;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重点联系协调区、市财政部门支持今明两年实施的重点项目经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经费筹资和监管工作,协助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包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职工医保、城居医保)工作;制定完善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做好公共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制定相应工作配套实施方案。

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建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合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研究和制定重要方案、措施,对改革进程中各成员单位承担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评估,形成推进改革的工作合力。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6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准备。

国家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方案即将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的精神上来,深刻领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做好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充分准备。

组织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科学配置和高效使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制定《*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区域卫生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建和市中医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区(县级市)政府要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结合辖区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确保区域卫生规划的任务指标得到落实。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加快完成我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加强卫生政策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开展*市卫生总费用研究,全面掌握我市的卫生总费用实际情况,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制定落实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二)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集中力量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推进。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力促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机构标准化建设。各区要努力协调、逐步落实纳入方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新建改建任务。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标准到每社区居民每年25元,严格按照《*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进行考评,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落实社区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对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补助10%诊疗费,对医务人员上门服务进行补助;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开展高血压标准化防治,促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全面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指标。

继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相关政策研究。以“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为原则,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标准和财政补助政策;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力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研究完善大医院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和方式,会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探索研究参保人员的社区首诊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三)加快镇、村卫生机构改革,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推进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制定我市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方案。总结各地开展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推进镇村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重点推进白云区太和镇、番禺区石楼镇、花都区炭步镇、从化市太平镇和鳌头镇、增城市中新镇和石滩镇中心镇医院建设。加快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村卫生站的新建和改建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农村卫生站基本药品目录,规范村卫生站药品的使用。各区(县级市)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计划,力争今年全部镇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以城市医院定点帮扶镇卫生院为主线,继续加强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好钱、管好钱、用好钱”的要求,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现全市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提高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条件的区(县级市)积极探索保大病、保住院为主,兼顾门诊费用定额报销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受益面。认真做好新一轮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各区(县级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四)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突出重点,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着力加强SaRS、人禽流感、鼠疫、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登革热、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传染病监测方案,全面掌握传染病的疫情动态。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加强常规免疫规划,强化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提高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指导,完善慢性病防控综合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咨询,继续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学校、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全市基层预防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防控知识培训。

继续推进卫生应急机构和应急机制建设。实施《“*”期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加强应急工作网络和制度建设,开展预案编制演练、技术队伍培训、物资储备,逐步完善卫生应急机制。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组织救灾防病、冬春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形势评估,落实防控措施。及时了解国际新发传染病相关信息。

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妇幼保健进社区,将早孕建卡、健康宣教、产后访视和追踪随访等基本保健工作下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加强指导。进一步强化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监管,加大力度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与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研究制定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筛查工作规范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将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向镇、街延伸。加强监测和检验机构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加强中小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体系,抓好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监督。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以及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深入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和采供血秩序。切实做好重大活动卫生保障。

完成《*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落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完善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周期性医院巡查评价制度。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规范收支行为,改进药品采购管理,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严格控制成本,重大投资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制定《*地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规划》,逐步建立急救医疗网络机构、人员、设备准入制度。分步实施建设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4个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逐步完善*地区医疗急救网络。制定白云机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加强白云机场周边地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制定《*市急危重症监护病床设置规划》,加强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市医师协会、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加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探索建立医疗用品集中消毒供应机制和医疗责任险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单病种总费用承诺制、门(急)诊普通病历互通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制定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试点。

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采供血机构布局建设,狠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继续安排市流动医院定期深入基层和农村地区义诊,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

(六)继续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强市步伐。继续实施“三名、三进”战略,开展市级中医名院、名科建设工作。以中医名院建设带动全市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中医名科建设带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发挥,以名中医培养带动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诊疗技术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应用,努力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特色建设,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能力。积极探索发展中医“治未病”保健服务体系。

(七)实施科教兴医,大力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重点专科和专项的科研支撑条件建设。制定相关的配套管理规定和制度,强化对重点专科和专项科研项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申报程序,提高项目质量,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开展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系的学术交流和培训项目。

实施卫生人才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加快适宜卫生人才培养,特别要根据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培养适用的合格人才。落实国家、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落实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相关政策。开展对镇卫生院工作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补助的政策调研,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镇卫生院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聘后管理相关制度。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符合卫生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机制。

(八)继续巩固创卫成效,确保落实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

经过努力,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技术评估,但这只是我市创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还必须经过国家“考核鉴定”这个十分关键的评审程序。要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保证工作队伍不松,工作标准不降,工作效果不滑坡。全面整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巩固和拓展创卫工作成效,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国家考核鉴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把它当成一项推进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龙头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志在必得。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市卫生系统一定要全面领会创建文明城市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任务。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本年度的重要工作。按照《*~*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规划》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测评达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将项目责任落实到人。重点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工作,努力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按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九)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7

今年5月的2010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由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CHima、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iBm公司、宇信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联合启动的基于标准的区域卫生互操作协同平合技术验证项目,宣布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是国内第一个将互操作性规范应用于实际医疗场景,并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实现了业务协同的项目,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项目,本刊记者对参与项目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采访。专家们从该验证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技术架构、进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同时,也从政府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院业务和实施、以及厂商的角度,对项目的实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概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Hin)联合技术验证项目是由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eHRSC)和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牵头的一个技术性的验证项目。项目由iBm公司和北京宇信鸿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持,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中国人民总医院计算机室共同实施。

1.项目组组成:联合技术验证项目组由专家组、项目经理和技术组组成。专家组包括李包罗、曹德贤、刘海一、薛万国、王晖、张林等。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和iBm公司医疗专家杨秀合担任项目经理,技术组由参与各方的十几位工程师组成。

2.项目的目标:遵循国际国内医疗信息标准,参照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通过实现跨越不同医疗机构的化验、检查业务,建设区域医疗协同平台,验证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3.项目的业务内容:检验和预约检查两项协同医疗服务。

4.项目的试点范围:由北京市卫生局选择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搭建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别与301医院和协和医院对口实现检查、检验业务的协同。两个具体试点区域分别为:永定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301医院的协同验证试点区域,以及西长安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北京市第二院与协和医院(西院)的协同验证试点区域(见图1和图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必要性

去年,卫生部了《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给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本体系架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技术方案,并引入了HL7、iHe等一系列国际流行的医学信息标准。尽管如此,这些指导性的文件如何真正实现,具体采用什么国际国内标准和规范,到底如何建设,建成后是什么样子,怎样叫做遵循了《指南》和《方案》,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一验证和实践。因此有必要开展实验性的系统建设和技术验证,尽早发现其中的业务机制、技术实现、流程衔接等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标准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工程标准,为下一步全国性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积累有益的经验。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尽管现在业界对于区域卫生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实战经验。李包罗教授说:“迄今为止,在国内还没有看到一个系统的互操作平台能够大体符合基本架构,而一个稳定的、可扩展的体系架构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核心。”

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业务协同简介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电子健康档案(eHR)平台、互操作协同医疗平台和终端应用平台(pointofService,poS)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的目的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一个人终生的健康信息,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将信息传送给需要的人使用。poS是指在一个医疗机构内,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系统,医院使用的HiS或者社区使用的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都是典型的poS。而协同医疗强调的是在多个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相互的业务协作或交易(Businesstransaction),如患者的转院、转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共享等,都是典型的协同医疗项目。

这个验证项目所要验证的场景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相当复杂的过程。患者在社区就诊,需要一项化验检验,申请在301医院完成,301医院要接收外来的检验申请,并插入到自己的系统和流程里去。化验完成后,检验结果要提取出来并进行包装,然后传送到社区供别人查询。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了从eHR平台获得数据的任务,也包括了协同医疗工作平台的任务,涉及多个医疗机构(Healthcareprovider)的数据和业务流程。因此,“将检验和预约检查作为这个验证项目的业务内容,就是为了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并验证基于标准的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李包罗教授说。

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建设进展

整个项目于2009年6月21日开始筹备,7月13日启动,首先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建立了北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后对poS进行了改造。今年4月30日之前,第一个试点区域全部走通,实现了永定路社区提交申请到平台,透过平台传到301医院,检验完成后报告回传到社区的全过程。第二个试点区域,即西长安街社区、市二院与协和医院(西院)的试点目前正在进行中。而这第二个试点区域实际上更符合北京市卫生局确定的北京市区域医疗协同模式,即以大医院为龙头,带动老年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社区的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iBm公司在标准实施方面拥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同时,拥有很多基于iHe、HL7以及互操作性等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和平台。而宇信公司是社区健康服务方面的应用开发商,具有很强的社区医疗服务软件的开发能力。这两家公司在技术、方法论及工具方面为项目提供了直接的服务和支持。

4.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意义

近年来,尽管卫生部已经出台了很多标准,但是目前开发商能够真正使用,能够落地的却很有限。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制订的临床检验结果互相操作性规范,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落地的标准规范。而这个验证项目对互操作性规范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和验证,真正地用标准实现了业务协同。李教授说:“尽管这个项目仅仅是一个技术验证项目,它的目标范围也很窄,但它在中国众多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项目中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一次实践,对北京市及其他地区建设RHin起到了参考价值;是对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的一个落地实现;是有关国际标准在国内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一次实际应用;采用标准化方法搭建区域卫生平台,对于今后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技术路线和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选择的是医院最关心、最具代表性的检验和预约检查两项业务,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开发,实现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1.检验的业务场景

图3为社区和医院之间检验的业务场景:首先,患者来到社区卫生中心就诊,需要进行某项检验,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条件开展此项目,因此社区医生在社区开立检验申请到医院检验;申请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到医院;病人直接到医院,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或简易门诊,将申请单转换成院内申请;然后患者缴费,抽血做化验;检验完成后,医院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病人在社区卫生中心取报告,或者在就诊时由医生直接在社区医生工作站上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查询结果和报告。

杨秀合说:“选择这样的场景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申请在社区,执行在医院的实际业务需求,有效地利用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方便患者病人;又可以解决这次技术验证中确实要实现的一些流程。”

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总体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图4),完全遵循和参照卫生部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它包括:电子健康记录(eHR)存储中心、患者主索引(empi)平台和互操作协同管理平台三个部分。区域卫生平台通过两个接口(Gateway),实现与医院和社区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接口端具有不同的层,用以封装每一个文件,以保证文件在平台上传输或与平台发生交易时遵照标准。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这些标准去跟医院接口时,是透明的、人性化的。因此,只要医院端或社区端给出的是一个中间的、易于理解的文件,那么由标准处理软件处理封装后的文件就是标准的,就能够被另一端理解并实现交互。

3.社区提交申请及医院接收申请

在社区通过区域卫生平台提交申请,和医院从平台接收申请的过程中(见图5),有两个特点。第一点,在协同业务管理平台上,可申请资源管理是医院能够为社区所提供服务,落实到检验方面就是可以承接的检验项目。对这些检验项目的标识采用的是LoniC标准,这样就可以使社区对不同医院检验项目的理解是统一的。由于不同医院相同检验项目的名称和代码可能不同,如果没有统一的编码,就会给社区造成不同的理解,产生混乱和错误。第二点,在社区向平台提交申请,和医院访问平台拿到申请这两个环节,都是遵循了HL7V3标准的,具体运用的是observationDomain域。

4.医院提交化验报告及社区查阅

图6是医院完成检验项目后,提交报告和社区访问报告过程示意图。在医院提交报告时,poS端有两个处理模块,一个是把医院内部编码转换成LoniC编码,另一个是将文档处理成HL7CDa标准文档的模块。然后透过iHeXDS的集成规范,把它交换到区域信息平台上,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文档存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CDa装载器,打散后形成一个Rim细粒度存储。这样,在社区访问检验结果的时候,也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拿到一份完整的报告,另外一种是基于细粒度存储,生成一系列指标分析。这两个接口的封装上,分别遵循iHeXDS标准和iHepCCDomain(域)中的QeD标准。

从卫生局的角度,如何看待验证项目

“看病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看病乱”。国外很多国家采用分级医疗制度,而国内都是随意就医,尽管随意就医满足了患者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生的需求,但也致使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因此,要想改变目前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实行分级医疗。

1.互联互通分级诊疗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

在新医改方案和卫生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文件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可实现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

《北京市卫生信息化提升三年计划(2009-2012年)》指出:建立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和护理院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共享,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实现放射、病理检查的一片通,减少患者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的形成。

2.分级诊疗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要求

分级诊疗是现代医学专业细分的趋势,也是系统管理,是高端医疗资源有效和充分利用的要求。通过分级诊疗,大医院主要承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救治,以及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职责,同时大医院产生的一些记录将进入居民健康档案。而社区医院则应该承担医疗守门人的作用,以及对患者进行六位一体的健康管理,同时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一方面可以使患者从社区转诊到医院,共享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并且可以把轻症患者留在社区,减少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节省了大医院的资源,使大医院集中精力救治疑难重症患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患者从大医院转诊到社区,实现病人康复回社区,使社区医院增加患者和经济效益,形成双赢和多赢的区域医疗协同共同体。

3.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的现状和对策

尽管社区首诊和分级诊疗,可能导致社区医院产生漏诊和延误的情况,也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患者自由选择的需求。但是,如果采用诸如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和对策,则完全可以实现社区与大医院的无缝连接。因此,要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分级医疗,有序就医。而双向转诊则是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的根本和保证。

王晖副主任介绍:到目前为止,真正的双向转诊模式并没有运转起来。首先,出现了病人转诊时,上转容易,下转很难的问题。第二,由于大医院离社区距离并不远,患者去大医院非常方便,因此多数病人不愿意到社区就诊。第三,社区医生觉得在社区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不能吸引和留住医生,这反过来也影响了患者对社区医院的信心。第四,社区医生渴望得到大医院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此在目前的现状下,作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卫生局,对于双向转诊应该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成为双向转诊的管理者、协调者和政策制定者。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医院,有序就医,并成为健康档案中心的管理者、建设者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北京市卫生局对于区域医疗协同共同体的建立非常重视,目前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4.信息和业务的无缝连接是区域协同的基础

实现区域医疗协同就必须建立区域医疗信息系统,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北京市拥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0多家。这么多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把多点对多点的方式,转变成多点对一点的方式,建成集中的信息平台。把所有的医疗文档传到平台上,而所有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从平台获得相应的文档,这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本次联合验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验证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社区与大医院的无缝连接。验证涉及了信息交换、信息格式、信息项目等多项标准,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下一步,北京市卫生局计划今年在全市351个社区卫生中心,2900个社区卫生站统一部署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这套系统由北京市卫生局主导开发,现已完成六个区县的实施,以及三个区县的试点运行。另外,卫生局今年还计划制订分级诊断标准,并开展社区首诊试点,完善双向转诊和预约挂号的机制,引导居民分级诊疗,有序就医。

王晖副主任最后说:“双向转诊最难解决的是业务模式问题。老百姓为什么要去双向转诊?如果不实行首诊社区,或者医院不愿意往社区转病人,双向转诊是开展不起来的。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双向转诊,卫生局或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引导,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从医院业务和实施的角度,看待验证项目

刘海一主任认为: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共享,信息技术仅仅是技术支撑。医院是否真正要去做这件事,最根本的还要看医院是否有兴趣,是否可以从中受益。这个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非常关键,因为如果医院没有意愿,不能从中受益,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技术,也可能不能实际应用。刘主任从医院业务和实施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1.信息化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支撑

这次验证项目所选择的检验报告共享和检查申请,是医院非常关心的业务。实际上,很多大医院的检验科拥有非常好的设备,一些大型设备每小时可以做3000多个检验项目,全院的项目大半天就可以完成,有很多剩余的时间,很多医院非常希望与其他医院或社区合作。另外,为了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将一些康复期的病人转到社区做后续医疗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此,很多大医院对于双向转诊也非常感兴趣。而医生到社区巡诊的时候,也很希望看到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因此,大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对于检验检查联合申请和结果共享的需求,将成为本次验证项目的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部门就要尽可能地支撑这些需求,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数据相互交换和共享,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

2.统一的系统比分散的系统容易实现交互

有了需求的驱动,技术实现的重点就是使医院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实现沟通和交换,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个挑战。由于军队医院使用的系统相对统一和一体化,因此这个验证项目在301医院的实施过程还相对顺利,但在协和医院的实施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体制的原因,地方医院使用的系统大多是由不同的公司完成的,这些不同系统之间实现院内沟通都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更何况在院间。因此,验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一部分时间用在如何跟外部平台交换数据,按照标准处理申请,以及形成报告后如何转换出去以外。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在如何使院内各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沟通。只有这些系统间实现了交换和沟通,才能够使医院不同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汇聚成一体,才能确认整个医院到底有多少检验检查项目可以供社区申请。另外,每个医院不同的实验室都承担着不同的检验检查项目,而医院内部对这些项目的表述方式很多是不同的。因此,医院内部首先要做一个标准化的处理,使医院内部首先得到统一。“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实现了统一,才能对外实现交换,而实现内部统一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所以,通过这个验证项目,我们看到医院使用的系统越是一体化的,对外交换和沟通就越容易。而如果医院的系统比较分散,那么在实现交换和沟通的过程中,就可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这是我第二个比较深刻的体会。

3.标准转换工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到目前为止,国内院内和院间的数据交换,实际上并没有遵循统一标准,而是通过一种“商量好”的方式,以数据表共享或消息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在少量系统或点之间实现还相对容易,但要在社区或区域的范围内,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共享就不可行了,因此标准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由于标准非常多,非常复杂,这就首先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和障碍。其次标准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是人们非常困惑地方。通过这次验证项目,我们发现要把标准化做好,除了医院自己要做很多转换的工作以外,一些标准转换工具的应用也非常关键。在这个验证项目中,我们的合作伙伴iBm公司提供了一些这样的工具,使我们省了很多时间。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任何来自于外部的申请必须要转换为内部申请才能够完成。因此,只要外部申请是以iHeXDS标准的方式来交换,以HL7CDa的方式来描述申请的内容,那么这个申请就可以被分解,转换为医院内部系统的申请。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工具借助就要花很多时间,而且如果要从底层开始做起,就要花更长的时间。另外,由于医院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在这种实际环境下的转换操作,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要实现标准化,必须要有很好的环境和工具,才能做得更好。

4.标准的应用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

从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要有好的标准应用环境,业内同行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标准和转换标准,形成一个标准应用的氛围。但目前,国内很多的应用信息系统,在对外交互的标准接口方面实际上是很欠缺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医疗it厂商在标准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使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方便,才能使医院在系统选型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否则医院在增加系统,更换系统,或与其他系统连接的时候,就会担心是否会影响医院的业务和系统原有的功能,这是医院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标准的应用和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有30%的公司能够实现标准化,那么大家可能就会感觉互连开始容易了,而当50%以上的公司都实现了标准交换之后,就可能出现一个雪崩的效应,导致所有的厂商都纷纷来按照标准实现交互。回顾当年DiCom标准应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例证。八十年代的中后期,支持DiCom标准的公司很少,因此当时放射影像的获取和传输非常困难和麻烦。但到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支持标准的公司多了,很多大公司也开始支持标准,这样就形成了雪崩效应,影像的获取和传输变得容易了,而那些不支持标准的产品却卖不出去了。“因此,我们期待着一个标准应用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医院得到更多好的系统和更好的连接”刘主任说。

从厂商的角度,如何看待验证项目

目前,中国有太多的厂商和系统没有遵循标准,了解标准的人才也非常奇缺。那么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标准化仅仅是未来的潮流,还是应该立即提到当前的工作日程上?现在推动标准化是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医疗信息化行业能否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整个团队内部对于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通过争论,我们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目前,中国有上百个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的业务功能各有千秋。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标准去做,那么当第一阶段的业务功能实现以后再要扩展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路线可能走不通,需要返回来修改或重做。因此,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着眼于未来,努力推动标准应用。从长远来看,标准越早做越好。

第二,现在的区域医疗项目大多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不必替换原有系统。但是当区域逐步扩大,成为覆盖几百万人口,甚至更大的区域时,标准化就将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从长远来看,标准化可以大大降低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的成本。不过,在目前的状况和条件下,在推动标准应用的初期,却要付出很大精力和成本。

第三,包括tCp/ip、互联网等标准的形成和推广过程中,背后实际上都有一条很好的利益链。而要使标准化在中国落地,仅仅呼吁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解决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困难点,包括技术、组织协作以及驱动力等方面的困难点。为此,iBm一方面在努力探索是否可以找到一些可行的办法,来降低每个单位采纳标准的成本和难度。例如,我们开发的一些工具,就可以使标准转换的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降低连接标准的门槛。另一方面,iBm努力从产业链的角度和视点,思考和探索标准的协作,形成一个共生的、良性的价值链,形成一个标准应用的激励机制。探索如何联合国内已经在实施区域医疗项目的厂商和用户,形成一个整体低成本的、标准化的、有序的价值链,最终为用户带来好处,为厂商带来实惠。在这个项目里,我们其实已经和不同厂家协作,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第四,实际上在医疗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不必要像银行、保险等行业那样经历整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今天的时代不同了,条件也不同了,原来历史的包袱在今天的医疗行业可能很少。因此,如果医疗行业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去思考,则完全可以实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

注:相关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年4月刊(第二期)上,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参考。

稳定、可扩展的体系架构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核心。这个项目是对互操作性规范可行性的实践和验证,真正地用标准实现了业务协同。尽管它的目标范围很窄,但在中国众多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中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

选择检验和检查申请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申请在社区,执行在医院的业务需求和流程,有效地利用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方便患者病人。

iBm公司医疗行业专家杨秀合。

分级诊疗,互联互通是新医改提出的要求,也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要求。实现区域协同的关键是信息和业务的无缝连接,这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业务模式。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引导,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实现区域医疗协同的关键是各方可否从中受益。信息化是实现交换与共享的支撑,而标准的应用需要好的氛围,和大量人力、技术、资金的投入。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医院得到更好的系统和连接。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海一。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8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局长葛敏在本次活动中表示:“当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改革,已成为改善民生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长宁区作为‘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上海卫生信息化工程’六个试点区之一,将通过与iBm公司的合作,大力推进长宁区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利用iBm公司的数据分析技术来提高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对居民健康和慢性病的管理,从而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着力打造智慧医疗体系,助力实现智慧城市的美丽愿景。”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全球医疗卫生与生命科学带头人mohammadnaraghi介绍说:“iBm多年来一直注重与各国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关注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在医疗it解决方案上有着长期的积累和研究。在中国,iBm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合作伙伴,希望能利用iBm在医疗行业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的医疗行业实现智慧转型。我们相信未来随着智慧医疗中数据分析技术的逐步深入应用,iBm将为中国医疗行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帮助实现更多像上海市长宁区一样成功的智慧转型案例。”

三大优势推动医疗行业智慧转型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议题,国家信息中心和卫生部共同研究规划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着力打造一个智慧的医疗系统。iBm充分运用自身在医疗行业的深厚经验,深入了解中国医疗现状,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而数据分析作为实现“智慧医疗”的重要手段,将帮助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欠佳、医疗体系效率较低这三大问题。

iBm在本次活动上详细介绍了智慧数据分析在推动医疗行业智慧转型方面的三大优势:

第一,iBm数据分析技术使医疗系统更加互联互通。数据分析以建设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技术基础:标准化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患者病历的信息共享,保证患者不论身在何处,都能获得较好的医疗条件。并且,通过健康信息整合平台的建立,使得医疗信息和资源在不同医疗服务机构间可以共享,实现了跨医疗机构的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从而提升了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工作效率,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民就诊模式,大幅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第二,iBm数据分析技术使医疗资源更加普及。为了解决优秀医疗资源匮乏、百姓看病难的症结,医疗从业者在数据分析的帮助下,得以参考大量科技信息与以往诊疗手段,支撑诊断与后续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通过农村和地方社区医院与中心医院的链接,使医疗从业者能够实时得到专家建议和培训,突破患者对城市与乡镇、社区与大医院之间的距离限制,为所有人提供更高质量和惠民的医疗服务。

第三,iBm数据分析技术使医疗系统可以“治未病”。iBm智慧医疗通过对于数据的感知、处理和分析,将可以实时发现重大疾病即将发生的征兆,并实时提醒医疗机构服务人员实施快速和有效的响应措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医疗机构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对于患者本身,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医疗系统发现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其他病症的变化,及时提醒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或者病变发生。

iBm中国研究院信息管理与医疗卫生总监兼首席科学家潘越介绍说:“iBm研究院针对医疗数据的分析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其中比较有效性分析、基于病患相似度的分析,以及基于临床指南和临床实践模式的决策支持等技术已经接近实用的程度。目前中国正处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攻坚期,这些分析技术对于帮助公立医院积极应对支付方式的转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大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携手长宁打造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iBm与众多国内医疗机构携手,共同致力于利用更先进的创新技术,节省更多的成本,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加可及的医疗服务,与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合作的项目就是成功案例之一。2011年10月,上海长宁区卫生局携手iBm,着手打造慢性病管理新模式。长宁区作为“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上海卫生信息化工程”六个试点区之一,希望通过建立健康云平台,记录、整合和共享市民在全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诊疗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并充分发挥iBm智能数据分析的优势,利用健康档案数据来提高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医疗服务效率,加强对居民健康和慢性病的管理,推进长宁区医疗服务的智慧转型。

经过六个月的充分沟通和积极探讨,iBm与长宁区卫生局在区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慢性病管理防治工作的理念上达成一致,研发出面向个体化健康管理的协作医疗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在慢性病管理模式新趋向的前提下,以大众化病种——糖尿病为重点研究方向,为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医生及专科医生提供了多方参与团队式服务的健康计划管理平台,并实现了如下功能:提供包括健康计划的创建、浏览、执行、管理等功能的一站式慢性病管理平台;提供患者友好界面,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利用it技术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监控;运用对医生实践模式的分析,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活动现场对该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演示。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9

一、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和实施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继续加强院前急救系统建设。加强卫生应急组织网络建设,编制和完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卫生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卫生应急任务。

继续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病等重大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医疗救治。贯彻《艾滋病防治法》,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高危人群的监测与干预。进一步落实乙肝、肺结核等重大慢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推进和强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和职业相关疾病、精神疾病,眼病、牙病等的防治工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提高外来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推进婚前保健服务,提高婚检及咨询服务质量。

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及卫生镇村创建。深入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制定实施第二轮《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健康城区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一系列建设工作。康桥镇创建部级卫生镇、惠南镇启动创建部级卫生镇、新场镇创建市一级卫生镇、大团镇三墩社区创建市二级卫生社区。全面推进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形成条块结合、全员参与的格局。

二、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医疗服务不断下沉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认真贯彻国务院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突破口,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总结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单位的经验,推广社区卫生团队服务覆盖面,力争年内达到镇覆盖率100%、村覆盖率50%。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缺乏、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推动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结合社会主义新郊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年内完成30所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积极研究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新举措,加强村卫生所规范化管理,全面实施《区村卫生所(室)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的管理一体化。在惠南、周浦城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培训,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三、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规划。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加快形成东、中、西3个区域医疗中心。区医疗卫生中心开工建设,完成土建工程量的50%。开展周浦医院迁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土地规划选址、建设规模论证、报批立项等前期工作。抓好光明中医医院东迁临港新城建设方案的论证,启动选址、立项等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探索英国ppp办医模式本土化运用,吸引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将ppp本土化方案与光明中医医院迁建相融合。积极探索实施临港新城医疗卫生保障过渡方案,确保临港新城建设初期的临时医疗卫生保障。

积极研究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和医院集团化管理的新方法。完成区结核病防治院和南华医院传染病医疗功能的整合。完善二级医院功能定位,逐步完成二级医院承担的预防保健职能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探索推进区中心医院、光明中医医院、周浦医院与三级医院合作的机制,提高3个区域医疗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推进区中心医院、光明中医医院、周浦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的合作机制,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院管理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巩固医院管理年成果,强化医院管理,落实各项制度。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健全质控考核机制,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发挥20个质控小组和医学会23个专业学组的督导作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强化质量管理,完善督查考核方案,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保障医疗安全,不断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率。在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实施检查互认制度,推行医务人员佩卡上岗,严格医师外出执业管理。坚决取缔科室承包、开单提成、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严禁医务人员分配与医疗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继续实施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卫生单位党政正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院长管理责任制,推动医疗卫生单位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贯彻落实《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率。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住院病人的中医药治疗率。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一步开展“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达标建设单位”创建工作,推广应用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加强区级医院“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并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工作室,推动中医下沉社区。

五、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开展追踪执法,加强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开展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健康相关产品、血液安全、母婴保健、打击非法行医等领域的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执业资质的监督执法力度,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不规范人员限期整改计划。

认真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卫生监督稽查,严格追究过错责任。加强卫生监督绩效评估,完善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质量和水平。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提高依法办事效能。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提升卫生软实力

落实区医学科技大会精神,加大医学科研工作,以加强新一轮市、区级医学领先学科重点专科、重点项目的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医学科技整体水平,提高我区防治重大疾病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能力。

认真实施卫生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引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管理人才,加快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管理人才的聚集速度,形成卫生人才建设高地。做好优秀人才的培养、使用工作,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高级专家带教计划。积极实施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加快管理人才培养。

七、加强医疗保险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分类型、多层次”的总体目标,抓好城镇医保、小城镇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的协调发展,提高医疗保险综合保障能力。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实行医疗费用综合减负、按病种付费、举报奖励制度和医保缓付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保监管力度,努力控制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完成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化小城镇医保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

全面实施《区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的参与率,年全区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做到应保尽保。落实市政府《关于提高本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按照“政府主导、民办公助”的原则,加大政府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逐年递增的长效筹资机制,规范使用合作医疗资金,提高合作医疗筹资和保障水平,增强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八、纠建结合,继续推进政风行风和精神文明建设

医院与社区共建方案篇10

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1.搭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社会保障卡(健康卡)为患者标识,建立了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厦门市区域内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医院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及协作,实现了部分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统一预约平台,为市民建立了从子宫到坟墓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已建立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市民可通过统一的门户()登陆查阅。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区域共享,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2012年至今就为市民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约2000多万元。每月医疗卫生机构间共享就诊信息在1.4万人次以上。2012年在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网上预约平台上实现了近12.8万人次的预约,另通过手机网站预约2000多人次,电视预约近600人次(主要为老年人),短信预约1500人次,联通“12320”预约500人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预约。

2.搭建了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了厦门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体现了治疗、预防一体化。为患者提供全程医疗、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

慢病一体化系统自2012年10月1日试运行以来已确诊上报58133例(其中高血压32419例,糖尿病25714例),实现了对54495例(其中高血压34238例,糖尿病20257例)患者的管理。

3.初步建立起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目前厦门市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部分医院(如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信息化建设已达国内中上等水平。

4.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厦门市在公共卫生方面积极推动了公共卫生数字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在疾控方面建立了数字化门诊预防接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平台、异常症候群检测信息系统;二是在市卫生监督方面实现了网上审批许可、卫生投诉、移动卫生监督、卫生行政处罚、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三是在急救中心实现了110警情报警接入和警情反馈一体化应用;四是在中心血站实现了献血管理的实时查询。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实现了统一规范管理。按照目前最新技术,厦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云计算模式,实现了38家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及109家卫生所的覆盖,快速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从计算层面满足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业务与镇村一体化的需求。

6.启动了健康医疗云项目建设。目前一期云资源平台已安装调试完毕,含400vCpU、1000G内存、32t生产存储(含同城容灾存储)、60t后备存储、相关安全设备及软件。同时完成了80%的网络建设,云平台开通了两条万兆线路,卫生局至云平台1000m提速、海沧医院等4家医院网络提速及备份1000m网络已开通,基层卫生院、所网络大部分已开通。近期将迁移基层卫生系统系统、慢病一体化系统、妇幼系统、重性精神病监测系统等至云平台;海沧医院已开通相关资源,财务系统、HiS备份库、paCS备份资料等已正式迁移至云平台。

项目推进

创新组织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建设、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厦门市坚持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把手的一把手”工程原则,采取“2+X”的组织模式(政府牵头、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多家公司承担建设)建设厦门市卫生信息化,并成立由各主要医院信息科科长和高校教授组成的技术研究小组。政府负责整体规划与设计、需求、相关的管理、协调工作等,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协调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配合,并积极促成与省外兄弟单位的合作,如与总医院联合攻克区域卫生信息化相关难题。

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优化流程就诊,结合身份唯一标识、区域就诊一卡通与纸质病历一本通技术,对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改造,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落后的或者不合理的流程,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如通过门诊全预约模式,实现预约到分钟,使患者就诊排队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以上缩短至不到5分钟,消除了以往医院拥挤不堪的现象。

锐意创新。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积极探索区域卫生信息化高度集成新模式,建立基于云模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快速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及部分村卫生所;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利用患者各种医疗保健活动记录数据自动生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已有的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之外,根据厦门实际需要,制定《厦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规范》,建立标准数据库,有效实现了健康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共享;通过区域一卡通技术,采集了一个人从胚胎到坟墓全生命过程所有相关健康信息,实现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连续、规范、终身、可动态管理。

重视理论基础。通过组织专家专题学习,积累实践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并出版专著,如专著《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实践》,论文《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途径》、《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一个城市的实施策略》、《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思考》等。

开拓创新,继续完善项目。总体上,按照国家卫计委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利用平台技术,联通纵向业务应用,实现横向部门协作。第一,以有效使用为导向。建立便民惠民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全预约与预缴金区域共享平台;建立糖尿病、高血压填报登记制度;部署智慧健康亭,自动采集各种健康指标信息(如血压、血糖、心电等),免费为市民提供常见的健康服务;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检查检验结果、体检报告、专家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等查询与推送功能。第二,以监管为手段。结合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搭建医院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重复检查、异常检查、异常入出院、合理用药提醒功能。逐步实现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创新与集成技术,满足医疗卫生业务的实际需要,健全各类业务系统与管理系统。第四,重点方面寻求突破。如在云技术、物联网、数据挖掘与有效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研究,寻求突破。

项目成效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了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通过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解决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达到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就能使患者享受到综合性医院的服务;通过远程健康信息调阅和远程会诊便可获取国内或国际知名专家的援助;搭建医疗健康云建立基础共享资源池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硬件投入。

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患者就诊信息的充分共享(如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图片的共享调阅),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达到了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专家预约方式,以及缴费预付制,方便了患者排队挂号、减少了患者来回缴费等环节。通过实现社区的转诊、检验检查,达到了向社区分流就诊人员,进而实现就诊流程优化的目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全市就诊一卡通系统(健康卡),在患者对医生授权的前提下,医生就可以在线及跨机构调阅该患者以前的就诊情况,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

规范了医疗行为。信息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同时医生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医疗机构对该患者的诊疗情况,辅助医生借鉴其他同仁的经验,帮助其提高诊疗水平。

方便了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由于系统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自我保健的功能。长期保存居民健康档案,方便了居民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为疾病预防和居民积极主动进行自我保健起到了积极作用。

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通过系统利用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建立标准的国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使社区医生快速为居民建立标准居民健康档案,免除了费时耗力而效果又差的上门入户调查。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调阅,缩短向患者问询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

集约资源,低医疗it成本。通过采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iaaS),使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应用共享服务器、存储及网络等it资源.通过云的管理能力,实现动态负载的管理,规范化的应用监控管理,通过虚拟化技术,快速实现应用的物理集中和逻辑隔离,降低it的运行维护成本。

提高了政府科学决策能力。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分析,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市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对就诊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变化分析,可有效预警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大的意义。

目前已为厦门市80%的常住人口(约320万)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在医疗卫生机构间共享1.3人次以上。通过患者健康信息的区域共享,为医生快速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提供了方便,降低了误诊,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用药、检查与检验,为患者节约了诊疗费用(初步统计每年将为患者节约2000多万元)。

经验体会

区域卫生信息化源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同时推动和提高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发、推广“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符合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目标的具体实践,对厦门市乃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1.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医疗服务信息化是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型,必须把开拓创新作为精神动力,必须集中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才能见效,前期投入虽然很大,但社会效益也很高。厦门市一期共投入2650万元,但仅2008年就节约重复检查、拍片等费用2100万元,这些节约的费用绝大部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因此,只有追求社会效益的高标准,立足于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才能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和部门利益的束缚,集中力量,舍得投入,多方合作,推进这一工程高质量开展、高效益进行。

2.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把政府主导作为前提保证。信息化绝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管理者和应用主导者的理解问题,要加强领导开发,做到领导看得见,百姓用得着。厦门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统筹协调,积极引导,强力推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参与部门及单位密切配合,全力支持,确保了工程如期完成。厦门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大胆创新,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全程工作的规范化组织、常态化运行、制度化落实。

3.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水平,必须把顶层设计作为关键环节。区域卫生信息化势在必行,但要防止盲目推进。厦门市建立了政府、军队、企业、高校联合攻关的创新机制,建立了有效的顶层设计机制,突出以人为本,有效聚焦创新关键点,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研究、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对于诸如如何实现居民身份标识的统一、如何存储和共享数据、如何连接不同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如何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厦门示范区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托。

下一步工作基本思路

在区域应用方面,要着力发展以下几项:

1.健康云/医疗云项目。继续推进健康云/医疗云项目建设,在目前已完成的医疗云资源池的基础上加快一期试点单位应用软件的迁移、部署工作,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达到节约信息资源的目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云平台应用和服务内涵,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促进居民更加关注个人健康。积极利用健康/医疗云建设第三方增值服务能力,如保险公司、第三方的健康产业等,引导各种健康智能终端的接入,丰富健康管理应用。

2.持续完善推进厦门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推进慢病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预防与医疗有效结合,实现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信息管理。结合厦门市慢病管理,在卫生部大类标准下,建立适合厦门市专科特色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和科研支撑平台,如糖尿病智能化专科电子病历。

3.统一建设岛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软件。充分利用云计算机技术,整合岛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业务子系统,统一使用厦门市基础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

4.建立远程会诊平台。与301医院签订关于开展远程医学会诊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借助301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厦门市远程医学会诊分中心。

5.探索海量数据有效利用。一是加强各单位数据上传监控与管理,确保数据上传的质量;二是分析与汇总各类卫生数据指标,做好数据有效利用框架;三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海量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为卫生统计及行政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6.建立信息共享与管理制度,并加强卫生信息化培训。组织专家撰写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信息利用与管理制度。同时建议将单位上传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另外将进一步加强医务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提升单位服务水平。

在医院方面,主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及公立医院改革要求,继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包括临床路径、电子认证、医院运营等系统建设及卫生信息化标准应用。

2.优化就诊流程,推广全预约。认真总结厦门市比较好的就诊模式,如厦门市第一医院全预约与中山医院医技统一预约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就诊流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市统一、科学的就诊流程框架,全面推广全预约、自助服务与移动医疗服务。

3.建立医院挂号预交金共享机制。为方便患者预交金余额在全市范围流通,在局规划财务处的牵头下,实现患者在医院挂号预交金账户余额通用共享,为方便患者就诊结算提供便利。

4.统筹推进医院无线网络建设。按照各医院对无线网络需求的不同,分级建设医院无线网络,丰富各家医院无线应用的内涵。

在公共卫生方面,继续以下探索:

1.探索卫生监督智能监管模式,确保群众健康生活品质。主要是完善集中式供水水质在线检测系统、开发室内空气在线监测系统。